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高中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24《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精彩句段。
1、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高等科樓上大教堂里坐滿了聽眾,隨后走進了一位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的人物,穿著肥大的長袍,步履穩(wěn)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這就是梁任公先生。
作者以簡約的文筆,三下兩下就為我們畫出了梁任公先生形神兼?zhèn)涞男は?。雖其貌不揚,但步履穩(wěn)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活畫出了梁任公先生內(nèi)在的精神魅力。語言駢散相間,言簡意豐,十分傳神,顯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
2、他走上講臺,打開他的講稿,眼光向下面一掃,然后是他的極簡短的開場白,一共只有兩句,頭一句是:啟超沒有什么學問──,眼睛向上一翻,輕輕點一下頭:可是也有一點嘍!這樣謙遜同時又這樣自負的話是很難得聽到的。
這個開場白的描繪非常生動,既有語言描寫也有動作描寫,作者用謙遜和自負這一對反義詞概括了這前后兩句開場白的潛臺詞,也讓我們體會到了梁任公先生的幽默風趣,為下文精彩的演講做好了鋪墊。
3、先生的講演,到緊張?zhí)?,便成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太息。聽他講到他最喜愛的《桃花扇》,講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從中來,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淚,聽講的人不知有幾多也淚下沾襟了!又聽他講杜氏講到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了。
看作者描寫梁任公演講,已經(jīng)不是演講,簡直是說書、是戲劇表演,由他表情之真切我們可以看出,他對古代文學是多么癡迷和投入,是至情至性之人,所以才感染到聽講的人不知有幾多也淚下沾襟了,由此也看出梁任公先生演講的巨大魅力,無怪乎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語言簡潔,表意豐富,讀來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相關(guān)推薦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梁任公及梁實秋其人。
2、過程與方法:學習細節(jié)描寫及加旁注的閱讀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zhì)疑的精神。
【教學重點】
分析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敘事來表現(xiàn)人物性情的。
【教學難點】
學習記敘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評價和感受的方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
2、搜集梁啟超、梁實秋背景材料。
3、找出描寫梁啟超的精彩生動語句,仿照研討一作些旁注。
【教學過程】
一、競猜題導入
我想給大家出一道競猜題,請根據(jù)我對他的描述猜一猜他是誰?
1、他給二十世紀文壇留下2000多萬字的作品;
2、他的散文豁達灑脫,亦莊亦諧,旁征博引,中西逢源;
3、他的散文小品集前后印行300多版;
4、他用近40年時間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他的《雅舍小品》審美地享受人生。
他就是──梁實秋,20世紀華語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師。
二、合作探究
為一代大師試著評改文章,給他寫評語,做旁注??稍u點精彩描寫,可給作者挑毛病,如語法錯誤……
1、四人一組討論交流,語法問題當時解決,題目、文章寫法等問題可寫在黑板上。
2、學生質(zhì)疑解答:
?、拧〈蠹s在民國十年左右(刪“大約”);
?、啤∥液苄疫\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一次);
⑶ 我在聽先生這篇講演后約二十余年(刪“約”);
⑷ 不少人對于中國文學發(fā)生了強烈的愛好(產(chǎn)生……興趣)
3、質(zhì)疑用詞寫法:
?、拧 岸d頭頂”不是在丑化梁啟超嗎?
?、啤∫谩扼眢笠肥钟惺裁醋饔??
⑶ 寫我二十多年后渡河,用意何在?
⑷ “熱心腸”體現(xiàn)在哪里?
4、探究明確:
?、拧 岸d頭頂”如實描寫,無損人物?!肮饷⑺纳洹笔琴澝乐~。
⑵ 十六個字二十多年后作者仍記憶猶新,凸現(xiàn)梁任公才華橫溢。
?、恰?cè)面烘托梁任公的才華。
?、取 盁嵝哪c”屬古今異義,本文指感情濃烈,照應第8段。
5、評點大師:
作旁注:
?、拧∽哌M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注:如實描寫人物肖像,氣度不凡,布衣難掩其風采。
⑵ 啟超沒什么學問—可是也有一點嘍!
