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復習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11八年級歷史上冊期中復習提綱:中國共產黨誕生。
為了促進學生掌握上課知識點,老師需要提前準備教案,準備教案課件的時刻到來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新的工作才會如魚得水!你們知道哪些教案課件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八年級歷史上冊期中復習提綱:中國共產黨誕生”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中復習提綱:中國共產黨誕生
第14課中國共產黨誕生
一、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勵志的句子 DjZ525.Com)
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
階級基礎: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
組織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
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①時間:1921年7月。
②地點:上海
③代表: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人。共產國際代表馬林。
④內容:A、通過第一個黨綱,確定黨的奮斗目標的實現(xiàn)共產主義。
B、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
C、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
⑤中共一大召開的歷史意義:標志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是偶然的,是適應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fā)展的客觀需要,是近代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
2、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①時間:1922年7月
②地點:上海
③革命綱領: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將中國統(tǒng)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④意義:中國共產黨就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發(fā)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教學設計
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三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教學設計
一、:
課標:3-1-4講述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意義;列舉史實,說明中國共產黨人怎樣開辟了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解讀:本課主要分析課標的中的“講述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意義”。課標的行為主體是學生,要求是“講述”,內容為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意義。通過李大釗、陳獨秀“相約建黨”的故事,體會先進知識分子在中國發(fā)展道路選擇上的作用,明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意義。
二、:
1.教材編寫特點及意圖: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在承接“五四運動”的基礎上。講述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在馬克思主義傳播過程中,李大釗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以李大釗、陳獨秀為代表的先進分子,不僅注重思想的啟蒙,也注重發(fā)動工人階級。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成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組織基礎。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2.教材結構體系:(最好有一張結構體系圖或表)
1、條件(思想基礎、階級基礎、組織基礎)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2、標志:中共一大(時間、地點、內容)
(開天辟地)3、中共二大(時間、地點、內容)
4、意義
三、: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學習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一大與二大的召開,讓學生了解中共成立的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理解“兩大”—“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歷史上重大里程碑”;“兩新”—“中國大地出現(xiàn)了新曙光”、“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是中國歷史性的轉折。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對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的學習,體會先進知識分子在中國發(fā)展進程中發(fā)揮的作用。從而增強學生對黨的熱愛之心,堅信黨的領導。
四、:
重點:中共共產黨成立的經過和偉大歷史意義。
難點:對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綱領的理解。
五、:
教學思想:“依標施教、以史導論、提升學力”
策略方法:1.采用探究─研討的模式進行教學,指導學生開展閱讀、討論和分析。
2.采用史料教學法。以史料為證據,通過精心設問帶領學生重回歷史現(xiàn)場,提升歷史認識。
六、:
新課導入:
史料導入,“自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失敗那時起,先進的中國人,經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帝國主義的侵略打破了中國學西方的迷夢。很奇怪,為什么先生老是要侵略學生呢?”
——毛澤東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全世界,也幫助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自己的路——這就是結論?!?/p>
——毛澤東
1、為什么中國先進分子選擇了社會主義?
2、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是在什么政黨領導下取得的?
3、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并發(fā)揮了主力軍作用,那工人階級又是由哪個政黨來領導的呢?
學生自學:
要求學生細讀本課時教材全部內容,思考以下問題:
(1)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
(2)中國共產黨“一大”和“二大”的內容分別是什么
(3)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意義?
教師指導:
(1)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
①思想基礎:十月革命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全世界的傳播,對當時的中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促使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如李大釗、毛澤東、董必武等學習馬克思主義,宣傳馬克思主義,成為馬克思主義者。
(完成探究題:結合當時的中國國情,想一想,李大釗的文章、毛澤東和董必武的回憶說明了什么?)
②階級基礎:辛亥革命前后,中國無產階級成長和工人運動對比表
工人人數罷工次數規(guī)模斗爭的形式斗爭的目標
辛亥革命前60萬65次左右?guī)装偃朔稚⒍窢幎酁樘岣吖べY,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的經濟斗爭
辛亥革命后—1919年200萬左右130多次幾千人同盟罷工、聯(lián)合斗爭轉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爭
表明中國無產階級已開始由自在階級向自為階級轉變。毛澤東指出:“中國工人階級,自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就開始以自覺的姿態(tài),為中國的獨立、解放而斗爭?!睘轳R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傳播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舊民主主義轉向新民主主義革命準備了階級條件。
(完成P53兩個探究題)
③組織基礎:中國共產黨深入民間,與工農民眾相結合,宣傳馬克思主義,在各地建立早期黨組織。
結合圖2-56,各地早期共產黨組織的快速發(fā)展及其活動,表明了什么?
