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主謂一致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21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教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準備好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聽懂教師所講的內容,幫助教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容。教案的內容要寫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教案”,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生能通過對文本的研習,了解人和時代的關系,了解不同階層的人物在特定時代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人格追求。
2.學會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準確地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領會文本所傳達的思想情感。
3.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教學時間】1課時
【預習作業(yè)】
1.講義本課內容
2.朗讀課文,結合書下注釋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教學步驟】
一、作者簡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xiàn)代標準俄語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國民族意識高漲以及貴族革命運動在文學上的反映。普希金抒情詩內容之廣泛在俄國詩歌史上前無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詩《致恰達耶夫》(1818)、《自由頌》(1817)、《致西伯利亞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愛情詩和田園詩,如《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訪》(1835)等。普希金一生創(chuàng)作了12部敘事長詩,其中最主要的是《魯斯蘭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虜》(1822)、《青銅騎士》(1833)等。普希金劇作不多,最重要的是歷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1825)。此外,他還創(chuàng)作了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1831)、散文體小說《別爾金小說集》(1831)及關于普加喬夫白山起義的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1836)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時代的重大問題:專制制度與民眾的關系問題,貴族的生活道路問題、農(nóng)民問題;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義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錢騎士”“小人物”及農(nóng)民運動領袖。這些問題的提出和文學形象的產(chǎn)生,大大促進了俄國社會思想的前進,有利于喚醒人民,有利于俄國解放運動的發(fā)展。普希金的優(yōu)秀作品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tǒng)一,他的抒情詩內容豐富、感情深摯、形式靈活、結構精巧、韻律優(yōu)美。他的散文及小說情節(jié)集中、結構嚴整、描寫生動簡練。普希金的創(chuàng)作對俄羅斯現(xiàn)實主義文學及世界文學的發(fā)展都有重要影響,高爾基稱之為“一切開端的開端”。
二、寫作背景
見課下注釋1。
補充:12月黨人起義1825年12月,俄國俄國貴族革命者在彼得堡發(fā)動了12月黨人起義。這次起義是俄國貴族革命者發(fā)動的反對農(nóng)奴制度和沙皇專制的武裝起義。貴族革命者拋棄了財產(chǎn)地位和家庭,奮不顧身地為勞苦大眾謀幸福。他們被惡果人民視為英雄。沙皇尼古拉一世血腥鎮(zhèn)壓了起義,5個領袖被絞死,100多人被流芳西伯利亞服苦役。更多的人手牽連。他們中間很多是普希金的朋友。
十二月黨人為什么值得尊敬?
明確:俄國十二月黨人大多是貴族出身,在專制的沙皇統(tǒng)治時期養(yǎng)尊處優(yōu),絕無衣食之虞,但是他們是最早覺醒的一批人(在這一點上,他們和屈原有相似之處)。他們有高尚的品德,為推翻專制的沙皇統(tǒng)治,推翻落后的農(nóng)奴制,為國家為民眾謀利益,不惜拋棄財產(chǎn)地位和家庭,義無反顧地發(fā)動武裝起義。起義失敗后遭受殘酷鎮(zhèn)壓,沙皇把他們流放到西伯利亞,他們依舊不屈不撓地堅守自己的信念。十二月黨人值得尊敬的是他們的起義不是為了爭奪權力,而是為了推翻專制暴政。為了理想,這些貴族青年寧愿走向刑場,走向流放地,這是高尚的人格使然。普希金的詩,體現(xiàn)了這種人格理想。
三、文本研習
1.教師范讀。
2.分別請幾位同學朗讀。
3.師生齊讀。
4.問題探討
(1)這是一首政治抒情詩,你認為這首詩歌抒發(fā)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fā)對12月黨人的敬意,用希望鼓勵戰(zhàn)友的斗志,激勵他們繼續(xù)戰(zhàn)斗,也用希望激勵自己。)
(2)詩歌是怎樣把這種感情傳達出來的?
(強調了12月黨人生活環(huán)境的艱苦,這黑暗的環(huán)境暗示社會環(huán)境的黑暗,而這些人能放棄自己原來優(yōu)越的條件,為勞苦大眾謀幸福,可見他們的可貴,值得敬仰。)
(用許多“不會”與“會”,突出志向不會消亡,大家的期望的時辰回降臨,愛和友誼會來來到你們身邊,自由的歌聲會傳進你們苦役的洞窟……自由的迎接你們,弟兄們會把利劍送到你們手上。對革命具有必勝的信念,同時激勵朋友堅持斗爭。)
(3)“枷鎖”“利劍”分別象征什么?
(“枷鎖”象征沙皇專制制度的束縛。“利劍”象征革命者繼續(xù)戰(zhàn)斗的精神。普希金的這首詩歌本身就好似自由的歌和一把利劍。這首詩歌在12月黨人中廣泛傳誦,對他們是極大的鼓勵。)
(4)普希金在寫《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是仍受當局的監(jiān)視,為什么還把他的詩歌稱作“自由的歌聲”?
(并不僅僅因為他在牢獄之外,而是指他在詩歌中所表達的反對專制、歌唱自由的理想追求,這種追求永遠不會停止。)
(5)詩人為什么把希望稱作“災難的忠實的姐妹”?用自己的話說出其中的含義。
(要革命就會有流血犧牲,就會有災難。而在斗爭中才會有勝利的希望。把“希望”說成是“災難的姊妹”,表現(xiàn)出革命者的不屈精神和樂觀態(tài)度)
(6)你認為本詩歌的基調是怎樣的?
(是鼓勵戰(zhàn)友的詩篇,悲壯中充滿樂觀。這首詩歌寫于特定的年代,表現(xiàn)出戰(zhàn)斗者的豪情。雖然起義失敗但詩歌的基調高亢,豪邁奔放,充滿了必勝的信念。)
5.詩文分析
(1)在開頭部分詩人為什么要寄語那些“囚徒”要“堅持著高傲的忍耐的榜樣”?
明確:因為詩人知道,在礦井深處服苦役,猶如在地獄里掙扎,需要有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才能支撐,肉體的折磨決不能是高貴的靈魂屈服。
(2)“你們的悲痛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指的是什么?
明確:解放農(nóng)奴,推翻沙皇暴政。
(3)“希望”對于“西伯利亞囚徒和詩人來說分別意味著什么?(找出相關詩句說明)
明確:對于被流放的十二月黨人而言,“希望”就是愛和友情,只要愛和友情仍在,他們就能戰(zhàn)勝苦難,實現(xiàn)理想。在用希望激勵戰(zhàn)友的同時,詩人也用希望激勵自己,他希望的是“沉重的枷鎖會掉下,黑暗的牢獄會覆亡”,詩人向沙皇暴政發(fā)出了詛咒,預示了它的覆亡。
(4)為什么最后送上的是“利劍”而不是“鮮花”?
明確:因為這是寫給戰(zhàn)士的詩。
四、小結
這首詩寫于特定的時代、特定的氣氛,表現(xiàn)出戰(zhàn)斗者的豪情。雖然起義失敗,陰云籠罩,但是詩的格調高亢,壯志凌云,豪邁奔放,充滿了必勝的信念。詩人以無畏而自由的歌唱,傳遞了對戰(zhàn)友和同志真摯的感情。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講義課堂一部分內容
六、教后記
擴展閱讀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教案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學生能通過學會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對文本的研習,了解人和時代的關系,了解不同階層的人物在特定時代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人格追求。
過程與方法
準確地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領會文本所傳達的思想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準確地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領會文本所傳達的思想情感。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步驟]
一、作者簡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xiàn)代標準俄語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國民族意識高漲以及貴族革命運動在文學上的反映。普希金抒情詩內容之廣泛在俄國詩歌史上前無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詩《致恰達耶夫》(1818)、《自由頌》(1817)、《致西伯利亞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愛情詩和田園詩,如《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訪》(1835)等。普希金一生創(chuàng)作了12部敘事長詩,其中最主要的是《魯斯蘭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虜》(1822)、《青銅騎士》(1833)等。普希金劇作不多,最重要的是歷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1825)。此外,他還創(chuàng)作了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1831)、散文體小說《別爾金小說集》(1831)及關于普加喬夫白山起義的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1836)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時代的重大問題:專制制度與民眾的關系問題,貴族的生活道路問題、農(nóng)民問題;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義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錢騎士”“小人物”及農(nóng)民運動領袖。這些問題的提出和文學形象的產(chǎn)生,大大促進了俄國社會思想的前進,有利于喚醒人民,有利于俄國解放運動的發(fā)展。普希金的優(yōu)秀作品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tǒng)一,他的抒情詩內容豐富、感情深摯、形式靈活、結構精巧、韻律優(yōu)美。他的散文及小說情節(jié)集中、結構嚴整、描寫生動簡練。普希金的創(chuàng)作對俄羅斯現(xiàn)實主義文學及世界文學的發(fā)展都有重要影響,高爾基稱之為“一切開端的開端”。
二、寫作背景
見課下注釋1。
補充:12月黨人起義1825年12月,俄國俄國貴族革命者在彼得堡發(fā)動了12月黨人起義。這次起義是俄國貴族革命者發(fā)動的反對農(nóng)奴制度和沙皇專制的武裝起義。貴族革命者拋棄了財產(chǎn)地位和家庭,奮不顧身地為勞苦大眾謀幸福。他們被俄國人民視為英雄。沙皇尼古拉一世血腥鎮(zhèn)壓了起義,5個領袖被絞死,100多人被流芳西伯利亞服苦役。更多的人手牽連。他們中間很多是普希金的朋友。
十二月黨人為什么值得尊敬?
