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29《瀑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寫會本課9個生字。
2.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詩歌的音韻美。
3.感受瀑布的雄偉、壯觀,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通過搜集材料,了解瀑布的更多知識,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搜集和處理材料的能力。
5.通過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詩歌的音韻美及瀑布的雄偉、壯觀,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搜集和處理材料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樂于合作、認真傾聽、積極表達及大膽質疑的良好習慣。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jaB88.Com
一、猜聲音,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guī)硪粋€朋友,他很調皮,想讓大家聽聽他的聲音,猜猜他是誰?愿意猜嗎?(課件放瀑布的聲音)猜出他是誰了嗎?請大家把課本翻到第72頁,認真看看題目,試一試能不能和我一起把題目寫到黑板上?師生共同板書:瀑布。
二、交流資料,豐富知識儲備。
課前我們已經讓大家搜集了有關瀑布的材料,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搜集卡,把你搜集到的材料介紹給大家。
交流后小結:看,我們通過上網、查書、看報紙、看臺歷、認真傾聽別人發(fā)言等各種途徑了解了瀑布的這么多知識,想不想知道我們課文的小詩歌是怎么寫瀑布的?
三、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你怎么辦?(提醒學生注意(1)標出生字;(2)讀書的姿勢:頭正、身直,手拿書,眼明、心快,口要準。)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不認識的字,并多讀幾遍。
3.同桌匯報生字學習情況:用手指給你的同桌看,用嘴讀給你的同桌聽,提醒同桌要跟著讀。
4.找名學生做小老師,幫老師檢查生字。
5.生字挑戰(zhàn)游戲:挑戰(zhàn)其他同學,隨便問他關于生字的情況,如:組詞、小魔術、結構、寫法、造句子等。
三、有感情朗讀課文至背誦,理解詩歌。
1.生字大家學的這么好,再回到課文中,你還能認識他們嗎?現(xiàn)在我們再來讀讀課文,這次讀,你對自己有什么要求?(引導學生:不添字、不漏字、不錯字、不破句,還要注意讀書的姿勢。)
讀完后小結:剛才做到四個一的同學請舉起手來,同學們做的可真棒!能夠說到做到。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指三名同學讀詩歌)
2.你還愿意聽誰讀,可以直接告訴他,并說明理由。(推選三名同學接讀課文,其余同學和我一起端起書來,認真聽。)
讀完后師生評價,如果有缺點,可引導學生,別人的意見你能接受嗎?再讀一讀試一試。
3.為了幫大家讀好課文,我還從網上搜集了很多圖片,愿意看嗎?(多媒體課件放瀑布圖片、錄像材料)看完后你想說些什么?現(xiàn)在懷著激動的心情,我們再來讀讀課文,看能不能比剛才讀得更好?
4.分小組讀課文比賽:各小組可以選擇喜歡的形式來讀,如:齊讀、接讀、表演讀等,再給大家一點時間,讀一讀,練一練,再來比。
5.各小組讀課文比賽開始。
6.師配樂范讀:聽大家讀得這么好,我也忍不住了,讓我也來參加比賽好嗎?
7.嘗試背誦:還愿意來讀嗎?讓我們在音樂聲中一起讀讀課文,能背過的同學可以合上課本,沒背過的同學可以看著書來讀。
四、默讀課文,引導學生質疑。
1.現(xiàn)在讓我們來默讀課文,默讀后回答我的三個問題,所以要認真讀,讀后動腦猜猜我會提出哪些問題?
2.引導學生質疑:我會提出哪些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釋疑。(不能解決的,引導學生課外再查資料自己解決)
3.我的問題:你聽到瀑布的聲音了嗎?看到瀑布的樣子了嗎?能把聽到的和看到的說出來嗎?
五、交流收獲,引導課后再搜集。
學過這篇瀑布后,你最想說什么?學生談。
聽了同學們的交流,我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詩:
水簾掛在懸崖邊,隆隆作響生雨煙。千萬雙手抓不住,可是銀河落九天。
你還能搜集到到這樣的詩句嗎?下課以后試一試!
精選閱讀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把學生帶入詩情畫意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語言。讓學生在讀、想、悟、背的綜合閱讀活動中充分體驗自主、有效的合作和積極的探究,解讀古詩的意思,感受古詩的意蘊,品味古詩的實質,有效的把握詩人的思想感情。
【設計特色】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讀悟,有效地互動合作,積極地探究。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提升情感,并學會在不同的情境中進行合理的想象,使景與情一體解讀。以讀想悟背的學法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滾動推進學生自主探究和感悟。
【教學目標】
1、學會廬、瀑、爐3個生字。
2、朗讀、背誦、默寫《望廬山瀑布》。
3、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通過觀察畫面,展開合理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的意境。
【教學難點】邊讀邊想象畫面,品詞賞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幅自制的廬山瀑布圖、有文字的資料、教師創(chuàng)寫的幾首小詩歌。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流程大體如下:
一、課前談話。
針對本班實際情況,為學生加油、鼓勁,使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二、引舊入新。
1、談話激發(fā)學生背誦二年級時已學過的一首古詩《夜宿山寺》。
⑴背誦古詩《夜宿山寺》。
⑵說說此詩是誰寫的,是抓住哪一個詞來寫的?(高)
⑶你認為李白寫的詩有什么特點?(想象豐富,氣魄雄偉)。
2、過渡引入:今天,我們再一次來領略一下詩人的這種浪漫的風格。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李白的
另一首寫景詩《望廬山瀑布》。(板書課題)
3、讀課題。學習生字廬、瀑、爐,并辨別廬與爐。
4、回憶、討論學習古詩的步驟及方法。
同學們已經學過不少古詩了,你準備怎樣學習這首詩呢?
⑴學生回憶討論。
⑵教師幫助梳理歸納,板書讀、想、悟、背。
三、讀讀詩。
按同學們討論的方法步驟,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讀詩歌。
1、學生讀詩(可以自由讀、同桌一起讀、互換讀、對讀)。教師巡視點撥。
2、教師范讀。
3、指導朗讀,師生同讀。
四、抓重點詞句想一想,悟一悟。
1、自主探究釋疑。
⑴獨自在詩中找出不懂的詞句,作上記號。(弄明白后,再把記號改成笑臉,讓生感受讀書的快樂。)
⑵借助注釋、字典和相關資料自主釋疑。
2、合作探究。
⑴小組內討論交流,相互解疑。
①說說哪些詞句你讀懂了。
②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討論解決。
③感受詩的意境,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⑵全班交流。
①質疑問難。提出在小組內還沒弄明白的地方,大家來幫助解決。
②抓住重點詞句,通過觀察畫面,展開合理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的意境。
③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讓學生結合詩文畫面說。
④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總結全文。(略。邊總結邊板書)
4、鼓勵學生用啊,真的句式來表達廬山瀑布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5、此時此刻,你最想對李白說些什么呢?(學生暢所欲言)
五、背誦詩。
1、指導感情背誦。
2、自由試背。
3、師生齊背誦這首詩。(回味詩意,整體感悟這首詩所描繪的意境,展示投影,讓學生看著畫面有感情地背誦。)
各位小詩人,我們已經來到廬山腳下,請盡情地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吧。(齊背誦)
4、我們再用歌聲來贊頌廬山瀑布的壯美吧。(師生齊唱)
六、延伸拓展。
1、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
同學們,學了這首詩,你們一定從《望廬山瀑布》這首詩中體會到了生、掛、飛、落等詞的妙用,品味到了詞句的精美,也受到了詩人大膽夸張、想象手法運用的啟發(fā)。用你手中的筆,寫出你心中最美好的詩;用你手中的畫筆,畫出你想象中的壯麗雄偉的廬山瀑布圖奉獻給大家,讓老師和同學們與你同分享創(chuàng)作的愉悅。小詩人,小畫家們快快行動吧!
