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樹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25《到山下去看樹》教案之一。
教學目標
1.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常年駐守在冰天雪地的高原的戰(zhàn)士們熱愛生活、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常年駐守在冰天雪地的高原的戰(zhàn)士們熱愛生活、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
教學準備
師生:查閱資料了解高原雪山的氣候特點、生活條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人們把解放軍叔叔稱作最可愛的人,你認為他們的可愛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抗洪搶險,保護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打擊外敵,守衛(wèi)家園;駐扎邊疆,捍衛(wèi)國土)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寫了一群可愛的解放軍戰(zhàn)士,他們的愿望是(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問題,歸納成兩個問題:為什么要到山下去看樹?戰(zhàn)士們在山下看到了什么樹?)
4.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學習這篇課文,看看哪些問題是通過我們自己讀書能解決的,再看看我們在讀書中又產(chǎn)生了哪些新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分組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比一比哪組讀得最流利。
3.師生共同評價,并相機指導朗讀。
4.讀了課文,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并勾畫出相關句子。
2.交流。
(1)這是一座怎樣的山?
①交流勾畫出的句子,并談自己的閱讀感受。
②補充介紹高原的氣候特點、生活條件,深入理解戰(zhàn)士們生活的艱苦。
(2)為什么戰(zhàn)士們的愿望是到山下看樹?
在交流中感受戰(zhàn)士們長年駐扎在冰天雪地的高原,默默奉獻生命的崇高品質。
(3)戰(zhàn)士們在山下看到了什么樹?
指導朗讀描寫胡楊樹的句子,體會戰(zhàn)士們就像生命頑強的胡楊樹一樣默默奉獻。
3.默讀課文,勾畫出文中最讓你感動的句子,體會感情。
交流:重點引導體會將軍緩緩地抬起手來,給我們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包含的深刻含義,領悟人們對戰(zhàn)士們的尊敬和贊揚。
4.齊讀課文。
四、拓展訓練,指導閱讀
1.出示句子:
(1)它的葉子常常是晦暗的灰色,至多是個淡綠色,沒有銀杏的挺拔和柏樹的優(yōu)雅!
(2)那樹葉密密的、寬闊的胡楊樹呀,隨同它光亮的綠色從此就永遠印在我們青春歲月的深處!
2.讀這兩個句子,注意比較帶點的詞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交流。
(1)與銀杏、柏樹相比晦暗的灰色,形象地寫出了胡楊樹葉子長得不好看,卻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表達了作者對胡楊樹的贊揚。
(2)在高原雪山下顯得光亮的綠葉,是那么的富有生機,就如戰(zhàn)士們年輕的生命,包含著作者對戰(zhàn)士們駐扎高原、熱愛生活、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的敬意。
4.小結閱讀方法: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感情。
編輯推薦
《到山下去看樹》教材理解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2.理解戰(zhàn)士們強烈的責任感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激發(fā)對戰(zhàn)士們的敬佩、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搜集關于高原地理情況的資料。
教學建議
戰(zhàn)士的生活與學生有一定的距離。以往的課文多展現(xiàn)他們不屈不撓、不畏艱險的英雄事跡,而這一篇課文除了表現(xiàn)他們的高度責任心以外,還從另一個角度展現(xiàn)出戰(zhàn)士們對生活的熱愛這樣的戰(zhàn)士是不是更人性化、更親切、更能讓學生理解呢?課文給我們展示了一段戰(zhàn)士們的生活,他們是堅強的,他們也和所有人一樣,充滿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到山下去看看樹,多么平凡的話,但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卻讓人深深震撼!
全文共有14段,可以分作3部分。第1部分是1~2段,寫戰(zhàn)士們駐守在高原上,那里的環(huán)境非常艱苦:連青草、飛鳥都看不見,山外打來的電話成了戰(zhàn)士們與外界唯一的聯(lián)系。第2部分是3~13段,在將軍來視察的時候,一個戰(zhàn)士提出了去看樹的要求,他們實現(xiàn)了去山下看樹的愿望。第3部分是14段,寫那些日子讓作者滿懷眷戀。
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故事梗概,感受戰(zhàn)士們孤寂的生活和他們對美好事物的眷戀,引發(fā)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的熱愛和珍惜。
建議本課用1課時。
《到山下去看樹》說課設計
一、說教材
《到山下去看樹》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科書第十冊27課的一篇略讀課文。文章介紹了邊防戰(zhàn)士最大的愿望就是到山下去看樹,贊揚了邊防戰(zhàn)士向胡楊樹一樣堅強、無私,令人肅然起敬。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本課二類生字以及有二類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將軍緩緩的抬起手來,給我們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戰(zhàn)士們的堅強品質。
2、過程與方法
(1)感受雪地高原的惡劣環(huán)境。
(2)體會戰(zhàn)士們?yōu)槭裁纯释缴较氯タ礃洌惺軕?zhàn)士們的崇高品質。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常年駐守在冰天雪地的戰(zhàn)士們熱愛生活、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激發(fā)學生對戍邊戰(zhàn)士的熱愛之情。
重難點與關鍵
感受常年駐守在冰天雪地的戰(zhàn)士們熱愛生活、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
三、說教法
賞析詞句法、感情朗讀法、創(chuàng)設情境法
四、說學法
合作探究、感情朗讀、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人們把解放軍叔叔稱作最可愛的人,你認為他們的可愛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抗洪搶險,保護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打擊外敵,守衛(wèi)家園;駐扎邊疆,捍衛(wèi)國土)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寫了一群可愛的解放軍戰(zhàn)士,他們的愿望是(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問題,歸納成兩個問題:為什么要到山下去看樹?戰(zhàn)士們在山下看到了什么樹?)
