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的優(yōu)秀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31初一語文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學案。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作者,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
2,初步掌握品味語言的能力;
3,理解比喻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和強烈的感情。
(二)過程與方法:
1,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把握文章內(nèi)容,體味作者的感情,領(lǐng)悟文章的語言美;
2,通過對文章的學習,理解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中華民族的“雄健的精神”;
3,分析比喻的含義,體味比喻說理的作用。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聯(lián)系生活實際,正確的感悟雄健精神對我們的現(xiàn)實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責任感。
【學習重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味作者的豪壯情懷。
2、揣摩文章浩蕩雄奇之語言及比喻中蘊涵的哲理。
【學習難點】
領(lǐng)悟課文的語言美。
【學法指導】
文章使用了比喻,增強了說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動性和語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蘊、文字的含義同時豐富了起來。作者在說理。在鼓動人民大眾;又在抒情,抒發(fā)豪情壯志。比喻的運用,使作品中的一些語言具有多重的含義,值得反復品位。
【資料鏈接】
“純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diào),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薄畲筢?br>
李大釗是我們熟悉的一位革命先驅(qū)者,字守常,河北樂亭人,是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作者生活在軍閥混戰(zhàn)、列強入侵、內(nèi)外勾結(jié)鎮(zhèn)壓革命,先進知識分子迷惘彷徨的時代。作者卻表達了“救國救民”“再造神州”的理想。他在1923年寫的這篇文章就反映了在國家危難之際革命者的信心、決心。
【學習內(nèi)容】
理解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中華民族的“雄健的精神”;體味作者的豪壯情懷。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教師寄語: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會有獨到見解?。?br>
(一)1、通讀全篇,整體感知文章大意。
2、精讀一段,加深文章理解。
3、自我評價,總結(jié)自讀收獲:
(二)自主檢測:(教師寄語:細心是成功的必要條件,相信自己一定行?。?br>
1、下列詞語中有四個錯別字,請把正確的字寫出來:
逼俠()騎嶇()阻仰()回環(huán)屈折()
2、仿照例句寫一段話:
例:人類在歷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樣。旅途上的征人所經(jīng)過的地方,有時是坦蕩平原,有時是崎嶇路。
-------------------------------------------------------------------------------------------------------------------
----------------------------------------------------------------------------------------------------------------------
二、合作釋疑:(教師寄語:兩種思想相碰撞,就會閃現(xiàn)智慧的火花?。?/p>
1、緊扣“艱難”“雄健”兩個關(guān)鍵詞解讀課文內(nèi)容,說說兩個詞各自的兩層含
義。這是一種什么寫法?----------------------------------------------------------------------
--------------------------------------------------------------------------------------------------------------------
2、再從題目看“艱難”與“雄健”之間有何聯(lián)系?兩組詞的位置可否調(diào)換?什么是
雄健的精神?--------------------------------------------------------------------------------------------------
----------------------------------------------------------------------------------------------------------------------
3、國民為什么能“雄健”?我說:國民之所以能雄健,是因為他們
----------------------------------------------------------------------------------------------------------------------
-----------------------------------------------------------------------------------------
三、質(zhì)疑交流:(教師寄語:學貴有疑?。?br> 學習本文,你還有什么疑難或困惑?說出來,同學們能幫助你:
我的困惑:--------------------------------------------------------
--------------------------------------------------------------------------------------------------------------。
-------------------------------------------------------------------------------------------------------------
幫我解決:------------------------------------------------------------
--------------------------------------------------------------------------------------------------------------。
-----------------------------------------------------------------------------------------------------------------
四、遷移延伸:(教師寄語:一切知識的學習都是為了運用?。?/p>
走到崎嶇的境界,愈是奇趣橫生,覺得在此奇絕壯絕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種冒險的美趣。
你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嗎?你體驗過這樣的美趣嗎?-------------------------------------------------------
-----------------------------------------------------------------------------------------------------------
。
五、同步達標:(教師寄語:我學習,我充實;我達標,我快樂?。?br>
仿寫課文第三段。把“旅行”改成其他比喻,并學習“有時……有時”“愈……愈……”的句式。
【學習心得】----------------------------------------------------------------------------------------------
-------------------------------------------------------------------------------------------------------------
------------------------------------------------------------------------------------------------------------------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理解比喻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和強烈的感情。
2,分析比喻的含義,體味比喻說理的作用。
3,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責任感。
【學習重點】
揣摩文章浩蕩雄奇之語言及比喻中蘊涵的哲理。
【學習內(nèi)容】
1,分析比喻的含義,體味比喻說理的作用。
2,理解文章的現(xiàn)實意義。
【學習過程】
一、過關(guān)復習:(教師寄語: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朗讀課文,提問上課時所講內(nèi)容。
二、合作釋疑:(教師寄語:兩種思想相碰撞,就會閃現(xiàn)智慧的火花?。?br>
1、怎樣理解作者所說的“趣味”
-
---------------------------------------
----------------------------------------------------------------------------------------------------------------
2、這篇文章第二、三兩段都說到兩種境界,語意的重點在哪一方面?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語意的重點又有什么不同?
