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法制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03七年級地理上冊《大洲與大洋》教學設計。
七年級地理上冊《大洲與大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運用地圖識別大洲、大陸、島嶼、洋、海、海峽,說出七大洲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點,面積大小及劃分界線。
2、了解全球海陸面積比例,描述全球海陸分布特點
3、通過繪圖、拼圖,掌握七大洲的空間分布,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空間思維能力,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驗證問題”的學習方法。
4、培養(yǎng)學生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熱情,激發(fā)學生熱愛人類家園———地球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七大洲的名稱、大小及分布
難點:引導學生通過讀圖繪圖歸納出海陸分布的特點;大洲的位置分布
電教手段應用
多媒體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播放視頻《從太空中看地球》,并提問:同學們請仔細觀察,你從視頻中看到的地球有幾種顏色,不同的顏色分別代表什么。
學生回答:有兩種顏色,藍色和綠色,藍色代表海洋,綠色代表陸地。
教師講述:好,非常正確,剛才我們看到的地球上有兩種顏色,分別是海洋和陸地,那么他們在地球上的分布狀況是什么樣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第二章第一節(jié)《大洲和大洋》。
過程:
展示:自學導航(一):讀課本30頁內(nèi)容,完成下列問題:(3分鐘)
1、從地球衛(wèi)星照片上可以看出,地球表面最顯著的差別是世界和的分布。
2、根據(jù)人們的計算,地球表面%是海洋,陸地面積占%。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三分是。
這部分知識較簡單以學生回答為主。
展示不同的半球海洋陸地的分布狀況。首先展示南北半球的讀圖,學生觀察后,回答:從南北半球來看,陸地主要集中在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半球。
展示東西半球地圖。學生讀圖后回答:從東西半球來看,陸地主要集中在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半球。
做完這兩個題后,讓學生結(jié)合課本P32圖2.4回答問題:無論我們怎樣劃分,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面積大于面積。
講述:陸半球水半球的定義,陸半球是陸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陸地面積占48%,剩下的海洋面積占52%,在陸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仍然是陸地面積小于海洋面積,得出結(jié)論,無論怎樣劃分,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展示:自學導航(二):讀課本32——34頁第一段內(nèi)容,結(jié)合圖2.5完成下列問題:(5分鐘)
1、從世界地圖上看,面積廣大的陸地稱為;
面積較小的陸地稱為,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稱為。
2、大陸與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
3、在課本最后一頁的世界地形圖上找出下列地理名稱:
(1)阿拉伯半島和格陵蘭島。
(2)世界上一共有幾大洲?分別是什么
前兩題屬于基礎的概念題,學生通過讀課本都能很好的完成。第三題是讀圖題,幫助學生記憶阿拉伯半島和格陵蘭島的位置。這部分內(nèi)容找學生到前面在多媒體上指出他們的位置。學生看圖后準確找到位置。隨后指出,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
隨后展示東西半球地圖,讓學生找到七大洲分別是什么.這個問題很簡單,學生能夠很好的完成。
講述:七大洲就像七個兄弟一樣居住在地球上,下面老師找七位同學來扮演這七位兄弟介紹一下自己。
我叫亞洲,是大哥,七兄弟中我面積最大,我的家大部分安在東半球和北半球。我有三個調(diào)皮的好朋友:北極圈摸著我的頭頂,北回歸線摟著我的腰、赤道勾著我的大腳。
我叫歐洲,排行第六,我長的矮小,緊緊依偎在大哥西側(cè),本來我與大哥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陸地——亞歐大陸,卻被“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人為的分成了兩個大洲。本初子午線和北極圈與我擦肩而過
我叫非洲,是二哥,位于大哥亞洲的西南部,與大哥相隔人工開鑿的蘇伊士運河。
大洋洲:我叫大洋洲,也住在東半球,是七兄弟中最小的一個,我遠離眾位哥哥,十分的孤獨,只有南回歸線是我的好朋友。
北美洲:我排行老三,叫北美洲,我的家全部在西半球,和北半球,北極圈和北回歸線分別穿過我的北部和南部。太平洋把我和大哥他們分開了。我還有兩位熱情的伙伴——赤道和南回歸線也住在家中時刻陪伴著我。
南美洲:我叫南美洲,排行老四,也住在西半球,我和北美洲離的最近,形狀也十分相似,只有一條人工的運河巴拿馬運河把我們分開了。我還有兩位熱情的伙伴——赤道和南回歸線在家中時刻陪伴著我
南極洲:我叫南極洲。是老五,同小弟一樣,我也遠離眾兄弟,四周被南極圈和三個大洋包圍,終年孤孤單單度日,但是我是眾兄弟跨經(jīng)度最多的大洲。
(每個學生介紹完后,試著讓學生自己分析應該掌握那些知識,面積大小、位置、重要的經(jīng)緯線等)
老師:我們看完了七大洲的介紹,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七大洲的面積大小排列,同學們打開地圖冊14頁,看一下七大洲的大小排列。
學生回答。
老師:對于七大洲的面積大小排列有一個順口溜:“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同學們要利用這個順口溜來記住七大洲的面積大小排列。
多媒體展示世界地形圖,讓學生找到相鄰大洲的界限
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南美洲與北美洲:巴拿馬運河
