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三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30S版三年級下冊《28*民族英雄戚繼光》教學設計2篇。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S版三年級下冊《28*民族英雄戚繼光》教學設計2篇》,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民族英雄戚繼光》教學設計之一
【內容簡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記敘了我國明朝將領戚繼光為解除東南沿海的倭患,組建軍隊,英勇抗擊倭寇的故事。文章故事情節(jié)集中,內容簡單,沒有艱澀難懂的詞句,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有利于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設計理念】
抓住重點難點,做到長文短教,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提高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注意積累詞句。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戚繼光的英勇,有智謀,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3、收集、交流有關戚繼光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戚繼光被稱為民族英雄的原因。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教學掛圖(課文插圖)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檢查預習效果
1、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戚繼光的故事,說說戚繼光是個怎樣的人。
2、指名認讀生字(詞),交流認字的方法。
3、指名讀課文,教師及時指導,盡量做到:不讀錯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不讀破句。
4、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什么?
二、自讀探究,交流學習所得
1、默讀思考:
(1)戚繼光為什么要組建、訓練戚家軍?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戚繼光作戰(zhàn)英勇,很有智謀?
(2)為什么說戚繼光是一位民族英雄?
2、組織交流、討論,體會戚繼光的愛國、英勇、智慧:
(1)從戚繼光組建、訓練戚家軍的過程引導學生感受戚繼光為國擔憂,為百姓為民族安康著想的民族精神。
(2)通過戚繼光英勇作戰(zhàn),表現(xiàn)戚繼光身先士卒、沖鋒在前、奮不顧身的英雄氣概。
(3)讓學生復述戚繼光用智謀與敵人作戰(zhàn)的兩次戰(zhàn)例,明白戚繼光是一個善于觀察,用心思考,有勇有謀的將領。
3、速讀課文,畫出概括寫戚繼光作戰(zhàn)英勇,很有智謀的句子,看看這句話與上下文之間的關系。
三、感情朗讀,情感升華
四、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1、繼續(xù)收集、交流有關抗擊倭寇的歷史故事,進一步增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2、抄寫、積累本課的好詞,如:聞風喪膽、身先士卒。
《民族英雄戚繼光》教學設計之二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戚繼光是抗擊倭寇的民族英雄,他不但作戰(zhàn)英勇,而且很有智謀。
2、認識盜、浙、廷、腐、訓、律、謀、趁、患9個生字,理解民族英雄、海盜、倭寇、朝廷、腐敗、訓練、身先士卒、趁機、智謀、倭患等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yǎng)自學能力。
2、理解詞語意思。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知道我們中華民族的哪些民族英雄?我國明朝,就有一位抗日的民族英雄(生:戚繼光)。[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了解課文。
[意圖: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提高思維能力,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1.自讀課文,自學思考。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把不會讀的字、不理解的字詞畫出來,并結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決。自己思考或查字典后,仍不理解的詞句意思,課文內容,用筆畫標注出來。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檢查讀書,全班質疑。[要求:讀書時,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質疑時,認真聽同學提問,不重復別人的問題。](題目為什么寫民族英雄?戚繼光為什么組建、訓練戚家軍?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哪兒看出他作戰(zhàn)英勇、很有智謀?)[師幫助學生梳理問題]
(三)小組交流,檢查自學。
[意圖: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注意傾聽的能力,思辯能力。]
1.輪流讀文,讀準字音。[要求:畫出讀錯的字詞句,讀完訂正,再練讀。]
2.提出疑問,交流大意。[要求:學生認真思考后仍不能解決的,小組討論幫助解決。個人說出答案后還要談理由。]
(四)全班討論,檢查自學。
1.輪流讀書,了解全文。[要求:聲音洪亮,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斷好句。讀后,生談課文主要內容。]
2.討論問題,解決疑問。
師:通過自學,小組討論,哪個小組想發(fā)言,幫同學解決難題?
[意圖:以學生為主體,以學定教,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
(1)為何題目用民族英雄。[要求:結合書上有關語句,談自己的理解。]
(2)戚繼光為什么組建、訓練戚家軍?[要求:可以用書中語言回答,也可以把用自己的話回答。]
[意圖: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概括、理解能力。]
(3)從哪兒看出他作戰(zhàn)英勇、很有智謀?[要求:先讀書中語句,再談自己的體會。]
(五)復習鞏固,拓展知識。
1.復習鞏固生字。生當小老師,把自己認為難讀、難寫、難記的字詞提問,指名讓其他學生回答。
[意圖: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記憶生字的興趣。]
2.交流課外資料。
(1)講戚繼光的故事。
(2)表演課前準備的有關戚繼光的節(jié)目。
[意圖:培養(yǎng)學生搜集、使用課外資料的能力,豐富學生知識面,激發(fā)學生學英雄、愛英雄的情感,產生民族自豪感。]
(六)作業(yè)。
出一期戚繼光的壁報。
板書:
28*民族英雄戚繼光
作戰(zhàn)勇敢
抗擊倭寇很有智謀
延伸閱讀
s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2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老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編寫一份教案。從而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s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2”,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0撈鐵牛
教學要求:
1、了解懷丙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從而認識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啟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2、學習給課文分段,
3、學會生字新詞,會用“熟悉、議論紛紛”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弄懂撈鐵牛時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
教具準備:
掛圖、錄音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布置預習。
1、解題,激發(fā)興趣。
板書課題后簡介本課主要內容。
2、提出預習要求。
二、檢查預習。
檢查生字詞讀音及朗讀課文。
三、按照提示給課文分段。
1、指名讀思考練習2。
2、討論思考列出的四個意思,分別是講哪些自然段的。
3、在討論的基礎上,教給分段的方法。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為什么要撈鐵牛?“議論紛紛”是什么意思?人們?yōu)槭裁词伦h論紛紛?可能會怎么議論呢?一個和尚是怎么說的?從他說的話,你看出了什么?
2、默讀第二段,想一想,這段共有幾句話,講了撈鐵牛的哪幾項準備工作?
3、默讀第三段,想一想,這段包括幾個自然段講了撈鐵牛的哪幾個步驟?(鏟沙拔“?!?;劃船拖“牛”;一只一只全拖回)
4、鏟了泥沙以后,拴鐵牛的繩子為什么會越繃越緊?為什么能把鐵牛從淤泥里一點兒一點兒向上拔?
5、齊讀第四段。
討論:什么是“出色的工程家”?為什么說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
五、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練習朗讀課文。
二、把準備工作與撈鐵牛的步驟聯(lián)系起來體會一下,懷丙為什么做那幾項準備工作?
三、把全文聯(lián)系起來體會一下,為什么說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
(1、懷丙懂得利用水的浮力;2、考慮周密細致;3、具體步驟充分利用了水的浮力。)
四、練習用“熟悉”“議論紛紛”造句。
1、從課文中找出帶有這兩個詞語的句子讀一讀,并說一說詞語的意思。
2、交流造句,互相評議。再把造的句子寫下來。
五、復習鞏固生字詞。
1、檢查生字詞讀音。
2、討論:哪些容易寫錯,寫的時候應注意什么?
3、將“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抄寫3遍。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水沖斷浮橋
潛水找牛
重修浮橋備船裝沙利用水的浮力
撈鐵牛準備工作拴船搭橋聰明智慧
拴牛連架
打撈鐵牛
11寓言兩則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詞,正確書寫指定的生字。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詞語,背誦課文。
3、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兩個寓言故事。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詞句。
2、學會寓言,懂得這兩則寓言的寓意,用自己的話來將這兩則寓言。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你們喜歡學故事嗎?請大家一起來學習。
二、默讀課文,初步感知
要求:(1)看拼音讀課文,把生字的音讀準。(2)新詞要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不懂的地方記下來。(3)標出小段。
認讀生字,解答疑難(出示生字卡片)
三、深入分析、弄懂寓意
1.指定四位學生讀課文。
2.提問:這個人的寶劍是怎么掉進江里的?
過渡:那個人是怎么做的呢?他為什么這樣做?
3.讀第二段,回答問題(①一點兒不著急。②在船舷上刻記號。③他想記住掉劍的地方,撈上寶劍?)
4.指導看插圖,說清圖意。
5.小聲讀3~4段,思考:當有人問他,他是怎么回答的?
6、教師示范。
(3)理解詞語“不慌不忙”的意思。他為什么不慌不忙?
(4)提問:按照那個人說的辦法,能把寶劍撈上來嗎?為什么?
六、總結談話,啟發(fā)聯(lián)想
1.分組討論。①那個人等船靠岸后撈到劍了嗎?②他沒撈到劍會說什么?③別人可能又會說什么?
2.提問①你認為那個人錯在哪里?②學完寓言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書設計:刻舟求劍
不小心掉
不著急刻記號
不慌不忙船靠岸撈劍
第二課時:
學習《揠苗助長》
1、指導學生自讀自學課文,了解故事大意。可提示如下:自己讀課文看課文講的是什么事?根據(jù)故事想一想文章題目“揠苗助長”是什么意思。不認識的字要看課后的注音,或查字典。有不懂的地方,問問同學或老師。
2、引導學生讀好課文,質疑討論。
3、引導討論說明寓意。
結合課后第二題的第二小題,組織學生討論和想像說話。
4、指導做好字詞練習,把生字寫正確,理解和積累詞語。
板書設計:
原因:巴望禾苗長快一些
揠苗助長做法:把禾苗往高里拔
結果:枯死
寓意:不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會把事情弄壞
12*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積累詞匯。
2、理解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教學增進學生的自讀自學能力。
教學重難點:積累詞語,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話導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板書課題
引導學生讀課文,了解文章意思。鼓勵學生自讀自學課文,參考提示要求全面了解文章意思。向學生提出的要求:
(1)課文寫的是誰?主要講了他的什么事?
(2)先一段一段地讀認真了解每一段的意思,然后再通讀全篇。
(3)學生學新詞,認清字形,把讀音讀正確。
二、檢查自學。
組織交流學習收獲,加深對文章中心思想的感受,指導要圍繞課文內容重點和文章中心思想。
三、指導朗讀。
檢查讀書情況,講說課文大意。
鼓勵再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分段講讀課文。
指名一段一段讀課文。
1、想:課文是從哪些方面重點寫了他的什么事?
2、注意課文里的新詞語,仔細體會它們在句子里的意思。
二、引導討論,深入理解課文。
(1)什么事情引起了布斯的注意,使他產生了研制掃地機的念頭?
(2)布斯在研制掃地機的教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他是怎樣克服的?
(3)布斯的母親給予他哪些幫助?母親的什么話啟發(fā)了布斯?
引導討論:布斯的成功說明了什么?
檢查對生字詞的認讀,鞏固積累詞匯。
A.補充詞語花籃
B.抽卡讀詞語
板書設計:12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
布斯發(fā)現(xiàn)……
母親的話啟發(fā)……
百花園三
教學目標:
1、鞏固學過的部分多音字的讀音,熟練掌握漢語知識。
2、通過讀讀背背《勸學》、采集本中的好詞好句的積累,養(yǎng)成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
3、通過本次的課外閱讀,讓學生了解我國名人的偉大創(chuàng)造。
4、通過“我的奇思妙想”的口語訓練,培養(yǎng)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想象、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重點:加強語言積累,提高閱讀水平,培養(yǎng)交際能力。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語海暢游”
1、板書課本中的多音字。
2、認真讀以上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組討論、交流。
4、反饋學生學習情況
5、出示泡泡里的話,全班齊讀。
6、(1)出示“喜歡和厭惡”
(2)學生讀這組字,并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7、學生完成教材中的練習。
二、讀讀背背《勸學》、采集本中的好詞好句。
1、出示文中帶讀讀背背《勸說》。
2、全班齊讀。熟讀成誦。
3、展示“我的采集本”中自己收集的關于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的名言。
三、閱讀平臺——畢升
1、指名分段朗讀短文《畢升》,要求讀得通順、連貫。
2、你讀懂了什么?
3、作者在這篇短文里告訴我們什么?
4、自讀短文想一想,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5、你喜歡畢升和他發(fā)明的印刷術嗎?
6、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7、讀了這篇短文,你有什么話要對大家說的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背誦《勸學》
二、能說會道——我的奇思妙想
1、教師讀題目要求。
2、本次的練習對我們有什么要求呢?
3、展示學生自己的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等,推選出發(fā)言代表。
4、各代表派出代表進行發(fā)言,各小組進行評價:是否講得清楚明了,是否語句通順,是否達到本次練習的要求。
三、筆下生輝——我的小發(fā)明。
1、指名讀題目,其余思考:題目給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饋思考情況。
3、學生分小組進行交流、總結。
13山村的早晨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積累文章中的優(yōu)美的語句。
2.讀懂課文,想象畫面,體會山村早晨的美麗景色。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山村早晨的美麗。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課文《山村的早晨》,(教師板書課題)大家要特別注意一下晨字的寫法,可以跟著我一起來寫這個字。
2.齊讀課題。
3.在你的心目中,山村的早晨是什么樣的呢?(學生簡要說自己心中對早晨的印象)
4.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山村的早晨。(觀察圖片,引導學生來欣賞美麗的山村畫面。)
5.山村的早晨實在是太美了!讓我們帶著這種美的感受再來讀一遍課題。
6.當我看到這些畫面的時候,不由得想起了古代詩人邵雍曾經寫的一首詩,名字叫《山村》,大家還記得嗎?讓我們一起來背誦一下,(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7.那么現(xiàn)代詩人蓋尚鐸筆下的山村的早晨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二、學習課文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難讀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
2.交流讀后的初步感受。
3.讀了課文之后,你覺得山村的早晨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呢?說說你自己的感受。教師相機板書。
(美麗的、寧靜的、睡眼惺忪的、充滿生機與活力的)
4.你們剛讀了一遍課文,就有這么多的體會,真了不起!還想讀嗎?(想)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品味語言
1.再讀課文,邊讀邊想。
你們真愛讀書!讀書就像品茶一樣,要一口一口慢慢地品,越品越有味道。待會再讀課文的時候,我建議大家采用這樣一種讀書的方法:邊讀邊想象,當你讀課文的時候,在你的眼前出現(xiàn)畫面,還可以讓這些畫面在你的腦海中動起來。想不想用這種方法再試著讀讀課文呢?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前三個小節(jié),邊讀邊想象。
2.交流感受,感情朗讀。
師:誰愿意把自己的讀書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可以抓住你感受最深的內容來談談你在讀的過程中眼前都出現(xiàn)了什么樣的畫面?
(1)小溪帶走夜的鼾聲,
露珠打濕美的黎明;
山村從甜夢中醒來,
晨風給她揉著眼睛。
重點體會:露珠打濕美的黎明;
晨風給她揉著眼睛。
(2)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那晶瑩的露珠,感受一下那溫柔的晨風。
(3)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教師相機引導:這里的黎明是美麗的,是寧靜的,露珠落在花瓣上、落在小草上、晶瑩剔透,微風吹來,搖搖欲墜。誰還想再讀讀這段話
(指名讀,齊讀。師評價:我看到了露珠滾落;我感覺到了微風拂面;我看到了露珠正在花瓣上跳躍。)
(2)繽紛的彩蝶舞姿輕盈,
采花的蜂兒歌聲嚶嚶;
歡快的小河舒展著腰肢,
輕巧的炊煙裊裊地上升。
教師引導學生與下面的段對比體會。
彩蝶舞姿輕盈,
采花的蜂兒唱著歌兒;
小河舒展著腰肢,
炊煙裊裊地上升。
引導學生重點體會:繽紛、歌聲嚶嚶、歡快、輕巧
(4)同學們說的真好,既然詩中的句子這么好,那你們趕緊帶著自己的體會再讀一讀吧!(當學生讀不出來時,教師可以對比讀,或請學生說說為什么這樣讀?)小結:同學們,你們讀的各不相同,這就是讀書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5)早晨像剛睡醒的女孩兒,
美麗、寧靜、睡眼惺忪(xīngsōng);
噢(ō),大自然是多才的畫家,
描繪(miáohuì)出這幅水墨mò丹青。
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引導:“水墨丹青”是什么意思?“這幅水墨mo丹青”指的是哪一幅呢?讓我們通過朗讀把畫的內容展現(xiàn)出來。(大自然給我們描繪出了怎樣的畫面。)
男、女生分別讀一二小節(jié)。
(6)同學們,大自然為我們展現(xiàn)的水墨丹青僅僅是這些內容嗎?畫里面還有什么景象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的最后四個小節(jié),看看作者是怎樣為我們描繪這幅水墨丹青的?