引導學生得出:它表明在中國正式成立全國統(tǒng)一的共產黨的條件成熟了,一個統(tǒng)一的中國無產階級政黨即將誕生。
教師可補充陳獨秀、李大釗在黨的創(chuàng)建工作中的貢獻“南陳北李”。
教師總結:隨著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fā)展(階級基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思想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組織基礎)。它表明在中國正式成立全國統(tǒng)一的共產黨的條件成熟了,一個統(tǒng)一的中國無產階級政黨即將誕生。
(2)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因為大會:①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綱領,確立了黨的名稱:“中國共產黨”;②確立了奮斗目標:在中國實現(xiàn)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要求黨集中力量領導工人運動;③設立中央局為中央的臨時領導機構,陳獨秀任書記。(陳獨秀雖然未參加會議,但因他在新文化運動和黨的創(chuàng)建工作中的貢獻和影響,被選為書記)
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工作全部完成的標志是什么?為什么?
引導學生得出:中共二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工作全部完成。因為這次大會:
①切合實際,提出當前黨的奮斗目標:對內打倒軍閥,對外推翻帝國主義,實現(xiàn)民族獨立,把中國統(tǒng)一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國;②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解決了80多年來(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革命未能解決的問題。
結合書本P54圖2—57和圖嘉興南湖游船,教師可補充故事,讓學生了解有關中共一大會址及黨的生日的史實: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位于上海市望志路106、108號(今興業(yè)路76、78號)。沿街并排兩幢兩層磚木結構建筑,坐北朝南。該幢住宅為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發(fā)起人之一李漢俊與兄李書城的住宅,人稱“李公館”。李書城,系同盟會發(fā)起人之一。李氏兄弟為該樓最早住戶。106號樓上是李漢俊臥室,樓下客廳約18平方米。民國10年7月23日(即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在此客廳舉行。7月30日,會議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注意和搜查,被迫中止。最后一天的會議改至浙江嘉興南湖一條游船上舉行。
(3)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意義:兩大: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歷史上重大里程碑”;兩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大地出現(xiàn)了新曙光”、“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要求學生思索:“新”體現(xiàn)在哪里?(指導思想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領導者是中國共產黨,奮斗目標實現(xiàn)共產主義,中國走上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的道路。)
補充:
時間黨的會議名稱全國黨員人數
1921年中共一大全國黨員人數50多名
1922年中共二大全國黨員人數195名
1925年中共四大全國黨員人數432名
1927年中共五大全國黨員人數994名
1997年十五大全國黨員人數590萬名
2002年十六大全國黨員人數660萬名
1.上述表格說明什么?為什么?
引導學生分析得出:說明了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的增加,隊伍的不斷壯大,表明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為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全國人民心中的威信不斷提高。
訓練鞏固
七、:
1、條件(思想基礎、階級基礎、組織基礎)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2、標志:中共一大(時間、地點、內容)
(開天辟地)3、中共二大(時間、地點、內容)
4、意義
八年級歷史上冊復習要點: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認真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完成制定的工作目標!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八年級歷史上冊復習要點: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八年級歷史上冊復習要點: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一、五四運動
1.導火線: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
2.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取消‘二十一條’”“還我青島”等。
3.經過:1919年5月4日,在北京(五四運動前期中心)爆發(fā),運動的主力是學生,6月初,發(fā)展到上海(五四運動后期中心),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運動的主力是工人。
4.結果(初步勝利)
(1)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的學生。
(2)罷免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等的職務。
(3)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5.性質: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革命運動。
6.歷史意義
(1)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2)標志著中國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
(3)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階級(無產階級)基礎。
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7.五四運動前后,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社會廣泛傳播。
8.代表人物
(1)李大釗:1918年發(fā)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介紹俄國十月革命。1919年發(fā)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tǒng)介紹了馬克思主義。
(2)陳獨秀:發(fā)表《勞動者的覺悟》《談政治》等文章,闡釋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必然性。
9.意義: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
