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1-11三年級語文下冊《山溝里的孩子》教案分析。
三年級語文下冊《山溝里的孩子》教案分析
山溝里的孩子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山溝里的孩子起早貪黑地去上學的情況,感受山溝里的孩子學習的艱難。
2、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積累詞匯。
3、聯(lián)系實際,引導學生學習山溝里的孩子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教學重點:在閱讀中通過讀悟重點語句,體會山溝里孩子上學的艱苦。
教學難點:了解現(xiàn)在孩子優(yōu)越的學習環(huán)境,體會山溝里孩子上學的艱苦,激發(fā)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方法:三疑三探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山溝里的孩子》。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初步了解了山里孩子的學習情況。
2、下面,咱們復習一下上節(jié)課學過的詞語。
匆匆傍晚夜霧智慧辛勤啟程擁抱羊欄鑰匙面貌黎明籠罩清輝埋藏山楂果草垛褂子
質(zhì)疑:本節(jié)課,我們應重點探究哪些問題呢?山里的孩子是怎樣上學的?在他們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師過渡:本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進山溝,了解山溝的孩子學習的情況。
自探提示:自由讀課文,思考:
1.山溝里的孩子是怎么上學的?他們都遇到了哪些困難?標畫出相關語句讀一讀,并在小組內(nèi)說說自已的感受。
2.山溝里的孩子們的遠大理想是什么?
3、文中哪個表示顏色的詞語用的最多,畫出來,說說為什么。
先自學,自學后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
二、解疑合探
1、學生匯報問題一
(同學們學得比較認真,看來大家一定有不少收獲吧,誰來與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獲呢?)學生反饋,小組說。
2、教師點撥:
時間長(起早貪黑)
清晨,天還沒有亮,山溝里還黑著。傍晚,太陽落山了,山溝里很快地暗下來了。
野葡萄由黑變綠了,牽?;ㄓ珊谧冏狭耍荷砩系男鹿幼右灿珊谧兙G了。
山楂果由紅變黑了,路邊的草垛由黃變黑了,男孩子身上的褂子也由藍變黑了。
(展示圖片)
路遠不好走(翻山越嶺)
孩子們走過那座山,翻過這座山,背著書包上學校去。
孩子們走過那座山,翻過這座山,背著書包結(jié)伴回家。
不安全:高山一座連一座,天黑,遠處有狼......(展示圖片)
3、體會孩子的樂觀精神。
(多可怕啊,在路途中他們要面對那么多的困難,時間長、路不好走,還十分不安全??墒撬麄冏约汉孟蟛⒉辉谝?,書上是怎么描寫的?)
——出示句子:遠遠近近,腳步匆匆,初升的紅日擁抱著他們。
遠遠近近,說說笑笑,夜霧籠罩著他們。(展示圖片)
4、引導說話
(面對這么多的困難,他們還是那么樂觀,一路上,他們“說說笑笑”議論著什么呢?)
(對啊,就是這種克服困難,堅持到底的精神激勵著孩子們起早貪黑地去上學。我們一起帶著樂觀的感覺一起來讀讀這兩句話吧。)
師:山里的孩子之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難,起早貪黑的去上學,是因為他們有一個美好的愿望。
齊讀課文6-7自然段
山溝里的孩子有什么愿望?
金鑰匙指的是什么?
“日日夜夜,夜夜日日,在辛勤刻苦地尋找”指的是什么?
孩子們學習的動力來自于什么?
5、文中哪個表示顏色的詞語用的最多,畫出來,說說為什么。
三、質(zhì)疑再探
所有的有良知的人們都希望這些孩子們能找到而且相信他們也一定能找到理想的燦爛的黎明,怎樣理解課文中的“理想的燦爛的黎明”呢?
四、拓展運用
1、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2、教師出題:同學們,山溝里的孩子們上學的艱難和他們不怕困難為改變山溝的窮面貌而刻苦學習的精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這群孩子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會對他們說些什么?
3、總結(jié)。
有了這些不怕困難、刻苦學習、樂觀向上的孩子,我們堅信山溝的窮面貌定將發(fā)生巨大的改變。更相信你們以他們的精神為動力,珍惜眼前,與他們攜手競賽,共創(chuàng)美好燦爛的明天。
4、作業(yè):積累本文中的好詞好句,寫在摘錄筆記上。
板書設計:山溝里的孩子
起早貪黑金鑰匙改變面貌
翻山越嶺(知識)建設家鄉(xiāng)
精選閱讀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山溝里的孩子》教案設計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山溝里的孩子》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山溝里的孩子》這篇文章用清新抒情的語言講述了山溝里的孩子起早貪黑、翻山越嶺上學、放學的情景。山溝里的色彩也在孩子們的腳下猶如魔術(shù)般變幻,含蓄而深沉地突現(xiàn)了孩子們上學的艱辛,更表現(xiàn)出他們對學習的熱愛。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字,學會8個生字,培養(yǎng)獨立識字的習慣。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擁抱、籠罩、清輝、埋藏、鑰匙、面貌、啟程”等詞語的含義,積累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山溝里的孩子們起早貪黑、翻山越嶺去上學的情景,學習他們?yōu)榱藢崿F(xiàn)美好的理想而刻苦學習的積極向上的精神。
教學重點
1、體會山溝里的孩子起早貪黑去上學的情景,感悟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并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后兩段的意思,并體會“金鑰匙”、“理想的燦爛的黎明“的含義。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課時計劃: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平時是怎么上學的?想了解山溝里的孩子,他們是怎么上學的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山溝里的孩子》一課,去看看山里的孩子他們是怎么上學的。(板書課題)
1、齊讀課題
2、根據(jù)課題質(zhì)疑: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解決。
2、師檢查自學情況
1)讀一讀
擁抱籠罩清輝埋藏鑰匙黎明面貌羊欄
腳步匆匆傍晚夜霧智慧辛勤啟程
2)通過讀課文,你弄懂了哪些詞語的意思,還有哪些詞的意思不明白?
3)指名分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傾聽并及時糾錯
4)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用簡單的話概括)?
5)再讀課文,
1)根據(jù)課文所講的內(nèi)容,把課文分為兩大部分。
做法:a.邊讀邊想:每一段各寫了什么?
b.試著分一分。
c.和同桌交換意見,說說自己這樣分的理由。
2)分段,并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三、熟讀課文
1、熟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多讀幾遍。
2、把你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抄下來。
三年級語文下冊《山溝里的孩子》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chǎn)出一份最優(yōu)質(zhì)的教案。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下冊《山溝里的孩子》第一課時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三年級語文下冊《山溝里的孩子》第一課時教案設計教學目標:
1、認識6個字,學會8個生字,培養(yǎng)獨立識字的習慣。
2、能用簡單的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段落結(jié)構(gòu),能將課文分為兩個部分。
3、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積累詞語。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激情,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組照片,這組照片是記者前往貴州省西北部烏蒙山區(qū)大方縣的幾所學校所拍下來的,你們想看嗎?要求: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小結(jié):你們可見過這樣破舊的教室,這樣簡陋的課桌椅,但孩子們早已習以為常了,只要能念書,只要能學到知識,什么困難,他們都不在乎!這節(jié)課,就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學習新課《山溝里的孩子》,一起走進山溝里的孩子。(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檢查預習情況
師:課前,老師已經(jīng)布置同學們回去預習了,不知同學們有沒有達到老師提的三個預習要求了呢?現(xiàn)在,老師來檢測一下
1、要求認識的字:下面帶點的字是本課要求會認會讀的字,誰能準確無誤地把它們讀一讀呢?
