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小學語文
發(fā)表時間:2021-07-31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二。
經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在課堂積極的參與互動,幫助教師能夠井然有序的進行教學。寫好一份優(yōu)質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二”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二
教學目標與要求:
(1)體會詩歌真摯的感情(2)揣摩詩歌語言藝術,培養(yǎng)詩歌鑒賞力(3)訓練朗讀能力
重點:把握詩人感情和思路發(fā)展脈絡,體會詩人對保姆大堰河深切的懷念,同情,感激和贊美之情.
難點:賞析詩歌藝術特點:一是借敘事抒情,二是對比,反復,排比等表現方法的運用.朗讀的聲調,節(jié)奏的處理.
教具:多媒體
教程:
一,布置預習
收集有關艾青的資料,做好文學常識卡片,讀好預習提示了解本詩創(chuàng)作背景,
聽配樂朗誦尋找詩歌表達思路和感情線索.
二,導入
新課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歌唱母親,歌頌母愛是詩歌永恒的主題.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賞析現代著名詩人艾青獻給他的養(yǎng)母——大葉荷(大堰河)的贊美詩:《大堰河——我的保姆》.
三,明確學習目標(出示多媒體畫面)
顯示課題及具有雕塑效果的懷抱乳兒的大堰河的形象:大堰河——我的保姆
顯示學習目標
A,體會詩歌真摯的感情
B,揣摩詩歌語言藝術,培養(yǎng)詩歌鑒賞力
C,訓練朗讀能力
四,速讀全詩
(1)點撥研討作者的思路
明確:這首詩以追憶往事為線索展開思路:雪景——大堰河被雪壓著的墳墓——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死后一家人的命運——贊美詩呈給大堰河及所有勞動人民.
研討詩的詩體特征
明確:這是一首敘事抒情詩.
體會詩中所抒發(fā)的情感,把握詩的感情脈絡,完成思考和練習一
明確:顯示多媒體畫面
第一部分(1——3節(jié))
懷念與痛掉
第二部分(4——8節(jié))
眷念與感激
第三部分(9——11節(jié))
同情與控訴
第四部分(12——13節(jié))
謳歌與贊美
五,朗讀研討第一部分
學生朗讀概括主要內容:突出我與大堰河之間養(yǎng)育與被養(yǎng)育的關系.
著重體會第三小節(jié):
A,景物描寫的意境
特征:凄涼,衰敗,荒寂.
B,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這一詩句反復的作用:
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懷念之情.
C,揣摩這一小節(jié)朗讀的聲調
(低沉,緩慢)重音及停頓的節(jié)奏
六,點撥研討第二部分
學生概述第4
節(jié)主要內容
顯示多媒體畫面
搭好灶火之后
拾起雞蛋之后
抱
拍去炭灰之后
掐死虱子之后
撫摸
嘗過熟飯之后
包扎傷口之后
放好醬碗之后
補好破衣之后
(3)點撥討論多組鏡頭以排比句式組合在一起,用反復的手法突出抱,撫摸的動作的表達效果
明確:增強了語氣,豐富了內容,突出了重點,突出了大堰河慈愛,勤勞的形象.詩人回憶在大堰河家的生活,以把我抱在懷里撫摸我為中心描畫了8個生活鏡頭,表現出大堰河對乳兒深切的母愛.
(4)出示多媒體畫面:(大堰河懷抱乳兒,深情,凝重的畫面)
(5)學生想象描述大堰河的雙手:粗糙,黑,骨節(jié)粗大,但非常溫暖.
(6)激發(fā)聯想:大堰河勤勞慈愛的雙手使一個貧窮的家庭充滿溫馨,使這個被親生父母嫌棄的孩子得到了母愛.這雙手就成了母愛的象征.請同學回憶,聯想一下自己母親雙手的形狀,說一說在生活中有哪些細節(jié)讓你深深感到母愛的深廣.
朗讀研討第5,6小節(jié)
A,點撥討論:
回到生母家中的我的生活是富足豪華;但我的心情是忸怩不安,請談談個中緣由
明確:僅有物質生活但沒有愛.
B,研討詩人如何借助對比的表現手法來表達對大堰河的深厚感情
明確:鮮明的對比更能顯示大堰河家是貧窮的,但充滿了愛;我的家是富有的,但缺少愛.想起這些,詩人心里充滿了眷戀與感激.
作業(yè):
后記:
課題:大堰河——我的保姆
湖南省資興市黃草中學:黃晨銘
第5課
第課2時
課型:點撥法、討論法、朗讀法、體會法
編寫日期:2005年3月6日
執(zhí)行日期:3月7日
總序號:10
教學目標與要求:
(1)體會詩歌真摯的感情(2)揣摩詩歌語言藝術,培養(yǎng)詩歌鑒賞力(3)訓練朗讀能力
重點:把握詩人感情和思路發(fā)展脈絡,體會詩人對保姆大堰河深切的懷念,同情,感激和贊美之情.
難點:賞析詩歌藝術特點:一是借敘事抒情,二是對比,反復,排比等表現方法的運用.朗讀的聲調,節(jié)奏的處理.
教具:多媒體
教程:
繼續(xù)研讀詩歌:
第7小節(jié),討論:大堰河在忙碌,貧困的生活中為什么總是含著笑?
顯示多媒體畫面:
笑
洗衣
洗菜
切菜
喂豬
燉肉
曬麥
明確:大堰河純樸,寬厚,如同祥林嫂命運悲慘但很容易滿足,靠雙手吃飯,并無過多的祈求,詩人對大堰河既贊美又同情.
朗讀研討第8小節(jié)
用一個詞概括本節(jié)內容:深愛.
點撥討論
:詩中哪些細節(jié)表現了大堰河對乳兒的深愛
明確:切糖,貼畫,贊美乳兒,做夢.
