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03蘇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魯班和櫓板》。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綠線內(nèi)的12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魯班愛觀察、善聯(lián)想、能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第四自然段。
教學具準備和輔助活動:投影、生字卡片。
作業(yè)安排和設計:
課內(nèi):抄寫生字、口述故事。
課外: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魯班
介紹魯班。
2.繼續(xù)板書:和櫓板(領讀,指插圖):那人是艄公,手上握的就是櫓板。
二.初讀課文
1.這是一個什么故事。學生自由讀課文。
2.再讀課文。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看哪寫詞語的意思你已經(jīng)理解了。
3.重點指導理解:吃力、對岸、盯著、撲通、安。
4.認讀要求只識不寫的字詞。
5.各自試讀課文。
三.指導寫字。
力岸已經(jīng)盯
四.作業(yè)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生字詞的意思。www.lvshijia.net
3.寫字。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指名認讀字詞。
2.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
(1)魯班造的櫓板是什么樣子的?它有什么好處?
結(jié)合插圖指名口述本自然段的內(nèi)容。
(2)他怎么想到造櫓板的?
a.指名讀第一、二段。討論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b.指名讀第三、第四自然段,想想:魯班怎么想到櫓板的樣式的?哪幾個詞告訴我們他看得很認真?
2.師范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小結(jié):櫓板的名稱就是這么來的。
3.練習概括各自然段所寫的內(nèi)容。
輕輕讀課文,想想:各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
(坐船想看鴨子撥水做櫓板后人稱呼)
4,練習口述《魯班和櫓板》的故事。
三.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口述故事。
3.學習生字詞,想辦法記住它們。
第三課時
一.指名認讀生字詞
出示卡片,指名認讀。
二.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程度
1.理解吃力的意思。找出課文中哪個句子、告訴我們用竹篙撐船十分吃力。
2.指名做盯的動作。用簡筆畫畫出河兩岸,要求指出對岸。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把安換個說法,怎么說?演示動作。
三.各自想辦法記住生字
指名學生說說各字的記法。
著重指導安的寫法。
四.總結(jié)談話
1.魯班怎么發(fā)明櫓板的?
2.講述故事《鋸子是怎樣發(fā)明的》
五.作業(yè)抄寫生字。
精選閱讀
小學語文一年級:《魯班和櫓板》教案2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2、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魯班看到艄公用竹篙撐船十分吃力就想,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人們駕駛起來感到省力呢?接著課文的第3自然段寫魯班看到鴨子用腳蹼撥水,這和魯班找到好辦法有什么關系呢?
二、繼續(xù)讀文,、鞏固識字
1、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想想截的是什么?
(2)再讀讀,畫一畫魯班制作的工具。
(3)課件出示,學生觀察“魯板”,說一說樣子。
(4)齊讀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5)鞏固識字。
2、學習第3自然段。
(1)齊讀。
(2)說說你讀了這個故事后的啟示。
三、指導書寫
1、自學生字的寫法。
2、交流并質(zhì)疑。
3、示范、指導。
4、描紅、臨寫。
四、小結(jié)
五、教學后記:學生學會了只有動腦筋才能解決問題。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魯班和櫓板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魯班和櫓板”,僅供參考,但愿對您的工作帶來幫助。
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概內(nèi)容。
2、指導學習第1-3自然段。
教學教程:
一、揭示課題
1、你聽爺爺奶奶講過魯班的故事嗎?
2、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3、認讀生字:魯、板。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
2、認讀文中18個生字。
3、認讀出現(xiàn)的生字詞。
4、用手勢告訴教師有幾處自然段。
三、讀文、探究、鞏固識字。
1、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讀讀。
(4)鞏固識字。
2、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
(2)指導讀好問句。
(3)做動作理解“盯”,“默默”。
(4)鞏固識字。
3、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
(2)出示課件:
(3)鞏固識字。
四、布置作業(yè):
五、小結(jié)
六、教學后記:圓和園會混淆。
2003年5月28日第十五周星期三第二節(ji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2、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魯班看到艄公用竹篙撐船十分吃力就想,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人們駕駛起來感到省力呢?接著課文的第3自然段寫魯班看到鴨子用腳蹼撥水,這和魯班找到好辦法有什么關系呢?