擁抱籠罩清輝埋藏鑰匙黎明面貌羊欄
傍晚夜霧智慧辛勤啟程腳步匆匆
(根據(jù)詞的構(gòu)詞特點引導學生靈活運用。)
2、重點指導書寫3個生字“匆、慧、勤”
①形近字比較:匆與勿
②猜謎語:老師這邊有一個謎語,同學們猜一猜,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哪個生字?(謎面“遠樹兩行山倒影,輕舟一葉水平流”——慧)
③勤:(勤字容易寫錯,寫時應注意什么呢?誰來給大家提個醒)
4、鞏固本課生字:把本課的8個生字各寫三遍,并給生字組詞。
三、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用簡單的話概括)?提示:這篇課文描寫了山溝里的孩子們()、()去上學的情景,贊美了山里的孩子們對()的熱愛。
四、再讀課文,理清課文段落結(jié)構(gòu)。
1、再讀課文,根據(jù)課文所講的內(nèi)容,把課文分為兩大部分。
做法:(1)邊讀邊想:每一段各寫了什么?
(2)試著分一分。
(3)和同桌交換意見,說說自己這樣分的理由。
2、分段,并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第一段(自然段)山溝里的孩子為了(),不怕(),()。
第二段(自然段)贊揚山里的孩子們不怕(),為改變山溝的窮面貌而()的精神。
3、把第一部分按“上學、放學”分為兩個層次。
五、朗讀課文。
要求做到:正確、流利,并積累喜歡的詞語。
六、課堂檢測。
填空。
(1)慧,共()筆,第十三畫是()
(2)黎,用音序查字法查(),用部首查字法應查()。
照樣子,寫詞語。
黑洞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日夜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給下面的字換一部分,組成本課生字,再組詞。
攔___()朋___()杯___()躲___()
六、布置作業(yè)。
抄寫積累的詞語兩遍。
《山溝里的孩子》課文
清晨,天還沒有亮,山溝里還黑著。
孩子們走過這座山,翻過那座山,背著書包上學校去。野葡萄由黑變綠了,牽牛花由黑變紫了,女孩兒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變紅了。遠遠近近,腳步匆匆,初升的紅日擁抱著他們。
傍晚,太陽落山了,山溝里很快地暗下來了。
孩子們走過那座山,翻過這座山,背著書包結(jié)伴回家。山楂果由紅變黑了,路邊的草垛由黃變黑了,男孩子們身上的褂子也由藍變黑了。遠遠近近,說說笑笑,夜霧籠罩著他們。
天邊的云黑黑的,山溝里的路黑黑的。遠處,狼在嚎,羊欄邊的黃狗汪汪叫,天黑洞洞的。忽然,天空中亮起了一盞燈,哦,那是月亮喲,它把清輝撒向山野,照亮了孩子們回家的路。
傳說,山溝里埋藏著一把金鑰匙,誰能找到它,誰就能打開智慧的寶庫,改變山溝的面貌。山溝里的孩子們就是懷著這樣的理想,日日夜夜,在辛勤刻苦地尋找。他們要用那把神奇的鑰匙,打開知識的寶庫,用知識的力量改變村莊,改變山溝的窮面貌。
??!山溝里的孩子不怕從黑夜啟程,他們一定能找到理想的燦爛的黎明
三年級語文下冊《山溝里的孩子》第一課時教案北師大版
三年級語文下冊《山溝里的孩子》第一課時教案北師大版
教材分析:
《山溝里的孩子》(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這篇文章用清新抒情的語言講述了山溝里的孩子披星戴月上學、放學的情景。山溝里的色彩也在孩子們的腳下猶如魔術(shù)般變幻,含蓄而深沉地突現(xiàn)了孩子們上學的艱辛,更表現(xiàn)出他們刻苦、勤奮的學習精神。
設計理念:
此設計將學生的朗讀貫穿于教學的始終,以讀代講,以讀促講,力求引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整體入手,整體把握,整體感知,從讀中悟情,從讀中明理,以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字,學會8個生字,培養(yǎng)獨立識字的習慣。
2、能用簡單的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段落結(jié)構(gòu),能將課文分為兩個部分。
3、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積累詞語。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就告訴我們多讀書可以使自己變得有氣質(zhì)有修養(yǎng)有風度,可見讀書多么的重要。你們喜歡讀書嗎?讀過什么書?(推薦閱讀好書:童話故事《木偶奇遇記》《阿凡提的故事》;科普故事《神奇的校車》;小說《格列佛游記》)
二、創(chuàng)境激情,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組照片,這組照片是記者前往貴州省西北部烏蒙山區(qū)大方縣的幾所學校所拍下來的,你們想看嗎?要求: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小結(jié):你們可見過這樣破舊的教室,這樣簡陋的課桌椅,但孩子們早已習以為常了,只要能念書,只要能學到知識,什么困難,他們都不在乎!這節(jié)課,就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學習新課《山溝里的孩子》,一起走進山溝里的孩子。(板書課題)
1、齊讀課題
2、根據(jù)課題質(zhì)疑: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三、檢查預習情況
師:課前,老師已經(jīng)布置同學們回去預習了,不知同學們有沒有達到老師提的三個預習要求了呢?現(xiàn)在,老師來檢測一下
1、要求認識的字:下面帶點的字是本課要求會認會讀的字,誰能準確無誤地把它們讀一讀呢?
擁抱籠罩清輝埋藏鑰匙黎明面貌羊欄
2、本課生字:下面帶點的字是本課的生字,誰敢再來挑戰(zhàn)一下?
腳步匆匆傍晚夜霧智慧辛勤啟程
3、重點指導書寫3個生字“匆、慧、勤”
形近字比較:匆與勿
猜謎語:老師這邊有一個謎語,同學們猜一猜,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哪個生字?(謎面“遠樹兩行山倒影,輕舟一葉水平流”——慧)
勤:(勤字容易寫錯,寫時應注意什么呢?誰來給大家提個醒)
4、鞏固本課生字:把本課的8個生字各寫三遍,并給生字組詞。
四、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過渡:掃除了生字障礙,我們就可以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接下來,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并帶著問題讀課文,問題是:“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用簡單的話概括)?”
五、再讀課文,理清課文段落結(jié)構(gòu)。
師:剛才,通過同學們認真地閱讀,思考討論,我們已經(jīng)整體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那么,要想更深入地了解山溝里的孩子上學的情況,應該怎么做呢?(再讀課文,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1、再讀課文,根據(jù)課文所講的內(nèi)容,把課文分為兩大部分。
做法:(1)邊讀邊想:每一段各寫了什么?
