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踢毽子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13毽子變乖了。
設(shè)計理念:
通過運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
教學要求: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認識部首“”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對活動的愛好和興趣。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正確認讀“會認”字和正確書寫“會寫”字。
教學難點:理解毽子為什么在“我”的腳下不聽話。
課型:新授課
教具準備:各種體育用品、詞語卡片、掛圖
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實物引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各種體育用品。師:同學們看,老師給大家?guī)砹耸裁矗磕阕钕矚g玩什么?
2.揭示課題。師:有一位小朋友非常喜歡子,她是怎樣玩的呢?我們這節(jié)課一起去瞧一瞧,請同學們打開書本15課《子變乖了》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詞,遇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讀準了再往下讀。如果有不會讀的字,可請教周圍的小巧玲瓏伙伴。
2.同桌互讀,當個小老師,幫助你的伙伴糾正讀音。
3.出示拼音卡片指名讀。
4.出示去掉拼音的詞語卡片:指名讀、開火車讀,檢查字音。
5.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不加字,不漏字。邊讀邊給課文各自然段標上序號。
三、創(chuàng)設(shè)情景,細讀感知
1.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想:課文寫了什么事?
2.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注意一句一句地讀,讀通順,邊讀邊想:從哪可以看出毽子“真是聽話極了”?
3.過渡:老師和毽子成了好朋友,所以子在她的腳下真是聽話極了。而在我們的腳下呢,還是一樣聽話嗎?
4.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小組交流:怎樣才可以讓了聽我們的話呢?老師是怎樣說的?用“—”畫出來。用“”畫出這段話的兩對反義詞。
5.學習第二段,自由讀一讀:說一說讀了這一段話,你明白了什么?
四、總結(jié)全文,訓練說話
1.學習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2.師生交流:你碰到過“子變乖了”這樣的事情嗎?如果有,說給老師和同學們聽一聽。
3.師作總結(jié)。
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運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學習了毽子變乖了,并且通過學習理解了毽子是怎樣變乖的。
后記:
肖麗英:通過運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對活動的愛好和興趣。
胡梅影: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運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并且通過學習理解了毽子是怎樣變乖的。
朱紅英:創(chuàng)設(shè)情景,細讀感知,運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對活動的愛好和興趣。
第二課時
上節(jié)課同學們已經(jīng)學習了課文,回憶一下課文寫了什么事,結(jié)果怎樣呢?
一、指導朗讀
1.自由選段落讀,你最有把握讀好哪一自然段就讀哪一自然段。
2.小組讀一讀:互相學一學,你的伙伴讀得好在哪?
3.分小組比賽讀。
二、句子訓練
4.出示句子:毽子一點兒也不聽話
天氣上點兒也不。
點兒也不。
2、把句子補充完整。
(1)一點兒也不。
(2)我喜歡。
(3)真是聽話極了。
(4)和都是體育用品。
三、指導書寫
5.出示生字:久生先們低很話她
6.自主學習生字:你發(fā)現(xiàn)了這些生字有幾種結(jié)構(gòu)?哪些字你認為最難寫?你是怎樣記的?
7.指導學生學習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先讓學生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的,再看看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指導書寫左右結(jié)構(gòu)中難記難寫的字.
8.指導學生學習3個獨體字,注意看清楚筆畫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9.學生獨立書寫生字,教師巡回指導.
