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1724《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之四。
24《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之四
目標:
情意:感受、學習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知識:會讀會寫本課生字,理解積累本課重點詞語。
能力:結合課文的主要內容,說說課文表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的什么精神,初步學習總結中心思想。
重點:抓住紅軍戰(zhàn)士飛奪瀘定橋的言行,讓學生體會他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大智大勇的革命精神。
難點:通過對課文主要內容的理解,對人物言行的語句品味,來領會中心。
突破口:紅軍趕到瀘定橋,奪下瀘定橋時,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樣表現(xiàn)?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揭示課題
在1935年的中國大地上,發(fā)生了舉世聞名的長征。今天我們又要來學習一篇長征中的故事。
二、讀通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讀通課文。
2、交流朗讀。
3、出示瀘定橋,瀘定橋是一座怎樣的橋呢?看插圖。
4、課文是怎樣寫瀘定橋的,用[]括出自由朗讀,并說說瀘定橋的情況。
交流出示句子。
①橋險瀘定橋離水面有幾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鐵鏈組成的。兩邊各有兩根,算是橋欄,底下并排九根,鋪上木板,就是橋面,人走在上面搖搖晃晃,就像蕩秋千一樣?,F(xiàn)在連木板也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鐵鏈。
齊讀,讀出橋險的語氣。
②重要性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都是高山峻嶺,只有一座鐵索橋可以通過。
齊讀,讀出瀘定橋的重要性。
5、理清文章脈絡
①師:紅軍為了北上抗日,必須飛快地趕到瀘定橋,奪下瀘定橋。
②快讀,找到哪幾節(jié)寫了飛,哪幾節(jié)寫了奪。
出示:17、飛奪瀘定橋
╱╲
趕到奪下
交流:2-56-8
6、按事序分段。
三、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讀通了課文,并給課文分了段,這節(jié)課我們來深入學習課文。
二、自學課文
1、過渡:紅軍為了北上抗日,飛一樣地趕到瀘定橋,奪下瀘定橋,遇到了種種困難。紅軍遇到哪些困難呢?
2、下面分小組自學課文:
出示自學要求:
自讀課文,選擇完成:
★找到描寫困難的句子。(趕到,奪下~~~)
★★概括地說出遇到哪些困難。
★★★在此基礎上說說自己的感受。
出示填空:
趕到瀘定橋奪下瀘定橋
困難____________________
紅軍表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學
三、導學
組織交流,隨機點撥。
(一)飛:
①讀句并概括:
時間緊:時間只剩下二十多各小時了
路途遠:紅四團離瀘定橋還有二百四十里
路難行:漆黑的夜里,泥濘
天氣惡劣:天又下起雨來,把他們全身都淋透了。雨越下越猛,像瓢潑一樣,把兩岸的火把都澆滅了。
出示:
趕到瀘定橋
困難:時間緊,路遙遠,路難行,天氣惡劣,敵人增援
②師引:
紅軍戰(zhàn)士飛一樣地趕到瀘定橋,
1、時間緊
2、路難行
3、天氣惡劣
4、敵人增援
③談感受
奪:
①讀句并概括:
橋險:兩邊各有兩根,算是橋欄
水急:向橋下一看,真叫人心驚膽戰(zhàn)
敵狂:守城的兩個團的敵人
出示:
奪下瀘定橋
困難橋險,水急,敵狂
②感受:比以前更危險了。
③師引:
紅軍戰(zhàn)士在奪取瀘定橋時,同樣遇到了重重困難,
1、橋險
2、水急
3、敵狂
紅軍雖然遇到了,但他們毫不畏懼。
在課文第三節(jié)中有兩句重要的句子,快速找出,出示齊讀
搶在前面,是我軍戰(zhàn)勝敵人的關鍵。
齊讀1、2、3節(jié),說說為什么搶在前面是我軍戰(zhàn)勝敵人的關鍵?
師:如果不搶在敵人前面,紅軍就難以奪下瀘定橋。他們如何搶在敵人前面,趕到瀘定橋的呢?
(二)小組分角色朗讀,思考紅軍與敵人賽跑有幾個來回?
從戰(zhàn)勝敵人的決心使他們忘記了饑餓和疲勞開始到第五節(jié)結束。
1、回答:幾個來回?(3個)
2、出示填空,概括交流,然后兩組讀紅軍,兩組讀敵人。
敵人點起火把,紅軍也點起火把,與敵人賽跑。
敵人問紅軍哪個部分的,紅軍告訴敵人是碰上紅軍撤下的。
敵人停下宿營,紅軍冒雨摸黑前進。
(三)談感受
說表現(xiàn):
紅軍表現(xiàn):忘記,冒雨,踩著拿,背,帶,攀
穿過,沖進,搏斗
自由讀7、8節(jié),要讀出紅軍戰(zhàn)士的英雄氣概。
出示填空:
二十二位英雄(拿著)沖鋒槍、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
英雄們聽到黨的號召,更加奮不顧身,都箭一般地(穿過)熊熊大火,(沖進)城去,和城里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斗)。
指名讀填空,引讀第7、8節(jié)。
(四)揭示文章中心
出示:
課文記敘了紅軍奪取瀘定橋的經過,表現(xiàn)了紅軍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大智大勇的英雄氣概。
四、引申
1、發(fā)生在長征路上的故事非常多,在我們課文中已學過不少,請你說說看?
《大雪山》,《草地夜行》
出示:
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發(fā)生在65年前的舉世聞名的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革命戰(zhàn)爭史上驚動天地的創(chuàng)舉,是中國共產黨人在與困難和挫折作斗爭過程中譜寫的最為壯麗的英雄詩篇。紅軍長征的英雄業(yè)績,象征中華威、民族魂,它給后人留下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2、推薦課外讀物:
《山水狂飆》(作者:伍近先)(發(fā)資料)
《草地龍虎》(作者:陳宇)
《長征豐碑長征路尋勝》(作者:元麟)
《地球的紅飄帶》(作者:魏?。?/p>
《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或《西行漫記》(作者:哈里森索爾茲伯里)
3、介紹影片《長征》
一場悲壯慘烈的湘江之戰(zhàn)拉開了影片的序幕,因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中國工農紅軍被迫撤出江西蘇區(qū),突圍西征,此次由于湘江之戰(zhàn)的重創(chuàng),中央紅軍從86,000人銳減為3萬余人。在這危急時刻,已被剝奪軍權的毛澤東審時度勢,力挽狂瀾,經過通道轉兵、黎平會議,終于促成遵義會議的召開,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
在毛澤東的指揮下,中央紅軍再越婁山關,重占遵義城,取得了長征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接著毛澤東指揮紅軍四渡赤水河,巧奪金沙江,飛越大渡河,巧妙地擺脫了蔣介石軍隊的圍追堵截。翻越大雪山后,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共同北上。到達西康阿貝地區(qū)后,張國燾恃兵自重,公然分裂紅軍。面對危局,毛澤東等中央領導果斷率紅軍繼續(xù)北上。
1936年10月10日,紅軍三大主力部隊在甘肅東部勝利會師完成了偉大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板書設計:
17、飛奪瀘定橋
趕到瀘定橋奪下瀘定橋
困難時間緊,路遙遠,路難行橋險,水急,敵狂
天氣惡劣,敵人增援
紅軍表現(xiàn)忘記,冒雨,踩著拿,背,帶,攀
穿過,沖進,搏斗
小編推薦
24《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之六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4《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之六”,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24《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之六
教學要求
1.了解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的戰(zhàn)斗英雄業(yè)績。體會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激發(fā)學生熱愛紅軍戰(zhàn)士,向紅軍戰(zhàn)士學習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敘述的。
3.學會本課生字11個,生詞12個,會用關鍵,千鈞一發(fā)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記敘的。
教學難點
認識景物描寫與中心的關系。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大渡河沿岸的瀘定城西邊,有一座大渡河的鐵索橋。1935年5月,紅軍曾在這里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zhàn)斗。課文描寫的是中國工農紅軍飛奪瀘定橋的故事。
二、教師板書課題,釋題
1.什么叫飛?
2.什么叫奪?