(2)試著分一分。
(3)和同桌交換意見,說說自己這樣分的理由。
2、分段,并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3、把第一部分按“上學、放學”分為兩個層次。
六、自讀課文,全班討論交流
1、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提出不懂的問題,全班討論
3、放聲讀課文,要求做到:正確、流利,并積累喜歡的詞語。
三年級語文下冊《山溝里的孩子》第二課時教案北師大版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zhì)的課堂。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diào)整,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三年級語文下冊《山溝里的孩子》第二課時教案北師大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三年級語文下冊《山溝里的孩子》第二課時教案北師大版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山溝里的孩子上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體會他們上學的艱辛。
2、理解課文最后兩段的意思,并體會“金鑰匙”、“理想的燦爛的黎明“的含義。
3、學習山溝里的孩子為了實現(xiàn)美好的理想,不怕困難、刻苦學習、樂觀向上的精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并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難點:
1、體會山溝里的孩子起早貪黑去上學的情景,感悟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2、能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最后兩段的意思。
3、能用“……由……變……”說一句話。
課前互動:
今天是我們的第二次見面,有什么問題想問問老師或是有什么話想對老師說嗎?
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溫故知新:
1、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新課《山溝里的孩子》,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且把課文分為兩大部分。誰來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過渡:那么,要想更深入地了解山溝里的孩子上學的情況,應該怎么做呢?(再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讀中悟情
1、接下來,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的一至五自然段,讀書任務“邊讀邊想:孩子們在上學、放學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時間長、路不好走、不安全)
(1)清晨,天還沒有亮,山溝里還黑著。
指導朗讀:這句話告訴了我們孩子上學的時間:天還沒亮,而山溝里的孩子已經(jīng)走在上學的路上了,此時的山路會是怎樣的呢?(靜悄悄,這是一條寂靜的山路)誰愿意來讀一讀
找相對應的句子
過渡:這是一篇非常優(yōu)美的文章,細心的同學就會發(fā)現(xiàn)課文中有許多相對應的句子。請同學們找一找,課文中哪句話跟它相對應。
積累詞語“起早貪黑”:山溝里的孩子早上要起得很早,晚上要很晚才能回到家,可以用哪個成語來概括呢?
(2)孩子們走過這座山,翻過那座山,背著書包上學校去。
積累詞語“翻山越嶺”:“走過這座山,翻過那座山”可以用哪個成語來概括?
(觀察課文插圖)師:這是一條怎樣的山路呢?
指導朗讀:山路長、彎彎曲曲,陡峭,不好走,想想:要是冬天遇到大雪封山,或是夏天下大暴雨,那就更難走了!如何讀出山路的長,讀出山路的不好走?(抓住重點詞)
找一找,課文中哪句話跟它相對應。
(3)學法指導
找:找出前后相對應的句子
想:孩子們遇到什么困難了?
讀:試著有感情地讀一讀
(4)小組合作學習
過渡:各小組就按這個學習方法來學習其它相對應的句子。
各小組匯報學習成果:
(5)野葡萄由黑變綠了,牽?;ㄓ珊谧冏狭?,女孩兒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變紅了。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上學時,孩子們從天黑走到天明)
找出跟它相對應的句子。
總結(jié):孩子們上學時從天黑走到天亮,放學時又從傍晚走到天黑,走的時間很長。
同桌合作讀書:左邊的同學讀第一句,右邊的同學讀第二句,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
學習句式“……由……變……”
(6)遠遠近近,腳步匆匆,初升的紅日擁抱著他們。(遠遠近近,說說笑笑,夜霧籠罩著他們。)
“腳步匆匆”是什么意思?(生怕遲到,耽誤了學知識)
“說說笑笑”孩子們在說什么?從這個笑字,我們可以感受到孩子們的心情?(面對這重重困難,他們依然樂觀向上,因為沒有什么比學知識更快樂了)。
過渡:除了走的時間長,路不好走,孩子們還遇到了什么困難呢?(請同學們齊讀第五自然段,讀書任務“想想:孩子們還遇到了什么困難?”)
聽一聽狼嚎的聲音
附近還有會吃人的狼呢,可見這條山路還非常的不安全呢!
2、解答課后問題
過渡:學到這里,同學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在課文的第一部分,有一個表示色彩的詞反復出現(xiàn)了很多次?從這個詞我們可以體會到什么?
總結(jié):這個黑字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了很多次,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了孩子們上學的艱辛。
3、創(chuàng)境激情,深化情感
師:老師這邊有一張?zhí)厥獾恼掌ㄒ浑p破舊的鞋)想看嗎?
這是一雙破得不能再破的鞋,鞋子的主人是河南山區(qū)的一名小學生。學到這里,同學們知道他的鞋子為什么會變成這個樣子嗎?
4、過渡:雖然山溝里的孩子為了上學遇到了重重困難,但是他們的腳步依然那么堅定,心情依然那么快樂,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答案就在課文的第二部分。
(1)讀一讀
(2)邊讀邊想:“金鑰匙”指的是什么?孩子們刻苦學習的目的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暢想未來
1、同學們,你們認為山溝里的孩子能找到這把“金鑰匙”嗎?為什么?
2、指導朗讀(六、七自然段)
師:讓我們用朗讀來贊美山溝里的孩子,并祝他們夢想早日實現(xiàn)。
3、“理想的燦爛的黎明”是指什么?
4、山區(qū)的明天會是什么樣的呢?作者在這里用了一個長長的省略號,你能幫助山溝里的孩子描繪一下理想的燦爛的明天是什么樣的嗎?(要求:用上句式:……由……變成……)
十年過去了,山溝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__由__變成__了;__由__變成__了;__由__變成__了……
四、布置作業(yè),積累運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并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山溝里的孩子》教學實錄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chǎn)出一份最優(yōu)質(zhì)的教案。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那有什么樣的教案適合新手教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山溝里的孩子》教學實錄”,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教學目標:
1
認識13個生字,學會9個生字、詞。
2
學習課文,了解山溝里的孩子起早貪還去上學的情景。感受他們學習的艱難,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3
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段落結(jié)構(gòu)。
4
能抓住重點理解課文最后兩段的意思,并體會金鑰匙、理想的燦爛的黎明的含義。
5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注重理解重點詞語,體會山溝里的孩子起早貪黑去上學的情景,感悟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張?zhí)厥獾恼掌?,你們想看嗎?/p>
師:你么在照片上看到了什么?(一雙破舊的鞋)看到這雙鞋你想到了什么?
師:這是一張真實的照片,鞋的主人是河南山區(qū)的一名小學生。他每天就是穿著這樣一雙鞋翻山越嶺走十幾里的山路去上學。因為在他們山區(qū)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山溝里埋藏著一把金鑰匙,誰找到它,誰就能打開智慧的寶庫,改變山溝的面貌。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這是一把怎樣的金鑰匙嗎?今天,我們就走進山區(qū)去了解那里的孩子(板書課題)
二、新知探究
1、初讀課文
要求把課文讀通、讀順,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與同桌一起學。
2.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請同學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師:課文不但寫出了山溝了里的孩子,為了上學要克服重重困難,
也寫出了孩子美好的理想。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一找,哪幾個自然段寫出了孩子們上學過程中的重重困難。
生:15自然段。
師:15自然段也就是本文的第一部分,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這一部分,找一找孩子們?yōu)榱松蠈W,要克服哪些困難,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生:讀文交流
3.
師:剛才老師注意到讀的特別認真.你從課文中了到孩子們要克服哪些困難?(學習1
2自然段)
生:起得早。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清晨,天還沒亮,山溝還黑著。
師:這句話告訴我們孩子上學的時間,同學們清晨天沒亮大約幾點?
生:4、5點鐘。
師:若是夏季,時間更早.這個時間你們正在干什么?
