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10一年級語文angengingong教案。
一年級語文angengingong教案漢語拼音13angengingong第一課時教案二
【教學目標】
1、學會后鼻韻母ang、eng、ing、ong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g,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習聲母與ang、eng、ing、ong組成的音節(jié),能準確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音節(jié)。
【教學重、難點】
后鼻韻母的發(fā)音、聲母和后鼻韻母組成音節(jié)的拼讀以及認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eng、ing的發(fā)音和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是難點。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復習
1、師上節(jié)課,我們在拼音王國中認識了幾個新朋友,你們還能記得住嗎?
2、開火車認讀an、en、in、un、ün。
師聽說我們班的同學這么喜歡學拼音,智慧爺爺今天專門請小八哥當導游,帶我們去拼音王國中玩呢?你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fā)了。
二、教學ang、eng、ing
1、小八哥把我們帶到哪兒了呢?出現(xiàn)寫有“ang、eng、ing、ong”拼音城堡圖片。
2、師在這座城堡中你找到了幾個新朋友?請用手勢告訴老師。
3、卡片相繼出示“ang、eng、ing、ong”,請仔細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4、生都有“ng”,比前鼻音多了一個“g”。
5、師新朋友后面的“ng”怎么讀呢?請看老師,小八哥要看看誰看得最認真,學得最快?要讀準這個音,記住老師的三句話就可以了嘴巴張開一點,舌頭平平地往后縮,鼻子出氣。師用手當舌頭,邊作手勢邊發(fā)音。
6、指名讀,開火車讀。
7、對比讀“ng”和“n”。
8、師學會了“ng”的音,新朋友“ang”誰會讀?說說你是怎么讀出來的?
9、生把“a”和“ng”兩個音連起來就行了。
10、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讀。
11、師認識了“ang”后,小八哥又領了一個新朋友過來“ong”,誰能告訴同學,你怎樣讀出這個音的。指名讀,小組讀。讀給小伙伴聽。
12、師剩下的兩個新朋友,不用老師教你會嗎?出示“eng”、“ing”
(師提示“e”、“i”和“ng”交上朋友后,發(fā)音部位往后靠一靠。)試試看,讀給同桌聽。指名讀,開火車讀。
三、教學“ying”
1、小八哥帶了誰來了?出示“ying”,猜猜看他喜歡跟誰交朋友?為什么?
2、名讀“ying”,開火車讀,想想它應該住在哪列車廂中?讀四聲。
3、鞏固練習
⑴師小八哥剛才看到你們學得很認真。想考考你們是否把它介紹的新朋友給記住了。他帶著我們去玩闖關游戲。請看第一關。請在蘑菇下面找到“羊、燈、鷹、鐘”的拼音名字。并讀一讀。出示寫有拼音“yáng、dēng、yīng、zhōng”的蘑菇教具。指名學生找。邊找邊讀。
⑵請過第二關你能摘下這些太陽花嗎?出示音節(jié)“zhuang、shuang、qiong、xiong”。請摘花的同學當小老師,請一組開火車讀。
⑶最后一關的題目,小八哥早就托張老師夾到你的書本上了。請拿出來自己拼一拼,然后去考考其它同學。讓學生拿出寫有音節(jié)詞的卡片自由讀,考考同桌,或考考自己喜歡的小伙伴。
擴展閱讀
一年級上《angengingong》說課稿
一年級上《angengingong》說課稿
一、把握目標,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angengingong》是一年級上冊字與拼音的最后一課。本課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后鼻韻母angengingong的音和形,第二部分是聲母和后鼻韻母的拼音練習,第三部分angengingong的書寫格式,第四部分是一首兒哥《馬路上》。本課安排兩課時,這節(jié)課是第一課時,內容是正確認讀angengingong四個后鼻韻母,掌握兩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g和yuan,并能學會拼讀音節(jié)。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學會后鼻韻母angengingong及聲母與后鼻韻母相拼的知識,掌握發(fā)音要領。
2、過程和方法:掌握后鼻韻母的發(fā)音技巧與方法,掌握聲母與后鼻韻母的拼讀,初步直呼音節(jié)。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端正學習態(tài)度,科學合理地進行發(fā)音,進行熱愛勞動的教育。
(三)教學重難點:
后鼻韻母的發(fā)音,聲母和后鼻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的拼讀是本課重點;enging的發(fā)音和直呼音節(jié)是難點。
二、多方位滲透,說教法
1、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導入法
創(chuàng)設情境,模擬動物聲音,從象聲詞的音節(jié)中抽象出后鼻韻母angengingong。
2、教、扶、放結合法
教學后鼻韻母angengingong的發(fā)音。教ang時,先發(fā)a,滑向后鼻韻母-ng,再多形式教會學生發(fā)音。engingong的教法與此類似,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讓出時間給學生參與實踐,教師適時輔導、點撥、指正。
3、新舊對比比較法
把已學過的前鼻韻母aneninon和后鼻韻母angengingong的音形進行比較,將聲母與前鼻韻母的拼讀和聲母與后鼻韻母的拼讀進行比較,還有練習四聲的比較,這些都有助于掌握后鼻韻母的發(fā)音和聲母與他們的拼讀。
4、現(xiàn)代化多媒體教學法
利用背投將畫面與音像結合起來呈現(xiàn)給學生,使教學內容形象化、具體化,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5、游戲教學法
采用猜謎游戲的方式教學,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三、提高能力,說學法
1、模擬想象法:
讓學生想象小狗、蜜蜂、雷聲的叫聲、響聲,學生回答怎么叫(響)后,自然導入新課的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在“動”中學
老師隨意讀出韻母,學生上臺動手摘卡片,讓學生動腦猜謎語,動口說出謎底并拼讀。動口、動手又動腦,多種感官參與,讓學生在輕松、民主的氛圍中學習,學得愉快,學得牢固。
3、學朗讀和學說話同步進行
以范讀、跟讀、同桌合作讀、比賽讀等形式讀發(fā)音,并讓學生用生動、有韻律美的語言說出口,提高學生的音準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優(yōu)化結構,說程序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課題。
1.出示課件:小狗、蜜蜂、老鷹及雷電。
師問:××怎么叫?生答:小狗汪汪叫。
2.出示課題ang、eng、ing、ong
(二)合作探究
1.學習ang、eng、ing、ong的音和形
(1)音ang、eng、ing、ong
形式:師范讀→生跟讀→同桌合作讀→各種形式賽讀→全班讀
(2)形:比字形,出示卡片an→angen→engin→ing
(3)書寫:哪一個后鼻韻母在四線三格的位置與其它三個不一樣(ing在上中格),學生在書本P62上描紅。
2.學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gyuan
yíngyuán
歡迎十元
輕松一刻:學唱歌《勞動最光榮》
3.學習后鼻韻母與聲母相拼
(1)猜謎游戲引入,課件出示(師板書)
y—áng→yáng(太陽)sh—àng→shàng(上課)
f—ēng→fēng(大風)d—īng→dīng(叮當響)
h—óng→hóng(紅色)
(2)對比拼讀練習
Wēnwénwěnwènwēngwèng
Wān——wāngxīn——xīng
彎腰汪汪叫新同學五角星
(三).小結
(四).布置作業(yè)
1、ang、eng、ing、ong各兩行。
2、從課外書中找出含有ang、eng、ing、ong后鼻韻母的字。
五、說板書設計
ang、eng、ing、ong
angsh—àng→shàng(上課)yingyíng
engf—ēng→fēng(大風)歡迎
ingd—īng→dīng(叮當響)yuanyuán
ongh—óng→hóng(紅色)十元
一年級上冊《angengingong》學案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的教案。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chǎn)出一份最優(yōu)質的教案。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整,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級上冊《angengingong》學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一年級上冊《angengingong》學案
【教材分析】
本課時完成本課的第四、五部分內容。一篇由四個句子組成有短文,講小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用計算機畫畫,隨短文認識六個生字。一首兒歌,配有彩虹圖,隨兒歌認讀三個字。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準確拼讀后鼻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認識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兒歌。
【過程與方法】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識字,鼓勵學生主動識字,用多種方法記憶生字。采用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在讀中感受“紅花、白鵝、彩虹”的美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引導學生自主識字,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喜歡識字。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樂于參與讀書,感受讀書的樂趣。
【設計思路】
1、在游戲中鞏固拼音。拼音學習相對來說比較枯燥,所以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其重要。因此在課中設計了“看口形猜一猜,走迷宮”這兩個游戲,讓學生積參與到復習前后鼻韻母和拼讀音節(jié)的學習中。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鞏固拼音。
2、注重識字方法的傳授、遷移,引導學生主動識字。本課的教學內容中學習拼音和識字是重點。對于剛進小學一個月的孩子來說,識字才剛是一個開始,因此教給學生一些識字方法,引導學生主動識字是教學的重點。在教學設計時,我多角度創(chuàng)設情境,想方設法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調動學生識字的自覺性,同時滲透“加一加、猜一猜、編順口溜”等多種識字方法的指導,鼓勵學生用自已喜歡的方式識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猜一猜:
小朋友們!我們來玩?zhèn)€游戲吧!仔細看老師的口形變化,想一想老師在讀什么,猜一猜老師想發(fā)是哪個音?并說說是怎么猜出來的?(復習前后鼻韻母的發(fā)音方法。)
課件出示an—ang。
請一學生擺口形,其余學生猜en—eng。
學生擺口形,老師猜in—ing。
2、拼讀音節(jié):
小朋友們的眼睛可真厲害,不但會猜,而且還能說清楚怎么猜出來的真不簡單!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闖一下迷宮好嗎?小朋友們有沒有這個勇氣和本領?
二、學習短文,自主識字
引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咱們終于闖過了迷宮。老師祝賀你們
出示三幅圖(一朵紅花、一只白鵝、一條美麗的彩虹。)
1、自由讀,指名讀。
2、一朵紅花、一只白鵝、一條美麗的彩虹
三個紅色的字就是我們今天的生字,你能準確地叫出他們的名字嗎?誰來試一試?說說讀時要注意什么?想個辦法記一記(引導鼓勵學生用各種辦法記字),隨機組詞。
3、現(xiàn)在三個新朋友要帶我們再去看一看三張漂亮的圖片,他們相信看著美麗的圖,我們一定會把旁邊的詞組讀得和畫面一樣美麗。
4、新朋友藏在課文中你還認識嗎?
(課件出示短文)老師教我們用計算機畫畫。小文畫了一朵紅花。小青畫了一只白鵝。我畫了一條美麗的彩虹。
⑴再讀朵、鵝、條。
⑵自由讀短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短文。(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書)
⑶讀準老師、文,并隨機組詞。
⑷指導朗讀。(多種形式)
游戲出示課件登山看彩虹復習生字朵鵝條老師文.小朋友讀完生字后課件出示課文情景圖,說一說彩虹美在哪兒?
三、學習兒歌,自主識字
1、小朋友說得真好!有一位小朋友寫了一首好聽的兒歌:
課件出示彩虹
雨過天晴白云飄,藍天架起彩虹橋。
赤橙黃綠青藍紫,數(shù)數(shù)顏色有七道。
2、范讀兒歌。
3、引導觀察紅色的音節(jié),并且讀準它(開火車)
4、圈出生字識記生字雨、天、橋。
5、多種形式讀兒歌。
6、(欣賞四幅彩虹的照片。)是大自然創(chuàng)造了這么美麗的景色,我們?yōu)榇笞匀槐硌菀粋€節(jié)目吧!表演讀兒歌。
四、游戲鞏固
1、送花(小朋友們學得真認真!彩虹姐姐要送給我們一些漂亮的紅花)
老師老家白鵝天鵝花朵一朵花下雨
雨衣石橋一條河一條魚
結束語真高興!和小朋友一起認識了那么多的生字寶寶,渡過了愉快的40分鐘。
《angengingong》一年級上冊語文漢語拼音教案
《angengingong》一年級上冊語文漢語拼音教案
【教材分析】
《angengingong》這課有五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后鼻韻母angengingong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g,配有圖畫和表明圖意的音節(jié)。第一幅圖是山羊,圖下是“羊”的讀音,借yáng分析出ang的音。第二幅圖是臺燈,圖下是“燈”的讀音,借dēng分析出eng的音。第三幅圖是老鷹,圖下是“鷹”的讀音,提示yīng和ing的音。第四幅圖是鐘,圖下是“鐘”的讀音,借zhōng分析出ong的音。
第二部分是聲母和后鼻韻母的拼音練習,包括兩拼與三拼的音節(jié)。
第三部分是音節(jié)詞語tàiyáng的書寫格式。
第四部分是一篇由四個句子組成的短文,講小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了用計算機畫畫。隨短文認六個生字。短文沒有配圖,讓學生借助音節(jié)練習閱讀,體會學好拼音的成功感受。
第五部分是一首兒歌,配有彩虹圖,隨兒歌認三個生字。
【教學策略與設計說明】
本課的教學設計重在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多樣的游戲等方式,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鞏固,動口、動手又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在輕松、民主的氛圍中學習,學得愉快,學得扎實。
【教學目標】
1.學會后鼻韻母angengingong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g,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習聲母與angengingong組成的音節(jié),能準確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音節(jié)。
3.認識9個生字,正確朗讀短文、兒歌。
【教學重、難點】
后鼻韻母的發(fā)音、聲母和后鼻韻母組成音節(jié)的拼讀以及認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enging的發(fā)音和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是難點。
【課時設計】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知,談話導入
1.復習舊知:同學們,咱們認識了拼音樂園的5個復韻母寶寶,還記得它們嗎?
(1)課件出示:an、en、in、un、ün。
(2)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談話導入:今天讓我們繼續(xù)認識拼音樂園里的朋友吧!
二、借助插圖,學習后鼻韻母
1.學習后鼻韻母ang:
(1)引導看圖(課件出示):圖上畫的是什么?(山羊)(課件出示音節(jié))
(2)板書(課件出示):誰認識這個韻母寶寶?(指名讀)
(3)教師講授發(fā)音方法、范讀:發(fā)ang時,先a發(fā),然后舌根高抬頂住軟腭,氣流從鼻腔出來。
(4)學生練讀,體會后鼻韻母的發(fā)音方法。
(5)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學習后鼻韻母eng:
(1)引導看圖(課件出示):圖上畫的是什么?(一盞臺燈)(課件出示音節(jié))
(2)板書(課件出示):誰認識這個韻母寶寶?(指名讀)
(3)教師講授發(fā)音方法、范讀:發(fā)eng時,先發(fā)e,緊接著舌根后縮,抵住軟腭,氣流從鼻腔出來。
(4)學生練讀,體會發(fā)音方法。
(5)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學習后鼻韻母ing:
(1)引導看圖(課件出示):圖上畫的是什么?(一只老鷹)(課件出示音節(jié))
(2)板書(課件出示):誰認識這個韻母寶寶?(指名讀)
(3)教師講授發(fā)音方法、范讀:發(fā)ing時,先發(fā)i,舌尖向后,舌頭向后縮,舌根抬起并抵住軟腭,氣流從鼻腔出來。
(4)學生練讀,體會發(fā)音方法。
(5)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4.學習前鼻韻母ong:
(1)引導看圖(課件出示):圖上畫的是什么?(鐘)(課件出示音節(jié))
(2)板書(課件出示):誰認識這個韻母寶寶?(指名讀)
(3)教師講授發(fā)音方法、范讀:發(fā)ong時,先發(fā)o,緊接著舌頭后縮,舌根向軟腭靠攏,氣流從鼻腔出來。
(4)學生練讀,體會發(fā)音方法。
(5)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5.明確概念:
(1)(課件出示)同學們,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今天學習的韻母有什么特點?(都有ng)這四個都是后鼻韻母。(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去思考、去比較,在發(fā)現(xiàn)中找到規(guī)律,擁有的自信與成就感。]
(2)用連續(xù)的方法練讀angengingong。
(3)(課件出示)將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相比較,區(qū)別發(fā)音。
三、學習angengingong的書寫
1.老師范寫,指導觀察(課件出示):寫的時候注意什么?(在書寫時注意把字母靠近些。)
2.學生書寫。
第二課時
一、學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
1.明確概念:今天,我們要認識最后一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
2.認識ying:
(1)板書ying(課件出示)。
(2)師范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發(fā)音與ing一樣。)
(3)生仿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4)練讀四聲(課件出示)。
二、運用方法,練習拼讀
1.練習拼讀三拼音節(jié):
(1)板書(課件出示):zhuangshuangqiongxiong
(2)這四個都是什么音節(jié)?(三拼音節(jié))
①它的拼讀方法是什么?(課件出示: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
②自由練讀,指名拼讀,相機正音。
③開火車讀,齊讀。
④練習帶調的音節(jié)拼讀。
2.學習angengingong與聲母的拼讀:
(1)板書出示(課件出示):zhangshangbengmenggenghengjingxing
tingcongchong
(2)自由練讀,指名拼讀,相機正音。
(3)開火車讀,齊讀。
(4)練習帶調的音節(jié)拼讀。(課件出示:chángjǐnglù、shānyáng、sōngshǔ、xiōng
měngdelǎoyīng、kǒnglóng、fēngchē)
三、學習音節(jié)的書寫
1.觀察書本:仔細看看這次咱們要書寫的是什么?(音節(jié))寫音節(jié)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學生交流,教師范寫。(重點提醒:①每個音節(jié)的字母要靠攏;②看一個音節(jié)寫一個音節(jié),不要看一個字母寫一個字母;③根據(jù)前面學過的格式寫正確。)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行間巡視,進行個別指導,還要注意提醒學生書寫的姿勢和執(zhí)筆的方法。
第三課時
一、讀懂短文,學習生字
1.(課件出示)試讀短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
2.檢查試讀情況:指名讀、男女讀、齊讀。
3.指導朗讀短文,提醒讀出標點符號的停頓。
4.認讀生字(課件出示):老、師、文、朵、鵝、條。這個生字你認識嗎?
