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12-10高三物理教案:《交變電流》教學設計。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在課堂積極的參與互動,幫助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教案內容嗎?小編收集并整理了“高三物理教案:《交變電流》教學設計”,相信您能找到對自己有用的內容。
本文題目:高三物理教案:交變電流
1、交流電
產生:交流發(fā)電機
表述手段 圖像、三角函數表達式
瞬時值
正弦 最大值
電流 表征參量 有效值I
周期T
頻率f
觀察儀器:示波器
具
對交變電流
阻礙的器件
工作原理:互感
構造
理想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變壓器 遵循規(guī)律 感應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遠程輸電
2、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
穩(wěn)定 不產生電(磁)場
磁(電)場 均勻變化 穩(wěn)定電(磁)場
變化
周期性變化 周期性變化的電(磁)場
【應考指要】
本章的核心內容是電場、電場強度、電勢差、電勢和電場線、等勢面。庫侖定律和電荷守恒定律是電場也是電學的實驗基礎。靜電屏蔽和電容器是電場性質的應用。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是電場性質和力學規(guī)律的綜合應用,對分析綜合能力的要求較高。
高考對本章知識的考查重點是①電場性質的描述;②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③平行板電容器。近幾年高考對本章知識的考查命題頻率較高且有相當難度的集中在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這兩個知識點上,特別在與力學知識的結合中巧妙地把電場概念、牛頓定律和功能關系等聯(lián)系起來。
命題趨于綜合能力考查、且結合力學的平衡問題、運動學、牛頓運動定律及交變電流等構成綜合試題,考查分析問題能力、綜合能力、用數學方法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電場問題還可與生產技術、生活實際、科學研究、前沿科技等聯(lián)系起來,如靜電屏蔽、尖端放電、電容式傳感器、靜電的防止和應用、示波管原理、靜電分選等。這些都可以成為新情景綜合問題的命題素材。
【好題精析】
例1 如圖13-3-1所示,線框在勻強磁場中繞軸勻速轉動(右上向下看是逆時針),當轉到圖示位置時,磁通量和感應電動勢大小的變化情況是 ( )
A、 磁通量和感應電動勢都在變大
B、 磁通量和感應電動勢都在變小
C、 磁通量在變小,感應電動勢在變大
D、 磁通量在變大,感應電動勢在變小
例2如圖13-3-2所示,理想變壓器的原副線圈匝數比
為4:1,原線圈回路中的電阻A與副線圈回路中的負
載電阻B的阻值相等,a、b端加一交流電壓后,兩電
阻消耗的功率之比PA:PB=_______,兩電阻兩端的電壓
之比UA:UB=_______
例3、如圖13-3-3在繞制變壓器時,某人誤將兩個線圈繞在圖示變壓器的左右兩個臂上,當通以交流電時,每個線圈產生的磁通量都只有一半通過另一個線圈,另一半通過中間的臂,已知線圈1、2的匝數比為2:1,在不接負載的情況下 ( )
A、 當線圈1輸入電壓220V時,線圈2輸出電壓為110V
B、 當線圈1輸入電壓220V時,線圈2輸出電壓為55V
C、 當線圈2輸入電壓110V時,線圈2輸出電壓為220V
D、 當線圈2輸入電壓110V時,線圈2輸出電壓為110V
例4、交流發(fā)電機向理想變壓器提供u=220 sinl00 t mV的交變電壓,升壓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之比為1:10,遠距離輸電導線總電阻尺為10 ,輸送電功率為10kW, 求輸電導線上損失的功率
例5 某發(fā)電廠通過兩條輸電線向遠處的用電設備供電,當發(fā)電廠輸出的功率為P0時,額定電壓為U的用電設備消耗的功率為P1,若發(fā)電廠用一臺升壓變壓器T1先把電壓升高,仍通過原來的輸電線供電,到達用電設備所在地,再通過一臺降壓變壓器T2把電壓降到用電設備的額定電壓,供用電設備使用,如圖所示,這樣改動后,當發(fā)電廠輸出的功率仍為P0,用電設備可獲得的功率增加至P2。試求所用升壓變壓器的原線圈與副線圈的匝數比n1/n2以及降壓變壓器的原線圈與副線圈的匝數比n3/n4各為多少?
