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詩詞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30詩詞五首(語文版七下)。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你們會寫教案課件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詩詞五首(語文版七下)》,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詩詞五首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熟練朗讀并背誦五首古詩詞。
2、理解詩詞大意,把握意境,體會感情。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討論、對比聯(lián)想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串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古代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背誦詩詞,理解大意,把握詩詞描繪的形象、意境,體會感情。
難點描繪意境。突破方法
對古詩詞的教學,就是在基本理解詩詞大意的基礎上,多誦讀、多感悟,通過詩
詞描寫的形象、意境,來達到體會作者感情的目的。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準備投影片。
◆學生準備
熟悉五首古詩詞及補充資料。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第1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指導學生活動
1.情境導1.朗讀,體味
2.重點提2.把握情感
3.拓展鞏固3.對比朗讀
一、《迢迢牽牛星》(約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情境導人。投影古詩。秋夕
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椗恰?p>2.牛郎織女的故事,盡人皆知,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就是借助這個神話傳說,抒發(fā)情感的。(板書題目)介紹:《古詩十九首》在內(nèi)容上,多寫夫婦朋友間的離別相思和文人士大夫階層的失意郁悶心情;在藝術上,都屬于比較成熟的五言詩,情感真摯,語言樸素。
3.“詩”是抒情色彩較濃的一種文體,要想體會作者的情感及當時的意境,就必須反復朗讀,下面就請同學們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談談本詩
抒發(fā)的是一種什么情感。
4.請同學們將這種情感通過吟詠來表達。(師要做必要的示范和指導)
5.請同學們將此詩改編成一個小故事,講給大家聽。
1.看投影,朗讀古詩,進入情景。
2.結(jié)合注釋①了解《古詩十九首》:收
錄在蕭統(tǒng)編的《文選》,題目都是用
詩的首句為題。
3.自由朗讀、同桌互讀結(jié)合注釋,理解
內(nèi)容,積累詞語。
談本詩所抒發(fā)的情感(全詩抒發(fā)了
因愛情遭到挫折而痛苦憂傷的心
情)
4.至少找五位同學來表演,可選好、
中、差同學輪流表演。
5.改編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想像力,內(nèi)
容要充實、豐富;語言要優(yōu)美,能將
人帶入意境之中。
小組評議,將最佳作品在全班朗讀,
朗讀仍要做到有聲有色。
二.《渡荊門送別》(約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每個星期天的下午返校的時候,母
親送你上車,你總會覺得有些許留
戀,這時,看看路旁的樹,都會覺得
它們似乎在向你招手,談談當時的
感受。
2.板書《渡荊門送別》,提問“送別”到底
是誰送,送誰?
3.請反復朗讀本首詩,并結(jié)合注釋,理
解詩意。請同學們把自己體會到的
意境,用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出來。
4.朗讀表演。(本詩充滿激情,最好請
幾位男同學來表演)
1.各抒己見,談出真情實感。
2.整體感知,找到理解本詩的突破口:從首尾兩聯(lián)看,是故鄉(xiāng)水……長江送詩人離家遠游。
3.把握詩歌字面意義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情感。
(如:長江水遠遠渡出荊門山外,伴隨著自己來到楚地游覽,本文是作者順流而下,但他卻說江水跟從自己游覽,可見詩人的大氣魄;蒼茫起伏的山巒隨著平原曠野的延伸,漸漸消失得無影無蹤,一瀉千里的長江奔赴莽莽無際的遼闊草原,依然滔滔不絕,天開地闊,詩人開闊的胸襟、舒暢的心情,都流露在字里行間;晚上月亮照在江水里,就像天上飛下來的一面鏡子,云氣簇擁而來,就像海上結(jié)成了一座座樓閣,乘船的詩人仍舊喜愛那不遠萬里伴隨著他的家鄉(xiāng)水,詩人雖是遠行,卻少了幾分憂愁多了幾分激情)