10.組織學生交流、欣賞,看誰寫得美。
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再次朗讀了課文,并且進行了仿造例子說句子,培養(yǎng)了說話的能力。在書寫時大家都表現(xiàn)得很積極。
板書設(shè)計:
15、毽子變乖了
高
低}聽話
停
后記:
你碰到過“鍵子變乖了”這樣的事情嗎?如果有,說給老師和同學們聽一聽。只要努力,事情總會做好。
這節(jié)課我們再次朗讀了課文,并且進行了仿造例子說句子,培養(yǎng)了說話的能力。在書寫時大家都表現(xiàn)得很積極。
這節(jié)課我們再次朗讀了課文,并且進行了仿造例子說句子,培養(yǎng)了說話的能力。學生在書寫時也很認真,但是,也有個別學生在書寫“很”字最后一筆“捺”,以后在這方面多注意。
小編推薦
《毽子變乖了》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散文,寫老師教我們踢毽子時,毽子很聽老師的話,而我們剛開始練習時,毽子一點兒也不聽話,后來我按照老師說的去做,每天練習,毽子變乖了,也聽我們的話了。課文一共分為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講課間老師教我們踢毽子。第二自然段講老師表演踢毽子給我們看,毽子很聽老師的話。第三自然段講我們剛開始練習踢毽子時,毽子點兒也不聽話。老師告訴我們要經(jīng)常練習。第四自然段講我每天練習踢毽子,后來毽子也聽我的話了。課文不僅表現(xiàn)了踢毽子給孩子帶來的快樂,而且滲透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無論學什么,只有下功夫,才能掌握它。課文標題中的變乖了和文中多處出現(xiàn)的聽話等詞浯,讓人讀后感覺毽子像是一個可愛而又調(diào)皮的孩子,賦予毽子以生命,把毽子寫活了,這樣更體現(xiàn)出孩子們踢毽子的快樂。本文語言活潑生動,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文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畫的是老師表演踢毽子給我們看,毽子在老師的腳上美妙地飛舞著。旁邊站著幾位小朋友,認真看著老師踢毽子。其中戴帽子的小男孩好像正數(shù)著數(shù)呢!第二幅圖畫的是幾位小朋友正在認真地練習踢毽子。這兩幅插圖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
課后編有四道思考練習題。第1題是朗讀課文。第2題是著眼于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重點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聯(lián)系實際,彼此交流,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訓練寫話。題下的三幅小插圖,能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提供話題。第3題讀一讀,說一說,這是句子的練習。第4題是寫字練習。詞語花籃的詞語要求學生會讀。
教學重點是識字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領(lǐng)悟踢毽子的快樂和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毽子變乖了》拓展資料
紀昌學射箭
甘蠅是古時候的一位射箭能手。他只要一拉弓射箭,將箭射向野獸,野獸就應聲而倒;將箭射向天空飛翔著的飛鳥,飛鳥就會頃刻間從空中墜落下來。只要看到過甘蠅射箭的人,沒有哪一個不稱贊他是射箭能手,真是箭無虛發(fā),百發(fā)百中。甘蠅的學生叫飛衛(wèi),他跟著甘蠅學射箭非??炭啵瑤啄暌院?,飛衛(wèi)射箭的本領(lǐng)趕上了他的老師甘蠅,真是名師出高徒。
后來,又有一個名叫紀昌的人,來拜飛衛(wèi)為師,跟著飛衛(wèi)學射箭。飛衛(wèi)收下紀昌作徒弟后,對紀昌學習射箭可真叫嚴啦!剛開始學射箭時,飛衛(wèi)對紀昌說:你是真的要跟我學射箭嗎?要知道不下苦工夫是學不到真本領(lǐng)的。紀昌表示:只要能學會射箭,我不怕吃苦,愿聽老師指教。于是,飛衛(wèi)很嚴肅地對紀昌說:你要先學會不眨眼,做到了不眨眼后才可以談得上學射箭。紀昌為了學會射箭,回到家里,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面,兩眼一眨不眨地直盯著他妻子織布時不停地踩動著的踏腳板。
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心里想著飛衛(wèi)老師對他的要求和自己向飛衛(wèi)表示過的決心。要想學到真功夫,成為一名箭無虛發(fā)的神箭手,就要堅持不懈地刻苦練習。這樣堅持練了兩年,從不間斷;即使錐子的尖端刺到了眼眶邊,他的雙眼也一眨不眨。紀昌于是整理行裝,離別妻子到飛衛(wèi)那里去了。飛衛(wèi)聽完紀昌的匯報后卻對紀昌說:還沒有學到家哩。要學好射箭,你還必須練好眼力才行,要練到看小的東西像看到大的一樣,看隱約模糊的東西像明顯的東西一樣。你還要繼續(xù)練,練到了那個時候,你再來告訴我。紀昌又一次回到家里,選一根最細的牦牛尾巴上的毛,一端系上一個小虱子,另一端懸掛在自家的窗口上,兩眼注視著吊在窗口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看著,看著,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
10天不到,那虱子似乎漸漸地變大了。紀昌仍然堅持不懈地刻苦練習。他繼續(xù)看著,看著,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三年過去了,眼中看著那個系在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又漸漸地變大了,大得仿佛像車輪一樣大小了。紀昌再看其他的東西,簡直全都變大了,大得竟像是巨大的山丘了。于是,紀昌馬上找來用北方生長的牛角所裝飾的強弓,用出產(chǎn)在北方的蓬竹所造的利箭,左手拿起弓,右手搭上箭,目不轉(zhuǎn)睛地瞄準那仿佛車輪大小的虱子,將箭射過去,箭頭恰好從虱子的中心穿過,而懸掛虱子的牦牛毛卻沒有被射斷。這時,紀昌才深深體會到要學到真實本領(lǐng)非下苦功夫不可。他便把這一成績告訴飛衛(wèi)。飛衛(wèi)聽了很為紀昌高興,甚至高興得跳了起來,并還用手拍著胸脯,走過去向紀昌表示祝賀說:你成功了。對射箭的奧妙,你已經(jīng)掌握了??!
