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23《元日》教學設計。
一個優(yōu)質課堂,就是老師在講學生在答,講的知識都能被學生吸收。通常大家都會準備一份教案來輔助教學。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元日》教學設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學習目標:
1、認識生字9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3、了解詩句中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感受詩中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學重、難點:
1、能運用多種方法認識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2、了解詩意,說說自己的見解。
學前準備:
小黑板,生字、詞卡片、搜集帶春的詞語和成語及與春節(jié)有關的知識。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快要放寒假了,我們每年最盼望的、全家過得最熱鬧的節(jié)日是什么節(jié)日?(過年)
2、誰能說一說,你們家是怎么過年的?(學生暢談)
3、板書課題。《過年》從課題里,你想到什么?
二、學習新課
1、初讀課文
⑴指導看書上的插圖,問:這篇課文圖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詩句,指定學生讀。
⑶全班齊讀。
學生用筆圈畫生字。
⑷出示生字9個,(多種方式認識生字)
爆、余、除、屠、新、換、舊、付、符
⑸出示生詞,同桌讀。
爆竹、歡笑、新年、迎春、紅燈、秧歌、千家萬戶、除舊迎新、喜氣洋洋、年年有余。
2、熟讀課文,理解詩句。
⑴學生自由讀詩句。
⑵小組討論:說說你知道哪句詩的意思?
⑶指定學生說詩意。
⑷全班齊讀全詩。
⑸分組接背詩句。
⑹指定學生背誦。
⑺小組比賽,哪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書寫生字。
1、觀察。
2、指導書寫。
3、展示書寫。
四、回文讀。
師:生字我們都認會了,還會組詞,而且還能用部分詞語說話了,同學們真的很了不起。下面就讓我們帶著感情再來讀一讀古詩。
師:今天,同學們的表現(xiàn)非常好,老師獎勵每個學生一顆智慧星。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并做擴詞訓練,及時糾正錯誤。
2、出示詞語小黑板:指名認讀,能用自己喜歡的詞語說話。
二、檢查背誦情況,感受詩中熱鬧的情景。
1、指名背誦古詩。
2、開火車背誦古詩。
3、說出自己喜歡的詩句,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4、教師根據(jù)學生收集的資料,了解有關春節(jié)的知識。例如:為什么要貼春聯(lián)?為什么要放鞭炮?(師生共同交流。)
三、書寫剩下的生字。
1、引導學生觀察每個生字的結構。
2、學生說哪個字的哪一筆要特殊注意,教師范寫。
四、練習。
練習一:學生自由讀詞語。(課后讀一讀。)
說一說自己的心情怎樣。
練習二:與春有關的詞語,如春聯(lián)、春風、迎春編對話。
匯報搜集的帶春的詞語或成語。
排
符
練習三:師生活動,展示搜集的關于春節(jié)的對聯(lián)。
五、拓展訓練。
1、過春節(jié)的時候,你最喜歡做什么?
2、再找一找關于春節(jié)的古詩。
精選閱讀
《元日》教學設計(三年級上冊)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元日》教學設計(三年級上冊),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教材簡解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fā)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jié)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xiàn)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xiàn)了萬象更新的景象。本詩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詩人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交融,確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目標預設
1.通過引導學生自學,學習古詩,提出疑問,了解寫作背景,理解詩句的意思。
2.理解詩人是怎樣通過對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動人情景的描寫來抒發(fā)自己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
3.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過年的習俗,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情感的追求。
4.朗讀課文,通過各種方式的以讀悟情,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自學提出疑問通過各種方式的以讀悟情。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自學,學習古詩,提出疑問,了解寫作背景,理解詩句的意思。
設計理念
1.“教是為了不教”,這才是教的最高境界?!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痹O計時應體現(xiàn)學法指導,能讓學生舉一反三。
2.“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標提出的教學模式,古詩教學也不例外,設計時要落實這一新課標理念。
3.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諧統(tǒng)一,追求“真實、扎實、樸實”的教學風格,把學法指導和落實新課標理念有機糅合起來。
設計思路
1.為了避免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我引導學生積極在參與中自悟自得,使學生充分體察個人感受,以學生自身的個性、生活背景、閱讀積累等生活情景為基礎,從詩中有所感悟。從而進行有個性的閱讀。
2.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我想方設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其情感,把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xiàn)。
3.教學最后我設計了一個拓展學習,學習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首詩,一次學習,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古詩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前讓學生自由背誦熟悉的古詩)
同學們,古詩是我國的文化精華。剛才我們一起背了許多古詩,從大家聲情并茂的朗讀中,老師感受到了大家對古詩的熱愛。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座寶庫。今天,老師就和大家走進這座寶庫,再領略兩首古詩的美妙情境。
二、解題
1.(播放課件:迎新春)這是什么時候?
2.想到了什么?結合生活實際談談過年的感受.