3.看到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三、教師范讀課文
思考:想想紅軍為什么要奪取瀘定橋?
四、自讀課文,自學生字、生詞
1.讀課文,認生字。
2.查字典理解詞語。
五、檢查自學效果
1.讀生詞:(指名讀、自讀,同桌對讀。)
增援關鍵宿營鐵鏈手榴彈翻山越嶺山峽號召狼狽奔赴震耳欲聾千鈞一發(fā)
2.注意難寫、容易出錯的字:
鍵(字形)瓢(字形)召zh4o(讀音)
3.理解詞語。
關鍵:事物最緊要的部分,對情況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詭計:陰險狡猾的計策。
千鈞一發(fā):非常重的東西系在一根頭發(fā)上,比喻萬分危急。鈞:古代重量單位,一鈞合十五公斤。
六、再讀課文,把握文意
想想課文怎樣分段,哪些部分是描寫紅軍戰(zhàn)士奪橋的。請同學們提出不懂的問題。
第一段:(1自然段)寫北上抗日的紅軍要奪取瀘定橋。
第二段:(2自然段)我軍命令紅四團在29日早晨奪下瀘定橋。
第三段:(3~5自然段)寫紅四團與敵人援兵賽跑,像飛一樣行軍、先于敵人趕到瀘定橋。
第四段:(6~8自然段)紅四團英勇戰(zhàn)斗奪下瀘定橋。
第五段:(9自然段)寫紅軍主力渡過了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線。
七、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生詞。
2.練習朗讀課文。
課后小結:分段時第二自然段容易分錯,幾個詞理解起來有困難,如:千鈞一發(fā)、詭計
第二課時
一、談話,審題
板書課題:飛奪瀘定橋。課題中的飛奪什么意思?(速度快,時間急。)
二、通讀全文,把握中心
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文記敘了中國工農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奪取瀘定橋的戰(zhàn)斗經過。
三、分析段落
(一)自讀課文第一段,思考:
1.北上紅軍過大渡河、為什么非從瀘定橋走不可?(指導學生抓詞,抓句談體會。)
(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都是高山峻嶺,只有瀘定橋可以通過。)
重點詞:只有,唯一,除此以外沒有別的路。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渡河是天險?
理解:水流湍急,兩岸都是高山峻嶺。
3.小結:這段交待了時間、地點和人物,概括地寫出了大渡河是天險,點明了瀘定橋是必經之路,體現(xiàn)了飛奪的必要性。
4.教師板書:要北上飛奪瀘定橋。指導學生說出段落大意。
(二)學習第2、3、6自然段。
1.過渡語:紅軍不僅要奪瀘定橋,而且必須得飛快地奪取,這是為什么呢?
2.默讀2、3自然段,思考:什么是關鍵?為什么說搶在前面是我軍戰(zhàn)勝敵人的關鍵?
(關鍵就是事件最緊要的部分。)
3.討論:搶在敵人前面,是我軍取勝的關鍵。這是因為:①時間緊,路程遠。②地形險,敵兵援。
4.讀第6自然段。
①瀘定橋這個地方怎樣險?默讀,把這段分三層。
②用劃出描寫橋險的詞語,引導學生體會。
第一,橋太高,十多米;
第二,橋太簡陋,沒有欄,沒有橋墩,沒有木板;
第三,橋太晃,人走在上面像打秋千。
③用△劃出描寫水的詞語,引導學生體會。
第一,水深紅褐色;
第二,水勢急,像瀑布:傾瀉,沖,飛濺3米多高。
第三,水勢大,震耳欲聾。
④用()表示描寫城的詞語,引導學生體會。
敵人居高臨下,背靠著崇山峻嶺,且正堵住橋頭,早有準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板書:敵人借天險有恃無恐。
⑤有感情地朗讀第六節(jié)。教師小結:
瀘定橋這個地方這樣險,毛主席在《長征》詩中說:大渡橋橫鐵索寒,敵人已有兩個團兵力把守,如果援兵一到,敵人就會如虎添翼,我軍一個團要對付敵人兩個旅兩個團,敵眾我寡,要取得奪橋的勝利就不大可能了,因此我們必須趕在敵人援兵之前到達瀘定橋,必須飛速行軍。
(三)讀第4、5自然段。
思考:紅四團是怎樣趕在增援的敵人前面到達瀘定橋的?
①紅四團遇到了哪些困難?找出有關詞語、句子讀一讀。
阻擊的敵人擊潰
饑餓、疲勞忘記
暴雨冒著泥濘踩著
漆黑的雨夜點起火把
與增援的敵人賽跑
②紅軍怎樣和增援的敵人賽跑?
齊讀有關語句,讀出紅軍不怕困難,頑強斗爭的精神。
③我紅軍搶時間、爭速度的詞語
這段突出飛字,同樣的自然環(huán)境,同樣多的時間,為什么紅軍能搶先趕到瀘定橋?體現(xiàn)紅軍什么精神?
(機智、頑強、無畏。)
④指導學生說出第三大段段落大意。
(寫紅軍戰(zhàn)士與敵人搶時間、爭速度、飛速趕到瀘定橋。)
教師板書:困難重重,雨夜兼程。
課后總結:圍繞飛奪學習沒多大困難,同理解勝利的關鍵是什么,回答不完整。
第三課時
一、學習第四段
思考:紅四團發(fā)動總攻時,遇到哪些困難?他們是怎樣奪下瀘定橋的?
1.讀第6自然段,回答:紅軍奪橋有哪些困難?
2.敵借天險有恃無恐,奪橋戰(zhàn)斗十分激烈,作者寫了哪些人?重點寫的是誰?
3.作者重點描寫的是突擊隊22位英雄,這里的六個動詞用得非常準確,不好替換,不信你試試。
4.理解千鈞一發(fā),為什么大火燃起來是千鈞一發(fā)的時刻?(稍一遲疑就會功虧一簣,前功盡棄。鋪好的木板被燒掉,鐵鏈被燒紅,部隊就無法前進。)
5.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戰(zhàn)士們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教師板書:戰(zhàn)士英勇,不怕犧牲。
6.結果怎樣?狡狽什么意思?敵人逃跑時是什么樣?
7.指導朗讀,說出段意。
二、齊讀最后一段
1.浩浩蕩蕩是什么意思?
2.結尾告訴了我們什么?
板書:奪取瀘定,繼續(xù)長征。
文章頭尾是什么關系?文章開頭和結尾照應,使文章結構嚴謹。
3.說說段意。
三、通讀課文一遍
1.寫出各段段落大意。
2.指導學生具體說說課文按什么順序記敘的。
3.總結中心:贊揚紅軍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大無畏英雄氣概。
四、完成課后練習
1.填空,說說從填進去的詞語能看出什么?
2.指導造句。
用關鍵、千鈞一發(fā)造句。
課后小結:
在理解紅軍遇到那些困難時,概括起來有些困難,學習這種文章由于時代的差距,很多東西學生不能體會。
24《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之一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的教案。通常大家都會準備一份教案來輔助教學。這樣不僅拉進了學生與自己的距離,還讓學生學到了知識,你知道怎樣才制作一份學生愛聽的教案嗎?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4《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之一”,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24《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之一
教學目標:
1.按事情發(fā)展順序給課文分段,學習分析事件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2.照樣子填上適當?shù)脑~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6自然段。
4.能把奪橋的經過寫成200字左右的短文,并用上指定的詞語。
5.學習課文,了解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飛奪滬定橋戰(zhàn)斗英雄業(yè)績。體會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激發(fā)學生熱愛紅軍戰(zhàn)士,向紅軍戰(zhàn)士學習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分析事件概括中心思想。把紅四團奪橋的經過用指定的詞語寫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記敘文《飛奪滬定橋》。
滬定橋1706年建成,是四川和青海、西藏的交通要道。橋長100米,寬2.8米,高14.5米,是我國古老的鐵索橋之一。北上抗日的紅軍于1935年s月到達四川省滬定縣過大渡河。
滬定橋建在離水面幾十米高的大渡河上。滬定橋由13根鐵鏈組成,木板又被敵人抽掉了。河水波濤洶涌,水聲震耳欲聾。紅軍突擊隊22名戰(zhàn)士英勇頑強,與敵人激戰(zhàn)2個小時,奪下了滬定橋,為紅軍繼續(xù)北上抗日打通了道路。
二.討論分段默讀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紅軍戰(zhàn)士奪橋的。(68自然段)
從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紅軍戰(zhàn)士像飛一樣行軍的。(3一5自然段)
其余的寫了什麼(1、2自然段寫紅軍要奪橋)(9自然段寫紅軍奪橋后的結果)
全文可分五段:一(1)要奪橋二(2)命令奪橋三(3一5)飛速行軍四(68)奪橋五(9)奪橋后
三.自由讀課文審題.
