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幼兒園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13專題六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
專題六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
一民主政治的搖籃——古代希臘
課標要求:
了解希臘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chǎn)生的歷史條件。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掌握希臘地理環(huán)境,理解其對希臘的影響
了解城邦的含義及其特點
了解公民的基本情況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希臘環(huán)境的掌握,認識環(huán)境對民主政治形成的影響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雅典公民所享受的民主權利,體會民主對于雅典的積極作用
教學重點:
希臘的城邦制度
教學難點:
地理環(huán)境對民主制度形成的影響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利用雅典奧運會的圖片導入
講授新課:
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歷史條件,古代希臘文明得到迅速發(fā)展,呈現(xiàn)輝煌景
象,主要體現(xiàn)在,以雅典為代表的古代希臘城邦民主制度逐步發(fā)展到頂峰,希臘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以雅典為代表的古代希臘政治思想和制度及偉大文化成就是世界文明寶庫中的一朵奇葩,成為近代西方文化的搖籃。一、蔚藍色的希臘
展示課件:《古代希臘示意圖》。
一邊講解古代希臘的地理位置,一邊提問學生一些與本課教學有關的問題。如:從地圖上看,希臘半島的海岸線非常曲折,幾乎所有城邦離海洋的距離都在40公里內。其中,古希臘東部海岸線比西部海岸線曲折,對古希臘的發(fā)展有什么意義?又如:希臘半島上山巒起伏,山勢陡峭,很難翻越,形成一個個地理上相互隔絕的小單位。這與希臘有許多城邦的政治格局有什么重要影響?
人類早期文明多發(fā)生在大河流域,如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誕生了古埃及、古巴比倫文明。而希臘是海的寵兒,古希臘文明的發(fā)軔和繁盛以海洋為依托,也稱“海洋文明”。(出示幻燈片《柏拉圖》和他關于古希臘優(yōu)越地理位置的名言,名言先以英文形式出現(xiàn),請學生閱讀翻譯,然后再以中文形式展示)。古希臘著名思想家柏拉圖說:“我們環(huán)繞著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環(huán)繞著水塘”。古希臘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
引導學生結合柏拉圖的名言和地圖信息,分組討論:地理環(huán)境對古希臘城邦的形成有什么影響?【W(wǎng)WW.Zhe135.cOm 零思考方案網(wǎng)】
人類早期文明多發(fā)生在大河流域。同學們可以舉出點這樣的例子嗎?發(fā)源于大河流域的文明。我們比較熟悉的四大文明古國,黃河就是我們的“母親河”,她孕育了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在兩河流域創(chuàng)造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空中花園的古巴比倫文明;還有我們非常熟悉的,永遠充滿了神秘和神話傳說的古埃及,這個美麗的國度一直以來都被稱為是“尼羅河的恩賜”。
古希臘文明的發(fā)軔和興盛則以海洋為依托。古希臘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環(huán)境對于希臘城邦的形成有著重大的影響。古希臘地處地中海東部的巴爾干半島,東鄰愛琴海,海岸線崎嶇,天然良港多,海島星羅棋布,這些都為希臘通向外部世界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希臘半島上重巒疊嶂,山勢陡峭,難以翻越??梢哉f,古希臘是海的寵兒。我們從伯拉圖的話中就可以充分地看出這一點。柏拉圖是希臘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學生,著名的唯心主義者。他認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因此我們也常用“柏拉圖式”來形容純精神的,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亞歷士多德是他的學生。
討論:
對比分析:
希臘的地理環(huán)境適宜進行哪種經(jīng)濟活動?
中國的地理環(huán)境適宜哪一種經(jīng)濟活動?
二、充滿活力的城市國家(略講)
公元前8~前6世紀,希臘處在氏族制度瓦解、奴隸制確立的過程中。由于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希臘出現(xiàn)了兩百多個奴隸制小國,史稱“城邦”或“城市國家”。古希臘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國寡民,其政體有民主制、貴族制和君主制等。城邦一般包括市區(qū)和周邊的農(nóng)村地區(qū)。在古希臘人的心中,“城邦”是以學院為紐帶的,一個“城邦”意味著同一血緣人群的共同團體、共同地域和政治經(jīng)濟的絕對獨立。
在這些城邦中,實行貴族制的斯巴達和實行民主制的雅典是古代希臘城邦的典型代表。
三、希臘的公民(略講)
1、公民的地位:是希臘社會的主體階層,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提問:公民的組成是哪些人呢?