----------------------------------------------------------------------------------------------------------------
------------------------------------------------------------------------------------------------------------------
3、請同學們聯(lián)系課后練習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義和作用。
①長江大河——-----------------------------------------------------------------------
②揚子江、黃河——----------------------------------------------------------------
③浩浩蕩蕩——------------------------------------------------------------------------
④平原無際,一瀉萬里——--------------------------------------------------------
⑤曲折回徊,崎嶇險阻——-----------------------------------------------------------
⑥長江、黃河穿沙漠,過山峽——--------------------------------------------------
⑦濁流滾滾,一瀉萬里——-------------------------------------------------------------
三、質(zhì)疑交流:(教師寄語:學貴有疑?。?br>
學習本文,你還有什么疑難或困惑?說出來,同學們能幫助你:
我的困惑:-------------------------------------------------。
------------------------------------------------------------------------------------------------------------
--------------------------------------------------------------------------------------------------------------
幫我解決:------------------------------------------------------jAB88.com
-------------------------------------------------------------------------------------------------------------------
-------------------------------------------------------------------------------------------------------------------
四、總結(jié)反思,拓展延伸:(教師寄語:學為我用,提升自我?。?/p>
今天的中華民族,國運昌盛,聯(lián)系國際形式來想想,我們還需要“雄健的國民”嗎?
--------------------------------------------------------------------------------------------------------------
--------------------------------------------------------------------------------------------------------------------
五、同步達標:(教師寄語:我學習,我充實;我達標,我快樂?。?br>
課內(nèi)語段閱讀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沖過去的!
一條浩浩蕩蕩的長江大河,有時流到很寬闊的境界,平原無際,一瀉萬里。有時流到很逼狹的境界,兩岸叢山疊嶺,絕壁橫斷,江河流于其間,回環(huán)曲折,極其險峻。民族生命的過程,其經(jīng)歷亦復如是。
人類在歷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樣。旅途上的征人所經(jīng)過的地方,有時是坦蕩平原,有時是崎嶇險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興地向前走,走到崎嶇的境界,愈是奇趣橫生,覺得在此奇絕壯絕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種冒險的美趣。
1.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逼狹____崎嶇____
2.“亦復如是”中的“是”指代什么內(nèi)容?
--------------------------------------------------------------------------------------------------------------
。
3.第一段中的兩個“全”字在表情達意上有何作用?
--------------------------------------------------------------------------------------------------------。
4.作者認為“走到崎嶇的境界,愈是奇趣橫生,覺得在此奇絕壯絕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種冒險的美趣?!庇纱四銜?lián)想到一些與之描寫的境界相同的什么詩句呢?
-----------------------------------------------------------------------------------------------------------
。
5.第二段中的兩個“其”字分別指代什么內(nèi)容?
-----------------------------------------------------------------------------------------------------。
6.第三段寫到“走到崎嶇的境界”后,為什么連用兩個“愈”和兩個“趣”?
