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
夜書所見教案
《所見》說課稿1篇。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每個老師都要認真寫教案課件。做好了關于教案課件的前期設計,這樣才不致于在實際教學中出現(xiàn)準備不足的情況。要寫好教案課件,有沒有好的范文可借鑒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所見》說課稿1篇”,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教材說明:
《所見》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九冊第3課。清代詩人袁枚寫的一首五言絕句。詩淺顯易懂,語言清新流暢,明白如話,通過動靜結合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生動的牧童行歌捕蟬圖,把一個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刻畫得栩栩如生。本詩生動有趣,生活情趣盎然,詩情畫意,躍然紙上。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中的詞語,說說詩句的大概意思。
2.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情景,感受牧童的快樂機靈。
3.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古詩《所見》
教學難點:
通過想象,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 教學準備:音樂、圖片、課件等
學情分析:
古詩短小淺顯、瑯瑯上口,大多數(shù)學生在入學前已會背誦。這首詩小學生應該喜歡,因為它生活氣息濃郁,形象生動,語言充滿機趣,且這些夏天里的故事、景致也是很多兒童所能經歷,感受的,但由于它是古詩文,意蘊較為豐滿,學生不易讀懂。因此,教師應巧妙地利用各種可能的手段加以引導。另外,詩中出現(xiàn)的一些字,如“樾”、“意欲”等詞理解難度較大,教師可作引導解釋。 教學過程:
詩中,小牧童坐在牛背上高聲歌唱時的情景,是那樣自在神氣!捉蟬時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那么專注。整首詩童趣橫生,情趣盎然。因此,詩趣,應該是這堂課的靈魂所在。感知童趣正是教
學的重難點,那怎樣讓學生感受到詩中的童趣呢?想象是通往詩境的佳徑,只要通過想象,才能欣賞到絕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根據課程標準中第三學段學生學古詩的要求,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想象上,以此達成感受童趣的目的。首先通過看圖猜詩,激發(fā)起學習興趣,同時畫面中一個個充滿童趣的人物形象也在學生的心中打下了鋪墊。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先進行簡單的想象,感知詩歌大意,然后借助于插圖、音樂張開學生想象的翅膀,對所想象的內容逐步進行擴展細化,使所想象的內容不斷得到豐富,力爭使牧童形象愈發(fā)飽滿,有血有肉,學生也在想象中不知不覺地進入詩的意境,體會到牧童的快樂自由,活潑機靈,體會到詩中盎然的情趣。在想象感知的基礎上指導感情吟誦古詩,讀出牧童騎在牛背上的神氣十足,讀出意欲捕蟬時的專注,讀出詩人對牧童的喜愛。最后背誦積累。
小編推薦
人教版語文《鴻門宴》說課稿(篇三)
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寫教案課件,每個老師都需要細心籌備教案課件。做好了關于教案課件的前期設計,這樣才能讓課堂的教學效果達到預期。你不是否正為教案課件而苦惱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人教版語文《鴻門宴》說課稿(篇三)》,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鴻門宴》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節(jié)選自《史記》。所選情節(jié)描寫的是劉邦、項羽在推翻秦王朝后,為爭奪天下而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的政治斗爭。鴻門宴是項羽在新豐鴻門設下的一個富有殺機的宴會,是劉、項之間政治矛盾由潛滋暗長到公開化的表現(xiàn),是長達五年的楚漢相爭的序幕,名為宴會,實則是一場激烈的政治斗爭。作者以嫻熟的藝術技巧,生動地刻畫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繪了眾多富有戲劇性的令人難忘的場面,情節(jié)波瀾起伏,扣人心弦。鴻門宴一文充分展示了劉、項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生動地對比了雙方策的高下,并預示了勝負的必然結局。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今天,“鴻門宴”一語已經成了危險之約的代名詞。
學習《鴻門宴》所在的這個單元,要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著重了解《過秦論》中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的分析,著重了解司馬遷在《鴻門宴》中對項羽的悲劇性格的揭示。在朗讀和背誦過程中,注意掌握有關的文言文詞語和文言句式。
《史記》和《漢書》等紀傳體史書的出現(xiàn),標志著我國歷史散文取得了空前偉大的成就。要通過本單元的.學習進一步引導學生欣賞古典文學作品,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文言文學習的要求是: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
根據課文特點,結合大綱要求,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1.了解作家作品及相關史實。
2.積累文言詞句知識。
3.學習創(chuàng)造性閱讀。
4.學習一分為二地評論歷史人物。
5.樹立正確的讀史觀。
6.感受隱忍發(fā)憤的著述精神。
高一階段,學生文言知識體系尚待完善,對魏晉歷史散文接觸不多。因此,教學中要進一步增加文言知識積累,并通過朗讀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欣賞魏晉歷史散文的能力,養(yǎng)成思辨的習慣。
據此,本課的教學重點為:
1.積累文言詞句知識。
2.學習一分為二地評判人物。
本課的教學難點為:
學習創(chuàng)造性閱讀,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
實用課件: 《王二小》說課稿(篇七)
作為老師的任務寫教案課件是少不了的,每位老師應該設計好自己的教案課件。作好了教案課件的前期準備,這樣課堂的各種可能情況都盡在掌握。要寫好教案課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實用課件: 《王二小》說課稿(篇七)”,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一、說教材:
《王二小》是小學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篇課文,本組課文是圍繞“幸福生活”為專題編排的?!锻醵 愤@篇課文以“王二小”為中心講述了他怎樣將敵人成功的引入八路軍的埋伏圈,并將敵人消滅的故事。王二小,一個只有小名的孩子,犧牲時才十三歲。他用還沒有來得及綻放的生命,為今天的孩子們換來了沒有戰(zhàn)火燃燒的幸福生活。
二、說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方式認識“王、助”等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王、從”等6個字。
2、學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領悟小英雄的行為,表達出對小英雄的崇敬之情。體會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3、學習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的方法。
教學目標的制定就確定了教學內容,我的依據是:課標中指出1、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提高識字教學效率。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學習朗讀課文。教學難點是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的方法。本課我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是識字和書寫“王、從”兩個字,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第二課時是學習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書寫其余生字。今天我所說的是本課的第一課時。
三、說學情
教學目標的確定要依據學生的學情,
1、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玩游戲,在游戲中學習,他們的學習興趣很高。
2、一年級學生喜歡形象鮮明的圖片畫面,以直觀形象的記憶為主。
3、學生集中注意力時間不長。
四、說教法
依據以上學情,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
1、激趣導入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
2、圖文結合法,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五、說學法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我將引導學生采用
1、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生字新詞,依據是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2、課標中指出:“閱讀教學時,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對于課文中的詞語“掃蕩、順從”等詞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方法了解意思。
六、說教學流程
本課教學主要分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完成: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聯(lián)系生活,趣味識字。
(四)指導寫字。
(五)創(chuàng)設情境、研讀感悟。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激趣導入,揭示課題。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上課,我先播放音樂《歌唱二小放牛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當中,然后我問:“你們知道這首歌是歌唱誰的嗎?”由此導入課題,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分兩步進行:
第一步:自由讀書,要求讀書姿勢端正,劃出課文中的生字,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可以問同學,問老師。標出自然段。
第二步:同桌互相欣賞讀。通過學生自由讀,同桌欣賞讀等讀的方式與生字常見面,培養(yǎng)自主識字的意識。讓學生注意讀書的姿勢,劃出生字,標出自然段是為了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案借鑒] 《咕咚》教案1篇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每個老師都需要仔細規(guī)劃教案課件。只有寫好教案課件,這樣課堂的教學效率才能有大的提升。該從哪些方面,哪些角度來寫自己的教案課件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案借鑒] 《咕咚》教案1篇”,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認識“咕、咚、突、傳、腿、耍、慌、獅、陰、吵、追、轉”12個生字;會寫“看、著、兔、伙、松、玩、眼”7個生字。學習“羊字頭”和“足字旁”2個新偏旁。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了解課文內容,能大致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實真相”。
2、能力目標
①培養(yǎng)學生識字、寫字能力
②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③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逐步達到感情朗讀的水平;識字、寫字練習。
教學難點:了解課文內容,能大致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吸引學生,揭示課題.
1、多媒體播放多種聲音,請學生猜猜是什么聲音。
2、(板書課題),請大家舉起手跟老師一起寫這兩個字。(要求:字要寫得橫平豎直才好看。)齊讀課題
3、細心的孩子,認真觀察這兩個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形聲字,象聲詞)
4、提問:“咕咚”是誰發(fā)出的聲音呢?學習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建議:用筆勾出自己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把這些字讀準;對于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還可以多讀幾遍。
2、讀了課文,你有什么問題嗎?
