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五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19五年級語文上冊綠色千島湖教案。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語文上冊綠色千島湖教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教材介紹:
介紹綠色千島湖的形成與美景,揭示一個道理,與大自然保持和諧就會創(chuàng)造綠色奇跡。教學圍繞這一主題展開。
教學目標:
初步了解千島湖的形成,理解綜合工程及水上森林的作用,了解人們?yōu)榍u湖的綠,所做出的努力。
感受千島湖良性發(fā)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體會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人們保護自然,遏制水土流失,使島更綠水更清。從而突破文章主題“綠色”及單元主題“家園的呼喚”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千島湖的美景與它的形成,明白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
突破方法:
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來感受千島湖的自然美,通過對日趨惡化的環(huán)境問題的認識來珍惜人與自然的和諧美。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同學們都喝過“農(nóng)夫山泉”嗎?你知道“農(nóng)夫山泉”牌的水取自哪里嗎?(“農(nóng)夫山泉”水全部取自國家一級水體千島湖)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綠色千島湖看看吧!(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課文同學們都預習了,你知道為什么叫“千島湖”嗎?(有1078個島嶼)
你讀書真細心。
2.那為什么又稱它為“綠色千島湖”?(板書:水綠島翠山青)
3.水、島、山都是綠的,當然要叫綠色千島湖。那如果說水綠、島綠、山綠,你覺得怎么樣?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中國的語言真豐富)
4.這個句子讀起來也是很有韻味的,齊讀句子:“那里水綠、島翠、山青,因此人們都叫它綠色千島湖?!?/p>
5.現(xiàn)在,你一定想快點了解千島湖吧!來打開書,先來看看作者在欣賞了千島湖之后,是怎樣評價它的?(指導學生找到文章最后一句話,全文的中心句畫下來:千島湖是一首人與大自然合寫的詩,是一個人工創(chuàng)造的綠色奇跡。)
6.(課件出示中心句)在作者眼中,千島湖是——(引讀)是——(引導學生讀完)詩,大家都讀過,詩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7.作者把千島湖比作一首詩,說明千島湖——很美!
8.什么是奇跡?奇跡,你見過嗎?
9.作者為什么這樣評價千島湖呢?讓我們從文章中找答案。先瀏覽課文,看看哪幾段重點介紹了千島湖的美?哪幾段介紹千島湖是個奇跡?(1-7、8-10)
三、學習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的讀一讀1-7自然段,一手扶書,一手握筆,邊讀邊找看看從哪些詞句中能體會出千島湖像詩一樣美?(學生自學)
2.集體交流:
第1自然段:
學生讀第1自然段的第3句話,談自己的理解。(教師引導:那里有山、有島嶼、有森林,自然美景盡在其中;顯示大自然中所有美的東西都集中在這里。我們從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體會了西湖的美,千島湖竟然比西湖還要美!)還從哪里能看出千島湖像詩一樣美?
桂花島:(不僅眼前看到的景色讓人賞心悅目,鼻子里還聞著花香,真讓人——心曠神怡,美!
猴島、五龍島、清心島:(出示相應的圖片,教師引導進一步理解。)
這里不僅景色優(yōu)美,而且還有這些跳躍的歡樂的生命,也使千島湖顯得生機勃勃!
島上的動物與人相處的怎樣?(板書:和諧)和諧就是美,美就是和諧!
梅花鹿和人們合影留念,人與動物真是和諧相處?。?/p>
3.這里的島嶼,有的因動物知名,有的因花樹著稱,各有特色,可是環(huán)繞在這些島嶼周圍的湖水中確有一個共同的景觀——“魚躍千島湖”。誰來讀一讀第7自然段?
4.指名朗讀。
5.這里的魚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品種——多,真是物產(chǎn)豐富,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是——富庶。(板書:富庶)
6.想看看這個優(yōu)美富庶的地方嗎?請欣賞。(教師放課件)jAB88.com
7.配樂欣賞,教師相機介紹。
8.教師小結(jié):千島湖真是一首優(yōu)美的詩,讓我們用有感情的朗讀來贊美千島湖吧!從1-7自然段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自由練習朗讀。
9.誰想用你的朗讀帶我們再次走進這詩一般的千島湖。
10.指名讀1-7自然段。(讀得太美了!)
11.這么美的千島湖在作者眼中是一首詩,而且還是一個奇跡,為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8-10自然段,看看千島湖奇在哪?邊讀邊畫下相關(guān)的句子。
12.學生反饋:
第8自然段:
原來一片光禿禿的山地,三十幾年后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確實是個——奇跡!
千島湖是個水庫,是個人工湖,這是你預料中的嗎?
相當于3184個西湖的水容量。
水上森林:能在水里泡200天也不會淹死。
建設千島湖也遇到了不少困難,我們的科研人員都克服了!人類在改造環(huán)境方面顯示了聰明才智和強大的力量。
第9自然段:
你找的是第9自然段,這段中有一句概括了全段的意思,是哪一句?(畫出第一句:新安江水電站是一項綜合工程)
你能快速找出有幾方面作用?哪4方面?(發(fā)電、灌溉、航運、養(yǎng)殖)
你找的這么快,有什么好辦法?(課件:出示分號)
一項工程有這么多的作用,真是一舉——多得,確實是一項綜合工程!是一個人工創(chuàng)造的奇跡!
這項工程是人類在無節(jié)制的濫用自然資源嗎?(不是)(點:和諧)
13.了解了千島湖后,你能想想作者為什么說千島湖是個綠色奇跡嗎?(板書:綠色)
還記得《楓葉如丹》中的句子嗎?“綠是播種者的顏色,是開拓者的顏色,人們說它是希望、是青春、是生命?!?/p>
14.教師小結(jié):我們的開拓者建造了這么美的千島湖,這里到處有跳躍歡快的生命,人與自然相處的如此和諧,在環(huán)境日益惡劣的今天,千島湖的成功改造,帶給我們多少希望??!所以千島湖是一個——(引讀:人工創(chuàng)造的綠色奇跡)
15.正因為千島湖的這些魅力,所以作者要這樣評價千島湖,(引讀:)千島湖是一首人與大自然合寫的詩,是一個人工創(chuàng)造的綠色奇跡。
16.是啊!千島湖的成功改造,帶給我們一個深刻的啟示:(課件出示句子:)大自然造福與人類,人類要和自然保持和諧,只要我們與自然保持和諧,就一定會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綠色奇跡!
17.現(xiàn)在你希望給什么東西冠以綠色名稱?(你們的愿望多么美好啊!)
只要人類共同攜手,就一定能建造出一個綠色家園!
編輯推薦
《綠色千島湖》課文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chǎn)出一份最優(yōu)質(zhì)的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綠色千島湖》課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千島湖在浙江淳安縣境內(nèi),逆水而上70千米,就是風光如畫的黃山;順水而上,經(jīng)新安江、富春江,可以到達杭州的西湖。千島湖浩瀚賽太湖,秀麗比西湖。湖邊群山環(huán)繞,湖面島嶼眾多。湖岸上全是茂密的森林,奇山、異石、溶洞、瀑布、人文古跡錯落其詞。這里水綠、島翠、山青,因此人們都叫它綠色千島湖。
所謂千島可不是夸張,實際上這里還不止1000個島呢!在水位最高時,湖面上有1078個島嶼,大的幾十平方千米,小的兩三平方千米。這些島各有特色,有的因動物知名,有的因花樹著稱,還有的因名勝古跡而聞名遐邇。
猴島是千島湖的花果山。當游船靠近小島的時候,島上的猴子紛紛跑到岸邊,等待游人的食物。猴群中有一只身材魁梧、尾巴高翹的猴子,是這里的齊天大圣。在爭奪王位的時候,它把另一只公猴打得落荒而逃。
王龍島,又叫蛇島。島上有四個蛇場,上千條蛇:眼鏡蛇、銀環(huán)蛇、蝮蛇、五步蛇、竹葉青在這里人們能看到蛇自由活動,捕食和相斗的場面。
在清心島上,有人工馴養(yǎng)的梅花鹿。它們圍在游人身邊,津津有味地吃著游人帶去的嫩枝嫩葉。如果你高興,它們還愿意跟你合影留念。
桂花島,正像它的名字一樣,島上到處生長著野桂花。每年秋天,小島就彌漫著一片芳香中。
魚躍千島湖是千島湖的另一景觀。自千島湖形成后,80多種魚在湖中安了家,有常見的草魚、鯉魚、鰱魚,也有珍貴的鱖魚、鮭魚等。捕魚的場面非常壯觀,一網(wǎng)下去,少的幾十千克,多的幾百千克。
這樣一個優(yōu)美富庶的地方,其實出現(xiàn)才不到40年。這里原來是一片山地,1957年開始動工興建新安江水電站。1959年,100多米高的電站大壩建成,把新安江的水攔住儲蓄起來,形成了一個規(guī)模巨大的人工湖。它的蓄水量相當于3184個西湖的水容量。由于水庫淹沒了不少山嶺,露出水面的山巔就成了無數(shù)的小島,所以水庫叫千島湖。
新安江水電站是一項綜合工程。它發(fā)出的電力,供應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工業(yè)城和長江下游的廣大農(nóng)村。經(jīng)過水庫的調(diào)節(jié),兩萬公頃的農(nóng)田免除了水患,旱地改為水田,糧食產(chǎn)量大大增加。新安江的航運事業(yè)也得到了發(fā)展。山區(qū)的木材、竹材、茶葉等土特產(chǎn)品,由水路源源不斷地運了出來。水庫養(yǎng)殖的鮮魚,每年可供應市場幾百萬千克。。。。。
