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精選。
88教案網專題“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為你推薦以下內容。
教師是祖國宏偉藍圖的設計者。在規(guī)劃設計教案的過程中一定要確定教學模式。編寫教案能不斷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教案是一個難題嗎?下面,我們?yōu)槟阃扑]了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我們的網站。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 篇1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乘法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習編寫口訣的開端,其地位尤為重要;通過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特別在編制5的乘法口訣過程中,讓學生的個體探索與同桌合作有機結合,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識。再聯系乘法的意義,從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最后編寫乘法口訣;編寫乘法口訣的教學,屬于學習法則的課型,學生運用學習法則的思維模式,歸納編寫乘法口訣的方法。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編寫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2、掌握5的乘法口訣,提高運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目的能力。
3、在整理乘法口訣以及其他一些練習中讓學生逐步發(fā)現一些簡單規(guī)律,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我創(chuàng)設了讓學生觀察情境圖來引出課題《數松果》激發(fā)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為探求新知創(chuàng)下良好的開端。在探索5的乘法口訣時我讓學生通過數一數、圈一圈等的活動,讓學生理解1個5、2個5,從而理解乘法的的含義。首先,第一個層次是15的乘法口訣,老師編給學生看。第二個層次是編
25的乘法口訣,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師指導學生編口訣。第三個層次是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兩人一組學生自己編口訣。第四個層次是讓學生觀察口訣,發(fā)現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這樣由扶到放,逐步讓學生探究新知。教師始終處于客體地位,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教師只在關鍵處啟發(fā)、點撥,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全過程,領悟到知識的真諦。同時,在由扶到放的過程中,始終遵循
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學生在編乘法口訣的過程中,初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積累學習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悅。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 篇2
教學反思:
1、學生的計算水平不理想,加減運算、乘法口訣經常都會出現錯誤,因此要繼續(xù)加強日??谒憔毩暎岣呖谒愕臏蚀_度。
2、最大的問題還是小數點位置的處理,在小數乘整數中時常會有學生將積的小數點點錯位置;在學習了小數除以整數后,商的小數點總是不能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尤其是較小的整數除以較大的整數時,有的學生弄不清楚被除數的小數點的位置。
3、對于整數運算律的推廣到小數的,并應用這些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時,學生對于乘法的分配律掌握不靈活;而在小數除法的簡便運算中,對于一個數除以一個數再除以一個數可以轉化成這個數除以后兩個數的乘積,學生總是寫成除以第一個數而乘以第二個數。
4、學生綜合分析、概括和歸納的能力較為薄弱,應用和理解偏差,前后知識的聯系不夠緊密,對于知識的規(guī)律性的探索和應用上欠靈活,掌握得不夠牢固。
5、個別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還不足,還有待繼續(xù)深入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后進生的人數還為數不少,需要加大培優(yōu)輔差的力度。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 篇3
《密鋪》一課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了密鋪的含義,了解了可以密鋪的圖形形狀,認識圖形密鋪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欣賞密鋪圖案的構成后,通過做一做,先讓學生自己將一張白紙對折3次,在對折后的折紙上任意畫一個平等四邊形,并把這個平等四邊形剪下來。這樣就得到了8個形狀相同、大小也相同的平行四邊形。然后再讓學生通過拼一拼,發(fā)現平行四邊形可以密鋪平面。接下來討論讓學生三角形和梯形能否密鋪平面,小組討論交流后很容易達成共識,即任意兩個相同的三角形或者梯形都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而平行四邊形是可以密鋪的,所以三角形和梯形也可以密鋪平面。
在學生直觀上認識到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四邊形都可以密鋪平面以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歸納出可以密鋪平面的圖形的特點,即同一個頂點的各個拼接圖形的角的和為360度。學生在歸納這一點時稍有困難,表明分析與概括的能力還應該進一步加強。