二、學習兒歌,認識生字
1.自由讀兒歌《彩虹》(課件出示)。
2.用鉛筆圈出紅色的音節(jié),自由練讀。
3.指名拼讀,相機正音。開小火車、齊讀。
4.摘蘋果游戲(課件出示):雨、天、橋,認讀、組詞。
5.師范讀兒歌,并提示:你覺得還有哪個拼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6.自由練讀兒歌。
7.指名朗讀。
8.熟讀兒歌。
【板書設計】
漢語拼音
angengingong
ying
一年級拼音angengingong教案表格式
編寫者
第教時
教學內容
13angengingong
設計
理念
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fā)展的人、有尊嚴的人,在教師的課堂教學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學生在內的全班所有的學生都是自己應該關注的對象,關注的實質是尊重、關心、牽掛。關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課時
教學
目標
1、學會后鼻韻母ang、eng、ing、ong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g,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習聲母與ang、eng、ing、ong組成的音節(jié),能準確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音節(jié)。
3、認識9個生字,正確朗讀短文,兒歌。
4、體會學好拼音的作用,激發(fā)借助拼音識字學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
后鼻韻母的發(fā)音,聲母和后鼻韻母組成音節(jié)的拼讀以及認字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
ang、ing的發(fā)音和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是難點。
教學
資源
教學課件、卡片
修改意見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第一課時一、復習導入1、談話:上一課咱們學習了5個前鼻韻母,小朋友們還認識它們嗎?2、開火車認讀前鼻韻母an、en、in、un、ün。3、指名說說前鼻韻母的發(fā)音要領。二、學習新課1、看圖認識事物,進行說話練習。出示四幅圖,問:誰能說出圖上的內容?(如:這是一只老山羊;我家有一盞漂亮的臺燈;老鷹站在樹上;那是一只座鐘)2、相機出示音節(jié)yáng、dēng、yīng、zhōng,告訴學生:我們今天就要借助這些圖和音節(jié)來學習四個新的韻母。3、學習anga.讀準ang的音。①師指著圖1讀“羊”。(音稍微拖長,多讀幾遍,讓學生們細聽,并注意看老師的口型變化)指名說說“羊”是由哪兩個音拼出來的。(“羊”是由聲母y和韻母ang拼出來的)②出示ang,告訴學生把“羊”的韻母áng讀的平聲就是ang的讀音。③將ang和an的讀音比較,告訴學生ang叫后鼻韻母,是由一個鼻尾音ng組成的。教師師范,知道發(fā)好鼻尾音ng。④知道發(fā)準ang的音。告訴學生ang的發(fā)音方法。⑤范讀,領讀,指名讀,齊讀。b.教學ang的四聲:出示āng、áng、ǎng、àng學生自由練讀,隨即抽讀。c.師生共同小結學習步驟。4、四人小組合作,按以下步驟學習eng。教師巡視,相機指導。a.讀準eng的音。①探究“臺燈”的“燈”是由哪兩個音拼出來的。②發(fā)現(xiàn)eng與“燈”的韻母發(fā)音的聯(lián)系。③聯(lián)系eng的發(fā)音。(先發(fā)e的音,緊接著發(fā)ng的音。)b.學習eng的四聲。c.四人小組反饋合作學習的情況。5、學習ing、ong。a.讀準ing和ong的音。①看圖讀準鷹(yīng)和鐘(zhōng)。提問:鷹(yīng)和鐘(zhōng)的韻母是誰?②根據(jù)后鼻韻母發(fā)音的方法,猜猜ing和ong各自先發(fā)哪個字母的音。③練習發(fā)音。出示后鼻韻母ing、ong告訴學生猜得很對,它倆就是我們要學的另外兩個后鼻韻母。學生自己練習發(fā)音,同桌相互練習。④檢查自練情況,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⑤小組賽ing、ong的四聲。6、鞏固練習。談話:我們認識了4個后鼻韻母,現(xiàn)在來做兩個游戲吧?、僮觥八托拧庇螒颍赫堃幻麑W生將四張后鼻韻母卡片分給四個同學,再請這四個同學上臺來帶讀。(配讀兒歌:叮鈴鈴,叮鈴鈴,郵遞員來送信,送的是什么信?送的是表揚信。)②聽音組合:將單韻母a、e、o、i、u、ǖ和尾音ng發(fā)給學生,師發(fā)音,生做組合游戲。7、學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①出示整體認讀音節(jié)yīng。問:誰會讀這個音節(jié)?告訴學生這也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不用拼,他跟后鼻韻母ing的讀音一樣。②學生組詞,學習ying的四聲。如:yīng(英雄,老鷹),yíng(歡迎、螢火蟲)、yǐng(電影、影子)、yìng(軟硬、答應)三、指導書寫1、指導書寫后鼻韻母ang、eng、ing、ong。2、指導書寫ying及四聲,注意寫緊湊,注意調號的位置。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學習生母與ang、eng、ing、ong組成的音節(jié)。2、學會兒歌《彩虹》。3、識記生字“兩天橋”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創(chuàng)設“小兔采蘑菇”活動情境:出示情境圖,上面畫著美麗的樹林,綠油油的草地上“長”了許多蘑菇,這些“蘑菇”后面寫著帶調后鼻韻母,請學生戴上小白兔的頭飾來采蘑菇,帶讀。2、過渡:這些鮮美的“蘑菇”與一些聲母叫朋友組成了音節(jié),大家想拼嗎?二、學習二拼音節(jié)1、學習拼讀zhsh與ang組成的音節(jié):1)學生自由拼讀2)指名拼讀,齊讀。2.學習拼讀b、m、g、h與eng組成的音節(jié):beng、meng、geng、heng1)四人小組互練。2)開展“四人小組開火車拼讀音節(jié)”擂臺賽。3.學習j、x、m、與ing、ch、c與ong組成的音節(jié)。1)出示音節(jié):jing、xing、ming、ting、cong、chong。2)學生自己練習拼讀,看誰拼的又快又準。3)學生挑選自己會拼的,當小老師教大家。4.鞏固練習。做聽音節(jié)猜韻母的游戲。老師讀音節(jié),學生聽音節(jié),說說韻母是誰:hóng,zhǎng,qīng,chéng,yòng三、學習兒歌《彩虹》1.出示情境圖,問:小朋友們,看了這幅圖你想說什么?為什么?相機出示詞語:雨過天晴,橋,白云。2.學習朗讀兒歌。1)出示兒歌,學生找出認識的字母和音節(jié),自己讀一讀。2)學生看圖聽老師范讀兒歌。3)領讀,齊讀,表演讀。(適當?shù)募由匣顫姷膭幼鳎?.識記生字:雨,天,橋。1)讀準字音。指名讀,齊讀。“天”和“橋”是三拼音節(jié);“雨”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要指導學生讀準確。2)記憶字形。啟發(fā)學生自主識記生字“雨”“天”。(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猜謎,編順口溜,與熟字比較等方法記)如猜字謎:“大”字頭上加一橫是什么字?(天)比賽讀詞語:“木橋、石橋、天橋、大橋、小橋”,識記生字“橋”。四、擴展練習拼讀音節(jié):bangpangmengfongdengtengnenglangbingpingtingqingzongsong第三課時教學目標:1、復習鞏固三拼音的方法。2、能自己拼讀一段話。3、生字掌握程度達到本課的要求。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表演讀兒歌《彩虹》。二、學習三拼音節(jié)1.復習三音節(jié)的拼讀方法。生練習拼讀,指名讀,齊讀。2.聯(lián)系學生的日常生活用語鞏固讀音,如:zhuang(服裝的裝),chuang(門窗的窗),qiong(貧窮的窮),shuang(雙手的雙),xiong(兇猛的兇)。三、學習音節(jié)詞1.學習音節(jié)詞tàiyáng1)練習拼讀。學生試拼:指名讀。2)指導書寫。2.擴展練習。1)比一比,說說每組字母有什么不同an——angen——engin——ing
2)拼一拼dàyànbāngmángfēngzhengxìnfēngnàozhōngshāndòngdēnglongyínghuǒchóng3)讀一讀老師老家白鵝天鵝花朵一朵花下雨雨衣大橋一條河一條魚(四人小組合作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四、學習短文1.談話激趣:到今天,我們把漢語拼音全部學完了。大家借助拼音可以讀更多的詩歌和故事了。這兒有一段話很有趣,想讀嗎?2.學習朗讀短文。a學生自由讀短文,教師巡視。b指名讀,隨機正音。(重點指導朗讀第一句)c教師范讀,領讀,指名讀,賽讀。3.了解短文意思,問:你讀懂了什么?(出示詞語卡片:老師,小文,一朵,白鵝,一條)4.識記生字。1)看拼音讀詞語;去掉拼音讀詞語;去掉詞,只讀生字;文、師、老、鵝、朵、條2)在具體的語境中識記生字。問: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大家還認識它們嗎?出示句子:1.天上飄著一朵朵白云。2.小朋友們愛老師。3.一條條金魚在水里游來游去。(學生自讀;同桌相互檢查;指名讀)五、擴展練習1、學習詞語搭配:↗()↗()一條→()一只→()↘()↘()2、謎語多彩繩子顏色鮮,兩頭彎彎掛藍天,要說繩子有多長,這山掛到那山前。(回家給爸媽猜,猜到了送他們兒歌《彩虹》)板書設計:13angengingong圖片angāngángǎngàng整體的認讀音節(jié)ying圖片engēngéngěngèng圖片ingīngíngǐngìng圖片ongōngóngǒngòngan——angen——engin——ing
課后記錄
一年級語文上冊《angengingong》第一課時教案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容。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上冊《angengingong》第一課時教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一年級語文上冊《angengingong》第一課時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熟讀angengingong和他們的四聲調
2、拼讀帶有angengingong的拼音
3、會書寫angengingong
4、熟讀小兒歌,認識“車、羊”等生字
二、學情分析
學生之前已經(jīng)學習過aoebp等拼音,為下面的學習奠定好了基礎
三、重點難點
重點:熟讀angengingong和他們的四聲調,拼讀帶有angengingong的拼音
難點:會書寫angengingong熟讀小兒歌,認識“車、羊”等生字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熟讀angengingong和他們的四聲調
2、拼讀帶有angengingong的拼音
3、會書寫angengingong
二、教學重點
1、熟讀angengingong和他們的四聲調
2、拼讀帶有angengingong的拼音
三、學時難點
會書寫angengingong
四、教學活動
1、復習舊知
在投影屏幕上用PPT放映出之前學過的拼音字母如anenin等,讓學生齊聲說出字母的讀音,放映帶聲調的拼音字母如ān、án、ǎn、àn等,讓學生以開火車的方式復習。
2、課前導入
同學們,我們剛才已經(jīng)復習了之前學過的幾個拼音字母,但是在拼音王國里,我們還有許多不認識的拼音寶寶,今天,老師就帶領著大家,繼續(xù)探索拼音王國。
3、學習ang
(1)讓學生看著羊的圖片,試著讓他們拼一下羊這個字的拼音。學生回答出后,在黑板上出示答案,yang,從而讓學生認識ang這個拼音。
(2)展示ang的四個聲調,先教師帶領讀,學生跟讀。然后教師挑選讀的優(yōu)秀的同學帶領全班同學一起讀。
(3)試著拼讀。在黑板上展示帶ang的拼音如qiáng等,讓學生先和同桌試著拼一拼,最后由教師評價得出正確答案。
4、學習eng
(1)讓學生看著燈的圖片,試著讓他們拼一下燈這個字的拼音。同學舉手回答答案,教師糾正評論,并在在黑板上出示答案,deng,從而讓學生認識eng這個拼音。
(2)展示eng的四個聲調,讓學生模仿剛才ang的四聲調讀。
(3)試著拼讀。在黑板上展示帶eng的拼音如fēng等,讓學生舉手拼讀,并由其他同學評價這位同學讀得是否正確。
5、學習ing
(1)讓學生看著鷹的圖片,試著讓他們想一想鷹這個字的拼音。同學舉手回答,教師糾正評論,并在在黑板上出示答案,ying,從而讓學生認識ing這個拼音。
(2)配合老鷹的圖案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念ing的四個聲調,一組念一個聲調,看那組念得由齊又好。
(3)試著拼讀。在黑板上展示帶ing的拼音如bing等,讓學生舉手拼讀,并請同學說一說你由這個拼音想到了什么。如bing想到餅等
(4)在黑板上出示ying,讓學生聯(lián)想之前的整體認讀音節(jié),從而學習ying
6、學習ong
(1)讓學生看著鐘的圖片,試著讓他們拼一下鐘這個字的拼音。Zhong,從而讓學生認識ong這個拼音。
(2)展示ong的四個聲調,并把四聲調讀給同桌聽。教師請讀的最好的一組同桌上臺來帶全班同學讀
(3)試著拼讀。在黑板上展示帶ong的拼音如hong等,讓學生舉手拼讀,教師糾正答案后帶領學生再讀。
7、書寫angengingong
(1)教師請學生觀察者這個拼音的結構,提示注意的地方
(2))教師在黑板上書寫一個,學生小手書空,跟老師一起寫
(3)學生在書上描紅
(4)學生在書上書寫一個。在學生書寫的過程中,教師走下講臺進行巡視,并進行個別指導。
8、課下任務
試著寫一寫今天所學的拼音
想一想生活中帶有angengingong的字
一年級語文上冊《angengingong》第二課時教案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上冊《angengingong》第二課時教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一年級語文上冊《angengingong》第二課時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熟讀angengingong和他們的四聲調
2、拼讀帶有angengingong的拼音
3、會書寫angengingong
4、熟讀小兒歌,認識“車、羊”等生字
二、學情分析
學生之前已經(jīng)學習過aoebp等拼音,為下面的學習奠定好了基礎
三、重點難點
重點:熟讀angengingong和他們的四聲調,拼讀帶有angengingong的拼音
難點:會書寫angengingong熟讀小兒歌,認識“車、羊”等生字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復習angengingong和他們的四聲調
2、復習帶有angengingong的拼音
3、熟讀小兒歌,認識“車、羊”等生字
二、教學重點
復習angengingong和他們的四聲調、拼讀
三、學時難點
熟讀小兒歌,認識“車、羊”等生字
四、教學活動
1、課前導入
同學們,之前我們學習了angengingong這幾個字母,下面我們來復習一下他們,這些拼音寶寶十分喜歡我們,要和我們玩一個摘蘋果的游戲,咱們一起來看一看,到底大家能不能把蘋果摘下來呢
2、復習(游戲方式)
蘋果樹上掛滿了帶有拼音的蘋果如cong,ding等。讓學生采用開火車的方式,看誰能夠一次性把蘋果摘下來。為了照顧到全班的同學,此游戲可以反復玩,爭取讓每一個同學都有摘到蘋果的機會
3、運動詞語拼讀
(1)創(chuàng)設情境:動物界舉辦了一場運動會,我們來看看他們都參加了哪些運動呢
(2)展示熊貓游泳圖片,讓學生試著拼讀游泳的拼音youyong
(3)展示大象和老鼠騎自行車圖片,讓學生試著拼讀拼音qizixingche
(4)展示昆蟲打乒乓球圖片,讓學生試著拼讀dapingpangqiu。
(5)請學生觀察以上幾個拼音,找出上節(jié)課新學的拼音寶寶。
(6)教師帶領學生再讀一遍,起到鞏固作用。
4讀小歌謠《兩只羊》
(1)教師領讀小歌謠,學生跟讀
(2)請學生挑出標紅的字和拼音,自己讀一讀。
(3)教師教授學生生字“車、羊、走、也”。先讓學生觀察他們的結構,在跟老師一起認識他們
(4)玩識字游戲。先讓學生自己認識這些字,然后全班學生一起,看投影上的字,搶答。
(5)玩拼音生字連線游戲。教師先讓學生自己連一連這些生字和拼音,再讓挑幾個學生連一連,其他學生則評價他們連得對不對。
5、課下任務
把小歌謠讀給父母聽
試著給今天學習的生字“車、羊、走、也”組一個詞。
一年級上冊《angengingong》第三課時教案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的課堂。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整,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上冊《angengingong》第三課時教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一年級上冊《angengingong》第三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復習鞏固三拼音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牢固掌握生字,能自己拼讀一段話。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學好拼音的作用,激發(fā)借助拼音識字學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習生母與ang、eng、ing、ong組成的音節(jié)。
教學難點:
enging的發(fā)音,及拼讀。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拼音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表演讀兒歌《兩只羊》。
二、學習三拼音節(jié)
1.復習三音節(jié)的拼讀方法。生練習拼讀,指名讀,齊讀。
2.聯(lián)系學生的日常生活用語鞏固讀音,如:zhuang(服裝的裝),chuang(門窗的窗),qiong(貧窮的窮),shuang(雙手的雙),xiong(兇猛的兇)。
三、學習音節(jié)詞
1.學習音節(jié)詞tàiyáng
練習拼讀。學生試拼:指名讀。
指導書寫。
2.擴展練習。
比一比,說說每組字母有什么不同
an——angen——engin——ing
拼一拼
dàyànbāngmángfēngzheng
xìnfēngnàozhōngshāndòng
dēnglongyínghuǒchóng
讀一讀
老師老家白鵝天鵝花朵一朵花下雨雨衣大橋一條河一條魚
(四人小組合作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四、學習短文
1.談話激趣:到今天,我們把漢語拼音全部學完了。大家借助拼音可以讀更多的詩歌和故事了。出示短文。
2.學習朗讀短文。
a學生自由讀短文,教師巡視。
b指名讀,隨機正音。(重點指導朗讀第一句)
c教師范讀,領讀,指名讀,賽讀。
3.了解短文意思,問:你讀懂了什么?(出示詞語卡片:老師,小文,一朵,白鵝,一條)
4.識記生字。
看拼音讀詞語;去掉拼音讀詞語;去掉詞,只讀生字;文、師、老、鵝、朵、條
在具體的語境中識記生字。問: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大家還認識它們嗎?
出示句子
1.天上飄著一朵朵白云。
2.小朋友們愛老師。
3.一條條金魚在水里游來游去。
(學生自讀;同桌相互檢查;指名讀)
五、擴展練習
1.學習詞語搭配
↗()↗()
一條→()一只→()
↘()↘()
2.謎語
多彩繩子顏色鮮,
兩頭彎彎掛藍天,
要說繩子有多長,
這山掛到那山前。
(回家給爸媽猜,猜到了送他們兒歌《彩虹》)
板書設計:
angengingong
angāngángǎngàng
engēngéngěngèng
ingīngíngǐngìng
ongōngóngǒngòng
an——angen——engin——ing
整體的認讀音節(jié)ying
一年級語文《鋤禾》教案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容。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一年級語文《鋤禾》教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禾”、“午”、“辛”、“苦”四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盤”、“粒”、“皆”三個字只識不寫。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3、通過朗讀古詩體會農(nóng)民種田的辛苦和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愛惜糧食的道理。
教學重點:
1、充分朗讀古詩。
2、寫字。
教學難點:
朗讀體會農(nóng)民的辛苦和糧食的來之不易。
教學準備:
拍攝一組照片;讓學生讀熟《新補充讀本》中的《<鋤禾>大意》一課,觀察農(nóng)民生活。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以疑導入
1、小朋友們,最近我們開展了誦讀古詩的活動,老師有個建議:全班按照男女生分成兩大組,我們來比賽背古詩,看哪一組背得多、背得好,好嗎?
(比賽非常激烈,男生、女生不分勝負,時間關系,比賽到此結束。我宣布:男生、女生并列第一!)
(剛才大家剛才的表現(xiàn),我宣布:男(女)生獲勝!希望女(男)生不要失去信心,爭取在下一次比賽中獲勝!)
2、老師還要考考大家的觀察力,請看一張照片(出示照片):這是我們每天都要去的一個地方,對了,是我們學校的食堂。你是怎么看出來的?(你真是一個善于觀察的孩子!)
3、在雪白的墻壁上,有這樣兩行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一句詩,選自古詩《鋤禾》。伸出手來跟我一起寫課題,讀題。
4、那么,為什么要把這句古詩貼在食堂里面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21課《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鋤禾》,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好嗎?
二、初讀指導,整體感知
1、請大家打開書本,翻到119頁,擺好讀書的姿勢。聽清要求:根據(jù)拼音讀準每個字,輕輕地讀完兩遍后,圈出四個生字。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禾”、“午”、“?!?、“皆”、“盤中餐”、“辛苦”。
帶拼音認讀:請一個小朋友當小老師領讀,每個讀兩遍。
去拼音認讀:先自己練讀,然后開火車讀(火車火車往哪開?)
(2)生字都讀準了,古詩能讀好嗎?注意節(jié)奏,聽老師讀:
鋤禾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范讀后說:剛才老師在讀的時候把第二個字延長了一些,你們也用這個方法來試一試。先自己練讀,再分男女生讀。
三、理解詩題,練習說話
1、看課題,“鋤”可以組什么詞?看圖,這就是鋤頭。讀詞“鋤頭”。注意“頭”讀輕聲。鋤頭是做什么用的?(松土、除草)
2、課題中的“禾”可以組什么詞?看圖,這就是禾苗,綠油油的禾苗,多可愛呀!讀詞“禾苗”。
3、“鋤”與“禾”連起來就是古詩的題目,“鋤禾”就是用鋤頭給禾苗松土、除草的意思。
4、出示句式,訓練說話:
(1)_____(誰)用鋤頭給禾苗松土、除草。
看圖,把話說完整。
(2)_____(什么時候),____(誰)用鋤頭給禾苗松土、除草。
(這樣就把話說得更完整了)
5、從哪里看出時間是夏天的中午?(積累詞語:火辣辣、當頭照?;鹄崩钡奶柈旑^照)_____(什么時候),__________,_____用鋤頭給禾苗除草。
(這樣就把話說具體了)
6、你還從圖上看到了什么?(老爺爺滿頭大汗,汗水一滴一滴落在泥土上)_____(什么時候),__________,_____用鋤頭給禾苗除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越說越具體了)
四、細讀古詩,朗讀感悟
1、小朋友,詩人李紳看到了這樣一幅畫面,所以寫下了這樣一首詩《鋤禾》。(師配樂范讀)
2、學習第一二行:
(1)古詩中的哪兩行直接寫出了剛才我們看到的、也是詩人看到的——“農(nóng)民鋤禾”的畫面呢?(出示一、二行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2)再讀讀這兩行詩,一邊讀一邊在腦海中想象畫面,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說詩意)
把你看到的用朗讀表現(xiàn)出來,好嗎?
(評價:好——聽了你的朗讀,我感受到了夏天的太陽火辣辣的,真讓人受不了啊!
我仿佛看到了老爺爺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正一顆一顆地往下落呢!
不好——聽了你的朗讀,我感到這太陽光還不怎么熱,你能讀得再熱一點嗎?
我好像沒看到老爺爺在流汗,想一想該怎么讀?)
(3)聯(lián)系生活加強體驗:
①小朋友,我們都是農(nóng)村的孩子,家里都要種田。每天,農(nóng)民們在地里除了給莊稼除草,還會做些什么呢?(干了要澆水,有蟲子了要噴灑藥水等)
②老師的爸爸媽媽也是農(nóng)民,每天早上天剛剛亮,他們就起床到地里干活去了。晚上他們總是到天黑看不清了,才從地里回來。記得有一次他們從傍晚時開始用皮管給莊稼打水,直到晚上9點多才結束。吃晚飯也是輪流吃的。你們聽了感到怎么樣?