旁注:謙遜又自負,風趣幽默又爽直。
⑶ 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禿頭……背誦下來了。
旁注:獨特的方式,個性的動作,表現(xiàn)先生博聞強志。
?、取∷媸鞘种柚瓘埧诖笮α?。
旁注: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來大學問家能有幾人?
6、表演開場白:
為梁任公開場白作旁注時,請一位同學上臺表演開場白,用普通話,配上動作、神態(tài)。
三、教師小結(jié)
本課重點品文品人。品文—本課同學們探討了文章寫法并且為精彩描寫作了旁注。品人—作旁注時品味了梁啟超的性格、品質(zhì),瞻仰了一代大師的風采。
四、布置作業(yè)
梁任公的肖像描寫與鳳姐出場的肖像描寫異曲同工,展示鳳姐肖像,明確其身材—相貌—氣質(zhì)的寫法,任選班上某位同學或老師進行肖像描寫,50字以內(nèi)。
【板書設(shè)計】
演講特點人物特點
形象有學問
幽默有文采
動情熱心腸
率真幽默率真
【教學設(shè)計說明】
梁實秋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質(zhì)樸而雋永,品人品文是教學重點,為落實《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本教案從評改大師的角度切入,即為大師修改文章、評點文章,極大地引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確認了學生閱讀主體的地位,既使學生不迷信權(quán)威,又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深入地探究了文本。布置作業(yè)則采用參照式閱讀方法,目的在于使學生在閱讀中的收獲轉(zhuǎn)化為文字表達能力。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學案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每次教學前有自己的事先計劃,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讓學生們能夠在上課時充分理解所教內(nèi)容,幫助高中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質(zhì)量。怎么才能讓高中教案寫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學案”,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學案【學習目標】
1、用圈點批注的方法,分析品味語言,人物形象,學習人物描寫的手法;
2、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學習在記敘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的寫法。
【學習重點】學習作者怎樣通過敘事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
【學習難點】學習作者怎樣在記敘中融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學習時數(shù)】一課時
【學習方法】朗讀法、賞析法、討論法
【簡介】
1、梁啟超,中國近代維新派領(lǐng)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1895年追隨康有為發(fā)動“公車上書”,1898年參與“百日維新”?!拔煨缱兎ā笔『筇油鋈毡?。1916年策動蔡鍔組織護國軍反袁。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論文流利暢達,感情奔放。晚年在清華大學講學,著述豐厚,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2、梁實秋,中國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1915年就讀于清華大學,1923年留學美國。創(chuàng)作以散文小品著稱,風格樸實雋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為代表作。主要著作有《浪漫的與古典的》、《文學的紀律》,譯著《莎士比亞全集》,主編《遠東英漢大辭典》。
【學習過程】
一、課前積累
梁實秋名言:
心口如一,猶不失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患難困苦是磨練人格之最高學校。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二、文學常識及字詞積累
加點字詞注音: 戊戌 叱咤 蒞臨 迥異 精悍 激亢 箜篌 酣暢 薊北
三、通讀全文,勾畫描寫梁啟超演講的語句,并作旁注。
思考1:梁啟超的這次演講給聽眾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1) 走進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注:如實描寫人物肖像,氣度不凡,布衣難掩其風采。)
⑵ 啟超沒什么學問—可是也有一點嘍!
(旁注:謙遜又自負,風趣幽默又爽直。)
⑶ 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禿頭……背誦下來了。
(旁注:獨特的方式,個性的動作,表現(xiàn)先生博聞強志。 )
⑷ 他真是手之舞之……張口大笑了。
(旁注: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來大學問家能有幾人?)
