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小學語文
發(fā)表時間:2021-08-09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二)。
經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高中教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教案可以讓上課時的教學氛圍非常活躍,減輕高中教師們在教學時的教學壓力。您知道高中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二)”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準確認讀課文下注詞語,并掌握它們的意義。2.了解排比、反復、對比的修辭方法在詩的運用和作用。3.學習用詩歌的形式描寫并抒發(fā)感情。4.學習、把握詩的節(jié)奏和旋律,體驗詩人對勞動人民真摯、熱烈的感情以及對舊
世界的仇恨和詛咒,提高審美能力。
過程與方法
先通過反復朗讀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變化與節(jié)奏和旋律的關系。接著對本詩的修辭手法及重點段落進行詳盡地分析,最后引導學生品析另一首詩歌,培養(yǎng)學生的詩歌欣賞水平。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貫穿全詩的思緒和激情,理解詩人對大堰河的贊美懷念之情,實質是對舊中國廣大勞動婦女的贊頌。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1.學習排比、反復、對比等修辭手法在詩中的運用和作用。2.了解并學習詩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難點使學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詩歌中的真情實感,體會作者用情作詩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學突破
應在反復朗讀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會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然后針對某一具體段落仔細推敲,體會作者抒情方式與寫作手段。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1.準備艾青的另一名篇《給烏蘭諾娃》,并設計一些練習題。2.了解一些關于詩人艾青的生平資料及該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
弗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認真并帶感情的朗讀詩歌多遍,準確認讀課文下的注釋及課后列出詞語。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1.導入 課文 1.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者資料2.字詞練習 2.完成字詞練習3.范讀并引導學生感受文意 3.初步感受文意,體會詩歌的節(jié)奏與韻律特色4.指導劃分層次,歸納層意 4.反復朗讀課文,劃分層次,概括層意
一、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師:詩歌這種體裁,對我們來說已經不再陌生,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接觸過許多類型的詩歌,而今天我們要欣賞的是當代詩人——艾青的名作。有誰能告訴我一些關于作者艾青的資料?
抽學生簡述作者的生平。
2.師:大家回答得不錯,艾青的主要作品有《歡呼集》、《寶石的紅星》、《黑鰻》、《海岬上》等。他的詩運用散文化的語言,抒發(fā)思想感情,刻畫藝術形象,語言樸素清新,韻律和諧,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1.積極回答問題,就所了解的知識對艾青其人做基本簡介。
生:艾青,原名蔣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華縣皈田蔣村。他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192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專修繪畫。1932年回國,參加中國左翼美術家聯(lián)盟,因從事愛國運動被捕,在獄中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
1935年10月出獄,次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大堰河》,受到文壇重視。
2.傾聽,作好相應記錄。
3.師:1933年,艾青因參加進步愛國活動被捕入獄。在陰冷的牢房中,詩人看著漫天飛舞的雪花,睹物思人,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詩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板書課題。
3.聽取老師介紹作者的寫作背景及原由,以便體會詩歌所要表達的感情。
二、字詞練習(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師:大家在課前都預習了這篇課文,文中有一些生字詞必須要先掌握了才能更好的理解文意。
導人隨堂練習1,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借助工具書或查閱相關資料,完成隨堂練習,掌握文中生字詞。
三、朗讀詩歌,初步感受文意(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范讀詩歌。注意朗讀時要講究節(jié)奏,強調按意義單位劃分這首詩的句子節(jié)奏,并有感情的朗讀。
2.抽取同學就所讀講講自己對這首詩的初步印象,并進行歸納。
師:詩人通過對自己乳母的回憶,抒發(fā)了詩人對乳母真摯的懷念和深切贊美的感情,進而表達了對廣大勞動婦女乃至勞動人民的摯愛,表達了對“不公道世界”的詛咒、控訴之。
1.聽教師范讀,體會詩歌韻律節(jié)奏,初步探悉作者感情。
2.暢談對這首詩的印象。
生:詩中描述的主人公是詩人的乳母,她是一位平凡、低微到連自己的姓名都沒有的勞動婦女,她勤勞、純樸、善良,但生活一直很貧困、艱難。
四、劃分層次。歸納層意(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歸納詩歌層次,并概括每個層次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wWw.zHE135.COm 零思考方案網】
2.師:這首詩分為幾個部分?
3.師:很好,現在我們來看看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是詩歌的前四段,它主要講了些什么,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呢?
點撥:詩歌第4段,詩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運用想像和聯(lián)想,描繪了一組冷落凄清的畫面:荒涼的墳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園地,長了青苔的石椅。通過一連串的排比,在對悲慘氣氛的濃重渲染中,深切地抒發(fā)了詩人對保姆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引出對大堰河悲慘一生的回憶。
4.師:第二部分又講述了些什么呢?
5.師:回答得很正確,詩歌的第三部分寫大堰河死后的凄涼和家人的悲慘遭遇,實則控訴了社會現實的黑暗,文中哪些語句可以表現出來?
6.師:詩歌的第四分部講了什么?
