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一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08高中語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學實錄。
作為優(yōu)秀的教學工作者,在教學時能夠胸有成竹,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幫助高中教師緩解教學的壓力,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如何寫好我們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中語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學實錄”,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狗包弟》教學實錄師:這幅圖畫上的老人就是巴金,大家對巴金有所了解嗎?
生1:巴金代表作是《家》。
生2:巴金好像活了一百多歲。
師:正如剛剛那位同學所說,巴金是位世紀老人。他一生歷經滄桑,在"大革命"中他不僅飽受磨難,還經歷了一場心靈風暴,他被人們稱為“二十世紀中國的良心”。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篇《小狗包弟》,感受巴金,體會“中國良心”的內涵。
昨天大家已經充分預習了這篇文章。我們首先來回顧一下課文,說說作者給我們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學生瀏覽全文)
生:作者寫了一個曾經養(yǎng)過一只小狗包弟,在大革命期間怕惹禍上身把小狗送走的故事。
師:這位同學總結得很好,我想問問包弟是只怎樣的狗?
生1:可愛,充滿靈性。
師:非常可愛、伶俐的一只小狗。還有沒有同學想補充一下?
生2:從包弟的行為動作可見它很愛主人。
師:對,包弟很喜歡主人,那么主人對它呢,喜歡嗎?
生:(齊)喜愛。
師:這么一只伶俐可愛的小狗,最終的遭遇是什么呢?
生(多數(shù)學生):被送上解剖臺。
師:我們可以看到: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伶俐可愛、頗受人們喜愛的小狗包弟最終卻被送上解剖臺的悲慘故事。
那么,讀過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呢?也就是你讀懂了什么。同學們交流一下。這個感受可以是對整篇文章的,也可以是對文章中的某一個詞語或一句話的。
生1:作者非常喜愛這只小狗,對把小狗送走這一事非常愧疚。在文章前面也可以體會到作者和妻子非常疼愛這只狗。
生2:這篇文章,語言句子很樸實,作者正是用這種很平淡的語言,真摯的描寫出了人和動物的感情。文章結尾部分從人和動物的感情上升到人和人的感情。通過這篇文章對當時的人們表達了一種希望,希望人們活得真實。
師:很好,首先從寫法上分析,巴金是樸實中見真情,接著講出由狗及人的一種情感升華。還有沒有?
生3: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到,狗對人是真誠的、忠實的,但是人卻隨時會因為自己的利益拋棄狗,可以看出人的無情。
師:這位同學看出人的無情,我們后面會對此做進一步的分析。
師:大家剛剛了解了這篇文章寫的是什么,很多同學也談了自身的感受。有的同學從寫法上分析,有的同學從人性上分析,都說的很好。
那么,讀了這篇文章,大家還有沒有什么疑惑呢?讀起來有什么障礙、不太懂的地方?
生1:第十段最后一句話“我自己終于也變成了包弟,沒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運……”不明白作者為什么也變成了包弟?
師:這位同學不明白作者為什么要解剖自己,解剖自己是為了什么?
生2:第一段藝術家和狗的故事,若僅僅為了引出下文,用一兩句話介紹一下就可以了,為什么要用這么一大段文字呢?
師:不明白除了包弟外為何還要講另一只小狗的故事。還有沒有?
生3:為什么那些小孩要打要殺小狗?
師:這位同學不明白,為何最應該喜愛動物的孩子們,在那時卻要殺小狗,這是在一種怎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中才會產生的特殊現(xiàn)象。
生4:為何巴金一聽到小狗叫就會膽戰(zhàn)心驚?
師:喔,為何小狗一叫巴金一家就會恐慌,這樣一只小狗怎么會成為人們沉重的負擔呢?
師:同學們剛剛提了很多問題,老師初讀時也有些疑惑,現(xiàn)在老師將我們師生的疑惑結合起來,大家看主要是不是這樣兩個問題。
1、小狗為何會讓作者一家人膽戰(zhàn)心驚?
2、巴金為什么要解剖自己?
同學們如有其它的疑問,我們會在后面逐步解決。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請大家看看在文章中有沒有答案。具體看看在文中的哪幾段。
生:文章第七段中寫到“聽到包弟尖聲吠叫,我就膽戰(zhàn)心驚”“就害怕”。
師: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小狗一叫我就害怕?文章有沒有直接寫到。
生1:第八段,當時我已經處于“半靠邊”狀態(tài)。
師:什么叫做“半靠邊”狀態(tài)。
生:已經被剝奪了工作權利。
師:證明巴金自己已經很危險了,有可能自身不保了。
生2:包弟的叫聲會把抄四舊的紅衛(wèi)兵引到家里來。
師:自己處境很危險了,包弟又可能會把紅衛(wèi)兵引來。那么巴金是不是自愿把包弟送走的?
生:不是
師:我們可以看出巴金送走包弟絕不是心甘情愿,而是出于“大革命”的壓力。那么“大革命”到底是個怎樣的社會環(huán)境,會讓作者一家這么恐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另一只小狗的故事,也就是文章的第一段,請同學們齊讀藝術家的遭遇,邊讀邊圈出其中的動詞。
生:(讀)
師:這段描寫中用了哪些動詞?
生:揪、說、批、斗、打、拖
師:這些動詞,讓你覺得“大革命”時期的社會環(huán)境有什么特點?
生1:從側面揭示“大革命”的恐怖,“大革命”給人帶來不安定的生活。
生2:可怕,暴力的社會。對人動不動就拳打腳踢。
生3:沒有法制,如果真的有罪應送到有關部門局,而不是被一群人胡亂打斗,還拖著他游街示眾。沒有尊嚴,沒有法制。
師:將人像物品一樣拖著游街示眾,人沒有了臉面,更沒有了尊嚴。其中有一個詞“說”,“說”是什么意思?
生:沒有證據,想說什么就是什么。
師:沒有證據,完全是莫須有的罪名,屈打成招。什么是“大革命”,這就是“大革命”?!按蟾锩笔沁@樣的恐怖,但是又和這只小狗有什么關系呢?我們一齊看看包弟的來歷。它有什么經歷?
生:是日本種的。
生:曾經有過一個瑞典主人。
師:這樣的經歷有沒有可能成為作者里通外國的罪證?
生:有。
師:大家現(xiàn)在可以理解一只小狗為何會把巴金一家弄得這么膽戰(zhàn)心驚了吧!
生:(紛紛點頭)
師:剛剛有位同學問第一段在文中除了引子還有何作用。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解答這個問題。
生:還有介紹背景的用處。
師;歸納得很好,我們再看看,第一段的小狗,在人都拋棄藝術家時,它拋棄了藝術家沒有?
生:沒有,對藝術家不離不棄,以死追隨。
師:可后面巴金對包弟呢?
