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健康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03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就要對每一課堂負責,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高中教師的任務之一。教案可以讓上課時的教學氛圍非常活躍,讓高中教師能夠快速的解決各種教學問題。那么怎么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學習目標】
1、理解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建立和電離平衡的特征;
2、掌握影響電離平衡移動的因素;
3、掌握電離平衡常數和電離度的概念,并能用平衡常數討論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學習重難點】影響電離平衡移動的因素、電離平衡常數
【課時安排】2課時
【學習過程】
一、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條件下(如:溫度、壓強),當弱電解質電離
成離子的速率和離子重新結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時,電離
過程就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這叫做電離平衡。
二、電離平衡的特征
電離平衡是化學平衡的一種,因此同樣具有“”、“”、“”、“”的特征。
三、電離平衡常數和電離度
1、電離平衡常數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弱電解質在溶液中達到平衡時,溶液中電離所生成的各種離子濃度的乘積與溶液中未電離的分子濃度的比值。
HAH++A-
注:(1)在此計算公式中,離子濃度都是平衡濃度;
(2)電離平衡常數的數值與溫度有關,與濃度無關;弱電解質的電離是吸熱的,一般溫度越高,電離平衡常數越(填“大”或“小”);
(3)電離平衡常數反映弱電解質的相對強弱,通常用Ka表示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用Kb表示弱堿的電離平衡常數。Ka越大,弱酸的酸性越強;Kb越大,弱堿的堿性越強。
多元弱酸是分布電離的,每一級電離都有相應的電離平衡常數(用Ka1、Ka2等表示),且電離平衡常數逐級減小。
2、電離度
注:弱電解質的電離度與溶液的濃度有關,一般而言,濃度越大,電離度越??;濃度越小,電離度越大。
四、影響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移動的因素
1、濃度:弱電解質的溶液中,加水稀釋,電離平衡正移,電離度增大。
即稀釋(填“促進”或“抑制”)電離。
思考:此規(guī)律用電離平衡常數如何解釋?
2、溫度:因為電離是吸熱的,因此升溫(填“促進”或“抑制”)電離。
3、加入其它電解質
(1)加入與弱電解質電離出的離子相同的離子,電離平衡移動,電離度;
(2)加入與弱電解質電離出的離子反應的離子,電離平衡移動,電離度。
思考1:0.1mol/LCH3COOHCH3COO—+H+
平衡移動H+數目C(H+)C(CH3COO-)電離平衡常數電離度溶液的導電能力
NaOH(s)
HCl(g)
NaAc(s)
Na2CO3(s)
加熱
冰醋酸
水
思考2:一元強酸與一元弱酸的比較
(1)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相同體積的HCl與CH3COOH的比較
HClCH3COOH
C(H+)
中和酸所用NaOH的物質的量
與過量Zn反應產生H2的體積
與Zn反應的起始反應速率
(2)相同C(H+)、相同體積的HCl與CH3COOH的比較
HClCH3COOH
酸的濃度
中和所用NaOH的物質的量
與過量Zn反應產生H2的體積
與Zn反應起始反應速率
反應過程速率
例:將C(H+)相同,溶液體積也相同的兩種酸溶液(甲:鹽酸;乙:醋酸)分別與鋅反應,,若最后有一溶液中有鋅剩余,且放出的氣體一樣多,對此有如下判斷:
(1)反應所需時間:乙甲(2)開始時反應速率:甲乙(3)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甲=乙(4)整個反應階段的平均速率:乙甲(5)盛鹽酸的容器中有鋅剩余(6)盛醋酸的容器中有鋅剩余,以上判斷正確的是()