2、展示老師創(chuàng)寫的幾首小詩。(起一個鼓舞、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學生覺得自己的老師都能寫,自己也能寫。)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五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五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五
教學目的:
1、掌握生字詞。
2、根據注釋理解詩句,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3、朗讀、背誦、默寫詩歌。
4、激發(fā)學生搜集、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根據注釋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借助文字產生聯(lián)想,想象香爐峰紫煙繚繞的奇妙景象和瀑布飛流直下的磅礴氣勢。
教具準備:有關瀑布的錄相標有節(jié)奏和重音的詩句
教學過程:
一、渲染意境,激發(fā)興趣。
1、我們的祖國是詩的國度,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留下了無數(shù)輝煌的詩篇。在詩歌的創(chuàng)作史上,唐代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涌現(xiàn)了無數(shù)優(yōu)秀的詩人,李白是當時最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留下了許多千古傳誦的名篇佳作。請孩子們打開記憶的閘門,回憶一下,我們已經學過的他的哪些詩篇?
2、指名背誦。
3、我們班的孩子真是聰明能干?。〗裉?,我和你們一起學習他的另一首寫景抒懷的名篇——《望廬山瀑布》(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兩遍,注意生字“廬”和“瀑”的讀音及字形。
4、課題中的“望”是什么意思?從課題你知道了些什么?(作者是站在遠處觀賞廬山瀑布的。)那么,瀑布到底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邁著輕盈的步伐去欣賞那飛花碎玉,氣勢磅礴的美景吧?。úシ配浵啵?/p>
5、看了剛才的錄相,你最想說一句怎樣的話來表達你此時此刻的感受?詩仙李白觀賞了廬山瀑布后也是心潮澎湃,揮毫寫了這首壯麗的詩篇。讓我們來讀一讀吧!
二、整體感知,質疑釋疑。
1、請選擇你喜歡的方式朗讀全詩,要求讀通順,讀流利。
2、指名朗讀,相機糾正讀音,點撥字形。
3、請放聲朗讀全詩,借助注釋和自己的生活經驗,試著理解詩句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同桌相互討論。
4、集體交流疑難之處,討論釋疑。
5、通過剛才的自學、討論,你學懂了哪句詩,來匯報一下。(相機指導學生板畫)
6、感受三千尺的高:一米﹦3尺,3000尺﹦1000米BR假若一層樓高4米,那么三千尺相當于多少層樓房的高度?
7、小組學習,把全詩的意思連起來用的語言來說一說。
8、吟誦著詩句,你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情感?
三、品味吟誦,升華情感。
1、自由朗讀全詩,試著劃出詩的節(jié)奏和重音。強調:你是怎樣理解的就怎樣標。
2、屏幕顯示標有節(jié)奏及重音的詩句,試著輕聲朗讀。(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邊想象,真正做到“讀出聲、讀形、讀出情、讀出神。”)
3、教師范讀。
4、指名朗讀,學生評價。
5、小聲背誦。
6、男女生比賽背誦。
四、拓寬思維,積累運用。
1、瀑布以它神奇的美感動著詩人,詩人以他神奇的詩句感動著我們。此時此刻,你們還想用怎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2、集體交流。
五、課外延伸,積累古詩。
古人說過:“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蹦闶莻€古詩愛好者嗎?你想成為一個“腹有詩書自華”的人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請你趕快行動起來,去搜集李白的詩篇,讓自己在下周的“李白詩歌大薈萃”主題隊會中,大顯身手吧!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七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七”,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七《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七
[設計依據與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薄锻麖]山瀑布》是一首千古傳頌的唐詩佳作,其語言美,詩中描繪的景物更美。在教學中,應通過啟發(fā)想象、美讀品味、描繪畫面等方法,讓學生充分感受廬山香爐峰的優(yōu)美和廬山瀑布的壯美,感受語言文學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感。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文。
(2)學會本課3個生字。
(3)通過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理解詩文內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壯美。
教學重點: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感受廬山瀑布的美麗與壯觀。
教學難點:能用自己的話把詩句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課文,并啟發(fā)想象、美讀品味、描繪畫面。
[教學設計與教學策略]
一、聯(lián)系舊知,復習導入。
1、教師啟發(fā):唐代大詩人李白被世人尊稱為“詩仙”,他寫的詩想象豐富,氣魄雄偉。意境瑰麗神奇!以前,我們也學過不少李白的詩。現(xiàn)在有哪位同學能背一兩首給同學們聽呢?
2、指名背誦李白的詩。
3、很好!剛才同學們所背誦的詩,有的是我們曾一起學過的,有的是同學們自己從課外書上學來的??吹贸?,大家都很喜歡李白的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他的一首流傳千古的名篇。
4、板書:《望廬山瀑布》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痹谶@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教師從學生的課內學習及課外閱讀的收獲為出發(fā)點,引導學生聯(lián)系舊知,了解李白的作詩風格,自然而然地導入了新課。并通過背誦李白的詩篇,感受李白詩文的優(yōu)美。從而為理解廬山香爐峰神奇美麗和瀑布的壯美作好鋪墊。]
二、初讀詩文,整體感知。
1、我們已經學過不少古詩了,想想以前我們學習古詩的方法,誰來說一說,今天這首詩我們準備怎么學習呢?
2、學生發(fā)言。
3、歸納學生發(fā)言(讀、思、背)
4、初讀古詩,提出要求;
(1)、把詩文讀流利正確。
(2)、對照注釋,和字典、詞典。想一想詩句的意思。
(3)、把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當今的社會是個學習性型的社會,一個人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和愿望。教育和培養(yǎng)學生,不僅要教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還要教育學生學會學習。只有不斷地學習,與時俱進,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社會發(fā)展、變化的競爭和需要。而學會學習,最主要的是學會學習方法。在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反思和總結學習的方法和經驗,可以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有目的、有方法地進行自主學習鋪開道路。]
三、小組合作學習:
1、互讀古詩,相互評議(讀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有什么建議)。
2、相互合作,說說詩句的意思。
3、討論比較,誰說的更好,更切合詩意。
4、把全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合作學習的目的之一是培養(yǎng)學習與人交往的能力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說”是學習的主線,是讓學生通過說來表達自己通過自主學生對待這首詩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廬山的美麗。同學之間相互評議也是說,是針對別人的發(fā)言提出自己的主觀見解和不同看法。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實踐便于學生掌握與人相處和交流意見的經驗,懂得必要的禮節(jié),體會“集思廣益”的內涵,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
四、交流匯報,學習詩文。
1、賽讀古詩,讀出節(jié)奏感、重音和停頓。
(1)指名讀全詩。
(2)同學評議。
(3)你們覺得該怎樣來讀這首詩。
(4)學生發(fā)表自已的看法,并說出理由。
(5)賽讀全詩。
2、全班齊讀古詩。
3、理解詩文意思。
(1)各組匯報對每一句詩文的理解。
(2)說說你是怎樣得出這種理解的。
(3)全班交流評議。
(4)并指導理解“三千尺”中的“三”和“落九天”中的“九”不是實指。而是夸張,形容瀑布因為高而顯得壯觀。
(5)試著把全詩的意思連起來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6)指名說,再評議,只至完善。
4、提出仍然沒有弄明白的問題,大家?guī)椭鉀Q。
[交流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展示和肯定,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并對學生的學習情緒起到積極地鼓勵和鞭策作用。還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小組內所不能解決的問題。通過全班交流,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碰撞,相互之間獲得啟發(fā),實現(xiàn)資源共享。]
五、感情朗讀,想象畫面,體會廬山之美。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邊讀邊想像詩中的描繪的畫面。
2、指名說一說自己所想到的畫面。要突出瀑布的高與香爐峰的美!
3、把想像中的畫面畫下來,并涂上色彩。
4、展示學生的畫,評議畫得好的作品。
[注重聽、說、讀、寫以及思與畫的綜合,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融合,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的結合,知識、能力和情感的整合,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綜合性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六、背誦古詩,總結全文
1、廬山的美麗讓我們心曠神怡,廬山的壯觀使我們無限向往,下面就讓我們閉上眼睛,背一背這首古詩,再一次感受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吧!
