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一年級
發(fā)表時間:2020-01-04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小兔運南瓜》教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這樣不僅拉進了學生與自己的距離,還讓學生學到了知識,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小兔運南瓜》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部編版小學
年級上冊語文《小兔運南瓜》教案
教材分析
“小兔運南瓜”是人教
版語文實驗教材
冊最后
個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本次口語交際有三幅圖。
幅,小兔站在南瓜地里望著大南瓜想:怎么運走呢?
三幅,南瓜已經(jīng)運回了家,兔媽媽奇怪地問小兔是怎么運回來的,小兔平靜地告訴了媽媽。
二幅圖空缺,那么,小兔究竟是怎樣運南瓜的呢?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這
次的教學就以
二幅圖為重點,它為我們提供了空白點,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展開豐富的想象,加以填充,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教學目標
1.動腦筋想出小兔把南瓜運回家的辦法,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
意識。
2.積極參與討論,能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說清楚,并能對別人說的辦法進行評論。
前準備
文圖;多媒體
件。(教師)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shè)情境,設(shè)疑導(dǎo)入
(
件演示)
只可愛的小兔蹦蹦跳跳地來到南瓜地里,看見
個大南瓜。他高興極了,想把南瓜運回家,可是抱不動。他愁眉苦臉地說:“我怎么才能把這個大南瓜運回家呢?”
師:你們認識這只小動物嗎?喜歡他嗎?
生:認識,是小兔。喜歡!
師:這么可愛的小兔遇到什么難題了?為什么愁眉苦臉的呢?
生:他想把大南瓜運回家,可是他抱不動。
師:小朋友,咱們現(xiàn)在就
起來幫助小兔想辦法,好嗎?
生:好。
設(shè)計意圖:這
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學生
進入這個情境,就會有強烈的表達沖動,積極性馬上被調(diào)動起來了。
二、全班交流,展示表達
師:我們怎么幫小兔啊?快快轉(zhuǎn)動你們的小腦袋想
想吧!想好了就馬上把你的辦法告訴小兔,好嗎?
生:小兔可以請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幫忙把南瓜抬回家。
師:這種辦法是請別人幫忙。真不錯!還有其他的辦法嗎?
生:我可以幫小兔把南瓜抱回家,也可以背著南瓜回家。
師:你可真是個“大力士”?。?br>
生:小兔可以把大南瓜立起來,滾著往前走。
師:噢,自己解決問題,把南瓜當成車輪啦!這個辦法真好!
生:小兔,我也有
個辦法。你可以找根繩子拴住南瓜,把它拉回家。
師:有道理。這個辦法能從實際情況去想,讓小兔自己克服困難。
生:小兔,你也可以找來
根木棍,撬著移動南瓜,然后把南瓜運回家。
師:這種辦法也是自己克服困難,不過挺費勁的。還有更巧妙的辦法嗎?
生:小兔可以向別人借車運大南瓜。
師:向誰借車?借什么車?
生:向鄰居借車,有小貨車最好,推車也行。
師:先求助別人,再自己運。
生:小兔可以用許多打了氫氣的氣球拴住大南瓜,然后把南瓜運回家。
師:很有創(chuàng)意!
師:你們真棒!想的辦法真多。我把掌聲送給你們。
師:(過渡)剛才大家都積極動腦,大膽發(fā)言,說出了自己想的辦法。你們的辦法都不錯,可是小兔不知道選哪種辦法好啦!現(xiàn)在請你們幫助小兔參謀參謀,他應(yīng)該選哪種辦法。
設(shè)計意圖: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結(jié)合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大膽想象,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教師運用肯定、贊賞等激勵性評價,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
三、討論評議,注重表達
(學生分組討論后匯報。)
生:我覺得用抱或背的辦法不好,因為這樣很費勁又很慢。
3種辦法把南瓜立起來滾回家就很好。
師:對呀,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著南瓜滾回去的辦法就挺好。
生:我認為向別人借車運南瓜的辦法好,又快又輕松。
師:如果路陡難走,用小車運的辦法就不錯。
生:用氣球運南瓜的辦法好,很省力。(許多生:不好,不好。)
師:為什么不好?
生:萬
氣球撞到樹上或者被什么東西扎了就會破,南瓜就會掉下來摔壞,那就白費力氣了。
師:看來這辦法還不容易實施呢。
生:我覺得
4種和
5種辦法不好,小兔小,南瓜大,用繩子拉或用木棍撬著移動都太費勁。
師:是啊,這對小兔來說都太不容易做到了。
生:我覺得還是
1種辦法好,自己搬南瓜很費勁,請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幫忙抬,就比較輕松了,“人多力量大”。
師: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老師替小兔謝謝你們!以后我
定要向你們學習,遇到事情多動腦筋想辦法。
設(shè)計意圖:學生把自己的體會加以梳理,通過小組合作加工,流暢地表達出來。這
環(huán)節(jié)再次體現(xiàn)了小組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拓展延伸,學科綜合
師:(
件播放音樂)我們用自己喜歡的辦法幫小兔把南瓜運回了家,現(xiàn)在就請每位小朋友選
種運南瓜的辦法把它畫下來,也可以和好朋友
起畫?;丶液蟀研⊥眠\南瓜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設(shè)計意圖:這是
個語言的內(nèi)化與外化的訓(xùn)練過程,把它畫下來是語言圖像化的過程,看著畫把它編成故事又是
個圖像文字化的過程,在這相互轉(zhuǎn)化的過程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將得到有效的提高。
教學反思
好的教師應(yīng)該是刺激學生思維的誘導(dǎo)者,培養(yǎng)學生思維習慣的引路者??谡Z交際
是啟迪學生思維的重要
例,也能充分反映教師
堂的把握能力及知識水平等。本
教師在
堂中充分運用自己的鼓勵技巧,充當引導(dǎo)者、把握者和參與思考者,把
堂分成三個階段:問題引入思考—在回答中思考—師生共同思考評價,達到了培養(yǎng)思維的目的。特別是教師巧妙地采用弱化不成功方法和不給出最優(yōu)答案而只給予普遍鼓勵的辦法,讓每位學生有交流的機會,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其思維的活躍性,克服
堂出現(xiàn)只限于優(yōu)生施展才能空間的弊端,也給學生的后續(xù)思考留下了充分的空間。評價是比較高的思維方式,教師通過師生共同思考、評價的方式,把思維推向更高的層次,做到有普及、有提高,符合學生思維的成長特點,突破了教學難點。
擴展閱讀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語文教案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zhì)的課堂。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chǎn)出一份最優(yōu)質(zhì)的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yīng)該怎樣寫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部編版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語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語文教案
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
教學目標
1.學習按順序觀察幾幅連續(xù)的圖畫,培養(yǎng)觀察能力。
2.能根據(jù)所提供需的圖畫,合理想象,說出完整的有意義的故事。激發(fā)學生說話興趣和自信心。
3.能夠做到語句比較通順,圖意表達基本完整。
4.講故事時態(tài)度大方,聲音響亮。
教學重點
引導(dǎo)學生根據(jù)圖意,說出情節(jié)完整,生動、有趣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課前積累
(一)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一個熱身運動:好詞讀讀看!
老師準備了一些詞語,請同學們跟老師讀。
著急:抓耳撓腮、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zhuǎn)。
高興:眉飛色舞、手舞足蹈、喜出望外、興高采烈。
(二)好的詞語不但要記住,更重要的是恰當運用,使我們的說話更精彩。
二、激趣導(dǎo)入
同學們,愿意聽故事嗎?以前,我們都是聽別人講故事、從書上讀故事。今天,我們來看圖講故事,還要評出故事大王,好嗎?
出示圖畫,齊讀課題“小兔運南瓜”。
三、觀察圖畫,看圖說話
(一)三幅圖連著,總結(jié)總體內(nèi)容:
師:請把三幅圖連在一起,看一看,想一想:三幅圖上畫的是誰?在它身上發(fā)生了什么事?
生:獨立思考,同桌同學互相說。全班交流。
師:引導(dǎo)學生總結(jié)三幅圖的總體內(nèi)容。
出示填空:(一天早晨,小兔高高興興地到南瓜地里收南瓜。可是,南瓜___,小兔___。它看見馬路上___,這給小白兔以很大的啟發(fā),它就……。)
(二)觀察各幅圖的具體內(nèi)容:
師:同學們說得很完整了,怎樣才能編出完整生動的故事呢?口訣是我們的好幫手。
生:齊背。
一看題目記心上,(記住題目有方向)
二看畫面正中央。(主人公在畫中央)
三看人物干什么?(主人公要重點講,神態(tài)動作連續(xù)想。心理活動要考慮,說話用語要恰當。)
觀察第一幅圖,要求:插上想象的翅膀思考:主人公小兔子,在哪兒發(fā)現(xiàn)了怎樣的南瓜?
出示:
小兔蹦蹦跳跳地來到菜園:“哇!好大的一個南瓜呀!”小兔高興得___。這南瓜___。
師:你能看圖說一說,這南瓜是什么樣子的嗎?
生:這南瓜顏色金黃,一瓣一瓣圍攏來,圓圓的,像一個大車輪。
生:這南瓜圓圓的,比我家的臉盆還大,它已經(jīng)成熟了,懶洋洋地躺在地上,等待小兔把它運回來呢。
師:給予充分的肯定。并隨時糾正孩子們說完整話。
師:南瓜可真大呀!小兔──
出示:
小兔___,累得___,可是南瓜___。
(搬了搬南瓜,可南瓜睡在地上紋絲不動。)
師:怎樣才能把南瓜運回家呢?猜猜看,小兔那時候會想出些什么辦法?
出示句式:
這么大的南瓜,怎么運走呢?小兔想:___。眼看著這些辦法都不行,它急得___。
⑴用汽車運──太浪費。
⑵用背簍背──背不動。
⑶切成小塊──也不行。
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其余同學認真傾聽,并給予評價。
師:誰愿意把第一幅圖講給大家聽。
生:交流。聽一聽、評一評。
重點觀察第二幅圖:
出示:
小兔正在發(fā)愁時,熊貓騎著自行車飛快地過來,老遠就跟小兔熱情地打招呼??粗w快滾動的車輪,小兔___,它想:___。
(議一議南瓜與車輪之間的聯(lián)系。)
討論一下,他是怎么想的?小組內(nèi)交流,比一比誰的想象合理、有趣。
生:車輪是圓的,能滾動。南瓜是圓的,也可以滾動。我何不讓南瓜立起來,像輪子一樣滾回家呢?
生:車輪圓溜溜的,滾得那么快,熊貓不費勁。南瓜也是圓溜溜的,它也會滾起來,我也不費力。
生:車輪是圓的,南瓜也是圓的,車輪會滾,南瓜會不會滾呢?
師:神態(tài)動作連續(xù)想,接下來,小兔在干什么?結(jié)果會怎樣?
出示:于是,小兔___。
觀察第三幅圖:
師:兔媽媽看到小兔把這么大的南瓜運回了家,什么表情?(媽媽奇怪 )小兔子神態(tài)什么樣?想象媽媽會說些什么?兔子會說些什么?
出示:
兔媽媽從家里出來,看見小兔已經(jīng)把大南瓜運到家了,感到___,她___地問:“___?”小兔___地說:“___?!眿寢專撸撸摺?/p>
同桌交流。
四、銜接三幅圖把故事講具體、生動
師:請同學們再把三幅圖連起來看,你能把故事講得更有趣,更生動嗎?加上一個開頭:秋天,南瓜成熟了。
生:自己練習,全班交流,評出“故事大王”。
五、教師小結(jié)
同學們,說好看圖說話,離不開大膽的想象,要想故事說得生動、有趣,要用得上平時的積累,鑒別人的優(yōu)點。請同學們課后,把這段生動、有趣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相信他們會為你的出色表現(xiàn)感到高興。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語文教案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部編版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語文教案
教材分析
“小兔運南瓜”是人教課標版語文實驗教材第一冊最后一個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本次口語交際有三幅圖。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里望著大南瓜想:怎么運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經(jīng)運回了家,兔媽媽奇怪地問小兔是怎么運回來的,小兔平靜地告訴了媽媽。第二幅圖空缺,那么,小兔究竟是怎樣運南瓜的呢?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這一次的教學就以第二幅圖為重點,它為我們提供了空白點,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展開豐富的想象,加以填充,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教學目標
1.動腦筋想出小兔把南瓜運回家的辦法,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2.積極參與討論,能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說清楚,并能對別人說的辦法進行評論。
課前準備
課文圖;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設(shè)疑導(dǎo)入
(課件演示)一只可愛的小兔蹦蹦跳跳地來到南瓜地里,看見一個大南瓜。他高興極了,想把南瓜運回家,可是抱不動。他愁眉苦臉地說:“我怎么才能把這個大南瓜運回家呢?”
師:你們認識這只小動物嗎?喜歡他嗎?
生:認識,是小兔。喜歡!
師:這么可愛的小兔遇到什么難題了?為什么愁眉苦臉的呢?
生:他想把大南瓜運回家,可是他抱不動。
師:小朋友,咱們現(xiàn)在就一起來幫助小兔想辦法,好嗎?
生:好。
設(shè)計意圖:這一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學生一進入這個情境,就會有強烈的表達沖動,積極性馬上被調(diào)動起來了。
二、全班交流,展示表達
師:我們怎么幫小兔啊?快快轉(zhuǎn)動你們的小腦袋想一想吧!想好了就馬上把你的辦法告訴小兔,好嗎?
生:小兔可以請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幫忙把南瓜抬回家。
師:這種辦法是請別人幫忙。真不錯!還有其他的辦法嗎?
生:我可以幫小兔把南瓜抱回家,也可以背著南瓜回家。
師:你可真是個“大力士”啊!
生:小兔可以把大南瓜立起來,滾著往前走。
師:噢,自己解決問題,把南瓜當成車輪啦!這個辦法真好!
生:小兔,我也有一個辦法。你可以找根繩子拴住南瓜,把它拉回家。
師:有道理。這個辦法能從實際情況去想,讓小兔自己克服困難。
生:小兔,你也可以找來一根木棍,撬著移動南瓜,然后把南瓜運回家。
師:這種辦法也是自己克服困難,不過挺費勁的。還有更巧妙的辦法嗎?
生:小兔可以向別人借車運大南瓜。
師:向誰借車?借什么車?
生:向鄰居借車,有小貨車最好,推車也行。
師:先求助別人,再自己運。
生:小兔可以用許多打了氫氣的氣球拴住大南瓜,然后把南瓜運回家。
師:很有創(chuàng)意!
師:你們真棒!想的辦法真多。我把掌聲送給你們。
師:(過渡)剛才大家都積極動腦,大膽發(fā)言,說出了自己想的辦法。你們的辦法都不錯,可是小兔不知道選哪種辦法好啦!現(xiàn)在請你們幫助小兔參謀參謀,他應(yīng)該選哪種辦法。
設(shè)計意圖: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結(jié)合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大膽想象,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教師運用肯定、贊賞等激勵性評價,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
三、討論評議,注重表達
(學生分組討論后匯報。)
生:我覺得用抱或背的辦法不好,因為這樣很費勁又很慢。第3種辦法把南瓜立起來滾回家就很好。
師:對呀,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著南瓜滾回去的辦法就挺好。
生:我認為向別人借車運南瓜的辦法好,又快又輕松。
師:如果路陡難走,用小車運的辦法就不錯。
生:用氣球運南瓜的辦法好,很省力。(許多生:不好,不好。)
師:為什么不好?