飛:速度快,神速。
奪:攻占,攻打。
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要奪取滬定橋飛速趕到滬定橋奪取滬定橋渡過滬定橋分段
一(1)二(2一5)三(6一8)四(9)
四.學習第一段和第二段
1.默讀思考北上紅軍過大渡河為什么非從滬定橋走不可?
(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都是崇山峻嶺,只有滬定橋可以通過。只有,唯一,說明沒有其它道路可走。)
2.讀出必須過橋的堅定語氣。小結:這一段交代了時間、地點和人物,概括地寫出了大渡河是天險,點明了瀘定橋是必經之路,體現(xiàn)了飛奪的必要性。五、學習第三段默讀思考。
(1.戰(zhàn)勝敵人的關鍵是什麼?搶在敵人的援兵之前是奪下滬定橋的關鍵。
(2.紅四團要搶在敵人的前面趕到滬定橋遇到了哪些困難?用筆畫下描寫紅四團搶時間飛到滬定橋的詞語。
(3.讀句子體會描寫表現(xiàn)紅四團戰(zhàn)士精神的句子。不怕困難,機智,頑強斗爭的精神。讀出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堅定語氣。
(4.找出表示紅軍搶時間、爭速度的詞語。時間地點28日早上離滬定橋120公里28日晚7點鐘離滬定橋55公里29日早晨趕到滬定橋飛這段突出一個飛宇。同樣的自然環(huán)境,同樣多的時間,紅軍能搶先趕到滬定橋。紅軍戰(zhàn)士與敵人搶時間、爭速度,飛速趕到滬定橋,表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六.學習第四段
1.小聲讀,思考紅軍是怎樣攻克天險奪取滬定橋的?分幾層意思寫的?分四層①奪橋的困難(6自然段)②奪橋的經過(7、8自然段)
2.讀第六自然段。用~畫出奪橋有哪些困難?橋危險搖晃,象一樣水心驚膽寒城憑險固守
3.指導讀讀出滬定橋險情異常,使人害怕的語氣。
4.為什么要寫滬定橋的險?(突出紅軍奪橋的艱難,襯托出紅軍勇猛無畏的氣概。)
5.背誦第6自然段。
6.小聲讀,邊讀邊畫出總攻開始了紅四團是怎樣奮勇奪橋的?畫出動詞。
7.討論(看圖看文回答)團長和政委站,指揮號手們吹突擊隊拿著,背著,帶著,冒著,攀著一邊一邊(奮不顧身)穿過,沖進,搏斗。
8.攻天險表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什么精神?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奮不顧身大無畏
七.學習第五段默讀思考.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度作用?(和開頭相呼應,說明紅軍勝利完成了任務,取得了長征中又一次決定性勝利,繼續(xù)北上抗日)
八.讀課文,總結中心思想。課文記敘了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搶時間、攻天險奪取了滬定橋的過程。表現(xiàn)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九.指導課后作業(yè)
1.造句仍舊照舊,
仍舊。對岸的敵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來宿營。紅四團仍舊摸黑冒雨前進,終于在29日清晨趕到了滬定橋,把增援的兩個旅的敵人拋在后邊了。
奮不顧身奮勇直前,不顧生命。英雄們聽到黨的號召,更加奮不顧身,都箭一般地穿過熊熊烈火,沖進城去,和城里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zhàn)斗。
2.照樣子填上適當?shù)脑~語。接到(命令)奔赴(前線、戰(zhàn)場)消滅(敵人、蚊子、老鼠)取得(勝利、進步、成功)發(fā)動(總攻、群眾、機器)奪下(滬定橋、武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六自然段。指名讀評讀背誦2個人互相檢查
4.把紅四團奪橋的經過寫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要用上下面詞語。
滬定橋搖搖晃晃心驚膽寒震耳欲聾發(fā)起總攻震動山谷千鈞一發(fā)奮不顧身
將這些詞語排列一下先后順序,它們各用在什么方面?
描寫橋的搖搖晃晃;
大渡河水,心驚膽寒、震耳欲聾;
發(fā)起總攻,喊殺聲、槍炮聲震動山谷;
敵人放起大火,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聽到了黨的號召,奮不顧身,穿過熊熊大火,和敵人展開搏斗,勝利地奪下了滬定橋。
24《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之二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24《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之二”,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24《飛奪瀘定橋》
教學設計之二課題11、飛奪瀘定橋教學設想緊扣飛和奪進行教學。通過畫批、討論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含1個多音字)及12個新詞。
2、能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把課文分成幾部分,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背誦課文第6自然段。
4、了解中國工農紅軍在兩萬五千里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地經過,體會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教學重點抓住飛和奪,體會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教學難點結合課外資料,培養(yǎng)學生自主理解、感知課文的能力。電教手段投影、錄像等。教學時間三課時板書設計11、飛奪瀘定橋
搶時間攻天險
翻山越嶺冒槍彈
冒雨摸黑攀鐵鏈
賽跑奮不顧身教學過程教學意圖效果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學會本課生字詞。
一、出示課題,解釋飛和奪。
二、學習生字詞。
1、糾正讀音:
仍(rng)舊傾(qīng)瀉號召(zho)
奔赴(f)高山峻(jn)嶺擊潰(ku)
2、強調字形:
湍急關鍵瓢潑千鈞一發(fā)
3、理解字義及詞義:挺進關鍵詭計擊潰狼狽水流湍急
三、讀課文,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四、讀課文,說說文章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引導學生分段。
五、段朗讀課文。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紅軍戰(zhàn)士飛奪瀘定橋的經過,體會紅軍戰(zhàn)士的革命精神。
一、默讀課文:劃一劃,圍繞飛和奪,作者寫了哪些內容?
二、讀相關內容,小組進行討論。
紅軍戰(zhàn)士是如何搶時間、攻天險的?
三、細讀課文,體會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1、奪取瀘定橋的重要性:
(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都是崇山峻嶺,只有瀘定橋可以通過。只有、一座,說明沒有其他道路可走。)
2、讀出堅定的語氣,體現(xiàn)飛奪的必要性。
3、在飛奪瀘定橋的過程中,紅軍戰(zhàn)士遇到了哪些困難?
(1)、劃出描寫紅四團搶時間飛到瀘定橋的詞語。
(2)、找出紅軍戰(zhàn)士搶時間,正速度的詞。
(3)、找出困難,讀,體會。
4、為什么要寫瀘定橋的險?
5、討論學習奪的過程,劃出動詞。
攻天險表現(xiàn)紅軍戰(zhàn)士什么樣的精神?
