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兩則教學設計
發(fā)表時間:2021-07-14高二化學教案:《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教學設計。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能夠保證教課的順利開展,作為高中教師就要早早地準備好適合的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在課堂積極的參與互動,幫助高中教師能夠更輕松的上課教學。那么如何寫好我們的高中教案呢?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高二化學教案:《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教學設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本節(jié)要復習的內(nèi)容主要包含兩部分。
第一節(jié):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第二節(jié):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
甲烷是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可以說是有機物的母體。在復習時要充分認識到甲烷的結構、性質(zhì),對以后有機物的結構、性質(zhì)學習的指導作用。幫助學生從已學過的知識,包括甲烷的一些性質(zhì)入手,了解甲烷的存在、用途,掌握甲烷的化學性質(zhì):氧化反應、取代反應。
復習時還要引導學生體會結構決定性質(zhì),性質(zhì)決定用途這一基本的學習方法,為以后學習其他有機物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培養(yǎng)“結構決定性質(zhì)”這一思想時,可以借鑒第一章《物質(zhì)結構 元素周期律》的有關知識。在第一章中,學生已經(jīng)知道原子結構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在有機化學中,有機物分子結構,也決定著有機物的化學性質(zhì),這樣可以讓學生溫故而知新,同時也體現(xiàn)了無機、有機存在一定聯(lián)系的觀點,更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有機物結構式的重要作用。
復習時,還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歸納、比較,學會從甲烷的性質(zhì)合理地推斷出烷烴的性質(zhì),即掌握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方法。指導學生通過對甲烷、烷烴的學習,探究出有機化學的學習方法,要特別讓學生認識到同分異構現(xiàn)象,同分異構的重要性,理解“同分異構現(xiàn)象是有機物種類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的深刻含義。
第二節(jié):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打破了原來老教材的編排體系,從存在入手,重點介紹乙烯、苯的結構知識,這樣既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又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因為掌握了乙烯的性質(zhì),就等于掌握了不飽和烴的性質(zhì),掌握了苯的性質(zhì),就對芳香族化合物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
復習時,要緊密結合教材,按教材的編排順序:存在→用途→性質(zhì),引導學生歸納、比較乙烯、苯的性質(zhì)。充分利用教材的“科學探究”“學與問”等欄目,歸納出乙烯、苯的特征反應,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解析能力、類比能力,為以后的自主學習打下基礎。
通過本節(jié)課復習,要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烯烴、乙烯、苯的結構特征,初步掌握有機化學學習的規(guī)律、方法。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有機物的結構特點。
2.掌握甲烷的結構及其化學性質(zhì)。
3.掌握同分異構體的概念,掌握乙烯、苯的結構及性質(zhì)。
4.理解取代反應、加成反應的含義。[來源:學#科#網(wǎng)]
過程與方法
1.自主復習,引導學生歸納甲烷、烷烴、乙烯、苯的化學性質(zhì)及用途。
2.通過典型例題的解析,進一步理解同分異構體的概念及應用。
3.通過實驗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探究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促使學生關注社會,熱愛科學。
要點提示
教學重點:甲烷、乙烯、苯的化學性質(zhì)。
教學難點:取代反應,加成反應,同分異構體。
教具準備:甲烷、乙烷、乙烯、苯的球棍模型及比例模型,直餾汽油、裂化汽油、高錳酸鉀酸性溶液、四氯化碳溶液。
實物投影儀
[知識拓展]Cl2與甲烷的幾種取代產(chǎn)物(有機物)中,哪些屬于極性分子,哪些屬于非極性分子?
【例1】1 mol甲烷與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待反應完成后,測得四種取代產(chǎn)物物質(zhì)的量相等,則消耗氯氣的物質(zhì)的量為()
A.1 mol B.2 mol
C.2.5 molD.4 mol
[師]請同學們先分析,然后求解。
[生1]選A。因為,甲烷和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其物質(zhì)的量的比為 1∶1,1 mol甲烷與氯氣反應消耗氯氣的物質(zhì)的量也為1 mol。
[生2]應選D。因為甲烷和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四種產(chǎn)物: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四種取代產(chǎn)物物質(zhì)的量相等,所以,需要氯氣的物質(zhì)的量為4 mol。
[生3]我認為應該選C。甲烷和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四種產(chǎn)物:CH3Cl、CH2Cl2、CHCl3、CCl4。因為四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根據(jù)C元素守恒,每種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應該為0.25 mol。又根據(jù)Cl元素守恒,CH3Cl、CH2Cl2、CHCl3、CCl4四種物質(zhì)中的Cl元素都來自于Cl2,又由取代反應的特點可以知道,n(Cl2)=n(Cl)=0.25 mol×1+0.25 mol×2+0.25 mol×3+0.25 mol×4=2.5 mol。
所以,選C。
[師]同學們看一看,誰解析的有理?