2、全班齊背全詩。
3、今天我們學習了《望廬山瀑布》這一課,通過學習,你們都有了哪些收獲呢,誰愿意告訴大家?
4、指名發(fā)言。
5、今天的作業(yè)由你們自己來決定,下面就請你們?yōu)樽约涸O計一份家庭作業(yè)吧!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以一種平等的角色讓學生談談學習的收獲。在布置作業(yè)方面,放棄了教師欽定作業(yè)的成規(guī),而是以民主的態(tài)度,讓學生自己給自己布置一份作業(yè),讓學生對待學習更有了一種自主的感覺和空間。有的學生想到了要繼續(xù)給課文配上精美的圖畫,有的學生有用自己的話把詩文的意思寫出來,還有的學生想到了回家后要繼續(xù)搜集和自學李白的詩篇……]
[板書設計]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的學習是一個學生自主建構的過程,教師通過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實踐去探索,去體驗,去感悟,方能使學生的知識結構不斷地生成和完善,同是培養(yǎng)起探究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本課的設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讀中體會美
唐詩是我國古代語言文學的精華。它短小、精悍、工整,兼節(jié)奏美、音韻美、文氣美。因此,在本設計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把詩文讀流利、通順、有感情。讓學生感知讀、深究讀,品味讀和賽讀,讓學生讀出味兒來。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詩文的語言美和詩中所描繪的香爐峰和廬山瀑布的意境美。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
二、畫中親歷美
在學生朗讀、品味語言,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的基礎上,把自己腦海中的廬山瀑布畫出來,即讓學生把自己的體會畫成一幅色彩明麗的優(yōu)美畫面。通過畫畫,學生又一次親歷語言文字,進一步理解了課文內容。每一個學生的畫面可能不一樣,學生通過畫面的交流,相互促進,對廬山的美會有一個新的認識。同時,也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與其它學科相溶合的綜合性學習方式。
三、說中體會美
說,就是讓學生將自己的感受,認識、情感等精神的東西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是語言與精神共同建構、生成、發(fā)展的過程。在本設計中,借助說把情感引向深入。在說的過程中,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培養(yǎng)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給學生的表達提供了廣泛的空間。讓學生感到自己不是旁觀者,而是實實在在地用心在體驗廬山的美,體驗文章表達的精彩,使他們深深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麗、神奇和壯觀的景象之中。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四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四》,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四《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四
一、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
2、朗讀、背誦課文,并能默寫。
3、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對瀑布及大自然產生向往之情。
4、借助字典、注釋、插圖,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與小組同學合作學懂古詩。
5、培養(yǎng)信息搜索、加工的素養(yǎng)。
二、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瀑布飛流直瀉的壯觀景象。
三、學習準備
1、從課外書籍、網絡收集李白的生平、詩作的背景資料。
2、從課外書籍、網絡收集瀑布的視頻、圖片、詩歌、文章。
四、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簡介李白。
1、這節(jié)課我們要去游山玩水,欣賞瀑布飛流直寫的壯觀景象,與我們同行的還有一位唐代著名詩人。(示圖)看,這為仙風道骨的是誰?(李白)
2、你知道李白生平的什么事情?
(二)借助媒體,感受瀑布景美。
1、各位,我們的行程開始了,現(xiàn)在我們來到江西廬山,觀看香爐峰頂留下的瀑布,看完談談你的印象。
2、放視頻,學生觀看。
3、學生各抒己見:你感受到的廬山瀑布什么樣?
4、面對如此美景,李白情不自禁,吟誦起來:日照香爐生紫煙……
5、詩中描繪的景美嗎?你也打開書來自由讀幾次吧!
個別讀、齊讀、指名讀
(三)填散文詩,理解詩意。
1、老師讀了李白的詩歌也詩興大發(fā),寫下了一首散文詩,但有些詞語需要你們幫忙填
寫。
2、出示小組學習要求,并齊讀。
1討論預習中不明白的詞或詩句,借助字典、插圖、注釋、擴詞、換詞等方法理解詩意。
2根據詩意,小組合作完成散文詩。
紅日升起,照在高高的香爐峰上,()紫煙,我遠遠地望著你--瀑布,你如()掛在山前,那可是嫦娥舞落人間的銀紗?當我站在你的山腳下,才發(fā)現(xiàn)那不是銀紗,是天水從幾千尺高空(),這真讓我懷疑是銀河從()流到人間。
3學生匯報。鼓勵學生有不同的填法,有時可比較哪個填法好。
4示視頻,配樂朗讀,學生腦海浮現(xiàn)畫面。
a多種方式美美地讀,感受李白心情的變化。
b四人小組設計朗讀,讀出李白的情緒變化。
c小組表演讀,可以加上動作來讀。
(四)比較圖畫,暢談感受。
1、分別上網查看五彩池、大海、瀑布的圖。用一、兩個詞形容你對它們的感受。
2、再次朗讀感受瀑布的壯麗、勢不可擋的氣勢。
(五)欣賞瀑布組詩。
1、談話:
瀑布的氣勢如虹給李白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以浪漫的藝術情懷,夸張神奇的想象,為世人留下一曲瀑布的千古絕唱。其實,對瀑布情有獨鐘的還有許多作家,同學們可以到瀑布組詩欄目中選自己最喜歡的詩句去欣賞去讀。
2、學生欣賞瀑布組詩(每首詩配圖)。
3、生匯報自己最喜歡的詩句。
(六)欣賞不同風格的瀑布,寫下小李白的詩。
1、學生在網頁瀏覽,欣賞黃果樹、尼加拉瓜等瀑布。
2、在小李白的詩欄目中留下贊美的詩句。
3、共同評價,欣賞同學的作品,看誰的想象豐富、神奇,看誰能展現(xiàn)瀑布一泄千里的英姿。
(七)欣賞瀑布曲。
(八)總結:
你們喜歡瀑布嗎?其實大自然的美無處不在,希望你們通過上網,看書報,甚至親身去旅游,來與大自然親近,這會讓你們心胸更開闊,生活更美好,說不準還會寫下美好的作品與親朋、師友共享。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六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六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六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第三冊第十七課《古詩兩首》之《望廬山瀑布》
二、教材簡析:
這首詩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
三、學情簡析:
隨著市小語會“誦讀經典”系列活動的開展,株洲市的二年級小學生均可以背誦二十首左右的古詩?!锻麖]山瀑布》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能夠背誦,但是對詩意不能完整把握,詩人的情感和詩中的意境學生更是知之甚少。
四、教學目標:
1、通過查找資料初步了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積累李白的古詩。
2、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認識“廬、瀑、爐、疑”四個生字。
3、通過學生反復吟讀古詩,理解詩句意思,感悟詩人情感,體會詩中意境。
4、極力營造古詩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欲望和誦讀的積極性。
五、教學重點:反復誦讀,理解詩意。
六、教學難點:體會古詩意境。
七、教學準備:(學生)查找李白的資料,積累李白的詩篇。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一個。《瀑布》資料每生一份。
八、教學過程:
(一)渲染意境,激發(fā)興趣。
談話: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優(yōu)美。
1、提問:你們去過廬山嗎?誰能說說廬山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認識“廬”字)
2、師述:廬山是個風景秀麗,令人向往的地方?,F(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廬山的美景。(播放廬山錄相)
3、提問:廬山的風景讓我們如癡如醉,剛才的畫面中給你映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4、師述:唐朝詩人李白就曾被這里的瀑布深深的震撼,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篇《望廬山瀑布》。(板書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二)理解詩題,知曉詩人。
1、齊讀詩題,書空“瀑”字,理解“望”字。
2、交流資料,了解李白。
(三)、試讀古詩,初知詩意。
1、師述: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那么詩人李白筆下的瀑布到底是什么樣的呢?自己試著讀一讀吧!