③平常你看到你的家人從地里干完活回來,他們都是什么樣子的?(也是滿頭大汗,腰酸背痛,衣服上、手上、鞋子上都是泥土,噴灑農(nóng)藥以后身上會沾上難聞的農(nóng)藥味)
(4)反復朗讀:
是呀,作為農(nóng)民的孩子,我們都能體會到農(nóng)民的辛苦——
①夏天,火辣辣的陽光當頭照,農(nóng)民們依舊——引讀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②渴了喝一口涼水,熱了擦一擦汗珠,農(nóng)民們每天都是這樣辛苦——引讀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③為了使莊稼有個好收成,農(nóng)民們每天都不嫌臟,不怕累地勞動著——引讀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p>
(5)過渡:詩人李紳看到了“農(nóng)民鋤禾”這樣一幅畫面以后(板書:看),想到了什么呢?(板書:想)
2、第三四行:
(1)指名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蹦銓υ娭械哪男┰~不太理解?(估計學生會說“盤中餐”、“皆”)
幫助學生理解這兩個詞的意思,然后試著理解這兩句詩。(有誰知道碗里的米飯,一粒一粒都是農(nóng)民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呀!)
(2)指導朗讀:
①出示“辛”:古人把“立”和“十”合起來表示辛苦的意思?!傲ⅰ本褪钦玖ⅲ粌H要站,還要站著干活。站立了多久呢?這里的“十”就告訴我們有十個小時,比我們一天在校的時間還要多。據(jù)老師觀察,農(nóng)民一天的勞動何止十個小時呀!你們說,農(nóng)民的勞動辛苦嗎?這糧食來得容易嗎?(板書:來之不易)讀出這種意思。(重點讀好“辛苦”,要讀到心里面去)
②這碗中的米飯,一粒一粒都是農(nóng)民伯伯辛苦勞動得來的呀!引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p>
③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一粒米等于一滴汗”,為了這白花花的大米,農(nóng)民們不知流了多少汗啊!——引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④這米飯是多么來之不易呀!讓我們用朗讀來告訴大家——引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五、總結古詩,解決疑問
1、同學們,詩人李紳看到了——引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庇纱讼氲搅恕x“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跟老師一起寫“辛苦”。(板書:辛苦)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古詩。(配樂讀)
3、(出示食堂照片)現(xiàn)在你知道為什么要把這兩行古詩貼在食堂的墻上嗎?對了,學校里是要讓我們每個小朋友都要明白糧食是來之不易的,是農(nóng)民們辛辛苦苦用汗水換來的,每個小朋友都要養(yǎng)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板書:愛惜糧食)那么,大家做得怎樣呢?請看老師在食堂拍到的一組照片。(出示在食堂拍攝的照片)
4、當你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對這兩位同學說什么呢?[是呀,糧食是來之不易的,我們要愛惜糧食。我們還可以用這句古詩來對這兩位同學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盷
5、讓我們把這首古詩牢記在心中。齊背古詩(配樂)。
6、這首古詩配上音樂還是一首好聽的歌曲呢!想聽嗎?(播放歌曲)可以跟著唱一唱。
六、指導書寫,培養(yǎng)習慣
1、小朋友,我們學習語文,不僅要讀好書,還要把字寫好。認讀生字“禾”、“午”、“辛”、“苦”。
2、怎樣記住它們呢?可以聯(lián)系教過的字來記憶。
(1)用“加一加”的方法記“禾”(“木”字加一撇)、“午”(“干”字加一撇)
也可用“減一減”的方法記“禾”(“和”字減去口字旁,把點變成捺)、“午”(“許”字減去言字旁)
(2)用部件法記“辛”(立了十個小時)、“苦”(草字頭加上“古”)
3、在習字冊上各描紅一個生字,注意姿勢。
4、指導“禾”、“午”:
注意第一筆撇的不同之處:“禾”第一筆是平撇,而“午”的第一筆是斜撇。
師范寫時,學生書空。然后把這兩個字各臨寫一個。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5、指導“辛”、“苦”:
當中最長的一橫要寫得足夠長。
師范寫時,學生書空。然后把這兩個字各臨寫一個。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6、詩人李紳還寫了另外一首關于農(nóng)民的詩,我們下節(jié)課再學習。
板書:
看:鋤禾
想:辛苦
來之不易愛惜糧食
鋤禾>一年級語文優(yōu)秀教案
作為教師,編寫教案課件是一項必不可少的任務,現(xiàn)在正是開始編寫教案課件的時候。制定合理的教案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深化學習的程度。那么,如何才能寫出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在這里,編輯向您推薦“一年級語文優(yōu)秀教案”,這篇文章詳細介紹了相關信息,相信您可以找到您需要的內容!
一年級語文優(yōu)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初步知道古詩與詞的區(qū)別。
2、理解《憶江南》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4、通過詞中描繪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
一課時。
【課前準備】
背誦課文查閱資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背誦自己喜歡的古詩,大家欣賞。說說古詩的特點:有五言詩、七言詩。詩的字數(shù)很整齊。
二、初步理解詞與詩的區(qū)別
1、自讀“預習”。讀后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2、誰能找到詩與詞的區(qū)別?
三、自讀詞,提出疑問
四、細讀《憶江南》理解詞意
1、《憶江南》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帶點字的意思:
江南好好:美好。
舊曾諳舊曾:以前、過去。
諳:熟悉。
紅勝火勝:勝過、強過。
憶江南憶:想念、想起。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如詩如畫的江南,風景還是以前熟悉的那樣。太陽光下,江邊的鮮花比火還要紅艷。春光里,江水碧綠如藍。如此美麗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
五、總結升華
1、讀《憶江南》。
(邊讀邊想江南美景的畫面)
2、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一年級語文優(yōu)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初步了解一些,聽課、讀書、寫字等方面的要求。
2.能力目標:使學生學會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
3.情感目標:通過進行日常行為習慣的指導和訓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的自理能力
教學難點:
實際操作要持之以恒
教學準備:
常用文具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18分】
(一)聽課
1.正上課坐姿端正,認真聽講,不溜號,要積極發(fā)言,有事舉手,得到允許后,站起來講話聲音要響亮。
2.讀書雙手拿書,身體略向前傾,眼睛離書本要保留一尺遠的距離,學會朗讀。
(二)寫字(做到三個一)
1.坐端正,身體稍稍前傾,眼睛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遠。
2.注意保持正確的握筆姿勢,手離筆尖一寸遠。
3.書寫要干凈(落筆穩(wěn)、位置要準、不擦)
#[設計意圖]使學生認識到良好學習習慣對學習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學會自己整理學習用品【20分】
(一)用卷筆刀自己削鉛筆。
(二)整理文具。
(三)整理書本(鉛筆5支,橡皮一塊,格尺,卷筆刀,課表)
(四)學習包書皮(書本平整,不卷頁,按當天課表內容裝學習用品,擺放要有序,要整齊。
#教育學生愛惜學習用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作業(yè)設計?!?分】
1.回到家里自己試著把數(shù)學書包好書皮,寫清楚名字。
2.自己整理好文具、書包
板書設計:
1—3我想這樣做
保護視力注意姿勢
愛惜學習用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級語文優(yōu)秀教案 篇3
一、基礎過關
1、抄寫
平、生、千、門
2、注音
滿( )
雪( )
輕( )
言( )
語( )
二、綜合訓練
1、寫出帶有雪、門的詞語三個
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下列詞語造句。
門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應用
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1、《詠鵝》一詩中寫鵝游水嬉戲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xiàn)了鵝幾個色彩鮮艷的詞組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句連用三個“鵝”字,表達了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詠鵝》的作者是________,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人們稱為“初唐四杰”。
一年級語文優(yōu)秀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借助圖畫讀懂故事,說出這個故事的內容。
2、幫小明想個辦法,并能把想到的辦法說清楚。然后評一評誰的辦法好,誰說得好。教學重點:根據(jù)故事的內容,交流幫小明想出的辦法。
教學難點:根據(jù)故事的內容,交流幫小明想出的辦法。
正文: 口語交際: 該怎么辦
教學目標:
1、能借助圖畫讀懂故事,說出這個故事的內容。
2、幫小明想個辦法,并能把想到的辦法說清楚。然后評一評誰的辦法好,誰說得好。
教學重點:根據(jù)故事的內容,交流幫小明想出的辦法。
教學難點:根據(jù)故事的內容,交流幫小明想出的辦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話題。
說說如果句末加標點,該加什么符號。加上?讀一讀。
二、看圖講故事。
【課件出示】學生自己讀讀說說這三幅圖講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老師指名回答,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故事的內容。通過多次敘述,了解人物個性:小明主動幫助老人,不要報酬;老爺爺過意不去,定要答謝。
三、同桌商議。
根據(jù)故事的內容說說小明該怎么辦。
四、交流評議。
1、交流,所想的辦法只要符合故事情節(jié)都可以。學生可能說出以下辦法:①收下錢,每天照常取奶送奶。②不收錢,以后也不給王爺爺取奶。③先收下錢,照常取奶,再設法處理王爺爺給的錢。如,把王爺爺給的錢積攢起來放在信封里附上一封信悄悄放在老人家里;或在王爺爺生日那天買盒蛋糕(買束鮮花),祝他生日快樂。④找居委會或王爺爺?shù)呐笥褞椭?,說服王爺爺收回決定。在交流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把自己想到的說出來,對其說的辦法不表示肯定或否定,只在語言表達上要求學生把話說清楚。
最明白。
五、表演故事。
把評議出的好辦法作為小明想出的主意放進故事里演一演。先同桌兩人分角色表演,再自我推薦演給全班看。
六、課后延伸。
一年級語文優(yōu)秀教案 篇5
[教學設計]
一、設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時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一點不假。在課堂上要想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去,教師除了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外,還應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多種方式去刺激和感染學生,使其對學習的內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進而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在本節(jié)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們以談話的形式介紹了自己知道的節(jié)日,使學生的注意力有課間游戲轉移到課堂上來,并且在回憶的過程當中重新體會到過節(jié)時的快樂心情。接著我以“猜一猜”的形式導入,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快樂的課堂氛圍。而后在老師范讀時又配以與課文內容相符的情景音樂,這樣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把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起來,以至產(chǎn)生迫不及待的去讀課文的興趣。
二、指導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參與能力
學習在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是單一的學會知識而是要學會學習的方法,這就需要老師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真正會學,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在課上自己讀書的同時,我出示了相關的學習小建議,讓學生們在讀書時明確目標,清楚重點,知道現(xiàn)在的讀書任務是什么,然后按照建議中的步驟進行自主學習,學習效果顯著。在初讀課文時,我在小組學習之前出示了“學習小建議”,第一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能夠順利的進行學習活動,第二是讓學生學會自學的方法,是一個學法的指導。在學文時,穿插了說話的訓練和詞語的積累,在快樂的氛圍中發(fā)散學生的思維,開闊他們的想象空間,從知識、能力的維度進行學習。我還設計了全班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啟發(fā),也傾聽到別人的想法。
三、引導自問自答,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解答學生的問題是課堂上的主要學習任務,但解決的方法并不單一。一個問題提出,不僅能引發(fā)學生思考,激活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的爭論,還能引導學生自主地參與學習活動。學生在默讀課文后,我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然后通過課件展示畫面,讓學生把看到的說一說,并把自己理解到的讀出來,學生自然就理解了自己提出的問題。在自問自答的過程當中,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學生情感體驗的培養(yǎng)。
學文重在情感體驗,然而每個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后的情感體驗不會相同,所以我會提供廣闊空間給他們,讓他們讀出自己的感受,說出自己的想法。如:你是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讀,你是什么心情,誰的心情和他不一樣等等,讓學生在感悟中摸索學習。最后以贈送愛心卡為結束,在之前把快樂的孩子和苦難的孩子進行比較,讓學生們知道在自己得到快樂的同時也要想到把自己快樂給予他人,愛別人自己也會同樣得到快樂!
[評析]
《快樂的節(jié)日》是北師大版實驗教材小學一年級第二冊中的一篇課文。
《快樂的節(jié)日》這首歌傳唱了近五十年,從建立新中國的喜悅,唱到社會主義新生活,唱到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因為它傳達了時代的脈搏和氣息,又切合兒童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所以,常唱常新。王丹老師所上的這節(jié)課,注重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具體講有以下幾個特點:
1、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入,奠定快樂的情感基調。
上課伊始,王老師讓學生們回憶剛剛過去的“六一”兒童節(jié),去過哪?玩得高興嗎?很自然的喚起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回憶。接著,又展示了幾組他們熟悉的照片,學生從照片中看到過節(jié)中的老師、解放軍叔叔,他們快樂、喜悅的表情,同時產(chǎn)生快樂的情感共鳴。最后一張照片定格在“六一”兒童節(jié)同學們表演節(jié)目上,看到這一情景,馬上有人大聲說這是我們學校的同學在“六一”節(jié)表演節(jié)目……幾乎全班同學都笑了。這一巧妙的設計地把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快樂的感受融到課堂中來,為這節(jié)課的學習奠定了快樂的情感基調。
2、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這節(jié)課中,王老師注意利用多媒體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伴著優(yōu)美的音樂播放人們歡慶自己節(jié)日的照片;快樂的鳥銜著生字詞飛過,讓學生搶讀生詞;讓學生隨著《快樂的節(jié)日》歌曲唱歌、跳舞抒發(fā)自己快樂的心情;伴著《愛的奉獻》讀自己愛心卡上的小詩等情景的創(chuàng)設,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新課程要求語文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培養(yǎng)語感,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和口語交際能力。在這節(jié)課中王老師注重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會學、學會,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例如:在初讀課文之前出示的“學習建議”,目的是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學什么,如何學。在學詞過程當中,王老師又讓學生用一個詞語說一句話,然后又用兩個詞、三個詞說一說的訓練,既能反映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又鍛煉、培養(yǎng)了選詞造句和口語表達能力,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了發(fā)展。
4、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滿足不同學生學習的愿望
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生存和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核心。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滿足不同學生學習的愿望。本課在識字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有效地激發(fā)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的個性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5、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獨特的體驗。
學文重在情感體驗,然而每個學生的情感體驗是不同的,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獨特的體驗,讓他們讀出自己的感受,說出自己的想法。如:你是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讀,你是什么心情,誰的心情和他不一樣等等,讓學生在感悟中摸索、學習。當學生說的不是老師認為的標準答案時,老師沒有批評,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保護,課上就出現(xiàn)了一只只高舉的小手,一雙雙求知的慧眼,一個個創(chuàng)新的答案……
本節(jié)課需要調整和改進的是: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需要進行一些整合和調節(jié);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語言過度還需要進一步的改進和提高;生字、生詞的出現(xiàn)與內容不相符,而且落實的也不夠。
一年級語文優(yōu)秀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圖意,能用普通話簡單的說說圖意,并演一演。
2、通過練習,學會如何借、還東西,培養(yǎng)良好的口語習慣,態(tài)度大方、禮貌地說話,能連貫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
3、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助人為樂的精神。
教學重點:
仔細看圖,在觀察的基礎上說一段通順、完整的話以及如何正確使用禮貌用語。
課前準備:
1、小猴、熊貓、小貓、小兔頭飾
2、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師:小朋友們,_x小朋友課前準備做得好,上課坐姿端正,陳老師在積分表上給他加1分(打開積分表)哎呀,陳老師今天忘了帶筆了,哪位小朋友愿意把筆借給陳老師用一用啊?
2、師:這位小朋友,可以借你的筆給老師用一下嗎?謝謝!(加完分)好,老師用完了,把筆還給你,再一次謝謝你!
3、師:小朋友,剛剛陳老師沒有鉛筆時,老師是怎么做的啊?(借)
4、師板書課題:借鉛筆(漢字加音節(jié))
二、看動畫配音,并演一演。
1、師:小朋友都喜歡看動畫片嗎?生:喜歡
2、師: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看動畫片好嗎?生:好!
3、請看《借鉛筆》(師播放借鉛筆動畫)咦?這個動畫片怎么沒有聲音?那怎么辦呢?哪個小朋友來想想辦法呢?你來想想辦法。
生1:我們自己來講。
師:你的辦法真好呀!那么小朋友,動畫片你們看懂了嗎?
生:看懂了。
師:來說說看呀,講了什么呀?這個動畫片。你來說說。
生2:這個動畫片講了小猴忘了帶鉛筆了,小猴就問小熊貓借了一支鉛筆。
生3:是小猴子沒有帶文具,沒有帶鉛筆盒,問小熊貓借了一支鉛筆。
師:我估計小朋友還看得不夠仔細,還好,我們再看一遍,這回你可要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看了啊!
好,你再來說說看。
生4:小猴借了小熊貓一支鉛筆,小猴借過了,把鉛筆還給了小熊貓。
師:還了鉛筆,還有哪個小朋友愿意來說說看,把動畫片從頭到尾說一遍的。
生5:小猴沒有帶鉛筆,他跟小熊貓借鉛筆,他說:“謝謝小熊貓?!彼猛炅司徒o小熊貓了。
師:他看得真仔細,講得也非常好!那么小朋友,我們要把聲音配上去,老師就建議同桌兩個小朋友一個演小猴,另一個演小熊貓。我們先自己在桌子上演一演借鉛筆,把聲音配上去。好嗎?開始吧!
誰愿意上來呀?誰愿意來演一演?
第一組學生上臺表演。
師:下面的小朋友啊,認真看,仔細聽,看看小猴和小熊貓配得怎么樣?說得怎么樣?
生表演完畢。
師:他們倆演完了,小朋友老說說小猴演得怎么樣呢?
生6:小猴說得很好!
師:好在哪里?
生6:他能說請小熊貓。
師:他用了一個請字,非常的有禮貌。
生7:他講得非常的好,他用過小熊貓的鉛筆說了聲謝謝。
師:也是很有禮貌的是吧?還有哪個小朋友想說的?
生8:他借了小熊貓一支鉛筆,但是他又還給小熊貓了。
師:能做到及時還也是好的。那么小熊貓演得怎么樣呢?
生9:他可以借給小猴一支鉛筆。
師:他就是很愿意幫助他的是吧?樂于助人!哪兩個小朋友還愿意來演一演的啊?
第二組學生上臺表演。
(評價小猴)師:他的聲音怎樣?
生10:他說話聲音很響亮。
師:我們說話就是要把聲音說響亮的。
(評價小熊貓)
第三組學生上臺表演。
(評價小熊貓)
4、換角色演
師:剛才小朋友配音配得那么好,那么我們同桌之間再來演一演。剛才演小猴的現(xiàn)在演小熊貓,剛才演小熊貓的現(xiàn)在演小猴。把聲音配一配,再來演一演吧!
生自由地表演。
5、師小結:小猴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很有禮貌地請旁邊的同學幫忙,而小熊貓也很樂于幫助別的同學,他們都是文明禮貌,團結友愛的好孩子。祝賀小朋友,你們的配音非常地成功。
三:創(chuàng)設情境,解決問題。
1、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
生:小貓。
師:小貓來干什么呀?不知道,那我們來聽一聽好吧?
2、小貓:小朋友,我是小貓咪咪,下節(jié)課我們做手工,可是我忘記帶剪刀了,怎么辦呢?
師:該怎么辦呢?誰來幫幫他。
生:跟他的同伴借。
師:那么小貓在借剪刀時應該怎么說呢?
3、小組討論。
4、師:小貓怎么說呢?你來說說看。
生1:小貓會說,今天我忘記帶剪刀了,請你借給我剪刀。
師:那你來演演小貓。
生上臺表演。師演小狗。
5、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也來了啊?
生:小兔。
6、小兔:小朋友,我是小兔蹦蹦,我把同學跳跳借給我的尺子弄斷了,我還的時候該怎么對跳跳說呢?
師:是呀,蹦蹦應該怎么對跳跳說呢?
7、小組討論。
8、師:哪只小兔愿意來表演啊?先說一說吧。
生:跳跳,對不起,我不小心把你的尺子弄斷了,請你原諒。
9、請同學做跳跳,上臺表演。
一生扮演蹦蹦,一生扮演跳跳上臺表演。
10、評價表演。夸一夸蹦蹦跳跳。
四: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1、師:小朋友,在你們平常的生活中有沒有碰到困難要向別人借東西的啊?
生:有!
師:你們都借過什么呀?
生1:我借過剪刀。
生2:我借過橡皮。
生3:我借過筆。
生4:我借過水彩筆。
生5:我借過膠水。
生6:我借過尺子。
2、師:小朋友在下雨的時候有沒有借過傘呢?那借傘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說呢?
3、生小組說怎樣借東西。
4、師展示所有的物品,生上臺跟老師借東西。
五、采訪總結
1、師:在這一節(jié)課里你學到了什么呢?