4.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學習這篇課文,看看哪些問題是通過我們自己讀書能解決的,再看看我們在讀書中又產(chǎn)生了哪些新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分組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比一比哪組讀得最流利。
3.師生共同評價,并相機指導朗讀。
4.讀了課文,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并勾畫出相關句子。
2.交流。
(1)這是一座怎樣的山?
(高原一年四季飛雪茫茫,閉眼冰天,睜眼大雪,只能隔著厚厚的墨鏡看世界,滿世界除了風雪,連根青草,連只飛鳥都看不見。)
①交流勾畫出的句子,并談自己的閱讀感受。
②補充介紹高原的氣候特點、生活條件,深入理解戰(zhàn)士們生活的艱苦。
(2)為什么戰(zhàn)士們的愿望是到山下看樹?
在交流中感受戰(zhàn)士們長年駐扎在冰天雪地的高原,默默奉獻生命的崇高品質。
(3)戰(zhàn)士們在山下看到了什么樹?
(那粗壯的、頑強的胡楊樹啊,那枝葉密密地、寬闊的胡楊樹啊,隨同它光亮的綠色,它沖天的氣勢,還有它無聲洶涌的血汗以及脈絡的絲絲縷縷)
指導朗讀描寫胡楊樹的句子,體會戰(zhàn)士們就像生命頑強的胡楊樹一樣默默奉獻。
3.默讀課文,勾畫出文中最讓你感動的句子,體會感情。
交流:重點引導體會將軍緩緩地抬起手來,給我們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包含的深刻含義,領悟人們對戰(zhàn)士們的尊敬和贊揚。
4.齊讀課文。
(四)、拓展訓練,指導閱讀
1.出示句子:
(1)它的葉子常常是晦暗的灰色,至多是個淡綠色,沒有銀杏的挺拔和柏樹的優(yōu)雅!
(2)那樹葉密密的、寬闊的胡楊樹呀,隨同它光亮的綠色從此就永遠印在我們青春歲月的深處!
2.讀這兩個句子,注意比較帶點的詞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交流。
(1)與銀杏、柏樹相比晦暗的灰色,形象地寫出了胡楊樹葉子長得不好看,卻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表達了作者對胡楊樹的贊揚。
(2)在高原雪山下顯得光亮的綠葉,是那么的富有生機,就如戰(zhàn)士們年輕的生命,包含著作者對戰(zhàn)士們駐扎高原、熱愛生活、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的敬意。
4.小結閱讀方法: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感情。
(五)、課堂小結,升華情感
同學們,滿對茫茫的雪域高原,所有血性男兒有愿意為祖國駐守邊疆。他們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犧牲了自己的所有,只為了給祖國安寧,給人民幸福,他們是千千萬萬解放軍戰(zhàn)士的縮影。
六、說板書
第二十四課:到山下去看樹
第二十四課:到山下去看樹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常年駐守在冰天雪地的高原的戰(zhàn)士們熱愛生活,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
教學準備
師生:查閱資料了解高原雪山的氣候特點,生活條件.
教學重難點
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常年駐守在冰天雪地的高原的戰(zhàn)士們熱愛生活,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人們把解放軍叔叔稱作”最可愛的人”,你認為他們的”可愛”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抗洪搶險,保護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打擊外敵,守衛(wèi)家園;駐扎邊疆,捍衛(wèi)國土……)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寫了一群”可愛的解放軍戰(zhàn)士”,他們的愿望是——(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問題,歸納成兩個問題:為什么要到山下去看樹戰(zhàn)士們在山下看到了什么樹)
4.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學習這篇課文,看看哪些問題是通過我們自己讀書能解決的,再看看我們在讀書中又產(chǎn)生了哪些新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分組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比一比哪組讀得最流利.
3.師生共同評價,并相機指導朗讀.
4.讀了課文,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并勾畫出相關句子.
2.交流.
(1)這是一座怎樣的山
①交流勾畫出的句子,并談自己的閱讀感受.
②補充介紹高原的氣候特點,生活條件,深入理解戰(zhàn)士們生活的艱苦.
(2)為什么戰(zhàn)士們的愿望是到山下看樹
在交流中感受戰(zhàn)士們長年駐扎在冰天雪地的高原,默默奉獻生命的崇高品質.
(3)戰(zhàn)士們在山下看到了什么樹
指導朗讀描寫胡楊樹的句子,體會戰(zhàn)士們就像生命頑強的胡楊樹一樣默默奉獻.
3.默讀課文,勾畫出文中最讓你感動的句子,體會感情.
交流:重點引導體會”將軍緩緩地抬起手來,給我們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包含的深刻含義,領悟人們對戰(zhàn)士們的尊敬和贊揚.
4.齊讀課文.