【變式遷移】
1、用理想變壓器給負載供電時,在輸入電壓不變的情況下: ( )
A.減少副線圈的匝數,其余保持不變,可增加變壓器的輸入功率
B.增加副線圈的匝數,其余保持不變,可增加變壓器的輸人功率
c.減少負載的電阻值,其余保持不變,可增加變壓器的輸入功率
D.增大負載的電阻值,其余保持不變,可增加變壓器的輸人功率
2、如圖13-3-4為一理想變壓器的原線圈匝數n1=1000,副線圈匝數n2=200,交流電源的電動勢 伏,電阻R=88歐。電流表和電壓表對電路的影響可忽略不計。則各表的示數為多少?
參考答案
【好題精析】
例1解析 此時,線框和磁感線的夾角在變大,與中性面的夾角在變小,線框面在中性面上的投影面積在變大,磁通量也在變大;當磁通量在變大時,感應電動勢一定在變小。選D
點評 磁通量的變化率與電動勢大小相對應
例2解析 根據理想變壓器的變流比
,得:IA:IB=1:4,
兩電阻消耗的功率之比PA:PB= ,
兩電阻兩端的電壓之比UA:UB=1:4
點評 注意區(qū)分原線圈上電阻的電壓與原線圈的端電壓
例3、解析 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中磁通量變化率相等,而誤繞以后,兩線圈中單匝線圈磁通量變化率不再相同。結合線圈匝數進行考慮,即可求解,選B、D
點評 原副線圈的磁通量變化率不同
例4、解:由u=220 sin100 V 得理想變壓器輸入電壓為U1=220V (2分)
。
例5 解析 從消耗的電功率上找出兩種情況下線路上的電流,從而確定升壓變壓器的匝數比,再求用電設備增加了功率后的電流,就可以解出降壓變壓器的匝數比。
設輸電線的電阻為R,當發(fā)電廠變壓器直接向用電設備供電時,輸電線中的電流為I1,則有P1=I1U,P0-P1= R,解得I1=P1/U, ,設降壓變壓器的輸入電流 ,輸出電流為I2,則有P2=I2U,P0-P2= 2R,有此可得I2=P2/U,
,
故降壓變壓器原線圈匝數與副線圈匝數之比 ,
升壓變壓器原線圈匝數與副線圈匝數之比
【變式遷移】
1、BC 2、V1的示數220V,V2的示數44V,A2的示數為0.5A,A1的示數為0.1A
精選閱讀
高二物理教案:《三相交變電流》教學設計
高二物理教案:《三相交變電流》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三相交變電流是如何產生的.了解三相交變電流是三個相同的交流電組成的.
2、了解三相交變電流的圖象,知道在圖象中三個交變電流在時間上依次落后1/3周期.
3、知道產生三相交變電流的三個線圈中的電動勢的最大值和周期都相同,但它們不是同時達到最大值(或為零).
4、了解三相四線制中相線(火線)、中性線、零線、相電壓、線電壓等概念.
5、知道什么是星形連接、三角形連接、零線、火線、線電壓及相電壓.
二、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將知識進行類比、遷移的能力.
2、使學生理解如何用數學工具將物理規(guī)律建立成新模型
3、訓練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的演繹思維能力.
4、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了解我國的電力事業(yè)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
2、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三相交流電的對稱美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三相電流在生產和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學生應對它有一定的了解.但這里只對學生可能接觸較多的知識做些介紹,而不涉及太多實際應用中的具體問題.三相交變電流在生產生活實際中應用廣泛,所以其基本常識應讓每個學生了解.