亞洲與北美洲:白令海峽
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
看完相鄰大洲的界限后,給出問題:
赤道經(jīng)過的大洲有、、和。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和。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老師:請同學們結(jié)合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圖,來完成上述三個問題。
小結(jié):利用板書來小結(jié),把空著的空讓學生填上。
(1)海陸分布,海洋占分,陸地占分。從南北半球看海洋分布集中,()陸地分布集中。
(2)七大洲、、、、、、。(按面積大小排列)
隨堂檢測
1.地球的陸地面積占全球面積的百分比是()
A.21%B.71%C.29%D.79%
2、世界最大的島嶼是()
A.臺灣島B.格陵蘭島C.大不列顛島D.冰島
3、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是()
A.亞洲B.非洲C.南極洲D(zhuǎn).歐洲
4、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是()
A.巴拿馬運河B.蘇伊士運河C.白令海峽D.土耳其海峽
5、世界上緯度最高、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是()
A.大洋洲B.亞洲C.南極洲D(zhuǎn).南美洲
課下作業(yè)
課時作業(yè)上對應的習題。
板書設計
大洲和大洋
1、海陸分布
海洋:七分
陸地:三分
2、七大洲
面積大小排列: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內(nèi)容較容易理解,采用了學生為主的方式,并開展學生活動,采用角色扮演法,討論法等多種方法綜合開展教學。本節(jié)課課下必須督促學習多進行練習,讓學生記住大洲的輪廓。位置等等。
相關(guān)閱讀
七年級地理上冊《大洲和大洋》教案
七年級地理上冊《大洲和大洋》教案
一、小組合作探究實驗:學生組內(nèi)表演,先轉(zhuǎn)動地球儀,然后按住讓地球儀停住,看看手指按到的是海洋還是陸地,為什么?(進行10次,將每次的實驗結(jié)果在下面的表格中打P)
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計
海洋
陸地
二、學習目標
運用地圖和數(shù)據(jù)說出全球海陸所占的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特點
運用世界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情況
填繪全球海陸輪廓略圖
開展七大洲四大洋拼圖游戲
三、自學指導(一)
自學教材P30內(nèi)容完成下面的思考題
1.世界海陸分布
(1)從東西半球看:陸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海洋集中在________
(1)從南北半球看:陸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海洋集中在________
(2)從南北兩極看:北極周圍是________,南極周圍是________
大洲和大洋(1)導學案海洋占________
2.世界海陸面積
陸地占________
概括地說,分是海洋,分是陸地。
自學指導(二)
閱讀教材P32-P35內(nèi)容完成下面思考題。
1.大洲、大洋的概念
(1)大洲:____________與它周圍的___________的總稱。
(2)大洋:海洋被陸地________,形成彼此________的四大洋,_______是大洋的邊緣部分。
2.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
(1)七大洲名稱(按面積大?。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口訣: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2)四大洋名稱(按面積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反饋訓練
1、完成大洲大洋輪廓繪畫。
2、完成多媒體課件中的拼圖游戲。
五、知識梳理(知識框架回顧)
六、當堂訓練(探索無限快樂無邊)
1.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在太空中看到一個蔚藍色的星球,他認為這顆星球應該叫做“水球”,這個“水球”是指:()
A.水星B.金星C.地球D.木星
2.地球上海陸面積之比約是()
A.3:7B.6:4C.4:6D.7:3
3.世界陸地主要集中在()
A.東半球、南半球B.東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北半球
4.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是()
A.亞洲B.歐洲C.非洲D(zhuǎn).南美洲
5.面積最小的洲和面積最大的洋是()
A.亞洲、太平洋B.歐洲、大西洋
C.非洲、印度洋D.大洋洲、太平洋
6.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是()
A.亞洲B.非洲C.南極洲D(zhuǎn).北美洲
七年級地理上冊《大洲和大洋》教案3
七年級地理上冊《大洲和大洋》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大陸、半島、島嶼、大洋、大洲、海洋等概念及世界海陸分布特點。
(2)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征。
(3)培養(yǎng)學生閱讀圖文和空間想象能力。
二、教學重點
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
2、培養(yǎng)學生在活動中,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及積極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三、教學難點
1、認識七大洲輪廓及位置的確定。
2、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探究問題的精神和能力的培養(yǎng)。
四、教學方法
活動探索式教學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名字呢?(地球),從海陸分布的角度來看,這一稱呼是否正確呢?
