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蛋白質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19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每次教學前有自己的事先計劃,作為高中教師就要早早地準備好適合的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期間跟著互動起來,減輕高中教師們在教學時的教學壓力。高中教案的內容要寫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生物學案 編號06 上課日期2007\09\19
課題 第2章第二節(jié)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姓名班級
學習目標?。?、說明氨基酸的結構特點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病⒏攀龅鞍踪|的結構和功能
學習重點 1、氨基酸的結構特點及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導學誘思
1._______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在生物體中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共有約_______種。
2.氨基酸的分子結構通式是______________,在結構上具有的特點是: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_______(-NH2)和一個_______(),并且都有一個_______和_______連接在同一個_______上。各種氨基酸之間的區(qū)別在于_______的不同。
3.人體中的必需氨基酸有_______種,非必需氨基酸有_______種。
4.氨基酸分子互相結合的方式是:一個氨基酸分子的_______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_______相連接,同時脫去一分子的_______,這種結合方式叫做_______。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______________)叫做_______。有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_______。
5.有多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含有多個_______的化合物,叫做_______。多肽通常呈鏈狀結構,叫做_______。肽鏈能_______、_______,形成有一定_______的蛋白質分子。
6.蛋白質種類繁多的原因:在細胞內,每種氨基酸的數目_______,氨基酸形成多肽鏈時,不同種類氨基酸的_______千變萬化,多肽鏈的_______、_______方式及其形成的_______千差萬別,因此蛋白質分子的_______是極其多樣的。
7.蛋白質的功能:許多蛋白質是構成______________的重要物質,稱為_______;細胞內的化學反應離不開_______的催化,絕大多數酶是_______;有些蛋白質具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如血紅蛋白能運輸_______);有些蛋白質起_______作用,能夠調節(jié)_______;有些蛋白質有_______功能(如人體內的_______是蛋白質,可以幫助人體抵御病菌和病毒等抗原的傷害。)
可以說,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_______,_______是生命活動的_____________
典例分析
1.下列哪項不是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
A.B.
C.D.
2.血紅蛋白分子中含574個氨基酸,4條肽鏈。在形成此蛋白質分子時,脫下的水分子數和形成的肽鍵數目分別是
A.574和573B.573和573C.570和573D.570和570
3.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形成二肽,脫去一分子水。這個水分子中氫來自
A.羧基(-COOH)B.氨基(-NH2)
C.連在碳原子上的氫D.氨基和羧基
4.下列能正確表示蛋白質分子由簡到繁的結構層次的一組是
①氨基酸②C、H、O、N等化學元素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結合④多肽⑤肽鏈⑥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的蛋白質分子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①③④⑤⑥
課堂練習
1.某一條肽鏈中共有151個肽鍵,則此多肽鏈含有—COOH和—NH2的數目至少是
A.152和152B.151和151C.1和1D.2和2
2.生物體內的蛋白質千差萬別,其原因不可能是
A.組成肽鍵的化學元素不同B.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和數量不同
C.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不同D.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
3.蛋白質和多肽的主要區(qū)別是
A.蛋白質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B.蛋白質的氨基酸比多肽多
C.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比多肽大D.蛋白質能水解成多種氨基酸
4.在下列分子中,有的是氨基酸,有的不是。請認真分析后回答:[節(jié)日祝福網 wwW.zR120.COm]
(1)以上5種化合物中屬于氨基酸的是,這些氨基酸間的差別是。
(2)以上全部的氨基酸可通過的方式生成。如果①中的羧基與⑤中的氨基縮合,生成物的分子式為。這個生成物中含有氨基個,羧基個。此生成物可用試劑鑒定。
擴展閱讀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教學設計
教案課件是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大家應該在準備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使接下來的工作更加有序!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教學設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
廣州市天河區(qū)教育局教研室王玉龍 廣州市第89中學樊嗣鴻白云龍
(一)教學目標
1.說明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2.概述蛋白質的化學結構和空間結構及其特性。
3.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體現者。
4.領悟蛋白質的各種生理功能與結構的關系,理解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5.關注蛋白質研究的新進展。
6.能感悟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2)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2.教學難點
(1)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2)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三)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說明
教師課前準備:
1.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蛋白質的誕生等關于首次蛋白質人工合成的生物學史資料。
2.氨基酸的結構式、兩個氨基酸的連接方式、肽鏈的形成和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等多媒體課件。
課前溫故:
1.在組成植物體的化學元素中,質量分數最多的是()
A.氧元素B.碳元素C.氫元素D.氮元素
2.構成動物體的主要元素有()
A.C、H、O、P、SB.C、H、O、N
C.N、P、K、MgD.C、O、H、P、S、Mn
導入新課:
教師讓學生閱讀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蛋白質的誕生等關于首次蛋白質人工合成的生物學史資料,提出問題:
1.蛋白質是由什么裝配而成的?怎么裝配?
