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28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李廣射虎》復習資料。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李廣射虎》復習資料
8、李廣射虎
一、聽寫詞語并改錯:
唐代盧綸組織時期巡邏警惕搭建獵物驚呆扎根邊境鎮(zhèn)定運足氣力出沒神勇無比
二、多音字:[讀書筆記吧 wwW.dsbj1.Com]
扎沒塞任將
三、近義詞:
神勇——勇敢鎮(zhèn)守——駐守邊境——邊界
巡邏——巡查警惕——警覺猛然——突然
四、反義詞:
影影綽綽——清清楚楚
五、背誦默寫《塞下曲》以及作者朝代和課文三四自然段(是詩文的意思)。
六、知識要點:
1、《塞下曲》是唐代詩人盧綸寫的一首詩。詩中那位“夜引弓”的將軍是指西漢時期將領李廣,他又被稱為“飛將軍”,他是一位神勇無比、力大無窮的將領。
2、本文是文包詩的形式。
3、本文的的表示聲音的詞語有“沙沙”、“嗖”,這樣的詞語我還知道水“滴答”、鈴聲“丁零零”、小狗“汪汪”叫、小貓“喵喵”叫、流水“嘩嘩”響、風“呼呼”刮、……
4、帶“神”字的成語:神采奕奕、神不守舍、神機妙算、神出鬼沒、神通廣大、神清氣爽……
延伸閱讀
三年級下冊《李廣射虎》教案
三年級下冊《李廣射虎》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影影綽綽”、“拈弓搭箭”、“神勇無比”等詞語的含義。
2.理解文包詩的課型,能背誦詩歌,并說出詩歌大意。
3.能過朗讀表達李廣將軍的力大無窮、神勇無比。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題導入,引出課型
1.“叫醒耳朵”常規(guī)訓練:“猛然間……拉開硬弓”;“那白羽箭……拔不出來”。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李廣射虎》這篇文章。李廣是怎么樣的一個人呢?同學們來說說你們的了解。咱們打開書,快速讀一讀第二小節(jié),搜尋一下有關李廣的信息。
3.通過預習,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類型的課文嗎?(文包詩)我們以前學過哪些?有了以前的這些積累,相信你們學起這篇文章來會更加得心應手!
4.來,先請合作小組互查一下你們的預習情況。給你們讀一遍的時間,你們可以采取自己組里獨創(chuàng)的方式,來讀一讀。
5.由一小組匯報預習——朗讀課文一遍,學生評價。
二、由詩及文,理清脈絡
既然是文包詩,那么文章與古詩是如何一一對應的呢?請同學們默讀文章,并用心思考,然后我們來交流。
三小節(jié)——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四小節(jié)——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三、詩文對應,感悟神勇
1.讓我們再走近些,來感受古詩的精妙與文章描述的精彩。剛才同學們提到,第一句古詩對應的是第三小節(jié)?,F(xiàn)在我就請同學們拿起筆來劃一劃。哪幾句是寫“林暗草驚風”的?用橫線表示。哪幾句是寫“將軍夜引弓”的呢?用波浪線表示。(學生自學)
2.訓練朗讀第一行,讀出當時夜黑風疾的情景來。
3.誰來讀讀對應第二行詩的句子?從這幾句話里,你又進一步了解李廣了嗎?從哪些詞語里了解的呢?
4.一代名將果然名不虛傳。從他一氣呵成的射虎動作,不難看出他的神勇。誰能用一個字來概括。訓練朗讀第二行,讀出李廣的機敏、神勇、果斷來。
5.回歸古詩。讀得真好,回到古詩中,你還能讀出這樣的氣勢來嗎?誰來試著讀一讀第一句。
四、詩文對應,感悟力大
1.用我們剛才的學習方法,請自學第四小節(jié)。先劃一劃,再讀一讀。
2.讓老師來了解一下你們自學的成果。平明,是什么意思?是啊,一大早,李廣的隨從便出去尋找那支射出去的白羽,可是看到的是什么樣的場景呢?
3.請大家注意標點,談談這兩個感嘆號給你帶來的感受。你能讀出來嗎?
4.我們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白羽箭還有多少露在外面?從字里行間找根據(jù),或者你從古詩中找到相應的字,也可以說明。
5.練讀最后一句,感受李廣的力大無比。
6.此時此刻,如果讓你用“好一個的李廣”來稱贊他,你準備怎樣表達?
7.再次回到古詩,讀出你心中的贊嘆。
五、回味詩文,練習講述
1.讓我們用最快的速度背下古詩。
2.來,對照古詩學著做一個說書人,給我們說說李廣的故事。
六、拓展古詩,提升閱讀
1.李廣如此神勇,難怪唐代另一邊塞詩人王昌齡有詩這樣贊道: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這首詩《塞下曲》的作者盧綸,有名的邊塞詩人。他的《塞下曲》共有六首。老師在這兒給大家讀一讀另外一首。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像上學期我們進行的古詩研究一樣,模仿著寫一篇文包詩。老師相信,只要有心,一切皆有可能。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出詩文,質疑問難
1、“武松打虎”的故事同學們的印象非常深刻。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李廣射虎(板書課題,并指導朗讀好課題)
2、同學們,題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會告訴我們文章的寫作范圍和內容?,F(xiàn)在,你讀了這個題目,你希望這篇課文能告訴你哪些內容?(引導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李廣是誰?他是個怎樣的人?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射虎?為什么要射虎?最后射中了嗎?結果怎樣?……)
師評價:同學們,質疑問難是一種學習的好方法,圍繞課題提出問題,可以使我們讀書更有目的,讀后的收獲會更大。
二、理解課文
1、其實,李廣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據(jù)唐代詩人盧綸寫的一首著名的古詩《塞下曲》的情節(jié)改編的。我們先來讀讀這首詩。
2、細讀課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讀,詩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將軍”是誰?