三、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0.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時間:1921年7月23日。
11.地點:上海,后轉移至浙江嘉興南湖畫舫船上。
12.內容:(1)大會確定了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產黨”。
(2)黨的奮斗目標任務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和實現(xiàn)共產主義。
(3)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領導工人運動。
(4)大會選舉產生了黨的領導機構是中央局,陳獨秀為書記。
13.意義: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14.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相同點:社會性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革命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革命任務(反帝反封建)、革命主力(人民群眾)。
15.新舊民主主義革命不同點:領導階級不同、革命前途不同、革命性質不同
八年級歷史上冊《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教案
八年級歷史上冊《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教案
教學重點五四愛國運動的歷史意義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教學難點對于五四精神和中國共產黨誕生意義的理解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組織學生回顧上一節(jié)課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新文化運動有什么歷史意義?(它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啟發(fā)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就在新文化運動發(fā)展的過程中,爆發(fā)了五四愛國運動,中國歷史進入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她同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舊式的民主主義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這個目標上是一脈相承的,所以還屬于民主主義革命。但是領導革命的階級從農民、開明地主、資產階級等,變成了無產階級;參加者也從少數“精英分子”擴大為人民大眾了。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階段從1919年的五四愛國運動開始,到1935年紅軍長征勝利結束。其間還經歷過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北伐戰(zhàn)爭、國共對峙等重大歷史事件。今天大家要探究的是第二單元第10課的內容,它可以告訴大家青年節(jié)(學生節(jié))的由來、“七一”建黨紀念日的由來等重要歷史知識。(布置學生閱讀45--49頁全課內容,對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閱讀標記。)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五四愛國運動
1、“導言”和45頁小字部分的內容與五四愛國運動有什么聯(lián)系?(它們是五四運動爆發(fā)的直接原因)
2、根據46頁“動腦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中國也是戰(zhàn)勝國,國家主權為什么仍然遭侵犯?(當時中國綜合國力仍然弱;北洋軍閥政府仍然實行封建統(tǒng)治;帝國主義在中國仍然享有許多特權;中國仍然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之中。)
3、五四愛國運動中的青年學生提出了哪些主張?(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21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懲辦賣國賊等)[對于“21條”,要指出它是袁世凱復辟帝制過程中,與日本帝國主義簽定的賣國條約]
4、46頁插圖《還我青島》反映學生什么樣的心態(tài)和要求?(愿為收回國家領土,不怕犧牲、斗爭到底)
5、46頁插圖《北京高師被捕學生回到學校時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頂端題字中的“中華民國八年”是公元哪一年?(1919年)你從這幅圖片中獲得了哪些信息?(它證明了北洋軍閥政府曾經鎮(zhèn)壓學生運動;但是,北洋軍閥政府迫于人民的壓力,不得不釋放被捕的學生,五四愛國運動取得初步的勝利;被捕學生返校受到熱烈歡迎,說明五四愛國運動得到廣大學生的支持和擁護;被捕學生敢于斗爭的愛國行為值得炎黃子孫為之自豪和驕傲。)
6、46頁資料·‘五四’傳單反映了中國人民的什么精神?(憂國憂民、不屈不撓、樂于奉獻、敢于斗爭--這些又被稱作“五四精神”。)
7、五四愛國運動的性質是什么?有什么意義?(它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中共一大”基本知識
參加者內容性質意義
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人
通過黨綱,選舉產生領導機構
中國無產階級先鋒隊
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2、根據47頁《共產黨早期組織分布示意圖》說明:中共一大的代表來自哪些地方?(北京、上海、濟南、武昌、長沙、廣州、日本東京、法國巴黎等地。)
3、根據48頁三位人物頭像指出他們的姓名。(從左到右依次是毛澤東、董必武、李達)
4、根據插圖《“一大”會址嘉興南湖游船》說明:“一大”原來在什么地方召開?(上海)
5、這三則材料反映了什么樣的歷史事實?(“示意圖”反映中共“一大”召開的條件,“人物像”是中共一大的參加者,“南湖游船”是一大召開的地點之一。它們都是中共正式成立的歷史證據。)
6、根據48頁“動腦筋”:陳獨秀沒有參加“一大”,為什么被選為中央局書記?(他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中貢獻巨大,聲望很高;他還是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發(fā)起人之一。)
7、“活動與探究·議一議”: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為什么要建立中國共產黨?(在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舊式的民主主義革命中,領導革命的階級是農民、開明地主、資產階級等,他們都由于自身的弱點,無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這使得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認識到,要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終勝利,必須有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必須建立中國共產黨。)
8、教師指出:由于“一大”是當年7月召開的,以后就把每年的7月1日定為黨的生日。由于五四運動是愛國的青年學生首先發(fā)起的,以后就把每年的5月4日定為青年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