四、讀全文,談體會。
第三課時:鞏固課文內容。
一、讀課文,講紅軍長征的故事。
二、聽寫本課詞語。
三、照樣字填寫詞語:
接到()奔赴()削滅()取得()發(fā)起()奪下()四、縮寫奪橋經過。五、完成語文練習冊。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識字的能力。
整體感知課文。
完成課后作業(yè)。
抓住重點,體會課文內容。
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讓學生踴躍發(fā)言,充分朗讀。
體會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突出紅軍戰(zhàn)士的英勇頑強。
向課外延伸。
鞏固所學內容。課后小結:
通過劃批、討論,學生能夠抓住重點句,理解課文內容,同時,學生還搜集到了許多資料,對理解文章內容有很大幫助。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人教版第十冊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
教研專題: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本文記述了北上抗日的紅軍奪取瀘定橋的戰(zhàn)斗經過,表現(xiàn)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課題中的“飛”“奪”兩字,把紅軍戰(zhàn)士奪取瀘定橋的神速、險奇形象地概括出來了?!帮w奪”既是對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又集中體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課文主要意圖:一是從紅軍飛奪瀘定橋的壯舉中受到革命英雄主義的熏陶和感染;二是體會課文的敘述順序。
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是精讀課文,第七單元以記事寫人文章為主,記敘革命前輩的事跡,
學習敘述事件,刻畫人物的寫作方法。經過一學年的學習,學生學會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疏通文章敘述事件的條理,對課題、關鍵詞句的理解,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也有一定的能力。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痹诮虒W中,以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主線,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們置身于其中。讓學生在良好、愉悅的狀態(tài)中讀、想、議、說、寫,班級討論交流,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本節(jié)課延續(xù)《豐碑》以“重走紅軍長征路”感悟紅軍精神的思路設計,讓不同程度的學生“讀進去,記得住,悟得到,用得出”,希望能讓學生得到一次精神的洗禮。
教學目標:
教養(yǎng)方面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正確讀寫:“湍急、高山峻嶺、增援、妄想、詭計、擊潰、心驚膽寒、紅褐色、震耳欲聾、瘋狂、政委、千鈞一發(fā)、號召、奮不顧身、浩浩蕩蕩、狼狽、奔赴”等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教育方面: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中國工農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的英雄業(yè)績,體會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從中受到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
發(fā)展方面:學會敘述事件,刻畫人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l.理解紅軍是怎樣搶時間、攻天險,奪下瀘定橋的。理解題目中“飛奪”含義。
2.學習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記敘的方法。
教具課件課前讓學生收集紅軍長征的歷史背景
課時2課時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了解時代背景,理清文章層次,歸納主要內容。
3、學習1-5自然段,解決“搶時間”的教學重難點。
一、揭題,質疑,解題(初次理解“飛奪”的意思),了解時代背景。
二、整體感知,疏通文章脈絡
1、初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音,思考:圍繞“飛奪瀘定橋”,課文主要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2、交流:課文按什么順序記敘,主要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3、借助生字詞和課題,概況主要內容。
三、質疑板書,對問題進行歸納,整理。
四、相機進入課文第1-5自然段的教學
1、第1自然段,了解起因,初識天險大渡河——瀘定橋四周環(huán)境
2、第2自然段,緊扣“搶在敵人前面,是我軍戰(zhàn)勝敵人的關鍵”,想像要完成任務的艱難(敵強、任重、時短、路遠、受阻)
3、第3自然段,重點理解“戰(zhàn)勝敵人的決心”、“索性”、“拋”等詞句,感悟紅軍不畏艱險、勇往直前,與敵人斗智斗勇的革命精神。
五、作業(yè)抄寫詞語,熟讀課文,了解事情的經過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結合課文,解決教學重難點“攻天險”;理解題目中的“飛”、“奪”是什么意思。
2、品讀文章語句,體會紅軍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一、復習導入
當你和戰(zhàn)友經歷了20多小時的急行軍,來到瀘定橋邊時,看到什么?
二、學習6-9自然段
1、自由朗讀,瀘定橋給你什么感覺?
*為什么這么說?品句讀句,體會橋險(鐵鏈、無板)、水急浪高、對岸敵狂
*出示文段“瀘定橋離水面……濤聲震耳欲聾”,朗讀想像,體會奪橋難
2、出示“守城的兩個團敵人……飛過來吧!”你聽懂敵人的話么?面對敵人的囂張氣焰,你怎么想?
(設計意圖:理解句子含義,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3、小組學習學習7-8自然段:讓敵人看看我們怎樣飛過瀘定橋的,請用小標題概括,梳理敘述攻天險的順序
4、匯報:紅軍怎樣攻奪天險?
5、哪個詞最能說明紅軍英勇頑強(“奮不顧身”),戰(zhàn)斗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個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出示文段
(1)二連擔任突擊隊……一邊鋪橋。
(2)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沖啊!
*千鈞一發(fā)是什么意思,能用其他詞語代替么?(迫在眉睫、十萬火急)
*黨的事業(yè)是指什么?最后的勝利是指什么?
(3)紅四團英勇地奪下了瀘定橋……決定性的勝利。
*學生寫作,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插圖,通過寫話,讓學生讀進去,記得住,寫得出;感悟紅軍精神品質,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得到不同的精神熏陶,把革命精神教育融入文字量化)
6、讓我們回到1935年,看看那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電影《飛奪瀘定橋》剪輯
7、匯報作戰(zhàn)經過:我們這樣攻橋……
(設計意圖:體會文章的寫作順序,讓學生讀進去,記得住,說得出)
8、學習第9自然段:師述前句,生續(xù)讀后句,結束教學
三、總結回應課題,再有感情讀一讀
1、加深對課題中“飛”“奪”的理解,體會紅軍精神
2、這篇課文按怎樣的順序寫?詳寫什么?略寫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學習了這課后,你有什么寫作收獲?
飛—搶時間路遠時短擊潰阻擊摸黑前進點火賽跑
奪—攻天險發(fā)起總攻突擊連沖橋頭激戰(zhàn)取得勝利
拿著、背著、帶著、冒著、攀著、一邊……一邊
四、作業(yè)摘抄語句,談感悟
板書飛奪瀘定橋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了解紅軍飛奪瀘定橋的經過。
3.學習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寫文章的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能力。
2.逐步培養(yǎng)學生敘述事情時能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記敘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了解紅軍飛奪瀘定橋的經過,學習紅軍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引導法、談話法。
(二)學生學法
自讀法、討論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l.理解紅軍是怎樣搶時間、攻天險,奪下瀘定橋的。
2.學習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記敘的方法。
(二)難點
通過讀課文,理解題目中飛奪含義。
(三)疑點
我軍為什么要飛奪瀘定橋?
(四)解決辦法
先引導學生初讀課文,理解飛奪的含義,然后結合重點字詞,通過理解語言文字分別理解是怎樣搶時間、攻天險的,還可結合看錄像,體會任務的艱巨,在全文學完后,再歸納寫作方法。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教師首先介紹時代背景,為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做好鋪墊,然后從整體入手理清文章條理,精讀課文時,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歸納小結,共同探究,交流匯報時相機進行朗讀指導,最后回到整體,提煉寫法。
(二)學生活動設計
課前動手搜集資料,課上通過初讀了解故事梗概,精讀時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通過不同形式的讀的訓練,達到理解深入,表達清楚,課后交流感受,共同提高。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大渡河沿岸的瀘定縣城西邊,有一座橫跨大渡河的鐵索橋。1935年5月,紅軍曾在這里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zhàn)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4課。(板書課題)
(二)結合課文前的自學要求,自讀課文
1.初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音,通過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一些生詞的意思。
2.細讀課文,思考:
(1)紅軍為什么要奪取瀘定橋?
(2)圍繞飛奪瀘定橋,課文主要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檢查讀課文情況。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及時糾正字音。
3.回答自學中的兩個問題。
(l)說說紅軍為什么要奪取瀘定橋?
(結合課文第l自然段的有關文字,也可結合有關的背景資料。)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搶時間、奪天險。)
(四)質疑問題
1.再讀課文,記錄下不懂的內容。
2.全班交流提出的問題,師生共同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出幾個大問題。
(1)飛奪瀘定橋題目中飛、奪究竟是什么意思?
(2)我軍為什么要飛奪瀘定橋,他們是怎么飛奪的?
第二課時
(一)交待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
采用自讀、自悟的方法自學課文,解決上節(jié)課大家提出的問題。(出示題目)
(二)討論、交流,解決重、難點
1.自讀課文,思考上節(jié)課提出的兩個問題。
2.小組討論,互相交流。(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學習動態(tài)。)
3.交流討論結果:
(1)交流題目中飛、奪的含義。
(教師要注意引導,結合學生的回答,概括出飛就是搶時間,奪即為攻大險。教師板書:搶時間、攻無險。)
(2)交流飛奪瀘定橋的原因。
①學生先結合第1自然段和預習中學到的知識來談。
(重點抓兩方面:一、瀘定橋是北上抗日的必經之路;二、結合石達開的事例,理解我軍如果不及時奪橋也可能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②結合第2.3自然段談?chuàng)寱r間的原因。
(引導學生概括出:時間緊、路程長這兩點,教師結合學生回答板書:20多小時、120公里。)
3.交流我軍究竟是怎么飛奪瀘定橋的?
