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中國地形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31我愛你,中國。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大家應該在準備教案課件了。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哪些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我愛你,中國》,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我愛你,中國
學習目標:
1、了解祖國的燦爛文化,知道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之間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聯(lián)系。
2、認清祖國的悠久歷史,尊重不同民族的傳統(tǒng)和風俗習慣。
3、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認同民族文化,繼承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的自豪感。
學習重點:熱愛祖國,維護民族團結
學習難點:五十六年民族是一家
學習過程:
你說詩句,我猜地名
欲把四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時春。()
自主學習
快速瀏覽課文,提取知識點,完成下列填空:
1、我們的祖國位于世界的東方,幅員遼闊,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祖國山河(?。?,江山( )。
2、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是人類最早的()之一,是世界上著名的(),有文字可考的歷史近乎4000年。
3、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皖I土(),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停ǎ瑸閯?chuàng)造更加燦爛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竭力。
4、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 )的國家,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譜寫了一曲曲(?。┲琛?br>
5、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今天,我國各族人民共同攜手,創(chuàng)造了不朽業(yè)績,結下了深厚友誼,充分體現(xiàn)了“漢族離不開少數(shù)民族,少數(shù)民族離不開漢族”的()情誼。
6、我們要熱愛祖國的民族大家庭,就要維護(?。?,反對( )多做有利于()的事。在學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學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尊重各民族的(),以實際行動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光榮義務。
合作學習
讀課本第19頁兩則材料,討論
1、說一說:松贊干而和文成公主對漢藏兩個民族和睦相處的貢獻。
2、民族英雄鄭成功與臺灣高山族人民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你有何感想?
下載結論:維護民族團結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能知道
閱讀教材20頁第一自然段西部大開發(fā)部分討論
西部大開發(fā)的原因及意義分別是:
下載結論:維護民族團結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巧手選選選
青藏鐵路通車后,進藏游客大幅度增加。假如你有機會到西藏旅游,在飽覽奇特自然風光和獨一無二的風土人情的同時,還應該注意:
①尊重當?shù)孛褡宓淖诮绦叛觫谧鹬禺數(shù)孛褡宓娘L俗習慣③尊重當?shù)孛褡宓恼Z言文字④不購買地方特產(chǎn)⑤宣揚大漢族主義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④⑤D、③④⑤
課堂總結:
(1)我們的祖國幅員_______,江山_______。
(2)我們的祖國歷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可愛的祖國(3)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肩負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_______重任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_______和_______;要熱愛祖國的_______和_______,提高民族_______和_______。
我(1)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_______國家。
愛(2)歷史上,我國各民族之間多方面的_______,豐
你富了_______,開拓了_______,推動了_______。
,2.五十六個民(3)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今天,各民族更是
中族_______、_______。
國(4)我們要熱愛祖國的民族大家庭,維護_______,
反對_______,多做有利于_______的事。
自主練習
一、快樂選擇
1、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包括:()