3、再讀課文,看誰能通過自己的讀來解決問題。
三、學習生字
1、讀一讀
多媒體出示帶生字的詞語,自由認讀,讀準字音。
2、認一認
沒有了拼音寶寶幫忙,你還認識嗎?(賽讀詞語)
3、玩一玩
①同桌拿出識字卡片,互相認讀
②摘果子,(多媒體示一棵蘋果樹,蘋果上分別寫了生字,認對了,蘋果就會掉下來)
4、議一議
①小組合作學習,誰有好辦法記住這些生字。
②誰愿意把自己的識字方法介紹給大家。
四、再讀品悟
1、自己練習讀課文,做到正確、通順、不加字、不漏字、不讀錯字。
2、四人小組輪著讀課文,互相評一評,讀的好在哪里,還有哪些地方要注意讀好的。
3、朗讀檑臺賽
4、齊讀課文
五、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要寫的生字,選“家”“怕”擴詞。
2、同桌間說一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師范寫(重點指導寫好新偏旁“忄”和“足”)
4、生臨寫
5、練寫,互相評價(引導學生從字形,書寫速度,書寫姿勢等方面評價)
第二課時
一、激趣復習,導入新課
1、(多媒體:湖邊長著幾棵木瓜樹,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誰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會掉下來(配“咕咚”聲)
2、聽,這“咕咚”聲是成熟的木瓜從樹上掉下來,落到湖面的聲音??删褪沁@個聲音,卻讓森林里小動物們,(引導說到“亂哄哄”)為什么呢?
二、創(chuàng)設情境,合作學習
(一)學習第2自然段
1、最先聽到“咕咚”聲的是誰?
聽到聲音,小兔什么樣兒?
2、讀第2自然段,哪句話寫出圖上的內容。
3、“撒腿就跑”看出了什么?小兔為什么害怕?你也有過嗎?
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急得撒腿就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嚇得撒腿就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緊張得撒腿就跑。
4、小兔不僅跑,還邊跑邊喊,誰來喊一喊?
5、指導朗讀
他嚇得撒腿就跑,一邊跑,一邊喊:“咕咚來了!咕咚來了!”
(二)學習3―5自然段
1、聽到他的喊聲,猴子、狐貍、山羊、小鹿、大象它們是怎么做的?(跟、跑)讀3、4自然段。
2、野牛跟他們有什么不同?它是怎么做的?(追、問)讀5然段,劃出描寫野牛的句子。
3、對比兩幅圖,小動物們和野牛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你會用什么?(慌慌張張、不慌不忙)
動物們慌慌張張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牛不慌不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找答案,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6―7自然段
“咕咚是什么呀!”小動物們誰知道呢?指導朗讀(重點讀好小兔的話)
瞧,連小兔也不知道“咕咚”是什么,為什么?(沒思考)怎么辦呢?讀6、7自然段。
這時,小動物們會說什么,小兔又會怎樣呢?
三、總結深化
1、現(xiàn)在,你最想對誰說句話,說什么?
2、戴頭飾表演“咕咚”這個故事。
四、布置作業(yè)
1、把課文中喜歡的詞填到“詞語花籃”中。
2、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3、讀《同步讀本》中的《數(shù)星星的孩子》。
板書設計
20.咕咚
兔子拔腿就跑
小猴跟著跑沉著冷靜
大伙兒一個跟著一個肯動腦筋
野牛攔、問
教學反思:
整堂課,我對學生回答作了充分地預設,因此上得也比較順,但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可是我未曾預料到的。書中講大象也跟著跑,我只是一句話帶過,沒想到學生卻揪著大象不放,當一個學生提出:“老師,大象這么大,為什么也嚇得跟著跑?”我當時一愣,沒想到學生的回答更精彩?!按笙罂赡苷J為這咕咚比他還要大,所以也嚇得跟著跑?!蔽以谛睦餅閷W生的回答喝彩。課到了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也慢慢領悟了寓意,可有個學生可能上課聽得不是很認真,他又問了前面那個問題:“老師,只不過是一聲咕咚聲,大象為什么也跟著跑?。俊边@時一個學生站起來說:“因為大象沒動腦筋啊,遇到事情也沒去想就跟著瞎跑?!倍嗑实幕卮鹧剑菍W生的問題把課推向了高潮,這可真是所謂的未曾預約的精彩,我為我班學生的進步而高興。
[教案分享] 秋天教案1篇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每個老師都需要仔細規(guī)劃教案課件。充分準備好教案課件的前期設計,這樣才不致于在實際教學中出現(xiàn)準備不足的情況。網絡有沒有優(yōu)質的教案課件以資借鑒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教案分享] 秋天教案1篇”,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1、品味詞句、想象意境、訓練朗讀。
三、教具準備:
小黑板,錄音機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
(板書:秋天)
2、在這秋高氣爽的日子里,田野真美呀,有迷人的景色,有豐收的喜悅。但在建國以前,我國黑龍江部分地區(qū)的秋天曾是一片荒蕪,人們稱為北大荒。
(板書:北大荒)
3、齊讀課題。
4、過渡:那么,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樣呢?