4.朗讀。
三、拓展閱讀(約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李白的詩句很多都與長江有聯(lián)系,
大家就曾學過他的《早發(fā)白帝城》、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意境開
闊,激情蕩漾。
(投影):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p>2.請同學們朗讀、比較,這首詩與《渡
荊門送別》在意境上有何相似之處。
1.朗讀、比較。
這也是李白青年時期初次出四川
時,依戀家鄉(xiāng)山水的一首詩。詩人
是乘船從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
眉山尖的半圓的秋月,山月的影子
映在平羌江水之中,月影總是隨江
流,好似也依戀著這個初次離家的
游子,與《渡荊門送別》有異曲同工
之妙。
2.兩位同學將兩首詩做對比朗讀表
演。
四、復習導入《春望》(約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我們在上學期學習了杜甫的《望岳》。,那是作者青年時代的代表作?!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是怎樣的豪情壯志。可是詩人在中年卻經(jīng)歷了安史之亂,長安被占,詩人被俘,在長安城時,詩人目睹了叛軍的種種倒行逆施。第二年三月,春回大地,鳥語花香,草木茂盛,生機勃勃,但這只能增加憂國憂民的詩人的痛苦和感傷。(板書題目、作者)
背誦《望岳》,朗讀《春望》,了解背景。
二、重點提示(約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放錄音,范讀。
2.簡介律詩各聯(lián)的名稱,并提問。
(1)首聯(lián)寫什么景象?你怎樣理解
“草木深”?
(2)頷聯(lián)中的“花”、“鳥”怎會使作者
“濺淚”、“驚心”呢?表達了作者什
么樣的情感?
(3)“家書抵萬金”是否太夸張了?
3.國難家愁使詩人變成了怎樣的形
象?
1.聽讀,把握本詩的感情基調(diào)。
自由朗讀,排除字詞障礙。
2.記錄、記憶。
(1)它表面是描寫城市的破敗、人煙
稀少、遍地草木的荒涼景象,實際深
含著人作者無限的感慨。
(2)由于感傷國家破敗,看到美麗的
花、聽到動聽的鳥鳴,反而更增加了
自己的感傷。
(3)并非夸張,這是作者對親人思念
之切所致。
3.描述詩人的形象。
三、輻射對比(約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詩人的愛國情感只有通過反復誦讀
才能體會,讓我們以讀來進一步體
會詩歌內(nèi)涵。
2.下學期我們將學習杜甫晚年的代表
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我們通過
這三首詩會對這位詩史的一生有所
了解。(投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小組輪讀課文,互評。朗讀表演。
學習自學、討論,整體感知即可。不
做過多要求。
2.看投影,預習《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形成印象。
四、本課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的前兩首詩歌,一首低回婉轉(zhuǎn),一首意境宏大,都是中國詩歌中的
精品。請同學反復吟詠,體會作者的情感并搜集一兩首與這兩首詩在內(nèi)容、寫法上
有相似之處的詩歌做做比較。讀了《春望》一詩,我們仿佛看到:詩人站在殘破的長
安城中,目睹春花,耳聞鳥鳴,感傷國事,思念妻兒,潸然淚下。他希望戰(zhàn)亂早日平
息,他盼望得到妻兒的消息。他抓了抓那因憂傷而日漸稀少的白發(fā),發(fā)現(xiàn)少得都有
些插不住了簪子了。
五、板書設計參考
練習設計
◆隨堂練習設計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皎皎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荊門
2.填寫詩句
①迢迢牽牛星,________。
②________,札札弄機杼。
③盈盈一水間,________。
④________,江人大荒流。
⑤月下飛天鏡,。
⑥,恨別鳥驚心。
⑦烽火連三月,。
◆個性練習設計
1.請寫出至少三句有關寫長江的詩句。
2.閱讀《相見歡》,回答下列問題。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1)這首詞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剪不斷,理還亂”運用了________的修辭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表達了作者________的心緒。這兩句后人多用來比喻________。這首詞中的
“愁”與“春望”中的“愁”有什么不同。
3.古人描繪凄慘環(huán)境時,常用一些動物形象的描寫。你能舉幾個例子嗎?
