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03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草原的早晨》教學設計。
《草原的早晨》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廠”、“斤”、“牛”、“力”等,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美麗風光和牧民的歡樂。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這一學期,我們學過《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后,知道了什么?(春天來了,農村的池塘美了。梅花山梅花盛開,也很美。)
2、小朋友們,我們今天再到草原去看看,那里春天的早晨怎么樣呢?(板書:草原()的早晨)領讀。
3、講述草原:我國的內蒙古及西部黃土高原,有雜草叢生的大片土地,間或雜有耐旱的樹木,適宜放牧牛羊。
4、誰能說說記住“原”字的辦法?(用部件法記“原”:“廠、白、小”)結合教“廠”字頭。
二、初讀指導
1、引導看課本上的插圖,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
(牧民們騎在馬上,揮舞著鞭子;羊兒本跳著向前奔)
教材中的另外一幅圖上畫了些什么呢?
(牧民們騎在馬上,照看著羊群;一群群羊兒在草地上吃草)
2、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
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3、檢查自讀情況。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詞:啪鞭打破黎明寧靜鋪滿新綠
②指名拼讀生字詞。指出:“寧、靜”是后鼻音;“鞭、新”是前鼻音。
③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請小朋友們互相交流。
(啪,象聲詞;鞭,結合插圖理解)
④教者小結。
黎明:天快要亮或者剛亮的時候。
寧靜:安靜。
新綠:剛剛出現的綠色。春天來了,天氣轉暖,草葉露出了新芽。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帶有生字詞的語句:無邊的草原牧民們跨上駿馬
②指名拼讀生字詞。
③交流:“無邊的草原”說明草原怎么樣?(草原大,看不到邊)
④教師講:“牧民”是牧區(qū)中靠畜養(yǎng)和放牧牛、羊生活的人。駿馬指好馬、走得快的馬。
問:“牧民們跨上駿馬”是什么意思?(牧民們騎上了好馬)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詞:遠處飄動
②指名拼讀生字詞。
③交流對生字詞的理解。(遠處:遠的地方;飄動:聯系生活實際講)
4、復習鞏固生字詞
出示下列生字詞卡片,指名認讀。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啪鞭黎明寧靜鋪滿跨駿馬
結合認讀生字詞教新的偏旁
5、自由讀課文。
6、指名讀課文。
三、作業(yè)
讀讀、寫寫下面的生字詞: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
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復習檢查
1、出示卡片,指名認讀詞語: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
2、聽寫:“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說出“處”、“牧”、“原”的偏旁名稱。
3、指名朗讀課文。
靜讀訓練
1、第一自然段。
學生自讀,思考:這一自然段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什么時間的事?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季節(jié):春天——新綠鋪滿草原;時間:早晨——黎明)
口頭填空。鞭聲打破了寧靜。的草原醒來了。
自由討論并交流:“草原醒來了”是什么意思?
(春天來了,天氣轉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個冬天,現在醒來了。)
(夜,靜悄悄的,草原也跟人們一樣睡著了。早晨,人們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草原由靜到動,就像醒過來一樣了。
指名讀全段。(重音:響亮、黎明、新綠)
2、第二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這一段寫了什么?(板書:羊兒牧民)
再讀課文,準備口頭填空:
羊兒涌出了圈門,奔向草原。
牧民們,追趕那。
填空后互相交流對“一只只”、“蹦跳著”、“無邊”、“跨上”等詞語的理解。(一只只:羊兒多;蹦跳著羊兒歡快;無邊:草原大;跨上:牧民懷著歡樂的心情)
(板書:一只只涌出跨上追趕)
這一段寫草原上羊兒和牧民怎么樣?(羊兒多,牧民歡樂)
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重音:蹦跳無邊歡樂)
3.第三自然段。
輕聲讀全段。這一段只有一句話,誰會讀的?
指名朗讀后提問:這一自然段寫的什么?(草原上羊兒多,牧民歡樂)
你為什么這么說?(“一群群”說明羊兒多;“藍天下回蕩著牧羊人的歌聲”說明牧民心里很歡樂,放聲歌唱)
這一自然段和上一自然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是寫草原上的羊兒多,牧民樂)(不同的地方是:第二自然段中是“一只只羊兒”,這一段是“一群群羊兒”羊兒更多了。上一段通過寫牧民跨上駿馬追趕羊群表示歡樂,這一段用“藍天下回蕩著牧羊人的歌聲”來表現牧民的歡樂)
作者說“一群群羊兒像朵朵白云在飄動”,為什么這么大比方?(羊兒是白色的,跟白云的色彩一個樣;羊兒一邊吃草,一邊活動,白云在空中也不斷移動。它們有相似的地方。)(板書:一群群飄動歌聲)
引讀:遠處,一群群羊兒——學生接著讀,師讀:藍天下回蕩著——學生接著讀。
三、課堂練習
1、讀了《草原的早晨》,我們又懂得了什么?
(草原上的羊兒真多。牧民們的生活很快樂)(板書:多樂)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作業(yè)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鞭聲()草原
()羊群()清香
照例填空
一()春雷一()氣一()白鵝
一()小船一()梅花
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復習檢查
出示生字詞: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
指名認讀,介紹自己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
背誦指導
各自朗讀課文,準備口頭填空練習。
(1)的,打破了。的草原醒來了。
(2)羊兒圈門,奔向。牧民們,追趕那。
(3)羊兒像在飄動,藍天下回蕩著。
結合口頭填空練習,理清文章結構。
練習背誦。
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無打處民動牧原新
2.指名認讀。
仔細看田字格內的“打、動、牧、新”,比較在結構的安排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根據學生發(fā)言,老師歸納:
雖然這四個學生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但是在安排上還是有區(qū)別的?!按颉?,左高右低;“動”,左低右高,下面也不齊平。“牧”左右兩部分一樣高。“新”左右兩部分的上面部分齊平,右邊的“斤”字的“豎”稍長。
“無”和“民”都是獨體字。著重指導寫好最后一筆:“無”最后一筆是豎彎鉤,從田字格的中心起筆,沿豎中線往下寫,寫至與撇平時再向右拐,最后向上鉤?!懊瘛钡淖詈笠还P是斜鉤,幅度較大。處,復習折文旁,再與“外”做比較。處,半包圍結構,第三筆是平捺,“卜”在平捺上方?!巴狻笔亲笥医Y構。
作業(yè)
練習描紅。
各自練習寫生字,覺得難寫難記的多寫幾遍,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背誦課文。
板書:5草原的早晨
羊兒牧民
一只只涌出跨上追趕
一群群飄動歌聲
(多)(樂)
延伸閱讀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小池塘》教學設計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通常大家都會準備一份教案來輔助教學。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小池塘》教學設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池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感受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明麗。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春天到了,細心的你發(fā)現了什么?
2、過渡:春天多美啊,老師想帶著你們一起去郊游,想去嗎?讓我們一起唱著《春天在哪里》出發(fā)吧。
教師彈奏,學生全體起立唱歌踏步。
3、好了,我們來到了一片青草地。(貼小朋友的圖)
小朋友,快看,你們看到了什么?
讓學生認真看黑板上的圖,說清圖意。
二、學習課文
1、整體感知課文
(1)過渡: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清清的小池塘顯得格外可愛。小朋友,讓我們輕輕地打開課本,一起來感受小池塘的美吧!
(2)自由讀課文。
(3)指名分段讀課文。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小池塘中水波閃動,池塘邊的蘆葦隨風飄動,多美?。≌n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是描寫的這個美麗畫面,請小朋友們讀讀第一自然段,你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說說自己的理由,然后通過朗讀,把小池塘的美讀出來嗎?
(2)學生自由朗讀、指名讀并進行評議。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池塘里的水波一閃一閃的,就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那在這只明亮的“大眼睛”里,我們能看到些什么呢?請你接著讀讀第二自然段。
(2)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3)誰來說說看?
(4)指名讀課文。并把相對應的圖片貼到黑板上去。
(5)美麗的小池塘倒映出了白云、太陽、月牙、星星,還會映出些什么呢?昨天劉老師讓小朋友來動手畫一畫,誰想來展示展示?
(6)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畫圖,貼在黑板上,并用“倒映在池塘里,像”的句子說話。
4、學習第三自然段
你覺得現在的小池塘美嗎?對呀,引讀“美麗的小池塘,明亮的大眼睛,映出一個”——五彩的世界。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五彩的世界倒映在小池塘里,把小池塘裝點得格外漂亮。讓我們拿起書,把小池塘的美景看個夠吧!
(2)齊讀課文。
6、時間不早了,我們就要離開小池塘了,此時此刻,你想對小池塘說些什么呢?
7、在我們偉大祖國廣闊的土地上,美麗的景色還有很多很多,這需要小朋友用眼去觀察,用心去體會,這樣你會發(fā)現更多更多的美!
二、初讀課文。
1、請小朋友一邊看圖一邊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2、課文中共有4句話,配有4幅圖。請小朋友一邊看一幅圖一邊讀相應的一句話,再想想它們的意思。
3、通過自己的讀,你知道雨點都落進了哪些地方?雨點落進不同的地方,樣子有什么不同?現在我們就一句一句地把課文讀懂讀好。
三、講讀課文。
(一)講讀第一句。
1、指名讀第一句。
luò
(1)(出示生字)落。讀準字音
雨點是從空中落下來的,它落進了池塘里。
(2)(多媒體播放:池塘畫面)
池塘里的水跟我們平時看到的小河里的水的樣子有什么不同?
2、一動也不動,就像什么?書上用了哪個詞?