-------------------------------------------------------------------------------------------------------。
六、作業(yè)設計::摘抄文中精美的句子,做點點評
延伸閱讀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認真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你們清楚有哪些教案課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學習目標
1.理解文中精彩的比喻,以及所蘊含的深刻含義和強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過對文章的學習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懷和偉大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責任感。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正確的感悟雄健精神對我們的現(xiàn)實意義。
自學內(nèi)容
1、查找作者簡介,了解寫作背景。
2、讀課文,掌握生字詞。
3、思考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語句。
教學內(nèi)容:
一、整體感知
1.文章表達了怎樣的內(nèi)容和感情。
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進程,以崎嶇險路比喻中華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艱難困苦中毫不氣餒,堅信革命必勝,氣魄雄健豪壯,表現(xiàn)了革命樂觀主義情懷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2.文章每個段落表達了怎樣的意義。
第一段:說明人類歷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沖過艱難險阻的境界。
第二段:以長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進程。
第三段:旅途征人以冒險為美趣來比喻愈到崎嶇的境界,愈能感受到一種冒險的美趣。
第四段:這一段談到中華民族現(xiàn)在所逢的史路,通過兩層意思,將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精神聯(lián)系起來,點出題目。
第五段:以揚子江、黃河比喻我們的民族精神。結(jié)構(gòu)上照應了第二段。
二、研讀與賞析
1.怎樣理解文中提倡的雄健的精神?
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精神。就是一種沖破一切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2.怎樣理解文中提到,一種冒險的美,一種壯美的美?
其實,這種種美都是經(jīng)歷艱難險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種快樂,一種幸福。毛澤東說,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這歡樂就是本文中的趣味。
3.本文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進行了說理?
文章用長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進程;用揚子江、黃河比中華民族歷史進程;用浩浩蕩蕩比中華民族歷史的勢不可擋,一往無前;用平原無際,一瀉千里比中華民族歷史的順利發(fā)展;用曲折回環(huán),崎嶇險阻比中華民族歷史所逢的艱難國運;用長江黃河穿沙漠,穿山峽比中華民族前進中的艱難斗爭;用濁流滾滾,一瀉萬里比中華民族的光明前途。總之,這些比喻表現(xiàn)了作者內(nèi)心的豪情壯志。
三、體驗與反思
請同學們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雄健精神對我們的現(xiàn)實意義。
四、美詩放送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舒婷
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
數(shù)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
我是你額上熏黑的礦燈,
照你在歷史的隧洞里蝸行摸索;
我是干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灘上的駁船
把纖繩深深
勒進你的肩膊,
——祖國啊!
我是貧窮,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輩輩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飛天”袖間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國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wǎng)里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
——祖國??!
我是你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你以傷痕累累的乳房
喂養(yǎng)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祖國??!
我親愛的祖國!
教學反思:
在語文教材中,無論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無論是詩歌還是散文,都有豐富的情感因素蘊涵其中。我在教這課時,采取了四步讀法:老師配樂聲情并茂地范讀,感染了學生的朗讀興趣,一讀讓學生通過讀抓住關(guān)鍵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二讀讓學生通過品讀來感受課文語言美;三讀讓學生通過跳讀來感知課文;四讀讓學生通過齊讀來體味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學是一門藝術(shù),怎樣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加強教師的情感意識,是提高課堂的得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有情感的教,學生有情感的學,教師教得有趣有味,學生學得興味盎然,這就形成了生動、愉快的課堂氣氛。這也是我不斷學習的地方。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導學案
課題:第08課《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一、學習目標: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和強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過對文章的學習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懷和偉大精神,喚起學生對李大釗先生的崇敬之情。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責任感。