王羲之吃墨
王羲之小的時候,練字十分刻苦。據(jù)說他練字用壞的毛筆,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們叫它筆山。他家的旁邊有一個小水池,他常在這水池里洗毛筆和硯臺,后來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人們就把這個小水池叫做墨池。長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寫得相當好了,還是堅持每天練字。有一天,他聚精會神地在書房練字,連吃飯都忘了。丫環(huán)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催著他吃,他好像沒有聽見一樣還是埋頭寫字。丫環(huán)沒有辦法,只好去告訴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環(huán)來到書房的時候,看見王羲之正拿著一個沾滿墨汁的饃饃往嘴里送,弄得滿嘴烏黑。她們?nèi)滩蛔⌒Τ隽寺?。原來,王羲之邊吃邊練字,眼睛還看著字的時候,錯把墨汁當成蒜泥蘸了。夫人心疼地對王羲之說:你要保重身體呀!你的字寫得很好了,為什么還要這樣苦練呢?
王羲之抬起頭,回答說:我的字雖然寫得不錯,可那都是學習前人的寫法。我要有自己的寫法,自成一體,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艱苦摸索,王羲之終于寫出了一種妍美流利的新字體。大家都稱贊他寫的字像彩云那樣輕松自如,像飛龍那樣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認為我國歷史上杰出的書法家之一。王羲之通過刻苦的練習,終于成為偉大的書法家。這真是工夫不負有心人呀!
《毽子變乖了》教學札記
《毽子變乖了》這篇課文很有特色,它是通過一個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滲透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做事情、學東西,只要我們不斷練習,反復練習,就能學會,上完課,我覺得這幾點做得比較好:
1、導課比較有特色,從觀察毽字入手,讓學生理解字形與字義的關(guān)系。而且抓住一個乖字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欲望。
2、以讀貫穿整堂課,朗讀的形式靈活多樣,有開火車讀、小組讀、指名讀、齊讀等。
3、老師和學生和諧互動,老師范讀,讓學生評價,學生感情朗讀,師生互相評價,形成了一種平等對話的良好氛圍。
4、朗讀訓練有實效性。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有感情朗讀,我特意創(chuàng)設(shè)情境,抓住重點詞語一點兒也不到處亂飛,讓學生體會心情,很快就能用不高興的語氣讀了。
5、在拓展練習生活中,你碰過毽子變乖了這樣的事情嗎?如果有,說給老師和同學們聽一聽。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能夠聯(lián)系實際,各抒已見。
同時,本節(jié)課中也存在不足之處:面向全體學生做得不夠好。由于時間限制,對一些基礎(chǔ)較差的孩子關(guān)注較少,他們在這節(jié)課中鍛煉的機會較少。
《毽子變乖了》同步練習
毽子變乖了
班級姓名
一、先組詞,再去掉部首、組詞?!?/p>
話() 她()拉()講()__() __()__()__()
二、寫出下面字的反義詞。
高____ 這____ 死____ 出____ 白____
三、把句子補充完整。
1.________一點兒也不________________。
2.我喜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聽話極了。
4.________和____________都是體育用品。
四、寫出下面字的筆順。
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語文《毽子變乖了》教案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zhì)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毽子變乖了》教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這是一篇散文,寫老師教我們踢毽子時,剪子很聽老師的話,而我們剛開始練習時,毽子一點兒也不聽話,后來“我”按照老師說的去做,每天練習,毽子變乖了,也聽我們的話了。課文不僅表現(xiàn)了踢毽子給孩子帶來的快樂,而且滲透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無論學什么,只有下功夫,才能掌握它。本文語言活潑生動,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文中13個生字:變、教、先、演、腳、肩、始、練、生、經(jīng)、抽、久。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我們”學習踢毽子的過程。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看圖,讀懂課文。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體會。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感受踢毽子的樂趣,懂得用心與堅持。
(2)、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
重難點、關(guān)鍵:
1、識記生字,正確書寫。
2、讀懂課文,感受踢毽子的樂趣,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一個毽子。
教學設(shè)計:
一、出示實物,引入課題:
1、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朋友(出示、板書“毽子”),它特別想和你們一起玩兒,誰愿意和他玩一玩?(抽生上臺表演踢毽子)毽子在他們腳上乖嗎?(相機板書“乖”)怎樣才能讓毽子變乖呢?(板書“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學14課《毽子變乖了》(將課題補充完整)
2、識記“變”字。
誰有好辦法記住這個“變”字?(抽生說)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要求:
①、讀書姿勢要正確,并做到“眼到、手到、心到”;②、把生字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遇到不認識的字拼拼音或請教同學;③、標出自然段;④、讀完后用坐端正的姿勢告訴我。
2、認識生字(小黑板出示生字):
變教先演腳肩始練生經(jīng)抽久
①、學生自由拼讀;②、同桌交流識記方法;③、抽生反饋;④、給生字寶寶找朋友:抽生說——開火車說。
3、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①、同桌合作讀課文;②、抽生反饋,其余同學認真聽,并想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理解文意。
1、看圖:老師教我們踢毽子時,老師踢得怎樣?我們一起來看看插圖(出示掛圖)。
問:老師踢得怎樣?同學們看得怎么樣?