2、公民的組成:是由城邦的成年男子組成。(奴隸、婦女、未成年人和外邦人不屬于公民)3、公民的權利:參加公共活動、參與行政與司法事務
4、公民的參政素質的培養(yǎng)——為以后參加城邦活動奠定了基礎
5、公民的個性
6、公民具有強烈集體榮譽感
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大體了解了希臘的地理環(huán)境、希臘的城邦和希臘的公民,這一切都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礎。下一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雅典的民主制度.
作業(yè):
同步練習相作業(yè)
教后記:
本課內容講述的是古希臘,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較遠。我主要利用地圖展示它所處的位置,據(jù)此講述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本課我主要是我講,和學生互動并不是很多。如果學生對某一知識比較陌生,能不能組織起有效的討論?每一堂課是否都有必要討論?仍是我面臨的問題。
精選閱讀
專題六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之民主政治的搖籃——古代希臘
專題六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
一民主政治的搖籃——古代希臘
(一)教學目標
內容標準
了解希臘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chǎn)生的歷史條件。
知識與能力
希臘民主政治形成的地理條件、希臘城邦的特點、希臘公民的素質表現(xiàn)。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希臘民主政治產(chǎn)生的自然與社會環(huán)境的認識,使學生明白一種制度的產(chǎn)生總是與其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密切相關,一方水土、一種社會制度造就一方人民。希臘民主政治的產(chǎn)生得益于古代希臘獨特的自然、社會環(huán)境和享有充分政治權利的公民。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希臘民主政治誕生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
難點:自然環(huán)境對文明的影響。
(二)教學過程:
[導入]至今為止,西方人對古希臘羅馬文明都懷有一種無法釋懷的感情,他們將古希臘羅馬文明奉為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臘羅馬文明光輝燦爛,一直影響到現(xiàn)在。大家非常熟悉的古典文學《荷馬史詩》,風靡一時的《圣斗士星失》,年輕人津津樂道的十二星座等等這些無一不是古希臘文明的衍生物。
(過渡)那么到底是怎樣的一片大地孕育了如此偉大的文明?又是在一種怎樣的政治制度下,古希臘羅馬文明會有如此燦爛的發(fā)展?今天我們就開始學習這一方面的內容。專題六——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
(多媒體顯示:一、民主政治的搖籃——古代希臘)
首先我們走進古代希臘,我們稱古希臘是民主政治的搖籃。那何為民主呢?大家討論。
(生)古希臘語中意思是人民掌握權力。今天的民主通常是指與專制相對立,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人民(或公民)當家作主的一種政治模式。民主意味著在形式上承認公民一律平等,承認大家都有決定國家制度和管理國家的平等權利1、蔚藍色的希臘
(師)接下來我們共同探討一下古希臘為什么會形成民主政治呢?我們說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一個最基本的天然物質條件就是自然地理環(huán)境。人類早期的歷史活動更是受到各地自然環(huán)境的深刻影響。古希臘文明也是如此。(多媒體顯示:古希臘地圖)大家觀察大屏幕,思考就地理環(huán)境而言,希臘有何特點?