將上述內容梗概板書。(見課末板書)
1.按老師要求反復朗讀課文,就自己的理解劃分詩歌層次,并概括層意。
2.生:分為四個部分。
3.生:第一部分交代了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與“我”的關系。表現了詩人對乳母的深切懷念與痛悼。
在教師點撥下細細體會作者在該部分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4.生:第二部分是從第5段到第8段,集中刻畫了大堰河勤勞、善良的品德,抒發(fā)了詩人對她的深切眷戀與尊敬。
5.生:第10段寫大堰河的殯葬。用生前“四十幾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數不盡的奴隸的凄苦”,與死后“四塊錢的棺材和幾束稻草”、“幾尺長方的埋棺材的土地”相對比,深刻而生動地揭示了舊社會的黑暗。
6.生:第四部分是詩人呈給大堰河的挽歌和贊美詩,抒發(fā)了詩人對大堰河深情地懷念和由衷地贊美之情。
五、本課小結
這節(jié)課主要對作者艾青作了大致了解,初步體會了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初涉了詩歌所表達的感情。通過反復朗讀,對詩歌的層次及層意有了基本了解,理清了詩歌的結構。
六、課末板書設計 參考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第一層(1~4段):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與“我”的關系——懷念與痛悼第二層(5。8段):回憶大堰河辛勞而又悲苦的一生——眷戀與感激第三層(9。1l段):寫大堰河死后的凄涼和家人的悲慘遭遇——同情與控訴第四層(12.13):詩人呈給大堰河的挽歌和贊美詩——謳歌與贊美
教學步驟
(第2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1.探討作者所采用的寫作手法 1.細讀詩歌,分析探討寫作手法
2.深入理解 2.研讀重點段落,深入理解
3.指導品析《給烏蘭諾娃》 3.品析名篇,提升詩歌鑒賞水平
一、分析探討寫作手法(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師:詩歌不同于一般的記敘文和說明文,其形式不僅具有特殊性,更會采用多種寫作手法來表現內容,抒發(fā)情感。本文除了多處運用聯(lián)想、想像和對比以外,還多次運用排比,使內容凝煉,形式整齊,節(jié)奏鮮明,氣勢酣暢。另外,為了加強情感和音節(jié)的旋律,詩中大量運用了反復
1.生:本詩通過反復吟詠表現對大堰河的深情,許多節(jié)用了首尾詩句的反復手法,使詩歌一唱三嘆,回環(huán)婉轉,增強了詩歌的抒情效果。的修辭方法。這種手法有何作用?
2.請學生找出并朗讀詩歌中采用多種修辭手法的句段,并分析其作用。
指導完成課后思考與練習四。
3.師:從構思看,全詩前4個詩段從“今天”寫起,“睹雪思人”;最后兩個詩段又回到“今天”,來贊美大堰河。
第4詩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第12詩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兒是在獄里”,這兩句在全詩結構上起了什么作用?
2.仔細閱讀詩歌,找出采用各種修辭手法的段落語句,并就自己的理解分析其作用。完成課后思考與練習
四。
3.第4段中“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由獄中看到雪,聯(lián)想到大堰河的被雪壓著的墳墓,勾起對乳母的懷念,進而追憶她辛勞苦難,默默奉獻的一生。第12段“大堰河,今天,你的兒子是在獄里”中的“今天”與第4段中的“今天”相呼應,從回憶轉入現實,使時間線索更加清晰。
二、研讀重點段落。深入理解(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師:前邊我們對整首詩進行了閱讀分析,現在我們選取幾個重點章節(jié)來研讀,有誰愿意給大家朗讀一下第7、8段?
2.師:第7段中用詩人自家優(yōu)越的條件,與大堰河的貧困條件相對比,但在這種優(yōu)越的條件中,我的心情卻是忸怩不安的?!扳钼醪话病币辉~表明“我”在保姆家生活慣了,進而說明“我”與地主家庭的疏遠與隔閡。
請在詩句中找出一句相同的話來證明,并分析它們表達了什么?
3.師:詩歌第8段寫道“大堰河為了生活……就開始用抱過我的手臂勞動
1.深情地朗讀詩歌第7、8段。
2.跟隨教師講解理解重點段落,試著分析并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生:“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明明自己是這個家庭的成員,卻說成是“新客”,表明了對大堰河的深厚的感情,以及對自己親生父母的陌生。
3.生:表現了大堰河的勤勞與善良,以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了”。這節(jié)詩里所描述的大堰河不是像第5段那樣為自家干活,而是到地主家(“我”的家)干活,從而取得報酬養(yǎng)活自己一家。勞動是繁重而多樣的,然而她卻總是“含著笑”,這表明了她的什么品質?
4.師:聯(lián)系第6段所寫“我”離開大堰河家時,她居然“哭”了,那么在第8段中反復寫她“笑”,就有了更深一層的含義,請問是什么含義?
4.生:表明了大堰河對乳兒的深深的愛,為能夠和乳兒在一起而“笑”。
這是真正的母愛!是超越了一切功利關系的愛。
三、賞析《給烏蘭諾娃》(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師:通過對教材所選詩歌的學習,我
們對艾青的詩歌有了初步印象,為
了加深對其風格和思想的了解,提
高我們的閱讀能力,我選取了他的
另一首詩讓大家欣賞。
板書詩歌《給烏蘭諾娃》,抽學生朗
讀。
2.指導完成隨堂練習2。
1.充滿感情的朗讀《給烏蘭諾娃》,體
會詩歌所要表達的意思,感受詩歌
的意境美。
2.回答問題,聽取教師評講,在教師的
常導下體會詩歌的蕁杏特色與思想
情感。
四、本課小結
本節(jié)課通過對重點段落的研讀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分析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手法及該詩的藝術特色。為了提高學生閱讀欣賞詩歌的能力,本節(jié)課還引導學生品析了艾青的另一名篇《給烏蘭諾娃》。
五、課末板書設計 參考
給烏蘭諾娃——看芭蕾舞(小夜曲)后作像云一樣軟。像風一樣輕,比月亮更明亮,比夜更寧靜——人體在太空里游行,不是天上的仙女.卻是人間的女神,比夢更美比幻想更動人——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結晶。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詩人傾吐對大堰河的愛,這種愛是同對黑暗社會(“這不公道的世界’’)的恨聯(lián)系在一起的。請找出表現詩人憎恨黑暗社會的詩段,說說有什么作用。
練習設計
隨堂練習設計1.給下列詞注音釋義,并用它們造句。 典押忸怩冰屑悉索凌侮叱罵漂泊2.閱讀詩歌《給烏蘭諾娃》,并完成下列問題。(1)找出詩中最能體現芭蕾舞姿的比喻句。(2)說說破折號在這里的作用和好處。(3)詩的語言是形象的,試分析頭兩句把演員翩翩的舞姿用自然界的云、風比喻的藝術效果。
(4)詩中“不是……卻是”是什么關系?詩人這么寫的用意是什么?