活動一:
下面請同學們用準備好的線繩把地球儀任意平分成大小相等的兩個半球,平分幾次之后,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無論怎樣劃分,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過渡并提出問題:所以,從海陸分布的角度來看,我們生活的星球應叫什么?(水球),我們的先人為何叫地球呢?請同學們獨立思考后,小組內(nèi)討論。
小結(jié):
由于古人缺少對地球面貌的整體認識,不知道地球表面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所以才稱作“地球”,既然已經(jīng)叫了那么長時間地球了,也沒有必要再改成“水球”了,但對于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這些實質(zhì)性的問題我們要有所把握,絕不能習慣成自然。
活動二:
通過上述活動,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它們所占的比例分別是多少呢?請同學們按自轉(zhuǎn)方向撥轉(zhuǎn)地球儀,閉上眼睛,用手指隨意按住地球儀的任意部位,咱們看看每次分別按住陸地和海洋的比例是多少?(重復幾次取平均值)
小結(jié)并提出問題:
通過上圖,我們得出了地球表面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的結(jié)論,它們是均勻分布于地球表面的嗎?請同學們觀察手中的地球儀,思考南北半球海陸分布有何不同?(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請同學們結(jié)合教材中圖2.5,在該圖上隨意找出幾組大陸、半島、島嶼、海洋、海峽。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分別概括上述地理名稱的概念應該是什么?除了這些名稱以外,我們還經(jīng)常聽說大洲一詞,它的含義是什么?請同學們結(jié)合教材中,圖2.6及其閱讀材料,完成下面的活動。
活動三
1、出示各大洲輪廓圖片,在黑板上掛出相應的世界海陸分布圖。
2、請每小組同學選派代表逐一介紹其名稱、由來,面積排序,并用磁釘釘在底圖相應的位置上,同時說出相應位置的四大洋名稱及面積排序。
訓練;
通過觀察地球儀完成下列問題:
1、找出相連的大洲及其分界線(亞-非)
2、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是?(南極洲,北冰洋)
3、被三個大洋圍繞的大洲?(北美、亞洲)
4、被赤道穿過大陸的大洲?(南美、非洲)
5、被五個洲圍繞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
6、既有熱帶,又有溫帶,還有寒帶的大洲是?(亞洲、北美洲)
7、練習一筆畫世界
8、在世界簡圖上填注七大洲、四大洋名稱
9、<<同步訓練>>練習題
總結(jié):地球是我們?nèi)祟惖募覉@,它為我們提供了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請同學們舉例說明陸地和海洋對我們?nèi)祟惖纳嬗泻我饬x?作為地球這個大家庭的一員,你覺得應該怎樣去做呢?