四,拓展訓練,指導閱讀
1.出示句子:
(1)它的葉子常常是晦暗的灰色,至多是個淡綠色,沒有銀杏的挺拔和柏樹的優(yōu)雅!
(2)那樹葉密密的,寬闊的胡楊樹呀,隨同它光亮的綠色……從此就永遠印在我們青春歲月的深處!
2.讀這兩個句子,注意比較帶點的詞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交流.
(1)與銀杏,柏樹相比”晦暗”的灰色,形象地寫出了胡楊樹葉子長得不好看,卻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表達了作者對胡楊樹的贊揚.
(2)在高原雪山下顯得”光亮”的綠葉,是那么的富有生機,就如戰(zhàn)士們年輕的生命,包含著作者對戰(zhàn)士們駐扎高原,熱愛生活,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的敬意.
4.小結閱讀方法: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感情.
《去年的樹》教學設計之一
《去年的樹》教學設計之一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樹聽,將要飛回南方時答應樹的請求-----回來再唱歌給它聽??墒堑诙甏禾?,當鳥兒飛回來找它的朋友時,樹卻不見了。鳥兒四處尋訪,最后只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于是,鳥兒在燈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告訴我們:做人要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但本人覺得:運用本文來進行誠信教育不是最好。面對越來越現(xiàn)實、理性的四年級學生來說,進行誠信教育最好選擇生活中的事例,或者是直白深刻的名人名言、成語、寓言故事等,這些在中國便有很多。所以,本人想輕講本文教材,重在誠信教育。
二、教學目標:
1、能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按事情發(fā)展順序給課文分段,能讀懂本文。
3、深刻明白要信守諾言這一道理。
三、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諾言這一道理。
四、教時安排:2教時
第一教時
一、教時目標:
學會生字詞,能按事情發(fā)展順序給課文分段,明白要信守諾言這一道理。
二、教學過程:
1、揭題引入: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2、初讀課文,要求把文章讀正確,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詞,對于剛才的疑問多讀幾遍。
3、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去年的事?理由是什么?試著分段。
4、深入閱讀課文:
(1)帶著課后習題1的問題細讀課文。
(2)請學生說說自己能解決哪些問題,討論后完成口頭填空聯(lián)練習:
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為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鳥兒從南方飛回來卻發(fā)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鳥兒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
5、體會課文情感:
(1)課文最后一段中鳥兒唱歌時,前后兩次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它在想什么?
(2)樹被伐木人砍倒前,會對伐木人說些什么?
6、朗讀指導:
(1)你喜歡課文中的鳥兒嗎?為什么?
(2)把你最受感動的句子找出來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再說說選擇這一句的理由。
7、總結并布置作業(yè):
收集有關誠實守信的故事,寓言、事例等
第二教時
一、教時目標:深刻明白要信守諾言這一道理。
二、教學形式:開一個故事介紹會。
1、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2、四人小組內自由介紹故事內容,相互評議
3、請學生自愿向全班同學介紹故事內容,然后集體評議
媽媽,我們要活下去教案
7、媽媽,我們要活下去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體會課文用詞貼切的特點,會用“驚恐”、“折磨”等詞語寫句子。
3、感受洛迪對媽媽的愛和勇于跟自然災害抗爭,努力自強自救的勇敢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學習
1、媒體出示: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經(jīng)說過“奇跡多是在厄運中出現(xiàn)的?!?/p>
2、理解“厄運”的意思。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課文講述的就是10歲男孩洛迪和媽媽一同與厄運抗爭,并最終創(chuàng)造奇跡的故事。在洛迪的心中,始終保持著這樣一個信念。
3、媒體出示課題:媽媽,我們要活下去(個別讀、齊讀)
二、初讀課文
1、洛迪究竟遭遇了一場什么厄運呢?自由輕聲地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完成填空。
媒體出示:
洛迪是個的孩子,因為。
2、是呀,盡管小洛迪只有10歲,但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厄運面前,卻表現(xiàn)得尤為勇敢。
三、研讀課文
1、那么,這究竟是一場怎樣的厄運呢?請同學們先從文中找到這三句話,并讀一讀和它們相關的句子。想一想從他們三次被卷進洪水的經(jīng)歷中,你發(fā)現(xiàn)洪水有什么變化?洛迪和媽媽的處境又有什么變化?