個性練習設計
試著用簡短的一段話或幾行詩來贊美你身邊勞動者的形象。
教學探討與反思
這是一首抒情性很強的詩歌,但并不排斥敘事,甚至是細節(jié)描寫,因此一定要j學生反復閱讀,充分體會詩人滿懷的激情。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也是此詩一大j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反復閱讀中體會并學習這些修辭手法。
相關知識
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優(yōu)秀教學設計(二)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每次教學前有自己的事先計劃,教師要準備好教案為之后的教學做準備。教案可以保證學生們在上課時能夠更好的聽課,使教師有一個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教案的內容要寫些什么更好呢?下面的內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優(yōu)秀教學設計(二),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優(yōu)秀教學設計(二)
一、教學目標:
1、詩歌的朗讀指導,思想情感體會;
2、詩歌語言表達技巧的體會、學習;
3、“大堰河”形象的把握。
二、教學重點:
1、詩歌蘊含的思想情感體會;2、語言特點分析。
三、教學難點:詩歌中豐富而細膩的情感揣摩品味。
四、教學方法:擬采用朗讀法、合作探究法、師生互動問答法等。
五、教具準備:教本、教案、有關多媒體課件。
六、導學設計過程
1、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保姆”這種工作的內容嗎?學生答,師點評-----今天,我們學習現代著名詩人艾青的詩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板書課題)。請大家看大屏幕,了解有關背景資料------請大家齊聲讀出來。
2、請同學們把全詩的13個詩節(jié)標上序號。
3、教師范讀1—3節(jié)詩歌,之后提出閱讀要求:有表情朗讀,準備3分鐘,自由舉手讀自己喜歡的詩節(jié)。(要求先說喜歡的詩節(jié)番號)
4、在學生讀詩節(jié)結束的時候,要求學生談自己喜歡的理由和自己的理解,及時點評讀的效果,師生互動,并趁機對學生讀的詩節(jié)進行情感和語言技巧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教師做及時的有選擇的板書。具體的分析預設寫在教本上。
5、在分析詩歌內容差不多的時候,導引學生分析詩歌的內容與結構。啟發(fā)學生可能用到的預設問題:
A、詩歌哪些小節(jié)是寫回憶大堰河生前的往事的?
B、詩歌哪些小節(jié)是寫大堰河去世后的凄涼悲苦的結局的?
C、哪些詩節(jié)是對大堰河的大聲直接的贊美歌頌的?
D、哪些詩節(jié)明顯是對大堰河深情的感激和懷念,讓人情不自禁的想起她?
6、學生思考、與同桌討論,自由舉手回答自己的內容劃分。(要求學生答出詩節(jié)的序號)之后師生互動點評,形成統(tǒng)一的認識。然后,展示幻燈片,體會結構圖的內容。教師對結構圖作點評,幫助學生理解。
7、最后,全班齊讀第12—13詩節(jié)一遍,出示幻燈片,展示有關大堰河的墳墓圖片已經跟艾青的一往情深,加深印象。
8、如果有時間,讓學生以詩歌般的語言贊美自己的一個親人。師生適當點評。
可能用到的板書準備(視情況而作調整)
1節(jié):尊敬、懷念、憐愛 2節(jié):慚愧、感激 3節(jié):懷念、沉痛 4:感傷、感激、同情
5:沉痛、依依不舍、無奈 6:難過、不安 7:同情、憐惜、贊美
8:同情、感激 9:傷心、慚愧 10:感傷、痛苦、同情
11:悲哀、憤怒 12:無限的贊美、感激 13:無限的敬仰、贊頌
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二
經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在課堂積極的參與互動,幫助教師能夠井然有序的進行教學。寫好一份優(yōu)質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二”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二
教學目標與要求:
(1)體會詩歌真摯的感情(2)揣摩詩歌語言藝術,培養(yǎng)詩歌鑒賞力(3)訓練朗讀能力
重點:把握詩人感情和思路發(fā)展脈絡,體會詩人對保姆大堰河深切的懷念,同情,感激和贊美之情.
難點:賞析詩歌藝術特點:一是借敘事抒情,二是對比,反復,排比等表現方法的運用.朗讀的聲調,節(jié)奏的處理.
教具:多媒體
教程:
一,布置預習
收集有關艾青的資料,做好文學常識卡片,讀好預習提示了解本詩創(chuàng)作背景,
聽配樂朗誦尋找詩歌表達思路和感情線索.
二,導入
新課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歌唱母親,歌頌母愛是詩歌永恒的主題.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賞析現代著名詩人艾青獻給他的養(yǎng)母——大葉荷(大堰河)的贊美詩:《大堰河——我的保姆》.