在明確了密鋪的條件后,學生便會自主地設計密鋪的圖案,并能以此為依據進行一些平面圖形能否密鋪平面的判定,比如說絕大多數學生可以根據正五邊形、正八邊形和圓的特征,先斷定這幾種圖形不能密鋪平面,對一些理解上有困難的學生,則可以從動手操作中得出結論。
在拓展性的學習中,多數學生還以生活經驗為基礎,以平日的觀察為原形,設計出了以一種或者幾種圖形組成的密鋪圖案,顯示出一定的審美觀念。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 篇4
組合圖形的面積一節(jié)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長方形與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的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研究圖形的面積,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我設計時主要是讓學生自主探索,在具體的情境中領會轉化的數學思想,體會并掌握計算組合圖形的多種方法,并能夠在比較的基礎上選擇最有效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一是設計了“復習鋪墊、激趣引入”的欣賞導入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欣賞組合圖形的圖案,給學生美的享受,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存在,并激發(fā)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和欲望。二是設計了“實踐操作、探究新知”的新知探究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用自己準備的學具(圖片)動手“畫、剪、拼”把組合圖形拼成已學過求面積的圖形,在“比一比、說一說”活動中與同學交流,把學生手、口、腦都用起來,體驗合作探究的快樂。三是設計了“知識應用、解決問題”的知識鞏固環(huán)節(jié),學生自己探索出求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處于一種躍躍欲試的狀態(tài),于是我就安排學生完成教材76頁第二題和第三題,學生不僅順利完成,而且在匯報交流中明確了計算組合圖形面積既要講究方法,又要靈活處理,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四是設計了“交流小結、深化知識”的知識提升環(huán)節(jié),安排學生談本節(jié)課學習收獲,讓學生在學生的發(fā)言和教師的引導中感受轉化數學思想的意義,掌握求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體驗探究學習的成功,
通過課堂教學實踐,反思如下:
1、 激發(fā)學習興趣比過多要求學生更實際。
上匯報展示課總想學生活躍起來,配合老師按課前設計的思路學習,課前交流中主要是要求學生上課時要這樣、要那樣,可是在課的開始圖片欣賞中,學生就情緒低落,盡管是簡單的問題也回答不上來,根本就不能按課前要求的去做,這么有趣的環(huán)節(jié),學生怎么沒興趣呢?于是,我借助學生拼圖,讓學生展開想象,說說象什么。學生的興趣來了,有探究新知的強烈欲望了,教師借勢引入后面的學習,收到了較好的效果。JAB88.COm
2、用手操作解決問題比單憑思維解決問題更實用。
新課程標準強調:“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學生組合圖形面積計算方法時,我安排學生動手剪、拼圖形,在學習小組中演示、全班交流中說思路,你一言我一語,不僅探索出組合圖形面積計算方法,而且還領悟了多種解題思路,既讓優(yōu)生在探索中發(fā)展了思維,又讓學困生學到了知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學法指導比面面俱到講解更實惠。
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數學教學也是這樣,面面俱到的教給學生知識不如引導學生學會學習,這節(jié)課教學中,我沒有教學生怎么樣去求組合圖形的面積,而是讓學生借助學具、課件,自己去動手、去交流、去思考、去歸納,去提煉,從感受到理解,自主解決本節(jié)課中的問題,不僅學得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而且領悟了用轉化思想解決數學問題的數學思想,還學得了一些數學學習的方法,為今后更好的學習數學奠定了基礎。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 篇5
今天是學生學習小數乘法的第一課時,雖然進入課堂之前我已經思考了很久,并且為此進行了精心的教學設計,但總朦朦朧朧地覺得我的目標定位有問題。就在鈴響的一剎那間,一個念頭一閃而過,我禁不住問了自己一個問題:今天這堂課我到底要學生學什么?是教會學生做小數乘法嗎?還是通過小數乘法來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顯然,后者比前者更能體現學科的數學價值。抱定這樣的目標之后,我那“精心”的教學設計也受到了徹底的顛覆。
在課的開始,提供了一組題:
(1) 125×3=375
(2) 12.5×3=37.5
(3) 1.25×3=3.75
(4) 0.125×3=0.375
請學生比較第(2)(3)(4)題與第(1)題之間有什么聯系?旨在滲透積的變化規(guī)律,并試圖溝通小數乘法時與整數乘法之間的聯系。然后在談話中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活情境:一本數學本的價格是0.52元,每位同學開學的時候都發(fā)到了4本數學本,請你算算每個人一共要多少錢?提出要求:怎樣列式?為什么可以這樣列?(0.52+0.52+0.52+0.52 0.52×4 或 4×0.52)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確: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而后,我提出挑戰(zhàn):你能算出0.52×4 或 4×0.52結果是多少嗎?請你來動筆算一算。學生開始嘗試計算,先做好的上來板演,下面的同學如果有與黑板上的不一致,也可以上來把你的過程展示出來。一個接著一個上來,看來情況真的很復雜,列舉一下:
0.52×100=52(元)
52×4=208(元)
208÷100=2.08(元)
0. 5 2×42. 0 8
0. 5 2× 42. 0 8
在我巡視的過程中,發(fā)現主要就是這三種做法。接下來就讓學生陳述理由。
生1:我們剛剛學過的小數加減法就是相同數位對齊,我就把4和0對齊,然后按照整數乘法的法則計算。
師:那積里面怎么會有一個小數點呢?