Shuìjiào
(1)(出示詞語:睡覺)讀準字音,“睡”是翹舌音。
我們每天都要睡覺,睡覺的時候要閉上眼睛,所以“睡”這個字很有意思,是個眼目旁。你能讀出它的意思嗎?
(2)指導讀好第1句。
(二)講讀第二句。
1、指名讀第二句。
(多媒體課件播放:小溪畫面)小溪的水緩緩地流著,就像在干什么?書上是怎么說的?
sàn
出示詞語:散步)讀一讀。
2、為什么不說它睡覺,而說它在散步呢?散步的時候是怎么走的呢?你能讀好這個詞嗎?
3、指導讀好“散步”。
4、指名讀第2句。評議,再讀。
(三)講讀第三句。
1、自己看第3幅圖,小聲讀第3句話,能不能把意思讀懂。
(多媒體課件顯示:江河畫面)
2、指名讀。
其他同學注意聽,聽一聽他有沒有讀懂。
3、評讀。
4、齊讀第3句。
5、小結:剛才大家看著圖,自己讀懂了第3句話的意思。
(四)講讀第四句。
1、現在請小朋友再看一幅圖,自己讀第4句話,能不能把第4句話讀懂、讀好。
2、指名讀。
3、評:他讀懂了沒有?從哪里聽出來的?
Hǎiyángtiàoyuè
(出示詞語:海洋跳躍)
4、指導讀好“海洋”、“跳躍”。
5、齊讀第4句話。
四、指導朗讀。
1、現在誰能把整篇課文讀給大家聽呢?
2、自讀、互讀、指名讀、賽讀、全班讀。
五、教學生字。
1、出示字卡,讀讀生字卡片,鞏固字音。
2、這些生字不光要認識,還要能記住它們。
本節(jié)課,我們學了幾個有三點水的字?
3、“落”是上下結構的字,三點水在這里不做偏旁了。
你怎么記住這個字?
“?!边@個字請小朋友注意右邊“每”的筆順。
“洋”這個字怎么記呢?
4、師范寫“落”、“?!?、“洋”。
5、學生描紅、臨寫,師巡視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剩余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能有感情地背誦課文,表演課文。
教具準備:
錄音磁帶、頭飾、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齊讀生字卡片(“海”、“洋”、“落”)
2、口頭擴詞。
海()()()落()()()
3、齊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
1、這么有趣的課文,愿意背下來嗎?
2、為了背好課文,我們先來讀好下面這幾個詞語:
睡覺散步奔跑跳躍
3、看著板書或屏幕,試著背誦課文。
(1)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評議、全班齊背。然后問:我們來演一演這個課本劇好嗎?
4、拿出自己做的頭飾,邊背邊做動作。
三、拓展練習
1、課文我們已經學懂了,你們注意觀察過嗎,春天的雨點還會落在哪些地方?給大自然帶來哪些變化呢?小朋友到郊外去觀察,你就會發(fā)現了。
2、多媒體課件顯示:雨點落進果園里、樹梢上、田野里、池塘里的畫面。
3、(出示:口頭填空)
雨點落在果園里,點紅了。
雨點灑在樹梢上,染綠了。
雨點落在田野里,滋潤了。
雨點降在池塘里,喚醒了。
4、雨點還會落在哪里呢?學生互相討論。
四、教學生字
1、出示字卡,讀字音。
2、教學新偏旁。
睡:上節(jié)課老師已經教過,這叫“眼目旁”,跟讀兩遍。
散:右邊的偏旁是“反文旁”,跟讀兩遍。
覺:偏旁是下面的“見字底”,跟讀兩遍。
步:上面的叫“止字部”,讓學生認讀兩遍。
3、自學課后的筆順表,描紅。
4、從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呢?學生各抒己見,師提醒以下的幾個生字。
步:下面不要寫成“少”,多出一點來。
睡:重點指導右邊的筆順。
五、指導寫字。
散:左右等寬。
跑、躍:左右等寬,足字旁略微比右邊的部件短一些。
睡:右邊的第二筆橫寫長一些,第三筆橫略長些,第一筆橫寫得最短。
1、師范寫“散、睡”,生描紅。
2、生描紅,臨寫生字,師巡視指導,放輕音樂。
板書設計:
池塘睡覺
小溪散步
2、雨點江河跳躍
海洋奔跑
教學反思:
課文寫作者在不同地觀察同一事物都不一樣。引導學生觀察,春天來了,小雨點落在其他地方,會有什么變化。
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草原的早晨教案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容。所以大多數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草原的早晨教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草原的早晨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廠”、“斤”、“?!?、“力”等,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美麗風光和牧民的歡樂。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這一學期,我們學過《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后,知道了什么?(春天來了,農村的池塘美了。梅花山梅花盛開,也很美。)
2、小朋友們,我們今天再到草原去看看,那里春天的早晨怎么樣呢?(板書:草原()的早晨)領讀。
3、講述草原:我國的內蒙古及西部黃土高原,有雜草叢生的大片土地,間或雜有耐旱的樹木,適宜放牧牛羊。
4、誰能說說記住“原”字的辦法?(用部件法記“原”:“廠、白、小”)結合教“廠”字頭。
二、初讀指導
1、引導看課本上的插圖,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
(牧民們騎在馬上,揮舞著鞭子;羊兒本跳著向前奔)
教材中的另外一幅圖上畫了些什么呢?
(牧民們騎在馬上,照看著羊群;一群群羊兒在草地上吃草)
2、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
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3、檢查自讀情況。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詞:啪鞭打破黎明寧靜鋪滿新綠
②指名拼讀生字詞。指出:“寧、靜”是后鼻音;“鞭、新”是前鼻音。
③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請小朋友們互相交流。
(啪,象聲詞;鞭,結合插圖理解)
④教者小結。
黎明:天快要亮或者剛亮的時候。
寧靜:安靜。
新綠:剛剛出現的綠色。春天來了,天氣轉暖,草葉露出了新芽。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帶有生字詞的語句:無邊的草原牧民們跨上駿馬
②指名拼讀生字詞。
③交流:“無邊的草原”說明草原怎么樣?(草原大,看不到邊)
④教師講:“牧民”是牧區(qū)中靠畜養(yǎng)和放牧牛、羊生活的人。駿馬指好馬、走得快的馬。
問:“牧民們跨上駿馬”是什么意思?(牧民們騎上了好馬)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詞:遠處飄動
②指名拼讀生字詞。
③交流對生字詞的理解。(遠處:遠的地方;飄動:聯系生活實際講)
4、復習鞏固生字詞
出示下列生字詞卡片,指名認讀。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啪鞭黎明寧靜鋪滿跨駿馬
結合認讀生字詞教新的偏旁
5、自由讀課文。
6、指名讀課文。
三、作業(yè)
讀讀、寫寫下面的生字詞: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
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復習檢查
1、出示卡片,指名認讀詞語: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
2、聽寫:“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說出“處”、“牧”、“原”的偏旁名稱。
3、指名朗讀課文。
靜讀訓練
1、第一自然段。
學生自讀,思考:這一自然段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什么時間的事?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季節(jié):春天——新綠鋪滿草原;時間:早晨——黎明)
口頭填空。鞭聲打破了寧靜。的草原醒來了。
自由討論并交流:“草原醒來了”是什么意思?
(春天來了,天氣轉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個冬天,現在醒來了。)
(夜,靜悄悄的,草原也跟人們一樣睡著了。早晨,人們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草原由靜到動,就像醒過來一樣了。
指名讀全段。(重音:響亮、黎明、新綠)
2、第二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這一段寫了什么?(板書:羊兒牧民)
再讀課文,準備口頭填空:
羊兒涌出了圈門,奔向草原。
牧民們,追趕那。
填空后互相交流對“一只只”、“蹦跳著”、“無邊”、“跨上”等詞語的理解。(一只只:羊兒多;蹦跳著羊兒歡快;無邊:草原大;跨上:牧民懷著歡樂的心情)
(板書:一只只涌出跨上追趕)
這一段寫草原上羊兒和牧民怎么樣?(羊兒多,牧民歡樂)
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重音:蹦跳無邊歡樂)
3.第三自然段。
輕聲讀全段。這一段只有一句話,誰會讀的?
指名朗讀后提問:這一自然段寫的什么?(草原上羊兒多,牧民歡樂)
你為什么這么說?(“一群群”說明羊兒多;“藍天下回蕩著牧羊人的歌聲”說明牧民心里很歡樂,放聲歌唱)
這一自然段和上一自然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是寫草原上的羊兒多,牧民樂)(不同的地方是:第二自然段中是“一只只羊兒”,這一段是“一群群羊兒”羊兒更多了。上一段通過寫牧民跨上駿馬追趕羊群表示歡樂,這一段用“藍天下回蕩著牧羊人的歌聲”來表現牧民的歡樂)
作者說“一群群羊兒像朵朵白云在飄動”,為什么這么大比方?(羊兒是白色的,跟白云的色彩一個樣;羊兒一邊吃草,一邊活動,白云在空中也不斷移動。它們有相似的地方。)(板書:一群群飄動歌聲)
引讀:遠處,一群群羊兒——學生接著讀,師讀:藍天下回蕩著——學生接著讀。
三、課堂練習
1、讀了《草原的早晨》,我們又懂得了什么?