二、初讀課文。
1、拼讀生字表內的生字,注意字音、字形。
2、學習生字詞
(1)出示:
huang bi xi lǚ yinhui jǘ jiang zi jin
北大荒 一碧如洗 幾縷 映照 銀灰 橘黃 絳 紫 錦緞
tou yang wen jia pang zhen
透明 (蕩漾) 波紋 熱鬧非凡 豆莢 臉龐 榛樹
ran shao ling
燃 燒 金黃 山嶺
(2)學生自由拼讀。
(3)指名讀,齊讀。
3、朗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將課文讀通順。
(2)放課文錄音,再讀課文將課文讀流利。
(3)檢查讀。
4、默讀課文,理清思路。
(1)默讀課文,想一想:你覺得北大荒的秋天怎樣?課文用哪句話來概括?
齊讀第六自然段。
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來寫北大荒秋天的美的?
(2)全文共6個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景色優(yōu)美,哪幾個自然段寫物產豐富?
學習第一節(jié)。
三、精讀課文。
1、學習第5自然段。
過渡:因為時間關系這節(jié)課我們先學第5自然段。
2、指名讀課文,思: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物產豐富的?
3、交流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茫茫,草甸子,沉甸甸等詞。
4、練讀,齊讀。
四、教學生字,指導書寫。
1、記憶生字。
2、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碧紫燃。
3、師范寫,生描紅。
五、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
[課件系列] 《師說》教案1篇
每個老師為了上好課需要寫教案課件,每個老師對于寫教案課件都不陌生。下足了教案課件的前期準備工作,才能按質按量地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其他人的優(yōu)質教案課件是怎么寫成的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課件系列] 《師說》教案1篇”,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學習目標:
反復誦讀,體會感情,讀懂“師道”的內涵,領悟文章情理交融的藝術魅力。
學習重點:
品味課文飽含感情的語言,感受韓愈針砭時弊、倡導恢復師道尊嚴的勇氣;理解“師道”的豐富內涵。
學習難點:
“所以”“眾人”“乃”“嘉”“貽”的意義或用法,“之”在文中作助詞“的”、作賓語前置標志、取消句子獨立性三種典型用法,以及“師”字的活用。
學習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習步驟:
一、初讀,讀通文意。
1、自由朗讀,參照注釋,自行疏通文意,疑難字詞相互交流釋疑。
2、標注課件展示的“所以”“眾人”“乃”“嘉”“貽”等五個字詞,準確翻譯,掌握其意義或用法;說出“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和“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三句中“之”字的不同用法;說出“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不恥相師”三句中“師”字的詞性并準確翻譯。
3、畫出每段中表明觀點態(tài)度的句子,概括各段內容,梳理文章寫作思路。
二、美讀,讀明感情。
1、勾畫文中“乎”“矣”“嗟乎”“嗚呼”“歟”等語氣詞、感嘆詞;標注反問句、感嘆句、否定句、判斷句等句式,反復誦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2、分組朗讀,進行比賽,評出優(yōu)勝組。
3、梳理作者的感情變化:向往(古代師風)——嘆息(當今風氣)——痛心(師道不復)——諷刺(權貴愚昧)——渴望(理想局面)——欣慰(后繼有人)。
三、精讀,讀懂內涵。
《師說》是當時的文壇領袖韓愈專門寫給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后學的文章,但文章思想深刻,十七歲的李蟠不見得真能領會多少真諦,這顯然是韓愈“借題發(fā)揮”,向當時的教育現(xiàn)狀、師道風氣發(fā)出挑戰(zhàn)的戰(zhàn)斗檄文,字里行間既有對惡劣風氣的批判;又透出睿智、冷靜的思考和合理的建議,雖時隔1200多年,但至今仍然振聾發(fā)聵,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和學術研究價值,《師說》這個題目用今天的語言來表述其實就是《論師道》,所以作者要闡述的中心問題就是文中多次出現(xiàn)的“師道”的概念,它包含了豐富的內涵,需要我們深入理解。只有理解了韓愈所主張的“師道”的豐富內涵,我們才能領悟文章思想的合理性和深刻性。
首先,朗讀第一段觀點句中的四個排比的“無”字,感受作者決絕的態(tài)度,從而明確師道的內涵之一——擇師標準唯一。
其次,找出第二段的三層對比,分組朗讀,感受作者對當今惡劣風氣的痛恨和對師道不復局面的痛心,理解是否從師學習乃是人圣和愚的分野,進而明確師道的內涵之二——從師作用重大。
第三,齊讀第三段,翻譯“?!焙汀安槐亍保伎紗栴}:韓愈認為老師和學生這兩種身份之間有怎樣的辯證關系?討論后明確師道的內涵之三——師生關系合理。
四、品讀,讀出魅力。