2.胰島素的結構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功能?
學生討論,總結要點。
學生邊閱讀教材內容,教師邊追問:
1.氨基酸是什么樣的化合物?
2.蛋白質能直接吸收嗎?怎樣才能被人體吸收?
3.氨基酸的種類約有多少種?課本P20的4種氨基酸有什么共有特點?試寫出其結構通式。
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在銀幕顯示檢測題:下列哪個不是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
答案:D
聯系生活:
1.阜陽奶粉事件。
2.市場商品氨基酸口服液配方解讀。
教師繼續(xù)追問:
1.什么叫脫水縮合?什么叫肽鍵?什么叫多肽?什么叫肽鏈?
2.氨基酸怎樣形成多肽?多肽又怎樣形成蛋白質?
3.n個氨基酸形成一條肽鏈時,脫掉幾個水分子?形成幾個肽鍵?如果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呢?
4.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每個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a,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質的分子量是多少呢?
學生討論回答,師生共同總結:
(教師可播放多媒體課件:演示氨基酸的結構式、兩個氨基酸的連接方式、肽鏈的形成和蛋白質的空間結構)
A.氨基酸:(1)每個氨基酸分子都具有中心碳原子,至少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該碳原子上。注意理解至少的含義,比如當R基含有氨基或羧基時,這個氨基酸分子就不只有一個氨基和羧基了,同時還要注意氨基酸分子中都有一個氨基和羧基直接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2)不同的氨基酸分子具有不同的R基,細胞內構成蛋白質的大約20種氨基酸,在結構上的主要區(qū)別就是R基結構的不同。
B.二肽:(1)由兩個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而成,失去水分子中的氫分別來自羧基和氨基。
(2)二肽化合物中,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那個鍵(CONH)叫肽鍵。
C.多肽:(1)由多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含有多個肽鍵的化合物,因其呈鏈狀,也稱肽鏈。
(2)注意區(qū)分肽、肽鍵和肽鏈:肽鍵是肽的連接結構,而肽鏈是多肽的空間結構。
(3)氨基酸間脫水縮合時,原來的氨基和羧基已不存在,形成的化合物即多肽的一端只有一個氨基,另一端只有一個羧基(不計R基上的氨基和羧基數)。所以對于一條多肽來說,至少應有的氨基和羧基數都是一個。
(4)若有n個氨基酸分子縮合成m條肽鏈,則可形成(n-m)個肽鍵,脫去(n-m)個水分子,至少有NH2和COOH各m個。
(5)蛋白質分子可以含有一條或m條肽鏈,肽鏈通過化學鍵(不是肽鍵)互相連接,具有不同的空間結構。
(6)關于蛋白質分子量的計算: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每個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a,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質的分子量為:
n?a-(n-m)?18(其中n-m為失去的水分子數,18為水的分子量)
(教師要總結強調:氨字和羧字的寫法;氨基和羧基的書寫都要有一個游離鍵:即NH2、COOH;肽鍵的寫法一定要有兩邊的游離鍵。)
銀幕顯示檢測題:組成生物體某蛋白質的12種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128,一條含有100個肽鍵的多肽鏈的分子量為()
A.12928B.11128C.12800D.11000
答案:B
師生共同概括:
教師講述:
蛋白質結構復雜,種類多,據估計,生物界的蛋白質種類多達1010~1012種,生物體內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是怎樣構成種類如此眾多的蛋白質呢?出示下表:
表:幾種蛋白質的分子組成
蛋白質分子
氨基酸數目
相對分子質量
人胰島素
51
5700
牛胰蛋白酶
223
約2500
人血紅蛋白
574
64500
免疫球蛋白
660
約73000
1.從表中可得到什么結論?