明確:俄國十二月黨人大多是貴族出身,在專制的沙皇統(tǒng)治時期養(yǎng)尊處優(yōu),絕無衣食之虞,但是他們是最早覺醒的一批人(在這一點上,他們和屈原有相似之處)。他們有高尚的品德,為推翻專制的沙皇統(tǒng)治,推翻落后的農(nóng)奴制,為國家為民眾謀利益,不惜拋棄財產(chǎn)地位和家庭,義無反顧地發(fā)動武裝起義。起義失敗后遭受殘酷鎮(zhèn)壓,沙皇把他們流放到西伯利亞,他們依舊不屈不撓地堅守自己的信念。十二月黨人值得尊敬的是他們的起義不是為了爭奪權力,而是為了推翻專制暴政。為了理想,這些貴族青年寧愿走向刑場,走向流放地,這是高尚的人格使然。普希金的詩,體現(xiàn)了這種人格理想。
三、文本研習
1.教師范讀。
2.分別請幾位同學朗讀。
3.師生齊讀。
4.問題探討
自讀研討下列問題:
(1)這是一首政治抒情詩,你認為這首詩歌抒發(fā)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fā)對12月黨人的敬意,用希望鼓勵戰(zhàn)友的斗志,激勵他們繼續(xù)戰(zhàn)斗,也用希望激勵自己。
(2)詩歌是怎樣把這種感情傳達出來的?
強調了12月黨人生活環(huán)境的艱苦,這黑暗的環(huán)境暗示社會環(huán)境的黑暗,而這些人能放棄自己原來優(yōu)越的條件,為勞苦大眾謀幸福,可見他們的可貴,值得敬仰。
用許多“不會”與“會”,突出志向不會消亡,大家的期望的時辰回降臨,愛和友誼會來來到你們身邊,自由的歌聲會傳進你們苦役的洞窟……自由的迎接你們,弟兄們會把利劍送到你們手上。對革命具有必勝的信念,同時激勵朋友堅持斗爭。
(3)“枷鎖”“利劍”分別象征什么?
“枷鎖”象征沙皇專制制度的束縛。“利劍”象征革命者繼續(xù)戰(zhàn)斗的精神。普希金的這首詩歌本身就好似自由的歌和一把利劍。這首詩歌在12月黨人中廣泛傳誦,對他們是極大的鼓勵。
(4)普希金在寫《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是仍受當局的監(jiān)視,為什么還把他的詩歌稱作“自由的歌聲”?
并不僅僅因為他在牢獄之外,而是指他在詩歌中所表達的反對專制、歌唱自由的理想追求,這種追求永遠不會停止。
(5)詩人為什么把希望稱作“災難的忠實的姐妹”?用自己的話說出其中的含義。
(要革命就會有流血犧牲,就會有災難。而在斗爭中才會有勝利的希望。把“希望”說成是“災難的姊妹”,表現(xiàn)出革命者的不屈精神和樂觀態(tài)度)
(6)你認為本詩歌的基調是怎樣的?
是鼓勵戰(zhàn)友的詩篇,悲壯中充滿樂觀。這首詩歌寫于特定的年代,表現(xiàn)出戰(zhàn)斗者的豪情。雖然起義失敗但詩歌的基調高亢,豪邁奔放,充滿了必勝的信念。
5.詩文分析
(1)在開頭部分詩人為什么要寄語那些“囚徒”要“堅持著高傲的忍耐的榜樣”?
明確:因為詩人知道,在礦井深處服苦役,猶如在地獄里掙扎,需要有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才能支撐,肉體的折磨決不能是高貴的靈魂屈服。
(2)“你們的悲痛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指的是什么?
明確:解放農(nóng)奴,推翻沙皇暴政。
(3)“希望”對于“西伯利亞囚徒和詩人來說分別意味著什么?(找出相關詩句說明)
明確:對于被流放的十二月黨人而言,“希望”就是愛和友情,只要愛和友情仍在,他們就能戰(zhàn)勝苦難,實現(xiàn)理想。在用希望激勵戰(zhàn)友的同時,詩人也用希望激勵自己,他希望的是“沉重的枷鎖會掉下,黑暗的牢獄會覆亡”,詩人向沙皇暴政發(fā)出了詛咒,預示了它的覆亡。
(4)為什么最后送上的是“利劍”而不是“鮮花”?
明確:因為這是寫給戰(zhàn)士的詩。
四、小結
這首詩寫于特定的時代、特定的氣氛,表現(xiàn)出戰(zhàn)斗者的豪情。雖然起義失敗,陰云籠罩,但是詩的格調高亢,壯志凌云,豪邁奔放,充滿了必勝的信念。詩人以無畏而自由的歌唱,傳遞了對戰(zhàn)友和同志真摯的感情。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教學案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教學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詩作的社會背景
2.詩作中所塑造的形象意義
過程與方法
1.反復誦讀體味作品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根據(jù)作品的時代背景,了解人物和時代的關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準確把握重大歷史事件中詩人的內心世界
2.明確詩作的現(xiàn)實意義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政治抒情詩的政治色彩
2.詩作中象征性意象的內涵
教學方法:品讀領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基礎知識積累
姊妹徒然潛藏
時辰洞窟枷鎖覆亡
2.語感積累
A望你們堅持著的的榜樣,你們的的工作和思想的
B和會穿過陰暗的
C正像我的的歌聲會進你們的洞窟一樣。
D的枷鎖會掉下,黑暗的牢獄會
3.審美感知
理解下列詞句的涵義
堅持著高傲的忍耐的榜樣
決不會就那樣徒然消亡
自由的歌聲
利劍
枷鎖
二、問題設計
1.概述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
2.詩人為什么把“希望”稱作“災難的忠實的姊妹”?請用自己的話說出其中的含義。
3.寫該詩作時,作者仍受到當局的監(jiān)視,他把自己的詩作稱作“自由的歌聲”有什么含義?
4.政治抒情詩一般具有怎樣的特點?