宋代蘇洵曾盛贊韓愈之文,說他的文章,如長江大河,渾灝流轉,使人望見其淵然之光、蒼然之色。我們穿越千載,從他的文字里讀到了“文起八代之衰”的雄渾氣勢,也讀到了“道濟天下之溺”的責任擔當。交融的情與理在千年的時光中一直滋養(yǎng)著我們的精神家園,讓我們重拾經典,讓我們的心靈穿越千年的時間屏障與古人溝通,讓經典照進現(xiàn)實,在屬于我們的時代熠熠生輝、流光溢彩!請有感情地朗讀,仔細品味,并爭取熟讀成誦,背誦全篇。
五、課堂小結:《師說》堪稱中國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作,我們以“四讀”為主線,以讀情、讀理為兩翼,以品味情理交融的藝術魅力為目標,對這篇經典散文作了鑒賞,這就是古代議論性散文的四步閱讀法:
1、初讀,讀文
2、美讀,讀情
3、精讀,讀理
4、品讀,讀美
這種鑒賞的思路和方法可以作為我們鑒賞其他古代議論性散文的一種借鑒。
六、課堂檢測:請補寫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要求:句式大體一致,綜合運用議論和抒情的表達方式。
我理想中的老師是。
我理想中的課堂是。
我理想中的教育是。
[實用教案] 《觀潮》教案1篇
每個老師為了上好課需要寫教案課件,準備教案課件的時刻到來了。寫好了完備的教案課件,這樣才不致于在實際教學中出現(xiàn)準備不足的情況。從哪些角度去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實用教案] 《觀潮》教案1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南宋時期錢塘江潮的盛景和觀潮的盛況。
2、積累詞語,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詞,如“方、倏爾、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詞語。
3、反復誦讀課文,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獨立翻譯課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4、研讀體會本文精練生動的語言,賞析精彩的場面描寫,體會精巧的結構安排。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翻譯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2、精彩的場面描寫,精巧的結構安排。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多媒體顯示:錢塘江潮實況錄像
2、導語:
3、背景介紹
4、作者簡介
二、探索研究學習課文
(一)學習生字詞
1、讀準字音:
雷霆(tínɡ)楊誠齋(zhāi)艨艟(ménɡ chōnɡ)如履平地(lǚ)
倏爾(shū)一舸無跡(ɡě)善泅(qiú)僦賃(jiù lìn)
羅綺(qǐ)鯨波(jīnɡ)
2、辨析中學生字
蒙ménɡ混過關檸檬ménɡ朦ménɡ朧艨艟ménɡ chōnɡ憧憬chōnɡ jǐnɡ
羅綺(qǐ)倚yǐ靠崎qí嶇
(二)讀順文章,感知內容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學生聽讀,掌握正確的讀音,聽清節(jié)奏。
2、學生大聲讀課文,對照注釋,疏通文意。
(三)質疑解疑,讀懂文章
1學生個人質疑字、詞、句,全班討論解疑。2學生二人合作翻譯課文。
3、抽查翻譯情況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業(yè)1、熟讀課文,復習重點字詞的解釋和全文翻譯2、積累與錢塘江潮有關的名人詩歌
第二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檢測上節(jié)課學習情況
【附:《觀潮》日日清一
班級姓名
一、注音或寫漢字
雷tínɡ()ménɡ chōnɡ()()善泅()
如lǚ()平地僦賃()羅綺()憧()憬
二、解釋詞義:
既望()既而()
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皆披發(fā)文身()江干上下十余里間()
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
三、翻譯句子
1、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2、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3、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
4、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
四、解釋下列多義詞
為:“敵船”為火所焚()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
觀:天下之偉觀也()觀潮()
方:方其遠出海門()方欲行()】
2、背誦與錢塘江潮有關的名人詩歌
二、繼續(xù)探索研究學習課文
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段意
學生齊讀課文,逐段概括段意。
明確:第一段寫海潮的雄偉壯觀。第二段寫水軍演習的精彩場面。第三段寫弄潮健兒的英姿。第四段寫觀潮之盛。
2、根據文章內容,展開想像,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各段壯觀的場面。
選四位同學描述,其余同學補充。
3、感受壯觀的畫面、賞析精彩的描寫
4、小結
5、指導學生背誦喜歡的句或段