二、繼續(xù)讀文,、鞏固識字
1、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想想截的是什么?
(2)再讀讀,畫一畫魯班制作的工具。
(3)課件出示,學生觀察“魯板”,說一說樣子。
(4)齊讀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5)鞏固識字。
2、學習第3自然段。
(1)齊讀。
(2)說說你讀了這個故事后的啟示。
三、指導書寫
1、自學生字的寫法。
2、交流并質(zhì)疑。
3、示范、指導。
4、描紅、臨寫。
四、小結(jié)
五、教學后記:學生學會了只有動腦筋才能解決問題。
一年級語文下冊《魯班和櫓板》教案設計范文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zhì)的教案。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下冊《魯班和櫓板》教案設計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指名認讀字詞。
2.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
(1)魯班造的櫓板是什么樣子的?它有什么好處?
結(jié)合插圖指名口述本自然段的內(nèi)容。
(2)他怎么想到造櫓板的?
a.指名讀第一、二段。討論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b.指名讀第三、第四自然段,想想:魯班怎么想到櫓板的樣式的?哪幾個詞告訴我們他看得很認真?
2.師范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小結(jié):櫓板的名稱就是這么來的。
3.練習概括各自然段所寫的內(nèi)容。
輕輕讀課文,想想:各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
(坐船—想—看鴨子撥水—做櫓板—后人稱呼)
4,練習口述《魯班和櫓板》的故事。
三.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口述故事。
3.學習生字詞,想辦法記住它們。
第三課時
一.指名認讀生字詞
出示卡片,指名認讀。
二.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程度
1.理解“吃力“的意思。找出課文中哪個句子、告訴我們用竹篙撐船十分吃力。
2.指名做“盯”的動作。用簡筆畫畫出河兩岸,要求指出“對岸”。“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把“安”換個說法,怎么說?演示動作。
三.各自想辦法記住生字
指名學生說說各字的記法。
著重指導“安”的寫法。
四.總結(jié)談話
1.魯班怎么發(fā)明櫓板的?
2.講述故事《鋸子是怎樣發(fā)明的》
五.作業(yè)
抄寫生字。
主要板書:
看竹篙撐吃力
盯想鴨子蹼、撥水輕快
(有什么辦法)
圓形
找削櫓板扁形省力快
作業(yè)安排和設計:
課內(nèi):抄寫生字、口述故事。
課外:朗讀課文。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魯班和櫓板》教學設計2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魯班和櫓板》教學設計2》,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一.檢查復習
1.指名認讀字詞。
2.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
(1)魯班造的櫓板是什么樣子的?它有什么好處?
結(jié)合插圖指名口述本自然段的內(nèi)容。
(2)他怎么想到造櫓板的?
a.指名讀第一、二段。討論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b.指名讀第三、第四自然段,想想:魯班怎么想到櫓板的樣式的?哪幾個詞告訴我們他看得很認真?
2.師范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小結(jié):櫓板的名稱就是這么來的。
3.練習概括各自然段所寫的內(nèi)容。
輕輕讀課文,想想:各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
(坐船-想-看鴨子撥水-做櫓板-后人稱呼)
4,練習口述《魯班和櫓板》的故事。
三.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口述故事。
3.學習生字詞,想辦法記住它們。
第三課時
一.指名認讀生字詞
出示卡片,指名認讀。
二.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程度
1.理解“吃力”的意思。找出課文中哪個句子、告訴我們用竹篙撐船十分吃力。
2.指名做“盯”的動作。用簡筆畫畫出河兩岸,要求指出“對岸”?!袄萧构萌グ苍诖病?,把“安”換個說法,怎么說?演示動作。
三.各自想辦法記住生字
指名學生說說各字的記法。
著重指導“安”的寫法。
四.總結(jié)談話
1.魯班怎么發(fā)明櫓板的?
2.講述故事《鋸子是怎樣發(fā)明的》
五.作業(yè)
抄寫生字。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魯班和櫓板》教學案例
師:請大家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這一自然段說的是什么?