2、生說
3、師總結:我們向別人借東西,用過以后要及時歸還。無論是借東西,還是還東西都要把話說清楚,還要注意有禮貌。借東西時,要說“請”,“行嗎?”“好嗎”等,還東西時要說“謝謝”。我們要做一名講文明、懂禮貌的小學生。
3、出示兒歌。
4、生讀兒歌。
5、師讀兒歌。(拍手讀兒歌)
6、齊讀兒歌
一年級語文優(yōu)秀教案 篇7
一、學習目標
”兩個筆畫和“、、纟”3個偏旁。
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富饒的地方,萌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唱、樹”是翹舌音,要提示學生讀準字音?!熬G油油”的“油”課文中注的是本音,朗讀時應讀第一聲??赏ㄟ^認讀生字卡片、同桌互讀等形式鞏固要認的字,并鼓勵學生相互糾錯正音。
(、纟”,然后讓學生自主識字,交流識字的方法,使學生在互相啟發(fā)中,提高識字能力。如:
①加一加:
樹=+對
苗=+田
②比一比:雨—兩
2.寫字。
本課要求會寫的三個字,筆畫都比較少。要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發(fā)現(xiàn)三個字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共同點是三個字都有“口”這個部件,但形狀不同。要引導學生看清字的每一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把字寫正確,寫勻稱。
口:認識新筆畫“”。防止學生把“口”寫成方塊。教師可寫一個方塊與口比較,讓學生自己得出寫好“口”的要領:口字要寫好,上大下要小。
日:認識新筆畫“”,提醒學生注意“日”的兩豎要直。
中:最后一筆豎要寫在豎中線上。
(二)朗讀感悟
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如,“竹排”,可通過看圖,讓學生知道“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筏子,是江南水鄉(xiāng)的一種水上交通工具。然后演示小竹排的活動狀況,讓學生知道“順水流”的意思。又如,指導學生看圖或投影片,讓學生懂得“密”是樹木很多,一棵挨著一棵,而且枝葉茂盛。“禾苗”是指水稻的幼苗?!熬G油油”是形容禾苗顏色濃綠,而且有光澤,說明禾苗茁壯,長勢喜人。江南一帶小河多,河里有許多魚蝦,那里還種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叫“江南魚米鄉(xiāng)”。拉動投影片或演示課件,讓學生感受江南水鄉(xiāng)像一幅美麗的圖畫,小小竹排就像在畫中游。
歡快的心情;“江南魚米鄉(xiāng),小小竹排畫中游”讀得緩慢些,以表達贊美的感情。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
(三)實踐活動
照片,張貼在教室里,供大家觀賞。
2.學生展示自己旅游時拍攝的照片,向同學介紹旅游景點的美麗風光。
(四)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三、教學設計舉例
例一
(一)課題導入
讀課題,先理解“游”的意思,再理解課題的意思。
(二)范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播放小竹排在畫中游的課件,配樂范讀課文。也可以播放課文朗讀的錄音。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小組交流記字方法。
(四)朗讀感悟
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感受江南水鄉(xiāng)的`美麗、富饒。
讀有關句子,理解“密”、“綠油油”。
2.看到這些美景,你會說些什么?
3.為什么說小竹排是在“畫中游”?
4.用多種形式練習朗讀,感悟“江南魚米鄉(xiāng)”的美景。
(五)拓展說話
再創(chuàng)情境,練習說話。
繼續(xù)播放課件:小竹排游到了江南的其他風景名勝區(qū),讓學生進行情境說話練習,說幾句贊美風景的話。
(六)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七)課外延伸
收集江南的風景圖片,在教室里展覽;準備旅游照片,并作介紹。
例二
(一)看圖,揭示課題
1.學生一邊聽表現(xiàn)江南風光的民族樂曲,一邊看圖。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借助拼音讀課文,畫出生字,自學字音并讀通句子。
2.指名試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三)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朗讀
播放樂曲,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江南水鄉(xiāng)美麗的風光。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復習鞏固生字詞
(六)指導學生寫字
(七)完成練習
完成課后練習“我會讀”,并練習用本課要認的字口頭組詞。
四、資料袋
江南魚米鄉(xiāng)
在長江中下游平原上,河網(wǎng)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一向稱“魚米之鄉(xiāng)”,又稱“水鄉(xiāng)澤國”。那里盛產(chǎn)稻米、魚蝦,糧食產(chǎn)量在全國占有重要的地位。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一年級語文優(yōu)秀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識記生字,培養(yǎng)學生自己觀察字型的能力。
2、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完成能讀、會讀和讀好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要樹立時間意識,學會科學合理的利用時間。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樹立時間意識,學會科學合理的利用時間。
教具準備:
課件、字卡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談話激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為大家?guī)砹艘粋€謎語
“短腿腿,圓臉膛,耳朵長在腦袋上。肚里聲聲滴嗒響,提醒我們早起床?!闭l猜出來了?
2、小朋友們,你們誰都有小鬧鐘啊?你們用小鬧鐘來干什么呢?
(學生回答,引出課題。)
原來小鬧鐘的作用有這么大!今天,老師就跟大家講一個關于小鬧鐘找朋友的故事。我們一起看看這個《小鬧鐘》到底是怎樣找朋友的。
齊讀兩遍,說一說怎么記住這個“鐘”字
板書:《小鬧鐘》(教師邊板書邊強調字的筆畫)
【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多維性,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獲取知識的能力?!?/p>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一)提出讀文要求
1、請同學們自己小聲讀課文,拿出鉛筆畫出不認識的字。
2、大家讀得非常認真有不認識的字嗎?
(二)想一想以前學習課文時遇到不認識的字都用過那些識字方法?(學生暢談)
師:我們最常用的就是看拼音和聽別人讀。
【了解學生已有的識字情況,為后面的學習作鋪墊,更好的解決課文的難點。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有學習主人的意識,調動學習積極性。同時不認識的字對學生能引起注意。】
(三)讀課文,識字。
1、師:我們現(xiàn)在就聽聽課文朗讀就,仔細聽不認識的那些字該怎樣讀?
2、提問:你剛才聽時認識了那些字?
3、小組相互交流你都認識了那些字?你還有那些字不認識提出來小組內共同想辦法解決。
4、出示生字卡片,檢查預習
【把學生的自學落到實處,并培養(yǎng)學生從小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滲透德育,請教別人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更是一種美德。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與余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ハ嘣u議會使學生學會接受別人的意見?!?/p>
同學們可真棒,將詩歌里的字、詞都認識了,老師真為你們高興,現(xiàn)在請將書輕輕扣在桌子上,我們來做一個識字闖關游戲高興不高興?如果你能順利過關老師有小紅花送給你,給自己加油!
1、準備好了嗎?第一關:生字關,(出示課件)如果屏幕上的詞語你會讀,就請站起來大聲讀。大家,好棒呀!恭喜你們順利過關。
2、第二關:詞語關,開火車讀詞語(課件出示詞語)學生讀。
【比賽是學生特別喜歡的方式,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p>
3、我們剛才用了哪些好辦法來記字?(引導學生回答)
4、認識了這么多的生字,讓我們讀讀課文把字寶寶送回家。(指名學生分段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師: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看看小鬧鐘都來到了誰的家,
看看它們都在做什么呢?
1、學生讀課文回答。(板書:貓頭鷹)
2、小鬧鐘看到了什么?請同學們找一找時間表上面都寫著什么?用鉛筆劃出這些句子讀一讀。(隨機板書:貓頭鷹、抓老鼠)
3、小鬧鐘又來到誰的家?指名學生讀一讀。
(隨機板書:小白兔、做早操)
4、小鬧鐘又一次來到誰的家?又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指名學生讀一讀、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5、小朋友,誰能找出小熊是怎么說的,小鬧鐘又是怎么說的呢?
在文中找出這一段,誰想扮演小熊和小鬧鐘,讀一讀它們對話的句子。
【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愿望,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積累了語感。
6、同學們有了小鬧鐘,小熊再也不怎么樣了?齊讀課文最后一節(jié)。
7、老師歸納學生的回答
四、珍惜時間拓展練習。
放《時間像小馬車》歌曲
五、課后延伸
下課后,同學們可以像小兔子一樣自己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請小鬧鐘幫忙,按時間表去做,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板書設計:
(畫一個小鬧鐘來突出課文主題)
小鬧鐘
貓頭鷹抓老鼠
好朋友小白兔做早操
小熊不睡懶覺
珍惜時間
《爬山》教案(一年級語文)
課文說明
這是一篇充滿童趣的小短文。它運用擬人手法,把山峰、小鳥、小花、野草鼓勵我們勇敢地登上山頂?shù)那榫埃鑼懙檬稚鷦佑腥?。通過學習課文,學生會更加接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7個字,認識一個新筆畫:臥鉤。
2.自主積累詞語。
3.通過讀課文,感受克服困難,登上山頂?shù)目鞓贰?/p>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5.說說爬山的體會。
教學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一幅小朋友爬山的畫。
3.課文朗讀帶。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看過山嗎?爬過山嗎?(請爬過山的小朋友談一談爬上山頂時的感受)我們來看一幅爬山的畫,看完后跟同學講講你看到了什么?
從引導學生想象我們登上山頂時的快樂開始,結合插圖說出山峰、小路、小鳥、小草、野花的樣子,以及會對小朋友們說些什么。鼓勵學生進行廣泛的想象后,再發(fā)表不同的意見。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讓學生根據(jù)拼音,自己拼讀生字,把自己拼讀不出來的字點上點兒,教師范讀時注意聽。
2.師范讀。
(三)隨機指導朗讀,并進行文中學字。
1.要求: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師范讀、領讀、學生指讀、分小組互相讀、個人讀等)
2.隨文學詞。
如:(投影出示)“星期天,我和同學們去爬山”。
(1)自讀句子。
(2)師在“星期天、爬山”下面畫上橫線,指名學生讀,正音,范讀。
(3)把“我和同學們”去掉,剩下“星期天、爬山”這兩個詞語,指名讀,讀得好的學生帶讀。
其他自然段也用這種方法學習詞語。
山腳下微笑歡迎對點頭
加油勇敢山頂心里
(4)打開書,把剛才學過的詞語畫上橫線、讀詞。(配樂、強調讀寫姿勢)
3.把要求認讀的字圈出來,再讀。
星期天爬山山腳下微笑歡迎對
點頭加油勇敢女生山頂心里
(1)出示卡片,指名讀、領讀。
如:期、期、星期天的期
(2)分小組互讀、互聽。
4.去掉其他部分,只讀生字。(出示卡片)
期爬腳歡對點和
油勇敢女頂心
(1)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名讀、齊讀、男女生讀、開火車讀)
(2)游戲:找朋友。
方法:把詞語卡片和生字卡片分發(fā)給學生,一生手拿“星期天”卡片起立,問:“星期天的期在哪里?”另一個手拿卡片“期”的學生起立,答:“星期天的期在這里?!?/p>
5.說一說:登上山頂后我們心里為什么美滋滋的?感受克服困難,登上山頂?shù)目鞓贰?/p>
(四)讀讀我的詞語庫,說說你還積累了哪些詞語。
第二課時
(一)檢查朗讀。
1.指名朗讀句子。
2.分組讀自然段,小組比賽有感情地朗讀。
3.齊讀全文。
(二)游戲活動,加深理解。
1.教師啟發(fā):小朋友們朗讀得很有感情,現(xiàn)在請你們閉上眼睛,聽一聽錄音機里小朋友的朗讀,在腦海里把這篇短文編一套課間操。
2.同座相互討論。
3.讓學生跟老師一起做課間操。(認為自己編得好的學生,可以按自己編的動作表演)
4.教師小結:小朋友們一起去爬山,高高的山峰、彎彎的山路歡迎我們,快活的小鳥為我們加油,青青的小草、美麗的野花鼓勵我們。登上山頂后,我們的心里美滋滋的,因為我們勇敢堅強,克服了困難。小朋友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也應該這樣,克服困難,努力學習。
(三)寫字。
1.復習筆畫名稱。
(1)出示投影:一丨丿丶
(2)指名認讀、集體復習認讀
2.學習新筆畫。
(1)出示投影:wògōu
(2)范讀、指名讀、齊讀
(3)寫法:向右下一路下筆,再向上鉤出
3.找出有“”的字:心。
4.分析字形、指導書寫(強調讀寫姿勢)。
(1)如:心。師邊示范邊說筆畫名稱,強調“丶”在橫中線,偏左;第二筆“”在橫中線下;第三筆“丶”在豎中線上;第四筆“丶”在橫中線上,偏右。學習書空,組詞、說話。
(2)其他生字讓學生自己當小老師,講一個,寫一個;看準一個,練一個。(注意每個字的筆順)
(四)作業(yè)安排。
1.在田字格中,練習書寫7個生字,并組詞語。
2.朗讀課文。
一年級語文式教案
這篇“一年級語文式教案”的文章充滿著靈感與智慧肯定是值得你收藏的,請將本網(wǎng)頁添加到收藏夾中以備不時之需。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寫教案課件,但教案課件不是隨便寫寫就可以的。教案是課堂教學的支柱。
一年級語文式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 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7個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要有自知之明,不可妄自尊大。
3.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朗讀課文和識字寫字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北風和小魚》這篇課文,一起讀課題。
2、大家讀的真好,下面你看誰來了?你能喊喊它的名字嗎?
出示:樹 葉 浮 出 顏 色 水 面 知 道 得 意
一 口 氣 梧 桐 樹 鵝 毛大 雪
a.指名讀 b.齊讀
3.老師手中還有一個詞語(出示詞語:得意),誰愿意再為大家讀讀。(指名讀,齊讀)
4.課文中誰得意了?(北風)北風得意了幾次?(兩次)
出示:北風得意地說:“哈哈,大家都怕我。”
北風看不見小魚了,非常得意,它哪里知道,小魚正在水底捉迷藏呢。
a.指名讀 b.齊讀
5.小朋友,北風為什么得意?為什么非常得意?我們通過學習課文就能知道這些答案了。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你們聽(播放風聲),誰來了?
2.北風怎么吹的?誰來學學?你看它吹得多用勁呀!腮幫都鼓起來了,你能帶著表情朗讀嗎?
出示:北風呼呼地吹著。(指名讀,齊讀)
3.呼呼的北風向誰吹去了呢?它們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請小朋友們拿起書本自己輕輕地讀第一小節(jié)。
4.交流(青草變了顏色,茂盛的梧桐樹落了葉,自由自在的鳥兒躲進了窩)
出示:它向草地吹一吹,青草變了顏色。它向梧桐樹吹一吹,梧桐樹落了葉。它向鳥兒吹一吹,鳥兒躲進了窩。(指名讀)
5.(看課件)青草、梧桐樹、鳥兒在寒冷北風中的變化。
6.你覺得青草、梧桐樹、鳥兒對北風怎么樣???你能把這種害怕的感覺讀出來嗎?(指名讀、對讀、表演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他們都害怕北風,這時候,北風怎么樣?(板書:得意)出示句子:北風得意地說:“哈哈,大家都怕我?!?/p>
1. 請大家學著北風的樣子說一說.
2. 誰來學學北風?還有誰來?誰能再得意些?(指名讀)
3. 現(xiàn)在我們就是一群小北風,配上你的動作,帶上你的表情,一起來得意一下?。R讀第二段)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大家都怕北風,可是偏偏有一個小動物不怕,誰?(小魚 )我們來看小魚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1、出示句子:小魚聽了,浮出水面,鼓起圓圓的眼睛說:“我們就不怕?!保ㄖ该x)
2、你覺得小魚怎么樣?(勇敢、不服氣)板書:勇敢
3、指導朗讀:誰能把小魚勇敢的樣子讀出來?誰還想來做勇敢的小魚?(點評:你這個圓圓讀得真好聽;你是條機靈的小魚。你是條勇敢的小魚)
師:想做勇敢小魚的小朋友一起站起來,讓我們表示一下對北風的不滿。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小魚竟敢與威力無比的北風作斗爭,這下可把它氣壞了,我們來看書上是怎么寫的。請小朋友們自己輕輕地讀第四小節(jié)。
出示:北風氣極了,猛吹一口氣,鵝毛大雪飄落在河面上,河水結冰了。(指名讀)
2、小魚不怕北風,北風非常生氣,書上說――――“氣極了”,然后――――“猛吹一口氣”誰來做給我們看看,什么叫“猛吹一口氣”?(點紅“氣極了”“猛吹”,指導讀好這兩個詞語)
3、誰來把北風生氣的樣子讀出來?。ㄖ该x,男女分組讀)
4、北風猛地一吹,這時-————(天上下起了鵝毛大雪。)指導讀“鵝毛大雪”
5、想看看天上下起鵝毛大雪后會出現(xiàn)一個怎樣的景象嗎?(看動畫)師述:這一大片一大片從空中飄落下來的象鵝毛一樣大的雪花就叫鵝毛大雪。再次指導朗讀這個詞語。
這后半句話誰來讀讀?要讓人家一聽就聽出——哇!好冷哦!
6、師:你覺得北風怎么樣? (很可怕)(指名讀,小組讀,齊讀)(點評:北風真猛,雪兒真大,感覺真冷。)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1、師:哎呀,好冷??!這么大的雪,連河水都 結冰了,小魚在干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請學生讀第五自然(小魚捉迷藏)
2、你看他們多開心呀! 你猜,小魚還會干什么呀?
師:小魚在水底玩得真開心,可北風它知道嗎?(不知道)從哪個詞語我們可以看出北風不知道的?(哪里知道)
師:是啊,你看這個北風是多么愚蠢啊,又在(指板書)得意了,而且這次是非常得意,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3、那你想對得意的北風說些什么呢?
過渡:學到這里,課文結束了,可是老師還覺得不過癮,這個故事太有趣了,我真想再聽一遍,你們愿意用你最好聽的聲音讀給老師聽嗎?
(六)齊讀全文
三:總結。
通過這個故事的學習,我們知道北風自己覺得很了不起,得意的很,而小魚卻不怕北風,非常勇敢,其實和小魚一樣勇敢的還有很多,比如(多媒體)臘梅在寒冷的北風中還是獨自綻放、青松在大雪中還是那樣的挺拔,那樣郁郁蔥蔥……可別忘了還有我們小朋友也是不怕寒冷的。盡管現(xiàn)在天氣很冷,但是我們小朋友能夠認認真真地坐在教室里和老師一起學課文。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一起和老師認認真真地學寫字好嗎?
四:生字教學。
和 氣
1、出示卡片“和”,誰來喊喊這個“字寶寶”的名字。(指名讀,齊讀)
2、觀察筆順,結構。指名說字的筆順。
3、指名說字的結構。師邊范寫邊分析字形,學生跟著書空。(“和”的第一筆是短撇,第四筆是長撇,第五筆“捺”要改成“點”,右邊的“口”要注意下面要收縮,呈倒梯形。)
4、齊讀“和”
5、“和”老師給它找了一個好朋友,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你看它來了,出示“氣”。
6、用同樣的方法學習“氣”。
7、齊讀“和氣” ,“和氣”是多么好的朋友啊,我們能把它寫好嗎?生寫《習字冊》。(強調寫字姿勢)
8、評價、反饋。
小結:我們課文中的北風讓它的朋友們都害怕它,我們小朋友可不能像它,朋友之間要和和氣氣的。
不怕
板書設計: 11 北風←——小魚
得意 勇敢
一年級語文式教案 篇2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在誦讀兒歌、古詩時,要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同時要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借助表演和觀察讀物中的圖畫等方式閱讀。本課內容淺顯,課文插圖形象傳神,意境高遠,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使人讀起來心情愉快,便于陶冶兒童的審美情操。
本著“讓學生得到最大的發(fā)展”的原則,本教案設計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做到讀詩字正腔圓,并能用兒童化的語言描繪情景,體會江南的景美物豐。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悟,發(fā)揮想象,充分表演,調動各種感官,深入古詩情境,對古詩進行理解和再創(chuàng)造;而后鼓勵學生與他人分享所學知識,學以致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課前準備
1.(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制作荷葉、荷花、小魚頭飾。(教師)
2.(1)預習生字、新詞。(學生)
(2)讀熟課文。(學生)
(3)收集有關江南和荷花的圖片或詩句。(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出示課題
1.啟發(fā)談話:同學們去過江南嗎?你去過江南的哪些地方?(學生自由談話,分享快樂。)
2.過渡:人人都說江南美,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江南水鄉(xiāng)的風光吧!(多媒體課件播放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學生觀看。)
3.引導學生談談觀后感。
預設:
生1:那兒的水很清很清,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魚兒。
生2:那兒的荷花粉紅粉紅的,特別漂亮。
生3:碧綠碧綠的荷葉像大圓盤一樣,美麗極了。
4.導入:是啊,江南水鄉(xiāng)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曾經(jīng)有一位詩人看到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詩——《江南》。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讓學生初步感受江南的美好,初步了解江南水鄉(xiāng)景物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二、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1.學習“江”。
(1)導學:誰來說說這是幾拼音節(jié)?怎么拼讀?
(2)引導學生明確這是三拼音節(jié),然后練習拼讀,最后在班內展示拼讀。
(3)導學: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記住這個字?