3.有關春節(jié)的古典詩歌中,有一首古詩流傳甚廣,影響深遠,那便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
4.題:“元”是第一,“元日”就是農歷新年的第一天,也叫春節(jié)。齊讀課題
5.天,我們就來學習王安石的這首過年詩。不過,在學之前,老師想問問大家,你以前是怎么學古詩的?
6.交流。師結:對,誦讀理解是我們學習古詩的主要方法。我們學好古詩,首先就要讀好它。出示:(一讀:注意節(jié)奏、讀正確。)
三、學習古詩
(一)初讀古詩
1.首詩的作者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詩人。這首詩在書上96頁,打開書。借助課后生字表自己讀一讀這首詩。
2.老師教讀生字。
這些生字,你已經認識了哪些,誰愿意當小老師到前面來教教大家?
哪個最難讀、最容易讀錯?哪位小老師給大家提個醒?指名說。(教師相機出示生字,指導讀。重點引導讀準“爆”、“屠”、“曈”、“符”的讀音。)齊讀生字。
3.名讀古詩,評議。讓我們一起來讀正確,讀流利。
(二)品讀古詩
1.才,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已經能夠把詩讀正確,不過,古詩光讀準還不夠,還要(出示:二讀:借助字典或請教別人,搞清字、詞、句的意思。)
2.再好好讀讀這首詩,找找有沒有不懂的字詞?
3.流,相機出示詞語:
爆竹、屠蘇、曈曈日、新桃、舊符
4.不懂的地方,同學們能提出來,這非常重要。那現(xiàn)在該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教師總結引導學法: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有三個途徑:(1)聯(lián)系上下文猜測;(2)查資料(字典、詞典、辭海、網絡等);(3)請教別人。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比直接獲取知識更重要。)
現(xiàn)在就拿出你們的字典來吧。查一查,查之前,老師作個
友情提示:每個字在字典上都有許多種解釋,我們要根據(jù)詩句來選擇相應的意思。
5.流。師根據(jù)學生說到的詞語同時理解詩意。
6.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p>
理解:爆竹、屠蘇
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來到了,人們都在“噼噼叭叭”
放爆竹,舉杯暢飲屠蘇酒,給你什么感受?那就把你此刻的感受讀出來。(讀出欣喜、興奮!讀出溫暖、希望!讀出送舊迎新的喜慶!)指名讀,男女生讀。
7.讀“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p>
理解:曈曈日、新桃、舊符
同學們請看看詩題,其實這是個很特殊的日子,就是新年美好的第一天。新的一年,也蘊含著新的希望,同學們在新的一年中,你希望什么呢?(交流)
千家萬戶都照進了溫暖而明亮的陽光,讓人覺得前途一片光明,充滿了希望。誰能讀出這種充滿光明、充滿希望的感覺。指名讀,齊讀。
8.生將詩句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9.解了詩意,我想你的感受肯定不一樣了,誰來帶著你的感受讀讀這首詩呢?(1—2位)
10.過,古詩學到這一步不夠,還得透過字面去感受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想想我們過年的情景,自由讀讀這首詩,看看圖,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幸福、熱鬧、高興、喜氣等)
11.學們,任何一首詩,都與詩人當時的心情,所處的時代有著密切的關系。此時,詩人王安石剛當上宰相,對自己上任后的改革充滿了信心,也充滿了期待。就象詩中所說的“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你還能感受到什么?(除舊布新,對新的一年充滿了期待。)
12.讓我們一起滿懷著喜悅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吧!齊讀詩。
(三)背誦遷移
1.在,古詩學完了,我們要把它背出來,這叫熟讀成誦。(指名背、齊背)
2.同學們,在背的時候也要注意節(jié)奏,誰再來背?
3.同學們可真聰明,這么短的時間內就把一首詩讀懂了,記住了。剛才我們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這首古詩的,誰來看著屏幕讀一讀?