3.欣賞文章浩蕩雄奇之語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氣概。
二、學習重點:
1欣賞文章浩蕩雄奇之語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氣概。
學習難點:
1.能理解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中華民族的“雄健的精神”;
2。品味文中生動形象的比喻說理。
中考要求:
一、預學部分【自主學習】
知識鏈接:
了解作者及作品:《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寫的“黃河頌”,民族精神頌。作者是李大釗,字守常,河北樂亭人,中國最早的革命者,中國共產(chǎn)黨(黨)的創(chuàng)始人和早期領(lǐng)導人,也是一位學者和詩人。他的詩文被魯迅譽為“革命史上的豐碑”。
認識一個字:抑yì
抑yì.動詞,向下按;壓制:壓抑。連詞,①表示抉擇,相當于“或是”、“還是”:求之與,抑與之與?②表示轉(zhuǎn)折,相當于“可是”“但是”: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木部,左右結(jié)構(gòu)。
掌握一個詞:“老于旅途中的人……走在崎嶇的境界——”中的“老于”這里指的是在旅途方面有經(jīng)驗的人。
新課知識:
1、讀準下列字音:
逼狹()險峻()崎嶇()阻抑()
平坦()愈能()險阻()李大釗()
2、理解詞語:
逼狹:極其狹窄,給人以威脅。崎嶇: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處境艱難。
阻抑:阻止,抑制。雄?。簭娊∮辛?。
回環(huán)曲折:很曲折的樣子。亦復如是:也是這樣。
坦蕩:寬廣平坦;形容心地純潔,胸襟寬廣。
險峻:(山勢)高而險,或(形勢)危險嚴峻。
一瀉萬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筆奔放、流暢。(區(qū)別:水泄不通)
3、朗讀全文,體會文章應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緊扣“艱難”“雄健”兩個關(guān)鍵詞解讀課文內(nèi)容,說說兩個詞各自的兩層含義。這是一種什么寫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從題目看“艱難”與“雄健”之間有何聯(lián)系?兩組詞的位置可否調(diào)換?什么是雄健的精神?國民為什么能“雄健”?
用這樣的句式說話:國民之所以雄健,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說“中華民族現(xiàn)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嶇險阻的道路?!薄澳壳暗钠D難境界,哪能阻抑我們生命的前進?”請聯(lián)系作品的時代背景,談談當時中華民族的“崎嶇險阻”“艱難境界”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結(jié):理解文章中的關(guān)鍵詞句的方法:
7、我自學中的一個疑問:
二、導學模塊
【合作探究】
1、選讀課文,選取你最喜歡的內(nèi)容,讀給大家聽,并談談喜歡理由。(精彩比喻的運用的作用)
如:長江大河一民族生命進程揚子江、黃河一一中華民族歷史進程。
浩浩蕩蕩一一中華民族歷史勢不可擋、一往無前
平原元際,一瀉萬里一中華民族歷史順利發(fā)展
曲折回環(huán),崎嶇險阻一中華民族歷史所逢的艱難國運
長江、黃河穿沙漠,過山峽一一中華民族前進中的艱難斗爭
濁流滾滾,一瀉萬里一一中華民族的光明前程!
用這樣的句式說話:我最喜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到崎嶇的境界,愈是奇趣橫生,覺得在此奇絕壯絕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種冒險的美趣?!蹦阌羞^這樣的經(jīng)歷嗎?你體驗過這樣的美趣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師講解的問題記錄:
【擴展延伸】
中考對接
【知識結(jié)構(gòu)線路圖】
三、固學提高【課堂檢測】
當堂檢測題
得分:批改人:
1、本文用一系列比喻來說理,既生動形象又有說服力。指出下列比喻的本體或喻體。10分
①用長江大河比_______________。
②用揚子江、黃河比________________。
③用“平原無際,一瀉萬里”比________________。
④用“________________”比中華民族前進中的艱難斗爭。
⑤用“________________”比中華民族的光明前途。
2、我國古代詩歌中有不少抒發(fā)愛國主義情懷的名篇佳句,請寫出你最欣賞的名句至少三句,并以其中一句為例,說明喜歡的理由。5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③
喜歡,喜歡的理由:
3、“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之間的關(guān)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2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2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品味詞語,體會作者的豪情壯志。
2、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蘊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3、聯(lián)系生活,正確感悟雄健精神對我們的現(xiàn)實意義。
4、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責任感。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蘊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2、聯(lián)系生活,正確感悟雄健精神對我們的現(xiàn)實意義。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圖片展示,觀感引讀
1、圖片展示:
圖1風平浪靜,船兒遠航---
圖2波濤洶涌,勇往直前---
圖3烏云散盡,彩虹出現(xiàn)---
2、觀感引讀:
學生交流感受,并引發(fā)人生的思考。
的確,人生旅途也是如此,民族的歷史進程也是如此。當我們面臨狂風巨浪時,需要的是堅強、勇毅的水手,在艱難的國運中我們需要的乃是“雄健的國民”。
二、激情朗誦,整體感悟
1、激情朗誦:學生激情朗誦,初步感知課文。
2、整體感悟:
①從課文的標題來看,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兩者的關(guān)系,你能結(jié)合標題,把作者言而未盡的意思說出來嗎?