千島湖有開闊的水面,也有幽深曲折的湖灣。在湖的周圍和島上布滿了郁郁蔥蔥地森林,才使千島湖更加秀美,成為新興的旅游勝地。過去,由于湖水時漲時落,岸邊土質(zhì)瘠薄,干旱和水淹輪流逞威,一般的植物難以活成。林業(yè)科技人員經(jīng)過艱苦努力,培育出了一個新樹種,泡在水里200天也不會淹死,一出水面就又吐出新芽綠葉,這樣才有了水上森林。水上森林又保護了島上的水土,所以如今千島湖的森林才這樣茂密。
大自然造福于人類,人類要和自然保持和諧。千島湖是一首人與大自然合寫的詩,是一個人工創(chuàng)造的綠色奇跡。
《綠色千島湖》相關(guān)知識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nèi)容。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綠色千島湖》相關(guān)知識”,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千島湖位于浙江省杭州西郊淳安縣境內(nèi)。它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44處國家級風景區(qū)之一,也是目前國內(nèi)最大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它是1959年為建造新安江水電站而筑壩蓄水形成的人工湖。因其山青、水秀、洞奇、石怪而被譽為千島碧水畫中游。湖區(qū)面積573平方公里,湖中擁有形態(tài)各異的大小島嶼1078座,平均水深34米,能見度9-14米,屬國家一級水體,被原新華社社長穆青贊譽為天下第一秀水,整個湖區(qū)分為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中心五大湖區(qū)。千島湖碧波萬傾,千島竟秀,群山疊翠,峽谷幽深,溪澗清秀,洞石奇異,還有種類眾多的生物資源,文物古跡和豐富的土特產(chǎn)品,構(gòu)成了享譽中外的島湖風景特點。
千島湖即新安江水庫。這座水庫建于50年代,水庫壩高105米,長462米;水庫長約150公里,最寬處達10余公里;最深處達100余米,在正常水位情況下,面積約580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大104倍,蓄水量可達178億立方,比西湖大3000多倍。這座大型水庫,不但氣魄雄偉,而且景色壯觀秀麗。水庫內(nèi)島嶼星羅棋布,常見的島嶼有398個,大中島嶼1078個,它以群山巍峨疊翠,湖水澄清,
島嶼星羅棋布,形態(tài)奇特著稱.既似太湖的煙波浩渺,
又有西湖的娟秀氣韻。
云消霧散,湖水奇妙的顏色漸漸顯露。不是綠,不是藍,又似綠似藍。恰似白居易《江南好》中春來江水綠如藍。
千島湖湖面開闊,一碧萬頃,島嶼棋布;大島如山,小島如船,個個清脆欲滴,像一塊塊半浸在湖中的碧玉。因為水中浮游生物少,湖水才清澈如鏡,由于水深,所以看上去就像翡翠般似綠如藍了。
據(jù)說,千島湖匯集了很多山泉,天然礦泉水農(nóng)夫山泉就取自千島湖70米深處。
湖邊山上及湖中島嶼都覆蓋著茂密的植被,不見土,不露石,青山翠嶼,無限生機;由于湖中島嶼眾多,港汊交錯,游艇各自穿行于不同的航道,互不相擾,似乎萬頃一舟,極盡游目聘杯之樂。
猴島
原名云蒙列島,由十余青翠的大小島嶼組成。中國科學院利用水困法,使這里成為名副其實的猴島。猴王德高望重,有長者風范,母猴相夫教子,猴群家庭祥和。上得島去,與機靈的猴兒嬉戲一番,野趣十足。
孔雀島
坐落在千島湖中心湖區(qū)與東南湖區(qū)交界處的界牌島山,這里林木蔥翠,空氣清新,在此觀孔雀開屏,賞孔雀群飛,看孔雀覓食,聽孔雀歡叫,和成群孔雀合影。
龍山島
古為浙西名勝。1959年秋,由于新安江水庫建成蓄水,龍山便成了龍山島。島上建有海瑞祠,飛檐翹角,從海瑞祠拾級而上,約行五百級石階小徑可直達寧古鐘樓。樓內(nèi)置一寧代鐵鐘,游人可乘興撞鐘覓趣,亦可眺望湖光山色,隔水遙望縣城千島湖鎮(zhèn)雄姿,領略一番世間少有的人間美景。
鹿島
山坡平緩,林木蔥蘢,很適應梅花鹿的放養(yǎng)和棲息,也適宜游人逗鹿拾趣。游人登島進門,過涼庭,漫步林中,活潑可愛的鹿會立即前來歡迎。這時,您可買上一束鮮嫩的樹葉給鹿喂食,看到那一頭頭的鹿向您搖嘴乞食,別有一番溫馨、自然的野趣。
靄云洞
在建德市西南35公里、鐵帽山北坡。每逢雨前團團云氣從洞中逸出,飄浮飛散,成為特有奇觀。
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綠色千島湖教案
學情分析:本班學生共18人,男生6人,女生12人,本班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比較高,有四分之一學生很喜歡語文學習,大部分學生喜歡或比較喜歡語文學習,只有幾位學生不太喜歡語文學習。我班學生總體學習基礎扎實,但兩極分化距離較大。學生發(fā)言積極,但若知識有一定難度,學生發(fā)言則很少。學生整體感悟不深,浮于比較表面的東西學生能較容易地體會到,而對于較深層次的內(nèi)容學生很難感悟出來。整體朗讀水平一般,對情感的把握不夠到位。因此,在教學中應重視探究教學的過程中,要抓好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與習得。要加強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指導,通過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習慣培養(yǎng)使學生的閱讀整體水平得以提升。要讓學生通過閱讀學表達,將“聽”、“說”整合起來,從聽中學讀、讀中學寫。
教材介紹:介紹綠色千島湖的形成與美景,揭示一個道理,與大自然保持和諧就會創(chuàng)造綠色奇跡。教學圍繞這一主題展開。
教學目標:初步了解千島湖的形成,理解綜合工程及水上森林的作用,了解人們?yōu)榍u湖的綠,所做出的努力。感受千島湖良性發(fā)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體會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人們保護自然,遏制水土流失,使島更綠水更清。從而突破文章主題“綠色”及單元主題“家園的呼喚”
教學重點、難點:了解千島湖的美景與它的形成,明白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
突破方法: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來感受千島湖的自然美,通過對日趨惡化的環(huán)境問題的認識來珍惜人與自然的和諧美。
教學時數(shù):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名勝古跡比比皆是,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隨黃傳惕一起去綠色千島湖看看吧!(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課文同學們都預習了,你知道為什么叫“千島湖”嗎?(有1078個島嶼)
你讀書真細心。
2.那為什么又稱它為“綠色千島湖”?(板書:水綠島翠山青)
3.水、島、山都是綠的,當然要叫綠色千島湖。那如果說水綠、島綠、山綠,你覺得怎么樣?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中國的語言真豐富)
4.這個句子讀起來也是很有韻味的,齊讀句子:“那里水綠、島翠、山青,因此人們都叫它綠色千島湖。”
5.現(xiàn)在,你一定想快點了解千島湖吧!來打開書,先來看看作者在欣賞了千島湖之后,是怎樣評價它的?(指導學生找到文章最后一句話,全文的中心句畫下來:千島湖是一首人與大自然合寫的詩,是一個人工創(chuàng)造的綠色奇跡。)
6.(課件出示中心句)在作者眼中,千島湖是——(引讀)是——(引導學生讀完)詩,大家都讀過,詩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7.作者把千島湖比作一首詩,說明千島湖——很美!
8.什么是奇跡?奇跡,你見過嗎?
9.作者為什么這樣評價千島湖呢?讓我們從文章中找答案。先瀏覽課文,看看哪幾段重點介紹了千島湖的美?哪幾段介紹千島湖是個奇跡?(1-7、8-10)
三、學習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的讀一讀1-7自然段,一手扶書,一手握筆,邊讀邊找看看從哪些詞句中能體會出千島湖像詩一樣美?(學生自學)
2.集體交流:
第1自然段:
學生讀第1自然段的第3句話,談自己的理解。(教師引導:那里有山、有島嶼、有森林,自然美景盡在其中;顯示大自然中所有美的東西都集中在這里。我們從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體會了西湖的美,千島湖竟然比西湖還要美!)還從哪里能看出千島湖像詩一樣美?
桂花島:(不僅眼前看到的景色讓人賞心悅目,鼻子里還聞著花香,真讓人——心曠神怡,美!
猴島、五龍島、清心島:(出示相應的圖片,教師引導進一步理解。)
這里不僅景色優(yōu)美,而且還有這些跳躍的歡樂的生命,也使千島湖顯得生機勃勃!
島上的動物與人相處的怎樣?(板書:和諧)和諧就是美,美就是和諧!
梅花鹿和人們合影留念,人與動物真是和諧相處啊!
3.這里的島嶼,有的因動物知名,有的因花樹著稱,各有特色,可是環(huán)繞在這些島嶼周圍的湖水中確有一個共同的景觀——“魚躍千島湖”。誰來讀一讀第7自然段?
4.指名朗讀。
5.這里的魚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品種——多,真是物產(chǎn)豐富,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是——富庶。(板書:富庶)
6.想看看這個優(yōu)美富庶的地方嗎?請欣賞。(教師放課件)
7.配樂欣賞,教師相機介紹。
8.教師小結(jié):千島湖真是一首優(yōu)美的詩,讓我們用有感情的朗讀來贊美千島湖吧!從1-7自然段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自由練習朗讀。
9.誰想用你的朗讀帶我們再次走進這詩一般的千島湖。
10.指名讀1-7自然段。(讀得太美了!)
11.這么美的千島湖在作者眼中是一首詩,而且還是一個奇跡,為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8-10自然段,看看千島湖奇在哪?邊讀邊畫下相關(guān)的句子。
12.學生反饋:
第8自然段:
原來一片光禿禿的山地,三十幾年后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確實是個——奇跡!
千島湖是個水庫,是個人工湖,這是你預料中的嗎?