4.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另外一首詩,想讓你們也通過這樣的方法來讀懂它?好嗎?小組合作。
(1)出示《江雪》,運用剛才的方法一步步學習。
(2)交流匯報,齊背古詩。
5.天,我們不僅學會了兩首詩,還掌握了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同學們以后學古詩就照老師的方法試試,相信你們一定能學得更好。
元日_語文教案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你知道怎樣才制作一份學生愛聽的教案嗎?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元日_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臨川區(qū)鄧家巷)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
王安石出生于仕宦家庭,自幼勤奮好學,博覽群書,曾隨文宦游南北各地,接觸到一些社會現(xiàn)實。對農民的痛苦生活有所了解。因此,年輕時便立下了矯世變俗之志,他于二十二歲中進士后,歷任淮南推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東刑獄提典等職,均能體恤民情,為地方除弊興利。北宋嘉佑三年(1058)任支度判官時,向宋仁宗上萬言書,對官制、科舉以及奢靡無節(jié)的頹敗風氣作了深刻的揭露,請求改革政治,加強邊防,提出了收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的理財原則,但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視。
1067年神宗即位,王安石出任江寧(今南京)知府,旋被詔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即開始實施變法,所行新法在財政方面有均輸法、青苗法、市場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在軍事方面有置將法、保甲法、保馬法等。同時,改革科舉制度,為推行新法培育人才,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地主和豪商對農民的剝削,促進了農田水利事業(yè)的發(fā)展。國家財政狀況有所改善,軍事力量也得到加強。但由于司馬光等保守勢力的激烈反對,新法在推行中屢遭阻礙,宋神宗也時有動搖。熙寧七年,王安石被迫辭相,再任江寧知府,次年二月復任宰相,不久又因維護新法得罪了神宗而再次罷相,退居江寧半山園,被朝廷封為荊國公。后人稱其王荊公。
革命導師列寧曾稱王安石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王安石執(zhí)政之所以能敢作敢為,矢志改革,是受自己進步的哲學思想支配,他認為世界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組成,還把新故相除看做是自然界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從而樹立了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無畏精神。這些進步思想在他的文學作品中也閃爍著奪目的光彩。他的散文以雄健剛勁著稱,使他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詞則遒勁清新,豪氣縱橫。可惜的是他的著作大部分都已佚失,今存的只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三經新義》殘卷及《老子注》若干篇(條)
為紀念這位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人民政府在臨川區(qū)修建了王安石紀念館,該館于1986年冬建成之后,前往參觀、游覽的中、外人士絡繹不絕。
《元日》教材理解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讀王安石的《元日》,仿佛看到了一幅有關春節(jié)的風俗畫。一邊讀詩,一邊搜尋有關資料,實實地品味了流傳千年的春節(jié)文化。
元日,是古人對元旦的稱呼,就是現(xiàn)在的元旦。它不是指公歷新年,而是指農歷正月初一,也就是春節(jié)。宋人吳自牧在其《夢梁錄.正月》的開篇話中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元旦一詞最早見于《晉書》。南北朝梁人蕭子云《介雅》有云: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元旦的古稱很多,如元正、元長、元朔、元辰、元春、端日、上日等。
過年燃放爆竹,由來已久?!肚G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這段記載說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種驅瘟逐邪的音響工具,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習俗從一開始就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據(jù)說有人曾把硝石裝在竹筒里,點燃后使其發(fā)出更大的聲響和更濃烈的煙霧,結果驅散了山嵐瘴氣,制止了疫病流行。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以后火藥出現(xiàn),人們便將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放。到了宋代,民間開始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后人則卷紙為之。
屠蘇有兩解:一說用屠蘇草泡的酒。屠蘇本來是一種闊葉草。南方有在房屋上畫了屠蘇草作為裝飾的習俗,這種房屋就叫做屠蘇;另一說是以中藥材泡酒。清人筆記《歸田瑣記》有載:制屠蘇酒是將大黃、白術、桔梗、肉桂等七種草藥,各按一定分量研成細末,盛入布袋。于農歷十二月最后一天的中午,用繩子將布袋懸在井里,務使布袋沉入井底,接觸到泥土。在大年初一的清晨,將布袋吊起,入酒煮開幾滾,全家老少面向東方飲之,古人認為,這樣做可以除瘟氣,防病消災。飲此酒有個規(guī)矩,老少不能同時共飲,而是從年幼者開始依次飲酒。因為按古人理解,每逢新年,雖然每人都要增壽,但實際上年少者得了一歲,而年長者卻失了一歲,所以大家勸年少者先飲,以示祝賀,而讓年長者后飲,以避忌諱。
桃符是什么?據(jù)《淮南子》及在,桃符是用一寸寬、七八寸長的桃木做成的。在桃木板上寫上神荼、郁壘二神的名字,懸掛在門兩旁,或者還畫上這兩個神象左神荼、右郁壘用來壓邪。這也就是民間俗稱的門神。后來,雖經歷史風雨,這一習俗卻代代相傳,經久而不衰。桃符真正改稱為春聯(lián)。那是明代的事了,只是桃木已經換成了紙。
掩卷靜思,我在想,王安石為什么會在一首小詩內集中寫了春節(jié)的諸多習俗呢?這顯然與成詩時詩人的所處的環(huán)境與心情有關。據(jù)載,此詩寫于詩人初登相位之時,那時的他對革除舊制,推行新政充滿了信心,心情非常愉快。所以,詩人心中那種新事物終究要代替舊事物的信念,必然會溢于言表。一年之始,新春佳節(jié)所特有的除舊迎新,春風送暖,艷陽高照、祝福吉祥景象,必然會凝聚、流淌于詩人的筆端。古人所謂的情動而辭發(fā),詩言志,在這里找到了有力的證據(jù)。
西師版三年級上冊《元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句內容,感受詩句中渲染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氣氛。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了解詩句的意思,說說自己的理解。
教學準備
字典、生字詞語卡片,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詩題
1孩子們,你們喜歡過年嗎?說一說,你們家里都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指名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自由反饋)
2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首描寫歡度新春佳節(jié)的古詩,教師板書課題,解釋課題。(元日就是農歷正月初一)
二、學生自讀,讀通古詩
1教師范讀。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古詩。
3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正音,注意強調竹除蘇曈等平翹舌音和后鼻音。
4認記生字。告訴學生:如果認識了詩中的生字,就能把這首詩讀得更好聽。
5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認讀。
6指名讀,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三、自讀自悟,理解詩意
1根據(jù)自學提示展開自學。
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詩,結合書中注釋或工具書、課外資料等理解詩句意思。
(2)把自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標出來。
2合作小組交流。
四、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教師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說說畫面上的內容,感知元日熱鬧的景象。
2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再讀古詩。
3匯報前兩行詩的自學情況,說說前兩行詩的意思。(借助一歲除和屠蘇的注釋,理解詩意)
4誦讀詩句并展開想象,你從前兩行詩中體會到什么?你此時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5讀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6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點什么?