(草原上的羊兒真多。牧民們的生活很快樂)(板書:多樂)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作業(yè)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鞭聲()草原
()羊群()清香
照例填空
一()春雷一()氣一()白鵝
一()小船一()梅花
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復習檢查
出示生字詞: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
指名認讀,介紹自己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
背誦指導
各自朗讀課文,準備口頭填空練習。
(1)的,打破了。的草原醒來了。
(2)羊兒圈門,奔向。牧民們,追趕那。
(3)羊兒像在飄動,藍天下回蕩著。
結合口頭填空練習,理清文章結構。
練習背誦。
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無打處民動牧原新
2.指名認讀。
仔細看田字格內的“打、動、牧、新”,比較在結構的安排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根據學生發(fā)言,老師歸納:
雖然這四個學生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但是在安排上還是有區(qū)別的?!按颉?,左高右低;“動”,左低右高,下面也不齊平?!澳痢弊笥覂刹糠忠粯痈摺!靶隆弊笥覂刹糠值纳厦娌糠铸R平,右邊的“斤”字的“豎”稍長。
“無”和“民”都是獨體字。著重指導寫好最后一筆:“無”最后一筆是豎彎鉤,從田字格的中心起筆,沿豎中線往下寫,寫至與撇平時再向右拐,最后向上鉤?!懊瘛钡淖詈笠还P是斜鉤,幅度較大。處,復習折文旁,再與“外”做比較。處,半包圍結構,第三筆是平捺,“卜”在平捺上方?!巴狻笔亲笥医Y構。
作業(yè)
練習描紅。
各自練習寫生字,覺得難寫難記的多寫幾遍,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背誦課文。
板書:5草原的早晨
羊兒牧民
一只只涌出跨上追趕
一群群飄動歌聲
(多)(樂)
練習2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2.能找出同偏旁的字,并了解形聲字構字的特點,提高學生認字光趣和能力。
3.把句子補充完整,讓學生意識到同一段話,可從不同角度學到許多東西,從面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4.寫字訓練,認識先撇后捺的筆順規(guī)則。
教學準備
投影片、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教學第1小題。
⑴讀題。
⑵春天多美呀!指名讀。師生評議,師相機指導。再讀一讀,誰能讀正確、流利。
⑶指名讀,評議。這段話寫得美嗎?為什么?你能讀出春天的美嗎?
2.教學第2小題。
⑴同學們,你們真棒,老師為你們鼓掌。
⑵讀題。自己讀第2小題的內容,想一想:你們知道了什么?
⑶生交流,匯報。生在一起找、討論。
3.教學第3小題。
⑴讀題。你能說說你對文中出現的動物在什么了解?
⑵生相互交流所知道的有關燕子、蜜蜂、布谷鳥的習性。
⑶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生活習性?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指導。
⑴(出示投影)學生認讀。
⑵觀察一下今天的生字有什么相同點?
⑶引導學生回憶寫字要求和描紅要求:寫字姿勢正確,描紅筆筆到位,字字工整。
3.學生練習。
4.反饋評議。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積累描寫春天景色的成語。
2.熟記諺語。
3.教會學生做一張賀卡,能寫一句祝賀的話,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語文。
教具:錄音帶、成語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三題
㈠教學第1題
1.讀題,審題。
2.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
3.春天來了,有沒有發(fā)現身邊的事物有什么變化?
4.我們學校的花壇多漂亮呀!誰來夸夸花壇?
5.你們看,那盛開的花兒多像小朋友的臉呀!你們看,花壇里除了花,還有什么?
6.是呀,春天來了,天氣漸漸暖和了,各種花兒都開放了。
7.花園里萬紫千紅,蜜蜂嗡嗡叫,香氣撲鼻,多美!
8.陽光下,小朋友在自由地學習、玩耍,個個都覺得——(出示春光明媚)師領讀,生跟讀。
9.春暖花開、春色滿園、春光明媚,到處是春天的腳步,到處是春的氣息,這真是(出不春意盎然)師領讀,生跟讀。
10(播放歌曲)師生共同唱歌。
11.齊聲朗讀成語,背誦成語。
㈡教學第2小題。
1.審題。
2.指導。
⑴圖上是誰在干什么?
⑵諺語就是通過簡單的話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本題的兩個諺語講的是什么呢?自己讀一讀。
3.練習。
4.練習背誦,反饋。
5.鼓勵學生回去收集。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誰會做賀卡?你能教其他小朋友嗎?
3.老師教做賀卡的步驟。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觀察一幅描繪春天景色的圖畫,練習有順序地說一段話。
教具:掛圖
一、審題
指名說要求。
二、指導觀察
1.(出示掛圖)要求:按先上后下,先近后遠的順序說說圖上遠近的順序說圖上遠處近處畫了哪些景物?
2.指名說。
三、指導說話
1.指導學生說好開頭第一句話。
2.將板書逐步變成填空題,指導學生分句練說。
3.讓學生自己看圖練說。
4.指導學生說一句結束語。
5.將整個內容連起來說一說。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雨后》教案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雨后》教案
教學目標1、認讀本課14個生字,會寫本課7個生字,通過拼讀獨立識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課文的情景,感受孩子們的快樂。
教學重點1、認讀本課14個生字,會寫本課7個生字,通過拼讀獨立識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的情景,感受孩子們的快樂。
學情分析進入二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合作學習生字的能力,對于只有個別學生出錯的生字,學生可以依據“認——想——寫——用”的方式和“小組合作”的方式自學。而對于比較難的生字,如“短”和“緊”,需要進行講解。對于學生在理解方面存在的問題,我將通過讓學生反復朗讀,創(chuàng)設情景,采訪男女生的方式,關注到性別的差異,從而喚醒孩子們的情感體驗,使他們與文本建立鏈接,從而產生富于個性的閱讀體驗。
學前準備教師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個性修改
教師“合理明標”;學生“自學思考”。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下雨的時候,你們高興嗎?雨后的景象是怎樣的呢?
2、我國著名作家冰心(現當代作家,兒童文學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就根據這樣一個雨后的場景寫了一首詩歌,大家猜一猜詩歌的題目是什么?
板書課題:《雨后》,齊讀課題。
二、交流預習:
1.正音,學習課文中的生字。
(1)同桌兩個同學互讀,閱讀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采取以前學過的認字方法互教互學。
(2)看課后生字表,看拼音讀準字音,組詞,想一想容易讀錯的字,怎樣記住它。
2.全班交流學習的情況。
(1)出吃示生詞,全班齊讀——小老師帶讀——自由讀。
嫩綠赤腳使勁濺起滑了一跤
泥褲子發(fā)射興奮
(2)出示生字,指名讀——搶讀。
哥踩喊妹短粗緊
(3)重點指導讀:
3.全班自由書空學生字,寫生字。
(1)看寫一寫的生字,同桌書空這些生字,你認為最難記的生字說說字形。
(2)老師帶著學生寫幾個最難寫的字。
三、學生質疑,教師明標。
1.再審課題,根據課文的內容,讓學生圍繞質疑。
2.師梳理學生所提的問題,明確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
3.以讀代講第一小節(jié)感受大家的快樂
(1)教師引讀,學生分行朗讀。
(2)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表達一群孩子在嬉戲玩耍,快樂得好像神仙一樣。他們可能在干什么?
雨后,所有的孩子心情怎么樣?(開心、高興)
文中用了一句話來形容這種快樂,誰找到了?
水里一群赤腳的孩子,快樂得好像神仙一樣
哪個詞更讓你感受到這種快樂了?是呀,雨后的樹梢顯得更加嫩綠,滴滴雨水讓樹梢閃爍著光芒,孩子們在廣場上盡情地歡笑、嬉戲,他們該有多高興,多快樂呀,(男生讀,女生讀)
4.出示對學提示,學生開始對學,師巡視。
出示自學提示:
閱讀提示:自由讀2——3小節(jié),邊讀邊想象當時的場景,試著完成:瞧,小哥哥使勁兒地(),水花()。他滑了一跤,嘴里說(),臉上卻是()。我覺得,他此刻就像()一樣()。
教師“點撥提升”;學生”展示交流”。
剛才圍繞所提的學習目標,同學們進行了自學和小組的交流合作,我看到很多同學都很認真,也很有方法,那么下邊就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吧。
一、感受哥哥的快樂
1.瞧,這群赤腳的孩子里,有一個小哥哥帶著一個小妹妹呢。默讀2-3小節(jié),自己找找畫畫,看看你從哪些詞語里讀出了小哥哥的快樂?
哪個詞讓你感受到這種快樂和自在了?
你使勁,我更使勁,男生讀
你使勁,我不服,瞧我的水花濺得更高呢(女生讀)
我就是不甘落后,要比小伙伴們?yōu)R起的水花都高,齊讀
2.“糟糕……糟糕”這是怎么了?也許是小哥哥用力過大,身體不穩(wěn),他正提醒著小妹妹,自己卻摔了一跤。你說他此時心里想些什么?
3.這阻擋了小哥哥的快樂了嗎?你還從哪里感受到小哥哥的快樂?
(發(fā)射興奮驕傲)
“發(fā)射”,我們常見的是發(fā)射什么?(由內而外的快樂)
采訪男生:你看小哥哥玩得摔在了水里,你說他有什么可驕傲的?(玩得自在,刺激)
引導讀:他為自己盡情踩水而驕傲。讀——
他為自己濺起的水花比別人高而驕傲,讀——
所有的男同學一起讀讀第2、3小節(jié),讀出小哥哥的快樂。
二、感受妹妹的快樂
1.小哥哥的快樂是自由自在的,小妹妹也有自己的快樂呢,誰來讀讀?(指名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你從哪里看出小妹妹的快樂。)
2.她害怕摔跤,卻又想摔跤,為什么?(這是痛快的一跤,自在的一跤,妹妹的快樂還充滿著渴望呢)
三、回讀全文,發(fā)現新問題。
1.再讀課文,看看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把它畫出來。也可以再提出新的問題。
2.再次探究新問題。
教師“達標評價”;學生”鞏固運用”.
一、拓展運用。
1、談收獲。
這節(jié)課學完后,你有什么收獲呢?