三,明確學習目標(出示多媒體畫面)
顯示課題及具有雕塑效果的懷抱乳兒的大堰河的形象:大堰河——我的保姆
顯示學習目標
A,體會詩歌真摯的感情
B,揣摩詩歌語言藝術,培養(yǎng)詩歌鑒賞力
C,訓練朗讀能力
四,速讀全詩
(1)點撥研討作者的思路
明確:這首詩以追憶往事為線索展開思路:雪景——大堰河被雪壓著的墳墓——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死后一家人的命運——贊美詩呈給大堰河及所有勞動人民.
研討詩的詩體特征
明確:這是一首敘事抒情詩.
體會詩中所抒發(fā)的情感,把握詩的感情脈絡,完成思考和練習一
明確:顯示多媒體畫面
第一部分(1——3節(jié))
懷念與痛掉
第二部分(4——8節(jié))
眷念與感激
第三部分(9——11節(jié))
同情與控訴
第四部分(12——13節(jié))
謳歌與贊美
五,朗讀研討第一部分
學生朗讀概括主要內容:突出我與大堰河之間養(yǎng)育與被養(yǎng)育的關系.
著重體會第三小節(jié):
A,景物描寫的意境
特征:凄涼,衰敗,荒寂.
B,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這一詩句反復的作用:
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懷念之情.
C,揣摩這一小節(jié)朗讀的聲調
(低沉,緩慢)重音及停頓的節(jié)奏
六,點撥研討第二部分
學生概述第4
節(jié)主要內容
顯示多媒體畫面
搭好灶火之后
拾起雞蛋之后
抱
拍去炭灰之后
掐死虱子之后
撫摸
嘗過熟飯之后
包扎傷口之后
放好醬碗之后
補好破衣之后
(3)點撥討論多組鏡頭以排比句式組合在一起,用反復的手法突出抱,撫摸的動作的表達效果
明確:增強了語氣,豐富了內容,突出了重點,突出了大堰河慈愛,勤勞的形象.詩人回憶在大堰河家的生活,以把我抱在懷里撫摸我為中心描畫了8個生活鏡頭,表現出大堰河對乳兒深切的母愛.
(4)出示多媒體畫面:(大堰河懷抱乳兒,深情,凝重的畫面)
(5)學生想象描述大堰河的雙手:粗糙,黑,骨節(jié)粗大,但非常溫暖.
(6)激發(fā)聯(lián)想:大堰河勤勞慈愛的雙手使一個貧窮的家庭充滿溫馨,使這個被親生父母嫌棄的孩子得到了母愛.這雙手就成了母愛的象征.請同學回憶,聯(lián)想一下自己母親雙手的形狀,說一說在生活中有哪些細節(jié)讓你深深感到母愛的深廣.
朗讀研討第5,6小節(jié)
A,點撥討論:
回到生母家中的我的生活是富足豪華;但我的心情是忸怩不安,請談談個中緣由
明確:僅有物質生活但沒有愛.
B,研討詩人如何借助對比的表現手法來表達對大堰河的深厚感情
明確:鮮明的對比更能顯示大堰河家是貧窮的,但充滿了愛;我的家是富有的,但缺少愛.想起這些,詩人心里充滿了眷戀與感激.
作業(yè):
后記:
課題:大堰河——我的保姆
湖南省資興市黃草中學:黃晨銘
第5課
第課2時
課型:點撥法、討論法、朗讀法、體會法
編寫日期:2005年3月6日
執(zhí)行日期:3月7日
總序號:10
教學目標與要求:
(1)體會詩歌真摯的感情(2)揣摩詩歌語言藝術,培養(yǎng)詩歌鑒賞力(3)訓練朗讀能力
重點:把握詩人感情和思路發(fā)展脈絡,體會詩人對保姆大堰河深切的懷念,同情,感激和贊美之情.
難點:賞析詩歌藝術特點:一是借敘事抒情,二是對比,反復,排比等表現方法的運用.朗讀的聲調,節(jié)奏的處理.
教具:多媒體
教程:
繼續(xù)研讀詩歌:
第7小節(jié),討論:大堰河在忙碌,貧困的生活中為什么總是含著笑?
顯示多媒體畫面:
笑
洗衣
洗菜
切菜
喂豬
燉肉
曬麥
明確:大堰河純樸,寬厚,如同祥林嫂命運悲慘但很容易滿足,靠雙手吃飯,并無過多的祈求,詩人對大堰河既贊美又同情.
朗讀研討第8小節(jié)
用一個詞概括本節(jié)內容:深愛.
點撥討論
:詩中哪些細節(jié)表現了大堰河對乳兒的深愛
明確:切糖,貼畫,贊美乳兒,做夢.
點撥討論:為什么說大堰河的夢表現了大堰河對乳兒的深愛
明確:這是大堰河對乳兒的祝愿,期盼乳兒長大,成人,成才,成家,生活美滿.由此可見大堰河內心世界豐富美好
七,點撥研討第三部分
(1)
揣摩朗讀的聲調與節(jié)奏
明確:抑郁,哀傷,沉重,緩慢.
(2)顯示多媒體畫面:(大堰河的墳墓)
點撥討論:大堰河的墓是多么渺小不起眼,這表明大堰河死后得到的很少很少,而大堰河一生付出卻是那樣的多,這說明了什么
明確:社會的不公道.
指導學生用憎恨的語氣朗讀11小節(jié)
教師點撥:大堰河出身貧苦,地位卑微,但她勤勞,善良,淳樸,仁厚,像一座令人肅然起敬的雕像,永遠矗立在詩人的心中同時也將會矗立在我們每一位讀者的心中,讓詩人及每一位讀者情不自禁地唱一曲贊美的詩呈獻給這位神圣的母親.