點撥討論:為什么說大堰河的夢表現了大堰河對乳兒的深愛
明確:這是大堰河對乳兒的祝愿,期盼乳兒長大,成人,成才,成家,生活美滿.由此可見大堰河內心世界豐富美好
七,點撥研討第三部分
(1)
揣摩朗讀的聲調與節(jié)奏
明確:抑郁,哀傷,沉重,緩慢.
(2)顯示多媒體畫面:(大堰河的墳墓)
點撥討論:大堰河的墓是多么渺小不起眼,這表明大堰河死后得到的很少很少,而大堰河一生付出卻是那樣的多,這說明了什么
明確:社會的不公道.jab88.COm
指導學生用憎恨的語氣朗讀11小節(jié)
教師點撥:大堰河出身貧苦,地位卑微,但她勤勞,善良,淳樸,仁厚,像一座令人肅然起敬的雕像,永遠矗立在詩人的心中同時也將會矗立在我們每一位讀者的心中,讓詩人及每一位讀者情不自禁地唱一曲贊美的詩呈獻給這位神圣的母親.
鑒賞體會第四部分
(1)顯示多媒體圖畫:(大堰河辛勤勞作的身影)
(2)播放配樂朗讀錄音
(3)討論大堰河的靈魂為什么是紫色的
明確:紫色象征高貴,紫色的靈魂,熱切地贊頌了大堰河高貴美好的心靈.
(4)討論:這首熱烈,深沉的贊美詩僅僅呈給大堰河一個人嗎
明確:不僅僅獻給大堰河,也呈她的兒子們,呈給千千萬萬大堰河般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
九,總結全文
教師點撥:一個地主的兒子卻把他心中最深情的贊歌唱給千千萬萬的如大堰河般的勞動人民,這在30
年代中國文壇實屬難能可貴.
顯示多媒體畫面
大堰河:勤勞
善良
仁厚
慈愛
我:
懷念
感激
憎恨
贊美
教師小結:艾青的這首詩感情真摯,全詩通過一組組意象排列寫了大堰河凄苦的一生的片斷,構成了由懷念到感激由同情到控訴再到贊美的跌宕旋律,借助于排比,反復,對比等手法表達了詩人鮮明的愛憎.
十,布置作業(yè)
反復朗讀全詩
課外閱讀艾青詩作:《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手推車》《我愛這土地》《給烏蘭若娃》《礁石》,談談你對艾青詩的認識,寫一篇三四百字評論.
擴展閱讀
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五
一名優(yōu)秀負責的教師就要對每一位學生盡職盡責,作為教師就要在上課前做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容易聽懂所講的內容,幫助教師能夠井然有序的進行教學。所以你在寫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五”,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五
一、教學目的
1 、 理清本詩的抒情結構。
2 、 學習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及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刻畫贊美勞動婦女的 崇高品質。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重點: 保姆大堰河形象的意義及體現勞動婦女的品質。
2、難點:敘事的典型細節(jié)和排比、反復的修辭手法。
三、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詞語補釋:
典押: 典當,抵押。
凌侮: 欺凌侮辱。凌: 侵犯,欺壓。侮: 欺負,輕慢。
忸怩不安: 不好意思,不大方的樣子。
一、 背誦《水調歌頭》
二、介紹作者(請學生看注解①):
艾青:我國現代著名詩人,原名蔣海澄,1 9 1 0 年生于浙江省金??h畈田蔣村。 艾青出生時難產,一位算命先生說他的命是“克父母的”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貧農家里撫養(yǎng)。5 歲被領回家中開始讀書,但依然受到冷遇, 不準稱自己的父母為爸爸媽媽,只準叫叔叔嬸嬸,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視的空氣中長大”的。
1 9 3 2 年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7 月1 2 日,艾青和其他1 2 名美術青年遭到逮捕, 國民黨反動派以“顛覆政府”的罪名判處艾青有期徒刑6 年。 艾青在監(jiān)獄里寫了許多詩?!洞笱吆萤ぉの业谋D贰芳磳懹谠娙嗽诒O(jiān)獄的日子里。當他見了漫天飛舞的雪花,聯想到保姆落滿白雪的墳頭,因冷而神飛,睹雪而思人,揮筆寫下了這首贊美勞動人民,詛咒黑暗世界的詩篇。他的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禮贊》《古羅馬的大斗技場》。
二、解題:
這是一首帶有自傳性的抒情詩。在這首詩里,詩人以幼年生活為背景,集中地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經歷,抒發(fā)了他對保姆大堰河真摯懷念的情懷和熱情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舊世界的仇恨和詛咒。艾青的保姆沒有名字,因她娘家在浙江省金華縣大葉荷村,所以大家都叫她大葉荷。
全詩1 3 段,按作者思想感情和思緒的發(fā)展脈胳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 1 ─3 詩節(jié)) : 懷念與痛悼。 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與撐覕的關系,表現詩人對乳母的深切懷念與痛悼。
第一節(jié): 大堰河是卑微得連自己姓名都沒有的窮苦勞動婦女。 沒有姓名 沒有人生自由 并列 悲苦低微 , 靠出賣乳汁和汗水謀生 ! 第二節(jié): 點明大堰河和撐覕的養(yǎng)育與被養(yǎng)育的關系。 回環(huán)往復強調摮粵舜笱吆擁哪潭?ご罅說拇笱吆擁畝?訑,傾注了對大堰河特有的深情。
第三節(jié): 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
荒涼的墳墓
冷落的故居
5 聯想、想象──一組冷落凄清的畫面 思念哀悼之情
典押的田地
長青苔的石椅
引出第二段對大堰河悲苦一生的回憶。
第二部分( 4 ─8 詩節(jié)) : 眷戀與感激。
回憶大堰河辛勞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畫大堰河勤勞、善良的品德,抒發(fā)眷戀與感激。
第四節(jié): 抒寫大堰河的勤勞與善良。
用八個排比句即八個細節(jié),鋪敘大堰河極度貧窮和繁重的家務勞動,寫出關心、照料、溫暖、愛撫乳兒,充分體現了她的勤勞和善良。
第五節(jié): 撐覕離開大堰河。
用問句,間接表現她對乳兒離開的依依不舍和對乳兒內心的疼愛。