(生默讀)
生:這個自然段說的是“魯班造出了魯板”。
師:對!這段話里有個句子,出示:
“魯班出神地看著,忽然眼睛一亮?!边@里的“眼睛一亮”是什么意思?
生:是因為魯班看到了鴨子在游水,撥出了小小的波浪,陽光照在上面,魯班就覺得眼睛一亮。
生:魯班看到鴨子游水,想出辦法來了。
師:這兩位小朋友說得都有道理,你同意哪位小朋友的答案?
生:我認為第二個小朋友說得對。是魯班想出了好辦法,怎樣來造魯板來了。
師:那是什么好辦法呀?
師:他“馬上找來一根粗木棍,把上半截削成圓形,就像鴨子的腿,把下半截削成扁形,就像鴨子的腳蹼”。
師:你們能把它的樣子畫下來嗎?
生(畫)
師:你畫得真不錯!魯班怎么想到魯板的樣子呢?
生:它是從鴨子用腳蹼撥水的動作想到的。
師:文章是怎么說的?
生:(讀)這時,一群鴨子“嘎嘎”叫著,“撲通撲通”跳下水。只見它們用腳蹼往身后撥水,身子輕快地向前滑行。
師:誰見過鴨子的腳蹼?畫給大家看一下。
生(畫)
師:(引導學生比較魯板和鴨子的腳蹼,找一下相似的地方)小朋友想一想,魯班為什么能發(fā)明魯板呢?
生:他觀察地仔細。
生:他肯動腦筋。
師:是呀!真是由于魯班在生活中注意觀察周圍的現(xiàn)象,又肯動腦筋,因此,他就有了不少發(fā)明創(chuàng)造。
【評析】這個教學片斷,緊緊抓住魯班“忽然眼睛一亮”,引導學生上接鴨子用腳蹼滑水動作的啟示,下連魯班如何造出魯板,重點突出。二是將閱讀和美術(shù)結(jié)合,讀讀畫畫,學生可以把抽象的語言化為形象的圖畫,加深了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
魯班和櫓板
魯班和櫓板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概內(nèi)容。
2、指導學習第1-3自然段。
教學教程:
一、揭示課題
1、你聽爺爺奶奶講過魯班的故事嗎?
2、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3、認讀生字:魯、板。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
2、認讀文中18個生字。
3、認讀出現(xiàn)的生字詞。
4、用手勢告訴教師有幾處自然段。
三、讀文、探究、鞏固識字。
1、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讀讀。
(4)鞏固識字。
2、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
(2)指導讀好問句。
(3)做動作理解“盯”,“默默”。
(4)鞏固識字。
3、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
(2)出示課件:
(3)鞏固識字。
四、布置作業(yè):
五、小結(ji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2、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魯班看到艄公用竹篙撐船十分吃力就想,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人們駕駛起來感到省力呢?接著課文的第3自然段寫魯班看到鴨子用腳蹼撥水,這和魯班找到好辦法有什么關系呢?
二、繼續(xù)讀文,、鞏固識字
1、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想想截的是什么?
(2)再讀讀,畫一畫魯班制作的工具。
(3)課件出示,學生觀察“魯板”,說一說樣子。
(4)齊讀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5)鞏固識字。
2、學習第3自然段。
(1)齊讀。
(2)說說你讀了這個故事后的啟示。
三、指導書寫
1、自學生字的寫法。
2、交流并質(zhì)疑。
3、示范、指導。
4、描紅、臨寫。
四、小結(jié)
五、教學后記:學生學會了只有動腦筋才能解決問題。
23.魯班和櫓板
課題
23.魯班和櫓板
課型
新授
課時
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綠線內(nèi)的12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魯班愛觀察、善聯(lián)想、能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第四自然段。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小黑板、掛圖、生字生詞卡片、錄音師生教學互動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揭示課題二、整體感知
三、讀文、探究、鞏固識字。
1、學習第1自然段。
2、學習第2自然段。
3、學習第3自然段。
四、布置作業(yè):
五、小結(jié)1、你聽爺爺奶奶講過魯班的故事嗎?