[生]最后一個正確!
[教師精講]對于取代反應,上去一個Cl,同時又下來一個Cl到HCl分子中去,因此,n(Cl2)=n(Cl),而不是n(Cl)=2n(Cl2),請大家記住這個特點。
答案:C
[師]請第二組同學發(fā)言
板 書:
(投影)
二、烷烴
[師]請同學們對此方案進行補充完善。
[生1]我感覺到對教材中表3-1還要認真研究一下,找出其中的變化規(guī)律,比如狀態(tài)、熔、沸點、相對密度等。
[生2]還有同系物概念也要包含進去。
[生3]“通式”就是烷烴通用的,表示其分子組成的式子,也要歸納進去。
[師](小結)很好,烷烴是結構、性質(zhì)與甲烷相似的一類烴的總稱。我們要抓住其規(guī)律性的變化,找出其性質(zhì)與甲烷相似的根本原因:C—C單鍵,結構相似。
[實物投影:修訂后的方案]
思考:
1.同分異構體與同素異形體有什么區(qū)別?
2.乙烷的一氯取代產(chǎn)物有幾種?(指有機物,下同)
3.乙烷的二氯取代產(chǎn)物又有幾種?
4.乙烷分子中,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幾個?
[師]展示甲烷、乙烷的球棍模型,請一學生上臺根據(jù)模型講解。
【例2】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1)屬于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2)屬于同素異形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互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4)屬于同分異構體的是________________;(5)屬于同種物質(zh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O2和O3?、?/p>
[生1](1)② (2)①
[生2](3)④⑤
[生3](4)③⑥
[生4](5)④⑥
[師]哪個正確,哪個錯誤呢?
[生5](1)(2)(5)的答案是正確的,(3)(4)的答案是錯誤的。④⑥是同種物質(zhì),不是同分異構體。
[師]本題主要考查同系物、同分異構體、同位素和同素異形體幾個重要概念的辨析。解題的關鍵是正確把握幾種概念的含義,同位素是質(zhì)子數(shù)相同,中子數(shù)不同的原子;同素異形體是同一種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zhì);同系物是結構相似,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者若干個CH2原子團的化合物;同分異構體是指分子式相同,而結構不同的化合物。
答案:(1)② (2)① (3)⑤ (4)③ (5)④⑥
[師]請第三組同學說說你們的方案。
板 書:
(投影)
[師]請同學們繼續(xù)討論、完善補充。
[生1]加成反應是乙烯(烯烴)的特征反應,可以把特征再說詳細些。
[生2]還要注意從定性解析到定量計算,即1 mol C===C與足量H2、Br2加成的物質(zhì)的量的比都是1∶1。
[師](小結)乙烯是烯烴的代表,其特征反應是加成反應。
[知識拓展]1.烷烴的通式
2.聚乙烯的結構簡式
【例3】把m mol的乙烯跟n mol H2混合于一密閉容器中,在適當條件下反應并生成p mol C2H6,若將所得的混合氣體燃燒,并全部生成CO2和H2O,需要氧氣的物質(zhì)的量為(單位:mo1)()
A.3m+n B.3m+n/2
C.3m+3p+n/2D.3m+n/2 -2p[來源:Z。xx。k.Com]
[生1]選C。因為m mol的乙烯完全燃燒,消耗3m mol O2,n mol H2完全燃燒,消耗n/2 mol O2,p mol C2H6完全燃燒,消耗3p mol O2。所以,選C。
[生2]我認為應該選D。應該去掉C2H6完全燃燒消耗的3p mol O2。
[師]乙烯與氫氣反應生成乙烷,消耗的O2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因此,直接根據(jù)乙烯和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計算即可。
答案:B
[師]下面請第四組同學說說你們的討論結果。
板 書:
(投影)
四、苯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有機物
分子結構
主要化學性質(zhì)
反應特征
主要用途
獨特的鍵介于單鍵、雙鍵之間
氧化反應
取代反應
加成反應
能取代
[師](小結)苯的獨特結構導致其性質(zhì)也很特殊,不含單鍵,但又兼有單、雙鍵的性質(zhì)。同學們在學習時要認真加以體會。
[活動探究]
在苯與HNO3的反應中,為什么要采取50~60 ℃的溫度?要使溫度維持在此范圍內(nèi),應采取什么樣的措施?