鑒賞體會第四部分
(1)顯示多媒體圖畫:(大堰河辛勤勞作的身影)
(2)播放配樂朗讀錄音
(3)討論大堰河的靈魂為什么是紫色的
明確:紫色象征高貴,紫色的靈魂,熱切地贊頌了大堰河高貴美好的心靈.
(4)討論:這首熱烈,深沉的贊美詩僅僅呈給大堰河一個人嗎
明確:不僅僅獻給大堰河,也呈她的兒子們,呈給千千萬萬大堰河般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
九,總結全文
教師點撥:一個地主的兒子卻把他心中最深情的贊歌唱給千千萬萬的如大堰河般的勞動人民,這在30
年代中國文壇實屬難能可貴.
顯示多媒體畫面
大堰河:勤勞
善良
仁厚
慈愛
我:
懷念
感激
憎恨
贊美
教師小結:艾青的這首詩感情真摯,全詩通過一組組意象排列寫了大堰河凄苦的一生的片斷,構成了由懷念到感激由同情到控訴再到贊美的跌宕旋律,借助于排比,反復,對比等手法表達了詩人鮮明的愛憎.
十,布置作業(yè)
反復朗讀全詩
課外閱讀艾青詩作:《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手推車》《我愛這土地》《給烏蘭若娃》《礁石》,談談你對艾青詩的認識,寫一篇三四百字評論.
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
經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的任務之一。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在課堂積極的參與互動,幫助教師緩解教學的壓力,提高教學質量。你知道如何去寫好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
教學目的
1.認識舊社會的黑暗和不公,學習勞動人民無私的奉獻精神。
2.學習、把握詩中的節(jié)奏和旋律,體驗詩人對勞動人民真摯、熱烈的感情以及對舊世界的仇恨和詛咒,提高審美能力。
3.認識本詩通過記事寫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點,學習對比、反復、排比等表現方法。
4.提高朗讀自由體新詩的能力。
教學設想
借助朗讀本詩的錄音帶,加強朗讀指導,著重體會詩中強烈的節(jié)奏和流暢跌宕的旋律;本詩通過記事寫人來抒情,這是區(qū)別一般抒情詩的最主要的特色,應作為教學的重點;詩人在構思詩篇時,把自己起伏的思緒,奔騰的激情作為最主要的依據,這一點比較難以捉摸,應作為教學難點。
教學時教3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指導朗讀;明確這首詩的抒情特點;理清本詩的抒情結構。
導入新課
1.背誦《水調歌頭·游泳》。
2.提問:《水調歌頭·游泳》和《沁園春·長沙》這兩首詞在抒情方面的特點是什么?《大堰河——我的保姆》和這兩首詞相比,不同點在哪點?
明確:借景抒情。先寫景,后抒情,情由景生。這種抒情方法,可以稱為間接抒情法?!洞笱吆印业谋D贰吠瑯邮鞘闱樵?,但是抒情的方法與《詞二首》大不一樣。它們的不同處:
(1)《詞二首》主要運用間接抒情的方式,《大堰河——我的保姆》除了運用間接抒情外,也運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如詩歌的最后兩段,詩人直抒胸臆,直接表達熾熱的感情。
(2)《詞二首》主要是借景抒情,《大堰河——我的保姆》則主要通過記事寫人來抒情,邊敘事寫人,邊抒發(fā)感情。
(3)《詞二首》通過想象、聯(lián)想以及借助神話傳說等抒情,增強詩歌的浪漫主義色彩?!洞笱吆印业谋D贰酚门疟?、對比、反復等手法抒發(fā)感情,強調了對大堰河深深熱愛和對舊世界憤恨的感情。
在學習《大堰河——我的保姆》時,要牢記這些特點。
3.播放本詩朗讀錄音帶,以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
指導預習:
根據課文《預習提示》和注釋自學,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要求學生把難懂的字、詞、句寫到黑板上,引導學生查閱工具書,盡可能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
研習新課
1.作者介紹
艾青,原名蔣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華縣畈田蔣村。艾青出生時難產,一位算命先生胡說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他被送到貧苦的大堰河家去撫養(yǎng),5歲被領回家中開始讀書,但依然受冷遇,不準稱自己的父母為爸爸媽媽,只準叫叔叔嬸嬸。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在“冷漠和被岐視的空氣里長大”的。
艾青寫這首詩,既是對保姆大堰河的感激,也是對黑暗世界的詛咒。同時表現出作者背叛地主階級,向勞動人民靠攏的真誠愿望。
2.學生試讀。
除要求準確、清楚之外,還要注意表達出本詩的節(jié)奏和旋律。
讀后要進行正音。
3.理出本詩的抒情結構。
這首詩比較長,詩人憑借自己的激情任意揮灑,奔騰起伏,不拘一格。為了準確把握本詩的思想感情,必須理出它的抒情脈絡和結構。
提問:全詩共13節(jié),根據詩人感情和思緒的發(fā)展脈絡,可以劃分幾個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回答:共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3節(jié)),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以及她與我的關系,表現了詩人對乳母的深切懷念和痛悼。
第二部分(4─8節(jié)),回憶大堰河辛勞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畫了大堰河勤勞、善良的品德,抒發(fā)了詩人對她深切的眷戀與尊敬。
第三部分(9─11節(jié)),寫大堰河死后的凄涼和一家人的悲慘遭遇,詛咒和控訴了黑暗的社會現實。
第四部分(12─13節(jié)),是詩人呈給大堰河的挽歌和贊美詩,抒發(fā)了詩人對大堰河深情的懷念和由衷的贊美之情。