2、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3、認讀生字:魯、板。
(1)指名讀。
(2)指導讀好問句。
(3)做動作理解“盯”,“默默”。
(4)鞏固識字。
(2)鞏固識字。
1、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
2、認讀文中18個生字。
3、認讀出現(xiàn)的生字詞。
4、用手勢告訴教師有幾處自然段。
(1)自由讀。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讀讀。
(4)鞏固識字。
(1)自由讀。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導入二、繼續(xù)讀文,、鞏固識字
1、學習第4自然段。
2、學習第3自然段。
三、指導書寫
四、小結(jié)
魯班看到艄公用竹篙撐船十分吃力就想,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人們駕駛起來感到省力呢?接著課文的第3自然段寫魯班看到鴨子用腳蹼撥水,這和魯班找到好辦法有什么關系呢?
(3)出示,學生觀察“魯板”,說一說樣子。
(5)鞏固識字。
(1)齊讀。
(2)說說你讀了這個故事后的啟示。
2、交流并質(zhì)疑。
3、示范、指導。(1)自由讀,想想截的是什么?
(2)再讀讀,畫一畫魯班制作的工具。
(4)齊讀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1、自學生字的寫法。
4、描紅、臨寫。
板書設計
23.魯班和櫓板
看竹篙撐吃力
盯想鴨子蹼、撥水輕快
(有什么辦法)
圓形
找削櫓板扁形省力快
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自主學習主動探究——《魯班和櫓板》教學設計
《魯班和櫓板》是蘇教版第二冊的課文,講述了魯班受鴨子游泳的啟示發(fā)明了櫓板的故事。如何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初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呢?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進行了以下的設計:
一、自主發(fā)問,自定目標
針對低年級兒童愛提問題這個思維發(fā)展的特點,教學伊始,教師由板書“魯”和“櫓”這兩個生字人手,導人新課。先讓學生認識并比較這兩個字的異同,分別組詞“魯班”和“櫓板”引出課題;然后引導學生抓住課題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自由猜測,自主發(fā)問。對于同學們的種種提問,教師先不回答,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讓他們帶著自己的小問號去自由初讀課文。
在學生充分自讀的情況下,可讓學生對自己的初讀情況進行簡單的自我小結(jié),分兩步進行:先自由交流自己的初讀成果,可以從字詞的掌握,問題的解決,讀課文的熟練程度等方面進行交流;再提出自己無法解決或感到有疑問的問題,教師對此做適當?shù)氖崂?,將與課文緊密聯(lián)系、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如:“魯班是怎樣發(fā)明櫓板的?”等作為下一步學習的目標。
二、自找學法,自主交流
圍繞學生初讀后提出的重點問題“魯班是怎樣發(fā)明櫓板的?”引導學生進一步讀課文,在此過程中重視引導學生自找學法,自主感悟。
1.讓學生帶著問題再讀一次全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可以輕聲讀,大聲讀,默讀,也可以同桌一起讀,你認為是重點段落的,還可以自己多讀幾次。
2.選出重點段落3、4自然段,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一步學懂,讀好??梢允亲约邯毩⑺伎?,練讀;也可以由同桌或小小組共同討論學習。方法不限:可以邊讀邊看圖,借助插圖讀懂課文;可以讀讀課文,再動手演示制作過程(如:繪圖、剪紙、捏橡皮泥等);可以同桌互當講解員,以講解介紹的方式來讀課文……充分解放學生的雙手與大腦,發(fā)揮他們的自主性。
3.交流自己的學習方法及讀書情況??梢苑中〗M、全班兩步進行,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適當點撥,尤其是對學生隱含學法的發(fā)言要及時點出及肯定,幫助學生有意識地進行積累。
三、自我展示。自主拓展