[實物投影:幾種有機物的結構、性質(zhì)比較]
表(一)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有機物
存在與用途
結構
化學性質(zhì)
特征反應
甲烷
乙烯
[來源:學|科|網(wǎng)]
苯
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第一、二兩節(jié)內(nèi)容,要抓住結構→性質(zhì)→用途這條主線掌握其特征反應,并能熟練應用。
布置作業(yè)
1.已知某混合氣體的體積百分組成為:80.0% CH4,15%C2H4和5.00%C2H6,請計算0.500 mol該混合氣體的質(zhì)量和標準狀況下的密度(g·L-1)。
(答案:9.25 g、0.826 g·L-1)
擴展閱讀
高中化學必修二《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苯教案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只有規(guī)劃好了教案課件新的工作計劃,我們的工作會變得更加順利!那么到底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的內(nèi)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必修二《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苯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高中化學必修二《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苯教案
【設計思想】
本節(jié)課采用否定探究式的教法,把苯分子結構假說的提出、和學生實驗串聯(lián)起來,通過化學史教育和現(xiàn)代教育手段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從而了解自然科學研究的方法,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打下了基礎。
【教材處理】
苯是第三章第二節(jié)的內(nèi)容。教學過程先復習烷烴和烯烴的性質(zhì),再從情境入手,了解苯的發(fā)現(xiàn)史,正面向學生展示教學思路,突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實驗驗證苯的結構,學習苯的化學性質(zhì)。
【教學方法】實驗驗證、引導探索、理論解釋、練習提高
【教學媒體】實驗、實物、投影、電腦動畫。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了解苯的物理性質(zhì),理解苯分子的結構,掌握苯的化學性質(zhì);
2.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結構─性質(zhì)”關系的認識。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資料閱讀、觀察實驗、分析事實、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苯的結構和性質(zhì)。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生通過苯的凱庫勒式的發(fā)現(xiàn)過程,養(yǎng)成科學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品質(zhì)。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苯的結構特點。苯的化學性質(zhì)。
教學難點:苯的結構特點。
【教學過程】
【引入】復習烷烴和烯烴的知識引入新課。
區(qū)別
烯烴
烷烴
結構
含有碳碳雙鍵
只有碳碳單鍵
通式
CnH2n
CnH2n+2
不飽和
飽和
特征反應
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不與KMnO4溶液反應
加成反應
取代反應
這節(jié)課我們將要學習新的一類烴---苯
【板書】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苯
一、苯的發(fā)現(xiàn)
【投影】視頻播放苯的發(fā)現(xiàn)史以及苯分子結構的探索過程。
二、苯的結構
【講述】六個碳原子、六個氫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各個健角都是120度,碳碳鍵的健長相等,構成正六邊形。苯中碳碳鍵不存在單、雙鍵交替的現(xiàn)象。
【板書】分子式:C6H6
結構式
結構簡式:
空間構型:平面正六邊形
結論:苯環(huán)中碳碳鍵是介于單、雙鍵之間的獨特的鍵。
【學生實驗】驗證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雙鍵
向試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震蕩溶液,靜止,觀察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苯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溶液分層,上層無色,下層紫色。
【結論】說明苯分子中不存在類似于乙烯分子中的碳碳雙鍵,苯不溶于水。
【講述】苯環(huán)中碳碳鍵是介于單、雙鍵之間的獨特的鍵。
【課堂練習】向試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溴水(不加催化劑),震蕩試管,苯能否和溴水反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提示;鹵素單質(zhì)易溶于有機物,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p>
【歸納與小結】通過上述實驗結合書本69頁,請同學們歸納苯的物理性質(zhì)。
三、苯的物理性質(zhì)
無色、特殊氣味液體,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是一種重要溶劑,沸點:80.1℃易揮發(fā),熔點:5.5℃
四、苯的化學性質(zhì)
1、可燃性
【思考與交流】(1)你能寫出苯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嗎?(2)苯中碳含量很高,你能推測出苯燃燒的現(xiàn)象嗎(提示;甲烷燃燒藍色火焰,乙烯燃燒時伴有黑煙)?