①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②博大精深的藝術創(chuàng)造③名揚世界的科技發(fā)明④風景如畫的壯麗山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下列做法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的是()
①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②2008年3月14日拉薩發(fā)生極少數(shù)不法分子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③2009年新疆“7,5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④各民族相互尊重風俗習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2008年5月是新疆自治區(qū)第26個民族團結教育月。新疆阿克蘇地區(qū)以“暢談輝煌成就攜手團結奮進”為主題,以“共產(chǎn)黨好、社會主義好、祖國大家庭好、改革開放好、民族團結好、人民解放軍好”教育為核心,以深入開展“迎奧運、講文明、鑄誠信、樹新風”活動為契機,開展系列教育活動。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的開展()
①能夠徹底解決新疆的經(jīng)濟問題②有利于增強民族團結③有利于促進新疆的繁榮發(fā)展④有利于構建和諧新疆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④
4、“人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也是義務,是一種光榮?!斑@句話揭示了道理是()
A、人們都具有愛國情感
B、愛國不僅是對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也是沉甸甸的責任
C、愛國情操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是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
D、愛國是每個成年人的權利和義務
5、從2008年開始我國調(diào)整假期,縮短“五一”和“十一”長假,增加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民族節(jié)日的假期。此舉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可。修改假期的重要意義是()
①有利于繼承和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②有利于在世界范圍內(nèi)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③有助于當代青少年增強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④有助于國家獲得更大的經(jīng)濟效益
二、材料分析
2008年8月8日,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北京舉行,中國敞開友誼的大門歡迎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你作為小公民打算怎樣向他們介紹我們的祖國?(OK語錄網(wǎng) www.968OK.Com)
相關閱讀
《中國石拱橋》學案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只有規(guī)劃好了教案課件新的工作計劃,才能促進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中國石拱橋》學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石拱橋》學案
說明文《中國石拱橋》的作者茅以升是一位著名的橋梁專家,同時也是一位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行家。該文以極其簡潔的語言,準確而生動地再現(xiàn)了中國石拱橋的“雄姿”,一直是中學語文課本的傳統(tǒng)教材。課文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該如何確定本文的教學目標呢?部頒《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對初二學生閱讀說明文提出了“體會語言準確性”的要求,省頒《各科教學指導綱要》對閱讀說明文也提出了“體會說明性語言的特點”的要求。據(jù)此結合學生剛學說明文的實際及本文語言特點,應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目標不宜多,而應明確集中,可把“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列為本文教學的目標和要求。為使此教學目標和重點落到實處,可采用了以下訓練方法:
一、對照比較法
比較是判別事物特征的一種有效而常用的方法。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加以比較對照,借以揭示事物的異同,優(yōu)劣與高下,從而幫助人們準確地區(qū)別事物,認識事物。為讓學生認識本文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可進行以下閱讀訓練:
閱讀下面兩個片斷,綜合對照比較,完成以下練習:
甲文:(見課文第4、5節(jié)),略
乙文:趙州橋又名“安濟橋”。位于河北省趙縣城南洨河上。我國現(xiàn)存的著名古代大石拱。隋開皇大業(yè)年間(590-608)李春創(chuàng)建。橋單孔,全長五十點八二米,橋面寬約十米,跨徑三十七點零二米,拱圈矢高七點二三米,孤形平緩,拱圈由二十八條并列的石條組成,上設四個小拱,既減輕重量,節(jié)省材料,又便于排洪,且增美觀。在世界橋梁史上,其設計與工藝之新為石拱橋的卓越典范,跨度之大在當時亦屬創(chuàng)舉,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解放后,于1953年至1958年按最初橋樣進行了修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下面幾個語句均摘自甲文。請分別從乙文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語句,并分析它們的異同:
(1)甲文:趙州橋橫跨在浚河上……
乙文:位于河北省趙縣城南
同:介紹趙州橋地理位置
異:甲文生動說明;乙文屬平實說明
(2)甲文:兩端寬九點六米,中部略窄,寬九米。
乙文:寬約十米
同:介紹趙州橋的寬
異:甲文介紹趙州橋?qū)捿^詳盡;乙文較簡潔。
(3)甲文: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
乙文:其設計與工藝之新為石拱橋的卓越典范。
同:橋的設計與建造
異:甲文從設計一直到施工;乙文著重設計和工藝。
(4)甲文: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
乙文:上設四個小拱。
同:介紹大拱上的小拱。
異:甲文準確寫出小拱位置;乙文就不太清楚。
2.乙文中說拱圈“弧形平緩”,其優(yōu)點用甲文中的話來說是: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
3.甲文中說趙州橋的大拱“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乙文中說趙州橋的“跨度之大在當時亦屬創(chuàng)舉”,這兩句中的“在當時”指的是:公元605年左右。它們不能去掉的原因是:去掉“在當時”就會誤認為趙州橋的大拱現(xiàn)在也是最長的,這與事實不符。
4.下列兩個句子,哪個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A、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就象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
B、拱圈由二十八條并列的石條組成。
答:A句表達效果好,形象、準確、生動地說明拱圈拼成的樣子。
二、歸類分析法
只有用最準確的語言對說明對象作精確的說明,才能使讀者對事物有明晰準確的印象。《中國石拱橋》的語言特點還在于使用了一些語意模糊、不確定的詞語進行說明,以使說明更切合實際。為讓學生認識這種模糊說明的藝術,可進行以下歸類訓練:
體會下邊幾句話中加點詞語的作用,把它們分別歸類到后面的表格里。
1.“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這些橋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附近的盧溝橋。
2.趙州橋修建于公元六零五年左右。
3.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
4.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三十七點四米,在當時可算是最長的石拱。
5.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
6.到解放的時候,橋身有些殘損。
7.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
8.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9.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
10.有的石梁一塊就有二百來噸重,究竟是怎樣安裝上去的,至今還不完全知道。
表示估計表示限制表示程度
大約二百來
可算左右可能有些完全
不完全幾乎充分
最十分
“幾乎、大約、可能、可算”是一組語意內(nèi)含量大、模糊而不確切的詞語,使用它們,似乎很難達到“準確說明”的目的。而茅以升就是巧用它們,反映客觀實際,避免了說明的武斷。在中國,石拱橋分布確實廣泛,但是否已廣泛到自古到今無處不在的情況呢?很難斷定,因為事實上不可能進行一次從古到今的全國各地的石拱橋的調(diào)查,用“幾乎”這個表程度的副詞,在強調(diào)石拱橋分布廣泛的同時,避免了說明的絕對化,否則難以令人信服。同時由于時間久遠,掌握的資料不可能齊全,對一千多年前的史實記載更不可能斷言,于是作者恰當?shù)剡x用了“大約、可能”這兩個表示估計的詞,以對歷史情況作客觀的反映。表估計的副詞“可算”更是經(jīng)作者再三推敲后而選用的。茅以升在關于《中國石拱橋》的一封信中說:“趙州橋大拱的長度,根據(jù)我個人掌握的資料,它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石拱。但個人的見聞畢竟有限,這是有所保留的提法。對于不能絕對肯定的東西,不敢率然下結論,于是使用‘可算’表示不作肯定的意思?!薄皫缀酢?、“可能”等不能表示明確肯定的詞語,看似含糊,而一旦將它們從句中去掉,說明則可能與實際相悖。用這些模糊語言來說明,倒更切合實際。這些模糊語言的選用,不僅是作者求實的科學精神與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的表現(xiàn),而且是作者扎實的語言文字功底的顯現(xiàn)。
上述語言分析的歸類訓練,同時也是對學生學過的詞類知識的復習鞏固。
三、誤讀體會法
《中國石拱橋》語言的準確性,不僅體現(xiàn)在使用了一些恰當?shù)哪:Z,而且體現(xiàn)在準確地運用一些動詞、形容詞等作簡潔確切地說明。這些詞既不是生字,也不是難詞,學生往往領悟不到,看不出其中的妙處,針對此種情況,采用有意誤讀的方法,讓學生聽說辨別,也不失為良策。下文節(jié)選的是課文的第3節(jié),教師朗讀時,要求學生認真聽,并記下老師讀錯的地方(文中加點的詞有意不讀;需要故意讀錯的詞,在該詞后的括號內(nèi)表明)
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長久)的歷史?!端畯阶ⅰ防锾岬降摹奥萌藰颉贝蠹s建成(建造)于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這些橋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駭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有名)的當推(是)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附近的盧溝橋。