A.(1)(2)(3)(5)B.(1)(3)(5)C.(2)(3)(6)D.(1)(3)(4)(5)
【課堂練習】
1、下列關于電離平衡常數(K)的說法正確的是()
A.電離平衡常數(K)只與弱電解質本身和溫度有關
B.電離平衡常數(K)隨濃度的變化而變化
C.電離平衡常數(K)越大標志著該電解質電離程度越小
D.電離平衡常數(K)只與弱電解質本身有關,與其它外部因素無關
2、一定量的鹽酸與過量的鐵粉反應時,為了減緩反應速率,且不影響生成H2的總量,可向鹽酸中加入適量的()
A.NaOH(S)B.H2OC.NH4Cl(S)D.CH3COONa
3、使某弱酸HX的電離程度增大,溶液中的C(H+)減小的措施有()
A.加水稀釋B.加NaXC.加熱D.加鎂粉
4、欲使醋酸溶液中的CH3COO-濃度增大,且不放出氣體,可加入的少量固體是()
A.NaOHB.NaHCO3C.CH3COOKD.Mg
5、用水稀釋0.1mol/L氨水是,溶液中隨水的量增加而減小的是()
A.C(OH-)/C(NH3H2O)B.C(NH3H2O)/C(OH-)
C.C(OH-)D.n(OH-)
6、甲酸的下列性質中可以證明它是弱電解質的是()
A.0.1mol/L甲酸溶液的C(H+)﹤0.1mol/L
B.甲酸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10mL1mol/L甲酸恰好與10mL1mol/LNaOH的溶液完全反應
D.在相同的條件下,甲酸的導電性比一元強酸溶液的弱
7、同物質的量濃度,同體積的HCl和醋酸,分別與過量同情況的Na2CO3固體反應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反應速率HCl>CH3COOHB.氣泡逸出速率CH3COOH>HCl
C.在相同條件下兩酸產生的CO2的體積相同
D.如果兩酸的C(H+)同時,兩酸物質的量濃度HCl>CH3COOH
8、在同一溫度下,某弱電解質溶液a,強電解質溶液b,金屬導體c的導電能力相同。當升高溫度后,它們的導電能力將是()
A.a>b>cB.a=b=cC.c>a>bD.b>a>c
9、(1)甲、乙兩瓶氨水的濃度分別為1mol/L和0.1mol/L,則甲、乙兩瓶氨水C(OH-)之比1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某一元弱酸A和二元強酸B的C(H+)相等,若將兩溶液稀釋相同的倍數,其溶液的C(H+)A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原因是。
10、(1)已知氨水在298K時的電離常數是K=1.8×10-5,氨水溶液中C(OH-)=2.4×10-3mol/L,問這種氨水的濃度是多少?
(2)250C某溶液中,0.1mol/L的HA已電離成離子,還有0.9mol/L未電離,求a.
【鞏固練習】
1、在含有酚酞的0.1mol/L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體,則溶液顏色()
A.變藍色B.變深C.變淺D.不變
2、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電離平衡,故可用作酸堿指示劑
HIn(溶液)H+(溶液)+In-(溶液)
紅色黃色
濃度為0.02mol/L的下列各溶液①鹽酸②石灰水③NaCl溶液④NaHSO4溶液⑤
NaHCO3溶液⑥氨水其中能使指示劑顯紅色的有()
A.①④⑤B.②⑤⑥C.①④D.②③⑥
3、在100mL0.1mol/L的氨水中,欲使氨水的電離度變大,而溶液的堿性減弱,可采用的是
A.加熱B.加水C.加少量NH4Cl固體D.加CH3COOH溶液()
4、現有H+濃度相同的醋酸溶液和鹽酸,分別用蒸溜水稀釋,至原體積的m倍和n倍,稀釋后兩溶液的H+濃度仍然相等,則m和n的關系是()
A.m>nB.m=nC.m<nD.無法確定
5、某溫度下,在500mL0.01mol/LCH3COOH溶液中含CH3COOH、H+、CH3COO-共3.13×10-21個,求該溫度下,此溶液中的CH3COOH的電離常數和電離度.Jab88.cOm
[研究性學習]1、已知250C時幾種物質的電離度(溶液濃度均為0.1mol/L)如下表(已知硫酸的第一步電離是完全的):
①H2SO4溶液
HSO4-H++SO42-②NaHSO4溶液
HSO4-H++SO42-③醋酸溶液
CH3COOHH++CH3COO-④鹽酸
HCl=H++Cl-
10%29%1.33%100%
(1)250C時,0.1mol/L上述幾種溶液中C(H+)由大到小的順序是(填序號,下同).