教法建議
1、在介紹三相交變電流的產生時,除課本中提供的插圖外,教師可以再找一些圖片或模型,使學生明白,三個相同的線圈同時在同一磁場中轉動,產生三相交變電流,它們依次落后1/3周期.三相交變電流就是三個相同的交變電流,它們具有相同的最大值、周期、頻率.每一個交變電流是一個單相電.
2、要讓學生知道,三個線圈相互獨立,每一個都可以相當于一個獨立的電源單獨供電.由于三個線圈平面依次相差120o角.它們達到最大值(或零)的時間就依次相差1/3周期.用掛圖配合三相電機的模型演示,效果很好.
讓三個線圈通過星形連接或三角形連接后對外供電,一方面比用三個交變電流單獨供電大大節(jié)省了線路的材料,另一方面,可同時提供兩種不同電壓值的交變電流.教師應組織學生觀察生活實際中的交變電流的連接方式,理解課本中所介紹的三相電的連接.
教學設計方案
三相交變電流
教學目的
1、知道三相交變電流的產生及特點.
2、知道星形接法、三角形接法和相電壓、線電壓知識.
教具:演示用交流發(fā)電機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本章前面學習了一個線圈在磁場中轉動,電路中產生交變電流的變化規(guī)律.如果三組互成120°角的線圈在磁場中轉動,三組線圈產生三個交變電流.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三相交變電流.
板書:第六節(jié) 三相交變電流
二、進行新課
演示單相交流發(fā)電機模型:只有一個線圈在磁場中轉動,電路中只產生一個交變電動勢,這樣的發(fā)電機叫單相交流發(fā)電機.它發(fā)出的電流叫單相交變電流.
演示:三相交流發(fā)電機模型,提出研究三相交變電流的產生.
板書:一、三相交變電流的產生
1、三相交變電流的產生:互成120°角的線圈在磁場中轉動,三組線圈各自產生交變電流
2、三相交變電流的特點:最大值和周期是相同的.
板書:三組線圈到達最大值(或零值)的時間依次落后1/3周期
我們還可以用圖像描述三相交變電流
板書:三相交變電流的圖像
三組線圈產生三相交變電流可對三組負載供電,那么三組線圈和三個負載是怎樣連接的呢?
板書:二、星形連接和三角形連接
1、星形連接
說明:在實際應用中,三相發(fā)電機和負載并不用6條導線連接,而是把線圈末端和負載之間用一條導線連接,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星形連接
① 把線圈末端和負載之間用一條導線連接的方法叫星形連接(符號Y)
② 端線、火線和中性線、零線
從每個線圈始端引出的導線叫端線,也叫相線,在照明電路里俗稱火線.從公共點引出的導線叫中性線,照明電路中,中性線是接地的叫做零線.
③ 相電壓和線電壓
端線和中性線之間的電壓叫做相電壓
兩條端線之間的電壓叫做線電壓.
我國日常電路中,相電壓是220V、線電壓是380V
2、三角形連接
① 把發(fā)電機的三個線圈始端和末端依次相連的方式叫三角板連接(符號△)
② 相電壓和線電壓
兩條端線之間的電壓就是其中一個線圈的相電壓,所以三角形連接中相電壓等于線電壓.
物理教案-三相交變電流
經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找到學習的樂趣,幫助高中教師在教學期間更好的掌握節(jié)奏。您知道高中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物理教案-三相交變電流》,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三相交變電流是如何產生的.了解三相交變電流是三個相同的交流電組成的.
2、了解三相交變電流的圖象,知道在圖象中三個交變電流在時間上依次落后1/3周期.
3、知道產生三相交變電流的三個線圈中的電動勢的最大值和周期都相同,但它們不是同時達到最大值(或為零).
4、了解三相四線制中相線(火線)、中性線、零線、相電壓、線電壓等概念.
5、知道什么是星形連接、三角形連接、零線、火線、線電壓及相電壓.
二、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將知識進行類比、遷移的能力.
2、使學生理解如何用數學工具將物理規(guī)律建立成新模型
3、訓練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的演繹思維能力.
