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13七年級下冊《觀舞記》教案人教版。
七年級下冊《觀舞記》教案人教版
設計依據(jù):
《觀舞記》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著名作家冰心在欣賞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優(yōu)美的舞姿后有感而作的。文章以對卡拉瑪姐妹的贊美之情為感情線索,通過生動細膩的描繪,把異國的文化風情形象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本文以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來寫視覺形象,用高超的語言技巧來表現(xiàn)舞臺藝術(shù)。主要運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卡拉瑪姐妹精妙的舞蹈,盡可能把視覺形象轉(zhuǎn)化為語言形象,激發(fā)了讀者的想像空間。使讀者在回味文章的同時,仿佛身臨其境地欣賞了舞蹈藝術(shù)所特有的形體美,以獲得語言和舞蹈的雙重審美的享受。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靜穆、、叱咤風云、盡態(tài)極妍、渾身解數(shù)”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1、品位本文優(yōu)美生動的描寫。
2、通過反復吟詠作者觀舞后的感受,初步培養(yǎng)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廣泛接觸吸收外國優(yōu)秀文化,開闊視野,陶冶性情。
教學重、難點:
1、研習精彩語段,品位本文優(yōu)美生動的描寫。
2、難點:通過反復吟詠作者觀舞后的感受,初步培養(yǎng)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教學方法:情境導入法、誦讀教學法、小組競賽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舞導入,欣賞“美”。
同學們,我們先來欣賞印度舞蹈圖片和文化。
了解印度舞蹈文化后,大家感受到了什么?
生:……
同學們,印度的舞蹈,常常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僧斠覀冇谜Z言文字來描述這種美好的享受時,許多同學為難了。那么,如何將這種藝術(shù)享受用語言文字表述出來呢?同學們不用著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冰心奶奶記敘自己觀看印度舞蹈的一篇散文——《觀舞記》。希望學習這篇文章后,大家會有許多收獲。(出示課題)
二、基礎鞏固。
1、走近作者,識記紅色字體
冰心(1900一1999),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福建長樂人,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寄小讀者》,詩集《春水》、《繁星》等。
2、初讀課文,掃清閱讀障礙:
清揚咿啞顰蹙粲然嗔視變幻多姿本色當行
低回婉轉(zhuǎn)叱咤風云渾身解數(shù)高視闊步盡態(tài)極妍
(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文段。)
三、誦讀課文,感受舞蹈美。
印度舞蹈讓人印象深刻,我們一起來找找印度舞蹈的特點吧。
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表述出來,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也可以用文中的語言。(提示:不動筆墨不讀書,注意圈點勾畫)
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小組展示
四、細讀課文,體驗飛動美。
著名藝術(shù)家羅丹曾經(jīng)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下面要請同學們張開眼睛,去尋找。讓我們朗讀對卡拉瑪姐妹舞蹈藝術(shù)描寫的段落,說說作者是怎樣寫出心中所感受到的飛動的“美”的?
邊讀邊動筆做些圈點勾畫。看誰找的美點多。
請用下列這種句式來表達:
飛動的美,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聽讀課文,品析語言美。
用心傾聽老師有感情的朗讀1-5段,這篇文章大量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來描寫卡拉瑪姐妹優(yōu)美的舞蹈。
你也來找找寫得精妙的句段,細心體會,用“___________________(字、詞、句、段)好,好在運用了___________(修辭手法),寫出了______________?!边@種句式說出文章的精彩之處,有興趣的同學換可以畫圖,唱歌,模擬動作。
六、模仿創(chuàng)造美。
下面,我們來欣賞一段舞蹈,一起來感受我們中華藝術(shù)文化的精妙吧。請欣賞舞蹈《千手觀音》(利用多媒體手段播放舞蹈《千手觀音》)同學們,觀看了這段舞蹈,大家內(nèi)心是否也被這群無聲天使的精彩表演所震撼呢?請大家仿寫,拿起筆來,運用語言來表現(xiàn)藝術(shù)美吧。(要求:選一個角度,用一種修辭,寫一句優(yōu)美的話。)
生寫作3分鐘后,朗讀展示。
七、總結(jié)全文。
用語言來表現(xiàn)藝術(shù)形象是件困難的事情,但作者仔細觀察、用心感受,巧妙地運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把視覺感受轉(zhuǎn)化為語言形象,使讀者透過文字發(fā)揮想象,獲得了語言和舞蹈形象雙重審美的享受。學習這篇文章,我們既感受到舞蹈之美,又體會到語言之美。
同學們,讓我們向冰心學習:
用明亮的眼睛去觀察
用美好的心靈去感受
用靈巧的雙手去描繪
用優(yōu)美的語言去表述
……
藝術(shù)——就在你我身邊!