第六節(jié): 撐覕回到自己生活優(yōu)裕的家中時,像陌生的新客一樣忸怩不安。 極力鋪寫地主家庭富裕豪華生活 對比 ,反襯大堰河家庭的貧窮。 進一步抒發(fā)對大堰河一家深摯的愛、深沉的留戀。
第七節(jié): 大堰河到“我”家來幫傭。
六個排比: 不論冬夏,不分寒暑,年復一年承擔著繁重的勞動。含著笑,不停地勞動表現了大堰河勤勞、純樸、寬厚、善良。首尾反復,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雙手,為“我”和我的一家所作的犧牲,表現她的偉大。 第八節(jié): 進一步描寫大堰河對乳兒真摯的愛。
典型細節(jié): 1 . 年節(jié)切冬米的糖;2 . 貼乳兒的畫;3 . 逢人夸乳兒;4 . 夢里盼乳兒幸福。真切表現了大堰河對乳兒的感情,反映她豐富的內心世界。
第二課時
第三部分( 9 ─1 1 詩節(jié)) : 同情與控訴。 寫大堰河死后的凄涼和家人的悲慘遭遇,詛咒和控訴了黑暗的社會。
第九節(jié): 大堰河死時一家人的悲痛。 !丈夫為她流淚,兒子為她哭得很悲傷,表現她勤勞無私。 死時呼乳兒名字,表現她廣闊的胸襟。 乳兒不在她旁側,表現作者的哀悼與歉疚。
第十節(jié): 大堰河的殯葬。 五個排比,是對大堰河一生的概括和真實寫照,也是作者對黑暗社會的不公正的控訴。
第十一節(jié): 大堰河死后她一家的悲慘遭遇。 寫她死后一家的遭遇,揭示舊中國農民的悲劇命運,詛咒和控訴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最后一句反復強調摯笱吆鈾?恢?賴臄,深化全詩悲劇氣氛,激發(fā)讀者對大堰河命運的深深同情。
第四部分( 1 2 ─1 3 詩節(jié)) : 謳歌與贊美。
第十二節(jié): 詩人呈給大堰河的挽歌。 抒發(fā)詩人深情的懷念和由衷的贊美之情,用八個排比句直抒胸臆。結尾三個詩句,使“保姆大堰荷”含義更廣泛,她是千千萬萬勞動婦女的化身,是人類的保姆,擴大意境,深化主題,表現詩人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十三節(jié): 呈給大堰河的贊美詩。 用呼告手法,直接抒發(fā)對大堰河的崇高敬意和深深愛戴之情。 這一部分,是全詩感情發(fā)展的高潮,由回憶、敘述轉為直接謳歌、贊美后,戛然而止。給人留下充分思索的余地。
小結:
反復、排比等修辭方法的運用:
排比: 內容凝煉,形式整齊,節(jié)奏鮮明,氣氛酣暢。
反復: 加強感情和音節(jié)的旋律,一唱三嘆,回環(huán)婉轉,增強詩歌的抒情效果。
作業(yè):
[ 思考和練習] 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第四題、第五題。
作文:
《舊中國勞動婦女的典型形象──大堰河》
要求: 把握大堰河純樸、善良、勤勞的品格,通過大堰河形象的表達的主題,可改動人稱、順序。
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四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就要對每一課堂負責,作為高中教師就要早早地準備好適合的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聽懂教師所講的內容,使高中教師有一個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那么怎么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高中教案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四”,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四
【學習目標】
1、了解詩人艾青的創(chuàng)作風格。
2、整體閱讀,理清思路,學習本詩借助鮮明的人物形象抒發(fā)感情的特點。
【知識鏈接】
1、走近作者:艾青,原名蔣海澄,生于1910年3月27日(農歷2月17日),浙江金華人?,F當代詩人,在現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卓越的民族詩人”。他是對中國新詩產生過重要影響的詩人,被智利大詩人、諾貝爾文學獲得者聶魯達譽為“中國詩壇泰斗”?!洞笱吆?---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段覑圻@土地》《向太陽》《火把》《古羅馬競技場》等是他的代表作。
2、寫作背景:艾青出生時因母親難產,算命先生說他會“克死父母”,因此他一出生就被寄養(yǎng)到一位貧苦農民家大堰河家。直到五歲才被領回家開始讀書,仍然受家庭歧視,規(guī)定他不能叫父母為爸爸媽媽,而要叫叔叔嬸嬸。因此在艾青的情感世界里,對大堰河的愛遠遠超過了對父母的愛!因此他“長大一點后,總想早點離開家庭”,18歲就離開了家。1932年,艾青因為參加進步活動被國民黨反動派關進監(jiān)獄,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飄起了大雪,詩人站在鐵窗前看著漫天飛舞的雪花,思緒波動,,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曾經給予他母愛的保姆大堰河,激起了他情感的漣漪,情不能自已,于是,詩人借助從鐵窗里反射進來的雪光,頭抵著墻壁,寫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后來詩人在1953年和1973年兩次回鄉(xiāng),都一往情深地去祭掃大堰河的墓。
【學習過程】
一、熟讀全詩,掃清字詞障礙。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大堰( )河 青苔( ) 荊棘( ) 虱( )子 掐( )死 忸怩( ) 冰屑( ) 麥糟( ) 火缽( ) 團箕 ( ) 燉( )肉
叱( )罵 瓦菲( ) 匾( ) 碾( )
2、給下列多音字注音組詞。
菲 泥 泊 苔
3、給下列形近字注音組詞。
堰 掐 凌 忸 苔 碾
揠 陷 棱
偃 諂 陵 紐 笞 輾
4、摘錄并解釋重點字詞。
二、整體感知:
1、朗讀這首詩,結合詩句,談談詩人筆下的大堰河是個怎樣的形象?體會詩人對這一形象所寄托的思想情感。(課后第一題)
2、劃分全詩歌層次,理清詩人情感脈絡。
【自主檢測】選自己感觸最深的詩節(jié)默寫下來并寫下感受。
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三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必須要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未來的工作就會做得更好!究竟有沒有好的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三”,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領會詩歌抒情性的特點,了解詩歌常常借助于鮮明生動的形象來抒發(fā)感情