學生自我展示與自我賞識也是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都及時地為學生提供了展示的機會,尤其是讀完全文以后,更應讓學生充分展示學習收獲,感受成功的喜悅。如聘請小老師帶大家復習生字,開展讀書競賽,夸夸我的學習成果等,在引導學生自我展示的同時,對課文的字、詞、句、段也進行一個全面復習與回顧。之后,還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拓展,由課堂向課外延伸,可設計以下練習激發(fā)學生進一步閱讀探究:1.魯班是一名能工巧匠,多收集一些有關他的資料,為大家講一講有關他的故事。2.魯班受鴨掌的啟示發(fā)明了櫓板,你還知道哪些東西是受動物的啟示而制造出來的嗎?可以去查查資料,問問爸爸媽媽。適當滲透少許仿生學的知識,打通課內(nèi)外、學科間的界限,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發(fā)展。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魯班和櫓板》教學中幾點做法和思考
《魯班和櫓板》一文講了魯班發(fā)明櫓板的經(jīng)過,讓學生體會魯班愛觀察、善聯(lián)想、能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品質(zhì),這也是學習的目的之一,教育學生只有勤動腦善思考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才能有創(chuàng)造。
文中有兩個象聲詞,教學時,我先問:“魯班在想撐船怎樣才能省力時聽到了什么?”“嘎嘎”和“撲通撲通”是表示什么的?(聲音)表示聲音的詞是什么詞?(象聲詞)誰能再說幾個象聲詞?生說:“喵喵!”我說:“哦,來了只小花貓。”“汪汪!”“看,小狗來了。”“嘰嘰喳喳!”“一群可愛的小鳥?!薄@么回答,學生很喜歡,興致特高。
鴨子的腳蹼學生不是都理解,我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雞爪,,并與自己的手指比較一下,都是叉開的。鴨子的腳呢,畫出鴨爪后,與雞爪對比,有什么不同,學生很容易發(fā)現(xiàn)鴨子的腳趾與腳趾有皮連著,這就是腳蹼,腳蹼有什么作用?能使鴨子輕快地向前滑行。再讓學生用手掌來扇風,再把手指分開扇,比比哪個風大?進一步體會腳蹼的作用。
教學最后,我問學生:“魯班發(fā)明櫓板是受鴨子的(),誰能填上一個詞?”有位學生回答:“啟發(fā)”,正是我要的答案,我又補充了一個“啟示”,這時,下面冒出一個聲音“提醒!”怎么辦?怎么讓學生明白“啟發(fā)”與“提醒”的不同呢?我靈機一動,說:如果鴨子在河里喊:喂,魯班,看我們用腳蹼滑行多省力??!這才叫“提醒”,是鴨子“提醒”了魯班,而現(xiàn)在魯班是看了鴨子自己想到的,所以是“啟發(fā)”。學生聽了,都笑了,也理解了這兩個詞語。
總結(jié)課文時,問學生:你們知道還有哪些東西是受動物或植物的啟發(fā)而發(fā)明的?這時舉手的人寥寥無幾,學生說鋸子的發(fā)明,飛機的發(fā)明,潛水艇的發(fā)明?;灸苷f,但只有個別幾個學生知道,大多數(shù)小朋友都一無所知。學生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知識面太狹窄了,他們對很多東西都不了解,而現(xiàn)在的課文,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比如《練習6》中“做做說說”要求搜集喜歡的體育運動或運動員的圖片,并解說。大家搜集不到,也沒有幾個小朋友能說好的,只有老師來介紹了。這種文本與學生實際似乎脫節(jié)了,怎么上好課呢?
魯班和櫓板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概內(nèi)容。
2、指導學習第1-3自然段。
教學教程:
一、揭示課題
1、你聽爺爺奶奶講過魯班的故事嗎?
2、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3、認讀生字:魯、板。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
2、認讀文中18個生字。
3、認讀出現(xiàn)的生字詞。
4、用手勢告訴教師有幾處自然段。
三、讀文、探究、鞏固識字。
1、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讀讀。
(4)鞏固識字。
2、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
(2)指導讀好問句。
(3)做動作理解“盯”,“默默”。
(4)鞏固識字。
3、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
(2)出示課件:
(3)鞏固識字。
四、布置作業(yè):
五、小結(ji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2、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魯班看到艄公用竹篙撐船十分吃力就想,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人們駕駛起來感到省力呢?接著課文的第3自然段寫魯班看到鴨子用腳蹼撥水,這和魯班找到好辦法有什么關系呢?