教學步驟
(第2課時)
第2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指導學生活動
1.情境導入1.回顧舊知
2.指導朗讀2.感知理解
3.誘思導學3.思考表達
4.引導輻射4.拓展豐富
一、情境導入,《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約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李白曾有一名句:“燕山雪花大如席”,
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首送別詩。雖是
一首送別詩,卻以描寫邊地雪景為主。
板書: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朗讀記憶,閱讀注釋①了解作者岑參是
唐代著名邊塞詩人。釋題(“歌”是指歌
行)
二、指導朗讀(約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指導學生運用工具書,初讀課文
2.聽讀、正音、范讀。
3.請大家大聲地把課文朗讀一遍。
(巡視,個別輔導)
1.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解決生字詞,讀
課文。
2.請2至3名同學朗讀課文,其它同學
幫助正音。聽讀,把握感情基調(diào)。
3.自由誦讀,熟悉課文內(nèi)容。
三、誘思導學(約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詩的前四句是從什么角度寫疾風
暴雪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
萬樹梨花開”這一比喻句的本體、
喻體分別是什么,你認為這個比
喻句用得好嗎?為什么?
2.哪幾句是寫酷寒中的軍營生
活。運用了什么手法。寫作順
序是什么?
3.(投影:“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
長江天際流”)這首詩中哪一句
與李白的這一句有異曲同工之
妙。請找出來并默讀。
4.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感情?
1.默讀思考(從視覺角度):
作者把雪花漫天、銀裝素裹的世界,比喻
成春回大地、滿樹梨花的天下,十分新
奇、貼切。,作者不畏奇寒、昂揚向上的精
神得以表現(xiàn)。
2.分析發(fā)言:
次六句寫酷寒的軍營生活。運用反襯的手
法,先著意寫“珠簾”、“羅幕”,以見主人地位之尊貴,取暖設施之優(yōu)越;但是穿“狐裘”、蓋
“錦衾”仍覺寒冷異常,乃至都護也手腳僵
直,拉不開弓,穿不上甲?!板!倍鋸膸?p>內(nèi)寫到帳外,仍緊扣“寒”來寫。
3.默讀雪地送別的四句。勾劃詩句“山回
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p>4.暢談感受。
邊地雖酷寒,但不覺其苦;主客雖難舍,
但不覺纏綿。本詩氣勢磅礴,精神昂揚。
讀后令人精神振奮。
四、引導輻射(約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請學生賞讀《沁園春·雪》,思考:這兩首詩中的景物都是以“雪”為主,但兩者所抒發(fā)的感情是否一致?
(此題旨在使學生通過對比閱讀,加深對詩中意境的理解。)
學生回答,要聯(lián)系詞句:兩首詩都對雪景做了描寫,都表達的是不畏嚴寒,積極向上的精神。岑參的詩主要突出邊地的奇寒,毛澤東的詞,描寫北國雪景,色彩豐富,動靜結(jié)合,兩首詩各有千秋,都是傳世名篇。
五、導入《西江月》(約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放朗讀帶。
2.請同學談聽了這首詩后的初步感受。
1.靜聽、欣賞。
2.談感受(仿佛來到了鄉(xiāng)村夏夜,明亮月光,驚飛了夜宿枝頭的喜鵲;習習的微風,惹得樹上的蟬兒嘶鳴。撲面而來的稻花香,使人聯(lián)想到豐收的景象。
二、朗讀理解(約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指名解說作者、題目。
2.指導朗讀。
1.依課下注釋解說:西江月,詞牌名。辛棄疾,南宋著名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愛國詞人。
2.個人朗讀、齊讀。
六、誘思導學(約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提出思考題。
(1)在上片中,作者選取了哪些景
物,給我們描繪了怎樣的一幅畫面,
體現(xiàn)了詞人怎樣的心情?請同學用
自己的話說一說。
(2)上片,夜色清幽,氣氛恬靜,那么
下片則描繪了什么樣的情景?
2.提出問題。
(1)你如何理解“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這句話?
(2)從“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頭
忽見?!边@句中看出:本來很熟悉茅
店的位置,一時競找不到了。這是
為什么呢?