生:萬一氣球撞到樹上或者被什么東西扎了就會破,南瓜就會掉下來摔壞,那就白費力氣了。
師:看來這辦法還不容易實施呢。
生:我覺得第4種和第5種辦法不好,小兔小,南瓜大,用繩子拉或用木棍撬著移動都太費勁。
師:是啊,這對小兔來說都太不容易做到了。
生:我覺得還是第1種辦法好,自己搬南瓜很費勁,請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幫忙抬,就比較輕松了,“人多力量大”。
師: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老師替小兔謝謝你們!以后我一定要向你們學習,遇到事情多動腦筋想辦法。
設(shè)計意圖:學生把自己的體會加以梳理,通過小組合作加工,流暢地表達出來。這一環(huán)節(jié)再次體現(xiàn)了小組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拓展延伸,學科綜合
師:(課件播放音樂)我們用自己喜歡的辦法幫小兔把南瓜運回了家,現(xiàn)在就請每位小朋友選一種運南瓜的辦法把它畫下來,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畫?;丶液蟀研⊥眠\南瓜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設(shè)計意圖:這是一個語言的內(nèi)化與外化的訓(xùn)練過程,把它畫下來是語言圖像化的過程,看著畫把它編成故事又是一個圖像文字化的過程,在這相互轉(zhuǎn)化的過程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將得到有效的提高。
教學反思
好的教師應(yīng)該是刺激學生思維的誘導(dǎo)者,培養(yǎng)學生思維習慣的引路者??谡Z交際課是啟迪學生思維的重要課例,也能充分反映教師課堂的把握能力及知識水平等。本課教師在課堂中充分運用自己的鼓勵技巧,充當引導(dǎo)者、把握者和參與思考者,把課堂分成三個階段:問題引入思考-在回答中思考-師生共同思考評價,達到了培養(yǎng)思維的目的。特別是教師巧妙地采用弱化不成功方法和不給出最優(yōu)答案而只給予普遍鼓勵的辦法,讓每位學生有交流的機會,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其思維的活躍性,克服課堂出現(xiàn)只限于優(yōu)生施展才能空間的弊端,也給學生的后續(xù)思考留下了充分的空間。評價是比較高的思維方式,教師通過師生共同思考、評價的方式,把思維推向更高的層次,做到有普及、有提高,符合學生思維的成長特點,突破了教學難點。
編輯推薦:小學1-6年級各個版本語文教案匯總
提醒:
新學期軍訓(xùn)、分班卷、課本同步試題
盡在“”微信公眾號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語文教案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zhì)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yīng)該怎樣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部編版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語文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探究小兔運南瓜的方法,討論、評選出最好的方法。
2.完整清楚地講述《小兔運南瓜》的故事。
3.增強表達的自信心,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引導(dǎo)學生說出小白兔運南瓜的辦法,能正確、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dǎo)入
師: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蘑菇房子,那就是小兔的家。一天,兔媽媽對小兔說:“今天我去奶奶家看望奶奶,你在家?guī)蛬寢屪黾潞脝??”小兔高興地說:“好,好?!蓖脣寢屝α?,說:“乖孩子,你去咱們家南瓜地里摘一個南瓜回來吧?!蓖脣寢屪吡?,小兔來到了南瓜地里。(課件演示)她挑了一個最大的南瓜,可是怎么也搬不動。聰明的小朋友,你們來幫幫小兔,想辦法把南瓜運回家好嗎?
學生自由想象,然后和同桌說一說。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交流小兔運南瓜的辦法
師:現(xiàn)在老師就是兔媽媽,小朋友是聰明的小兔,小兔已經(jīng)把南瓜順利地運回了家。誰先來告訴媽媽你是怎么運回南瓜的?
在情境中“小兔”告訴“媽媽”運南瓜的方法,“媽媽”及時地進行鼓勵。
三、課間游戲
(請你跟我這樣做:一名學生做動作其余學生模仿。)
四、討論:哪種方法好?好在哪里?
師總結(jié)各種方法,請小朋友獨立思考自己認為哪種方法好,好在哪里。
學習小組討論,要求人人都要發(fā)表見解,組長負責組織討論。
師組織進行全班交流,認為同一種方法好的小朋友可以補充理由,鼓勵有不同的看法。
五、課后延伸
師講故事,大意是:小猴、小松鼠、小兔、小狐貍舉行跑步比賽,他們手中都有一支雪糕,規(guī)則是:誰最先跑到終點并且手中的雪糕沒有化,誰就是冠軍。結(jié)果小松鼠獲得了冠軍。那么小松鼠是怎么做的呢?
六、課后作業(yè)
想辦法,把想到的辦法告訴好朋友,看誰想的辦法又多又好。
教學反思
本單元的口語交際以圖片的形式呈現(xiàn)了故事的開頭和結(jié)尾,小兔究竟怎樣運南瓜,這幅圖空缺,留給學生想象空間。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交際情境,鼓勵他們想說就說,自由發(fā)表意見,積極辯論。具體的做法是:
一、低年級的學生喜歡聽故事、說故事、編故事,教師可抓住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展開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安靜下來,也能讓學生更快地進入角色。
二、教師可以采取引導(dǎo)式發(fā)問,讓學生進入小兔子的角色。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語言溝通環(huán)境,學生之間相互啟發(fā),相互交流,使思維和說話能力得到提高。
三、在最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把自己剛想到的辦法用筆寫下來,這樣不僅鍛煉的了口語交際的能力,還趁熱打鐵,鍛煉了寫作的能力。
編輯推薦:小學1-6年級各個版本語文教案匯總
一年級語文上冊《小兔運南瓜》教學設(shè)計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上冊《小兔運南瓜》教學設(shè)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語文上冊《小兔運南瓜》教學設(shè)計
【教材分析】
這一課有3幅圖,描繪了一個小兔運南瓜的故事,第一幅圖畫的是小兔看見一個大南瓜,不知道怎樣才能運走。說明小兔很為難。第二幅圖畫是空白的,留給了學生們想象的空間。第三幅圖畫的是小兔把南瓜運回來了。媽媽奇怪地問:“你是怎么把南瓜運回來的?”圖下有兩個要求,一是“想一想”,二是“討論討論”,觀察和說話的重點都是“小兔是怎么把大南瓜運回家的”。本課的目的引導(dǎo)學生想辦法,并討論哪種辦法好,力求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
【 目標】
1.認識到“具體情況應(yīng)具體分析”這一道理。
2.積極參與討論,能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說清楚,并能對別人說的辦法進行評論。
3.學習助人為樂的精神,養(yǎng)成尊重他人的習慣。
4.動腦筋想出小兔把南瓜運回家的辦法,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學前準備】
課件展示第一幅圖和第三幅圖(也可使用掛圖);小白兔頭飾一個。
【課時安排】
1課時
【 環(huán)節(jié)】
一、新課導(dǎo)入。
1.板書課題:小兔運南瓜。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說說小兔有多大,南瓜有多大,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小兔能把南瓜運回家嗎?)
2.出示課文插圖一,引導(dǎo)學生說說圖意,小白兔來到南瓜地里,看見一個大南瓜,高興地想把它運回家。可是南瓜太大,抱不動。小白兔摸摸腦袋,愁眉苦臉地說:“怎么運走呢?”
3.今天我們學會看圖講一個“小兔運南瓜”的故事。
二、整體感知。
1.出示3幅圖。
2.學生自己觀察這3幅圖,想想:這3幅圖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
3.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
4.指名說一說。
三、認知貫通。
1.觀察圖一。
(1)這是一只怎樣的大南瓜,小兔的神情是怎樣的?
(用“又大又重”形容南瓜。用“皺著眉頭”、“搔搔腦袋”等詞語形容小兔子的神情。)
(2)小兔看見了大南瓜,它是怎么想的?(先想一想,再分小組互相說一說,最后全班交流。)
2.觀察圖二。
(1)那小兔是怎樣運南瓜的呢?圖上沒有畫出來,請大家動腦筋想一想,看誰想出的辦法最合理。(要求小組內(nèi)每人講一種方法,并且要表達清楚。)
(2)全班交流,教師板書,引導(dǎo)學生辨析。
(把南瓜當輪子滾動;請小動物幫忙抬回家;用繩子拴住拖回家;找車子運回家;拿刀子切開,再運回家等。)
(3)哪些運南瓜的辦法比較好?(學生根據(jù)板書質(zhì)疑,并由提出該方法的學生負責解疑)
(4)表現(xiàn)性交際:讓學生按自己設(shè)想的辦法來到“小白兔”身邊大聲地告訴它。要求把話說完整,說清楚。
3.觀察圖三。
(1)小兔把這么大的南瓜運回了家,兔媽媽的眼睛瞪大了。她會怎么說?小白兔又會怎么回答呢?(知道學生觀察小兔的動作、神態(tài)以及兔媽媽的神態(tài),想象兩個人物的語言)
(2)同桌分角色練說,再讓學生上臺表演。
(3)表演結(jié)束后,引導(dǎo)學生評一評小兔和兔媽媽之間口語交際的過程??梢栽u語言表達,也可以結(jié)合神態(tài)、動作評。通過評判,使學生對口語交際有一個較深刻的認識。
四、延伸拓展。
1.學生自主看圖練習講故事。
2.小組內(nèi)每人講一遍,注意講故事態(tài)度要大方,聲音響亮,每組選一名最佳選手參加班內(nèi)比賽。
3.開展故事大賽,評選最佳講故事員。被評為最佳講故事員的組同時被評為優(yōu)秀講故事小組。
【教學反思】
本課是口語交際課。在口語交際課中,要強調(diào)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鼓勵他們在課堂中主動參與、主動探究、主動思考,還要注重以學生為思維活動的主體,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大腦動起來。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說話情境,鼓勵他們想說就說,想說什么就說什么,自由發(fā)表意見,進行爭論,營造了一個民主和諧的口語交際氛圍,為他們創(chuàng)設(shè)了自由想象的空間。
一年級語文上冊小兔運南瓜教案1500字
老師在上課時經(jīng)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下面,我們?yōu)槟阃扑]了一年級語文上冊小兔運南瓜教案1500字,歡迎閱讀,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年級語文上冊小兔運南瓜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
1、 探究小兔運南瓜的方法,討論、評選出最好的方法。
2、 完整清楚地講述《小兔運南瓜》的故事。
3、 增強表達的自信心,建立積極、樂觀、向上的健康心理。
〖教學思路〗
1、激趣引入
開故事會。設(shè)立“動腦星”、“說話星”、“快樂星”三顆星,爭做“三星”孩子。同時為孩子開來一列“故事小火車”。
2、激勵性提問,引入探究性學習、討論引導(dǎo)孩子們裝上恰當?shù)摹败噹?,幫小兔想辦法,再由小組長帶領(lǐng)評價出什么樣的辦法最好。
3、自主、合作學習,講清楚故事
①送上一段話,自己練習說完整第一幅圖。
②指導(dǎo)看第二幅圖,送重點詞,聯(lián)系說話。
③二人組合作,分角色練習說話第三幅圖。
④接力火車,完整敘述故事。
4、贊賞性評價,培養(yǎng)兒童表達的自信心和健康的心理。
〖教學過程 〗
一、激趣引入
讓我們一起來開故事會。“嗚——”故事火車開來了!
1、 講了誰的故事?
2、 關(guān)于小兔做什么的事情?
3、 仔細觀察的孩子會發(fā)現(xiàn),今天的故事火車少了什么?怎么辦?
二、探究學習
1、第一幅圖告訴我們小白兔遇到什么困難了?
2、第三幅圖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3、那么聰明的孩子知道第二幅圖上應(yīng)該畫什么?
4、小兔到底可以用那些辦法把南瓜運回家呢?
5、哪種運南瓜的辦法最好?說說為什么?(小組討論、評價交流)
三、自主、合作學習將清楚故事
火車在孩子們的努力下裝好了,這么漂亮的故事火車,讓我們用完整、清楚的語言把它開起來。
1、仔細看第一幅圖
①說說圖上都畫了什么?
②老師送給你一段話,看看對你說好這幅圖的內(nèi)容有幫助嗎?
(秋天到了,地里的_________________成熟了!南瓜結(jié)得________________。小兔子想把南瓜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_的大南瓜躺在地上,該怎么辦呢?)
2、 仔細看第二幅圖
①小白兔在想什么?它怎么做?
②老師送你幾個詞,用上這些詞把第二幅圖的內(nèi)容講清楚。(想、立、滾)
3、 看第三幅圖,小白兔把這么大的南瓜運回了家,兔媽媽的眼睛都瞪大,她會怎么說?小白兔會怎么回答呢?(分角色說好這幅圖)
4、 我們一起來開故事小火車。(故事接力)
四、總結(jié),贊賞性評價
1、 故事講完了,你想夸夸誰?
2、 送上三顆星。
3、 再夸夸自己。
頻道小編推薦: |
一年級語文上冊小兔運南瓜教案 篇2
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教學設(shè)計
教材分析:
《小兔運南瓜》是部編本版一年級上冊的第四次口語交際。教材采用看圖補白編故事的形式,配有3幅插圖:第一幅圖,小兔站在南瓜地里,在想怎樣把南瓜運回家。第二幅圖,內(nèi)容空缺,只有一個問號。留給學生無限想象的空間。第三幅圖,南瓜已經(jīng)運到家了,小兔在和兔媽媽講自己運南瓜的過程。學生借助第二幅圖想出的辦法會多種多樣,以此為話題,可以深入開展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是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引導(dǎo):一方面是借助空白圖,引導(dǎo)學生積極思考,展開想象,大膽說出自己想的辦法。另一方面是展開評議,在多種方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并說出理由。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進行了近半年的語文學習,也養(yǎng)成了一些學習習慣,具備了基本的表達能力。他們對新鮮的事物充滿了興趣,而且好表現(xiàn)。但因為年齡小,活潑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口語交際課堂上,還是應(yīng)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組織好他們進行交流。再加上低年級學生從眾心理強,要引導(dǎo)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發(fā)表不同的想法。
教學目標:
1、樂于與別人交流,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說清楚。
2、積極參與討論,能選出自己喜歡的方法,并能說出理由。
教學重點:
能把自己想到辦法清楚地說出來。
教學難點:
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并積極參與討論。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新課:
1、小朋友們喜歡聽故事嗎?都聽過哪些故事?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也來自己編個故事講給我們的好朋友聽,好嗎?只要你上課認真地聽,老師相信你肯定能編出一個精彩的故事。
2、在編故事之前我們先來猜個謎語。(謎底:小兔)
二、仔細觀察,說明圖意。
看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呢?講了小兔的什么事?(出示三幅圖)
1、孩子們看第一幅圖,小兔遇到了一個什么困難?(觀察圖一)
2、小兔把南瓜運回去了嗎?(觀察圖三)
3、那圖二應(yīng)該是說小兔運南瓜的什么?(方法)
三、想象過程,討論評價
小兔到底是怎么把南瓜運回家的呢?小朋友們快開動腦筋為小兔想想辦法吧。
1、指名匯報,師板書。
2、你最喜歡哪種辦法,說出喜歡的理由。
3、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4、指名匯報。
師小結(jié):你們太棒了,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的辦法,老師替小兔謝謝孩子們。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要多動腦筋,選擇既方便又省力的辦法解決問題。聰明的小兔也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出示圖片),看,他把南瓜立起來滾回家了。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第二幅圖有了答案,我們今天的故事現(xiàn)在可以開講啦。
三、指導(dǎo)編故事
1、出示圖一
①小兔來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②你覺得南瓜結(jié)得怎么樣?
③小兔想什么?
師小結(jié)后出示文字引導(dǎo)學生說一段話。
①指名學生說,師引導(dǎo)。
②同桌說一說。
③去掉文字看圖說。
2、出示圖二
那小兔是怎么做的呢?
①師引導(dǎo)學生邊看視頻邊指導(dǎo)說話。
②學生自己說一說。
③指名邊做動作邊說話。
3、出示圖三:
小兔把這么大的南瓜運回了家,我們來看你從圖上你看出了什么?(觀察兔媽媽和小兔的表情)兔媽媽的眼睛瞪得很大它問話時用的是什么語氣?小白兔又會對媽媽說些什么呢?同桌分角色練說。
①、同桌表演(要求邊說邊做出動作,還要有表情)
②指名上臺表演。
③評價。
4、故事接力:出示三幅圖,指名說故事。
四、師小結(jié)。
五、布置作業(yè):把故事講給親人或好朋友聽。
一年級語文上冊小兔運南瓜教案 篇3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語文教案
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
教學目標
1.學習按順序觀察幾幅連續(xù)的圖畫,培養(yǎng)觀察能力。
2.能根據(jù)所提供需的圖畫,合理想象,說出完整的有意義的故事。激發(fā)學生說話興趣和自信心。
3.能夠做到語句比較通順,圖意表達基本完整。
4.講故事時態(tài)度大方,聲音響亮。
教學重點
引導(dǎo)學生根據(jù)圖意,說出情節(jié)完整,生動、有趣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課前積累
(一)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一個熱身運動:好詞讀讀看!
老師準備了一些詞語,請同學們跟老師讀。
著急:抓耳撓腮、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zhuǎn)。
高興:眉飛色舞、手舞足蹈、喜出望外、興高采烈。
(二)好的詞語不但要記住,更重要的是恰當運用,使我們的說話更精彩。
二、激趣導(dǎo)入
同學們,愿意聽故事嗎?以前,我們都是聽別人講故事、從書上讀故事。今天,我們來看圖講故事,還要評出故事大王,好嗎?
出示圖畫,齊讀課題小兔運南瓜。
三、觀察圖畫,看圖說話
(一)三幅圖連著,總結(jié)總體內(nèi)容:
師:請把三幅圖連在一起,看一看,想一想:三幅圖上畫的是誰?在它身上發(fā)生了什么事?
生:獨立思考,同桌同學互相說。全班交流。
師:引導(dǎo)學生總結(jié)三幅圖的總體內(nèi)容。
出示填空:(一天早晨,小兔高高興興地到南瓜地里收南瓜。可是,南瓜___,小兔___。它看見馬路上___,這給小白兔以很大的啟發(fā),它就。)
(二)觀察各幅圖的具體內(nèi)容:
師:同學們說得很完整了,怎樣才能編出完整生動的故事呢?口訣是我們的好幫手。
生:齊背。
一看題目記心上,(記住題目有方向)
二看畫面正中央。(主人公在畫中央)
三看人物干什么?(主人公要重點講,神態(tài)動作連續(xù)想。心理活動要考慮,說話用語要恰當。)
觀察第一幅圖,要求:插上想象的翅膀思考:主人公小兔子,在哪兒發(fā)現(xiàn)了怎樣的南瓜?