生:睡覺
師:是啊,天還沒亮,許多人還在暖暖的被窩里睡覺,山溝里的孩子已經(jīng)走在上學的路上,這時山路周圍的環(huán)境應該是什么樣呢?
生:靜悄悄
師:這句話應該怎樣讀。
生:讀得輕一些,慢一些。
指名讀第一句。
師評:你讀得真好,山路上真安靜啊。
師:孩子們?yōu)槭裁匆@么早出門呢?
生:上學的路很長。{學校在很遠的地方}
師:你是從哪句話中了解到的?
生:孩子們走過這座山,翻過那座山,背著書包上學校去。
師:誰能用一個詞來概括這句話。
生:翻山越嶺{極書}
師:誰來讀一下這句話。{路真長呀}
生評價
師:老師聽出來了,山路很長,而卻很難走,所以他們要走很長時間,課文中哪一句寫出孩子們走了很久。
生:看中2自然段,找了找{野葡萄┄┄}
(師演示課件)
師:請同學們仔細看一看,這句話中寫了幾次色彩的變化。分別是什么?這些色彩變化說明了什么?
生:寫了三次,分別是┄┄(說明天亮了)
師:這句話太美了。老師想讀一讀行嗎?
范讀。(請大家給老師評一評)
生:評價。
師:謝謝你們對老師的評價。相信你一定比老師讀的好。
指名讀。生評
師:這一段中還有哪句話寫天亮了。
生:遠遠近近。腳步匆匆。初升的紅日擁抱著他們。
師:遠遠近近。腳步匆匆是什么意思?
天已經(jīng)亮了。學校就在眼前了。孩子們現(xiàn)在的心情是怎樣。
生:很開心。
師:請把這句話讀一讀。(指名讀)
4、插入:紅日東升。新的一天開始。山溝里的孩子開始了一天的學習生活。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的學校是什么樣子的,老師在網(wǎng)上收集到一些圖片,我門來看一下。
圖1:這就是他們的教室。誰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形容一下。
圖2:從他們的目光中你看到了什么?
圖3:這是他們午餐時的情景一個地瓜就一頓午餐
圖4:同學們看到這里你想到對山溝里的孩子說些什么或者對自己說些什么?
生暢所欲言
5、過度:同學們說的非常好.雖然山區(qū)小學的教室破舊簡陋可當不住孩子們那渴求知識的目光盡管他們午餐簡單可不會影響他們收獲的知識時的快樂。傍晚結(jié)束了一天的學習駭子要回家了課文中哪倆個字然段寫的是孩子悶放學時的情景
生:3、4、5自然段
師:3、4自然段與前倆自然段在句式和段式方法小組合作學習3、4、5自然段
出示學習提示: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3、4、5自然段想一想每句話的含意然后與同學交流。
(2)、把你喜歡的句子按你的理解讀出來與同學分享學習的快樂
生:小組合作
師:剛才老是發(fā)現(xiàn)同學學的特別投入現(xiàn)在誰想把自己的收獲和同學們分享。
生:匯報
體會遠遠近近說說笑笑說明了什么。(山路上孩子很多,非常開心)
師:指導朗讀體會收獲知識的快樂。
師;除了起早貪黑、翻山越嶺,孩子們還要面臨什么困難?
生:山路并安全。
師:那些詞寫出了山路不安全?面對危險孩子們害怕嗎?為什么?
生:有月亮的陪伴。(朗讀體會)
師:有了月亮的陪伴,黑暗不再可怕,說到這里不知道同學們發(fā)現(xiàn)沒有,在課文的第一部分,有一個表示色彩的詞出現(xiàn)了多次。從這個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什么?
生:┄┄
師:這個黑字在文中多次出現(xiàn),讓我們深刻的體會到孩子們上學的艱辛,但是他們面對困難的心情始終是怎樣的?
生:快樂的。
師板書樂觀向上
6、過渡:雖然山溝里的孩子,從黑夜走向天明,又從傍晚走進黑暗??伤麄兊哪_步依然是那么堅定,心情是那樣愉快,你們知道折實為什么嗎?還記得老師課前講的那個美麗的傳說嗎,它在課文的第幾自然段?
生:第6自然段。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然后在小組中交流一下你讀懂了什么。
生匯報:
(1)、金鑰匙指的是科學知識。
(2)、日日夜夜、夜夜日日┄┄指的是孩子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
(3)、孩子們夜以繼日地學習為的是改變山溝的窮面貌。
過渡:或許山里的風清新,山里的水潔凈,才是孩子們的夢最真?;蛟S是山里的人堅強。山里的人淳樸,才便于山溝里的孩子追逐夢想的每一步都邁得那樣堅實。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贊美山里的孩子吧,祝愿他們的夢想早日實現(xiàn),讓我們齊讀最后一段。
生齊讀。
三、拓展延伸,暢想未來
師:孩子們的夢想是的讓山區(qū)黎明更加燦爛,而山區(qū)的明天會是什么樣的。作者在這里用了一個長長的
同學們你們能不能幫助山溝里的孩子描繪一下山區(qū)燦爛的明天是什么樣的,未來山村是什么樣的,未來的山村小學什么樣的。
四、總結(jié)(板書)
本文寫出了山溝里的孩子為了上學。趕早潭黑翻山越嶺克服重重困難。贊揚了,孩子們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的精神。
同學們讓我們走進山區(qū)孩子的內(nèi)心孩子們的世界。再次體會追逐夢想的快樂。
五、回讀全文
師:同學們深情的誦讀再一次感動了老師,相信山溝里的孩子一定也聽到了你們的祝福。理想的燦爛的黎明正向他們招手,國家已經(jīng)加大對偏遠山區(qū)的教育投入并且為農(nóng)村的學生減免了義務教育期間的全部學費,相信山區(qū)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六、板書設計:
山溝里的孩子
清晨,天沒亮
傍晚,天暗了
不怕困難,樂觀向上
翻山越嶺
教學反思:
《山溝里的孩子》是一篇語言優(yōu)美,極富感情色彩的敘事散文,描寫了山溝里的孩子起早貪黑去上學的情景,贊揚了山里孩子不怕困難樂向聲的精神。
在教學中,我首先利用在網(wǎng)上收集到的圖片資料拉近學生與本文的距離為學生的讀書學文做了良好的鋪墊。
某次,我注重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要想讓學生通過閱讀達到有效的感悟。這只有充分凋動起學生的感情。與作者和文中的主人公產(chǎn)生共鳴,行成心理相融他們的朗讀才能真正到位,感悟才能更加深透。因此,在教學中我千方百計地創(chuàng)設情境,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利用新聞圖片進行煽情感動學生,促使學生與文中的主人公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同時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三是拓展延伸,激發(fā)學生的想像,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想像山溝未來的巨大變化,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
《山溝里的孩子》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敘事散文,它用富有感情的語句,描寫了山溝里的孩子們起早貪黑地去上學的情景,贊頌了山里的孩子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教學目標]
1、了解山溝里的孩子們起早貪黑地去上學的情景,感受他們學習的艱難,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2、理清段落結(jié)構(gòu),能將課文分為兩個部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4、學會本課9個生字。
[學習重點]
能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體會金鑰匙,理想的燦爛的黎明的含義。
[課前準備]
錄像帶生字卡片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3課時
[學習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1、師:學習新課之前,我們來看一段錄像。
2、播放《渴望》片斷。
3、學生談觀后感想。
4、師:文中的孩子是怎樣上學的呢?(出示課題:山溝里的孩子)
二、檢查預讀,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語句流暢。不容易讀好的語句做上記號,多讀幾遍。)(師巡視指導)
2、同桌互讀正字音。(生字詞、不容易讀好的地方)
3、指名讀文。(個人讀,小組讀)
(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在小組內(nèi)訂正生字的讀音,激發(fā)起學生思維積極參與。)
三、自主感悟,小組討論