引導學生從曈曈日新桃換舊符處想象:人們對新的一年充滿了新的希望,寄托了人們對來年的美好祝愿。
備注:在學生理解詩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適當引導學生反饋搜集到的資料,了解有關春節(jié)的知識。如:為什么貼春聯(lián)?為什么放鞭炮等。
7指導朗讀。(配上歡快的古典樂曲)
誰能把你體會到的歡樂熱鬧的氣氛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抽生讀,男女生比賽讀,全班齊讀)
8指導背誦。
(1)分組接背詩句。
(2)指定學生背誦。
(3)小組比賽,哪組背得好。
(4)同桌互相背。
五、拓展延伸
1過春節(jié)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怎樣?為什么?(感受春節(jié)快樂、幸福、熱鬧的場面)
2你們最喜歡春節(jié)里的什么節(jié)目?為什么?
六、布置作業(yè)
想象這首詩描繪的景象,試著寫下來。
附:板書設計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熱鬧、歡快
王安石作品欣賞: 元日
【作者簡介:】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撫州臨川人,慶歷二年進士及第,神宗即位擔任要職,以挽救國家財政危機,晚年隱居江寧,從事詩文創(chuàng)作,他的詩以精密的修辭和妙用典故取勝,后世對他的文學造詣有很高的評價。
【原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注釋:】屠蘇:酒名。元旦時喝屠蘇酒能去除疫氣。曈曈:太陽初升,將明未明的樣子。桃符:古人用桃木在門上刻符驅鬼,后人改用門聯(lián)。
【白話:】在爆竹聲中,一年又過去了,春風送來的和煦也溶進了屠蘇酒里,就在旭日東升,陽光普照大地的時候,所有的人家都以新桃符代替去年的舊桃符,以迎接嶄新的一年。
【欣賞:】一年復始,萬象更新,每年的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爆竹、張貼門聯(lián),以驅邪避鬼。從字義上來看,這首詩并無不妥,然而作者王安石卻別有用心,當時他正拜相推行新政,因此想借著新年新氣象隱喻自己的雄才大志,在他的心目中,新政猶如春風有助屠蘇酒的釀造。后段則影射百姓引頸祈盼的心情,全詩寓意深長,在不違反「一語道破」的情況下,表達出詩人內心的感情與期望。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元日》教學設計之四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元日》教學設計之四》,僅供參考,但愿對您的工作帶來幫助。
一、談話導課,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古詩是我國的文化精華。誰能背一首給大家聽聽?
2、對話導入:剛才我們一起背了許多古詩,從大家聲情并茂的朗讀中,老師感受到了大家對古詩的熱愛。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座寶庫。今天,老師就和大家走進這座寶庫,再領略兩首古詩的美妙情境。
二、學習古詩《元日》。
1、讀——讀準字音,識記生字。
(1)自由朗讀,讀準詩題、作者、讀通每一句詩。
(2)抽生讀,檢查字音及停頓情況。
(3)將整首詩讀得正確、流利。
2、看——圖文結合,畫中會意。
(1)仔細觀察圖畫,然后再讀讀古詩,從中知道了什么?
(2)互相交流。
3、議——探究協(xié)作,讀中悟情。
(1)以小組議議,哪些地方讀懂了,哪些詞語還沒有讀懂。
(2)全班討論交流,教師重點指導:屠蘇、瞳瞳日、新桃、舊符
(3)說說詩句的意思。
4、評——多元評價,品析美讀。
(1)讀出你的感悟,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2)教師相機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
(3)古詩賽讀,師生互評。
5、誦——積極展示,深情誦讀。
采用“對詩”、“詩句接龍”等形式反復吟誦,熟讀成誦。
第二課時放手讓學生按照“讀——看——議——評——誦”的方法自學。教師只作必要的指點即可,重點引導學生質疑討論:這么冷的天,漁翁為什么還要出來釣魚?