一、拓展延伸練習
1、下列各組詞語中有兩個錯別字的一項是()
A、暄囂不瘟不火深溝險壑赫赫有名
B、慰藉鑲嵌立桿見影意興盎然
C、跋涉鳳冠霞被披荊斬棘屠戮婦嬰
D、啟碇長篇累牘風弛電掣荒誕不精
2、依次填入句中橫線上的詞語,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①他讀得很熟,能全文背誦。
②兩邊都是你的朋友,如今鬧了別扭,當然你去最合適了。
③我以為在抗日戰(zhàn)線上任何抗日力量都應當歡迎的,同時在文學上也應當
各人提出新的意見討論,“標新立異”也并不可怕。
A、以至調停容許B、以致調停允許
C、以至斡旋允許D、以致斡旋容許
3、下列各句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牵ǎ?/p>
A、她爸爸是樂隊指揮,媽媽是歌唱家,平時耳聞目睹,多方接觸,所以她也愛好音樂。
B、這套百科全書,內容涉及各個領域,各門科學,真是洋洋大觀,應有盡有。
C、升到中學,就應該遵守學校的一切規(guī)章制度,學好各門課程,做一個名不虛傳的中學生。
D、對于愛國主義的日益加緊的經(jīng)濟侵略和文化侵略,清朝統(tǒng)治者集團不但未加反抗,反而開門揖盜,助紂為虐。
4、下面四句話都表達同一個意思,其中表達不規(guī)范的一句是()
A、在今天的會議上,將要研究這個計劃。
B、在今天的會議上,將要把這個計劃研究。
C、這個計劃,將要在今天的會議上研究。
D、這個計劃,在今天的會議上將要研究。
5、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義一句是()
A、所有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都必須認真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忠實履行自己的職責。
B、經(jīng)過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已擬定了政府機構的改革方案,將提交本次大會審議。
C、加快改革的緊迫感同科學務實的精神結合起來,我們就能少走彎路,避免大的損失。
D、良好的國際收支狀況,國家外匯儲備充足,對抵御這次國際金融風暴的沖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6、填入橫線上與上下文銜接最好的一項是()
我不覺對著茶花沉吟起來,茶花是美啊。是誰白天、黑夜,積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澆著花,象撫育兒女一樣撫育著花秧,終于培育出這樣絕色的好花?應該感謝那為我們美化生活的人。
A、更美的是勞動者的心靈。
B、可是美的得來卻是不容易的。
C、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
D、它使生活也變得更美。
7、深圳是我國最早建立的經(jīng)濟特區(qū),曾經(jīng)吸引了全國許多人才前往。今年春節(jié)剛過,深圳人才智力市場就門庭若市。如果給某報就此事寫的一篇消息擬一個形象化標題,表述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特區(qū)依然有魅力,孔雀仍向深圳飛。
B、深圳仍然有魅力,人才仍向特區(qū)飛。
C、深圳依然有魅力,孔雀仍向東南飛。
D人才仍向東南飛,深圳依然有魅力。
二、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8----10題
中國,我的鑰匙丟了(梁小斌)
中國,我的鑰匙丟了。
那是十多年前,/ 我沿著紅色大街瘋狂地奔跑,/ 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歡叫,/
后來,/ 我的鑰匙丟了。
心靈,苦難的心靈,/ 不愿再流浪了,/ 我想回家,/ 打開抽屜,翻一翻我兒童時代的畫片,/ 還看一看那夾在書頁里的,/ 翠綠的三葉草。/ 而且,/ 我還想打開書櫥,/ 取出一本《海涅歌謠》,/ 我要去約會,/ 我向她舉起這本書,/ 做為我向藍天發(fā)出的/ 愛情的信號。
這一切,/ 這美好的一切都無法辦到,/ 中國,我的鑰匙丟了。
天,又開始下雨,/ 我的鑰匙啊,/ 你躺在哪里?/我想風雨腐蝕了你,/你已經(jīng)銹跡斑斑了。/ 不,我不那樣認為,/ 我要頑強地尋找,/ 希望能把你重新找到。
太陽啊,/你看見了我的鑰匙了嗎?/ 愿你的光芒,/ 為它熱烈地照耀。
我在這廣大的田野上行走,/我沿著心靈的足跡尋找,/ 那一切丟失了的,/ 我都在認真思考。
1980年8月 (選自《朦朧詩選》,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版)
8、理解下列詞語的象征義
鑰匙
紅色大街
9、寫出詩人的情感變化的線索
10、結合全詩簡單分析這首詩的寫作特色
《離騷》《致西伯利亞的囚徒》《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教學案
《離騷》
一、簡介“楚辭”
“楚辭”這一名稱最早見于西漢前期,戰(zhàn)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它起源于中國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謠,汲取民間文學特別是楚聲歌曲的新形式,把《詩經(jīng)》三百篇特別是“雅”、“頌”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塊詩改為參差不齊,長短不拘的騷體詩,建立一種詩歌的新體裁,標志著我國文學史的詩歌的新發(fā)展,是《詩經(jīng)》以后的一次詩體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離騷》《九歌》《天問》,宋玉的《九辨》等。
二、屈原及《離騷》
屈原,名平,字原。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chuàng)立者和代表作者,據(jù)《史記屈原列傳》記載,屈原“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還曾“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舉賢授能,除殘去穢,勵精圖治。這就突破了貴族階級的局限,而適應了新興階級的政治要求。楚國貴族集團中的頑固派不斷打擊和排擠屈原,使他一生為之奮斗呼號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實現(xiàn)。他就用詩歌傾吐自己的憂愁幽思、纏綿悱惻的情緒。詩人兩度遭到流放,最后在國都被攻下之后,懷石投江而死。
《離騷》是屈原一生尋求愛國真理并為之奮斗不息的一個縮影,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一首政治抒情詩,是“可與日月爭光”的一篇浪漫主義杰作,是詩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辭”體的重要代表作品,人們往往以此來統(tǒng)稱屈原的全部詩作,它在我國文學史是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人們常將“風”“騷”并稱,用“風”來概括《詩經(jīng)》,用“騷”來概括《楚辭》?!峨x騷》的主題表現(xiàn)了詩人為實現(xiàn)祖國富強的崇高目標所作的熱烈追求和不屈的斗爭?!半x”——憂愁,“離騷”即作者遭遇憂愁而寫成的詩句。全詩373句,兩千四百多字。是屈原的思想結晶,是他政治失敗后用血和淚寫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發(fā)憂國之思的作品。
三、解析《離騷》
1、詩歌從第一句“帝高陽之苗裔兮”開始,詩人使用大量筆墨,從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說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貴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對楚國的興亡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他記敘自己降生在一個祥瑞的時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賜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強調自己稟賦卓異不凡。在此基礎上,詩人進一步敘述自己及時修身,培養(yǎng)高尚的品德,鍛煉出眾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獻身君國,令楚國振興,使楚王成為“三后”和“堯舜”一樣的圣明君主。
2、“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詩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潔的品質。
詩人自我的形象,代表著美好和正義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主張,能夠把楚國引向康莊大道。
總之,詩人自述身世、品質、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誠不為君王理解的苦悶之情,表現(xiàn)了屈原堅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節(jié)操,抒發(fā)了詩人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情感。
四、表現(xiàn)手法
1、《詩經(jīng)》中我們學習了“比”的手法,這種比的手法在《離騷》中有了更廣泛的使用。學生再次通讀全文,找出文中的比喻。
2、這些比喻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政治理想?(或者說作者為什么要使用這些比喻?)
[明確]“恐美人之遲暮”一句中“美人”喻指楚懷王。用香草喻自己的美好品質等等,希望君王能夠拋棄穢政,不要聽信小人讒言,像古代賢明君主那樣,以社稷為重,舉用群賢,了解自己的憂國憂民的良苦用心。
3、《離騷》的語言特點
[明確]①汲取散文的筆法,行文靈活多變。句式以六言為主、加上對偶修辭,使整首詩整齊而節(jié)奏鮮明。
②大量用“兮”字,不僅加強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詩歌的調子回蕩頓挫,婉轉動人。
五、知識整理
1、①重要詞語
苗裔(yì):后代子孫孟陬(zōu):正月揆(kuí):揣度扈(hù):被、披
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汨(yù):水急流貌搴(qiān):攀、折
阰(pí):山坡、嶺上騏驥(qíjì):駿馬
②通假字
肇錫余以嘉名:錫通“賜”,賜給
來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導”,向導
③同類活用
名余曰正則兮。名詞用作動詞命名
字余曰靈均。名詞用作動詞給人取表字
④特殊句式
恐年歲之不吾與: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應為“不與吾”全句譯為,只怕年歲不等待我。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
[學習目標]
1.能通過對文本的研習,了解人和時代的關系,了解不同階層的人物在特定時代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人格追求。
2.學會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準確地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領會文本所傳達的思想情感。
[學習步驟]
一、作者簡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xiàn)代標準俄語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國民族意識高漲以及貴族革命運動在文學上的反映。普希金抒情詩內容之廣泛在俄國詩歌史上前無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詩《致恰達耶夫》(1818)、《自由頌》(1817)、《致西伯利亞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愛情詩和田園詩,如《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訪》(1835)等。普希金一生創(chuàng)作了12部敘事長詩,其中最主要的是《魯斯蘭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虜》(1822)、《青銅騎士》(1833)等。普希金劇作不多,最重要的是歷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1825)。此外,他還創(chuàng)作了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1831)、散文體小說《別爾金小說集》(1831)及關于普加喬夫白山起義的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1836)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時代的重大問題:專制制度與民眾的關系問題,貴族的生活道路問題、農(nóng)民問題;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義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錢騎士”“小人物”及農(nóng)民運動領袖。這些問題的提出和文學形象的產(chǎn)生,大大促進了俄國社會思想的前進,有利于喚醒人民,有利于俄國解放運動的發(fā)展。普希金的優(yōu)秀作品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tǒng)一,他的抒情詩內容豐富、感情深摯、形式靈活、結構精巧、韻律優(yōu)美。他的散文及小說情節(jié)集中、結構嚴整、描寫生動簡練。普希金的創(chuàng)作對俄羅斯現(xiàn)實主義文學及世界文學的發(fā)展都有重要影響,高爾基稱之為“一切開端的開端”。
二、寫作背景
12月黨人起義1825年12月,俄國俄國貴族革命者在彼得堡發(fā)動了12月黨人起義。這次起義是俄國貴族革命者發(fā)動的反對農(nóng)奴制度和沙皇專制的武裝起義。貴族革命者拋棄了財產(chǎn)地位和家庭,奮不顧身地為勞苦大眾謀幸福。他們被俄國人民視為英雄。沙皇尼古拉一世血腥鎮(zhèn)壓了起義,5個領袖被絞死,100多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亞服苦役。更多的人受牽連。他們中間很多是普希金的朋友。
十二月黨人為什么值得尊敬?
明確:俄國十二月黨人大多是貴族出身,在專制的沙皇統(tǒng)治時期養(yǎng)尊處優(yōu),絕無衣食之虞,但是他們是最早覺醒的一批人(在這一點上,他們和屈原有相似之處)。他們有高尚的品德,為推翻專制的沙皇統(tǒng)治,推翻落后的農(nóng)奴制,為國家為民眾謀利益,不惜拋棄財產(chǎn)地位和家庭,義無反顧地發(fā)動武裝起義。起義失敗后遭受殘酷鎮(zhèn)壓,沙皇把他們流放到西伯利亞,他們依舊不屈不撓地堅守自己的信念。十二月黨人值得尊敬的是他們的起義不是為了爭奪權力,而是為了推翻專制暴政。為了理想,這些貴族青年寧愿走向刑場,走向流放地,這是高尚的人格使然。普希金的詩,體現(xiàn)了這種人格理想。
三、文本研習
(1)這是一首政治抒情詩,你認為這首詩歌抒發(fā)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fā)對12月黨人的敬意,用希望鼓勵戰(zhàn)友的斗志,激勵他們繼續(xù)戰(zhàn)斗,也用希望激勵自己。)
(2)詩歌是怎樣把這種感情傳達出來的?