這4部分中有一條貫串始終的感情線索,那就是詩人對大堰河的摯愛以及對舊社會的痛恨。有了這條感情線索才使本詩成為一個藝術整體。
4.深入研究、體會本詩的構思特點。
詩人在構思本詩時,把自己起伏的思緒,奔騰的激情作為最主要的依據,時而記人寫事,時而直抒胸臆;時而回憶歷史,進而直面現實;時而寫保姆,時而寫詩人自己;時而詳寫,時而略寫,任意揮灑,無拘無束。請學生舉例說明。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可作如下的歸納:
第一部分,詩人告訴我們,由于看到雪才想起保姆大堰河悲苦的一生,這是寫本詩的導火線。在具體安排上,卻一開始交代大堰河與我的關系,她沒有姓,沒有名,缺少獨立的人格。這樣的安排是為了突出詩人強烈的感情,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在激情的推動下,回憶大堰河對我的撫愛。為了充分地表現這種愛,詩人不惜筆墨進行鋪排,又寫她在自己家里的陌生、忸怩之感襯托大堰河的可親可愛。
第三部分,用敘述方法,寫大堰河死后的凄涼和一家人的悲慘遭遇。這是詩人最感痛苦的事。他用舒緩的筆調,邊敘述,邊嘆息,更顯得沉痛。
第四部分,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詩中的感情推向高潮。詩人的感情到了極致,往往要拋棄具體的敘述或描寫,借助直抒胸臆的方式,宣泄自己心中火山噴發(fā)似的激情,第12、13節(jié)便是明證。第13節(jié),感情最強烈,語句卻最少。詩人的選擇是正確的,語言嚕蘇,就難以充分表現自己心中的強烈的激情。
鞏固練習:
1.完成“思考和練習”一??上扔蓪W生用簡要的語言板書在黑板上,師生共同評議和補充。
2.完成“思考和練習”二。
參考答案:①使時間線索更加清楚。從現實轉入回憶,再從回憶轉入現實,有了上述交代,不至于產生混亂。②相互呼應,使結構緊湊。
3.朗讀兩遍(課外進行)。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1.分析討論保姆大堰河的形象。
2.領會詩歌寫人的特點。
3.學習邊敘事邊抒情以及直抒胸臆的方法。
導入新課
提問:本詩與《詞二首》在抒情方法上各自有什么特點?
答案見第一課時。從檢查已學過的知識入手,引導學生分析大堰河形象。
指導預習
1.學習詩歌要根據每一篇詩的特點進行。這首詩雖然也是抒情詩,但它是通過敘事寫人來抒情的,因此,我們要把對大堰河的刻畫作為重點來學習、分析。
2.詩歌寫人與小說寫人不一樣。它要求選擇最富有典型意義的又飽含詩意的細節(jié)刻畫人物。語言要極其精煉。詩歌這種特殊的文體。規(guī)定它在寫人時不能像小說那樣精雕細刻,全面鋪開。
布置預習思考題:
1.從哪些地方表現出大堰河對詩人有慈母般的愛?
2.大堰河勤勞純樸、寬厚善良、只求奉獻的精神品質在哪些地方表現出來?
3.為什么說大堰河的形象意義決不僅僅是對大堰河個人的謳歌與贊美?
4.本詩除了通過對大堰河形象的塑造進行抒情外,還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進行抒情。這具體表現在何處?
根據預習提綱,學生自學。再分小組討論。討論后,每組派代表一名回答一題,經師生評議、補充,統(tǒng)一認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預習思考題的參考答案:
第1題:主要表現在第4、5、8節(jié)里。在第4節(jié),用八個排比句集中寫大堰河對乳兒的愛。這八句實在是八個出色的細節(jié),把她的愛心寫得非常具體、充分。“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里,撫摸我”兩句首尾反復,起了點化、強調感情的作用。在第5節(jié),敘寫“我被生我的父母領回到自己的家里”之后,發(fā)問道:“啊,大堰河,你為什么要哭?”顯而易見,從哭聲中傳達出來的是對乳兒的愛。這種間接表現的方法是十分有力的。在第8節(jié),進一步寫大堰河對乳兒之愛,其細節(jié)有切糖、夸畫、贊兒、夢做“婆婆”等。特別是那個夢,表現她具有美麗、豐富的內心世界,寫得浪漫,富有幻想、激情。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愛至極致,不禁做起夢來。她的夢可以看作對乳兒的祝福,當然也表現出她個人的精神要求。不過,她很本分,知道自己地位低下,不配享受這幸福,所以她不敢把夢對人說。
第2題,在第4節(jié),描寫她在家整天做家務,帶孩子,忙得不可開交,在第7節(jié),用6個排比句集中寫她在乳兒家勞動,年復一年,始終“含著笑”,顯得那樣勤勞純樸,寬厚善良。為了乳兒,為了一家人的生活,洗衣、做菜、喂豬、熬湯、收麥曬豆……什么都肯干,表現出無私的奉獻精神。
第3題,大堰河的性格特征和不幸遭遇,在舊社會頗有典型性。詩人在第12節(jié)里明確寫道:這首詩是“呈給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們的兒子?!庇纱丝梢?,“大堰河”是千千萬萬勞動婦女的化身,是人類的保姆。詩人對她的謳歌和贊美,實質上是對廣大勞動婦女的謳歌和贊美。
第4題,第1、2、12、13節(jié)都是詩人直抒胸臆。
討論小結:
這首詩選擇了大堰河若干生活片段,一系列細節(jié),多側面地展示了她豐富的個性。大堰河勤勞純樸、善良無私,在她身上概括了千百萬勞動婦女的共同品質。她的悲劇命運很有典型性。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了詩人對勞動婦女的深切同情,也表達了對舊社會的憤怒控訴。
鞏固練習:
1.完成“思考和練習”三、四。
2.本詩用了排比、反復的修辭手法,請尋找這類句子,反復朗讀,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第三教時
教學要點
1.學習、體會抒情主人公——“我”的個性特征。
2.學習對比的寫作手法。
3.學習排比、反復等修辭手法。
導入新課
提問:大堰河是怎樣的藝術形象?詩人塑造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稍作點撥:詩人塑造大堰河形象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提問:詩人除了通過塑造大堰河形象進行抒情之外,還采用什么方法?