(生1)被地中海、愛琴海包圍,海岸線曲折,島嶼眾多。
(生2)希臘半島崇山峻嶺,溝壑交錯。
(師)希臘這種地理環(huán)境對它的發(fā)展是有利還是不利呢?討論
(生1)有利。海岸線曲折,有很多優(yōu)良的天然海港,可以航海業(yè)。
(生2)也認為有利。通過發(fā)展航海業(yè),可以加強對外界的聯(lián)系,發(fā)展海上交通。
(生3)不利。海洋阻隔交通,會比較閉塞,容易形成獨立的王國。
(生4)不利。土地貧瘠,耕地缺乏,限制了糧食生產(chǎn)
(生5)盡管如此,冬季多雨,夏季干熱,季風氣候,有利于葡萄和橄欖的生長,通過海外貿(mào)易出口葡萄酒、橄欖油等,可以換回糧食,他們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觀念
(生6)有利,優(yōu)越的航海條件(海灣良港,晴朗的天空,風平浪靜的海洋,溫和的地中海氣候)為希臘人的海外活動提供了便利,進行大規(guī)模的海外殖民
(師)大家的討論說明希臘地理環(huán)境獨特(多媒體總結:地形地貌、土壤、氣候、空間因素)古希臘瀕臨海洋,有利于加強與周邊國家聯(lián)系,形成了較寬松自由的社會環(huán)境,這一切都有利于古希臘城邦民主政治的建立。所以我們說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一個文明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請大家看P90學習思考:自然地理環(huán)境與世界各地區(qū)文明有何關系呢?前者和后者是決定與被決定的關系呢?結合實例談談你的看法。
(生)自然地理環(huán)境對人類文明的影響很大,例如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埃及,最主要的是收益于尼羅河。這條大河一方面給予古希臘充分的水源,另一方面也沖擊出了廣闊肥沃的平原,所以才造就了光輝燦爛的古埃及文明。但我們肯定地理環(huán)境作用并不意味著人類一切事物都受制于自然。就如同古埃及人能創(chuàng)造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金字塔主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
2、充滿活力的城市國家
(師)不管如何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但人的力量也是不可忽略的,有時甚至是無與倫比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希臘人賴以生存的城邦的大體情況。(多媒體顯示:充滿活力的城市國家)城邦即城市國家,是古希臘基本的政治單位。大家要注意古希臘僅是一個地理概念,這片土地是由大大小小的城邦組成的。大家閱讀這部分內容思考三個問題,(多媒體顯示:1、什么是城邦?2、城邦的特點有那些?3、古希臘城邦與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諸侯國有何不同?)
(生1)城邦即以城市為中心,包括周圍的一些村落,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小國寡民。
(師)古希臘最大的兩個城邦斯巴達、雅典。
(生2)特點:政治上獨立自主,每個城邦都是一個政治獨立體。因此古希臘未象東方國家一樣發(fā)展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帝國,但是因為各城邦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都有面向市場的特點,古希臘城邦之間和城邦與海外城邦之間的貿(mào)易十分活躍。
(生3)希臘城邦在政治上彼此分立,但文化上又保持認同。他們通過共同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等因素組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希臘世界,稱自己為希臘人。
(生4)實行民主政治。古希臘公民都是統(tǒng)治者,他們參與城邦的公共事務,集體掌握國家權力,因此公民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
(多媒體總結:(1)政治獨立自治(2)頻繁交往,關系密切(3)基本一致的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4)民主政治(5)發(fā)達的商品經(jīng)濟(6)繁榮的思想文化)
(生5)發(fā)達的商品經(jīng)濟、寬松的政治環(huán)境,有利于希臘人創(chuàng)造出的思想文化。例如史詩《荷馬史詩》,出現(xiàn)了各類雕塑作品,此外數(shù)學家歐幾里德、阿基米德、泰勒斯,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都生活在這一時期創(chuàng)造了令人矚目而且一直影響到現(xiàn)在的哲學、數(shù)學成就。
(生6)古希臘城邦和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諸侯國不同之處在于:(1)希臘城邦始終以獨立的政治單位獨立于希臘世界;中國各諸侯國有同管他們的宗主,逐漸走向統(tǒng)一的帝國。(2)希臘城邦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農(nóng)、工商并重;中國重農(nóng)抑商。(3)希臘城邦王權衰微,實行較民主的政治;中國各諸侯國王權日益強大,最后發(fā)展為君主專制制度。
3、希臘的公民
(過渡)剛才我們具體分析了古希臘城邦的大體情況,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希臘社會的主體階層公民的具體情況。閱讀P92這部分內容思考:(多媒體顯示:(1)什么是公民?(2)公民具備哪些權利?(3)公民的基本素質?)
(生1)公民有一個城邦的成年男子組成。
(生2)公民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有資格參加各種公共活動,有權利參與城邦行政與司法事務
(師)城邦公民從小接受系統(tǒng)訓練,以使身心全面發(fā)展。既要頭腦靈活,又要四肢發(fā)達,身體健壯,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城邦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養(yǎng)這樣合格的公民。
(師)一個現(xiàn)代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生)道德意識、法律意識和集體意識。要尊老愛幼,愛護公物,不損害他人利益,要做到有法必依,一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fā)生沖突時以集體利益為重。
(師)希臘公民通過系統(tǒng)的訓練具備了較高的素質,包括哪些方面呢?