(l)結合第4、5自然段,談談我軍究竟是怎么搶時間的。
(主要概括出:不顧吃飯、冒雨前進、點火賽跑。)
(2)可追問,搶時間的結果怎么樣?
(可重點抓拋字體會我軍行軍之快,進一步體會紅軍戰(zhàn)士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3)感情朗讀第4、5自然段。
(提示學生把紅軍勇于克服困難,善于和敵人作戰(zhàn)的精神表現(xiàn)出來。)
(4)結合第6自然段,談談為什么奪瀘定橋是攻天險?
(可從這一段的最后一句話入手,提問:他們?yōu)槭裁催@樣說?然后引導學生從自然條件和人為因素兩方面來談奪橋的艱難,重點抓紅褐色、浪花三米多高、濤聲震耳欲聾、抽木板、筑好工事等詞。)
(5)結合第7、8自然段,談談我軍是怎樣攻下天險的?
(可先看錄像,然后再讓學生聯(lián)系語言文字談感受,體會紅軍奮不顧身的精神。)
(6)感情朗讀第4、5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理清課文條理,進行小練筆
1.回顧課文,想一想,課文圍繞飛奪瀘定橋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2.師小結:按事情發(fā)展順序來寫是記事文章常用的一種方法。
3.練習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寫一件小事。
(四)指導字形
1.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說說準備怎樣記住這些生字。
2.全班同學自由選擇最易寫清的字,練寫兩遍。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預習下一課。
24《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之三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24《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之三”,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24《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之三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正確讀寫:湍急、高山峻嶺、增援、妄想、詭計、擊潰、心驚膽寒、紅褐色、震耳欲聾、瘋狂、政委、千鈞一發(fā)、號召、浩浩蕩蕩、狼狽、奔赴等詞。
2、讀懂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了解時代背景,理清文章層次。
一、揭題,了解時代背景。
1、《飛奪瀘定橋》關鍵詞是什么?飛、奪各是什么意思?
2、簡介時代背景。
瀘定橋在四川瀘定縣大渡河上,1706年建成,是四川西康的交通要道。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紅軍來到大渡河邊。這里水流太急,不能架橋,渡口只有幾只小船,往返一次就需要幾十分鐘,幾萬紅軍如果只靠這幾只小船來渡河,要用多少天??!能否及時度過大渡河,對紅軍至關重要,關系到紅軍能否北上抗日,關系到紅軍的生死存亡,關系到中國革命的前途和命運。為了迅速渡河,粉碎國民黨反動派妄想把紅軍消滅在大渡河邊的陰謀,必須火速奪下瀘定橋。
二、檢查預習。
1、生字詞:撤che召zhao讀音
關鍵、千鈞一發(fā)、水流湍急、詭計、震耳欲聾的意思。
2、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重點寫的什么內容?
3、小組討論,理清層次。
第一部分(1),講紅軍北上抗日,必須奪下瀘定橋。
第二部分(2),講紅四軍團接到奪下瀘定橋的命令。
第三部分(35),講紅軍跟敵人的援兵搶時間,趕在前邊到達瀘定橋。
第四部分(68),講紅軍英勇奪下瀘定橋。
第五部分(9),講紅軍主力順利度過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線。
文章是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寫的,層次清楚,重點突出。但是,文章只要按起因、經過、結果的結構來分,也可以。
三、同桌朗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結合課文,理解題目中的飛、奪是什么意思。我軍為什么要飛奪,是怎么飛奪的?
2、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一、指導自學,討論交流。
1、自讀課文,討論有價值的問題。
2、交流:A、飛奪瀘定橋題目中的飛、奪是什么意思?
B、我軍為什么要飛奪瀘定橋?他們究竟是怎么飛奪的?
二、小組討論,教師點撥。
1、題目飛奪的含義。
飛就是搶奪,奪就是攻下天險。飛奪就是神速地,像飛一樣地攻下天險。
2、交流飛奪的原因。
A、結合時代背景理解:只有說明瀘定橋是紅軍北上抗日的必經之路,所以紅軍北上必須奪下瀘定橋。讀讀第一自然段。
B、讀讀第二自然段,弄清搶時間的原因。
(1)哪句話直接告訴我們,畫下來。
(2)搶在前面,是我軍戰(zhàn)勝敵人的關鍵。畫出有關詞語。板書:20多小時,120公里。
3、我軍究竟是怎樣飛奪瀘定橋的?
A、默讀第4、5自然段,思考:紅軍戰(zhàn)士是怎么搶時間到達瀘定橋的。紅軍戰(zhàn)士在夜間行軍時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么克服的?
(1)、分別用和~~~~畫出有關句子。
(2)、理解困難、克服:
困難:A、饑餓和疲勞B、對岸敵人出現(xiàn)火把C、下雨火把被澆滅。
克服:A、不顧吃飯B、冒雨前進C、點火賽跑D、智斗敵人E、敵宿營,我照進。
B、畫出我軍搶時間的詞。
拋說明紅軍在搶時間,搶在敵人援兵前面到達瀘定橋。
(1)、在這樣艱難的環(huán)境下,紅四軍團的戰(zhàn)士們?yōu)槭裁茨軐橙藪佋诤竺?,搶先到達瀘定橋?(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
(2)、讀第6自然段,說說為什么奪瀘定橋是攻天險?
讀有關詞句。
(3)、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敵人為什么這樣說?這里的飛和題目中的飛意思一樣嗎?
敵人喊的飛指飛行,題目中的飛表示神速,極快。這里的飛說明敵人憑借天險瘋狂的態(tài)度,暗示紅軍戰(zhàn)士想過橋,除非能插上翅膀,否則,決不可能。
(4)、讀7、8自然段,談談我軍是怎樣攻下天險的瀘定橋的?
畫出奪橋動作的詞(拿著、背著、帶著、冒著、攀著、沖到、穿過、沖進、搏斗)
敵人在橋頭放起火來,為什么稱當時為千鈞一發(fā)紅軍是怎么做的?畫出有關詞語。
千鈞一發(fā):千鈞重量系在一根頭發(fā)上,比喻情形極其危險。突出隊員剛沖到對岸,敵人在橋頭放起大火,突擊隊員被大火包圍,形勢萬分危險的時刻。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總結全文
1、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件什么事?緊扣文章題目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后寫什么?
2、談談學習了紅軍戰(zhàn)士飛奪瀘定橋的英雄事跡后自己的感受。
四、鞏固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思想感情,琢磨表達方法。
24《飛奪瀘定橋》教學片斷反思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老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編寫一份教案。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24《飛奪瀘定橋》教學片斷反思》,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24《飛奪瀘定橋》教學片斷反思[課例]
一、要介紹歷史背景,教師板書瀘定橋
二、講授新課
(一)通讀全文弄清瀘定橋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況。
1、出示思考題。
A瀘定橋架在什么地方?這是座什么樣的橋?
B紅軍為什么要奪瀘定橋?
2、學生自讀全文,找出有關語句作上記號并讀一讀。
3、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板書略)
4、教師小結。
為了取得長征的勝利,為了北上抗日,紅軍必須用飛一樣的速度跟敵人搶時間,同時必須把瀘定橋從敵人手中奪過來。
板書
飛奪把課題補充完整。
(二)學生齊讀全文,了解奪橋戰(zhàn)斗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和結果。
1、教師出示思考題(思考題略)
2、學生按照上述提示學習課文,教師講述飛奪及奪取瀘定橋的關鍵。
3、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有關句子。
4、引導學生想象,體會紅軍勇敢、機智、頑強。
5、出示教學掛圖,指導學生看圖,體會紅軍奪橋的艱難,找出課文有關語句讀一讀。
6、理解課文逼真、形象描述突擊隊員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句子。
7、指名按照提綱復述
(三)教師小結全文
[反思]
一、審讀題目促思維
在學生預習課文,掌握字詞的基礎上教師進行講讀分析,先板書瀘定橋三字,設問:
瀘定橋架在什么地方?它是座什么樣的橋?紅軍為什么要奪瀘定橋?