2.氨基酸數目相同,能形成相同的蛋白質分子嗎?種類又相同呢?
學生討論,分析,總結:
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①氨基酸數目不同
②氨基酸排列順序不同
③多肽鏈盤曲、折疊方式不同
④形成的空間結構不同
教師追問:
從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能推測它們的功能嗎?
學生看課本P23,討論、歸納,并填下表:
功能
舉例
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結構的重要物質
結構蛋白(羽毛、肌肉、頭發(fā)等主要是蛋白質)
催化作用
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胃蛋白酶)
運輸載體功能
血紅蛋白、脂蛋白
信息傳遞、調節(jié)機體的生命活動
胰島素
免疫功能
抗體
師生共同總結:
蛋白質結構不同,在細胞中承擔的功能就不同。蛋白質分子結構的多樣性決定了其功能的多樣性。
只有當蛋白質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時,才能表現出生物活性。
問:蛋白質什么時候會失去生物活性?失去了還能恢復嗎?
引出: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如要了解更多有關蛋白質最新研究的方向和成果,可看課本P25的科學前沿。
小結,并完成課本P24一、二。教師點評。
學生回去思考:
假如有一個外星球的高智慧生命來到地球做客,你該如何為這位貴賓準備營養(yǎng)豐富的飯食?
選取的背景材料能讓學生初步認識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蛋白質的形成過程。
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讓學生嘗試從資料中獲取相應知識。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概括思維能力,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學生自主討論學習的形式,有利于學習的深入,在學生自學時,教師注意指導學習方法。通過檢測,及時反饋,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關注熱點、關注社會,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會利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問題。
需說明必需含義為必吃,非必需指不吃也可以,并不是指機體生命活動中不必需的,這12種非必需氨基酸在生命活動中仍然是必需的。
總結的內容可以用投影來展示。關于蛋白質分子量的計算,學生不易掌握,可通過實際應用解決。
引導學生歸納知識的內在聯系。
表格是隱含信息的好材料,嘗試讓學生通過表格自主分析綜合,提取信息。
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觀點
可加深學生對蛋白質的理解和興趣。
鞏固記憶,內化整合。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材分析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材分析
一、教材
本課是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2章第2節(jié)內容,參考課時為1課時。本課包含氨基酸及其種類、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多樣性、蛋白質的功能等內容,側重讓學生了解蛋白質的組成、結構和功能的多樣性,及其能夠成為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的原因。教科書沒有直接給出氨基酸的結構通式,而是讓學生觀察4種氨基酸的結構,通過思考與討論,找出氨基酸結構的共同特點,加深對氨基酸結構的理解。這種讓學生通過主動探究得出結論的呈現方式,落實了探究性學習課程理念。關于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多樣性,教材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讓學生在獲取形象、豐富的信息內容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茖W史話和科學前沿分別介紹了相關領域的重大科研成果,讓學生在了解與蛋白質研究有關的科學史和前沿進展的同時,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此學習本課,具有重要意義。
下面分析我的教學對象。
二、學情
學生通過前面章節(jié)的學習對于組成細胞的化合物已經有了一定認識,知道蛋白質是組成細胞的重要化合物,了解蛋白質的檢測方法。在這一前提下學習本課內容可以做到深入淺出,層層深入。高一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的學習已經有了初中階段的基礎,初步掌握生物學科學習的方法,認同生物結構決定功能的基本理念。
基于以上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對于教學目標多元化的要求,我將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說明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2.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提升科學探究能力。
1.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2.關注蛋白質研究的新進展。
四、教學重難點
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五、教學方法
在探究氨基酸結構通式的過程中采用講授法、討論法與游戲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明確氨基酸結構通式;在講解氨基酸脫水縮合最終形成蛋白質的過程中采用講授法、探究法等,總結歸納氨基酸相關計算;在講解蛋白質結構與功能多樣性的過程中采用討論法、合作學習法等,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同結構決定功能的觀點。
接下來,我重點講解我的教學過程。
六、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在此環(huán)節(jié),通過提問檢測蛋白質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生物組織中蛋白質含量、哪些食物富含蛋白、為什么有些食品中要添加某些氨基酸,目的是聯系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利用問題探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順利引入新課。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教學