生1:我把0. 5 2看成了52,擴大了100倍,所以積要縮小100倍,這樣才能保證積的大小不變。
生2:我把0. 5 2元擴大100倍后成了52分,52分×4=208分,再改寫成用元作單位,就要縮小100倍,得到2.08元。
話音剛落。一生馬上補充:她的單位名稱錯了,前兩道的單位名稱應該是分,不是元。其他同學根據學生的補充也發(fā)現了問題,對于她的發(fā)言,同學們露出了信任的神情。
生3:(大概是聽了前面的同學說得振振有辭,顯得很緊張,發(fā)言時含糊不清,極不肯定。)
我想描述一下自己當時的心理狀態(tài):生1的口才很好,平時對數學總有自己的見解,想要駁倒他還真不容易;生2的問題好解決;生3的想法最符合意思,可偏偏又講不清楚,真是不湊巧啊!我開始著急了,覺得要收不回來了,怎么辦?我積極地尋找對策,先點評了生2的做法,肯定其想法,然后我就指著生1和生3的做法說,他們現在兩個人的做法都不一樣,你準備支持哪一方的做法呢?請說出你的理由來。學生思考了片刻,陸陸續(xù)續(xù)開始舉手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經過一系列的辯論之后,學生開始明確,其實大家的想法都是一致的,都是把小數乘法轉化成了整數乘法,既然按照整數乘法計算,就要遵守整數乘法的法則,4自然要和2對齊。課堂上生1帶著他的部隊開始主動向生3部隊靠攏,我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第三層次,我延續(xù)情境:剛才我們已經算出每個人需要2.08元錢,那你能算一算我們班50個人一共需要多少錢嗎?其實今天的敗筆也在此,這一層次的練習應該將班級人數擬定為51人,這樣的話更有利于今天的小數乘法學習,50最終還是歸納為一位數,不能很好地暴露問題,因此在今后的練習設計中要注意問題的全面性與合理性。
今天的課堂也給了我很多的思考:根據“新基礎教育”的思想,當課堂上我們把問題“放”下去之后,面對“收”時真有點不知所措,這里有很多的因素困擾著我們:該怎么“收”?收到什么樣的度?資源怎樣有效地為課堂教學所用?思來想去,還是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夠,今后需要不斷提高。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 篇6
新課程的改革,使得小學的知識要體現與初中更加的接軌,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解簡易方程”中進行了一次新的改革。要求方程的解法要根據天平的原理來進行解答,也就是說要通過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這一方法雖然說讓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質的東西。老教材中解方程的教學是利用加減乘除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解決的,學生只要掌握了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減數=被減數-差,被減數=差+減數,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除數=被除數÷商,被除數=商×除數這些關系式,不管是簡單的還是復雜的方程都可以用這些關系式去解。而我們新教材卻完全不是這種方法,它是利用天平的平衡原理得到等式的基本性質,即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不變,和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等式不變進行解方程的 新教材如果能把天平的規(guī)律教學得到位,這樣就能把等式性質掌握好,等式性質掌握的好了解起方程來也有規(guī)律可循了。于是,我在教學時充分地利用天平實物以及課件讓學生深入地理解天平的平衡規(guī)律,從而順利地揭示出了等式的性質。這樣在解簡易方程時學生很容易掌握方法。知道未知數加(或減)一個數時,只要在方程的兩邊同時減(或加)同一個數,未知數乘(或除)一個數時,只要在方程的兩邊同時除(或乘)同一個數即可。一般不會出現運算符號弄錯的現象了。
為新課奠定了基礎。在突破重難點時,我設計借助天平理解解方程的過程,當學生根據例1圖意列出方程X+3=9時,我把皮球換成方格出現在大屏幕上時,問學生:“要得出X的值,在天平上應如何操作?”由于問題提的不符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學生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我連忙糾正問道:“天平左邊有一個X和一個3,怎么讓方程左邊就剩下X呢?”學生馬上回答:“減去3?!睅煟骸疤炱接疫呉矐撛趺崔k?”生:“也減去3.”師:“為什么?”生:“天平的兩邊同時減去相同的數,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蔽乙騽堇麑У厥箤W生學習解方程的方法及書寫格式。課堂練習時間也不充裕,致使擴展思維題學生沒時間去思考,沒有達到預想的課堂效果。一節(jié)課雖然結束了,卻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它將永遠警示著我認真鉆研教材,備好每一節(jié)課。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 篇7
負數是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并有著廣泛應用,學生的身邊處處都有負數,只不過是他們暫時缺乏認識,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注意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在輔以具體的直觀情境,是可以促使學生對負數的認識的。