(2)250C時,C(H+)相同的上述溶液,其物質的量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3)250C時,0.1mol/LH2SO4溶液中的HSO4-的電離度小于0.1mol/LNaHSO4溶液中HSO4-的電離度的原因是
2、已知Cu(OH)2沉淀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溶解在氨水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1)操作1:在盛有0.1mol/L、3mLCuSO4溶液的試管中滴加0.2mol/L、3mLNaOH溶液,結果出現藍色的懸濁液,有關的離子方程式是
(2)操作2:在盛有0.1mol/L、3mLCuSO4溶液的試管中滴加0.2mol/L、3mL氨水溶液,結果也出現藍色的懸濁液,有關的離子方程式是
(3)在上述兩種懸濁液中分別滴加2mol/L的氨水溶解之,請從平衡移動的角度思考哪一種懸濁液更易溶解為清液?;理由是
(4)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驗證上述觀點(或理由)的可靠性。
精選閱讀
電離平衡--電解質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強、弱電解質與結構的關系
使學生理解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的建立和外界條件對電離平衡的影響
使學生初步了解電離平衡常數
能力目標
使學生能夠運用電離平衡理論及其學習方法探究電離平衡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通過設置“討論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的嚴密性和語言表達的條理性和準確性。
利用一些探究性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
情感目標
使學生樹立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培養(yǎng)學生鉆研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強、弱電解質與結構的關系,教材設置該內容的主要目的是復習強、弱電解質概念,進而從化學鍵的角度分析強、弱電解質與結構的關系,加深學生對強、弱電解質概念的理解,為后面進一步學習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打下基礎。強、弱電解質的概念和化學鍵理論,都是以前所學的知識,通過建立兩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在物質結構的層次上認識強、弱電解質的概念,溫故而知新,便于學生對強、弱電解質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也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結構對物質性質的決定作用。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
第二部分為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包括電離平衡的建立及濃度等外界條件對電離平衡的影響,是本節(jié)的重點和本章的核心,是上一章化學平衡知識的拓展和深化,是學習后面的幾節(jié)知識的重要基礎。通過該部分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各種平衡體系的共性的認識,并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遷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由于本節(jié)知識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比較抽象,為了便于學生的理解,教材中安排了一些插圖和表格,使知識形象、生動,以引起學生興趣,降低學習的難度。本節(jié)最后設置的“討論”題,有利于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部分電離平衡常數,是對電離平衡的定量描述。根據K值,可以判斷弱電解質電離程度的大小,比較弱酸、弱堿的相對強弱。對該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使學生對電離平衡的特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為下一節(jié)水的離子積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學到對平衡體系進行定量研究的科學方法。
教法建議
指導學生運用歸納、對比的方法,復習強、弱電解質的概念,分析強、弱電解質與化合物分類(酸、堿、鹽)、化合物類型(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和化學鍵類型的關系。使學生能夠正確地區(qū)分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為學習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打下良好基礎。
指導學生遷移化學平衡的知識和學習方法學習電離平衡。
可以提出如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1)弱電解質溶于水后不能完全電離的原因是什么?(2)建立電離平衡的條件是什么?(3)電離平衡的特征是什么?(4)改變外界條件對電離平衡會產生怎樣的影響?讓學生聯系化學平衡的學習方法進行分析、討論,獨立尋求答案,獲取知識。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平衡的原理完全適用于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建立起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學會類比推理的方法。在本節(jié)的教學中,不宜采用注入式教學方法,即以教師為中心地灌輸知識,這不僅不能使學生深入理解知識,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究知識的能力,而且會扼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有條件的學校,應盡可能地使用電教手段,借助電腦動畫,形象直觀地模擬、演示醋酸的電離平衡的建立過程,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電離平衡的建立和特征,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對于電離平衡常數的教學,要重點介紹其意義,使學生學會運用電離平衡常數的大小比較弱酸或弱堿的相對強弱。而不應涉及有關電離平衡常數的計算。這與化學平衡常數的教學思路上完全一致的。
--方案一
第一課時電解質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電解質與非電解質定義與實例。
2.電解質分類: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3.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區(qū)分方法與實例。
能力目標:
1.通過演示電解質導電實驗,培養(yǎng)學生實驗探索能力。
2.通過區(qū)分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培養(yǎng)學生分析判斷能力。
情感目標:
在分析強弱電解質的同時,體會結構和性質的辯證關系。
教學過程
1.基礎知識導學
(1)電解質與非電解質。
在溶液里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
插入演示實驗: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實驗。
問題討論:
(1)是非辯論。
①電解質一定是化合物,非電解質一定不是化合物。
②化合物一定是電解質。
③單質是非電解質。
(2)哪些物質是常見電解質?它們結構的特點是什么?