3.鼓勵個人背誦,看誰背得快。
(提出齊背要求:聲音洪亮、注意語速)
1.理解詞意。
(1)詞人選取了風、月、蟬、鵲這些尋常景物,經(jīng)過巧妙組合,于尋常中見出不尋常。明亮的月光,驚飛了夜宿枝頭的喜鵲;習習的微風,惹得樹上的蟬兒嘶鳴?!绑@鵲”、“鳴蟬”似寫動實寫靜,以動襯靜,真神來之筆。
(2)由近而遠,著力描寫遠處的“星”、“雨”、“茅店”、“路”、“溪橋”,與上片清幽、恬靜的氛圍相映成趣。
2,分組討論,明確:
(1)撲面而來的稻花香,使詞人聯(lián)想到豐收的景象,他竟有些掩飾不住心頭的喜悅——常人耳朵里喧嚷的蛙鳴,在他聽來,儼然是蛙兒們在“說豐年”。
(2)詞人因醉心豐收景象而竟忘了自己的位置,反映了詞人當時怡然自得、淡泊瀟灑的心態(tài)。
3.踴躍背誦。集體背誦。
七、輻射比較(約分鐘)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寫農(nóng)村風光的詩
句?與本詩描寫的意境有何異同?
交流,思考。(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
根。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五、本課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詩一詞。在作者的筆下,一幅幅奇異而美麗的畫面,或令
人感慨,或使人陶醉,在思想、情感上都給予了陶冶,使我們得到了美的享受。
六、板書設計參考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召開一次討論會,圍繞對古詩文的不同看法展開討論。觀點一:“古詩文那么難
學,現(xiàn)在又不寫古詩文,有什么必要學呢?”觀點二:“古詩文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
學習古詩文可以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同時,還有助于提高語文
整體水平?!蹦阍鯓涌创鲜鰞煞N觀點?你還有其他觀點嗎?將你的觀點說出來,并
說說理由,大家討論。
教學探討與反思
古詩文教學,一要重視“讀”,特別是朗讀;二要重視“想”,聯(lián)想詩人創(chuàng)作時的意境;三要重視“情”,品味作者所抒之情。做到了這三點,就差不多了。另外,應利用早自習,多積累名家詩作。
精選閱讀
包拯(語文版七下)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大家都在十分嚴謹?shù)南虢贪刚n件。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計劃,新的工作才會更順利!你們清楚有哪些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包拯(語文版七下)”,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包拯
教學目標
1、順暢朗讀,了解人物,分析概括段意。
2、了解包拯為官剛正、執(zhí)法嚴明等優(yōu)秀品質(zhì)。
重點難點
重點:整體感知課文,分析人物性格、品質(zhì)。
難點:文言詞句的分析講解。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大家對包公這個人物再熟悉不過了,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他的傳記。
二、全班齊讀課文,列出生字
鬻yù涿zhuōiān憚dàn訟sòng塋yíng
三、串講課文
1、第一節(jié)
解詞:
知,主持,掌管。訴,告狀。第,盡管。
尋,不久。何為,為什么。驚服,震驚,服氣。
指名朗讀并翻譯。
簡析:這一節(jié)寫包拯為官機智。文字簡潔、生動,幾十個字就交代了智服盜賊的過程。
2、第二節(jié)
解詞:
徙,調(diào)職。遷,調(diào)動官職,一般是升官。遺,送。
才,僅僅。歲,一年。
指名朗讀,同桌翻譯。