【講述】苯分子中的鍵是一種介于單鍵和雙鍵之間的獨特的鍵,決定了苯具有獨特的化學性質(zhì),既可以發(fā)生取代反應,又可以發(fā)生加成反應。
2、苯的取代反應
(1)苯與液溴的反應
反應方程式:
溴苯是一種無色油狀液體,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
(2)苯與硝酸的反應
苯在50℃——60℃時,在濃硫酸作用下,可以與濃硝酸發(fā)生取代反應。
反應方程式:
硝基苯是一種無色油狀液體,有苦杏仁氣味,有毒,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
3、苯的加成反應
苯在特定條件下,也可以發(fā)生加成反應。比如在鎳催化下,可以與氫氣加成。
反應方程式:
【講述】含有一個苯環(huán)的化合物,如甲苯、二甲苯等,都可以反生上述類似的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
【知識小結】1苯的分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
2苯的化學性質(zhì)(1)可燃性;(2)取代反應;(3)加成反應。
【作業(yè)設計】習題2,3,4,5,6,7。課后閱讀書本71頁科學史話。
第二節(jié)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就要對每一課堂負責,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讓上課時的教學氛圍非?;钴S,減輕教師們在教學時的教學壓力。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第二節(jié)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二節(jié)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乙烯是石油裂化產(chǎn)物2、探究乙烯分子的組成、結構式;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學性質(zhì),掌握加成反應3、了解乙烯的的用途(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乙烯的結構和性質(zhì)的學習,進一步理解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zhì)”,形成學習有機化學的思維方法。(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會化學中對有機物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法,強化科學意識,激發(fā)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能從生活實際出發(fā),認識乙烯廣泛應用,初步學習如何進行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體驗有機化學知識的學以致用。二、教學重點難點:乙烯的加成反應、乙烯結構與性質(zhì)的關系三、教學過程--【引入】右圖為剛剛摘下不久的香蕉和成熟的香蕉,摻在一塊放置幾天的結果是香蕉已經(jīng)全部變黃。為什么剛剛摘取不久的青香蕉與較熟的香蕉保存在一塊就都變黃了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乙烯的功勞?!景鍟康诙?jié)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我們常說煤是工業(yè)的糧食,石油是工業(yè)的血液,從煤和石油不僅可以得到多種常用燃料,而且可以從中獲取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就是一種最重要的石油化工產(chǎn)品,也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衡量一個國家化工產(chǎn)業(yè)發(fā)展水平的標志是什么?(乙烯的產(chǎn)量)乙烯在化學工業(yè)上有哪些重要的用途?參照課本P58思考與交流中乙烯的用途【教師】到底乙烯是怎樣的物質(zhì)呢?能否從石油中得到乙烯?從石油分溜中得到的石蠟油進一步加熱會得到什么呢?【探究實驗】教材P59石蠟油的分解實驗,將分解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溴水、高錳酸鉀溶液,分別觀察現(xiàn)象【學生】觀察現(xiàn)象,并填寫下表
實驗
現(xiàn)象
結論
通入KMnO4(H+)
溶液褪色
乙烯可被KMnO4氧化
通入溴的CCl4溶液
溶液褪色
乙烯可與溴的CCl4溶液中的Br2反應
點燃
火焰明亮,有黑煙
乙烯中的C含量較高
【學生】分組討論,上述兩種溶液褪色的原因?并填寫上表中的結論【教師】結構決定性質(zhì),乙烯的性質(zhì)與甲烷的差異是由其不同的結構決定的決定的,乙烯與烷烴的結構有何差異呢?【學與問】參照課本P59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寫出乙烯分子的電子式和結構式和結構簡式?!景鍟恳弧⒁蚁┑姆肿咏M成和結構分子式:C2H4,電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CH2==CH2【教師】乙烯分子二個碳原子和四個氫原子在同一個平面上,鍵角為1200【板書】分子構型:平面型;鍵角:120°【教師】乙烯分子在結構上最大的特點就是含有一個碳碳雙鍵,是不飽和烴。乙烯分子的這種不飽和性使得其化學性質(zhì)非?;顫姡梢园l(fā)生很多化學反應?!