過程與方法 反復朗讀,體會修辭方法(對比、反復、排比)的作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清詩的抒情結構,把握保姆大堰河的形象
教學重點難點:
1、寫作背景與詩的抒情基調
2、抒情主人公與作者的關系
教學方法 誦讀法 賞析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1.荊棘(jing1ji2) 火缽(bo1) 忸怩(niu3ni2) 叱(chi4)罵
2.解釋詞語
典押:典當。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樣子
二.導入:
1.1933年1月的一個早晨,一個年輕人站在陰冷、潮濕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飛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飛,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普通農婦,他的保姆——大堰河,揮筆寫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這一首蘊涵了濃濃深情的詩歌。這位詩人就是艾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
2.作者簡介:艾青,原名蔣海澄,1910年出生。中國詩壇上一顆明亮的星。我國現代著名詩人。代表性詩篇除課文外,還有《光的贊歌》、《古羅馬的大斗技場》等。
3.寫作背景 :艾青出生時難產,一位算命先生說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貧苦農民家里撫養(yǎng)。5歲時被領回家中開始讀書,但依然受到冷遇,不準稱自己的父母為爸爸媽媽,只準叫叔叔嬸嬸。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視空氣里長大”的。因此他對他的養(yǎng)母大堰河(大葉荷)的愛是發(fā)自內心的,大堰河對他的愛是讓他刻骨銘心的。
三.初讀
1.播放朗讀錄音。
2.注意讀準字音。
3.準確把握情感。
四.整體感知
讀了這首詩后你知道了一些什么事?有什么感受?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討論明確:
讀了這首詩后我知道了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是吃了她的奶長大的。她心地善良、一生辛苦勤勞。她愛“我”如自己的兒子。她只活到四十年就離開了人世。
感受:這首詩不僅坦露了詩人深沉的內心積郁而且為我們中國的農村婦女樹立了一尊樸素莊嚴的塑像。那種積郁首先來自現實生活中那些不公正的事物,來自他對農民命運的關切。
五.理清結構層次。
第一部分(1─2節(jié))寫大堰河得名的原因及大堰河與自己的關系;
第二部分(3─8節(jié))集中刻畫大堰河勤勞、善良的品質,抒發(fā)詩人對大堰河的懷念與尊敬。
第三部分(9─10節(jié))寫大堰河死后的凄涼和家人的悲慘遭遇。
第四部分(12─13節(jié))是詩人呈給大堰河的挽歌和獻詩。
六、體會感情
詩是詩人感情的載體,這首詩歌中表現出來的情感又是怎樣的呢?
全詩13個詩段,概括每個部分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第1部分:懷念與痛悼
第2部分:眷戀與感激
第3部分:同情與控訴
第4部分:謳歌與贊美
小結: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這首詩,作者通過對自己的乳母的回憶與追思,抒發(fā)了對貧苦農婦大堰河的懷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贊美之情,從而激發(fā)人們對舊中國廣大勞動婦女悲慘命運的同情,對這“不公道的世界”的強烈仇恨。 理清了詩人由現實到回憶,再到現實的抒情結構,體會詩人起伏跌宕的感情旋律。
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詩人見到了艾青,曾激動的說,德國有萊茵河,法國有塞那河,埃及有尼羅河,那么,我可以驕傲的說,中國有大堰河。是的,如果把詩人半個世紀的創(chuàng)作看成是一條巨大的河流的話,那么,大堰河就是他永不枯竭的源頭。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齊讀。
二.研讀。
學習第一部分。
1、指名朗誦
2、看前兩節(jié)詩,一共十行倒有三行重復,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學生發(fā)表看法。(反復,突出詩人永難忘懷大堰河的養(yǎng)育之恩,濃濃托出深深懷念之情。)
3、這三段中,大堰河是個什么樣的人?請學生談談。(連名字姓氏也沒有,以她村莊的名字作名字,大堰河又是一個童養(yǎng)媳,后來又是地主兒子的保姆,在養(yǎng)活地主兒子的前提下養(yǎng)活自己。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農村婦女的典型。)
4、詩中,稱呼時而用“她”,時而用“你”,這怎么理解?你換一下試試。(用“她”是客觀的交待,用“你”是表達親切的深情。)
總結:第一部分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與我的關系,表現詩人對乳母的懷念之情。
學習第二部分。
1、第三節(jié)有幾個鏡頭?這些鏡頭給你什么印象?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學生試答。
詩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通過想象和聯想,描繪了一組冷落凄清的畫面:荒涼的墳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園地、長了青苔的石椅,通過一連串的排比,在對悲慘凄涼氣氛的濃重渲染中,深切地抒發(fā)了詩人對保姆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自然地引出第二部分對大堰河悲慘一生的回憶。
問:詩人是怎樣想起大堰河的?為什么艾青說“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聽到秋風蕭瑟的聲音使我想起了你呢?