板書設計:
19、觀舞記
冰心
飛形體多角度
動服飾巧修辭
的神態(tài)美用詞
美心靈……【zFw152.coM 趣祝?!?/p>
教學反思:
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運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合理運用教學媒體,巧妙整合內(nèi)容?!队^舞記》寫的是有關(guān)印度舞蹈家舞蹈的魅力,非常適合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舞蹈《千手觀音》,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課堂教學中注重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點燃學生的求知熱情,喚醒學生的學習潛能,用真誠的微笑,樸實的語言以及教育智慧與學生融合在一起,引導學生真正動起來,課堂真正活起來。
相關(guān)推薦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觀舞記》教案設計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細心籌備教案課件中。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觀舞記》教案設計”,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觀舞記》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靜穆、粲然、妥帖、嗔視、叱咤風云、盡態(tài)極妍、渾身解數(shù)”等詞語。
2.通過課文,從文學角度感知印度舞蹈藝術(shù),豐富文化素養(yǎng)。
能力目標
1.感受文章精妙的語言魅力,學習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
2.感受舞蹈藝術(shù)“飛動的美”,提高藝術(shù)欣賞能力。
3.揣摩文章運用語言表現(xiàn)藝術(shù)形象的寫法。
德育目標
引導學生廣泛接觸吸收外國優(yōu)秀文化,開闊視野,陶冶性情。
教學重點
研習精彩語句段,欣賞本文優(yōu)美生動的舞蹈藝術(shù)描寫。
教學難點
調(diào)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體悟印度舞蹈的魅力。
教學方法
1.誦讀法。本文語言優(yōu)美,用詞豐富、比喻迭出,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卡拉瑪姐妹精妙的舞蹈,給人以語言和舞蹈形象的雙重審美享受。課堂教學應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深入品味,提高語言感悟能力。
2.聯(lián)想想象法。冰心以她高超的語言技巧,把卡拉瑪姐妹優(yōu)美酌舞蹈轉(zhuǎn)化為生動可感的視覺形象。為深入理解、把握文意,應激發(fā)學生的豐富想象力,深人體悟形體語言的內(nèi)涵。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投影儀、關(guān)于中國舞蹈和印度舞蹈的CD盤。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思路
誦讀感知文意,研讀精彩句段。知識遷移課堂延伸,豐富素養(yǎng)。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印度舞蹈藝術(shù)源遠流長,可謂文藝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華彩的服飾,頸的輕搖肩的微顫,傳達出神奇絢麗的民族風情,給人以審美愉悅。今天,我們將在冰心生花妙筆的引領下,去感受這來自異域的飛動的神韻,共鳴于那生命與心靈的躍動和狂歡。
(板書文題、作者)
二、誦讀感知
1.學生默讀全文,標示段序并疏解疑難字詞。
多媒體顯示:
(1)注音
顰蹙粲然嗔視叱咤風云
盡態(tài)極妍雛鳳花鬘
斗藪渾身解數(shù)妥帖褶裙
(2)釋義
本色當行:做本行的事,成績十分顯著。
解數(shù):舊指武術(shù)的架勢,泛指手段、本事。
叱咤風云:形容威力極大。
靜穆:安靜莊嚴。
盡態(tài)極妍:使儀態(tài)和麗質(zhì)最充分地顯示出來。
驚鴻:驚飛的鴻雁,形容美人體態(tài)輕盈。
顰蹙:皺著眉頭,形容憂愁的樣子。
妥貼:恰當;十分合適。