(4)學生自由交流識記的好辦法。
預設:
加一加:氵+工=江。
字謎:工人在水邊——江。
換一換:“紅”的部首換成“氵”就是江。
(5)在電視上或班級的點名冊上認識“江”。
(6)導學:我們來看看這個字是怎么演變的。(課件出示“江”的漢字演變過程。)
(7)課件演示書寫過程,學生跟著課件演示書空。
(8)引導學生擴詞并說一句話。(如,江水:我看過江水滾滾向前的樣子。江邊: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邊玩耍。)
2.學習“南”。
(1)提出自學要求:先讀準字音,然后看清字形,再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字。
(2)學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自學“南”。
(3)交流自學情況。重點交流識記方法。
設計意圖:在重點指導“江”的讀寫的基礎上,出示自學提示,要求學生自學“南”,讓學生自己去領悟學生字的方法。采用“先扶后放”的教法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借助媒體,初讀感知
1.導學:下面讓我們隨著詩人到江南水鄉(xiāng)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播放古詩范讀的多媒體課件,學生觀看、傾聽。)
2.導學:你看到了什么?學生交流,教師相機貼圖片。
3.導學:我們小朋友知道荷葉也叫蓮葉,那么荷花也叫蓮花。誰來做小老師把你知道的有關蓮花的知識向大家介紹介紹?
4.學生自由介紹。
預設:
生1:我知道蓮花在夏天開放。
生2:我昨天上網(wǎng)查過,蓮花有好幾種顏色,有紅的、白的、黃的、紫的……
生3:蓮花可以結出蓮蓬,蓮蓬里面有許多蓮子。
生4:我還知道《小池》《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都寫到了江南的荷花。
……
5.感知內容。
(1)過渡:作者是怎么寫江南的荷花的呢?讓我們走進詩歌吧!
(2)導學:下面請同學們借助拼音把《江南》這首詩讀正確,讀通順。
(3)學生借助拼音自由、大聲地讀詩,遇到拼不準的字可以請教同桌、老師、字典等。
(4)指名讀全詩,學生評價。引導學生重點從字音是否正確和語句是否通暢兩個方面來評價。
(5)導學:你感覺江南怎么樣?(學生自由說出讀文后的感受。)
設計意圖:因為學生對江南并不了解,所以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感知詩文的主要內容并展示收集的資料,增加了學生對江南及荷花的了解。
四、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集中識字
1.字卡出示課文中的生字:采、蓮、魚、東、可、西、北,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互認。
2.鼓勵學生互相交流記字方法,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認記生字。
預設:
謎語:(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
(2)大丁遇小口。(可)
3.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生字卡片并組詞。
4.組織學生分組比賽讀,教師隨機正音。
5.分男女生兩大組開火車認讀去掉拼音的生字,檢測生字掌握情況。
設計意圖:依據(jù)一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學習特征,在識字環(huán)節(jié)教師重點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參與自主識字、創(chuàng)造性識字、小老師領讀識字、賽讀識字等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識字學習的主人,提高識字的效率與識字的積極性。
五、示范引領,自主寫字
1.課件演示“可、東、西”三個字的書寫過程,引導學生自由觀察。
2.組織學生交流觀察結果。(重點引導學生交流筆順和筆畫占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師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引導學生觀察重點筆畫。(“可”的最后一筆是豎鉤。)
4.教師示范書寫生字,學生仔細觀察,并跟著書空。
5.學生描紅,臨寫,自由練寫。
6.投影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設計意圖:按照規(guī)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師強調練字應在學生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基礎上進行。教師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抓住重點對學生進行了書寫指導。
六、自主學習,邊演邊悟
1.提出自學要求。課件出示:
(1)給生字找朋友,用喜歡的詞語說話。
(2)小組合作讀課文,讀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可以邊表演邊讀,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讀。
2.各小組匯報自主學習情況。
(1)引導學生說說生字的組詞情況。
(2)組織學生把自己喜歡的語句讀給其他同學聽。
(3)組織學生試著表演讀。
(4)引導學生談收獲并質疑,為第二課時做準備。
設計意圖: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鼓勵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學習方式和課文內容,進行有效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讓學生在小組內、班內匯報學習成果,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合作意識,體會成功的快樂。
一年級語文式教案 篇3
一、誦讀兒歌,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學過不少兒歌,讓我們一起來背誦其中的一首: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這首兒歌是首謎語詩,誰知道謎底?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另一首謎語詩。
由學生已知的謎語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課文,同時又為猜出謎底作了鋪墊。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1、多媒體課件展示山水畫,引導學生整體觀察圖畫,然后再由遠到近地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教師播放優(yōu)雅的古典音樂,范讀課文,讓學生很快進入古詩描繪的優(yōu)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樣,學習生字。首先,學生自由讀,要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遇上不認識的字就請拼音朋友幫忙拼一拼,多讀幾遍。在此基礎上,用同桌互讀、抽卡片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法鞏固讀音。最后進行拼字游戲,四人小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這首詩,比一比,哪個小組又快又好。這樣,既鞏固了生字的認讀,又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三、誦讀古詩,展開想像,體會感情
這一步是教學的重點,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及動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詩的內容,想像詩中描繪的美好畫面,感受語言文字的美。
1、學生自由讀詩,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行多讀幾遍,并讀給同桌聽。
2、根據(jù)學生學習的情況調整教法,多媒體課件展示,教師引導分析。導讀方法如下:
遠看山有色,多媒體課件演示山的分解圖片,師描繪遠山:遠遠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連綿起伏,多美呀!誰能把這句詩讀得很美呢?
近聽水無聲,演示水的分解圖片,師述:嘩嘩的流水從山間流出,請一位同學上臺來聽流水的聲音,其他同學把耳朵貼在書上聽一聽,能聽見流水的聲音嗎?為什么?(畫上的水)那么,這一句該怎么讀呢?
春去花還在,演示花分解圖片,師述:春天到了,百花盛開,現(xiàn)在春天過去了,花怎么還在開放呢?(畫上的花)誰能把這一句讀好呢?
人來鳥不驚,演示鳥的分解圖片,師述:枝頭上站著一只可愛的小鳥,咱們來跟它打個招呼吧。請一個同學上來,和下面的同學一起說:嗨,小鳥,你好呀!哎呀,小鳥不理我們,這是怎么回事呀?。ó嬌系镍B)誰會讀這句詩?
3、指導學生把整首詩連起來讀。指名讀、齊讀、看圖讀、引讀。此時,引導學生猜出謎底:畫。多媒體課件展示整幅畫,配樂,學生邊看圖邊吟誦,還可請學生上臺來當小詩人朗誦這首詩,最后熟讀成誦。背誦時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山、水、花、鳥來背。
四、趣味練習,書寫生字,課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戲,把我會說中的六對反義詞做成頭飾給學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樂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戲,找到了朋友就用頭飾上的詞說一兩句話。
2、指導書寫人、義、火、文。
3、回家請爸爸媽媽猜今天學的謎語。課間玩謎語競猜游戲。
一年級語文式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這是一個游戲,你說我做。
2、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說做習慣和與人口語交際的能力。
3、 感知準確聽話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及突破辦法通過游戲,知道怎樣聽指令做動作,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習慣及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
一、 課前誦讀
導:依據(jù)“學研展練評”教學各環(huán)節(jié)設計教師活動
二、 課前輔助環(huán)節(jié)
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喜不喜歡做游戲?讓我們一起來做游戲吧!一個人發(fā)指令,其他人做動作。這樣的游戲叫《我說你做》。
三、 學(初步感知)
課件動畫演示:學生做游戲的情境。
四、研
1、通過觀看視頻,學生試著敘述視頻內容。
2、通過看視頻,師生共同擬定游戲規(guī)則。
3、教師宣讀游戲規(guī)則。
聽得準,
記得牢,
說得清,
做得對。
三、展
1、“我說你做”游戲真有意思,我們也進行“我說你做”游戲,好不好?
2、教師準備幾個動作,分組傳下去,看看哪個組做的動作又快又對。
3、評出優(yōu)勝小組。
四、練
1、一位同學發(fā)出指令,其他學生做動作。
五、作業(yè)設計及反饋情況
一位同學發(fā)出指令,其他學生做動作。
板書設計:
我說你做
游戲規(guī)則
聽得準,
記得牢,
說得清,
做得對。
一年級語文式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讀熟課文,認會15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認會15個生字。
3、練習看上下文猜字。
4、理解課文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愛護公物、愛護建筑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電腦繪制的四幅圖及詞、字等幻燈片。
教學布驟及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隨文識字,讀通課文
導語:同學們,動物王國里發(fā)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瞧,故事的主人公已經(jīng)出場了!
課件展示:五個可愛的小動物伴著音樂走了出來。緊接著題目出現(xiàn):《珍貴的紀念》。板書課題。
范讀全文
師:哪一組合作的最好,讀得最認真,一會兒請他們?yōu)榇蠹易x。
看圖認識主人公
讀課題兩遍
手指字認真聽
手指字輕聲自由地讀課文,邊讀邊把不認識的字用" "圈起來,然后看上下文猜一猜。
四人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合作認字。小組內解決不了的下座位請教老師或其他組的同學。
1、同桌之間當小老師檢查。(1生讀,另一生手指字認真聽)
2、讀完的學生舉手示意;
3、讀得快的學生感情朗讀或認綠線格中的字。
創(chuàng)設情境
激發(fā)興趣
滲透性識字
1、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把字音與字形對應起來;
3、在朗讀上作示范。
1、滲透"猜字"識字辦法;
2、把字音與字形對應起來,再次隨文識字。
3、引起學生的定向注意
1、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2、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的學生的教學不足,從而實現(xiàn)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的目標。
1、繼續(xù)隨文識字;
2、練習朗讀全文;
3、培養(yǎng)合作精神;
4、調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積極性;
5、讓一部分學生先認會字,便于下面進行合作學習。
二、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請學得快、合作得好的學生先讀,相互檢查朗讀情況。
2、逐段相機出示課件:
A、亭子、臺階及動物們手舞足蹈高興的樣子
B、動物們留紀念的過程。
C、第二年春天來到時,亭子周圍鮮花盛開,蝶飛蜂舞的情景,動物們依次上場,引導理解:小刺猬留下了什么紀念?為什么"這才是最珍貴的紀念"
兩個同學(同桌)讀完后,另一桌讀,讀完后評議。
1、看圖認識"臺階"、"亭子";
2、感受動物們建好亭子后的喜悅心情。齊讀第一段。
看圖認識"刺猬"
1、先齊讀三、四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畫面
2、討論交流。
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及敢于發(fā)表自己意見的能力。
1、滲透感情朗讀。
2、閃動的字由靜變動,吸引了學生,集中了注意力,有利于學生識字。
1、培養(yǎng)想象能力;
2、通過討論,明確小刺猬留下的紀念是什么,幫助學生樹立愛護公物、愛護建筑物的良好習慣,同時感悟這份紀念的珍貴。
三、由詞到字,認會15個生字。
1、課件出示11個詞。(依次出示)
2、要求在小組內學生字,請學生談學習過程。
3、開火車讀字。課件展示,讀對一個字,送學生一份小禮物留作紀念(課件上的小物品)
A、認識的學生主動站起來讀。
B、開火車讀,讀對了,全班跟讀。
A、小組長檢查,把會的字用" "標出來,不會的圈出來。
B、生生互教互學。
C、交流學習方法或好的學習習慣。
開火車讀,組詞讀或只讀出字音,
1、縮小語境,幫助學生認字。
2、認字過程有層次性,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識字目的性強,提高識字的效果。
2、組與組互動,生與生互動,是一個交往與審美的過程。
3、廣泛的信息交流實現(xiàn)師生互動、相互溝通、影響、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
1、檢查學習生字情況;
2、使學生獲得情感上的愉悅--為自己的收獲,推動學生今后依然在興趣盎然中自主學習。
一年級語文式教案 篇6
一、復習
上節(jié)課認識的聲母朋友又與我們見面了,小朋友還認識嗎?(出示dt)
1、讀卡片
2、做“拼一拼,讀一讀”游戲:出示聲母卡片d t,韻母卡片aeiu,讓學生動手拼成音節(jié),帶小朋友讀一讀。
二、教學“n”
過渡:小朋友正坐著小火車穿過山洞來參加拼音朋友的盛會呢?(課件展示情景兔圖,點擊“山洞”,拖出一個閃爍的.“n”)這就是我們要認識的新朋友“n”。
學生領讀、齊讀、互讀正音。
3、辨析m n
念一念順口溜,做一做手指操。
4、書寫指導:
課件演示書寫順序,學生觀察,練習。
三、教學“l(fā)”
過渡:小朋友正在玩趕小豬的游戲,(課件出示情景圖)趕豬時,嘴里會發(fā)出什么聲音?(lu lu lu)
,這就是我們新認識的聲母“l(fā)”。
2、教師反復讀n l ,讓學生反復比較口型。
4、聲母“l(fā)”像什么樣兒?你能編順口溜幫大家記住它嗎?
5、指導書寫:
把拼音朋友送回家,讓他舒舒服服地住進家,看課件演示,臨摹,互評。
四、拼讀音節(jié)
過渡:聲母n l 會和哪些單韻母交上朋友組成音節(jié)呢?讓我們一起做個“猜,我猜猜猜”的游戲。
點擊課件,讓學生猜讀可能會出現(xiàn)的由聲母n l組成的帶調音節(jié)。
(na nu lu nv ne le li ni )
猜對了就跟著他讀一讀。
五、復習鞏固
1、猜字母游戲:左下半個圓是什么聲母?傘柄朝下是什么聲母?一個門洞是什么聲母?一根小棒是什么聲母?
拍手念順口溜:“對鼓鼓錘ddd,魚兒跳舞ttt,一個門洞nnn,小棍趕豬lll。”
2、找朋友游戲。
教師:我請x x找朋友。(全體學生有節(jié)奏地拍手)
學生:我來找個好朋友。(邊說邊上臺)
教師:聲母n n n n。
一學生:n是我的好朋友。(取出d的卡片)
眾學生:對對對!n是我們的好朋友。 (如錯)錯錯錯!請你仔細找朋友。
六、小結
我們一致在努力為您提供免費教育資源,包括精品課件、教案、試題、素材、教學設計、導學案、計劃總結、動畫等,無需注冊,直接下載!歡迎您再次光臨
一年級語文式教案 篇7
關于小學一年級語文:《所見》《小池》的教學設計
教學預設目標:
1、有朗讀古詩的興趣,能從詩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小學語文一年級下:《所見》《小池》教學設計。
2、認識“所、牧”等12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通過朗讀能初步感悟詩歌的韻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背誦一首自己最喜歡的古詩、課件、音樂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預設
第一課時
學習古詩《所見》。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
一、激趣導入。
1、沈老師知道,咱們班的很多同學學過很多的古詩,也會背很多的古詩,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背給大家聽?(指名背誦)
--展示學生平時的古詩積累
2、揭題,釋題。
齊讀課題?!八姟笔鞘裁匆馑??你知道嗎?(指名說說)
小結:所見--所看見的事物(東西)
3、出示課文插圖投影:
《所見》這首詩,寫的就是詩人所看到的圖上的景物。讓我們也來看看圖,你能用幾句話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嗎?
二、初讀課文。
1、出示小黑板:預習“三讀”法:
一讀:讀準讀通課文。(大聲朗讀)
二讀:劃出生字,記住字形(不出聲音默讀)
三讀:讀懂句子,學會提問。(輕聲讀)
2、請同學們用我們學古詩的“預習三讀法”來預習一下課文。
把不懂的字、詞、句子用橫線加上“?”劃下來。如:?
3、學習生字。
(1)、預習好了,你能把古詩中的生字讀出來嗎?(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自己練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老師相信你們不用看拼音也能讀出來。(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
自己練讀、指名讀、齊讀。
(3)同桌對讀,檢查。
三、精讀課文。
1、你能把這首詩流利地讀出來嗎?指名讀(兩名)
2、播放音樂,教師范讀。
學生閉上眼睛聽,初次感悟、體會詩句的意思。
3、學生練讀全詩,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所見》《小池》教學設計》。(4人組內合作朗讀)指名1號做朗讀匯報。
4、在4人組內交流:古詩寫了畫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師相機解決問題)
預設問題:什么叫“振林樾”?(傳遍了樹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詩意。
(1)出示課文插圖。
A師指“牛與牧童”圖問:這是怎樣的一個情景?(牧童騎黃牛)
B放錄音(牧童歌唱的聲音)聽!牧童高興地唱起了歌,他的歌聲怎么樣?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歌聲在樹林里回蕩。出示詩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C齊讀詩句。
(2)、演示“牧童捕蟬”的動作及“蟬叫聲”。說說第二句話的意思。
心想捕捉鳴叫的知了,馬上站在樹下一聲不響。出示詩句: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齊讀詩句。
(3)、你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嗎?(小組合作完成)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歌聲在樹林里回蕩。心想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馬上站在樹下一聲不響。
(4)挑一句自己最喜歡的讀一讀。(指名讀)
(5)多美的一首詩啊!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配上音樂)
齊讀--指名讀--男女生讀
四、讀詩想畫面。
1、教師配樂朗誦,學生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畫面背誦。(引背同桌對背齊背)
3、從“林樾”、“蟬鳴”可以看出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
五、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記住字形。(指名說說)
2、說說你認為最好記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呢?
3、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林:左邊的木的捺改成點。
黃、童:中間一橫要寫長,其他的橫要寫短。
范寫“黃”、“童”
六、編故事
學完了這首詩,你覺得牧童捕到蟬了嗎?小小組里討論一下,試著編一個故事。
七、課后作業(yè)。
1、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2、把你最喜歡的句子用自己的話寫下來,或者畫下來。
第二課時
學習古詩《小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通過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激發(fā)學生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
一、看圖揭題,導入。
1、出示課件(課文插圖)問:這是什么?
2、小池美嗎?美在哪里?(指導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同桌合作,試讀課文。檢查字音,糾正讀錯了字音。
3、指名兩人組朗讀匯報。
三、圖文對照,理解感悟。
1、看課文插圖,說說你覺得池塘怎樣?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2.交流自學。課堂討論疑難詞句,通過投影重點講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個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細觀察圖畫,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3.學生提問自學不能解決的字詞,教師作簡要解答。
4、簡單講述詩意。
5、全班齊讀全詩
四、啟發(fā)想象,感情朗讀。
1. 教師范讀。
2. 學生練讀。(4人組內,一人朗讀古詩,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畫面。組內交流)
3. 教師語言描述,激發(fā)學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陽光燦爛。我們來到一個幽靜的小池邊,只見水池中已經(jīng)長出了一些嫩綠的荷葉,有的荷葉還沒有完全展開,只是露出一個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動,池水非常清澈,倒映著濃密的樹陰。這時候,飛來幾只蜻蜓,有一只飛累了,落在尖尖的荷葉上休息。這樣的景象,給你一種什么感覺呢?
4. 引導學生帶著這種感覺朗讀。
5. 朗讀反饋。
6 .練習背誦。
五、學習生字。鞏固詞語。
1. 出示帶音節(jié)生字認讀。
2. 去掉音節(jié)認讀。
3. 小組合作,創(chuàng)造性認記字
一年級語文式教案 篇8
一、說教材
本文是一篇歷史故事,講的是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砸碎缸救人的故事。全文情節(jié)生動,敘事性強,故事的插圖生動、形象,這些都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有助于讓學生了解故事情節(jié),體會詞句的意思。課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沉著、機智、勇敢、聰明的小司馬光的形象,對學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感召作用。通過對這個故事的學習,懂得遇到難題,要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課文內容的理解我已經(jīng)在第一課時完成。會寫的字放在第二課時教學,但是考慮學生會存在差別,教學中,我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第二課時(生字教學)制定了以下目標。
二、說目標
會讀、寫、運用“別、到”等6個字。
三、說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根據(jù)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時間短、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特點,我先利用對唱形式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回憶部首,增進學生對部首鞏固。并突出了以自學互動為主的線索,促使學生在互動自己學會生字
四、說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guī)律的理性總結。為了充分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根據(jù)《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節(jié)課我主要引導學生用“討論、質疑、交流、探究”的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并在課堂中滲透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如:同桌相互抽卡片認讀,相互糾錯等。
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定標
1、復習導入
⑴問答對唱:學生分兩小隊,老師進行指揮。先由師唱“什么字豎心旁?誰猜對了誰就走”。唱完,每排第一名同學接著唱,對答老師“慌字是個豎心旁,我猜對了我就走”,回答完畢回到座位。
⑵讀一讀數(shù)量詞:一座假山、一口水缸、一塊石頭、一個小朋友。
2、展示學習目標:會讀、寫、運用“別、到”等6個字。
二、自學互動
(一)識字互動
小組交流,要求:會讀,分析結構,懂筆畫順序,組詞等。
(二)寫字互動(突出重點字的指導,培養(yǎng)良好寫字習慣。)
1、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我會寫”中的六個字,發(fā)現(xiàn)六個字的規(guī)律:左右結構。組織學生討論在書寫中應注意什么?