2、教師總結。
水里的這群孩子,正是這種無拘無束、自由自主,讓他們快樂地好像神仙一樣。他們的快樂也同樣感染著我們。讓我們一起背誦課文,感受他們的快樂。
二、作業(yè)設計。
1.如果在水中滑倒的是你,你的爸爸媽媽會怎么做呢?
2.回家后有聲有色地把這首兒歌被給爸爸媽媽聽.
閱讀提示
1、自由讀課文兩遍,標出自然段,遇到不認識的字圈起來,用學過的方法解決,并且多讀幾遍。
聽、問、查
2、同桌合作讀課文,一人一段,一個讀,一個聽,讀后評價。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快樂的節(jié)日》教案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快樂的節(jié)日》教案
一、設置情境,看圖入手,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我們中國有很多很多的節(jié)日。(板書:節(jié)日)
你們都知道哪些節(jié)日?在這些節(jié)日里,你感覺最快樂的節(jié)日是什么節(jié)日?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當時快樂的情景嗎?
2、出示插圖,說說:
(1)圖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們?yōu)槭裁茨敲锤吲d?他們在過什么節(jié)日?
(2)圖上還有哪些景物?
看來圖中的小朋友和我們一樣,都覺得六一兒童節(jié)是最快樂的節(jié)日,因為這個節(jié)日是屬于我們少年兒童自己的。每到這一天,各國兒童都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慶祝自己的節(jié)日。
今天讓我們也一起來過過這個快樂的節(jié)日,好嗎?(板書課題:快樂的節(jié)日)(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為了對同學們的節(jié)日表示祝賀,老師還給你們準備了一首詩歌。這首詩歌寫得特別美,你們愿意自己讀讀嗎?(請大家把書翻到107頁)
1、現在請大家借助拼音大聲的自由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多拼幾遍。
2、說說詩歌共有幾小節(jié)。在每小節(jié)第一行的前邊標上序號。
3、我想請四個同學分別來讀這四個小節(jié),誰愿意讀?
4、這一課有14個生字,老師把這些生字找了出來(出示生字)誰能把這些生字拼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5、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呢?(同桌交流記字方法)
同偏旁:祝—祖;敬—敢
加一加:賀、國、理
形近字:席、度
6、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第一行中有兩個生字讀音很接近,而且長得也挺像,是哪兩個字呀?對,偏旁都是示字旁。
生字就像我們小朋友一樣有個成長過程,示在很早以前是這樣寫的(出示),表示祭祀的案子,上面的短橫表示祭品,所以帶十字旁的字很多與祭祀祈求、祝福紀念有關。
誰能用“祝、祖”組詞?
7、開火車,讀詞。
三、品讀課文,感受意境
過渡:現在讓我們隨著生字寶寶走進課文,一起體會少年兒童快樂的心情,一起享受這快樂的節(jié)日。
分小節(jié)學習,體會快樂的心情。
1、第一小節(jié)寫了哪些景物?畫在書上
師說:在小鳥的帶領下,在微風的吹拂中,少年兒童來到了什么地方?(花園,草地)
這里景色非常優(yōu)美,孩子們打扮得什么樣?(戴著鮮艷的紅領巾,穿著美麗的衣裳)
他們這么漂亮,像什么呀?(一朵朵美麗的鮮花。)
你想一想:他們來到花園、草地,會做些什么?
如果是你,你會做什么呢?
師總結:這些孩子是為參加了有意義的活動而快樂。(板書:參加有意義的活動)
齊讀第一小節(jié),體會小朋友快樂的心情。
2、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一邊讀一遍思考:他們向我們祝賀,為我們歌唱,“他們”指誰?(花兒,小溪)
孩子們在歡度自己節(jié)日的時候太高興了,所以看到花兒在微風中擺動就覺得是在向自己點頭祝賀??吹叫∠獓W嘩地流淌,就覺得是在唱歌,在和自己說話,他們好像在說(齊讀最后一句)
孩子們?yōu)槁牭絼勇牭脑捳Z而快樂(板書:聽到動聽的話語)
3、一、二組讀第三小節(jié),其他同學看看這一小節(jié)有幾句話?表達什么樣的感情?(感激之情;報答之情。)
問:為什么要感謝祖國?(黨和祖國就像媽媽一樣,哺育著少年兒童幸福成長,沒有祖國媽媽的培養(yǎng)、愛護,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怎樣報答祖國呢?齊讀第二句。這一句里把少年兒童比作什么?(小鳥)
“羽毛豐滿”是什么意思?(小鳥的羽毛長大,長全才能飛得高,飛得遠。本課的意思是:學好知識,掌握本領。)
小鳥的成長靠的是媽媽的哺育和自己刻苦地練習飛翔。少年兒童的成長靠什么?(靠祖國的培養(yǎng),更要靠自己的努力學習,增長知識,長大才能為祖國服務。)
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說一說你的理想是什么?怎樣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呢?
在請兩個學生讀第三小節(jié),讀出感激之情。
老師小結: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認真學好建設祖國的本領,長大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孩子們?yōu)楦惺艿缴畹拿篮?,為未來的理想而快樂。(板書:感受到生活的美好?/p>
4、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問:“快樂的時光”指什么?(六?一兒童節(jié))在這歡樂的節(jié)日里,少年兒童盡情地唱啊、跳啊,和老師一起度過這美好的時光。這一節(jié)更充分表達了少年兒童的快樂心情。
5、讓我們帶者快樂的心情再來讀一遍這篇課文
四、欣賞歌曲
今天學的這篇課文不僅是一首優(yōu)美的詩歌,還是一首好聽的歌曲。大家愿意聽嗎:
1、聽歌
2、跟唱
五、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快樂的學習了14個生字,快樂的讀了這篇優(yōu)美的課文,老師希望同學們生活的快樂,學習的快樂,每天都是快樂的節(jié)日。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認識角》教學設計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認識角》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能正確找出(指出)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來做角。
(2)操作活動中體驗感知角有大小。
(3)創(chuàng)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來制作一個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
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體驗理解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一些實物或圖形。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聽說二(5)班的同學們很聰明,老師邀請了手工小能手小明和小紅和大家一起做手工。不過小明和小紅有個條件,他們說只要你們能認真學好這節(jié)課的知識就和大家一起玩,你們同意嗎?好!讓我們請出他們吧(課件出示主題圖)
師:看,他們已經準備好一些物體了,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物體中有沒有我們認識過的圖形?(生說,師課件閃現)
師:這些物體上不但有我們認識過的圖形,還藏著我們數學王國的新朋友——“角”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角”。板書:認識角
二、聯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感受角
師:我們常用的三角板上有角嗎?請拿出你們的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個角,用手摸一摸,什么感覺。
(生活動,師指導示范)
師:同學們摸一摸尖尖的地方,是什么感覺?生:刺手。
師:同學們再摸摸角的兩邊是什么感覺?
生:平平的、直直的
師:再找找這張手工紙上的一個角,摸摸什么感覺?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明和小紅準備的這些物體的角藏在哪里?(課件出示三角形尺、紙工袋、鬧鐘)我們把它們請下來
(二)認識角各部分名稱
師:我們就把這個地方叫做角的“頂點”。
師:我們把這兩條平平的、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
師:(指其中一個角問)頂點在哪?邊在哪?通常我們會在角上做一個記號,從角的一條邊畫一條弧線畫到角的另一條邊。用這樣的符號表示這就是一個角(教師比畫)。
師:觀察這些角,你們能總結一下每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嗎?
學生匯報,師指導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全班一起說說好嗎?(教師板書)
邊
頂點
邊
(三)畫角
師:經過努力,我們知道了角是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的圖形,但是我們不僅要認識角的樣子,還要會把它繪畫出來。
師:(演示畫角)先畫頂點,然后從頂點起畫一條邊,再從頂點起往不同的方向再畫一條邊。
師:你們能在紙上畫出一個角嗎?
生:在紙上練習畫角。
(練一練)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幾個小朋友的作品。(評價生作品)
(四)找角
師:其實我們身邊有沒有角,看誰的眼睛最亮能在身邊發(fā)現角
師:你找的角在哪?給大家說說頂點在哪?邊在哪?(指名學生回答)
師:老師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角,請你們在欣賞的同時還可以和你的同座位小聲說說角在哪兒。
(五)辨角
師:請同學們來當裁判,是的用“√”表示。
生判斷并說出理由
師: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角,關鍵要看什么?
(有沒有一個頂點,2條直直的邊)
(六)數角
角其實是平面圖形中的一員,現在請大家數數下面的圖形中,各有幾個角,先給角做上記號,數一數,再填空。(想想做做第2題)
三、動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一)制作活動角,感受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師:拿出老師給你們的學具,請你做個角
師:你能指一指自己做出來的角的頂點和邊嗎?(生指)
師:現在看看你們的本領大不大?聽要求:能把你的角變得大一點嗎?再變大一點,再大一點。
(指名學生上臺操作)說說你是怎樣把角變大的?
生:我把角打開,角就變大了。
生:角的兩條邊叉開得越大,角就越大。
師:說得真好,(師演示)確實是這樣的。現在你們能把角變得小一點嗎?再小一點。(生操作)這次又是怎樣把角變小的?
生:把兩條邊合回來,角就變小了。
生:角的兩條邊叉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師:(演示)非常正確。
師:哦,(師邊演示邊說)原來角是有大有小的,兩條邊叉開得越大,角就越大。兩條邊叉開得越小,角就越小。知道這個重要知識,能比較這3個角的大小嗎?(課件出示第85頁的鐘面圖)一起說吧。
師:角的大小與邊長有關系嗎?猜一猜
師:我們不僅要學會猜想,還要學會驗證,請看紅角與藍角之爭。它們是怎么比的?