利用上述問題促進學生思維,并小結:為了取得長征的勝利,紅軍必須用飛一樣的速度跟敵人搶時間,同時必須從敵人手把瀘定橋奪過來。
二、板書要點助理解
理解作者思路和課文的段落層次是閱讀的基本要求。本文緊扣課題中的飛奪展開故事情節(jié),圍繞飛奪依次講了為什么飛奪怎樣飛奪飛奪的結果。教學時根據(jù)課文敘述的先后順序,要求學生通讀全文,了解奪橋戰(zhàn)斗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和結果,并引導學生質疑。
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同時教師予以講解指導。講讀課文時從時間緊路途遠敵我雙方賽跑三個方面弄懂搶時間這部分的內容,從橋險峻敵猖狂紅軍勇三方面弄清攻天險這部分的內容,同時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逐一板書,借助板書,借助板書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線索,理解課文內容。
三、精讀重點悟中心
飛奪二字是課文中的重點詞語,也是對課文中搶時間攻天險這兩個重點段落的高度概括,同時最能體現(xiàn)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頑強戰(zhàn)斗、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因此在教學時要緊扣重點段落、解難釋疑,幫助學生領悟課文中心。
教學搶時間一段,先要求學生明確搶時間的原因和要求。其次要求學生了解紅四團行軍途中所遇到的困難,冒雨行軍一段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回想當時當?shù)氐那榫埃约由顚t軍戰(zhàn)士崇高品德的認識。同時設置如下思考題:紅軍在行軍途中遇到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大雨澆滅了火把,敵人宿營了,紅軍為什么還繼續(xù)前進,這說明了什么?
因此領悟紅軍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
攻天險一段,具體要求學生理解紅軍攻奪瀘定橋的經過,指導學生按照:發(fā)起總攻二十二位英雄冒著炮火前進三連戰(zhàn)士邊前進邊鋪橋勇士們穿過熊熊烈火消滅守橋的敵軍這一過程進行創(chuàng)造性復述,從而體會紅軍戰(zhàn)士頑強戰(zhàn)斗、不怕犧牲的崇高品德。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達到領悟文章中心的目的。
飛奪瀘定橋
教學目標:
1、讀懂重點詞句,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紅軍飛奪盧定橋的經過,學習紅軍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3、體會按一定順序記敘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紅軍是怎樣搶時間、攻天險,奪下瀘定橋的。學習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記敘的方法。
教學難點:
激發(fā)學生對紅軍的崇敬之情。
教具準備:
小黑板重點字詞。大渡河的圖片。資料及有關紅軍長征的資料。
教法學法:
講授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大渡河沿岸的瀘定區(qū)西邊,有一座大渡河的鐵索橋。1935年5月,紅軍曾在這里與國名黨反動派進行一場激烈的戰(zhàn)斗,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去學習當年紅軍戰(zhàn)士是怎樣搶時間、攻天險,奪下瀘定橋的。
板書課題:飛奪瀘定橋
釋題 什么叫飛?什么叫奪?看到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師歸納整理
1.為什么奪,為什么飛奪。
2.怎樣飛,怎樣奪?
3.飛奪結果如何?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盡情的讀課文,可輕聲讀,放聲朗讀,也可獨自讀,小組合作讀。
要求:(1)讀準字音,理解新詞,讀通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難懂的句子多讀幾遍。生字新詞可利用工具書來解決。
(2)讀了課文你從課文里面知道了什么?
2、再讀課文出示小黑板填空
文章講的是:(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誰),(干什么)的事。(小組合作交流)
三、研讀瀘定橋的情況
找找課文哪些段落是寫瀘定橋的?
第一、第五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哪些詞語寫了大渡河的險?
第五自然段寫了橋的哪些地方? 橋上,橋下,對岸
通過學習研究出橋的險。
有感情的讀一、第五自然段,要讀出橋的險。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紅軍在飛奪瀘定橋的過程中為什么要飛,為什么要奪?繼續(xù)學習飛奪瀘定橋。
紅軍要奪瀘定橋為什么要飛?研究怎樣飛?
(一)學習搶時間部分(2至4自然段)板書:搶時間。
1.紅軍在飛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怎樣克服?
(1)敵人的阻擊 擊潰
(2) 饑餓疲勞 不顧
(3)天雨路滑點火把與敵人賽跑
2.你佩不佩服紅軍戰(zhàn)士的這種精神,佩服什么?
紅軍為什么能神速的飛?你想對他們說什么?
3.有感情的朗讀2至4自然段。讀出對紅軍戰(zhàn)士的敬佩之情。
二、研究怎樣奪
1.師引述瀘定橋的結構,渲染氣氛。
2.讀課文5至7自然段學習奪橋的過程,理清奪橋的過程。看看他們是怎樣攻天險,板書:攻天險。
發(fā)起總攻二連突擊,三連鋪橋穿過大火與敵人搏斗奪下瀘定橋。
那些句子使你感動?有感情的朗讀。
3.這一段主要寫奪橋,但作者花大量筆墨寫橋,為什么?
三、最后結果如何?
紅四團的戰(zhàn)士們英勇奪下瀘定橋,取得長征途中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紅軍主力浩浩蕩蕩奔赴抗日最前線。板書:奪勝利。
又說明什么?
結尾與開頭有什么關系?
學習最后一自然段,這一自然段寫了什么?
浩浩蕩蕩什么意思?
四、總結升華主題
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想對紅軍戰(zhàn)士說什么?你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什么?
五、作業(yè)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復述課文
板書設計:
飛奪瀘定橋
搶時間
攻天險 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奪勝利
《飛奪瀘定橋》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飛奪瀘定橋》”,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飛奪瀘定橋
教案示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反復朗讀課文,對課文內容做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大渡河沿岸的瀘定縣城西邊,有一座橫跨大渡河的鐵索橋。1935年5月,紅軍曾在這里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zhàn)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4課飛奪瀘定橋。(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讀準生字讀音,通過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一些生詞的意思。
高山峻嶺:峻,山高而且陡峭。高山峻嶺指又高又陡的山嶺。近義詞:崇山峻嶺。
增援:增加人力物力,用來支援。
詭計:陰險狡猾的計策。近義詞:陰謀、奸計。
關鍵:指事物中起轉折關聯(lián)作用的部分,或者對事物發(fā)展變化起決定作用的環(huán)節(jié)。本課指對奪取戰(zhàn)斗勝利起決定性作用的環(huán)節(jié)。
擊潰:打垮,打散。課文中是把敵人打垮、打敗的意思。
索性:干脆,直截了當。
心驚膽寒:心里非常害怕。
震耳欲聾:聲音很大,就像要把耳朵震聾似的。
千鈞一發(fā):鈞,古代重量單位,一鈞為三十斤。發(fā),指頭發(fā)。千鈞。(三萬斤)的重量系在一根頭發(fā)上,比喻形勢萬分危急。
奮不顧身:奮勇向前,不顧惜生命安全。
狼狽: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樣子。這里指敵人遭到慘敗的樣子。
浩浩蕩蕩:原意是水勢盛大的樣子,課文中指隊伍雄壯,氣勢浩大。
天險:天然形成的險要地方。
工事:作戰(zhàn)時,軍隊為了發(fā)揮火力,保護自己而修建的建筑物。
水流湍急:水流得很急。
奔赴:緊趕急跑。
2.再讀課文,思考:
(1)紅軍為什么要奪取瀘定橋?
(2)圍繞飛奪瀘定橋,課文主要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檢查讀課文情況。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及時糾正字音。)
3.回答自學中的兩個問題。
(l)說說紅軍為什么要奪取瀘定橋?
(結合課文第l自然段的有關文字,也可結合有關的背景資料。)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搶時間、奪天險。)
(四)質疑問題
1.再讀課文,記錄下不懂的內容。
2.整理歸納問題。
(1)飛奪瀘定橋題目中飛、奪究竟是什么意思?