2、自由練寫,教師有意識地指導難點字:如“那、都”兩字中的“右雙耳”的寫法。
3、書寫展示,相互評價,引導學生把不好寫的字多寫幾遍。(識字與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扎扎實實的加強寫字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寫字能力,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yǎng)成。)
三、適時點撥
識字
引導學生觀察,找出規(guī)律。(要寫的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橫排兩個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寫字
教師有意識地指導難點字:如“那、都”兩字中的“右雙耳”的寫法。引導學生把不好寫的字多寫幾遍。
一年級語文式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
2、創(chuàng)設情境,樹立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觀念,能細心觀察,主動認字。
3、鞏固復習學過的形近字,并力求書寫美觀、工整。
4、通過讀句子鞏固、積累對越越句式的用法。
5、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教學準備:
掛圖、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總88
一、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
2、創(chuàng)設情境,樹立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觀念,能細心觀察,主動認字。
3、鞏固復習學過的形近字,并力求書寫美觀、工整。
二、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三、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四、教學過程:
(一)、我會認
1、談話導入,出示木,小朋友認識它嗎?
2、出示轉盤,認讀轉盤上的字。
3、開火車認讀。
4、小組交流:這8個字里藏著一個秘密,你發(fā)現(xiàn)了嗎?
5、全班交流,為什么這些字中都有個木字那?
6、做游戲玩轉盤,猜字謎,學生邊拍手邊說。
7、你還知道哪些字是木旁?
(二)、我會讀
1、激趣導入,出示我會讀。
2、小男孩在讀什么?你會讀嗎?你是怎么會讀的?
3、引導學生觀察,標牌大都掛在大門邊或大門上。
4、出示六幅圖,分發(fā)給各個小組,小組合作,從八個標牌中選擇合適的貼在圖上。
5、小組交流。
6、小組派代表上臺領讀標牌上的文字。
7、全班齊讀。
(三)、擴展活動
1、識字比賽。
(1)小組內交流,把自己平時從生活中積累的漢字,收集在一張卡上,和同學們交流。
(2)小組間交流。
(3)老師抽查、獎勵。
2、引導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
(1)小朋友會認這么多的字,能不能說一說這些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
(四)、情境表演
現(xiàn)在我們在大街上,一位同學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怎么做呢?
五、作業(yè)布置:回家積累自己還不認識的字。
六、板書設計: 把學生說的字寫在黑板上。
七、課后反思:
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教案
第二課時
總89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讀句子鞏固、積累對越越句式的用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二、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三、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四、教學過程:
(一)、比一比、寫一寫
1、出示第一排的三組生字,請學生認讀。
2、請學生小組內自由說說:這些字哪些地方不同?
3、學生練說,教師巡視。
4、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十字下面加一橫土。
日字里面多一橫目。
小字去鉤多一撇少。
5、自學第二排的三組生字,說說哪些地方不同?
6、評議:天的捺筆變彎鉤無。
手的豎鉤變彎鉤毛。
田上出頭下彎腰電。
7、寫字。
(1)強調關鍵筆畫。
(2)注意強調寫字姿勢,教師巡視。
(3)展示作業(yè),全班評議。
(二)、我會讀
1、出示三句話。
2、學生自由讀,并說說這三句話中相同的地方。
3、同桌互讀,交流。
4、全班齊讀。
5、這樣的句子我們在哪里讀過?說出來。
6、擴展練習。
(1)出示掛圖,小朋友的個子越長越高;樹上的葉子越來越綠;雨越下越大。
(2)請學生自由用越越來說話。
(三)、讀讀背背
1、展示古詩積累。
請學生自由上臺朗誦自己會的古詩,比比誰讀得好,背得多。
2、學習新詩。
(1)出示掛圖,教師配樂范讀。
(2)學生跟讀,領會詩的節(jié)奏與韻腳。
(3)學生自由讀,要求借助拼音讀通。
(4)同桌互讀。
(5)教師抽查,糾正錯音,注意鋤、誰、知、中、餐的讀音。
3、感悟詩意。
(1)學生反復朗讀后,啟發(fā)學生發(fā)揮想象,并根據(jù)圖和個人感悟設計動作。
(2)學生邊動作邊讀。
(3)指導朗讀。
4、課后延伸。
找一找還有哪些詩或兒歌是寫農(nóng)民伯伯的,讀一讀,背一背。
(四)、練習 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教案
1、把詞語分類組合。
黃牛 面包 牛奶 作業(yè)本 花貓 尺子
1 ( )
2 ( )
3 ( )
五、作業(yè)布置:回家積累自己還不認識的字。
1、寫量詞,不會寫的字用拼音。
( )貓 一( )尺子 一( )牛
一( )樹 一( )蘋果 一( )棗
2、出下邊蔬菜的顏色。
豆角( ),蘿卜( ),茄子( ),南瓜( )。
六、板書設計:黃牛 面包 牛奶 作業(yè)本 花貓 尺子
七、課后反思: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教案,41-語文園地四,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年級語文式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 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
2. 認識12個生字,一個偏旁“ ”(角字頭)
教學重、難點
認識生字,區(qū)別“木”和“目”
教學流程
一. 談話導入
在識字王國里,我們認識了很多生字朋友。今天,有一些十分有趣的新朋友想和大家見見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口耳 耳 目》,認識一下新朋友。(板書課題)
二、圖文結合,整體感知
1、借助拼音讀生字,讀準字音。
2、看圖讀字,想一想字義。
3、(出示注音字卡)讀字卡。
師:你們知道這些字是怎么變化來的嗎?
三、學習生字“口”和“目”
1、學習生字“口”
(1)(出示圖)圖上畫著什么?(嘴巴)
(2)(出示生字卡片“口”)看著字讀兩邊。
(3)誰知道“口”指的是什么?
(4)(出示古文字)這是什么?(古文字)
師:古人一般根據(jù)物體的形狀來畫圖做記號,他們所畫的圖就是最早的文字,叫古文字。這個“”字就是古人根據(jù)嘴的形形狀寫出來的古文字,后來為了好認好寫變成了現(xiàn)在的“口“字。
(5)比字形。
比一比:圖、古文字、現(xiàn)代字的形狀(很像)
(6)組詞。
(7)引導學生總結學法:看圖——讀字——比形狀——組詞
2.教師引導學生用上述學法集體學習“目”。
3.自學其余生字。(運用上述方法)
4.檢查自學情況。
讀去掉拼音的字卡并組詞、說話。
注:鳥(小鳥不能沒眼睛,頭上一撇要看清)。
兔(認識“ ”,點就像兔子的短尾巴)。
竹(左右兩部分很像,有何不同)
禾(木加上一筆撇變成禾)
5、 介紹文中分類情況。
四、分組比賽認字。(認對獎勵智慧星一顆)
日月云 山田土
馬牛羊 雞魚兔
爸哥弟 木禾竹
你我他 口耳目
五、教師小結。
這節(jié)課同學們認識了許多生字朋友,心里一定很高興,用一句話寫出來。
例:我認識了很多生字,心里非常高興。
教學反思
《口耳目》這篇課文,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象形字的構字規(guī)律,初步了解和學習識記象形字的識字方法。口耳目是識字的第二課,處于識字的入門階段,這些字對學生來說很抽象,如果是單純的說教他們肯定不感興趣,因此在這節(jié)課上我把那些象形字和事物制作成了卡片,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采用“扶——放”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習生字的方法“看圖—讀字—比形狀—組詞”引導學生去觀察、去探究、去實踐,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意識,讓學生感受到了識字的樂趣。然后在反饋學習情況的時候有機地滲透語言文字的訓練,給生字組詞、說話。
另外在記憶字形時,我指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如學“鳥”時,編兒歌幫助記憶(小鳥不能沒眼睛,頭上一撇要看清);“禾”(木字頭上加一撇)熟字加一筆的方法識記;“竹”用比較法(比較左右兩部分異同)等,使學生牢固地記住文中的字。
最后,我將學過的24個字詞分類排列,通過兩組同認字比賽獎勵智慧星的游戲激起學生認字的興趣,既鞏固了生字又滲透了思維訓練,效果很好。
上完這節(jié)課后,我覺得有兩點不足之處:1.有兩個“mù”即“木”和“目”字音相同,容易混淆,課堂上我應該讓學生注意區(qū)分,兩字音同義不同。2.學生匯報識字情況這一環(huán)節(jié)時間長了點,導致后面鞏固識字時間倉促,若能給學生留下自讀、互讀一遍的時間字會掌握得更牢固。
一年級語文式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表示親屬的詞語中的生字,了解家人中的一些稱呼。(重點)
2、初步掌握形聲字的特點。(重、難點)
3、正確書寫“了、才、長、山、兒、四、我、心”這八個字,掌握生字書寫的筆順規(guī)則,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難點)
4、理解并積累八字成語,激發(fā)學習成語的'興趣。
5、在師生共讀中,豐富語言,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課前準備
1、課件;猴子頭飾等。(教師)
2、搜集八字成語。(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導語: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接到孫悟空寄來的請柬,邀請小朋友們到他的花果山一游。你們高興嗎?西天取經(jīng)路上孫悟空降妖除魔,可謂是困難重重。今天我們的“花果山之旅”,可愛的美猴王也設置了重重障礙,需要連闖“三關”才能到達,你們有信心嗎?
2、課件出示闖關圖。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教師便用充滿誘惑力的語言,針對小學生具有強烈好奇心的特點,用“孫悟空的請柬”激勵他們積極參與,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個個都迫不及待地想投入到學習情境中。
二、分層闖關,巧學夯知
1、識字加油站。
(1)過渡:勇敢機智的孩子們!讓我們一起來到第一關。
(誰能介紹一下自己的家人?課件出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爸爸媽媽伯伯叔叔爺爺奶奶)
(2)嘗試認讀。
①個人認讀,同桌互拼訂正。
②匯報:指名學生讀詞語。
③分組開火車認讀。
(3)教師強調這些詞語中的第二個字讀輕聲。
(4)誦讀積累。
①男女生賽讀。
②齊讀。
(5)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干!我們順利闖過第一關。
2、我的發(fā)現(xiàn)。
(1)過渡:小朋友們,別高興得太早喲!瞧!第二關是什么呢?
(2)揭示第二關內容。(課件出示“我的發(fā)現(xiàn)”的內容。孫悟空挑釁地說:“你們知道這兩組生字有什么特點嗎?”)
①小組內討論。
②學生試著說一說。
③教師小結:第一組“明、晚、昨、時”這些字都是日字旁,都和太陽有關。第二組“媽、奶、姐、妹”這些字都是女字旁,都和女性有關。它們大都是形聲字,左邊表義右邊表聲。
3、字詞句運用。
A、比一比,寫一寫。
(1)激趣促寫:孫悟空的本領特別大,唯獨書寫規(guī)則是他的弱項。他把這個難題拋給你們了,你們有信心攻克這一關嗎?
(2)火眼金睛:課件出示“書寫提示”。
①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②匯報交流。(“長”字注意書寫的筆順,“四”字第四筆是豎彎,“心”字三點要寫得均勻。)
③嘗試書寫。
④展評反饋。
B、看圖寫詞語,再說一兩句話。
(1)過渡:小朋友們,你們這么聰明可愛,書寫得這樣認真,孫悟空想給大家增加點難度,大家有信心完成嗎?
(2)課件出示書中的圖畫。
①學生小組內討論。
②同桌互相說一說。
③匯報交流。
④課件出示:
牛羊牛羊在山坡上吃草。
同學我和小明是同學。
大山遠處有一座大山。
4、日積月累。
(1)過渡:小朋友們,你們輕松地闖過了三關,孫悟空可高興了!他想送給你們幾條成語。只有會讀會背的同學才能擁有它們!你們敢接受挑戰(zhàn)嗎?
(2)出示成語。學生自由讀,同桌互讀。
(3)指名朗讀。
(4)教師講解成語的意思。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么,收什么。后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樣的結果。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比喻前人為后人造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是從頭做起,逐步進行的。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意指學問、成績等達到很高程度后繼續(xù)努力,爭取更大進步。
(5)小組賽讀。男女生對讀。
(6)帶著理解齊讀成語,背誦成語。
(7)談談對這些成語的理解。
(8)交流搜集的八字成語。
設計意圖:一年級的學生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創(chuàng)設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闖關游戲”符合兒童的心理水平,特別是接受神通廣大的“美猴王”的挑戰(zhàn)這一活動,極大地激發(fā)了孩子學習的欲望和興趣,調動了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學生的要求一步一步提升,使學生的情緒不斷高漲,學習效率高,學得輕松。
三、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小朋友們,你們用扎實的基礎知識和聰明才智勇闖三關,真了不起!回家千萬記住要把你今天的收獲和你喜歡的人分享!
瞧!孫悟空也為你們歡呼鼓掌呢!孫悟空會在花果山帶給我們什么驚喜呢?下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踏上“花果山之旅”!
設計意圖:讓孩子把自己的收獲和喜歡的人分享,既鞏固了知識,又讓孩子懂得了分享?!皩O悟空會在花果山帶給我們什么驚喜呢?”激發(fā)孩子探究的欲望,為下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復習名言
1、過渡:小朋友們,上節(jié)課我們連闖三關,你們高興嗎?把你們的收獲和你們最喜歡的人分享了嗎?
2、指幾名學生背誦成語,全班齊背。
3、小結:小朋友們背誦得可真好!這節(jié)課,讓我們和孫悟空一起踏上花果山之旅吧!
設計意圖:學習應“溫故而知新”。將學過的知識經(jīng)常復現(xiàn)會鞏固學生的瞬時記憶,使其最終成為永久記憶。
二、初讀故事,整體感知
1、過渡:瞧!孫悟空在津津有味地講故事呢!我們也去聽聽吧?。ㄕn件播放朗讀動漫。)
2、學生借助拼音嘗試自己讀故事,要求讀準字音,讀不準的做上標記。
3、同桌一起讀故事,注意讀音。
4、教師指導細讀。
(1)第1自然段。
①請學生讀第1自然段。
②圈畫喜歡的詞語或句子讀給大家聽,說說為什么喜歡。
③男女生賽讀。
④交流猴子為什么要撈月亮。
(2)第2自然段。
①喜歡這個自然段的學生一起讀。
②指導感情朗讀。
(3)第3、4自然段。
①指生讀第3自然段。
②齊讀第4自然段。
(4)第5自然段。
①自己讀,猴子們是怎樣撈月亮的?邊讀邊畫出。
②小組討論。
③用自己的話說說猴子們撈月亮的過程。
(5)第6、7自然段。
結果怎么樣呢?齊讀后兩個自然段。
設計意圖: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對于這樣一篇生動有趣的小故事,教師更要指導學生細讀品味,激發(fā)學生讀書的欲望。
三、觀看動畫,試著表演
1、播放動畫片。
2、熟讀課文,小組內嘗試表演。
設計意圖:“表演”是一種內化感知的過程,同樣也是激發(fā)學生閱讀的過程。教師要給予學生信心與鼓勵,讓他們敢于表演、樂于表演,這樣才能將讀書落到實處。
四、說話訓練,拓展思維
1、交流:猴子們撈到月亮了嗎?為什么沒撈到月亮。
2、思考: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事情應該怎么辦?
3、討論:小朋友們,猴子們從樹上跳下來,坐在地上累得氣喘吁吁,他們會說些什么呢?發(fā)揮想象力猜一猜。
4、匯報:續(xù)說故事。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說話訓練中明晰道理,在續(xù)編故事中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五、布置作業(yè),分享收獲
小朋友們,相信這次“花果山之旅”你一定收獲多多吧!回家把這個故事讀給你最喜歡的人聽吧!
設計意圖:孩子都喜歡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與別人分享,知識也不例外。孩子會在分享中加深感悟,激發(fā)興趣。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我覺得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教學設計符合兒童的心理水平,所創(chuàng)設的“闖關活動”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以學生喜歡的“孫悟空”入手,以“花果山之旅”貫穿全課,使學生的學習情緒不斷高漲,學習效率極高。
一年級人教版語文教案設計3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讀課文。
2、讀懂每句話,理解詞語意思。
3、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讀懂課文內容,認識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知道青蛙冬眠的特點。
4、學會6個生字,認識一個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5、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詞句意思,讀懂課文內容。
2、練習根據(jù)課后問題,讀課文,回答問題,理解課文。
3、識字、寫字。
4、朗讀,背誦課文。
教具準備圖片(竹葉、梅花、楓葉),田字格小黑板,寫課后第2題填空題的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讀準音、讀成句。
(二)讀懂每句話,理解詞語意思。
(三)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讀懂課文;
認識小雞、小狗、小鴨、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知道青蛙是冬眠動物。
(四)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讀懂每句話,理解詞語意思。
(二)讀懂課文內容,學會知識。
三、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理解題意。
板書:13
雪地里的小畫家
1、“雪地”是什么樣子的?(下大雪以后,地面上積了一層厚厚的雪,把大地都變成銀白色的了)
2、什么是畫家?(繪畫技藝很高的人)
3、課題講的誰?(小畫家)
4、什么地方的小畫家?(雪地里的小畫家)
師述:我們學學課文,看看這些雪地里的小畫家是怎樣畫人的,都畫了些什么畫。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讀準生字的音。
1、學生自練看拼音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記住生字的讀音,要讀成句。(讀幾遍后教師檢查,指名讀)
2、出示生字卡片,讀準字音。
3、這篇課文有幾句話?從哪兒到哪兒是一句?(說出每一句是第幾行)
4、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一些什么知識?(四種小動物的爪或蹄子的形狀不同,青蛙是冬眠動物)
(三)細讀課文,理解詞句意思,理解課文內容。
1、讀第1句,問:小動物們要在雪地畫畫,看到下雪了高興嗎?你從哪里看出它們很高興?(從第1句兩個“下雪啦”看出它們很高興)師述:這句話最后的標點符號叫嘆號,在這里是表示高興的語氣。你們自己練習讀出高興的語氣。(自讀幾遍后指名讀)
2、讀第2句。自由練讀,指名讀。
(1)這句話講在什么地方?來了誰?(雪地里來了一群小畫家)
(2)“雪地”與上句有什么關系?(冬天下了大雪,才會有雪地)
(3)“一群”是多少?(好多個)
(4)這一群小畫家和“雪地”有什么關系?(雪地是小畫家畫畫的地方)
3、讀第3句話。自由練讀,指名讀。
(1)誰在雪地上畫畫?(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在雪地上畫畫)(自己練說)
(2)它們都畫了什么?(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板書:小雞竹葉
小狗梅花
小鴨楓葉
小馬月牙
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竹葉、梅花、楓葉、月牙的形狀,說出它們形狀上的特點,說說它們的名稱??磿喜鍒D與圖片比較,說說小畫家們畫得像不像。
(3)說說小畫家畫的畫是什么?(是它們在雪地上踩出的腳?。?/p>
(4)為什么說小雞畫竹葉呢?(小雞的爪子印出的形狀像竹葉)依次問其他幾個動物畫的為什么是……(小狗爪子下面的肉墊像梅花,小鴨的腳趾間有蹼連著,印出樣子像楓葉,小馬的蹄印像月牙)
4、讀第4句話。(自己練讀后指名讀)
(1)你們平常畫畫時要用什么?”