相當于3184個西湖的水容量。
水上森林:能在水里泡200天也不會淹死。
建設千島湖也遇到了不少困難,我們的科研人員都克服了!人類在改造環(huán)境方面顯示了聰明才智和強大的力量。
第9自然段:
你找的是第9自然段,這段中有一句概括了全段的意思,是哪一句?(畫出第一句:新安江水電站是一項綜合工程)
你能快速找出有幾方面作用?哪4方面?(發(fā)電、灌溉、航運、養(yǎng)殖)
你找的這么快,有什么好辦法?(課件:出示分號)
一項工程有這么多的作用,真是一舉——多得,確實是一項綜合工程!是一個人工創(chuàng)造的奇跡!
這項工程是人類在無節(jié)制的濫用自然資源嗎?(不是)(點:和諧)
13.了解了千島湖后,你能想想作者為什么說千島湖是個綠色奇跡嗎?(板書:綠色)
還記得《楓葉如丹》中的句子嗎?“綠是播種者的顏色,是開拓者的顏色,人們說它是希望、是青春、是生命?!?/p>
14.教師小結(jié):我們的開拓者建造了這么美的千島湖,這里到處有跳躍歡快的生命,人與自然相處的如此和諧,在環(huán)境日益惡劣的今天,千島湖的成功改造,帶給我們多少希望啊!所以千島湖是一個——(引讀:人工創(chuàng)造的綠色奇跡)
15.正因為千島湖的這些魅力,所以作者要這樣評價千島湖,(引讀:)千島湖是一首人與大自然合寫的詩,是一個人工創(chuàng)造的綠色奇跡。
16.是啊!千島湖的成功改造,帶給我們一個深刻的啟示:(課件出示句子:)大自然造福與人類,人類要和自然保持和諧,只要我們與自然保持和諧,就一定會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綠色奇跡!
17.現(xiàn)在你希望給什么東西冠以綠色名稱?(你們的愿望多么美好啊!)
只要人類共同攜手,就一定能建造出一個綠色家園!
板書設計:
水綠島翠山青
綠色千島湖詩奇跡
優(yōu)美富庶和諧
教學資料:千島湖圖片及課件資料
《綠色千島湖》教學設計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從而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綠色千島湖》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一、激情導入,解釋題意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暢游綠色千島湖,請大家齊讀課題。(齊讀課題)誰來說說,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了解到了什么?你想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知道什么?
二、整體感知,初步了解課文。
1、暢游綠色千島湖的快樂旅程開始了!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重要的地方要先作記號。
2、剛才同學們讀得非常地投入、認真,請大家暢所欲言,說說你從課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3、同學們說得十分精彩,通過讀課文,我們讀懂了千島湖的優(yōu)美富庶和它的形成。書上的哪幾個自然段寫出它的優(yōu)美富庶?(1-7)這也是文章的第一段。
三、學習1-7自然段。
1、請同學自由地朗讀1-7自然段。
2、為什么又稱它為綠色千島湖?(那里水綠、島翠、山青,因此人們都叫它綠色千島湖。)(板書:水綠島翠山青)(課件)
3、水、島、山都是綠的,當然要叫綠色千島湖。同樣是說明綠色,作者用了三個不同的字綠、翠、青來說明千島湖到處是綠色。如果把它們改成水綠、島綠、山綠,你覺得行嗎?為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這個句子讀起來也是很有韻味的,齊讀句子:那里水綠、島翠、山青,因此人們都叫它綠色千島湖。(這個句子要怎么樣朗讀???要讀出對千島湖的贊嘆之情。)
5、知道了千島湖名字的由來,接著我們來看看千島湖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6、千島湖上有一千多個島嶼,(課件)這些島各有特色,有的因
知名,有的因
著稱,還有的因
而聞名遐爾。你能夠把這個句子填完整嗎?(齊讀)書上介紹的哪幾個小島因為動物而知名?(猴島、五龍島、清心島)哪幾個小島因為花樹而著稱?(桂花島)
7、多么美麗的小島,你最想了解哪一個小島呢?
A、猴島:(指名讀)概括特點:淘氣
B.五龍島:(小組讀)概括特點:蛇多
C.清心島:(自由讀)概括特點:惹人喜愛
D、桂花島:(齊讀)概括特點:芳香
8、剛才我們游覽了千島湖上富有特色的小島,島上的動物與人相處的怎樣?(和諧)對,和諧就是美,美就是和諧!
9.這里的島嶼各有特色,可是環(huán)繞在這些島嶼周圍的湖水中有一個共同的景觀魚躍千島湖。誰來讀一讀?
10.指名朗讀。
11、這里的魚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品種多,一網(wǎng)下去,少的幾十公斤,多的幾百公斤,真是物產(chǎn)豐富,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來說,就是富庶。你是怎么理解這個詞的?
小結(jié):這么個優(yōu)美富庶的地方,真令人神往啊!老師也找到了一些千島湖的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也感受感受千島湖的水綠、島翠、山青和它的富庶。(課件:千島湖的圖片)
三、學習8-10自然段。
1.這樣一個優(yōu)美富庶的地方,是不是天然形成的?
為什么會有這樣巨大的人工湖?怎么可能人為地創(chuàng)造這樣規(guī)模的自然景觀?請同學們齊讀810自然段,想想作者為什么說千島湖是一個人工創(chuàng)造的綠色奇跡?邊讀邊畫出你還不理解的地方和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語句。
2、學生質(zhì)疑解答,教師引導從書本上找答案。
課件(千島湖有開闊的水面,也有幽深曲折的湖彎。在湖的周圍和島上布滿了郁郁蔥蔥的森林,正是這大面積的森林,才使千島湖更加秀美,成為新興的旅游勝地。)千島湖是不是原來就是這樣秀美?現(xiàn)在的千島湖有什么變化?
3、短短幾十年,千島湖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能從千島湖的變化領會綠色的深層含義嗎?(板書:健康、發(fā)展、生機和希望)
小結(jié):還記得《楓葉如丹》中的句子嗎?綠是播種者的顏色,是開拓者的顏色,人們說它是希望、是青春、是生命,這是一個至理名言。題目上的綠色不僅代表著水綠、島翠、山青,更代表著健康、發(fā)展、生機和希望。
四、學習11自然段。
1、千島湖成功改造的案例,給人們什么啟示?(課件:大自然造福于人類,人類要和自然保持和諧。)
這一個成功改造自然的案例,作者對它有什么樣的贊美?(課件:千島湖是一首人與大自然合寫的詩,是一個人工創(chuàng)造的綠色奇跡。)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作者對千島湖充滿了怎樣的感情?(熱愛與贊美)
2、齊讀11自然段。你覺得這個結(jié)尾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總結(jié)全文,提示中心思想的作用。)
五、學習寫法,拓展延伸。
1、千島湖真是一首優(yōu)美的詩!這里有一千多個小島,作者只選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四個小島來寫,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呢?用上這種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誰能夠從文中找出作者用上舉例子的地方。
我們美麗的泉州城風光秀美,也像綠色千島湖一樣有很多富有代表性的山水,我們也可以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來寫一寫。請同學們先進行討論,再來寫一寫。
2、瀏覽完了綠色千島湖,我們被它的綠色深深地折服,你還知道哪些東西被冠以綠色的名稱?
《綠色千島湖》其它雜項
本文介紹綠色千島湖的形成與美景,揭示一個道理,與大自然保持和諧就會創(chuàng)造綠色奇跡。教學圍繞這一主題展開。
教學重點
了解千島湖的美景與它的形成,明白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
活動一:讀文識字,讀通課文
過程
1.自由讀課文學習生字。
2.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
3.給課文分段。
4.交流匯報。
活動說明:
這一活動,幫助學生讀通課文,為理解課文作準備。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并理清文章的層次。
活動二:理解課文
過程:
1.要求學生自由讀課文,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2.教師進行梳理,確定與課文內(nèi)容密切相關(guān)的問題。A、千島湖是怎樣形成的,為什么叫千島湖?B、為什么說千島湖是人工創(chuàng)造的綠色奇跡?C、為什么叫綠色千島湖?
3.學生帶著三個問題讀課文,邊讀邊進行相應的勾畫和批注。
4.在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讀書理解,并認真傾聽他人的讀書感受。學生之間互為補充。
5.個別同學在全班匯報讀書收獲。
活動說明:
初步了解千島湖的形成,理解綜合工程及水上森林的作用,了解人們?yōu)榍u湖的綠,所做出的努力。感受千島湖良性發(fā)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體會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人們保護自然,遏制水土流失,使島更綠水更清。從而突破文章主題綠色及單元主題家園的呼喚
活動三:千島湖一日游
過程:
1.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相關(guān)內(nèi)容,設計導游解說詞。
2.自讀解說詞,彌補不足。
3.在小組內(nèi)輪流當導游,介紹千島湖。
4.評選出小組的優(yōu)秀導游員。
5.各小組優(yōu)秀導游員在全班展示,評出班級最佳。
活動說明:
解放學生思維,有機組合教材材料,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及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綜合使用教材的能力。同時,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進一步感受千島湖山清、水綠、島美感受千島湖良性發(fā)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活動四:千島湖的治理,給我們留下怎樣的思考?