2、學生多次試讀。(請男生讀,女生讀。全班齊讀。)
3、教師聲情并茂地范讀。學生初步感知詩意。
(四)品讀詩句,理解詩意。
1、師述: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學生暢所欲言根據詩意所聯(lián)想到的畫面,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隨機板主題圖。)
3、學生多次朗讀,不斷增加腦海中的畫面。
4、師生齊誦,再現(xiàn)詩中的壯觀景象。
(五)再讀古詩,領悟詩情。`
1、展示瀑布的景觀,學生即興描述瀑布的形狀,激發(fā)學生熱愛贊美之情。
2、體會詩人情感。
提問:這樣極具震撼力的瀑布前,詩人李白會想些什么呢?他的心情怎樣?
3、換位詩人,再讀古詩。
請學生帶動作表情讀古詩,讀出詩人的情感。
(六)唱讀古詩,細品詩韻。
1、師述:瀑布雄奇、壯麗,李白的詩同樣氣勢磅礴,耐人尋味。一首好詩不僅可以反復吟誦,還可以譜曲歌唱,變著花樣誦讀。
2、學生小組合作,創(chuàng)編新穎的古詩讀法。
3、學生展示個性化讀法,欣賞《望廬山瀑布》的歌曲。
(七)延讀《瀑布》,引導積累。
1、點撥古詩的重要學法:反復吟讀。
2、拓展延讀《瀑布》。
(1)師述:瀑布是大自然中壯麗的景觀,古往今來,不只是李白,還有許多詩人作家看到壯觀的瀑布都揮毫潑墨寫下了一篇篇好文、好詩,這里老師給大家推薦一首葉圣陶老爺爺?shù)男麦w詩。
(2)教師范讀。學生初步感之詩中畫面。
(3)學生自由朗讀,找出喜歡的句子反復朗讀、背誦。
3、布置課后作業(yè):找找關于描寫瀑布的其他詩和文讀一讀,背一背。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三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通常大家都會準備一份教案來輔助教學。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三,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三《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三
教材:語文人教新課標
年級:小學二年
課題:《望廬山瀑布》
學校:彰武縣五峰九年制學校
執(zhí)教者:馬野
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倡導我們要著手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此,我確定的教學目標為:
1、使學生學會望、廬、爐、疑四個生字,理解詩句內容,能想象詩文所描繪的情境,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在教學中,合理利用電教手段,通過自主學生字,指導朗誦,分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的朗誦能力,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對詩歌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通過觀察畫面,展開合理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的意境。
教學難點:邊讀邊想象畫面,品詞賞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喜歡讀書和表演,但語言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這首古詩語言瑯瑯上口,便于記誦,也可能多數(shù)同學已會背,但詩意不一定理解,教師必須在教學時進行點撥,之后讓學生去讀悟,去體會,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讓他們串講詩意。要求不宜過高,不搞字字落實,只要能說出詩意即可。
教學環(huán)境與資源:
我校身在農村,由于受自然環(huán)境的制約,學生的認知有限,對于教學活動有很大的難度。就本課中出現(xiàn)的瀑布而言,學生很難聯(lián)想到瀑布的雄偉與美麗,而我校遠程教育資源的開通,彌補了這一點的不足。這節(jié)課我利用遠程教育模式二中的課件資源,使學生初步感受到瀑布的雄偉與美麗,在學生的腦海中先形成一個具體的瀑布形象,為感受詩中的瀑布做了良好的鋪墊。除此之外,針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欠佳,我還利用flash動畫,使學生們能夠更形象、具體的理解詩意,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
相關教學資源選擇:
多媒體計算機及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談話。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五、一黃金假日的旅游熱潮,引出廬山,(出示課件)欣賞廬山的美麗景色,了解廬山,(廬山在我國江西省北部,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在最短的時間里拉近學生與廬山的距離,為揭示課題做準備。
二、揭題,解題。
1、揭題
過渡引入:廬山風景迤儷,吸引了古往今來的許多文人墨客,留下了無數(shù)膾炙人口的詩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李白在游覽廬山后題寫的詩作《望廬山瀑布》。(板書課題)
(1)齊讀詩題《望廬山瀑布》
李白是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些關于李白的生平知識呢?
學生:自由談。
(2)你們真行,誰想當小詩人,給大家背誦一首你所知道的李白的詩。
學生:爭當小詩人背誦自己知道的李白的詩篇。
(在最短的時間里拉近學生與李白及李白詩歌的距離,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吟誦詩歌、當小詩人的快樂。)
2、解題
(1)過渡引入:真不錯!咱們班的小詩人越來越多了。唐代大詩人李白,他的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具有積極的浪漫主義色彩,被后人尊稱為“詩仙”,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學習李白的這首古詩《望廬山瀑布》
(2)誰來說說古詩題目的意思?
學生:解釋詩題
(3)什么是瀑布?(師生交流)想看嗎?那我們就一同來欣賞一下吧?。ǔ鍪菊n件)看了瀑布你們有什么感受?(師生邊看邊交流)
(通過瀑布視頻使學生初步形成一個具體的瀑布形象,從而與我們古詩描寫的對象走近一些。)
三、扶放結合,自主學生字。
1、過渡引入:同學們的感受真不少!那么大詩人李白,面對廬山的瀑布又是怎樣用詩句來形容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在讀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把詩句讀通順。
生:初讀全詩,自學生字。
2、我們來認一認生字吧!(出示課件)
(1)讀準字音。
(2)識記生字。
(3)自讀和生字有關的詞。
(4)開火車、鞏固生字。
(培養(yǎng)學生自己學習的方法;同時利用開火車的小游戲來鞏固識字)
四、讀讀詩,指導朗讀。
1、字詞,大家認讀的都很棒,那古詩呢?誰愿意給大家朗讀一下。
生:讀
2、誰想當小老師,來評一評他讀的怎么樣?應該怎樣讀?
師生合作,共同總結朗誦古詩的方法。
3、(出示課件)欣賞范讀,伴樂練讀,指名讀,師生共讀。
(通過范讀錄音培養(yǎng)學生正確朗誦詩歌的習慣。范讀之后利用配樂練讀來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使練讀的效果更好。)
五、抓重點詞句想一想,悟一悟。
1、過渡引入:大家讀的很棒,接下來我們分組合作學習自己喜歡的詩句好嗎?哪個小組想學習第一句……(課件出示:合作學習要求,目的是讓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有目的性。)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先讀讀對應的合作要求,注意按要求完成任務,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可以請老師幫助。
2、合作探究。
(1)小組內討論交流,相互解疑。(生)
(2)全班交流匯報(生)(出示課件)教師適時點撥。
(利用flash動畫,使學生們能夠更形象、具體的理解詩意,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
3、大家的匯報太精彩了,整首詩連在一起,你能說的怎么樣,下面同桌之間來練習說一說。
學生:練說指名說
師:你們太棒了,把大家的成果交匯在一起,說出了整首詩的詩意。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學生:質疑。
師:學習了《望廬山瀑布》,你的感受又是什么樣的?
學生:自由說。(板書:)
4、感情朗讀
師:廬山的瀑布雄壯而美麗,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感情,齊讀這首古詩,同時找出全詩中最能突出瀑布磅薄氣勢的詩句。
(1)指名讀。
(2)比讀。
(3)全班齊讀?!帮w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本環(huán)節(jié)重在培養(yǎng)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以及品讀佳句,積累佳句的習慣。)
六、小結
師:古詩學懂了,你們想過沒有,詩人寫這首詩的目的是什么呀?
學生:自由說。
七、背誦古詩
師:這么美的詩篇我們一起來背一背吧?可以加上你自己的動作,看誰最棒。
學生:自由練背。
師:現(xiàn)在誰想當當背誦小標兵,為我們有感情地背一背這首詩?