生;一有危險馬上拋棄。
師:狗對人不離不棄,人卻拋棄了狗,這是……
生:對比。
師:很好,所以第一段除了引子、介紹背景還有狗對人,人對狗之間的對比作用。(指著開始提問題的學生,問)這位同學明白第一段的作用沒?
生:(點頭)
師:我們理解了第一個問題,接下來我們看下面一個問題。“巴金為什么要解剖自己?”我們剛剛分析了“大革命”是那樣一個政治高壓、讓人恐怖的時代,那么大家能不能理解或原諒巴金送走包弟的行為。
生:能。
師:我想巴金如果自己也能原諒自己的行為的話,他就會這么寫:“親愛的包弟啊!我雖然對你愛之深,但誰叫你生活在這樣一個是非不分的年代,你既是“抄四舊”的對象,又有“里通外國”的嫌疑,我只能把你送走,我對你表示歉意,說聲對不起,這樣我的良心才能安寧?!卑徒鹗遣皇沁@么寫的?
生:不是。
師:不是,那么我們一起來看看巴金是怎么寫的。
生:(齊讀第十段)
師:那么“巴金為什么要解剖自己?”請同桌的同學互相討論一下。
生:(討論)
師:同學們剛剛討論得很熱烈,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鞍徒鸾馄首约旱降捉馄柿耸裁?他為什么要解剖自己?”
生:解剖自己是解剖自己的思想,因為巴金把小狗送走感到內疚,慚愧,感到自己沒有能力保護小狗,所以解剖自己的思想,在責備自己。
師:很好,責備自己。還有沒有同學補充。
生:因為面對這個殘酷的現(xiàn)實,巴金無奈地把無辜的小狗送去解剖,因此懺悔,受到良心的譴責,在解剖自己的良心。
師:這位同學說巴金解剖自己良心,巴金解剖自己的良心解剖出什么?解剖出自己良心有什么問題,什么弱點?
生:回想起小狗連連作揖,搖頭擺尾的樣子,對主人忠誠。但人為了利益可以拋棄自己最愛的東西。
師:文章有沒有直接的話語。
生:(讀)“為了想保全自己拋棄心愛的小狗”。
師:因為想保護自己而拋棄別的東西,這是一種什么行為。
生:自私。
生:文章第一段。小狗來救藝術家,因為救他而死,現(xiàn)在巴金為了保全自己,卻將感非常喜愛的小狗送上解剖桌。小狗對自己忠誠,但自己沒有能力保護它,所以巴金感到很羞恥。
師:這位同學說到巴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保護它,我們看一下,第一段中小狗保護住了藝術家沒?
生:沒有
師:雖然小狗沒有保住藝術家,但是小狗對他不離不棄,當所有認識的不認識的人都拋棄了藝術家,只有小狗在他身邊撫慰了他。我們再來看看巴金,他有沒有做出保護小狗的努力?
生:沒有
師:巴金沒有任何保護小狗的舉動,在只是可能有危險的時候就馬上送走了小狗。狗為了人可以奮不顧身,可是人一旦可能有危險就舍棄了小狗,作為巴金他確實應該感到羞恥!還有沒有同學補充。
生;巴金覺得自己懦弱,他在十年大革命中逆來順受。
師:什么叫逆來順受?
生:忍受一切不公平,沒有任何反抗。
師: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巴金解剖什么,他在解剖自己的人性。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到底巴金人性上有什么弱點呢?
生1:自私、無情。
生2:逆來順受
生3:害怕惹禍上身,怯懦。
師:文章寫到這里給我們講了一個小狗包弟的故事,又通過這個故事控訴了整個社會,同時從自身找了原因,解剖了自己人性上的弱點。也就是剛剛大家說的:自私,怯懦,軟弱,不敢擔當。
通常來說文章寫到這里應該結束了,那么后三段又有什么作用呢?我想請一位同學起來朗誦文章第十一段。其他同學思考一下,你能不能在十一段內找到一個詞或短語,概括本段寫的景物的特點。
師:同學們能不能推薦一位同學來讀。
生:(推薦,讀)
師:讀得很漂亮,不光普通話很標準。這位女同學在讀的時候還特意把聲音壓得很低沉,可見準確的把握住了這段文字哀痛、低沉的情感。我們看看這段話寫了一幅怎樣的景色?
生:衰敗,殘破。
師:我們接著看,能在這段中找到一個概括景物特點的詞嗎?
生:是“夢”
師:為什么?
生:作者開頭寫了十三年零五個月過去后我們仍然住在這個房子里,接著寫了現(xiàn)在的景和曾經的景的對比,體現(xiàn)一種物是人非,自己在這里看著物是人非的景仿佛做了一場大夢一般。
師:這位同學剛剛說了物是人非,我們看看人是非了,物是不是還是。
生:(搖頭)已經不是原來的物了。
師:物也已經不是原物了,人也已非,所以我覺得這里應是物人兩非。
再回到剛剛的題目上,其他同學也覺得“夢”字能概括出景物的特點嗎?
生:我覺得不能,夢概括的不是景物的特點,不符合所提的問題。
師:很好,“夢”更多是巴金的情感態(tài)度,而我們要說的是景物的特點。還有沒有同學有答案的?
生:滿園的創(chuàng)傷。
師:作者在這里描寫了一幅滿園的創(chuàng)傷的景色。是不是僅僅為了寫景,還有沒有所指?
生: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描繪的這一情景,更多突顯自己的心情,除了對自己夫人的思念外,更多的是對送走包弟的懺悔。因為最后一句說,“滿園的創(chuàng)傷使我的心仿佛又給放在油鍋里熬煎”。對自己愛人的思念不應該是種煎熬,他更多的是懺悔,而且十一段中描寫的景是衰敗的毫無生機的,給人失去希望的感覺,這表達了自己的愧疚之情。
師:很好。這位同學找到了十一段最后一句話。我們不禁覺得奇怪,
為何看到這“滿園的創(chuàng)傷”“我的心仿佛又給放在油鍋里熬煎”呢?這句話用了個“又”字,它有什么含義。
生:再一次。
師:那么他前面因為什么熬煎過呢?
生:送走包弟。
師:小狗的慘死使我的心熬煎過了,這里“滿園的創(chuàng)傷”為什么使我的心又熬煎呢?
生:(思考中)
師:剛剛有位同學著重強調了“我就這樣可恥的開始了十年浩劫中逆來順受的苦難生活”,這里可以看出大革命中巴金的生活態(tài)度都是怎樣的?
生:逆來順受
師:這種逆來順受造成的慘劇是不是只有包弟這一件。
生:不是,還有他的妻子。
師:除了包弟,還有他的妻子,可能還有更多。我們所有人中是不是只有巴金才有這樣的人性弱點?
生:不是
師:我們這些普通人,因為人性弱點,在潛意識間就變成了惡勢力的推手和幫兇。這一切的一切都像大石頭一樣壓在巴金的心中,久久不能釋懷。所以他說,我的心又給放在油鍋里熬煎,而且這種熬煎不會終結,只有怎樣才能不熬煎呢?