?
是不是電解質?為什么?
、氨氣溶于水都能導電,是電解質嗎?
氯化氫和鹽酸都叫電解質嗎?
(3)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
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強弱與單位體積中能自由移動的離子數目有關,即與自由移動的離子的濃度(非絕對數目)有關。離子濃度大,導電能力強。
討論:試比較0.1L2mol/l鹽酸與2L0.1mol/l鹽酸,哪一種導電能力強?
(4)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的區(qū)別(指導閱讀后填表或討論)
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
定義
溶于水后幾乎完全電離的電解質。
溶于水后只有部分電離的電解質。
化合物類型
離子化合物及具有強極性鍵的共
價化合物。
某些具有強極性鍵的共價化合物。
電離過程
不可逆過程,無電離平衡。
可逆過程,具有電離平衡。
電離程度
幾乎100%完全電離。
只有部分電離。
溶液中存在的
微粒
(水分子不計)
只有電離出的陰、陽離子,不存在
電解質分子。
既有電離出的陰、陽離子,又有電解質分子。
實例
絕大多數鹽(包括難溶鹽)
強酸:
強堿:
低價金屬氧化物:
弱酸:
弱堿(、大多數難溶堿如)
電離方程式
2.重點、難點剖析
(1)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均是指化合物而言,但認為除電解質之外的物質均是非電解質的說法是錯誤的,如單質不屬于非電解質。
(2)電解質與電解質溶液區(qū)別:
電解質是純凈物,電解質溶液是混合物。
(3)電解質必須是在水分子的作用或受熱熔化后,化合物本身直接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的化合物,才是電解質,并不是溶于水能導電化合物都是電解質。如等溶于水都能導電,但是非電解質。它們導電的原因是:這些自由移動的離子并非直接電離出來的。
(4)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是由溶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濃度決定的,離子濃度大,導電能力強;離子濃度小,導電能力弱。離子濃度大小受電解質的強弱和溶液濃度大小的決定。所以強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不一定強,弱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也不一定弱。
3.思維發(fā)展與反饋
把0.01mol純凈的燒堿固體分別投入下列100mL的溶液中,溶液的導電能力有明顯變化的是()
A.0.5mol/L的硫酸B.0.5mol/L的醋酸溶液
C.0.25mol/L的鹽酸D.0.25mol/L的硫酸銅溶液
隨堂練習
1.下列物質:①能導電的是()
②屬于電解質的是()
③屬于非電解質的是()
A.溶液 B.
C.液態(tài)D.液態(tài)
E.蔗糖溶液F.液氨G.氨水H.溶液
I.石墨J.無水乙醇
2.把0.05mol固體分別加入到下列100mL液體中,溶液的導電性基本不變,該液體是()
A.自來水B.0.5mol/L鹽酸
C.0.5mol/L醋酸D.0.5mol/L氨水
3.下表中物質的分類組合完全正確的是()
編號
A
B
C
D
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
非電解質
布置作業(yè)
第一課時
P60一、填空題(1)
P61二、選擇題1.2.