簡析:這一節(jié)寫包拯為官清廉,他煞住了利用端硯以遺權貴的不正之風,而且?guī)ь^不受端硯,歲滿不持一硯歸,表現(xiàn)了他廉潔的作風。
3、第三節(jié)
解詞:
使,出使。謂,告訴,對……說。誘,引誘,誘惑。
刺,刺探。遂,于是,就。
全班朗讀,指名翻譯。
簡析:寫包拯出使契丹,面對契丹典客的帶有挑釁的質(zhì)問,包拯反唇相譏,嚴詞反問,不辱使命。
4、第四節(jié)
全班朗讀
解詞:
召,召令權,權且,暫且。斂,收整,約束。
憚,畏懼。徑,直接。造,到,往。
陳,陳述。曲直,是非。
指名翻譯。
簡析:通過寫貪官污吏、皇宗國戚對包拯的懼怕,百姓對他的贊揚之聲,從側(cè)面表現(xiàn)他為官剛正,執(zhí)法嚴峻的可貴性格。
5、第五節(jié)
解詞:
惡,憎惡,討厭??量蹋撕荻瘫?。敦厚,待人忠厚溫和。
未嘗,不曾。推,推行,施行。務,追求。
茍,隨便。悅,取悅。從,聽從。
志,意志。若,和。
指名朗讀并翻譯。
簡析:寫出包拯的鮮明性格:克己奉公,品行端正,誠信待人,身居高位而不奢華。他對子孫為官者的告誡,擲地有聲,表現(xiàn)出他的無私。
四、作業(yè)
1、熟讀課文,翻譯課文成現(xiàn)代文。
2、復習重點文言詞句,完成課后思考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
1、請同學復述故事內(nèi)容。
2、全班齊讀課文,要求順暢,正確句讀。
3、講評思考題一。
4、考察翻譯準確與否,請數(shù)名學生逐段翻譯課文。
二、分析本課刻畫人物的表現(xiàn)方法
1、提問:第一節(jié)寫了包拯破獲割牛舌案件,表現(xiàn)了他的什么性格,在寫法上有何特點?(討論)
回答:寫出他的聰明機智,語言十分簡潔,運用了人物的語言描寫來體現(xiàn)人物性格。
點撥:包拯的兩句話很簡單卻給人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回味無窮。第三節(jié)也是通過人物語言突出人物巧言善辯,不辱使命的性格。這些都是正面描寫。
2、提問:第四節(jié)與其他段相比,有什么特點?(討論)
回答:這一段寫人們對他的看法和評價,寫他為官剛正不阿,這主要是通過側(cè)面描寫來表現(xiàn)的。
3、小結(jié):
全文五節(jié),每段重點寫人物的一個性格特點,有詳有略,文中有正面描寫:1、2、3、4節(jié);有側(cè)面描寫:第4節(jié)。從不同角度刻畫人物鮮明性格。作者把概括描寫第2、4、5段與具體描寫第1、3節(jié)結(jié)合起來,相互配合,富于變化。
三、本課小結(jié)
這篇文章通過寫包拯的典型事例,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為民請命的好官形象。寫人離不開寫事,寫事運用正側(cè)面相結(jié)合的手法,表現(xiàn)效果更佳。
四、板書設計
五、作業(yè)布置
1、完成《每課一練》
2、熟讀課文
3、預習新課
強項令(語文版七下)
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中很重要的一個課件,大家應該要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新的工作才會如魚得水!你們會寫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強項令(語文版七下)”,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強項令
教學目標:
1、學習董宣秉公執(zhí)法,不畏權貴的性格和品質(zhì)。
2、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重點難點:
重點: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分析任務性格品質(zhì)。
難點:文言詞句的分析、講解。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導入:
今天我們來講一個秉公執(zhí)法者的故事,他就是強項令——董宣。請同學根據(jù)你的預習,復述這個故事。
二、列出生字