過程:
1.學生在小組內(nèi)展開討論,并做出相應的記錄。
2.教師引導學生可舉出生活中正、反兩面的例子,加以說明。
3.派出小組代表在全班發(fā)言,表明思考。
活動說明:
引導學生暢所欲言,理解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只有人類和自然和諧相處,自然才會更好的回報人類。樹立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呼吁學生,保護環(huán)境。
活動五:綜合拓展
過程:
引言,北京的龍須溝,解放前是一條臭水溝,1951年,北京市各界代表討論根治龍須溝,北京市衛(wèi)生工程局組織技術(shù)人員制定《龍須溝治理方案》,開始根治龍須溝?,F(xiàn)在的龍須溝,水不臭了,也變清了。學校附近有一條臭水溝,請同學們?yōu)樗闹卫沓鲋\劃策。
1.了解臭水溝的成因,及對環(huán)境的污染。
2.針對了解到的情況,提出合理的、有建設性的治理意見。
3.設想治理后的臭水溝會是一番怎樣的情景。
活動說明:
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使學生在多種渠道查閱資料的基礎上,綜合運用資料,將自己的環(huán)保意識表現(xiàn)在設計方案中,將環(huán)保落到實處。
五年級語文《綠色千島湖》教案分析北師大版
老師在上課時經(jīng)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五年級語文《綠色千島湖》教案分析北師大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五年級語文《綠色千島湖》教案分析北師大版
【教材依據(jù)】
《綠色千島湖》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十單元的第三篇主體課文。該單元圍繞“家園的呼喚”展開,其余兩篇主體課文分別為《只有一個地球》、《鳥兒的偵查報告》。
一、設計思路
1.指導思想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的“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和“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教學中,我緊扣一個“讀”字,著力體現(xiàn)一個“悟”字,讓學生充分挖掘教材的內(nèi)涵,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解決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學生在自學后仍不懂的問題,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培養(yǎng)其自學能力。
2.教材分析
該篇課文與上一篇《鳥兒的偵察報告》相反,從正面介紹了一個人類成功改造自然的案例——千島湖。從而揭示了一個道理:人類與自然保持和諧,就會創(chuàng)造綠色奇跡。
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掌握生字、詞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方法與途徑
理解“綠色”的含義,了解千島湖的富庶、美麗,懂得人類要和自然保持和諧。
情感與評價
懂得“人類與自然保持和諧,就會創(chuàng)造綠色奇跡”的道理。
現(xiàn)代教學手段
多媒體一體機
電子白板
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感受千島湖的美麗,了解千島湖的形成。
教學難點
理解“綠色”的含義,懂得人類要和自然保持和諧。
5.課時安排
兩課時
二、教學準備
(一)學生準備:
自主預習,完成預習單。
(二)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視頻、音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并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描寫千島湖美景的句子,進一步體會千島湖的美。
3、初步理解人類要和自然保持和諧。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播放視頻,導入新課。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從“農(nóng)夫山泉親水尋源”的廣告入手,讓學生初次感受千島湖的魅力。設置旅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縮短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
二、預習檢測:
1、檢測詞語。
魁梧浩瀚富庶覆蓋率聞名遐邇郁郁蔥蔥
2、檢測生字。
捕津患旱
3、檢測學文。
作者在欣賞了千島湖之后,是怎樣贊美它的?
【設計意圖】學生的學習水平各有不同,把學詞、識字、初步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主動權(quán)教給學生,充分利用學生本身具有的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初讀感知:
1、出示自學指導:快速瀏覽課文,思考千島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學生自學。
3、指名回答。
【設計意圖】學生在預習時已經(jīng)朗讀了兩遍課文,對課文內(nèi)容有一定的了解,設置此環(huán)節(jié),旨在了解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程度。
四、品讀感悟
(一)出示合作探究:自讀1—7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能體現(xiàn)千島湖美麗的句子。
(二)自主思考,小組合作。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問題,做出批注,教師巡視,相機進行點撥、指導。
2、組內(nèi)交流自學成果,相互補充。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這里安排學生自主讀書,閱讀批注,就是要讓學生經(jīng)歷扎扎實實的自主學習的過程。這一環(huán)節(jié)又安排學生組內(nèi)進行交流、補充,又將合作學習落到了實處,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朗讀能力。
(三)匯報交流。
1、指名回答。
2、教師指導。
3、抓住關(guān)鍵語句進行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千島湖的美麗。
【設計意圖】落實課標中“體會關(guān)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以及“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體會”這一要求,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并體現(xiàn)學習過程中個性化的獨特感受、體驗的尊重。
五、課堂小結(jié)
1、同學們,這樣一個美麗富庶的地方,其實出現(xiàn)才不到40年,這里原來是一片山地。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才能千島湖成為今天的這樣一個“奇跡”呢?下節(jié)課,我們的旅游大巴車繼續(xù)起航!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列出本文提綱。
2、寫一份介紹千島湖的導游詞。
【設計意圖】“閱讀教學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感受、表達等方面的能力。”通過學習,學生有了自己的感悟與思考。這里安排寫導游詞,為學生抒發(fā)情感搭建了平臺。情動辭發(fā),感情自然流露,將自身體驗與語言的表達巧妙地結(jié)合在了一起,做到了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融合。
板書設計:
綠色千島湖
景美
和諧
富庶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無名島》精品教案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無名島》精品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本課的11個生字,理解詞義,積累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3.感知戰(zhàn)士們的精神品質(zhì),從而受到思想熏陶。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想象情境,探究課文內(nèi)容。
2.品讀、抓住人物的語言、行動,體會其對祖國的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悟海防戰(zhàn)士的愛島愛國之情,激發(fā)我們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
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想象、感知,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反復朗讀,品析將士的言行,體會將士們第祖國海島的熱愛。
教學準備:ppt。
教學過程
一.審視課題,導入新課。
1.質(zhì)疑課題
同學們,看到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學生質(zhì)疑:
本文中的島為什么稱為“無名島”?(一座孤零零漂在海上的小的可憐的島)
課文為什么以“無名島”為課題?(課文講了一件發(fā)生在無名島上的事)
2.南海簡介
我國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其中南??缭匠嗟肋M入南半球,是太平洋西部海域,海域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約等于我國渤海、黃海、東海總面積的3倍,其中中國領海總面積約210萬平方公里,為中國近海中面積最大、水最深的海區(qū),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我國南海廣泛分布著252個島、礁、沙灘,其中被稱為島的有25個。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走進南海的最南端,走進“無名島”,看一看在“無名島”上發(fā)生了什么事。
(板書課題:無名島)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理清脈落
出示課件1:自學提示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預習情況:
(1)學生讀、講生字詞。(要求學生介紹自己學習生字詞的方法)
(2)認讀詞語
出示課件2:瞞域艇矛盾哼喉嚨勺
攪舀
3.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課件3)
學生交流。
三、細讀品味,感悟理解
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自學第1自然段。
出示課件4:你從第1自然段捕捉了哪些信息?(無名島樹少、草少、土少——環(huán)境惡劣;有軍隊駐守)
(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無名島》優(yōu)秀教案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無名島》優(yōu)秀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引導學生品悟語言,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抓住“將軍”的言行,體會“將軍”與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質(zhì)。
3.陶冶學生熱愛祖國、艱苦奮斗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體會“將軍”與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質(zhì)。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用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分鐘
一、審視課題,導入新課。
1.質(zhì)疑課題
同學們,看到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學生質(zhì)疑:
本文中的島為什么稱為“無名島”?(一座孤零零漂在海上的小的可憐的島)
課文為什么以“無名島”為課題?(課文講了一件發(fā)生在無名島上的事)
2.南海簡介
我國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其中南??缭匠嗟肋M入南半球,是太平洋西部海域,海域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約等于我國渤海、黃海、東海總面積的3倍,其中中國領??偯娣e約210萬平方公里,為中國近海中面積最大、水最深的海區(qū),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我國南海廣泛分布著252個島、礁、沙灘,其中被稱為島的有25個。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走進南海的最南端,走進“無名島”,看一看在“無名島”上發(fā)生了什么事。
(板書課題:無名島)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從質(zhì)疑課題入手,導入新課,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引發(fā)學生探究文本的意愿?!?/p>
新課教學()分鐘
二、初讀感知,理清脈落
出示課件1:自學提示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預習情況:
(1)學生讀、講生字詞。(要求學生介紹自己學習生字詞的方法)
(2)認讀詞語
出示課件2:瞞域艇矛盾哼喉嚨勺
攪舀
3.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課件3)
學生交流。
三、細讀品味,感悟理解
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自學第1自然段。
出示課件4:你從第1自然段捕捉了哪些信息?(無名島樹少、草少、土少——環(huán)境惡劣;有軍隊駐守)
(
語文五年級上冊《無名島》教學設計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diào)整,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五年級上冊《無名島》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語文五年級上冊《無名島》教學設計
知識與技能:
1.會認本課的11個生字,理解詞義,積累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3.感知戰(zhàn)士們的精神品質(zhì),從而受到思想熏陶。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想象情境,探究課文內(nèi)容。
2.品讀、抓住人物的語言、行動,體會其對祖國的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悟海防戰(zhàn)士的愛島愛國之情,激發(fā)我們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
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想象、感知,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反復朗讀,品析將士的言行,體會將士們第祖國海島的熱愛。
教學準備:ppt。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游子,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祖國母親;駐扎在海島上的邊防戰(zhàn)士,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祖國對海島的愛。我們一起來學習《無名島》,感受邊防戰(zhàn)士的情感。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準生字的字音,辨別字形。2)理解詞義,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
2.小組交流討論。
3.班內(nèi)交流討論。
1)讀準生字的字音,辨別字形。
瞞(mán)域(yù)艇(tǐng)矛(máo)盾(dùn)哼(hēng)喉(hóu)
嚨(lóng)勺(sháo)攪(jiǎo)舀(yǎo)
2)理解詞語。
凝視:聚精會神的看。
沉吟:低聲吟詠(文辭、詩句等);(遇到復雜或疑難的事)遲疑不決,低聲自語。
3)文章的內(nèi)容
引導學生注意文章的相關(guān)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中心事件。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10)將士們在島上借助大棚種出了蔬菜。
第二部分(11~25)將士們共享勞動成果。
第三部分(26)將軍向“地圖”,行了一個軍禮。
三、再讀課文,學生質(zhì)疑問難
1.學生自讀,提出疑難問題。
2.交流歸納疑難問題。
四、課堂小結(jié)
請同學們總結(jié)本節(jié)課的收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qū)⑹總兊那楦小?/p>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反復朗讀,品析將士們的言行。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2.教學難點:體會將士們對祖國海島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聽寫詞語。
2.復述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二、品讀課文
1.小組讀第1——10自然段,學生思考:小島是一個怎么樣的島?無名島南邊有什么秘密?菜地的土、菜種是從哪兒來的?你從中體會到什么呢?