答:大堰河純潔無私的內心世界如同雪一樣的潔白無暇,而白雪覆蓋大地的莊嚴肅穆的景象正好表達了詩人深切的悼念。正因為這許多原因,艾青想起了這個給過他無限溫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莊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會地位(她是童養(yǎng)媳,以養(yǎng)育我而養(yǎng)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蓋的墳墓,枯死的瓦菲,長了青苔的石椅,這一切在我們的心中構成了怎樣的一種意境呢?(凄涼、衰敗、荒寂)這樣的景象,寄托了詩人深深的哀悼和懷念之情。因此,我們在讀這幾節(jié)時,該用怎樣的語氣去朗讀呢?(低沉、舒緩)好,大家一起把第三節(jié)讀一下。注意把握詩人的感情。
2. 詩人以詩來概括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一生干過兩種活,在詩人小時,他是乳母,
詩人五歲后她便做了傭工。那一節(jié)突出她的“乳母生涯”,那一節(jié)突出她的“傭工生涯”?(4節(jié),7節(jié))
3.艾青因為生他時母親難產,后來又因為一個算命先生說他克父母,而被送到大堰河家整整撫養(yǎng)了5年。如果說第一層是作者站在現實的牢房里,那么,從第四節(jié)開始,作者就轉入了對大堰河深情的回憶了。
那么,詩人在這個不屬于自己的家庭里得到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第四節(jié)。(朗讀)
問:詩人回憶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幾個分鏡頭?主畫面又是什么呢?
八個鏡頭,主畫面是“抱在懷里,撫摩我”。
詩人運用這樣的手法,是為了突出她怎樣的品質?
勤勞、慈愛。
這些排比句有什么作用?(這些排比句一方面了具體地鋪敘了大堰河的極度貧窮和繁重的家務勞動,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無時無刻不在關心照料養(yǎng)乳兒,時時給他以溫暖, 處處給他以愛撫, 充分表現出大堰河的勤勞及對乳兒無私的愛。我們感到,這里盡管貧窮盡管粗陋,但這里有母愛的擁抱和撫摸。)這一節(jié)讀的時候要讀的慢,讀的重,讀的深沉。
4、第七節(jié),在具體描寫大堰河的傭工生活時,為什么每一句都用“她含著笑”開頭?大堰河為什么笑?這表現了她什么品格?(用了六個排比句,描寫大堰河不論冬夏不分寒暑,年復一年地承擔著如此繁重的勞動:洗衣、做菜、喂豬、熬湯、收麥、曬豆……但又始終含著笑,這突出了她勤勞、淳樸、寬厚、善良、本份,也滲透著詩人對她悲苦命運的同情。她以自己的雙手換取自己和一家最低的生活需求,她為此感到滿足——她對生活的要求就那么低!)
首尾的反復,表現了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雙手,為“我”和我的一家所作的犧牲,表現了一個社會底層勞動婦女的偉大。
5.作者一方面表現大堰河的勤勞、淳樸、寬厚,另一方面也表現了大堰河對乳兒的愛,詩中寫大堰河對乳兒的愛采取了多種方法,第四節(jié)通過大堰河的乳母生涯濃墨重彩、反復鋪陳正面抒發(fā)大堰河的愛的的話,那么笫五段是用什么方法?第六段呢?(第五節(jié)是淡筆點染,側面烘托。用設問句“大堰河,你為什么要哭?”間接地表現出她對乳兒離開的依依不舍和對乳兒內心的疼愛。第六節(jié)跟第四節(jié)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第四節(jié)說在大堰河家雖然物質條件很差,但蒙受的是深摯的愛。第六節(jié)說雖然物質條件很優(yōu)裕,但精神上極其痛苦。在大葉荷家中,在將近五年的寄養(yǎng)中,他承受了乳母超越生母的愛,感受了親人般的溫暖,離開了乳母,便離開了母愛,這在幼小的孩子來說,是最最痛苦的事。盡管新家中掛著“天倫敘樂”的匾,實際上孩子失去了天倫敘樂。通過對比,反襯出大堰河家中雖然貧窮卻充滿歡樂充滿愛)
6、第八節(jié),又一次正面寫大堰河對乳兒摯真的愛,在年節(jié)里,大堰河為了她的乳兒“忙著切那冬米的糖”把他乳兒畫的關云長貼在灶邊的墻上,對她鄰居夸獎她的乳兒。這些描寫,已經盡至了,但作者又深挖一層,把大堰河心底里的深情展示了出來:
大堰河曾做了一個不能說的夢
在夢里,她吃著乳兒的婚酒
坐在輝煌的結彩的堂上
而她嬌美的媳婦親切地叫她“婆婆”
大堰河對她乳兒的愛原來如此深切真摯,就連夢中也念念不忘!她乳兒幸福就是她最大的滿足!這個夢,把大堰河對乳兒的愛推向了高潮,傾注了她那慈母的深情。但是這個夢是不能說的,因為這個夢對大堰河來說是非份的,是一種執(zhí)著的明知不可能實現卻始終不能忘懷的期待。
三.小結
本文通過描述大堰河悲慘的一生,抒發(fā)了對其真摯的懷念和熱情的贊美(牢房陰冷,曉雪飛舞);同時,在敘述悲慘一生的同時,詛咒和控訴了黑暗的舊世界。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齊讀9-13節(jié)。
二.研讀。
學習第三部分。
1.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命運所給予她的,卻有貧困和苦難。她活著,對于世界是無私地贈予,不停的勞作,毫無保留的貢獻她的一切——從血汗、乳汁、到赤誠的心,而直到她死,世界給予她的,是什么呢?(朗讀)
大堰河,含淚的去了,
同著四十幾年人世生活的凌辱,
同著數不盡的奴隸的凄苦,
同著四塊錢的棺材和幾束稻草,
同著幾尺長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著一手把的紙錢的灰,
大堰河,她含淚的去了!