2、找出課文中描寫老師踢毽子的句子,讀一讀。
①、小黑板出示:
毽子在她的腳上美妙地飛舞著,要它高,它就高,要它低,它就低,要它停在肩上,它就停在肩上。真是聽話極了!
②、理解反義詞:“高”——“低”,幫助體會毽子在老師腳上很聽話。(老師相機在小黑板上圈出“高”、“低”)
③、指導朗讀:邊讀邊做動作,幫助理解、感受毽子在老師腳上很聽話。
3、毽子在我們腳上也一樣聽話嗎?請小朋友們自己讀讀第三自然段。
①、指名反饋,師板書:開始不聽話
②、怎么不聽話了?理解“一點也不聽話”,并練習用“一點也不”說話。
③、指導朗讀前三句:現(xiàn)在毽子一點也不聽你的話,你高興嗎?用不高興的語氣讀讀前三句。
4、你覺得毽子為什么不聽話?(抽生反饋)
5、老師是怎么說的?
①、小黑板出示:
毽子跟你們還很陌生,它當然就不聽話。如果你們經(jīng)常和它玩兒,熟悉了,它就會變得聽話了。
②、小組內(nèi)讀一讀。
③、理解反義詞“陌生”——“熟悉”。
④、指導朗讀:看看誰最像老師。
6、聽了老師的話,我是怎么做的?結(jié)果怎樣?快速讀讀最后一段。
①、指名反饋,師相機板書:每天抽時間玩不久變乖了
②、你覺得毽子為什么會變乖呢?(出示插圖,觀察:我們都是怎樣練習的?)
③、指導朗讀:毽子變乖了,你高興嗎?用高興的語氣讀一讀。
四、總結(jié)課文,參悟道理。
說說為什么毽子也能在我的腳上美妙地飛舞了,并想想從中明白了什么?
小結(jié):我們剛開始踢毽子時,還不會踢毽子的方法,經(jīng)過不斷練習,慢慢地,學會了踢毽子的方法,還找到了踢毽子的技巧,就越踢越好,最后毽子也能在我的腳上美妙地飛舞了。其實我們無論在做事情、學東西的時候,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剛開始做不好、學不好,可只要我們認真練習,找到其中的方法,就很容易做好、學好。
《毽子變乖了》教案之一
【設(shè)計理念】
通過運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認識部首雙人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對活動的愛好和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朗讀課文,正確認讀會認字和正確書寫會寫字。
難點:理解毽子為什么在我的腳下不聽話。
【教具準備】
各種體育用品、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一﹑事物引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各種體育用品。同學看,老師給大家?guī)砹耸裁?你最喜歡玩什么?
2.揭示課題。師有一位小朋友非常喜歡玩毽子她是怎樣玩的呢?我們這節(jié)課一起去瞧一瞧,請同學們打開書本第八個五年計劃14課《毽子變乖了》。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詞,遇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讀準了再往下讀。
2.同桌互讀,當個小老師,幫助你的伙伴糾正讀音。
3.出示拼音卡片:指名讀。
4.出示去掉拼音的詞語卡片:指名讀﹑開火車讀,檢查字音。
5.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不加字,不漏字。邊讀邊給課文各自然標上序號。
三﹑創(chuàng)設(shè)情景,細讀感知
1.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想:課文寫了什么事?
2.自由讀第2自然段,注意一句一句地讀,讀通順,邊讀邊想:從哪可以看出毽子真是聽話極了?
3.過渡:老師和毽子成了好朋友,所以毽子在她的腳下真是聽話極了。而在我們的腳下呢,還是一樣聽話嗎?
4.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小組交流:怎樣才可以讓毽子聽我們的話呢?老師是怎樣說的?有畫出來。用△畫出這段話的兩對反義詞。
5.學習第2自然段,自由讀一讀:說說讀了這一段話,你明白了什么?