(課件演示邊長變長變短角不變)
小結:原來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與什么有關呢?(只與兩條邊的開口大小有關。)
四.拓展練習
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習很努力表現非常棒,小明和小紅來和大家一起做手工了,看看我們一起做什么吧
1.拿出一張紙,折出大小不同的角
2.準備一張三角形的紙,剪一刀后會剩下幾個角?
五:全科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能不能介紹一下你是怎么學會這些知識的?
六、板書設計
認識角
邊
頂點
邊
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開口越大角越大,開口越小角越小。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月亮灣》教案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月亮灣》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3.欣賞月亮灣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理解詞義。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欣賞月亮灣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直接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月亮灣》。
2.還記得在《月亮灣》中認識的詞語朋友嗎?誰來準確地叫出它們的名字?
(指名先讀村子、河水等詞,再讀美麗的清清的,最后讀短語)
師:瞧,有了這些美美的詞做修飾,村子河水朝霞笑聲農田小河就顯得更加生動具體了,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些詞
3.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覺得月亮灣是個怎樣的村子?(指名讀,板貼:美麗)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自然段
過渡:是呀,課文一開始就告訴了我們月亮灣是個美麗的村子。(出示第一小節(jié))讓我們一起來夸夸它!(齊讀)
師:讀得真響亮,真流利!
師:這段話告訴了我們月亮灣是個美麗的村子,而全文就是圍繞“月亮灣是個美麗的村子”來寫的。就像一個人有一顆心臟,一篇文章也有一個中心。如果一個句子能表明文章的中心,我們就稱這個句子叫作“中心句”。(板書:月亮灣美麗)
過渡:月亮灣是個美麗的地方,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月亮灣。請大家默讀第二三自然段,作者在介紹月亮灣時具體介紹了哪兩個地方的美景呢?(村子的前面,村子的后面)
過渡:月亮灣到底美在哪里呢?請小朋友輕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數一數這一段一共幾句話?(6句)想一想:文章寫了村前哪幾處地方的美麗景色?把你最喜歡的景物用橫線畫出來,再多讀幾遍。
2.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你最喜歡哪一處美景?
(1)第一句:村子的前面有一條月牙一樣的小河,河上有一座小橋。
月牙一樣的小河:你能告訴大家,這句話中把什么比作什么嗎?(把小河比作月牙)為什么這么比呢?小河和月牙有什么共同點呢?(都是彎彎的)(出示圖:你們看,月牙彎彎的,小河也是彎彎的,所以把它們聯系起來了)
這彎彎的月牙一樣的小河你覺得怎么樣?(美、可愛)作者在介紹村前的景色時,主要就是介紹了小河的景象(點出、板貼:小河)
小橋:月牙一樣的小河上還有一座石橋。這小橋是在小河的哪里?(點出、板貼:河上)評價:彎彎的小河加上古老的小橋,那是多美的情景??!誰來讀一讀?
我們一起來夸一夸這小河與小橋!
這是一條像月牙一樣彎彎的小河,真美呀!怪不得村子的名字就叫“月亮灣”。誰能用上“因為……所以……”來說說這個村子為什么叫“月亮灣”?
評價:說的真好。你很會思考!
(2)第二、三句:河水繞著村子緩緩地流著,一群群魚兒在河里游來游去。清清的河水倒映著小橋、綠樹和青山。
緩緩地:河水是怎樣流著的?(緩緩地)能不能給它換個詞?(慢慢地)
師:“緩”就是慢的意思,所以我們讀的時候要慢一點,誰來讀好這個詞?
師:繞:這里還有一個“繞”字,你讀懂了什么?(圍著)
師:在這緩緩流淌的小河里,你看到什么?(小魚)這里的“一群群”說明了什么?(魚多)
你們看(出示圖片)一群群可愛的小魚,穿梭水中,像自由自在的天使,游過來、游過去,多快活!能把這份快樂融入你的朗讀中嗎?讓我們一起來體會一下。
師:(出示圖片)看,清清的河水像鏡子一樣倒映著——(小橋、綠樹和青山)師:河水里有小橋、綠樹和青山的影子。這就叫做倒映。
師:多美的倒影!誰來讀好這一句?評:這多么像一幅美麗的畫卷呀!
過渡:老師這里還有一句話(出示兩句對比)你覺得哪句好?好在哪里?
出示“清清的”:是啊,清清的河水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干凈、透明!
誰能讀好這個詞?把它放入句子中誰來試試?我們一起來體會一樣河水的清澈、透明。(齊讀)
出示B、C兩句:這兩句話描寫的又是小河哪里的景色呢?(點出、板貼:河里)誰能把河里的美景讀好?
(3)第四、五句:河岸上長著許多桃樹。春天,樹上開滿了桃花,遠遠望去,像一片燦爛的朝霞。
美:你喜歡桃花的什么?你覺得桃花開的怎樣?(美)
你從哪感受到桃花的美?(像一片燦爛的朝霞)(朝霞圖):朝霞你們見過嗎?朝霞就是早晨天空的云霞被太陽染的通紅鮮亮,非常美麗。桃花就像燦爛的朝霞一樣美(桃花圖)
多:“像一片燦爛的朝霞”不僅說明桃花美,還說明桃花很多呢。還從哪里看出桃花多?(許多、開滿)
(桃花、朝霞對比圖)你們看,一大片一大片的桃花,遠遠望去,像一大片——(燦爛的朝霞)
誰能把這么美的桃花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
我們一起來美美的讀一讀。
你也能學著作者的樣子來填填這幾個比喻句嗎?
拓展練習:
出示:春天,農田里到處是金黃的油菜花,遠遠望去,像_________________
秋天,地上鋪滿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4)(4)第六句:過了橋,是一片綠油油的農田。
師:這句話里哪個詞用得特別好?“綠油油”是什么意思?(特別綠,綠得發(fā)亮)
師:綠油油這個詞用得很美!農田里的莊稼不僅長得好,而且顏色也很美呀!你還知道哪些像綠油油這樣表示顏色的詞呢?
小朋友的詞匯量真豐富,誰能來讀好農田顏色的美呢?放入句子中誰能讀好它?
誰來說說這句話寫了哪里的美景?(點出、板貼:農田)
(5)小結:
過渡:村前的每一處景物都是那樣美麗,現在讓我們把這些景物連起來讀讀,一邊讀一邊想象我們剛才看到的畫面。
師:作者在介紹村前的景色時,是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的。先向我們介紹了近處小河以及河上的石橋,接著具體寫了河水的清,然后描繪了河岸的桃樹,最后介紹了遠處的農田。以后我們在介紹一個地方的時候,也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這樣才能文章就更有條理了。
師:這么美的景色,誰已經能記住了?(出示填空)指名完成。齊讀。
3.學習第三自然
過渡:月亮灣不但村前美,村后的景色也十分迷人,聽老師來給你們介紹介紹吧!小朋友思考第三小節(jié)寫了村后哪里的景色?(山坡)
師:出示圖片;看看圖,你從“一片茶樹”體會到了什么?(多)
是啊,山坡上的茶樹可真多呀!采茶姑娘采著茶,心里快樂極了!你聽——
引讀:茶園里不時飄來——采茶姑娘(歡快的笑聲)誰來快樂的讀讀這個詞?
你看,她們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她們?yōu)槭裁磿@么高興?(風景美、生活越過越好)
師:是啊!正是月亮灣人民勤勞的雙手才把他們的村子建設得一天比一天美好。可見,月亮灣的人民對自己的家鄉(xiāng)充滿了熱愛之情!
讓我們一起分享她們的喜悅!齊讀第三小節(jié)。
三、總結全文
1、師:同學們,作者一開始就向我們總得概括了月亮灣的美麗,然后分別從村前和村后向我們具體介紹了它的美。在寫村前時,作者抓住小河與農田的景色進行描寫,在寫小河時,還具體寫了河上、河里與河岸的美景。而在寫到村后時,作者則用簡單的筆墨略寫了山坡上的景色。通過作者的介紹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月亮灣人民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正是這份熱愛使得月亮灣更加美麗。
2、讓我們帶著對月亮灣無比熱愛的感情來贊美一下這人間仙境吧?。ㄅ錁防首x課文)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齊讀,練習擴詞。
觀察字形,想辦法記憶。
2.范寫,提示注意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火字旁,撇為豎撇。
3.灣:左窄右寬,右部“亦”有所變化,中間變成兩豎宜寫得寬扁;下部的“弓”上收下放,其中兩折和一豎均略向左斜,以求斜中取正,使右部穩(wěn)定。
五、布置作業(yè)
1、把課文背誦給爸爸媽媽聽。
2、完成《習字冊》
3、想一想你家周圍美麗的景色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討論。
六、板書設計
3.月亮灣
↙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農田
家美麗
↖村后:山坡
草原的早晨 教學設計
草原的早晨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和背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認識5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草原的早餐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快樂。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朗讀和背誦課文。
2、通過看圖理解詞語,啟發(fā)想象,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美麗的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快樂。
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會按照由遠到近的順序觀察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3、學會本課的生字。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我們幾天來已隨春姑娘到過了許多美麗的地方,今天,我們還要去一個新地方。
2、師板書課題。
3、學習生字“原”
(1)讀一讀生字,教學“廠字頭”,與“廣字頭”有什么區(qū)別?
(2)怎樣記住字形?你會用“原”來組詞嗎?
(3)生描紅,仿寫。
4、簡介草原的有關資料。
二、初讀課文。
1、打開書看看,草原的早晨是什么樣的?