2.小組討論。
3.班內(nèi)交流。島內(nèi)條件艱苦,戰(zhàn)士們克服困難,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建設海島。
4.讀第11——25自然段,思考:將軍為什么變了“臉色”?將軍看到什么,說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從中你又體會到什么?感受到了戰(zhàn)士們愛戴首長,將軍關(guān)愛戰(zhàn)士的情懷。
5.讀第26自然段,思考:將軍這一舉動的含義是什么?對海島的愛熱愛,對祖國的敬意,對戰(zhàn)士們的感激……歸納明確:
①海島環(huán)境艱苦。
a.這里樹少,草少,土也很少。
b.島上最涼快的時候,也就是二三十攝氏度吧
c.植物是無法生長的……滿嘴起泡。
②戰(zhàn)士們愛島,艱苦創(chuàng)造,建設海島。
a.只見礁石圍成一圈……竟露出一片綠綠的菜地。
b.戰(zhàn)士們用大棚種菜的辦法……從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來的。
c.將軍順著看去……竟構(gòu)成了一幅中國地圖。
d.將軍離開無名島時……行了一個軍禮。
③將士們之間的情誼。
a.“全國大半的省份……而是一個長輩。”
b.飯?zhí)美?,……“孩子們,我謝謝你們……”。
c.將軍看到了飯桌邊上的一桶湯,……舀到碗里。
6.造勢自己最受感動的部分,感情朗讀。
三、再讀課文,升華感情
1.學生自讀課文,談自己的讀后感受。
2.試著給駐守邊關(guān)、海防前線的解放軍叔叔寫一封慰問信。
四、課堂小結(jié)學生總結(jié)本節(jié)課的收獲,與同學交流。
五、課后作業(yè)
1.自讀課文,談談自己讀后的感受。
2.試著給駐守邊關(guān),海防前線的解放軍叔叔寫一封慰問信。
六、板書設計:
小島沒水沒樹沒草沒土
戰(zhàn)士綠色菜地構(gòu)成中國地圖
將軍與戰(zhàn)士共享菜湯行軍禮
教學反思
《無名島》是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描述了戰(zhàn)士們在艱苦的條件下駐守邊關(guān),體現(xiàn)了他們保衛(wèi)邊疆的愛國情懷。
情景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異國他鄉(xiāng)的游子,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祖國母親,駐扎在海島上的邊防戰(zhàn)士,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祖國、對海島的愛。學生初讀課文,師導讀,生整體感知。生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提出疑難問題。整個教學過程,以讀感悟,學生自主學習,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課后作業(yè)讓學生試著給駐守邊關(guān),海防前線的解放軍叔叔寫一封慰問信。更好地體現(xiàn)了軍民一家親的情感,也能夠激發(fā)學生從小立志報效祖國,樹立遠大志向的決心。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無名島》名師教案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無名島》名師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瞞”等10個生字新詞,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哼”在本課的讀音。
2.默讀課文,梳理課文條理,用將軍的口吻,創(chuàng)造性復述這個故事。
3.能結(jié)合相關(guān)資料,說說對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的理解(或:說說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表達的情感),進一步了解相關(guān)資料在閱讀理解上的作用。
主要語文要素:
1.能正確認讀“瞞”等10個生字新詞,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哼”在本課的讀音。
2.能創(chuàng)造性復述故事。
3.能結(jié)合相關(guān)資料,體會句子蘊含的情感,進一步了解相關(guān)資料在閱讀理解上的作用。
一、情境導入
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游子,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祖國母親;駐扎在海島上的邊防戰(zhàn)士,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祖國對海島的愛。我們一起來學習《無名島》,感受邊防戰(zhàn)士的情感。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準生字的字音,辨別字形。2)理解詞義,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
2.小組交流討論。
3.班內(nèi)交流討論。
1)讀準生字的字音,辨別字形。
瞞(mán)域(yù)艇(tǐng)矛(máo)盾(dùn)哼(hēng)喉(hóu)
嚨(lóng)勺(sháo)攪(jiǎo)舀(yǎo)
2)理解詞語。
凝視:聚精會神的看。
沉吟:低聲吟詠(文辭、詩句等);(遇到復雜或疑難的事)遲疑不決,低聲自語。
3)文章的內(nèi)容
引導學生注意文章的相關(guān)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中心事件。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10)將士們在島上借助大棚種出了蔬菜。
第二部分(11~25)將士們共享勞動成果。
第三部分(26)將軍向“地圖”,行了一個軍禮。
三、再讀課文,學生質(zhì)疑問難
1.學生自讀,提出疑難問題。
2.交流歸納疑難問題。
四、課堂小結(jié)
請同學們總結(jié)本節(jié)課的收獲。
五、板書設計
無名島
駐守無名島環(huán)境惡劣
關(guān)心戰(zhàn)士
將軍登島視察不搞特殊
不給海島添麻煩
從老家背土拿蔬菜種子
戰(zhàn)士熱愛海島中國版圖式菜地
不畏艱苦
語文五年級上冊《無名島》精品教學設計
語文五年級上冊《無名島》精品教學設計
文本分析:
這篇課文以將軍的行蹤為線索,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記敘了將軍登上小島后發(fā)生的故事。文章把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都敘述得很清楚,著重描寫了將軍在小島上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讓讀者借助將軍的雙眼看到了海島上的戰(zhàn)士們的艱苦生活,也讓讀者從將軍的言行和心理活動中感受到戰(zhàn)士們熱愛海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本文敘述的故事雖然情節(jié)簡單,但是由于文中運用了大量細節(jié)描寫來刻畫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和心理,使得文章的字里行間充斥著濃濃的真情,讓將軍和戰(zhàn)士們的舉動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選編這篇課文,一方面使學生通過讀懂課文內(nèi)容,感受戰(zhàn)士們崇高的愛國精神,受到情感的熏陶;一方面通過賞析將軍和戰(zhàn)士們的形象,進一步提高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以及運用描寫方法刻畫人物形象的能力。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把朗讀課文、賞析人物形象作為教學的重點。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瞞、域、艇”等12個生字(包括1個多音字),重點書寫、理解“海域、矛盾、喉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將軍登上小島后發(fā)生的故事。
3.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來理解戰(zhàn)士們在島上種菜的意義,體會戰(zhàn)士們堅定地守衛(wèi)祖國海疆的愛國深情,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4.掌握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和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逐步提高閱讀能力,能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
借助重點詞句理解戰(zhàn)士們在海島上種菜的意義,體會戰(zhàn)士們的愛國情感。教學難點:
掌握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和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用將軍的口吻講述自己登上海島后發(fā)生的故事。
課時安排:1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我國各地邊防戰(zhàn)士駐守邊疆的圖片,導入課文內(nèi)容。
導語:同學們,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一直默默駐守在祖國漫長的邊海防線上,戍邊衛(wèi)國,無私奉獻,他們就是可敬可愛的邊防戰(zhàn)士。不管是在巍巍的昆侖,還是在遠海礁島,他們身在邊疆,心在邊疆,用青春描繪祖國的年輪,用歲月證明鐵人的精神,用生命捍衛(wèi)莊嚴的國門。今天,我們就登上南海的一座小島,去體驗一下邊防戰(zhàn)士的生活。
2.出示課題,引導學生理解題目在文中的作用。
明確:“小島”突出了島的特點“小”,課題點明了故事發(fā)生的地點。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交流學習方法。
過渡:本文是這個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我們已經(jīng)學過不少略讀課文了,那么學習略讀課文一般從哪里入手?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學生交流:閱讀課文導語;抓關(guān)鍵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邊讀邊想象……預設:這里讓學生說說自己學習略讀課文的方法,既是對學習方法的一次整理,也是提示大家在這節(jié)課中也可以運用這些方法去自學、自悟。
2.學生用較快的速度自由讀課文。
(1)圈畫自己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畫出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
(2)帶著問題去讀:小島上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可以在文中畫出有關(guān)語句,還可以在課文的留白處做旁批。
3.教師介紹作者的相關(guān)知識。
★簡介作者
陸穎墨江蘇常州人。著有小說集《尋找我的?;暧啊贰栋资纸?,黑飄帶》,電影文學劇本《中國月亮》,小說《軍法,已在戰(zhàn)前執(zhí)行》等。作品共獲獎20余項,選入各種選集數(shù)十種。
4.學生聽音頻朗讀,把握朗讀的節(jié)奏和語氣。注意標記自己讀不通的地方。
5.教師檢測學生字詞預習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教師糾正字音,引導學生識記生字。
瞞mán著海域yù快艇tǐnɡ矛máo盾dùn炊chuī事員
喉hóu嚨lónɡ湯勺sháo攪jiǎo舀yǎo
(2)歸類學習詞語。
◆量詞歸類
一(片)云一(群)士兵一(袋)泥土
一(塊)菜地一(盤)小白菜一(輪)太陽
◆近、反義詞歸類:
近義詞:駐扎——駐守納悶——疑惑稀奇——稀罕拘束——拘謹
反義詞:懷疑——相信拘束——隨意自豪——自卑減輕——加重
6.學生在識記生字、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讀課文,把讀不通的地方讀通順。
三、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學生快速瀏覽文章,抓取關(guān)鍵信息,梳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人物和情節(jié)。
預設:采用抓取關(guān)鍵信息的方式來梳理故事情節(jié)是一種很實用的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標出段落序號,圈畫不懂的地方。
預設:本文篇幅較長,文中有大量的人物對話,學生在標注段落序號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凡是另起一行并空兩格的句子都應標注為一個段落。
3.引導學生默讀課文,給課文劃分層次,并說說各層的主要內(nèi)容。
預設:本文以將軍的行蹤為線索,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記敘了將軍登上小島后圍繞菜地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學生在默讀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注意文中交代將軍行蹤的語句,邊讀邊思考作者圍繞菜地講了些什么。學生弄清楚了這些問題后再來劃分文章層次就容易多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劃分層次時不必要求有一致的結(jié)果,只要學生能說出合理的理由都可以。
明確:文中交代將軍行蹤的語句有“將軍上島時正是這兒比較涼快的時候”“將軍說著就走了過去”“他要住下來”“隊長陪將軍來到隊部”“飯?zhí)美?,?zhàn)士們正在吃飯,見將軍進來,都停住了筷子”“清晨,將軍乘快艇離開了小島”。
將軍上島后圍繞菜地發(fā)生的故事:(1)將軍登島發(fā)現(xiàn)菜地;(2)隊長向?qū)④娊忉尣说氐挠蓙?;?)將軍留在島上吃飯發(fā)現(xiàn)了菜地的秘密;(4)將軍從一盤小白菜中感受到戰(zhàn)士們的深情。
◆結(jié)構(gòu)梳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寫將軍登上小島后發(fā)現(xiàn)了菜地。
第二部分(第4~8自然段):寫隊長向?qū)④娊忉尣说氐挠蓙恚憩F(xiàn)了在島上種菜很不容易。
第三部分(第9~35自然段):寫將軍留在島上吃飯,發(fā)現(xiàn)了菜地的秘密,感受到戰(zhàn)士們的深情。
第四部分(第36~37自然段):寫將軍懷著崇敬之情離開了小島。
4.指名概述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5.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下列問題,學生分組交流討論。
①說一說:小島上環(huán)境如何?作者開篇介紹島上的環(huán)境有什么作用?