四﹑總結(jié)全文,訓練說話
1.學習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2.師生交流:你碰過毽子變乖了這樣的事情嗎?如果有,說給老師和同學們聽一聽。
3.老師作總結(ji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上節(jié)課同學已經(jīng)學習了課文,回憶一下課文寫了什么事,結(jié)果怎樣呢?
二﹑指導朗讀
1.自由選段落讀,你最有把握讀好哪一自然段就讀哪一自然段。
2.小組讀一讀:互相學一學,你的伙伴讀得好在哪?
3.分小組比賽讀。
三﹑句子訓練
1.出示句子:毽子一點兒也不聽話。
天氣一點兒也不___。
__一點兒也不___。
2.引導學生仿例子說句子。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久生先低很話她始
2.自主學習生字:你發(fā)現(xiàn)了這些生字有幾種結(jié)構(gòu)?哪些字你認為最難認最難寫?你是怎樣記的?
3.指導學生學習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先讓學生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的,再看看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指導書寫左右結(jié)構(gòu)中最難記最難寫的字。
4.指導學生學習3個獨體字,注意看清楚筆畫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學生獨立書寫生字,教師指導。
6.組織學生交流欣賞,看誰寫得美。
S版語文第二冊《毽子變乖了》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認識13個生字,書寫8個漢字,掌握雙人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受踢毽子的樂趣,體會童年生活的樂趣。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掛圖、毽子。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你們會踢毽子嗎?誰愿意上來表演一下?
2、學生表演后,評一評誰踢得好。
3、剛才一些同學踢得好,一些同學踢不好。為什么同是一個毽子,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呢?
4、指名發(fā)言,導入新課。
5、板書課題。
二、認識生字,讀準課文。
1、學生聽錄音范讀課文,并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生字讀讀、認認。
3、教師出示文中本課生字認讀。
4、從詞中抽出本課生字認一認。
5、回到課文,分段指名讀課文內(nèi)容。
6、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問題導學,讀懂課文。
1、老師教我們踢毽子時,毽子在老師腳上聽話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1)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2)指名反饋。
(3)出示圖一,引導理解:毽子聽話極了。
(4)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感受踢毽子的樂趣。
2、看著毽子這么聽話,我們真想踢,可是剛開始時,毽子是怎樣表現(xiàn)的?為什么會這樣呢?
(1)學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2)引導理解。
3、聽了老師的話,我是怎么做的?結(jié)果呢?
(1)指名反饋。
(2)出示圖二引導感受:毽子變乖了。
四、課時總結(jié):
毽子原來是很不聽話的,可是練習多了它就會很聽話了。我們做事情、學東西也一樣,剛開始學不好,做不好,只要我們認真練習,掌握其中的方法,就能做好學好了。
第二課時
一、鞏固全文、練習說話。
1、分段開火車讀課文,評議。
2、指名說說:毽子是怎樣變乖的?
3、齊讀課文中老師的話。
4、引導說話:我喜歡________________,剛開始時__________________,我就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桌說一說,聽一聽,評一評誰說得好。
二、識記生字,積累詞匯,練習書寫。
1、識記生字
(1)抽讀生字
(2)開火車用生字進行口頭擴詞,理解字義。
(3)指名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哪些字。
(4)學生反饋識字難點,教師重點指導識記。
2積累詞匯
(1)認讀“詞語花籃”中的五個詞語。
(2)找出“詞語花籃”中的一對反意詞加以識記:陌生----熟悉
(3)找出其它詞語填在“詞語花籃”里。
3練習書寫。
(1)認讀田字格里的8個生字。
(2)逐字擴詞,理解字義。
(3)歸類識記字形,練習書寫。
三、課時總結(jié)。
我們在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耐心、認真地去發(fā)現(xiàn)它其中的方法,一定會做得又快又好的。
四、作業(yè)布置。
1、書寫生字,練習擴詞。
2、寫一寫你喜歡玩的活動。
板書設(shè)計:
毽子變乖了
開始:一點兒也不聽話(陌生)
每天都抽時間玩
不久:變乖了(熟悉)
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毽子變乖了》教學設(shè)計與反思資料
教學目標:
1、運用綜合的識字方法,認識14個生字,寫好8個生字。培養(yǎng)學生立識字、合作識字的能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nèi)容,感受踢毽子的樂趣,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8個生字詞,滲透性識字。
教學方法:講讀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準備:課件、掛圖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談話導入。
(1)揭示課題。
(2)齊讀課題。
(3)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認識生字,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2、找出生字,讀一讀,認一認。
3、出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美妙飛舞開始練習陌生經(jīng)常熟悉不久
4、分段指名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
3、理解
(1)毽子在老師腳上聽不聽話?你是怎樣知道的?