思考2:古詩《箜篌引》是朝鮮子高妻麗玉所作。請同學上臺表演梁啟超獨特的開場白語言和動作。分析作者寫這個細節(jié)的作用。
《箜篌引》:子高晨起劃船,有一白首狂夫,被發(fā)提壺,亂流而渡,其妻隨而止之,不及,遂墮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聲甚凄愴,曲終亦投河而死。子高還,以語麗玉。麗玉傷之,乃引箜篌而寫其聲,聞者莫不墮淚飲泣。
(經(jīng)他一朗誦,一解釋,活畫出一出悲劇,其中有起承轉(zhuǎn)合,有情節(jié),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在作者聽后20年后仍然憶起先生講的這首詩歌。印證梁啟超演講獨特精彩,留給人的深刻印象。)
四、合作探究
為一代大師試著評改文章,給他寫評語,做旁注??稍u點精彩描寫,可給作者挑毛病,如語法錯誤…… 四人一組討論交流,語法問題當時解決,題目、文章寫法等問題可寫在黑板上。
1質(zhì)疑語法
⑴ 大約在民國十年左右(刪“大約”);
?、啤∥液苄疫\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一次);
?、恰∥以诼犗壬@篇講演后約二十余年(刪“約”);
?、取〔簧偃藢τ谥袊膶W發(fā)生了強烈的愛好(產(chǎn)生……興趣)
2、質(zhì)疑用詞寫法
⑴ “禿頭頂”不是在丑化梁啟超嗎?
⑵ 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么作用?
⑶ 寫我二十多年后渡河,用意何在?
(4)“熱心腸”體現(xiàn)在哪里?
(⑴“禿頭頂”如實描寫,無損人物?!肮饷⑺纳洹笔琴澝乐~。⑵十六個字二十多年后作者仍記憶猶新,凸現(xiàn)梁任公才華橫溢。⑶ 側(cè)面烘托梁任公的才華。⑷“熱心腸”屬古今異義,本文指感情濃烈,照應第8段。)
五、小組探討
到清華大學演講的人不計其數(shù),但他們卻沒有給作者留下什么印象,為什么梁啟超卻能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說他在演講時有什么特點?請同學們討論他的特點,在文中找出相關(guān)語句并參照課后練習一給這些語句加旁批。討論結(jié)束后,每組派多位代表向全班同學發(fā)布討論結(jié)果,發(fā)布內(nèi)容包括特點及旁批。需注意的是,每組每伴代表最多限說兩個特點。最后特點+代表人數(shù)最多的一組為勝,勝出者可要求任何一位同學或老師朗誦課文。
六、學習探究
本文是敘事散文,既有充分的敘事,又有充分的抒情,作者對梁的敬仰、欣賞、贊美之情是怎樣抒發(fā)的?
1、直接表達
(1)標題“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以學生的輩份稱呼梁,已是一種尊敬和愛戴。
(2)我很幸運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
(3)那時候的青年學子,對梁任公懷著無限的景仰。
(4)先生嘗自謂“筆鋒常帶情感”,其實先生在言談講演之中所帶的情感不知要強烈多少倍
(5)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
(6)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從此于中國文學發(fā)生了強烈的愛好。
2、含蓄的表達
(1)描寫外貌,著重于表現(xiàn)神采,展現(xiàn)一個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風范。
(2)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太息。純粹是動作描寫,但讀者仍能從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3)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著他歡喜。
七、課外作業(yè)
用敘事的方式寫一位你最尊敬或者最喜歡的人,要求刻畫出人物的性格特點,不少于300字。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時都會提前最好準備,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為之后的教學做準備。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聽懂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幫助高中教師掌握上課時的教學節(jié)奏。你知道如何去寫好一份優(yōu)秀的高中教案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
學習目標:
1感受與鑒賞:通過品讀人物,激發(fā)學生想象的情感,了解梁任公的人物性格特點以及作者的評論與感受。
2積累與整合:通過品味文章,引導學生掌握寫人記敘文的寫作方法,學會在記敘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3應用與拓展:掌握運用外貌、動作、語言及側(cè)面描寫等方式刻畫人物。
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知人論世
梁啟超,中國近代維新派領(lǐng)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nèi)熱與?”是梁啟超于戊戌政變逃亡日本后用的筆名,非常真實地反映了他憂國憂民的心情。1895年追隨康有為發(fā)動“公車上書”,1898年參與“百日維新”?!拔煨缱兎ā笔『筇油鋈毡?。1916年策動蔡鍔組織護國軍反袁。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論文流利暢達,感情奔放。晚年在清華大學講學,著述豐厚,合編為《飲冰室合集》。(字詞落實及相關(guān)背景資料,請參照“狀元橋”)
二、合作探究
為一代大師試著評改文章,給他寫評語,做旁注??稍u點精彩描寫,可給作者挑毛病,如語法錯誤……
1、四人一組討論交流,語法問題當時解決,題目、文章寫法等問題可寫在黑板上。
2、學生質(zhì)疑解答
大約在民國十年左右(刪“大約”);
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一次);
(3) 不少人對于中國文學發(fā)生了強烈的愛好(產(chǎn)生……興趣)
3、質(zhì)疑用詞寫法:
“禿頭頂”不是在丑化梁啟超嗎?