(2)他是怎樣的將軍?(神勇無比)
理解:神勇無比
(3)齊讀第二節(jié)
3、學習3、4自然段
(1)過渡:請大家輕聲讀讀課文3、4自然段,課文哪些句子寫出了李廣的神勇無比呢?用~~劃出來
(2)交流
A出示:
(1)課文寫將軍聽見風吹草動的聲響,想到虎、搜尋虎、發(fā)現(xiàn)虎、射虎這一過程說明了李廣怎樣?(機警、敏捷、善射、勇敢沉著、膽大藝高)
(2)這一系列過程當中,你認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3)讓我們大家齊讀這一段精彩的部分
(4)同學們找找看,在這一部分當中作者用了哪些動詞來描寫李廣射虎的?在文中用圓圈圈出來。
(5)交流(拈、搭、運、拉)
(6)說說這幾個動詞在文中的意思
(7)看多媒體:師生一起欣賞李廣射虎的形象。
(8)說說李廣射虎威武嗎?大家想不想學一學李廣?老師做了一張簡易的弓和箭,誰來表演一下。
(9)點評:說說他表演得怎么樣?
(10)說說你的體會。(射箭不容易,每個動作都要做到位。)
(11)指導朗讀。
①第一句用敘事的語調,語氣平緩;第二、三、四三句語調稍重,重讀“疾風”“沙沙”、“想到”、“警惕“、|四處搜尋”,要注意用語調去渲染當時的那種恐懼而緊張的氣氛;第5、6兩句語速要稍快,要讀出當時的那種緊張的氣氛。
B、呀!大家全都驚呆了,原來李將軍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塊巨石!
(1)隨從們驚嘆的是李廣將軍的箭射中了巨石嗎?如果不是,那驚嘆的是什么?(力大無窮)
(2)指導朗讀:讀出隨從們的驚訝之情。
C、那白羽深深地扎進了石頭里,任將士們怎么拔也拔不出來。
(1)“怎么拔也拔不出來”說明了什么?
(2)多媒體出示箭沒石棱的圖畫,這時在場的將士們會說些什么?
(3)這似乎是一個笑話,但我們不會嘲笑李廣的眼力,反而佩服他高超的武藝,因為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沒有一個將軍能將箭深深的射進石頭中,有這樣高超武藝的將軍鎮(zhèn)守邊關,足以讓敵人膽寒。
(4)指導朗讀:讀出對李廣高超武藝的驚訝、敬佩之情。
(5)齊讀第四節(jié)
4、再來讀讀這首詩,理解這首詩的意思就非常簡單了。哪一自然段寫的是《塞下曲》前兩句所講的內容?那一自然段寫的是《塞下曲》后兩句所講的內容。
三、拓展延伸
1、學生自由點擊“李廣其人”,根據(jù)剛才提出的問題自由閱讀文本,讀后四人小組圍繞剛才提出的問題交流讀后的收獲,最后推派代表交流討論結果。
2、學生鼠標點擊“古詩《出塞》”,詩文結合,在讀、看、想中感受人們對李廣的敬佩與懷念。然后自由發(fā)言,也可背背《出塞》一詩。
板書:膽大藝高
力大無窮神勇無比
三年級下冊《李廣射虎》學案分析
三年級下冊《李廣射虎》學案分析
一、教材分析
《李廣射虎》就是這樣一篇“以文包詩”的課文。它采用“文包詩”的形式介紹了唐代詩人盧綸所寫的著名詩篇《塞下曲》。課文生動地敘述了李廣將軍一次夜巡,在朦朧的月光下,樹林深處風吹草動,誤以為虎,箭射入石的傳奇故事,表現(xiàn)了了李廣將軍力大無窮和神勇無比。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塞下曲。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按故事發(fā)展順序寫一件事的寫作方法。
(4)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塞下曲》這首古詩是贊美“飛將軍”的武藝高超。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認識李廣,人稱“飛將軍”。板書課題,簡介“飛將軍”的由來。板書課題,?,F(xiàn)在,你讀了這個題目,你希望這篇課文能告訴你哪些內容?(引導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李廣是誰?他是個怎樣的人?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射虎?為什么要射虎?最后射中了嗎?結果怎樣?……)
二、認讀生字
唐代邊境驚呆運足氣力
出沒巡邏獵物神勇無邊
三、理解課文
1、課文哪兩小節(jié)給我們講述了李廣射虎的精彩故事?
2、學生讀文后,設疑“李廣身為著名的將軍,怎么會錯把石頭當作老虎的呢?”,引導學生體會當時的意境:月色朦朧,疾風勁草,猛虎出沒,影影綽綽,然后讓學生用詞語概括當時的李廣面臨處境的危險。
3、李廣在此情此景之下,采取了那些動行動?
(學生找出“拈弓搭箭,運足氣力,拉開硬弓”,體會李廣在危急情況下,連忙而不慌忙,讓學生用“臨危不懼,沉著鎮(zhèn)靜,處變不驚”等詞概括。)
4、指導朗讀課文。
5、“李廣真射了一只虎嗎?”引入第四節(jié)的學習,讓學生練讀,著重讀出“不是...而是...”“任怎么...也...”,接著問:“從這里你體會到李廣是一個怎樣的將軍?”,學生脫口而出“神勇無比”,然后讓學生想象隨從們看到真相后的議論。
6、最后小節(jié)中還有哪一處的描寫也寫出了李廣的神勇無比呢?
呀!大家全都驚呆了,原來李將軍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塊巨石!