疽龑ч喿x】:乙烯的化學性質(zhì)P60【板書】二、乙烯的化學性質(zhì)【共同討論】:師生共同進行【板書】乙烯物理性質(zhì):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比空氣輕,難溶于水。1、氧化反應(1)、燃燒—乙烯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明亮的火焰并伴有黑煙,同時放出大量的熱。反應方程式:C2H4+3O22CO2+2H2O【思考與交流】乙烯在空氣中燃燒,為什么會有黑煙?【教師】乙烯燃燒時產(chǎn)生的黑煙主要是由于乙烯中碳元素含量較大,發(fā)生不完全燃燒,反應中有碳單質(zhì)生產(chǎn)。(2)、乙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反應的實質(zhì)是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具有強氧化性,能使乙烯被氧化?!景鍟?、加成反應——有機物分子中的不飽和鍵(雙鍵或三鍵)兩端的碳原子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加成反應。【教師】在加成反應中,不飽和鍵中的1個(雙鍵或三鍵)或2個鍵(三鍵)斷裂。不飽和鍵兩端的原子分別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連接在一起。如乙烯與溴的加成反應:
1,2-二溴乙烯
這就是溴水褪色的原因【練習】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乙烯與氫氣反應(2)乙烯與氯氣反應(3)乙烯與氯化氫反應(4)乙烯與水在加壓、加熱和催化劑條件下反應【思考與交流】如何鑒別甲烷和乙烯氣體,你能設計出幾種方案?【板書】3、加聚反應【教師】從打開雙鍵看乙烯的自身加成——高分子材料乙烯的加聚反應:
聚乙烯
【教師】聚乙烯無毒,生活中用來包裝食品的塑料袋就是聚乙烯【思考】根據(jù)乙烯發(fā)生加聚反應的原理,判斷下列物質(zhì)能否發(fā)生加成反應,能發(fā)生的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CH2=CHCl(氯乙烯)②CF2=CF2(四氟乙烯)【教師】氯乙烯加聚后得到的產(chǎn)物叫聚氯乙烯,也可制成塑料包裝袋,但不能用來包裝食品,聚氯乙烯因為有毒【教師】認識了乙烯的典型化學性質(zhì),乙烯有什么用途呢?學生閱讀教材P61頁?!景鍟咳⒁蚁┑挠猛尽拘〗Y】制取酒精、橡膠、塑料等,并能作為植物生長調(diào)解劑和水果的催熟劑等。【課堂練習】1、下列各反應中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A、CH2==CH2+H—OHCH3—CH2—OH
催化劑
加壓、加熱
B、H2+Cl22HCl
光照
D、CH3—CH3+2Cl2CH2Cl—CH2Cl+2HCl
催化劑
O
C、CH3—C—H+H2CH3—CH2—OH
催化劑
2、甲烷是最簡單的烷烴,乙烯是最簡單的烯烴,下列物質(zhì)中,不能用來鑒別二者的是()A.水B.溴水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D.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3、工業(yè)上生產(chǎn)乙烯最主要的途徑是()
A.乙炔加氫B.乙醇脫水C.石油裂解D.煤炭干餾4、在實驗室里制取乙烯,常因溫度過高而使乙醇和濃H2SO4反應生成少量的SO2,有同學設計下列實驗以確認上述混和氣體中有C2H4和SO2。(1)Ⅰ、Ⅱ、Ⅲ、Ⅳ裝置中可盛放的試劑是Ⅰ、Ⅱ、Ⅲ、Ⅳ,(將下列有試劑的序號填入空格內(nèi))。A.品紅溶液B.NaOH溶液C.濃H2SO4D.酸性KMnO4溶液(2)能說明SO2氣體存在的現(xiàn)象是(3)使用裝置Ⅱ的目的是(4)使用裝置Ⅲ的目的是(5)確定含有乙烯的現(xiàn)象是★(補充乙烯實驗室制法)5、某烯烴與H2加成后的產(chǎn)是則該烯烴的結構式可能()A.1種B.2種C.3種D.4種
高中化學必修二《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教學設計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時都會提前最好準備,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讓講的知識能夠輕松被學生吸收,幫助教師能夠井然有序的進行教學。寫好一份優(yōu)質(zhì)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化學必修二《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教學設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高中化學必修二《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和苯是兩類烴的代表物。乙烯的產(chǎn)量可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水平,乙烯制品在生活隨處可見。教材以有機物的學習“結構—性質(zhì)—用途”為主線,先介紹乙烯及制成品的用途引入對乙烯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科學探究引入不同于烷烴的烴--乙烯,使學生初步建立對乙烯的性質(zhì)了解。