七年級地理上冊《大洲和大洋》教案2
每個老師為了上好課需要寫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我們要寫好教案課件計劃,這對我們接下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地理上冊《大洲和大洋》教案2”,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七年級地理上冊《大洲和大洋》教案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利用地圖說明全球海陸分布特點,記住海陸面積比例。
2、在世界地圖上說明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征。
3、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學習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養(yǎng)成讀圖、填圖、繪圖等運用地圖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yǎng)用圖能力。
2、培養(yǎng)查找、搜尋信息及分析、處理、歸納、總結(jié)信息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通過觀看加加林初登太空的圖及對“地球”、“水球”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積極探究自然世界奧秘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全球海陸分布大勢,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及分布特征。
三、教學方法及教具準備
(一)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法、講述法。
(二)教具準備
世界海陸分布圖、大洲和大洋分布圖
四、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當我們進入宇宙,在浩瀚的夜空中,我們會看到一顆與眾不同的蔚藍色的星球,那就是我們?nèi)祟惖募覉@——地球。可能有的同學會問:我們看到的星星都是黃色的,怎么地球是蔚藍色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解開這個疑問吧。
(板書)第一節(jié)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1、海陸比例
為了了解地球面貌,人類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進行了艱難的探索。
請同學們讀26頁閱讀材料。
老師提問:早期的人類對地球的認識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
師:早期的人類由于生產(chǎn)力水平低下,人們足跡和視野所及的范圍狹小,居住在大陸兩岸的人們沒有交往,海洋被視為天地的盡頭。在古希臘的世界地圖上,古希臘就是世界的中心。而我們的祖先把自己的疆土稱為“中國”。而且由于人們是生活在陸地上,于是人們就把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稱為“地球”。
請幾位同學介紹人類探險與認識世界的歷程。
絲綢之路、馬可.波羅游記、鄭和七下西洋、地理大發(fā)現(xiàn)、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等。
老師小結(jié):不錯,這些探險家為人類認識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貢獻。經(jīng)過了艱難的探索,現(xiàn)在我們對地球上海陸面貌終于有了正確的認識。
師:請同學們看地球的衛(wèi)星照片,誰能告訴我藍色表示什么?綠色表示什么?什么顏色所占的比例大?
生: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藍色所占的比例大。
師:對,地球表面藍色也就是海洋所占的面積要比陸地面積大得多。難怪原蘇聯(lián)的宇航員加加林,當他乘坐宇宙飛船到太空中回首地球時,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人們給地球起錯了名字,應該把地球改做“水球”。正因為地球表面絕大部分是海洋,所以當我們從太空看地球時,就呈現(xiàn)出的蔚藍色。那么我們?nèi)祟愃畹男乔驊摻小暗厍颉边€是“水球”呢?
學生討論,老師點評,言之有理既可。
師:專家們還計算出了海陸的精確比例:
(板書)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
師: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海洋彼此相連成一片,陸地則被海洋分割成許多大大小小的陸塊。
由于海洋面積遠遠超過了陸地面積,所以如果我們將地球平分成兩個相等的半球,不管怎樣分,始終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根據(jù)地表海陸分布狀況而劃分的水半球與陸半球也是這樣。請看28頁。水半球是指海洋最多、陸地最少的半個地球。它的中心在新西蘭以東安蒂波德斯群島附近。而陸半球是指陸地最多、海洋最少的半個地球。它的中心在法國西部盧瓦爾河河口附近。然而,即使是在陸地最多的陸半球內(nèi),海洋面積(占52.7%)仍然大于陸地面積(占47.3%)。而這樣劃分的水半球,海洋面積就達到了90%。所以,我們無論怎么劃分,也是分不出陸地面積超過海洋面積的半個地球的。這個事例更進一步說明了世界的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師:不僅是世界的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世界的海陸分布也很有趣。請同學們觀察地球儀,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還是南半球,在北極和南極周圍是陸地還是海洋。
(板書)2、世界的海陸分布
學生回答。
老師手拿地球儀,邊展示邊講解:從地球儀上看,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
海洋彼此相連成一片,陸地則被海洋分割成許多大大小小的陸塊。不同的陸塊,名稱不同。請同學們看2.5圖。
(板書)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海、洋、大陸、島嶼、半島、海峽
學生讀圖P28圖2.5。分別請幾個同學說對出對海、洋、大陸、島嶼、半島、海峽的理解,教師歸納。
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
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
三面環(huán)水,一面與大陸相連的叫半島;
遠離大陸的遼闊水域叫洋;
靠近大陸比洋小的水域叫海;
海與洋是相連的。溝通兩個水域的狹窄水道叫海峽。
練習:請學生在圖上指出面積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面積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指出世界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及我國的臺灣島和海南島;找出白令海峽和臺灣海峽;找出世界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
大陸與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全球陸地共分為七個大洲。請同學們在圖上找出來。
2、七大洲
師生一起在圖上找出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
師:哪些大洲是連在一起的,它們以什么為界?