生:一件件反思,一件件總結。
師:給自己過去十年苦難生活作總結,去還心靈的負債,這樣就形成了作者后期非常有名的散文集《隨想錄》。作者通過一個小狗的故事,反映了如此重大的主題,同學們要學習這種以小見大的寫作方式。
(板書:小狗包弟解剖人性呼喚良知以小見大)
師:人非圣賢,熟能無過。在過錯面前有的人選擇掩飾,有的人選擇忘卻。而巴金選擇的是懺悔自我,解剖自己,我們不禁捫心自問,我們自己呢?當你犯錯時,你選擇的是什么?一個人只有在不斷反省中才能回歸良善,走向完善,否則就會冷漠,麻木。巴金通過一篇《小狗包弟》,懺悔自我,呼喚良知,所以他無愧為二十世紀“中國的良心”。無愧為2003年度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之一。
接下來我想請同學們再次感受巴金的偉大,一起讀讀他的頒獎詞。
生:(齊讀)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巨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間燃燒的激情,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的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他貫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熱情、憂患、良知,將在文學史冊中永遠閃耀著璀璨的光輝。
師:今天我們一同學習了這篇《小狗包弟》,一同感受了巴金的偉大。也讓我領略到了同學們的風采。請同學們課下閱讀《隨想錄》中的一些文章,這就是作業(yè)。謝謝大家!
相關閱讀
高中語文必修1《小狗包弟》教案
俗話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高中教師在教學前就要準備好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容易聽懂所講的內容,讓高中教師能夠快速的解決各種教學問題。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樣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高中語文必修1《小狗包弟》教案”,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教學目的與要求:
指導學生探究閱讀,使學生認識特定歷史時期人性扭曲的狀況,感受作者的勇氣與度量,感悟人格、人性與道德,學會認識社會、認識自我,學習借鑒表現(xiàn)方法。
教學重點:的思想價值與藝術價值。
教學方法:自主閱讀,合作探究,交流借鑒。
教學過程:
一、布置學生周日訪問調查。
1.訪問身邊2-3名70歲左右的革命中的“走資派”,了解革命動亂中的人際關系情況,并做好訪談錄。
2、通過網絡等手段查閱整理并積累關于巴金及其作品的有關知識材料。
二、課堂操作
1.小組快速檢查交流訪問和積累的情況。(3分鐘)
①革命動亂時人們的心態(tài)及人際關系;②巴金及其作品的有關知識材料。
2.教師導入學生自主探究(7分鐘)
同學們,人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生活的,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就有特定的思維方式、處世方法?!缎」钒堋穼懙木褪前徒鹪谑陝觼y那樣一個特殊社會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事件。通過訪問,你們對的時代背景已經有所了解,那么請你們帶著訪問后的感受去自主探索。請快速閱讀(訓練速讀能力),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訓練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并把下列問題在文中找出來:
①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地方(將語段或語句劃出并認真體味);②找出作者過渡的語句并體會其妙處(圈點勾畫,簡要點評);③找出描寫的小狗(尤其是包弟)討人喜愛(令人感動)的地方和令人悲傷的地方,并仔細體味;④找出寫作者對包弟的感情變化的地方并體會其心理變化過程;⑤找出作者悲傷自責的語句并認真思考。
學生自主探索,教師巡回指導并記錄掌握。
3.小組合作探究(10分鐘)
同學們,剛才你們都讀了巴金反映革命動亂時人們心態(tài)的《小狗包弟》,大家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肯定是各不相同的,各有認識深刻的地方和發(fā)現(xiàn)的問題?,F(xiàn)在進行小組合作探究,首先探究你們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然后探究老師提供的問題。
①你對特定環(huán)境里的“狗性”和人性是怎樣認識的?(主要結合第一段討論)②從包弟的討人喜愛到它被送上解剖桌,你是怎樣認識的?(要做客觀的、全面的、設身處地的分析)③巴金送走包弟先感到“輕松”,隨后又感到“沉重”,這個心理變化說明了什么?④你對巴金所受的“熬煎”是怎樣的認識的?
思考領悟:寫作的基調是什么?為什么作者如此確定?
品味鑒賞:的思想價值和藝術特色。
4.班級交流(20分鐘)
①整體把握能力、提煉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訓練。
A找1-2名學生用盡量簡潔的語言概括及主題思想,教師指導其怎樣抓關鍵問題、怎樣口頭語言表述。
B教師點撥指導閱讀表達技巧。
②現(xiàn)在請同學們交流合作探究的結果,每組一名代表,選一個認為本組探究得最有深度的問題交流。其它同學認真傾聽,看他們的表述有哪些值得借鑒,哪些值得不同意見。要求語言盡量簡潔,邏輯盡量嚴密。前面小組代表談過的討論過的問題,后面小組代表不再重復,實在有問題放在課后。(舉手搶答確定小組代表發(fā)言順序或按題序由各小組舉手搶答)
各組代表交流;學生插話后,教師對學生的見解以討論插話的形式給以點撥明確,重點指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教師點撥要點如下:
※關于特定環(huán)境的“狗性”和“人性”問題。
A狗在普通動物中最講情義,這種動物的本性是忠誠于主人,護“主”,俗語有“忠實走狗”;它不見利忘義,也不明哲保身。它的反面典型是什么?(狼)“白眼狼”,寓言故事《東郭先生和狼》即可為證。
B人,高級動物,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過分自我保護的本能甚至說自私的本性就表現(xiàn)出來了,特別是革命中到處是非顛倒,人情殆盡,世態(tài)炎涼。(當然也有不畏暴力、舍己為人、情義為重的)寫革命,狗與人兩相對照,以狗襯人,明寫狗之重情守義,暗寫人性之弱點,人性之缺失,實質寫革命之罪惡!