(在國運艱難的時候,要發(fā)揚雄健的精神,為民族的尊嚴和發(fā)展而奮斗、奉獻。)
②當時我們面臨怎樣“艱難的國運”呢?
(帝國主義列強虎視眈眈,國內(nèi)軍閥混戰(zhàn),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③如果要鼓勵同胞挺起胸來戰(zhàn)勝困難,那么我們該如何讀標題呢?重音該放在哪呢?(“雄健的國民”)
④下面快速閱讀課文,并歸納各段內(nèi)容。
a.歷史的道路崎嶇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沖過去。
b.民族生命的進程就像江河的進程,是曲折坎坷的。
c.人類的歷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絕壯絕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險的美趣。
d.中華民族的道路崎嶇險阻(國運艱難),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賞到壯美的趣味
e.中華民族國運艱難,需要我們發(fā)揚黃河那種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三、合作探究,品讀賞析①②③
1、合作探究:
①文中最顯著的特色是比喻說理,文中哪些比喻可以表現(xiàn)“雄健的精神”?這種精神的含義何在?(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勇往直前。)
中華民族現(xiàn)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嶇險阻的道路。
②
2、品讀賞析:
喜歡哪些句子呢?請它推薦給大家。
A……在此奇絕壯絕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種冒險的樂趣。
你是怎樣理解作者所說的趣味的含義的?深刻理解“趣味”的含義:
朗讀并理解樂趣的含義。你能聯(lián)系歷史事實來談談你的看法嗎?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戰(zhàn)艱險,征服旅途,無限風光在險峰。
B國難當頭,挺身而出,英勇斗爭,做一個大寫的人
C為民族的新生而奮斗,奉獻生命的光和熱,譜寫壯麗的人生之歌。
李大釗先生在他的作品里,表達了他對這種樂趣的理解:
“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與球,資以樂其無涯之生?!?/p>
(1)指名朗讀課文第四節(jié)開頭的一句:
(2)指名朗讀課文第五節(jié)中間的一句:目前的艱難境界,那能阻抑我們民族生命的前進。
(3)掌握品味語言的第一環(huán)節(jié):理解關(guān)鍵詞語的意義。
崎嶇:本義是“高低不平貌”,這里借用了它的引申義“坎坷險惡”。
境界:本是指事物達到的程度,如理想境界,此指國運艱難程度。(將這些關(guān)鍵詞語加上著重號,再默讀一遍,是否有所領(lǐng)悟。)
2.學生尋找關(guān)鍵詞語
“高唱”——主動(被動)、積極(無奈):雄健的國民是以一個奮進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崎嶇道路上的。
“悲壯”——明知征途有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會有流血,會有犧牲。奮進本身就是壯烈的。正如李大釗所言,“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diào)。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p>
“走過”——不用“要走”、“將走”,也不是“走著”,而是面對艱難險阻滿懷斗爭信念,一定要走過這一段困苦的路,到達勝利的彼岸。
以上是第三句中顯示出的一種大無畏的斗爭精神,而第四句中顯示出的則是一種樂觀主義精神,請問哪個詞語最能體現(xiàn)“雄健的國民”的樂觀主義精神?(參考答案:“趣味”,有情趣,有意味,有意義。既然是環(huán)境艱難險惡困苦,為什么還會覺得“有趣味”?而且是“最”有趣味?這當然是樂觀主義精神的最好寫照。這正是我們(學習上的苦行僧們所必須具備的品質(zhì)),向先驅(qū)者學習的要點所在——在艱難困苦的厄運降臨時仍充滿必勝的信念!