(7)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這幾小節(jié),把你感受到的、想象到的內容通過讀來表現(xiàn)出來??梢杂斜砬榈刈x,也可以加上動作讀等,在你們讀的過程中,我也在讀,我要讀你們,我要從你們的表情上,甚至動作上來分享你們讀書的喜悅。
(8)展示匯報。
師:大自然為我們描繪出了怎樣的一幅水墨丹青,大家清楚了嗎?讓我們通過讀來體現(xiàn)一下她的美麗!(師生合作讀課文。)
3.引導想象,讀寫結合。
(1)同學們,大自然這個多才的畫家為我們描繪的水墨丹青僅僅是作者所寫的這些內容嗎?不是。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讓我們隨著音樂一起走進山村的早晨,邊聽邊想象大自然到還給我們描繪了怎樣的景象?播放音樂,想象。在聽的過程中,心中的喜悅可以通過表情展現(xiàn)給大家。
(2)請同學們從美麗的山村早晨再回到我們的課堂之中。誰能當一次小詩人,把你想象到的美麗的景象寫成詩句。(每人發(fā)一張小紙片)
(3)出示句式,學生練寫:
(4)交流展示,品味評議。
例:美麗的小鳥飛進畫里來了,
歡快的歌聲在樹梢上蕩漾。
柔嫩的小草鉆進畫里來了,
大地捧出一塊塊碧綠的毛毯。
勤勞的農民伯伯走進畫里來了,
他們扛著鋤頭去開墾希望的土地。
(5)同學們,你們就是一個個的小作家,小詩人。山村的早晨是美麗寧靜的,是生機勃勃的,更是多姿多彩的。讓我們抓緊時間,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一背。
(6)學生背課文。
4.拓展知識,回歸整體。
(1)山村的早晨是令人陶醉的,讓人留戀忘返的。其他地方的早晨又是什么樣的呢?
(2)同學們,不同的地方,早晨的景象各不相同。但是,常言說得好: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同之計在于晨。早晨永遠是美麗的,是充滿希望的,是生機勃勃的!讓我們一起張開雙臂去擁抱早晨,擁抱自然,擁抱美好的生活吧!
板書設計:
美麗
山村的早晨寧靜水墨丹青
生機勃勃
14登上企鵝島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詞匯。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南極企鵝的可愛。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獨立識字。
2、查找圖片資料,結合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感受企鵝的可愛,激發(fā)學生對南極的熱愛與向往。
2、激發(fā)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去探索神奇的地球。
重點、難道關鍵
1、了解企鵝,感受企鵝的可愛。
2、激發(fā)對南極的熱愛與向往。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
1、老師出示南極的掛圖。
2、學生感知南極冰天雪地的景象。
3、出示企鵝島的圖片。
4、學生看圖感受島上成千上萬只企鵝的壯觀景象。
5、激趣:大家想不想也去企鵝島上看一看?
6、板書課題。
7、學生認讀生字:“企”。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標出段落序號。
2、分段指名讀課文,評議正音。
3、說說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其中主要是介紹了什么?
4、指名反饋,評議、交流。
5、學生齊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1~3自然段了解企鵝島的數(shù)量與個頭大小。
1、出示導學提綱,引導同桌合作學習。
(1)認讀課文1~3自然段。
(2)、找出介紹南極氣候特點的句子,畫上“——”。
(3)找出介紹企鵝數(shù)量的句子畫上“~~~”。
(4)想一想這些句子中那些詞語用得好,好在哪里?
2、逐項指名反饋、評議、交流。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自然段。
四、學習生字新詞,結束課堂。
1、老師導言:企鵝島上居然生活著這么多的小巧可愛的企鵝,那里是否所有的企鵝都長得一樣呢?請大家再讀讀課文,查查資料,我們等到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2、學習本課的生字。
出示本課的生字詞,指名認讀。
企鵝大陸盡管厘米有趣頸部帽子
嘴里毛驢捕食所以魚鱗狀
學生以各種形式地讀生字。
說說這些字在讀音和書寫上要注意些什么?
老師小結,強調重點。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結束課堂練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讀生字。
2、老師強調作業(yè)中的書寫錯誤。
3、要求學生用文中的一個詞來表達企鵝島上企鵝的數(shù)量。(成千上萬)
4、老師導言:這成千上萬只企鵝都一樣嗎?
5、出示圖片,指名發(fā)言,評議。
6、老師小結;是的細心的孩子發(fā)現(xiàn)了這些企鵝的樣子不一樣,因為企鵝也有好幾種。那課文中主要介紹了哪幾種?
二、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了解種類、體會可愛。
1、學生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思考:課文中主要介紹了哪幾種企鵝?各是什么樣的?
3、指名反饋,評議,并朗讀句子。
4、引導概括:請你從文中找出一個詞來形容這三種企鵝的特點。
5、練習有感情的朗讀句子。
6、談話,引導體會企鵝的可愛:這三種企鵝中你最喜歡哪一種,說說喜歡的原因,并請你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企鵝。
7、學生暢所欲言,交流體會,齊讀文中2~6句。
8、老師導言:在這段課文中,除了介紹三種企鵝的特點,還介紹了什么?
9、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了解換毛,感受有趣
1、你知道小裙鵝是怎樣長大的嗎?
2、學生自由讀課文第5自然段。
3、引導學生了解企鵝換毛長大,感受企鵝成長的有趣。
4、齊讀課文的5自然段。
四、學習課文的6自然段,總結拓展
1、看到這些可愛的企鵝你有什么想法?
2、學生暢所欲言,引讀課文最后一段。
3、總結拓展:南極是一個神秘而奇特的地方,在那冰天雪地的地方居然還生活著這么多可愛的企鵝,除了企鵝,大家對南極還了解些什么?趕快來介紹。
4、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適時點評。激發(fā)學生對南極的向往。
5、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板書設計:
金企鵝(最漂亮)
登上企鵝島帽帶兒企鵝(彬彬有禮)
阿德雷企鵝(最兇猛)
15奇異的植物世界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嚼醉蠅膜”會寫“園棚碰摘剝”等13個字。學習“奇異、花棚、艷麗、醉意、清脆”等詞語。
2、習作者細致觀察的方法。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植物世界的奇異,激發(fā)探索植物世界奧秘,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中描寫同學們行走路線的語句。
2、理解課文中所描寫植物的奇異之處。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宣布課題。解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引導分析:從課題你能知道課文寫的對象是什么嗎?從哪個講習班你還能看出課文要寫的重點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讀中思考:課文寫了哪幾種植物?
三、再讀課文,自學生字
1、畫出生字,借助注音讀準字音。有有興趣的學生可結合詞語查字典了解字義。
2、老師檢查學生認讀情況。
3.說一說自己最感興趣的句子。
4.質疑問難。
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出的疑難,一般放在細讀課文時解決。有的問題則可立即解決。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教師范讀課文。
2、引導學生讀。學生邊讀邊想:李叔叔向同學們介紹了哪幾種植物?這些植物奇異的地方是什么?
3、引導學生學習第二三自然段課文,教給方法。
4、教師出示思考題。學生自讀課文第2自然段,然后組織議論。
思考題:
(1)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什么?
(2)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3)這個自然段的第1句話和寫植物有什么關系?
二、指導朗讀,讀出感情
1、提出朗讀要求,學生自由練讀。
教師范讀,并指導。
三、梳理全文,體會寫法。
圍繞課后中描寫同學們行走路線的語句,讀一讀。想一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
引導思考:想一想,課文是圍繞什么意思,從哪幾方面寫具體的?
板書設計:
15奇異的植物世界
帶電植物
蠟燭樹
奇異的植物醉草
捕蠅草
水笛荷
16*鳥兒的偵察報告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偵蚊毒悲”。學習“信息、加急電報、偵察、哭泣、悲劇、威脅”等詞語。
2、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環(huán)境污染帶來的危害,增強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環(huán)境污染帶來的危害,增強環(huán)保意識。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宣布課題。解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引導分析: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讀中思考:課文寫了幾種報告?這幾份報告是怎樣的?
三、再讀課文,自學生字
1、畫出生字,借助注音讀準字音。有有興趣的學生可結合詞語查字典了解字義。
2、老師檢查學生認讀情況。
3.說一說自己最感興趣的句子。
4.質疑問難。
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出的疑難,一般放在細讀課文時解決。有的問題則可立即解決。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a)教師范讀課文。
b)引導學生讀。學生邊讀邊想:鳥兒們都怎么了?
c)引導學生學習燕子為什么哭泣,海鷗為什么再也飛不起來了,“我”的鳥兒為什么迷失了方向?教給方法。
d)教師出示思考題。學生自讀課文第2自然段,然后組織議論。
思考題:
(1)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什么?
(2)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二、指導朗讀,讀出感情
提出默讀要求:不出聲,口不動,不指讀,要有一定速度。
教師范讀,并指導。
三、梳理全文,體會思想。
1、想一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
2、說一說自己所了解到當?shù)氐奈廴厩闆r資料。
板書設計:
燕子在哭泣
16、鳥兒的偵察報告海鷗再也飛不起來
“我”的鳥兒迷失方向
百花園四
教學目標:
1、鞏固學過的部分多音字的讀音,感受漢字的有趣。
2、改寫句子,體會不同句式的表達效果。
3、背誦古詩,增加語言積累,感受中國古代詩歌的音律美。
4、閱讀短文《葡萄溝》,逐步提高閱讀水平。
5、增強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
6、初步學習按一定的順序記敘一件事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加強語言積累,提高閱讀水平,培養(yǎng)交際能力,學習習作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學習按一定的順序繼續(xù)一件事情的方法。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語海暢游、積少成多、閱讀平臺。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語文百花園,這里有有趣的漢字,春天的古詩,迷人的葡萄溝,在這里,我們還可以當一位綠色小衛(wèi)士,開展綠色行動,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你們愿意與我一起走進語文百花園嗎?
二、暢游語海,體驗趣味
(一)漢字真有趣yàn(吞咽)
1、出示第一個多音字:咽
yè(嗚咽)
自己讀一讀這個字及其組詞,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引導學生體會在我們的漢字中,有一部分字一字多音,讀音不同,導致它的意思也不一樣,讓學生體會到多音字的有趣)
2、像這樣的漢字在我們的漢字中還有很多,例如,種、惡、干(依次出示這三個字的讀音)
3、自己讀一讀,在書中的括號中根據(jù)不同的讀音組出詞語。
4、引導交流評議,訂正錯誤。
5、引導學生根據(jù)不同的讀音組出更多的詞語,并互相評價,糾正錯誤。
例如:種:zhònɡ種地、種植、種花、耕種
zhǒnɡ種類、種子、播種、選種
6、你還知道哪些多音字?引導學生進行多音字的拓展復習,對以前學習過的多音字進行復習總結。
(二)仿照例子,改寫句子。
1、教師引入:在我們的漢語中,不光漢字有這么多的趣味,就連句子也很有意思。請你讀一讀下面的句子,說說你能從中感受到什么?
例:又黏又稠的石油粘住了海鷗的羽毛。
海鷗的羽毛被又黏又稠的石油粘住了。
2、學生讀句子后談自己的感受。(讓學生在讀悟的過程中體會到: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一樣的,但是表達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從而體會到在漢語中,有時候同樣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來表達。)
3、學生完成練習,集體評議。
大風刮斷了樹枝。
4、補充練習。
(1)春風吹綠了小草。
(2)媽媽做好了晚飯。
三、讀背古詩,積少成多。
1、自由讀古詩,認識字詞,不會的字可以查字典解決。
2、充分朗讀,把古詩讀正確,流利。
3、教師引導學生說說古詩的意思,對學生理解上的偏差,教師及時進行糾正。
詩的前兩句是寫景,描寫了鄉(xiāng)村的自然風光:山野遍綠,杜鵑聲聲,細雨蒙蒙。第三句承上啟下,由寫景過渡到寫人,最后一句集中寫了農家緊張的勞動。全詩大
全詩大意是:山野里到處綠油油的,漲滿的河水映著天光,白茫茫的一片,杜鵑聲聲啼叫,細雨像霧一樣;鄉(xiāng)村的四月已經進入農忙時節(jié),閑人很少,農婦剛采罷桑葉,又去插秧種田。
4、學生邊朗讀,邊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景象,熟讀成誦。
5、學生試著根據(jù)詩意畫一幅雨中采桑插秧的圖畫,全班交流展示。
四、閱讀短文,提高能力。
1、自由讀短文,不會的字詞自己查字典解決。
2、同桌互相交流,說說你通過自己讀書認識了哪些字,理解了哪些詞語。
3、默讀課文,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在學生提問的基礎上重點理解:五光十色,熱情好客,陰房等詞語的意思,在理解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上下文的內容,讓學生在讀書中理解、感悟。)
4、自由讀課文,想想為什么課文中說: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引導學生體會:葡萄溝的葡萄和葡萄干特別有名,葡萄溝的老鄉(xiāng)也特別熱情好客。)
5、自由練習朗讀,讀出作者對葡萄溝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6、開展朗讀比賽,讀出自己的感情。
7、把課文中好的詞語和句子摘抄在自己的采蜜本上。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能說會道。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教師描述。(描述的內容是:社區(qū)、校園中飄動的紙片和塑料袋,田野、村莊亂倒的垃圾等被破壞的環(huán)境。)
教師:同學們,聽了老師的描述以后,你有什么樣的感受?(請學生自由來談自己的感受。)
2、那么,當我們走進社區(qū)、校園、村莊、田野、公園來欣賞美麗的風景的時候,還應該做一些什么呢?(學生自由發(fā)言,談自己的建議。)
3、教師:那么,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當一名光榮的綠色小衛(wèi)士,開展保護家園的活動。
二、引導學生選擇開展適合的活動。
1、小組交流討論:你們打算開展什么樣的活動?
2、小組匯報自己的討論結果。
教師結合書中的泡泡圖,引導學生確定好自己小組的活動內容。
(1)給花草澆水
(2)每人負責管理一棵小樹
(3)做幾塊保護環(huán)境的宣傳牌
(4)編寫一些生動活潑的環(huán)保提示語
三、交流自己參加綠色行動的經過和體會。
1、小組內交流經過和體會。
要求:
(1)聲音不要太大,讓本小組的人聽清楚,又不影響其它的小組。
(2)要把自己參加活動的經過和體會說清楚。
2、小組推薦代表在全班發(fā)言。
要求:
(1)聲音要洪亮,讓同學們聽清楚。
(2)交流時,要把自己參加活動的經過和體會說清楚,還要認真聽別人的發(fā)言。
(3)全班評議:誰是最優(yōu)秀的綠色小衛(wèi)士。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筆下生輝。
一、師生交流,導入新課
上一節(jié)課,同學們講了自己參加綠色環(huán)保活動的經過和體會,講得很好,但是由于時間有限,有些同學可能還沒有盡興。不過沒有關系,除了說以外,我們還可以把自己的經過和體會寫出來,讓更多的人看到。你們有興趣嗎?
二、引導學生讀書,明確寫作的基本要求。
1、自由讀書中的要求,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引導學生思考:
(1)在參加“綠色行動”的活動中,你印象最深的情景是什么?
(2)在當時的情景中,人物有什么樣的動作和語言?
(3)你準備按照什么樣的順序來寫?