(一)氨基酸及其種類
為了使學生認同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并知道生物體內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有20種,通過講授法介紹不同類型的氨基酸結構式,引導學生思考氨基酸的結構具有哪些共同特點?“氨基酸”這一名詞與其分子結構有對應關系嗎?通過比較分析學生能夠歸納總結氨基酸分子結構通式。在此基礎上教師給學生講解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及其種類的學習是學生學習蛋白質結構及其多樣性的基礎。
(二)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多樣性
蛋白質是以氨基酸為基本單位構成的生物大分子,種類繁多。那么20種氨基酸如何構成種類眾多的蛋白質呢?教師通過圖示講解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二肽的過程。脫水縮合是高考的重要考點,涉及計算題目的考查,因此講解過程中會結合氨基酸結構通式講解脫水縮合過程中肽鍵、氨基、羧基以及形成水分子的數量。這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同時也是難點。
學生討論總結,蛋白質分子結構多樣的原因:每種氨基酸數目成百上千,氨基酸形成肽鏈時,不同種類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千變萬化,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及形成的空間結構千差萬別。
(三)蛋白質的功能
蛋白質的結構多種多樣,其承擔的功能也是多種多樣的。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合作探究法,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自主探究蛋白質常見的功能。教師提問蛋白質功能多樣的原因?學生總結結構決定功能。這一環(huán)節(jié)既是對前面所學內容的深化,同時也是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塑造。
環(huán)節(jié)三:總結提升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為鞏固學生所學內容,教師布置課外作業(yè),消化吸收所學內容。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學設計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時都會提前最好準備,作為高中教師就要在上課前做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期間跟著互動起來,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學設計》,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學設計
1教材分析
1.1本節(jié)課地位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學教材《分子與細胞》(必修1)第2章第2節(jié)的教學內容。它是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有機物,在細胞及生物體生命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知識體系看,本節(jié)課地位如下:
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本章第一節(jié))
↓承上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啟下
載體蛋白、酶、抗體等知識
1.2內容分析
本節(jié)內容由氨基酸及其種類(基礎知識)、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多樣性(是教學的核心和關鍵點)、蛋白質的功能三個知識塊組成。從內容設置上看,教材通過問題探究、思考討論、與生活的聯系等環(huán)節(jié)結合圖文形式來展現,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思維發(fā)展過程。充分貫徹了“倡導探究性學習”和“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一大課程理念。
1.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氨基酸的結構特點;2、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3、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教學難點: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2教學目標
2.1知識目標
1)說明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2)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2.2能力目標
通過主動探究得出結論,培養(yǎng)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3情感目標
1)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2)關注蛋白質研究的新進展
3學情分析
在上一節(jié)中學生對于蛋白質有了一定的認識,但由于高一學生沒有學過有機化學,這節(jié)內容的學習顯然與學生的認知水平跨度很大。例如,學生對于氨基酸結構通式的理解較難,不知道一NH2和-COOH,易把氨基(一NH2)寫成(-NH3);對氨基酸的脫水縮合過程和肽鏈形成時的氨基酸數、肽鍵、脫去的水分子數三者的關系,肽鏈中至少含有幾個羧基、幾個氨基的計算等知識點也很難理解掌握。這些內容比較抽象,為避免學生產生枯燥、無味的感覺,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去探索是本節(jié)課的關鍵。
4教學策略與手段
4.1利用“問題探討”和“思考與討論”的表達交流活動,使學生獲得有關氨基酸和蛋白質結構的知識;
4.2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引導學生理解蛋白質的功能;
4.3圖文結合,探究教學。
5教學思路
本節(jié)課是以“倡導探究性學習“這一課程理念為基礎設計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共設計了3個探究活動,列舉如下表:
探究問題
提供的材料
學生活動
探究結果
氨基酸的結構特點?
教材上四種氨基酸的結構圖
分析、比較、討論、歸納
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且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不同氨基酸的R基不同
氨基酸如何形成蛋白質的?