②找一找:戰(zhàn)士們在島上種菜的原因是什么?他們克服了哪些困難?
③想一想:將軍違反規(guī)矩留在島上的真實目的是什么?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④談一談:將軍留在島上吃晚飯時發(fā)生了什么?最后是怎么處理的?
⑤析一析:將軍離島時有什么表現(xiàn)?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⑥探一探:分析下面句子的表達效果,感受人物品質(zhì)。
A.是啊,可戰(zhàn)士們愿意從家鄉(xiāng)背,連菜種也是從老家?guī)淼?。您看,不少北方的菜在這里都活了。
B.將軍看了看他們桌子上的罐頭,喉嚨哽了一下,說:“同志們……”停了一下,又說:“孩子們,我給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6.匯報展示,品讀課文。
(1)匯報交流第1小題。
說一說:小島上環(huán)境如何?作者開篇介紹島上的環(huán)境有什么作用?
預設:文章的第1、2自然段具體介紹了小島上的環(huán)境,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采用找關(guān)鍵詞的方法來概括小島上的環(huán)境特點,再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來分析開篇介紹島上的環(huán)境的作用。
明確:小島不僅小,而且環(huán)境惡劣。這里“樹少,草少,土也很少”,由于離赤道近氣候非常炎熱。文章開篇介紹海島上的環(huán)境惡劣,為下文寫戰(zhàn)士們在海島上種菜不易及表現(xiàn)戰(zhàn)士們不畏艱苦的精神做鋪墊。
(2)匯報交流第2小題。
找一找:戰(zhàn)士們在島上種菜的原因是什么?他們克服了哪些困難?
過渡:同學們,小島上土少、氣溫高,根本就不適合種菜。但是將軍卻在島上看到了一塊綠油油的菜地,這一抹綠真是讓人驚喜啊!那么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匆N菜呢?他們是怎么克服重重困難的呢?
明確:戰(zhàn)士們種菜的原因——戰(zhàn)士們在島上主要吃罐頭,導致牙齦潰爛,嘴里起泡;從大陸地上運來的蔬菜,還沒上島,就要爛掉一大半。
戰(zhàn)士們克服的困難——①解決泥土少的困難:從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來泥土和菜種;②解決氣候炎熱的問題:搞油布棚防曬和防鹽。
(3)匯報交流第3小題。
想一想:將軍違反規(guī)矩留在島上的真實目的是什么?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預設:課文第9~19自然段具體講述了將軍決定留在海島的過程,其中第19自然段揭示了將軍留下來的真實目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這幾段話,弄清楚以下幾點:將軍違反的規(guī)矩是“在這一海域,為了減輕島上的負擔,吃住必須返回軍艦”,并且這一規(guī)矩是將軍自己定下的;隨行人員和隊長反對將軍留下來的原因是擔心將軍的身體,怕將軍在島上吃不好;將軍是征得了戰(zhàn)士同意后才決定留下來的。學生弄清楚這幾點后就不難體會到將軍體恤戰(zhàn)士,戰(zhàn)士愛護將軍的真摯感情。
(4)匯報交流第4小題。
談一談:將軍留在島上吃晚飯時發(fā)生了什么?最后是怎么處理的?
預設:教師應把這個問題作為本課時教學的重點,通過將軍和戰(zhàn)士們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弄清楚將軍對一盤小白菜的態(tài)度,分析將軍不愿吃那盤小白菜的原因,了解菜地中的秘密及那盤小白菜的來歷,體會將軍把那盤小白菜倒入湯中的用意;還要引導學生通過揣摩將軍和戰(zhàn)士們的心理,感受戰(zhàn)士們的情感。
①將軍在吃晚飯時的發(fā)現(xiàn)及反應。(明確:炊事員端來一盤小白菜,將軍的臉色馬上變了。)
②將軍不愿吃那盤小白菜的原因。
(教師出示相關(guān)句子。)
就在這時,炊事員端來一個盤子,將軍一看,臉色馬上變了。那是一盤小白菜。
“大家的?哼!”將軍重重地放下筷子,起身,“我說和戰(zhàn)士們一起吃,你勸我說我去了他們會拘束,我就聽了你的?,F(xiàn)在倒好!我問你,戰(zhàn)士們有蔬菜吃嗎?”
預設:教師引導學生讀句子,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從將軍的語言、動作、表情中體會將軍不愿吃那盤小白菜的原因。
明確:將軍知道島上的青菜來之不易,那盤小白菜中凝聚著戰(zhàn)士們的心血和濃濃的愛國情。但是,戰(zhàn)士們卻毫不猶豫地把它拿來給將軍獨享,將軍的心里裝著戰(zhàn)士,他不想搞特殊,所以不愿吃那盤小白菜。
③菜地的秘密。
a.隊長是在什么情況下向?qū)④娊沂具@塊菜地的秘密的?(明確:當將軍執(zhí)意拒絕吃戰(zhàn)士們?yōu)樽约簻蕚涞囊槐P小白菜時,隊長為了讓將軍明白戰(zhàn)士們的良苦用心,向?qū)④娊沂玖瞬说氐拿孛?。?/p>
b.菜地中有什么秘密?(明確:“那一片油布已經(jīng)翻開,露出了一大塊菜地,那綠油油的一片,竟構(gòu)成了一幅中國地圖?!保?/p>
c.展開討論:這個秘密表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怎樣的情感?(明確:這塊菜地凝結(jié)著戰(zhàn)士們對祖國的深情。)
④弄清楚那盤小白菜的來歷。(明確:那盤小白菜是戰(zhàn)士們?yōu)閷④娞匾鉁蕚涞模菓?zhàn)士們從那塊形似中國地圖的菜地中摘來的。)
⑤體會將軍把那盤小白菜倒入湯中的用意。
過渡:當將軍得知那盤小白菜的來歷后“鼻子有些發(fā)酸”,他被戰(zhàn)士們的真情感動了。將軍也是愛戰(zhàn)士的,他沒有獨享那一盤小白菜,而是端起小白菜徑直走向了飯?zhí)?。將軍會怎么處理那盤來之不易的小白菜呢?讓我們一起去探究。
示例:
師:當將軍端著那盤小白菜來到飯?zhí)脮r,他看到了怎樣的景象,他的心情如何?
生:將軍看到戰(zhàn)士們正在吃罐頭,他的心里難過極了。
師:你是從哪里感覺到將軍心里難過極了的?
生:我是從“喉嚨哽了一下”這個細節(jié)描寫中感覺到的。
師:那將軍接下來是怎么做的呢?戰(zhàn)士們的反應是怎樣的?
生:將軍招呼戰(zhàn)士們分菜吃,戰(zhàn)士們怕燙似的馬上躲遠。
師:將軍最后想出了一個什么辦法?戰(zhàn)士們的反應又是怎樣的?
生:將軍看到飯桌邊上有一桶湯,就將那盤小白菜倒進了湯里;戰(zhàn)士們都自覺地圍過來,將軍給每位戰(zhàn)士舀了一碗菜湯,這樣每位戰(zhàn)士都吃到了小白菜。
師:戰(zhàn)士們前后的反應為什么會不同呢?
生:戰(zhàn)士們開始時想讓將軍吃小白菜,后來被將軍的好意感動了。
⑥學生自主品讀文中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描寫人物語言、心理、表情和動作的句子,體會人物的品格。
(5)匯報交流第5小題。
析一析:將軍離島時有什么表現(xiàn)?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預設:將軍是帶著滿滿的感動離島的,他的行為表現(xiàn)是其情感的外在體現(xiàn)。探究其行為的意義,對于我們理解文章中心是很有幫助的。教師可引導學生先找出描寫將軍行為的語句,再分析其中深意。
明確:將軍回望小島,他看到那片綠地上面,一輪太陽正在升起。他“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表達了對戰(zhàn)士們深深的敬意和深情的贊美。
(6)匯報交流第6小題。
探一探:分析下面句子的表達效果,感受人物的品質(zhì)。
A.是啊,可戰(zhàn)士們愿意從家鄉(xiāng)背,連菜種也是從老家?guī)淼?。您看,不少北方的菜在這里都活了。
思考:
①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這兩句話?(明確:這是隊長向?qū)④娊榻B小島上菜地的由來時說的話,字里行間飽含著戰(zhàn)士們在艱苦的條件下成功種出菜的自豪、欣喜的感情。)
②聯(lián)系上文我們知道戰(zhàn)士們本來可以從鄰近的海島取土種菜,可為什么偏要從家鄉(xiāng)一口袋一口袋背土到海島上呢?(明確:戰(zhàn)士們舍近求遠,從家鄉(xiāng)背土,表現(xiàn)出戰(zhàn)士們對家鄉(xiāng)的深情,一袋土、一顆菜種都是他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的寄托。)
③讀了這兩句話,你想對戰(zhàn)士們說些什么?(預設:設計這個問題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從戰(zhàn)士們的行為中感受他們真摯的愛國情,并從中受到熏陶。教師可啟
發(fā)學生從戰(zhàn)士們愛海島、愛家鄉(xiāng)、愛祖國,扎根海島、奉獻青春的角度來表達自己對戰(zhàn)士的崇敬之情,闡述自己要向戰(zhàn)士們學習的感想。)
B.將軍看了看他們桌子上的罐頭,喉嚨哽了一下,說:“同志們……”停了一下,又說:“孩子們,我給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p>
思考:
①這句話從哪些方面來描寫將軍?(明確:動作和語言這兩個方面。)
②分析將軍“喉嚨哽了一下”的原因。(明確:將軍為戰(zhàn)士們艱苦的生活而傷感;將軍為戰(zhàn)士們關(guān)心自己,把來之不易的小白菜讓給自己吃而感動。)
③由“同志們”到“孩子們”,稱呼的變化體現(xiàn)了將軍此時怎樣的感情?