4、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了解我國的電力事業(yè)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
2、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三相交流電的對稱美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三相電流在生產和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學生應對它有一定的了解.但這里只對學生可能接觸較多的知識做些介紹,而不涉及太多實際應用中的具體問題.三相交變電流在生產生活實際中應用廣泛,所以其基本常識應讓每個學生了解.
教法建議
1、在介紹三相交變電流的產生時,除課本中提供的插圖外,教師可以再找一些圖片或模型,使學生明白,三個相同的線圈同時在同一磁場中轉動,產生三相交變電流,它們依次落后1/3周期.三相交變電流就是三個相同的交變電流,它們具有相同的最大值、周期、頻率.每一個交變電流是一個單相電.
2、要讓學生知道,三個線圈相互獨立,每一個都可以相當于一個獨立的電源單獨供電.由于三個線圈平面依次相差120o角.它們達到最大值(或零)的時間就依次相差1/3周期.用掛圖配合三相電機的模型演示,效果很好.
讓三個線圈通過星形連接或三角形連接后對外供電,一方面比用三個交變電流單獨供電大大節(jié)省了線路的材料,另一方面,可同時提供兩種不同電壓值的交變電流.教師應組織學生觀察生活實際中的交變電流的連接方式,理解課本中所介紹的三相電的連接.
教學設計方案
三相交變電流
教學目的
1、知道三相交變電流的產生及特點.
2、知道星形接法、三角形接法和相電壓、線電壓知識.
教具:演示用交流發(fā)電機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本章前面學習了一個線圈在磁場中轉動,電路中產生交變電流的變化規(guī)律.如果三組互成120角的線圈在磁場中轉動,三組線圈產生三個交變電流.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三相交變電流.
板書:第六節(jié)三相交變電流
二、進行新課
演示單相交流發(fā)電機模型:只有一個線圈在磁場中轉動,電路中只產生一個交變電動勢,這樣的發(fā)電機叫單相交流發(fā)電機.它發(fā)出的電流叫單相交變電流.
演示:三相交流發(fā)電機模型,提出研究三相交變電流的產生.
板書:一、三相交變電流的產生
1、三相交變電流的產生:互成120角的線圈在磁場中轉動,三組線圈各自產生交變電流
2、三相交變電流的特點:最大值和周期是相同的.
板書:三組線圈到達最大值(或零值)的時間依次落后1/3周期
我們還可以用圖像描述三相交變電流
板書:三相交變電流的圖像
三組線圈產生三相交變電流可對三組負載供電,那么三組線圈和三個負載是怎樣連接的呢?
板書:二、星形連接和三角形連接
1、星形連接
說明:在實際應用中,三相發(fā)電機和負載并不用6條導線連接,而是把線圈末端和負載之間用一條導線連接,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星形連接
①把線圈末端和負載之間用一條導線連接的方法叫星形連接(符號Y)
②端線、火線和中性線、零線
從每個線圈始端引出的導線叫端線,也叫相線,在照明電路里俗稱火線.從公共點引出的導線叫中性線,照明電路中,中性線是接地的叫做零線.
③相電壓和線電壓
端線和中性線之間的電壓叫做相電壓
兩條端線之間的電壓叫做線電壓.
我國日常電路中,相電壓是220V、線電壓是380V
2、三角形連接
①把發(fā)電機的三個線圈始端和末端依次相連的方式叫三角板連接(符號△)
②相電壓和線電壓
兩條端線之間的電壓就是其中一個線圈的相電壓,所以三角形連接中相電壓等于線電壓.
物理教案表征交變電流的物理量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復習上節(jié)課知識,并推出;.
2、理解交變電流的周期、頻率含義,掌握它們相互間關系,知道我國生產和生活用電的周期(頻率)的大小.
3、理解交變電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的意義,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會應用正弦式交變電流有效值公式進行有關計算.
4、能利用有效值定義計算某些交變電流的有效值
二、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及自學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將知識進行類比、遷移的能力.