P61三、
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
一、電解質,非電解質
二、強電解質,弱電解質
表格填空
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
定義
化合物類型與結構
電離過程
電離程度
溶液中存在的微粒
(水分子不計)
實例
電離方程式
探究活動
鈉與飽和溶液反應,描述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并運用電離平衡知識解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將鈉投入到盛有飽和溶液的試管中會產生什么現象呢?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原因
1.將鈉投入到盛有飽和溶液的試管中
2.向試管中加入足量的水
提示:
在高一學過鈉與水的反應,在這時學生能夠準確的描述鈉與水的反應現象。如:立即與水反應,浮在水面,四處游動,發(fā)出“嘶嘶”響聲,最的溶成閃亮小球。對于溶解度很小也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知識。因此在總結實驗現象時,一般不存在問題。
本題的重點在現象的解釋上,即用初中學過的溶解平衡與剛學過的電離平衡等知識來解釋產生該現象的原因。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同學進行分組討論、代表發(fā)言。
得出鈉與水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鈉極易溶于水,在水中全部電離,以Na+與OH-形式存在。而溶于水后,在水中存在電離平衡:
濃度增大后,電離平衡向左邊移動,濃度減小,所以的量會增加,而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水中,物質的溶解度是一定的,所以會析出沉淀。
弱電解質的電離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每次教學前有自己的事先計劃,作為教師就要在上課前做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們能夠在上課時充分理解所教內容,幫助授課經驗少的教師教學。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教案要怎樣寫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弱電解質的電離”,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第三章第1節(jié)弱電解質的電離
課前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
1.了解電離、電解質、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
2.了解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
3.初步了解電離平衡常數及其意義。
二、預習內容:
閱讀課本P39---P43內容,完成以下預習內容。
⒈電解質:(思考比較非電解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強電解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弱電解質
2.寫出下列物質的電離方程式:
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SO4:__________________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HSO4(水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考并完成課本實驗3-1表格
1mol/LHCl1mol/LCH3COOH
與鎂條反應現象
溶液的pH值
4.結合下圖分析醋酸溶液的電離平衡的建立,并試著填寫P42表格空白。
5.寫出下列弱電解質電離方程式:
NH3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3CO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閱讀科學視野,思考電離平衡與化學平衡有何聯系?
電離常數:叫做電離常數。
根據實驗3-2和弱酸的電離常數,判斷推測醋酸、碳酸和硼酸三種弱酸的相對強弱有幾種方法?
多元弱酸的電離是分步進行的,試寫出碳酸的分步電離的方程式,并寫出電離常數的表達式。
思考:多元弱堿Al(OH)3的電離是分步的嗎?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點疑惑內容
課內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1.記住電解質、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學會區(qū)分強弱電解質。
2.會正確書寫弱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
3.會分析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及平衡的影響因素
4.了解電離平衡常數及其意義。
二、學習重難點:正確書寫弱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并分析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及影響因素
三、學習過程
實驗探究1:相同濃度的鹽酸和醋酸PH值相同嗎?與鎂條的反應現象相同嗎?
實驗3-1演示討論,完善預習學案表格。
我們的結論是:
。
討論:
1.HCl和CH3COOH的濃溶液在水中的電離程度如何?
2.用下圖解釋醋酸電離平衡的形成過程。
3.寫出醋酸的電離方程式。
精講點撥:電離平衡:在一定條件(如溫度、濃度)下,當電解質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速率和離子重新結合生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時,電離過程就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這叫電離平衡。
【思考與交流】:
2.填寫下表空白:HA電離過程中體系各粒子濃度的變化
C(H+)C(A-)C(HA)
HA初溶于水時
達到電離平衡前
達到電離平衡時
BOH電離過程中體系各粒子濃度的變化
C(B+)C(OH-)C(BOH)
等體積等濃度的B+、OH-溶液相混合時
達到電離平衡前
達到電離平衡時
思考:
哪些條件改變可引起化學平衡移動?怎樣移動?
精講點撥:濃度、溫度等。根據勒夏特列原理,向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
實驗探究2:
將溶液加水稀釋后,電離程度是否改變?
0.1mol/LHCl0.1mol/LCH3COOH
溶液的pH
將溶液稀釋1000倍后pH
討論并解釋實驗結果:
精講點撥:
1.HCl的濃溶液在水中是完全電離的,C(H+)為0.1mol/L;而CH3COOH的濃溶液在水中的電離是不完全的,C(H+)小于0.1mol/L。
2.加水稀釋后,HCl的電離程度不變,pH增大3個單位值,即C(H+)減小到了原來的1/1000,而CH3COOH的pH增大不到3個單位值,即C(H+)減小不到原來的1/1000,因為隨著溶液的稀釋,未電離的CH3COOH發(fā)生電離,電離程度增大。
3.CH3COOH(弱電解質)的電離是可逆的,電離程度可以隨著外界條件的改變而改變,隨著溶液的稀釋,電離程度增大.