2、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3、生按要求自讀課文,老師巡視指導。
4、出示生字檢查自學效果。
5、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然后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再讀課文。
三、指導看圖。
1、小朋友已經把課文讀了幾遍,誰來說說,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2、(出示多媒體課件)你能按從近到遠的順序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四、教學生字。
1、這么的生字中,哪些是獨體字:(無、民)
2、看課后筆順表,自學它們的筆順。
3、“無”的反義詞什么?能為它們找朋友嗎?
4、讓學生質疑。
五、指導寫字。
1、師指導:
民:第三筆豎提不能分兩筆寫,最后一筆斜鉤寫得要有彈性,鉤要小,不能寫成豎彎鉤。
無:最后一筆豎彎鉤要寫在豎中線上。
2、師范寫,生描紅,臨寫。
教學后記:“牧民”兩個生字容易寫錯。初步了解草原。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快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磁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1)這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出示鋪滿新綠的草原醒來了。)
(2)誰醒來了?這里運用了什么手法?
(3)它什么時候醒來的?這說明了什么?
(4)草原醒來什么樣兒的?(出示圖片)
(5)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6)指導學生有感情讀第1自然段,讀出熱鬧的景象。
2、指名讀第2自然段。
(1)這段共有幾句話?
(2)第一句話寫了什么?這句話寫了羊兒怎么樣?從哪些詞可以看出?
(3)第二句話寫了什么?寫出了牧民怎么樣?
(4)誰能有感情地讀一讀呢?
3、師范讀第3自然段。
(1)一邊聽一邊想: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放錄音,牧羊姑娘的歌聲)聽,牧羊姑娘歌聲傳到了我們的耳里。
(3)(出示投影:的歌聲)誰說一說,這是什么樣的歌聲?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4、有感情朗讀全文。(自讀、指名讀、評議)
三、指導朗讀。
1、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線索。
時間線索:鞭聲響起草原醒來羊兒出圈群羊如云
空間線索:醒來的草原近處遠處
2、指導學生看多媒體課件或板書背誦。
3、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全班背。
板書設計:
5、草原的早晨
羊兒牧民
涌像白云奔跨唱歌追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誰的本領大》教案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誰的本領大》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學剩下生字“碰、巧”,能在田字格中正確、規(guī)范的書寫,能結合語境理解“正巧、強烈、得意、覺得、驚訝”等詞語的意思。并會有“覺得”說一句話。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之間對話時的神態(tài)動作,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本課著重訓練文中強烈語氣的句子,讓學生懂得這樣用法的好處。
3、讀懂寓言故事,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本領,要正確看待自己,看待別人。
教學重難點:
重點:1、認識本課學剩下生字“碰、巧”,,能在田字格中正確、規(guī)范的書寫。能結合語境理解“碰到、正巧、強烈、得意、覺得、驚訝”等詞語的意思。并會有“覺得”說一句話。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之間對話時的神態(tài)動作,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
難點:本課著重訓練文中的強烈語氣的句子(4處),讓學生懂得這樣用法的好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故事《誰的本領大》,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課文講了誰和誰比本領的事?
簡筆畫:太陽風(師邊畫邊說:瞧,他們來了)
2、風和太陽給我們帶來一些字詞朋友,想考考我們班的小朋友,誰會讀?
第一組:推掛脫催(你讀了發(fā)現這些都是表示什么的詞語呀?都是表示動作的詞)你真會讀詞語。
第二組:得意高興驚訝難受(讀的真好,這些詞又是表示什么呢?表示人心情的詞語,師述:在比本領的過程中,故事里人物的心情也在不斷的變化著呢?。?/p>
第三組:呼呼地吹得意地說高興地喊
裹得更緊走得快些熱得難受
強烈的光誰的本領孩子的外衣
(評價:你的輕聲讀的真好,點出所有的“de”,讀音相同,但是字不一樣,用的地方也不一樣哦。)
3、過渡:小朋友,通過剛才的考驗,我覺得你們讀準字詞的本領真大呀!誰來完成這個考驗!
出示:填空題:
課文講了風和太陽比本領的事,他們共比了()次。第一次比(),()的本領大。第二次比(),()誰的本領大。
根據學生回答,點出答案。
(點評:你真會讀書,對課文已經有課初步的了解,本領真大呀?。?/p>
二、精讀課文
(一)、領教太陽的本領
過渡:指著填空題,師述:為了比本領,太陽和風先后比了兩次,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第一次比本領吧!請小朋友自己小聲讀課文1—3段,想一想:他們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結果怎樣呢?
出示:第一段
1、風和太陽為什么要比本領呢?你能用書上的一句話來來告訴大家嗎?你還會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告訴大家嗎?
2、過渡:風和太陽都說自己的本領大,看來他們很有信心,正巧,前面來了一個孩子。你能給“正巧”換一個詞語嗎?
3、于是,他們就決定比本領,他們比什么呢?出示“誰能脫下那孩子的外衣,就算誰的本領大?!保ㄏ鄼C板書:脫下外衣)
出示:第二段
1、面對太陽的提議,風是怎么說的呢?指名說,相機出示:“那還不容易!”指名讀,評價:你把這個感嘆號讀的真到位??!
2、出示:那還不容易!
(比較句子)那很容易。
師:明明是容易,用上個不字,表達出了更容易的意思,誰還會學著說一說。
出示:那還不()。(簡單、厲害、)平時生活中好多話也可以這么說的。你說對了,你舉一反三的本領可真大?。?/p>
3、過渡:怎么比呢?風是怎么做的呢?齊讀:說著就“呼呼”地吹起來,誰知孩子將外衣裹得更緊了。
出示:誰知誰知是什么意思?(哪里知道),從誰知這個詞你體會到了什么?(這個結果讓風沒有想到。)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讀出風的出乎意料。(指導朗讀)
4、過渡:此刻,太陽又是怎樣說的呢?
出示:第三段
1、出示:“看我的吧!”指名讀,從這句話可以感受到這是位怎樣的太陽?(自信)我們一起來自信地讀一讀。
2、太陽真自信,它又是怎樣做的呢?指名回答,出示:說著便發(fā)出強烈的光。點出:強烈
師述:為了取得勝利,太陽使出了看家本領,強烈的光又是怎樣的光呢?小朋友,你在什么季節(jié),什么時候感受到了強烈的光?那孩子有什么反應?
4、師述:說的真好,第一次比賽,太陽的本領大,我們獎給他一朵大紅花!
5、讓我們一起來分角色讀一讀吧?。ǔ鍪?-3段,師生分角色讀1—3段)
(二)領教風的本領
1、過渡:贏過一次的太陽,非常得意,第二天,風和太陽又碰到了一起,他對風說些什么呢?出示第4段,引讀,指導讀,讀出得意。
2、風和太陽要進行第二次比本領了,他們比什么呢?怎么比的呢?比的結果怎樣呢?請小朋友學學剛才的學習方法拿起課文自己讀一讀,想一想,在課文中找一找?!編煶鍪荆?-8段】
出示:第五段,
1、師:第二次,他們比什么呢?(板書:讓船走快)齊讀。
2、師:他們是怎么比的呢?太陽是怎么說的?
出示:第六段,
1、出示“這有什么難的!”,“這”是指什么事?
2、太陽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回答。引讀,“于是,它又發(fā)出強烈的光,想催船夫用力搖船?!?指導朗讀)
3、這下有沒有如太陽所愿呢?指名回答,齊讀??墒牵柟庠綇姡蛟绞菬岬秒y受,他哪兒再有力氣搖船呢!
4、點出:越,越(它越是努力,結果越是和它相反)
5、師:對呀,船夫怎么搖得動船呢?請把船夫的那種難受,無力,讀出來。
6、師:在第二次比賽中,一旁的風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第七段
1、當風吹起來的時候,船夫又是怎樣表現的呢?指名讀,指導讀出“高興”。
2、找一位學生扮演船夫,師:請問您老人家,剛才還熱得難受呢,現在怎么那么高興???
師:那你也能像船夫那樣高興的喊一喊嘛?(指導朗讀)
3、師引讀:船夫掛起了帆,只見風推著帆,帆帶著船,像箭一樣飛快地前進?!跋窦粯印蹦阕x出了什么?這里把什么比做什么。
看課件,理解“像箭一樣”,我們也來讀一讀,指名讀。(聽了你的朗讀,感覺船開的真快?。?/p>
4、這次比賽,結果是什么呢?誰的本領大?貼畫大紅花。
出示第八段
1、師述:太陽成了風的手下敗將,會怎么說呢?指名讀
2、點出“驚訝”,驚訝是什么意思?誰來驚訝地說一說。
3、第二次比本領中,風的本領大,我們也來分角色讀一讀風和太陽第二次比本領。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4、出示:“你的本領也不小哇!”你從這句話中讀出誰地本領不小?再來讀讀這句話,你還讀出了誰的本領同樣不小哇?你從哪個字讀出來的?
4、點出:也“也”告訴我們風和太陽的本領都不小。他們各有各的本領。(相機板書:各有各的本領)
三、明白道理
1、小結:(指板書)一開始,太陽和風都說自己的本領大。第一次,太陽發(fā)出了強烈的光,使孩子熱得脫下了外衣;第二次,風“呼呼”地吹來,讓船快速前進。同學們,學了這個故事,你覺得誰的本領大呢?(指名說)
是呀,它們都各有各的本領,但千萬不要驕傲呀!讓我們再來讀一讀第八自然段。(齊讀)
2、你能用上“覺得”說一句話嗎?
出示:(1)那孩子覺得熱極了,就把外衣脫了下來。
(2)我覺得自己包的餃子特別好吃。
誰來填:
(3)春天來了,春風吹在我身上,覺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我生病了,我覺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布置作業(yè)
1、去收集一下,風和本領還有什么本領呢?