2.教師感情范讀全文,學生找出描寫印度舞蹈特點的語句,并用一個精辟的詞語進行概括。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歸結(jié):如“深深地低頭合掌”“她用她的長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間的褶裙,用她細碎的舞步,繁響的鈴聲,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疾轉(zhuǎn),舞蹈出詩句里的離合悲歡”“忽而雙眉顰蹙,表現(xiàn)出無限的哀愁;忽而笑頰粲然,表現(xiàn)出無邊的喜樂;忽而側(cè)身垂睫表現(xiàn)出低回婉轉(zhuǎn)的嬌羞;忽而張目嗔視,表現(xiàn)出叱咤風云的盛怒;忽而輕柔地點額撫臂,畫眼描眉,表演著細膩妥帖的梳妝;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幾乎聽得見錚錚的弦響!”“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最精彩的是‘蛇舞’,頸的輕搖,肩的微顫”等??ɡ斀忝帽硌莸木哂袕娏易诮躺实挠《任璧?,展示了鮮明的民族特色。可以用飛動的“美”概括。
3.學生自由誦讀,批注自己喜歡的語句(段)。并在學習小組內(nèi)交流。
學生批注的精彩句段有:
13段用生動優(yōu)美的詞語如“光艷”“秀麗”寫出卡拉瑪姐妹形體的美;
16段從衣飾方面寫出舞蹈的美,如“細碎的舞步,繁響的鈴聲,輕云般慢移,疾風般旋轉(zhuǎn)”;
17段運用一組排比句,寫出了卡拉瑪姐妹神態(tài)的多變,舞姿的優(yōu)美,舞藝的精妙;
18段從形體方面的美來寫舞蹈的特點。如“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
4.學生大聲朗讀摘錄的精彩句段,思考:課文是從哪些方面表現(xiàn)卡拉瑪姐妹舞蹈的“飛動的‘美’”的?
學生踴躍回答,教師明確:
卡拉瑪姐妹是以身體、神態(tài)、服飾來表現(xiàn)的:(1)光艷:秀麗的面龐;能說出萬千種話的一對長眉,一雙眼睛。女性的嫵媚不僅表現(xiàn)在美麗的五官,更多地表現(xiàn)在眉目之間。未舞先有光彩先有情。(2)曼舞:長眉、妙目、手指、腰肢、髻花、褶裙、細步——從“輕云般慢移”到“旋風般疾轉(zhuǎn)”。(3)神韻:卡拉瑪姐妹以神采飛揚的舞姿傳神地表現(xiàn)了“離合悲歡”。精妙的舞蹈跨越了文化的隔閡,讓人心靈相通。
三、合作探究,深透領悟
1.學生研讀課文,質(zhì)疑提問,師生交流,探究釋疑。
學生的疑問可能有:
(1)課文的開頭“我應當怎樣來形容印度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課文第2~5段四個“假如”句分別描繪了姐妹倆在舞蹈過程中的什么?排比句的運用有什么表達效果?
(3)文中引用白居易的兩句詩起什么作用?
(4)為什么說卡拉瑪“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
(5)文中說:“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體會到印度的優(yōu)美悠久的文化藝術(shù)”,怎樣理解這句話?
學生交流后回答,教師提示:
(1)統(tǒng)領全篇,定下贊美的感情基調(diào)。開篇點題,開宗明義。
(2)四個“假如”句分別描繪了舞蹈的類別、眉宇和服裝、舞步和鈴聲、靈動的身影。
(3)引用白居易的詩句是為了表達作者對卡拉瑪舞蹈的高度贊嘆。
(4)卡拉瑪?shù)奈璧阜浅?yōu)美,好像“飛動”起來,但是僅有“飛動”還是不夠的,還要有心靈的完全投入,才能達到“美”的境界。她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渾然一體,超越形式的載體而進入了自由飛動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靈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
(5)藝術(shù)上的交流,能增強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和溝通。所有優(yōu)秀的藝術(shù)家,都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卡拉瑪姐妹也一樣,“吸收著大地母親給予它的食糧的供養(yǎng),”沒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沒有印度文化歷史的內(nèi)涵,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不會這樣美妙動人。
2.遷移延伸
(1)教師導學:如果說貝多芬的音樂是靈魂聲響的話,那么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就是心靈之舞。只有心靈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那么你觀看過的中國舞蹈,哪些能冠此美譽呢?
學生回答,多媒體播放楊麗萍的《孔雀舞》、黃豆豆的《豐收》。那么,為什么說他們的舞蹈是心靈之舞呢?