作業(yè)超市:
1、收集王安石的詩,讀一讀,并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背誦
2、收集柳宗元的詩,讀一讀,并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背誦
3、收集課外你喜歡的古詩,試著理解
4、模仿古詩自己也寫一首
北師大版語文第五冊第12單元《元日》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識字渠道,認字與識字。
2、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過年的習俗,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情感的追求。通過引導學生自學,學習古詩,提出疑問。
3、朗讀課文,通過各種方式的以讀悟情。
4、指導學生查找資料,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調動查找資料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自學提出疑問通過各種方式的以讀悟情。指導背誦部分段落。
教具準備:
1、春節(jié)的傳說故事
2、投影
3、各地過年的圖片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你喜歡過年嗎?我國傳統(tǒng)的過年是哪一天呢?你想知道年是怎么來的,過年的習俗是怎么來的嗎?
2、閱讀《過年的來歷》
3、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一說過年的來歷。
4、你覺得過年和平時有什么不一樣。
5、學生交流。
6、無論何時何地,所有的炎黃子孫都很注重過年。這節(jié)課,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王安石所寫的七言絕句《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樣過年的。
二、自學古詩
1、回憶學法:
我們要學會一首古詩你有什么基本辦法呢?
(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理解意思展開想象)
2、你們有信心讀準、讀懂古詩嗎?
三、學習古詩,交流。
1、你讀準了嗎?
2、你知道古人怎樣過春節(jié)的嗎?從詩中哪些地方知道呢?
燃爆竹
飲屠蘇
迎紅日
換新符
3、要讀懂古詩還要先理解詞語的意思,你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呢?
4、你還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嗎?告訴大家,讓大家?guī)蛶湍恪?/p>
5、在大家的幫助之下,是不是都理解了古詩了呢?請你試著把古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自己說指名說
l理解古詩可以把用在兩部分間加上自己的話。使意思表達更通順。
6、閉眼聽老師范讀,在頭腦中想象,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7、小結:多喜慶,多熱鬧呀。能把這首古詩的熱鬧和喜慶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嗎?如果你覺得讀不足以把熱鬧和喜慶表現(xiàn)出來,也可以通過動作表現(xiàn)出來。
自己讀指名讀全班讀
四、背誦古詩,學習生字。
1、你會背誦了嗎?
全班背男女生各背
2、我們來看看這首古詩的第一個字,要寫對寫好它應該注意什么?
右下角的四點書寫。師板演。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4、展示臺進行生字的講評。
爆的最后一筆
換的撇不要寫出頭
曈的左邊是日
重點指導爆的書寫。
西師大版三上《元日》教案
教材分析: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fā)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jié)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xiàn)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疤曳笔且环N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靶绿覔Q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xiàn)了萬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交融,確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默寫課文。
3.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了解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春節(jié)激趣入課題:
1.出示一組春聯(lián)和過年的畫面
2.學生們,還記得去年的春節(jié)嗎?
3.回憶春節(jié)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詩題: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書:“解詩題”。
5.初步了解作者,指導學生吸收有價值的資料。
二、初讀感知,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生字游戲――師:課文上說,過年的時候放鞭炮,這鞭炮,用了什么詞?
預設:爆竹。
師:對啊,大家寫上這個詞,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預設:在竹子里安裝火藥,爆炸,出花,出響。
師:沒錯!那,這“爆”字該怎么寫呢?
火藥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聲旁,兩個熟字合起來,很好記。
師:同座互相用剛才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的生字新詞。
爆屠童換符
3.學生讀生字。
三、再讀課文,理解詩意。
1.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第一句,抓住關鍵字詞理解詩意:
“歲”就是“年”,“除”就是“過去”,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聲中一年過去了”。
2.學生用這種方法理解下面的語句。
3.交流討論,相機出示課件。
指導“屠蘇”,出示從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蘇”的含義:屠蘇:古代一種酒名。師問:如果把這里的“屠蘇”理解為屠蘇酒,這句話能說得通嗎?誰來試著說說看。(春風把溫暖送進了屠蘇酒中。)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們明白嗎?有疑問嗎?師告知:劉老師第一次讀到這首詩的時候也和你們一樣產生了疑問,想知道我是怎么解決的嗎?(查《辭海》,上網查“屠蘇酒”的資料)師出示:屠蘇:①草名(闊葉草)②屠蘇酒③茅屋(查于《辭?!?屠蘇酒:古時候,每年除夕時,家家戶戶用屠蘇草泡成的酒。飲屠蘇酒是我國過年的一種風俗。飲屠蘇酒,意思是“屠絕鬼氣,蘇醒人魂”。據(jù)說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東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將春節(jié)喝的酒統(tǒng)稱屠蘇酒。(查于網絡)(這段教學有兩個目的:一是向學生明示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工具書,且查到的義項要根據(jù)具體的句子來選擇;二是向學生暗示,從《新華字典》到《現(xiàn)代漢語詞典》,再到《辭?!贰⒕W絡,功能越來越強大。
“曈曈日”:出示圖片引導理解。
“桃符”:講故事,理解詞義。
4.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板書:“讀詩文,解詩意”。
四、細讀課文,體悟詩情。
1.學生再讀課文,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生體會“熱鬧,快樂”之情。追問“從哪里體會回到的”。
3.重點指導“千門萬戶”,激發(fā)學生想象,從內心中體會快樂之情。
4.播放課件,古代過年的鏡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快樂。
5.通過朗讀表現(xiàn)這種快樂,教師范讀,指導學生讀詩文。
五、回顧學法,總結全文。
1.帶領學生回顧學習古詩的方法。
2.總結全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3.拓展延伸:王安石不僅是詩人,更是政治家,課下查閱資料,研究一下王安石寫作本詩深層意思。
板書:
元日
(宋)王安石
解詩題放爆竹
讀詩文喝屠蘇
明詩意迎紅日
悟詩情換新符
三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三首《元日》教案設計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容。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三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三首《元日》教案設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古詩三首《元日》教案設計
1.認識9個生字,學會7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古詩。
3.了解詩句中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4.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重點難點掌握生字詞、了解詩意,說說自己的見解。活動準備幻燈片、投影儀、課件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學生學習教師導學二次備課一
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誰能說一說。你們家里怎樣過的?