(強調了12月黨人生活環(huán)境的艱苦,這黑暗的環(huán)境暗示社會環(huán)境的黑暗,而這些人能放棄自己原來優(yōu)越的條件,為勞苦大眾謀幸福,可見他們的可貴,值得敬仰。)
(用許多“不會”與“會”,突出志向不會消亡,大家的期望的時辰會降臨,愛和友誼會來到你們身邊,自由的歌聲會傳進你們苦役的洞窟……自由的迎接你們,弟兄們會把利劍送到你們手上。對革命具有必勝的信念,同時激勵朋友堅持斗爭。)
(3)“枷鎖”“利劍”分別象征什么?
(“枷鎖”象征沙皇專制制度的束縛?!袄麆Α毕笳鞲锩呃^續(xù)戰(zhàn)斗的精神。普希金的這首詩歌本身就好似自由的歌和一把利劍。這首詩歌在12月黨人中廣泛傳誦,對他們是極大的鼓勵。)
(4)普希金在寫《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時仍受當局的監(jiān)視,為什么還把他的詩歌稱作“自由的歌聲”?
(并不僅僅因為他在牢獄之外,而是指他在詩歌中所表達的反對專制、歌唱自由的理想追求,這種追求永遠不會停止。)
(5)詩人為什么把希望稱作“災難的忠實的姊妹”?
(要革命就會有流血犧牲,就會有災難。而在斗爭中才會有勝利的希望。把“希望”說成是“災難的忠實的姊妹”,表現(xiàn)出革命者的不屈精神和樂觀態(tài)度)
(6)為什么最后送上的是“利劍”而不是“鮮花”?
明確:因為這是寫給戰(zhàn)士的詩。
(7)你認為本詩歌的基調是怎樣的?
(是鼓勵戰(zhàn)友的詩篇,悲壯中充滿樂觀。這首詩歌寫于特定的年代,表現(xiàn)出戰(zhàn)斗者的豪情。雖然起義失敗但詩歌的基調高亢,豪邁奔放,充滿了必勝的信念。)
四、小結
這首詩寫于特定的時代、特定的氣氛,表現(xiàn)出戰(zhàn)斗者的豪情。雖然起義失敗,陰云籠罩,但是詩的格調高亢,壯志凌云,豪邁奔放,充滿了必勝的信念。詩人以無畏而自由的歌唱,傳遞了對戰(zhàn)友和同志真摯的感情。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
[學習目標]
1、了解惠特曼與《草葉集》,學會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
2、準確地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領會文本所傳達的思想情感。
[學習過程]
一、作者介紹
惠特曼(1819—1892)美國詩人。生于長島。他曾在公立學校求學,任過鄉(xiāng)村教師,干過送信、排字等雜務,后在報館工作,成為編輯。他喜歡大自然的美景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歡歌劇、舞蹈、講演術,喜歡閱讀荷馬史詩、希臘悲劇以及但丁、莎士比亞的作品。青年時期,他幫助父親承建房屋,經(jīng)營小書店、小印刷廠等,他性格自由散漫,喜歡游蕩并和船夫、舵手、漁民、雜役、馬車夫、機械工等結交朋友,自稱是美國的“吟游詩人”。1855年出版《草葉集》第一版,收詩12首。南北戰(zhàn)爭期間,他自愿到華盛頓看護傷員,戰(zhàn)后曾先后在政府部門供職多年。1873年身患癱瘓癥,以后始終沒有恢復健康,直到逝世,臥床達20年之久。但他的樂觀主義,他對生活的熱愛,他的民主理想至死不渝。在他生前,《草葉集》再版多次,每次都有變動,現(xiàn)在通用的全集,是所謂“臨終版”,即1892年出版的第九版,收詩383首。1865年,詩人還出版了《桴鼓集》及其續(xù)集,內有一首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開放的時候》。1882年,詩人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典型的日子》,其中包括《民主遠景》一文。《草葉集》中最長的《自己之歌》,表達了作者畢生的主要思想。除《自己之歌》外,《草葉集》還收錄了《通向印度之路》、《從永不休止地擺動著的搖籃里》等佳作?;萏芈鼮榻⒚绹约旱奈膶W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二、寫作背景介紹
這是詩人惠特曼為紀念林肯而寫下的著名詩篇。林肯是美國第16任總統(tǒng),在任期內他為維護國家統(tǒng)一、摧毀農(nóng)奴制而領導了南北戰(zhàn)爭,解放了黑人農(nóng)奴。在他和美國人民歡慶勝利的時候,反動勢力雇用的刺客殺害了他?;萏芈鼮榇藰O度悲痛,寫下了許多詩紀念這位偉大的英雄,這首詩是最著名的一首。
三、文本研習
1、在這首詩中“船”、“船長”、“航程”、“錦標”分別象征什么?
明確:詩人運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把美國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總統(tǒng)比作船長,把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廢奴戰(zhàn)爭比作一段艱險的航程。
2、你認為這首詩歌抒發(fā)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fā)對南北戰(zhàn)爭的領導人林肯的崇敬和贊頌)
3、詩歌是怎樣把這種感情傳達出來的?(詩歌突出的寫作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運用象征的手法“國家—航船,林肯—船長,南北戰(zhàn)爭—可怕的航程,港口—勝利”詩人用航船戰(zhàn)勝驚濤駭浪到達港口象征林肯領導的南北戰(zhàn)爭的勝利結束,以領航的船長象征林肯總統(tǒng)的偉大作用,這樣構思有利于形象地表現(xiàn)人物的偉大崇高。在航船到達港口時,船長卻倒下了,具體可感地表現(xiàn)了詩歌的悲壯的情感。)
(運用場面的對比。航船即將到達港口的時刻,萬眾歡騰喜慶勝利,而為搏擊風浪而頑強奮斗的船長卻在此時倒下了。這種場面的對比,在情感上引起強烈的反差,也更能體會到詩人心中的那種悲痛欲絕的感受。)
4、詩歌為什么每一節(jié)的末尾都寫“他已渾身冰冷,停止了呼吸”?
(人們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但又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在反復的詠嘆中加劇了悲劇氣氛。)
5、第二節(jié)的詩的稱代為什么突然發(fā)生了轉換?這種轉換對表達感情有什么作用?
(表達出人民對林肯的崇敬,“船長,親愛的父親”,表現(xiàn)了人民對總統(tǒng)高尚人格的敬重。)
6、你認為本詩歌的基調是怎樣的?
(悲壯的基調,表達出對總統(tǒng)的崇敬和贊頌)
四、小結
這首詩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謳歌人物,詩人用航船戰(zhàn)勝驚濤駭浪到達港口比喻林肯領導的南北戰(zhàn)爭的勝利結束,以領航的船長象征了創(chuàng)造了豐功偉績的林肯總統(tǒng),在萬眾歡騰中,以一曲悲歌贊頌一位偉大的人物。表達了詩人對領袖之死的悲痛之情以及對領袖深深的崇敬之情。
【模擬試題】
《離騷》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苗裔()庚寅()肇始()扈從()縫紉()騏驥()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肇錫余以嘉名同
扈江離與辟芷兮同
3.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字詞的意義。
惟庚寅吾以降降:
又重之以修能修:
惟草木之零落兮零落:
恐美人之遲暮遲暮:
4.比較下列加點詞語的古今詞義,若相同,請解釋意義;若不同,請分別寫出古義與今義。
春與秋其代序
乘騏驥以馳騁兮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字用法與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
B.又重之以修能/乘騏驥以馳騁兮
C.扈江離與辟芷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D.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6.下列各句中,沒有特殊句式的一項是()
A.攝提貞于孟陬兮B.又重之以修能
C.紉秋蘭以為佩D.恐年歲之不吾與
7.下列文字文化常識表達有誤的一項是()
A.“朕皇考曰伯庸”中的“朕”是古代皇帝的自稱。因為與楚王同宗,所以屈原這么說。
B.“皇覽揆余初度兮”的“皇”就是“朕皇考曰伯庸”的“皇考”,“皇考”是對亡父的尊稱。
C.“惟庚寅吾以將”中的“庚寅”是以干支紀日??梢姽糯芍Р粌H可以紀年也可以紀日。
D.“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正則”、“靈均”意義相近,這正是古人取字的原則之一。
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8—10題。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8.下列加點的字的意義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夕攬洲之宿莽攬,聚攏
B.日月忽其不淹兮淹,停留
C.不撫壯而棄穢兮撫,撫摸
D.來吾道夫先路來,來到
9.下列對詩句的分析與理解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詩人感嘆時光匆匆流逝,并表達了自己的憂心,即時光如流水逝去,而沒有機會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獻給楚國!