問: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微薄的葬禮)
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后得到的又何其少啊,想到這里,詩人的心一陣陣發(fā)痛,他的心中充滿了對她悲苦命運的深切同情。
問:這里,用了一連串的數量詞,有什么意義?
數量詞組“四十幾年”、“數不盡”跟“四塊錢”、“幾尺長方”、技術“幾束”、“一手把”的尖銳對比,突出了詩人對“不公道的世界”的揭發(fā)和控訴:大堰河只活了“四十幾年‘,可是她卻受了“數不盡”的奴隸的凄苦;給她送葬的,只是“四塊錢”的棺材,“幾束”稻草,“一手把”的紙錢的灰——這就是她辛苦一生所得的最后報償!詩人強烈的憤慨包含在這數量詞組的對比之中。
她死后,丈夫也死去,兒子除了做土匪當炮灰,便只能做伙計當奴隸。真實的筆觸,包含著控訴的心聲。詩人自己,終于徹底背叛了他出生的那個階級,而與養(yǎng)育他的那個階級結成了真正的兄弟。所以大堰河不僅滋養(yǎng)了詩人的身體,更重要的是滋養(yǎng)了詩人的精神。
問: 是什么造成了她的悲劇?詩人對這個社會懷著怎樣的感情?齊讀11節(jié),讀出詩人的憎恨之情。
2、第四部分是詩的結束,作者從對往事的回憶又回到眼前的現實,與開頭相呼應。詩人用六個“呈給你”和兩個“呈給”的排比、反復,飽蘸激情,盛贊大堰河的靈魂乃至親撫過自己的手、唇、臉頰、乳汁,情感奔放通暢,是抒情高潮。最后一節(jié)回應開頭,重現詩的主旋律。整首詩結構嚴謹,一氣呵成。
(如何理解“紫色的靈魂”?一種看法,紫色是高貴、神圣的象征,“紫氣東來”、“紫禁城”。大堰河身份雖卑賤,但她慈愛、善良、勤勞,集中了人之美德,她的靈魂最高貴、最偉大。另一種看法,紫色是傷痕的顏色,是凝血的顏色,是因窒息而死的人的顏色,代表了不幸、苦楚、傷痛和死亡,大堰河苦難一生,結局悲慘,因而稱之為“紫色的靈魂”。)
這一節(jié),詩人的感情并沒有停留在大堰河一個人身上,艾青正是通過對大堰河勤勞、善良、寬厚、淳樸的形象的塑造,寫出了整個舊中國農民的悲慘命運,不是嗎?正是這些像大堰河一樣的人類社會的保姆,用他們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人類世界,創(chuàng)造了供統治階級和剝削階級享樂的物質財富,用寬厚、善良的心給人以溫暖;正是這千千萬萬的勞動群眾,擠干了乳汁,流盡了血汗,養(yǎng)活了別人,自己卻一無所有,過著悲慘的生活。所以,詩人把詩“呈給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他們的兒子”,就使詩的主題思想有了更深廣的社會意義。
艾青的詩作在形式上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自由奔放的詩體。在這首詩里,詩并沒有因散而失去詩味,而是詩意更濃,抒發(fā)的更自由,表達的更充分。用排比、反復來體現格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量的排比,層層遞進,不僅展現了多種畫面,增強了抒情氣勢,也增強了詩的內在旋律。
三.分析詩歌表現手法。
1、是抒情詩,但在敘事中抒發(fā)強烈的感情:如第4、7、8、11小節(jié)的敘述,抒發(fā)了同情、懷念、贊美、愛戴的感情。
2、手法:
妙用對比:兩個家庭生活對比,體現社會制度不合理;兩家的不同待遇對比,顯示詩人的愛憎;生前的操勞和死后的凄慘;美麗夢境和凄慘死亡對比,深刻表現了文章主題
大量反復:表現特有的感情,使詩句一唱三嘆,增強表達效果。
(為了加強情感和音節(jié)的旋律,詩中還大量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方法。如第1段的首尾兩句,反復吟詠“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現對大堰河特有的深情。第3段首尾句反復:“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進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4、6、7、8、9、10、11段中,也都采用了的開頭和結尾的詩句反復的手法,使詩歌一唱三嘆,回環(huán)婉轉,增強了詩歌的抒情效果。)
多次排比:既使內容凝煉,形式整齊,也有助于表達強烈的感情。
(排比的手法是這首詩藝術表現上最主要的特征。全詩除了一、二、五、十一、十三節(jié)之外,全使用了這種手法,詩中所形成的巨大的撼動人心的力量,濃烈的抒情氣氛,都與這種大排比的手法與句式相關。)
總之,反復、排比更有助于表達強烈濃厚的感情。
四.完成課后“思考與練習”
五.背誦第8節(jié)
板書設計:
第1部分:懷念與痛悼
第2部分:眷戀與感激
第3部分:同情與控訴
第4部分:謳歌與贊美
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二)
經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高中教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教案可以讓上課時的教學氛圍非?;钴S,減輕高中教師們在教學時的教學壓力。您知道高中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二)”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高一語文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準確認讀課文下注詞語,并掌握它們的意義。2.了解排比、反復、對比的修辭方法在詩的運用和作用。3.學習用詩歌的形式描寫并抒發(fā)感情。4.學習、把握詩的節(jié)奏和旋律,體驗詩人對勞動人民真摯、熱烈的感情以及對舊
世界的仇恨和詛咒,提高審美能力。
過程與方法
先通過反復朗讀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變化與節(jié)奏和旋律的關系。接著對本詩的修辭手法及重點段落進行詳盡地分析,最后引導學生品析另一首詩歌,培養(yǎng)學生的詩歌欣賞水平。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貫穿全詩的思緒和激情,理解詩人對大堰河的贊美懷念之情,實質是對舊中國廣大勞動婦女的贊頌。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1.學習排比、反復、對比等修辭手法在詩中的運用和作用。2.了解并學習詩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難點使學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詩歌中的真情實感,體會作者用情作詩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學突破
應在反復朗讀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會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然后針對某一具體段落仔細推敲,體會作者抒情方式與寫作手段。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1.準備艾青的另一名篇《給烏蘭諾娃》,并設計一些練習題。2.了解一些關于詩人艾青的生平資料及該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
弗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認真并帶感情的朗讀詩歌多遍,準確認讀課文下的注釋及課后列出詞語。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1.導入 課文 1.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者資料2.字詞練習 2.完成字詞練習3.范讀并引導學生感受文意 3.初步感受文意,體會詩歌的節(jié)奏與韻律特色4.指導劃分層次,歸納層意 4.反復朗讀課文,劃分層次,概括層意
一、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師:詩歌這種體裁,對我們來說已經不再陌生,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接觸過許多類型的詩歌,而今天我們要欣賞的是當代詩人——艾青的名作。有誰能告訴我一些關于作者艾青的資料?