(生)希臘公民珍視自由,敢于表現(xiàn)個性,不屈從權威;善于從事政治和文藝活動,追求智慧與平等。他們出入會堂、廣場、劇院、法庭等公共場所,傾聽演說,發(fā)表政見,參與表決,觀看表演,以極大的熱情參與到城邦事務中。此外希臘公民還具備強烈的集體榮譽感。那些為自己城邦贏得榮譽的人被視為英雄,而背叛者將被予以重罰。
(師)為什么他們具備強烈的集體榮譽感?
(生)希臘公民相對于非希臘公民及外邦人而言,他們享有各種獨特的權利,但這種權利的獲得需要以保證城邦的集體權益為前提。因此他們?yōu)榱双@得自己的權利,竭盡全力為城邦的發(fā)展貢獻力量,爭得榮譽。正是由于這種強烈的集體榮譽,使得希臘公民在公共場合不僅僅代表他自己,而在代表他所在的城邦。
(師)正如亞里士多德才說“人是城邦的動物。”即不能認為每一位公民屬于他自己,而要認為所有公民都屬于城邦。
[課堂小結]自然環(huán)境對文明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古希臘特有的海洋性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古希臘小國寡民的城市國家和相應的民主政治。作為希臘社會的主體階層,各城邦的公民從小接受系統(tǒng)訓練,具備了一定參政素質,成年后為城邦貢獻自己的個人才智和力量,推進各城邦政治、經(jīng)濟各方面的繁榮。
[課堂延伸]
1、選擇題
(1)對古代希臘地理環(huán)境的敘述不正確的是(C)
A、找不到開闊的平原
B、包括愛琴海諸島
C、位于大西洋沿岸
D、海岸線曲折、天然海港眾多,海島星羅棋布
(2)希臘城邦最突出的特征是(A)
A、小國寡民
B、以血緣關系組織在一起
C、城邦之間沒有任何往來
D、實行奴隸制
(3)下列享有雅典民主權利的是(A)
A、成年男性公民
B、婦女
C、廣大奴隸
D、外邦人
(4)古希臘各城邦雖然獨立自治,但又有密切的聯(lián)系,其中最具有內在關聯(lián)的一項是(B)
A、貿(mào)易活動頻繁
B、基本一致的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
C、共同參加奧林匹克競技會
D、信奉德爾菲神諭
(5)雅典公民的生活方式里一般不包括(D)
A、參與城邦政務
B、經(jīng)常出入神廟和法庭
C、參加比賽和觀看表演
D、過問錢財
(6)雅典公民希米奧出身于商人家庭,他在家里接受私人教育,其父母主要關注的應該是(D)
A、逆運算能力
B、外語水平
C、在學校考試時取得好成績
D、能言善辯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水平2、合作探究
2、合作探究
閱讀理解
大海給了我們茫茫無定、浩浩無際和渺渺無限的觀念;人類在大海的無限里感到他自己底無限的時候,他們被激起了勇氣,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請人類從事征服,從事掠奪,但是同時也鼓勵人類追求利潤,從事商業(yè)。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類束縛在土壤上,把他卷入無窮的依賴性里邊,但是大海卻挾著人類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動的有限圈子。
——黑格爾:《歷史哲學》
海也者,能發(fā)人進取之雄心者也。陸居者以懷土之故,而種種之系累生焉。試一觀海,忽覺超然萬累之表,而行為思想,皆得無限自由。彼航海者,其所求固在利也。然求之之始,卻不可不先置利害于度外,以生命財產(chǎn)為孤注,冒萬險而一擲之。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來瀕海之民,所以比于陸居者活氣較勝,進取較瑞銳。
——梁啟超:《地理與文明之關系》
根據(jù)你所掌握的歷史知識,你同意黑格爾與梁啟超對海洋民族與大陸民族特性的分析嗎?為什么?