(這里用了兩個感嘆號,又用“驚呆了”來形容大家驚訝的程度。這一方面表示大家對原先是老虎的估計落了空,更重要的是為下文作鋪墊,因為要射中一塊石頭并不難,而要把箭“深深地扎進石頭里”,卻難之又難。)
7、李廣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據(jù)唐代詩人盧綸寫的一首著名的古詩《塞下曲》的情節(jié)改編的,我們來讀讀這首詩。
(1)多媒體出示古詩
(2)自由讀讀這首詩、指名讀、齊讀。
(3)在文中找出每句詩的意思,用橫線畫出。
四、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古詩《出塞》”,詩文結合,在讀、看、想中感受人們對李廣的敬佩與懷念。然后自由發(fā)言,也可背背《出塞》一詩。
五、作業(yè)
1、背誦古詩,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古詩的意思。
2、抄寫字詞。
板書設計:
8、李廣射虎
李廣:西漢時期一位神勇無比的將軍
夜晚—以為是虎—射出箭
清晨—尋找獵物—箭入巨石-拔不出
(力大無窮,神勇無比)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趕?!窂土曎Y料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趕海》復習資料
一、聽寫詞語并改錯:
支援暑假舅舅抓捕逃竄夾子胡須
捏住俘虜暑假大蝦趕海趣事
二、多音字:
便夾假似
三、近義詞:
喧鬧——喧嘩平靜——寧靜
四、反義詞:
尋找——丟棄興奮——頹唐
五、知識要點:
1、《趕?!愤@篇文章展示了趕海的無窮樂趣,表露了作者對大海、對生活的熱愛。
2、趕海:指海邊的人在海水退潮時到海邊去捕捉或撿拾海魚、海蟹之類的東西。
3、退潮:海水在漲潮以后逐漸下降叫“退潮”,也叫“l(fā)落潮”。
4、課文的語氣詞:“咦”表示奇怪疑問;“嘿”表示開心;“哦”表示明白了,恍然大悟;“哎”表示提醒。
5、“來到海邊,剛巧開始退潮,海水嘩嘩往下退,海水嘩嘩往下退,只有浪花還不時回過頭來,好像不忍離去似的?!弊髡邔憽盎剡^頭來”“不忍離去”,賦予浪花人的動作情感,這種修辭手法叫擬人。
三年級下冊《李廣射虎》教學設計匯總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整,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三年級下冊《李廣射虎》教學設計匯總》,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廣射虎》教學設計【一】
教材分析:
課文采用以文包詩的形式,介紹唐代詩人盧綸所寫的著名詩篇《塞下曲》,大意是:將軍夜晚外出巡邏,見樹林深處風吹草動,以為是虎,便彎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進一塊石頭中去了,表現(xiàn)了李廣將軍的力大無窮和武藝高超。
學情分析:
學生第一次接觸文包詩,教學時打算通過讓他們讀好故事,把握好詩的意境,讀出詩的感情。相信通過感情朗讀,能在學生心中樹立李廣神勇無比的高大形象,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懷著對李廣的敬愛之情朗讀《塞下曲》。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塞下曲》。
2、學會1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寫一件事的寫作方法。
4、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塞下曲》這首古詩是贊美飛將軍李廣的高超武藝。
教學重難點:
學習理解古詩《塞下曲》,豐富學生積累。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課文意思。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同學們,讀過《水滸傳》嗎?里面有個小李廣花榮,今天我們要認識另一個李廣,人稱飛將軍。板書課題,簡介飛將軍的由來。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己讀一遍課文,認識生字詞,讀通課文。
2、了解情況,指名讀課文,隨時正音。
飛將(jiang)軍將(jiang)領平明(ming)綽(chuo)出沒(mo)草叢(cong)
三、再讀課文,在正確基礎上讀流利
四、再檢查讀書
五、寫字指導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質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2、詩文對照結合,理解詩意。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
二、指讀課文,思考讀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1、指名說。古詩與課文聯(lián)系,第三和第四自然段分別講哪句詩的含義,引導讀書。
2、讀懂他神勇無比的句子。
3、肯定有價值的提問,展開討論。
從拉開硬弓、深深地、巨石、任、嗖這些詞中看出了什么?鼓勵學生說出感受。
射得準。夜晚,射中目標。
他為什么會射石頭?他為什么要射虎呢?
引導再讀書。夜晚,巡邏,常有猛虎出現(xiàn)。
4、質疑。
三、將古詩含義與課文聯(lián)系起來
1、暗、驚、沒。
2、讀、背。
3、理解含義。
四、齊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第四自然段。
2、摘抄有關戰(zhàn)爭的古詩文。
《李廣射虎》教學設計【二】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塞下曲。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按故事發(fā)展順序寫一件事的寫作方法。
4.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塞下曲這首古詩是贊美飛將軍李廣武藝高超的。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小黑板、錄音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要求:(1)讀準生字字音,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標出自然段序號,讀通每句話。
(2)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石棱、神勇無比、邊境、朦朧、巡邏、疾風、警惕、搜尋、影影綽綽、獵物、驚呆
2.教學效果。
(1)指讀課文,卡片正音,強調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導比較扎的其他讀音和意義。
(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重點領會下列詞語意思。
石棱、朦朧、疾風、巡邏、警惕、影影綽綽
3.指導書寫生字。
(1)齊讀田字格里的生字。
(2)指導書寫。
(3)學生練字,教師巡視指導。
4.范讀課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教師相機指點)
6.各自輕聲讀課文,思考討論。
(1)文章的題目是李廣射虎,射虎的含義是什么?
(2)根據(jù)課文的故事內容,說說塞下曲每句詩的意思。
先小組討論,再全班討論,對詩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范讀塞下曲。
(4)指名讀、齊讀塞下曲。
三、作業(yè)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詞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2)讀后討論: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介紹盧綸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讀塞下曲。
(5)齊讀塞下曲。
2.細讀課文第2自然段。
讀讀議議。
(1)詩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將軍是誰?
(2)他是怎樣的將軍?
(3)齊讀第2自然段。
3.細讀課文第3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討論
這一自然段寫了一件什么事?(討論,相機板書:夜晚風吹草動以為有虎拉弓猛射)
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2)練習朗讀,對照掛圖,說說李廣射虎的經過。
(3)繼續(xù)討論。
課文寫將軍聽見風吹草動的聲響,想到虎,搜尋虎、發(fā)現(xiàn)虎、射虎這一過程說明了李廣怎樣?(機警、敏捷、善射、勇敢沉著)
(4)指導朗讀。
(5)詩文對照解釋塞下曲的前兩句。
4.細讀課文第4自然段。
(1)輕讀課文。
(2)討論。
蒙蒙亮指什么時候?