一、談話導入,解釋題目
同學們,快要放寒假了,我們每年最盼望的、全家過得最熱鬧的節(jié)日是什么節(jié)日?二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一、初步讀文通過范讀、自由讀、個別讀來整體感受古詩。
二、欣賞課件,領悟詩情。
1.同學們你們都喜歡過年嗎?出示課件,引導學生根據(jù)畫面的內容,找出相關的詩句。
2.小組討論。分組匯報。一、教師講解詩的大意。
二、精讀古詩、領悟詩情、想象意境三
反饋展示
釋疑解惑1.學生認讀。
2.小組交流如何記憶生字的方法。
3.以小組為單位推薦一名小老師,到前面講生字。
4.再找?guī)酌靶♂t(yī)生”為大家找出易錯的字音、字型。
一、學習生字。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
2.教師指導強調要點。
3.教師推薦方法:
通過比較認識?!靶隆薄芭f”是一組反義詞,來記憶。四
拓展提升
發(fā)展能力一、拓展延伸。
1.過春節(jié)的時候,你的心情如何?
2.過節(jié)的時候你最喜歡做什么?
3.課外再找一首關于春節(jié)的古詩。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反饋收集到的資料。了解有關春節(jié)的知識。五
達標檢測
查漏補缺讀古詩:
1.送字寶寶回家。
2.再讀古詩。針對讀不準的字音強化鞏固課后反思
長春版小語一下學案
學習內容?元日(第一課時)姓名編寫者春陽小學孫鳳琴學習目標1.認識9個生字,學會7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古詩。自主學習一、自主探究
1、背古詩。
自評:正確()流利()有感情()
2、請你把本課中不認識的生字找出來,想想可以用哪些好辦法記住它們?并把你不認識的字做成生字卡片。
3、讀讀下面這幾個詞,注意生字的讀音。
屠蘇爆竹曈曈日千門萬戶
二合作交流
結合古詩說一說詩歌大概意思。可以問家長,可以查資料。
三知識應用
說一說關于過年的小知識
四拓展延伸
找一找王安石的其他詩歌
三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三首《元日》優(yōu)秀教案設計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從而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三首《元日》優(yōu)秀教案設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古詩三首《元日》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句內容,感受詩句中渲染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氣氛。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了解詩句的意思,說說自己的理解。
教學準備
字典、生字詞語卡片,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詩題
1孩子們,你們喜歡過年嗎?說一說,你們家里都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指名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自由反饋)
2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首描寫歡度新春佳節(jié)的古詩,教師板書課題,解釋課題。(元日就是農歷正月初一)
二、學生自讀,讀通古詩
1教師范讀。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古詩。
3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正音,注意強調“竹”“除”“蘇”“曈”等平翹舌音和后鼻音。
4認記生字。告訴學生:如果認識了詩中的生字,就能把這首詩讀得更好聽。
5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認讀。
6指名讀,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三、自讀自悟,理解詩意
1根據(jù)自學提示展開自學。
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詩,結合書中注釋或工具書、課外資料等理解詩句意思。
(2)把自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標出來。
2合作小組交流。
四、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教師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說說畫面上的內容,感知元日熱鬧的景象。
2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再讀古詩。
3匯報前兩行詩的自學情況,說說前兩行詩的意思。(借助“一歲除”和“屠蘇”的注釋,理解詩意)
4誦讀詩句并展開想象,你從前兩行詩中體會到什么?你此時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5讀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6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點什么?
引導學生從“曈曈日”“新桃換舊符”處想象:人們對新的一年充滿了新的希望,寄托了人們對來年的美好祝愿。
備注:在學生理解詩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適當引導學生反饋搜集到的資料,了解有關春節(jié)的知識。如:為什么貼春聯(lián)?為什么放鞭炮等。
7指導朗讀。(配上歡快的古典樂曲)
誰能把你體會到的歡樂熱鬧的氣氛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抽生讀,男女生比賽讀,全班齊讀)
8指導背誦。
(1)分組接背詩句。
(2)指定學生背誦。
(3)小組比賽,哪組背得好。
(4)同桌互相背。
五、拓展延伸
1過春節(jié)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怎樣?為什么?(感受春節(jié)快樂、幸福、熱鬧的場面)
2你們最喜歡春節(jié)里的什么節(jié)目?為什么?