在教學新課時,我利用教材提供的豐富多彩、貼近生活的素材,引導學生從例1中的主題圖入手,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溫度引入負數,讓學生在生活實際背景中學習和感受正負數的意義。然后通過例2的教學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負數的意義,明白用正負數可以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從而讓學生體驗負數產生的原因,接著引導學生列舉生活中正負數應用的實例。如:飛機上升500米用+500米來表示,下降500米則用-500米來表示;小紅向東走了20米用+20米來表示,向西走20米則用-20米來表示。再次讓學生體會引進負數的必要性,理解負數的意義,建立正數和負數的數感。這種生活化、經驗化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體驗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激發(fā)學生自覺地用數學的思維方式來觀察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這節(jié)課運用大量的生活中的問題,強有力的吸引住了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積極思考,解決問題,主動探究獲取了新知識。
例題和練習題中,選取的內容都是人們約定俗成的。如:海拔以地平面為準,上為正,下為負;氣溫以0攝氏度為準,零上為正,零下為負;收入以盈為正,虧為負。學生能解答這些約定俗成的問題,并不能說明是真正理解了正負數是兩種具有相反意義的數量。相反這些典型事例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產生了思維定勢。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體會兩種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只有例題的學習是不夠的。因此,在這題解答后,提問:如果張軍向西走30米,記作+30米,那么李剛向東走50米,記作()。(省略單位,可以養(yǎng)成學生仔細審題的好習慣。)如果張軍向南走40米,記作+40米,那么李剛走鈥湥?0米鈥澅硎舅潁?)走了()米。另外練習中還有這樣一題:一幢大樓18層,地面以下有2層。地面以上第3層記作+3層,地面以下第1層記作()層,地面以下第2層記作()。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可以很快的得出結論。題后補充:小明家住10樓,小軍家在他家樓下一層記作(),小紅家在他家樓上3層記作()。這里蘊含了簡單的有理數加減法。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 篇8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順利將加法(及減法的性質)的運算律遷移到小數加(減)法的運算中來,使得計算簡便,難點是知識延伸中,學生的再建構。本節(jié)課,我在引課中合理將整數加減法和小數加減法結合,并讓學生感知簡便計算的好處,以用來激發(fā)學生探索并使用簡便運算的興趣。教學中,牢牢抓住,這道題使你聯想到整數計算中的相同情況嗎?怎樣算簡便,及你是使用了什么運算律來計算進行提問,明確重難點,對知識有效進行延伸。
不足之處:
在教學中也出現了很多不足,比如,板書受學生影響,沒有列出更合理的,導致板書不能對學生起到引導和潛移默化的作用,也使得在教學中,對比教學部太好進行。教師的幾處重要小結也顯得不自然,沒有做到水到渠成。最后,教師對簡便計算的一些靈活性題目練習不到,學生真正進行計算的題量還是嫌少一些。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 篇9
我今天上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里的一個實踐活動課。由于密鋪是個新的知識點,可能會有老師不是很熟悉,所以我這里簡單的介紹一下有關密鋪的背景材料。
1、《密鋪》的定義、起源及其數學價值
將圖形拼砌在一個平面上。圖形之間不會重疊、也沒有空隙,這就是密鋪平面。著名的畫家埃舍爾繪畫中發(fā)現許多圖形有規(guī)律的排列在一起能夠創(chuàng)造出許多美麗的圖案,而且里面蘊涵著深刻的數學知識,例如,在所有的常規(guī)的多邊形中,僅僅三角形、四邊形和正六邊形能被用于密鋪,埃舍爾在他的鑲嵌圖形中利用了這些基本的圖案,他幾何學中的反射、變化和旋轉來獲得更多的變化圖案。這就為數學界打開了已和通向廣闊領域的大門。
2、密鋪知識的教學情況
新課程人教版在四年級下冊安排了一頁密鋪知識,教材提供了一些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密鋪起來的圖案,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密鋪并感受密鋪創(chuàng)造的美。五年級上冊來探究哪些圖形可以密鋪,并計算密鋪圖形的面積,到初中二年級再詳細研究密鋪圖形與正多邊形的角度關系。
基于這樣的認識,又考慮到是五年級的學生,對很多圖形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面積計算,所以我把四年級和五年級的兩個內容進行了整合,設計以下兩點教學目標:
(1)通過鋪一鋪、擺一擺等實踐活動,探索哪些平面圖形可以密鋪,在操作的過程中感受密鋪,并感受這些圖形的特點。
因為考慮到在初中還會進一步研究可以密鋪的條件,所以本節(jié)課只是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進一步感受密鋪的特點,操作直觀感受哪些圖形可以密鋪。
(2)在設計密鋪圖案的過程中,體會到圖形之間的轉換,體會到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也可以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享受由美帶來的愉悅,
因為處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已經初步具有感受美、發(fā)現美的能力,對美有了一定的渴望與追求,在被學生一向視為枯燥抽象的數學課上引進生活中美的事物,滲透一些數學文化,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美,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美,用自己的智慧去創(chuàng)造美,從而激發(fā)學生愛生活,愛學習的美好情感,同時也給數學教學增添幾分親和力。