李廣的隨從去射虎的現(xiàn)場尋找獵物,為什么全都驚呆了?(相機板書:清晨尋找獵物扎進石頭)
深深地扎進、怎么也拔不出來說明什么?(武藝高超,力大無窮)
(3)指讀課文。
(4)詩文對照解釋塞下曲的后兩句。
(5)將全詩的詩意連起來說一說。
三、總結全文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教師小結:本文采用以文包詩的形式,敘述了李廣將軍一次夜巡,路過一片松林,光線暗淡,風吹草動,誤以為虎,射箭入石的故事,表現(xiàn)了李將軍的機警勇敢,武藝高超,力大無比。
四、課堂練習
背誦塞下曲。
三年級下冊《李廣射虎》精品教學設計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編寫一份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下冊《李廣射虎》精品教學設計”,僅供參考,但愿對您的工作帶來幫助。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塞下曲》。
2、學會1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寫一件事的寫作方法。
4、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塞下曲》這首古詩是贊美飛將軍李廣的高超武藝。
教學重難點:
學習理解古詩《塞下曲》,豐富學生積累。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塞下曲》。
2、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自主識記。
3、能結合文中與詩句對應的句子,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塞下曲》這首詩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一張李廣射虎的簡筆畫圖。
2、引導學生看圖,圖上畫了什么?
3、質疑。看了這幅圖,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嗎?
4、看來同學們對這幅圖充滿了好奇,老師這里還有一個有關這幅圖的精彩的故事呢,你們想讀嗎?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吧!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按要求自讀課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2)對照生字表,讀準生字。
(3)遇到長句或含有生字的句子多讀幾遍。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糾正讀書姿勢。
3、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指名領讀,其他同學跟讀,發(fā)現(xiàn)問題集體正音。
(2)同桌互讀生字詞,比一比誰讀的準確,流利。
(3)指同桌讀,評價。
(4)小組開火車讀課文。
4、識記生字。
(1)老師覺得這一課的生字挺難記的,很容易和其他的字混淆,你們有什么好辦法清楚的記住它們呢?
(2)四人小組討論識字方法。(選擇一到兩個生字)
(3)集體交流,評價。
(4)師范寫扎,學生練寫。
三、熟讀古詩。
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這篇課文和以往學得課文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出示古詩(不含題目)。
(1)指名讀。借機指出多音字沒的讀音,在這里讀m。
(2)學生自讀,再指名讀。
(3)教師范讀,學生找讀詩的方法,仿讀。
3、這首詩和我們平常學習的古詩相比少了些什么?自己去文中找找,把古詩補充完整。再讀一讀。
四、再讀課文,學習古詩。
1、這首詩中提到了一位將軍,你知道是誰嗎?他和這首詩又有什么關系呢?讀讀課文,給大家介紹介紹。
2、剛才有細心的同學發(fā)現(xiàn)了這篇課文與其他課文不一樣的地方,現(xiàn)在我們再回憶一下,以前學過的哪篇課文與這一課相似?(《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還記得古詩與課文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嗎?
3、默讀課文,在文中找出與詩句對應的句子,用畫下來。思考:你是怎么判斷的?
(1)學生默讀課文,自主學習古詩。
(2)教師巡視,相機指導默讀方法,糾正讀書姿勢。
(3)集體交流。
重點理解:平明是早晨,天剛蒙蒙亮的時候、白羽是白羽箭、引弓就是拉開硬弓的意思。
4、理解古詩的大意后,再讀古詩。
5、結合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塞下曲》的意思。先在隨堂本上寫一寫。
五、背誦古詩。
1、同學們說得都很好,現(xiàn)在你能依靠你對古詩的理解來背誦它嗎?
2、自由練背,同桌互背。
3、師生共背,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六、拓展另一首《塞下曲》。
七、總結。
今天我們一同學習了《塞下曲》這首古詩,同時也認識了西漢時期人稱飛將軍的李廣,課文中說李廣是一位神勇無比的將領,究竟他如何神勇呢?下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背誦《塞下曲》。
2、通過學習課文內容,體會飛將軍李廣的高超武藝。
3、學習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寫一件事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體會飛將軍李廣的高超武藝。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指名背誦《塞下曲》
2、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呢?指名回答。
3、評價。
二、精讀課文:
1、這首詩主要寫了飛將軍李廣射虎的故事,李廣是一個怎樣的將軍呢?快速瀏覽課文,用一個詞概括。(出示:李廣是一個的將軍。)
2、從課文中,你能看出他是一個神勇無比的人嗎?
(1)默讀課文,找出能表現(xiàn)李廣神勇無比的語句。用~~~~~畫出來。
(2)四人小組交流所畫內容,互相說說是怎么理解的。
(3)集體交流:
A.便用警惕的目光四處搜尋著(對比句子:便用目光看著)
B.連忙拈弓搭箭,運足氣力,拉開硬弓。
C.呀!大家全都驚呆了,
D.那白羽箭深深地扎進了石頭里,任將士們怎么拔也拔不出來。
(4)結合理解,讀出李廣的神勇無比。
3、當將士們看見白羽箭被深深扎在石頭里,都十分驚訝,他們會說些什么呢?李廣將軍又會怎么回答呢?寫在隨堂本上。
4、集體交流,評價。
5、看來李廣將軍不僅神勇,而且還十分的謙虛呀。在了解了李廣將軍這個人之后,我們再來背一背《塞下曲》,會不會更增添了幾分敬佩呢!(自由練背,指名背。)
三、寫法拓展:
1、在我們的課文里,有一對標點符號特別的活躍,你們知道誰什么嗎?