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么作用?
寫我二十多年后渡河,用意何在?
“熱心腸”體現(xiàn)在哪里?
探究明確:
“禿頭頂”如實描寫,無損人物?!肮饷⑺纳洹笔琴澝乐~?!?/p>
十六個字二十多年后作者仍記憶猶新,凸現(xiàn)梁任公才華橫溢。
側(cè)面烘托梁任公的才華。
“熱心腸”,本義:待人熱情,做事積極的心性,亦即是古道熱腸,文中“熱心腸”指梁先生用他的一腔熱血,一腔愛國熱忱和他身上所具有的獨特的對優(yōu)秀作品的理解,學術(shù)人格的魅力來感染人,教育人。照應第8段。
4、評點大師:作旁注:
走進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注:如實描寫人物肖像,氣度不凡,布衣難掩其風采。
啟超沒什么學問—可是也有一點嘍!
旁注:謙遜又自負,風趣幽默又爽直?!?/p>
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禿頭……背誦下來了。
旁注:獨特的方式,個性的動作,表現(xiàn)先生博聞強志。
他真是手之舞之……張口大笑了。
旁注: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來大學問家能有幾人?
三、閱讀文章,思考下列問題。
1、通覽全文,找出作者對梁啟超先生的評價?
“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那時候的青年學子,對梁任公懷著無限的景仰。”
“讀他這篇文章和聽他這篇演講,那趣味相差很多,猶之乎讀劇本與看戲之迥乎不同。”
“先生嘗自謂“筆鋒常帶情感”,其實先生在言談講演之中所帶的情感不知要更強烈多少倍?!?/p>
“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從此于中國文學發(fā)生了強烈的愛好?!?/p>
“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
可見,作者對于梁啟超先生深含了一份敬仰和崇拜,到清華大學演講的人不計其數(shù),但他們卻沒有給作者留下什么印象,而梁啟超先生卻能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2、提問:梁啟超的演講給作者留下了那些印象?作者怎樣突顯這些印象的?
(3段)肖像特點——身材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肥大長袍
外貌神態(tài)特點——風神瀟灑,左顧右盼,光芒四射
(4段)獨特的開場白(謙遜自負)描語言
(5段)深情朗讀《箜篌引》(意韻豐厚)
(7、8段)演講時敲頭回憶(自然可愛)動作特點
手舞足蹈、時悲時喜(自由灑脫)舉行動
我們在細節(jié)描寫中看到了一個卓越不凡的大家形象和風范,他語言的詼諧幽默,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太息的動作。這里不僅看到了梁先生的性格,而且也能從中感受到作者乃至眾人對他的敬佩。
3、在梁任公的這次演講中,除了這些細節(jié)的刻畫,還有哪些側(cè)面能夠顯現(xiàn)出梁任公的性格特點?