2、以《風和太陽的第三次見面》為題,想象編故事。
小學語文二年級片段教案:激活學生的心——《草原的早晨》片斷賞析
教學片段
師:小朋友都讀得很流利,老師也想來讀一讀。在老師讀的時候,小朋友可以閉上眼睛,一邊聽老師讀課文,一邊想像:你好像看到草原上的什么?
(配上悠揚的音樂,師深情地朗讀,生閉上眼睛欣賞,想像。讀完——)
生:我好像看到草原上羊兒在跑。
生:我好像看見牧羊人在唱歌。
(老師在旁邊一邊以鼓勵的眼光看著學生說,一邊點頭微笑。學生受到鼓勵就說得更有勁了。)
生:我好像自己也來到了大草原……
師:小朋友的想像真豐富。那么真正的大草原是不是和我們想像的畫面一樣美麗呢?
(看根據課文內容剪輯的草原風光片段。)
畫面上風景優(yōu)美,牛羊成群,牧羊人歌聲繚繞,學生看了紛紛驚嘆不已。
師:小朋友,你覺得草原怎么樣啊?
(學生各抒己見。)
生:草原真大??!
師:你說得真準。確實,草原很大,老師要把你這個“大”字寫在黑板上。讓大家向你學習。
(學生深受鼓勵,熱情高漲,爭著舉手說。)
生:我想送給草原一個字,那就是“美”!
師:你說得真精彩,老師要用彩色粉筆把這個“美”字寫出來。
生:草原看上去非常舒服!
師:你的詞匯真豐富,老師要把“舒服”介紹給大家。
生:草原非常的遼闊。
師:老師很佩服你,送給了草原一個非常合適的詞。我要把這個詞語寫在中間,讓大家都能看見。
生:草原上的牛羊真可愛!
師:你說得真好,老師覺得你和草原一樣可愛,所以老師要把這個“可愛”寫得大大的。
(學生很開心地笑了,意猶未盡,恨不得站起來搶著說。)
評析
這是一堂氣氛熱烈的語文課,本片段所記錄的是達到了高潮時的情形。本來,草原對于江南水鄉(xiāng)的學生來說是相當陌生的,教學時,教師普遍感到要讓學生感悟到草原之美,并進一步把感受到的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是十分困難的,往往會出現教師反復引導,學生反應冷淡的冷清局面。
本片段中,學生的心處于被激活的狀態(tài),課堂氣氛極為熱烈,教師是怎樣巧妙地化解難點,激活學生的呢?
一、在引導感知上下足工夫。
上課時,教師先讓學生在老師的配樂朗讀中無拘無束地想像草原景象,再讓學生欣賞一段優(yōu)美的草原風光片。這兩次感知,一虛一實,前者為學生提供了自由廣闊的想像空間,讓學生通過傾聽教師的誦讀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每個學生都可以產生建立在自己已有經驗之上的獨特感受;后者給學生提供了真正的草原圖景,豐富了學生的表象,彌補了因地域差異、經驗缺乏而可能造成的學生想像的缺憾。這樣虛實結合,兩次感知,層次分明,幫助學生自己用心參與,逐步構建起草原的概念,因而感觸是深刻的。
二、靈活的板書激起了學生表達的欲望。
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學生能夠用準確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了,教師正是捕捉了這一點,將學生發(fā)言時運用的準確優(yōu)美的語言一一寫在黑板上,書寫時還加上了簡潔而又富有激勵性的話語。這樣做,將學生的語言當作了課堂評價的資源,一方面使發(fā)言者得到充分肯定而深受鼓舞,一方面又激起了其他學生的競爭熱情。全班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同時,板書的語言也是一種示范,能更充分地發(fā)揮師生交流的作用,又避免了小學生發(fā)言易重復的問題。于是,我們看到了一個個獨特的詞語從學生的口中迸發(fā)出來。
本教學片段中,學生的心始終處于被激活的狀態(tài),因而,課堂教學的推進就有了不竭的動力。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蠶姑娘》復習教案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蠶姑娘》復習教案
一、復習導入
1.詞語闖關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蠶的什么情況?(生長情況)
二、細讀課文(第1段)
過渡:你知道蠶姑娘是在什么時候,從哪里來的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小結:讀了這一自然段,我們知道蠶是在春天里天氣暖洋洋時從蠶卵里鉆出來的。
(3)齊讀第1自然段。
三、細讀課文2-5自然段
過度:從蠶卵里鉆出來的蠶姑娘是怎樣生長變化的呢?讓我們先來看課文的2-5自然段
1.第2自然段。
(1)指名讀。
(2)剛從蠶卵里鉆出來的蠶姑娘是什么樣子?(板書:又黑又小)(出示圖片,直觀觀察,感受)
(3)從蠶卵里鉆出來的又黑又小的蠶姑娘進行了哪些活動?(圈出表示活動或變化的詞:吃、睡、脫、醒、變成)
板書:又黑又小
師:脫下黑衣裳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指蛻皮)
(4)運用圖片理解下列詞語:
桑葉蠶床黃姑娘
(5)小結,朗讀:讀了第2自然段,我們知道了蠶在生長中開始階段的情況,讓我們覺得很新奇,很有趣,我們一起來朗讀這一段。
(6)引導學生把蠶姑娘在第一階段的生長情況介紹給大家。
2.第3自然段。
過渡:脫下黑衣裳后的蠶姑娘是什么樣子的呢?它又在進行了哪些活動?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
(1)指名讀后回答上述問題。(板書;又黃又瘦)
(2)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在語句的建構上有什么異同?(。。。)這反映了什么情況?(反映了蠶姑娘在不斷生長)還有什么詞語換了?(“就”換成“又”)誰能說說“就”和“又”表示的不同意思?(。。。)對,這里用“又”表示第二次蠶眠的情況,是恰當的。
(3)小結朗讀:這是蠶姑娘第二次睡眠蛻皮的情況。齊讀第3自然段,注意詞語換用的情況。
(4)指名根據板書介紹蠶姑娘第二次睡眠和蛻皮的情況。
3.第4、5自然段。
過渡:蠶姑娘第三、第四次睡眠和蛻皮情況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課文的4、5兩段。
(1)指名讀。
(2)這兩個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誰能說說哪些語句不同?(。。。)這反映了蠶姑娘不斷地長大了。
(3)板書:又白又嫩又白又胖
(4)齊讀第4、5自然段,注意詞語換用情況。
(5)指名根據板書介紹蠶姑娘第四次睡眠和蛻皮的情況。
四、指導背誦2-5段
1.看提示(課件)背誦第2、3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______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______衣裳。醒了,醒了,變成______姑娘。
2.看提示背誦第4、5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又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醒了,醒了,從此一天天發(fā)()。
五、細讀課文(第6、7自然段),
1.第6自然段。
(1)睡了四回的蠶姑娘,是不是繼續(xù)睡呢?它究竟要干什么了呢?
(2)指名朗讀,然后指名回答上面的問題。
(3)理解“蠶山”,“新的房”(出示圖片,加以理解)
(4)這段里為什么不寫“醒了,醒了”,要寫“成了,成了”?
(蠶沒有再睡,就不能說“醒了”;蠶結繭子好比蓋新房,繭子結成,好比新房蓋成,所以要寫“成了”)“成了,成了,繭子真漂亮?!边@句要怎樣讀?(要讀出喜悅的語氣來)請你把這句讀一下。(學生讀)
(5)小結:讀了這一自然段,我們知道了蠶吐絲結繭前后的情況。(板書:吐絲結繭)
(6)齊讀第6自然段。
2.第7自然段。
(1)指名讀。
(2)繭子里面的“蠶姑娘”稱做什么?自答:繭子里的“蠶”稱做蠶蛹。(板書:蛹)為什么寫它“一聲也不響”,不寫“一動也不動”?(繭子里的蛹是慢慢在變化,逐漸長出兩對翅膀來,所以不能寫“一動也不動”)
(3)“繭子開了窗”是什么意思?
蠶蛹長出翅膀,成為蠶蛾(板書:蛾),蠶蛾咬破繭壁飛出來就是開天窗的意思。
(4)看23頁上第三幅圖,想一想:兩個蠶蛾在干什么?(蠶蛾在產卵)提示:蠶蛾產卵后死去,第二年春天,蠶卵又能孵出小蠶來,又開始新一輪的生長過程。
(5)齊讀第7自然段。
六、觀看錄像,加深了解
1.我們已經在文字中了解了蠶的生長過程,你想不想看一看真實的蠶的生長過程?