媒體出示:
可是剛一邁步,激流便把他倆拋起來,卷進了洪水。
洛迪又抱住了根電線桿,而海倫卻被激流卷走了。
就在這一剎那,海倫和洛迪又被卷進激流。
學生交流:
(這三次經(jīng)歷一次比一次危險,洪水越來越猛,洛迪和媽媽的身體越來越虛弱,處境變得越來越危險。)
重點理解并進行朗讀指導:
媒體出示:
①借著閃電,他們看見小河變化變成了近200米寬的一片洪水。
②他們幸運地抓住了一道鐵柵欄,雖然鐵棍的斷頭將海倫左臂上的一片肉戳了下來,而且露出了骨頭,可她死也不松手。
③可是剛一邁步,激流便把他倆拋起來,卷進了洪水。
④不久,鐵柵欄也被洪水淹沒了,他們只好轉移。
小結:洪水越來越寬,越來越高,越來越猛烈,海倫又被激流卷走,情況越來越危急?。?/p>
2、正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洛迪想到了——爸爸的話
媒體出示:新課標第一網(wǎng)
“洛迪,我要出門辦事去了。你現(xiàn)在是家里惟一的男子漢,要好好照顧媽媽。”
是呀,洛迪的確按照爸爸說的那樣,每逢爸爸不在家——
媒體出示:
每逢爸爸不在家,洛迪就儼然是個撐門戶的男子漢,幫助媽媽照管農(nóng)場和小牛。(理解“儼然”的意思——好像、仿佛、似乎)(
《夜色》教案之一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針對學生膽小的心理,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3、正確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教學重點:1、
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2、
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使孩子們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等教學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
情境導入: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再學之前讓我們一起唱一首既熟悉又好聽的歌曲《小星星》好嗎?教師和學生一起表演一起唱。2、師:你們喜歡這首歌嗎?誰知道這首歌唱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色?老師想知道你們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樣的?今天還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們一起談談自己眼中的夜色。你們想不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樣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它。板書課題:《夜色》二、讀通課文,識記生字1、師:請同學們試著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它。(教師巡視,對平時識字能力差的孩子尤其關注)
2、小組內檢查生字,誰全認對了,就是識字大王。
3、檢查讀文情況。
三、讀讀悟悟1、教師配樂范讀,提問:聽了老師的朗讀,你們都聽懂了什么?
教師隨機板書:害怕不害怕。
2、師:你們理解的真好,知道了課文的大概意思后,下一步該怎么辦?教師追問:對于這篇課文,你們認為弄懂了什么,就把文章讀明白了?
3、引導學生進行集體交流匯報。通過再讀文,你讀懂了什么?
教師抓住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進行體會。
4、師: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時還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
5、總結后播放美麗的夜景圖片。
6、教師:在夜晚也能看見美麗的景色,從此(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引導學生體會意境。
7、教師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四、游戲背誦:1、猜詞游戲。2、背誦課文。
五、作業(yè):1、美讀課文。2、搜集所學生字。
學生和教師一起表演一起唱。
(夜晚的景色)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自由談論眼中的夜色。
學生齊讀課題
學生按自己的方法邊讀課文邊識字。
組長利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識記情況,對全讀對的同學獎勵小紅星。
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匯報讀文情況。(可小組齊讀,也可個別學生代表)其他學生聽后評議。
學生聽教師范讀,聽后自由談論自己收獲。
要細讀課文,把課文真正弄懂。
學生根據(jù)課文提出問題,把握主線:這個小朋友開始時怎樣怕黑,后來為什么又不怕了?然后帶著問題讀文。
(1)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體會孩子的膽小。在此基礎上說出自己的讀法并練習朗讀。(2)根據(jù)課文內容體會孩子不害怕的原因。
學生體會花草微笑的樣子感受景色的美麗。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想象小朋友看到的美麗的事物。
學生欣賞美麗的夜景圖片。
學生體會后展開想象,自己在漆黑的夜晚可能會看到什么?練習用書上的句式說話。進一步體會夜晚的美麗。
學生練讀后,各自展示。聽者評議。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無意注意較強,設計此環(huán)節(jié)可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又可有效的將所學內容有機的聯(lián)系起來。
將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課文內容自然的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的引出對課文的學習。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意識,樹立良好的學風和識字習慣。
把檢字環(huán)節(jié)設計為小組內完成,并合理利用評價機制,這樣可充分調動孩子們的識字興趣。使學習真正成為一件樂事。
尊重學生的意愿,使孩子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你聽懂了什么這一問題,體現(xiàn)了教師相信學生能學會的新課程理念。
教師對學生注重了方法的傳授。努力使學生學會學習。
教師在相信學生能力的前提下,引導孩子們分析文中內容。通過教師恰如其分的引導,使他們在讀中感悟,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
通過采取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談論夜景與播放實景圖片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升華課文中所體現(xiàn)的情感,使孩子們親近自然,熱愛自然。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學習活動中合理安排游戲,即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將學習的知識點加以簡化。
從小培養(yǎng)學生們搜集整理知識的良好習慣。
板書設計:20夜色
害怕------------不害怕(配課文插圖)
《插秧》教案之一
一、導入。
1、表演唱《春天在哪里》
2、師: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花也開了,草也綠了,這時候農(nóng)民也要忙著播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插秧》。