3、使學生理解如何建立新的物理概念而培養(yǎng)學生處理解決新問題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工具處理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5、訓練學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演繹思維能力.
6、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標
1、由用電器銘牌,可介紹我國近幾年的經濟騰飛,激發(fā)學生愛國精神和為建設祖國發(fā)奮學習的精神.
2、讓學生體會對稱美.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及相關教法建議
1、要讓學生知道,由于交變電流的電壓、電流等的大小和方向都隨時間作周期性變化,就需要多一些物理量來描述它不同方面的特性.如:周期和頻率表示交變電流周期性變化的快慢,最大值表明交變電流在變化過程中所能達到的最大數值,反映了交變電流的變化范圍.
2、交變電流的有效值表示交變電流產生的平均效果,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首先要使學生明白引入有效值的必要:由于交變電流的大小和方向隨時間變化,它產生的效果也隨時間而變化,而實用中常常只要知道它的平均效果就可以了.為此引入有效值的概念;進而讓學生知道怎樣衡量交變電流的平均效果,即用與交變電流有相同熱效應的直流來表示交變電流的平均效果,從而明確有效值的物理意義.
3、要讓學生知道,提到交變電流的電壓、電流、電動勢時,如果不加特別說明,通常指的都是交變電流的有效值,電表測量的數值,也都是有效值.
正弦電流的有效值和最大值的關系,課本中是直接給出的,不要求加以證明.但它十分有用,應要求學生記住.還要讓學生明確地知道,這一關系只對正弦式電流成立,對其他波形的交變電流并不成立。
教學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交變電流有效值概念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通過計算特殊形式的交變電流的有效值來體會和掌握它的定義
2、交變電流瞬時值確定使學生感到困難,通過例題分析使學生學會借助數學工具處理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方案
表征交變電流物理量
教學目的:
l、掌握表征交變電流大小物理量.
2、理解有效值的定義并會用它解決相關問題.
3、掌握表征交變電流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教學重點:表征交流電的幾個物理量,特別是“有效值”
教學難點:有效值的理解
教學方法:啟發(fā)式綜合教學法
教學用具:幻燈片、交流發(fā)電機模型、演示電流表、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一)、交變電流:
大小和方向都隨時間作周期性變化的電流叫做交變電流,簡稱交流.如圖所示(b)、(c)、(e)所示電流都屬于交流,其中按正弦規(guī)律變化的交流叫正弦交流.如圖(b)所示.而(a)、(d)為直流,其中(a)為恒定電流.
(二)、正弦交流的產生及變化規(guī)律.
1、產生:當線圈在勻強磁場中繞垂直于磁場方向的軸勻速轉動時,線圈中產生的交流是隨時間按正弦規(guī)律變化的.即正弦交流.
2、中性面:勻速旋轉的線圈,位于跟磁感線垂直的平面叫做中性面.這一位置穿過線圈的磁通量最大,但各邊都未切割磁感線,或者說這時線圈的磁通量變化率為零,線圈中無感應電動勢.
3、規(guī)律:
(1)函數表達式:匝面積為的線圈以角速度轉動,從中性面開始計時,則.用表示峰值,則在純電阻電路中,
電流:.
電壓:.
(2)圖象表示:
二、新課教學:
1、表征交變電流大小物理量
①瞬時值:對應某一時刻的交流的值,用小寫字母表示,,,.
②峰值:即最大的瞬時值用大寫字母表示,,,.
,.
注意:線圈在勻強磁場中繞垂直于磁感線方向的軸勻速轉動時,所產生感應電動勢的峰值為,即僅由匝數,線圈面積,磁感強度和角速度四個量決定.與軸的具體位置,線圈的形狀及線圈是否閉合都是無關的.
③有效值:
ⅰ、意義:描述交流電做功或熱效應的物理量
ⅱ、定義:跟交流熱效應相等的恒定電流的值叫做交流的有效值.
ⅲ、正弦交流的有效值與峰值之間的關系是;.