練習:
氨水中存在電離平衡:NH3H2ONH4++OH-,加入下列物質,將對電離平衡產生怎樣的影響?完成下列表格:
加入物質鹽酸NaOH溶液NH4Cl溶液水升高溫度
平衡移動方向
思考:
1.電離平衡是否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2.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響?
聯想歸納:
1.電離平衡的特征:(逆、等、動、定、變)
2.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移動
(1)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符合原理。
(2)影響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因素有:
①溫度:;
②濃度:;
③同離子反應:加入與弱電解質具有相同離子的強電解質,將弱電解質的電離;
④加入能反應的物質,將弱電解質的電離。
反思總結:
1.弱電解質在水中的電離是可逆的,存在電離平衡;
2.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符合勒夏特列原理原理
3.影響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因素有:①濃度②溫度③同離子反應
討論:
1.CaCO3、Fe(OH)3的溶解度都很小,CaCO3屬于強電解質,而Fe(OH)3屬于弱電解質;CH3COOH、HCl的溶解度都很大,HCl屬于強電解質,而CH3COOH屬于弱電解質。電解質的強弱與其溶解性有何關系?怎樣區(qū)分強弱電解質?
2.BaSO4、AgCl是強電解質還是弱電解質,為什么?
歸納:電解質的強弱與其溶解性________,只與其在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有關。
強電解質弱電解質
概念
化合物類型
電離程度
在溶液中存在形式
電離過程
電離常數
叫做電離常數。
例如:醋酸,碳酸和硼酸298K時的電離常數分別是1.75×10-5,4.4×10-7(第一步電離)和5.8×10-10由此可知,醋酸,碳酸和硼酸的酸性
⒈一元弱酸和弱堿的電離平衡常數
如:CH3COOHCH3COO—+H+
Ka=
寫出NH3H2O的電離平衡常數表達式
NH3H2ONH4++OH—
Kb=
注:①K越大,離子濃度越大,表示該弱電解質越易電離。所以可以用Ka或Kb的大小判斷弱酸或弱堿的相對強弱。
②K只與有關,不隨改變而改變。
⒉多元弱酸分步電離,酸性的強弱主要由第步電離決定。
如H3PO4的電離:
H3PO4H++H2PO4-K1=
H2PO4-H++HPO42-K2=
HPO42-H++PO43-K3=
注:K1K2K3
思考1:
不用計算,判斷下列各組溶液中,哪一種電解質的電離常數大?
(1)20℃時,0.01mol/LHCN溶液和40℃時0.01mol/LHCN溶液。
(2)10℃時0.01mol/LCH3COOH溶液和10℃時0.1mol/LCH3COOH溶液。
思考2:
學完本節(jié)課,你能有幾種方法證明CH3COOH為弱電解質?
思考3.
溶液的導電能力與電解質的強弱有直接關系嗎?談談你的想法。
當堂達標:
1.甲酸的下列性質中可以證明它是弱電解質的是?
A.1molL-1的甲酸溶液的c(H+)約為0.01molL-1
B.甲酸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10mL1molL-1甲酸恰好與10mL1molL-1NaOH溶液完全反應?
D.在相同條件下,甲酸的導電性比一元強酸溶液的弱?
2.用水稀釋0.1molL-1氨水時,溶液中隨著水量的增加而減小的是?
A.c(OH-)/c(NH3H2O)?B.c(NH3H2O)/c(OH-)?
C.c(OH-)?D.OH-的物質的量?
3.當溶液中HS-+H2OS2-+H3O+達到平衡時,欲使c(S2-)增大,應加入
A.Cu2+B.COC.H2OD.HCl
4.在RNH2H2ORNH+OH-形成的平衡中,要使RNH2H2O的電離程度及
c(OH-)都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A.通入HCl?B.加少量NaOH固體?C.加水?D.升溫
5.以0.1mol/LCH3COOH溶液中的平衡移動為例,完成下列空白
改變條件
平衡移動方向
c(H+)
c(CH3COO-)
溶液導電能力
加少量硫酸
加CH3COONa(s)
加NaOH(s)
加水稀釋
滴入純醋酸
加熱升溫
加醋酸銨晶體
參考答案:
1.AD2.BC3.B4.D
5.