(1)找出文中使用雙引號的地方,思考用法。
(2)指名回答,教師相機補充。
(3)小結:雙引號在文中的三種特殊用法。A、引用古詩里的句子或詞語。B、特別稱謂。C、使用象聲詞。
2、《李廣射虎》是一個故事,那么故事該按照什么樣的順序寫呢?(事情發(fā)展的順序)
四、遷移補充:
李廣在歷史上是個非常有名的任務,因為他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大詩人盧綸寫了一組,共六首古詩來記錄李廣的戎馬一生。希望大家課后找來讀一讀。
作業(yè)設計:
第一課時:
一、背誦《塞下曲》。
二、好朋友之間互相說說《塞下曲》這首詩的意思。
三、讀一讀另一首《塞下曲》。
第二課時:
一、把李廣射虎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聽,讓他們給你打分。
二、片段練習。
當將士們看見白羽箭被深深扎在石頭里,都十分驚訝,他們會說些什么呢?李廣將軍又會怎么回答呢?發(fā)揮想象,寫段對話。
板書設計:
8、李廣射虎
《塞下曲》盧綸
千古流傳
神勇無比李廣
三年級下冊《李廣射虎》教案設計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下冊《李廣射虎》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李廣射虎》教案設計之一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古詩《塞下曲》。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李廣將軍的力大無比,射箭本領之高強。
4.理解古詩《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并能詩文結合理解詩意。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出示古詩,指名讀。理解詩意嗎?
2、其實呀,課文中已經告訴我們了。《李廣射虎》是一種特殊的題材,就做文包詩。(板書)什么叫文包詩呢?你們看看這三個字,也許能猜出來。
3、其實,所有的文包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詩的意思蘊涵在文章里面。你們能找找這首詩的意思在文章的哪里嗎?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字音,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標出自然段序號,讀通每句話。
(2)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石棱、神勇無比、邊境、朦朧、巡邏、疾風、警惕、搜尋、影影綽綽、獵物、驚呆
2.教學效果。
(1)指讀課文,卡片正音,強調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導比較扎的其他讀音和意義。
(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重點領會下列詞語意思。
石棱、朦朧、疾風、巡邏、警惕、影影綽綽
3.指導書寫生字。
4.范讀課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教師相機指點)
6.各自輕聲讀課文,思考討論。
(1)文章的題目是李廣射虎,射虎的含義是什么?
(2)根據(jù)課文的故事內容,說說塞下曲每句詩的意思。
(3)范讀塞下曲。
(4)指名讀、齊讀塞下曲。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詞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2)讀后討論: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介紹盧綸和他的塞下曲。
(4)讀古詩。指名讀、齊讀
2.細讀課文第2自然段。
(1)詩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將軍是誰?
(2)他是怎樣的將軍?
(3)齊讀第2自然段。
3.細讀課文第3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討論
這一自然段寫了一件什么事?(討論,相機板書:夜晚風吹草動以為有虎拉弓猛射)
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2)練習朗讀,對照掛圖,說說李廣射虎的經過。
(3)討論:課文寫將軍聽見風吹草動的聲響,想到虎,搜尋虎、發(fā)現(xiàn)虎、射虎這一過程說明了李廣怎樣?(機警、敏捷、善射、勇敢沉著)
(4)指導朗讀。
(5)詩文對照解釋塞下曲的前兩句。
4.細讀課文第4自然段。
(1)輕讀課文。
(2)討論。
蒙蒙亮指什么時候?
李廣的隨從去射虎的現(xiàn)場尋找獵物,為什么全都驚呆了?(相機板書:清晨尋找獵物扎進石頭)
深深地扎進、怎么也拔不出來說明什么?(武藝高超,力大無窮)
(3)指讀課文。
(4)詩文對照解釋塞下曲的后兩句。
(5)將全詩的詩意連起來說一說。
三、總結全文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教師小結:本文采用以文包詩的形式,敘述了李廣將軍一次夜巡,路過一片松林,光線暗淡,風吹草動,誤以為虎,射箭入石的故事,表現(xiàn)了李將軍的機警勇敢,武藝高超,力大無比。
3、李廣的隨從看到深深扎進石棱的白羽箭,會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圍繞這個話題展開想象,寫一段對話。
四、搜集盧綸的其他詩作讀讀背背
板書:
8李廣射虎
力大無窮神勇無比
《李廣射虎》教案設計之二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塞下曲》。
2、學會9/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3、知道《塞下曲》是贊美西漢飛將軍李廣神勇無比的,激發(fā)學生對民族英雄的敬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充分利用故事,理解詩意,了解詩的意境。
教具準備:
投影片、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扣題導入,激發(fā)讀書興趣
1、板書課題,生讀題。
2、有誰了解李廣的故事,在哪兒見過的?
學生介紹,教師補充。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哪些問題?
(李廣是個怎樣的人?他是怎樣射虎的?)
二、初學指導
1、自學課文
要求:
(1)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讀正確,讀通順每句話,并畫出不懂的地方。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讀課文,糾正讀音。
(2)卡片出示,讀準生字的音。
(3)重點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警惕:對可能發(fā)生的危險情況保持敏銳的反應。
巡邏:巡查警戒。影影綽綽:模模糊糊,不真切。
3、指導書寫生字。
4、范讀課文。
5、學生輕聲讀課文,思考《塞下曲》的含義。
小組討論,再指名說說詩的意思。
指名讀《塞下曲》,再齊讀。
三、作業(yè)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詞
二、精讀課文
1、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2)介紹盧綸和他的《塞下曲》。
(3)指導朗讀。
(4)齊讀《塞下曲》。
2、第2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詩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將軍是誰?他是怎樣的將軍?
(2)指名說,齊讀第2段。
過渡:(3)輕聲讀,思考:哪一自然段寫的是《塞下曲》前兩句所講的內容?哪一自然段寫的是《塞下曲》后兩句所講的內容?
(4)交流討論。
3、第3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想:這一段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此時此景,將軍為什么以為這兒有虎呢?