“悠悠”和“長久”,“建成”和“建造”,“著名”和“有名”,“驚人”和“駭人”;這些詞的含義和區(qū)別均可讓學生討論發(fā)言,以領會課文用詞的準確和簡明。對于省略不讀的詞,也可放手讓學生辨析,講用與不用的差別及不用可能會引起的歧義。有意誤讀,會成功地調(diào)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熱烈的討論,這既是一種語言聽說活動,同時又對學生進行了一次語言思維訓練,較形象深刻地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四、定義詮釋法
用簡潔的語言,把事物所包含的確定意義概括起來,成為唯一正確的解釋,使人們對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有個明確的認識,這就是通常說的下定義,也是說明事物的一種方法。例如:“語文是從事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這是從語文的性質(zhì)和作用給語文下定義。課文第六節(jié)為說明盧溝橋的特點用了這樣一段話“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十一個石拱聯(lián)成一個整體。由于各拱相聯(lián),所以這種橋叫做聯(lián)拱石橋?!睘榕囵B(yǎng)學生的文字概括能力,可以要求學生據(jù)此給聯(lián)拱石橋下一個確切的定義,(可限定字數(shù))以加深對盧溝橋最本質(zhì)的特點──聯(lián)拱的認識。
由多個石拱聯(lián)接而成的橋,叫聯(lián)拱石橋。同樣為加深對趙州橋最本質(zhì)的特點──獨拱的認識,也可讓學生對獨拱石橋進行下定義的語言思維訓練。
五、判斷正誤法
可選用課文中若干個句子,或原句,或省略個別字詞,或改動若干詞語,請學生注意聽并判斷正確與否,這種練習擬放在課前或課后進行,以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和課文的熟悉程度,最終目的還在于體會、領悟說明語言的準確性,落實教學。
《少年中國說》學案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大家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了。需要我們認真規(guī)劃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對工作更加有幫助!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少年中國說》學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少年中國說》學案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掌握重點語句的含義。
2.體會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感。
3.學習本文比喻、象征的手法。
一、資料鏈接
1.作者簡介: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早年極力鼓吹變法維新,是我國19世紀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變法維新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學方面,他提倡“詩界革命”、“小說界革命”等,對當時的文學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他在文學方面影響最大的是散文,他不贊成“桐城派”的古文,也不受漢魏古文的影響,而是追求“務為平易暢達”、“縱筆所至不檢束”。他的散文條理清晰,筆鋒常帶感情,別具一種魅力,為晚清的文體解放和五四白話文運動開辟了道路。著有《飲冰室合集》。
2.背景資料:本文寫于1900年,是作者在維新變法失敗后在日本時寫的。文章從日本人和西歐人稱我國為“老大帝國”說起,以人喻國,怒斥當權的清王朝封建貴族官僚是保守守舊、頑固茍且的“老朽”號召“中國少年”肩負起救國的責任,為創(chuàng)造一個繁榮富強的“少年中國”而努力奮斗。
二、初讀文章
1.朗讀全文,利用工具書給下列劃線字正音。
怯懦()()茍且()瘠牛()澌()亡矞矞皇皇()發(fā)硎()鷹隼()地履其黃()
2.大聲朗讀課文,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頓。
(1)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
(2)此老年與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3)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也。
(4)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
(5)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三、疏通文意
1.借助課下注釋或工具書,疏通文意。
(1)解釋下列詞語。
老大蓋果欲既往惟故永舊日新已經(jīng)
照例未經(jīng)破格好怯懦茍且瘠大略固宜澌亡翹足鷹隼矞矞皇皇發(fā)硎履疆
(2)翻譯下列句子。
①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經(jīng)者,故惟知照例。
②惟怯懦也故茍且,惟豪放也故冒險。
③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陽。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
④人固有之,國亦宜然。
⑤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
⑥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
⑦天戴其蒼,地履其黃。
2.談談讀本文后的最初感受。
四、探究賞析
1.給文章劃分層次。
2.理解題目中“少年”一詞有什么深刻含義?
3.何為“老大帝國”?何為“少年中國”?
4.文章將社會腐朽的原因歸結為“老朽之人”,你認為這恰當嗎?
5.文章運用什么手法或修辭表現(xiàn)了少年中國的哪些特點?