三、拓展思維,遷移延伸(課后作業(yè))
1、熟讀課文,選擇喜歡的段落背誦
2、賞析“潮來濺雪欲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边@兩句詩,并請在本文中畫出與這兩句詩描寫相一致的語句。
3、假如你是海寧市人民政府的秘書長,由你負責海寧市有關錢江潮申報“世界遺產”一事,由你起草申請報告,你打算從哪些方面談起,申報理由是什么。
課件精選: aoe 教案1篇
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做的提前準備,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只有提前準備好教案課件工作,才能完成前期設計的教學目標。其他人的優(yōu)質教案課件是怎么寫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件精選: aoe 教案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設想
《a o e》是漢語拼音第一課。教材配以生動的情境圖、情境歌,在情境中引出本課所要學習的3個單韻母。作為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所接觸的第一堂漢語拼音課,如何在課堂實踐中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這是每位實驗操作者值得思索的新命題。
學好漢語拼音是學習普通話的重要保證。針對初入學兒童的年齡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學會單韻母 a o e,并能正確書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究發(fā)音方法,這無疑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兒童認識事物總是從抽象到具體、從感性到理性的。拼音字母是抽象的表音符號,缺乏具體內容,學起來枯燥無味,兒童往往會產生厭倦情緒。因此,拼音教學必須遵循兒童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采用多種活潑生動的形式,使枯燥的內容形象化、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課始,教師談話引入本課所要學習的3個單韻母,通過媒體輔助,讓本課3個字母開口說話,在和小朋友交朋友的情境中導入新課,激起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再如:為了幫助學生發(fā)好 a o e 三個單韻母的音,在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了“和鏡子交朋友”這一情境,使學生能對照鏡子檢查自己發(fā)音時的口形是否正確,同時,又以“猜一猜”的練習形式,進一步幫助學生鞏固發(fā)音方法,突破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兒童學習漢語拼音,是一個從言語實踐中來,又回到言語實踐中去的過程,是一個將已有的生活經驗與學習對象建立起新的聯(lián)系的過程。對于剛入學的兒童來說,漢語拼音字母標識的語音,其實是在兒童口語中經常出現(xiàn)的。因此,教學中,只要善于借助兒童已有的口語經驗和相關的生活經驗,使之與所學的字母接通、匹配,就能化難為易,大大提高漢語拼音的學習效率。如: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境圖,借助多媒體,讓公雞的叫聲、小白鵝的叫聲、阿姨的形象與相應的字母一次次出現(xiàn),刺激學生感官,在學生亮開嗓門學一學,叫一叫的過程中,讓學生初次感受到拼音字母所標識的語音就在生活的語言中,繼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3個單韻母的發(fā)音方法,嘗試自編順口溜,從而真正體現(xiàn)新課程倡導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拼音字母的.認讀和書寫是緊密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認是寫的基礎,正確的書寫又可以幫助記住字形。對于學生所接觸的第一課漢語拼音,我力求做到激發(fā)學生的寫字興趣。教學中,我借助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掌握書寫的筆順和筆畫數(shù),同時,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示范作用,重視學生描紅,及寫字姿勢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小朋友,你們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每天高高興興來到學校學知識,學本領。那怎樣才能學會呢?從今天開始,老師將和小朋友一起,走進有趣而奇妙的拼音世界,一起來學習漢語拼音。
(點擊媒體,跳出“a o e”3個卡通字母,字母開口說話:小朋友,大家好,認識我們嗎?我們呀,就在小朋友的生活中間,咱們來交個朋友。)
興趣是兒童感知事物、發(fā)展思維的內動力。針對這一心理特征,教師從談話入手,并借助動畫媒體,引出本課所要學習的3個單韻母,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指導看圖,引出字母
1、(屏幕顯示:紅日初升公雞啼叫)
小朋友,聽!這是什么在叫?