※關于寫包弟的討人喜歡與被送上解剖桌的問題。
包弟討人喜愛,人和動物本該和睦相處下去,是誰打破了這樣一個美好的局面?(動亂的社會現(xiàn)實)是誰造成了這樣的動亂?巴金及其家人親戚想保敢保嗎?敢保能保得住嗎?他沒保且送出去了,說明什么?(人性弱點)該不該送?(策略)狗都活不下去說明什么問題?(襯托社會現(xiàn)實的黑暗)
※關于巴金的“輕松”與“沉重”。
輕松:在那個社會環(huán)境把“麻煩”送出去,“輕松”是正常人的感覺。
沉重:良心的自我發(fā)現(xiàn),對自己“出賣”“背叛”包弟、對自己懦弱的羞恥感。
這個心理變化表現(xiàn)了作者的心靈歷程,首先說明作者勇于解剖自己,然后說明所處的時代缺少溫情,缺少人性,充斥著殘暴、力量。自己甩掉了包弟的輕松與良心的沉重這一對矛盾,表現(xiàn)了對社會的擔憂。作者在解剖自己,更是在解剖社會。
※關于巴金為什么受“熬煎”。
失去的永遠失去了,而對黑暗,作者不能奮筆揭露痛擊,自己還要承受無辜的良心譴責,社會缺少人性,自己人格受辱,作者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怎么能不感到是受熬煎呢?因為作者所受的是漫長的精神傷害。
※思考與領悟:的寫作基調。
作者在革命中作為主人失去了包弟,作為丈夫失去了妻子,作為本應備受全社會尊重的作家受到了迫害。作者要控訴那個時代,怎樣控拆?作者沒有選擇痛斥、揭露、聲討、批判、鞭撻等等,而是選擇了寫對一條小狗的歉疚,對自己迫不得已的行為的懺悔。這一基調的確立,這種自我解剖比其他方式更有震憾心靈的力量,是自我反省,呼喚良知,呼喚人性的最深刻的范例。
※感受與鑒賞:
A思想價值:
a、呼喚民主,反對專制;b、呼喚人性,鞭撻邪惡;c、呼喚文明,揭露愚昧。
B藝術手法:
①角度獨特――用自責懺悔解剖自己,去揭露鞭撻革命。②寫法新穎――用寫小狗的命運反襯人的命運,用狗性反襯人性,以小事件反襯大社會。
③結構自然――過渡自然,渾然一體。
④語言質樸――娓娓道來,不事雕飾。
⑤感情真摯――以人格動人,以真情動人。
5.小結(引導學生總結學習的收獲,4分鐘)
①認識了一個畸形時代,人性被扭曲、精神受傷害的情況。②明白了作者呼喚人性、謳歌人性的時代意義。
6.感受了作者勇于自我解剖、自我反省的勇氣與度量。
7.借鑒了語言藝術與構思技巧。
8、借鑒與創(chuàng)新(課后作業(yè))
教師引導:同學們,我們的心靈都受到了震憾。你們訪問過祖輩過去的事情,你們也目睹過今天發(fā)生的事情,你肯定或感動過、或氣憤過、或思考過,那么從中你發(fā)現(xiàn)過什么深刻的東西?借鑒,把你的感受,你的發(fā)現(xiàn)在課后寫出來吧。
※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要求
一個小組合作若選擇同一材料同一話題時必須做到:都要變換角度觀察、分析問題,力求新的發(fā)現(xiàn),選擇最佳角度表現(xiàn);盡量不用同一種文體去表達;各小組材料、話題盡量避免重復,力求開辟新領域。
注:安排組內、組間交流,選出優(yōu)秀作品班內交流。
必修一《小狗包弟》說課稿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就要對每一課堂負責,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教案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們打好基礎,幫助教師能夠更輕松的上課教學。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小編經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必修一《小狗包弟》說課稿,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單元第二篇課文。本單元選的是寫人記事的散文,這些文章所描寫的都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人物,重在幫助我們增長見識,明辨是非,領悟時代精神和人生意義。除《記念劉和珍君》外其他三篇課文是第一次入選高中課本,而《小狗包弟》這篇課文的主要價值,首先在于它的認識作用,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十年動亂的社會現(xiàn)實,以及當時的人們普遍的命運窮困、人性扭曲的狀況,由此而產生課文應有的認識教育作用,包括現(xiàn)在的高中生在內的所有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那個年代;課文的價值還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問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顯示出一個正直的成熟的作家嚴于解剖自己、敢于說真話的勇氣和度量,進而可以引發(fā)學生對過去那個年代甚至當今時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討和拷問,這有助于學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散文樣式已比較熟悉,情節(jié)的把握不是難事;學生對文革這段特殊歷史缺乏了解,因此不會做深入的思考,自我中心主義較普遍的孩子同時普遍缺乏反省意識,但已經初步具備判斷分析能力的學生若能被事實真相震撼,反省懺悔意識定會被喚醒,理性思維定會被激活。
根據的特點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及認知能力,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作品的相關背景,分析理解巴金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
2、把握散文的情節(jié)結構,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2、能力目標
學習文章以小見大的寫法及記敘與抒情相結合的表現(xiàn)手法。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1、認識文革給人身心造成的巨大傷害。
2、感受巴金嚴于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培養(yǎng)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領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教學難點
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二、說教法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故事雖小,意義卻很深廣。讓人看到“文革”風云之一角,連狗都難以幸免。讓人看到“文革”對人的精神的傷害之深,真切地體會到所謂“浩劫”的含義;讓人看到一個知名作家,一個經歷了幾十年的社會動蕩、社會變遷而執(zhí)著地保持一顆清醒頭腦的老人,真誠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讀者;看到一個不合理的時代的結束,一個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時代的到來。這些思想價值學生未必都能想到,這需要教師循循善誘的啟發(fā)也需要設置重點問題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體會探究、發(fā)現(xiàn)的樂趣。
三、說學法
1、學習,可以從兩個視角切入:一是從小狗包弟的角度,看看在作者筆下,包弟的遭遇如何?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遭遇?二是從作者的角度切入,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只是單純地寫小狗包弟嗎?借包弟的遭遇表達怎樣的主旨?
2、課前搜集一些有關“文化大革命”的歷史資料,了解作品相關的時代背景。課后還可以讀巴金的《隨想錄》,進一步走近巴金。
四、說教學程序
首先說課前準備。
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搜集一些有關“文化大革命”的歷史資料,從而了解作品相關的時代背景。教師課前把搜集的有關文革的“圖片”、文字材料以及課文內容制作成教學課件。
其次說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分成4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是導入。
教師以戲說的語氣講述馮冀才《一百個人的十年》中的一個荒唐故事(一位非常受學生歡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語文教師因為講述膽略過人機警智謀的毛主席瀏陽遇險水溝藏身而被人劃為歪曲毛主席偉大形象的右派而被判刑8年喪妻失子)后設問:這是真的嗎?
導入語設計:(或許你們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這是事實,而且事實甚至比這個更殘酷、更荒唐,這就是“文革”。)后讓學生交流再打開課件與學生一起了解這段歷史。(列寧曾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今天我們就通過文革見證者巴金老先生的《小狗包弟》來感受那個特定時期的人們的生活,窺視我們民族這段不被我們熟悉的歷史。)由此轉入第二環(huán)節(jié)。
第二環(huán)節(jié)是走近一個懺悔的靈魂——整體把握。
(一)把握情節(jié)學生快速默讀然后復述情節(jié)
1、閱讀前提示: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看情節(jié)是怎樣圍繞小狗包弟展開的?