六、布置作業(yè)
想象這首詩描繪的景象,試著寫下來。
附:板書設計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熱鬧、歡快
三年級上冊語文《元日》知識點整理
三年級上冊語文《元日》知識點整理
原文
[宋]王安石
爆竹②聲中一歲除③,
春風送暖入屠蘇④。
千門萬戶曈曈⑤日,
總把新桃換⑥舊符。
注釋
①元日:指農歷正月初一。
②爆竹:古人認為燒竹子發(fā)出的爆裂聲可以驅趕鬼怪,所以在正月初一這一天燃燒竹子,后來演變?yōu)榉疟夼凇?/p>
③一歲除:一年過去。
④屠蘇:一種用屠蘇草泡制的酒。
⑤曈曈:太陽初升時明亮的樣子。
⑥新桃:新的桃符。古人在桃木板上畫門神肖像或寫上門神名字,懸掛在大門上,稱為桃符,認為它可以辟邪消災,后來演變?yōu)橘N春聯(lián)。
譯文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時。1067年宋神宗繼位,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旋即詔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為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王安石即上書主張變法。次年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見家家忙著準備過春節(jié),聯(lián)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創(chuàng)作了此詩。
練習題
一、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代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這首詩最后兩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背一背,填一填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美酒。在此情景中,你想到的詩句是:,。這首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寫的《》,描寫了他在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風俗,如:、和。
四、背一背,寫一寫,默寫古詩。
參考答案
一、宋王安石
二、初升的太陽照遍了千家萬戶,大家總拿新門神換掉了舊門神。
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元日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
四、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元日》教案
教學要求:
知識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默寫課文。
情感目標
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能力目標
查字典,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了解詩句的意思,說說自己的理解。
教具準備:
字典、生字詞語卡片,課文插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讀通詩歌。
上課前,我們先來讀一組詞語。
1.孩子們,當這些詞語出現(xiàn)在你的眼前,你想到了什么?——過春節(jié)
誰來說說,你是怎么過春節(jié)的?(放爆竹、貼春聯(lián)和福字、拜大年)
2.你們想知道古人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嗎?宋代詩人王安石就寫下了這樣一首詩,叫做《元日》。(板書)讀題。
3.解題:古人用“元”表示頭、開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什么意思?指哪一天?古人認為春節(jié)是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故又稱“三元”。再讀課題。
4.想聽聽這首詩嗎?從這首詩中,你感受到了一種怎樣的氣氛?
二、品詞析句,體悟詩情。
1.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古人到底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呢?自己讀讀這首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節(jié),人們放起了鞭炮,聽著“噼里啪啦”的聲音,我們的心都情不自禁地被感染了。詩中的哪個詞就是指“鞭炮”呀?(爆竹)
你們知道除夕夜的爆竹聲,哪一時刻最響?為什么?
那一時刻,新舊更替,這個“除”的意思就是----更換。
這里的“歲”是什么意思?年,哪些成語或詩句也曾用到歲?
現(xiàn)在,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嗎?
讀了這句詩,你一定想起了自己在除夕夜放鞭炮的情景,能給大家說說嗎?
從這鞭炮聲中,你仿佛聽出了什么?
是啊!這響亮的爆竹聲充滿了喜慶和希望,這響亮的爆竹聲送走了舊歲,迎來了新春。誰來讀?
人們放爆竹就是為了辭舊迎新啊!怎么能不快樂呢?齊讀。
“春風送暖入屠蘇”
在這闔家歡樂的日子里,人們除了用放鞭炮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還會喝口香醇美味的屠蘇酒。知道什么是屠蘇酒嗎?
這可不是一般的酒,它可是除夕之夜,人們將最新鮮的屠蘇草浸入酒中,大年初一一大早全家人歡聚一堂,迎著和煦的春風,品這新年第一口酒!想象一下,他們可能會說些什么呢?
評:人們的心中一定會涌起一陣陣暖流。
是啊,就像春天里的風一般給你帶來溫暖。
那這句詩是什么意思呢?
春風不僅把溫暖的氣息送入屠蘇酒中,更將這暖暖的春意送進了人們的心田!誰來吟一吟這句詩?
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古代人在禮儀上一般講究先長后幼,可是只有飲這屠蘇酒時是先幼后長!不相信?有詩為證:“不覺老將春共至,手把屠蘇讓少年?!边@正是因為新春開元,年輕人又長了一歲,充滿著朝氣和活力。長輩們希望他們在新年里能有新的作為!回憶一下,大年初一,長輩們常會怎樣祝福你?