(這樣一來,學生能在反復訓練中體會到吟誦詩歌,當小標兵的成就感,同時更好的內化語言。)
八、延伸拓展
贊美瀑布的詩句很多,古代有李白,現(xiàn)代有葉圣陶,今天老師把葉圣陶先生的小詩《瀑布》也帶來了,下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賞讀這首小詩,找一找兩首小詩的哪些詩是相似的?(出示課件)
(目的是讓學生都來做一個發(fā)現(xiàn)者,讓他們體會到成功和喜悅,并且積淀了語言素材,讓孩子們迷上詩歌,可謂“一舉多得”。)
師:同樣是描寫瀑布的詩,我們的“詩仙”李白僅用短短28字就高度凝練地將瀑布那雄偉的氣勢描述了出來,真是功力不凡。最后,讓我們再一次一起背誦這首傳世佳作吧!(生全體背誦。)
附板書設計:
望廬山瀑布
香爐紫煙
見瀑布前川雄壯而美麗
飛流三千尺
感銀河落九天
學習效果評價:
本學期我校新開通了遠程教育資源,希望其能更好的服務一線教學活動,作為一線教師,我感受頗深。在以前的教學中,低年級孩子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但思維能力欠佳。在學習過程中對于一些抽象的、較難理解的內容,掌握起來很困難。所達到的預期效果有時不盡如人意。而遠程教育資源的開通,猶如春雷,為我們一線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帶來了新的契機。通過對遠程教育資源的利用,方便了教師的教學活動,能夠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從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效果看,在原有的課堂教學基礎上都有了新的提高。我所執(zhí)教的《望廬山瀑布》一課就能充分體現(xiàn)遠程教育資源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瀑布視頻,初步讓學生感受瀑布的雄偉與美麗,在學生的腦海中先形成一個具體的瀑布形象,為感受詩中的廬山瀑布做鋪墊。除此之外,我還利用flash動畫,使學生們能夠更形象、具體的理解詩意,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在理解詩歌意境之后,使學生們能夠更有力讀出氣勢,達到變感情朗讀為有創(chuàng)造性的朗讀。從學生的學習效果看,對重、難點知識的掌握較之以前容易多了,所達到的教學效果很好。
《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容。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為大瀑布舉行葬禮,而且是由一位總統(tǒng)親自主持,這恐怕是絕無僅有的,你可能對此感到奇怪,學習了課文,我們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一)分組學習、討論
1、認識本課的5個生字。
2、通讀課文,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問題:
(1)巴西總統(tǒng)菲格雷特為什么要為一個瀑布主持葬禮?
(2)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3)這一聞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樣被葬送的?
(4)巴西總統(tǒng)在主持葬禮時那飽含深情的話語說明了什么?
4、提出不懂的問題
(二)全班匯報,檢查學習情況
三、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1、課文的哪部分描寫了大瀑布昔日的雄奇景象?請你找出并讀一讀。畫出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2、課文的哪部分寫了大瀑布發(fā)生變化后的樣子?指名讀一讀。理解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3、由此你想到什么?
4、巴西總統(tǒng)是如何為大瀑布舉行葬禮的?這次行動的重大意義何在?(號召人們立即行動起來,注意保護生態(tài)平衡,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
5、如果當時你在場,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四、總結、擴展
塞特凱達斯大瀑布這個曾經給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帶來驕傲與歡樂的大瀑布,由于人們的肆意破壞而逐漸枯竭,而巴西總統(tǒng)的行動,也喚起人們保護環(huán)境的責任心,讓我們一同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五、布置作業(yè)
注意觀察你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想想我們該為此做些什么?
教案點評:
文章通過對絕無僅有的葬禮的簡介及大瀑布前后不同景象的描繪。深刻地反映了人類要保護環(huán)境、保持生態(tài)平衡和愛護地球的主題。教學設計體現(xiàn)了這樣的特點:
1、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2、采用讀畫議說的自讀方式,先快速閱讀課文,就課文內容和寫法提出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后小組討論,最后全班交流。老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歸納、整理、小結。
3、課文內容理解之后,提出如果當時你在場,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的問題,請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說說自己的感受。學習小結后布置了這樣的作業(yè):注意觀察你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想想我們該為此做些什么?將課內外學習相結合,將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
拉開悲劇的序幕
師:同學們,看老師寫葬字,(板書:葬)它的含義是(把死人掩埋),那么葬禮呢?(板書:葬禮)(為死人舉行殯葬的儀式),看到葬禮,你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怎樣的畫面?可是今天,我們故事中的葬禮與人無關,卻與一條大瀑布有關。(板書:大瀑布)
師:齊讀課題。
師:當故事把一條瀑布和一場葬禮連在一起的時候,不禁讓我們深為困惑,請問,你們此時頭腦中產生什么疑問嗎?生:交流
師:學貴有疑,小疑小進,大疑則大進。帶著這些困惑去讀課文。注意讀準幻燈出示的這些詞語,并且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同時出示幻燈上的詞語:主持、哀悼、悲劇、雄偉壯觀、滔滔不絕、一瀉千里、紛如沓來、逐漸枯竭、形容枯槁、奄奄一息、生命垂危)生:自由讀課文。
師:老師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在讀到這些詞語時感到十分困難:塞特凱達斯大瀑布、巴拉圭、菲格雷特,指名讀,并齊讀。
師:指名讀出示的這些詞語。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請你們用上其中的一些詞語說說文章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生:講述了一條大瀑布曾經雄偉壯觀,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由于人為的破壞,使這條瀑布面臨消失的厄運。于是許多有識之士紛紛行動起來,哀悼這條瀑布的消失,為瀑布舉行了特殊的葬禮,連巴西總統(tǒng)菲格雷特也加入到這樣的葬禮中來。
師:對于這樣一場為瀑布舉行的特殊葬禮,我們聞所未聞,似乎是出乎意料,但想想整個經過,它又是一種必然??戳诉@個故事,你的感受是?
生:自由談感受
(二)悲劇已經上演
師:如果用幻燈上的某個詞語來概括整個事件,那么這個詞就是悲?。ò鍟罕瘎。?/p>
師:什么叫悲?。浚ú恍业脑庥觯斞赶壬浾f過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可惜,(出示:悲劇已經上演?。┳屛覀冇|摸文字,把目光投向臨終前面臨消失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吧。
出示:
它在群山之中無奈地垂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生:齊讀,個別站起來讀。
師:你讀懂了哪些詞的含義?從哪些字詞中感受到的?理解兩個垂的不同含義。
再讀這樣的文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什么的畫面?
師:你想用怎樣的感受去讀這句話?指名學生朗讀。
師:看著這樣的瀑布,假如你就是其中一位慕名而來的游客,看到這樣的瀑布,你會?
、生:談感受。
師:(出示:游人們常常乘興而來,失望而去)所有的游客都如你們一樣乘興而來,敗興而去。
師:再讀此句,當你看到瀑布在群山之中無奈地垂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時,你心中忍不住想問什么?
生:它怎么會成了這副樣子?它曾經是怎樣?
師:請你們默讀課文第27自然段,思考心中的疑惑。
(三)悲劇無須上演!
師:你已經知道了哪個疑問的答案?預設為它曾經是怎樣的?
生:交流句子。
師:出示:
這條瀑布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洶涌的河水緊貼懸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氣勢更是雄偉壯觀,每秒鐘有1萬立方米的水從幾十米的高處飛流直下,落地撞開萬朵蓮花,濺起的水霧飄飄灑灑,水聲震耳欲聾。據說在30千米外,瀑布的巨響還清晰可聞。
師:讀懂了瀑布的什么?
生:交流
師:相機引導理解詞句中的滔滔不絕,一瀉千里、震耳欲聾等詞的意思,從而體會這條瀑布的流量最大。
師:可以用哪個詞形容瀑布曾經的輝煌?(雄偉壯觀)
師:假如此時你站在這樣的瀑布面前,你的心中又有怎樣的感受?
生:談感受
師:你想怎樣去讀?指導朗讀
師:這樣直接去寫瀑布的雄偉壯觀,在我們寫作上稱為正面描寫(板書:正面描寫)
、瀑布的雄偉壯觀還從哪一段的描寫中能感受得到?