預設:教師先引導學生在文中找出與這句話照應的句子——“大家不是把您看成首長,而是一個長輩”,再聯(lián)系上下文來體會情感。
明確:“同志們”顯示的是上下級之間的關(guān)系,不帶感情色彩。而“孩子們”則是長者對晚輩的親昵的稱呼,這一稱呼中蘊含著慈愛、關(guān)切的感情。
四、擴展閱讀,賞析名段
過渡:小島上的戰(zhàn)士們不畏條件艱苦,扎根海疆,保衛(wèi)祖國,他們的精神讓人感動。正是他們的默默付出,我們才有了祥和、安定的幸福生活。在祖國遼闊的邊疆上有無數(shù)像小島上的戰(zhàn)士一樣的邊防戰(zhàn)士,今天我們就去認識一群把海島當做家的可愛的戰(zhàn)士們。
1.教師課件出示閱讀片段,指名朗讀。
兩年前,戰(zhàn)士們來到寶石島上,建立起這個新的陣地。他們在巖石下、小路旁,壘出一塊塊“海島田”,把從家鄉(xiāng)帶來的蔬菜種子,連同自己建島愛島的深情一起播種下去。去年,站長和戰(zhàn)士們?nèi)鱿铝藥最w西瓜子。瓜苗出土了,瓜秧拖蔓了,還開了一朵朵小黃花。可是到了收獲季節(jié),竟連一個小瓜也沒結(jié)。有些戰(zhàn)士灰心了,撅著嘴巴,說:“西瓜嫌我們的島艱苦,不愿在這里安家?!?/p>
為什么瓜秧開了花不結(jié)瓜?是水澆得不夠,是肥施得不足,還是土壤根本不行?一位雷達兵懂一些農(nóng)業(yè)知識,他找到了答案:西瓜開了花要授粉。小島遠離大陸,沒有蜜蜂,也沒有別的昆蟲。西瓜花沒授粉,當然結(jié)不了瓜。經(jīng)他一說,大家才明白了。今年瓜秧開了花,他們仔仔細細地給每一朵雌花都進行了人工授粉。小瓜果然結(jié)了不少,水靈靈的,真惹人喜愛。誰料一陣暴雨過后,巨浪撲上
了小島,把小瓜一個個打掉了。后來一檢查,只有大石頭后邊的一根瓜秧上,還殘存著一個小瓜。他們像撫養(yǎng)嬰兒似的照看著這個小瓜,澆水,施肥,一點也不敢馬虎。奇跡終于出現(xiàn)了,這個島上成熟了第一個西瓜。
——《彩色的翅膀》
2.閱讀與交流。
(1)結(jié)合文段說一說“連同自己建島愛島的深情一起播種下去”這句話的意思。(戰(zhàn)士“播種”的不僅是種子,還是建島愛島的真情。在一塊塊巖石下、一條條小路邊,散落著大大小小的“海島田”。戰(zhàn)士們就是通過這樣的行動,表達自己扎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革命理想。)
(2)戰(zhàn)士真的在抱怨西瓜嫌海島條件艱苦,不愿在這里安家嗎?作者寫戰(zhàn)士的話的目的是什么?(戰(zhàn)士并不是真的在抱怨,這其實是戰(zhàn)士打趣的話,從側(cè)面說明島上條件艱苦,想在島上種西瓜很不容易。)
(3)島上的瓜秧不結(jié)瓜的原因是什么?戰(zhàn)士們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小島遠離大陸,沒有蜜蜂,也沒有別的昆蟲,西瓜花沒授粉,就結(jié)不了西瓜。瓜秧開花后,戰(zhàn)士們仔仔細細地給每一朵雌花都進行了人工授粉。)
(4)戰(zhàn)士們精心照看海島上的西瓜的舉動給你怎樣的感受?(戰(zhàn)士們之所以這樣精心照看島上的西瓜,是因為他們把海島當做了家,他們深深地愛著這個海島,愛著祖國。)
五、課堂回顧,交流收獲
1.教師總結(jié)本課時教學內(nèi)容,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
過渡:同學們,不畏艱苦的戰(zhàn)士們用自己的雙手在小島上創(chuàng)造了一片綠色,那祖國地圖形狀的菜地中飽含著戰(zhàn)士們熱愛祖國、守衛(wèi)祖國、建設祖國的真情。讓我們帶著情感再把課文朗讀一遍,從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小結(jié):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上,我們學習了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具體分析了課文內(nèi)容,通過了解將軍登上小島后發(fā)生的一系列感人的故事感受到將軍愛戰(zhàn)士、戰(zhàn)士愛將軍的真情;也了解了島上的菜地是戰(zhàn)士們克服重重困難種下的,飽含著戰(zhàn)士們深深的愛國情。課堂上,同學們的表現(xiàn)都可圈可點,。
2.教師為學生分組,引導他們交流學習收獲。
3.引導學生摘抄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并學會在習作中靈活運用。
六、作業(yè)設計,鞏固提高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七、教學反思:
《小島》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受到愛國主義思想的教育,并能結(jié)合具體的語句深刻理解將軍體恤戰(zhàn)士、一心為戰(zhàn)士著想的品格和海防戰(zhàn)士不畏艱苦、守衛(wèi)祖國海疆的愛國深情。怎樣才能落實這一教學重點呢?我是從以下幾方面努力的。
一、介紹我國邊防戰(zhàn)士的相關(guān)知識,讓學生從心中生發(fā)對戰(zhàn)士們的崇敬之情。這都有助于學生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情感,理解文章表達的主題。
二、引導學生理解教材,合作探究人物形象。我首先引導學生就小島上的環(huán)境展開交流,通過找關(guān)鍵詞句的方法讓學生明白戰(zhàn)士們在島上的生活非常艱苦;接著引導學生了解戰(zhàn)士們是如何克服困難在島上種菜的,從中體會戰(zhàn)士們的愛國深情;然后重點抓住文中描寫人物語言、動作、表情和心理活動的句子,圍繞一盤小白菜想象情景、展開討論,學生在討論中積極發(fā)言,總結(jié)出了人物的形象特點,感受到人物的崇高精神。
三、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表達的主題,體會將軍和戰(zhàn)士的高尚品質(zhì),我根據(jù)這篇課文的特點采取了以有感情地朗讀為主,教師相機點撥為輔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的范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等方式促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在此基礎上,通過精講、討論重點詞語、句子,引導學生深入感知文章中深厚的愛國情感。
在課堂中,有的環(huán)節(jié)處理得比較粗糙、不夠到位。比如以將軍的口吻復述課文的環(huán)節(jié),由于時間限制而倉促結(jié)束,學生意猶未盡。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調(diào)控能力,錘煉自己的教學語言,讓課堂教學更流暢。
五年級上冊語文《無名島》教學設計優(yōu)秀教案
五年級上冊語文《無名島》教學設計優(yōu)秀教案
【教材分析】
1.單元主題: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濃濃家國情”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主要由《古詩三首》、《少年中國說》和《圓明園的毀滅》三篇精讀課文,以及1篇略讀課文《無名島》組成?!豆旁娙住贩謩e記錄了宋代陸游的《示兒》、林升的《題臨安邸》以及清代的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中的一首,三首古詩體現(xiàn)了詩人滿滿的愛國情懷;《少年中國說》是清朝末年梁啟超所作的散文,寫于戊戌變法失敗后的1900年,文中極力歌頌中國少年的朝氣蓬勃,熱烈謳歌希望出現(xiàn)“少年中國”,號召和激勵我中國少年為創(chuàng)建少年中國而奮斗,寄托了作者對少年中國的熱愛和期望,表達作者熱切盼望祖國繁榮富強的強烈愿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圓明園的毀滅》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經(jīng)過,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警示人們勿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稛o名島》主要講了將軍上島后發(fā)生的事情,表達了戰(zhàn)士們對祖國領土的熱愛,抒發(fā)了他們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通過查找資料,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2.單元重點:
(1)閱讀時,學習借助相關(guān)資料理解課文。這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旨在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查找相關(guān)資料,進一步感受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豆旁娙住返膶W習中,要鼓勵學生去查找寫作的背景,了解詩人,了解詩人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如當時宋代的社會環(huán)境等;《無名島》一文鼓勵學生去查找我國海島戰(zhàn)士生活的相關(guān)資料。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通過查找相關(guān)資料深入理解和感受文中的含義和包含的情感,學會積累,學習拓展運用。
(2)學習列提綱,體會習作的樂趣。本單元安排了習作《二十年后的家鄉(xiāng)》。這次習作中,要求學生大膽想象,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長大后建設家鄉(xiāng),造福家鄉(xiāng)的美好愿望,通過列寫作提綱,讓學生分段敘述,將文章寫清楚。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學習了一定的網(wǎng)絡技術(shù),能通過計算機查找資料,有一定查找資料的基礎,但有針對性的查找和篩選需要的材料的能力較弱,還需要訓練。
本次習作,對學生來說可寫的東西很多,如何將所寫的內(nèi)容合理安排,需要學生學會寫作前列提綱,這個方法對學生來說之前接觸少,但對于用幾個小標題概括課文內(nèi)容,時常接觸,這種需要一個轉(zhuǎn)換,部分學生會感到困難。
【教法建議】
1.引導學生查找與課文內(nèi)容有關(guān)的資料。教師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指導,不僅提高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更訓練學生處理篩選資料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結(jié)合搜集的資料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把握好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略讀課文和精讀課文不同,重在培養(yǎng)學生遷移運用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以及粗略地讀課文的能力。教學中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交流為主,教師做適當。