6.概括本文主旨。
7.找出你喜歡的句子或段落進行賞析。
方法提示:(語句)運用(修辭或?qū)懽魇址ǎ┥鷦有蜗螅ɑ蚓唧w委婉或全面深刻等等)地寫出了(表現(xiàn)了)(內(nèi)容或情感)。
示例: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边@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少年中國在發(fā)展中的壯麗前景。
五、拓展遷移
1.背誦并積累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句子。
2.寫出至少兩句你積累的有關少年壯志雄心的名句。
附參考答案及思路提示
二、初讀文章
1.怯懦(qiè)(nuò)茍且(gǒu)瘠牛(jí)澌(sī)亡矞矞皇皇(yù)發(fā)硎(xíng)鷹隼(sǔn)地履其黃(lǚ)
2.(1)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
(2)此/老年與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3)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也。
(4)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
(5)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三、疏通文意
1.(1)老大:古老,文中指落后、衰老。蓋:大概。果:果真,真的。欲:想要。既往:已經(jīng)過去。惟:僅僅,只。故:因此。永舊:永遠陳舊。日新:天天創(chuàng)新。已經(jīng):已經(jīng)經(jīng)歷。
照例:按照慣例。未經(jīng):沒有經(jīng)歷。破格:打破常規(guī)。好:喜歡。怯懦:膽小怕事。茍且:只顧眼前,得過且過。瘠:瘦弱。
大略:大概。固:本來。宜:應當。澌亡:滅亡。翹足:抬腳鷹隼:雄鷹和猛隼。矞矞皇皇:光明盛大的樣子。
硎:磨刀石。履:踏著。疆:指時間界限。
(2)
①正因為思念往事,而每件事都是自己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所以只知道墨守陳規(guī)。
②正因為膽怯懦弱,所以得過且過。
③寶劍剛磨出來,鋒刃大放光芒。
④人本來就有這種區(qū)別,一個國家也應該這樣。
⑤假如全國的少年也都是老朽的人,那么我們中國將仍然是衰老的國家,她的滅亡將很快到來。
⑥珍奇的花兒含苞欲放,滿眼輝煌;干將寶劍剛剛磨好,鋒刃發(fā)出耀眼的光芒。
⑦頭頂著青色的長天,腳踏著黃色的大地。
2.示例:
①我感受到作者強烈的愛國熱情。
②我感受到少年中國的發(fā)展的無可限量。
四、探究賞析
1.明確:全文劃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部分(第一段)采用由反入正的寫法,提出本文論題,表達了作者對“少年中國”的理想和追求。
第二部分(第二段)以人喻國,通過老年人和少年人性格的對比,比喻國家的強盛和衰落。
第三部分(第三段)指明造成今日老大帝國的是“老朽們”的罪過,說明創(chuàng)建“將來之少年中國”是中國少年的責任,并展望中國的美好前程。
2.明確:一是針對日本人稱我中國為“老大帝國”,作者憤然回擊,稱中國為少年中國;二是因為少年象征著國家如朝陽般地蓬勃興旺,乳虎般地生氣盎然;三是中國是古老的中國,又是進步的未來之果。
3.老大帝國,指腐敗無能、腐朽不堪、蠅營狗茍、日趨衰亡的清政府。
少年中國,指的是中國將以嶄新的蓬勃姿態(tài)出現(xiàn)于世界之林,有著不可估量的前途。
4.文章將社會腐朽的原因歸結為“老朽之人”,從而刻畫出當時統(tǒng)治者的丑惡嘴臉。這在當時有一定進步作用,可以激發(fā)青年人奮發(fā)圖強,變革現(xiàn)實。但是僅僅歸結于復述老年與少年在性格上的差別,把少年一律看成先進,老年一律看成保守,把國家富強的希望寄托在這些人的身上,充分暴露了作者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立場的局限性。
5.明確:文章運用了象征的手法和比喻的修辭,描述了少年中國的英姿勃勃,前途無量。
6.作者把封建古老的中國和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國”作鮮明的對比,極力贊頌了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針砭老年人消極保守的思想,鼓勵人們發(fā)奮圖強,肩負起建設少年中國的重任,表達了作者熱切盼望祖國發(fā)容富強的強烈愿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7.示例:
①“鷹隼試翼,風塵吸張”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少年中國的沖天氣勢。
②“紅日初生,其道大光?!边@句話運用象征的手法,形象地描繪出少年中國的燦爛前程。
③“潛龍騰淵,鱗爪飛揚。”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熱情歌頌了少年中國大展身手的英姿。
五、拓展遷移
1.示例:
①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陽;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
②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2.示例:
①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②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③李賀:為報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④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⑤蘇軾: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⑥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中國石拱橋教案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新的工作才會如魚得水!你們會寫一段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中國石拱橋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石拱橋教案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抓住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2.列出文章結構,領會文章的內(nèi)容。
3.激發(fā)學生熱愛社會主義制度。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抓住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理清文章結構。
2.難點:課后思考練習題三,以形象的語言介紹一種事物。
學法指導:引導自讀合作探究
教具準備:小黑板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們常常用橋梁來比喻友誼,因為是友誼就像橋一樣把兩個人連了起來。可見橋是在沒有路的地方搭起來的路。根據(jù)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會,我國就有了獨木橋和數(shù)根圓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橋。河北趙縣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橋,歐洲在趙州橋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們的祖先的聰明才智值得我們每一位同學學習。
二.簡介作者
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教育家、社會活動有。他主持設計的錢塘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設計的鐵路公路兩用橋;他還參加了新中國第一座現(xiàn)代化的大橋——武漢長江大橋的建造。本文最早以表于是1962年3月4日《人民日報》,文筆通俗易懂,為讀者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歷史上的輝煌成就,及新中國成立后的發(fā)展,贊揚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
三.檢查預習
1.查字典,給加點的字注音。
弧形拱橋陡坡勻稱惟妙惟肖
2.讀了本文,你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以及趙州橋和盧溝橋的不同之處?