三、教師引導學生就以上的問題進行交流討論。
明確:在作文的過程中應該選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來寫,要抓住人物的動作和語言來寫,同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
四、學生自由完成習作。
五、小組內互相交流、評改。
方法:四人為一個小組,互讀、互評、互改。(每人要讀三篇,改三篇)
六、把自己改后的習作在全班進行交流,請同學們欣賞評價。
17難忘的八個字
知識能力目標:
1、會認19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能聯(lián)系上下理解“氣惱”、“譏笑”“畸形”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多讀多想,讀懂課文內容。
4、了解課文中人物的外貌有什么不同。
人文目標:
學會關愛他人,要有愛心。
重點、難點:體會老師對我的愛和這八個字給我產生的深刻影響。
教學準備:觀察身邊有困難或需要幫助的人的生活。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的周圍,有不少殘疾人,你注意過他們嗎?你了解他們嗎?你幫助過他們嗎?
(學生自由談)教師總結后談: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一位殘疾人,來感受一下她的內心世界,體會師生之間的美好的感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結合上下文理解以下詞語:氣惱裂唇、畸形傾斜溫馨撫慰等。
2、解決下列問題:
(1)“難忘的八個字”是哪八個字?
(2)為什么這八個字讓“我”難忘?
三、檢查讀書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練讀。
(2)分自然段讀課文。
(3)再讀課文,思考:你讀明白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交流,互相釋疑。
四、重點引導理解:
描寫“我”和“倫納德”夫人相貌的語句。
(引導學生體會倫納德夫人的美麗和因我的相貌而自卑的心理)讀一讀,說說你感受到什么?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
a)指導書寫個別生字如:
“齡試幼鼻摔”等。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書寫。
三、布置作業(yè):
1、感情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檢查第一課時的學習情況:
1、學生朗讀課文。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精讀課文,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在初讀的基礎上,回答下面的問題:
1、討論:你怎樣看待“我”對同學撒謊和耳語測試時作弊?
可小組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引導學生明白,我撒謊并非品質問題,而是為了維護自尊)
2、找出課文中體現(xiàn)“我”自卑的語句,談自己的理解,并通過感情朗讀表達出“我”的感受。
“我氣惱,我……說起話來還結巴”
“我覺得這樣說……甚至沒有人喜歡我”
“可我先天失聰……同學們回更加嘲笑我”
(練讀是重點引導學生體會由相貌引起的自卑,體會“我”的心情)
3、討論:試想當有人對你說“我希望你是我女兒”時,你有什么感受?為什么“我”聽到是反應這么強烈?這么難忘。
4、引導學生體會出我的感受強烈的原因:即老師的愛的強大力量。
5、弄懂為什么“我”覺得這八個字像一束溫暖的陽光,改變“我”人生的看法。
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全文,從中體會描寫“我”自卑、喜愛、激動等感受的句子。
三、拓展活動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收獲。
四、布置作業(yè):
抄寫本課的詞語。
再讀課文,寫一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板書設計
17、難忘的八個字
相貌丑自卑-——“我希望你是我女兒
改變我對人生的看法。
18心中那盞燈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6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親情的溫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學習抓住人物行動、語言等寫人的方法。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語句理解父親對孩子無私的愛,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想象情景,感受父子真摯的情感。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激情:
出示各種燈籠圖片:同學們,看看這是什么?(分別出現(xiàn)不同的燈籠圖片)
在過去的年代里,過春節(jié)的時候,農村的孩子們最快樂的事就是夜晚打著燈籠在漆黑的小路上行走、玩耍。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關于燈籠的故事。
出示課題:心中的那盞燈
指名(2~3人)讀課題。
引導質疑:你有什么疑問嗎?
學生可能會問:
1.心中的那盞燈是什么?
2.為什么說心中的燈?
3.這盞燈什么樣?
4.什么留在了心中?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標出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認讀生字。
2.檢查認字情況。
(1)出示有關詞語,反復、多種形式認讀。
(2)出示生字:認讀并指導書寫(略)
重點指導“盞”、“巷”、“夸”
(3)默讀課文,思考前面提出的問題。
(4)回答部分問題:心中的燈是什么?
三.整體感知課文。
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
1.出示詞語卡片,認讀并提示相關詞義,區(qū)分同音字。
2.出示生字卡片,鞏固重要筆畫或易錯筆順。
二.品讀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使你最感動的是哪些語句?用曲線畫出。
2.出示學生說到的語句,進行感悟朗讀:
(1)父親每打磨一陣,就停下來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雙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會兒。
重點引導學生想像當時的情景,感受父親的感覺:
A、“?!?、“擦”、“捂”。說明一直摸著冰,冰在不同地融化,太冷了,擦掉冰水,用脖子的熱度使手暖過來,以便能靈活打磨。
B、可以啟發(fā)學生思考:爸爸這樣做要干什么?(繼續(xù)打磨冰燈龍。)
C、為什么要這樣做?結合前面的做燈籠的原因理解家境和爸爸的態(tài)度,感受爸爸的愛。
(2)父親疾步走過來,幫我掖好被子,連連說:“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別凍著你……”
引導學生通過“疾步”、“連連”、“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別凍著你……”感受爸爸當時的心情。
(3)父親剛才給我掖被子的時候,我分明感到,他的手真涼??!
此處以讀代講:評議“分明”、“真涼”該如何讀。
3.品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在這一段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
(2)小組討論。
(3)交流:理解:
為什么痛快?
想象:夸獎什么?
心理珍藏的是什么?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三.拓展延伸:
你生活中有這樣的感人事例嗎?說給大家聽一聽。
四.實踐活動:
1.分角色自愿組合朗讀課文。
2.對爸爸媽媽進行一次專題采訪,請父母講一講對自己感人的愛的故事。
板書設計:
不要紙糊的
心中那盞燈沒有玻璃罩的最美的燈
能透出亮的
19十二次微笑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疏諒詢”等6個字,會寫“項藥穩(wěn)”等15個字,學習“小心翼翼、熱情洋溢”等詞語。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空姐的真誠服務。
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因題設疑。
同學們,我們在前邊學習了《難忘的八個字》和《心中那盞燈》今天讓我們來學習課文《十二次微笑》,看看課文中的人物是怎樣真誠相待換來理解與信任的。
二、初讀課文,感受真誠學習生字
1、讀了課題你想從課文中知道什么?
2、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讀中勾劃生字
4、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課文主要寫的是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誰?
2、讀后深思:
四、再讀課文,粗知詞意
1、把課文讀通順,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利用工具書,聯(lián)系句子理解詞語的意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結合課題,圍繞“十二次微笑”找出課文中具體寫“微笑”的地方。
2、出句子話,體會其中的感情。
二、逆向閱讀,共同探究。
1、課文使用的一些動詞,如:急步來到客艙、小心翼翼、面帶微笑中可以看出她當時的心情是因失誤而不安歉疚的;。
2、從那位乘客按響鈴抬起右手,指著手表的行為表現(xiàn)和短促的語言中可以看出他當時的心情是很不冷靜,情緒十分沖動。
三、指導朗讀。
1、要抓住描寫空姐說話時情態(tài)的語句,引導學生邊讀邊體會。
2、要讀出乘客的質問和怒氣,要讀得急而短促
板書設計:
19十二次微笑
空姐乘客
急步來到客艙怎么回事?
小心翼翼不合作的樣子
微笑服務不理睬
遞了過去真誠的話語
20*救命骨髓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骨俱捐贈”等9個字,學習“為之動容、志淚俱下”等詞語。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救命骨髓所飽含著的兩同胞的骨肉之情。
教學重難點:體會救命骨髓所飽含著的兩同胞的骨肉之情。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因題設疑。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個真實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感受真誠學習生字
1、讀了課題你想從課文中知道什么?
2、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讀中勾劃生字
4、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劃出課文中讓你感動的體段落。。
2、讀后深思: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再讀課文,粗知詞意
1、把課文讀通順,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利用工具書,聯(lián)系句子理解詞語的意思,也要求教同學。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a)結合課題,圍繞“為什么說兩巖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結合課文中具體內容進行思考:
b)找出句子話,體會其中的感情。
二、共同探究。
1、“兩岸”指什么?
2、為什么稱之為“骨肉同胞”?
3、“生命橋”指的是什么?
4、畫出行走路線圖。
5、學習倒敘的敘述方法。
倒敘:先說明事情的結果后說事情的起因、經過的記敘的方法。
三、指導朗讀。
1、以默讀為主,可先讓學生自讀課文。
2、要讀出豐富的情感。讀出事情的緊迫
板書設計:
20救命骨髓
人物:中年夫婦、慈濟骨髓捐贈中心的專家、
經過:少年發(fā)病----檢查確診---別無療法---求救臺灣---找到骨髓---一位小伙子---專家護送---少年得救
語文百花園五
教學目的:
1通過形近字組詞、選詞填空學習與積累,熟練掌握漢語知識。
2通過“讀讀背背”中表示“深情”的成語,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深情厚意。
3通過本次的課外閱讀,讓學生了解書信的格式以及體會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的關心。
4通過“愛心小組在行動”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制定計劃的能力,組織活動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閱讀平臺和語文大課堂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語海暢游”
1、板書課本中的形近字。
2、認真讀以上的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學生自己做練習。
4、小組內討論、交流。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嗎?
二、“讀讀背背”
1、出示文中表示“深情”的成語。
2、全班齊讀。熟讀成誦。
3、展示“我的采集本”中的自己收集的關于“深情”的成語。
4、全班互相評價,看誰收集的成語最好。
三、閱讀平臺。
1、指名分段朗讀短文《巴金爺爺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
2、作者在這封信里告訴我們什么?
3、自讀短文想一想,每一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4、你喜歡巴金爺爺和他寫的信嗎?
5、說說你喜歡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課時
語文大課堂——愛心小組在進行
一、復習,導入新課
背誦上節(jié)課學的表示“深情”的成語,
二、語文大課堂——愛心小組在行動
1、教師讀題目的要求。
2、本次的練習對我們有什么要求呢?
3、展示學生自己制定的方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推選出發(fā)言代表。
4、各個小組派出代表進行發(fā)言,小組進行評價:是否講得清楚,是否語句通順,是否達到本次練習的要求。
三、寫一封感謝信
1、指名讀題目,其余思考:題目給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饋思考情況。
3、學生寫感謝信,教師隨堂指導。
四、作業(yè)
給在遠方的親人寫一封感謝信。
21放飛蜻蜓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fā)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品味語言文字,練習讀好人物的對話。
2、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fā)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指讀以下詞語:放飛理想、放飛青春、放飛心情
2、理解“放飛”:縱放出去,任其高飛。
3、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題目是:
放飛蜻蜓(板書課題)讀題
4、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法?
(蜻蜓的曾經不自由是怎么造成的?為什么要“放飛”?誰放飛?怎么放的?……)
二、初讀課文:
1、帶著心中的疑問聽老師讀課文。
2、自讀課文:
A、一讀注意編寫小節(jié),畫出生字詞語。
B、二讀聯(lián)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理解課文中的詞語的意思,有不懂的可以四人小組討論。
C、三讀注意把每個詞語句子讀正確讀流利,然后思考用自己的話說說本文的大意。
3、讀后交流:
A、讀準字音:蜻蜓陶行知慈愛撫摸孑孓復雜
B、理解:
慈愛:慈祥。
孑孓:蚊子的幼蟲。
口吻:口氣。
D、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
4、再讀課文,按照以上“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5、分小節(jié)指名朗讀課文,涉機糾正讀音。
三、學習生字:
1、學生帶讀生字,注意“搶、蠅”后鼻音。
2、分組互相學習生字,識記字形。
3、交流,辨析:
搶——槍蠅——繩紋——蚊
鉤——構餓——我夏——復
4、指導書寫
5、描紅習字
四、布置作業(yè):
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檢查本課字詞的掌握情況。
2、介紹陶行知其人。
二、讀文入境,探究自悟:
第一段:
1、指名讀
2、是一個孩子在捉蜻蜓嗎?
第三段:
1、指名讀
2、這群孩子捉了幾只蜻蜓?
、3、這只蜻蜓當時在誰的手里?
4、只是翠貞一個孩子同意放飛蜻蜓嗎?
“紛紛”一詞可以看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放飛蜻蜓。
5、個別讀孩子們的話。
這里有兩個“放了它”,你從中感覺到了什么?(快快放飛蜻蜓,迫不及待地放飛蜻蜓的心情。)
讀出這種心情來!
課文重點段:
1、翠貞他們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它放掉呢?
2、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樣和這群孩子談有關蜻蜓的呢?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二到十小節(jié)多讀幾遍,想想:如果你就是這群孩子中的一員,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談了有關蜻蜓的事情后,你會很自覺自愿地將捉到的蜻蜓放飛掉嗎?說說原因。(要找出課文中有關能說清楚自己樂意放飛蜻蜓的理由。)
3、指導學生課堂討論,引領他們自己思考、同桌商量、四人組討論,用自己習慣的方式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
4、課堂討論:為什么你也同意放飛蜻蜓?
A、從蜻蜓本身講:它是益蟲,吃蒼蠅、蚊子、水里的孑孓。
它是一種有趣的昆蟲,尾巴可以掌握方向,保持平衡,餓極時自己吃自己的尾巴,而且眼睛大,看得清四面八方……
B、從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講:
與孩子說話態(tài)度和藹可親,不擺架子,方法巧妙。
(1)“慈愛地撫摸著翠貞的小辮子”?
(2)談話不是指責,而是問翠貞蜻蜓吃什么入手。
(3)從孩子“七嘴八舌搶著說”看出孩子和陶行知先生是朋友——涉機理解什么情況是“七嘴八舌搶著說”,可以讓學生表演“七嘴八舌”搶著說“吃草”、“吃樹頁”、“吃泥土”的樣子。
(4)陶行知“拉著孩子坐在田埂上”。表揚翠貞說得對……
(5)陶行知先生用商量的口吻問大家:“把它放了好不好?”——涉機理解什么是“口吻”?,表演以商量的口吻說:“把它放了,好不好?
C、陶行知先生知識豐富,說的是孩子們都不知道的新道理,新知識,所以孩子覺得新鮮有趣。
5、這樣一個知識豐富,和藹可親的先生,講得孩子們心服口服,所以答應把蜻蜓放飛。我們練習一下談們的對話,注意把握人物的特征。
6、指導同桌練習——全班展示
三、歸納總結
1、為什么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談了蜻蜓以后,回自覺自愿地把蜻蜓放飛?把前面大家討論的做個歸納。
2、聽了他們的理由,我們真的也想把這只蜻蜓放飛,一起讀一讀“放了它,放了它,讓它回家去!”讀出大家一同的愿望。
四、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查找資料:蜻蜓餓極時會吃自己的尾巴。
板書設計:
21放飛蜻蜓
教育捉
陶行知——孩子說蜻蜓保護益蟲
放
22在金色的沙灘上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小姑娘助人為樂、誠實純樸的美好品質。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課文中所敘述的具體事情,領會小姑娘的美好心靈。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課題
二、自己出聲讀課文,想:課文中主要寫的是誰?看圖說話(在金色的沙灘上,畫家遇到了一位拾貝殼的小姑娘。)
三、讀這篇課文要帶著什么問題呢1.小姑娘為什么不聽老伯伯的勸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畫家回來?2.小姑娘把落在海灘上的貝殼,一顆一顆撿起來還給畫家。畫家的眼圈為什么紅了?