出示:
小兔蹦蹦跳跳地來到菜園:哇!好大的一個南瓜呀!小兔高興得___。這南瓜___。
師:你能看圖說一說,這南瓜是什么樣子的嗎?
生:這南瓜顏色金黃,一瓣一瓣圍攏來,圓圓的,像一個大車輪。
生:這南瓜圓圓的,比我家的臉盆還大,它已經(jīng)成熟了,懶洋洋地躺在地上,等待小兔把它運回來呢。
師:給予充分的肯定。并隨時糾正孩子們說完整話。
師:南瓜可真大呀!小兔──
出示:
小兔___,累得___,可是南瓜___。
(搬了搬南瓜,可南瓜睡在地上紋絲不動。)
師:怎樣才能把南瓜運回家呢?猜猜看,小兔那時候會想出些什么辦法?
出示句式:
這么大的南瓜,怎么運走呢?小兔想:___。眼看著這些辦法都不行,它急得___。
⑴用汽車運──太浪費。
⑵用背簍背──背不動。
⑶切成小塊──也不行。
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其余同學認真傾聽,并給予評價。
師:誰愿意把第一幅圖講給大家聽。
生:交流。聽一聽、評一評。
重點觀察第二幅圖:
出示:
小兔正在發(fā)愁時,熊貓騎著自行車飛快地過來,老遠就跟小兔熱情地打招呼。看著飛快滾動的車輪,小兔___,它想:___。
(議一議南瓜與車輪之間的聯(lián)系。)
討論一下,他是怎么想的?小組內(nèi)交流,比一比誰的想象合理、有趣。
生:車輪是圓的,能滾動。南瓜是圓的,也可以滾動。我何不讓南瓜立起來,像輪子一樣滾回家呢?
生:車輪圓溜溜的,滾得那么快,熊貓不費勁。南瓜也是圓溜溜的,它也會滾起來,我也不費力。
生:車輪是圓的,南瓜也是圓的,車輪會滾,南瓜會不會滾呢?
師:神態(tài)動作連續(xù)想,接下來,小兔在干什么?結(jié)果會怎樣?
出示:于是,小兔___。
觀察第三幅圖:
師:兔媽媽看到小兔把這么大的南瓜運回了家,什么表情?(媽媽奇怪)小兔子神態(tài)什么樣?想象媽媽會說些什么?兔子會說些什么?
出示:
兔媽媽從家里出來,看見小兔已經(jīng)把大南瓜運到家了,感到___,她___地問:___?小兔___地說:___。媽媽___。
同桌交流。
四、銜接三幅圖把故事講具體、生動
師:請同學們再把三幅圖連起來看,你能把故事講得更有趣,更生動嗎?加上一個開頭:秋天,南瓜成熟了。
生:自己練習,全班交流,評出故事大王。
五、教師小結(jié)
同學們,說好看圖說話,離不開大膽的想象,要想故事說得生動、有趣,要用得上平時的積累,鑒別人的優(yōu)點。請同學們課后,把這段生動、有趣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相信他們會為你的出色表現(xiàn)感到高興。
一年級語文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表格式教學設(shè)計(部編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通常大家都會準備一份教案來輔助教學。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diào)整,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級語文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表格式教學設(shè)計(部編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課題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課時1課時
教材與學情分析“小兔運南瓜”是人教課標版語文實驗教材第一冊最后一個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本次口語交際有三幅圖。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里望著大南瓜想:怎么運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經(jīng)運回了家,兔媽媽奇怪地問小兔是怎么運回來的,小兔平靜地告訴了媽媽。第二幅圖空缺,那么,小兔究竟是怎樣運南瓜的呢?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這一次的教學就以第二幅圖為重點,它為我們提供了空白點,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展開豐富的想象,加以填充,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目標與重難點1.動腦筋想出小兔把南瓜運回家的辦法,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2.積極參與討論,能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說清楚,并能對別人說的辦法進行評論。
教學準備課文圖;多媒體課件。(教師)
過程設(shè)計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設(shè)疑導(dǎo)入
(課件演示)一只可愛的小兔蹦蹦跳跳地來到南瓜地里,看見一個大南瓜。他高興極了,想把南瓜運回家,可是抱不動。他愁眉苦臉地說:“我怎么才能把這個大南瓜運回家呢?”
師:你們認識這只小動物嗎?喜歡他嗎?
生:認識,是小兔。喜歡!
師:這么可愛的小兔遇到什么難題了?為什么愁眉苦臉的呢?
生:他想把大南瓜運回家,可是他抱不動。
師:小朋友,咱們現(xiàn)在就一起來幫助小兔想辦法,好嗎?
生:好。
設(shè)計意圖:這一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學生一進入這個情境,就會有強烈的表達沖動,積極性馬上被調(diào)動起來了。
二、全班交流,展示表達
師:我們怎么幫小兔啊?快快轉(zhuǎn)動你們的小腦袋想一想吧!想好了就馬上把你的辦法告訴小兔,好嗎?
生:小兔可以請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幫忙把南瓜抬回家。
師:這種辦法是請別人幫忙。真不錯!還有其他的辦法嗎?
生:我可以幫小兔把南瓜抱回家,也可以背著南瓜回家。
師:你可真是個“大力士”啊!
生:小兔可以把大南瓜立起來,滾著往前走。
師:噢,自己解決問題,把南瓜當成車輪啦!這個辦法真好!
生:小兔,我也有一個辦法。你可以找根繩子拴住南瓜,把它拉回家。
師:有道理。這個辦法能從實際情況去想,讓小兔自己克服困難。
生:小兔,你也可以找來一根木棍,撬著移動南瓜,然后把南瓜運回家。
師:這種辦法也是自己克服困難,不過挺費勁的。還有更巧妙的辦法嗎?
生:小兔可以向別人借車運大南瓜。
師:向誰借車?借什么車?
生:向鄰居借車,有小貨車最好,推車也行。
師:先求助別人,再自己運。
生:小兔可以用許多打了氫氣的氣球拴住大南瓜,然后把南瓜運回家。
師:很有創(chuàng)意!
師:你們真棒!想的辦法真多。我把掌聲送給你們。
師:(過渡)剛才大家都積極動腦,大膽發(fā)言,說出了自己想的辦法。你們的辦法都不錯,可是小兔不知道選哪種辦法好啦!現(xiàn)在請你們幫助小兔參謀參謀,他應(yīng)該選哪種辦法。
設(shè)計意圖: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結(jié)合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大膽想象,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教師運用肯定、贊賞等激勵性評價,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
三、討論評議,注重表達
(學生分組討論后匯報。)
生:我覺得用抱或背的辦法不好,因為這樣很費勁又很慢。第3種辦法把南瓜立起來滾回家就很好。
師:對呀,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著南瓜滾回去的辦法就挺好。
生:我認為向別人借車運南瓜的辦法好,又快又輕松。
師:如果路陡難走,用小車運的辦法就不錯。
生:用氣球運南瓜的辦法好,很省力。(許多生:不好,不好。)
師:為什么不好?
生:萬一氣球撞到樹上或者被什么東西扎了就會破,南瓜就會掉下來摔壞,那就白費力氣了。
師:看來這辦法還不容易實施呢。
生:我覺得第4種和第5種辦法不好,小兔小,南瓜大,用繩子拉或用木棍撬著移動都太費勁。
師:是啊,這對小兔來說都太不容易做到了。
生:我覺得還是第1種辦法好,自己搬南瓜很費勁,請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幫忙抬,就比較輕松了,“人多力量大”。
師: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老師替小兔謝謝你們!以后我一定要向你們學習,遇到事情多動腦筋想辦法。
設(shè)計意圖:學生把自己的體會加以梳理,通過小組合作加工,流暢地表達出來。這一環(huán)節(jié)再次體現(xiàn)了小組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拓展延伸,學科綜合
師:(課件播放音樂)我們用自己喜歡的辦法幫小兔把南瓜運回了家,現(xiàn)在就請每位小朋友選一種運南瓜的辦法把它畫下來,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畫?;丶液蟀研⊥眠\南瓜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設(shè)計意圖:這是一個語言的內(nèi)化與外化的訓(xùn)練過程,把它畫下來是語言圖像化的過程,看著畫把它編成故事又是一個圖像文字化的過程,在這相互轉(zhuǎn)化的過程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將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年級語文上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教學設(shè)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上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教學設(shè)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
【教材分析】
這一課有3幅圖,描繪了一個小兔運南瓜的故事,第一幅圖畫的是小兔看見一個大南瓜,不知道怎樣才能運走。說明小兔很為難。第二幅圖畫是空白的,留給了學生們想象的空間。第三幅圖畫的是小兔把南瓜運回來了。媽媽奇怪地問:“你是怎么把南瓜運回來的?”圖下有兩個要求,一是“想一想”,二是“討論討論”,觀察和說話的重點都是“小兔是怎么把大南瓜運回家的”。本課的目的引導(dǎo)學生想辦法,并討論哪種辦法好,力求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
【教學目標】
1.認識到“具體情況應(yīng)具體分析”這一道理。
2.積極參與討論,能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說清楚,并能對別人說的辦法進行評論。
3.學習助人為樂的精神,養(yǎng)成尊重他人的習慣。
4.動腦筋想出小兔把南瓜運回家的辦法,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學前準備】
課件展示第一幅圖和第三幅圖(也可使用掛圖);小白兔頭飾一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新課導(dǎo)入。
1.板書課題:小兔運南瓜。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說說小兔有多大,南瓜有多大,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小兔能把南瓜運回家嗎?)
2.出示課文插圖一,引導(dǎo)學生說說圖意,小白兔來到南瓜地里,看見一個大南瓜,高興地想把它運回家。可是南瓜太大,抱不動。小白兔摸摸腦袋,愁眉苦臉地說:“怎么運走呢?”
3.今天我們學會看圖講一個“小兔運南瓜”的故事。
二、整體感知。
1.出示3幅圖。
2.學生自己觀察這3幅圖,想想:這3幅圖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
3.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
4.指名說一說。
三、認知貫通。
1.觀察圖一。
(1)這是一只怎樣的大南瓜,小兔的神情是怎樣的?
(用“又大又重”形容南瓜。用“皺著眉頭”、“搔搔腦袋”等詞語形容小兔子的神情。)
(2)小兔看見了大南瓜,它是怎么想的?(先想一想,再分小組互相說一說,最后全班交流。)
2.觀察圖二。
(1)那小兔是怎樣運南瓜的呢?圖上沒有畫出來,請大家動腦筋想一想,看誰想出的辦法最合理。(要求小組內(nèi)每人講一種方法,并且要表達清楚。)
(2)全班交流,教師板書,引導(dǎo)學生辨析。
(把南瓜當輪子滾動;請小動物幫忙抬回家;用繩子拴住拖回家;找車子運回家;拿刀子切開,再運回家等。)
(3)哪些運南瓜的辦法比較好?(學生根據(jù)板書質(zhì)疑,并由提出該方法的學生負責解疑)
(4)表現(xiàn)性交際:讓學生按自己設(shè)想的辦法來到“小白兔”身邊大聲地告訴它。要求把話說完整,說清楚。
3.觀察圖三。
(1)小兔把這么大的南瓜運回了家,兔媽媽的眼睛瞪大了。她會怎么說?小白兔又會怎么回答呢?(知道學生觀察小兔的動作、神態(tài)以及兔媽媽的神態(tài),想象兩個人物的語言)
(2)同桌分角色練說,再讓學生上臺表演。
(3)表演結(jié)束后,引導(dǎo)學生評一評小兔和兔媽媽之間口語交際的過程??梢栽u語言表達,也可以結(jié)合神態(tài)、動作評。通過評判,使學生對口語交際有一個較深刻的認識。
四、延伸拓展。
1.學生自主看圖練習講故事。
2.小組內(nèi)每人講一遍,注意講故事態(tài)度要大方,聲音響亮,每組選一名最佳選手參加班內(nèi)比賽。
3.開展故事大賽,評選最佳講故事員。被評為最佳講故事員的組同時被評為優(yōu)秀講故事小組。
【教學反思】
本課是口語交際課。在口語交際課中,要強調(diào)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鼓勵他們在課堂中主動參與、主動探究、主動思考,還要注重以學生為思維活動的主體,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大腦動起來。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說話情境,鼓勵他們想說就說,想說什么就說什么,自由發(fā)表意見,進行爭論,營造了一個民主和諧的口語交際氛圍,為他們創(chuàng)設(shè)了自由想象的空間。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大小多少》教案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那怎樣寫才能有一份高質(zhì)量教案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大小多少》教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部編版小學
年級語文上冊《大小多少》教案
大小多少
教案設(shè)計
設(shè)計說明
由于教材倡導(dǎo)“多認少寫,及早閱讀”的識字教學理念,所以在教學設(shè)計上先讓學生看圖說、看圖找本
生字,使所認的字得到鞏固;接著充分挖掘教材,根據(jù)教材插圖中的事物與所學內(nèi)容緊密融合,引導(dǎo)學生仔細觀察畫面,看圖說話,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前準備
1.制作本
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
件。(教師)
2.熟讀
文,預(yù)習生字。(學生)
時安排
1
時。
教學過程
、游戲?qū)耄ぐl(fā)興趣
1.(
件出示情境圖)教師激趣:小朋友們,今晚的夜色真美,不僅月亮姐姐來到了我們的現(xiàn)場,你看星星妹妹也來湊熱鬧了。老師聽說你們在上學前就認識了許多漢字,現(xiàn)在老師就考考你們,看看這幾個漢字,你們會不會讀。只要把你認識的字寶寶讀對讀準,這顆星星就送給你了。
2.隨著學生認讀,把帶有動物或水果圖片的生字歸類貼在黑板上。(如黃牛、小貓、鴨子、小鳥;蘋果、大棗、杏子、桃等)
設(shè)計意圖:由于學生學前已經(jīng)有了
定的基礎(chǔ),所以本節(jié)
的生字對學生來說并不難。設(shè)計這樣的導(dǎo)入,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也為下面集中識字做好了鋪墊。
二、結(jié)合圖畫、韻文,學習生字
(
)學習韻文,識記“大”“小”。
1.過渡:同學們可真了不起,這些字都能讀出來。現(xiàn)在請你們再讀讀這兩組字,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板書:上、下;多、少)(學生通過觀察進行匯報)
預(yù)設(shè):它們都是反義詞。
2.同學們,這是重大發(fā)現(xiàn)?,F(xiàn)在老師帶著大家到田野中看
看。(出示田園風光圖)同學們,你們知道在美麗的田野中誰和誰是好朋友嗎?
(學生匯報自己的發(fā)現(xiàn):黃牛和貓、鴨子和鳥、蘋果和大棗、杏子和桃。)
3.學習韻文。
引言:它們誰大?誰小呢?讓我們
起走進這個小韻文吧!
(1)老師范讀,同學認真聽準字音。
(2)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指導(dǎo)個別學生)
(3)這個小韻文里
、三小節(jié)藏著
對反義詞,誰找到了?(出示“大”“小”的字卡)
(4)黃牛和貓比,誰大?誰???(學生比較后匯報)
(5)蘋果和棗比呢?(學生比較后匯報)
4.用“大”“小”練習說
句話。
如:爸爸的手大,我的手小。
飛機大,汽車小。
5.指導(dǎo)朗讀。把“大”“小”兩個生字寶寶送回
文,指導(dǎo)學生有感情地讀
文。
(二)學習“多”“少”。
1.(多媒體展示
二組圖)請同學們觀察
二組圖,從圖中你們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學生觀察圖片,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如:左邊的鴨子多,右邊的鳥少。左邊杏子多,右邊桃少。
2.引學: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識記“多”“少”這兩個字?(加
加、記筆畫等)
3.用“多”“少”練習說
句話。
如:我的鉛筆多,他的鉛筆少。
這邊的蘑菇多,那邊的蘑菇少。
4.像這樣的反義詞你還知道哪些?(黑—白、里—外、上—下、左—右)(生匯報拓展)
設(shè)計意圖:《語文
程
準》中指出:“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shè)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苯虒W生字時,把小韻文與反義詞結(jié)合,借助帶圖的生字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反義詞的特點,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同時,拓展更多的反義詞,讓學生去感受漢字的博大精深。
三、游戲形式,鞏固識字
反義詞對對碰。
師:我們做個“說反義詞”的游戲吧!