“我在聽完先生這篇演講后二十余年,……不禁哀從中來,頓時憶起先生講的這首古詩?!?/p>
“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著他歡喜?!?/p>
“他掏出手巾拭淚,聽講的人不知有幾多也淚下沾襟了!”
生動激昂,意韻深厚的演講深深地打動著人們,而作者從側(cè)面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真實灑脫的梁啟超,這其中融會著他人生的感悟以及瀟灑不羈的真性情。
小結(jié):梁啟超的名氣在于他的政治維新運動——戊戌變法,可文章并未從政治活動家、思想家的角度表現(xiàn)梁啟超,而是從他的學者身份,通過講演時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以及聽眾及作者的感受來表現(xiàn)其學識淵博、自由灑脫的真性情。寫人顯情中透露著方法,我們要學在描語言、立外貌、舉行動、抓側(cè)面中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
四、“有學問”,“有文采”這兩個問題比較容易解決。下面重點分析“有熱心腸”
1、先生講到《桃花扇》,為何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桃花扇》是清代文學家孔尚任創(chuàng)作的傳奇劇本,所寫的是明代末年發(fā)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歡離合為主線,展現(xiàn)了明末南京的社會現(xiàn)實。同時也揭露了弘光政權(quán)衰亡的原因,歌頌了對國家忠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層百姓,展現(xiàn)了明朝遺民的亡國之痛。《桃花扇》“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左良玉悲崇禎的死,大明王朝的滅亡。《桃花扇》“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左良玉悲崇禎的死,大明王朝的滅亡。梁啟超想到變法的失敗,光緒帝被囚。他為國家悲,為民族悲,為百姓悲。
2、為何講到杜甫的詩,“先生又張口大笑了”?
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結(jié)束,久久壓抑在杜甫心頭的陰霾終于煙消云散,他自然喜極而泣。任公也處于亂世之中,杜甫的喜與憂他感同身受。
3、先生為何開篇講到《箜篌引》這首古詩?
明確:有一狂夫,披發(fā)提壺,涉河而過,被水沖走,其妻緊追阻止不及,悲痛欲絕,對江彈箜篌,一曲終,遂投河。這種瘋狂的人格力量就是為理想而忘我追求的勇往直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義無反顧,是“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視死如歸。
戊戌變法的領(lǐng)導者們明知變法會流血,會犧牲卻依然堅定地實施變法的執(zhí)著與狂夫的赴死是相似的。任公演講時的哀痛可想而知。他為犧牲的戰(zhàn)友而哀,為百姓而哀,為國家而哀。
五、拓展提升
說說本文從哪些方面寫出了人物的什么特點?模仿這些寫人手法,描寫你最熟悉的一位老師。
要求:1、抓住細節(jié),突出特征;
2、語言簡潔,描寫生動;
六、總結(jié)
梁任公為革命奔走呼號,直面生死;為學術(shù)嘔心瀝血,筆耕不輟。斯人雖逝,精神長存。先生的諄諄教誨依然如黃鐘大呂般響徹耳畔。讓我們一起來誦讀《少年中國說》中的片段
板書設(shè)計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梁實秋
演講特點:開場白——獨特
聲音——沉著有力、宏亮激亢
內(nèi)容——豐富而有趣
表情——成為表演、酣暢淋漓
人物特點: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穩(wěn)?。?/p>
氣質(zhì)(風神瀟灑)、眼神(光芒四射)
講演時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生動有趣,旁征博引,手舞足蹈
(自負、謙遜、博聞強識、自由灑脫)
有文采,有學問,有熱心腸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說課稿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
我是號選手,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目標、教法與學法、重點與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shè)計等幾個方面來說課。不足之處懇請批評指正。