1、師:那么,山溝里的孩子每天是怎樣上學的?請大家?guī)е@個問題再認真地把課文讀一讀。
2、學生自讀自悟,圈點批注。
(習慣好,終身受益。老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讓學生邊讀邊想,邊動筆標記,養(yǎng)成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2、小組合作學習: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3、小組代表發(fā)言。
4、師:這些問題相信大家只要再課文多讀幾遍,就一定能找到答案。
(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讀書的體會和存在的問題,,解決了相對簡單的問題,學生也對課文有了更全面的理解,這樣在全班的交流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就會是相對深刻的,對課文的認識也是相對全面的。學生的學習也就有了層次,有了深度。)
四、識記生字
1、師:下面,我來考考大家對本課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2、出示生字詞。(指名讀,齊讀,互相提醒)
3、師示范:罩、匙、貌、勤的寫法。
4、生在本子上書寫。(一個寫一個,師巡視)
(把識字過程放在合作、自主、探究的氣氛中,學生互教互學,合作交流。全班只解決難記的幾個字,提醒學生生字的學習不忘方法,允許學生識字的方法五花八門,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開闊。)
五、課后延伸
1、帶著問題讀書。
2、書寫生字。
(本課的教學設計,教師一改以往逐步分析講解的思路,而是創(chuàng)設和諧自主交流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在不同層次的讀書中,整體感知課文。第一層:初讀課文,明確對學生提出要求讀準字音,語句流暢。不容易讀好的語句做上記號,多讀幾遍。讓學生用多種形式反復讀,整體感知課文。第二層:細讀課文,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邊讀邊體會課文的情味和主旨。第三層:品讀課文,在學生充分交流感悟與體會之后,又引導學生品讀課文,讀出抑揚頓挫。)
三年級語文下冊《荷花》教案分析
三年級語文下冊《荷花》教案分析
3.荷花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正確讀寫生詞。
2.了解課文內(nèi)容,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結(jié)合課文,說說“一大幅活的畫”指的是什么?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一大幅活的畫”的美。
教學重點:
理解“我”看著荷花展開的美妙想象。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掛圖。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交流收集的文字資料或圖片。
師:導語:同學們,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曾經(jīng)寫過這樣一首很美的詩(出示古詩《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畫面文字課件)大家想讀嗎?(學生自由讀)好!盡情地讀吧!看看這首詩中描繪的是什么美景?(讀、交流、板書:荷花)
師:(出示荷花國畫的課件)同學們,這就是詩人所吟誦的荷花!那,你對荷花了解多少呢?
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課前老師請同學們預習課文并收集了有關荷花的資料,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誰第一個來?
生匯報。老師詢問資料來歷,并適時鼓勵。適時展示圖畫,并指名說說“荷花、荷葉、藕、蓮蓬、蓮子”在什么地方。
師小結(jié):請教別人、請教書本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上網(wǎng)查資料也是現(xiàn)代人常用的一種快捷的學習方法,很好?。?br>
二、激發(fā)興趣,引導學生進一步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1.過渡揭題。
師:正是由于荷花非常美麗,所以歷代許多文人墨客都喜歡寫荷花、畫荷花。著名作家葉圣陶先生也曾寫過荷花,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荷花(讀題)
2.檢查預習
師:對于這篇課文你在課前讀了幾遍?(詢問兩名學生)
評價:很好?。ㄕn前是該認真預習!多讀課文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預習方法。)
3.激發(fā)讀書興趣:你想把這篇課文讀給大家聽嗎?
自主選擇自然段讀就挑你最喜歡的那個自然段讀!
(配合學生所讀的自然段相機出示有關自然段中的生字詞,讀詞)
學習生字詞(課件出示生字詞)
評價讀書情況:剛才讀課文誰讀得最好?
4.(激發(fā)競爭意識讀書)他讀得這么好,就沒有人能超過他?
師:這么多的同學都想讀?老師給同學們一次機會,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感受來!(輕聲自由讀、朗讀、同桌合作讀)
(學生初談感受)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朗讀。
2.學生識字記行。
3.教師范寫。
4.學生書寫。
四、課堂小結(jié)。
把自己在這節(jié)課中的學習收獲總結(jié)一下吧。
五、作業(yè)布置。
1.照樣子組詞。
2.小小書法家。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聽寫生字詞。
二、學習前部分。
抓二、三自然段中的重點語句,讓學生入情入景,欣賞荷花的美麗,激起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1.配樂范讀,創(chuàng)設并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師配樂朗讀有關課文,學生閉目體會荷花池的美景)同學們,你們似乎看到了什么?(學生交流各自想象出的畫面)
師:(課件出示荷花池的畫面)同學們,這里就是作者所看到的一池的白荷花呢!讓我們一起隨著畫面再來欣賞一番吧!看的時候可以隨意地贊美,可以隨意地做寫動作。
師:同學們,看到這一池的荷花,聽到你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美,可見你們顯然都已被荷花迷住了!是啊,真美!
師:就讓我們把描寫白荷花的這兩個自然段再美美地讀一讀吧!隨機出示相關文字(指導有感情地讀、學生自由地有感情地讀課文)
(指導理解內(nèi)容,手勢演示)師:同學們,剛才你看到了幾種姿態(tài)的白荷花?
生:3種
生:多種
師:它們分別是什么樣子的?同學們,你們的雙手就能組成一朵朵美麗的荷花,不信,就試試吧?。ㄖ该嚕煴痴b句子
生:(演示或生生合作表演)加強對文字的理解。
師:評價——你們真聰明!
(指點理解“一朵有一朵的姿勢”)同學們,你們都只看到三種姿態(tài)的荷花嗎?
師:(指點想象)一池的荷花還會有哪些姿態(tài)呢?請根據(jù)你的想象同樣用手勢表示出來?。ㄒ姍C指導語言表述)
生評價:哇!這么多的荷花,真是各有各的姿態(tài)!
2.詞語積累(指兩名學生欣賞眼前這手勢演示的一池荷花,詢問:你想用什么詞語來形容?)生:千姿百態(tài)(相機板書)
3.再讀課文,加深感悟師:同學們,讓我們再讀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相信你會有更深的感受?。ㄗ杂勺x、指名讀)
4.指導學生質(zhì)疑:師:這兩段話你讀懂了嗎?有疑問嗎?(紅線打出句子)
生:“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什么意思?
師:讓我們隨著作者的假設就把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你們都看到了什么?覺得怎么樣?
小組討論解疑。是啊!這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這畫家是誰?
師:小結(jié)——是啊,除了“大自然”這位畫家具有這樣的魔力外,還會有誰呢?
指導讀好這句話。
小結(jié)指點學習方法:你們真是學習的主人,既能自己提出問題,又能通過讀書、討論解決問題,真是好樣的!