四、帶著問題再次讀書分段:第一段(1~6)第二段(7~12)第三段(13~21)
五、認準以下這些詞語的音(見板書。)
六、齊讀課文
七、把自己不懂的地方畫下來(詞或句子。)
八、作業(yè):讀書,想一想,課文一共寫了幾件事
第二課時
導言:
你到過海邊嗎?你喜歡海灘上那些奇形怪狀、五光十色的貝殼嗎?但是在海灘上還有比貝殼更美好的東西,是什么呢?讀讀課文你就知道了。
一、讀全文:請同學們邊讀邊想:發(fā)生在金色的海灘上的事情是一件什么事?指名三人各讀一大段。
二、深入理解內容
(一)讀第一大段,說一說主要內容。(第一件事是小姑娘為畫家看衣服。)
(二)當小姑娘捧著貝殼讓畫家看時,畫家“笑了笑”,畫家心里可能想什么?(畫家看到小姑娘喜歡貝殼,又發(fā)現(xiàn)小姑娘在海灘上撿的貝殼不是很好看。心里想我去給她撿點漂亮的貝殼。)
(三)畫家游向礁石,是給誰拾貝殼去了?小姑娘知道嗎?她怎樣做的?(畫家是給小姑娘拾貝殼去了,小姑娘并不知道。她給畫家看著衣服。)
(四)找出描寫海灘美麗的句子,這是一個什么句子?(比喻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一望無際”的意思。
(五)總結學法。
1.讀文知內容。
2.抓重點詞句。
3.分析與概括。
(六)用上述方法學習第2、3大段。
1.第二大段主要講什么?(主要講小姑娘給畫家看衣服的經過。)要抓的詞語是“焦急”、“緊緊地”。
小姑娘為什么不聽老伯伯的勸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畫家回來?(我答應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來。)課文通過天熱,時間長,老伯伯的勸說,體現(xiàn)了小姑娘的什么品質?(樂于助人,認真負責的好品質。)小姑娘開始是焦急,當海水輕輕地漫上海灘時,她為什么要緊緊地抱?
2.第3大段主要內容是什么?引導學生找出兩件事來。(分成兩層。)畫家撿來的貝殼怎么樣?為什么小姑娘不要?抓詞語“燦爛奪目”什么意思?(她給畫家看衣服,幫助別人不圖回報。)畫家感動之極,他怎樣做的?為什么這么做?結果怎樣?(故意丟殼,回報姑娘。)小姑娘把落在海灘上的貝殼,一顆一顆撿起來還給畫家。畫家的眼圈為什么紅了?(被小姑娘淳樸、誠實的行為所感動。)
三、總結全文說說小姑娘的美好心靈?
四、創(chuàng)設情境,配樂朗誦
(一)文中有幾個角色?
(二)分角色朗讀。
(三)讀出感情。
本文抒情意味很濃,使學生在一種美好的情境中去領會那美好的心靈。
板書設計:
22在金色的沙灘上
看到信守諾言
畫家小姑娘純樸可愛品質
不貪便宜
S版三年級語文下冊《飛吧,海鷗》教學設計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S版三年級語文下冊《飛吧,海鷗》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飛吧,海鷗》是S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文,下面是S版三年級語文下冊《飛吧,海鷗》教學設計,為大家提供參考。
教學內容
海鷗,飛吧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仔細觀察山雀并產生豐富的想象的。
教學難點
同上
教法
以讀代講法、引導點拔法、指導朗讀法
學法
朗讀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學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到“鋸”,等字,會寫雀、取、察等字。
能力目標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
情感目標
3、激發(fā)學生動物的興趣。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誰見過大海嗎?見過大海的同學又有誰看到過那在大海上自由自在飛翔的海鷗嗎?我想,凡是見過大海和海鷗的同學都會被海的總起來壯闊所震撼,都會為海鷗尋矯健優(yōu)美的自由身姿所吸引。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2、生字讓學生通過查工具書能夠讀準字音,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再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引導理解:課文說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1、觀察圖畫中的海鷗
2、小組匯報課前準備的有關海鷗的資料。
1、朗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2、同桌互相合作識記生字
3、互查識字情況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說說課文說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采用不同的形式讓學生充分讀課文。指名讀、齊讀、分角色讀、一火力讀等。
質疑激趣讓學生各抒己見為下面的學習做鋪墊。
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為后面的理解作鋪墊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教程
教師的活動及教法
學生的活動及學法
設計意圖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二、再讀課文,加深感悟
1、質疑解難。
引導學生從問題入手學習和理解課文內容。
2、第一部分: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彌漫、氣息、一抹、乖巧、歇腳、觸摸、歡愉。
3、第二部分: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從幾個方面寫了友人和小海鷗的情感;能夠找出體現(xiàn)友人與小海鷗濃厚情誼的語句,并體會這些語句的意思。
重點引導理解:它應該屬于大海。
2、指導說一說:你喜歡文中的山雀嗎?為什么?
l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1、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課文內容。
2、(討論并交流)說說詞語的意思。
3、學生各抒己見,充分地說出自己是怎樣理解的最后教師再引導小結,給學生以正確的結論。
注意:抓住要點學習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友人和小海鷗結下的友情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要引導學生認真讀課文,分層理解。
以讀代講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自讀題解課文內容。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能力,并在評價中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寫作能力。
教學教程
教師的活動及教法
學生的活動及學法
設計意圖
鞏固練習。
1、摘抄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
2、復習生字,指導書寫。
摘抄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
練習書寫
通過這一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板書設計
海鷗,飛吧
海邊彌漫著海洋的氣息,和海鷗交上了朋友。
彌漫、氣息、一抹、乖巧、
歇腳、觸摸、歡愉。
語文S版三年級下冊《和時間賽跑》教學設計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語文S版三年級下冊《和時間賽跑》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初步讀懂課文內容,感悟到時間的珍貴
思想教育:感悟到時間的珍貴。
教學重點:
“我”從爸爸的一席話和生活體驗中認識到時間的寶貴;“我”是怎樣和時間賽跑,不斷取得成功的。
教學準備:
課文掛圖,或有關課文插圖的多媒體課件。
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資料:
一分鐘能創(chuàng)造多少東西?(農業(yè)、工業(yè)、科技、體育、軍事各方面的例子都可以)哪些人被譽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他們有哪些動人的事跡?搜集最疼愛自己的長輩的照片和自己小時候的照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會不會留意時間的流逝,有沒有覺得時間似乎總是有,用也用不完呢?我們學習了第三課,也許你會改變想法。(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后說說課文主要講了哪些事。
三、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第一~七自然段。
1.自讀課文,邊讀邊將這部分難理解的詞句畫下來。
2.交流不理解的詞句,重點解決思考·練習3中的四個句子。
電腦課件出示這四個句子。
(1)“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
這句話是理解的難點,可從以下幾方面幫助理解、體會。
讓學生出示搜集到的最疼愛自己而已經去世的長輩的照片,談談疼愛自己的人逝去了你有什么感受。
讀父親說的話,看看父親是怎么理解的。
引導學生讀讀“我”的生活體驗,看看“我”怎么理解的:看到太陽下山,知道一天就這么過完了,看到鳥兒飛到天空,想到鳥兒明天即使飛同樣的路線,也永遠不是今天了。
出示父母或自己小時候的照片,計算一下自己的年齡,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從中感受到“時間一去不復返”。
指導朗讀爸爸的話及“我”的生活體驗。
(2)小組合作,交流對第二~四句的理解、體會。并通過朗讀,從中感受到時間的寶貴。
3、指導朗讀。
朗讀課文第一~七自然段,朗讀時注意聲調應緩慢、低沉些,帶有一點淡淡的哀愁。
五、學習第八自然段。
1.時間那么寶貴,我們怎么利用好時間呢?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我”和時間賽跑,課文寫了幾件事?
2.在書中標上序號,并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地說說內容要點。
(和太陽比賽更快地回家,跑贏了太陽;一個暑假的作業(yè)十天就完成了,跑贏了時間;讀三年級時,就做五年級的作業(yè),走在了時間的前面。)
3.畫出寫“我”跑贏了時間的感受的句子,讀一讀。
4.追問學生:你跑贏了時間了嗎?了解昨晚完成作業(yè)的時間。
學生可列舉生活中的例子,體會自己贏得時間后的心情,與作者產生共鳴。
5.指導朗讀,體會“我”與時間賽跑取得成功的快樂。朗讀時,力求體現(xiàn)出跑在時間前面的勝利者的喜悅和自豪。
六、學習第九、十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說說作者和時間賽跑后的體會,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受益無窮”。
2.自由讀課文,找出最能表達“我”和時間賽跑深刻體會的句子,并畫上“”。
3.投影或課件出示句子:“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p>
(1)讀讀句子。用換詞法理解“假若”。(如果、假如、要是。)
(2)小組合作討論:你同意這個說法嗎?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或名人的事例來說明,談談自己的看法。
4.電腦出示填空題。
在戰(zhàn)斗中和時間賽跑,________;在工農業(yè)生產中和時間賽跑,________;在體育比賽中和時間賽跑,________;在科學研究中和時間賽跑,________;在學習上和時間賽跑,________。
讓學生結合搜集的資料完成該題,并交流。
5.指導朗讀第九、十自然段,可讀得慢一些。
七、總結課文。
說說自己學習課文后的體會。
八、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
板書設計:
和太陽比
和西北風比獲得成功29*和時間賽跑十天做完暑假作業(yè)收益無窮
三年級做五年級作業(yè)
S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快樂國奇遇記》教學設計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的教案。老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編寫一份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S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快樂國奇遇記》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快樂國奇遇記》是S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文,下面是S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快樂國奇遇記》教學設計,為大家提供參考。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名著《木偶奇遇記》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1你們認識這兩個字嗎?(板書:奇遇)請談談對“奇遇”的理解。
2說說你們經歷的或聽說的、你認為最能表現(xiàn)“奇遇”的事。
3你們說的奇遇,與我推薦你們讀的“奇遇”相比,太平常了。你們要讀的奇遇,是你展開想象的翅膀,怎樣幻想都不為過的“奇遇”,你們愿意讀嗎?
4板書課題。
5簡介作者及作品。(突出介紹作品想象豐富,故事奇特、曲折、有趣。被翻譯成許多國家的文字,吸引了幾代兒童的目光,使人愛不釋手的特點。)
二理解課題,猜想內容。
1“記”是什么意思?文章中指什么?(引導查字典,準確理解詞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
2理解“快樂國”。
①在神話或童話故事中,你知道有哪些虛擬的國?(如《西游記》中的女兒國等)
②這些國名與他們國家的社會生活是什么關系?
3猜想皮諾曹在“快樂國”的生活。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獨立閱讀課文,要求:
①畫出生字,自學生字、新詞。
②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檢查自學情況。
①指名讀課文,認讀生字與詞語。(相機討論、理解詞語:愿望、盼望、囑咐、爽快、樂不可支、斬釘截鐵、九霄云外、興高采烈、絕望、懊悔、一五一十、誠懇)
②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找出故事中的人物,用圖示表示他們之間的關系。
四自讀課文,感悟理解。
1邊讀邊想。
①皮諾曹是怎樣被“小燈芯”說動去快樂國的?從這點上看,皮諾曹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②從皮諾曹與”小燈芯”的對話中,你看出他的態(tài)度有哪些變化?請用筆畫出來。想一想,這些變化說明什么?
2讀讀說說。
①皮諾曹在快樂國里生活怎樣?把寫他思想變化的詞語畫出來?說說這些說明什么?
②皮諾曹是怎樣脫險的?從皮諾曹脫險與決心上,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③說說皮諾曹的經歷。
五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找《木偶奇遇記》,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指導朗讀課文。
二小組討論。
皮諾曹是怎樣的一個孩子?
(可以從多方面概括,只要有道理就行。如:皮諾曹是一個聰明善良、沒有主見、沒有恒心的孩子;他是一個天真純潔、貪玩的孩子;他不愛學習,不識好壞人的孩子;他是一個知錯就改的孩子......)
三讀課文后,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四拓展活動.
講一講,你還知道的木偶奇遇的故事。
五布置作業(yè)。
1組織學生課外閱讀《木偶奇遇記》全書,舉辦一次故事會。
2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家人或小伙伴們聽。
六按皮諾曹的遭遇,重新排列句子,并用序號(123.....)表示。
()皮諾曹變成了驢。()被賣到馬戲班。()他跳水逃走了。()在快樂國里,他沒完沒了的玩樂。()皮諾曹被推下海,險些淹死。()經常挨打,腿摔瘸了。()皮諾曹在“小燈芯”的勸說下去了快樂國。
[內容簡析]
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一個木偶――皮諾曹與一群不愛學習,十分貪玩的孩子,被誘騙到快樂國,在那里,他們經歷了盡情玩耍、由人變驢、被賣、挨打、摔瘸、慘遭淹溺、險些喪命的磨難,最后跳水逃走的奇異遭遇,說明皮諾曹是一個沒有主見,非常貪玩,但決心改正錯誤的孩子。
課文選自著名童話《木偶奇遇記》,語言樸實、故事性強,適宜兒童獨立閱讀。
文中有二幅插圖。一幅畫著皮諾曹騎在驚恐萬分的毛驢上,高興地趕往快樂國的情景;一幅畫的是皮諾曹長出驢耳朵、驢尾巴時痛苦、絕望的情景。這二幅圖,有利于學生理出文章線索,深入地理解課文。
[設計理念]
設計力求引導學生讀、思、議結合,使他們讀懂并理解課文,在閱讀有趣曲折的故事中,受到啟發(fā)與教育。同時,激發(fā)學生閱讀課外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主動閱讀的習慣。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獨立閱讀這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掌握閱讀童話的一般方法。
2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并從中認識主人公的道德品質。
3輔導學生認識課后的7個生字,理解相關的詞語。
[重點難點]
了解皮諾曹的奇異遭遇,認識他的品質。
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學設計2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三年級語文下冊《翠鳥》教學設計2”,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翠鳥、葦稈”等詞語,摘抄描寫翠鳥外形和動作特點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4、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以及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了解翠鳥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教學難點是體會翠鳥的外形特點與捕魚本領之間的關系,透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鳥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與學生一起通過網(wǎng)絡或其它途徑搜集有關翠鳥的資料。
教學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從“鳥”入手,引入新課
1、生活中,你常見和了解哪些鳥?它們有什么特點?
2、師:鳥兒是人類的朋友,它們是大自然中的精靈,總是唱著動聽的歌。在鳥的大家族中,有一種鳥,叫“翠鳥”(板書“翠鳥”,引導學生注意“翠”的寫法。)
二、自讀自悟,了解內容
1、練習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
2、默讀思考:你對翠鳥有哪些了解,是從哪里知道的?
生自讀課文,說說所了解到的翠鳥與其他的鳥有什么不同特點。
三、檢查自學,生生交流
1、指名讀課文,就難讀的部分指導讀好。
2、交流:你了解了翠鳥什么?從哪里知道的?引導學生抓住翠鳥的特點,體會詞語的意思。
①既然翠鳥顏色如此鮮艷,為什么不叫“花鳥”或別的什么,而叫“翠鳥”呢?(通過理解詞語和觀察圖,理解:橄欖色,翠綠色,淺綠色都是綠色,大多數(shù)羽毛也是綠的,當然可以叫翠鳥了)
②對比出示以下兩組句子,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翠鳥速度快的程度。生先多讀幾遍,仔細體會不同之處再交流。
A翠鳥叫聲清脆,愛在水面上飛。
B翠鳥離開葦稈,很快飛過去。
A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
B翠鳥蹬升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
四、認讀生字,書寫生字。
1、互相檢查是否認識了11個生字。
2、書寫生字
(1)自主記憶生字。
(2)點撥字形:
重點指導部件比例的大?。褐笇А按洹⑽獭薄岸?、透”時,要注意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它們分別有“羽”“禾”的部件,但書寫時是有區(qū)別的。
(3)書寫練習。
第二課時
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導言:我們了解翠鳥,能把你的理解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嗎?
2、學生練習朗讀。
3、指名讀,師生評論后,再練習讀。
(1)外形部分,要突出翠鳥的色彩。
(2)捉魚部分,要讀出翠鳥速度之快。
(3)老漁翁的話要讀得語重心長。
二、選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
三、針對“喜歡”,讀書討論
1、從課文的哪些部分看出“我”喜歡翠鳥呢?
請學生默讀課文,快速找出。
A、想抓一只飼養(yǎng);B打消了捉的念頭;C遠遠地看,希望它多停一會兒。
2、抓住矛盾處,引發(fā)討論:
“我們真想捉一只翠鳥來飼養(yǎng)”是因為“喜歡”,為什么“我們的臉有些發(fā)紅”呢?
(通過討論,學生要清楚:想擁有翠鳥,雖然出于喜歡,卻是傷害野生動物的想法,真正的喜歡,真正的愛護,就應該讓它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活。)
四、布置摘記:
在采蜜集中,抄下你認為寫得美的句子。
第三課時
綜合性學習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選擇學習內容
師:近幾年,國家、社會對于環(huán)保這個問題已經逐漸重視起來了,但仍有些人為了追求眼前利益,不太關心周圍的環(huán)境,你對環(huán)境保護有哪些想法,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了解多少。
二、讀“綜合性學習”明確要求,思考:
1、你了解了什么?