抽學生簡述作者的生平。
2.師:大家回答得不錯,艾青的主要作品有《歡呼集》、《寶石的紅星》、《黑鰻》、《海岬上》等。他的詩運用散文化的語言,抒發(fā)思想感情,刻畫藝術形象,語言樸素清新,韻律和諧,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1.積極回答問題,就所了解的知識對艾青其人做基本簡介。
生:艾青,原名蔣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華縣皈田蔣村。他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192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專修繪畫。1932年回國,參加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因從事愛國運動被捕,在獄中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
1935年10月出獄,次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大堰河》,受到文壇重視。
2.傾聽,作好相應記錄。
3.師:1933年,艾青因參加進步愛國活動被捕入獄。在陰冷的牢房中,詩人看著漫天飛舞的雪花,睹物思人,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詩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板書課題。
3.聽取老師介紹作者的寫作背景及原由,以便體會詩歌所要表達的感情。
二、字詞練習(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師:大家在課前都預習了這篇課文,文中有一些生字詞必須要先掌握了才能更好的理解文意。
導人隨堂練習1,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借助工具書或查閱相關資料,完成隨堂練習,掌握文中生字詞。
三、朗讀詩歌,初步感受文意(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范讀詩歌。注意朗讀時要講究節(jié)奏,強調按意義單位劃分這首詩的句子節(jié)奏,并有感情的朗讀。
2.抽取同學就所讀講講自己對這首詩的初步印象,并進行歸納。
師:詩人通過對自己乳母的回憶,抒發(fā)了詩人對乳母真摯的懷念和深切贊美的感情,進而表達了對廣大勞動婦女乃至勞動人民的摯愛,表達了對“不公道世界”的詛咒、控訴之。
1.聽教師范讀,體會詩歌韻律節(jié)奏,初步探悉作者感情。
2.暢談對這首詩的印象。
生:詩中描述的主人公是詩人的乳母,她是一位平凡、低微到連自己的姓名都沒有的勞動婦女,她勤勞、純樸、善良,但生活一直很貧困、艱難。
四、劃分層次。歸納層意(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歸納詩歌層次,并概括每個層次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2.師:這首詩分為幾個部分?
3.師:很好,現在我們來看看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是詩歌的前四段,它主要講了些什么,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呢?
點撥:詩歌第4段,詩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運用想像和聯想,描繪了一組冷落凄清的畫面:荒涼的墳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園地,長了青苔的石椅。通過一連串的排比,在對悲慘氣氛的濃重渲染中,深切地抒發(fā)了詩人對保姆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引出對大堰河悲慘一生的回憶。
4.師:第二部分又講述了些什么呢?
5.師:回答得很正確,詩歌的第三部分寫大堰河死后的凄涼和家人的悲慘遭遇,實則控訴了社會現實的黑暗,文中哪些語句可以表現出來?
6.師:詩歌的第四分部講了什么?
將上述內容梗概板書。(見課末板書)
1.按老師要求反復朗讀課文,就自己的理解劃分詩歌層次,并概括層意。
2.生:分為四個部分。
3.生:第一部分交代了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與“我”的關系。表現了詩人對乳母的深切懷念與痛悼。
在教師點撥下細細體會作者在該部分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4.生:第二部分是從第5段到第8段,集中刻畫了大堰河勤勞、善良的品德,抒發(fā)了詩人對她的深切眷戀與尊敬。
5.生:第10段寫大堰河的殯葬。用生前“四十幾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數不盡的奴隸的凄苦”,與死后“四塊錢的棺材和幾束稻草”、“幾尺長方的埋棺材的土地”相對比,深刻而生動地揭示了舊社會的黑暗。
6.生:第四部分是詩人呈給大堰河的挽歌和贊美詩,抒發(fā)了詩人對大堰河深情地懷念和由衷地贊美之情。
五、本課小結
這節(jié)課主要對作者艾青作了大致了解,初步體會了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初涉了詩歌所表達的感情。通過反復朗讀,對詩歌的層次及層意有了基本了解,理清了詩歌的結構。
六、課末板書設計 參考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第一層(1~4段):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與“我”的關系——懷念與痛悼第二層(5。8段):回憶大堰河辛勞而又悲苦的一生——眷戀與感激第三層(9。1l段):寫大堰河死后的凄涼和家人的悲慘遭遇——同情與控訴第四層(12.13):詩人呈給大堰河的挽歌和贊美詩——謳歌與贊美
教學步驟
(第2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1.探討作者所采用的寫作手法 1.細讀詩歌,分析探討寫作手法
2.深入理解 2.研讀重點段落,深入理解
3.指導品析《給烏蘭諾娃》 3.品析名篇,提升詩歌鑒賞水平
一、分析探討寫作手法(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師:詩歌不同于一般的記敘文和說明文,其形式不僅具有特殊性,更會采用多種寫作手法來表現內容,抒發(fā)情感。本文除了多處運用聯想、想像和對比以外,還多次運用排比,使內容凝煉,形式整齊,節(jié)奏鮮明,氣勢酣暢。另外,為了加強情感和音節(jié)的旋律,詩中大量運用了反復
1.生:本詩通過反復吟詠表現對大堰河的深情,許多節(jié)用了首尾詩句的反復手法,使詩歌一唱三嘆,回環(huán)婉轉,增強了詩歌的抒情效果。的修辭方法。這種手法有何作用?