三、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深入情境(出示課件)師:荷花真美!讓我們起立,像作者那樣久久地、深情地看著它們?。ㄍnD片刻)
課件(畫面配老師的動情朗讀)“我忽然覺得自己……我是在看荷花呢!”
2.(學生變換角色描述)師:(請學生坐下)同學們,你現(xiàn)在變成誰了?看到或仿佛看到了什么?
(說話訓練)還有哪些小動物會對你這朵荷花說些什么?(青蛙……)
3.小結(jié)并指導讀書。
生:看到這么美的荷花,我們不由得像作者一樣,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仿佛自己也變成了一朵美麗的荷花!
師:讓我們再來扮演一下這美麗的花仙子,讀一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四、回歸全文,升華感情,豐富積累。
師:總結(jié)——美的景致總讓人流連忘返,美的文章總讓人百讀不厭,葉圣陶老先生用一篇不足400字的短小美麗的文章,寫活了一池荷花!字里行間,流露出了他對荷花的贊嘆,對大自然的熱愛?。ㄒ姍C處理:指導學生讀書)
(學生運用課前積累的詩文贊美荷花)同學們,課前你們還積累了許多贊美荷花的詩詞或文章吧?請試著用其中的一些內(nèi)容來贊美一下這眼前的荷花,行嗎?
五、布置作業(yè)。
師:同學們,課后請你們:
1.繼續(xù)閱讀積累贊美荷花的詩詞或文章,利用班隊課開個“賞荷會”。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如果你覺得有更合適的作業(yè),也可以自主選擇完成另外的作業(yè),還可以將你認為很有價值的作業(yè)推薦給老師或同學!
聞:清香趕緊
看葉:像圓盤
板書設計:荷花花:活的畫美
想:成了一朵荷花
三年級語文下冊《亡羊補牢》教案分析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下冊《亡羊補牢》教案分析”,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下冊《亡羊補牢》教案分析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談話,出示圖片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耸裁?,你們看,看到這些圖片,你想起了什么?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揠苗助長)
他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指名說)
對,像……這樣的小故事中蘊藏著一個大道理的故事,我們就稱它為寓言故事。
2、板書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寓言故事,看老師寫課題(板書)“寓”,上面一個寶蓋頭,再寫一個“曰”,第十畫是“丨”,齊讀課題。寓言兩則。
3、解題(就是兩個寓言故事),這“寓”就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就是“講道理”的意思。
4、指名讀,齊讀。
二、初讀解題。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請給“亡”組詞(預設:“死亡、滅亡”,請給“牢”組詞。“監(jiān)牢、坐牢”。)
師:那“亡羊補牢”里的“亡”、“牢”是什么意思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故事,讀了故事你就會明白。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遇到不會的生字找字典來幫忙,并把它記住。
2、下面老師請幾位小朋友來讀讀課文,其他小朋友想一想“亡、牢”的意思。
3、讀著,讀著,你們知道“亡、牢”的意思了嗎?
(預設:“亡”是丟失的意思,因為被狼叨走了,養(yǎng)羊人的羊丟失了?!袄巍钡囊馑寄??是指羊圈,羊圈就是羊住的地方。對,街坊說的修羊圈就是補牢。那“亡羊補牢”連起來就是丟失了羊后去修羊圈。
4、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5、看了課題,從“補牢”這個詞你能猜出丟羊的原因嗎?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那養(yǎng)羊人共丟失了幾只羊?(對兩只),請你找出句子讀一讀。
2、你讀,出示句子:“一天早上……叨走了。”“第二天早上……叨走了?!钡谝痪溥@句話里生字很多,“羊圈”的“圈”是個多音字,還有一種讀音是圈(qun),圓圈的圈。
窟窿,要注意讀好輕聲,齊讀。全班一齊讀這兩句話。
3、讀著讀著,你知道了什么?→你說。對呀,羊丟失的原因,主要是羊圈破了個窟窿→這該死的窟窿讓他丟失了兩只羊,太可惜了,誰來讀。
4、養(yǎng)羊人丟了第一只羊,又丟了第二只羊,其中還有別的原因嗎?→你說,對他不聽街坊的勸告?!鷰煛敖址弧本褪侵刚l?(鄰居)→下面就請同桌同學一人當街坊,一人當養(yǎng)羊人來演一演,說一說,開始練習?!故颈硌葑x:→看了他們的表演,你們有什么要說的嗎?→
生1:這位街坊在勸別人,讓人感覺到他的真誠。
生2:街坊的勸說讓人感到他非常擔心誰再來當當街坊勸一勸。
→養(yǎng)羊人表演得怎樣?→
生1:→養(yǎng)羊人在說這句話時感受到無所謂,滿不在乎的→誰再來說一說→“羊已經(jīng)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意思就是說……你說,對,意思就是不用修羊圈了?!膬晌缓⒆舆€愿意來表演。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5、養(yǎng)羊人不聽街坊的勸告,不修羊圈,結(jié)果養(yǎng)羊人丟失了兩只羊后,他心里可能怎么想,怎么做呢?展開你們的想象→
生1:如果我丟失第一只羊后馬上修羊圈,就不會丟失第二只羊了?!?br>
生2:如果我聽從街坊的勸告,馬上改正,那就好了。→
生3: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丟了兩只羊,第三只羊可不能再丟了,現(xiàn)在得馬上去修補羊圈。
6、齊讀第4節(jié)。
四、學習最后一段
1、對,養(yǎng)羊人就是這樣想,這樣做的,出示最后一段。此時的他非常后悔,請同
們讀一讀最后一自然段。
后悔的句子誰還想讀?→老師也想讀(故意去掉“趕快”。)→
生:不能去掉,因為修羊圈的事不能再拖延了?!?br>
生2:加上趕快說明他不想再丟羊了?!?br>
生3:加上“趕快”說明他想馬上改正自己的錯誤。→是呀,你看(看圖)養(yǎng)羊人
正拿著錘子正在認認真真的修羊圈呢。養(yǎng)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
此時他在想什么呢?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如果…就……)他的做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我們齊讀最后一段。
2、指名表演這個片段,注意:可適當增加一些內(nèi)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動可通過語言、動作來表現(xiàn)。
五、明理
1、小朋友,而對正在修羊圈的養(yǎng)羊人,你心里有什么話想對他說?
生1:老大爺,如果你肯接受別人的意見,你就不會丟第二只羊。
生2:大伯,知錯能改永遠是不嫌遲的。
生3:你做錯事能及時補救,我向你學習。
2、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常常發(fā)生類似的事情,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你說,你說。是呀,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
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六、拓展補充
1、“亡羊補牢”這個故事原來出自于一個八字成語,后面還有四個字,你們知道嗎?
出示:亡羊補牢,猶未遲也。
他還有另外兩種說法,你們想知道嗎?