明確:直抒胸臆。
借塑造形象抒情或直抒胸臆,都是為了塑造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霸娧灾??!比鄙偈闱橹魅斯头Q不上抒情詩。抒情主人公一般是詩人自己,但又不限于詩人自己,往往形成一個獨特的藝術形象。在學習本詩時要注意這個問題。
研習新課
1.引導學生討論抒情主人公形象。
提問:《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抒情主人公有哪些特點?
在討論的基礎上,對詩中抒情主人公的特點作如下歸納:
(1)對勞動人民非常熱愛,對撫育他成長的大堰河充滿懷念和感激之情;
(2)他憎恨自己出身的那個階級,憎恨黑暗的舊社會,是地主階級的“叛徒”;
(3)感情真摯、熱烈,襟懷坦白,愛憎分明。
艾青曾多次說過:“詩人必須說真話?!八€說:“詩人只能以他的由衷之言去震撼別人的心?!边@首詩正是依靠真情實感方才打動千百萬讀者的心。
2.引導學生體會本詩的節(jié)奏和旋律。
這首詩比較散文化,有人稱它為“散文詩”。但閱讀時并不感到“散”,其原因在于詩中有節(jié)奏和旋律。這種節(jié)奏和旋律取決于詩人起伏的思緒和奔涌的激情。
指名分段朗讀,體會詩的節(jié)奏和旋律。
朗讀提示:
第一部分:第1、2節(jié)充滿懷念和同情,語調舒緩。第3節(jié),感情沉痛、悲哀,語調低沉、有力。
第二部分,著重寫回憶,感情上時喜時悲,變化不定。閱讀時也要隨之節(jié)奏多變,構成變化多端的旋律。
第三部分,寫大堰河死的凄涼,節(jié)奏應放慢。
第四部分,是獻給大堰河的贊美詩,感情熾熱,因而要節(jié)奏強烈,旋律加快。最后一節(jié),詩人的感情已走向高潮,朗讀時也應熱情奔放,把火山噴發(fā)似的感情傳達出來。
3.學習排比、反復的修辭手法。
詩人感情的節(jié)奏和旋律總是通過語言表現出來的。本詩運用排比和反復的修辭手法,把詩人的感情表現得相當充分、有力。
提問:本詩哪些地方運用了排比和反復的手法?舉出例子后,請談談它們所起的作用。
回答:如第4節(jié)中的八個排比句,第7節(jié)中六個排比句,都使內容凝練,形式整齊,節(jié)奏明快,氣勢酣暢,有力地傳達了詩人對大堰河真摯的愛。第1節(jié)的首尾兩句,反復吟詠“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現了詩人對她特有的深情。第3節(jié),首尾句反復寫道:“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有力地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4、6、7、8、9、11節(jié),都采用開頭和結尾詩句反復的手法,增強了詩歌的抒情效果。
4.學習對比的寫作方法。
為了表現詩人愛憎分明的感情,本詩多處采用對比的寫法??梢韵茸寣W生尋找這類句子,體會它們所起的作用。教師要注意引導和點撥,著重體會第4、6節(jié)的對比。這兩節(jié),把兩個家庭的生活狀況進行對比描寫,雖然沒有發(fā)什么議論,但詩人的感情傾向不言自明。此外,如美麗的夢境和凄慘的死亡,生前的辛勤操勞和死后的凄苦悲涼,這些都加強了詩歌的抒情氣氛以及對主題的表達。
鞏固練習:
完成“思考和練習”五。
〔附〕一、板書設計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二、關于“紫色的靈魂”的理解
有一種說法:紫色是悲哀、不幸或傷痛、死亡的象征。這不符合詩意的。我認為,紫色應是高貴的象征。請看以下例證:
在古代,帝王稱為“紫微星”,宮墻的顏色用紫紅色,“紫氣”用指帝王之氣,皇誠稱為“紫禁城”,皇宮稱為“紫閣”“紫臺”,如杜甫《詠懷古跡》詩有“一去紫臺連朔漠”句,其中“紫臺”就是皇宮;劉禹錫“紫陌紅塵拂面來”詩句中的“紫陌”也指京城(道路)。不僅如此,古代服飾的顏色也以紫色為貴?!掇o?!贰白弦隆痹~條注:“紫衣,紫色的袍,古代公服。杜預注:‘紫衣,君服’。唐制,親王及三品服用紫”?!冬F代漢語詞典》對“青紫”一詞這樣注釋:“指古代高官印綬服飾的顏色,比喻高官顯爵?!惫旁娎镎f:“朱紫盡公侯”,這里的“朱紫”指的是王公貴人的服色。
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三)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方面無論做什么事都有計劃和準備,作為高中教師就要根據教學內容制定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們充分體會到學習的快樂,讓高中教師能夠快速的解決各種教學問題。所以你在寫高中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三)”,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三)
【學習目標】
1、反復朗讀,理清思路,把握全詩的感情基調。
2、標出詩中運用排比、反復、對比等修辭手法的詩句,體會其表達作用。
【學習重點】
反復朗讀,體驗詩人對大堰河的熱烈、真摯的感情,把握大堰河的形象特征。
【學習難點】
揣摩排比、反復、對比等修辭手法對表達感情的作用。
【學習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
【知識鏈接】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現代著名詩人艾青獻給他的乳母——大葉荷(大堰河)的贊美詩。詩的內容帶有自傳性質,所寫都是詩人的真實經歷和真切感受。這首抒情長詩,以深沉、真摯的感情,歌頌了貧農婦女大堰河勤勞善良的美好品質,描寫了她的悲慘命運,并詛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慘命運的黑暗社會。