教師明確:他們的舞蹈是整個身心的投入。楊麗萍的舞蹈不僅舞姿優(yōu)美,而且讓人感受到中國女性的美麗和溫柔。黃豆豆的舞蹈則盡現(xiàn)中國男兒強壯的體魄和力量,使人領會中華男兒堅強不屈的精神。
(2)請同學們欣賞一段舞蹈,學習冰心用優(yōu)美的詞語、比喻排比的手法表現(xiàn)視覺形象的語言技巧,交流自己的所見所想。
四、課堂小結(jié)
冰心《觀舞記》的引領,使我們從印度到中國,從現(xiàn)代到古典,從卡拉瑪姐妹到美麗的楊麗萍,身心一次次沐浴在飛動的藝術(shù)熏陶中,充滿喜悅。愿植根于民族沃土中的文藝長葆芳馨因為生活是豐富多彩的。
五、課堂練習
多媒體顯示:
①她端凝地站立著。
②笛子______起,小鼓_______起,歌聲______起,卡拉瑪開始舞蹈了。
③她用她的長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髫上的花朵,腰間的zhé裙,用她細碎的舞步,繁響的鈴聲,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痰轉(zhuǎn),舞蹈出詩句里的離合悲歡。
④我們雖然不曉得故事的內(nèi)容,但是我們的情感,卻能隨著她的動作,起了共鳴!我們看她忽而雙眉顰蹙,表現(xiàn)出_________;忽而笑頰粲然,表現(xiàn)出__________;忽而側(cè)身垂睫表現(xiàn)出低回宛轉(zhuǎn)的嬌羞;忽而張目嗔視,表現(xiàn)出_________;忽而輕柔地點額撫臂,畫眼描眉,表演著細nì妥帖的梳妝;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幾乎聽得見錚錚的弦響!像濕婆天一樣,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她只顧使出渾身解數(shù),用她靈活熟練的四肢五官,來講說印度古代的優(yōu)美的詩歌故事!
1.根據(jù)文中拼音寫出漢字。
(1)zhé()裙 (2)細nì()
2.解釋文中下列詞語。
(1)顰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叱咤風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渾身解數(sh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②段中的空格處,依次填入相應的動詞。
4.把“叱咤風云的盛怒、無邊的喜樂、無限的哀愁”三個短語恰當?shù)靥钊氲冖芏慰瞻滋帯?/p>
5.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一詞中也有類似第②段“離合悲歡”的詞句,寫出這兩句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主要用了_______修辭,選文還運用________修辭,請寫出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為什么說“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
參考答案:
1.褶 膩
2.
(1)皺著眉頭,形容憂愁的樣子。
(2)形容威力極大。
(3)全部的本事。
3.吹 敲 唱
4.無限的哀愁,無邊的喜樂,叱咤風云的盛怒
5.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6.排比 比喻 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疾轉(zhuǎn)
7.在她舞蹈過程中,她只顧使出渾身解數(shù),講說印度古代優(yōu)美的詩歌故事。
六、布置作業(yè)
1.以“假如”為開頭,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寫一段話。
2.閱讀《鼎湖山聽泉》,回答問題。
入夜,山中萬籟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聽泉,別有一番滋味。泉聲浸著月光,聽來格外清晰。白日里渾然一片的泉鳴,此時卻能分出許多層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叢中淌過的小溪;那清脆如彈拔者,是石縫間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貝司轟響者,應為萬道細流匯于空谷;那雄渾如銅管齊鳴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飛瀑落入深潭。至于泉水繞過樹根,清流拍打著卵石,則輕重緩急,遠近高低,各自發(fā)出互不相同的音響。這萬般泉聲,被一支看不見的指揮棒編織到一起,匯成一曲奇妙的交響樂。在這泉水的交響之中,仿佛能夠聽到歲月的流逝、歷史的變遷,生命的誕生、成長、繁衍、死亡,新陳代謝的聲部,由弱到強,漸漸展開,升騰而成為主旋律。我俯身傾聽著,分辨著,心神猶如融于水中,隨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僅僅濾過心田,沖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說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我卻道:“山不在名,有泉則靈?!痹杏鷻C,滋潤萬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靈魂。
(1)給加黑字注音。
①繁衍()
②污垢()
③萬籟俱寂()
(2)選文寫了兩方面內(nèi)容,劃分層次,并概括層意。
(3)作者是從什么角度,用什么比喻來寫泉聲的?
(4)作者在聽泉,但聽到的不僅僅是泉聲,還聽到什么?
(5)怎樣理解文中畫橫線句子中“污垢”一詞的含義?
(6)從內(nèi)容、語言方面,任選一點談談你閱讀之后的感受。
參考答案:
2.