2、學生瀏覽文本歸納情節(jié)然后復述情節(jié)
3、教師綜合學生意見后概括補充形成板書:(多媒體顯示)
引子(藝術家與狗的故事)
↓
開端(包弟來歷)
↓
發(fā)展(在家七年,與包弟相處很好)
↓
結局(痛別包弟)
(二)情感把握
1.師導:該篇敘寫了一個凄婉的故事,也流瀉了一段復雜的心理歷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歡怨恨之情。讓我們緊貼作者的心,仔細品讀感受作者的情緒流程。
2.學生品文體驗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見
3.教師綜合學生意見形成板書:(多媒體顯示)
傷感(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歡快(與包弟親密接觸)──憂慮(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輕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三)究文旨、品味語言
探究、討論、交流:
1、包弟討人喜歡,作者卻不得不將它送走,為什么?
2、送走包弟后,作者為什么先是感覺輕松,隨后覺得沉重?
3、“您的小狗怎樣?”這句話反復出現(xiàn),有什么用意?
4、“整整十三年零五個月過去了”“整整”一詞有什么作用?
5、“滿園的創(chuàng)傷使我的心仿佛又給放在油鍋里熬煎”這句話如何理解?
6、“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比绾卫斫猓?/p>
學生各抒己見后教看法明確總結特別是最后一個問題得出作者這發(fā)之心底的語言,不僅僅是歉意,更是發(fā)自靈魂深處的懺悔!是對生命的尊重,是一個有良知的作家對反省歷史的呼號。
第三環(huán)節(jié)“認識你自己”——懺悔意識與我
引導學生正視和反省成長過程中曾犯下過錯。
并布置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課后在本周隨筆中談反省懺悔后的感受。
強調:或許在我們說出隱藏在我們心底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的時候,我們羞愧難當、無地自容,但在我們將自己大白于眾人拷問完我們的靈魂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如釋重負、內心更和諧、人更真實,其實我們已經完成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和人格的升華。希望生活中的我們“一日三省吾身”!
第四環(huán)節(jié)課堂總結:
(一)、故事雖小,意義卻很深廣。讓人看到“文革”風云之一角,連狗都難以幸免。讓人看到“文革”對人的精神的傷害之深。
(二)、巴金是現(xiàn)代中國不多的文學大師、思想家之一,他以豐碩的文學成果以及一生坦蕩無瑕圣哲般高貴的人品,向世人證明了愛心的價值、真誠的偉大,以及天才的光芒,他的名字必將與魯迅等人一樣,長留青史,像北斗一樣在天空閃爍!讓我們記住這位老人并學習這位老人的不斷進取的精神和嚴于解剖自己靈魂的勇氣,鑄造一種坦誠真實的人格。
說課綜述:
以上是我對《小狗包弟》這篇課文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為目的,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既掌握了知識,又學會了方法,受到了教育??傊n堂設計時,我充分考慮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努力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設置問題,讓學生在探究、討論、交流中得到知識與能力的提升,獲得心靈的啟迪!
《小狗包弟》課堂實錄
一名愛崗敬業(yè)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性,作為高中教師就需要提前準備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講的知識能夠輕松被學生吸收,幫助高中教師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關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樣去寫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小狗包弟》課堂實錄”,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小狗包弟》課堂實錄展出巴金的圖像
師:這帳圖畫上的老人就是巴金,大家對巴金有所了解嗎?
生1:巴金代表作是《家》.
生2:巴金好像活了一百多歲。
師:正如剛剛那位同學所說巴金是位世紀老人,他一生歷經滄桑。在文章中他不僅飽受磨難,也經歷了一場心靈風暴,他被人們稱為“二十世紀中國的良心”,今天就讓我們一同志進這篇《小狗包弟》,感受巴金,體會“中國良心”的稱號。
昨天大家已經充分預習了這篇文章。
我們首先來回顧下這篇文章,作者給我們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
學生快速回顧全文
生:作者曾經養(yǎng)過一只小狗包弟,在文章期間怕惹禍上身把小狗送走的故事。
師:這位同學總結得很好,我想問問包弟是只怎樣的狗?
生1:可愛,充滿靈性。
師:非常的可愛,伶俐的一只小狗,還有沒有同學想補充一下?
生2:從它的行為動作可見它很愛主人。
師:對,包弟很喜歡主人,那么主人對它呢?喜歡嗎?
生(齊):喜愛。
師:這么一只伶俐可愛的小狗,最終的遭遇是什么?
生(齊):被送上解剖臺。
師:通過剛剛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伶俐可愛,頗受人們喜愛的小狗包弟最終卻被送上解剖臺的悲慘故事。
那么讀過這個故事的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呢?這個感受可以對文章中的一個詞或一句話做具體感受,也可以對整篇文章做整體感受。
生1:作者非常喜愛這只小狗,對把小狗送走這一事非常愧疚。在文章前面也可以體會到作者和妻子非常疼愛這只狗。
生2:縱觀全文這篇文章,語言句子很樸實,作者正是用這種很平淡的語言,真摯的描寫出了人和動物的感情。最后文章結尾部分寫到了文章,從人和動物的感情上升到人和人的感情。通過這篇文章對當時的人們表達一種情感,希望人們活得真實。
師:很好,首先從寫法上分析,巴金是樸實中見真情,接著講出由狗到人到人的一種升華。還有沒有?
生3: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到,狗對人是真誠的,忠實的,但是人卻隨時會因為自己的利益拋棄狗,看出人的無情。
師:這位同學看出人的無情,我們后面會對此做盡一步的分析
生4:表達了作者對包弟的懷念。
師:大家剛剛了解了這篇文章寫的是什么,很多同學也談了自身的感觸,有的同學從寫法上分析,有的同學從人性上分析,都說的非常好。
那么對這篇文章大家還有沒有什么疑惑呢?讀起來有什么障礙,不太懂的地方?
生1:第十段,最后一句話“我自己終于也變成了包弟,沒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運……”不明白作者為什么也變成了包弟?
師:這位同學不明白作者為什么受解剖,解剖自己是為了什么?
生2:第一段藝術家和狗的故事,若僅僅為了引出下文,用一兩句話介紹一下即可,為何要用這么一大段文字呢?
師:不明白除了包弟外為何還要講另一只小狗的故事,還有沒有?
生3:為什么那些小孩要打要殺小狗?
師:這位同學不明白為何在那時最應該喜愛小動物的孩子卻要殺小
狗,這是在一種怎樣的社會中才會產生的特殊現(xiàn)象。
生4:為何巴金一聽到小狗叫就會膽戰(zhàn)心驚?
師:喔,為何小狗一叫巴金一家就會恐慌,這樣一只小狗怎么會成為人們沉重的負擔?
師:同學們剛剛提了很多問題,老師初談時也有些疑惑,現(xiàn)在老師將我們師生的疑惑結合起來,大家看主要是不是這樣兩個問題,同學們還要些問題我們會在下面逐步解決。
1、小狗為何會讓一家人膽戰(zhàn)心驚?