B.“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p>
——“美人”在這里指君王。君王昏憒誤國,保守落后,政治混亂。詩人雖懷有一腔熱忱,無奈“美人”不識。
C.“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p>
——這是詩人對楚王發(fā)出的警告。他警告楚王應該把握年歲壯盛的時機,丟棄穢惡的行徑??梢?,屈原的言行過于放肆。
D.“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詩人想象駕著駿馬奔向遠方,為楚王引路。詩人崇仰真理,有著高尚的人格,所以他當仁不讓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
10.翻譯。
①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②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姊()妹洞窟()枷()鎖
2.下列詞語中,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A.礦坑忍耐徒然B.銷亡潛藏時晨
C.臨降苦役沉重D.覆亡歡欣利劍
3.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錯誤的一項是()
A.你們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
B.正在/陰暗的地底/潛藏
C.愛情和友誼/會穿過/陰暗的牢門
D.自由/會在門口/歡欣地迎接你們
4.在寫《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時,普希金仍然受到當局的監(jiān)視,為什么還將自己的詩稱作“自由的歌聲”?
答:
5.“枷鎖”與“牢獄”象征什么?“沉重的枷鎖會掉下,黑暗的牢獄會覆亡”有什么含義?
答:
6.“沉重的枷鎖會掉下”中的“掉下”能否改成“卸下”?
答:
7.對走出苦難的囚徒,“弟兄們”送上的為什么不是“鮮花”而是“利劍”?
答:
8.在詩歌后兩節(jié)中,詩人是用什么來鼓舞戰(zhàn)友的斗志?
答:
9.普希金的《致西伯利亞的囚徒》在十二月黨人中廣為傳誦,給了他們以巨大的鼓舞,有詩人為此代表寫了一首答詩:
當那琴弦的熱情的預言
忽然傳到我們的耳邊,
我們的手猛向寶劍伸去,
但摸到的卻是身上的鎖鏈。
不過請放心吧,詩人!
我們以鎖鏈和厄運而自豪。
我們雖被監(jiān)獄的鐵門幽禁,
卻暗自對著歷代沙皇嘲笑。
我們悲慘的事業(yè)將不會落空:
星星之火必將燃成熊熊的烈焰,——
我們信奉東正教的人民
將集合在神圣的旗幟下面。
我們要把鎖鏈打成利劍,
重新點燃自由的火炬,
我們身懷著自由撲向沙皇——
人民才能愉快地呼吸。
這一贈一答在俄羅斯文學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話。在這兩首詩歌中,分別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請簡要談談你的體會。
閱讀《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回答10-11題。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憂郁,也不要憤慨!
不順心時暫時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樂之日就會到來。
我們的心兒憧憬著未來;
現(xiàn)今總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暫時的,轉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將變?yōu)榭蓯邸?/p>
1825年
10.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普希金認為應該怎樣做?
11.請簡要評述本詩。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旌()旗晃()動殷()切枕()著下錨()
2.下列詞語中,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A.錦標威嚴渾身B.招展慘白僵硬
C.手臂脈膊終了D.鳴響步履漫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①深秋,看風卷枯葉,聽雨打殘荷,看板橋晨霜,聽孤雁哀鳴,心中不免有些______。
②經(jīng)過半年的反思、總結與調整,該公司終于扭虧為盈,了一個直接關系到存亡的難關。
A.冰涼度過B.凄涼渡過
C.冰涼渡過D.凄涼度過
閱讀詩歌《啊,船長,我的船長喲!》,完成4—8題。
4.下列敘述,不符合詩歌意思的一項是()
A.第一節(jié),沸騰的港口和“鮮紅的血滴”、“已渾身冰涼,停止了呼吸”形成強烈的對比。詩人從心底發(fā)出了悲鳴:“只是心喲,心喲,心喲!”
B.第二節(jié),詩人呼喚著船長,也寫出了人民對總統(tǒng)的擁護,在這里深情地喊出“船長,親愛的父親喲”,表現(xiàn)了人民對總統(tǒng)高尚人格的敬重。
C.第三節(jié),詩人不能不正視船長“已經(jīng)沒有了生命”的現(xiàn)實。船長的愿望已經(jīng)實現(xiàn),而全詩也在海岸的歡呼聲與鳴響的鐘聲中結束。
D.詩人用象征的手法,把美國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總統(tǒng)比作船長,在萬眾歡騰之中,吟唱起一曲悲歌,塑造了一位偉大人物的形象。
5.詩人在詩歌中歌頌林肯,為什么每節(jié)詩的末句都寫“已渾身冰涼,停止了呼吸”?
答:
6.對林肯總統(tǒng)的死,詩人直接說“已渾身冰涼,停止了呼吸”,為什么不用“遠去了”等更委婉的方式來說?
答:
7.詩歌第一、三節(jié)都對“船長”以第三人稱相稱,為什么在第二節(jié)忽然轉換為第二人稱?
答:
8.“號角為你長鳴”對應的原文是“foryouthebugletrills”,這一句又被譯作“軍號正為你發(fā)出顫音”。你喜歡哪一種譯法?說說自己的理由。
答: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9—13題。
在葛底斯堡陣亡將士墓落成儀式上的演說
林肯
87年前,我們的先輩們在這個大陸上創(chuàng)立了一個新國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來平等的原則。
現(xiàn)在我們正從事一場偉大的內戰(zhàn),以考驗這個國家,或者任何一個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則的國家是否能夠長久存在下去。我們今天在這場戰(zhàn)爭中的一個偉大戰(zhàn)場上集會。烈士們?yōu)槭惯@個國家能夠生存下去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來到這里,是要把這個戰(zhàn)場的一部分奉獻給他們作為最后安息之所。我們這樣做是完全應該而且是非常恰當?shù)摹?/p>
但是,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這塊土地我們不能夠奉獻,不能夠圣化,不能夠神化。那些曾在這里戰(zhàn)斗過的勇士們,活著的和去世的,已經(jīng)把這塊土地圣化了,這遠不是我們微薄的力量所能增減的。我們在這里所說的話,全世界不大會注意,也不會長久地記住,但勇士們在這里所做過的事,全世界卻永遠不會忘記。毋寧說,倒是我們這些還活著的人,應該在這里把自己奉獻于勇士們已經(jīng)如此崇高地向前推進但尚未完成的事業(yè)。倒是我們應該在這里把自己奉獻于仍然留在我們面前的偉大任務——我們要從這些光榮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獻身精神,來完成他們已經(jīng)完全徹底為之獻身的事業(yè)。我們要在這里下定最大的決心,不讓這些死者白白犧牲,我們要使國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長存。
9.第二段中說“現(xiàn)在我們正從事一場偉大的內戰(zhàn)”,林肯為什么將“內戰(zhàn)”稱為“偉大的”?
答:
10.第一、二段中分別說到:這個新國家“孕育于自由之中”,烈士們?yōu)橹岸I出了自己的生命”,第三段首句又說“這塊土地我們不能夠奉獻,不能夠圣化,不能夠神化”。這是否前后矛盾,為什么?
答:
11.“我們要在這里下定最大的決心”,“決心”指的是()
A.保存實力B.誓死捍衛(wèi)自由
C.也在戰(zhàn)場陣亡D.永遠紀念陣亡將士
12.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這篇演說詞是為了紀念在葛底斯堡戰(zhàn)役中陣亡的將士。
B.這篇演說詞既充滿了沉痛的感情又表達了堅定的信念。
C.因為演說過于簡短,所以無法淋漓盡致地表達生者對陣亡者的紀念。
D.這篇演說詞也是一篇檄文,號召戰(zhàn)士繼續(xù)英勇戰(zhàn)斗。
13.《啊,船長,我的船長喲!》中說“我們追求的錦標已經(jīng)得到”,從這篇演說看,“錦標”指的是什么?