2、你不了解什么?還想了解什么?
三、集思廣益,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
1、小組討論,確定活動計劃
特別想好:怎么樣去獲得我們所要的資料?
2、全班交流,選擇學習方式
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傾斜的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本課要求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要求掌握的詞語有:喜歡、每逢、墨綠、胳膊、濕透、衣服、微微、顫抖;并自主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重點詞語、句子的意思。體會“傾斜的傘”里面包含的意思,感悟外公和“我”之間溫馨的親情,學會把愛心獻給親人。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親情之愛,體會重點的詞語、句子包含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詞語卡片、課文掛圖、朗讀錄音等。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平分生命》,從一個小男孩勇敢地為妹妹輸血的表現(xiàn)中,我們感受到了怎樣用愛心去關愛親人。這節(jié)課,我們將再來學習一篇表現(xiàn)親人間互相關愛的課文,來感受一下親人間因為愛帶來的溫馨吧。(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提出問題。
從課題中你想知道什么?
二、老師范讀課文:
在范讀中要求學生注意生字的注音,并畫出生字詞。
三、學生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2、再讀課文,弄清課文寫的是誰和誰之間關愛的事。前半部分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情景,表現(xiàn)的是誰對誰的愛?后半部分課文寫了一個什么場景,表現(xiàn)的又是誰對誰的愛?
四、自學生字詞語:
1、通過讀課文,在語言環(huán)境中復現(xiàn),讀準字音,特別是“挽”字,可以和“晚”字等比較記憶?!盎蟆弊忠步Y合“或”字來記并理解“困惑”是一種心理活動。
2、發(fā)現(xiàn)生字的構字特點,自主識記字形。
3、聯(lián)系上下文,利用字典,了解與生字相關的詞語的意思。
五、指導寫字。特別指導“逢”、“墨”、“微”、“喜”等幾個字,找準關鍵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
開火車讀生字詞卡片。
二、默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生默讀課文,說一說課文寫了什么事?
2、課文以“一把傾斜的傘”貫穿全文,可以分成三部分,讓學生動手來分段。并說說為什么要這么分。
三、圖文結合,體會感悟情感。
1、觀察兩幅圖,說說分別畫了什么。
2、回到課文,邊讀邊想,抓住寫人物神態(tài)的詞語,從而體會人物當時內心的感情。
如從外公那“笑瞇瞇”、“笑而不語”、“開心地笑了”的神態(tài)中,我們體會到了一種親情之愛,一種愛幼之愛。等等還有很多像這樣的詞語。
3、把人物神態(tài)、前后聯(lián)系起來,體會人物感情的變化。
如:外公的神態(tài),是由當年的“笑瞇瞇”、“笑而不語”、“開心地笑”到多年后的聲音“微微顫抖”、“渾濁的雙眼淚光點點”,由此可看出是由當年施愛于晚輩而高興,到后來得到晚輩的關愛,收到了愛的回報而激動?!拔摇眲t由當年的“驚訝”、“困惑”不解到多少年后“心熱”、“不知不覺中做著外公當年做過的事”。在外公愛心的浸潤和潛移默化的道德影響下有所感悟。
4、想像小時候外公給“我”撐傘,長大以后“我”為外公撐傘的情景,體會“我”和外公之間那種溫馨的情感。
5、結合課文內容,想一想“傾斜的傘”所包含的意思,和同學討論交流。
四、情地朗讀課文。
五、實踐活動。
1、摘抄喜歡的詞語。用“仍然……仍然……仍然……”造句。
2、參加以“愛心充滿人間”為主題的故事會,講一講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真實故事。
S版三年級上語文冊《吹泡泡》教學設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S版三年級上語文冊《吹泡泡》教學設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冰心生平及作品風格。
2、學習生字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教學程序:
一、板書課題,了解并奠定學生學習此文的心理基礎。
1、同學們,見過肥皂泡嗎?吹過肥皂泡嗎?你覺得怎么樣?
2、可是,你親自做過泡泡水嗎?
二、介紹作者。
1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了不起的奶奶,她是我國的一位著名的作家,她生于1900年。
三、引入課文內容的學習。
同學們,冰心奶奶像你們那么大的時候,也吹肥皂泡。她的肥皂泡吹得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兒的肥皂泡,經了她的手,他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情趣,還吹出了冰心奶奶的夢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嗎?打開書,60頁,自己讀一讀,請大家在讀的過程中勾出自己的重點詞。
四、學習詞語
1、出示生詞:正音、練習讀。屏幕上的詞語可不容易讀好,會讀嗎?誰來試一試?教師正音后讓學生練一練,然后齊讀,抽讀。
2、了解學生在閱讀中的學詞情況。有沒有老師沒寫上,而你又認為非常重要的詞語?板書:黏稠顫巍巍山巔……注音、正音、練讀。
3、讀課文,攻破難點。同學們再讀讀課文,希望每個同學都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周老師給你一個建議:通讀一遍之后,集中精力攻破難點。
4、輪讀課文。
五、理解課文內容。
1、冰心奶奶是怎樣做泡泡水的呢?誰來說一說?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說。理解“和弄”一詞。
2、管你這樣做了,可不一定就能吹出許許多多美妙的肥皂泡。冰心奶奶可細心了,做肥皂泡的奧妙,她在文中已偷偷地告訴了大家。讀讀2、3自然段,同學們一定能夠把他找出來。理解“黏稠”一詞。
3、我們班的同學真是越來越聰明!怎么吹呢?讀3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說。
4、泡泡水我們會做了,泡泡我們也會吹了,小管子的那一頭會吹出些什么樣的泡泡呢?讀4、5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樣的呢?標出寫泡泡樣子的詞語。抽學生說,教師展示課件,然后讓學生讀。黑板上的這些詞語是什么意思呢?老師告訴學生:用嘴巴是很難講清楚的,憑空想象也很難,但是只要你親自去吹一吹肥皂泡,你就能從那奇妙的泡泡身上找到這些詞語。
六、小結本堂課所學內容,齊讀全文。
在玩肥皂泡游戲的過程中,冰心奶奶不但作了,吹了,還認真的欣賞了自己吹出的每一個肥皂泡,她滿懷愛心和向往,寫下了這篇美妙的文章,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這篇文章。
七、下一節(jié)準備。
明天,我們還學這一課,到時候,我希望看到同學們一手拿著自己親自調配的泡泡水,一手拿著吹泡泡的小管子。注意!肥皂水可不是什么好惹的東西,千萬別灑到自己和同學們的眼睛里去。
板書:3、吹泡泡
做:放→加→和弄
吹:灑→吹→提
賞:清輕脆麗、顫巍巍……
第二課時
月日星期第節(jié)
教學目標:
一、理解詞語,進一步感受泡泡的美。
二、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態(tài)度,并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課文內容。
三、歸納文中指定段落的主要內容。
教學程序:
一、昨天的語文課,同學們都學得非常認真,都有些什么樣的收獲和感受呢?(復習)
二、同學們的收獲不盡相同,感受卻驚人的一致。冰心奶奶吹出的肥皂泡不光美,那簡直就是美妙!文中的哪些自然段表現(xiàn)了泡泡的美和妙呢?
(引入新課)
三、現(xiàn)在請大家打開書,讀讀這兩個自然段??纯幢哪棠痰姆试砼菝涝谀膬?,妙在何處?
四、文中有很多詞語表現(xiàn)出泡泡的美,讓我們一邊讀一邊想像,去說說這些詞語的意思。
五、說說你理解的詞語。告訴學生,除了變字為詞,字意相加等很多方法外,今天,周老師再給大家介紹一種新方法:用手勢和動作來理解。有些詞語,比如扇送、四散分飛、脆薄、顫巍巍,在解釋時把動作和語言結合起來,就會表現(xiàn)得更準確。
六、冰心奶奶把好多美妙的詞語都附著在了泡泡身上,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游戲:吹泡泡,喊詞語。我希望同學們小心翼翼地吹,認認真真地看,并大聲地喊出你從泡泡身上看到的詞語,讓同學們和老師們分享你們的快樂和發(fā)現(xiàn)。(理解詞語,感受泡泡的美妙,為有感情地朗讀奠定心理基礎)
七、咱們再讀讀課文5、6自然段,我相信大家會把泡泡的美表現(xiàn)得更妙,更神奇!
八、小小肥皂泡,冰心奶奶不但吹出了跟我們一樣地情趣和快樂,還吹出了自己的夢想。她滿懷愛意地去描繪那些泡泡,并把自己的夢想寄托在小小的肥皂泡身上。在吹泡泡的過程中,冰心奶奶擁有什么樣的情感和態(tài)度呢?書中有一個句子,你能標出來嗎?齊讀這個句子。
九、為什么快樂?為什么驕傲?冰心奶奶又有什么希望呢?請大家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抽生說,然后教師引讀。
十、只有心中充滿愛,才會留意那毫不起眼的泡泡,才會給轉瞬即逝的泡泡那么美好的祝福,才會有那么美妙的詩情畫意的手筆。同學們,我們再讀一讀。
十一、能背誦嗎?看誰最先背下來。
十二、文中還有一個自然段也寫得特別美!(4自然段)我相信大家能讀得同樣美妙。
十三、還有沒有美妙的段落,下面的時間,請自由的讀,自由的背,看哪些同學讀得最好,背得最多。(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并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十四、課文中有兩個指定段落,第一個指定段落是哪個自然段,第二個指定段落呢?能歸納他們的主要內容嗎?(歸納指定段落的主要內容。)
十五、冰心奶奶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作家,明天,我們一起去學一學她的另外一些作品。(介紹下節(jié)課所學內容。)
十六、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月日星期第節(jié)
教學目標:
1、泛讀冰心的散文,去感受冰心的寫作風格。
2、精選其中一篇讀,去體會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和態(tài)度。
3、學法指導:通過閱讀名篇去了解名家,通過了解名家更好地去讀悟名篇,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
教學程序:
1、在冰心的散文作品中選出三篇,復印后發(fā)給學生。要求學生預習:閱讀后標出每一篇的主題,是母愛,是童貞,還是大自然?并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篇。
2、上課后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布置學生細讀自己最喜歡的一篇,并勾出讓你感受到這一主題的句子。
3、分組討論。
4、小組匯報。
5、告訴學生提高自己文學修養(yǎng)的方法,鼓勵學生更多的去了解冰心、閱讀冰心的作品。
6、作業(yè):布置學生在以后的幾周里閱讀冰心的更多作品,以《我眼中的冰心奶奶》為題,匯報自己的課外閱讀情況。
S版三年級上冊群眾也在淋雨教學設計
本課通過記敘周恩來總理和人民群眾一樣淋雨歡送外國元首的感人情景,表現(xiàn)了周總理文明禮貌的精神風貌和胸懷祖國、關愛人民的高尚情懷,同時也表現(xiàn)了人民群眾對周總理的崇敬和愛戴。課文是通過細致描寫人物的言行舉止來表現(xiàn)人物品質的,故事生動感人,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有關詞句的意思,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讓學生試著提出不懂的問題,初步培養(yǎng)質疑能力。
設計理念
整體感知,重點體會;以讀為主,讀中感悟;讀中思疑,互動釋疑。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字,會寫14個字。
2.抓住文中描寫周總理的有關句子,體會句子的意思,感受周總理的精神風貌和思想情懷。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通過讓學生試著提出不懂的問題,初步培養(yǎng)質疑能力。
重點難點
抓住文中描寫周總理的有關句子,體會句子的意思,感受周總理的精神風貌和關心人民群眾的思想情懷。
教學時間
2-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新中國的第一任總理是誰嗎?周恩來總理是一位深受我國人民尊敬和愛戴的好總理,也是國際上很有影響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有關這位偉大人物的一個感人故事。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想:課文主要講什么事?
2.自由讀課文,借助注音和字典把生字讀準確。
3.出示生字詞卡片,檢查字音的掌握情況。
4.指導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默讀課文,試提問題
1.提出問題,默讀課文,把不懂的問題寫下來。
2.交流問題。學生可能提的問題有:
(1)什么叫“元首”
(2)周總理的右臂是怎么負傷的?
(3)周總理為什么不抬起左手?
(4)周總理為什么不讓工作人員為他撐傘?……(1)
3.梳理問題。學生提問題的類型一般有:詞語的意思不懂,如問題(1);資料背景不清楚,如問題(2);內容不理解,如問題(3)、(4)。
4.解決問題。問題(1)、(3)比較簡單,教師稍加解釋即可;問題(2)可查找有關資料;問題(4)可留在下一課時討論。
四、指導書寫部分生字
1.讓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提出書寫時應注意的問題。
2.教師歸類指導:“陪、祥、傷”要注意左大右小,“集、慈”筆畫較多,要注意寫得緊湊一些。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復習生字詞。
2.指名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抓住重點,深入體會。
1.出示課后思考題:
①歡送外賓時,大雨突然傾盆而下,周總理是怎么做的,為什么要這樣做?
②外賓的飛機起飛后,周總理又是怎么做的,為什么要這樣做?
2.根據(jù)思考題,默讀課文,并劃出有關句子。
3.討論交流。
交流問題①
⑴學生回答怎么做,出示有關句子:
★只見他還是彬彬有禮地站在原地,向飛機上的外賓招收致意。
★周總理輕輕地擺擺手,謝絕了。
★周總理轉過頭:“你看,.群眾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⑵對“為什么要這樣做?”進行交流。引導學生抓住“彬彬有禮、輕輕地、謝絕、.群眾也在淋雨”等詞句,體會周總理愛國的情懷、文雅的風貌和禮貌待人的親切態(tài)度。
⑶觀察課文插圖,說說畫面內容。
⑷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注意讀出感情。
交流問題②
⑴外賓的飛機起飛后,周總理又是怎么做的?
⑵從周總理的動作和話語,你體會到了什么?(抓住“沒有忙著、趕緊”體會周總理不顧自己、關心群眾的崇高品質。)
⑶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4.朗讀全文。
三、指導書寫余下的生字
四、布置作業(yè)
1.摘抄詞句。
2.把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三年級下冊《燕子專列》優(yōu)秀教學設計2篇
三年級下冊《燕子專列》優(yōu)秀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空調、啟程、特殊、長途、驟降、疲勞、饑寒交迫、溫暖、政府、救護、車廂、致謝等詞語,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體會惡劣氣候、環(huán)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4.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難點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huán)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交流
1.背誦第一課《燕子》
師:活潑機靈的小燕子給大自然開來了勃勃生機??墒怯幸荒甏禾欤谌鹗啃⊙嘧硬铧c就瀕臨死亡,是誰救了它們?(人類)
2.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瑞士的資料
多媒體出示:瑞士歐洲中部內陸國家,和法國、意大利、奧地利、列支敦士登、德國接壤。面積413萬平方公里。人口704萬(1995年),日耳曼人占84%,其他的是法蘭西人、意大利人。居民多數(shù)信基督教或天主教。城市綠化率約61%。首都在伯爾尼。瑞士由山地和高原組成,西北有侏羅山脈,中部、南部有阿爾卑斯山脈。瑞士境內湖泊很多,萊茵河、羅訥河等發(fā)源于此。山間谷地氣候溫和,高山比較寒冷。水力豐富,有少量煤、鐵、石油和鈾礦。瑞士經濟發(fā)達,人均國民收入居世界前列。工業(yè)、金融業(yè)、旅游業(yè)發(fā)達,為經濟三大支柱。鐘表業(yè)歷史悠久,產量居世界前列,譽稱:鐘表王國。1950年9月與我國建交。)
二、初讀課文,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
1.自由朗讀課文,圈畫不認識或者容易讀錯的生字,結合語言環(huán)境自主認讀。
2.教師檢查認讀情況,隨機糾正錯誤讀音。
3.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檢查。
4.通過熟字帶生字識字:區(qū)──歐、戶──啟、步──涉、相──廂。
5.歸類結合
(1)把要求會寫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其結構上的特點,如:歐、洲、瑞、舒、殊、驟、涉、踏、救都屬于左右結構,啟、疲、載都屬于半包圍結構,然后指導臨寫,注意結構比例。舒不要將予寫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寫一點;注意載的筆順。
(2)指導臨寫,注意結構比例。舒不要將予寫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寫一點;注意載的筆順。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1.抽讀、齊讀、默讀思考:
(1)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題目的意思?(運送燕子的專用列車)
2.分組讀文
(1)說說每個自然段講的什么?