2、巴金為什么要解剖自己?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請大家在文章中找,文章中有沒有答案。
具體看看在文中的哪幾段。
生:文章第七段中寫到“聽到包弟尖聲吠叫,我就膽戰(zhàn)心驚”“就害怕”
師: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小狗一叫我就害怕?文章有沒有直接寫到。
生1:第八段,當時我已經處于“半靠邊”狀態(tài)。
師:什么叫做“半靠邊”狀態(tài)。
生:已經被剝奪工作權利。
師:巴金已經被波及自身,證明他自己已經很危險了,有可能自身不保了。
生2:包弟的叫聲會把抄四舊的紅衛(wèi)兵引到家里來。
師:自己處境很危險了,包弟又可能會把紅衛(wèi)兵引來。那么巴金是不是自愿把包弟送走的?
生:不是
師:我們可以看出巴金送走包弟絕不是心甘情愿,而是出于文革的壓力。那么文革到底是個怎樣的社會會讓作者一家這么恐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另一只小狗的故事,也就是文章的第一段,請同學們齊讀藝術家遭遇,邊讀邊圈出其中的動詞。
生:讀。
師:這些描寫中用了哪些動詞?
生:揪,說,批,計,打,拖。
師:這些動詞,讓你覺得文革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生1:從側面揭示文革的恐怖,文革給人產帶來不安定的生活。
生2:可怕,暴力的社會。對人動不動就拳打腳踢。
生3:沒有法制,如果真的有罪應被送到公安局,而非被一群人胡亂打斗,還拖著他游街示眾,沒有尊嚴,沒有法制。
師:將人像物品一樣拖著游街示眾,人的臉面,尊嚴不再。其中有一個字“說”,“說”是什么意思?
生:沒有證據,想說什么就是什么。
師:沒有證據,完全是莫須有的罪名,屈打成招。什么是文革,這就是文革。
文革是這樣的恐怖,但是又和這只小狗有什么關系呢?
我們一齊看看包弟的來歷,它是一只什么種,有什么經歷。
生:是日本種的。
生:曾經有過一個瑞典主人。
師:這樣的經歷有沒有可能成為作者里通外國的罪證?
生:有。
師:大家現(xiàn)在可以理解一只小狗為何會把巴金一家弄得這么膽戰(zhàn)心驚了吧!
生:紛紛點頭。
師:剛剛有位同學問第一段在文章除了引子還有何作用。我們現(xiàn)在分析過了一起來解答它。
生:還有介紹背景之用。
師;歸納得很好,我們再看看第一段的小狗在全世界人都拋棄藝術家時,拋棄藝術家沒有?
生:沒有,對藝術家不離不棄,以死追隨。
師:可后面巴金對包弟呢?
生;一有危險馬上拋棄。
師:狗對人不離不棄,人卻拋棄了狗,這是……
生:對比。
師:很好,所以第一段除了引子、介紹背景還有狗對人,人對狗之間的對比作用。這位同學明白第一段的作用沒?
生:點頭。
師:我們解決了第一個問題,接下來我們看下面一個問題。
“巴金為什么要解剖自己?”我們剛剛分析了文革是那樣一個政治高壓恐怖的時代,那么大家能不能理解或原諒巴金送走包弟的行為。
生:能。
師:我想如果巴金自己也能理解自己的行為,他就會這么寫。“親愛的包弟啊!我雖然對你愛之深,但誰叫你生活在這樣一個是非不分的年代,你即是“抄四舊”的對象又有“里通外國”的嫌疑,我只能把你送走,我對你表示歉意,說聲對不起,這樣我的良心才安寧。”巴金是不是這么寫?
生:不是。
師;不是,那么我們一起來看看巴金怎么寫?
師:齊讀。
師:那么“巴金為什么要解剖自己?”請同桌的同學互相討論一下。
生:討論。
師:好,同學們剛剛討論得很熱烈,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鞍徒鸾馄首约旱降捉馄柿耸裁??”他為什么要解剖自己?
生:解剖小狗是解決它的身體,而解剖自己是解剖自己的思想,因為巴金把小狗送走感到內疚,慚愧,感到自己沒有能力保護小狗,所以解剖自己思想,在責備自己。
師:很好,責備自己,還有沒有同學補充。
生:因為面對這個殘酷的現(xiàn)實巴金無奈的把無辜的小狗送走解剖,因此懺悔,受到良心譴責,在解剖自己良心。
師:這位同學說過巴金解剖自己良心,巴金在解剖自己良心解剖出什么?解決出自己良心有什么問題,什么弱點。
生:回想起小狗連連作指,搖頭擺尾的樣子,對主人忠誠,但人不是這樣人為了利益可以拋棄最愛的東西。
師:人性不是這樣,文章有沒有直接話語。
生:讀“為了想保全自己拋棄心愛的小狗”。
師:因為想保護自己而拋棄別的東西,這是一種什么行為。
生:自私。
生:文章第一段。小狗來救藝術家,因為救他而死,現(xiàn)在巴金為了保全自己,卻將感情深厚的小狗送上解剖桌,小狗對自己忠誠,但自己沒有能力保護它,所以巴金到很羞恥。
師:這位同學說到巴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保護它,我們看一下,第一段中小狗保護了藝術家沒?
生:沒有
師:雖然小狗沒有保住藝術家,但是小狗撫慰了他,對他不離不棄,當所有認識的不認識的人都拋棄了藝術家,只有小狗在他身邊。我們再來看看巴金,他有沒有作出保護小狗的行動?
生:沒有
師:巴金沒有任何保護小狗的舉動,在只是有可能有危險的時候就馬上送走了小狗。
狗為了人可以奮不顧身,可是人一旦可能有危險就舍棄了小狗,作為巴金他確實應該感到羞恥!還有沒有同學補充。
生;巴金覺得自己懦弱,他在十年文革中逆來順愛。
師:什么叫逆來順愛?
生:忍受一切不公平,沒有任何反抗。
師:通過自己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巴金解剖什么,他在解剖自己的人性。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到底巴金人性上有什么弱點呢?
生1:自私、無情。
生2:逆來順受
生3:害怕惹禍上身,怯懦。
師:文章寫到這里即給我們講了一個小狗包弟的故事,又通過這個故事控訴了整個社會,同時又從自身找原因,解剖了自己人性上的弱點的弱點。就是剛剛大家說的:自私,怯懦,軟弱,不能擔當。通常來說文章寫到這里應該結束了,那么本文后三段又有什么作用呢?我想請一位同學起來朗誦文章第十一段。邊讀其他同學思考一下,你能不能在十一段內找到一個詞或短語,概括本段寫的景物的特點。
師:咱們同學能不能推薦一位同學。
生:(推薦)讀。
師:讀得很漂亮,不光普通話很標準。這位女同學在讀的時候還特意把聲音壓得很低沉,可見準確的把握住了這里巴金的哀痛、低沉的情感。我們看看這段話寫了一幅怎樣的景色?