1.一條浩浩蕩蕩的長江大河,有時流到很寬闊的境界……境地(選擇同義詞)
2.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時走到很艱難險阻的境界。進程(近義詞) 境況,情況
3.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興興地向前走,走到崎嶇的境界,愈是奇趣橫生,……
常常高低不平
4.中華民族現(xiàn)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嶇險阻的道路。處境困難
5.旅途上的征人所經(jīng)過的地方,有時是坦蕩平原,……走遠路的人
6.目前的艱難境界,那能阻抑我們民族生命的前進?!∽柚梗种?/p>
三.重溫品味語言的三種途徑
反復朗讀比較異同探究疑點
四、體驗反思,互動釋疑
1、體驗反思:
1、李大釗先生對人生樂趣表述,實際上也是對人生意義的一次莊嚴的思考。你認為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義的呢?學生自由發(fā)表看法。教師引用李大釗先生的名言,學生朗讀并背誦李大釗先生的名言:
人生的目的,在于發(fā)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為發(fā)展生命必須犧牲生命的時候,因為平凡的發(fā)展,有時遠不如壯烈的犧牲足以延長生命的音響和光華。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diào)。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
今天的中華民族,國運昌盛,聯(lián)系國際形式來想想,我們還需要“雄健的國民”嗎?(學生自由發(fā)言,集體交流。(聯(lián)系我駐南使館被炸一事實、《立此存照》,日本青年長谷川弘一在網(wǎng)上發(fā)表的言論,見《讀者》2000年第七期))
2、互動釋疑:四人小組提問釋疑,全班交流解決。
五、總結(jié)存儲,拓展延伸
1、總結(jié)存儲: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個偉大的靈魂,總是把自己的身家命運和民族命運國家命運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給自己的國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為終身的幸福。這些為理想而奮斗的勇士,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把自己的生命鑄成一座不朽的豐碑,永遠矗立在人們的心里。因為有了他們的犧牲和奮斗,共和國才有今天的繁榮和富強,每一個有民族責任感的人都應該對自己說:讓共和國的明天因為有我而更加強大和美麗!
2、拓展延伸:
作文:《昌盛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或結(jié)合課文寫讀后感一篇。
“冒險的美趣”、“壯美的趣味”、“最有趣味的事”。這些詞語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感情基調(diào)?
板書設計:
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
艱難的國運———一一一“一段崎嶇險阻的道路”
雄健的精神:勇往直前、英勇無畏的民族精神
雄健的國民:勇敢、執(zhí)著、愛國……
附:李大釗生平介紹:
李大釗同志,字守常,一八八九年十月二十九日生于河北省樂亭縣大黑坨村,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在青年時代就確立了救國救民、“再造神州”的宏偉抱負和堅強決心,大力宣傳“共產(chǎn)主義在中國必將勝利”,“試看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黨成立以后,長期領(lǐng)導黨在北方的各地組織,開展反帝反封建軍閥的斗爭。一九二二年七月在黨的二次代表大會上選為中央委員。一九二七年四月六日不幸被捕,在獄中歷盡磨難,頑強不屈,四月二十八日壯烈犧牲,時年僅三十八歲,表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員英勇堅貞的崇高品質(zhì)。這里錄一首李大釗留學日本時(一九一六年)作的《口占一絕》以志紀念:壯別天涯未許愁,盡將離恨付東流。何當痛飲黃龍府,高筑神州風雨樓。(詩歌大意):我們懷抱著救國救民的雄心壯志分別了,從此海角天涯,各自一方,但是祖國的前途,人民的命運,時局的艱辛,并不容許我們發(fā)愁啊,快把離愁別恨統(tǒng)統(tǒng)拋到滾滾東流的水中去吧!何日消滅了竊國大盜袁世凱,且讓我們盡情開懷暢飲,慶功祝捷,到那時候,我們一定會回想起今天小飲餞別時共同約定的諾言,高高地筑起一座神州風雨樓來紀念這偉大的勝利。
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銘記一段李大釗的話語:人生的目的,在發(fā)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為發(fā)展生命必須犧牲生命的時候。因為平凡的發(fā)展,有時不如壯烈的犧牲足以延長生命的音響和光華。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diào)。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