先寫人們向乘坐在專列里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發(fā)生的經過,再單獨介紹小姑娘貝蒂救助凍僵的燕子,最后再回到開頭的送行一幕。
(2)相機滲透:倒敘的方法,首尾呼應。
四、課堂作業(yè)
(1)寫生字。
(2)抄生詞。
五、自由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下節(jié)課交流解決
?????第二課時
?????一、學生交流互解,歸納整理課前提出的不懂的問題
二、教師組織討論學習解答重點問題,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學習表達方法
(1)自讀自悟課文
邊讀邊思考,在學生自己的生活中,燕子飛來時氣候是什么樣的?與瑞士的燕子遇到的情況有什么不同?
(2)細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感情。
A、是誰拯救了它們?
政府:讀書第二自然段。
人們:讀書第三自然段
一個小姑娘:讀書第四自然段
B、通過這三個自然段的具體的描寫,課文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對燕子的關愛之情)
三、學生分組學習
(1)你從哪些語句體會到大家對燕子的關愛之情,請勾出來,再讀一讀。
(2)哪些描寫最讓你感動把它讀出來與大家分享。
四、全班交流,教師抓住重點句子、關鍵語句,指導朗讀,進行語感訓練,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
(1)課文中有一個學習伙伴的泡泡能夠作出這個決定真了不起,引導學生去感受瑞士政府作出這個決定的難能可貴。聯(lián)系題目:反映了人們對于燕子的關愛──作為動物的燕子都能坐上了專列。用專列運送燕子是政府關心燕子的一個方面,但是這個舉動卻包含著非同一般的意義,作為一個政府,能夠下這樣的命令來關心一群遇難的燕子,的確難能可貴,因為這件事情與國家的其它大事相比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2)出示: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滿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引導學生理解三個層面:一是字面意義進行延伸,比如紛紛,從字面上看指的是拯救燕子的人多了,四處指尋找燕子的范圍廣泛:二是透過字面意義感受深層的內涵,比如紛紛、四處反映了人們對于保護動物的博大的愛心、為拯救燕子所付出的辛苦勞動等等:三是說明表達效果,比如運用冒著、頂著、踏著這三個動詞,能夠較好的體現(xiàn)氣候、環(huán)境的惡劣以及人們無所畏懼的高尚品質。
(3)在這些普通居民中,有一個叫貝蒂的孩子,她與父母一道,出示:在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里,尋找凍僵的燕子。一天下來,她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燕子。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在這樣天寒地凍的惡劣天氣中,小孩子本應該受到保護,可是她卻能夠和大人一起,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為弱小的、更需要保護的燕子,進一步體現(xiàn)了人們保護動物、維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博大的愛心。
(4)在將燕子送到車站以后,人們又來到站臺上歡送這批特殊的客人,這樣的舉動體現(xiàn)了人們沒有將燕子作為動物來看待,而是將它們當作了富有人性和人情的客人,從更深層次表明人與動物是朋友、應該和諧相處這個環(huán)保的主題。出示: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正準備起程,站臺上站滿了送行的人。在這句話中,漂亮舒適、站滿了、送行這三個詞語值得體會,透過這三個詞的表面上的意義,還應該體會到人們將燕子看作了朋友以及對它們的重視。
?????五、總結,升華體會
1.師述:本文講述的是人們關愛、保護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表現(xiàn)了人類對動物的博大的愛心,一種濃濃的關愛之情貫穿于整篇課文。
2.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燕子,你將如何向人類致謝。
?????六、課堂訓練
小練筆:我想對貝蒂說句話。(可以是對貝蒂行為的贊賞,可以表達對貝蒂是否在惡劣天氣中被凍壞的關心,也可以是自己從貝蒂身上得到的啟示,還可以請貝蒂介紹當時拯救燕子時的想法和所見所聞學生可以圍繞有關《燕子專列》的任何內容與貝蒂對話。
?????三年級下冊《燕子專列》優(yōu)秀教學設計2教學目標:
1、認識歐、瑞等14個生字
2、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借助自己的生活經驗等方式理解紛紛、瀕臨、呼吁、長途跋涉等詞語的意思。
3、培養(yǎng)熱愛動物并能與動物和諧共存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體會惡劣環(huán)境、氣候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人對動物的珍愛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惡劣環(huán)境、氣候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人對動物的珍愛之情。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前置性學習提綱:
1、標:標出自然段序號。
2、劃: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生字,借助課文下邊的注音或查字典記住讀音。
3、讀: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對課文中不懂的字詞、語句、內容,質疑問難,并盡量想辦法解決。(詞語的意思記在書上。查閱的資料如果書上記不開,可寫在紙上貼在書上。)
4、思:燕子處境艱難時,政府和人們是怎樣做的?
5、積:積累好詞、佳句,談談自己的體會等。
6、組:生字口頭組2個詞。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
1、大家喜歡動物?說一說你喜歡什么動物?喜歡的原因?
2、老師也帶來一位動物朋友:猜猜他是誰。
3、指導書寫:燕上為廿像頭,口像身體,北分兩邊為翅膀,四點底為尾巴(學生書空)
?????一、交流信息,檢查預習
1、同學們,燕子是我們非常喜愛的一種動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燕子有關的文章《燕子專列》。(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你對燕子還有哪些了解?(交流益鳥,理解候鳥-根據(jù)氣候變化而遷徙的鳥如:天鵝、大雁)
3、檢查預習
(1)出示本課詞語,指名朗讀,齊讀。(相機指導易錯字音,教師隨機白板板書:特殊、驟降、瀕臨)
(2)寫字指導:
哪些生字難寫易錯?
重點指導:驟(圖庫調出田字格,教師書寫并回放,學生在田字格中寫正確、寫美觀)
?????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情感
(一)課題質疑貫
看到課題有何疑問?
教師梳理:既然燕子具有長途飛行的能力,那么為什么人們還用專列來運送呢?
(二)體會燕子處境的困難
1、自讀課文,尋找答案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一邊讀一邊思考
2、指生匯報:燕子在瑞士遇到了麻煩
3、請你自己用心地讀一讀這段話,想一想燕子當時遇到了什么樣的麻煩?
4、抓重點詞語,理解處境艱難
(1)天氣:氣溫驟降、風雪不止
首先結合字面意思理解,然后出示字典驟的2種解釋作出正確選擇,加深對氣溫驟降的理解
(2)自身:長途跋涉,找不到食物
理解長途跋涉通過分析跋涉的字型結合跋山涉水,體會燕子飛過高山、飛過大海、飛過城市、飛過鄉(xiāng)村------
(3)重點理解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可愛的小燕子已經饑寒交迫、瀕臨死亡,你是什么心情?(傷心、難過、焦急、急切------)
5、指導朗讀:是啊,燕子又冷又餓,而且非常疲勞,它們面臨著即將死亡的危險。請你用心讀讀這段話,看誰能讀出燕子當時的處境。(1)指生讀,
(2)隨機評價學生朗讀,指導方法:重讀突出重點詞語,表達強烈內心感受。
(3)再讀,讀出真實情感
?????第二課時
?????一、導入:激發(fā)興趣
?????二、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三、合作探究:文中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人們對燕子的關愛?畫出有關語句,并把體會寫在旁邊
預設指導:
(一)體會政府的了不起
1、小燕子處境危險,我們著急,還有誰也著急?
(1)瑞士政府決定用火車把燕子送到溫暖的地方,這就是燕子專列誕生的原因。
(2)了解瑞士嗎?師生交流相關資料
(圖庫調出歐洲地圖,指認瑞士位置、小而富、鐘表聞名于世,了解瑞士氣候尤其冬天阿爾卑斯山特別寒冷;十分愛護動物)
2、瑞士政府發(fā)出呼吁
(1)假如你就是愛心播報員,你會發(fā)出怎樣的愛心呼吁?
(2)指生口述,相機評價(合格的、有愛心的、有感情的------)
(二)體會人們博大的愛心
在政府的呼吁下,人們是怎樣做的?
1、自讀第三自然段,畫出最受感動的地方,簡單談談自己體會
2、小組相互交流讀書體會
3、指生匯報,集體評議
(1)從冒著、頂著、踏著、四處尋找感受到人們對燕子的關愛
(居民不過凜冽的嚴寒、不顧天寒地凍、不顧山高路滑,體會博大愛心)
(2)是一個人這樣嗎?是紛紛。如果去掉紛紛會有什么不同的表達效果?
抓住紛紛體會:人多急切的心情-爭先恐后
4、有感情朗讀
(1)在你眼中瑞士居民是一群怎樣的人?(善良、勇敢、有愛心、舍己為人------)
(2)瑞士人們的舉動令人敬佩,帶著感情讀
(3)指生朗讀,評價指導:重讀讀文章想畫面
5、創(chuàng)設情境、配樂朗讀
(1)在人群中(學生接讀)
可能有年邁的老奶奶
可能有體弱的大叔
可能有年幼的孩子
(2)還有我們大家:齊讀
(三)體會貝蒂的愛心
在愛心團隊中還有一位我們的同齡人,她是小貝蒂。
1、貝蒂的哪些舉動讓你感動?結合重點詞句談體會
2、重點引導理解貝蒂是怎么做的,出示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讀
(2)貝蒂不在乎什么?那么貝蒂在乎什么?
(3)師生合作朗讀
臉凍得通紅,但她-------
手凍得僵硬,但她-------
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
(4)出示課文插圖,配樂情境再現(xiàn):想象她會怎么想,怎么說呢?你想對她說些什么?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小貝蒂身上吧!
(5)就讓我們帶著自己體會到的感情,深情地讀讀這個自然段吧。
(四)前后照應,升華主題
1、就這樣,凍僵的燕子在瑞士人民博大的愛心救護下來到了溫暖又舒適的空調列車,也就有了這樣感人的一幕:出示(1、5自然段,其中第1段的最后一句話去掉)
(1)燕子專列就要開動,它帶走的是什么?留下的又是什么?
(2)配樂齊讀。
2、你覺得這是怎樣的專列?給燕子專列起個名字
學生有的說,有的在白板板書---愛心號、貝蒂號、和諧號
四、課堂小結,拓展閱讀
1、可愛的燕子快樂地乘著幸福的列車駛向遠方,同學們,這些都源于一個字---愛!!!
2、同學們,這樣的故事真的很讓人感動,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是很多這樣的故事。請你給大家講述一個這樣的故事。
老師帶給大家一個真實的故事。學生受到情感陶冶
3、學生談收獲。
三年級英語下冊《Part B let’s learn let’s chant》教學設計
三年級英語下冊《PartBletslearnletschant》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PEP三年級下冊Unit2MyfamilyPartB
letslearnletschant
l課型:詞匯課新授課
教學背景及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話題是family,通過學習有關家庭成員的單詞和一些簡單的句型,讓同學們學會用英語談論和介紹自己的家人。通過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讓同學們運用所學的單詞和句型。本課通過家庭族譜圖呈現(xiàn)六個家庭成員單詞,學生將學會聽、說、認讀圖片中的家庭成員單詞。并通過句子Thisismy...來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
一、教學目標:
能聽、說、認讀單詞sister、brother、father、mother、grandfather/grandpa和grandmother/grandma
能運用句型Thisismy...來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
要知道愛家、關愛家庭成員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能聽、說、認讀單詞sister、brother、father、mother、grandfather/grandpa和grandmother/grandma
在適當?shù)那榫爸羞\用句子Thisismy...介紹家庭成員。
三、教學方法:
TPR、聽說法、情景法、游戲、歌謠
四、教學準備:PPT、卡片、頭飾
五、教學過程:
Step1:播放《Ilovemyfamily》師生一起唱
Step2:師生問好:
T:Classbegin!Goodmorningclass!Sitdownplease!Hello!Boysandgirls,Nicetomeetyou!
S:Nicetomeetyoutoo!
T:ImyournewteacherMrsWu.Iwanttobeyourfriend!Canyoutellmeyourname?
教師走進一學生說:Hi!Boygirl,Whatsyourname?
S:Mynameis...
T:Hi,XXX,Nicetomeetyou!
S:Nicetomeetyoutoo!
教師對全班學生說:Oh,Thisismyfriend!PleasesayHellotoherhim.
Step3:播放歌曲《Ilovemyfamily》
課件出示fatherandmotherIloveyou!
課件演示F-a-m-i-l-y組成單詞family教讀單詞
宣布課題:TodaywewillgoonlearningUnit2MyFamily
Step4:新課呈現(xiàn)
情境創(chuàng)設:Ihaveanewfriend,HeisTim.pleasesayhellotohim!Nicetomeetyou.Todayissunny!Heiswalkingtothegarden.Heseesabigcarrot.(出示圖片carrot并貼在黑板上)Thecarrotisendtheground.Hewanttopullitout.Canhepullitout?Letshelphim!Letscalltogether:Tim!Comeon!Tim!Comeon!
Oh!Thecarrotissobig,Timisababyboy,heissosmall.hecantpullitout!Pleaseguess!Whocanhelphim?課件出示sister,并用卡片及sister頭飾進行單詞教學(注意單詞發(fā)音、書寫)
用sister,comeon!Sister,comeon!來幫助學生在做中完成語言學習。接下來brotherfathermothergrandfathergrandmother這幾個單詞的教學方法同上。
故事講完,蘿卜被拔出,單詞也學完后引出本課時Letschant中的短句:Allmyfamilyhelpeachother!(教讀并理解這個句子)
Thecarrotisout,Wearehappy!Letschanttogether.(播放本單元歌謠,師生一起跟唱)
Step5:鞏固操練
1、Thecarrotisout.Theyregoinghomenow.letssaytothemGoodbye!
師:Goodbye,children!
生:Goodbye,Tim!
師:Goodbye,children!
生:Goodbye,sister!
......
2、表演故事并用Thisismy...這個句型操練單詞。
師:Doyouwanttobeabigcarrot?Whowanttotry?
教師指著講臺前的Tim的家庭成員說:ThisisTimsfamily.Tim,canyouintroduceyourfamily?Youcansay:Thisismysister.Thisismy...(板書這個句子)分別點名幾個學生扮演Tim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
3、DoyouwanttoknowMikesfamily?
課件出示Mikesfamily,IfyoureMike,Canyouintroduceyourfamilytous.
師:Whosthisgirl?
生:Thisismysister.
......
4、letsplayagame.
課件出示要求:八個人組成一個家庭,每個人扮演一次Tim,用英語介紹你的家庭成員。
(1)學生小組內扮演并介紹。
(2)請機組學生上臺扮演并介紹。
Step6:總結
T:Todaywehavelearnedsixwordsaboutfamily:sisterbrotherfathermothergrandfathergrandmother
andhowtointroduceyourfamily!Youcansay:Thisismy...
Iholpyoucanintroduceownfamily!Canyou?