出示: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讀讀記記)
七、書寫生字
1、哪個字特別難寫,需要老師幫助的?哦,“窟窿”,這兩個字都是“六”,特別要注意的是,“窿”,“生”上“一”。師范寫。2、生寫。
八、總結(jié):
我們祖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像這樣的故事很多,課后希望你們多去看看寓言故事,下節(jié)課,我們要舉行一個寓言故事交流會。
板書設計:
想法已經(jīng)丟后悔
亡羊補牢做法不補趕快堵(未為遲也)
結(jié)果又少再沒丟
三年級語文下冊《花瓣飄香》教案分析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下冊《花瓣飄香》教案分析”,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三年級語文下冊《花瓣飄香》教案分析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從具體的語言文字當中感受小女孩的懂事,從中受到愛的感染。
3.通過品讀體現(xiàn)小孩懂事的句子,體會小女孩的一片愛心,培養(yǎng)學生從小敬愛父母的思想品質(zhì)。
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充分的朗讀,體會小女孩真摯、純樸的親情。
教學難點:啟發(fā)學生抓住關鍵詞,感悟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表達人物的美好情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6課,(板書課題:花瓣飄香)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2.小女孩為媽媽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相機板書:小女孩摘花瓣)
二、讀悟第二自然段
1.課文哪一段寫的是小女孩摘花瓣的情景?
2.抓住重點詞語“俯、摘、捧、跑”等體會。
3.指導朗讀
三、緊扣“懂事”,品味語言,推敲句意。
1.小組合作合作探究:你從哪兒看出小女孩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2.全班交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應品味
(1)她低著頭不好意思地說:“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a.小女孩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談體會
b.“低著頭不好意思”為什么?
c.從課文那些地方可以知道小女孩喜歡和“舍不得”摘花呢?認讀理解“不知所措、惶恐”,想象當時小女孩被我叫住后的情形。
d.指導朗讀
(2)小女孩說:“媽媽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給她?;ò昝先ハ窠q布一樣,聞起來有淡淡的清香,媽媽會高興的。”
a.為什么要摘花瓣呢?
b.創(chuàng)設情境,練習說話:媽媽摸著這絨布一樣柔軟的花瓣,聞著這淡淡的清香,會說些什么呀?
c.指導朗讀
(3)“爸爸在南沙當解放軍。他常常來信叫我聽媽媽的話,不要惹媽媽生氣?!毙∨⒀劭衾镩W動著淚花。
a.理解“小女孩眼眶里為什么閃動著淚花?”
b.創(chuàng)設情境,練習說話:小女孩多想自己的爸爸呀!她會對爸爸說些什么呢?
c.指導朗讀
3.指導分角色朗讀對話(師生合作讀課文。男生讀作者的話,女生讀小女孩的話,師讀旁白部分。)
四、讀悟最后一段,抓住題眼,加深理解。
1.小女孩的行為不僅溫暖了媽媽的心,也深深地感動了我,所以——(出示齊讀最后一段)
2.體會題目的含義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1.假如你是那位小女孩,除了摘花瓣外,還會做些什么事讓媽媽高興呢?
2.在兩盆花的下面,我都壓著一張賀卡,同學們,你們猜猜看,卡上可能會寫些什么?小組討論討論。
六、作業(yè):寫話(二選一)
板書設計:
小女孩→→→摘花瓣↘
花瓣飄香送媽媽
(孝心)
“我”→→→買花↗
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教案分析
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教案分析
教學目標:
1、認識“懸、遐、奧”等8個生字,會寫“幕、臨、懸”等14個字,正確讀寫。
2、朗讀課文,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初步認識月球及其未解之謎。
3、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月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謎?
教學難點:
利用資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與奧秘,同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課前準備:
1、樂曲《春江花月夜》
2、《月球之謎》的課件。
3、學生收集月亮的有關資料
4、收集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激發(fā)閱讀興趣
1、導入課題
師: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有無數(shù)美麗的星球,每一個星球都是一個未知的神秘的世界,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離我們最近的美麗星球——月球,去探索探索它的奧秘吧!
(板書課題:月球之謎)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潔、環(huán)境清幽的圖片)
師:每當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會引起你什么樣的遐想呢?你說(指名說)你真了不起能聯(lián)想到寫月亮的詩句,你說(指名說)你想到了楊力偉叔叔登月的情景,掌聲送給他。你說(指名說)哦,你聯(lián)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看來咱們班的孩子知識面真廣。嫦娥奔月、吳剛伐桂都是民間傳說。人們多想登上月球,去解開心中的疑問。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月球之謎。(齊讀課題)
師:下面就請小朋友自己自由的去讀讀課文《月球之謎》,注意在讀的時候畫出生字新詞,練習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讀正確、讀流利。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讀要求
畫出生字新詞,練習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讀正確、讀流利。想想課文中列舉的月球上有哪些難解之謎。
2、檢查生字詞,初讀課文。
懸掛遐想奧秘努力土壤
細菌水藻一項估計皎潔
師:好了嗎?都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剛才咱們班的孩子讀書的習慣非常好。誰愿意成為我們的小老師帶著大家讀讀生字組成的新詞。
好,你來。(指名當老師帶讀)。你讀得真棒,不僅讀得對,聲音又響。
還有誰想讀?(指名讀)你來讀。
那組愿意開火車來讀?(開火車讀)第3組開火車讀。
讀著讀著,你們有不理解的詞?你說。(指名提不理解的詞)水藻不理解?誰能幫他?哦,你知道的真多。同學們看,這些都是水藻類植(師出示水藻圖片做簡單介紹)。
大家一起來讀讀這些詞語。(齊讀詞語)
3、檢查課文朗讀
師:各組選派代表或組員接讀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讀的正確、熟練程度,其他小組注意對生字詞的正音。
第1小組代表來讀。要注意讀準遐想的“遐”字。
請第2小組代表讀2小節(jié),
第3小組的代表讀3、4小節(jié)。
請第4小組的代表讀5、6、7小節(jié)。
看來你們都已經(jīng)把課文讀通讀順了。真不錯。
4、做游戲
師:下面,我們來玩一個快速搜索的游戲,誰能用最快地的速度把課文中帶有“遐想”(出示詞語)這個詞的句子找出來。你說---[大家的眼睛真犀利,一下子就找到了]
師:我們班上,哪位小朋友最勇敢,請你把手舉起來,請你把你找到的句子大聲地讀給大家聽。你來讀---[讀得很流利,聲音真大聲,不愧是我們班上最勇敢的孩子]
師:(課件出示第一句)找到的同學咱們一起來讀。
5、換詞,展開遐想,
師: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xuán)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
這里的“遐想”可以換成什么詞來說呢?--你說---想象你說---幻想你說--猜想---大家的詞匯量真不少。
師:面對這一輪明月,你想到了什么?
(如果生:神話)師:是啊,自古以來,月亮就有許多美麗的傳說。
(如果生:問題)師:(書本上的)
(非書本上的)師:你是個愛提的問題的孩子,真棒!
(如果生:古詩)師:月亮這么神秘、這么美,許多文人墨客和偉大的詩人都情不自禁地寫下古詩來贊美月亮,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月亮的古詩句?你說-你說--我仿佛看見了一位小小詩人。
師:你還有什么不一樣的想法呢?你說
師:過渡:面對這輪明月,我們有多少美好的遐想呀!讓我們帶著這些遐想登陸月球吧!
三、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月亮的荒涼)
1、看錄像
師:大家請看大屏幕,邊看邊想月球是怎樣的一個世界?你說—月球是個寂寞的星球---你說,月球是個荒涼的星球(板:荒涼)[訓練學生把話說完整]
2、師:課文哪些句子描寫了月球是一片荒漠呢?誰來讀一讀---你來讀---(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huán)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3、師:是啊,月球之所以荒無人煙,都是因為月球上只有塵土、巖石和環(huán)形山,沒有水資源和生命。誰能把這兩句話用“因為……所以”連成一句話說一說
(課件出示:因為月球上___________,所以說月球__________。)
你說---你說---你說----對,因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huán)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_,所以說月球是一片荒漠_。
4、這些宇航員們不僅拍了照片,還做了些什么?自學課文后面部分,看看他們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月球之謎?