(1)略
(2)第一層:從開頭到“奇妙的交響樂”。主要寫所聽到的泉聲。第二層:“在這泉水的交響之中”到完。寫作者聽泉聲的所想。
(3)從音樂角度。比作提琴、彈撥樂器、貝司、銅管、交響曲。
(4)還聽到歲月的流逝、歷史的變遷,生命的誕生,成長、繁衍、死亡……
(5)這里比作心靈上、思想上的垃圾。
(6)只要從內(nèi)容、語言方面任選一點談,言之成理即可。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竹影》《觀舞記》詞語表整理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竹影》《觀舞記》詞語表整理
18.《竹影》
幽暗:昏暗。
愜意qiè:滿意,稱心,舒服。
彌漫mí:(煙塵、霧氣、水等)充滿;布滿。
包羅:包括(指大范圍)。
朱砂sh?。杭t色或棕色的礦物質(zhì),無毒,中醫(yī)可作鎮(zhèn)靜劑,外用可以治療疥癬等皮膚病,也可作顏料。
口頭禪chán:原指有的禪宗和尚空談禪理而不實行,也直接用禪宗常用于作為談話的點綴。今指經(jīng)常掛在口頭的詞語。
參差不齊cēncī:長短、高矮、大小不齊,不一致。
疏密:疏,距離遠,空隙大;密,距離近,空隙小。文中指繪畫時需要考慮的一組辯證關(guān)系。
立軸zhóu:長條形的字畫,高而窄。
19.《觀舞記》
清揚:指眉目之間。也指眉目清秀。清,指目;揚,指眉。
咿啞yīy?。盒『⒆訉W話的聲音。
靜穆mù:安靜莊嚴。
端凝níng:端詳凝視。
顰蹙píncù:皺著眉頭,形容憂愁的樣子。
粲然càn:笑容燦爛的樣子。
嗔視chēn:生氣地看。
驚鴻hóng:驚飛的鴻雁,形容美人體態(tài)輕盈。
變幻多姿:以各種各樣的姿態(tài)改變。
本色當行háng:做本行的事,成績十分顯著。
離合悲歡:泛指聚會、別離、歡樂、悲傷的種種遭遇。
叱咤風云chìzhà:形容聲勢威力很大。
渾身解數(shù)xiè:全身的手段,本事。解數(shù):舊指武術(shù)的架勢。
盡態(tài)極妍yán:使儀態(tài)和麗質(zhì)最充分的顯示出來。
息息相通:呼吸相關(guān)聯(lián),比喻關(guān)系密切。
七年級語文下冊《觀舞記》知識點整理
七年級語文下冊《觀舞記》知識點整理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褶zhě裙顰pín蹙cù粲càn然嗔chēn視叱chì咤zhà
點撥:“嗔”不要誤讀成zhēn。
2.解釋下列詞語。
(1)本色當行:做本行的事,成績十分顯著。(2)嗔視:生氣地看。
(3)叱咤:形容威力極大。(4)盡態(tài)極妍:使儀態(tài)和麗質(zhì)最充分地顯示出來。
3.用恰當詞語填空。
(1)像濕婆天一樣,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她只顧使出渾身解數(shù),用她靈活熟練的四肢五官,來講說著印度古代的優(yōu)美的詩歌故事!
(2)最精彩的是“蛇舞”,頸的輕搖,肩的微顫:一陣一陣的柔韌的蠕動,從右手的指尖,一直傳到左手的指尖!
點撥:所填詞語體現(xiàn)了“蛇舞”的動作特征。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假如我是個詩人,我就要寫出一首長詩,來描繪她們的變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個畫家,我就要用各種彩色,點染出她們的清揚的眉宇和絢麗的服裝。
假如我是個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來傳達出她們輕捷的舞步和細響的鈴聲。
假如我是個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擬出她們的充滿了活力的苗條靈動的身形。
三、文學(文體)常識
《觀舞記》的作者是冰心,選自《冰心全集》。
詞語積累:P135注釋1;P136注釋1-4;P137注釋1-2
1.修辭:排比(2-5段)、比喻、引用(白居易的詩句)
2.五個角度描寫舞蹈美:神態(tài)、舞姿、服飾、外貌、動作(飛動的美)
3.側(cè)面描寫(P136第17段從“我們看她忽而雙眉……錚錚的弦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