(2)這4位小畫家是怎樣畫畫的呢?(不用……不用……幾步就成一幅畫)
(3)“幾步就成一幅畫”是什么意思?(小動物走過雪地,爪子或蹄子踩在雪地上,在雪地上留下的爪或蹄印就是它們畫的畫。把它們各種形狀的爪或蹄印比作一幅美麗的畫)(自己練說后,指名回答)
5、讀第5、6兩句話。想一想,青蛙為什么沒有參加?它為什么大白天“在洞里睡著”了呢?(因為青蛙是一種冬眠動物)
師述:因為在寒冷的冬季,食物和水分都很缺乏,青蛙為了減少消耗,就臥在洞里不吃也不動,像睡覺一樣,我們管這種現(xiàn)象叫冬眠,等到春天,天氣暖和了,再恢復正?;顒?。
(四)指導朗讀。
師述:你們覺得這篇課文有趣嗎?讀出小動物的快樂的情趣。(自己練讀后,指名讀,找2~3人)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6個生字:畫、葉、牙、用、筆、幾,認識新偏旁“q”,竹字頭。
(二)完成書后作業(yè)第2題。
(三)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三、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指名讀,齊讀。
(二)學會6個生字。
1、畫,huà,拼讀音節(jié)。
(1)識記字形,自學后指名提問。(畫,huà,用部件加筆畫方法記,半包圍結構。上面是“一”,中間是“田”,下面是豎折、豎兩筆,一共8筆)
(2)自己默記字形,同桌互相檢查。
(3)口頭組詞語。
畫家圖畫繪畫畫報筆畫
2、葉,yè,讀準字音,讀詞語:楓葉。
(1)識記字形。自學后提問。(略)
(2)口頭組詞語。
樹葉葉子落葉綠葉
3、牙,yá,拼讀音節(jié),讀詞語:月牙。
(1)識記字形:自學后指名說。(用數(shù)筆畫方法記,一筆橫“一”,二筆豎折“”,三筆豎鉤“”,四筆斜撇“牙”。一共4筆,月牙的“牙”)
(2)口頭組詞語。
月牙牙齒
4、用,yòng,拼讀音節(jié)。
(1)識記字形。(用,yòng,用偏旁加筆畫的方法記,半包圍結構,外面同字框,里面是橫、橫、豎。一共5筆。第一筆是豎撇)
(2)口頭組詞語。
用處作用用電功用費用
5、筆,bǐ,拼讀音節(jié),讀詞語:畫筆。
(1)認識新偏旁“q”,竹字頭。筆順是撇(),橫(R),點(),兩邊一樣。
(2)識記字形。(筆,bǐ!,上下結構,上面竹字頭,下面“毛”字,一共10筆)
(3)口頭組詞語。
毛筆鋼筆鉛筆畫筆筆記本
6、幾,jǐ,拼讀音節(jié),讀詞語:幾步。
自學字形。與“幾”字有什么區(qū)別?“兒”第二筆是豎彎鉤(乚),“幾”第二筆是橫折彎鉤()。
(三)指導書寫。
1、畫:引導學生自己找準位置(整體部件),看教師范寫字后,獨立寫字頭。
2、葉、牙、用、幾4個字方法同上。
提示:“用”第一筆是豎撇。
3、筆。
(1)整體位置:上小下大。
(2)部件位置:①竹字頭上的兩上“”在豎中線左右各一個,左邊第二筆橫尾壓豎中線,右邊第一筆撇尖壓豎中線。②“毛”字第一筆從竹字頭右邊的“”撇點之間起筆,撇到橫中線上。第二橫收筆在橫中線上。其他寫法同“毛”。
(四)指導背誦。
用填空法:
()()啦,()()啦?。ǎǎǎ﹣砹艘蝗海ǎǎǎ?。小雞畫()(),小狗畫()()。小鴨畫()(),小馬畫()()。不用()()不用(),幾步就()()()()。()()為什么()()()?它在()()睡著啦。
(五)鞏固練習。
1、填空,再把句子讀一讀。(不會寫的字用拼音)
(1)小雞會畫()()。
(2)小狗會畫()()。
(3)小鴨會畫()()。
(4)小馬會畫()()。
(5)它們都是雪地里的()()()。
2、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
口()q()冂()
3、背誦課文。
一年級語文式教案 篇12
一、說教材
《靜夜思》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的一篇李白的古詩,他的詩想象豐富,風格飄逸豪放?!鹅o夜思》寫的是游子月夜思鄉(xiāng)之情。作者以一個游子的身份神馳萬里,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表現(xiàn)了詩人的心理活動過程,一幅鮮明的月夜思鄉(xiāng)圖生動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表達了游子強烈的思鄉(xiāng)情感。這首詩語言凝煉,感情真摯,意境深遠,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二、說學情
這首詩通俗易懂,家喻戶曉,有的學生在入學之前已經(jīng)倒背如流。但是多數(shù)學生在朗讀古詩的韻味上缺乏鍛煉。所以教學本詩,應重在吟誦,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詩中綿綿的思鄉(xiāng)之情,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的特點以及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中要以語文課程的價值與理念為依據(jù),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以情感為基礎,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著眼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來設置的:
1、知識與能力:認識十個生字,會寫“靜、思、霜、舉、望、低、鄉(xiāng)”七個字,結合詩句猜想“靜夜思”、“疑”、“舉頭”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能夠有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重音及停頓。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思鄉(xiāng)的感情,背誦全詩。
四、說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十個生字,會寫“靜、思、霜、舉、望、低、
鄉(xiāng)”七個字,結合詩句猜想“靜夜思”、“疑”、“舉頭”的意思。能夠有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重音及停頓。
2、難點:體會詩人思鄉(xiāng)的感情。
五、說教學過程
1、通過師生對話,以猜謎語的形式:“有時掛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誰能猜出這是什么?”從學生的實際入手,針對學生愛表現(xiàn)的特點引起學生對古詩的濃厚興趣,并且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看圖邊欣賞。整體感知課文,體會古詩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在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中,在欣賞優(yōu)美畫面和動聽的音樂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3、自讀自學。請打開課文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一讀!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和讀背方式。仔細觀察,詩里面的字你認識了哪幾個?是怎么認識的?把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挖掘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抓住契機,因勢利導,有效調控教學。讓學生交流識字經(jīng)驗,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充分相信學生,給他們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在主動識字中享受成功的喜悅,在交流識字方法和當“小老師”活動中,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憶字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4、多種方法學習十個生字。
5、通過吟誦,吟唱等方法注重對朗讀的評價,提高朗讀能力。
教師一定要兼顧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在讀中注意對朗讀的指導,引導學生讀出古詩的韻味,體驗讀詩的樂趣,感悟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使“讀者愛讀,聽者專注”,師生共同探討讀古詩的方法,互聽互評,共同進步,極大地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6、通過小結感悟挖掘、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進而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進一步體會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一年級語文及教案
如果您對“一年級語文及教案”還不太熟悉小編推薦閱讀這篇文章,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助益感謝您的閱讀。教案課件是老師在課堂上非常重要的課件,因此就需要我們老師寫好屬于自己教學課件。教師需要全面考慮教學內容來制定教案。
一年級語文及教案 篇1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在誦讀兒歌、古詩時,要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同時要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借助表演和觀察讀物中的圖畫等方式閱讀。本課內容淺顯,課文插圖形象傳神,意境高遠,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使人讀起來心情愉快,便于陶冶兒童的審美情操。
本著“讓學生得到最大的發(fā)展”的原則,本教案設計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做到讀詩字正腔圓,并能用兒童化的語言描繪情景,體會江南的景美物豐。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悟,發(fā)揮想象,充分表演,調動各種感官,深入古詩情境,對古詩進行理解和再創(chuàng)造;而后鼓勵學生與他人分享所學知識,學以致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課前準備
1.(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制作荷葉、荷花、小魚頭飾。(教師)
2.(1)預習生字、新詞。(學生)
(2)讀熟課文。(學生)
(3)收集有關江南和荷花的圖片或詩句。(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出示課題
1.啟發(fā)談話:同學們去過江南嗎?你去過江南的哪些地方?(學生自由談話,分享快樂。)
2.過渡:人人都說江南美,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江南水鄉(xiāng)的風光吧!(多媒體課件播放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學生觀看。)
3.引導學生談談觀后感。
預設:
生1:那兒的水很清很清,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魚兒。
生2:那兒的荷花粉紅粉紅的,特別漂亮。
生3:碧綠碧綠的荷葉像大圓盤一樣,美麗極了。
4.導入:是啊,江南水鄉(xiāng)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曾經(jīng)有一位詩人看到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詩——《江南》。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讓學生初步感受江南的美好,初步了解江南水鄉(xiāng)景物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二、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1.學習“江”。
(1)導學:誰來說說這是幾拼音節(jié)?怎么拼讀?
(2)引導學生明確這是三拼音節(jié),然后練習拼讀,最后在班內展示拼讀。
(3)導學: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記住這個字?
(4)學生自由交流識記的好辦法。
預設:
加一加:氵+工=江。
字謎:工人在水邊——江。
換一換:“紅”的部首換成“氵”就是江。
(5)在電視上或班級的點名冊上認識“江”。
(6)導學:我們來看看這個字是怎么演變的。(課件出示“江”的漢字演變過程。)
(7)課件演示書寫過程,學生跟著課件演示書空。
(8)引導學生擴詞并說一句話。(如,江水:我看過江水滾滾向前的樣子。江邊: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邊玩耍。)
2.學習“南”。
(1)提出自學要求:先讀準字音,然后看清字形,再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字。
(2)學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自學“南”。
(3)交流自學情況。重點交流識記方法。
設計意圖:在重點指導“江”的讀寫的基礎上,出示自學提示,要求學生自學“南”,讓學生自己去領悟學生字的方法。采用“先扶后放”的教法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借助媒體,初讀感知
1.導學:下面讓我們隨著詩人到江南水鄉(xiāng)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播放古詩范讀的多媒體課件,學生觀看、傾聽。)
2.導學:你看到了什么?學生交流,教師相機貼圖片。
3.導學:我們小朋友知道荷葉也叫蓮葉,那么荷花也叫蓮花。誰來做小老師把你知道的有關蓮花的知識向大家介紹介紹?
4.學生自由介紹。
預設:
生1:我知道蓮花在夏天開放。
生2:我昨天上網(wǎng)查過,蓮花有好幾種顏色,有紅的、白的、黃的、紫的……
生3:蓮花可以結出蓮蓬,蓮蓬里面有許多蓮子。
生4:我還知道《小池》《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都寫到了江南的荷花。
……
5.感知內容。
(1)過渡:作者是怎么寫江南的荷花的呢?讓我們走進詩歌吧!
(2)導學:下面請同學們借助拼音把《江南》這首詩讀正確,讀通順。
(3)學生借助拼音自由、大聲地讀詩,遇到拼不準的字可以請教同桌、老師、字典等。
(4)指名讀全詩,學生評價。引導學生重點從字音是否正確和語句是否通暢兩個方面來評價。
(5)導學:你感覺江南怎么樣?(學生自由說出讀文后的感受。)
設計意圖:因為學生對江南并不了解,所以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感知詩文的主要內容并展示收集的資料,增加了學生對江南及荷花的了解。
四、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集中識字
1.字卡出示課文中的生字:采、蓮、魚、東、可、西、北,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互認。
2.鼓勵學生互相交流記字方法,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認記生字。
預設:
謎語:(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
(2)大丁遇小口。(可)
3.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生字卡片并組詞。
4.組織學生分組比賽讀,教師隨機正音。
5.分男女生兩大組開火車認讀去掉拼音的生字,檢測生字掌握情況。
設計意圖:依據(jù)一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學習特征,在識字環(huán)節(jié)教師重點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參與自主識字、創(chuàng)造性識字、小老師領讀識字、賽讀識字等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識字學習的主人,提高識字的效率與識字的積極性。
五、示范引領,自主寫字
1.課件演示“可、東、西”三個字的書寫過程,引導學生自由觀察。
2.組織學生交流觀察結果。(重點引導學生交流筆順和筆畫占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師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引導學生觀察重點筆畫。(“可”的最后一筆是豎鉤。)
4.教師示范書寫生字,學生仔細觀察,并跟著書空。
5.學生描紅,臨寫,自由練寫。
6.投影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設計意圖:按照規(guī)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師強調練字應在學生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基礎上進行。教師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抓住重點對學生進行了書寫指導。
六、自主學習,邊演邊悟
1.提出自學要求。課件出示:
(1)給生字找朋友,用喜歡的詞語說話。
(2)小組合作讀課文,讀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可以邊表演邊讀,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讀。
2.各小組匯報自主學習情況。
(1)引導學生說說生字的組詞情況。
(2)組織學生把自己喜歡的語句讀給其他同學聽。
(3)組織學生試著表演讀。
(4)引導學生談收獲并質疑,為第二課時做準備。
設計意圖: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鼓勵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學習方式和課文內容,進行有效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讓學生在小組內、班內匯報學習成果,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合作意識,體會成功的快樂。
一年級語文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字,會寫4個字“上、下、土、個”。培養(yǎng)學生的認字興趣。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尊重長輩、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行。
教學重點:
會認8個字,會寫4個字
教學難點:
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投影儀
教學方法:
生字復現(xiàn)、看圖說話、游戲互動
【教學過程】
一、用歌聲激發(fā)情感,導入新課。
同學齊聲唱《好媽媽>>.多么動聽的歌聲啊!同學們,唱著這首歌,你們會想起什么呢?(想到家,還有家里的爸爸媽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在家里》。板書課題3、在家里
二、認識生字、詞語
1、學生齊聲讀3、在家里。先讓學生仔細想想家里都有哪些家具和物品?然后點名回答。(注意表揚學生)
2、出示本課掛圖,學生仔細觀察,然后指名說出圖上家具和物品的名稱(學生掌聲鼓勵)。
3、出示家具和物品的圖片,點學生上講臺把自己喜歡的圖片每人一張,貼在黑板上,其余的學生在下面借助拼音認讀書上的名稱(臺燈、掛鐘、沙發(fā)、電話、報紙、茶幾、電視、書架)。
4、游戲互動。指名到黑板上貼出相對應的名稱(注意表揚學生,你們真棒)。
5、由學生選出一名小老師來帶領同學們認讀這些名稱,從名稱中找出本課的生字,借助拼音自己認讀。然后“開火車""讀,老師及時指出錯誤的地方并更正。指導學生學會口頭組詞。(表揚學生你們真行)
三、 理解課文
1、學生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并要有感情地朗讀,朗讀時要注意按照標點停頓,還要讀好句子中的自然停頓(如我給他們/送上水果)。
2、指名讀,表揚學生朗讀得真有感情。然后組織幾場比賽,看看誰讀得最好。
3、老師提出問題:在爸爸媽媽休息的時候,你要做些什么呢?(注意表揚學生是個尊敬長輩的好孩子)。
4、指導看圖,圖上是什么時間?爸爸媽媽在做什么?“我”在做什么?讓學生感悟爸爸媽媽和“我”當時的心情。想一想;你送水果給爸爸媽媽的時候,他們會說些什么呢?學生舉手回答。(表揚學生,你真勇敢)
5、打電話游戲。學生齊聲說;“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
小結:就像歌里唱的一樣“我的好媽媽,下班回到家,勞動了一天多么辛苦呀!”是啊,你們溫暖幸福的家都是爸爸媽媽用勤勞的雙手和辛勤汗水創(chuàng)造的,你們要好好學習回報他們,同學們,從現(xiàn)在起多幫爸爸媽媽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吧!
四、擴展練習
今天下午放學回家,做完作業(yè)幫爸爸媽媽一些事情,明天上課給同學們講一講。
課例分析:
1、通過教學者《在家里》的教學過程和思路,讓我深深體會到《在家里》一文,寥寥數(shù)語,卻將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場面鮮活地擺在我們面前,向孩子展示了最最平凡的天倫之樂。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溫暖的家,教學者本著“練說”的思路,讓學生將自己找的家具和物品的圖片帶到課堂上,向其他同學做簡單介紹,孩子的心一下子拉近了。懂得了如何表達思想與信息并能聽取思想與信息,達到了“入境、動情”的作用。
2、以學生為本的學習,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讓學生同桌將拼音與詞卡一一對應、生詞卡片和實物模型一一對應,少了教師的講,多了學生的學,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合作。在各種情境中體驗成功。游戲、競賽、當小老師等,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游戲中,在競賽中,在當小老師時,人人都是細心的傾聽者,人人都是待命的競賽者,人人都是體驗成功的小老師。在課文的閱讀中注入情感教學,因此,教學者教學本課時用了首尾呼應,就是以孩子們的歌聲導入,用歌詞結尾來貫穿教學的整個過程。
3、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掙脫種種束縛、種種套子,充滿自信,走自己的路,才能在新課程改革中健康成長。學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學生只有沖破時間限制的、嚴格課表化的學習,當他們靈活、自主進行學習時,他們的自信心足以令他們體驗學習語文的成功和快樂。
一年級語文及教案 篇3
一、復習
上節(jié)課認識的聲母朋友又與我們見面了,小朋友還認識嗎?(出示dt)
1、讀卡片
2、做“拼一拼,讀一讀”游戲:出示聲母卡片d t,韻母卡片aeiu,讓學生動手拼成音節(jié),帶小朋友讀一讀。
二、教學“n”
過渡:小朋友正坐著小火車穿過山洞來參加拼音朋友的盛會呢?(課件展示情景兔圖,點擊“山洞”,拖出一個閃爍的.“n”)這就是我們要認識的新朋友“n”。
學生領讀、齊讀、互讀正音。
3、辨析m n
念一念順口溜,做一做手指操。
4、書寫指導:
課件演示書寫順序,學生觀察,練習。
三、教學“l(fā)”
過渡:小朋友正在玩趕小豬的游戲,(課件出示情景圖)趕豬時,嘴里會發(fā)出什么聲音?(lu lu lu)
,這就是我們新認識的聲母“l(fā)”。
2、教師反復讀n l ,讓學生反復比較口型。
4、聲母“l(fā)”像什么樣兒?你能編順口溜幫大家記住它嗎?
5、指導書寫:
把拼音朋友送回家,讓他舒舒服服地住進家,看課件演示,臨摹,互評。
四、拼讀音節(jié)
過渡:聲母n l 會和哪些單韻母交上朋友組成音節(jié)呢?讓我們一起做個“猜,我猜猜猜”的游戲。
點擊課件,讓學生猜讀可能會出現(xiàn)的由聲母n l組成的帶調音節(jié)。
(na nu lu nv ne le li ni )
猜對了就跟著他讀一讀。
五、復習鞏固
1、猜字母游戲:左下半個圓是什么聲母?傘柄朝下是什么聲母?一個門洞是什么聲母?一根小棒是什么聲母?
拍手念順口溜:“對鼓鼓錘ddd,魚兒跳舞ttt,一個門洞nnn,小棍趕豬lll?!?/p>
2、找朋友游戲。
教師:我請x x找朋友。(全體學生有節(jié)奏地拍手)
學生:我來找個好朋友。(邊說邊上臺)
教師:聲母n n n n。
一學生:n是我的好朋友。(取出d的卡片)
眾學生:對對對!n是我們的好朋友。 (如錯)錯錯錯!請你仔細找朋友。
六、小結
我們一致在努力為您提供免費教育資源,包括精品課件、教案、試題、素材、教學設計、導學案、計劃總結、動畫等,無需注冊,直接下載!歡迎您再次光臨
一年級語文及教案 篇4
本課是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第9課?!睹魈煲h足》是一首小詩,短短3節(jié)詩,把兒童獨有的內心世界和情緒活動生動的傳達出來,情趣盎然。作品沒有正面寫遠足,卻讓人實實在在感受到一個孩子對遠足的向往和期盼。本課我從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說教材】
《明天要遠足》這首詩包含童真,凝練、傳神。3節(jié)詩中都用了感嘆詞"唉",3次重復,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興奮、激動、期待、期盼……盡在"唉"聲中。作品沒有正面寫遠足,卻讓人實實在在感受到一個孩子對遠足的向往和期盼,比較適合低段的學生,讓學生以學習本文為契機,走進生活。單元訓練中提示,學習本組課文,要注意從學生的經(jīng)驗世界入手,調動孩子的情感,結合生活實例,加深體驗和感受。
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jù),結合本組教材的教學要求、本課課文內容和課型特點,以及學情特擬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寫"才"等四個生字,會認"睡"等11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和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并且在讀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說學生】
優(yōu)勢:全班學生已初步認識漢字。學習態(tài)度端正,學習上有積極性、上進性、競爭性,學習氣氛濃。
劣勢:個體差異大,因為這些孩子大多數(shù)是農(nóng)村孩子,有少部分留守孩子,上學意識差,導致識字量少,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自主完成識字任務,所以我將識字作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說目標】
首先會寫4個生字,通過師生合作學習,會認11個生字。然后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體會孩子遠足前期盼的心情。
【說過程】
《明天要遠足》一課是一首優(yōu)美的童詩。對這一課的教學預設,我預設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進行導入并組織學習字詞。
第(二)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學生初讀課文。在初讀課文后,感悟到內容,小朋友要去大海遠足。通過"唉"的朗讀,體會小朋友急切、無奈、期待的心情。在這里我結合生活體驗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其心情,在朗讀體驗,這樣的設計就降低了學生對遠足前期盼心情的理解難度。
第(三)環(huán)節(jié)精讀課文,在朗讀中學習3小節(jié)詩。
第(四)環(huán)節(jié)拓展延伸是"我是小詩人"讓孩子在說話練習的同時嘗試"寫詩"
【說方法】
在本節(jié)的教學中,我采用看圖與讀文相結合的方法,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引導學生感受期盼的心情。讓學生自主識字、游戲檢查、多形式的朗讀感悟,從而獲得收獲,體驗學習的快樂。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首先學生自讀老師指導課文中我會認的生字,然后學習課文中11個我會寫的生字以學生自學為主以男女競賽的方法鞏固。
2、通過圖文結合,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朗讀感悟。理解內容。
3、精讀課文,多形式朗讀,體會課文情感。
4、拓展延伸,增加孩子學詩的興趣。
【說板書】
本課的板書設計,我分一個方面設計:就是按課文內容和孩子們的想象內容依次板書,整個板書簡潔條理清晰。為孩子們最后的"寫詩"做提示。
一年級語文及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 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7個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要有自知之明,不可妄自尊大。
3.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朗讀課文和識字寫字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北風和小魚》這篇課文,一起讀課題。
2、大家讀的真好,下面你看誰來了?你能喊喊它的名字嗎?