生:讀第四段
師:指引學生理解紛至沓來的含義
像這樣通過游人如織來展現(xiàn)瀑布曾經的輝煌,曾經的雄偉壯觀,稱為側面描寫(板書;側面描寫)
師:讀了這些文字,我們再去回顧現(xiàn)在的瀑布的模樣,齊讀第7段文字。我們發(fā)現(xiàn)作者為了描寫瀑布曾經的輝煌,用了許多文字去描寫,這又是為了什么?(板書:對比)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越是描寫瀑布以往的輝煌,越能顯示出現(xiàn)在的瀑布的可悲!這形容枯槁如垂危老人的瀑布,它已經失去往日氣壯山河的雄偉氣勢,它在喘息,在用它生命里僅剩的涓涓細流回憶著,哭訴著,呻吟著,甚至在吶喊,請你發(fā)揮想像力,把它的回憶,或是哭訴,或是呻吟,或是吶喊,給寫下來吧
生:動筆寫片段,寫后交流
師:聽著大瀑布美麗的憧憬,痛苦的呼喊,我們?yōu)樗锵?,為它嘆息,我們不禁想到這場瀑布的(出示:悲劇原本是無須上演的!)
師:看著眼前奄奄一息的瀑布,我們總是不由得想起它曾經是多么充滿活力,曾經是多么氣壯山河,它曾經擁有驕傲,曾經帶給人類無數(shù)的快樂,它擁有世界最大的流量,擁有著豐富無比的水資源,它曾經吸引著成百上千慕名前來的觀光者..我們總是不禁要追問:(出示:悲劇為何會上演?)
生:發(fā)表讀書心得。
師:是啊,人類的這些行為已經給瀑布帶來了沒頂之災,給人類自己造成了無法彌補的過失,當科學家們說瀑布將完全消失的預測傳開的時候,世人震驚,人類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并為了防止悲劇再次重演,他們已經開始積極地行動起來了。默讀課文第8段11段。
生:默讀后交流
師:哀悼也好,舉行葬禮也好,從人類的行為中你體會到的是什么?
生:醒悟,呼吁,提醒,對環(huán)境的保護,擴大宣傳。
師:面對奄奄一息的大瀑布,菲格雷特總統(tǒng)用飽含深情的語調在這場特別的葬禮上發(fā)表了演講。
師:塞特凱達斯大瀑布已經干涸,人類再也無法還給它豐富的水源,無法還給它快樂的飛瀉,這場悲劇已經上演,我們無法挽回。但我們應該吸取教訓,痛定思痛,有責任有義務防止以后諸如此類的悲劇再次重演!同學們,讓我們牢記有限的資源,無限的循環(huán)一句吧,讓我們牢記讓悲劇不再重演的宣言吧!
師:播放名言,讓悲劇不再重演,齊讀。
水是生命的源泉,珍惜水源就是珍惜人類的未來。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教案,大瀑布的葬禮,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黃果樹瀑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生字,其中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詞語。
3、能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態(tài)和聲響的特點。
4、通過朗讀、背誦等多項語言練習,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以及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學重點:
能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態(tài)和聲響的特點。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背誦等多項語言練習,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以及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學準備:投影儀(投影片)、教學掛圖、錄音機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學習課文的生字和課文的第一段。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生字,其中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詞語。
3、理解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內容。
教學準備:投影儀(投影片)、教學掛圖、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復習以前學過的李白的一首《望廬山瀑布》,學生一起背誦這首古詩。
2、簡介黃果樹瀑布的地理位置和形成的原因。
過渡:這瀑布到底是怎樣的一幅壯觀的景象?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讀順句子,遇到不懂的詞語查字典解決。
1、檢查自學情況。
(1)讀生字詞:
sī xiaoliaoling tang di
人喧馬嘶喧囂撩過來聆聽胸膛諦聽
(2)說說這些生字該怎么記住。
(3)指名朗讀課文,要求讀通順。
3、輕聲讀生字,想想主要寫了黃果樹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寫瀑布外,還寫了什么?
瀑布:聲音、楊子、水花散落在黃果樹小鎮(zhèn)的情景;人們的感受:下到谷底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4、分小組討論,課文按游覽的順序可分為哪幾段?(學生練習分段,教師進行評議總結)
第一段(1):具體寫黃果樹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2-8):具體寫在黃果樹瀑布風景區(qū)的所見、所聞、所感。
三、學習課文的第一段
1、指名讀,理解“杰作”。(超過一般的作品)
2、這一句話應怎么讀?突出“真是”、“杰作”。
布置作業(yè):
1、用鋼筆描紅、臨寫。
2、比一比,再組詞。
諦()嘶()聆()膛()
啼()撕()玲()堂()
3、造句。
(1)……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宛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后筆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的第二段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能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態(tài)和聲響的特點。
2、通過朗讀、背誦等多項語言練習,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以及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學準備:投影儀(投影片)、教學掛圖、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課文的第二段
談話:課文的第二段具體寫了作者在黃果樹風景區(qū)的所見、所聞、所感。
1、學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進入黃果樹風景區(qū),我們首先感覺到的是什么?邊讀邊畫出有關語句。(描寫黃果樹瀑布的聲音)
2、這是一種怎樣的聲音?逐句朗讀體會。
“從遠處飄來”是怎樣一種聲音?“像潮水般”又是怎樣的聲音?理解“人喧馬嘶”、“喧囂”。
3、你能把進入黃果樹風景區(qū),聽到的這種漸近漸響的聲音朗讀出來嗎?其他同學閉目側耳傾聽,用心去感受這種聲響。
4、小結學法:整體感受——逐句朗讀體會——感情朗讀,想象。
二、用上述的方法學習第3、4兩段的內容
1、各自讀書,勾畫。
2、分小組交流、討論。
3、檢查自學情況。
第3自然段:理解比喻句“一道瀑布懸掛……好像一匹寬幅白練……?!薄澳恰畤W嘩’的水聲便成了……大合奏”。
第4自然段:“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霧般……”“銀雨撒金街”是怎樣的情景?展開想象進行描述。
三、學習課文的第5-7自然段
輕聲朗讀課文的第5-7自然段,想想在谷底,你站在瀑布的腳下感覺如何?
學生自學,朗讀體會。
1、各自談談自己的最大感受。
匯報程序:讀相關的句子——說自己的理解——再感情朗讀。
著重理解下面的句子:
“中間直隔著一口小小的綠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過來洗洗臉?!边@句話說明了什么?
“瀑布瀉入谷底濺出的水珠直撒到我的臉上,涼絲絲的舒服極了?!边@種舒服你體會過嗎?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個圓形的樂池里?!睘槭裁磿羞@種感受?