(2)指名回答。從這兒可以看出李廣將軍有什么特點?
(3)李廣將軍還有什么特點?從哪兒看出來?
(4)指導朗讀。
(5)解釋:暗、草、驚、風。并說說前兩句的意思。
4、第4自然段
(1)輕聲讀課文,解釋:平明、尋、沒,并說說后兩句的意思。
(2)指名回答。
(3)從課文中的哪句話可以看出將軍的什么特點?
出示:那白羽箭深深地扎進了石頭里,任將士們怎么拔也拔不出來。
指導回答。
三、總結課文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教師小結,你從這課中明白了什么?
四、作業(yè)
背誦《塞下曲》,并連起來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海底世界》復習資料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那怎樣寫才能有一份高質量教案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海底世界》復習資料》,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海底世界》復習資料
海底世界
一、聽寫詞語并改錯:
海底汪汪竊竊私語危險肌肉長途旅行指甲蜜蜂攻擊遇到爬行伸縮
二、多音字:
參
三、近義詞:
依然——依舊寧靜——平靜閃爍——閃耀
差異——差別豐富——豐盛奇異——奇特
四、反義詞:
奇異——一般豐富——貧乏清楚——模糊伸——縮
波濤洶涌——風平浪靜竊竊私語——大聲喧嘩
五、知識要點:
1、用“竊竊私語”造句。
2、本文的中心句是: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
3、帶“言”字的詞語:留言、格言(有教育意義的話語)、諾言(應允別人的話。兌現(xiàn)和承諾后叫履行諾言)、謊言、誓言、寓言、預言(事情尚未發(fā)生而預先說出將要發(fā)生的狀況)、名言(名人所說過具有某種特殊的話。)、忠言(忠直之言,指帶有勸誡性質的直率之言)。
4、修辭手法:
(1)、設問句:那么,海底是否一點聲音沒有呢?也不是。
(2)、擬人句:海底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只是我們聽不到而已。
(3)、排比句:它們的色彩多種多樣,有褐色的,有紫色的,還有紅色的……
(4)、打比方:還有些深水魚,它們自身就有發(fā)光器官,游動起來像閃爍的星星……
5、海底動物的特點:
海參每小時能游幾十千米
梭子魚靠肌肉伸縮爬行
貝類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烏賊和章魚巴在輪船底下旅游
6、課文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是“海底動物各有各的特點”;這段話是總分結構;這段話寫了海參、梭子魚、烏賊、章魚、貝類、深水魚六種動物。
7、課文第四自然段,共有4句話(省略號也算一句話),海底植物差異很大,表現(xiàn)在色彩多種多樣和形態(tài)各不相同。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練習8》復習資料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練習8》復習資料
一、處處留心:
在集體中,互相之間不合作會使大家都受到損失;在集體中,互相之間積極合作會使大家都受益。
二、讀讀背背:
1、背誦默寫8個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揠苗助長杯弓蛇影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鄭人買履葉公好龍狐假虎威黔驢技窮
2、背誦默寫《明日歌》:
(1)讀準字音——蹉跎(cuōtuó)、
世人若被明日累(lěi)、
暮(mù)看日西墜(zhuì)。
(2)理解:
何其:多么。
蹉跎:光陰白白地過去。
累:拖累。
日西墜:太陽從西邊落下。
幾何:多少。
(3)道理:意思是:學習、做事總是今天拖到明天,明天再拖到后天,時間白白地過去了,不知不覺年紀大了,卻一事無成。告誡人們要珍惜眼前的時間,養(yǎng)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
三、口語交際:
辦手抄報:
1、確定主題;
2、圍繞主題搜集資料;
3、設計版面;
4、摘抄資料、配圖。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花瓣飄香》復習資料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花瓣飄香》復習資料
6、花瓣飄香
一、聽寫詞語并改錯:
俯身采摘捧腹大笑捉拿不知所措惶恐舍得惹是生非懂事清香絨布陽臺清晨
二、多音字:
片露
三、近義詞:
清晨——早晨惶恐——驚恐
四、反義詞:
飛快——緩慢清晨——傍晚
五、知識要點:
1、課文通過一個小女孩摘花瓣送給生病的媽媽的故事,贊美了小女孩愛惜花草、體貼媽媽的美好心靈,同時告訴我們要關心、孝敬自己父母的懂事的孩子。
2、找出小姑娘摘花瓣時的動作的詞語:俯、摘、捧、跑。
練習二
一、關于顏色的詞語背誦:
1、一個字的:紅、黃、藍、綠、黑、白……
2、兩個字的:湛藍、烏黑、火紅、雪白、金黃、翠綠……
3、三個字的:金燦燦、紅通通、綠油油、白茫?!?/p>
4、四個字的:五顏六色、姹紫嫣紅、花花綠綠、五彩繽紛……
二、帶“有”字的八個成語背誦默寫。
三、背誦默寫《清明》以及作者朝代。
四、用簡短的幾句話說說自己對于春游的建議以及注意事項。
要求:言之有理、條理清楚。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菩薩兵》復習資料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通常大家都會準備一份教案來輔助教學。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菩薩兵》復習資料”,僅供參考,但愿對您的工作帶來幫助。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菩薩兵》復習資料
7、菩薩兵
一、聽寫詞語并改錯:
藏民段落同胞翻譯糊涂抱怨春耕
播種區(qū)別動員感激平平展展盡心盡力
二、多音字:
盡藏挨結
三、近義詞:
苦頭——苦難
四、反義詞:
糊涂——明白
五、知識要點:
1、理解“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果……”既指紅軍把莊稼種好,又指紅軍把真誠愛心播在藏民心里。
2、“唉,一定是烏云遮住了他們的眼睛,那些藏胞一看到我們就跑,真糊涂哇!”應讀出無可奈何的語氣。
3、“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應讀出充滿感激和贊嘆的語氣。