師:我說大?!∩何艺f小。
師:我說多?!∩何艺f少。
師:我說上?!∩何艺f下。
師:我說里?!∩何艺f外。
設(shè)計意圖: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形式,教學中設(shè)計了“對對碰”的游戲,使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加深對生字的認識。
四、指導(dǎo)書寫,掌握字形
1.過渡:同學們對反義詞掌握得這么好,相信字也寫得非常漂亮、工整。
2.復(fù)習田字格的位置名稱。(
件出示田字格)
齊讀兒歌:田字格,四方方,
寫好漢字它來幫,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橫中線,豎中線,
各個方位記心間。
3.學生根據(jù)兒歌找到田字格每
個小格的位置,教師巡視指導(dǎo)。
4.出示會寫的字,指導(dǎo)書寫:小、少、牛、果、鳥。
(1)少:①復(fù)習筆畫“丿”,教師寫,學生書空。
撇:露鋒起筆,稍停后即向左下出撇,略有弧度,中間部位不宜細,收筆漸提,慢出。
②書寫“少”的筆順。
③示范書寫,講清楚每
筆的位置。
④提醒學生書寫的姿勢要端正。
⑤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予以指導(dǎo)。
(2)小:復(fù)習筆畫“豎鉤”“點”。
豎鉤:①中鋒下行;②提筆;③自右向左圓轉(zhuǎn);④頓筆;⑤逐漸提筆向左上平出鋒。
點:向右下行筆,由輕到重,到結(jié)尾微微頓筆,逆向收筆。
(3)牛、果:豎在豎中線上。
(4)鳥:學習
筆畫——“豎折折鉤”。
設(shè)計意圖:學生認識
下田字格各個部分的名稱,可以幫助他們今后寫字時更好地掌握漢字間架結(jié)構(gòu),明確每筆起始、結(jié)束位置,為今后規(guī)范書寫奠定基礎(chǔ)。而教師的范寫,又可以直觀、清晰地再現(xiàn)每個筆畫行進過程及先后順序,對于剛剛學寫漢字的學生來說,大大降低了寫字的難度。
教學反思
以學生喜歡的摘星星游戲活動引入,既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過程的布置,學習內(nèi)容的出現(xiàn),由“字——詞——句——拓展造句”,符合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對學生的要求
步
步提升,使學生的學習情緒時時高漲,學習效率時時增高,且學得輕松愉快。
《小兔運南瓜》說課設(shè)計
老師在上課時經(jīng)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兔運南瓜》說課設(shè)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小兔運南瓜》說課設(shè)計
《小兔運南瓜》是小學語文人教版第一冊中的口語交際內(nèi)容。這一話題的訓(xùn)練重點是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的興趣,訓(xùn)練把話說清楚,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圍繞這一重點,本節(jié)課我主要考慮了以下兩個方面來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營造氛圍。
《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yīng)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本節(jié)課一開始,我便利用多媒體課件和動物頭飾營造氛圍,并用小動物的語氣進行交流,學生一下便進入了情境。這樣,在后面的環(huán)節(jié)中,學生不僅敢于說,想說,而且敢于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在你一言我一語的交際活動中,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交際的意識和習慣,也調(diào)動了語言的積累。同時,我在這節(jié)課中也注意了角色的定位。課標中提出:語文教學應(yīng)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在學生的交流活動中,我不是領(lǐng)導(dǎo)者,也不是旁觀者,而是始終以森林中“小鹿姐姐”的身份參與學生對話。不僅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寬松、平等、活潑的氛圍,也使他們加深了對角色的情感體驗,受到友善、互幫互助的教育。
2、鼓勵想象,學會交流
這節(jié)課,我適當?shù)剡\用了獎勵機制,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充分地讓他們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贊許、羨慕,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增加交流的信心。在交流活動中,重視學生文明態(tài)度和語言修養(yǎng)。讓他們對聽到的內(nèi)容進行點評、評議,培養(yǎng)傾聽能力,提高傾聽水平。學生對所聽內(nèi)容能作出積極的反應(yīng),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能通過協(xié)調(diào)合作解決問題。
這節(jié)課,我的教學指導(dǎo)思想是: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里說話,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倡導(dǎo)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給每個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系列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zhì)的教案。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以下為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系列,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
(一)學習后鼻韻母ang。
1.學發(fā)音
教師示范發(fā)ang的音,邊讀邊講發(fā)音方法,講解發(fā)音要領(lǐng),并做示范“先發(fā)ɑ 的音,然后舌根抬高頂住軟腭,氣流從鼻腔出來?!睂W生觀察、模仿,體會發(fā)音要領(lǐng)。學生反復(fù)練讀??梢岳貌鍒D,借助“羊”讀準ang的音;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發(fā)音方法,“一只小羊ɑng ɑng ɑng”。
2.教學ang與聲母組成的音節(jié)。
(1)拼讀含有anɡ的三拼音節(jié):gu-ang-guang ,ku-ang-kuang,hu-ang-huang。
(2)拼讀含有anɡ的音節(jié):bāng、zhuàng、qiáng、chuāng,教師范讀,教給學生拼讀的方法,學生自由練讀,指讀,齊讀。
(3)在學生討論的基礎(chǔ)上,教師講解:讀的時候要先讀聲母,再讀u(i),緊連著讀ɑng,要由慢到快,連成一個音節(jié)。
3.教師范讀:(多讀幾遍,讓學生逐步地模仿著讀,悟出讀法)學生學讀。
(二)學習學習后鼻韻母eng。
1.學發(fā)音。
教師示范發(fā)eng的音,邊讀邊講發(fā)音方法,講解發(fā)音要領(lǐng),并做示范?!跋劝l(fā)e 的音,然后舌根抬高頂住軟腭,氣流從鼻腔出來。”學生觀察、模仿,體會發(fā)音要領(lǐng)。學生反復(fù)練讀。可以利用插圖,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發(fā)音方法,“一盞臺燈eng eng eng”。
2.拼一拼,讀一讀。
拼讀eng與聲母組成的音節(jié)。
rēng héng fēng dēng
拼讀方法: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三)學習后鼻韻母“ing”。
1.教師示范發(fā)ing的音,邊讀邊講發(fā)音方法,講解發(fā)音要領(lǐng),并做示范?!跋劝l(fā)i的音,舌尖向下,舌頭向后縮舌根抬起并抵住軟腭,氣流從鼻腔出來?!睂W生觀察、模仿,體會發(fā)音要領(lǐng)。學生反復(fù)練讀。可以利用插圖,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ing的發(fā)音方法,“一只老鷹ing inging”。
2.拼一拼,讀一讀。
拼讀ing與聲母組成的音節(jié):jǐng bǐng tīng
qīng 。
3.區(qū)別ing與ying。
出示ing與ying,比一比,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預(yù)設(shè):
(1)ing與ying讀音完全相同。
(2)ing是后鼻韻母,ying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
(四)學習后鼻韻母“ong”。
1.教師示范發(fā)ong的音,邊讀邊講發(fā)音方法,講解發(fā)音要領(lǐng),并做示范。“先發(fā)o的音,然后舌尖向下,舌頭向后縮舌根抬起并抵住軟腭,氣流從鼻腔出來。”學生觀察、模仿,體會發(fā)音要領(lǐng)。學生反復(fù)練讀。可以利用插圖,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ong的發(fā)音方法,“鬧鐘一響ong ong ong”。
2.拼一拼,讀一讀。
(1)拼讀ing與聲母組成的二拼音節(jié):zhōng hǒng
sòng。
qīng 。
(2)拼讀ing與聲母組成的三拼音節(jié):
ji-ong-jiong
qi-ong-qiong
xi-ong-xiong
【設(shè)計意圖:在情境圖的引領(lǐng)下,認讀字母的發(fā)音,拼讀相應(yīng)的音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拼音字母的積極性。】
第二課時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
1.烏鴉是用什么辦法喝到水的?請大家讀一讀課文。(烏鴉把小石子一顆一顆地放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烏鴉就喝著水了。)
2.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識記、書寫“石”字。
(1)瓶子里的水是怎樣升高的?(漸漸)能換個詞嗎?(慢慢、一點一點)用“漸漸”說一句話。教師引讀: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烏鴉就——(喝著水了)。
(2)瓶子里的水為什么會漸漸升高呢?(放進了小石子。)
識記、書寫“石”字。教師在田字格中書寫,強調(diào)注意筆順,第二筆是撇,要舒展一些。書空、動筆寫。學生組詞(石碑、石頭等)。
(3)烏鴉是怎樣把小石子放進瓶子里的?(一顆一顆)從這個詞語我們可以看出什么?(小石子多、小烏鴉做事認真、有耐心……)
(4)指導(dǎo)學寫“多”字。注意音節(jié)是三拼音,介母不要丟;書寫時上下兩個“夕”要豎直摞起來。
(課件出示“烏鴉把小石子一顆一顆地放進瓶子里?!?
(5)認讀“放”字,學習“反文旁——攵”。
(6)指名朗讀句子,教師相機指導(dǎo)。
(7)齊讀第3自然段。
3.為什么烏鴉放進瓶子里的是“小”石子?而且要“一顆一顆”地放進瓶子里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設(shè)計意圖:閱讀理解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有難度,本節(jié)課從課后的訓(xùn)練題入手,指導(dǎo)學生學習課文的重點部分。在整體感知了課文內(nèi)容后,用課后的練習題揭示教學目標,重點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把字、詞、句的理解與有感情朗讀訓(xùn)練有機結(jié)合起來。通過理解,指導(dǎo)朗讀,讀出語氣。做到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訓(xùn)練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教學結(jié)束前的問題設(shè)計,為繼續(xù)學習埋下了伏筆。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3
課前要求:
認真地聽、大膽地說、有感情地朗讀、仔細地寫
(一)激趣導(dǎo)入
1、師:噓!聽誰來了?播放鬧鐘聲音引出:鬧鐘(板書)
鬧鐘: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上節(jié)課跟大家學得很開心,這節(jié)課我要來考考大家了。敢接受挑戰(zhàn)嗎?
2、出示生字詞認讀
3、可以用你喜歡的一個詞語來說一句話嗎?
4、有一個多音字,在不同的語句中讀音也不同。(出示一段話,試讀、齊讀。)媽媽騎著自行車,帶我到銀行里去。我看到路上有許多行人,銀行門口有一行大字。
(二)新授
1、師:小鬧鐘發(fā)起的挑戰(zhàn)是難不倒大家了,今天他起了個大早,你猜猜它想干什么?
(小鬧鐘想為朋友們做點事)
2、它去了哪些朋友的家里?看到了什么?
請小朋友們打開課本第78頁,自己讀課文,并用鉛筆把你找到的畫出來。
3、交流匯報
(1)貓頭鷹,在它的家發(fā)現(xiàn)了什么?(日記)
日記上寫著:晚上我抓了三只老鼠,完成了任務(wù)。
小鬧鐘看到它的日記說了什么
(2)小兔子,在他的家小鬧鐘又看到了什么?(作息時間表)
小兔子需要他的幫助嗎?
(3)小熊,他在干什么?(睡懶覺)他想改掉這個壞習慣嗎?請小朋友們讀一讀4-6自然段,想一想:小熊怎樣改掉了睡懶覺的壞習慣?
(4)匯報交流,指導(dǎo)朗讀。
出示句子:“小鬧鐘就使勁鬧起來:嘀鈴鈴,嘀鈴鈴,該起床了!”
現(xiàn)在你就是小鬧鐘,你會怎樣鬧?(指名讀)
(5)你喜歡小熊嗎?
(6)同學們想一想,小熊以后還會睡懶覺嗎?他有自己的努力方向,愿意自己支配時間。又得到了小鬧鐘的幫助,他不但改掉了睡懶覺的壞習慣,還養(yǎng)成了早起的好習慣。我們真為他高興!
4、拓展延伸:
(1)剛才,小鬧鐘分別到了貓頭鷹、小兔子和小熊的家。想一想,他還到誰家?
(2)如果小鬧鐘早上6點半到你家,他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你又會怎樣對他說呢?
(同桌說一說,指名匯報)
5、自己再一次有感情地讀讀課文。小鬧鐘和誰做了朋友?(播放背景音樂,學生小聲自讀課文。)
6、同學們有的像貓頭鷹一樣把要做的事記下來,有的像小兔子一樣制定作息時間表,還有的像小熊一樣上鬧鈴,提醒自己。你們能夠合理地利用和支配時間,小鬧鐘也和你們成為了朋友。
(四)指導(dǎo)書寫“已己”“經(jīng)勁”。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一些字,有些字不但會認,還要會寫。
1、板書“已己”“經(jīng)勁”
2、說說這兩組字應(yīng)該怎樣才能寫好。
3、學生練習寫字。師巡視指導(dǎo),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4、集體反饋,展評學生作業(yè)。
總結(jié):
小鬧鐘看到同學們能夠抓緊時間認真寫字,非常高興,他有一份關(guān)于時間的禮物要送給我們——
(課件出示:)“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p>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p>
聽配音朗讀,師生齊讀。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4
出示情境圖,引出ai、ei、ui三個復(fù)韻母。
導(dǎo)言:在這個美好的季節(jié)里,幾個小弟弟和小妹妹圍坐在一起聽老奶奶講故事。(課件出示文中情境圖)同學們,你們瞧,他們聽得多認真啊!
1.教學復(fù)韻母ai。
(1)孩子們,看到這位老奶奶,你有沒有想到自己的奶奶呀?
你愛你的奶奶嗎?除了奶奶,你還愛誰呢?
預(yù)設(shè):
我愛爸爸;我愛媽媽;我愛爺爺;我愛老師……
(2)教學ai的發(fā)音,認清字形。
①把“愛”這個音讀成一聲就是今天我們要認識的新韻母ai,(課件出示ai)你發(fā)現(xiàn)了嗎?這位韻母朋友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單韻母有什么不同?(由兩個單韻母組成。)像這樣由兩個單韻母組成的字母叫復(fù)韻母,跟老師說:復(fù)韻母。
②教師引學:讀復(fù)韻母,跟單韻母一樣,也有發(fā)音方法。現(xiàn)在,老師來讀ai,請同學們小耳朵認真聽,小眼睛仔細看,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準備好了嗎?(師示范發(fā)ai的音)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預(yù)設(shè):我發(fā)現(xiàn)老師的嘴巴在動。
我發(fā)現(xiàn)老師的嘴巴開始是大的,后來變小了。
③教師指導(dǎo)學生發(fā)音:你們真是神耳朵,亮眼睛。發(fā)現(xiàn)了讀準復(fù)韻母的好方法。讀ai的時候,就是先張大嘴巴發(fā)a的口形,馬上滑向i的口形,口形由大到小是有變化的,讀得快一點兒,就是ai。請跟老師一起讀。(生發(fā)音)老師及時幫助正音。(指讀、男生讀、女生讀、同桌互讀正音)
(3)四聲練習。
注意ai的調(diào)號標在a上,結(jié)合口語訓(xùn)練進行四聲練習。
教師指導(dǎo)讀。
āi:我挨著你,你挨著我。
ái:冬天來了,到處都是皚皚的白雪。
ǎi:姐姐高,弟弟矮。
ài:我愛爸爸,爸爸也愛我。
(4)拼讀練習,鞏固發(fā)音。
導(dǎo)言:ai也有許多聲母朋友,比如n和ǎi可以拼成nǎi這個音節(jié)(出示拼音卡nǎi),誰會像老師這樣把其他聲母和ai的四聲拼成一個音節(jié)?自己先大聲地練一練。我們開列小火車吧!課件出示第40頁ai的拼讀圖,變色一個拼讀一個。
2.遷移方法,學習ei。
(1)看圖說話引出ei。
大家看,小弟弟和小妹妹們圍成了一個圈,是不是呀!在老師剛才的這句話中有兩個音,請同學們注意聽:mèi wéi
(2)教學ei的發(fā)音,認清字形。
教師引導(dǎo)學生發(fā)音:接下來我們要認識第二位韻母朋友(課件出示ei)。ei和ai一樣也是復(fù)韻母。它們的發(fā)音方法是一樣的,想想剛才的好方法,自己動動嘴,試試看!讀ei的時候,嘴巴是——(從e的口形到i的口形。)(個人讀、小組讀)
(3)四聲練習。
注意ei的調(diào)號標在e上。結(jié)合口語訓(xùn)練進行四聲練習。
(4)拼讀練習。
導(dǎo)學:ei也有許多聲母朋友,比如剛才的mèi、wéi,誰會把其他聲母和ei拼成一個音節(jié)?自己先大聲地練一練吧!
我們一起來開小火車,課件出示第40頁ei的拼讀圖,變色一個拼讀一個。
3.運用規(guī)律,合作學習ui。
(1)教師引學:打電話引出ui。
我們今天的第三位朋友在哪里呢?打個電話催催吧!誰會打電話(師做打電話的樣子)?丁零零,丁零零。生:喂,你是誰?師:我是今天單韻母請的客人,你們別急,我馬上就到,再見。
同學們,其實×××打電話時,已經(jīng)用到了我們要找的第三位客人。打電話時,×××一開口就是“喂”,“wei”讀成第一聲的時候就是復(fù)韻母ui。(課件出示ui)
(2)教會發(fā)音方法。
同學們真聰明,看到ui就想到了復(fù)韻母的發(fā)音方法,怎么讀?(指生說:先準備發(fā)u的音,馬上滑到i的音,就是ui。)
(3)四聲練習??删幊身樋诹镌诳谡Z中練習。
師生共同完成“山谷回聲”的游戲吧!
師:ui——大山,你好!生:ui——大山,你好!
ui——我愛你們!ui——我愛你們!
ui——我會讀ui了!ui——我會讀ui了!