3、在谷底欣賞瀑布,真讓人激動,叫人陶醉,令人振奮。齊讀第5-7自然段,讀出這種感受。
四、學習課文的第8段
1、登上平臺,我們又看到了什么?范讀。
2、簡介徐霞客。
3、指導讀好“他遙對瀑布,仿佛在凝神諦聽遠處的瀑布聲……”這句話。
板書設計:
6黃果樹瀑布
聞其聲
杰作看其形
涼絲絲的
談感受 樂池
沉醉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八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八”,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八《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八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掌握本課學習的內容和要點。
2、情感目標:
⑴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⑵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讓學生通過網絡參與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借助網絡自主學習能力和電腦操作能力。
3、技能目標:
⑴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
⑵能通過網絡進行實際操作。
⑶結合網絡資源,能夠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
【教學對象分析】
1、學生積累了較多的唐詩,包括李白的詩。
2、學生具有一定的電腦操作能力,能進行網上查詢和閱覽。
3、學生具有一定的文字輸入能力,會用“智能ABC”打字。
4、學生具有一定的文件操作能力,能打開、保存、發(fā)送文件。
【教學策略】
本課教學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是“音像點播,情境導入”。通過多媒體展現(xiàn)各類瀑布的錄像、圖片、聲音、文字,直觀欣賞瀑布的壯美,為學習古詩《望廬山瀑布》鋪設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第二環(huán)節(jié)是“理解感知,精讀悟境”。借助網絡閱讀課件以理解“字義──詞義──句義”的逐步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古詩,理解古詩意思。并采用網絡“復讀”、“示范”模塊的錄音方式,讓學生進行有感情、有節(jié)奏、有韻律的自聽自練的朗讀訓練,體會古詩蘊含的美妙意境。第三環(huán)節(jié)是“課外延伸,讀寫訓練”,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豐富性進行網上閱讀與寫作訓練,鞏固教學內容,增強學生讀寫能力。第四環(huán)節(jié)是“網上交流,全課總結”,通過網絡實現(xiàn)人工互助、生生互助,進行網上交流本課學習心得,結束本次網絡閱讀課。
【選擇媒體】
本課是多媒體網絡教學,整個教與學的過程都在網絡情境下進行的。
【教學流程】
一、音像點播,情境導入
1、師引言:我們祖國地大物博,風光秀麗,有的是名山大川、奇松怪石、平湖飛瀑等。而瀑布更是大自然的一大奇景,課前,老師已在網上為同學們收集了各類瀑布的錄像、圖片、文字等,請同學們進入“音像點播”自由欣賞。
2、學生動手操作進入“音像點播”模式,自由點擊“瀑布一”、“瀑布二”、“瀑布欣賞”鏈接,欣賞各類瀑布的壯美氣勢。
3、交流:欣賞后你有什么感受?
4、師導入語:是啊,大自然的瀑布真是太神奇了,位于我國江西省的廬山瀑布更是別有一番風味。素有“詩仙”之稱的唐代詩人李白看了也不由為它創(chuàng)作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望廬山瀑布》。(師點擊廬山瀑布圖,展示圖、文)
5、學生通過網絡欣賞廬山瀑布風光圖,聽古詩網絡錄音范讀。
二、理解感知,精讀悟境
1、網絡互助學習,理解詩義
⑴師提出要求:借助網絡閱讀課件,小組合作學習,以理解“字──詞──句”的逐步學習法,掌握詩句意思。
⑵學生動手操作進入“理解感知”模塊,小組合作學習,通過網絡自學古詩詩義。
⑶檢查交流:你對古詩理解了哪些?還有什么疑難之處?
(根據學生交流情況,引導學生點擊相應的字、詞、句的鏈接,鞏固詩義理解。)
2、網絡錄音操作,精讀悟境
⑴師過渡語:這么絕妙的古詩用精彩的朗讀加以表現(xiàn),讓我們帶上耳麥,進入“語言復讀”模塊,借助網絡錄音進行古詩的自聽自讀的朗讀訓練。
⑵學生動手操作,進入“語音復讀”環(huán)節(jié),師引導學生掌握“聲音──錄音機”的使用方法,指導學生通過“復讀”、“示范”模塊自聽自讀自錄。
⑶學生自由利用網絡資源進行錄音朗讀訓練,師巡視指導檢查。
⑷師通過網絡錄音檢查學生朗讀,評議糾正朗讀,表揚表現(xiàn)出色的同學。
⑸再現(xiàn)廬山瀑布壯麗景象圖及詩句,有情齊讀古詩,用朗讀體現(xiàn)詩句表現(xiàn)出來的美好意境。
⑹交流:學了古詩,你有什么體會?
三、課外延伸,讀寫訓練
1、師過渡語:瀑布美,文字妙!讓我們進入精彩紛呈的Internet世界,更深更廣更直觀地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品嘗淵源流長的唐詩宋詞。
2、學生動手操作進入“網上閱讀”模塊,自由選擇點擊四個鏈接“中國廬山網”、“中華名瀑網”、“唐詩宋詞”、“新浪搜索”進行網上閱讀與賞讀。
3、師提出作業(yè)要求:根據網上閱讀情況,選擇合適的內容,自擬題目,進行網上小練筆。
4、學生進入“作文上傳”模塊,進行網上作文訓練。
四、網上交流,全課總結
1、師過渡語:我們嘗試利用網絡閱讀資源進行了古詩《望廬山瀑布》的學習、網上閱讀和網上作文的訓練,對這節(jié)課的學習相信同學們一定很有心得,讓我們一起進入“網上交流”模塊,暢所欲言。
2、學生動手操作進入“網絡交流”區(qū),在“我想說”中輸入文字,通過“我想看”查看別的同學的學習心理,進行生生網上交流。
3、師總結:多媒體網絡給我們的學習提供了新的天地和廣闊的視野,相信同學們在這樣優(yōu)越的高科技時代,學習生活會更為精彩。
4、按“退出”鍵退出,結束本次網絡閱讀課。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二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二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二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激發(fā)興趣。
我們已經學過不少古詩,現(xiàn)在有誰愿意來背一背你記住的古詩?有沒有李白寫的呢?(靜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廣陵、早發(fā)白帝城)
大家知道李白的詩還真多呀!通過課外查閱資料,你們對李白還有哪些了解呢?(李白生卒年月701-761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號稱詩仙現(xiàn)存詩900多首風格飄逸、豪放想像豐富、氣魄雄偉)
二、緊扣題眼,品詞析句。
師:李白五歲時就開始讀書習字,讀了很多書,二十六歲起離鄉(xiāng)遠游,走了大半個中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望廬山瀑布》就是他暢游廬山后寫下的。
1、師范讀全詩。全班自由讀。
2、學習生字,分別是廬、瀑、爐。
3、全班齊讀這首詩。
師:讀題目,誰能用這個“望”字組詞?你覺得在這兒應該用哪個詞更準確些?解釋題目的意思。(指名回答)
師:我們來看看廬山,看看廬山的瀑布。(看課文插圖)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師:這些都是靜止的圖片,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讓我們在課堂里了能領略到廬山和廬山瀑布的壯觀景色。請看光碟。
師解說: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邊。廬山山峰重疊,非常雄偉壯麗。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爐峰,因為山上常有云霧籠罩,在陽光照耀下有紫色霧氣升騰,像正在焚香的香爐一樣,故取名香爐峰??催@就是著名的香爐峰。廬山一年四季景色優(yōu)美……
看完后,請你來夸夸它。(觀看后指名回答)
師:對,夸得真好!我們來看看李白是怎樣夸的?
4、指組讀第一句詩。讀注釋①和②。除了這兩個詞,詩中哪些字你不理解?說整句詩的意思。讀。
5、總結學法:讀詩句、看注釋、說意思。
6、根據以上學法自學二、三、四句詩。
7、匯報自學情況。
為什么要遙看?
“飛流”、“直下”說明什么?
怎么理解“三千尺”?
“疑”是什么意思?
師:學到這,還有什么疑難的問題嗎?請?zhí)岢鰜怼#ㄙ|疑解答)
師:現(xiàn)在誰來說說全詩的意思?(指名回答、同桌互答)
三、自讀自悟,深入理解。
師:你覺得詩中哪些字用得妙?為什么?(生、掛、飛、落……)
師:輕聲背誦詩,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誰能用“啊,――真――”的句式來表達廬山瀑布給你的印象。此時此刻,你最想對李白說什么?背誦、注意重音,再讀古詩,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
指導默寫。
四、總結學法:(出示小黑板)
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1、讀詩題,介紹作者
2、讀詩句,理解詩意
3、再讀詩,體會感情
4、背誦默寫
五、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21、古詩三首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教學目標
1.認識五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大瀑布發(fā)生變化前后不同的景象以及大瀑布是怎樣被葬送的。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環(huán)保意識,維護生態(tài)平衡。
教學重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目標教學,激學引欲
當看到這個課題時,你們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在課前的自主學習過程中,你們曾遇到哪些不理解的地方,通過下面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可以提出來嗎?
二、自主學習,導疑凝思
導疑凝思。(教師巡視,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1.巴西總統(tǒng)菲格雷特為什么要為一個瀑布主持葬禮?