教材中圖2-4、2-5
讀圖、分析和歸納
氨基酸→多肽→蛋白質
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材料:10-20種顏色的穿孔塑料珠(每種50粒),幾根細鐵絲
①各組隨意穿幾條串珠;
②各組將串珠隨意挽成不同的造型;
③各組的作品進行比較
氨基酸的數量、種類、排列順序和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
6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教學內容及教學互動
教學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以大頭嬰和三鹿奶粉的事件引入,并用多媒體播放相關事件的有關資料片,教師簡單解說,讓學生明白蛋白質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引出課題: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通過該視頻激起學生了解蛋白質相關知識的興趣,激發(fā)學習的熱情。
(二)新知探究
①引出新知
多媒體展示教材中的問題探討旁邊的圖片,然后提問:
1.哪些食品中富含蛋白質?
2.氨基酸與蛋白質有何關系?
3.為什么有些食品中要添加某些氨基酸?
共同分析討論后得到,蛋白質必需經過消化,成為各種氨基酸,才能被人體吸收和利用。引出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
引出氨基酸,使學生得知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從而接下來進一步學習。
②提出問題
探究:氨基酸的結構特點?
聯系生活
教學內容:氨基酸的結構特點?
多媒體投影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的結構式。
讓學生小組對比觀察幾種氨基酸的結構,通過探究總結出幾種氨基酸結構的共同點,試寫出氨基酸分子的結構通式。
在學生小組交流成果的基礎上,教師板書氨基酸分子的結構通式。
接著請一位同學上講臺,伸開雙手,兩腳并攏,面向同學。然后要求學生將該同學的姿勢與黑板上的通式進行比較。
得出:他的兩只手相當于氨基和羧基,他的腳相當于氫基,頭相當于R基,軀干就相當于連接這四個基團的碳原子。
教師給出課件中的圖形,對照剛才同學的姿勢,讓學生填入相應結構。
教師再通過多媒體給出幾種氨基酸,讓學生將四種氨基酸按通式的形式把各部分用方框畫出來。標出各種氨基酸的R基來。
教師問:什么的不同會引起氨基酸的不同?學生很容易就明白了。(R基團的不同)
通過多媒體重現電視里常見廣告,如:復方氨基酸膠囊“……富含人體內常見的八種氨基酸……”。
請學生結合課本理解“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區(qū)別。提取每一種必需氨基酸名稱的第一個字的諧音組成一句通俗易懂的話。
可以概括為“甲攜來一本亮色書”(成人)、“甲組攜來一本亮色書”(嬰兒),它們是“必需氨基酸”,而其余的是“非必需氨基酸”。
通過觀察分析,引導得出氨基酸分子結構通式
將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比喻成一個人,通過這樣形象比喻,讓學生更深刻、容易地記住和理解氨基酸的結構通式。
檢測學生掌握的情況,又能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人體中氨基酸通式的理解。(至少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且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不同氨基酸的R基不同)
這能幫助學生巧妙記憶哪些是“必需氨基酸”,哪些是“非必需氨基酸”。
③提出問題
探究: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情景再現,角色互動
教學內容: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教師在多媒體上展示氨基酸模型和蛋白質分子結構模型圖片。
提出:氨基酸的分子量比較小,蛋白質的分子量卻很大,氨基酸是怎樣組成分子量巨大的蛋白質呢?
通過播放多媒體動畫課件來演示兩個氨基酸脫水縮合的過程。展示縮合反應過程和肽鏈的空間變化。
請同桌的兩位同學注意,問:“假設你們就是兩個氨基酸分子,要形成一種物質應該怎樣連接起來呢?”——學生思考后手拉手。
問:兩只手分別代表什么?——學生答:“一個是氨基,另一個是羧基。
問:這兩個基團怎樣連接起來的?
學生思考,結合課本內容,教師引導得出:通過脫水縮合反應結合的。(為了方便學生記憶,脫水縮合可形象地描述是一男一女拉手會出汗,然后縮合)
問:握住的手的位置相當于什么?——學生答:“肽鍵?!?/p>
對于學生正確的回答,要及時地給予充分的肯定。
要求學生閱讀教材中有關氨基酸脫水縮合反應的內容,加深理解。
提問:什么是二肽、多肽、肽鏈?(在得到答案之前,先做個游戲。)
請一列七個學生起立,先兩個同學握手,問:兩個氨基酸結合脫去多少分子水?形成的肽鍵有多少個?如果是三個、四個、------七個呢?肽鍵數和失去的水分子數有什么關系?(相等)
讓學生一個接一個握手。
要求學生用歸納法總結出如果是n個氨基酸連成一條肽鏈要脫去多少分子水和形成多少個肽鍵?