改變條件
平衡移動方向
c(H+)
c(CH3COO-)
溶液導電能力
加少量硫酸
逆增大減小增強
加CH3COONa(s)
逆減小增大增強
加NaOH(s)
正減小增大增強
加水稀釋
正減小減小減弱
滴入純醋酸
正增大增大增強
加熱升溫
正增大增大增大
加醋酸銨晶體
逆減小增大增強
課后練習與提高
1.在稀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OH-,如進行下列操作,則NH3、NH、H+、OH-濃度如何變化?試用“增大”“減小”“不變”填寫。?
(1)通適量HCl氣體時,c(NH3),c(H+)。
(2)加入少量NaOH固體時,c(NH),c(OH-)。?
(3)加入NH4Cl晶體時,c(NH),c(OH-)。?
2.在a、b兩支試管中,分別裝上形態(tài)相同、質量相等的一些鋅粒,然后向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物質的量、相同體積的稀鹽酸和稀醋酸(已知反應完是鋅粒有剩余)。填寫下列空白:?
(1)a、b兩支試管中的現象:相同點是;不同點是。原因是。
(2)a、b兩支試管中生成氣體的體積開始時是a于b,反應完畢后生成氣體的總體積是ab,原因是。
參考答案:1.(1)減小增大(2)減小增大(3)增大減小?
2.(1)都產生氣泡,Zn溶解、ab都產生氣泡。鹽酸中Zn溶解速度快HCl完全電離,HCl中的c(H+)大于CH3COOH中的c(H+)?
(2)大等于開始時a中c(H+)大于b中的c(H+),而酸的總量相等
弱電解質的電離學案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就要對每一課堂負責,準備好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聽懂教師所講的內容,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怎么才能讓教案寫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弱電解質的電離學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節(jié)弱電解質的電離學案
學習目標:
1、理解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概念;
2、能描述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正確書寫電離方程式;
3、能理解一定條件下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移動;
4、了解酸堿電離理論。
學習重點:電離平衡的建立以及電離平衡的移動
學習難點:外界條件對電離平衡的影響
學習過程:
一、電解質有強弱之分
閱讀教材,判斷下列問題的正誤。
1、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能電離,弱電解質不能。
2、強電解質溶解度大,弱電解質的溶解度小。
3、強電解質的電離過程是不可逆過程,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完全以水合離子形式存在。
4、強電解質中的化學鍵是離子鍵或極性鍵,如NaCl中含離子鍵,HCl中含極性鍵,強電解質中無非極性鍵。
5、書寫離子方程式時,強電解質寫成離子符號。弱電解質寫成化學式。
6、NH3溶于水能導電,并不能說明NH3是電解質,更不能說明NH3是強電解質。
思考:1、怎樣證明一份溶液是電解質溶液還是非電解質溶液?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本質區(qū)別是什么?
思考:2、通過實驗3—1知道,相同濃度的鹽酸與醋酸溶液其PH不同。PH不同說明什么?你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找規(guī)律:化學鍵類型、物質類別與強弱電解質、非電解質之間的關系
化學鍵類型物質類別在水溶液中微粒
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
非電解質
練習:有下列物質:(1)銅;(2)硫酸鋇;(3)氫氧化鈉固體;(4)氨水;(5)熔融硝酸鉀;(6)乙醇;(7)鹽酸;(8)金剛石;(9)二氧化硫;(10)冰醋酸。其中能導電的是
(用序號填寫,下同),屬于強電解質的是,屬于弱電解質的是,屬于非電解質的是。
二、弱電解質的電離過程是可逆的
思考:3、已知醋酸銨溶液呈中性,向1mol/L的醋酸溶液中滴入少量石蕊試液,溶液變紅,將少量醋酸銨固體再溶解到該醋酸溶液中,溶液的顏色又變淺。請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說明了什么問題?