(4)拼讀練習。課件出示第40頁ui的拼讀圖,開火車拼讀。
4.結(jié)合語言,鞏固運用:在生活中,我們排隊伍,一個挨一個。這里就有韻母ai的讀音。教師指導(dǎo)學生用這幾個韻母組詞,再說一句話。(學生組詞造句,并嘗試用多種方式記憶音、形。)
5.自主探究,總結(jié)規(guī)律:同學們,通過我們的努力知道了復(fù)韻母ai、ei、ui的讀音。看,智慧老人又給它們戴上了四頂小帽子。(課件:四聲調(diào)的韻母)誰能嘗試讀一讀。(學生開火車順序、逆序、亂序讀四聲調(diào)的韻母)同學們,這三個韻母的聲調(diào)標在什么字母的上邊,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在在小組內(nèi)研究研究。(小組探究規(guī)律)師生總結(jié)標調(diào)規(guī)律:有a不放過,沒a找o、e,i上標調(diào)去掉點,i、u并排標后邊。
6.示范指導(dǎo)、練習書寫:同學們,ai、ei、ui我們已經(jīng)會讀了,那怎么書寫呢?現(xiàn)在,我們就把它們請到四線格內(nèi)來做客吧!教師示范書寫并指導(dǎo):每個韻母是一個整體,兩個字母要靠近些,但不要太擁擠。(學生先描紅,再在練習本上書寫)教師巡回指導(dǎo)。
預(yù)設(shè):a占中格,i占上中格,書寫時a和i要靠近一些。
e一筆寫成,起筆橫要寫直;i占上中格,點不要寫得太大。
u占中格,i占上中格,兩個字母寫時要靠近。
設(shè)計意圖:變以往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變以往教師教給學生標調(diào)規(guī)律,為學生自主探究規(guī)律,充分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每一小節(jié)的后面適當加了游戲、兒歌、拼讀練習,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真正體現(xiàn)了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達到了樂學、愛學的目的。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a o e》教案分析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a o e》教案分析”,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部編版小學
年級語文上冊《a o e》教案分析
1 a o e
教案設(shè)計
設(shè)計說明
《語文
程
準》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因此,我們應(yīng)努力改變傳統(tǒng)的拼音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式,在
的指導(dǎo)下,遵循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景、編順口溜、做游戲、合作拼讀等形式,讓孩子在自主實踐中興趣盎然地學習,努力創(chuàng)造出有利于學生主動合作,探究的氛圍,使枯燥、單調(diào)的拼音
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熱情,在各種情境中快樂地學習拼音,享受拼音。
前準備
1.多媒體
件、拼音卡片、畫有四線格的小黑板、錄音機、情境設(shè)計圖。(教師)
2.拼音卡片。(學生)
時安排
2
時。
教學過程
時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
1.(播放錄音)請聽錄音:小朋友,你們剛剛結(jié)束幼兒園的生活,來到學校讀書學習,成為
名光榮的小學生了,面對
個個不認識的字,你們別急,給它們戴上小帽子,你就認識了,這些小帽子就是漢語拼音,漢語拼音的作用可大了,它可以幫助我們識字、學習普通話、查字典,還能幫助我們用電腦打字呢!
2.過渡:漢語拼音ɑ、o、e的作用這么大,所以我們
定要學好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漢語拼音的
。
設(shè)計意圖: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
個歡樂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祖國文字的熱愛,利用智慧老人的話,引出漢語拼音并介紹漢語拼音的用途,激發(fā)學生學好漢語拼音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學習
出示多媒體
件,學生觀察思考:圖上畫了誰?他們正在干什么?
1.學習ɑ。
(1)看圖:小女孩在干什么?(在進行發(fā)聲練習。)我們也來試試。
(2)老師出示拼音卡片:ɑ,講解并示范發(fā)音,學生模仿。
(3)師:在發(fā)ɑ時,嘴巴怎樣?引導(dǎo)學生編順口溜:張大嘴巴ɑ、ɑ、ɑ。
(4)學生練習用ɑ說
句話。
(5)觀察小女孩圖,看哪部分與ɑ的形狀有關(guān)系?識記并書寫ɑ。
2.出示
件,認識四線格,并指導(dǎo)書寫a。
(1)介紹四線格,引導(dǎo)觀察:小朋友們,老師畫的這幅圖,數(shù)數(shù)有幾條線。(四條。)這就是四線三格,指出上格、中格、下格。我們的拼音字母都寫在這個四線三格里。小朋友們觀察
下ɑ在四線格的位置。
(2)老師講解筆順并范寫:ɑ先寫半圓再寫
豎,留個小尾巴。學生書空。誰來學著老師說說并告訴大家怎么寫。現(xiàn)在在書上
21頁描紅,看誰寫得好。
3.學習o。
過渡:小女孩發(fā)出的聲音引來了許多小動物,你們看誰來了?
(1)出示公雞打鳴圖:公雞在干什么?誰來學
學?
師:公雞發(fā)出的喔喔聲,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字母o的發(fā)音。
(2)出示卡片,學習o的發(fā)音。(教師講解、示范發(fā)音;學生練習發(fā)音。)
(3)學生自編順口溜:嘴巴圓圓ooo。
(4)學生用o練習說
句話。
(5)師:這個o像什么?你是怎樣記住它的形的?(可以編順口溜,可以形象記憶。)
(6)指導(dǎo)書寫:小朋友們,o像
個圓,要寫得均勻,教師范寫,學生描紅。
4.學習e。
過渡:聽到公雞的叫聲,大白鵝也來了。
(1)
件出示大白鵝:
小朋友和它打個招呼,(大白鵝好!)大白鵝在水中的倒影,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字母e。
(2)學習e的發(fā)音。(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
(3)學習自編順口溜幫助記憶:嘴巴扁扁eee。
(4)由圖中大白鵝的倒影引出字形e,識記,書寫。小朋友們再仔細觀察
下這個e,像什么呢?(白鵝的倒影。)聰明的小朋友再找找它與我們學的o有什么不同。(e不是
個圓,它中間有
橫,而且
橫轉(zhuǎn)彎的地方不封口。)
(5)指導(dǎo)書寫:中間有
橫,右邊不封口,e只有
筆。教師范寫,學生書空、描紅。
設(shè)計意圖:利用插圖啟發(fā)學生說出字母與圖的哪
部分相似,學習發(fā)音,記憶每
個字母的形狀,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學起來就不會感到枯燥、乏味。
三、趣味游戲,鞏固
知
1.我會讀??窗鍟氉x。(鞏固音)
2.摘果子。(鞏固形)
件出示
棵大樹,樹上有大蘋果,蘋果上寫有ɑ、o、e、b、m、d、n等字母,找到今天所學的字母,如果對了,水果就落地。
3.猜
猜。四人
組,
名同學做這幾個字母的手勢,另外的同學猜。還可以在同學的手心上寫
寫讓同學閉上眼睛感受后再猜。
4.角色扮演(小女孩、大公雞和大白鵝):
天清晨,大公雞喔喔地叫了,發(fā)音o;小女孩聽到了公雞的叫聲,馬上起床,來到草坪上,開始發(fā)音練習,發(fā)音ɑ;你看她多勤奮啊,她動聽的歌聲引來了大白鵝,發(fā)音e。他們多開心??!
設(shè)計意圖:引導(dǎo)學生自己探究字母的發(fā)音、記住字形、編順口溜、練習說話,游戲,在鞏固字母的發(fā)音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枯燥的字符“活”起來,讓學生的才華“露”出來,讓機械的記憶“趣”起來。
四、歸納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1.師:今天我們認識了三個
朋友ɑ、o、e,不僅知道了它們的名字,還記住了它們的樣子。它們還特別愛美呢,喜歡戴上各種不同的帽子,下節(jié)
我們
起去認識
下戴帽子的它們吧。
2.請小朋友們把我們今天認識的三個
朋友回家讀給爸爸媽媽聽,并寫給爸爸媽媽看。明天老師再問大家,看哪位小朋友記得又快又好,不僅會讀還會寫。
設(shè)計意圖:在趣味談話中,總結(jié)本
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知識的整合。并引出下節(jié)
學習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二
時
、復(fù)習字母,導(dǎo)入
1.抽讀卡片:小朋友們上節(jié)
我們學習了幾個單韻母,誰還記得?(指名回答)多媒體
件出示。其他小朋友
定也記得,不信我們
起讀讀。(齊讀)
2.抽讀ɑ、o、e卡片。指名說是怎么記住它們的,說口訣。(圓圓臉蛋ɑɑɑ,
個圓圈ooo,白鵝倒影eee。)
3.看口形猜單韻母。
4.指名說發(fā)音口訣。(嘴巴張大ɑɑɑ,嘴巴圓圓ooo,嘴巴扁扁eee。)
5.教師說單韻母,學生擺口形,然后發(fā)音并從自己的卡片中找出字母。
設(shè)計意圖:復(fù)習鞏固上節(jié)
內(nèi)容,喚醒孩子已有的知識儲備。從而更好的進入本
的學習。
二、結(jié)合兒歌,學習四聲
1.過渡:現(xiàn)在就讓我們進入下
輪的“魔法”活動。
2.認識聲調(diào)符號和四種聲調(diào)名稱。
(1)漢語拼音規(guī)定
個音節(jié)有4個音調(diào)。它們好像四個兄弟,名字各不相同,讀音的高低升降情況也不相同。
(2)板書四個聲調(diào)并講述:這4個聲調(diào)符號分別用來表示4種聲調(diào),
寫在字母的上端。
“”的表示
聲,
“”的表示
二聲,
“”的表示
三聲,
“”的表示
四聲。指著聲調(diào)符號分別領(lǐng)說“
聲、
二聲、
三聲、
四聲”。
(3)教師配合手勢教學聲調(diào)兒歌:
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
3.學習ɑ的四聲。
(1)出示
件小白兔開車圖講述:“汽車平走āāā,汽車上坡ááá,汽車下坡又上坡ǎǎǎ,汽車下坡ààà?!?br>
(2)教師邊打手勢邊范讀,讓學生看清手勢,聽清四聲的不同讀音。
(3)按四聲順序請同學讀,檢查學生讀音的情況。指名讀,互相讀,開火車讀。
(4)教師教兒歌:
聲高高平又平,二聲就像上山坡,三聲下坡又上坡,四聲就像下山坡。
(5)學生自由練讀ɑ的四個聲調(diào)。
(6)教師指生讀ɑ的四個聲調(diào)。重點練讀ɑ的二聲和三聲。
(7)打亂四聲順序練習讀,逐步達到能正確地直呼出帶調(diào)韻母。
4.學習o的四聲。
(1)師:o和ɑ
樣也有四個聲調(diào)。
(2)多媒體
件出示:ō、ó、ǒ、ò,教師提問:誰能像讀ɑ的四聲那樣,試著讀
讀o的四聲。學生練習。
(3)教師糾正學生發(fā)音,學生練習讀o的四聲。
(4)多媒體
件出示o的四個聲調(diào),打亂順序讀。
5.學習e的四聲。
(1)出示
件:
朋友e也有四個兄弟,它們也想跟小朋友交朋友,你們歡迎嗎?
(2)學生自主學習e的四聲:ē、é、ě、è。
(3)小組合作學習,組內(nèi)齊讀,組長抽讀。
(4)教師指學生讀,學生評議,教師相機指導(dǎo)。
(5)聯(lián)系日常生活,教師引導(dǎo)用帶調(diào)的e組詞:é飛蛾、額頭;ě惡心;è餓了、兇惡。
(6)多媒體
件出示e的四個聲調(diào),打亂順序讀。
6.出示:āōē、áóé、ǎǒě、àòè,教師范讀
遍,學生練讀五遍,分組讀、齊讀各
遍。說
說阿姨的ā是
幾聲,喔喔叫的wō是
幾聲,小鵝的é是
幾聲。(阿姨的ā是
聲,喔喔叫的wō也是
聲,小鵝的é是
二聲。)
設(shè)計意圖:結(jié)合小兔開車圖學習ɑ、o、e的四個聲調(diào),再利用兒歌引導(dǎo)學生讀準ɑ、o、e的四個聲調(diào),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拼音學習能力。
三、多種形式,反復(fù)練讀
1.抽讀ɑ、o、e的四聲卡片。
2.聽老師讀不同聲調(diào)的3個單韻母,說出是
幾聲。
3.給三個孩子分別起字母名字,
個叫ɑ,
個叫o,
個叫e,然后請他們上臺介紹自己。還可以給這三個字母分別加上四個聲調(diào)再起12個名字。
4.看屏幕開火車讀。(屏幕顯示:帶調(diào)的ɑ、o、e共12個字母隨機逐個閃爍,輪到的同學就讀那個閃爍的帶調(diào)單韻母。)
5.同桌互讀。
(1)小朋友。請拿出我們制作的單韻母卡,同桌互相認讀。
(2)請兩對小朋友上講臺前試試互相認讀。
6.二、三聲對比讀。á—ǎ、ó—ǒ、é—ě。
7.抄寫ɑ、o、e,再依次加聲調(diào)符號。在四線格的中格每行分組寫4個ɑ、4個o、4個e。
設(shè)計意圖:運用抽讀、指讀,同桌讀、對比讀等多種方式,反復(fù)練習ɑ、o、e的四個聲調(diào),使學生掌握了ɑ、o、e的四個聲調(diào)的讀法,為以后的拼音學習打下了扎實的基礎(chǔ)。
四、歸納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1.小結(jié):我們認識了3個拼音朋友,單韻母ɑ、o、e,不僅掌握了它們的音形,能夠正確書寫,而且能讀準四個聲調(diào),真棒!
2.回家做字母卡片,然后讀給爸爸媽媽聽。
設(shè)計意圖:總結(jié)本
學習內(nèi)容的同時,把
內(nèi)知識延伸到
外,使學生對開學
的拼音知識掌握得更扎實,更牢固,提高學生學習的欲望。
教學反思
1.從圖入手,引導(dǎo)學生觀察圖上畫了誰,他們在做什么。學生回答小女孩在唱歌,小女孩發(fā)出的聲音就是字母ɑ的音。張大嘴發(fā)ɑ要響亮。這樣初入學的兒童易于接受,知識給得很自然,重點觀察小女孩的頭,以配合字母ɑ的字形記憶。
2.重視起始教學,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書寫的指導(dǎo),為學生寫好字打下基礎(chǔ)。
3.根據(jù)兒童年齡特點,采用了多種方式記憶字形。如順口溜記憶,用動作表演記憶,使學習富于情趣,讓學生愉快學習。
4.練習四聲時將重點放在二聲、三聲。通過手勢的幫助使四聲發(fā)音更加準確。最重要的是根據(jù)兒童的遺忘規(guī)律,在準確的教學后堅持反復(fù)有序的練習及循序漸進的復(fù)習。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分析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為此老師就需要在上課前準備好教案,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yīng)該怎樣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分析”,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部編版小學
年級語文上冊
單元教案分析
單元
1 天地人
教案設(shè)計
設(shè)計說明
《語文
程
準》指出:低年級的識字教學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要想讓學生獲得濃厚的識字興趣,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以后的識字活動中,這
節(jié)的識字體驗尤為重要。然而,剛?cè)胄@,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尚未形成,學習注意力維持時間尚短,學習興趣容易被激發(fā),也容易消散。因此,識字教學必須建立在“趣味”的基礎(chǔ)上,借助多種活動進行,如,在看圖中識字,在表演中識字等,引導(dǎo)學生經(jīng)歷識字過程,獲得識字體驗,最終準確識字。
前準備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
件。(教師)
2.預(yù)習生字,做字卡。(學生)
時安排
1
時。
教學過程
、激趣導(dǎo)入,認識“天、地、人”
1.互動活動
:同學們玩過“相反動作對對碰”這個游戲嗎?老師說舉起右手,你們就舉起左手。我說什么,你們就做我說的相反的動作,明白嗎?
2.互動活動二:同學們反應(yīng)真快,如果我把這個游戲變成“相反詞語對對碰”,你們會嗎?比如我說左,你對——右。
3.(教師板書“天”和“地”)引言:我們生活在天和地之間,我們是——人。(板書“人”)
設(shè)計意圖: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游戲是最能走近其心靈的,因為每個孩子都喜歡游戲。兩個游戲的設(shè)計都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
,讓孩子在游戲的“趣味”中慢慢走進學習目
,達到“
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欣賞童謠,認識“你、我、他”
1.播放童謠視頻。(你是媽媽,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媽媽對我說:“孩子,孩子,你是媽媽的好娃娃?!卑职謱ξ艺f:“娃娃,娃娃,媽媽對你說的啥?”我對爸爸說:“爸爸,爸爸,媽媽說我是她的好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
家,什么都不怕。)將視頻定格在最后
句話。
2.學生嘗試朗讀這個句子?;貞浳覀儎偛趴催^的童謠,“你”指誰?“我”指誰?“他”指“誰”?