答案提示:
他們認為,海洋的影響有利于那里的居民形成開放、冒險、富于探索的民族性格。
他們的基本看法是:自然地理環(huán)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類文明的類型。
他們認識的可取之處:意識到自然環(huán)境對人類文明的影響。不足之處:把自然界的作用估計過高,從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尤其是人的主觀因素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歷史發(fā)展的動因是十分復雜和具體的,因果關系一定是有條件的。
專題六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一民主政治的搖籃——古代希臘
專題六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
一民主政治的搖籃——古代希臘
(一)教學目標
內容標準
了解希臘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chǎn)生的歷史條件。
知識與能力
希臘民主政治形成的地理條件、希臘城邦的特點、希臘公民的素質表現(xiàn)。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希臘民主政治產(chǎn)生的自然與社會環(huán)境的認識,使學生明白一種制度的產(chǎn)生總是與其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密切相關,一方水土、一種社會制度造就一方人民。希臘民主政治的產(chǎn)生得益于古代希臘獨特的自然、社會環(huán)境和享有充分政治權利的公民。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希臘民主政治誕生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
難點:自然環(huán)境對文明的影響。
(二)教學過程:
[導入]至今為止,西方人對古希臘羅馬文明都懷有一種無法釋懷的感情,他們將古希臘羅馬文明奉為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臘羅馬文明光輝燦爛,一直影響到現(xiàn)在。大家非常熟悉的古典文學《荷馬史詩》,風靡一時的《圣斗士星失》,年輕人津津樂道的十二星座等等這些無一不是古希臘文明的衍生物。
(過渡)那么到底是怎樣的一片大地孕育了如此偉大的文明?又是在一種怎樣的政治制度下,古希臘羅馬文明會有如此燦爛的發(fā)展?今天我們就開始學習這一方面的內容。專題六——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
(多媒體顯示:一、民主政治的搖籃——古代希臘)
首先我們走進古代希臘,我們稱古希臘是民主政治的搖籃。那何為民主呢?大家討論。
(生)古希臘語中意思是人民掌握權力。今天的民主通常是指與專制相對立,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人民(或公民)當家作主的一種政治模式。民主意味著在形式上承認公民一律平等,承認大家都有決定國家制度和管理國家的平等權利1、蔚藍色的希臘
(師)接下來我們共同探討一下古希臘為什么會形成民主政治呢?我們說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一個最基本的天然物質條件就是自然地理環(huán)境。人類早期的歷史活動更是受到各地自然環(huán)境的深刻影響。古希臘文明也是如此。(多媒體顯示:古希臘地圖)大家觀察大屏幕,思考就地理環(huán)境而言,希臘有何特點?
(生1)被地中海、愛琴海包圍,海岸線曲折,島嶼眾多。
(生2)希臘半島崇山峻嶺,溝壑交錯。
(師)希臘這種地理環(huán)境對它的發(fā)展是有利還是不利呢?討論
(生1)有利。海岸線曲折,有很多優(yōu)良的天然海港,可以航海業(yè)。
(生2)也認為有利。通過發(fā)展航海業(yè),可以加強對外界的聯(lián)系,發(fā)展海上交通。
(生3)不利。海洋阻隔交通,會比較閉塞,容易形成獨立的王國。
(生4)不利。土地貧瘠,耕地缺乏,限制了糧食生產(chǎn)
(生5)盡管如此,冬季多雨,夏季干熱,季風氣候,有利于葡萄和橄欖的生長,通過海外貿(mào)易出口葡萄酒、橄欖油等,可以換回糧食,他們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觀念
(生6)有利,優(yōu)越的航海條件(海灣良港,晴朗的天空,風平浪靜的海洋,溫和的地中海氣候)為希臘人的海外活動提供了便利,進行大規(guī)模的海外殖民
(師)大家的討論說明希臘地理環(huán)境獨特(多媒體總結:地形地貌、土壤、氣候、空間因素)古希臘瀕臨海洋,有利于加強與周邊國家聯(lián)系,形成了較寬松自由的社會環(huán)境,這一切都有利于古希臘城邦民主政治的建立。所以我們說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一個文明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請大家看P90學習思考:自然地理環(huán)境與世界各地區(qū)文明有何關系呢?前者和后者是決定與被決定的關系呢?結合實例談談你的看法。
(生)自然地理環(huán)境對人類文明的影響很大,例如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埃及,最主要的是收益于尼羅河。這條大河一方面給予古希臘充分的水源,另一方面也沖擊出了廣闊肥沃的平原,所以才造就了光輝燦爛的古埃及文明。但我們肯定地理環(huán)境作用并不意味著人類一切事物都受制于自然。就如同古埃及人能創(chuàng)造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金字塔主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
2、充滿活力的城市國家
(師)不管如何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但人的力量也是不可忽略的,有時甚至是無與倫比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希臘人賴以生存的城邦的大體情況。(多媒體顯示:充滿活力的城市國家)城邦即城市國家,是古希臘基本的政治單位。大家要注意古希臘僅是一個地理概念,這片土地是由大大小小的城邦組成的。大家閱讀這部分內容思考三個問題,(多媒體顯示:1、什么是城邦?2、城邦的特點有那些?3、古希臘城邦與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諸侯國有何不同?)