5、交流匯報
(1)月球上的塵土有殺菌的本領嗎?
(2)為什么不同植物種進月球塵土里生長得不一樣?
(3)月球的年齡比地球大嗎?
6、出示句子:這一連串實驗結(jié)果是多么令人費解?。。ㄖ该x句子,說說“費解”的意思。)
7、月球就這幾個現(xiàn)象令人費解嗎?帶上你的資料,約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測、探索一下,看看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謎,比比哪一組收獲最大。(學生學宇航員在月球上行走的樣子,找好朋友合作學習、交流。)
8、同學們通過激烈的討論、認真的探索對美麗的月球產(chǎn)生了各種各樣的疑問,這些疑問對于我們來說是種種不解之謎,希望同學們在不久的將來努力探索揭開這團團迷霧。
9、同學們,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不適合我們久留,所以我們只能依依不舍與它告別。(再見了,美麗的月球!再見了,奇妙的月球?。?br>
10、(老師扮演記者角色)歡迎你們的歸來,我是“天文報”的記者,今天很榮幸有機會進行獨家采訪。誰愿意第一個接受我的采訪,說說這次月球之旅的收獲。
老師扮演記者采訪學生,提問:(1)在登上月球時,你看到了什么?(2)月球與我們地球相比有什么不同?(3)這些謎底能揭開嗎?
三、總結(jié)升華,激發(fā)探索宇宙的興趣。
感謝你們接受我的采訪,這次太空之旅,收獲真不小,相信你們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希望你們能夠去查閱更多的資料,讓大家對月球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下節(jié)課舉行一次新聞發(fā)布會,接受更多記者的采訪,好嗎?
板書設計:
月球之謎探索
未解之謎
三年級語文《槐鄉(xiāng)的孩子》教案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三年級語文《槐鄉(xiāng)的孩子》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槐鄉(xiāng)孩子采槐花勞動的歡愉。掌握生字詞。
⑵了解槐鄉(xiāng)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⑶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
讀見解──體會──再讀。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的內(nèi)容,培養(yǎng)自讀能力,并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
【教法】
閱讀教學法。
【教具準備】
卡片,槐鄉(xiāng)槐花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言激趣,提示課題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交學費,體會到了種種勞動的樂趣,他們就是──槐鄉(xiāng)的孩子。(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各自輕聲讀,遇到生字拼讀一下,較長的句子或者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讀幾遍。
2、分成小組組織朗讀,出現(xiàn)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
3、各組代表分段朗讀。
三、細讀課文,感知理解
1、出示圖片,介紹槐樹槐花。
2、讀讀議議:
⑴槐樹什么時候開花?那花苞是什么樣的?文中還把槐花比做什么?
⑵槐米有什么作用?
⑶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讀讀相關的課文。
⑷八月份,天氣怎么樣?誰能描述一下?找出課文中相關的句子朗讀。
⑸雖然天氣炎熱,勤勞的槐鄉(xiāng)孩子絕不會錯過槐樹開化的時節(jié),他們是怎樣分工合作割槐花的?練習分角色朗讀。
四、欣賞評價,深化感悟
1、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些句子?有筆畫出來,多讀幾遍,然后全班交流。
2、通過課文的朗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xiāng)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引導小結(jié):
快樂不只是來自于休閑、享受,勞動中也有無窮的樂趣。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xiāng)的孩子那樣去品嘗勞動的快樂吧!
第二課時
一、說話訓練
組織學生說說自己在課余時間所從事過的勞動,比如參加公益勞動,在家里幫助家長做家務。先想一想準備說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想好以后,再說說自己勞動的經(jīng)過和感受。
二、聽寫生詞
三、完成基礎訓練,難題事先引導提醒
【板書設計】
勤勞懂事,分擔父母的辛勞
4、槐鄉(xiāng)的孩子可愛吃苦耐勞,有很強的自立精神
以苦為樂,快樂的歌聲、甜蜜的微笑
三年級下冊《巴金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案分析西師大版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下冊《巴金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案分析西師大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三年級下冊《巴金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案分析西師大版
教學目的: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生字,并能正確書寫,理解“辜負”、“奉獻”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重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掌握書信的格式。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巴金爺爺對下一代的關懷,激發(fā)為社會添光彩、為別人奉獻愛、讓生命開花的愿望。
教學重點:
自主學會生字詞語,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會用書信格式寫信。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巴金的照片和生平簡介。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1.出示巴金老人的照片:孩子們,這是誰?關于這位老人,你了解多少呢?
2.簡介巴金:巴金爸爸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來著名的作家,在國際上享有聲譽。家鄉(xiāng)孩子想念他,都是寫信給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87歲時寫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一封信。
3.板書課題并質(zhì)疑。
4.疏理出重要問題:他為什么寫這封信?信中寫了哪些內(nèi)容,表達了他的哪些希望呢?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畫出本課生字新詞。
2.討論交流
(1)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畫出本課新詞。
(2)討論交流。
①朗讀正音。
②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③學生質(zhì)疑問難。
3.指名試讀課文,并說說每個段的意思。
三、精讀課文,品句悟情
1.學習第一部分。
⑴指名讀,思考:第一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⑵從這部分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⑶理解“爭先恐后”,感受40多個孩子圍著巴金爺爺?shù)臒狒[場面并朗讀。
⑷朗讀巴金老人感謝孩子的話,這些話體現(xiàn)了巴金對孩子們怎樣的感情?
⑸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
2.學習接下來的兩段。
⑴巴金爺爺寫這封信的時候,已經(jīng)87歲高齡了,手不聽指揮,寫字困難,更別說寫信了。可是,他仍然堅持寫了這封信,讓我們讀第一句話,感受老人寫信的不容易。
⑵在這種情況下,巴金爺爺還是拿起了筆,給家鄉(xiāng)孩子們寫信,這是為什么呢?
⑶默讀課文,畫出最能表達巴金爺爺思念孩子們的句子。
⑷有感情地朗讀這兩段。
3.學習第四段。
⑴默讀這段話,勾畫出讓自己感動的句子。想想為什么自己感動,做上批注。
⑵交流并相機指導理解重點句子。
⑶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寫在卡片上。
⑷讀了這一段,你感受到巴金爺爺怎樣的品質(zhì)?
⑸小結(jié)。
4.學習課文最后的部分。
⑴自由讀,思考:巴金對自己對孩子們提出了哪些建議?
⑵讀出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的真情、希望。
四、升華情感,學寫書信
1.學習完信的內(nèi)容,我們知道了巴金老爺爺用他的一生、用他的作品赤教育我們該怎樣做人,此時,你想對巴金老爺爺說些什么呢?
2.書信的格式包括五個部分:稱呼、正文、結(jié)尾、署名和日期。
3.默讀課文,對照格式,說說信中的稱呼、結(jié)尾、署名和日期分別是什么,它們分別處在什么位置?
4.試著用書信的格式把自己想對巴金爺爺說的話寫一寫。
五、布置作業(yè)
給巴金爺爺寫一封回信。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