4、“這么多天了,藏胞還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辦法動員他們回來呀!”要讀出關切的語氣。
5、這篇文章是按照時間順序寫的。
6、“菩薩兵”是藏民對紅軍戰(zhàn)士的稱呼,對紅軍戰(zhàn)士的贊美和感激。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練習四》復習資料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練習四》復習資料》,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練習四》復習資料
練習四
一、查詞典:
步驟:
1、在詞典里找到所查詞語的第一個字;
2、在這個字下面排列的詞語中找到所查詞語;
3、根據(jù)上下文意思,選定合適的解釋。
二、讀讀背背:
1、反映李白詩歌藝術成就的八個詞語:
精妙絕倫爐火純青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
夢筆生花渾然天成斗酒百篇鬼斧神工
2、《滁州西澗》描寫山澗幽靜景象的山水詩,獨憐:偏愛。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寫的。
三、約請:
1、約請時要有禮貌;
2、約請的原因要講清;
3、約請的內容和要求要講具體。
14、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一、聽寫詞語并改錯:
鏡子委屈一趟多虧陷進足夠鋪天蓋地養(yǎng)料自豪擔心疼愛松散鼻孔駱駝
二、多音字:
散噴背處
三、近義詞:
難看——丑陋松散——蓬松自豪——驕傲
用處——用途多虧——幸虧無邊無際——一望無際
四、反義詞:
難看——漂亮松散——緊密自豪——自卑結束——開始
五、知識要點:
1、本文是一篇童話,告訴我們——判斷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實質,看其有沒有用處。
2、“我”指的是:小駱駝。驕傲的原因是:駝峰、腳掌、睫毛在沙漠里都有重要的作用。
3、腳掌的特點是又大又厚,作用是不陷進沙子里;駝峰的特點是兩個肉疙瘩,作用是貯存養(yǎng)料;睫毛的特點是兩層,作用是遮擋風沙。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練習七》復習資料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練習七》復習資料
練習七
一、處處留心:
能用簡短的幾句話或幾個詞語,描述一種自己喜歡的話的特點,讓人可以猜出。
二、背誦默寫8個描寫海邊景色的四字詞語:
煙波浩渺一碧萬頃游人如織談笑風生
一帆風順風平浪靜鷗水相依海波不驚
三、口語交際:
介紹自己最喜歡的照片:1、時間;2、地點;3、人物、背景;4、照片里的故事;5、喜歡的原因。
24、寓言故事
一、聽寫詞語并改錯:
寓言規(guī)則宋朝焦急筋疲力盡興致勃勃納悶干枯毫不示弱巴望揠苗助長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用盡力氣喜笑顏開
二、多音字:
悶
三、近義詞:
巴望——渴望焦急——著急急忙——連忙
納悶——奇怪
威脅——威逼興致勃勃——興高采烈
喜笑顏開——笑逐顏開
四、反義詞:
急忙——從容納悶——清楚筋疲力盡——精力充沛
得意洋洋——垂頭喪氣喜笑顏開——愁眉苦臉
五、知識要點:
1、《揠苗助長》:揠,拔。選自《孟子●公孫丑上》告訴人們:不顧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2、《鷸蚌相爭》選自《戰(zhàn)國策●燕二》告訴我們:雙方爭持不下,結果可能是兩敗俱傷,讓別人從中獲利。
3、我還知道的寓言故事有:《畫蛇添足》、《守株待兔》、《掩耳盜鈴》、《亡羊補牢》、《葉公好龍》……
三年級語文《李廣射虎》課堂實錄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李廣射虎》課堂實錄”,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三年級語文《李廣射虎》課堂實錄
《李廣射虎》課堂實錄
一、復習、導入。
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4課——(李廣射虎)。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讀通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F(xiàn)在我們一起來復習幾個。
生:(正確地讀教師出示的詞語)
師:唐代詩人盧綸曾經寫過一首著名的詩——《塞下曲》,誰能正確、流利地讀給大家聽?(出示《塞下曲》)
生:(正確地讀出了《塞下曲》)
師:你讀的很正確,還有誰愿意讀?
生:(也很正確地讀出了《塞下曲》)
師:你讀的也很流利。
師:這首著名的《塞下曲》寫的是誰的事情?
生:(齊說:李廣)
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李廣是什么人嗎?出示小黑板:李廣是()。
生:李廣是個神勇無比的將軍。板書:神勇無比
生:李廣是西漢時期一位神勇無比的將領。
生:李廣是一位將軍。
師:通過你們的介紹,老師知道了你們朗讀課文是多么地仔細。那么,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邊讀、邊想、邊議,一起來學習。
二、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回到西漢時期,跟隨李廣將軍去夜巡吧!
教師配樂背述§3
師:李廣將軍為什么要射虎呢?讓我們自由朗讀§3,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
生:(分學習小組交流討論)
師:(巡視指導)
師:誰先來和全班同學交流?
生:從第三自然段中,我知道了李廣射虎的時間和地點。
師:你是從哪句話中知道的?
生:我是從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話中知道的。
師:請你讀一讀。
生:(讀第一句)
師:你讀得真仔細,一天夜晚,月色朦朧,這就是告訴我們李廣射虎的——(時間、地點)
師:你還讀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李廣為什么要射虎。因為草叢中好像影影綽綽蹲著一只老虎,所以他拉起弓射虎。
師:你能從當時的環(huán)境想到李廣將軍以為草叢中有虎,真了不起!說明你在讀書中真正做到了邊讀邊想!
師:李廣將軍為什么會以為這是一只老虎?
生:因為樹木野草發(fā)出“沙沙”的聲音。
生:這一帶常有猛虎出沒。
師:李廣將軍以為前方有虎,他是怎么做的?