(2)我們剛開始踢時,毽子是怎樣表現(xiàn)的?為什么會這樣?
(3)聽了老師的話,我是怎樣做的?結(jié)果呢?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總結(jié)。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分組開火車讀課文。
2、有感情朗讀全文。
3、識記生字,積累詞匯。
4、抽讀本課生字卡片。
5、開火車進行擴詞。
6、反饋識字情況,交流識記方法。
7、出示詞語花籃
(1)指名讀,齊讀。
(2)你還喜歡課文里的哪些詞語,說一說,再抄到“花籃”中。
(3)比一比誰積累的詞語多。
三、認識偏旁,書寫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認讀。
2、分類識記,指導書寫。
(1)獨體結(jié)構(gòu):久生先
(2)左右結(jié)構(gòu):低話聽她師
3、學生書空。
4、教師板演示范。
5、學生仿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書寫展示、評議。
板書設(shè)計:
15、毽子變乖了
開始:一點兒也不聽話(陌生)
每天都抽時間玩
不久:變乖了(熟悉)
毽子里的銅錢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nèi)容。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毽子里的銅錢”,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會認8個字,會寫7個字。
2.正確流利的讀課文,理解課文意思。
3.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找出亮晶晶之類的詞語,體會它們在文中表達的意思。
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的讀課文,理解課文意思找出亮晶晶之類的詞語,體會它們在文中表達的意思。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小黑板
教法學法:
導讀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導入 揭題質(zhì)疑
同學們知道毽子什么樣子嗎? 課文圍繞毽子里的銅錢。,寫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二、初讀感知 自主學習
1.讀課文依據(jù)課后生字表,在課文中找出生字,將課文讀通順。
2.找同學認讀生字。
3.請同學領(lǐng)讀,開火車讀。
4.小組內(nèi)分段讀課文。
5.集體讀課文,讀自己喜歡的段。
6.小組推薦同學分段讀課文。
7.在文中找出如亮晶晶一類的詞語,體會他們的意思。
8.理解詞語
櫛風沐雨:用風梳頭,以雨洗發(fā)。形容奔波勞碌,歷經(jīng)艱辛。櫛:梳頭,梳理
謙卑:謙虛而恭順。
引導學生比較同義詞,體會表達含義的不同。
謙虛:有自知之明,不驕傲。
謙恭:謙虛而恭敬。
謙遜:謙虛恭謹,多指態(tài)度謙讓、有禮貌。
佝僂:脊背彎曲
9.組內(nèi)分角色讀課文,體會人物心情。
10.小組推薦讀課文
三、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開火車讀生字
2.分叫色朗讀課文。
二、整體感知,暢談所得。
過渡:同學們很善于動腦筋,下面請大家讀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心體會,看看自己能體會到什么,有什么疑問?
生自由讀。
過渡:讀了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誰來談一談?
三、合作探究 精講點撥
1.讀第一、二小節(jié),文中用了黑漆漆,亮晶晶,香噴噴,笑呵呵等詞語,通過這些詞語你說明了什么。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
2.分角色讀第三、四、五小節(jié)。
3.理解為什么愣愣的,老人在想什么,我在想什么。
4.根據(jù)理解小組內(nèi)分角色朗讀課文。
5.小組推薦同學分角色朗讀課文。
6.默讀六、七、八小節(jié)。小組討論為什么我的心理不安?
7.老人為什么不要作者的錢?體現(xiàn)了什么?
8.為什么我的心理空落落的?
四、朗讀感悟 體會情感
1.讀剩下的幾個小節(jié)。
2.討論理解熱烘烘、櫛風沐雨在文中所表達的情感。
3.請同學分角色朗讀師生間的對話,體會作者的心情。
4.小組討論對我和賣山薯的老人來說毽子里的銅錢珍貴嗎?為什么?
5.作者從老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老人從作者那里得到了什么?
四、作業(yè)
1.聽寫生字新詞
2.預習《語文天地》
板書設(shè)計:
毽子里的銅錢
聞到烤山薯的香味就會想起老人及銅錢
給我第一個山薯
回憶幾十年前的事 二嬸少給一個銅板 慈祥 善良
給我第二個山薯
老師教育我
老人對我的影響
《毽子里的銅錢》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nèi)容。老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編寫一份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毽子里的銅錢》”,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毽子里的銅錢》第一課時
一、交流“錢能做什么”的課前問題
a互相匯報調(diào)查結(jié)果:10元錢能做什么
b小結(jié)錢的重要性
二、復習預習課文的方法,預習課文。
1、小組交流。
A認識多音字:
B指導書寫
C理解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想一想:
A本文寫誰?寫了一件件什么事?