3.互動活動。教師面向全體同學,用手勢分別指自己、
名同學和另外
名同學,引導(dǎo)學生交流:“我”是誰,“你”是誰,“他”是誰。然后,學生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表達。
4.教師板書“你 我 他”,學生認讀。
設(shè)計意圖:童謠激發(fā)興趣,引導(dǎo)學生在具體的觀察體驗中體會“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后進行互動交流,在實際的情境中再
次感受三個人稱代詞的不同含義。
三、利用字卡,認讀生字
1.教師引導(dǎo)學生觀察板書的6個會認字,學生充分認讀。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讀互考。如果同桌讀錯了,學生可以當小老師教同桌讀字。
3.開火車輪讀字卡,有錯及時糾正。注意“人”是翹舌音;“天”是前鼻音。
4.自主識字:我們怎樣才能把它們記住呢?選擇
個你喜歡的字,
邊觀察字卡,
邊說
說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字。
5.學生舉字卡到黑板前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dǎo)。
天:(1)聯(lián)想識字。獨體字,“大”字多
橫就是“天”,“夫”字不出頭也是“天”。
(2)字理識字。象形字,出示圖片,古時候“天”字像正面站著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頭,引申為頭頂以上的天空。
(3)組詞識字:天上、每天、天真。
地:(1)熟字加偏旁識字。左右結(jié)構(gòu),“也”字左邊加個“”。
(2)“加
加”的方法識字。左邊是“土”,右邊是“也”,合起來就是“地”。
(3)組詞識字。大地、地面、土地。
他:(1)熟字加偏旁識字。左右結(jié)構(gòu),“也”字左邊加個“亻”。
(2)“加
加”的方法識字。左邊是“亻”,右邊是“也”,合起來就是“他”。
(3)組詞識字。他們、他人、他鄉(xiāng)。
(4)形近字比較識字?!暗亍焙汀八钡挠疫叾际恰耙病?,字的左邊不同,“他”與人有關(guān),所以是“亻”,“地”與土有關(guān),所以是“土”。
人:(1)數(shù)筆畫識字。獨體字,
筆是撇,
二筆是捺。
(2)字理識字。象形字,出示圖片,古時候“人”字像
個人的側(cè)視形象,頭、臂、身、腿、足齊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點。
(3)猜字謎識字?!疤煜?p>絕”或者“春節(jié)放假三天”。
(4)組詞識字。大人、人民、人們。
我:(1)聯(lián)想識字。獨體字,“找”字頭上多
“撇”。
(2)組詞識字。我們、我的、我家。
你:(1)部件組合法識字。左右結(jié)構(gòu),“亻”加“爾”。
(2)組詞識字。你的、你們、你家。
設(shè)計意圖:低年級識字教學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復(fù)現(xiàn),根據(jù)兒童“先快后慢”的遺忘規(guī)律,當堂抓好多種形式復(fù)現(xiàn)和認字顯得尤為重要。利用玩生字卡片識字是
個很好的方法,時間充裕,全體參與,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也提升了識字能力。
四、游戲鞏固,
堂總結(jié)
1.
件出示識字大轉(zhuǎn)盤(轉(zhuǎn)盤上面
有本
生字)。學生轉(zhuǎn)轉(zhuǎn)盤,轉(zhuǎn)到哪個字,就用那個字擴詞并說
句話。
2.小結(jié):我是老師,你是我的學生,他也是我的學生。我們共同生活在天和地之間,
起做熱愛學習、勤奮努力的人。
設(shè)計意圖:在游戲中鞏固6個生字,并借助游戲進
步應(yīng)用生字,組詞、造句是對識記生字情況的進
步檢驗,更是深入理解字義,運用生字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教學反思
本節(jié)
設(shè)計重點體現(xiàn)“三務(wù)實”,即思想務(wù)實、設(shè)計務(wù)實、過程務(wù)實。真正引導(dǎo)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識字,在快樂活動中識字。
1.多種方法識記,提高識字效率。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教學的難點。本節(jié)
以6個生字的識記為重點,引導(dǎo)學生在觀察的基礎(chǔ)上,思考識記生字的方法。在匯報的過程中,識字的方法變得多元化;在教師點撥的過程中,識字的方法變得有效化。
2.《語文
程
準》在低年級的教學目標
中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這種喜歡和愿望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育中去激發(fā)和培養(yǎng)。比如在教學生字時,用生字卡片,讓孩子們?nèi)剿膫€人為
小組進行合作,想辦法記字。播放《你、我、他》視頻童謠,創(chuàng)設(shè)情境識字。將情境帶入
堂,將
堂還給學生,給學生更多的活動空間。
2 金木水火土
教案設(shè)計
設(shè)計說明
這是
篇短小的兒歌,前兩行數(shù)字與五行相對,后兩行天地與日月相應(yīng)。朗朗上口的誦讀極易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本
堪稱識字小文的典范。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獨立識字的能力,是
程
準著力強調(diào)的基本理念。因此,本節(jié)
教師以自主交流、小組互動為主體,努力將學生的識字愿望與
程
準理念相結(jié)合,引導(dǎo)學生“學習獨立識字”,獲得識字過程的豐富體驗。
前準備
1.生字卡片。(師生)
2.本
生字相對應(yīng)的圖片。(教師)
3.
件。(教師)
時安排
1
時。
教學過程
、音頻激趣,誦讀導(dǎo)入
1.導(dǎo)言:聽,
群小朋友在誦讀什么呢?
2.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頻文件,組織學生認真傾聽3遍。
3.交流:你聽清小朋友誦讀的內(nèi)容了嗎?你能嘗試著說
說嗎?
4.播放《金木水火土》視頻文件(帶有字幕),學生看著文字,跟著聲音誦讀。
設(shè)計意圖:
年級學生對
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尤其對朗朗上口的兒歌更是充滿興趣,上
伊始,就將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學內(nèi)容上,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自主交流,了解韻文
1.自由朗讀兒歌,遇到讀不準的生字,先圈起來,再請教老師或者同學,反復(fù)讀幾遍。
2.指名朗讀,集體訂正后齊聲誦讀。
3.小組合作:
(1)自由朗讀小文,
邊讀
邊想
想:每
句話講了什么內(nèi)容?
(2)你讀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訴小組同伴。
4.集體匯報,教師相機指導(dǎo),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行中“
二三四五”是數(shù)字。除此以外,你還知道哪些數(shù)字?(六七八九十等)
(2)
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教師講解:古代的人喜歡用五行代表自然萬物,他們認為自然界的
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關(guān)。
(3)
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頭上為天,腳下為地。我們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間。
(4)
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陽和月亮”,太陽和月亮從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變。
5.齊聲誦讀。
設(shè)計意圖:韻文內(nèi)容簡單,教師引導(dǎo)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chǔ)上展開小組合作,在互動交流中獲得對韻文內(nèi)容的大致理解,教師再針對重點和難點加以點撥,必然實現(xiàn)水到渠成的教學效果。
三、合作學習,識記生字
1.小組合作:仔細觀察老師發(fā)給同學的7張字卡,怎樣能又快又準地記住它們?
2.學生匯報:大聲朗讀生字,并說
說你是怎樣記住這個生字的。
預(yù)設(shè):
(1)“
、二、三”是三個長得很像的兄弟,
個橫就是“
”,兩個橫就是“二”,三個橫就是“三”。教師相機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動畫。
(2)“上、下”也是兩個長得很像的兄弟,豎、短橫在“
”的上面,就是“上”;豎、點跑到了“
”的下面,就成了“下”。教師相機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動畫。
(3)“四”和“田”長得很像,把“田”里面的“十”換成“”就是“四”。
(4)“五”字可以用猜字謎的方法識記——
個“工”人腰里掛著
把折尺()。
3.出示字卡,學生領(lǐng)讀、自由讀、小組讀、開火車讀。
4.生字運用,在7個生字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字,為它組詞,比
比誰組的詞語最多。如果這個字的詞語較少,可以用其中
個詞說
個完整的句子。
設(shè)計意圖:引導(dǎo)學生自主學習,在小組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演示、資料補充,使學生對7個生字的字形和字義獲得整體上的認識。
四、指導(dǎo)書寫,掌握筆順
1.復(fù)習書寫姿勢:書寫時要做到哪“三個
”?(胸離桌子
拳遠;眼離書本
尺遠;手離筆尖
寸遠)
2.認識田字格:
(1)引言: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要練習寫字了!我們先來認識
個寫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2)動畫展示田字格,學生
邊觀察動畫中變紅色并閃爍的部分,
邊傾聽田字格的自我介紹。
我叫田字格,我中間的橫線叫“橫中線”,橫中線把我均勻地分為上下兩部分。我中間的豎線叫“豎中線”,豎中線把我均勻地分為左右兩部分。橫中線和豎中線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
(3)學生觀察田字格,用手指
指田字格的每
部分,再說
說它們的名字。
(4)教師小結(jié):寫字時,要注意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導(dǎo)書寫“
、二、三、上”。
(1)動畫展示“橫”“豎”兩個筆畫的書寫,學生先觀察它們的筆畫走向,書空模仿,再觀察兩個筆畫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練習本中練寫。
(2)動畫展示“
”“二”“三”“上”的筆順,學生
邊觀察
邊用右手模仿書空。
(3)觀察例字: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語文書
8頁中的書寫范例,看
看,每
個筆畫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師范寫,請同學們當小老師給老師講
講每
個筆畫應(yīng)該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學生說不準的地方,教師重點講解。
(5)學生完成書中寫字練習,先書空筆順,再觀察每
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看清難寫筆畫的寫法,然后描紅,最后練習書寫。(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
(6)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予以指導(dǎo)。
(7)利用投影儀進行書寫展評,鼓勵學生多觀察,掌握“橫”“豎”的寫法。
設(shè)計意圖:本節(jié)
是
年級學生
次書寫,因此教師的書寫指導(dǎo)必須到位。教師在本環(huán)節(jié)采用動畫演示、
本觀察、集中講解、教師示范、自由練寫等方法指導(dǎo)學生書寫,并針對關(guān)鍵筆畫進行了反復(fù)強調(diào),使學生準確掌握所學漢字的書寫,為后續(xù)的漢字書寫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教學反思
年級的小學生剛?cè)雽W,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本節(jié)
我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1.以動畫視頻化解教學難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剛?cè)雽W的孩子并不是每個人都有拼音基礎(chǔ),有些孩子識字量少,又不會拼音,他們讀起韻文來困難較多。小韻文音頻和視頻就解決了這
難題。另外,在寫字過程中,我利用動畫展示生字的筆順,利用動畫突出筆畫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這都起到了直觀示范的作用。學生的感知是清晰的,學生的理解是輕松的,學習的效果是實在的。
2.注重書寫姿勢的指導(dǎo)和要求,為學生夯實基礎(chǔ)?,F(xiàn)在的孩子大多不注重書寫姿勢,不注重握筆姿勢,寫著寫著,姿勢就發(fā)生了變化。因此,我在寫字指導(dǎo)過程中反復(fù)強調(diào)書寫習慣,反復(fù)糾正學生的錯誤習慣,并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dǎo)。
3 口耳目
教案設(shè)計
設(shè)計說明
古人以圖形作為文字使用,這些文字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象形字。象形字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征具體地勾畫出來,易于學生記憶字形,了解字義。
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體,對于圖畫情有獨鐘。因此,本
教學設(shè)計重在以圖畫構(gòu)建識字情境,以圖畫貫穿識字教學過程,讓學生在輕松的識字活動中感知字形,感知字義,并產(chǎn)生學習漢字的愿望。
前準備
1.多媒體
件,生字卡片、學習卡片。(教師)
2.生字卡片,學習卡片。(學生)
時安排
1
時。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dǎo)入
1.導(dǎo)言:同學們,你們都看過動畫片《機器貓》吧?機器貓有
個神奇的寶貝——“時光機”。只要坐上時光機,我們就可以回到過去。今天,我們
起坐上時光機到古代去看
看。
2.
件出示
個古代人物畫像。引言:咦?這個人好像缺少了
些器官。哦,原來它們在老師的桌面上,我們來做
個拼圖游戲把這些器官拼回去好嗎?
3.互動活動:師生板前活動,拼貼器官。
設(shè)計意圖: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p>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富于幻想,喜歡動畫人物,用動畫片中孩子們熟悉的人物導(dǎo)入
,是吸引他們認真學習的“良方”。
二、學習生字,掌握音、形、義
1.認識象形字。
(1)
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導(dǎo)學生觀察圖畫和字,說
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教師小結(jié):這些很像圖畫的符號,是古時候的
種文字,叫做象形字。
2.圖文對照,指導(dǎo)識記“目”“足”。
(1)對照圖畫和文字,猜猜它們是什么字?
(2)你是怎樣猜出來的?和大家說
說你的想法。
(3)教師相機點撥,引導(dǎo)學生識字。重點注意:
目:教師出示“目”的字理演變圖,簡單介紹后讓學生與圖片進行比較,找出“目”的字形與實物的聯(lián)系: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兩橫表示眼珠。
足:學生再次觀察實物圖片“足”和“足”的字理演變圖,說
說“足”的字形與實物的聯(lián)系。
(4)請學生做小老師領(lǐng)讀生字“目”和“足”,并擴詞。
(5)教師小結(jié):認真觀察圖畫,找
找圖畫和生字的聯(lián)系,我們就能了解這個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讀音,還能記住這個生字的字形呢!
3.小組合作,自主識記“口”“耳”“手”。
(1)
件出示三個字的字理圖。小組合作,商議識字方法,教師巡視,點撥指導(dǎo)。
(2)匯報交流。
預(yù)設(shè):
口:①象形字識記?!翱凇弊珠L得就像我們的嘴。
②數(shù)筆畫識記。
筆是豎,
二筆是橫折,
三筆是橫。
③用
用。“口”——口水、開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說
句話——看到紅燒肉我就流口水。
耳:①比較識記?!岸焙汀澳俊遍L得很像,“耳”的兩個長橫都出頭,右邊的長豎下面出頭。
②用
用?!岸薄?、耳聾、耳朵等,我能用它說
句話——我很喜歡吃木耳。
手:①數(shù)筆畫識記。
筆是撇,
二筆和
三筆都是橫,
四筆是彎鉤。
②用
用。“手”——左手、右手、雙手等,我能用它說
句話——我有
雙能干的手。
4.游戲鞏固。
(1)連
連。
將金文、小篆、楷書分成三組,請學生“連連說說”,看誰說得正確。先在自己的學習卡上連
連,同桌對照,講講自己的理由。然后讓
個學生到黑板上連。
(2)游戲。
學生有的拿圖畫,有的拿楷書,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對應(yīng)的朋友??勺寣W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這里”這樣的句子形式進行交流表達。
設(shè)計意圖:《語文
程
準》強調(diào):語文
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倡導(dǎo)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環(huán)節(jié)教學設(shè)計,猜字互動點燃了學生識字的熱情,小組合作在觀察和交流中感知字義,了解字形,使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為下
環(huán)節(jié)奠定基礎(chǔ)。
三、朗讀小文,認識“站”“坐”
1.學生觀察書中
10頁的插圖,你能用
個字來說出他們此時的動作嗎?(站坐)
2.教師板書兩個生字(站、坐),指生朗讀,并做出相應(yīng)的動作。
3.
件出示兩個生字的字理圖,引導(dǎo)學生進行觀察:
站:左邊是
個人站立著,右邊表示
個人站立的時候要占據(jù)
定的地方。
坐:兩個人坐在
堆土上。
4.指導(dǎo)學生開火車讀字,并擴詞,說
句完整的話。
5.討論:我們在站立和坐下的時候應(yīng)該保持什么樣的姿勢,才是健康文明的呢?
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讀后教師利用
件出示
準的“站、坐”姿勢圖。請學生對照圖畫說
說小短文的意思。
設(shè)計意圖:《語文
程
準》
學段“識字與寫字”中提到,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并學習獨立識字。在認讀剩下的兩個字時,教師設(shè)計了動作演示和圖畫觀察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并對漢字的演變產(chǎn)生興趣,更加積極主動地了解漢字的字形與字義之間的聯(lián)系。
四、指導(dǎo)書寫
1.
件出示田字格,引導(dǎo)學生認識橫中線、豎中線、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教師在田字格中書寫筆畫“橫折”“撇”“彎鉤”,
邊書寫
邊引導(dǎo)學生觀察,并用手指練習書空。再在本子上練習書寫。
3.教師范寫生字,學生
邊觀察
邊書空,然后在書中描紅練寫。
4.教師點評,重點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寫成方塊;“目”和“耳”要注意中間兩橫間要留有距離,“手”注意彎鉤要寫在豎中線上,
二橫是長橫,寫在橫中線上。
設(shè)計意圖:初次書寫,教師要引導(dǎo)學生養(yǎng)成認真觀察例字的好習慣。“三分寫,七分看”就是這個意思。學生在觀察中認識筆畫,認識字形結(jié)構(gòu),為正確書寫奠定最堅實的基礎(chǔ)。
五、拓展延伸
1.通過這節(jié)
的學習,你認識了哪些生字?