答:
【試題答案】
《離騷》
1.yìyínzhàohùrènqí
2.錫,同“賜”;辟,同“僻”。
3.降,降生。修,美好的。零落,飄零,墜落。遲暮,年老
4.代序,古今詞義不同,古義:遞相更代;今義:代替序言的文章。馳騁,古今詞義相同,奔跑,比喻在某個領域充分發(fā)揮才干。
5.D,都是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A,名詞,名字/動詞,取名;B,介詞,用/連詞,表目的;C,連詞,和/動詞,待。
6.A。B,介賓后置;C,省略,以(之)為佩;D,否定句中人稱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7.A,秦始皇以前,不論貴賤都可以自稱朕。屈原如此自稱和楚王同宗沒有任何關系。
8.B。A,攬,采;C,撫,握持;D,來,呼喚語
9.C,這更多是一種勸告,顯出屈原的難能可貴。
10.①想到草木也有凋零之時,便擔心自己(或楚王)年衰老邁。②駕著駿馬奔馳,隨我來吧,我當為君在前面帶路!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
1.姊(zǐ)窟(kū)枷(ji?。?/p>
2.B,消亡,時辰
3.A,你們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
4.普希金把自己的詩稱作“自由的歌聲”,并不是因為他在牢獄之外,而是指他在詩中所表達的反對專制、歌唱自由的理想追求。
5.都象征沙皇專制暴政,這兩句詩預示了它的滅亡。起義失敗,沙皇的專制得以茍延殘喘,但是在革命的洪流下,一切腐朽的制度都無法逃避滅亡的命運。
6.“掉下”,預示了沙皇專制滅亡的必然性。起義失敗,沙皇的專制得以茍延殘喘,但是在革命的洪流下,一切腐朽的制度都無法逃避滅亡的命運。而“卸下”則體現(xiàn)不出這種必然性,似乎是統(tǒng)治者赦免了他們一般。
7.“利劍”象征著革命者繼續(xù)戰(zhàn)斗的不屈精神。詩人向往著和歷經(jīng)苦難的戰(zhàn)友共同戰(zhàn)斗;這是寫給戰(zhàn)士的詩。
8.(1)愛情與友誼。只要愛和友情仍在,戰(zhàn)士就能戰(zhàn)勝苦難,就能實現(xiàn)理想,詩人用這樣的詩句鼓舞著同志的斗志。(2)希望?!俺林氐募湘i會掉下,黑暗的牢獄會覆亡——自由會在門口歡欣地迎接你們”,也是詩人與戰(zhàn)友共同奮斗的目標。
9.提示:轟轟烈烈的十二月黨人革命雖然失敗了,但他們依然是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他們的精神和氣質依然得到理解、支持和熱愛。兩位詩人在這一贈一答中,始終體現(xiàn)了他們追求自由,熱愛生活的豪情,答題時注意這一方面。(言之成理即可。)
10.提示:詩人希望不要憂郁和憤慨,要充滿希望相信未來,從而將一切變?yōu)椤翱蓯邸钡摹?/p>
11.略。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
1.jīnghuàngyīnzhěnmáo
2.C,脈搏
3.D,“冰涼”形容物體的溫度很低,而“凄涼”形容人的心情。“渡過”是航船由這一岸到那一岸,與主語不搭配,而“度過”可以適用于“公司”。
4.C,“渾身冰涼,停止了呼吸”,全詩在悲痛的氣氛中結束。
5.詩人用“已渾身冰涼,停止了呼吸”,是為了突出林肯悲壯的死。勝利的鐘聲響起,帶領人民戰(zhàn)勝驚濤駭浪的船長死去,這就突出了悲痛的氣氛,同時表明了詩人對領袖的崇敬懷念之情。這也是全詩的反復手法,保持感情的一致性與沉重性。
6.為了表達悲痛之情;同時也不得不正視客觀現(xiàn)實。
7.①在第一節(jié)中,詩人在呼告“我的船長喲”,用的是第三人稱“他”(“他已渾身冰涼,停止了呼吸”),而第二節(jié)中在呼告“我的船長喲”后,用的卻是第二人稱“你”(“號角為你長鳴”),在第二節(jié)中,反復出現(xiàn)的“你”表現(xiàn)出詩人的極度悲傷,既為勝利而歡呼,同時又為船長的倒下而悲痛,時而敘述,時而呼告,喊出了自己的悲傷。
②第一、第三節(jié)用第三人稱,而第二小節(jié)換為第二人稱,在人稱的轉換中,詩人縱情地傾吐了自己對領袖的崇敬懷念之情。
8.開放題,兩種譯法各有長短?!疤柦菫槟汩L鳴”更具持續(xù)的沉重感,而“軍號正為你發(fā)出顫音”則對狀態(tài)的描繪更形象。
9.因為是為了自由平等的政府而戰(zhàn),為了犧牲的勇士而戰(zhàn)。
10.不矛盾。相對于烈士們曾經(jīng)的奉獻與神圣的犧牲,現(xiàn)在更需要為了結束任務而戰(zhàn)斗。
11.B
12.C
13.建立自由的國家,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
主謂一致
2010高考二輪復習英語教案
專題十二主謂一致
主謂一致考點概覽:1.集合名詞作主語時的主謂一致;2.主語從句作主語時謂語的確定;3.or,either---or,nor,neither---nor,notonly-----but(also),not---but等連接兩個并列主語時的主謂一致情況;4.主語+aswellas,with,togetherwith,alongwith,ratherthan,but,except,besides等詞時的主謂一致;5.由不同數(shù)詞修飾的名詞作主語時謂語的確定;6.定語從句中謂語的數(shù);7.the+形容詞作主語時謂語的確定;8.時間、距離等度量名詞作主語時謂語的數(shù)。
考綱要求考生掌握主謂一致的三大原則即語法一致、邏輯意義一致、就近原則;掌握主謂一致的特殊用法;學會分析句式,排除干擾,分清主謂,明了句子的主謂關系。
分析近五年來的高考題可以發(fā)現(xiàn),高考對主謂一致的考查幾乎每年都有所涉及,但題量不大,其因為是這項語法用法比較固定、單純,教師只要給學生講清主謂一致的“三大原則”,讓學生記住這些用法就能很好地把這項語法學會;當然高考命題多以特殊點為切入點,讓學生注意三大原則里邊的一些變化如:notonly-----butalso連接主語是應該按照就近原則。notonlyheandshe-----butalso----這樣的結構仍然還是就近原則,只不過主語為heandshe。引導學生復習好主謂一致常考題型如:
1.單數(shù)名詞(代詞),不可數(shù)名詞作主語時,謂語用單數(shù)形式,復數(shù)名詞(代詞)作主語,謂語用復數(shù)形式。
ThedeskisTom’s.這張桌子是湯姆的。
Somewaterisinthebottle.一些水在瓶子里。
Thestudentsareplayingfootballontheplayground.這些學生正在操場上踢足球。
2.manya+單數(shù)名詞作主語,意義雖為“許多”,但謂語要用單數(shù)形式。
ManyastudenthasbeentoShanghai.許多學生到過上海。
3.morethanone+單數(shù)名詞作主語,謂語用單數(shù)。
MorethanonestudenthaseverbeentoBeijing.不止一個學生曾經(jīng)去過北京。
4.表示時間,價格,重量,數(shù)目,長度,數(shù)學運算等的詞或短語作主語時,這些通常作一個整體概念,謂語用單數(shù)形式。例如:
Twomonthsisalongholiday.兩個月是一個長假。
Twentypoundsisn’tsoheavy.20英鎊并不太重。
Tenmilesisn’talongdistance.10英里并不是一段很長的距離。
Fiveminusfourisone.5減4等于1。
5.主語是each/every+單數(shù)名詞+and(each/every)+單數(shù)名詞時,謂語動詞用單數(shù)。
Eachboyandeachgirlhasgotaseat.每個男孩和女孩都有一個座位。
Everymanandeverywomanisatwork.每個男人和女人都在工作。
6.oneandahalf+復數(shù)名詞作主語,謂語動詞用單數(shù)形式。
Oneandahalfhoursisenough.一個半小時足夠了。
7.動詞不定式,動名詞作主語時,謂語動詞用單數(shù)形式。
Toseeistobelieve眼見為實。
Doingeyeexercisesisgoodforyoureyes.
做眼睛保健操對你的眼睛十分有益。因此在實際操練中要指導學法,掌握基本用法,注意變化就能突破。
主謂一致用法
在英語句子里,謂語受主語支配,其動詞必須和主語在人稱和數(shù)上保持一致,這就叫主謂一致。尋其規(guī)律,大致可歸納為三個原則,即語法一致、邏輯意義一致和就近一致原則。
(一)語法一致原則:語法上一致就是謂語動詞和主語在單、復數(shù)形式上保持一致。
1、以單數(shù)名詞或代詞、動詞不定式短語、動名詞短語或從句作主語時,謂語動詞一般用單數(shù)形式;主語為復數(shù)時,謂語動詞用復數(shù)形式。
Hisfatherisworkingonthefarm./TostudyEnglishwellisnoteasy./Whathesaidisveryimportantforusall./Thechildrenwereintheclassroomtwohoursago./Readinginthesunisbadforyoureyes.
注意:由what引導的主語從句,后面的謂語動詞多數(shù)情況用單數(shù)形式,但若表語是復數(shù)或what從句是一個帶有復數(shù)意義的并列結構時,主句的謂語動詞用復數(shù)形式。
WhatIboughtwerethreeEnglishbooks./WhatIsayanddois(are)helpfultoyou.
2、由連接詞and或both...and連接起來的合成主語后面,要用復數(shù)形式的謂語動詞。如:LucyandLilyaretwins./SheandIareclassmates./Theboyandthegirlweresurprisedwhentheyheardthenews./BothsheandheareYoungPioneers.