四.初讀課文,看看作者寫出了石拱橋的什么特點。
1.提示:請同學們找出哪些段落是寫趙州橋的,哪些段落是寫盧光溝橋的?聯(lián)系課后思考練習題一,填空。
2.學生讀,填空,教師巡視指導。
3.總結:
名稱位置修建年月結構特征
趙州橋橫跨在河上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1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2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面三刀個小拱。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4全橋結構均勻。
盧溝橋位于永定河上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間由11個半圓形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橋?qū)捈s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lián)成一個整體,是一座聯(lián)拱石橋。
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是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jié)課學過的內(nèi)容
1.聽寫
2.說說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二.細讀全文,理解作者是怎樣說明石拱橋的特點的。
1.為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作者舉了兩個例子,一個趙州橋,一個盧溝橋,這種說明方法叫做——舉例子。
2.在寫趙州橋和盧溝橋時,作者列舉了許多精確的數(shù)字,這種用數(shù)字來說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數(shù)字。
3.為了讓人們更清楚的認識中國石拱橋的特點,作者的語言很具有邏輯性,例如課文第五自然段,在寫趙州橋時,先介紹了橋的長度、寬度、設計施工的精巧。再分四點用數(shù)字分別說明。層次性很強。
4.作者在介紹兩座橋時,既抓住了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又注意到了它們之間的不同點,請同學們找出來。(共同點是都介紹了地點,修建年代,及它們的結構特點。不同點是在介紹趙州橋時順便說明了橋的設計者,介紹盧溝橋時作馬可波羅的話來贊揚其高度的技術成就和藝術價值,還介紹了盧溝橋的的特殊歷史價值。這不但使行文有所變化,而且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三.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最后兩段。
1.第九段寫什么,怎樣寫?(文章又分三點解釋了到得如此輝煌的建筑成就的原因。先寫……再寫……最后寫……)
2.最后一段寫什么,怎樣寫?(介紹了解放后我國石拱橋的修建情況,列舉了我國修建的世界最長的獨拱石橋——“長虹大橋”、我國勞動人民獨創(chuàng)的鋼筋混凝土拱橋——(雙曲拱橋等,說明了我國橋梁事業(yè)取得的巨大成績。
四.引導學生體會說明文行文簡潔、用詞準確的語言特點。(聯(lián)系課后思考練習題二)
五.聯(lián)系課后思考練習題三,引導學生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要說明的事理解釋清楚。(我們常說用白紙寫黑字,黑板其實就是一張黑色的紙,用白色的筆來寫。我們把一張黑色的紙放大,再掛起來,就是一張黑板。)
第三課時
一、完成課后習題。
二、拓展延伸:形象的語言介紹一種事物
板書設計:
中國石拱橋
概括說明
一般: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
中國:歷史悠久,形式多樣
具體說明(舉例)
趙州橋:現(xiàn)存最古老獨拱---37.4米(當時最長)
設計科學,施工巧妙
盧溝橋:聯(lián)拱---265米
石獅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
具有紀念意義
教學后記:學生對中國石拱橋的構造等的認識把握得較好,對文中的說明方法也掌握得不錯;但對說明文的多種順序出現(xiàn)在同一篇文章中的形式認識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