二、據(jù)題質疑,據(jù)圖釋疑。
1、請同學們看書上插圖,說說什么叫插秧。(引導學生理解圖中戴斗笠的人把水稻的秧苗插在稻田里的活動叫插秧。)
2、究竟是誰插秧?在哪兒插秧?等我們學了課文大家就知道。
三、自主識字,整體感知。
1、當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請同學說說學過的識字方法,(1)借助拼音;(2)問別人;(3)聯(lián)系上下文猜字;(4)聽別人讀。
2、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認字學詞,讀通課文。
3、指名讀課文。其他小朋友認真聽,評一評讀得怎么樣,評選朗讀高手。(相機出示詞卡,穿插識詞,識字)
4、讀詞語,再讀課文。
四、熟讀成誦,引導想像。
1、同學們讀得真好,現(xiàn)在我們比比,誰能最快把課文背下來。會背的就舉手,第一個舉手并能出來的同學可以評為背誦大王。
2、這篇課文很簡短,可容易背錯,你是用什么好方法把它背下來的,介紹背誦方法。
A、觀察插圖,說說圖上畫著什么?(從上到下:藍天、白云、青山、綠樹)
B、游戲:送詞語寶寶回課文家,板書,利用字卡演示。為什么說農(nóng)民在秧插在綠樹、青山、白云、藍天上。
C、其他。
3、同學們自由選擇上述其中方法背誦。
4、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背一邊想像。
5、說說看到了什么。(先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
五、發(fā)揮想像,拓展延伸。
1、水田是鏡子,除了可以映照出藍天、白云、青山、綠樹之外,還能映照出什么?(同桌討論、全班交流),編兒歌。
2、出示小黑板:水田是地毯,農(nóng)民在地毯上;水田是棋盤,農(nóng)民在棋盤上,水田是,。編兒歌。
板書
插秧
水田是
,
在
,藍天白云青山綠樹
著
,
插在
。插秧鏡子映照農(nóng)民
映照著
,
插在
。
映照著
,
插在
。
映照著
,
插在
。
《軍神》教案之一
一個優(yōu)質課堂,就是老師在講學生在答,講的知識都能被學生吸收。老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編寫一份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軍神》教案之一”,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能夠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年齡、土匪、拒絕、麻醉劑、施行、勉強、過獎、診所、驚疑、從容鎮(zhèn)定、目光柔和、肅然起敬。
2、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出示本課生字,讀一讀,并組詞。
沃 劉 齡 匪 拒 醉 劑 施 哼 暈 勉 堪 承
2、學生互相說說易錯的字:
容易少橫的字:齡
醉
容易多橫的字:哼
注意字的筆順:匪
二、談話導入新課
軍神,好響亮、好威風的稱呼,為什么要稱他為軍神呢?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讀課文,思考文章按怎樣的順序來敘述事情的?
板書:
手術前(1-10)
手術經(jīng)過(1117)
手術之后(1826)
2、出示自學提示,學生默讀思考:
(1)劃出描寫沃克醫(yī)生神態(tài)、情緒變化的句子,想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簡單批注在書上。
(2)有不懂的地方畫下來,學生互相質疑。
3、小組討論交流。
4、在全班交流并質疑。
(1)指名讀劃的相關的句子,簡單說體會。
(2)解詞:
審視仔細看。
肅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表現(xiàn)人物精神面貌的寫作方法。
3、學習劉伯承堅韌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個性格堅強的人。
教學重點:
1、根據(jù)提示讀出語氣、語調。
2、理解劉伯承為軍神的重點語句,體會劉伯承堅強的意志。進一步學習快速閱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填空:課文中的軍神是指(),這是()對他的敬稱。
2、指名朗讀課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醫(yī)生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呢?你知道沃克醫(yī)生當時是怎么想的?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小組交流、討論。
2、全班交流。
三、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導學課文。
1、導學求治部分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沃克醫(yī)生開始是怎樣識別劉伯承是軍人的?
(3)劉伯承的鎮(zhèn)定是從哪幾個地方反映出來的?
(4)分角色朗讀第一自然段。
2、導學術前部分。
(1)讀讀、想想、畫畫、議議。劉伯承為什么不肯用麻藥?
(2)聯(lián)系課前收集的關于劉伯承的資料猜想:劉伯承擔心損壞腦神經(jīng)只是從愛惜自己身體的角度考慮的嗎?說說你的理由。
(3)不用麻藥意味著什么?
(4)劉伯承能忍受這種難以忍受的疼痛嗎?課文是怎樣反映出來的?
(5)有感情地朗讀,根據(jù)提示讀出堅定的語氣。
3、導學術中部分。
(1)自由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手術中劉伯承、沃克表現(xiàn)的詞句。想想這些詞句各起什么作用?
(2)課堂交流
(3)聯(lián)系自己生病的經(jīng)歷,說說劉伯承忍受的是怎樣的痛苦。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從中感悟劉伯承的軍神形象。
(5)小結。
4、導學術后部分。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劉伯承在手術中除了一聲不吭緊緊抓住墊單外,還要求什么?沃克醫(yī)生聽了有什么反應?沃克醫(yī)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反應?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做完手術了不起的軍神!
(3)震驚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視著眼前的這位年輕人,他心中會怎么想?
(4)根據(jù)提示語自由朗讀,注意根據(jù)提示揣摩語意、把握語氣,突出軍神形象。
(5)指導分角色朗讀這一段。
附:板書設計
《點金術》教案之一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點金術》教案之一”,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生字和組成的新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3.
聯(lián)系課文內容體會:貪得無厭的人必將受到懲罰。
重點難點
1.
通過國王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等描寫,了解他的感情變化,從而領悟國王因為受到懲罰,吸取了教訓。
2.
理解課文講述的道理。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掛圖。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體會課題,感知內容(8)
1.
看到課題點金術,你想到些什么?
2.
有這樣一句話:給學生金子(知識),不如教給學生點金術(學習的方法)。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3.
默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認準生字,讀通課文(12)
1.