從結構角度深化認識乙烯的結構,以動手制作模型,寫結構式、電子式等,促進學生對有機物結構的認識。在以上的基礎,進行乙烯的物理性質(zhì)的簡介和化學性質(zhì)的重點探究。對于不飽和烴的加成反應,教材以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為例,以直觀的實驗現(xiàn)象說明問題,再結合乙烯的結構C=C分析加成反應,并輔以其他加成反應進行鞏固,使得學生對加成反應的掌握較好。同時升華知識,讓學生歸納烯烴的加成反應與烷烴的取代反應的不同。
二、教學設計思路
第一課時乙烯教案
課題
《乙烯》
教
學
目
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質(zhì)和用途,掌握乙烯的化學性質(zhì);通過實驗探究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情景引入—問題分析—實驗探究—反饋練習—歸納總結的過程,使學生理解掌握乙烯的化學性質(zhì)及對比學習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乙烯用途的學習,讓學生領會化學與生活的巨大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思想。
重點
乙烯的結構,加成反應
難點
對比加成反應、取代反應的條件選擇、書寫。
教學方法
創(chuàng)設情景--實驗探究式教學法,學習小組討論、交流
儀器用品
石蠟油、碎瓷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鐵架臺、酒精燈、試管、導管、滴管
教學內(nèi)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意圖和手段
創(chuàng)設情景
講述小故事《楊貴妃吃香蕉》。貴妃想吃香蕉,卻只有青和爛香蕉,貴妃怒。這時有種氣體飄來,將青香蕉變成熟香蕉。貴妃笑。
提出問題:你知道這種氣體是什么嗎?
認真聽故事,紛紛對這種氣體產(chǎn)生極大興趣。
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將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的能力。
介紹乙烯用途
乙烯是一種可催熟果實的氣體,在我們生活隨處可見乙烯制品。乙烯的產(chǎn)量可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ppt】展示乙烯制品。
學生興趣濃厚,感受乙烯的重大作用。
將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用途聯(lián)系,以用途展開教學。
過渡引導
【科學探究】石蠟油主成分是烷烴,實際加熱石蠟油還有一種物質(zhì)生成。
觀察實驗,思考從探究實驗能得到的結論:
生1:有乙烯生成
以工業(yè)制法引出不同于烷烴的烴—乙烯。
探究1:X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
探究2:X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探究3:點燃X氣體
探究1: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探究2: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探究3: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煙
培養(yǎng)學生對現(xiàn)象的綜合分析能力,及語言概括能力。
動動手
兩人為一小組,請根據(jù)提供的分子模
型,盡可能的組合兩個碳的成鍵方式。
請問C=C屬于什么烴?
小組合作完成。
組1:碳碳單鍵
組2:碳碳單鍵
組3:碳碳叁鍵
生1:C=C屬于烯烴。
培養(yǎng)學生對有機物分子模型的組合能力。
講授
一、乙烯的結構
參照乙烯分子結構模型,試寫出乙烯的:
1.分子式:
2.電子式:
3.結構式:
4.結構簡式:
教師結合學生易錯點進行點評、講解。
學生動手,部分學生對于乙烯的電子式及結構簡不理解。
對比自己的答案,查漏補缺,完善。
以結構為乙烯學習的依據(jù),增加對乙烯的認識。
過渡引導
結構決定性質(zhì),乙烯的C=C鍵決定它的什么性質(zhì)?
學生逐步建立“結構決定性質(zhì)”的學習思維。
使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
講授
二、乙烯的物理性質(zhì)
【展示】一瓶用集氣瓶收集的乙烯,讓學生歸納其物理性質(zhì)。
無色稍有氣味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
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設疑深入
乙烯具有不同于甲烷的C=C鍵,對其性質(zhì)有何影響?
結合之前的科學探究,學生思考回答。
生1: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生2:可以發(fā)生加成反應。
培養(yǎng)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的概括、提取知識的能力。
講授:三、乙烯的化學性質(zhì)
探究1:乙烯的氧化反應E:\我的化學必修\必修2\第三章\乙烯課件\乙烯的制法和性質(zhì)實驗.exe
乙烯
乙烷
與O2
與KMnO4溶液
學生歸納、總結現(xiàn)象,得出乙烯不同與乙烷的性質(zhì)。
以對比的學習方法,明確不同結構決定不同性質(zhì)。
探究2:乙烯的加成反應
【實驗】往溴水中分別通入乙烷、乙烯。觀察現(xiàn)象。
乙烯
乙烷
Br2(CCl4)溶液
學生歸納、總結現(xiàn)象,得出乙烯不同與乙烷的性質(zhì)。
在對比中學習、歸納,通過實驗說明問題。
設疑深入
深入結構分析
想一想:你能根據(jù)乙烯、乙烷的不同結構解釋上述不同的現(xiàn)象嗎?