生:衰敗,殘破。
師:這位同學用低沉的聲音讀出了這種衰敗,殘破的沉痛感。
很棒,特別是最后一句。
我們接著看,在這段中找到了這個概括景物特點的詞嗎?
生:是“夢”
師:為什么
生:作者開頭寫了十三主要五個月過去后我們仍然住在這個房子里,接著寫了現(xiàn)在的景和曾經的景的對比,體現(xiàn)一種物是人非,自己在這里看著物是人非的景仿佛做了一場大夢一般。
師:這位同學剛剛說了物是人非,我們看看人是非了,物是不是還是。
生:搖頭,也以不是曾經的物了。
師:物也已經不是原物了,人也已非,所以這里我覺得應是物人兩非。
再回到剛剛的題目上,其他同學也覺得“夢”字能概括出景物的特點?
生:我覺得不能,夢概括的不是景物的特點,不符合題目。
師:很好,夢更多是從巴金的情感態(tài)度,而我們題目主要看看這文章的景色。還有沒有同學有答案的
生:滿園的創(chuàng)傷。
師:作者在這里構建了一幅滿園的創(chuàng)傷是不是僅僅為了寫景?還有沒有所指?
生: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在這描繪這片情景,更多突顯自己的心情,除了對自己夫人的思念外,更多的是對送過包弟的懺悔,因為最后一句說,滿園的創(chuàng)傷保我的心又給的在油鍋熬煎。對自己愛人的思念不應該是種煎熬,他更多的是懺悔,而且十一段中指寫的景是一種衰敗毫無生機,失去希望的感覺,表達自己的愧疚之情。
師:很好。這位同學找到了十一段最后一句話,我們不禁覺得奇怪。
為何看到這“滿園的創(chuàng)傷”“我的心仿佛放又給放在油鍋里熬煎”呢?這句話有個“又”字,又有哪種含義。
生:再一次。
師:那么他前面因為什么熬煎過呢?
生:送走包弟。
師:小狗的慘死使我的心熬煎過了,這里為什么“滿園的創(chuàng)傷”的我的心又熬煎呢?
生思考中
師:剛剛有位同學著重強調了“我就這樣可恥的開始了十年浩劫中逆來順受的苦難生活”這里可以看出文革中巴金的生活態(tài)度都是怎樣的?
生:逆來順受
師:這種逆來順受造成的慘劇是不是只有包弟這一件。
生:不是,還有他的妻子。
師:除了包弟,還有他的妻子,可能還有更多,我們所有的人是不是只有巴金有這樣的人性弱點。
生:不是
師:我們這些普通人,因為人性弱點在潛意識間就變成了惡勢的推手和幫兇,那么這一切的一切都像大石頭一樣壓在巴金的心中久久不能釋懷,所以他說我的心又給放在油鍋里熬煎,而且這種熬煎不會終結,只有怎樣才能不熬煎呢?
生:一件件反思,一件件總結。
師:給我十年苦又作生活作總結,去還有心靈負債,這樣就形成了作者后期非常有名的《隨夢錄》。
師:人非圣賢,熟能無過在過錯面前有的人選擇掩示,有的人選擇忘卻。而巴金選擇的懺悔自我,解剖自己,我們不禁捫心自問,我們自己呢?當你犯錯時,你選擇的是什么?一個人只有在不斷反省中才能回歸良善,迫懲完善,否則就會冷漠,麻木,巴金通過一篇小狗包弟懺悔自我,呼喚良知,所以他無愧為二十一世紀中的良心。
無鬼為2003年感支中國十大人物。
接下來我想涌同學們再次感受巴金的偉大,一起談談他的頒獎詞。
生:讀。
師:今天我們一同學習了這篇小狗包弟,一同感受了巴金的偉大。也讓我領略到了同學們的風采。謝謝大家
《小狗包弟》課堂實錄3
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課件,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對教案課件的工作進行一個詳細的計劃,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順利!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狗包弟》課堂實錄3”,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師:家春秋沖滌激流,霧雨電響徹愛情。走進現(xiàn)代文學史你就能熟悉它的含義,一位世紀老人用他的巨擘般的雙手引領著我們走向一個美的殿堂,讓我們振奮。他也曾用自己的思考讓整個社會一起思考善和愛的力量,讓每個人精神震撼。今天這位老人又獨辟蹊徑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再次把我們引入到一個特別的世界,給我們講述一個“小狗包弟”的故事。
故事很簡單,同學們可不可以用簡潔的四字句概括這個故事的梗概,看看是只什么樣的狗,大家知道狗是忠義之物。
生⑴:相伴融洽、遭遇文革、放棄小狗、痛苦自悔
師:很好,是否有同學補充,或者說你覺得該使用那個詞更準確。
生⑵:在“遭遇文革”后加“為求自保”,可以體現(xiàn)作者情感;另外,“放棄”也不好,可用“忍痛割棄”。
師:好,這個同學說得好,在概括這個故事時既注意到了小狗的故事,同時也看到作者的心理情感變化的過程,同學們還有何補充嗎?
生⑶:我覺得在“痛苦自悔”后加上“自我反省”“勇敢認錯”和“表爾歉意”體現(xiàn)作者的目的。
生⑷:“表示”可以為“坦陳”。
師:同學們做得很好,不僅把握住文章的大意,在概括時能做到字斟句酌,其實平常的這種概括更能讓我們很快走近作者的世界。這個故事確也單純,小狗的故事給了我們一個印象,那就是小狗包弟是一只……
生⑸(搶答):一只可憐的小狗,且是一只命運悲慘的小狗。
師:確立如此,“可憐”“悲慘”這兩個詞很好,我們?yōu)槭裁磿羞@種感覺,“可憐”我們一般是相對于弱者,“悲慘”大多呈現(xiàn)我們的善者。小狗包弟怎樣呢,是善者嗎?不是說明理由,如果是能否找出論據。
眾看
生⑹:小狗包弟在作者筆下是“干干凈凈”“不停作揖”,這體現(xiàn)小狗的“可愛”也體現(xiàn)了“善良”;
(又補)還寫到“能每天清早守在房門口”“天天這樣,從不厭倦”,也說明小狗非常忠誠于主人,很通人性。
師(問):還有嗎?
生⑺:應該說還很乖巧,因為文章中寫到包弟知道“不出聲”,知道對自己不利。
生⑻:還應表現(xiàn)為與周圍人關系很好
文章說“兒子很高興”“不咬陌生人”“給朋友作揖”“愛人也喜歡”,這些也能說明小狗乖巧、可愛與善良
師:那么作者對小狗怎樣呢?
生⑼:也喜歡,文章說看見就笑,當有不好的時候就很擔心小狗的前途(眾笑)
師:也正是同學們說的那樣,那樣一個乖巧可愛而且善良忠誠的小狗,卻遭受如此不公待遇,確是可憐,悲慘;誰之過呢?