(2)我軍為什么要飛奪瀘定橋,他們是怎么飛奪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采用自讀、自悟的方法自學課文,解決上節(jié)課大家提出的問題。(出示題目)
(二)討論、交流,解決問題
1.自讀課文,思考上節(jié)課提出的兩個問題。
2.小組討論,互相交流。
3.交流討論結果:
(1)交流題目中飛、奪的含義。
飛就是搶時間,奪即為攻大險。
(2)交流飛奪瀘定橋的原因。
①學生先結合第1自然段和預習中學到的知識來談。
一、瀘定橋是北上抗日的必經之路;二、結合石達開的事例,理解我軍如果不及時奪橋也可能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②結合第2.3自然段談?chuàng)寱r間的原因。
時間緊(20多小時),路程長這兩點(120公里)
3.交流我軍究竟是怎么飛奪瀘定橋的?
(l)結合第4、5自然段,談談我軍究竟是怎么搶時間的。
不顧吃飯、冒雨前進、點火賽跑。
(2)可追問,搶時間的結果怎么樣?
(可重點抓拋字體會我軍行軍之快,進一步體會紅軍戰(zhàn)士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3)感情朗讀第4、5自然段。
(4)結合第6自然段,談談為什么奪瀘定橋是攻天險?
(可從這一段的最后一句話入手,提問:他們?yōu)槭裁催@樣說?然后引導學生從自然條件和人為因素兩方面來談奪橋的艱難,重點抓紅褐色、浪花三米多高、濤聲震耳欲聾、抽木板、筑好工事等詞。)
(5)結合第7、8自然段,談談我軍是怎樣攻下天險的?
(6)感情朗讀第4、5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理清課文條理,進行小練筆
1.回顧課文,想一想,課文圍繞飛奪瀘定橋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2.小結:按事情發(fā)展順序來寫是記事文章常用的一種方法。
3.練習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寫一件小事。
(四)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預習下一課。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教師首先介紹時代背景,為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做好鋪墊,然后從整體入手理清文章條理,精讀課文時,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歸納小結,共同探究,交流匯報時相機進行朗讀指導,最后回到整體,提煉寫法。在解決教學重難點時,先引導學生初讀課文,理解飛奪的含義,然后結合重點字詞,通過理解語言文字分別理解是怎樣搶時間、攻天險的,還可結合看錄像,體會任務的艱巨。
2《飛奪瀘定橋》
老師在上課時經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2《飛奪瀘定橋》》,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飛奪瀘定橋》教學目標:
1.按事情發(fā)展順序給課文分段,學習分析事件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2.照樣子填上適當?shù)脑~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6自然段。
4.能把奪橋的經過寫成200字左右的短文,并用上指定的詞語。
5.學習課文,了解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飛奪滬定橋戰(zhàn)斗英雄業(yè)績。體會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激發(fā)學生熱愛紅軍戰(zhàn)士,向紅軍戰(zhàn)士學習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分析事件概括中心思想。
把紅四團奪橋的經過用指定的詞語寫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記敘文《飛奪滬定橋》。
滬定橋1706年建成,是四川和青海、西藏的交通要道。橋長100米,寬2.8米,高14.5米,是我國古老的鐵索橋之一。北上抗日的紅軍于1935年s月到達四川省滬定縣過大渡河。
滬定橋建在離水面幾十米高的大渡河上。滬定橋由13根鐵鏈組成,木板又被敵人抽掉了。河水波濤洶涌,水聲震耳欲聾。紅軍突擊隊22名戰(zhàn)士英勇頑強,與敵人激戰(zhàn)2個小時,奪下了滬定橋,為紅軍繼續(xù)北上抗日打通了道路。
二.討論分段
默讀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紅軍戰(zhàn)士奪橋的。(68自然段)
從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紅軍戰(zhàn)士像飛一樣行軍的。(3一5自然段)
其余的寫了什麼(1、2自然段寫紅軍要奪橋)
(9自然段寫紅軍奪橋后的結果)
全文可分五段:一(1)要奪橋
二(2)命令奪橋
三(3一5)飛速行軍
四(68)奪橋
五(9)奪橋后
三.自由讀課文
審題.
飛:速度快,神速。
奪:攻占,攻打。
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
要奪取滬定橋
飛速趕到滬定橋
奪取滬定橋
渡過滬定橋
分段
一(1)
二(2一5)
三(6一8)
四(9)
四.學習第一段和第二段
1.默讀
思考北上紅軍過大渡河為什么非從滬定橋走不可?
(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都是崇山峻嶺,只有滬定橋可以通過。只有,唯一,說明沒有其它道路可走。)
2.讀出必須過橋的堅定語氣。
小結:這一段交代了時間、地點和人物,概括地寫出了大渡河是天險,點明了瀘定橋是必經之路,體現(xiàn)了飛奪的必要性。
五、學習第三段
默讀思考。
(1.戰(zhàn)勝敵人的關鍵是什麼?搶在敵人的援兵之前是奪下滬定橋的關鍵。
(2.紅四團要搶在敵人的前面趕到滬定橋遇到了哪些困難?用筆畫下描寫紅四團搶時間飛到滬定橋的詞語。
(3.讀句子體會描寫表現(xiàn)紅四團戰(zhàn)士精神的句子。
不怕困難,機智,頑強斗爭的精神。
讀出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堅定語氣。
(4.找出表示紅軍搶時間、爭速度的詞語。
時間
地點
28日早上
離滬定橋120公里
28日晚7點鐘
離滬定橋55公里
29日早晨
趕到滬定橋
飛
這段突出一個飛宇。同樣的自然環(huán)境,同樣多的時間,紅軍能搶先趕到滬定橋。紅軍戰(zhàn)士與敵人搶時間、爭速度,飛速趕到滬定橋,表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六.學習第四段
1.小聲讀,思考
紅軍是怎樣攻克天險奪取滬定橋的?分幾層意思寫的?
分四層
①奪橋的困難(6自然段)
②奪橋的經過(
7、8自然段)
2.讀第六自然段。用~畫出奪橋有哪些困難?
橋
危險
搖晃,象一樣
水
心驚膽寒
城
憑險固守
3.指導讀
讀出滬定橋險情異常,使人害怕的語氣。
4.為什么要寫滬定橋的險?
(突出紅軍奪橋的艱難,襯托出紅軍勇猛無畏的氣概。)
5.背誦第6自然段。
6.小聲讀,邊讀邊畫出總攻開始了紅四團是怎樣奮勇奪橋的?畫出動詞。
7.討論(看圖看文回答)
團長和政委
站,指揮
號手們
吹
突擊隊
拿著,背著,帶著,冒著,攀著
一邊一邊
(奮不顧身)穿過,沖進,搏斗。
8.攻天險表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什么精神?
不畏艱險
勇往直前
奮不顧身
大無畏
七.學習第五段
默讀思考.
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度作用?
(和開頭相呼應,說明紅軍勝利完成了任務,取得了長征中又一次決定性勝利,繼續(xù)北上抗日)
八.讀課文,總結中心思想。
課文記敘了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搶時間、攻天險奪取了滬定橋的過程。表現(xiàn)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九.指導課后作業(yè)
1.造句
仍舊照舊,
仍舊。
對岸的敵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來宿營。紅四團仍舊摸黑冒雨前進,終于在29日清晨趕到了滬定橋,把增援的兩個旅的敵人拋在后邊了。
奮不顧身奮勇直前,不顧生命。
英雄們聽到黨的號召,更加奮不顧身,都箭一般地穿過熊熊烈火,沖進城去,和城里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zhàn)斗。
2.照樣子填上適當?shù)脑~語。
接到(命令)
奔赴(前線、戰(zhàn)場)
消滅(敵人、蚊子、老鼠)
取得(勝利、進步、成功)
發(fā)動(總攻、群眾、機器)
奪下(滬定橋、武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六自然段。
指名讀
評讀
背誦
2個人互相檢查
4.把紅四團奪橋的經過寫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要用上下面詞語。
滬定橋
搖搖晃晃
心驚膽寒
震耳欲聾
發(fā)起總攻
震動山谷
千鈞一發(fā)
奮不顧身
將這些詞語排列一下先后順序,它們各用在什么方面?