讀2.6和2.7圖,學生回答后老師歸納:
亞歐兩洲是連在一起的,它們的分界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和高加索山脈。亞洲位于東部,歐洲位于西部,在古代,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人們,把地中海以東的地方稱為“亞細亞”,意為“東方日出之地”。把地中海以西的地方稱為“歐羅巴”,意為“西方日落之地”。
亞洲與非洲的分界是蘇伊士運河。
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馬運河。
讀2.6圖思考:哪幾個大洲主體分布在東半球?哪幾個大洲主體分布在西半球?
學生回答:亞洲、歐洲、非洲、主體分布在東半球,北美洲與南美洲主體分布在西半球。大洋洲大陸部分在東半球,島嶼部分在西半球,南極洲的大部分也在東半球。
師:赤道穿過哪幾個大洲?哪幾個大洲的全部在北半球?哪幾個大洲的全部在南半球?
學生回答:赤道橫穿南美洲、非洲大陸和亞洲、大洋洲的島嶼部分。北美洲和歐洲全部在北半球,南極洲全部在南半球。
聯(lián)系以前所學的知識思考:七大洲中哪個洲最熱,哪個洲最冷?
學生回答后老師講解:由于赤道、南、北回規(guī)線穿過非洲,決定了它絕大部分位于低緯度地區(qū),我們知道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因此非洲成為平均氣溫最高的大洲。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簡稱。源自古希臘文,意為“陽光灼熱的大陸”。南極洲緯度最高,當然氣溫最低。
讀2.6圖:請按面積大小說出七大洲的順序:
教師歸納:亞洲——4400萬平方千米,非洲——3000萬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萬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萬平方千米,南極洲——1400萬平方千米,歐洲——1000萬平方千米,大洋洲——900萬平方千米。
思考:七大洲中哪個洲所跨的緯度最多,哪個所跨的經(jīng)度最多?
引導學生從地圖冊上得出結(jié)論:亞洲南至南緯10度附近,北至北緯80度緯線以北,跨越了半個地球,是跨緯度最多的大洲;南極洲雖然不是面積最大的洲,但位于南極地區(qū),跨越的經(jīng)度數(shù)有360度,特殊的位置決定了他成為跨經(jīng)度最多的大洲。
師:地球表面廣大的海洋被大陸分割成彼此相連的四個大洋。請同學們在圖上找出來
(板書)2、四大洋
它們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讀圖并思考:哪個洋面積最大,哪個最小,哪個水溫最高,哪個最低,哪個跨經(jīng)度最多,哪個緯度最高,哪個輪廓呈S型?
(太平洋面積最大,北冰洋面積最小,印度洋水溫最高,北冰洋水溫最低,北冰洋跨經(jīng)度最多,緯度最高,大西洋輪廓呈S型)。
鞏固練習:1、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
2、根據(jù)圖2.9所示的大洋洲、南極洲輪廓,在圖中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給出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輪廓,并且寫出大洲和大洋的名稱。
活動:討論各大洲的輪廓和分布特點。
我們仔細觀察世界大洲和大洋分布圖的話,會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的現(xiàn)象,如各大洲幾乎都是一南一北成對稱分布,像北美洲與南美洲、歐洲與非洲、亞洲與大洋洲,南極洲在頂端。每對大陸組成一個大陸瓣,在北極匯合,形成大陸星,如2.8圖。并且亞洲最大、大洋洲最??;非洲次大、歐洲次??;北美洲第三,南美洲第四;南極洲居第五,從大陸瓣圖也可看出,這種分布似乎在保持某種平衡。此外大陸輪廓多為北寬南窄,大致呈三角形,島嶼多在大陸東面等,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分布特點呢?目前,科學家還沒有作出合理的解釋,希望有志于研究地理學的同學,能夠努力學習,有朝一日能為我們揭開其中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