2.請學生找出并朗讀詩歌中采用多種修辭手法的句段,并分析其作用。
指導完成課后思考與練習四。
3.師:從構思看,全詩前4個詩段從“今天”寫起,“睹雪思人”;最后兩個詩段又回到“今天”,來贊美大堰河。
第4詩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第12詩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兒是在獄里”,這兩句在全詩結構上起了什么作用?
2.仔細閱讀詩歌,找出采用各種修辭手法的段落語句,并就自己的理解分析其作用。完成課后思考與練習
四。
3.第4段中“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由獄中看到雪,聯想到大堰河的被雪壓著的墳墓,勾起對乳母的懷念,進而追憶她辛勞苦難,默默奉獻的一生。第12段“大堰河,今天,你的兒子是在獄里”中的“今天”與第4段中的“今天”相呼應,從回憶轉入現實,使時間線索更加清晰。
二、研讀重點段落。深入理解(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師:前邊我們對整首詩進行了閱讀分析,現在我們選取幾個重點章節(jié)來研讀,有誰愿意給大家朗讀一下第7、8段?
2.師:第7段中用詩人自家優(yōu)越的條件,與大堰河的貧困條件相對比,但在這種優(yōu)越的條件中,我的心情卻是忸怩不安的?!扳钼醪话病币辉~表明“我”在保姆家生活慣了,進而說明“我”與地主家庭的疏遠與隔閡。
請在詩句中找出一句相同的話來證明,并分析它們表達了什么?
3.師:詩歌第8段寫道“大堰河為了生活……就開始用抱過我的手臂勞動
1.深情地朗讀詩歌第7、8段。
2.跟隨教師講解理解重點段落,試著分析并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生:“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明明自己是這個家庭的成員,卻說成是“新客”,表明了對大堰河的深厚的感情,以及對自己親生父母的陌生。
3.生:表現了大堰河的勤勞與善良,以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了”。這節(jié)詩里所描述的大堰河不是像第5段那樣為自家干活,而是到地主家(“我”的家)干活,從而取得報酬養(yǎng)活自己一家。勞動是繁重而多樣的,然而她卻總是“含著笑”,這表明了她的什么品質?
4.師:聯系第6段所寫“我”離開大堰河家時,她居然“哭”了,那么在第8段中反復寫她“笑”,就有了更深一層的含義,請問是什么含義?
4.生:表明了大堰河對乳兒的深深的愛,為能夠和乳兒在一起而“笑”。
這是真正的母愛!是超越了一切功利關系的愛。
三、賞析《給烏蘭諾娃》(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師:通過對教材所選詩歌的學習,我
們對艾青的詩歌有了初步印象,為
了加深對其風格和思想的了解,提
高我們的閱讀能力,我選取了他的
另一首詩讓大家欣賞。
板書詩歌《給烏蘭諾娃》,抽學生朗
讀。
2.指導完成隨堂練習2。
1.充滿感情的朗讀《給烏蘭諾娃》,體
會詩歌所要表達的意思,感受詩歌
的意境美。
2.回答問題,聽取教師評講,在教師的
常導下體會詩歌的蕁杏特色與思想
情感。
四、本課小結
本節(jié)課通過對重點段落的研讀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分析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手法及該詩的藝術特色。為了提高學生閱讀欣賞詩歌的能力,本節(jié)課還引導學生品析了艾青的另一名篇《給烏蘭諾娃》。
五、課末板書設計 參考
給烏蘭諾娃——看芭蕾舞(小夜曲)后作像云一樣軟。像風一樣輕,比月亮更明亮,比夜更寧靜——人體在太空里游行,不是天上的仙女.卻是人間的女神,比夢更美比幻想更動人——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結晶。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詩人傾吐對大堰河的愛,這種愛是同對黑暗社會(“這不公道的世界’’)的恨聯系在一起的。請找出表現詩人憎恨黑暗社會的詩段,說說有什么作用。
練習設計
隨堂練習設計1.給下列詞注音釋義,并用它們造句。 典押忸怩冰屑悉索凌侮叱罵漂泊2.閱讀詩歌《給烏蘭諾娃》,并完成下列問題。(1)找出詩中最能體現芭蕾舞姿的比喻句。(2)說說破折號在這里的作用和好處。(3)詩的語言是形象的,試分析頭兩句把演員翩翩的舞姿用自然界的云、風比喻的藝術效果。
(4)詩中“不是……卻是”是什么關系?詩人這么寫的用意是什么?
個性練習設計
試著用簡短的一段話或幾行詩來贊美你身邊勞動者的形象。
教學探討與反思
這是一首抒情性很強的詩歌,但并不排斥敘事,甚至是細節(jié)描寫,因此一定要j學生反復閱讀,充分體會詩人滿懷的激情。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也是此詩一大j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反復閱讀中體會并學習這些修辭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