Flash展示乙烯與溴的加成反應
生1:乙烯含C=C鍵
生2:乙烷含C—C鍵
學生認真觀看,加深對加成反應的認識
從結構深入思考問題。
探討加成反應概念及機理
請大家歸納加成反應的特點。
【ppt】加成反應--有機物分子中,不飽和烴兩端的碳原子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
生1:碳碳雙鍵、
生2:先斷C=C雙鍵的一個鍵。
從一個反應得出一類反應的特點。
鞏固加成反應
乙烯還可以與H2、Cl2、HCl、H2O等物質(zhì)發(fā)生加成反應。你能寫出有關反應方程式嗎?
1.與H2的反應:
2.與Cl2的反應:
3.與HCl的反應:
4.與H2O的反應:
講解反應4,從水的結構明確加成到乙烯的碳碳上的基團。
請學生歸納加成反應的特點。
學生動手練習。
1、2、3、基本能寫出方程式,但4不知如何寫。
學生慢慢接受加成反應,類似化合反應。
學生全體:先斷鍵、后成鍵。
對于加成反應的突破,不僅要通過講解其機理,更要通過練習,加深學生對加成反應的掌握。
發(fā)散思維
請你總結烷烴取代反應與烯烴加成反應的不同。
烷烴(甲烷)
烯烴(乙烯)
取代反應
加成反應
你知道如何鑒別甲烷和乙烯嗎?
學生以具體的反應說明烷烴取代反應、烯烴加成反應的不同。
生:點燃、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溴水等。
類比學習方法加深學生對取代、加成反應的理解。
對比知識,發(fā)散思維。
知識小檢測
在下述反應中,屬于取代反應的是___
屬于氧化反應的是___,屬于加成反應的是__。
①由乙烯制氯乙烷
②乙烷在空氣中燃燒
③乙烯使溴水褪色
④乙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⑤乙烷在光照下與氯氣反應
學生思考、回答。
鞏固知識。
總結乙烯
一、乙烯的結構
二、物理性質(zhì)
三、化學性質(zhì)(加成反應)
學生加深對乙烯結構、性質(zhì)的學習。
建立系統(tǒng)的知識網(wǎng)絡,及時鞏固知識。
[板書設計]
第三章第二節(jié)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課時乙烯
一、乙烯的結構
二、物理性質(zhì)
三、化學性質(zhì)
1.氧化反應
2.加成反應:先斷鍵,后成鍵。
高中化學必修2《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教學設計
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習的趣味性,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們打好基礎,使教師有一個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必修2《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教學設計”,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高中化學必修2《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教學設計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學會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學習
2、使學生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質(zhì)和主要用途,掌握乙烯的分子結構、化學性質(zhì),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思維、比較思維的能力;
3、理解加成反應和聚合反應;
4、通過學習對比、體會物質(zhì)結構與物質(zhì)性質(zhì)之間的內(nèi)因外因的辨證關系
過程與方法:
通過乙烯分子結構的有序推理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利用乙烯和乙烷之間的比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乙烯的微觀結構有一定的三維想象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通過對乙烯分子結構的推理過程,使學生從中體會到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2、結合乙烯實驗室制法條件的選擇控制,使學生領悟到化學現(xiàn)象與化學本質(zhì)的辯證認識
教學重點:1、乙烯的分子結構;
2、加成反應和聚合反應
教學難點:加成反應和聚合反應
教學方法:
1、啟發(fā)、引導探究式教學
2、通過制作分子模型使學生認識和理解乙烯分子結構特點;
3、通過實驗操作、教學軟件使學生掌握實驗室制乙烯的反應原理;
4、通過實驗演示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乙烯重要的化學性質(zhì);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在前面兩節(jié)中我們已經(jīng)知道,在有機化學的學習中,常常是根據(jù)某一物質(zhì)的結構和性質(zhì)可推導出一類結構相似的物質(zhì)的性質(zhì),只要我們抓住了一類物質(zhì)的結構特點,那么掌握它們的性質(zhì)也就比較容易了.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推導又一類結構相似的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
[板書]第二節(jié)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
一、乙烯的分子組成與結構
[問題設置]請大家寫出乙烷的分子式、結構式和結構簡式。
[學生思考]
[問題設置]如果通過反應,把乙烷分子中的氫原子消去兩個,即分子式由C2H6變?yōu)镃2H4,叫做乙烯在C2H4中兩個碳原子是怎么結合的?