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正確、教師指導寫好筆畫較多的生字。
2.
教師抽查新詞能否讀正確。
3.
多種形式朗讀課文。
分組讀、分角色讀、畫出難讀的地方反復讀。
4.
師抽讀、范讀,師生、生生互評。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15)
1.
初讀課文,國王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
課文中哪些詞句表現(xiàn)國王的貪得無厭?
先分組討論,再全班交流。
3.
找出表現(xiàn)國王感情變化的詞語,談談體會。
4.
貪得無厭的國王為什么會說:我這么喜歡金子是愚蠢的?
四、教師小結(3)
五、作業(yè)設計(7)
1.
寫你喜歡寫的生字或詞語。
2.
用下面的詞語造句。
痛苦
教訓
色彩繽紛
貪得無厭
3.
貪得無厭的國王為什么會說:我這么喜歡金子是愚蠢的?
板書設計
祈禱神靈想得到更多金子
點金術
神靈賜給點金術
做人不可太貪心
國王心花怒放終于醒悟
教后感
《江姐》教案之一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4~5段。
3.通過描寫人物語言、神態(tài)、動作和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4.感受江姐英勇無畏、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體會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重、難點
1分析人物言行、心理,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積累描寫人物語言、神態(tài)、動作和心理活動的句子。
2感受江姐英勇無畏、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體會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準備
教師:幻燈片(文字)。
學生:了解江姐,了解文章的背景。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文
師:你們看過《紅巖》這本書或電視劇嗎?到過渣滓洞參觀嗎?哪些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指名說)江姐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江姐的事跡。(板書課題)
(多媒體:簡介江姐的情況。)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地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江姐是怎樣的人?你是從課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2.同桌合作學習生字新詞。
三、瀏覽課文,把握文章脈絡
1.師: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思考作者重點敘述了哪個部分?
2.學生交流,教師引導。
3.小結:文章用2~15段重點敘述了面對死亡時,江姐的從容不迫。一方面從特務不停地催促來反襯江姐的不慌不忙與從容平靜,另一方面從難友們難過、不安、痛哭、舍不得烘托出江姐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我們可以通過這兩條線索,深刻體味江姐那英勇無畏、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
四、細讀課文,感悟積累
1.再次默讀課文2~15段,邊讀邊勾畫出描寫江姐動作與神態(tài)的句子或詞語,并多讀幾遍,邊讀邊體會在這部分中,江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為什么會留下這樣的印象。
2.同桌交流:把你找到的這些段落或句子讀給同桌聽,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說出來與同學分享。
3.組織交流:結合學生的回答隨機指導理解并讀好有關句子。
4.講解4~5段。
江姐梳好了頭,從枕頭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凈凈的、被捕時穿的陰丹士林布旗袍,脫下了打著號的囚服。
藍色的旗袍外面套著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線衣。江姐習慣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塵,再理著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彎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鏡子面前看了一下,在室內試著走了幾步,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禮似的。
(1)出示句子,讀一讀,思考從梳好了頭取出脫下用手拍拍理著擦去在鏡子面前看了一下試著走了幾步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這句話在表情達意上有什么作用?(引導學生感受江姐面對死亡時的從容不迫,這一系列動作描寫烘托出了江姐對生活的無限熱愛,但為了崇高的革命事業(yè),她置生死于度外。)
(2)再讀,說說這兩段話表現(xiàn)了怎樣的江姐?(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為了革命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
(3)理解后有感情地朗讀。(可個別讀、小組讀)
5.再次探討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禮似的深含著的意思。
6.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江姐崇高的革命精神?(可以引導學生再讀讀第2、3段,抓住不慌不忙像平常一樣平靜的表情來談感受。)
五、品讀課文,再識江姐
1.分析江姐的形象。
(1)學生在文中畫出敘述江姐語言的句子。
(2)討論:這些內容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江姐?(堅強)
(3)學生發(fā)言,結合學生的回答隨機指導理解并讀好有關句子。
2.要勇敢一些!每一個革命者,當他面臨著最后考驗的時候,都應該臉不變色,心不跳!這句話到底表現(xiàn)了怎樣的一種革命品質?