出示:樹 葉 浮 出 顏 色 水 面 知 道 得 意
一 口 氣 梧 桐 樹 鵝 毛大 雪
a.指名讀 b.齊讀
3.老師手中還有一個詞語(出示詞語:得意),誰愿意再為大家讀讀。(指名讀,齊讀)
4.課文中誰得意了?(北風)北風得意了幾次?(兩次)
出示:北風得意地說:“哈哈,大家都怕我?!?/p>
北風看不見小魚了,非常得意,它哪里知道,小魚正在水底捉迷藏呢。
a.指名讀 b.齊讀
5.小朋友,北風為什么得意?為什么非常得意?我們通過學習課文就能知道這些答案了。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你們聽(播放風聲),誰來了?
2.北風怎么吹的?誰來學學?你看它吹得多用勁呀!腮幫都鼓起來了,你能帶著表情朗讀嗎?
出示:北風呼呼地吹著。(指名讀,齊讀)
3.呼呼的北風向誰吹去了呢?它們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請小朋友們拿起書本自己輕輕地讀第一小節(jié)。
4.交流(青草變了顏色,茂盛的梧桐樹落了葉,自由自在的鳥兒躲進了窩)
出示:它向草地吹一吹,青草變了顏色。它向梧桐樹吹一吹,梧桐樹落了葉。它向鳥兒吹一吹,鳥兒躲進了窩。(指名讀)
5.(看課件)青草、梧桐樹、鳥兒在寒冷北風中的變化。
6.你覺得青草、梧桐樹、鳥兒對北風怎么樣啊?你能把這種害怕的感覺讀出來嗎?(指名讀、對讀、表演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他們都害怕北風,這時候,北風怎么樣?(板書:得意)出示句子:北風得意地說:“哈哈,大家都怕我。”
1. 請大家學著北風的樣子說一說.
2. 誰來學學北風?還有誰來?誰能再得意些?(指名讀)
3. 現(xiàn)在我們就是一群小北風,配上你的動作,帶上你的表情,一起來得意一下?。R讀第二段)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大家都怕北風,可是偏偏有一個小動物不怕,誰?(小魚 )我們來看小魚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1、出示句子:小魚聽了,浮出水面,鼓起圓圓的眼睛說:“我們就不怕?!保ㄖ该x)
2、你覺得小魚怎么樣?(勇敢、不服氣)板書:勇敢
3、指導朗讀:誰能把小魚勇敢的樣子讀出來?誰還想來做勇敢的小魚?(點評:你這個圓圓讀得真好聽;你是條機靈的小魚。你是條勇敢的小魚)
師:想做勇敢小魚的小朋友一起站起來,讓我們表示一下對北風的不滿。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小魚竟敢與威力無比的北風作斗爭,這下可把它氣壞了,我們來看書上是怎么寫的。請小朋友們自己輕輕地讀第四小節(jié)。
出示:北風氣極了,猛吹一口氣,鵝毛大雪飄落在河面上,河水結冰了。(指名讀)
2、小魚不怕北風,北風非常生氣,書上說――――“氣極了”,然后――――“猛吹一口氣”誰來做給我們看看,什么叫“猛吹一口氣”?(點紅“氣極了”“猛吹”,指導讀好這兩個詞語)
3、誰來把北風生氣的樣子讀出來?。ㄖ该x,男女分組讀)
4、北風猛地一吹,這時-————(天上下起了鵝毛大雪。)指導讀“鵝毛大雪”
5、想看看天上下起鵝毛大雪后會出現(xiàn)一個怎樣的景象嗎?(看動畫)師述:這一大片一大片從空中飄落下來的象鵝毛一樣大的雪花就叫鵝毛大雪。再次指導朗讀這個詞語。
這后半句話誰來讀讀?要讓人家一聽就聽出——哇!好冷哦!
6、師:你覺得北風怎么樣? (很可怕)(指名讀,小組讀,齊讀)(點評:北風真猛,雪兒真大,感覺真冷。)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1、師:哎呀,好冷啊!這么大的雪,連河水都 結冰了,小魚在干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請學生讀第五自然(小魚捉迷藏)
2、你看他們多開心呀! 你猜,小魚還會干什么呀?
師:小魚在水底玩得真開心,可北風它知道嗎?(不知道)從哪個詞語我們可以看出北風不知道的?(哪里知道)
師:是啊,你看這個北風是多么愚蠢啊,又在(指板書)得意了,而且這次是非常得意,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3、那你想對得意的北風說些什么呢?
過渡:學到這里,課文結束了,可是老師還覺得不過癮,這個故事太有趣了,我真想再聽一遍,你們愿意用你最好聽的聲音讀給老師聽嗎?
(六)齊讀全文
三:總結。
通過這個故事的學習,我們知道北風自己覺得很了不起,得意的很,而小魚卻不怕北風,非常勇敢,其實和小魚一樣勇敢的還有很多,比如(多媒體)臘梅在寒冷的北風中還是獨自綻放、青松在大雪中還是那樣的挺拔,那樣郁郁蔥蔥……可別忘了還有我們小朋友也是不怕寒冷的。盡管現(xiàn)在天氣很冷,但是我們小朋友能夠認認真真地坐在教室里和老師一起學課文?,F(xiàn)在請小朋友們一起和老師認認真真地學寫字好嗎?
四:生字教學。
和 氣
1、出示卡片“和”,誰來喊喊這個“字寶寶”的名字。(指名讀,齊讀)
2、觀察筆順,結構。指名說字的筆順。
3、指名說字的結構。師邊范寫邊分析字形,學生跟著書空。(“和”的第一筆是短撇,第四筆是長撇,第五筆“捺”要改成“點”,右邊的“口”要注意下面要收縮,呈倒梯形。)
4、齊讀“和”
5、“和”老師給它找了一個好朋友,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你看它來了,出示“氣”。
6、用同樣的方法學習“氣”。
7、齊讀“和氣” ,“和氣”是多么好的朋友啊,我們能把它寫好嗎?生寫《習字冊》。(強調寫字姿勢)
8、評價、反饋。
小結:我們課文中的北風讓它的朋友們都害怕它,我們小朋友可不能像它,朋友之間要和和氣氣的。
不怕
板書設計: 11 北風←——小魚
得意 勇敢
一年級語文及教案 篇6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要求:“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苯虒W這首兒歌,著重進行朗讀指導和訓練,讓學生通過閱讀實踐,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祖國語言的優(yōu)美,提高閱讀興趣。同時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想象,發(fā)展思維,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二、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中“藍藍、閃閃、彎彎”等詞的意思,運用“坐在月亮上,我看見……”的句式說話。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熱愛大自然,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欣賞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環(huán)節(jié)評價:猜謎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興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復習生字。)
(二)創(chuàng)設情景,觀察想象。
1、師:小朋友表現(xiàn)這么好,老師帶大家去一個地方。請小朋友閉上眼睛。(出示課件,晴朗的夜空圖,滿天星星在閃爍,播放音樂《閃爍的小星星》)
2、師:可以睜開眼睛看看,我們來到了哪里?在這里你看到了什么?
師:天空中小星星很美麗,可是太孤單了,如果你是畫家,還會再畫什么?
3、師:小朋友真是個想象豐富的畫家,現(xiàn)在老師先給這畫加上月亮。
(在夜空圖中出示一彎新月)這是怎樣的月亮?
4、師:有一位小女孩也和我們小朋友一樣在觀賞著這美麗的夜空,(出示一位小女孩遙望著星空)她說:天空這么美,這么有趣,要是能飛上去那該多好??!說著說著,她就睡著了,她夢見自己真的飛上天空了,坐在月亮上。(慢慢移動小女孩飛上了天空,坐在月亮上,)
師:有位詩人把我們小朋友剛才看到的、想到的寫成一首詩,我們打開來讀一讀。
(環(huán)節(jié)評價:優(yōu)美的畫面把兒歌具體化、形象化,學生初步體會到夜空的美。為讀懂兒歌和有感情朗讀作了鋪墊。)
(三) 讀兒歌,體會意境。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師:請你學著老師的樣子練讀,或者你認為自己能讀好的,就按自己的.方式讀,在小組中準備“朗讀明星”比賽。
3、學生分小組練讀課文。
4、“朗讀明星”比賽。
生3評:我覺得他把月兒讀得很彎很彎,把船兒讀得很小很小,
生4評:我聽他把“彎彎的”、“小小的”、讀得很慢。
生1讀: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師:那我們就帶著快樂的、有趣的語氣來讀第二句,邊讀邊想象著自己上了天,坐在彎彎的月兒上,劃著雙槳,蕩漾在星星閃爍的藍天中,是多么自由自在,多么地有趣、愉快。
生練讀再指名讀。
(3)賽讀全文,評出“朗讀明星”。
5、背誦。
師:小朋友讀得真好,為了獎勵你們,老師讓你們聽一首歌。(放《小小的船》的音樂,學生背唱。)
(環(huán)節(jié)評價:朗讀兒歌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通過反復地朗讀訓練,學生充分感知語言文字。當學生朗讀有困難時,師恰當?shù)匾龑W生體會小女孩的喜悅的心情,激起學生的共鳴。當在學生有了情感體驗后,就把詩的意境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充分表達出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聽著音樂輕輕地擺動身子,(放音樂),讓我們飛吧,飛吧!飛上藍天,到月亮上旅行。
……
(2)坐在月亮上,我看見( ),還看見( )。
師:請你把自己看到的、讀到的、說到的、想到的畫下來。請你用手中的畫筆畫出21世紀的太空美景!
(環(huán)節(jié)評價:說話訓練,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激活課堂氣氛,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向高潮。)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10課小小的船,知道了這首兒歌的意思,還進行了一次愉快地夜空之旅,看見了美麗的夜空。希望小朋友學好了本領長大后,也到宇宙中去探索宇宙的奧秘。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所以在教學中不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本案例中,教師創(chuàng)設 自然情境,在積極主動的語文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充分地朗讀、誦讀。學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積累語言,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華,還學生以情,還語文教學以情。
本案例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定位在熱愛大自然,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語文學習極具個性化,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在本案例中,學生主體充分參與,教師適度引導,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發(fā)表富有個性的見解,這是提高語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個性、激活創(chuàng)造力的需要。
(三)延伸發(fā)展,啟發(fā)想象。
《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里提到: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開發(fā),首先要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想象是創(chuàng)新的翅膀。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知識,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成為知識進化的源泉。”因此我充分挖掘教材所蘊含的創(chuàng)新教育素材,創(chuàng)設情境,開拓學生的想象空間,在“坐在月亮上,我看見什么”的說話訓練中,學生的想象力就像滔滔江水,一瀉千里。拓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四)課內外結合,學科間融合。
本案例注重跨學科的學習,設計了聽音樂,背唱《小小的船》歌曲,創(chuàng)作想像畫等活動,使語文課與藝術課交叉、滲透、整合,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加深對詩歌意境的理解和體驗。同時還注重課內外結合,學生把自己在課內看到的、讀到的、說到的、想到的有關太空的景,在課外畫下來,并舉辦圖畫專欄,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一年級語文及教案 篇7
一、說教材
《靜夜思》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的一篇李白的古詩,他的詩想象豐富,風格飄逸豪放。《靜夜思》寫的是游子月夜思鄉(xiāng)之情。作者以一個游子的身份神馳萬里,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表現(xiàn)了詩人的心理活動過程,一幅鮮明的月夜思鄉(xiāng)圖生動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表達了游子強烈的思鄉(xiāng)情感。這首詩語言凝煉,感情真摯,意境深遠,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二、說學情
這首詩通俗易懂,家喻戶曉,有的學生在入學之前已經(jīng)倒背如流。但是多數(shù)學生在朗讀古詩的韻味上缺乏鍛煉。所以教學本詩,應重在吟誦,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詩中綿綿的思鄉(xiāng)之情,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的特點以及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中要以語文課程的價值與理念為依據(jù),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以情感為基礎,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著眼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來設置的:
1、知識與能力:認識十個生字,會寫“靜、思、霜、舉、望、低、鄉(xiāng)”七個字,結合詩句猜想“靜夜思”、“疑”、“舉頭”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能夠有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重音及停頓。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思鄉(xiāng)的感情,背誦全詩。
四、說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十個生字,會寫“靜、思、霜、舉、望、低、
鄉(xiāng)”七個字,結合詩句猜想“靜夜思”、“疑”、“舉頭”的意思。能夠有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重音及停頓。
2、難點:體會詩人思鄉(xiāng)的感情。
五、說教學過程
1、通過師生對話,以猜謎語的形式:“有時掛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誰能猜出這是什么?”從學生的實際入手,針對學生愛表現(xiàn)的特點引起學生對古詩的濃厚興趣,并且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看圖邊欣賞。整體感知課文,體會古詩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在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中,在欣賞優(yōu)美畫面和動聽的音樂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3、自讀自學。請打開課文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一讀!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和讀背方式。仔細觀察,詩里面的字你認識了哪幾個?是怎么認識的?把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挖掘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抓住契機,因勢利導,有效調控教學。讓學生交流識字經(jīng)驗,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充分相信學生,給他們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在主動識字中享受成功的喜悅,在交流識字方法和當“小老師”活動中,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憶字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4、多種方法學習十個生字。
5、通過吟誦,吟唱等方法注重對朗讀的評價,提高朗讀能力。
教師一定要兼顧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在讀中注意對朗讀的指導,引導學生讀出古詩的韻味,體驗讀詩的樂趣,感悟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使“讀者愛讀,聽者專注”,師生共同探討讀古詩的方法,互聽互評,共同進步,極大地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6、通過小結感悟挖掘、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進而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進一步體會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影子(人教版一年級上)
影子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飛、馬、鳥"三個生字。
2、能根據(jù)自己的體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仿照課文試編兒歌。
3、懂得在實際生活中分辨前、后、左、右等方位。
4、能背誦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拼讀音節(jié)自讀課文,感受自主讀書的樂趣。
通過看、聽、讀、議、練、編,初步感知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把兒歌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
三、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1、利用課文發(fā)展學生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
2、培養(yǎng)初步的專注他人發(fā)言的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
認識11個生字,會寫"飛、馬、鳥"三個生字。能根據(jù)自己的體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教學難點:
1、懂得在實際生活中分辨前、后、左、右等方位。
2、初步感知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六、教學用具:
生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一組。
七、課前準備:
1、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在不同的地方,以自己為中心,分辨前、后、左、右。
2、在家長的指導下,溫習自己念過的兒歌。
八、教學過程:
1、兒歌競賽,激趣參與。(4分鐘)
①(孩子們:在幼兒園、在學校、在家里、在婆婆**的懷抱里,你們一定聽到了,學會了很多很多動聽的、有趣的兒歌。現(xiàn)在咱們來比賽一下,看誰念的兒歌多,聽誰念的兒歌有趣動聽。)
2、利用拼音,自讀兒歌。(8分鐘)
①(孩子們:今天我們又要學一首非常有趣的兒歌。板書:【影子】首先請孩子們利用音節(jié)自讀課文,一邊讀兒歌,一邊動筆對生字、生詞或不理解的地方圈圈、點點、勾勾、畫畫、拼拼。)
②(請孩子們把自己畫出的字、詞在四人小組中交流,讓組員一起想辦法幫幫、比比、記記,看誰的記字辦法好。)
3、運用游戲,鞏固生字。
(孩子們:下面我們來開火車,看哪組的火車開得快?;疖嚊]停的小組可得一顆小紅星。)
4、朗讀競賽,評價交流。(4分30秒鐘)
①(孩子們:下面我們來進行朗讀競賽。凡是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了輕聲和停頓的,都可以得到一枚小五星。凡是能認真聽,積極評,特別是能找出朗讀同伴值得學習的地方的,也可以得到一枚小五星。)
5、利用課件,游戲中學。(4分鐘)
①(孩子們:下面我們來放松一下,跟著屏幕中的小矮人跳個舞:踩影子?!静シ耪n件F1】)
②(孩子們:老師都跳得累了。你們看到了影子還真不好踩到,太頑皮了,一會兒前,一會兒后,一會兒左,一會兒右,把小矮人也累壞了。孩子們:讓我們認真看看圖,影子怎么會這樣呢?)
6、利用課件,形象總結。(5分鐘)
①(【播放課件F2】孩子們:原來是光的作用。太陽在前,影子在……?太陽在后,影子在……?太陽在左,影子在……?太陽在右,影子在……?)
②(孩子們:讓我們練一練"我會說"。)
7、利用課件,激疑誘悟。(5分鐘)
①(【播放課件F3】孩子們:請想一想,第一段中的"跟著我"與第二段中的"陪著我"能互相換個位置嗎?為什么?)
②(孩子們: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這首兒歌的敘述規(guī)律。"前、后"接什么?"跟著"的是什么?所以"左、右"接……?"陪著"的是……?)
③(孩子們:大家能不能利用這首兒歌的敘述規(guī)律背一背這首兒歌呢?)
8、利用課件,試編兒歌。(5分鐘)
①(孩子們:下面大家仔細觀察屏幕上的事物,用換詞的方法來試編兒歌。孩子們認為誰編得好,老師就給誰獎勵一枚小五星?!静シ耪n件F4】)
9、指導書寫、鞏固筆畫。(4分鐘)
①(【播放課件F5】孩子們還認識屏幕上的兩個筆畫嗎?知道它們的寫法嗎。請大家跟著屏幕書空。)
②(【播放課件F6】認讀要寫的字。根椐課件書空。在作業(yè)本上書寫。)
10、總結學法,朗讀全文。(30秒)
(孩子們:兒歌唱的就是你們的生活,你們的幻想,你們眼中的世界。學兒歌就要大膽地看看、聽聽、讀讀、議議、練練、編編。這樣,兒歌中就有你,你就有了兒歌。)
課件策劃方案
技術要求:
1、層次化非線性組織結構,采用樹狀結構,以體現(xiàn)知識的邏輯層次關系,
內部采用超文本鏈接技術集成相關知識信息。
2、采用Authorware6.0多媒體著作系統(tǒng)進行開發(fā)集成,用Flash制作動畫。
【課件F1】踢踏舞音樂,節(jié)奏鮮明。動畫依音樂節(jié)奏出現(xiàn)為兒童樂見的小矮人。太陽、電燈、月亮、探照燈依次從前、后、左、右照射他。色彩明快,太陽、電燈、月亮、探照燈亮度有層次,影子著色深淺有變化。他隨音樂節(jié)奏及太陽、電燈、月亮、探照燈照射的變化角度追踩他自己的影子。
【課件F2】輕而節(jié)奏鮮明的音樂。色彩鮮明活潑。小矮人形象。動態(tài)。小矮人歡快地跑動。太陽做成老公公形態(tài)。太陽公公一會兒在小矮人前,太陽公公一會兒在小矮人后,太陽公公一會兒在小矮人左,太陽公公一會兒在小矮人右。光源夸張。影子夸張。影子形態(tài):①小狗形。②小人形。
【課件F3】①音樂:滑稽。色彩明快隨音樂變化產(chǎn)生對比度。動畫:影子、小狗在太陽照射下一會兒前一會兒后;②音樂:找呀找呀找朋友。動畫:影子朋友在太陽照射下一會兒左一會兒右。
【課件F4】實景抓取。輕快歡樂音樂。①男孩踢球:足球在他腳下一會兒前一會兒后,一會兒左一會兒右。②虛擬場景。輕快歡樂音樂。小樹上山:前、后、左、右出現(xiàn)他的影子。③實景抓取。輕快歡樂音樂。女孩上學:奶奶一會兒前一會兒后;同學一會兒左一會兒右。
【課件F5】出現(xiàn)紅色"橫析彎勾"與"豎折折勾"。出現(xiàn)兩種筆畫的黑色慢速依筆畫順序填充。
【課件F6】出現(xiàn)紅色"飛、馬、鳥"在田字格上的筆順筆畫依順序填充。
評價量規(guī)
1、能通過拼讀音節(jié)自讀課文,感受自主讀書的樂趣的。(2分)
2、能主動對不理解的地方圈圈、點點、勾勾、畫畫、拼拼的。(2分)
3、能把自己畫出的字、詞在四人小組中交流,讓組員一起想辦法幫幫、比比、記記,看誰的記字辦法好。(2分)
4、能積極參與朗讀競賽及參與試編兒歌有較強的參與沖動的。(2分)
5、能認真聽,積極評,特別是能找出同伴值得學習的地方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