板書設計:
Unit2:MyFamily
sisterbrother
fathermother
Thisismygrandfathergrandmother
(grandpa)(grandma)
三年級語文下冊《放飛蜻蜓》教案(語文S版)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那怎樣寫才能有一份高質量教案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下冊《放飛蜻蜓》教案(語文S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語文下冊《放飛蜻蜓》教案(語文S版)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對資料的合理運用,了解有關蜻蜓的有關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fā)同學維護有益動物的思想感情;并體會到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下一輩的關懷保護和諄諄教導。
教學重點:
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有選擇地運用摘抄有關蜻蜓知識的資料,豐富對蜻蜓的認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fā)同學維護有益動物的思想感情;并體會到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下一輩的關懷保護和諄諄教導。
教學難點:
有選擇地運用摘抄有關蜻蜓知識的資料,豐富對蜻蜓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走近蜻蜓
1.借助教材,走近蜻蜓
⑴(出示蜻蜓休息圖片)同學們看,多么可愛的蜻蜓呀!(出示課后練習)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從陶行知和小朋友們的對話中,你對蜻蜓有了哪些了解?(請同學們打開書,在課文中找一找。)
⑵吃食
(同學發(fā)言)你了解了蜻蜓的吃食。(板書:吃食)俺們一起來讀一讀書中的語句。(注意“孑孓”的讀音)
小結:從蜻蜓的吃食,俺們可以發(fā)現(xiàn)蜻蜓是益蟲,是俺們的朋友,所以要放飛蜻蜓。
⑶尾巴
①(同學發(fā)言)(板書:尾巴)關于蜻蜓的尾巴,課文還向俺們介紹了什么?(同學發(fā)言,3、4人)(點擊出示課件)請你把課文中描寫尾巴的語句讀一讀。(指名2人讀)
②(點擊出示課件)陶行知說:“據(jù)說,在它——(同學讀)?!边@個說法正確嗎?陶行知先生用了個“據(jù)說”,這標明他也不是很有掌握,只是聽說而已。究竟是怎么回事?誰查找了資料?請你為大家作介紹。(同學發(fā)言)
“蜻蜓吃尾巴”原來是這么回事。(點擊出示課件——“蜻蜓交配時,由于**的需要,會咬自身的尾巴,看起來像“吃”尾巴,其實并沒有吃掉?!卑硞円黄饋碜x一讀。(同學齊讀)同學們像老師這樣把這句話補充在旁邊好嗎?
同學摘寫資料(提醒寫姿)。
在今后的學習中,俺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將自身搜集的資料或讀書的體會寫在書的旁邊,這是一種非常好的閱讀習慣。
③現(xiàn)在誰能完整地為大家介紹蜻蜓尾巴的特點呢?(指名介紹,齊讀——看課件)
⑷眼睛
(同學發(fā)言)蜻蜓的眼睛十分特別。(板書:眼睛)
老師邊引讀課文邊出示課件:它的眼睛很大(點擊出示:大眼睛)結構很復雜,是由(引讀)——不計其數(shù)的小眼睛構成的,(點擊出示:無數(shù)小眼睛)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
俺們一起把描寫蜻蜓眼睛的語句讀一讀。(齊讀)
2.活用資料,走近蜻蜓
⑴示范批注。
關于蜻蜓,同學們手中還有一份資料,大家都讀過了吧?你能借助資料把蜻蜓介紹得更加具體嗎?比方說俺們可以選擇一個方面來作補充。(展示課本吃食局部)同學們請看,課文介紹了蜻蜓吃蒼蠅、蚊子、孑孓,但沒講吃多少,資料上是怎樣說的,(指名讀)俺們可以把它補充在旁邊,一起來讀一讀。。
(示范補充吃食:)一只蜻蜓一小時能吃20只蒼蠅或840只蚊子,蜻蜓的幼蟲在水中也能消滅孑孓等害蟲。
大家不忙寫,老師補充了吃食方面,請你們按這樣的方法補充其他方面,好嗎?
⑵合作批注。
下面俺們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先討論確定補寫哪方面的內容,(點擊出示:1.確定補寫內容;);然后認真仔細地閱讀資料,劃出要補寫的相關語句(點擊出示:2.讀、劃相關語句;);大家一起商討你劃出的資料是否恰當,再補寫在課文中相應的位置(點擊出示:3.補寫資料;);最后小組內練說并確定一名發(fā)言人(點擊出示:4.確定發(fā)言人。)
同學補充,教師巡視指導(注意指導同學從各個方面介紹;提示:你不但找得準確,而且字也寫得很漂亮)。
⑶合作效果展示(注意錯別字的糾正,病句的指導,語言表達的訓練;面向全體同學)。
俺們先來補充蜻蜓的尾巴,哪個小組先發(fā)言?同學展示、交流。
(注意:①指導以“俺們這一小組——”介紹;②口頭語言的訓練。)
①蜻蜓點水(人們經常看到蜻蜓點水,實際上這是蜻蜓媽媽在生兒育女。雌蜻蜓在產卵時,單獨在水面上飛行,然后一次次不時地把尾巴插入水中,產下一些卵,立即又飛起來。這樣連續(xù)產卵的動作,好像蜻蜓在不時地點水。)
相機出現(xiàn):蜻蜓點水圖片。
——評:“蜻蜓點水”這樣一個簡單的現(xiàn)象原來蘊含著如此豐富的知識,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齊讀。
同學介紹完后詢問:你們小組還有人要補充嗎?其他小組還有補充的嗎?——(集中介紹完一個方面再介紹另一個方面。)
②俺們再來看看蜻蜓的眼睛
(有一對異常發(fā)達的大復眼,幾乎占了整個頭部的一半,一只大復眼由1萬多只小眼組成?!ǔ鍪緹o數(shù)小眼的課件)評:多么獨特的一雙眼睛??!
在疾飛中,能正確清楚地看到9米開外,處于活動狀態(tài)的昆蟲的各個局部,還能看見在千米以外飛行的同類。
——小結:正是這樣一雙敏銳的大眼睛,使蜻蜓榮獲“捕蟲能手”的稱號。
關于眼睛,還有要補充的嗎?
過渡:除了蜻蜓的吃食、尾巴、眼睛,你還想補充介紹點什么?
③身體細長,胸部反面有兩對膜狀的翅,休息時翅展開,平放兩側。——你讀書很仔細,補充了翅膀的特點,你能用自身的話,把它說得更生動一點嗎?(同學說)你真不簡單,不但補充了豐富的內容,還把它變成了自身的知識。
④口內生著一對堅硬有力的紫色大鄂,腦袋可任意優(yōu)美轉動。
——評:這是它捕獲飛蟲的有利條件。
⑤蜻蜓是昆蟲世界中最出色的“飛行家”。在作急促的沖刺飛行中,每秒的速度可達40米左右;還可以連續(xù)飛行一小時不著陸。——評:奧運冠軍劉翔跨越110米欄用了12秒91,蜻蜓每秒飛行40米,110米只需要兩秒多鐘,你看,比奧運冠軍還快上好幾倍,真是當之無愧的“飛行家”?。?br>
3.創(chuàng)設情境,在言語交際中走近蜻蜓。
⑴同學們介紹了這么多蜻蜓的知識,老師也感到受益匪淺,也喜愛上蜻蜓了。(出示捕獲蜻蜓圖)瞧,這位同學也很喜愛蜻蜓,他在干什么呢?(用網(wǎng)兜捉蜻蜓)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⑵交際訓練。(注意教師角色的轉換)
現(xiàn)在老師就是這位同學捕獲蜻蜓的同學,你想對俺說什么?
(為什么說蜻蜓是益蟲?)俺知道蜻蜓是益蟲,可俺并不想傷害它,俺只是想觀察觀察它。這眼睛可真大呀,和俺們人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樣嗎?
這尾巴又細又長,有什么作用?
蜻蜓身上還有什么秘密?你們能告訴俺嗎?
蜻蜓能消滅這么多的害蟲,可真厲害呀!不過,俺并不想傷害它,只是想仔細地看看它長得什么樣子。蜻蜓身上還有哪些秘密,你能告訴俺嗎?
過渡:蜻蜓是“飛行家”,是“捕蟲能手”,是俺們的朋友……小朋友們入神地聽著陶行知先生的話。
二、走近陶行知
1.課文中陶行知先生是怎樣勸說小朋友們的呢?請同學們讀課文,劃出描寫陶先生神態(tài)、動作的詞語,再讀一讀,體會體會,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同學讀、劃,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討論,朗讀體悟。
“慈祥地撫摸”“拉著小朋友們坐在田埂上”——從這里你看出了陶先生的什么?請你再讀一讀,體會體會。(指名2、3人讀)
“高高舉起”——為什么要高高舉起?(舉得高,小朋友們才干看得清。)多么關心小朋友啊,處處為小朋友著想。俺們一起把這一句讀一讀。
“小心地翻過去”——你讀出了什么?是的,他要求小朋友們放飛蜻蜓,他自身也十分保護蜻蜓。大家再讀一讀,體會體會。
“用商量的口吻”“還給”——陶行知先生沒有居高臨下,他非常民主,把放飛的決定權交給小朋友們,讓他們放得心甘情愿。你能把這種語氣讀好嗎?請你試一試。(指名2人讀)俺們一起來讀。
3.拓展引申。
陶行知先生(出示頭像課件)就是這樣一位尊重小朋友、熱愛生命、提倡民主的大教育家,從他的一些名言中俺們可以更為真切地了解他。
出示名言,配樂朗誦
捧著一顆心來,(大家一起讀)不帶半根草去。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他人是這樣贊揚他的,
出示:萬世師表(宋慶齡先生頌揚他為“萬世師表”)
永久不死(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題詞“永久不死”)
4.關于陶行知的故事還有很多,關于蜻蜓,關于有益昆蟲的話題也有很多,這些都有待于俺們小朋友課后去搜集,去了解。(出示要求)同學們一起讀。(課外延伸:讀名言,講故事,走近陶行知;查資料,做筆記,介紹有益昆蟲。)
我們的民族小學(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計)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容。老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編寫一份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我們的民族小學(人教版三年級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學習目標:
1、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二、教學重點:
1、認識5個生字,學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19個詞語。
2、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三、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部分
四、課前準備:
1、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shù)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具有云貴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特色的音樂磁帶或CD碟片。
3、詞語卡片。
五、課時劃分: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舉行民族風情展示會
1、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下面我們舉行一個少數(shù)民族風情展示會,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介紹自己了解的少數(shù)民族的情況。
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特征、生活習俗。
2、視學生介紹情況,教師利用課后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shù)民族的情況。
3、評選最佳學生,頒發(fā)小獎品。
二、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qū),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就有這樣的一所民族小學,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參觀一下?
2、板書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
3、教師配樂范讀。選擇具有云貴民族風情的樂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邊》、《有一個美麗的地方》等配樂。
三、自學生字新詞,試讀課文
1、這所民族小學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jù)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jié)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該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壩(b)絨球花傣(dǎi)族景頗(pō)族
阿昌(chānɡ)族德昂(nɡ)族絢麗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貍
第四自然段:鳳尾竹搖晃(hunɡ)
四、分組朗讀,組間比賽
1、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2、各組練習后進行比賽。
五、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A、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靠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B、學生寫字。
3、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六、作業(yè)
1、朗讀全文。
2、抄寫本課我會寫的字各兩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民族小學的美。這一課我們要急需朗讀感悟,我們會進一步地發(fā)現(xiàn)民族小學的美和課文的美。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著這部分課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學生讀后交流。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后的活動等方面想象、講述。
C、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象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
教師評點后再指名練習。
D、配樂朗讀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鐘聲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學的孩子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后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認真上課的情況想象補充,譬如:大家專心聽講,窗外有猴子蹦來跳去都不去張望;大家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小手舉得高高的;讀書時整齊響亮,聲音抑揚頓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只小鳥、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么認真,課文朗讀得這么動聽,你會怎么做?
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體會仿佛是周圍的花草鳥蟲猴子都被教室里優(yōu)美的讀書聲吸引,靜靜地欣賞,不忍打攪。
反復朗讀這幾句話。
D、下課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場會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讀有關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這所民族小學留給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小學,了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么美麗的民族小學,多么可愛的學生!參觀結束了,讓我們說上幾句道別的話。
C、抒情地齊讀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讀,比賽背誦
1、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看誰先背出來。
四、抄寫句子,加強積累
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在作業(yè)本上。
五、小結
民族小學的學生們快樂、幸福。大家在學習的同時,要珍惜我們今天的學習生活,努力上進。
六、布置綜合性學習
1、你們的課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讓我們把每天的課余生活記錄下來??梢杂萌沼浀姆绞絹碛洠部梢杂昧斜砀竦姆绞絹碛洠院笪覀冊賮斫涣?。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板書設計:
1、我們的民族小學
語言學校好朋友
2、金色的草地
一、學習目標:
1、認識生字釣、攏,會寫耍、裝等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種子玩樂的情形,解釋草地變顏色的原因。通過朗讀傳達出在草地上玩樂的歡快,對草地的喜愛。
3、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二、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大致內容。學習生字新詞。
三、教學難點
1、感受草地的可愛;蒲公英的有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課前準備:
1、課前發(fā)動學生尋找蒲公英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2、生字詞語卡片。
五、教學課時: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大家去草地上玩過嗎?展現(xiàn)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樣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
2、你見過金色的草地嗎?(板書課題)草地是金色的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來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
1、請各自輕聲試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順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2、分段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
教師相機出示卡片,檢查鞏固生字、新詞。
玩耍一本正經謝寥(lio)沙絨毛假裝釣(dio)魚
觀察花瓣合攏(lǒng)手掌有趣
三、讀書感悟
1、第1自然段
a、文中這片草地出現(xiàn)在哪里?為什么稱這片草地為金色的草地?
學生思考討論后指名朗讀相關的課文(第一自然段)
b、誰了解蒲公英?結合課文插圖介紹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長情況。
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狀汁液,葉子倒披針形,羽狀分裂,花黃色,頭狀花序,結瘦果,褐色,有白色軟毛。根莖都可入藥。
2、第2自然段
a、二年級上學期我們學過《植物媽媽有辦法》一文,它告訴我們蒲公英媽媽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B、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們是怎么玩的?請大家各自放聲讀一讀,然后同桌間互相邊說邊演一演。
C、同桌練習后指名一對同桌學生上臺邊說邊演。師生共同評價后,再推選一對學生表演。
D、想象一下,當時草地上空會出現(xiàn)怎樣的一幅情景?
學生描述。
E、誰來有感情地朗讀一下第2自然段,把這兄弟玩樂的情景生動地描述出來?指名朗讀,師生共同評價。
3、開滿黃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著蒲公英的種子玩多有趣啊!讓我們再去經歷一回,齊讀1.2自然段。
四、作業(yè)
1、朗讀全文。
2、抄寫本課我會寫的字詞各兩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一、二段
指名朗讀一、二自然段,說說每段大意。
二、感悟第三、四自然段
1、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為開滿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當有花結籽吐絮的時候,我們兄弟倆就可以摘下帶絮的種子吹著玩。讀著讀著,我們仿佛看到,一顆顆蒲公英的種子隨著媽媽給它裝的白色降落飄起來了,飛得很遠很遠多美的景致啊!還有更有趣的事呢,我還發(fā)現(xiàn)這草地會變色呢!這又是為什么呢?請大家各自輕聲讀課文,共同地探究這個奧秘。
A、學生讀課文。
B、指名說說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顏色的。
C、草地怎么會變色?同桌間互相說一說。教師可以出示下列填空題,提示幫助學生理解。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草地就;
中午,花朵,它是,草地就;
傍晚,花朵又,草地就。
d、誰可以不看提示,自己解釋?
E、齊讀課文第3自然段。
2、那一天,去釣魚的我又新發(fā)現(xiàn)了這一有趣的現(xiàn)象。在這種情況下,我對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變化?
A、齊讀第4自然段。
B、我們大家都愛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小朋友說蒲公英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你覺得這種說法恰切不恰當?