注意:正弦交流的有效值和峰值之間具有;的關系,非正弦(或余弦)交流無此關系,但可按有效值的定義進行推導,如對于正負半周最大值相等的方波電流,其熱效應和與其最大值相等的恒定電流是相同的,因而其有效值即等于其最大值.即.
ⅳ、交流用電器的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指的是有效值;交流電流表和交流電壓表的讀數是有效值.對于交流電若沒有特殊說明的均指有效值.
ⅴ、在求交流電的功、功率或電熱時必須用交流電的有效值.
④峰值、有效值、平均值在應用上的區(qū)別.
峰值是交流變化中的某一瞬時值,對純電阻電路來說,沒有什么應用意義.若對含電容電路,在判斷電容器是否會被擊穿時,則需考慮交流的峰值是否超過電容器的耐壓值.
交流的有效值是按熱效應來定義的,對于一個確定的交流來說,其有效值是一定的.而平均值是由公式確定的,其值大小由某段時間磁通量的變化量來決定,在不同的時間段里是不相同的.如對正弦交流,其正半周或負半周的平均電動勢大小為:
,而一周期內的平均電動勢卻為零.在計算交流通過電阻產生的熱功率時,只能用有效值,而不能用平均值.在計算通過導體的電量時,只能用平均值,而不能用有效值.
在實際應用中,交流電器銘牌上標明的額定電壓或額定電流都是指有效值,交流電流表和交流電壓表指示的電流、電壓也是有效值,解題中,若題示不加特別說明,提到的電流、電壓、電動勢都是指有效值.
2、表征交變電流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①周期:電流完成一次周期性變化所用的時間.單位:s.
②頻率:一秒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單位:HZ.
③角頻率:就是線圈在勻強磁場中轉動的角速度.單位:rad/s.
④、角速度、頻率和周期的關系:
3、疑難辨析
交流電的電動勢瞬時值和穿過線圈面積的磁通量的變化率成正比.當線圈在勻強磁場中勻速轉動時,線圈磁通量也是按正弦(或余弦)規(guī)律變化的,若從中性面開始計時,時,磁通量最大,應為余弦函數,此刻變化率為零(切線斜率為零),時,磁通量為零,此刻變化率最大(切線斜率最大),因此從中性面開始計時,感應電動勢的瞬時表達式是正弦函數,如上圖(a)(b)所示分別是和
高三物理《交變電流》知識點
高三物理《交變電流》知識點
1.電壓瞬時值e=Emsinωt電流瞬時值i=Imsinωt;(ω=2πf)
2.電動勢峰值Em=nBSω=2BLv電流峰值(純電阻電路中)Im=Em/R總
3.正(余)弦式交變電流有效值:E=Em/(2)1/2;U=Um/(2)1/2;I=Im/(2)1/2
4.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中的電壓與電流及功率關系
U1/U2=n1/n2;I1/I2=n2/n2;P入=P出
5.在遠距離輸電中,采用高壓輸送電能可以減少電能在輸電線上的損失:P損′=(P/U)2R;(P損′: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P:輸送電能的總功率,U:輸送電壓,R:輸電線電阻)〔見第二冊P198〕;
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單位:ω:角頻率(rad/s);t:時間(s);n:線圈匝數;B:磁感強度(T);
S:線圈的面積(m2);U:(輸出)電壓(V);I:電流強度(A);P:功率(W)。
注:
(1)交變電流的變化頻率與發(fā)電機中線圈的轉動的頻率相同即:ω電=ω線,f電=f線;
(2)發(fā)電機中,線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大,感應電動勢為零,過中性面電流方向就改變;
(3)有效值是根據電流熱效應定義的,沒有特別說明的交流數值都指有效值;
(4)理想變壓器的匝數比一定時,輸出電壓由輸入電壓決定,輸入電流由輸出電流決定,輸入功率等于輸出功率,當負載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時輸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決定P入;
(5)其它相關內容:正弦交流電圖象〔見第二冊P190〕/電阻、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作用〔見第二冊P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