艾青簡介:艾青,原名蔣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出生時母親難產,算命先生說他會“克死父母”,因此被寄養(yǎng)到大堰河家,艾青就是吮吸著大堰河的乳汁,在她的精心愛撫下成長的。直到五歲才被領回家,仍然受家庭歧視,規(guī)定他不能叫父母為爸爸媽媽,而要叫叔叔嬸嬸。
現代詩歌的鑒賞,旨在讓學生“了解詩歌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重要作家知識及其他文學知識,能用于分析作品,幫助對作品的理解。”
熟讀成誦,把握基調。通過誦讀,才能感受到詩歌藝術獨一無二的音樂美和韻律感,同時亦能把握住詩歌的情感基調。
捕捉意象,走入背景?,F代詩歌以其豐富的意象、意象群勾畫著詩人的情感。鑒賞現代詩歌,就得把詩中的意象一一羅列出來,再聯(lián)系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去審視詩人創(chuàng)設這一意象的用意。
感受意境,品評方法。捕捉了詩中的意象,也就獲得了鑒賞詩歌的“入場券”。詩歌由意象構成的意境其實是詩人用以“言志”的載體。通常詩的意境是以象征、比喻、暗示等手法予以表現的。
前后貫通,明確主題。在經歷了誦讀,捕捉意象,聯(lián)系背景分析品評意境之后,詩歌的主題便脫穎而出了。
【學習過程】
一、文學常識與基礎知識積累做一做,我一定能過關
(學法:參考課下注釋,查閱工具書)
1.本文是作者(原名)于1933年在獄中寫的一首詩,敘述了大堰河的,謳歌了大堰河的美好品質和高貴靈魂,憤怒控訴了造成她悲慘命運的。
2.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典押忸怩凌侮叱罵醉酒
咒語擁抱荊棘輝煌悄然
二、理清文章的結構一試身手,我最棒
4.朗讀課文,理清思路,把握全詩的感情基調
(學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出感情,以作者感情為線索,梳理課文的結構,劃分層次。)
(1)這是一首敘事抒情詩,以追憶往事為線索展開思路:
(2)詩歌結構層次
(3)詩的情感
三、理解文章內容相信自己,我能成功
5、作者運用修辭手法分別表達了哪些情感
(學法:朗讀課文,標出詩中運用排比、反復、對比等修辭手法的詩句,討論其表達作用。)
四、學習反思
五、課堂檢測
朗讀成誦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反復朗讀,把握大堰河的形象特征。
2、品讀重點段落,了解大堰河的悲慘命運,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和改造不合理社會的責任感。
[學習重點]
把握大堰河的形象特征。
[學習難點]
了解大堰河的悲慘命運的社會根源。
[學習方法]
誦讀法、批注法、討論法
[學習過程]
一、詩歌中對大堰河的描寫
(學法指導:勾畫圈點,深入思考,小組討論)
1、(1)詩歌開篇說“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莊的名字”,反映出大堰河怎樣的社會地位?
(2)詩歌的4—8節(jié)回憶了大堰河的一些什么事情?體現出大堰河怎樣的性格特征?
(3)大堰河死后的情形如何?對表現大堰河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2、大堰河的形象:
二、分析大堰河的悲慘命運。
2、第三節(jié)運用了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樣的氣氛?
(學法指導:小組討論,分析原因)
2、大堰河的悲慘命運是誰造成的?她的悲慘命運告訴了我們什么?
五、拓展延伸,
課外閱讀艾青的《我愛這土地》,感悟作者的愛國之情。
六、學習反思
七、課堂檢測
按要求答題。
1.課文注釋說,作者的保姆原沒有名字,因她娘家住在金華縣大葉荷村,所以大家都叫她大葉荷??勺髡咴谠娭袇s利用諧音,把她的名字改為“大堰河”。作者為什么這樣做?()
A.偶然的,沒有內在的含義。
B.覺得“大葉荷”不好聽,所以利用諧音改為“大堰河”。
C.因為人們常把養(yǎng)育自己的河流比作母親,用諧音就暗含了這一層意思。
D.因為家鄉(xiāng)有一條河叫“大堰河”,正好和“大葉荷”是諧音。
2.“我是地主的兒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長大了的大堰河的兒子。”這句坦誠的聲明告訴我們()
A.“我”雖然出身于地主家庭,但是,卻是農民的兒子。
B.“我”和大堰河的養(yǎng)育關系比和生身父母的血緣關系更親密。
C.“我”是地主的兒子,和大堰河只不過是養(yǎng)育關系。
D.“我”不忘養(yǎng)育之恩。
3.“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時,乳兒不在她的旁側?!弊髡咭辉購娬{“乳兒不在她的旁側”是為了說明()
A.大堰河死得很凄涼。
B.大堰河臨死時仍在牽掛她的乳兒。
C.“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去聯(lián)系。
D.“我”的遺憾自責的心情。
4.為了加強情感和音節(jié)的旋律,詩中采用的修辭手法有()
A.排比夸張重復B.對比重復擬人
C.重復排比對比D.借代對比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