2.這一聞名世界的大瀑布為何而聞名,后來又怎樣了?說明什么?
3.巴西總統(tǒng)在主持葬禮時那飽含深情的話語說明了什么?
4.如果你當時就在葬禮現(xiàn)場,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現(xiàn)在問題與要求都提出來了,大家說運用什么方式進行討論?
(學生:合作探究)
三、合作探究,難點分析
1.引欲。同學們剛才所提的問題都不錯,說明大家在自主學習時都很認真,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帶著以上這幾個問題來合作探究學習課文。
2.組合。(要求以4人為一小組,可選一位組長,爭取小組成員都能參與討論。)
3.釋疑。(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學生疑惑之處給予指點,釋疑。)
四、組際交流,反饋互補
1.交流。(每組派1~2名代表報告本組成員已知和未知的問題)
2.反饋。
(1)巴西總統(tǒng)之所以要為這聞名于世的大瀑布舉行葬禮,是為這個大瀑布的逐漸消失而深感遺憾。
(2)為什么說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驕傲?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①瀑布雄偉壯觀。(板書:壯觀)要求學生找出描寫壯觀的有關詞句。
②瀑布是著名的旅游勝地。要求找出描寫旅游情境的有關詞句。
(3)后來的大瀑布又怎樣了呢?
(學生回答后)板書:衰敗
(4)衰敗之后的大瀑布又是怎樣了呢?(板書:葬送)“葬送”的原因是:
①上游建起了水電站;
②水資源浪費,“周圍工廠用水毫無節(jié)制”;
③破壞森林,亂砍亂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學生再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反復誦讀。)
3.引探。
正因為這種種原因,瀑布不見了,人們是慕名而來,失望而去,直至哀悼。而哀悼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是號召人們都要重視和保護生態(tài)平衡,要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板書:保護
為了拯救大自然,巴西總統(tǒng)菲格雷特為大瀑布舉行了葬禮。在葬禮的現(xiàn)場,人們的心情一定是沉重的,心里也一定有很多話想說出來?,F(xiàn)在就讓自己置身于情境之中,進入角色準備演一演、說一說吧?。熒纸巧缪荩?br> 4.師結:保護好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平衡已是人類所面臨的大事,但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也有許多不重視環(huán)保的實例,為此,小記者們!你們愿不愿意為拯救大自然而盡一份力?愿不愿意拿起筆來呼吁社會、呼吁人們保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保護生態(tài)平衡,為人類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間
五、多元練習,差異發(fā)展(大屏幕出示要求)
(1)題目自擬,文體不限,如倡議書、讀后感、書信、詩歌等都行。
(2)形式不限,可兩人合作寫,也可多人合作寫。
(3)要求能說能演的,也可露一手。
六、師結全文,激勵再學
好!今天這一節(jié)課,由于同學們都認真自學,大膽質疑,從自學到質疑、議疑,到理解匯報,無不說明同學們都以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來對待學習,希望下節(jié)課同學們會發(fā)揮得更好!
資料提供者: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一
一個優(yōu)質課堂,就是老師在講學生在答,講的知識都能被學生吸收。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一》,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一《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一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在三年級時學過一首古詩《夜宿山寺》(齊背),這首詩是誰寫的?是抓住哪一個詞來寫的?通過這首詩的學習,你認為李白的詩有什么特點?(緊扣題眼,展開想象,且想象豐富,氣魄雄偉)。今天,我們再一次來領略一下詩人的這種浪漫風格。
二、緊扣題眼品詞析句
(一)抓住課題,引導發(fā)現(xiàn):同學們能用“望”組詞嗎?(遙望、觀望、仰望……)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課題,想想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二)學生自讀課題,探索發(fā)現(xiàn)
[發(fā)現(xiàn)一]:課題中的望就是遠望的意思。(或遙望……)
[自主探學]:
1、你能到課文中找出你的理由嗎?
2、自課課文,品味詞句,找出理由??刹捎靡韵聦W習步驟:
(1)讀:讀準字音,讀通全詩。
(2)想:這首詩大致講的是什么意思。
(3)找:找出相關詞句。
(4)品:品味詞句的意思。
3、交流評議:重點讀通全詩,理解“遙看”的意思,大致說出詩人所看到的景象,整體感知古詩的內容。
Lulu
[發(fā)現(xiàn)二]:詩人李白是到廬山游玩的。(指導書寫廬)
[自主探學]:
1、根據平時的課外積累說說廬山的情況。
2、再讀課文想象廬山的特點。
3、觀看廬山光碟,進一步感受廬山的情況。
(光碟中語: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邊,廬山山峰重疊,非常雄偉壯麗。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爐峰,因為山上常有云霧籠罩,在陽光照耀下有紫色霧氣升騰,像正在焚香的香爐一樣,所以取名叫香爐峰)。
4、細讀第一行詩,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所描繪的意境。(日:太陽,生:升騰,煙:云霧。)
[發(fā)現(xiàn)三]:詩人李白看到的是廬山的瀑布。
[自主探學]:
1、細讀古詩,想象廬山瀑布的特點。
2、觀看多媒體課件(靜態(tài)遠景),直觀感受,品味“掛前川”的意思。(掛:表明瀑布垂直而下,化動為靜,形象地表現(xiàn)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狀態(tài),包含了作者對大自然神奇的贊嘆。川:河流的意思)
3、再觀多媒體課件(動態(tài)近景),體會瀑布從山下流下的動人情景。
4、精讀第三、四兩行詩,品味“飛”、“三千尺”、“九天”的意思。
(“飛”突出流得快,流得急,“三千尺”寫出了瀑布的高和長,“九天”進一步突出瀑布的高和長,真切地寫出了瀑布的新奇、壯觀。)
5、默讀全詩,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說說古詩的意思。
6、輕聲背誦詩,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7、交流評議。
(1)誰能用“啊,———真———”的句式來表達廬山瀑布給你的印象,可運用多種形式說出你的理由。如:畫一畫,演一演,說一說。
(2)此時此刻,你最想對李白說些什么?
(3)再讀古詩,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刹捎靡韵聦W習步驟:
a、讀:讀出語氣、節(jié)奏、重音。
b、說:說說自己為什么這么讀的理由。
c、議:評議讀法,注意把握節(jié)奏、語速、重音,讀出詩美。
d、悟:回味詩意,整體感悟這首詩所描繪的意境。
e、詠:將自己的情感讀出來。節(jié)奏和重音可以這樣處理:(僅供學生參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最后一句輕讀)
三、學法遷移,感悟創(chuàng)新
1、同學們想做李白嗎?請在座的小李白模仿老李白寫詩的方法,觀察一下教室門前的花壇,(可看錄像,可站在座位上透過窗子觀察)寫一首詩。
2、學生試作
3、評析學生習作,再次體會《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的精美詞句。
(1)學生讀自己的詩作,并說說自己是從《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的哪些地方得到啟發(fā)的?再次賞析詩句,體會“生、掛、飛、落”等詞的妙用,進一步明確文中這些詞都是圍繞題眼來寫的。
(2)再讀課文,品味詩句的精美
(3)根據評議結果,自我糾正,注意從題眼入手,借景抒情,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五、作業(yè):
依照本文寫法,觀察一處景物,再練習寫一首小詩。
【總評】: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要引導學生“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北局@一思想,本課教學著力引導學生從題眼入手,品詞析句,一改傳統(tǒng)的古詩教學之法,讓學生通過說詩悟意,想意悟境,畫圖悟美,讀詩悟情,寫詩悟法等一系列實踐活動,感悟廬山瀑布之美,體會作者用詞之妙,揣摩作者滲透在字里行間之情,積累語言,在讀中感悟,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整個教學過程,緊緊扣住題眼,從題眼入手,自讀感悟,適時跳出題眼,走向生活,最終又回歸題眼,升化感悟,引導學生在教材與生活之間走個來回,使古詩教學生活化、趣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