B嘗試給課文分段,歸納大意。
C質(zhì)疑。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毽子里的銅錢》,昨天講到短短的文章中,介紹了一件怎樣的事情呢?
教師小結(jié),隨機板書
[板書]
我老人
二、講授新課:
(一)學習1-4自然段:
1、學生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
老人為什么送給我不要錢,而卻為李嬸的一個銅錢不高興?
2、讀讀2-3段對話話,再次體會老人的“慈祥、善良”
3、指學生進行集體交流?
(二)學習5-14段
熟讀課文,找找課文我是怎么做的?畫出我的心理描寫的句子以及老人動作的詞
1、小組里讀讀,表情、動作的句子重點讀讀
引導質(zhì)疑;
毽子里的銅錢珍貴嗎?
2、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
⑴想像老人賣烤山薯的艱辛?
⑵作者體會到了這種艱辛嗎?
讀讀老人又送山薯的句子,
以及作者心理描寫的句子
3、指導學生讀出感情
4、對比李嬸、我兩次的表現(xiàn),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5、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能試著說說你對老人為什么要這樣做?
三、課堂小結(jié):
今天學習了這篇文章后,你覺得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qū)懙模?br> 通過學習,你的體會是什么?寫在日記本上。
布置作業(yè)
通過學習,你的體會是什么?寫在日記本上。
4*假如我可以變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diào)整,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4*假如我可以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4*假如我可以變教學目標:
1、認讀4個字。
2、展開想象,說一說假如自己也可以變,想變成什么。
3、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感受我對生活的熱愛和樂意為人們做好事的愿望。
教學重點:感受“我”變成小動物后的樂趣。
教學難點:展開想象,說一說假如自己也可以變,想變成什么,能夠把語言組織完整,有條理。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如果你可以變化,那么你們都想變成什么?為什么?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假如我可以變”這篇課文,看看我們的小主人他想變些什么?
二、新授:
(一)提出自學要求:
1、小組合作,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2、默讀思考小主人都想變成什么?為什么?(邊讀邊畫、小組交流)
3、書上是怎樣寫的?(先說想變什么,再說怎樣生活,最后說想為人們做哪些有意義的事。)
(二)小組匯報交流。
1、各組匯報,互相補充。
2、指導學生說完整話,把自己的意思表述清楚。
(三)啟發(fā)想象,練習表達。
1、想想你想變成什么?(展開想象的翅膀,讓思維自由馳騁,按照書上的表達方法說出自己的想象。)
2、小組之間互相說一說。
3、匯報,自由發(fā)言。
三、課堂小結(jié):今天大家的表現(xiàn)非常好,都能夠展開合理的想象,而且都考慮到了為人們做好事,希望你的愿望有一天能夠得以實現(xiàn)。
四、作業(yè):把你們說的寫成一段完整的話。
板書設(shè)計:
4、假如我可以變
蜻蜓除害
青蛙捉蟲
蚯蚓翻松泥土
千變?nèi)f化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這樣不僅拉進了學生與自己的距離,還讓學生學到了知識,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千變?nèi)f化”,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教學目標:1、學會寫本課8個生字,會認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積攢、千變?nèi)f化、憨厚、照顧、訓練、慚愧”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朋友間的真摯友誼,學習石匠寬容大度、不計前嫌的精神,學會做人的道理。
4、理解“世界上的東西都是千變?nèi)f化的”和“世界上有些東西是永遠不能變的”這兩句話的含義。
5、引導學生抓這重點語句來理解課文。
重點難點: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朋友間的真摯友誼,學會如何做人。
2、理解“世界上的東西都是千變?nèi)f化的”和“世界上有些東西是永遠不能變的”這兩句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朋友“是多么熟悉、多么親切的稱呼啊!可是朋友之間難免會發(fā)生一些不愉快的小事,這時,我們雙方都應該怎么做呢?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看看他們是怎么做的?從中我們也許會受到一些啟發(fā)。(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悟。
1、聽教師范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nèi)容,想想課文講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從課文中圈出生字。
3、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不明白的地方。
三、識字寫字。
1、教師出示字卡,指名認讀。
2、重點指導讀音。
3、教師范讀生字。
4、全班認讀生字。
5、記憶生字。
6、重點分析的字:鄰、封、替。
五、再讀課文分清條理。
1、快速閱讀課文,看看課文一共有多少個自然段,可以分成幾個部分,每個部分寫了什么。
2、學生匯報。
課文共8個自然段,講了一對好朋友對待錢的不同態(tài)度的故事。
課文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趙、李兩人是鄰居,又是好朋友。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石匠要求商人保管自己的錢,回來后發(fā)現(xiàn)錢不翼而飛,而商人卻說世界上的東西都是千變?nèi)f化的,石匠只好作罷。
第三部分(4——7自然段):商人外出,托石匠照顧孩子,石匠乘機教育商人。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石匠和商人消除隔閡,成為真正的好朋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積累新詞。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詞語釋義,積累新詞。
積攢:一點一點地聚集。
不翼而飛:本文指東西突然不見了
憨厚:樸實厚道。
慚愧:因為自己有缺點、做錯了事或未能盡到責任而感到不安。
語重心長:言辭誠懇,情深意長。
隔閡: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離。
二、分段探究。
第一部分
1、全班齊讀課文。
2、說說這一段說了什么?