3.激發(fā)學生的習作樂趣。教學中要從激趣入手,從感受二十年前的家鄉(xiāng)開始,多種方式讓學生產(chǎn)生習作的愿望。
4.引導學生關(guān)注“交流平臺”,通過交流形成對單元的整體認識?!菊n時安排】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11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感受戰(zhàn)士們愛國之情。
3.結(jié)合資料,拓展內(nèi)容,了解海島戰(zhàn)士的生活,受到愛國主義情懷。
【教學重點】結(jié)合資料和課文內(nèi)容,感受黃繼光舍身堵?lián)屟鄣挠⒂屡c頑強。【教學難點】結(jié)合資料和課文內(nèi)容,感受黃繼光舍身堵?lián)屟鄣挠⒂屡c頑強,學習英雄的優(yōu)秀品質(zhì)。【教學課時】1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本課11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感受戰(zhàn)士們愛國之情。
3.結(jié)合資料,拓展內(nèi)容,了解海島戰(zhàn)士的生活,受到愛國主義情懷?!窘叹邷蕚洹空n件(筆順動態(tài)演示朗讀音視頻建議使用小學課件)關(guān)鍵能力
《一家四代駐守海島90后軍人成“老海島精神”》
教師講述進入課題:今天,我們要隨著一位將軍走上一座無名小島。在這座島上,我們會見到什么呢?(板書課題)
二、介紹作者陸穎墨
江蘇常州人。1984年畢業(yè)于海軍工程學院?,F(xiàn)任海軍直屬機關(guān)干部,中校
軍銜。1987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著有小說集《尋找我的?;暧啊?、《白手絹,黑飄帶》,電影文學劇本《中國月亮》(已拍攝發(fā)行),小說《軍法,已在戰(zhàn)前執(zhí)行》等。話劇劇本《遠島之光》獲第六屆全軍文藝匯演劇本一等獎,作品共獲獎20余項。作品選入各種選集數(shù)十種。
三、初讀感知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1)認讀生字
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隱瞞海域快艇矛盾哼喉嚨一勺一勺舀起
(重點指導生字“艇”為后鼻音;“勺”為翹舌音,前鼻音“瞞”)②你認為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復讀。(2)學習多音字:似(sìshì)練①讀句子,找發(fā)現(xiàn)。戰(zhàn)士們怕燙似的馬上躲遠。
②讀一讀:他似(sì)乎很高興,就像一只開心的小鳥似(shì)的。
(3)理解詞語練根據(jù)意思。
因感情激動等原因喉嚨阻塞發(fā)不出聲音。(哽)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4.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2)梳理課文思路
四、品讀釋疑
(一)看——將軍到了島上看到了什么意想不到的東西?1.預設一:“掀開油布一角,竟露出一片綠油油的菜地。”(1)為什么說“竟”?
(引導學生了解小島的實際生存條件。)
提問:從哪里看出來這是讓人意想不到的?。
(1)
(2)
(3)
(4)(5)(7)(8)(17-29)(9-12)
五年級上冊語文《無名島》優(yōu)秀教學設計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nèi)容。為此老師就需要在上課前準備好教案,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怎樣寫才能有一份高質(zhì)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上冊語文《無名島》優(yōu)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五年級上冊語文《無名島》優(yōu)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瞞、域、艇”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nèi)容,能用將軍的口吻講述自己登上小島后發(fā)生的故事。
3.了解島上邊防戰(zhàn)士艱苦的生活,體會戰(zhàn)士們的精神品質(zhì)。
4.準確理解最后兩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感受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重點
用將軍的口吻講述島上發(fā)生的故事;了解島上邊防戰(zhàn)士艱苦的生活。
●難點
體會戰(zhàn)士們的精神品質(zhì),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策略:
1.字詞教學。
本課要求的會認字有12個,其中“艇、哼、嚨、勺、攪”特別容易讀錯,要重點強調(diào)和指導。另外,五年級的學生識字能力比較強了,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想辦法識字,如查字典、問別人,學會根
據(jù)漢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大膽猜讀、跳讀。
2.閱讀理解。
《小島》主要寫了一位將軍登上小島,看到了島上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和艱苦的生活條件,但是戰(zhàn)士
們卻憑借著一腔熱血和對生活、對祖國的熱愛,想盡辦法戰(zhàn)勝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盡量改善生活條件,
忠誠地守衛(wèi)著祖國的邊疆,將軍為此而感動,向戰(zhàn)士們表達了崇高的敬意。
文章第1自然段介紹小島的特點,并引出島上的戰(zhàn)士。中間部分主要寫將軍登上小島后的見聞,
重點寫了小菜園和吃飯兩個場景,其中有伏筆、有照應,故事情節(jié)引人入勝。文章的最后兩個自然段
寫將軍離開小島時的表現(xiàn),從中可以體會出將軍對邊防戰(zhàn)士那崇高的敬意。教學時,要堅持以學生為本,以讀為本,把“讀”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通過有聲有色的讀文,學生可以更多、更直接地與文
本對話,在文本語境中同人物進行心靈對話,使課堂教學回歸語文教學的本色。通過不同形式的讀,
學生可以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悟到文章的表達方法。
3.表達運用。
在現(xiàn)實社會中,有許多讓人敬佩的人,他們默默無聞,堅守崗位,克服艱難困苦,為社會、為祖國、為他人做著無私的奉獻。學習了本文后,同學們要走向社會、深入生活,觀察那些令人敬佩的人,發(fā)現(xiàn)他們的特點和高尚品格,記錄下來,表達自己的敬佩之情。
教學準備:1.預習提綱
(1)自讀課文,認識生字詞,不理解的詞語查詞典和其他工具書解決。
(2)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試著用將軍的口吻講述自己登上小島后發(fā)生的故事。
(3)找出埋下伏筆的句子,重點閱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設計意圖:一、播放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敘述: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艘欢侮P(guān)于海島的視頻,請大家看看海島上的環(huán)境。
用多媒體播放一段關(guān)于海島的視頻,視頻主要介紹海島的位置、大小、氣候、菜園、站崗的士兵等。(2分鐘左右)
學生看完視頻,然后教師引導:同學們,這個海島大不大?這個海島上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怎么樣?學生回答自己的看法。
教師敘述:我國有無數(shù)這樣的海島,那里地理位置偏遠、自然環(huán)境惡劣,但卻是祖國領土的重要組成
部分。無論多么偏遠、多么荒涼,我們的戰(zhàn)士都堅守在那里,保衛(wèi)著祖國的海疆。下面我們一起學習
一篇相關(guān)的文章——《小島》。(教師板書課題)
這樣設計的導課,與課文內(nèi)容高度契合,比較直觀形象,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海島的自然環(huán)境,激
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愉悅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
二、初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不認識的生字詞查字典或問別人,然后多拼讀兩遍。把課文讀通,不通順的地方再讀一遍。
2.匯報交流自讀情況,解決生字詞。
(1)學生交流預習成果。
(2)教師出示生字、詞語課件:(指名讀、開火車讀、帶拼音讀、去掉拼音讀、組詞讀。)
帶拼音讀:瞞mán、域yù、艇tǐng、矛máo、盾dùn、炊chuī、哼henɡ、喉hóu、嚨lónɡ、勺sháo、攪jiǎo、舀yǎo
去拼音讀:瞞、域、艇、矛、盾、炊、哼、喉、嚨、勺、攪、舀
組詞讀:瞞著、海域、快艇、矛盾、炊事員、喉嚨、湯勺、攪拌、舀飯
教師適時強調(diào)讀音,如“艇”易錯讀成“tínɡ”;“攪”易錯讀成“jué”。
(3)檢查讀課文,可以抽查、可以輪讀、分角色讀。生生互相糾正,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評價,對于讀得好的同學要表揚到位,對于讀得不好的同學要精確地指出他的不足之處,然后加以鼓勵。
這是對同學們預習成果的檢查,也給同學們提供了展示的機會,同學們有了成就感、收獲感,才會愿意預習。把集中識字與隨文識字相結(jié)合,突出重點,注意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因人施教;注意形象性和直觀性,力求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復述故事。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然后以將軍的口吻講述自己登上小島后發(fā)生的故事。
學生讀完課文后,教師適時指導復述方法:首先要以將軍的口吻,把第三人稱的講述變成將軍以第一人稱來講述。其次要抓住重點,理出文章的綱要。即:將軍剛上小島不久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這是怎么回事?將軍為什么決定留在島上吃飯?吃飯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結(jié)果怎樣?另外,復述故事要
語言簡潔、高度概括。
根據(jù)教師的指導,學生復述故事。教師適當評價、鼓勵。復述不是簡單的機械的記憶和背誦,而是在理解吸收的基礎上講述和轉(zhuǎn)述原文的內(nèi)容。復述的訓練是語感的訓練,也是語言張力的訓練。復述表達的過程是學用詞語、修辭、句式等的過程,也是對課文感知、體會、消化、理解、篩選、概括、歸納、表達的過程。教師恰當?shù)囊龑В鸬搅恕笆谥詽O”的作用,學生會有很大的收獲。
四、以問促讀,深入學文。
1.學生讀第1自然段,概括小島的特點。
學生讀完第1自然段,概括提煉小島的特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