課的結構:
一是創(chuàng)設情境,在操作中進一步感知密鋪,欣賞圖片,了解圖片里是由哪些圖形密鋪而成的,理解密鋪概念。
二是聯系生活中的密鋪在交流中感知密鋪圖形,通過操作來探究哪些圖形可以密鋪。
三是自己創(chuàng)作密鋪,并計算密鋪圖形的面積,鞏固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能力,增加數學味。最后是欣賞密鋪,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美。
在整個上課思路中,我力求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
在上課過程中,我力求體現出備課思路,引導學生由淺入深。整節(jié)課中我比較滿意的是學生動手創(chuàng)造、交流部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想像潛力是無限的,他們設計的密鋪作品讓我很吃驚,特別是當我把他們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時,學生的欣賞能力以及評價能力又讓我佩服。有學生說:我非常喜歡第2幅圖,因為他的設計很有創(chuàng)意,把三角形不斷地變化方向,形成豐富多彩的圖案。有的說:我覺得第4幅圖也很有創(chuàng)意,他的顏色搭配非常巧妙。瞧,我們的學生多么會評價人!整個過程非?;钴S。
但這一節(jié)課也留下了很多遺憾:由于這是一節(jié)活動課,所以我對學生在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情況備的不夠全面,在學生設計作品時缺少了必要餓指導,比如對設計沒有要求大方得體,結果有的同學很有創(chuàng)意地設計了圖案,單由于畫的小而沒法展示.學具的處理和安排上還欠考慮。本節(jié)課讓學生質疑的機會有點少,在課后如果留一些時間讓學生質疑,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進行后續(xù)學習,更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探究的欲望。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精選》一文就此結束,希望能幫助您在小學教學中起到作用,如還需更多,請關注我們的“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專題。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相關推薦
更多>-
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教學反思精選 不打無準備之戰(zhàn)。老師會在正式上課前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更具有詳細的、實用的、有創(chuàng)意的價值,教案如何才能夠讓學生們更容易吸收?以下是88教案網編輯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教學反思 ”,不妨參考一下。希望你喜歡!...
-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900字8篇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要根據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900字8篇”,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親身實踐”是《數學課程標...
-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精選01-04
- 五年級數學下冊《通分》教學反思08-28
- 五年級數學下《通分》教學反思08-24
-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范文900字精選12-20
- 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期末整理和復習10-13
-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位置》教案(五)07-13
- [參考]冀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2000字合集11-27
- 五年級數學下《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反思08-28
名言五年級10-23
- 二年級語文園地四教學反思1000字精選01-07
- 最新小學消防安全教案3000字01-07
- 九年級班主任辭職申請書02-08
- 幼兒園大班中秋節(jié)教案反思1000字模板11篇01-07
- [薦]《摘果子》教案反思1000字01-07
- 中班教學設計:空氣變新鮮了wps版01-07
- [精品]幼兒園小班數學說課稿900字集錦01-07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教學反思簡短1000字(通用10篇)01-07
- 讓我們蕩起雙槳教學教案(通用9篇)01-07
- 《我是小偵探》大班教案系列01-07
-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精選01-07
-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簡短700字精選12-28
-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900字8篇11-24
- 五年級數學下冊《通分》教學反思08-28
- 五年級數學下《通分》教學反思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