注意:①若and所連接的兩個詞是指同一個人或物時,它后面的謂語動詞就應用單數(shù)形式。如:Thewriterandartisthascome.;/②由and連接的并列單數(shù)主語前如果分別有no,each,everymorethana(an),manya(an)修飾時,其謂語動詞要用單數(shù)形式。如:Everystudentandeveryteacherwasintheroom../Noboyandnogirllikesit.
3、主語為單數(shù)名詞或代詞,盡管后面跟有with,togetherwith,except,but,like,aswellas,ratherthan,morethan,nolessthan,besides,including等引起的短語,謂語動詞仍用單數(shù)形式;若主語為復數(shù),謂語用復數(shù)形式。如:MrGreen,togetherwithhiswifeandchildren,hascometoChina./NobodybutJimandMikewasontheplayground./She,likeyouandTom,isverytall.
4、either,neither,each,every或no+單數(shù)名詞和由some,any,no,every構成的復合不定代詞,都作單數(shù)看待。如:Eachofushasanewbook./Everythingaroundusismatter.
注意:①在口語中當either或neither后跟有"of+復數(shù)名詞(或代詞)"作主語時,其謂語動詞也可用復數(shù)。
Neitherofthetextsis(are)interesting.
②若noneof后面的名詞是不可數(shù)名詞,它的謂語動詞就要用單數(shù);若它后面的名詞是復數(shù),它的謂語動詞用單數(shù)或復數(shù)都可以。
Noneofushas(have)beentoAmerica.
5、在定語從句時,關系代詞that,who,which等作主語時,其謂語動詞的數(shù)應與句中先行詞的數(shù)一致。
Heisoneofmyfriendswhoareworkinghard.
注意:Heistheonlyoneofmyfriendswhoisworkinghard.
6、如果集體名詞指的是整個集體,它的謂語動詞用單數(shù);如果它指集體的成員,其謂語動詞就用復數(shù)形式。這些詞有family,class,crowd,committee,population,audience等。
ClassFourisonthethirdfloor./ClassFourareunabletoagreeuponamonitor.
注意:people,police,cattle等名詞一般都用作復數(shù)。如:Thepolicearelookingforthelostchild.
7、由"alotof,lotsof,plentyof,therestof,themajorityof+名詞"構成的短語以及由"分數(shù)或百分數(shù)+名詞"構成的短語作主語,其謂語動詞的數(shù)要根據(jù)短語中后面名詞的數(shù)而定。如:Therearealotofpeopleintheclassroom./Therestofthelectureiswonderful./50%ofthestudentsinourclassaregirls.
注意:anumberof"許多",作定語修飾復數(shù)名詞,謂語用復數(shù);thenumberof"...的數(shù)量",主語是number,謂語用單數(shù)。
8、在倒裝句中,謂語動詞的數(shù)應與其后的主語一致。如:Therecomesthebus./Onthewallaremanypictures./Suchistheresult./Sucharethefacts.
(二)邏輯意義一致原則:邏輯意義一致就是謂語動詞的數(shù)必須和主語的意義一致(因有時主語形式為單數(shù),但意義為復數(shù);有時形式為復數(shù),但意義為單數(shù))。
1、what,who,which,any,more,all等代詞可以是單數(shù),也可是復數(shù),主要靠意思來決定。如:Whichisyourbag?/Whichareyourbags?/Allisgoingwell./AllhavegonetoBeijing.
2、表示"時間、重量、長度、價值"等的名詞的復數(shù)作主語時,謂語動詞通常用單數(shù)形式,這是由于作主語的名詞在概念上是一個整體,如:Thirtyminutesisenoughforthework.
3、若英語是書名、片名、格言、劇名、報名、國名等的復數(shù)形式,其謂語動詞通常用單數(shù)形式。如:"TheArabianNights"isaninterestingstory-book..
4、表數(shù)量的短語"oneandahalf"后接復數(shù)名詞作主語時,其謂語動詞可用單數(shù)形式(也可用復數(shù)。如:Oneandahalfapplesis(are)leftonthetable.
5、算式中表示數(shù)目(字)的主語通常作單數(shù)看待,其謂語動詞采用單數(shù)形式。如:Twelvepluseightistwenty./Fifty-sixdividedbyeightisseven.
6、一些學科名詞是以-ics結尾,如:mathematics,politics,physics以及news,works等,都屬于形式上是復數(shù)的名詞,實際意義為單數(shù)名詞,它們作主語時,其謂語動詞要用單數(shù)形式。如:Thepaperworkswasbuiltin1990./Ithinkphysicsisnteasytostudy.
7、trousers,glasses,clothes,shoes,等詞作主語時,謂語用復數(shù),但如果這些名詞前有a(the)pairof等量詞修飾時,謂語動詞用單數(shù)。如:Myglassesarebroken./Thepairofshoesunderthebedishis.
8、"定冠詞the+形容詞或分詞",表示某一類人時,動詞用復數(shù)。
(三)就近一致原則:在英語句子中,有時謂語動詞的人稱和數(shù)與最近的主語保持一致。
1、當兩個主語由either...or,neither...nor,whether...or...,notonly...butalso連接時,謂語動詞和鄰近的主語一致。如:Eithertheteacherorthestudentsareourfriends./Neithertheynorheiswhollyright./Isneitherhenortheywhollyright?
2、therebe句型be動詞單復數(shù)取決于其后的主語。如果其后是由and連接的兩個主語,則應與靠近的那個主語保持一致。如:Therearetwochairsandadeskintheroom..
注意:Here引導的句子用法同上。
(四)主謂一致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A)名詞作主語
1)某些集體名詞(如family,team等)作主語時,如果作為一個整體看待,謂語動詞用單數(shù)形式;如果就其中一個個成員而言,謂語動詞用復數(shù)形式。例如:
ThewholefamilyarewatchingTV?
Hisfamilyisgoingtohavealongjourney.
這類名詞有:audience,class,club,committee,company,crew,crowd,enemy,government,group,party,public,team,etc.
名詞population一詞的使用情況跟上述類似。例如::
ThepopulationinChinaisverylarge,andeightypercentofthepopulationinChinaarefarmers.
“agroup(crowd)of+復數(shù)名詞”等短語之后的謂語動詞也同樣可用單數(shù)或復數(shù),前者強調整體,后者強調各個部分。
2)某些集體名詞(如people,police,cattle,militia等)只當復數(shù)看待,謂語動詞必須用復數(shù)。例如:
Thepolicearesearchingforhim.
3)單、復數(shù)同形的名詞作主語時,謂語動詞應根據(jù)意義決定單、復數(shù)。例如:
Asheepisoverthere,
Somesheepareoverthere.
4)名詞所有格之后的名詞被省略的情況一般只指商店、工場、住宅等,作主語時,動詞一般用單數(shù)。例如:
MyUnclesisnotfarfromhere.
Thedoctorsisonthesideofthestreet.
常見的省略名詞有:thebakers,thebarbers,thecarpenters,theZhangs,etc,
表示店鋪的名詞一般作集體名詞看待,但用作主語時,謂語動詞往往用復數(shù)。例如:
Richardsonshavealotofleathergoodstosell.
5)當名詞詞組中心詞為表示度量、距離、金額、時間、書名等復數(shù)名詞時,往往可以根據(jù)意義一致的原則,把這些復數(shù)名詞看作一個整體,謂語用單數(shù)形式。例如:
Fiveminutesisenoughtodothisexercise.
TheSelectedPoemsofLiBaiwaspublishedlongago.
Threeyearshaspassed.
6)不定代詞each,every,no所修飾的名詞即使以and或逗號連接成多個并列主語,謂語動詞仍用單數(shù)形式。例如:
Eachboyandeachgirlwantstoservethepeopleinthefuture.
7)如果主語有morethanone...或manya…構成,盡管從意義上看是復數(shù)內容,但它的謂語動詞仍用單數(shù)形式。例如:
Manyashiphasbeendamagedinthestorm.
Morethanonestudenthasseenthefilm,
是,在“more+復數(shù)名詞+thanone’結構之后,謂語詞一般用復數(shù)形式。例如:
Moremembersthanoneareagainstyourplan.
8)一些由兩個部分構成的名詞表示衣物或工具主語時;謂語通常用復數(shù)形式,如scissors,chopsticks,compasses,shoes,trousers,clothes,glasses等。但如果主語由“akindof,apairof,aseriesof等加名詞”構成時,謂語動詞一般用單數(shù)形式。例如:
Apairofshoeswasonthedesk.
9)thiskindofbook=abookofthiskind(這種書),其謂語用單數(shù);短語thiskindofmen=menofthiskind=thesekindsofmen(口語)(這一類人),但thiskindofmen的謂語用單數(shù),
menofthiskind和thesekindsofmen的謂語用復數(shù)。allkindsof后跟復數(shù)名詞,謂語用復數(shù)形式。例如:
Menofthiskindaredangerous.
Thiskindofmenisdangerous.
10)復數(shù)形式的單、復數(shù)同形名詞作主語時,按意義一致的原則,作單數(shù)意義時,謂語用單數(shù);反之,謂語用復數(shù)。這類名詞有means(方法),works(工廠),species(種類),Chinese,Japanese等。例如:
The(This)glassworkswassetupinl970.