2.播放蠶的生長的錄像,讓學生加深理解。
七、總結課文,激發(fā)情感
1.根據板書內容說說蠶的生長過程。
2.填空練習,概括課文。
從_____里鉆出來的的蠶姑娘又_____又_____,一共睡了_____次,每次醒來都變了樣,第一次變得又_____又_____;第二次變得又_____又_____;第三次變得又_____又_____;第四次身體一天天_____。它吐_____結_____,最后_____開了窗,飛出了_____姑娘。
3.齊讀完成填空后的這段話。
4.小朋友,學習了蠶姑娘這篇課文,你還想了解蠶姑娘或者是其他昆蟲的生長情況嗎?你可以到網上去查詢資料,或者閱讀有關昆蟲書籍,你會得到更多收獲。
八、指導寫字
小學語文一年級:《草原的早晨》教學設計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一年級:《草原的早晨》教學設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激趣導入
1.設計情境,揭示課題。
點擊交通工具:網絡大巴
2.教師激趣:老師在網上為小朋友們預購了門票,(點擊:門票)門票上的這些生字你認識嗎?(復習課文生字,指名讀,齊讀)
3.現在就讓我們坐上網絡大巴跟隨春姑娘的腳步去看看草原的早晨。
二、細讀課文,感悟美景
1.來到了大草原,你最想看到些什么,聽到些什么呢?(學生想像)
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學生輕聲讀課文)
2.把你最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3.小朋友在讀課文時有沒有遇到不懂的問題呢?(帶著問題學課文)
4.學習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讀。⑵相機出示課文圖片、文字。
⑶你們看,春姑娘來到了草原,草原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⑷小草長出來了,草原上又變綠了,而且草原上到處都是綠色,這真是什么樣的草原?(點擊“鋪滿新綠”,學生齊讀)小草長出來了,草原上的牛啊、馬啊、羊啊又可以吃到鮮嫩的草了,牧民也開始忙碌起來。天剛蒙蒙亮,人們還在睡夢中時,遠處傳來響亮的聲音,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鞭聲)是誰這么早抽響了鞭聲?(牧民)
⑸指導朗讀第一句。
⑹隨著這鞭聲的響起,寧靜的草原一下子熱鬧起來,此時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學生展開想象,并回答)
⑺寧靜的大草原已不在睡夢之中,鋪滿新綠的草原怎樣?(醒來了)
⑻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運用多媒體課件構建形、聲、像、文同步的動態(tài)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隨畫入境,在形象視覺的感應中,學生對于“鞭聲打破黎明的寧靜”、“鋪滿新綠”、“草原醒來”這幾個詞句,就能輕松地理解了。]
5.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看課文錄像,再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⑵理解第一句。
“一只羊”和“一只只羊”有什么不同?從“涌出”這個詞你知道了什么?(點擊“涌出”)
⑶牧民們是怎樣放羊的呢?(生回答,師點擊:跨上、追趕)
⑷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教學中運用圖片錄像,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再抓住“涌出”、“跨上”、“追趕”這幾個動態(tài)詞語,這樣在學生頭腦中形成鮮活的畫面,讓學生在朗讀中細細品味,仿佛自己騎上駿馬,奔馳在大草原上。]
6.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出示課文插圖投影)在大草原上,放眼看遠處,你看到了什么?(一群群羊兒就像藍天下的白云在飄動)
⑵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歌曲《草原英雄小姐妹》)
⑶說說這是什么樣的歌聲?
⑷這么美、這么響亮的歌聲被風吹著,傳到很遠的地方,連天上的白云都能聽到!書上用了一個詞,是什么?(生回答,師點擊:回蕩)
⑸我相信,這么美的歌聲,一定會深深地印在大家的腦海中,讓我們放聲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在講解“回蕩”一詞時,通過讀書,通過欣賞歌曲,引導學生想像當時的情境去“意會”。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歌曲情境中,自主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理解了詞語,豐富了情感,拓寬了詞匯。這樣把形象感知多方積累,讀中感悟,及時遷移,作為學習的基本途徑,通過多媒體軟件導學,不僅讓師生在合作學習活動中真正動起來,還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視覺和信息的接收量,達到優(yōu)勢互補,智慧共享。]
三、總結課文,升華情感
1.春姑娘已經帶我們游玩了大草原,此時你心里最想對大草原說些什么?
2.用喜愛之情集體朗讀課文。
四、合作交流,拓展延伸
1.春姑娘就要走了,她還要走進農村,走進城市,走進校園……你們準備送什么禮物給春姑娘留作紀念?(學生回答,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2.(再播放音樂)學生上臺合作一幅畫,這幅畫的名字就叫《草原的早晨》。
3.集體評議。
[讓學生的學習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性是教學的目的,在總結課文之后,讓學生思考準備送什么禮物給春姑娘留作紀念,并讓學生合作一幅畫《草原的早晨》,這樣在閱讀教學的同時,注重提高學生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合作交往能力,把課堂進一步推向高潮。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秋游》教案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秋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秋游》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圖文對照細讀課文,并通過想象,抓住重點詞語反復品味朗讀,從而體會秋天的美麗,體會孩子們面對秋天美麗變化的天空和色彩斑斕的田野盡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情感與態(tài)度: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學會抓住景物的特征,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秋風起了,秋天到了,在這金風送爽,天朗氣清的季節(jié)里,你們最想干什么呀?生:秋游!
二、授新
(一)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復習詞語,指名讀,齊讀。
2、糾正錯誤筆順,老師板書,學生臨摹。
過渡:讀對了詞語,記住了生字,現在就跟著老師一起到郊外去游玩吧!
3、自讀課文2、3自然段,讀后想想,你喜歡秋天的什么?并說說為什么?
預設:
(1)白云:
各種形式朗讀。
指導朗讀,讀出白云的神奇。
(2)藍天:
理解“一望無邊”
讀出一望無邊的感覺,指名讀,比賽讀,齊讀。
(3)展開想像,仿照課文的樣子說說千姿百態(tài)的白云。
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朵朵白云有時像-----,有時像------。
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4)農田:
指導說話:農田里,稻子黃了,像--------,高粱紅了,像--------,棉花白了,像--------。
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5)你還從哪里能感受到秋天的腳步?
果園里:仿照課文第3自然段夸夸秋天的果園。
花園里:花園里的菊花怎么樣?描述一下。
樹林里:楓樹和銀杏樹的葉子變化。
(6)秋天的美無處不在,跟著音樂欣賞秋景。
(7)小朋友們在這樣美好的秋天里去郊外玩耍,他們都在干什么呢?仔細讀讀第4自然段,找出相關語句。
指導讀好三個“有的”。
還從哪些句子能看出孩子們的開心。
“笑著喊著”,想像他們會喊些什么?
(8)在這個美好的秋天里,同學們想對秋姑娘說些什么?三、總結,升華主題。
唱《秋游,》欣賞自己秋游的照片。
四、作業(yè):在校園里尋找秋天的蹤跡,和同學說一說。
板書設計:
秋游
白云千變萬化
藍天一望無邊
農田五谷豐登
小朋友無比開心
草原的早晨 教案教學設計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所以大多數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那怎樣寫才能有一份高質量教案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草原的早晨 教案教學設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草原的早晨》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會按由遠到近的順序觀察圖畫,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歡樂。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春天大草原美的風光。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計算機。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展示多媒體課件,引出課題
1.伴隨著悠揚的草原樂曲,播放圖片。配合課文內容的大草原的美景:藍天白云、滿眼綠色、牛羊成群、野花盛開……
2.請學生談一談自己印象最深的美景。
3.草原上的音樂悅耳動聽,草原上的景色更是美麗迷人。想去看看嗎?
二、引導看圖,教學部分生字詞
1.看圖聽配樂朗誦。
邊聽邊思考:
(1)從圖上看,你覺得草原怎么樣?從哪兒看出它們很美,很大?
(2)圖上有什么?
(3)牧民們在干什么?
(4)羊兒怎么樣?
2.討論上述思考題,相機進行詞語教學
無邊:形容很大,沒有邊際。(看圖理解)
鋪滿:看圖理解。
牧民:專門從事放牧的人。
三、自讀課文
1.要求:碰到不認識的字多拼讀幾遍,把難讀的句子畫下來,多練幾遍,一直到讀通順為止。
2.檢查自讀情況。
(1)卡片抽讀。小朋友,你認為那些詞語容易讀錯需要提醒大家的嗎?請你來當一下小老師帶領大家讀一讀,好嗎?
(2)指名試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3)領讀幾個長句子。提醒學生注意停頓的地方。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教師范讀。學生一邊聽老師讀課文,一邊想象。
2.學生自由說好象看到了什么?
3.學生讀第一段課文:請小朋友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把第一自然段讀一讀,比一比誰讀的草原最美!
4.指名讀,其余的同學做評委。
5.指導讀好“鋪滿新綠”。讓學生用畫筆畫出“鋪滿新綠”的畫面,再讀。
6.充分誦讀第一自然段。
五、自學生字,指導書寫
“處、遠”是做下包右上的字。教學“處”的偏旁“夂”,為“折文”。“原”是左上包右下的字。
引導著重分析田字格里的字,要求把結構寫勻稱。
六、布置作業(yè)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強調讀準“民”、“處”)
2、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讀后說說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2、播放圖片,學生觀察“羊兒”和“牧民”心情如何。(歡快,高興)
3、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詞最能表現出“羊兒”和“牧民”的歡快,用不同的標記標出。
4、學生說,師板書。
羊兒涌出
牧民跨上追趕
5、觀看圖片,理解“無邊”的意思。
6、指導朗讀。抓住重點詞語讀出草原的熱鬧廣闊,牧羊人的愉快心情,羊兒的歡快活潑。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過渡:羊兒越跑越遠,遠遠望去,草原的早晨是什么樣的呢?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想象,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遠處有什么?(板書:像白云)課文中把沿兒比成了什么?課文中的“飄動”是什么意思?
3、多媒體播放《草原牧歌》。誰說說這是怎樣的歌曲。聽了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這么美的歌聲被風吹著,傳到很遠的地方去,連天上的白云都能聽得到呢!書上有個詞叫……(板書:回蕩)
5、指導讀書,比一比,看誰的讀書聲像牧羊人的歌聲那么美,那么響亮。
四、總結課文,指導背誦
1、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2、指導背誦。
五、播放音樂,學生盡情表演
學生聽著蒙古樂曲,有的翩翩起舞,有的表現揚鞭催馬,有的表現駿馬飛奔,有的表現河邊遛馬,有的表現牧羊人放羊……按自己的想象盡情地創(chuàng)造。
六、拓展練習
嘗試說一說《學校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