3.思考:課文結尾有這樣一段話,像迎接莊嚴的戰(zhàn)斗,像迎接即將到來的光明???,他們的臉上充滿著勝利的歡笑,洋溢著圣潔的光輝作者這樣寫有何用意呢?你感受到了什么?(革命先輩對黨、對革命事業(yè)無限忠誠和堅貞不屈的高尚品質。他們的犧牲換來了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六、總結
師:是啊,江姐鋼鐵般的意志鼓舞著獄中同志們與敵人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他們和江姐一樣,頑強地等著黎明的到來,等著勝利的槍聲,迎接1949年的春天。可是,喪心病狂的敵人卻在解放軍的炮火快攻克重慶的時候,當獄中的同志們就要與親友們團聚的時候,敵人將關在牢中的1000多名的共產(chǎn)黨員殺害在革命勝利的前夕。
1.聽歌曲《紅梅贊》(要出示歌詞)。
2.同學們,讓我們把江姐的光輝形象深深地印在頭腦中吧!背誦課文4~5段。
《山村》教案之一
教材分析:
《山村》是一首有趣的數(shù)字詩,是學生入學以來第一次接觸古詩。它意境優(yōu)美,讀起來瑯瑯上口。安排這首詩主要是讓學生認識數(shù)字,體會數(shù)字的妙用,學習─、│兩個基本筆畫,掌握漢字的筆順,能正確書寫一、二、三、十。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古詩。
2、用聽讀識字及猜字的方法認字7個。
3、認識、會寫筆畫橫、豎,知道字的筆順:先橫后豎、先上后下、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會寫一、二、三、十四個字。
4、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的學習習慣,與人合作、互幫互學的品質。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書、本、幻燈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以圖導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投影片)(投影片同書上插圖)小朋友們,這幅圖畫美嗎?你覺得什么地方美?(生:圖上的花美。遠處的山美。山上的小亭子很美。山下的很多小房子很漂亮。)
2、大家說的真好!在宋朝的時候,有個名叫邵雍的人看到這么美的景色寫了一首詩,題目是山村。(板書課題:山村)請大家一起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小朋友們聽老師讀一遍這首詩。(范讀)誰愿意和老師一起讀?(請舉手的學生模仿著跟著讀)下面全班一起讀一遍,不會的小朋友認真聽別人是怎樣讀的。
2、通過你的聽和讀,你認識了哪幾個字,到投影前指著字帶大家讀。
3、請小朋友們把這首詩讀給你的同桌聽,如果有不認識的字,互相教一教,都讀的好,就互相獎勵一個小星星。
4、誰覺得自己讀的好,想讀給大家聽?(指名23人讀)誰來評一評他們讀的怎么樣?(生:我覺得他們讀的挺有詩意的。我覺得他們讀的聲音很宏亮。)
誰會背這首古詩?(自己背,同桌互相背。請一個同學背。)你怎么背的這么好,有什么好方法嗎?(生:我按照十個數(shù)字的順序背。)
5、在大家背詩的時候,淘氣的生字娃娃從課文中跑出來了,你們還認識嗎?(出示生字卡)二六七八九十花(學生搶著讀)
6、(做照鏡子的游戲)老師說生字,小朋友們舉生字卡片,互相看看對不對。(鼓勵學生)
三、小組合作,學習寫字。
1、(出示生字表:一二三十)這四個字是我們應該會寫的,要想寫好這幾個字,先要學習兩個筆畫:─、│。誰知道這兩個筆畫怎樣寫?(生:─從左邊向右邊寫。│從上往下寫。)(課件演示筆畫寫的過程:─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學生練習寫)
反饋,把學生寫的拿到投影上,評一評誰寫的好,說說怎么好?(生:寫的工整。干凈。)
再寫一個,同桌互相看看,寫的好獎勵一個小星星。
2、出示:二。同桌互相說說二先寫哪筆再寫哪筆?(先寫第一個短一點的橫,再寫第二個長一點的橫,先上后下)(課件演示寫的過程)
觀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生:第一橫在上半格的中間,第二橫在下半格的中間)老師范寫,學生練習寫。評議。
3、出示:十。同桌互相說說十先寫哪筆再寫哪筆?(先橫后豎)觀察橫、豎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橫寫在橫中線,豎寫在豎中線上)
學生自己練習寫,反饋,評議。
四、小結,學生談感受。
(生:老師,我特別喜歡這首詩,想伴隨著音樂讀一遍。)全班配樂朗讀。
附:板書設計
山
村
─
│
一
二
三
十
[評析:這是一堂古詩課。這首詩中包含了一至十10個數(shù)字。認識漢字,寫漢字是本課學習的重點。正確書寫筆畫、學習筆順是本課學習的難點。在教學中,以圖引入,揭示課題,激發(fā)學生興趣。采用老師范讀,學生試著讀,全班讀,同桌讀等多種讀的方式讓學生不斷地認字,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認識了字,背會了課文。緊接著用游戲的方式鞏固識字。橫、豎兩筆畫是最基本的筆畫,是寫字的基礎。教學時,發(fā)動學生開動腦筋,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寫,自己評議。既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權,老師又進行合理適當?shù)闹笇?。整堂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自學自悟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體現(xiàn)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圍魏救趙》教案之一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圍魏救趙》教案之一”,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復述課文中進一步積累語言。
2.理解課文內容。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詞句意思,感受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了解孫臏善于分析、因勢利導的聰明才智。
3.能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概括有關內容。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孫臏善于分析、因勢利導的聰明才智。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詞句意思,感受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孫臏的資料,了解有關孫臏的故事。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1.通過預習,你能正確認讀課文中的詞語嗎?多種形式檢查認讀文中的詞語。
(圍魏救趙、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危在旦夕、胸有成竹、乘虛而入、以逸待勞、穩(wěn)操勝券、心服口服、驚慌失措、日夜兼程、人心惶惶、天羅地網(wǎng)、精疲力竭、措手不及、丟盔棄甲、潰不成軍、落荒而逃)
2.老師示范說一個這樣的句子。(一支擁有八萬精兵的軍隊由進攻時一路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到最后被打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這一切就發(fā)生在圍魏救趙這個故事里。)相機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幾個詞語說一句與課文有關的話,幫助對詞語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試著簡要介紹課文主要內容。
3.再讀課文,根據(jù)課后第二題的提示,試著把課文分成四個部分,并把括號中的內容補充完整。
第一部分:趙國被圍,向齊國求救(1~2段)。
第二部分:田、孫商議,直取大梁(3~8段)。
第三部分:佯攻襄陵,圍魏救趙(9~12段)。
第四部分:孫臏設伏,齊軍大勝(13~14段)。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學習第一部分(抓重點詞讀出文字背后的信息)。
1.讀一讀,說說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魏國軍隊怎樣?在文中勾畫出相應的詞句。說說自己的理解。
為了體現(xiàn)魏國軍隊強大,課文用了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
(1)所向披靡,勢如破竹直接寫出了魏國軍隊的強大。龐涓率領的軍隊在攻打趙國時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
(2)齊國的擔心間接寫出魏國軍隊的強大。
3.結合自己的理解,練習讀相應的關鍵詞句,你還能讀出什么信息?