對,這是大公雞在催人們早早起,怎么叫的?亮開嗓門學一學。
(同步顯示畫面:公雞與字母“o”)
小朋友學得真像,老師把它編成了一句順口溜:“公雞叫,喔喔啼”。
(學生跟著說順口溜)
2、(屏幕顯示畫面:小河里游來一只小白鵝)
小朋友看,這是一只什么動物?誰來學著叫一叫呢?你能像剛才一樣,也來編句順口溜嗎?(小白鵝,e、e 叫,同步顯示白鵝與字母 e)
3、(屏幕顯示畫面:阿姨和小朋友來到小河邊)
阿姨和小朋友來到小河邊,小白鵝見了,朝著小朋友 e e 地叫,好像在說:“早上好!早上好!”(同步顯示阿姨頭像與字母a)
4、學念情境歌:
小朋友,老師給這幅漂亮的畫編了一首兒歌,跟著老師念一念:公雞喔喔啼,阿姨帶我到村西。小白鵝,e e 叫,連聲問我:“早上好!”
(屏幕上的字母同步配以閃爍)
巧妙地運用“情境圖”和“語境歌”,讓學生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來學習抽象、枯燥的拼音字母,把圖畫和字母的音、形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感到有趣,從而積極學習。
三、探究發(fā)音,自編口訣
1、剛才,小朋友在讀語境歌的時候,老師聽出來,你們把今天要學的3個拼音字母的音都發(fā)好了,這說明拼音字母的音就在我們生活的語言中間。趕快發(fā)揮小組的力量,一起把它們找到。
(屏幕顯示三幅表音表形圖與相應的字母)
2、小組反饋交流。
(根據學生回答,屏幕閃爍:小朋友與阿姨“a”)
⑴ 嘗試發(fā)音。
⑵ 示范發(fā)音:
小朋友仔細看,老師發(fā) a 這個音的時候,嘴巴是什么樣的?
(張得很大,嘴巴不動,聲音很響,很長)
⑶ 學生練習發(fā)音。
⑷ 仔細看,這個字母 a 像圖上的哪一部分?
⑸ 討論:看看圖,能不能編句你喜歡的口訣記住這個“a”?
(嘴巴張大 a a a。阿姨的臉蛋 a a a ……)
3、學習單韻母 o、e:
(方法同 a)
記住 o 和 e 的口訣為:嘴巴圓圓 o o o;公雞的叫聲 o o o;嘴巴扁扁 e e e;小白鵝的叫聲 e e e。
4、小結:a o e 這3個字母發(fā)音時,嘴巴不動,聲音響而長,所以有個共同的名字叫單韻母。(學生齊說“單韻母”)
借助兒童已有的口語經驗和相關的生活經驗,使之與所學的字母相聯(lián)系,并讓學生自主探究發(fā)音方法,從而將拼音教學化難為易,寓學于玩,既增加了學習的情趣。
5、鞏固復習:
⑴ 練一練:
小朋友,拼音字母發(fā)音時的口形很重要。今天,我們請來了一位好朋友,它能幫助小朋友檢查發(fā)音時的口形對不對。
(學生取出小鏡子,對照鏡子練習發(fā)音。)
⑵ 猜一猜:
① 聽老師發(fā)音,學生舉出相應的字母。
② 看老師口形(不發(fā)音),學生猜老師要發(fā)哪個音?
③ 小組合作學習:哪個字母不見了。(小組長藏去一個字母,其他學生齊念不見的字母,若對了,由小組長出示不見的字母,齊說:“***,找到了?!?/p>
多樣有趣的練習形式,使學生興趣盎然,并且進一步鞏固了發(fā)音方法。
四、認識四線格,規(guī)范書寫
1、認識四線格:
小朋友,學習漢語拼音不但要會念,還要會寫。
(屏幕顯示四線格)小朋友,這叫四線格,這四根線構成了3層樓。
最底下的是一樓,向上第二層是二樓,最上面的是三樓。單韻母 a o e 喜歡住在二樓里。(屏幕跳出 a o e)
2、指導書寫 a o e:
⑴ (屏幕動態(tài)顯示:a o e 的筆順規(guī)則及筆畫數(shù)),教師講解。
⑵ 學生跟老師書空。
⑶ 指導描紅。
(出示小黑板:四線格中三組紅色字母的范樣。)
教師在黑板上描一個,學生跟著描紅一個。
⑷ 獨立描紅。(放輕音樂)教師巡視指導寫字姿勢及握筆姿勢。)
生動的語言描述給枯燥的漢語拼音蒙上了一層童話色彩,激起學生強烈的寫字欲望。
五、全課總結
小朋友,在這節(jié)課上,我們認識了拼音世界中的3個朋友,并和他們交上了朋友,我們一起來把它們叫出來。(學生齊說,屏幕跳出各個字母)。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還要去拼音世界認識更多的新朋友呢。
【熱門教案】 《種子》教案1篇
教案課件是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每個老師對于寫教案課件都不陌生。我們需要提前做好教案課件的準備,學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識要求。好的教案課件是怎么寫成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熱門教案】 《種子》教案1篇”,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按種子大小、顏色、能否食用等明顯特征進行分類。
2、知道種子的用途,發(fā)展幼兒初步的觀察比較和積極思考的意識。
3、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4、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過程
1、展示教師準備的種子,讓幼兒自由觀察。
提問:你能說出這些種子的名字嗎?