2.小結:同學們,聽著清脆的爆竹聲,品著醉人的屠蘇酒,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你們心中一定充滿著喜悅之情。(出示兩行詩)指名讀。
評價:聽著你的朗讀,我們好像已經融入了那快樂、喜慶的氛圍當中去了。
愿意和他一樣快樂嗎?咱們一起讀吧!
“千門萬戶瞳瞳日”
其實除了放鞭炮、喝屠蘇酒之外,人們還會用其他方式歡度春節(jié)。除夕之夜,人們常常會一夜不睡覺,為的就是迎接新年的第一縷陽光。
你知道“曈曈”是什么意思嗎?這個詞值得我們好好研究:看偏旁,跟什么有關?形聲字,“曈”(由暗漸明)——曈曈:古詩的語言追求精練,這里卻舍得用兩個字。為什么呢?重疊使用,就是為了強調太陽剛升起時明亮的樣子。
想象一下,在經歷了一夜的等待之后,人們看到東方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多么溫暖,多么令人欣喜!
那一輪瞳瞳紅日,在守歲的人們眼里其實象征了什么?(光明與希望)
那這句詩是什么意思呢?(千家萬戶都照進了溫暖而明亮的太陽)
這陽光也照到了人們的心里,在新的一年里。讓人感到前途一片光明,充滿希望。誰能讀出這種充滿光明,充滿希望的感覺?齊讀。
“總把新桃換舊符”
是呀!瞳瞳紅日象征著美好的前景,那紅彤彤的春聯(lián)其實也寄予了人們的希望與喜悅之情。知道古人怎么稱呼春聯(lián)嗎?
他們把它稱之為“桃符”。誰能給大家介紹介紹“桃符”的?
你們看:這就是桃符。古人認為桃木是一種神木,可以避邪。所以在上面寫上字或像這樣畫上畫,就可以避邪祈福。后來桃符就逐步演化成了我們今天的春聯(lián)。
我們書上的彩圖中就有一副春聯(lián),你們注意到了嗎?
老師用簡體字把它寫出來了,你會讀嗎?這可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lián)!它以工整的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抒發(fā)了美好的愿望。讓我們再來讀一遍。
“總把新桃換舊符”這一句什么意思?人們的這一舉動有什么含義嗎?
當你換下去年已經陳舊的春聯(lián),換上嶄新的春聯(lián)時,你的心中是怎么想的呢?
3.小結:難怪古人在春節(jié)時“總把——”,“桃”和“符”指的都是?壓縮省略,交替使用,古詩的語言多么凝練!讓我們一起誦一誦三四兩句詩。
4.總結:放爆竹、飲屠蘇、換桃符,幾個典型畫面,寥寥數(shù)語,就給我們勾畫出歡度新年的喜慶景象。時至今日,人們每到辭舊迎新之時,仍會情不自禁地吟誦起王安石的這首《元日》。指名讀。
就讓我們在這種喜悅的氣氛中,懷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讀好這首詩吧!齊讀。
5.孩子們,王安石筆下的,僅僅是一幅節(jié)日風俗圖嗎?此時的他,已度過了人生中第四十九個元日,每一次都是這樣過春節(jié),為什么偏偏在這年寫下《元日》呢?有時候我們了解了作者和寫作背景后,對詩歌的理解會更加深入。
(出示背景,生瀏覽)看出什么來了嗎?
是啊,他堅信自己政治改革的春天必將來臨,到時定會辭舊迎新,萬象更新!這就是所謂的“詩言志”(板書)啊!詩是表達作者情感,表達作者志向的。現(xiàn)在的你,對這首詩一定更加深有感觸,那就讓我們融入朗讀吧!配樂讀。
6.我們曾經學過王安石的另一首詩《梅花》,還記得嗎?
在這首詩中,詩人又寄予了自己怎樣的志向呢?
這時的王安石變法失敗,被迫辭職,十分孤獨。但他仍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詩中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齊讀。
7.總結:同學們,不管是《元日》表達出的對變法的充滿希望,還是《梅花》所表達出的高潔堅強,無一不在托物言志,借詩傳情。所以,我們在讀一首詩的時候,更是在讀詩人的一顆美好的心靈,希望你們都能用心去讀好每一首詩歌,每一篇文章!
五年級語文《元日》同步練習題(上冊)
一個優(yōu)質課堂,就是老師在講學生在答,講的知識都能被學生吸收。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五年級語文《元日》同步練習題(上冊)》,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五年級語文元日同步練習題是對文章內容的檢查,大家在做練習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的閱讀題目,練習題是提高成績的重要途徑,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一定幫助。
一、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代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這首詩最后兩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背一背,填一填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美酒。在此情景中,你想到的詩句是:,。這首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寫的《》,描寫了他在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風俗,如:、和。
四、背一背,寫一寫。
元日
,。
,
參考答案
一、宋王安石
二、初升的太陽照遍了千家萬戶,大家總拿新門神換掉了舊門神。
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元日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
四、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對于廣大小學生朋友,小學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日積月累。通過五年級語文元日同步練習題,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