思考:4、根據課本圖3—3,描述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過程,書寫強弱電解質電離方程式有什么不同?
練習:寫出下列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
(1)CH3COOH(2)NaHSO4(3)NH3.H2O
(4)H2SO4(5)H2CO3(6)Ca(OH)2
思考:5、弱電解質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什么?書寫離子方程式時,弱電解質應如何處理?
思考:6、學習了強弱電解質后,你對復分解反應發(fā)生所需條件有什么新的認識?
練習:判斷下列物質之間能否發(fā)生化學反應?說明理由。能反應的請寫出離子方程式。
(1)碳酸鈣與醋酸(2)苯酚與碳酸氫鈉溶液
(3)足量氨水與氯化鋁溶液反應(4)碳酸氫鈉溶液與硫酸氫鈉溶液
(5)氫硫酸與硫酸銅反應
找規(guī)律:
弱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書寫時,應注意:
①要用“”連接;②多元弱酸分步電離,且以第一步電離為主。
以醋酸為例判斷條件改變時,電離平衡的影響
平衡移動方向c(H+)c(CH3COO—)c(CH3COOH)c(H+)/c(CH3COO—)
升高溫度
加水稀釋
加純醋酸
加NaOH
加HCl
加CH3COONa
練習:在NH3.H2O溶液中存在下列電離平衡:NH3.H2ONH4++OH—下列幾種情況能否引起電離平衡的移動?向哪個方向移動?
①加NH4Cl固體②加NaOH溶液③加HCl④加CH3COOH溶液⑤加熱⑥加水⑦加壓
當堂達標訓練:
1、能說明醋酸是弱電解質的事實是()
A、醋酸溶液的導電性比鹽酸弱
B、醋酸溶液與碳酸鈣反應,緩慢放出CO2
C、醋酸溶液用水稀釋后,氫離子濃度下降
D、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為0.001mol/L
2、一定量的鹽酸與過量的鋅粉反應時,為了減緩反應速率,但不影響生成H2的總量,可向鹽酸中加入適量的()
A、NaOH(固)B、H2OC、NaCl(固)D、CH3COONa(固)
3、在含有酚酞的0.1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體,則溶液顏色()
A.變藍色B.變深C.變淺D.不變
4、往pH相等的一元酸HA和HB溶液中分別加入適量的鋅粒,充分反應,當收集到的H2的體積相等時,消耗酸的體積VHAVHB,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消耗鋅的質量:mHAmHBB.HA一定為強酸
C.生成H2的平均速率:VHAVHBD.酸性HBHA
高二化學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033
第一單元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理解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建立和電離平衡的特征;
2、掌握影響電離平衡移動的因素;
3、掌握電離平衡常數和電離度的概念,并能用平衡常數討論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課前預習】
對于醋酸的電離:CH3COOHCH3COO-+H+
1)開始時,V電離和V結合怎樣變化?
2)當V電離=V結合時,可逆過程達到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畫出V~t圖。
【課堂教學】
【交流與討論】根據預習的V~t圖像及已有的化學平衡的知識,請歸納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的定義和特點。
【交流與討論】觀察課本P61的表格,根據已有的化學平衡常數及轉化率的知識,歸納和思考以下四個問題:
(1)電離平衡常數表達式(K)及意義。
(2)影響電離平衡常數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電離平衡常數與稀溶液的濃度_________,與溫度________,一般來說隨溫度升高,電離平衡常數__________。
(3)電離度α的表達式及意義。
(4)電離度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學以致用】
以0.1mol/L的醋酸溶液為例,當改變下列條件時,下列各項將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平衡移動方向Kan(H+)c(H+)α
通入少量氯化氫
加入少量氫氧化鈉
升溫
加少量醋酸鈉固體
加入少量冰醋酸
加水
【總結歸納】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
【課堂鞏固】已知NH3+H2ONH3H2ONH4++OH-
加入物質鹽酸NaOH溶液NH4Cl溶液加水通入氨氣
平衡移動方向
【問題解決】
現有兩瓶醋酸溶液,其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1mol/L和0.1mol/L,那么這兩瓶溶液的氫離子濃度的比值是大于10、小于10、還是等于10?
【課后反思】我的問題和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