[學生思考回答]每個碳原子不僅能與其他原子形成4個共價鍵,而且碳原子之間能形成單鍵、雙鍵、或叁鍵。少了兩個氫原子之后,碳碳單鍵需變?yōu)樘继茧p鍵。
[啟發(fā)]這種結構與我們學過的飽和鏈烴有何區(qū)別?
[學生回答]碳原子所結合的氫原子數(shù)少于同碳原子數(shù)的飽和鏈烴
[教師講解]這種烴稱為不飽和烴
[投影]不飽和烴的概念
[啟發(fā)]請同學們根據(jù)以上分析,討論并寫出乙烯的結構式和電子式。分析討論,并寫出乙烯的結構式、電子式
[投影]1、乙烯的分子式
2、乙烯的結構式
3、乙烯的電子式
[過渡]乙烯究竟有哪些重要的性質(zhì),讓我們制一些乙烯探究便會明白
[提問]工業(yè)上所用的大量乙烯是如何制得的?
[學生回答]主要是從石油煉制廠和石油化工廠所生產(chǎn)的氣體中分離出來的。
[探究實驗]按照教材完成石蠟油的分解實驗
[學生活動]紀錄實驗現(xiàn)象
[過渡]請大家根據(jù)制備出的乙烯,總結乙烯有哪些物理性質(zhì)。
[觀察思考]通常狀況下,乙烯是一種無色稍有氣味難溶于水的,密度略小于空氣
[板書]二、乙烯的性質(zhì)
1、物理性質(zhì):乙烯是一種無色稍有氣味難溶于水的,密度略小于空氣
[啟發(fā)]乙烯是一種典型的不飽和烴,那么在化學性質(zhì)上與飽和烷烴有什么差別呢?有哪些性質(zhì)?
[學生思考并回答]飽和烷烴可以點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過渡]下面我們用實驗來探究乙烯的化學性質(zhì)。
[演示實驗]點燃純凈的乙烯。
[學生活動]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乙烯燃燒時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
[演示實驗]將乙烯通入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試管中。
[學生活動]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很快褪去。
[演示實驗]將乙烯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試管中。
[學生活動]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紅棕色很快褪去。
[小結]通過剛才的實驗現(xiàn)象,同學們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分組討論]得出一些結論:乙烯易在空氣中燃燒,但燃燒不充分;易被氧化劑KMnO4氧化,比烷烴化學性質(zhì)活潑;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了無色物質(zhì)。
[板書]2、化學性質(zhì)
(1)氧化反應
a、燃燒
b、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課件展示]乙烯與溴的反應過程
[設疑]該反應有何特點?
[分組討論]得出結論:乙烯與溴的反應中兩個溴原子加在雙鍵所在的兩個碳原子上
[教師講解]類似這種有機物分子中雙鍵(或叁鍵)兩端的碳原子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時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加成反應。除了溴之外,乙烯還可以與水、氫氣、鹵化氫、氯氣等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加成反應
[板書](2)加成反應
[實物展示]塑料薄膜
[說明]大家是否知道,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廣泛使用的塑料薄膜就是利用乙烯來制造的。
[模擬動畫]聚乙烯的形成過程
[提問]得到的產(chǎn)物有何特點?
[思考回答]得到相對分子質(zhì)量很大的化合物
[講解]由類似乙烯這樣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小的化合物分子互相結合成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的高分子的反應叫做聚合反應。相對分子質(zhì)量很大的化合物屬于高分子化合物,簡稱高分子或高聚物。
[板書](3)聚合反應
[提問]乙烯有哪些重要的用途呢?
[學生活動]看書、思考后歸納:乙烯是石油化學工業(yè)最重要的基礎原料,可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纖維、有機溶劑等,乙烯的生產(chǎn)發(fā)展帶動其他石油化工基礎原料和產(chǎn)品的發(fā)展。所以一個國家乙烯工業(yè)的發(fā)展水平已成為衡量這個國家石油化學工業(yè)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板書]三、乙烯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