曄yè
圉yǔ
匿nì
驂乘cānshèng
叩kòu
叱chì
箠chuí
楹yíntg
敕chí
枹fú
臧cáng
串講課文
第一節(jié):寫董宣執(zhí)法的故事。
1、董宣,字少平……吏不能得。
解詞:特,特例。
征,征召。
蒼頭,家奴。
因,因為。
匿,藏匿。
簡析:先交代事件的起因。湖陽公主的家奴“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矛盾沖突就此展開。
指名朗讀,翻譯。
2、及主出行……因格殺之。
解詞:
及,等到。
以奴驂乘,以,用。
乃,于是,就。
以刀畫地,以,用。
叱,呵斥。
數(shù),數(shù)落,列舉。
因,于是,就。
格殺,打死。之,指代家奴。
簡析:寫事件發(fā)展,董宣找準機會,“格殺”家奴。
指名朗讀,翻譯。
3、主即還宮訴帝……流血被面。
解詞:
欲,想要。
之,指代董宣。
乞,乞求。
縱,縱容。
何以,以何,憑什么。
須,等待。
被,覆蓋。
簡析:寫事件高潮。
指名朗讀,翻譯。
4、帝令小黃門持之……宣以班諸吏。
解詞:
持,托扶。
使,命令。
謝,認錯。
從,順從。
頓,叩頭。
之,湊足音節(jié),無實意。
據(jù),撐,按。
俯,低頭。臧,藏,。
行,施行,施加。
敕,下令。
悉,全,全部。
班,分發(fā)。
以,把。
簡析:寫矛盾沖突的第二個回合和故事的結(jié)局。
指名朗讀,翻譯。
5、由是搏擊豪強……第一節(jié)完
解詞:
由是,從此。
震栗,害怕得發(fā)抖。
簡析:寫董宣令豪強震栗,寫他在百姓中的威望。
6、總結(jié)第一節(jié):本段寫董宣秉公執(zhí)法的一個故事,突出他的不畏權貴、執(zhí)法必嚴的精神。文章敘事具體、層次清楚,只本文的寫作特點。
三、作業(yè)
1.熟讀第一段,串譯在筆記本上。
2.繼續(xù)預習第二段。
第二課時
一串講第二段
這一節(jié)寫董宣去世后家中貧困的景況。
1、在縣五年……敝車一乘。
解詞:卒,死亡。
遣,派遣
唯,只。
妻子,妻子和兒子。
敝,破舊。
簡析:寫董宣死后家中的景況,表現(xiàn)他的清貧、廉潔。
指名朗讀,同桌翻譯。
2、帝傷之……葬以大夫禮。
解詞:傷,悲傷,感到悲痛。
乃,才。
以,因為。
葬以大夫禮,以大夫禮葬,以,用
簡析:寫皇帝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非常廉潔的官員,感到很傷心,按大夫的禮節(jié)安葬了他。
二分析課文內(nèi)容和人物形象。
1、引導學生歸納兩段文字的主要內(nèi)容。
學生發(fā)言后明確:第一節(jié)寫董宣嚴格執(zhí)法的故事。表現(xiàn)他不畏權貴的精神。事件的起因是湖陽公主家奴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發(fā)展:董宣找準機會,格殺家奴。高潮是公主回宮告狀,董宣痛陳理由,皇帝命董宣向公主叩頭謝罪,董宣寧死不從。結(jié)局是皇帝明白了個中道理,重賞董宣。第二節(jié)寫董宣去世后家中貧困的景況和皇帝對他的評價和待遇,表現(xiàn)他為官清廉。
2、引導學生體會表現(xiàn)手法上的特點
第一節(jié)是正面描寫董宣,第二節(jié)是側(cè)面寫董宣,正面和側(cè)面相互呼應。第一節(jié)是課文的詳寫部分,是課文的重點內(nèi)容,第二節(jié)是課文的略寫部分,是課文的次要內(nèi)容,文章詳略得當,行文活潑,富于變化。
3、引導學生歸納人物性格特征和品質(zhì)
秉公執(zhí)法,不畏權貴,為官清廉,奉公克己。
三延伸討論
董宣未經(jīng)審判,“格殺”湖陽公主家奴,你對此有什么看法?(主要是讓學生明白古代封建社會和現(xiàn)在文明社會“法”與“執(zhí)法”的不同,他們根據(jù)自己了解的程度討論,言之成理即可。)
四板書設計
《列子》二則(語文版七下)
《列子》二則
教學目標:
1、順暢朗讀,準確翻譯,概括寓意。
2、了解寓言故事蘊涵的深刻寓意,正確認識客觀事物。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課文中蘊涵的深刻寓意。
難點:順暢朗讀,準確翻譯。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導入:
我們知道的很多成語都來自寓言故事,比如“掩耳盜鈴”、“守株待兔”等等,今天我們還要來學習兩則寓言故事。
一、《杞人憂天》
(一)朗讀課文,正音:
杞qǐ
墜zhuì
寢qǐn
星宿xiù
舍shě然
躇步跐cǐ蹈
(二)解釋重點字詞
杞人憂天:杞國的一個人擔心天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憂慮。
崩墜:崩塌墜落。
身無所寄:自己沒有什么地方可以依托。
廢寢食:睡不著覺,吃不下飯。
曉:開導。
積氣:聚積在一起的氣體。
屈伸:(四肢)彎曲伸展。
行止:課文里是行動、活動的意思。
奈何:為什么。
只使:即使。
有所中傷:有被擊中受傷的機會。中,打中,擊中。
奈地壞何:地塌了怎么辦。奈……何,對……怎么辦,把……怎么辦。
舍然大喜:放下心來顯得非常高興。
(三)個別學生朗讀、翻譯,邊明確。譯文如下:
杞國有一個人擔心天會崩塌墜落,自己沒有什么地方可以依托,(因此)睡不著覺,吃不下飯。又有一個擔心他(身體)的人于是前去開導他,說:“天,是聚積在一起的氣體,到處都有氣體。就像是四肢彎曲伸展和自由呼吸,整天在空氣中活動,為什么還擔心它會崩墜呢?”這個人說:“天果真是聚積在一起的氣體,那么日月星辰就不應當墜落了嗎?”開導他的人說:“日月星辰,也只是聚積在一起的氣體之中有光耀的,即使它墜落了,也不會造成傷害。”這個人說:“地塌了怎么辦呢?”開導他的人說:“大地是聚積在一起的土塊,四處都塞得滿滿的,沒有地方空著,你整天踩踏著它,整天在地上行走,為什么還擔心它會塌呢?”這個人放下心來顯得十分高興,開導他的人也非常高興。
(四)學生討論這則寓言的寓意。
1、討論: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這句話?
這句話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過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氣體,即使墜落,也不會擊中甚至打傷人。這句話揭示了杞人的無根據(jù)的瞎擔心。
2、討論:從這則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憂天”這個成語是什么意思?
這是庸人自擾,毫無根據(jù)地瞎擔心,后比喻沒有根據(jù)或不必要的憂慮。
3、討論:如何看待《杞人憂天》中那個好心人的解釋?
寓言中那位熱心人對天、地、星、月的解釋是不科學的,只能代表當時的認識水平,但他那種關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誘導的做法,還是值得稱贊的。
(五)板書設計
二、《楊布打狗》
(一)全班齊讀,正音:
衣yì緇zī衣yī
天雨yù
(二)解釋重點詞語
衣素衣而出:穿著白衣服出去。第一個“衣”是動詞,穿衣服。第二個“衣”是名詞,衣服。
猶是:也像這樣。
向者:從前,前些時候;剛才。
(三)串講課文,譯文如下:
楊朱的弟弟叫楊布,有一天穿著白衣服出門。天下起了雨,他脫下白衣服,穿著黑衣服回家。他家的狗不知道是他,迎著他叫了起來。楊布很生氣,準備打它。楊朱說:“你也不要打它,你也是這樣的。如果剛才讓你的狗白著身子出去,黑著身子回來,難道你就不奇怪嗎?”
(四)討論:如何理解“子無撲矣,子亦猶是也。向者使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這句話?
這句話的意思是:你不要打它,你自己也會是這樣的。剛才合情合理你的狗白著出去,黑著回來,你難道會不覺得奇怪嗎?這句話揭示了一種現(xiàn)象:現(xiàn)實社會中有很多人,只看現(xiàn)象,不看本質(zhì),結(jié)果往往出錯。
所以,《楊布打狗》這則故事批評了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人只看現(xiàn)象,不看本質(zhì),結(jié)果往往出錯。
(五)板書設計
(六)作業(yè)
1、完成每課一練
2、熟讀課文
3、預習新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