二、繼續(xù)讀文,、鞏固識字
1、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想想截的是什么?
(2)再讀讀,畫一畫魯班制作的工具。
(3)課件出示,學生觀察“魯板”,說一說樣子。
(4)齊讀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5)鞏固識字。
2、學習第3自然段。
(1)齊讀。
(2)說說你讀了這個故事后的啟示。
三、指導書寫
1、自學生字的寫法。
2、交流并質(zhì)疑。
3、示范、指導。
4、描紅、臨寫。
《魯班和櫓板》教學簡案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25自然段。
2、學會本課2個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3、通過朗讀體會魯班愛觀察、善聯(lián)想、能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一讀詞語:吃力
2、齊讀第一自然段
3、過渡:魯班看到老艄公這么吃力,是怎么想的呢?又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邊讀課文邊思考。
二、學習課文第25自然段。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2、誰能把魯班是怎么想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指名讀: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人們駕駛起來感到省力呢?
師指導讀。
師范讀,要求學生注意聽好,注意停頓。
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人們駕駛起來/感到省力呢?
再指名讀。并讀出?。
3、哪個字可以看出魯班很專注?盯著、默默。盯著是什么意思?你能演一下嗎?指名演。(如果學生演的不到位,可教師演示)
4、指導朗讀。(讀出疑問的語氣,要發(fā)自內(nèi)心的疑惑。)男、女生比賽讀。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正在這時,魯班看到了什么?
1、指名讀(出示相關句子)
2、嘎嘎?lián)渫〒渫ǘ际潜硎臼裁吹脑~?(聲音),你還知道哪些象這樣的詞呢?指名說。(咕咚、滴答滴答、喵、汪汪、嘰嘰嘰、嘎嘎嘎)
3、這些鴨子是怎樣向前滑行的?(輕快地向前滑行)小鴨子為什么能輕快地向前滑行?(它們用腳蹼往身后撥水)出示多媒體,鴨子用腳蹼撥水,并讓學生用小手做腳蹼感受鴨子撥水。
是啊,因為小鴨子能利用自己的腳蹼往身后撥水,所以它們能輕快地向前滑行。誰來做一回快樂的小鴨子?
4、指名讀第三自然段。(讀出小鴨子那輕快的樣子)評議。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魯班看到這一切后,有沒有想到什么?請小朋友讀讀第四自然段。
學生自由輕聲讀第四自然段。
讀完后看這段有幾句話?
生齊:這段有三句話。
2、誰愿意來讀讀第一句話呢?
指名讀。
(出示圖)此時魯班在干什么?指導看圖。
通過看魯班看鴨子時的認真專注的表情,幫助學生理解出神。
師:一個人在做事的時候注意力非常集中,非常專心,可以用上出神這個詞。你能把魯班出神的樣子讀出來嗎?
(指名讀)
3、魯班出神地看著,忽然他眼睛一亮,一定是想到了什么好辦法了。指名說他想到了什么?
魯班終于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了,他心里一定很
生:高興、開心、激動
4、魯班想到了辦法之后,馬上找來一根粗木棍,他想干什么呢?
指名讀第二句話,并讓學生用筆劃下句子,再讀第二句話(出示多媒體課件)
師問: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跟魯班一樣來動手試一試?
生齊:想。
學生用橡皮泥代替粗木棍,做一做,教師巡視。
(實驗做完了)
5、魯班做成的這種搖船工具能行嗎?快讓老艄公來試試。
齊讀第三句話。
現(xiàn)在老艄公搖船是什么感覺?并指導讀(出示圖)
這時,老艄公會怎么想?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這種搖船的工具因為好使,就很快地傳開了,人們還給這種工具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呢?誰已經(jīng)知道了?
2、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你知道人們?yōu)槭裁匆┌暹@個名字嗎?