(生1)城邦即以城市為中心,包括周圍的一些村落,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小國寡民。
(師)古希臘最大的兩個城邦斯巴達、雅典。
(生2)特點:政治上獨立自主,每個城邦都是一個政治獨立體。因此古希臘未象東方國家一樣發(fā)展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帝國,但是因為各城邦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都有面向市場的特點,古希臘城邦之間和城邦與海外城邦之間的貿(mào)易十分活躍。
(生3)希臘城邦在政治上彼此分立,但文化上又保持認同。他們通過共同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等因素組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希臘世界,稱自己為希臘人。
(生4)實行民主政治。古希臘公民都是統(tǒng)治者,他們參與城邦的公共事務,集體掌握國家權力,因此公民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
(多媒體總結:(1)政治獨立自治(2)頻繁交往,關系密切(3)基本一致的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4)民主政治(5)發(fā)達的商品經(jīng)濟(6)繁榮的思想文化)
(生5)發(fā)達的商品經(jīng)濟、寬松的政治環(huán)境,有利于希臘人創(chuàng)造出的思想文化。例如史詩《荷馬史詩》,出現(xiàn)了各類雕塑作品,此外數(shù)學家歐幾里德、阿基米德、泰勒斯,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都生活在這一時期創(chuàng)造了令人矚目而且一直影響到現(xiàn)在的哲學、數(shù)學成就。
(生6)古希臘城邦和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諸侯國不同之處在于:(1)希臘城邦始終以獨立的政治單位獨立于希臘世界;中國各諸侯國有同管他們的宗主,逐漸走向統(tǒng)一的帝國。(2)希臘城邦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農(nóng)、工商并重;中國重農(nóng)抑商。(3)希臘城邦王權衰微,實行較民主的政治;中國各諸侯國王權日益強大,最后發(fā)展為君主專制制度。
3、希臘的公民
(過渡)剛才我們具體分析了古希臘城邦的大體情況,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希臘社會的主體階層公民的具體情況。閱讀P92這部分內容思考:(多媒體顯示:(1)什么是公民?(2)公民具備哪些權利?(3)公民的基本素質?)
(生1)公民有一個城邦的成年男子組成。
(生2)公民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有資格參加各種公共活動,有權利參與城邦行政與司法事務
(師)城邦公民從小接受系統(tǒng)訓練,以使身心全面發(fā)展。既要頭腦靈活,又要四肢發(fā)達,身體健壯,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城邦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養(yǎng)這樣合格的公民。
(師)一個現(xiàn)代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生)道德意識、法律意識和集體意識。要尊老愛幼,愛護公物,不損害他人利益,要做到有法必依,一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fā)生沖突時以集體利益為重。
(師)希臘公民通過系統(tǒng)的訓練具備了較高的素質,包括哪些方面呢?
(生)希臘公民珍視自由,敢于表現(xiàn)個性,不屈從權威;善于從事政治和文藝活動,追求智慧與平等。他們出入會堂、廣場、劇院、法庭等公共場所,傾聽演說,發(fā)表政見,參與表決,觀看表演,以極大的熱情參與到城邦事務中。此外希臘公民還具備強烈的集體榮譽感。那些為自己城邦贏得榮譽的人被視為英雄,而背叛者將被予以重罰。
(師)為什么他們具備強烈的集體榮譽感?