(這家玻璃廠建于1970年。)
The(These)glassworksareneartherailwaystation.
(這些玻璃廠在火車站附近。)
當它們前面有a,sucha,this,that修飾時,謂語用單數(shù);有all,such,these,those修飾時,謂語用復數(shù)。但“means",“nomeans",“themeans"等詞前沒有以上修飾詞時,可作單數(shù),也可用作復數(shù)。
注:work作“工作”解時是不可數(shù)名詞,作“著作”解時是可數(shù)名詞,有單復數(shù)之分。
11)如果名詞詞組中心詞是all,most;half,rest,part等詞語,表示的是復數(shù)意義,謂語動詞用復數(shù)形式;反之,用單數(shù)。例如:
Allofthewaterisgone。
Allofmyclassmatesworkhard.
12)在主謂倒裝的句子中,謂語動詞的數(shù)應與其后的主語一致。如:
Betweenthetwowindowshangsapicture.
B)由連接詞連接的名詞作主語
13)用and或both...and連接并列主語,謂語動詞通常用復數(shù)形式。例如:
Walkingandridingaregoodexercises.
Plasticsandrubberneverrot.
但是,并列主語如果指的,是同一個人、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謂語動詞用:單數(shù)形式,這時,and后面的名詞沒有冠詞。例如:
Aknifeandforkisonthetable.
Goingtobedearlyandgettingupearlyisagoodhabit.
Thegirlsteacherandfriendisayoungdoctor.
Truthandhonestyisthebestpolicy。
14)當主語后面跟有aswellas,asmuchas,nolessthan,alongwith,with,like,ratherthan,togetherwith,but,except,besides,including,inadditionto等引導的詞組時,其謂語動詞的單、復數(shù)按主語的單、復數(shù)而定。例如:
Theroomwithitsfurniturewasrented.
Theteacheraswellasthestudentswasexcited.
15)以or,either...,neither...nor,notonly…butalso等連接的名詞(代詞)作主語,謂語動詞的單復數(shù)應根據(jù)就近一致的原則。例如:
NeitheryounorInoranybodyelseknowsanythingaboutit
Eitheryouorheistogo.
Tomorhisbrothersarewaitingintheroom.
C)代詞作主語.’
16)名詞型物主代詞后的動詞,既可以用單數(shù),也可以用復數(shù),這取決于它所代替的是單數(shù)還是復數(shù)。例如:
Ours(OurParty)isagreatparty.
ourshoesareblack,mine(=myshoes)arebrown.
17)such,thesame起指示代詞作用時,應根據(jù)其所指的內容來決定單、復數(shù)。例如:
Sucharehiswords.Suchisourplan.
8)關系代詞who,that,which等在定語從句中作主語時,其謂語動詞的數(shù)應與句中先行詞的數(shù)一致。例如:
Someoftheenergythatisusedbymancomesfromthesun.
Thosewhowanttogopleaseyou’reyournameshere.
19)疑問代詞who,:what,which作主語時,謂語動詞可根據(jù)說話人所要表達的意思決定單復數(shù)。例如:
Whatproduce(s)heat?
Whichis(are)yourbook(s)?
Wholivenextdoor?ItisZhangandLiu.
Wholivesnextdoor?ItisXiaoLiu.
20)不定代詞.a(chǎn)ny,either,neither,none,allsome,more等作主語時,有以下兩種情況:
①單讀用作主語時,視其在文中的意義,動詞可用單數(shù)或復數(shù)形式。例如:
Allarepresent.letsbeginthemeeting.
Nowallhasbeenchanged.
either,neither單獨作主語時,謂語通常用單數(shù)。
②后接of時,若of的賓語為不可數(shù)名詞,動詞當然用單數(shù)形式;若of的賓語為復數(shù)名詞或代詞,動詞可以是單數(shù),也可以是復數(shù);在正式文體中,單數(shù)形式的動詞更常用。
例如:
Noneofthemhas(have)seenthefilm.
Do(es)anyofyouknowhisaddress?
D)分數(shù)、量詞作主語
21)某數(shù)詞單純表示數(shù)字作主語時,其謂語動詞通常用單數(shù)形式,但是當基數(shù)詞表示的不是數(shù)值而是數(shù)量時,謂語動詞可用復數(shù)形式。例如:
Thebillionisalargenumber.
Twelvewereboys.
英語中算術式作主語時,若是減法或除法算術式,謂語通常用單數(shù)形式;若是加法和乘法,謂語動詞有時也可用復數(shù)形式。例如:
Threetimesfiveis/arefifteen.
Twoand(plus)twois/arefour.
Twelvedividedbyfouristhree.
Threetakenfromeightleavesfive.
在提問加、減、乘、除得數(shù)時,如用howmuch,謂語動詞多用單數(shù)形式;如用howmany,謂語動詞多用復數(shù)形式。例如:
Howmanyaretwotimesfive?
Howmuchiseightdividedbytwo?
22).“分數(shù)或百分數(shù)+of+名詞”構成短語,以及由“some,alotof,lotsof,plentyof,a(1arge)quantityof,therestof,aheapof,heapsof+名詞”構成短語時,其名詞可以是可數(shù)名詞或不可數(shù)名詞。作主語時,采取就近一致的原則,其謂語動詞要與短語中of后面的名詞的數(shù)保持一致,這是因為短語中of后面的名詞是中心詞,而名詞前面的量詞是修飾語。例如:
Aquantityofblouseswereonsale.
Alargequantityofbeerwassold.
PlentyofEnglishbooksareontheshelf.
Lotsofdamagewascausedbyfire.
Three-fifthsoftheworkersherearewomen.
Aboutthree-fourthsoftheearthssurfaceiscoveredwithwater.
23)A(great)numberof,many;afew修飾可數(shù)復數(shù)名詞,
其短語作主語時,謂語動詞用復數(shù);alittle,much,agreatdealof,alargeamountof修飾不可數(shù)名詞,其短語作主語時,謂語動詞用單數(shù)。例如:;
Alargeamountof(Agreatdealof)damagewasdoneinaveryshorttime.
Agreatdealoftroubleliesbeforeus.
Anumberofstudentshavegonetothecountrysidetohelp
withtheautumnharvest.
24)(large)quantitiesof修飾可數(shù)
復數(shù)名詞或不可數(shù)名詞其短語作主語時,謂語動詞一般用復數(shù)。例如:
Quantitiesoffood(nuts)wereonthetable.
Largeamountsofmoneywerespentonthebridge.
25)Thenumber+可數(shù)復數(shù)名詞,theamountof+不可數(shù)名詞,thequantityof+可數(shù)復數(shù)名詞或不可數(shù)名詞構成的短
語,作主語時,謂語動詞用單數(shù),例如:
Theamountofmoneyisgreat.
Thequantityofheatintheofficehasnotbeenincreased.
Thequantityofbooksinthelibraryisamazing.
Thenumberofstudentsinourschoolisincreasing.
26)表示數(shù)量的oneandahalf后,名詞要用復數(shù)形式。但是其短語作主語時,謂語動詞用單數(shù)形式。例如:
Oneandahalfbananasisleftonthetable.
27)halfof,(a)partof修飾可數(shù)名詞單數(shù)及不可數(shù)名詞時,謂語動詞用單數(shù);修飾可數(shù)名詞復數(shù)時,謂語動詞用復數(shù)。
E)名詞化的形容詞作主語,
28)如果主語由“the+形容詞或過去分詞)”結構充當時。謂語通常用復數(shù)。這類詞有;thebrave,thepoor,therich,
theblind,theyoung,theold,thesick,thedead,thedeafanddumb,theoppressed,theinjured,thewounded,theunemployed等;但也有少數(shù)的過去分詞與定冠詞連用時指個別,則用單數(shù)。例如:
Thedeparted(死者)wasawell-knownengineer.
Theblindstudyinspecialschools.
這類形容詞或分詞如果要表示個體時,就要與名詞/man,person或表示人的單數(shù)連用。如:alloldman,arichperson,the(a)woundedsoldier
F)從句作主語從句,不定式,-ing形式等做主語時,一般被看作一個整體,謂語動詞應用單數(shù)。
Whentoleavehasnotbeendecided.
Whathesaidandwhathedidwerealwaysdifferent.(如果主語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性從句,謂語動詞常用復數(shù)。)
29)由what引導的主語從句,謂語動詞通常用單數(shù);所指的具體內容若是復數(shù)意義,謂語動詞一般用復數(shù)形式。例如:
Whatweneedaredoctors.
Whatweneedismoretime.
30)在復數(shù)名詞引導的從句結構中,關系代詞的先行詞是靠近它的復數(shù)名詞而不是,因此,從句中的動詞應該是復數(shù)形式。例如:
Thisisoneofthemostinterestingquestionsthathavebeenasked.
但是,當之前有等修飾時,關系代詞的先行詞是,而不是靠近它的復數(shù)名詞,因此從句的動詞應是單數(shù)形式。
shewastheonlyoneofthegirlswhowaslatefortheme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