識別有困難的種子可參看圖標。
2、教師:這么多的種子,我們來把它們分分類。
(1)教師提示可按“能否食用”把能吃的種子放在盒中,不能吃的放在籃子里。
(2)讓幼兒想一想還能怎樣分(鼓勵幼兒相互議論)。
提問:你是用什么方法來分的?還可以用哪些方法?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可以按種子的大小、顏色、形狀來分類。)
幼1:把水稻、黃豆放在一起。枇杷、蘋果、青菜、西瓜的種子放在一起。
幼2:把枇杷、黃豆的種子放在一起(比較大),蘋果、西瓜、水稻、青菜的種子放在一起(比較?。?。
幼3:把青菜、黃豆、枇杷的種子放在一起(是圓的),把水稻、蘋果、西瓜的種子放在一起(有點尖)。
3、師:你知道種子有什么用處嗎?
幼1:西瓜、南瓜、水稻的種子可以吃。
幼2:枇杷的種子可以種,會長出枇杷樹……
教師和幼兒一起得出結論:有的種子能吃,有的不能吃;種子都能種植,發(fā)芽后長成小苗,長大后會結果。
評析:教師敏銳地捕捉幼兒的興趣轉移點,及時調整活動方案,滿足幼兒的認知需求。
活動反思
關于種子,按照傳統(tǒng)教學內容,通常安排在大班進行,而這個從尋找→種植的系列活動卻使小班孩子自始至終沉浸在積極主動的探索之中。
活動設計的成功,不僅在于教師不斷抓住幼兒的興趣,發(fā)掘教育價值,生成活動,具體活動目標適合小班幼兒學習的特點和認識水平,更主要的是教師沒有把系列活動僅僅視為過去心目中的“上課”,而是將教育真實地滲透在生活和各項活動之中。如,教師借助幼兒吃水果這一日常生活環(huán)節(jié),作為支持孩子尋找種子的探索活動,讓孩子在熟悉的生活活動中逐漸積累相關經驗。不難想像,如此的師生互動和教師專門組織的教育活動相比,對孩子、對教師都會是自然的,毫無壓力的。
以上就是《《所見》說課稿1篇》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點擊夜書所見教案查看或關注本網站內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文章來源://www.lvshijia.net/j/121341.html
夜書所見教案相關推薦
更多>-
2022教案推薦 《小馬過河》說課稿1篇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每位老師都需要提前準備好教案課件,這樣學生才能更快地理解各知識要點。有沒有好的教案課件可資借鑒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教案推薦 《小馬過河》說課稿1篇”,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以及在座的各位老師...
-
[教案系列] 高中物理說課稿1篇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方面無論做什么事都有計劃和準備,作為高中教師就需要提前準備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們能夠在上課時充分理解所教內容,幫助高中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您知道高中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 高中物理說課稿1篇”,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一、...
-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所見》說課稿10-10
-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所見》說課稿范文10-12
- 所見05-10
- 《所見》教學設計10-10
- 我所見的葉圣陶10-13
- 所見 教學設計10-10
- 所見 教案教學設計10-10
- 《所見》教學實錄10-13
[熱門]小學體育課教案匯編11-21
- 五年級語文的教學思考范文11-21
- 《亡羊補牢》教學設計精選一篇11-21
-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800字8篇11-21
- 試用期滿述職報告1000字匯編8篇11-21
- 小仙女的音樂盒小班教案1篇11-21
- 《父母的愛》教學反思篇一11-21
- [教案]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扣包子》1篇11-21
- 設計合同1篇11-17
- 小馬噔噔中班教案1000字匯總11-21
- 我的小鳥朋友教案匯總11-21
- [教案]《夏》說課稿word版11-20
- [教案]小班教案簡短11-20
- 走路小班教學設計一篇11-19
- 幼兒園小班音樂游戲說課稿1000字精選11-19
- 尊嚴說課稿其三11-19
- 《夜書所見》教學設計04-12
- 舟夜書所見 教案教學設計10-12
- 《舟夜書所見》教案10-12
- 所見教學反思10-13
- 人教三上《夜書所見》教學設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