一、說教材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一的第9課。本文是一篇寫人記事性的散文,也是略讀課文,它圍繞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選取了幾個給作者深刻印象的片段,從正、反兩個方面表現(xiàn)了梁啟超先生平凡之中的不平凡,語言簡練風趣,篇幅短小精悍,感情真摯自然。學習本文,有助于學生掌握散文的寫作技巧,提高散文的鑒賞能力。
二、說學情
高一的學生對梁啟超已相當熟悉,文章所表現(xiàn)的生活中的梁任公形象以及風趣的語言無疑會引起他們極大地閱讀興趣。與之前的《紀念劉和珍君》、《小狗包弟》相比,本文篇幅短小、線索清晰,也更易于學生把握和理解。但是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對文章開掘不深,淺嘗輒止。
三、說目標
根據(jù)教材、學情及課標要求,我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1、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能力、表達交流能力。
2、學會從多角度描寫人物的方法
過程和方法:讓學生學會圈點批注,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新知、提高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感知大師的人格魅力,陶冶學生高尚情操,塑造自我美好心靈。
四、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①揣摩語言,把握梁啟超在性格、氣質(zhì)和修養(yǎng)上表現(xiàn)出的特點;
②從字里行間的敘述中,把握作者對梁啟超的感情。
難點:學習本文選取典型片段,從正反兩個方面表現(xiàn)人物的描寫方法。
五.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1、問題引導法;2、交流討論法;3、點撥法。
學法:1、自主學習法——搜集資料、自主思考、主動探究、解決問題。
2、勾畫圈點法——勾出文中的重點句,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3、合作探究研討法——交流討論,共同研讀。
四、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看過央視的《百家講壇》嗎?許多優(yōu)秀學者在節(jié)目中通過精彩的演講,展示了深厚的學術(shù)修養(yǎng)和儒雅的學者風范,聞名全國。而今天我們要認識的也是一位演講高手,就讓我們跟著梁實秋一起走進清華,去領(lǐng)略梁任公的風采。(板書課題)
(二)誦讀感知
閱讀課文,品味并思考:梁實秋先生印象中的梁任公是個什么樣的人?(“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
(三)問題探究
(“有學問”,“有文采”這兩個問題比較容易解決。重點分析“有熱心腸”)
1、先生講到《桃花扇》,為何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桃花扇》“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左良玉悲崇禎的死,大明王朝的滅亡。梁啟超想到變法的失敗,光緒帝被囚。他為國家悲,為民族悲,為百姓悲。
2、為何講到杜甫的詩,“先生又張口大笑了”?
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結(jié)束,久久壓抑在杜甫心頭的陰霾終于煙消云散,他自然喜極而泣。任公也處于亂世之中,杜甫的喜與憂他感同身受。
3、先生為何開篇講到《箜篌引》這首古詩?
明確:有一狂夫,披發(fā)提壺,涉河而過,被水沖走,其妻緊追阻止不及,悲痛欲絕,對江彈箜篌,一曲終,遂投河。這種瘋狂的人格力量就是為理想而忘我追求的勇往直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義無反顧,是“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視死如歸。
戊戌變法的領(lǐng)導者們明知變法會流血,會犧牲卻依然堅定地實施變法的執(zhí)著與狂夫的赴死是相似的。任公演講時的哀痛可想而知。他為犧牲的戰(zhàn)友而哀,為百姓而哀,為國家而哀。
(四)拓展提升
說說本文從哪些方面寫出了人物的什么特點?模仿這些寫人手法,描寫你最熟悉的一位老師。
要求:1、抓住細節(jié),突出特征;2、語言簡潔,描寫生動;3、不出現(xiàn)老師姓名、學科。
(五)總結(jié)
梁任公為革命奔走呼號,直面生死;為學術(shù)嘔心瀝血,筆耕不輟。斯人雖逝,精神長存。先生的諄諄教誨依然如黃鐘大呂般響徹耳畔。讓我們一起來誦讀《少年中國說》中的片段(投影顯示《少年中國說》,學生齊讀)
五、說作業(yè):記敘一位老師上課時的言談舉止等,突出其人物風貌。
六、說板書設(shè)計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梁實秋
形象:特點手法
肖像短小精悍
氣質(zhì)風神瀟灑白描
語言生動有趣,旁征博引
動作手舞足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