描寫橋的搖搖晃晃;
大渡河水,心驚膽寒、震耳欲聾;
發(fā)起總攻,喊殺聲、槍炮聲震動山谷;
敵人放起大火,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聽到了黨的號召,奮不顧身,穿過熊熊大火,和敵人展開搏斗,勝利地奪下了滬定橋。
飛奪瀘定橋 (教學設計)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飛奪瀘定橋 (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一、教學要求:
1、了解紅軍飛奪瀘定橋的經過,學習紅軍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2、理清課文條理,學習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記敘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理解紅軍是怎樣搶時間、攻天險,奪下瀘定橋的。
2、學習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記敘的方法。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設備及本課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瀘定橋是一座橫跨在大渡河上的鐵索橋,誰能介紹大渡河的有關情況?(多媒體顯示湍急的水流撞擊兩岸高山峻嶺圖象,播放陣陣水流聲。)
2、紅軍為了北上抗日,必須奪取被敵人占領的大渡河的唯一通道瀘定橋(畫面切入瀘定橋),可是敵人妄想阻擋我軍北上抗日,他們想出了什么詭計?我軍如何粉碎這一陰謀?
3、命令只要求奪下瀘定橋,那課題為何要說飛奪瀘定橋?(緊扣題眼飛和奪,顯示:搶時間攻天險)
(二)、學習第三段
1、輕讀三至五自然段,要求:圍繞搶時間嘗試提問。
2、顯示:a、為何要與敵人搶時間?
b、戰(zhàn)士們是怎樣克服重重困難把敵人拋在后面,在搶時間一戰(zhàn)中取得勝利的?
3、提問:戰(zhàn)士們碰到什么困難?怎樣克服?這兩部分內容可以用雖然/但是這組關聯(lián)詞語串聯(lián)起來。戰(zhàn)士們的精神可歌可泣,誰來贊一贊他們?
4、顯示:雖然,但是。他們??!
5、小結:戰(zhàn)士們個個英勇,個個機智,他們與敵人斗智斗勇,靠著英勇與機智,在與敵人的援兵搶時間這一關鍵的一戰(zhàn)中取得了勝利。(顯示:英勇機智)
6、指導朗讀:要求:讀出戰(zhàn)士們克服困難的決心,語氣堅定。
(三)、學習第四段
1、雖然兩個旅的援兵被我軍拋在后面,沒能趕來支援防守瀘定橋的兩個團,但這兩個團的敵人仍然瘋狂地向紅軍喊叫: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他們憑的是什么?
2、指讀第六節(jié),思考。
3、用因為/所以這組關聯(lián)詞明白敵人瘋狂的原因。(一:天險;二:人險)
4、顯示瀘定橋,出現(xiàn)有木板和木板被抽掉的對比畫面,播放震耳欲聾的濤聲,體會敵人的險惡用心。
5、面對敵人的瘋狂,我軍馬上發(fā)起總攻,他們是怎樣進行這場惡戰(zhàn),攻下天險的?
6、輕讀七至八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寫戰(zhàn)士們奮不顧身的句子多讀幾遍。
7、顯示:二連擔任突擊隊,22位英雄()短槍,()馬刀,()手榴彈,()敵人()的槍彈,()向對岸沖去。
(1)指名填寫(同步顯示答案),學生動手完成課后填空。
(2)指導朗讀,重讀突出英雄大無畏的豪邁氣概。
(3)分組讀(四組比一比,看哪組讀得最有氣勢)
(4)戰(zhàn)士們面對困難毫不畏懼,勇往直前。(顯示:勇往直前)
8、播放錄像,感受當時的戰(zhàn)斗場面,注意觀察二連突擊隊員們的表現(xiàn)。(注:本錄象取自電影《飛奪瀘定橋》)
9、顯示:戰(zhàn)士們有的;有的;有的。
10、練筆:發(fā)揮想像,渲染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
11、學生交流。
12、他們的英勇行為真令人欽佩,讓我們來贊一下二連。顯示:他們!
13、說話訓練:說出戰(zhàn)士的英勇氣概,你的贊美之情。
14、突擊隊員們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終于沖到了對岸,可是戰(zhàn)斗卻并沒有結束,戰(zhàn)士們又碰到了什么困難?是怎么克服的?戰(zhàn)斗結果怎樣?
15、引讀第八自然段。(由點及面)
16、結合所看過的戰(zhàn)斗畫面,想象戰(zhàn)士們沖進城去后的激烈搏斗場面??陬^練說。
(四)、學習第五段
1、奪下瀘定橋,使紅軍主力安全渡過天險大渡河,北上抗日。播放大軍北上畫面。(錄象取自電影《飛奪瀘定橋》)
2、輕松、愉快的語氣齊讀。
(五)、復述課文
誰能嘗試按事情發(fā)展順序把這個感人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六、作業(yè)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搜集抗日故事,班內召開故事會。
13飛奪瀘定橋
老師在上課時經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那怎樣寫才能有一份高質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13飛奪瀘定橋,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按事情發(fā)展順序給課文分段,學習分析事件,概括文章大意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6自然段。
3.能把奪橋的經過寫成200字左右的短文,并用上指定的詞語。
4.學習課文,了解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飛奪滬定橋的英雄業(yè)績。體會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激發(fā)學生熱愛紅軍戰(zhàn)士,向紅軍戰(zhàn)士學習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分析事件,概括文章大意。把紅四團奪橋的經過用指定的詞語寫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教學準備
投影儀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投影天險:兩岸高山峻嶺,大渡河水流湍急,濤聲震耳欲聾,鐵索橋在風中搖蕩。
教師引語: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紅軍向天險大渡河挺進。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都是高山峻嶺,只有一座鐵索橋可以通過。這座鐵索橋就是紅軍北上必須奪取的瀘定橋。(
《飛奪瀘定橋》展示課
允許教師異步同行,允許干部差異發(fā)展;
允許教師猶豫,允許干部遲疑;
允許教師觀望,允許不同聲音。 這是一座怎樣的橋?面對冰冷漆黑的鐵鏈,12個英雄是怎樣前進的?教師的話音剛落,一只只胳膊急速地舉起來。 我讀到紅軍不怕犧牲! 我讀出紅軍的大無畏精神! 為什么要選擇《飛奪瀘定橋》上展示課?學生們對傳統(tǒng)革命文章會感興趣嗎?5月20日,在北京市海淀區(qū)校本教研系列活動萬泉小學現(xiàn)場,這節(jié)公開課引起了與會者的疑問。 萬泉小學教學主任張立這樣回答:早在上海將《狼牙山五壯士》從語文讀本中刪掉的消息公布后,萬泉小學對五年級所有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應該保留,更令教師吃驚的是,學生喜歡革命傳統(tǒng)課的程度是最高的,超過了對名家名篇和散文的喜歡程度。 一位學生在問卷上寫道:這篇課文不該刪。沒有了這樣的文章,同學們會不會不愛國?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每一件事都會讓我感動。而紅軍用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不值得我們稱贊嗎? 一位教師說:教師所想并不代表學生所想,我們要考慮學生的內需。調查后,《飛奪瀘定橋》很快被納入教師的教學接龍計劃。這是萬泉小學獨特的校本教研形式,此次展示課只是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張立主任告訴記者,語文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參與研討的不僅有教師還有學生,大家一起談自己的課堂感受。校本教研構建了學生與書本之間的橋梁,師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 教師的成長也促進了管理隊伍的成長。自度者方度人。景小霞副校長在匯報中說,作為校長,我多年不在教學一線,指導實效大打折扣。為此,我決定自己先上下水課。校長對校本教研的關注,帶動了中層干部也從檢查督促變?yōu)橹鲃臃?,從單項灌輸變?yōu)榛友杏憽?他們還提出口號:允許教師異步同行,允許干部差異發(fā)展;允許教師猶豫,允許干部遲疑;允許教師觀望,允許不同聲音。 現(xiàn)在一提校本教研,有的教師會說憑什么,我沒有這個時間。首都師范大學課程中心楊朝暉教授分析說,如果不解決教師內在動力的問題,校本教研就無法發(fā)展。在發(fā)展空間方面,學校并不是沒有可控因素。管理的任務就是要為教師減負,盡可能在有限的空間里讓教師做好研究。管理者既報喜也報憂,這需要一種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