(嚴峻的形勢讓齊國必須出兵救趙,然而面對強大的魏軍,齊國想救趙也不是那么容易。這為后文齊軍大勝,體現(xiàn)孫臏的足智多謀埋下伏筆。)
(二)學習第二部分(從對話中了解孫臏計謀的絕妙之處)。
1.分角色讀田忌、孫臏的對話。從對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依田忌之計直奔邯鄲,聯(lián)系上文試想這次救援會是什么結果?如果直奔邯鄲有可能:
(1)邯鄲失守,因前文提到趙國危在旦夕。
(2)打了勝仗的魏軍士氣高漲,遠道而來的齊軍若與魏軍主力硬拼,勝負難料。
3.再讀孫臏的話,體會孫臏計謀的絕妙。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孫臏先對魏軍的優(yōu)勢、劣勢做了分析,然后提出了避實就虛,攻打大梁的計謀。
乘虛而入,直取大梁既有形勢的分析,又有行動的策略,孫臏的計謀判斷準確、措施果斷。
4.從胸有成竹穩(wěn)操勝券這些詞中,你可以看出孫臏是個怎樣的人?
(三)學習第三部分。
1.孫臏的計謀是怎樣具體實施的?自由讀第三部分,用自己的話簡要說一說。
2.在齊軍佯攻襄陵直奔大梁之時,魏軍士兵的心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從這里又可以看出孫臏的計謀妙在什么地方?
(孫臏一方面讓無名將領帶兵佯攻襄陵,一方面又逼近魏國都城大梁。魏軍洋洋得意之時放松了警惕,孫臏的計謀得以順利實施,一攻一逼讓魏軍實力消耗,出其不意的舉動又令魏軍人心惶惶。孫臏的計策不僅從體力上打敗了對手,更從心理上戰(zhàn)勝了對方。)
3.把自己感興趣的精彩部分再讀一讀。
(四)學習第四部分。
1.在孫臏的一攻一逼之后,這件事的結果會怎樣呢?自由讀第四部分。
2.精疲力竭的魏軍在進入孫臏設下的伏擊圈后是個怎樣的狀況呢?找出相關詞句讀一讀。
3.魏軍此時的丟盔棄甲、潰不成軍與攻趙時的所向披靡、勢如破竹相對比,你體會到了什么?
4.對于孫臏的圍魏救趙你有什么看法?
四、再讀課文,講述故事
1.再讀課文,結合課后第二題再次梳理課文脈絡。
2.根據(jù)課后第二題的提示,在小組內講一講圍魏救趙這個故事。
3.小組推薦組員為全班講述這個故事,共同交流評議。
4.故事交流會:講一講課前搜集的其他有關孫臏的故事。
五、自主積累,書寫生字
1.找出課文中的成語,用讀一讀,記一記,抄一抄等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積累。
2.正確、美觀地書寫本課的生字。
附:板書設計
《種樹》教案之一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認識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工整地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春天種樹的歡快,了解種樹對保護環(huán)境、美化生活的意義。
3、喜歡讀兒歌,有主動讀兒歌的愿望。
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掛圖,與音樂、美術教師聯(lián)系,指導學生課前認識音符和歌譜,畫一畫小樹。
學生:動手制作生字卡片,觀察、了解種樹有什么好處。
師生合作: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一次植樹活動。
教學設計參考
一、讀題激趣,感知大意
1、讀課題,說說你想到了什么。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說說這首小詩主要寫了什么。
二、自主識字,交流評議
1、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勾畫生字詞,借助拼音多讀一讀,把不明白的詞句做上記號。
2、交流識字情況。學生相互提醒,運用已有的識字經(jīng)驗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教師提醒學生讀準種樹的種等字的音。
3、學生質疑,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三、朗讀課文,自主解疑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邊讀邊想:種樹會給我們的生活來什么?
2、朗讀自己喜歡的詩句,說說自己學了這課知道了些什么。
四、誦讀課文,體會情感
1、采取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朗讀或背誦,積累語言,進一步體會種樹的快樂。
五、擴展活動
1、把課文描繪的畫面用彩筆畫一畫,或唱一首種樹、護樹的歌,或朗誦一首兒歌,或講一個人們愛護小樹的故事。
2、說說你想為小樹做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