聯(lián)系上文所講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開合情況體會。
三、總結課文
1、朗讀課文。
2、小結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動物,各式各樣的物種千千萬萬,它們色彩繽紛、形態(tài)獨特、習性各異,經常親近它們,仔細觀察它們,你會有獨特的發(fā)現(xiàn)、新穎的感受,因而你會激動、興奮,由此產生眷戀、喜愛人類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會找到歡樂!請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發(fā)現(xiàn)、經歷、感受作為課余生活記錄下來。
四、完成作業(yè):
1、熟記田字格中的字。
A、默讀田字格中的字,想想自己分別怎么記住它們,然后交流。
教師著重提示以下幾下字:
耍,上面是而,不要寫成西下少一橫的形狀。
絨,左邊是纟,右邊是戎,戎字左下不是廾。
釣,右邊是勺,不是勾。
瓣,中間是個瓜,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緊湊些。
B、學生描紅,然后抄寫。
2、把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五、拓展延伸
1、查找資料想一想還有什么植物充滿了神奇。
(可以講含羞草、豬籠草)
2、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板書設計:
開金色
2、金色的草地
合綠色
3、爬天都峰
一、學習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等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峰頂、似乎、忽然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zhàn)勝困難的過程。
4、懂得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yǎng)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fā)向上的品格。
二、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新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1、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2、懂得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yǎng)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fā)向上的品格。
四、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收集有關黃山天都峰的VCD、圖片、文字介紹等。
五、教學課時: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舊引新,扣題導入
1、記得二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黃山奇石》,了解了黃山的雄奇秀美,誰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歡的課文來背給大家聽?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黃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誰愿意來介紹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圖片資料?板書:天都峰
3、這篇課文寫誰爬上了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們又是怎樣爬上去的呢?板書:爬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著問題聽教師范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3、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4、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A、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B、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C、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三、通讀課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疏理字詞含義。
石級:石頭臺階。
仰望:抬頭望。
攀著:(抓著鐵鏈)向上爬。
心顫:心在顫抖,說明心里很害怕。
鯽魚背:結合看圖理解,天都峰最險處。它是一道長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2、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后的順序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話說說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疏通課文大意。
四、指導寫字,掌握筆順
1、教師范寫辮字,提示書寫時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緊湊,學生描一遍、臨一遍。
2、指導學生觀察、書寫其余生字。
五、布置作業(yè)
1、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我會寫的生字和詞語各兩行。
3、把課文第2段描寫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一、緊扣課題,承前啟后
1、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后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體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
學生練讀后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峰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讀議,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峰頂
1、在爬山之前,望著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嘆句真叫人發(fā)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2、結果我爬上峰頂了嗎?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說的話,指名朗讀。
3、我看到了什么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呢?自由讀課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A、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shù)膬刃幕顒?。B、體會我的心理,指導朗讀3、4自然段。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A、學生讀書圈劃。
B、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奮力是拼盡全身力氣的意思。
從攀著鐵鏈、手腳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C、引讀第7段,從終于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悅。
D、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后的喜悅,指導朗讀6、7兩段。
三、啟發(fā)想象,明白老爺爺也是受鼓勵爬上峰頂?shù)?/p>
1、老爺爺為什么也能爬上峰頂呢?帶著這些問題一邊讀,一邊想。
多媒體出示思考題:
a、老爺爺來到天都峰腳下,心里怎么想
b、他看見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后來,他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
2、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峰頂?shù)?。指導朗讀。
四、總結課文,明白道理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說的話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評點: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五、課外延伸,培養(yǎng)能力
1、這幾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課余生活記錄下來了呢?請你把一周學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收獲、感受。
2、集體交流。
板書設計:
3、爬天都峰勇氣
(高、陡)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4*、槐鄉(xiāng)的孩子
一、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槐鄉(xiāng)孩子采槐花勞動的歡快。
2、了解槐鄉(xiāng)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3、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二、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三、教學難點:
學會閱讀
四、課前準備:
查找槐樹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五、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但你有沒有品嘗過勞動的快樂?就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作學費,同樣生活得快快樂樂。那他們的快樂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學習《槐鄉(xiāng)的孩子》(板書課題)。
二、初讀細讀,感知理解
1、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長句、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2、前后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每個成員在小組里朗讀一遍課文,出現(xiàn)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評選最佳選手。
各組選派代表分節(jié)朗讀課文。
3、師生出示圖片,結合課文插圖介紹槐樹、槐花。
槐樹,落葉喬木,羽狀復葉,花淡黃色,結莢果,圓筒形?;ê凸麑嵖梢灾泣S色染料?;?、果實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藥。
4、討論:
a、槐樹什么時候開花?那花苞什么樣的?文中又稱槐花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處?
C、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
讀讀相關的課文。
5、八月份,天很熱,這炎熱的天氣大家都經歷過,誰能描述一下這種情景。
描述后朗讀課文中有關的句子。
6、雖然天氣炎熱,勤勞的槐鄉(xiāng)孩子絕不會錯過槐樹開花的時節(jié),他們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們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協(xié)同配合,干得可歡了。練習分角色朗讀第二段。根據(jù)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組間開展比賽。第二句總寫槐樹的部分每組一起讀;第3句寫男孩的,男同學讀;第4句寫女孩的,女同學讀;第5句寫滿載而歸的,每組一起讀。
各組練習后比賽。賽后師生共同評價。
三、欣賞評價,深化感悟
1、你喜歡課文中哪些句子。用筆畫出來,練習一下多讀幾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讀,并且說說自己朗讀的句子寫什么內容,自己為什么喜歡。
2、通過課文的誦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xiāng)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結:快樂不只來自于休閑、享樂,沒有勞動就沒有收獲,沒有勞動就不能享受,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xiāng)的孩子一樣去品嘗勞動的快樂吧!
四、拓展延伸
出示西北農村孩子生活的資料,了解他們的艱難,珍惜我們現(xiàn)在所擁有的幸福。
五、作業(yè)
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4、槐鄉(xiāng)的孩子鉤槐米換學費
語文園地一
一、學習目標:
1、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交流時做到態(tài)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向課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學學習,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課余生活,且認真執(zhí)行計劃。
2、習作介紹自己的課余生活,寫好后讀給父母聽,讓他們分享。
3、發(fā)現(xiàn)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讀音,準確區(qū)別。
4、讀認,發(fā)現(xiàn)和運用識字方法。
5、熟讀背誦古詩《小兒垂釣》。
6、積極參與展示活動,精心準備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課余生活。
二、教學重點:
1、進行口語交際。
2、背誦古詩。
三、教學難點:
完成習作。
四、課前準備:
1、實物投影儀。
2、展示活動前,師生共同設計布置展示區(qū)域,陳列展示物品。
五、教學課時:
四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我們的課余生活
1、通過這一組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民族小學孩子的課間活動,與蘇聯(lián)小朋友一起發(fā)現(xiàn)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鄉(xiāng)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樹割槐花掙學費的情形;我們安排了自己的課余活動,認真執(zhí)行計劃,這一階段的課余生活充實而又有樂趣,許多同學都想把這樂趣與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在組內展示各自的課余生活記錄本,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自己在課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獲和感受?
A、可以講講課間課后同學間開展的游戲、娛樂活動;
B、可以講講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的小制作、小發(fā)明、調查考察活動;
C、可以講講自己讀了什么好書,完成了多少萬字的讀書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長的見識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講講自己在興趣愛好、個人特長項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長進;
E、可以講講自己隨同學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覽、休閑獲得的新發(fā)現(xiàn)、增長的新見識;
2、全班交流。
每組推選一位優(yōu)秀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3、共同評議。
A、就剛才幾位同學們交流的來看,他們的課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們評比誰的課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誰的課余生活計劃安排得滿,誰的課余生活項目記錄得多?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后達成共識:看誰的課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誰的計劃安排得滿,誰的記錄本上記錄得多,而是要看誰的計劃安排得切實可行,課余生活計劃中的各項安排得到真正落實。
B、評選出活動新穎、有趣,開展得認真深入,收獲豐富、感受深刻、對大家啟發(fā)大的同學,教師頒發(fā)課余生活之星獎章。
C、談談了解了他人的課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板書設計:
回家講給媽媽聽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1、在口語交際中,我們交流了各自的課余生活。好多同學的課余生活很豐富,在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中也有許多值得回憶的事。這次習作我們就來寫一寫自己的課余生活。
2、在上一課大家回憶介紹的課余生活中,我們可以選擇哪些內容來寫?
學生共同討論,教師提示,以下活動可參考:
a、游戲娛樂活動,如:踢毽子、跳皮筋、跳繩、老鷹捉小雞、扔沙包
b、課余輔導訓練,如:網(wǎng)頁制作、科技小發(fā)明、繪畫寫生、足球比賽、球球訓練
c、個人愛好,如:小收集收集郵票門券;小飼養(yǎng)飼養(yǎng)觀賞魚鳥;小種植種植花木盆景、庭院瓜果;小演奏家天天練習鋼琴、小提琴
d、家務勞動家庭幫手,如:洗衣服、餐具,打掃衛(wèi)生,外出打豬草,放牛放羊趕鴨、采集草藥、收割莊稼
3、你準備怎么寫?學過的課文會給你的寫作帶來什么啟發(fā)?
討論明確在這篇文章里只須集中寫一項課余活動或一件課余發(fā)生的事,敘述時可以借鑒本學期剛學過的課文和以前學過的課文作范例。
4、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5、學生交流,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大家共同評議。
6、各自修改,可放聲朗讀,想想詞語用和是否恰當,句子是否通順,意思是否交代清楚。
7、謄寫作文。教師交代格式和字跡要求。
8、作業(yè)
回家繼續(xù)寫作文。
板書設計:
繼續(xù)寫作
第三課時
作文講評
朗讀展示優(yōu)秀習作
1、教師在批改中挑選優(yōu)秀習作,實物投影儀展示優(yōu)秀習作,小作者朗讀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學聽后逐一評議,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學習。
教師可引導學生以下幾方面評議:
a、是否扣住課余生活的某一活動、經歷或某一方面寫;
b、是否按一定的順序把內容寫清;
c、用詞造句是否妥貼順暢,能否反映出課余生活的情趣;
小組交流互相評議。
前后四人小組互相朗讀交流自己的習作,互評互議。
修改謄寫張貼展覽
1、各人修改自己的習作。
2、將修改后的習作在學習園地里張貼展覽。
板書設計:
多音字組詞、連線。
f?。ǎ﹝hāo()
發(fā)朝
f()cho()
好hǎoho
好人好事愛好好詞
第四課時
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各自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注意每一行兩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fā)現(xiàn),讀不準的字可同桌相互請教。
2、指名朗讀,要求橫著逐行讀。
師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幾位后進生讀讀,然后齊讀鞏固。
3、比賽:誰的眼力準,發(fā)現(xiàn)獨特正確。
交流各自的發(fā)現(xiàn)。每一行兩個詞語中帶點字字形相同,讀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學生還會發(fā)現(xiàn),這同一個字在讀音不同的情況下意思也不一樣。如有這樣的發(fā)現(xiàn)該大力加以鼓勵表揚,并且引導其說說不同的讀音情況下的字義。
4、齊讀鞏固。
二、讀讀認認
1、各自輕聲讀本題中的各組字,讀不準的借助注音拼讀。
2、比賽:誰讀得正確、流利。
3、談談這一題中每一組字有什么共同之處。
這一題中除了后兩組窮穴外,其余的每組中兩個字讀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這一題中每組右邊的字都是左邊的字的一個偏旁。
4、齊讀鞏固。
5、單獨指讀橫線條中的生字,提示書寫注意點,如穴字。
三、讀讀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們就要讀一首唐代詩人胡令能寫的《小兒垂釣》。
教師范讀
2、短短四句話二十八個字把一位垂釣孩子的外貌、姿勢、環(huán)境、神情勾勒得生動傳神,躍然紙上。請大家各自試著讀一讀,不認識的字根據(jù)注音拼讀一下,模仿老師的樣子,讀準韻律。
3、朗讀比賽。指名朗讀,看誰讀得正確,讀得有韻味。
4、師生合作,表演古詩短劇。
教師準備荷葉、漁竿、竹簍等道具。學生演稚子垂釣,教師演路人,詩句作臺詞,師生演練后可再請學生合作演練。
5、競賽背誦。為先背出的學生發(fā)獎品。
四、展示臺
1、課前觀察展示臺中的圖片,閱讀學習伙伴的話,小組內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內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討論,互相協(xié)作,考慮本小組采取何種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協(xié)商統(tǒng)一后分頭準備。
2、班長或學習委員了解各組的展示準備,協(xié)調展示情況。
3、舉行多彩的課余生活展示會。各組輪流介紹,然后參觀學習。
4、評選最佳展示組,視情況評選惜時獎、毅力獎、才藝獎、創(chuàng)造獎、能手獎、勤勞獎等個人獎,教師頒獎。
板書設計:
繼續(xù)匯報
三年級語文下冊《燕子專列》教學設計2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三年級語文下冊《燕子專列》教學設計2”,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1、認識“歐、洲”等11個生字,會寫“歐、洲、瑞”等14個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的美好的情意。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難點: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huán)境的內容與人們風險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教學準備:
小黑板(生字詞)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深情導入,激發(fā)讀書興趣
師:還記得《燕子》一課嗎?每年春天,燕子都會給我們帶來欣喜。它們春來秋去,在這一來一回的跋涉中,會發(fā)生多少事,可能還會遇到很多危險!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燕子》這篇課文,它一定會讓你產生很多感慨!板書課題:6燕于專列
二、自讀自語,完成以下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
2、邊讀邊思考:人們?yōu)榱搜嘧樱隽耸裁??從中體會到什么:
三、匯報交流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棍據(jù)實際進一步指導讀流利。
2、認讀生字。
歐洲、瑞士、舒適、空調、啟程、特殊、長途、驟降、疲勞、
饑寒交迫、溫暖、政府、救護、車廂、致謝
3、交流思考的問題。
①人們?yōu)檠嘧幼隽耸裁矗?/p>
提示:可從兩方面想:A政府方面(做決定、呼呈人們、燕子專列)B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竭盡全力尋找、專程送行)。
②根據(jù)自己的體會,在“人”和“燕子”之間加上合適的詞。
人→燕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幫助、喜歡、愛、救助”等詞。)
四、圍繞“愛”,讀書討論,感情朗讀
1、人們幫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種最樸素、最真摯的感情,那就是對動物的愛!從文中哪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到“愛”呢?
2、讀書圈畫,討論交流。
引導學生從兩方面體會人對燕子的愛。
政府作出決定真了不起。(人力、物力、財力)
人們救助燕子竭盡全力。(大人孩子、山間巖縫、不顧自己)
2、重點指導讀好第3、4段。
(1)你覺得該怎么讀?
(2)生練習后指名讀。
(3)評議,再讀。
3、看圖,引導想象,對課文做思維上補充,豐富課文內容。
★小貝蒂在哪兒發(fā)現(xiàn)燕子?她怎么做的?會說什么?
A自己練習講一講。
B指名說一說。
說話舉例:
小貝蒂一邊走一邊低頭仔細尋找,連樹下草叢里也下放過。她仿佛聽見有燕子微弱的叫聲,趕緊蹲下來,在雪里用手撥動著,果然,在樹下雪窩里,一對燕子依偎在一起,已經快凍僵了。
“爸爸,媽媽,我又找到兩只!”她興奮地喊著,把燕子捧在手里,用嘴里的熱氣溫暖它們冰涼的身體。
4、總結,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多么感人的一幕??!在尋找燕子的過程中,這樣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個!人們用愛,用情紡織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讓我們再讀課文,去體會這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感情。
第二課時
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出示圖,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小練筆。
1、師:燕子專列開走了,燕子平安了,救助燕子的事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尤其是那個可愛的小姑娘貝蒂,她簡直成了新聞人物。人們紛紛給她打電話或寫信,把自己心里話告訴她。你讀了這個故事,想對貝蒂說什么呢。
2、學生自主說。
3、指名說,評價。
5、動手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四、拓展交流學生生活積累的資料。
1、聽歌曲《丹頂鶴的故事》,出示歌詞。知道歌曲中講述的是什么故事嗎?(師簡要講述一個姑娘救助丹頂鶴的故事)
2、你還知道這樣的故事嗎?請講一講。
3、總結: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我希望,同學們都能象故事的主人公那樣愛護動物,愛護環(huán)境,更希望這樣的故事不再是新聞!
第三課時
一、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認讀,組詞。
2、自主記憶字形,提出難寫的字。
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生字結構上的特點,如:“歐、洲、瑞、舒、殊、驟、涉、踏、救”都屬于左右結構,“啟、疲、載”都屬于半包圍結構。
3、指導書寫。
提醒:“舒”不要將“予”寫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寫一點;注意“載”的筆順。
4、書寫、抄詞語。
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