2.我們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設(shè)計意圖:學生在交流過程中不僅能體會這些人體器官的重要作用,產(chǎn)生愛護身體器官的情感,更對五個生字進行了鞏固。
教學反思
1.激發(fā)學生識字的愿望。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采用多種有趣的形式識字,如請學生猜
猜,指
指,連
連,給生字編兒歌等,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識記生字,使得本節(jié)
的教學效果較好。
2.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墩Z文
程
準》強調(diào):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
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本節(jié)
伊始,我沒有直接給孩子們講什么是象形字,而是采用拼圖的方式引導(dǎo)學生自己猜想哪個身體部位和哪個字相連,然后同桌合作認
認。讓學生在這種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下識字與交流,把學生的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荧@取,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4 日月水火
教案設(shè)計
設(shè)計說明
象形字的構(gòu)字方法是描繪物體輪廓,突出物體特征。作為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形字對了解和識記現(xiàn)今使用的漢字有重大意義。因此,本教學設(shè)計突出以下特點:
、在趣味故事中引導(dǎo)學生了解漢字的起源,認識象形字;
二、在了解象形字構(gòu)字特點的基礎(chǔ)上,引導(dǎo)學生將學習興趣轉(zhuǎn)化為探究動力,推動學生自主探究活動的開展,從而發(fā)現(xiàn)構(gòu)字規(guī)律,產(chǎn)生識字興趣。
前準備
1.生字卡片。(師生)
2.本
生字相對應(yīng)的圖片。(教師)
3.
件。(教師)
時安排
1
時。
教學過程
、談話激趣,看圖導(dǎo)入
導(dǎo)入:漢字家園
來了8個生字寶寶,不過,它們都藏在畫里,認真觀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們。
設(shè)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動力,借助富有童趣的語言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二、圖文結(jié)合,引導(dǎo)識字
1.學習“日”字。
(1)
件演示動畫(太陽圖形演變成甲骨文“”),引言:這是我們要認識的
個生字寶寶,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嗎?如果你叫不出它的名字,也可以用小手畫
畫它的樣子。(日)
(2)教師領(lǐng)讀“日”字。交流:你對“日”字了解多少呢?
預(yù)設(shè):我知道“日”指的是太陽,我能給“日”字組詞:日光、日子、日月等。我會寫“日”字的筆順:。
2.學習“月”字。
(1)
件演示動畫(月亮圖形演變成甲骨文“”),引導(dǎo)學生仔細觀察,交流: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遮住了月亮的身子變成了“月”的兩個橫。)
(2)交流:你認識這個字寶寶嗎?你對它有哪些了解?
預(yù)設(shè):我知道“月”就是天上的月亮。我能用“月”組詞、說句子:月亮——天上的月亮彎彎的,像小船。三月四日——我的生日是三月四日。
3.學習方法小結(jié):剛剛這些字和它們代表的事物的樣子很像,它們也是象形字。我們通過看圖,觀察字的演變,學會了漢字,這些就是學習象形字的主要方法。
設(shè)計意圖:以“日”“月”為例,通過具體生動的動畫演示,在引導(dǎo)學生主動觀察的基礎(chǔ)上形成對象形字的整體感知。初步體驗學習象形字的方法,為學習其他生字做好鋪墊。
三、合作學習,教師點撥
1.小組合作:仔細觀察老師發(fā)給同學的6張圖片,找
找藏在圖片里的6個字寶寶。嘗試著叫出它們的名字。
2.學生匯報:叫出字寶寶的名字,并說
說你是怎樣猜出它的名字的?
預(yù)設(shè):
(1)我找到了“山”,“山”的字形就像幾座山峰連在
起。教師相機出示“山”的字理演示動畫。
(2)我找到了“水”,“水”的字形就像流動的水紋。教師相機出示“水”的字理演示動畫。
(3)我找到了“火”,古人根據(jù)火燃燒時的形狀寫成了“火”。教師相機出示“火”的字理演示動畫,并講述燧人取火的故事。
(4)我找到了“田”,人們就是根據(jù)田地的形狀寫成了這個字。教師相機出示“田”的字理演示動畫。
(5)我找到了“石”,圖片上畫的石頭就是“石”古時候的樣子。教師相機出示“石”的字理演示動畫。
(6)我找到了“禾”,“禾”的字形真像
棵小苗。教師相機出示“禾”的字理演示動畫,并點明:植物秋天豐收了,沉甸甸的,所以“木”字上面有個“撇”就是“禾”。
設(shè)計意圖:承接上
環(huán)節(jié)“日”“月”的識字方法,引導(dǎo)學生借助字理圖畫自主識字,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演示、資料補充,使學生對6個生字的字形和字義獲得整體上的認識。
四、融會貫通,反復(fù)練習
1.出示字卡,學生領(lǐng)讀、自由讀、小組讀、齊讀。
2.游戲鞏固,兩名同學
組,
名同學根據(jù)字形或其象形特征進行表演,另
名學生猜
猜是哪個字。
3.生字運用,在8個生字中選擇喜歡的字寶寶,為它組詞,再說
句完整的話。
設(shè)計意圖: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欲望,通過反復(fù)練讀和游戲,既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使生字反復(fù)再現(xiàn),鞏固了學生對生字的認識。
五、指導(dǎo)書寫,掌握筆順
1.強調(diào)書寫習慣。
2.動畫展示“日”“田”“禾”“火”的筆順,學生
邊觀察,
邊書空。
3.師生交流:在剛才書空的過程中,哪些筆畫不認識?哪些筆畫寫起來有難度?
4.教師解答學生的疑問,相機介紹筆畫“捺”和“點”,注意“日”和“田”的
二筆都是橫折鉤。并針對難寫筆畫進行范寫。
5.教師完整范寫4個生字,
邊寫
邊講解每
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學生完成書中的寫字練習,先書空筆順,再觀察每
筆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看清難寫筆畫的寫法,然后描紅,最后練習書寫。(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
7.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予以指導(dǎo)。
設(shè)計意圖:寫字指導(dǎo)必須到位,本環(huán)節(jié)采用觀察、講解、示范、練寫等方法指導(dǎo)學生書寫,并針對關(guān)鍵筆畫進行了反復(fù)強調(diào),反復(fù)書空練習,加深學生對漢字筆順規(guī)則的理解,最終寫好每
個漢字。
教學反思
我在這節(jié)識字
上,精心設(shè)計了
些教學環(huán)節(jié),嘗試了自主識字方法,從而提高學生識記漢字的能力。
1.利用直觀教具幫助識字。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狀態(tài),我在
前精心地準備了
些直觀教具(投影儀、圖片、實物)來表現(xiàn)漢字的音形義,便于學生理解。化解了教學難度,提升了學習興趣。
2.引導(dǎo)學生在學習中探究識字方法和規(guī)律。
教師和學生的雙主體關(guān)系始終是牽動教學的紐帶。在老師的引導(dǎo)下,學生深入認識了象形字,并且初步體驗了象形字的識字方法。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逐漸放手,還原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合作中實踐探索、學習
知。此時教師的角色只是
個學習的點撥者。
5 對韻歌
教案設(shè)計
設(shè)計說明
《語文
程
準》在“識字教學的建議”中明確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的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dǎo)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jié)合。所以本學案的設(shè)計結(jié)合識字
的特點,圖文結(jié)合,將漢字學習與認識事物建立聯(lián)系,感知漢字的演變過程,運用多種識字方法,激發(fā)探究漢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識記漢字的方法,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前準備
1.制作
件。(教師)
2.預(yù)習
文。(學生)
時安排
1
時。
教學過程
、對子導(dǎo)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古代有
個叫陳文杰的人,他非常聰明,因為對對子對得好而當上了欽差。你們想不想像他
樣來對對子?那老師就出兩個滿足你們的愿望。天對(地),黑對(白),花對(樹)??磥碓蹅儼嗟男∨笥岩埠苈斆?,對子對得真不錯。今天,我們來學
首兒歌《對韻歌》。(板書
文題目:對韻歌。)
設(shè)計意圖:
年級的孩子都喜歡受到表揚,
前布置孩子動手搜集生活中的資料,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為
做鋪墊,有著
舉多得的作用。
二、識字教學,圖文結(jié)合
1.試讀對韻歌,并交流在試讀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2.學生再次自由讀
文,邊讀邊圈畫本
的生字,不會的請教同桌或老師。
3.指生讀
文,糾正朗讀不正確的字音。
4.指導(dǎo)學生學習“對”字。
(1)屏顯
句,指生朗讀。
(2)出示“對”字。個別讀,齊讀。
(3)認識“對”字的部首,指導(dǎo)書空。
(4)啟發(fā)學生說
說“對”的反義詞。
5.指導(dǎo)學習“云”“山”“蟲”。
(1)出示
組圖片(大屏幕出示圖片:圖上有云、山、蟲),讓學生猜
猜這是文中的哪
句?不知道的可以看
看
文。
(2)學生匯報這是哪
句,并齊讀。
(3)交流畫了哪幾個生字。
(4)指生領(lǐng)讀這三個生字。重點指導(dǎo)“云”和“蟲”。
(5)學習“云”和“蟲”的字理。
①激趣:這幾個字你們都已經(jīng)認識了,這幾個字還非常有趣呢!大家認真觀察,看看它們是怎樣變來的。(屏幕出示“云”和“蟲”的字理演變圖)
②學生發(fā)表感想。
③小結(jié):古人特別聰明,根據(jù)物體的某
部分的特點,
點點寫出了漢字,漢字多有趣呀!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還會學到更多的漢字知識呢!
(6)給“云”和“蟲”兩個字擴詞。
(7)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個別讀,齊讀。
6.指導(dǎo)學習“雨”“風”“花”“鳥”。
7.理解詞語。
(1)出示最后
句,指生朗讀。
(2)去掉“對”字,再指生朗讀。教師相機出示成語:山清水秀、桃紅柳綠。
(3)理解“山清水秀”的意思。
①出示
件。(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
②學生交流欣賞感受。教師啟發(fā):當你看到類似這樣的美景時就可以說“山清水秀”。
③介紹家鄉(xiāng)山清水秀的地方。
(4)理解“桃紅柳綠”。
①出示圖片,看圖片讀詞。
②說
說:( )的桃花,( )的柳樹。
③齊讀最后
行。去掉“對”字再讀。
④個別讀,齊讀。
設(shè)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重視突出識字教學。教師出示美麗的圖片,并緊密地聯(lián)系生活實際,巧妙地引導(dǎo)學生識記生字,加深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學習的枯燥,使教學變化靈活,生動活潑。
三、加強鞏固,寫字教學
1.開火車讀生字。
2.讀成語:山清水秀、桃紅柳綠。
3.讀要求寫的生字。
4.指導(dǎo)書寫。
(1)認真觀察,思考:怎樣才可以把這三個字寫得更漂亮?
(2)交流寫這三個字的小竅門。
(3)交流書寫時需要同學們注意的地方。教師相機強調(diào)三個
筆畫?!霸啤弊?p>三筆是“撇折”;“蟲”字的
五筆是“提”;“山”的
二筆是“豎折”。
(4)教師范寫,學生觀察。
(5)學生練寫,交流反饋。
設(shè)計意圖:《語文
程
準》明確要求:
、
二、
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
中安排10分鐘練習,在教師的指導(dǎo)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所以在起始階段,必須指導(dǎo)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四、反復(fù)誦讀,拓展延伸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讀《對韻歌》。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對讀等。
2.男女生對讀。
3.師生對讀。
4.共同拍手讀,能背下來的可以不看書。
5.小結(jié):對韻歌這種獨特的語言表現(xiàn)形式,同元曲漢賦、唐詩宋詞
樣,散發(fā)著中華民族的無窮魅力,讓我們踏上對韻的快車遠航吧!
6.出示
些對子,試著
起拍手讀
讀。
7.匯報朗讀。
8.小結(jié)。
設(shè)計意圖:語文知識的學習貴在“積淀”。學生在
對應(yīng)的對韻吟誦中,再
次鞏固識字,既高效地完成了識字的任務(wù),又通過各種形式的讀,體會對韻歌的韻律美,體驗事物之間對應(yīng)的奇妙感覺,促進積累。拓展的
外對子,更能極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文化積淀。
教學反思
1.采用學生喜愛的教學形式,充分利用多樣靈活的識字載體,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到漢字表意的豐富,提高了識字效率,扎實有效地完成識字任務(wù)。
2.多種形式、扎實有效的讀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
次次讀書、
次次交流中落實到具體的語言文字上,使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發(fā)展語文能力。
3.去“對”字,把“山清水秀”“柳綠桃紅”變成
的創(chuàng)
形式。這不但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詞義,而且潛移默化中激發(fā)了學生積累成語、誦讀成語的興趣,可謂
舉多得。
單元口語交際指導(dǎo)方案
“我說你做”教案設(shè)計
教材分析
有趣的游戲不但給我們帶來了快樂,還讓我們有了互相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這次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就是“我說你做”。通過游戲,學生在說話和聽話的過程中進行交流,在相互的交流中學會表達,學會傾聽。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插圖和傾聽老師的講解,能夠清楚地知道本次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和要求。
2.在相互的交流活動中能大聲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能注意傾聽別人說話。(重點)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和口語交際能力。(難點)
前準備
提前放置在辦公室的
本書。(教師)
時安排
1
時。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
師(
臉著急):哎呀,我怎么這么糊涂!書竟然落在辦公室了!
生(學生紛紛舉手):老師,我?guī)湍闳ト。?br>
師(故作鎮(zhèn)靜):好吧!×××,請你到我的辦公室去,在靠門左邊
二個柜子的最下
格有
摞書,那摞書從上往下數(shù)
二本是我今天要用的作文書,請你幫我取回來。
生1:(聽得很仔細,
邊聽
邊小聲重復(fù),然后快速跑出去。)
師(故作輕松):這下好了!請大家把學習用品準備好!語文書放在書桌的左上角,練習本放在語文書上,從文具袋里拿出鉛筆和橡皮,放在練習本上。
(生照著老師的要求做,幾個同學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
生1:老師,您的作文書取回來啦!(回到座位上坐好)
師(看看作文書,點點頭,故作驚訝):他怎么找得又準又快?
生2(搶著回答):因為老師告訴他作文書在哪兒了,他照著做的。
師:如果讓你去取作文書,你能這么快就找到嗎?
生2(低著頭,撓撓腦袋):不能,老師您當時說的話太多,太長了,我根本沒記住。
師(望向×××):那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生1:老師,您雖然話說得多,但是說得很清楚,我都聽見了!我把您的話都記在心里,到了辦公室照著做就找到了。
師:看來,要想把別人交代你的事情做好,認真聽清楚要求很重要,同時要想讓別人聽清楚,說話的人應(yīng)該大聲說,清楚地說,讓別人聽清、聽懂。(板書:大聲說,讓別人聽得見。注意聽別人說話。)
設(shè)計意圖:建立在生活實際基礎(chǔ)上的交流與指導(dǎo)更能“接地氣”,讓學生立足實際,感悟到“說清”與“聽清”的重要性,為后續(xù)的口語交際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二、繼續(xù)情境,明確要求
師:剛才在×××取作文書的時間里,老師要求大家做了什么事?
生3:老師要求我們拿出語文書、練習本、鉛筆和橡皮,并把它們擺在桌子上。
師:老師在要求大家擺學習用品的時候,還提出了具體的擺放位置。請大家看看,你們擺放的位置
樣嗎?
生(相互查看,搖搖頭)
師:老師提出的是同樣的要求,為什么大家的做法不
樣呢?
生2:因為有的同學聽清楚了老師的要求,有的同學沒有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生3:老師站在講臺上說的,說話的時候聲音有點兒小,后邊的同學有點兒沒聽清楚。
師:看來,要想讓別人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必須做到兩點——
生(齊聲讀板書內(nèi)容):大聲說,讓別人聽得見。注意聽別人說話。
師:好,現(xiàn)在老師重
提出擺放學習用品的要求,請大家照著做——語文書放在書桌的左上角,練習本放在語文書上,從文具袋里拿出鉛筆和橡皮,放在練習本上。(生紛紛按照老師的要求擺好,沒有
個擺錯學習用品位置的。)
設(shè)計意圖:教師口若懸河地講解,不如引導(dǎo)學生主動去發(fā)現(xiàn)。在具體的經(jīng)歷中真真切切地體會“聽清”“說清”的重要性。
三、游戲活動,戲中明理
1.
輪游戲:老師說,大家做。
師:請大家把鉛筆、橡皮放到文具袋里,然后把語文書、練習本、文具袋都放進書包里。
(生照做,教師根據(jù)學生活動情況點評,鼓勵學生認真聽清命令。)
2.
二輪游戲:同學說,大家做。
生1:請大家站起來,
起拍手,再
起跺腳。
生照做,教師也跟著做,并總結(jié):聽得準、記得牢、說得清。
3.
三輪游戲:我來說,你來做。
分小組活動,
人發(fā)布命令,其他人照著做。
設(shè)計意圖:《語文
程
準》指出口語交際
應(yīng)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yīng)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yǎng)。本環(huán)節(jié)的三輪游戲,由簡單到復(fù)雜,由聽命令到發(fā)布命令,使學生明白不僅要聽清,更要說清。實踐引導(dǎo)中總結(jié)要領(lǐng),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鍛煉。
四、活動總結(jié)、拓展延伸
師:這節(jié)
,我們玩了有趣的“我說你做”游戲,你有什么收獲想和大家分享嗎?