(櫓板是魯班發(fā)明的,人們是為了紀念魯班才取這個名的。)
3、魯班不光發(fā)明了櫓板,還發(fā)明了許多東西呢?一起看圖片,魯班為什么能發(fā)明這么多東西呢?
三、總結(jié)全文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呢?(在生活中,要像魯班那樣,愛觀察,善于聯(lián)想,能創(chuàng)造。)
四、學習生字
出示田字格例字:身、忽
1、指名認讀。
2、給生字找朋友。
3、記憶字形。
4、自學筆順圖。
5、引導學生分析田字格里的字。
6、在書上描紅,要把結(jié)構(gòu)寫勻稱,把字寫漂亮。
五、課堂作業(yè):完成《習字冊》。
23.魯班和櫓板 教學設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3.魯班和櫓板 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題23.魯班和櫓板課型新授課時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綠線內(nèi)的12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魯班愛觀察、善聯(lián)想、能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第四自然段。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小黑板、掛圖、生字生詞卡片、錄音
師生教學互動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揭示課題
二、整體感知
三、讀文、探究、鞏固識字。
1、學習第1自然段。
2、學習第2自然段。
3、學習第3自然段。
四、布置作業(yè):
五、小結(jié)1、你聽爺爺奶奶講過魯班的故事嗎?
2、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3、認讀生字:魯、板。
(1)指名讀。
(2)指導讀好問句。
(3)做動作理解“盯”,“默默”。
(4)鞏固識字。
(2)鞏固識字。
1、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
2、認讀文中18個生字。
3、認讀出現(xiàn)的生字詞。
4、用手勢告訴教師有幾處自然段。
(1)自由讀。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讀讀。
(4)鞏固識字。
(1)自由讀。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復習導入
二、繼續(xù)讀文,、鞏固識字
1、學習第4自然段。
2、學習第3自然段。
三、指導書寫
四、小結(jié)魯班看到艄公用竹篙撐船十分吃力就想,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人們駕駛起來感到省力呢?接著課文的第3自然段寫魯班看到鴨子用腳蹼撥水,這和魯班找到好辦法有什么關系呢?
(3)出示,學生觀察“魯板”,說一說樣子。
(5)鞏固識字。
(1)齊讀。
(2)說說你讀了這個故事后的啟示。
2、交流并質(zhì)疑。
3、示范、指導。
(1)自由讀,想想截的是什么?
(2)再讀讀,畫一畫魯班制作的工具。
(4)齊讀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1、自學生字的寫法。
4、描紅、臨寫。
板書設計23.魯班和櫓板
看竹篙撐吃力
盯想鴨子蹼、撥水輕快
(有什么辦法)
圓形
找削櫓板扁形省力快
《魯班和櫓板》(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求:
1、讀課文,了解課文大致內(nèi)容。
2、會認課文中9個生字。
3、會寫“板”、“身”、“圓”,學生課堂書寫“身”、“圓”。(網(wǎng))
4、理解課文三、四自然段,知道魯班是怎樣發(fā)明櫓板的。
5、指導三、四自然段尤其是重點句的朗讀。
二、教學過程:(語文課堂網(wǎng))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1、(屏幕出示背景圖,)故事引入:
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你們?nèi)ヒ粭l非常美麗的小河邊,看看住在那兒的一群可愛的小鴨子。這群小鴨子啊,每天都在小河里快活的游戲。有一天啊,小鴨子看見一位撐船的老艄公用長長的竹篙十分吃力地撐船,累得是滿頭大汗!于是,這群鴨子就嘎嘎嘎地向著老艄公的船游了過去。小鴨子游過去干什么呢?這里面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故事的名字就叫做“魯班和櫓板”,(點擊按鈕,出現(xiàn)課題。)
2、板書課題,邊寫邊說字的寫法,指導“板”字的寫法。
3、跟老師齊讀課題。(語文課堂網(wǎng))
(二)、范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這個故事到底講的是什么呢?請立起課本,聽老師讀一遍課文。(點擊按鈕,響起背景音樂)
2、理清故事主要說的是什么?請同學說一說。(故事主要說的是魯班開動腦筋做櫓板的事)
(三)、創(chuàng)設情境,學認生字
1、故事主要說的是魯班開動腦筋做櫓板的事,那故事里的小鴨子呢?(點擊按鈕,出現(xiàn)一群小鴨子)瞧,它們已經(jīng)來到了我們中間。
2、你們認識它們嗎?請小朋友指認。
3、請讀得好的小朋友做小老師帶大家讀。
4、三列火車開起來,檢查認讀,表揚讀得好的讀得響亮的。
5、重點生字男女生比賽讀。
(1)“身”,指一指自己的身體。
(2)“力”,比賽擴詞。
(3)“等”,語境中說詞。
(4)“圓”,比賽“圓圓的什么?”