(生)希臘公民相對于非希臘公民及外邦人而言,他們享有各種獨特的權利,但這種權利的獲得需要以保證城邦的集體權益為前提。因此他們?yōu)榱双@得自己的權利,竭盡全力為城邦的發(fā)展貢獻力量,爭得榮譽。正是由于這種強烈的集體榮譽,使得希臘公民在公共場合不僅僅代表他自己,而在代表他所在的城邦。
(師)正如亞里士多德才說“人是城邦的動物。”即不能認為每一位公民屬于他自己,而要認為所有公民都屬于城邦。
[課堂小結]自然環(huán)境對文明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古希臘特有的海洋性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古希臘小國寡民的城市國家和相應的民主政治。作為希臘社會的主體階層,各城邦的公民從小接受系統(tǒng)訓練,具備了一定參政素質,成年后為城邦貢獻自己的個人才智和力量,推進各城邦政治、經(jīng)濟各方面的繁榮。
[課堂延伸]
1、選擇題
(1)對古代希臘地理環(huán)境的敘述不正確的是(C)
A、找不到開闊的平原
B、包括愛琴海諸島
C、位于大西洋沿岸
D、海岸線曲折、天然海港眾多,海島星羅棋布
(2)希臘城邦最突出的特征是(A)
A、小國寡民
B、以血緣關系組織在一起
C、城邦之間沒有任何往來
D、實行奴隸制
(3)下列享有雅典民主權利的是(A)
A、成年男性公民
B、婦女
C、廣大奴隸
D、外邦人
(4)古希臘各城邦雖然獨立自治,但又有密切的聯(lián)系,其中最具有內在關聯(lián)的一項是(B)
A、貿(mào)易活動頻繁
B、基本一致的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
C、共同參加奧林匹克競技會
D、信奉德爾菲神諭
(5)雅典公民的生活方式里一般不包括(D)
A、參與城邦政務
B、經(jīng)常出入神廟和法庭
C、參加比賽和觀看表演
D、過問錢財
(6)雅典公民希米奧出身于商人家庭,他在家里接受私人教育,其父母主要關注的應該是(D)
A、逆運算能力
B、外語水平
C、在學校考試時取得好成績
D、能言善辯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水平2、合作探究
2、合作探究
閱讀理解
大海給了我們茫茫無定、浩浩無際和渺渺無限的觀念;人類在大海的無限里感到他自己底無限的時候,他們被激起了勇氣,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請人類從事征服,從事掠奪,但是同時也鼓勵人類追求利潤,從事商業(yè)。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類束縛在土壤上,把他卷入無窮的依賴性里邊,但是大海卻挾著人類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動的有限圈子。
——黑格爾:《歷史哲學》
海也者,能發(fā)人進取之雄心者也。陸居者以懷土之故,而種種之系累生焉。試一觀海,忽覺超然萬累之表,而行為思想,皆得無限自由。彼航海者,其所求固在利也。然求之之始,卻不可不先置利害于度外,以生命財產(chǎn)為孤注,冒萬險而一擲之。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來瀕海之民,所以比于陸居者活氣較勝,進取較瑞銳。
——梁啟超:《地理與文明之關系》
根據(jù)你所掌握的歷史知識,你同意黑格爾與梁啟超對海洋民族與大陸民族特性的分析嗎?為什么?
答案提示:
他們認為,海洋的影響有利于那里的居民形成開放、冒險、富于探索的民族性格。
他們的基本看法是:自然地理環(huán)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類文明的類型。
他們認識的可取之處:意識到自然環(huán)境對人類文明的影響。不足之處:把自然界的作用估計過高,從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尤其是人的主觀因素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歷史發(fā)展的動因是十分復雜和具體的,因果關系一定是有條件的。
專題六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專題六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一)了解古代希臘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古代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chǎn)生的歷史條件。
1、自然地理環(huán)境:多山、多港、多島
2、希臘城邦的特點:小國寡民
3、希臘的公民:本邦成年男子(不包括外邦人,婦女,兒童,奴隸)
(二)了解雅典梭倫改革和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1.梭倫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
(1)背景:貴族與平民反復斗爭的結果
(2)內容:
經(jīng)濟:頒發(fā)了“解負令”,廢除一切債務和債務奴隸
政治:①按財產(chǎn)的多少將雅典自由民分成4個等級(意義:打破了貴族依靠出身特權壟斷政權的局面,有利于平民參與管理國家事務)
②由4部落選舉組成“四百人會議”
③設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審法庭(民眾法庭,審判員從所有公民中抽簽產(chǎn)生)
2、雅典民主政治的性質:奴隸制度下的民主政治
3、雅典民主政治的意義:開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但雅典民主不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民主)
(三)了解《十二銅表法》的主要內容及地位,認識羅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
1、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銅表法》
①弊端:是以往羅馬習慣法的匯編,其中摻雜著原始、落后的古老習俗,保留了某些維護貴族特權的不合理法規(guī)
②積極:是羅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使貴族不能再隨意歪曲解釋法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因此是平民的勝利。
2、羅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
①羅馬法直接成為近代資產(chǎn)階級法學的淵源和近現(xiàn)代法律的先驅
②局限:它是奴隸主貴族為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