生:(讀課文中的“猛然間,李廣發(fā)現(xiàn)前方的草叢中,影影綽綽蹲著一只老虎,便連忙拈弓搭箭,運足氣力,拉開硬弓?!班病钡囊宦?,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保?/p>
(教師出示重點句子:猛然間,李廣發(fā)現(xiàn)前方的草叢中,影影綽綽蹲著一只老虎,便連忙拈弓搭箭,運足氣力,拉開硬弓?!班病钡囊宦?,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師:找一找,哪些詞語寫了李廣將軍射虎的動作?
生:“拈弓搭箭”,“運足氣力”,“拉開硬弓”
(教師在“拈弓搭箭”,“運足氣力”,“拉開硬弓”這幾個詞下面加點)
師:大家都知道,老虎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在如此兇猛的老虎面前,如果李廣將軍的動作慢了一些,會有什么后果呢?誰來想想當時的情景,讀一讀這句話?
生:(很平淡地讀)
師:你的朗讀還沒有讓大家感受當時緊張的氣氛。還有誰能來試一試?
生:(讀出了緊張的氣氛。)
師: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李廣將軍在緊張的氣氛下,射虎的動作連貫而又迅速。
師:“嗖”的一聲,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啊病囊宦暋?,說明了什么?(紅筆標出“嗖”的一聲)
生:說明李廣的力氣很大。
師:你說得真好,讀書讀得真仔細。
生:說明箭的速度很快。
師:你們看,李廣將軍是“拉開硬弓”,弓箭那么難拉,李廣將軍還能飛快地把白羽箭射出去,說明李廣將軍的力氣——(很大)讓我們想著當時的情景,想著李廣將軍的動作,再來讀讀這段話。
生:(齊讀這段話)
師:李廣將軍夜間外出巡邏,樹林深處風吹草動,發(fā)出了“沙沙”的聲音,李廣將軍以為有虎,便“拈弓搭箭”“運足氣力”“拉開硬弓”,射出了一枝白羽箭。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三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李廣將軍射虎時的情景。
男生:(讀第三自然段)
師:讀了第三自然段,你讀懂了《塞下曲》這首詩哪兩句話的意思?
生:齊說“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師:“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多么緊張的氣氛,多么神勇的將軍,誰來讀一讀一二兩句詩,把古詩的意境讀出來?
生:(有感情地讀第一二句)
生:(舉手的一起讀)
師:李廣將軍夜引弓,射出一枝白羽箭(指圖),可“平明尋白羽”,卻“沒在石棱中”(指著黑板上的詩句)。剛才同學們邊讀、邊想、邊議(出示:邊讀、邊想、邊議),學習了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我們也明白了《塞下曲》這首詩一二兩句的意思,現(xiàn)在,我們用同樣的方法讀一讀§4,相信你很快就能理解三四兩句的意思了。
生:(自由讀§4)
師:把三四兩句詩再讀一讀,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詞不理解。
生:(再讀再想)
師:你讀懂了哪些詞的意思?
生:我理解了“平明”的意思。
生:我理解了“石棱”的意思,“石棱”就是石頭最堅硬的地方。
師:呀!白羽箭扎入了石頭最堅硬的地方,周圍的將士們都——(驚呆了)。你是從哪句話中知道的?你能讀讀這個句子嗎?
生:讀“呀!大家全都驚呆了,原來沒在草叢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塊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進了石頭里,任將士們怎么拔也拔不出來?!?/p>
(出示:呀!大家全都驚呆了,原來沒在草叢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塊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進了石頭里,任將士們怎么拔也拔不出來。)
師:你讀得真好,真讓我們感受到了那枝白羽箭扎得非常深(用紅筆圈出“深深地”),難怪將士們怎么拔也拔不出來。
師:李廣將軍能把白羽箭深深地射入石頭中,你佩服他嗎?
生:佩服。
師:你能體會將士們的心情,讀出將士們的驚訝和對李廣將軍的佩服嗎?
生:(讀出了驚訝和對李廣將軍的佩服)
師:請男同學讀第三四兩句詩,女同學讀第四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著詩的意思和當時的情景。
生:(配合讀)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通過學習§3、4,明白了《塞下曲》這首詩的意思,還知道了李廣不愧是一位神勇無比的將軍。
師:你們佩服李廣嗎?讓我們想著故事的經過讀一讀《塞下曲》,老師特地為你們添加了朗讀符號,相信大家一定能讀得更好!
生:(自由讀)
師:誰來試一試?
生:(感情朗讀,其他學生自發(fā)鼓掌)
師:你讀得真棒!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你能再讀一讀課文的§3、4,體會詩的意境,讀出李廣的神勇無比、讀出你對他的佩服嗎?
生:(自由讀)
生:(一二兩大組讀§3三四兩大組讀§4)
師:《塞下曲》這首詩,寥寥二十個字,就寫出了李廣將軍的神勇無比,《李廣射虎》這篇課文更是具體表現(xiàn)了李廣將軍的神勇無比、武藝高超,讓我們在優(yōu)美的古曲聲中,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生:(感情朗讀全文)
三、指導背誦《塞下曲》。
師:李廣將軍如此神勇,《塞下曲》如此著名,你有信心把這首詩記到自己的頭腦中去嗎?
生:(齊說“有!”)
師:自己先試試看!背給你四人小組的同學聽一聽,還可以大家一起背!
師:誰來背給大家聽?
生:(流利地背出來了)
師:你背得真棒!還有誰愿意來試一試?
生:(也非常流利且有感情地背出來了)
師:你背得也很好!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小組的背誦情況展示給大家看一看。
生:(小組背誦)
師:讓我們閉上眼睛想象當時的情景一起來背一背。
生:(配樂齊背)
四、作業(yè)。
師:打開語文指導用書,讓我們在古曲聲中把《塞下曲》這首詩默下來。
生:(在語文指導用書上完成作業(yè)。)
五、課后作業(yè)。
師:請同學們課后把《塞下曲》描寫的《李廣射虎》的故事講給別人聽,讓更多的人了解李廣這位射虎英雄。
師:此外,同學們還可以搜集李廣將軍的其他故事,語綜課上,我們一起來講一講李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