生﹙急不可待﹚:時代之過錯,文章中寫紅衛(wèi)兵上街抄四舊,是文革亂世造成小狗的命運悲劇。
師:小狗真是生不逢時﹙生笑﹚
師:如果小狗命運之錯在于時代,大家一定認可,但僅是如此嗎?我想小狗自己也有過錯,作者亦有吧!
生⑽:小狗無錯,如果錯了話,命運悲慘一說就變成罪有應得了?!采Α?/p>
師(一本正經):如果我堅持認為小狗有錯,同學們有何判斷,請再讀課文思考后來評述一番,好嗎?
(生讀)
生⑾:文章說到包弟是“日本種的小狗”,這與當時的社會要求相違背,應該是小狗遭厄的原因,或者說是過錯。
生⑿(補):還有一位瑞典的主人,在當時有媚外的嫌疑,顯然也是不合理的。
師:這理由對嗎?現(xiàn)在社會我們有時還專門去買外國所謂純種的寵物呢?甚至還以此為榮呢。
生⒀﹙嚴肅﹚:時代不同,小狗包弟的錯,錯在一個悖于理的時代,我看到有些書寫到那個時代的荒謬性。
師:很好,“?!弊钟玫煤苊?,“?!笔呛我??違背的意思,那個時代是個違背常理的時代,任何善的東西都是扼殺的,也許同學們看到電影也看到一些書籍,真像這個同學說的那樣,一個荒謬的時代也就注定小狗的命運,包弟無錯,錯在一個荒唐的時代;那么作者錯了嗎?
生⒁(憤憤):如此可愛的小狗,作者竟然割棄,我認為作者的錯是主要的,如果不送就不會有那樣的結局。
師:問題是不送行嗎?
生﹙補﹚:可以送給別人或者偏僻的地方去藏起來,像外國的電影里面說的那樣讓他自由也好的。
(眾笑):這時有誰愿意接受這樣的禮物呢?
師:對,在那個時代誰愿意接受呢?
生(漲紅臉):至少是作者太膽怯,太怕事,他可以去爭取去抗爭,…我說作者應該是自私才對。
師(笑):我也這樣認為,一個大作家一個名人竟然自家一條小狗也保護不了,可以說是自私,但同學們可以想,如果你是作者又會怎樣來做呢?
眾不語
師:有問題就去看文章,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大家不妨再看看文章,設身處地地想一想,你也許能另有說法?
生⒂:為了保護家人只好忍痛割棄,可以理解。
生⒃:那個時代誰都一樣,作者也不例外,國家領導人都不能幸免的,何況一只狗呢?
真是亂世人不如狗,(生和)是的
師:那么作者無錯了,錯也是那個時代的錯,對嗎?
生(異口同聲):對
師:作者既無過錯,但文章中作者認錯了嗎?如果有請找出文字來讀。
生讀
師:讀得怎樣呢,(挑一學生問)你怎么評價呢?
生⒄:沒有讀出認錯的情感,只是讀完了事。
師:該如何讀,你能否來給大家試讀一下。
生讀
師:怎么樣?有沒有那個再來做個評價,注意要看優(yōu)點?。ㄐΓ?/p>
生⒅:讀得好,節(jié)奏緩慢而語氣沉重,讓人感到作者內心的痛苦,可是語調高了些。
師:可否再讀?
生再讀,完了全體鼓掌。
師:讀文章實際上是一次觸摸作者心靈脈搏的機會,讀好了文章就等于扣住作者心弦的音符,剛才那個同學讀得好,主要是抓住了體現(xiàn)作者的懊惱的音符,大家能挑出來嗎?
生(齊口):“甩掉包袱”“解剖”“瞧不起”“羞恥”“逆來順受”“可恥”
師:可否再來讀一下?
生(齊讀)
師:好,同學們一篇好文章你們能讀出來就本身寫好了一篇文章。品讀作者,叩擊心弦,讀文讓我們讀到巴老逆來順受的一面,我們不妨再走入巴老的精神領域再次叩擊,看作者果真是個逆來順受之人嗎?如果不是,那么巴老又能給你一個什么印象?下面我們給同學們一些課外的文字,看看再來說。
師(展示)內容略(見教案設計中)
生⒆①(讀):巴金是一個一生追求光明正直的人
生②:勇敢而富有激情的人
生③:崇尚愛,關注社會,是一個有良知的人。
生④: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師:看來同學們都認真看了,剛才同學們的概括評價向我們展示一個真實的巴老,這位世紀老人用一生詮釋了正直激情和愛,并非逆來順受,那么為何要如此評說自己呢?
生⒇:從文章最后一段來看作者的認錯不僅不是逆來順受,相反體現(xiàn)了作者的勇敢和真實,他堅守社會的良知,對自己背叛朋友的行為進行無情的解剖。
又(舉手提問)解剖自己可以透視這個社會,一個人為的悲劇發(fā)生了,一個人可以去認錯,但錯誤背后的社會也是錯的,那么有誰來認錯呢?
師笑問: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先要想清楚怎樣才是讓社會認錯呢?
生⒇:我認為社會是屬于每個人的,只有喚醒每個人的意識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尚道準規(guī)范,才讓社會不出錯,要人人認錯是不可能的,其實我也不知道怎樣做到這一點。(笑)
師:那個同學有更好的辦法
生:像作者那樣的,可能是最好的方式
師(鼓勵):也正是這樣,社會過錯人人有責。但是人人有責就會變成人人無責,誰也不會去承擔過錯,更多的是我們看到一味指責社會,而我們的巴老是怎樣做的呢?我們不妨看看作者在那個社會他失去了什么,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我們知道還有誰能夠有資格指責這個社會呢?
生(七嘴八舌):有的說沒有了喜愛的小狗包弟;有的說沒有了親愛的愛人;有的說心愛的兒子也受了打擊;有的說自己也是備受折磨。
師:是的,在那個人不如狗社會里巴老失去了很多遭受了非人的待遇,但是我們的巴老沒有怨天怨地,也沒有憤世嫉睚眥必報,更沒有對社會失去信心而置身事外漠不關心,而是嚴肅的反思,用自已的勇氣、用自己的真實去引領我們、去感化我們、去教導我們,此時此刻,我們能感到巴老的精神力量,現(xiàn)在你們能再用一句話概括巴老給你的印象嗎?
生①:一個真正為“真”而活著的世紀老人。
生②:一個給我們帶來至真至愛至善的道德老人。
生③:一個永遠堅守社會良知的典范。
師:真是各有神采,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巴老的真實精神世界,我相信這個世界給我們在座的每個人留下的是精神上永久的震撼,讓我們一起永遠緊緊抓住這個老人的手。
布置作業(yè),寫一篇以“巴老的真世界”為題的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