生1:玩過游戲之后,我明白了只有認真、仔細地聽清楚別人說的話,才能知道別人要我們做什么。
生2:我以前說話聲音太小,媽媽說我,我也沒在意?,F(xiàn)在我知道了,說話聲音小,別人就聽不清楚你在說什么。
生3:我以后要大聲說話,讓別人聽得清楚,在聽別人說話時也要認真聽,知道人家要告訴我什么。(師指黑板,全班齊讀板書。)
師:回家以后也和家里人玩
玩“我說你做”的游戲吧,而且還要把我們總結(jié)的活動秘訣告訴他們??!
設(shè)計意圖:在
堂上,學生明確了“我說你做”的方法,將整個活動延伸至生活中,進
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
教學反思
《語文
程
準》指出:學生應(yīng)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根據(jù)這個總目
,我精心設(shè)計了本節(jié)
的口語交際活動
。
1.有情境才“能說”。我們的口語交際
不能局限在
堂里,把它放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才能引發(fā)學生交流。本節(jié)
開
伊始的兩個情境,看似與
堂教學無關(guān),實際卻與
堂教學內(nèi)容相連,甚至起到了關(guān)鍵性的引領(lǐng)作用。孩子們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自然有什么說什么,完全沒有了
堂教學的壓抑感和局限感。
2.有氛圍才“敢說”。由于生活環(huán)境和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
些膽小、害羞的孩子,沒有當眾大膽表達的習慣和膽量。因此,我在創(chuàng)設(shè)情境的基礎(chǔ)上,展開小組互動活動,讓每
個孩子都參與其中,游戲活動的趣味性巧妙地引領(lǐng)這些學生全身心地融入角色體驗中,放開自己進行口語交際活動。而且在活動中他們也對“大聲說話”有了進
步的認知,相信他們以后的語言表達會更自然,更大方。
3.知道重要才“會聽”。
年級的孩子大都不會傾聽。他們年齡小,對于
鮮事物感到無比好奇,
堂上的表現(xiàn)通常是
雙雙小手舉得很高,性子急的孩子甚至站起來嘴里不停地喊“我來”。他們常常忽略了
堂是需要傾聽的,忽略了傾聽的重要。要想提高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就要先使他們學會傾聽別人的表達,進而完善自己的表達。因此,在
前的兩個情境中,我特意設(shè)計讓順利取書的同學分享成功取書的經(jīng)驗,讓擺放文具位置不正確的同學說說自己為什么做得不對,以具體可感的事例,幫助學生真切地理解了“傾聽”的重要。
語文園地
指導(dǎo)方案
教學目標
1.在讀小詩的過程中,準確識記“六、七、八、九、十”,正確書寫“八、十”。(重點)
2.在區(qū)別比較三組形近字的過程中,引導(dǎo)學生找準字形特點,提高識字、用字的準確性。(難點)
3.正確、美觀地書寫“二、三、十、禾”四個字,掌握漢字筆順“從上到下”“先橫后豎”的書寫規(guī)則,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努力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重點)
4.正確、流利、有節(jié)奏地朗讀古詩,借助圖畫大致了解古詩描述的內(nèi)容,背誦古詩。(難點)
5.和大人
起朗讀兒歌,明白兒歌主要描述的是什么故事,并受到
個人在家不要輕易給陌生人開門的安全教育。
6.感受中國語言的趣味和魅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識字的興趣。
前準備
1.帶有插圖的
件。(教師)
2.“六、七、八、九、十”字卡。(學生)
時安排
1
時。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激發(fā)興趣
引言:(
件出示語文王國圖片)語文王國趣味多!今天我們就
起到語文王國去做客。
設(shè)計意圖:從情境入手,上
伊始就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帶著積極快樂的情感投入到
堂學習活動中來。
二、情境活動,趣味識字
1.引言:孩子們,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語文王國的城門外,看,漫天雪花也擋不住那里的居民迎接我們的熱情,聽,那個孩子在吟誦什么呢?(動畫演示:漫天雪花中
個孩子在吟詩“
片兩片三四片……”)
2.教師放大動畫音量,引導(dǎo)學生和動畫里的孩子
同誦讀小詩。
3.教師利用
件出示這首小詩,指名領(lǐng)讀,小組練讀,齊聲誦讀。
4.小組交流:你從這首小詩中讀懂了什么?
5.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dǎo)。
預(yù)設(shè):(1)我知道這首詩描寫的是雪花?!?p>片兩片……”是說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飛入水中都不見”。
(2)我發(fā)現(xiàn)這首小詩中有很多數(shù)字,“
、兩、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6.教師利用
件圈出10個數(shù)字,交流識字:
(1)你認識哪些數(shù)字,到前面指
指,再領(lǐng)大家讀
讀。
(2)還有哪些數(shù)字不認識,指給你的同桌或者小組同學看,請他們教教你。
(3)你認為哪些數(shù)字的讀音需要特別注意,請你到前面指給大家看,并領(lǐng)讀。
(4)開火車讀數(shù)字,并組詞語,或者說
句話。
7.學生觀察教材中的書寫內(nèi)容,交流寫字:
(1)你會寫哪
個生字?它的筆順是怎樣的?每
個筆畫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把你觀察到的和小組同伴說
說。
(2)學生先描紅,再練習書寫。
(3)利用投影儀展示同學的書寫作品,師生評議:哪
筆寫得好?好在哪里?
(4)根據(jù)老師和同學的意見修改自己的書寫。
設(shè)計意圖:借助情景動畫,引領(lǐng)學生在趣味中體會小詩的內(nèi)容,在跟讀中認識生字。在此基礎(chǔ)上的認字和寫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動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識字實效,又尊重了學生自主發(fā)展的需要。
三、情境活動,對比差異
1.引言:瞧,天晴了!漢字王國的居民們在歡迎我們呢!(
件出示6個居民,身上分別寫著:人、天、口、田、日、目。)
2.小組交流:看,每對雙胞胎兄弟長得都很像,你能區(qū)分他們嗎?
3.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dǎo)學生書空練習。
預(yù)設(shè):“人”和“天”——
個“人”伸直胳膊,頭上頂著
塊木板就是“天”。
“人”不變,二人為“天”。
“口”和“田”——張開“口”,里面沒有東西。“田”地中間有交叉的小路。
“日”和“目”——太陽有
個中心,所以“日”里有
橫。“目”是人的眼睛,眼睛里有兩滴眼淚,所以“目”里面有兩橫。
4.鞏固應(yīng)用:請同學們大聲說出這六個居民的名字,并選擇喜歡的
組居民,分別組詞語或者說句子。
設(shè)計意圖:通過讀讀比比,了解漢字形近字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同時,使學生明白只有仔細觀察漢字的字形,才能把漢字寫得準確無誤。
四、書寫提示,指導(dǎo)規(guī)則
1.
件播放動畫。漢字王國里的教書先生正在田字格中范寫生字“二、三”,學生認真觀察教書先生的書寫順序。
2.集體交流:這兩個字分別是按照什么順序?qū)懙??用上“先”“后”等表示順序的詞語來回答。
3.教師小結(jié):書寫漢字的
條筆順規(guī)則就是“從上到下”。
4.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生字“十、禾”,學生觀察后交流:這兩個字分別是按照什么順序?qū)懙模?br>
5.教師小結(jié):書寫漢字的
二條筆順規(guī)則就是“先橫后豎”。
6.互動活動:我們在寫漢字的時候,除了要根據(jù)正確的筆順規(guī)則認真書寫外,還要注意書寫姿勢。什么樣的書寫姿勢是
準的呢?請大家
邊做動作,
邊說。
7.學生自主練習,先書空,
邊書空
邊說筆順規(guī)則,再描紅,最后練寫。注意坐姿端正,握好筆。
8.利用投影儀展示作品,引導(dǎo)學生針對每
筆畫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筆畫書寫的長短進行點評。
9.教師小結(jié):要想把字寫得美觀,不僅筆順要正確,同時要注意筆畫的位置,書寫的長短等,這樣才能把字寫得美觀、大方。
設(shè)計意圖:《語文
程
準》指出:規(guī)范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們的
堂教學,必須關(guān)注學生寫字姿勢是否正確,學生寫字的基本技能是否掌握,從細節(jié)之處明確要求,嚴格要求,才能促進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yǎng)。
五、誦讀古詩,日積月累
1.教師播放教書先生正在教孩子讀古詩《詠鵝》的動畫視頻,會讀的同學可以跟著視頻
起誦讀。
2.學生自由練讀古詩,要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老師和同學。
3.小組交流學習情況,互相糾正字音,反復(fù)練讀,直到全組同學都會朗讀為止。
4.教師播放教書先生讀古詩的視頻動畫,組織學生模仿教書先生的節(jié)奏和語調(diào)練習誦讀。
5.想象交流:這首古詩是唐代詩人駱賓王寫的。他在寫這首古詩的時候,眼前出現(xiàn)了
幅怎樣的畫面?
6.
件播放《詠鵝》畫面,學生
邊欣賞,
邊用自己的語言說
說。
7.齊聲誦讀,背誦古詩。
設(shè)計意圖:
年級學生學前基礎(chǔ)差異較大,如果僅僅停留在背誦古詩的層面上,必定讓
部分基礎(chǔ)厚實的孩子沒有“食物”可吸收。此環(huán)節(jié)正是關(guān)注到了這
點,引導(dǎo)學生構(gòu)建畫面,理解詩意,讓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所收獲。
六、共同閱讀,作業(yè)拓展
1.引言:下
了,漢字王國的小孩子們在
邊拍手
邊讀兒歌呢!
2.
件播放《小兔子乖乖》,學生
邊聽
邊想:兒歌里都有誰?它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3.自由讀《小兔子乖乖》,遇到不會的字可以圈起來,問問老師,再多讀幾次。
4.指名朗讀,糾正字音。
5.思考交流:
次,小兔子為什么不開門?如果你就是小兔子,你怎樣說這段話?
二次,小兔子為什么開門了?如果你就是小兔子,你怎樣說這段話?
6.分角色朗讀。
7.討論:如果你遇到和小兔子
樣的情況,你怎么做呢?
8.布置作業(yè):回家和父母
起分角色表演這首小兒歌。
設(shè)計意圖:《語文
程
準》指出閱讀應(yīng)注重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的能力。
年級的孩子雖有些小,但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交流和表達,教師應(yīng)充分給予他們思考、表達與交流的空間。在交流中豐富語言,在交流中感悟內(nèi)容,在交流中明白道理。
教學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減少《語文園地》內(nèi)容帶給學生的枯燥感,我設(shè)計了“漢字王國做客”的
系列情境。
1.情境示范。
件動畫里的人物更容易貼近學生的情感需要,因此,以動畫人物為主體的示范朗讀,將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觀察與傾聽上,迅速提升了示范的作用。
2.情境理解?!对侚Z》這首古詩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學前基礎(chǔ)好的同學早已熟讀成誦,但是對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卻十分淺薄,機械的詩意理解只能是“蜻蜓點水”,而動畫產(chǎn)生的情境卻生動地再現(xiàn)了古詩內(nèi)容。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欣賞中就理解了詩意,領(lǐng)悟到了詩情。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項鏈》語文教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部編版一年級上冊《項鏈》語文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項鏈》語文教案
教材分析:
《項鏈》猶如一段優(yōu)美的風光片:大海蔚藍,寬闊無邊;沙灘金黃,綿軟細長;浪花雪白,嘩嘩而來。幾個小娃娃赤著腳,拾海螺,撿貝殼。他們臉上寫滿快活,嬉笑著奔跑著,享受著美好的生活。如同影視拍攝一般,從大海遠景切入,慢慢推至近景,逐一展現(xiàn)海邊最富特色的沙灘、海浪、海螺、貝殼,并對之作色彩描繪;然后又呈現(xiàn)腳印、沙灘、大海的遠景,很有動感。其中對小娃娃動作的描寫,先后有序,一氣呵成。把小娃娃的腳印比作大海的項鏈,非常傳神。作者巧妙構(gòu)思,把從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畫面加以詩意表現(xiàn),學生從中可以受到潛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教學目標:
1.認識“藍,又”等11個生字和禾木旁1個偏旁。會寫“白,的”等4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小娃娃海邊玩耍的快樂。
3. 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大海的項鏈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詞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合理搭配“的”字詞語。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生字卡片,筆畫卡片、掛圖、相關(guān)的課件。
2.學生預(yù)習課文和生字。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dǎo)入
1. 同學們都見過項鏈嗎,你們見過的項鏈都是什么形狀的呢?
2. 有哪些同學見過大海呢?大海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3. 你們有誰知道大海的項鏈長什么樣子嗎?請在本子上描畫出來。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初讀故事,提出學習要求:邊讀邊圈出生字。
2.指名讀課文。
3.縮小語境識字
藍藍的 又長又軟 笑著 涌向 沙灘 貝殼 海螺 娃娃 快活 金色
(1)拼讀詞語,讀不好的字多讀幾遍.
(2)小老師帶讀。(正音:“著”是翹舌音、“金”是前鼻音,“向”是后鼻音。)
(3)說說記字方法。(娃和掛)
4.認識禾木旁
6.指導(dǎo)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白,的 又,和”。
(2)認讀,觀察字形。
(3)師范寫。
白:撇畫短小,豎略往左傾斜,橫折的橫段較長,折段向左略斜。最后一橫封口。
的:“白”橫折的橫段宜短,“勺”撇畫長。
又:橫撇注意撇的走勢,撇捺要平齊。
和:左右等寬,左高右低。
【設(shè)計意圖】可運用多種方法指導(dǎo)學生識記生字?!八{”和“金”可以觀察書上的藍天,大海,沙灘來幫助記憶?!坝帧焙汀跋颉笨蓜?chuàng)造情景來識記。“貝”可以看其字形的演變,“笑”是會意字。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任務(wù):數(shù)一數(shù)第一自然段有幾句話,在句號的上邊標上序號。說說為什么是3句話。
2.小結(jié):有3個句號,所以是3句話。
3. 借助拼音讀第一自然段的三句話,特別是第三句是個長句子,有的地方很難讀,“嘩嘩地笑著” 中連續(xù)兩個詞讀輕聲,“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貝殼” 比較長,可以采用教師范讀和小老師帶讀的方式,反復(fù)訓(xùn)練。
4.學習第一句
(1)讀第一句。交流:你看到過大海嗎?誰來夸夸大海?
(2)大海的視頻。交流:說說剛才看到了什么?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指導(dǎo)相機導(dǎo)學。并指導(dǎo)朗讀:怎么才能讀出海水很藍很藍的感覺呢?教師范讀“藍藍的”,學生跟讀。
(3)大海有多寬,又有多遠?學生可以說一說,也可以用手勢來比一比。
5.學習第二句
(1)指名讀,交流:你知道這一句在說什么嗎?
(2)理解并指導(dǎo)朗讀。交流:哪些東西是軟軟的?你在軟軟的沙灘上做什么?
(3)沙灘黃黃的又長又軟,漂亮又舒服,你能夸一夸嗎?
(4)視頻。這么漂亮的沙灘,你們想欣賞嗎?請大家來夸一夸。
6.學習第三句。
(1)請同學們讀讀這個長句子。
(2)你喜歡句子中的浪花嗎?說說原因。
7.齊讀第一自然段。
【設(shè)計意圖】朗讀是最基本的語言實踐,也是培養(yǎng)語感的最佳途徑。第一句和第二句是相同,寫大海和沙灘都是由兩字詞,三字詞和四字詞依次構(gòu)成的,很有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適宜朗讀,積累語言。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1. 自由第二自然段,邊讀邊劃出表現(xiàn)小娃娃特別開心的句子。
2.交流。
3. 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藍藍的大海、黃黃的沙灘、雪白雪白的浪花、漂亮的海螺和貝殼。那同學們有沒有找到項鏈呢?找到了誰的項鏈?
4. 說一說找到的項鏈長什么樣的?
5.小組討論:大海的項鏈是什么?小娃娃的項鏈和大海項鏈相同嗎?有什么不同呢?
(1)大海的項鏈是小娃娃快活的腳印,是金色的項鏈。。
(2)小娃娃的項鏈是海螺和貝殼穿成的彩色項鏈。
6.齊讀第二自然段
【設(shè)計意圖】小娃娃的項鏈和大海的項鏈進行對比,感受不同項鏈的特點和描寫,通過朗讀把孩子的快樂讀出來,感受文章的語言美和童趣。
五、板書設(shè)計:
11.項鏈
大海:金色的
娃娃:彩色的
教學反思:
課文文質(zhì)兼美,在朗讀中感受語言的表達特點,并通過朗讀表達對美的感悟。學生在第六單元已初步接觸了長句子,能正確的斷句了,教學中。老師要帶讀,允許學生指讀,避免跳讀,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多種方式進行朗讀訓(xùn)練,努力讀出句子所表達的情感。文章總共有兩段,第一段感受浪花的淘氣、可愛,慷慨;描繪的是小娃娃在沙灘上盡情玩耍的快樂,體會與大自然相處的樂趣。教師在課堂設(shè)計中多給孩子朗讀和表達的機會,讓學生多說。
編輯推薦:小學1-6年級各個版本語文教案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