(四)、范寫生字,學生寫字
1、創(chuàng)設情境:(點擊按鈕,)游走的鴨子又回來了兩只。配音響起“我們想讓小朋友會寫我們!”
2、老師范寫?!吧怼弊肿⒁鈱懯菀恍诹P左邊出頭,右邊不出頭,第七筆撇從右穿向左;“圓”字先里頭后封口,口要扁,貝要長點。(語文課堂網(wǎng))
3、學生寫字。注意姿勢,教師指導。
(五)、背誦兒歌,課間放松
剛才老師看到小朋友們用心地記,認真地寫,(加上形體語言)不由想起上學期學過的一首兒歌《人有兩個寶》,我們一起放松放松,帶著動作來背一背這首兒歌好嗎?齊背。
(六)、讀懂句子,理解內(nèi)容
1、魯班到底是怎樣做成櫓板的呢?課文三、四自然段說得很清楚。請小朋友自由響亮地讀一讀三、四自然段。
2、剛才聽小朋友讀得很好,請讀得最好的女孩子讀一讀第三自然段。
3、從學生的讀當中引出鴨子游水的動畫(點擊按鈕,出現(xiàn)動畫),并帶出句子“只見它們用腳蹼往身后撥水,身子輕快地向前滑行。”
4、請學生讀,說說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帶出腳蹼的理解,(點擊按鈕)出示腳蹼的圖片,仔細觀察。
5、(點擊回放按鈕)再次觀看小鴨子游水的動畫,請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做腳蹼,帶動作讀這句話。
6、指導“輕快”一詞的讀法。讓小朋友帶著笑容來讀出“輕快”的感覺。
7、再請讀書最好的男孩子來讀一讀第四自然段,評價并帶出魯班的神態(tài)。小鴨子游水的情景被魯班看在眼里了,魯班是怎樣看的呢?(點擊出現(xiàn)句子“魯班出神地看著,忽然眼睛一亮,馬上找來一根粗木棍?!保├斫狻俺錾瘛保瑢P牡乜?,認真地想,才能叫出神地看。板書“看”、“想”。
8讀這句話,指導“出神”一詞的朗讀,緩慢些,用力些;指導“眼睛一亮”一詞的朗讀,高興的感覺要用加快語速和提高音量來表現(xiàn),請小朋友自己練習;個別讀,指導;請全班小朋友一起讀好。
9、誰能說說魯班到底是怎樣做的呢?板書“做”(點擊按鈕,出現(xiàn)動畫)學生一邊說一邊演示粗木棍變成櫓板的過程。再次回放,確保每個學生看明白。再請一學生說一說。
10、動畫演示老艄公開心搖櫓的情景。
11、板書總結(jié)。貼出板書“鴨子游水”、“省力辦法”、“搖船櫓板”。(網(wǎng))
(七)、拓展練習,改編兒歌
1、根據(jù)板書引出魯班不僅用了“大腦和雙手”兩個寶,還用了第三個寶,猜猜是什么?(眼睛)
2、(點擊按鈕)出示《人有三個寶》的兒歌,請小朋友補充內(nèi)容。
3、全班起立,一起再帶動作讀這首兒歌。
(八)、布置作業(yè),結(jié)束課程
1、不明白的地方請跟馮老師學:
2、收集魯班的資料,下節(jié)課再一起說一說。
板書設計:
22魯班和櫓板
看想做身
鴨省搖
子力船圓
游辦櫓
水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