3、學生匯報
4、教師指導。
“他們倆是鄰居,也是好朋友?!薄笆恰彩恰北硎静⒘嘘P(guān)系。學生練習說句。
提問:他們是好朋友,為什么會產(chǎn)生隔閡呢?
引導學習第二部分。
1、指名讀本部分課文。
2、先同桌討論,后全班討論:他們產(chǎn)生隔閡的原因是什么?發(fā)現(xiàn)銀圓不翼而飛時雙方的表現(xiàn)各是怎樣?你體會到了什么?
3、學生自由討論、交流。
4、指名學生匯報。
探究學習第三部分。
1、請學生讀這部分課文。
2、自己默讀,看看石匠是如何感化商人的。
3、讀一讀相關(guān)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
從“商人看見自己的孩子一個個都長胖了”可以看出石匠對商人的孩子照顧得十分周到。
4、對比閱讀感悟。
A、世界上的東西都是千變?nèi)f化的嘛!你出去這么久,銀圓就變成了瓦片,這有什么好奇怪的。
B、世界上的東西總是千變?nèi)f化的。你出去這么久,你的孩子變成猴子,這有什么奇怪的。
教師總結(jié):世界上的東西的確是千變?nèi)f化的,但是絕不會一種東西變成不同性質(zhì)的另一種東西。也就是說,銀子不會變成瓦片,孩子也不會變成猴子。石匠之所以這么說,就是采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對商人進行感化教育。
5、自由感悟。
“世界上有些事情是永遠不能變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自學最后一部分。
1、全班齊讀。
2、自由朗讀感悟。
3、指名匯報。(經(jīng)過這件事后,商人和石匠消除了隔閡,成了真正的朋友。)
三、回顧全文,感悟升華。
師:學了這篇課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板書:
23、千變?nèi)f化
商人保管石匠的銀圓——銀圓變成瓦片、石子(東西是千變?nèi)f化的)
石匠照顧商人的孩子——孩子都變胖了(有些東西是永遠不能變的)
下雨了
老師在上課時經(jīng)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下雨了”,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下雨了
教材分析:
本次寫話有兩部分內(nèi)容:一段文字和四幅插圖。一段文字提示了看、想、寫的寫話過程;四幅插圖是雨前、雨中、雨后天氣變化的情景。
教學理念:
教師創(chuàng)設(shè)生動的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指導學生先說后寫
教學目標:
1、通過本次寫話,使學生清楚雨這種自然現(xiàn)象變的過程,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2、鼓勵學生他細觀察,養(yǎng)成勤動筆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全敘述清楚自然現(xiàn)象的變化過程。
教具準備:
錄音帶、掛圖。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猜猜我們今天要寫什么?(板書)
2、觀察圖畫,說清圖意。
(1)指導逐圖觀察,啟發(fā)想像,把話說完整。
(2)先個人練說,再同桌練說,在條理,是否完整、通順。
(3)評議:看說得是否有順序,有條理,是否完整。
3、指導寫話
(1)讀書,明確寫話要求。
1先寫題目,內(nèi)容按三部分來寫。
2要使用標點符號。
(2)教師巡視、指導。
對學生的寫話內(nèi)容多少不做統(tǒng)一要求,允許自由發(fā)揮,合理想像,補充豐富的情節(jié),甚至自已感受。
4、指導評議,學一祉充修改。
5、總結(jié)
板書設(shè)計
能說會寫下雨了
雨前:天昏地暗、狂風大起、烏云翻滾……
雨中:電閃雷鳴、風雨交加、行人急走……
雨后:彩虹高掛、太陽出來、空氣清新……
(可根據(jù)學生口述補充詞語)
能說會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