問:剛才幾個同學連成的這個隊伍叫什么?
強調這是多個氨基酸形成一條肽鏈的情況,如果是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呢?
讓學生討論分析,并引導總結出計算水分子數與肽鍵數的公式。(n-m)
教師再結合教材上的圖2-4和2-5講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如肽鏈是盤曲、折疊形成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分子)
引出氨基酸是如何形成蛋白質的?
利用學生的動作模擬與動態(tài)課件來幫助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先從感官上了解此過程。
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氨基酸形成肽鏈過程的理解,清楚知道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反應脫去的水分子數和形成的肽鍵數。(學生參與性強,氣氛活躍,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梳理和整合,分析后歸納:氦基酸→多肽→蛋白質讀圖后理解:脫水縮合反應、肽鏈、二肽和多肽
觀察理解肽鏈的折疊盤曲等變化
④自主學習: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的原因
教學內容: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的原因
讓學生看書P21圖2-4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示意圖,說明氨基酸種類、數目、排列順序以及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決定蛋白質的多樣性。
給學生發(fā)下不同顏色的塑料珠(說明每個顏色的塑料珠相當一種氨基酸),讓各小組隨意穿幾條串珠,并隨意挽成不同的造型,將各組的作品進行比較。
借助蛋白質模型來增加學生的空間感,認識氨基酸是一種空間結構,了解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⑤總結歸納:蛋白質的功能
教學內容:蛋白質的功能
提問:蛋白質有哪些功能呢?
引導學生觀察書P23圖片、閱讀蛋白質主要功能示例,總結歸納。
強調:蛋白質功能眾多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三)小結全課
本節(jié)課的學習要理解:氨基酸的結構特點,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結構層次,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及其多樣性的原因。在學習方法上,主要是通過觀察對比、圖文結合理解知識。
(四)進一步探究
蛋白質的功能還有很多,需要我們進一步的探究。
指導學生課后關注蛋白質的研究最新進展。
評價
評價學生學習情況。
第2節(jié)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第2節(jié)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一、教學目標
1.說明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2.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3.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4.關注蛋白質研究的新進展。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2)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2.教學難點
(1)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2)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三、課時安排
2
四、教學過程
〖引入〗以“問題探討”引入,生思考師提示。
〖提示〗1.提示:富含蛋白質的食品有大豆制品,如豆?jié){、豆腐、腐竹;奶類制品,如奶粉、酸奶、袋裝奶;還有肉、蛋類食品,如烤肉、肉腸、雞蛋,等等。
2.提示:有些蛋白質是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結構成分,如結構蛋白;有些蛋白質能夠調節(jié)生命活動,如胰島素;有些蛋白質有催化作用,如絕大多數酶都是蛋白質;有些蛋白質具有運輸載體的功能,如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有些蛋白質有免疫功能,如人體內的抗體。
3.提示:因為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在人體內約有20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需要而不能自己合成的,必須從外界環(huán)境獲得,如賴氨酸、苯丙氨酸等,它們被稱為必需氨基酸。所以有些食品中要添加賴氨酸或苯丙氨酸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問題〗以“本節(jié)聚焦”再次引起學生的思考。
〖板書〗一、氨基酸及其種類
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
〖思考與討論〗生思考回答,師提示。
〖提示及板書〗
1.每個氨基酸都有氨基和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2.“氨基酸”代表了氨基酸分子結構中主要的部分──氨基和羧基。
〖講述〗先講功能再講結構。
〖板書〗二、蛋白質的功能
1.蛋白質一個重要的生物學功能是作為生物體的結構成分。(例如,細胞中的細胞膜、線粒體、葉綠體和內質網等都是由不溶性蛋白質與脂質組成的。人和動物的肌肉等組織的主要成分也是蛋白質,如橫紋肌中的球狀蛋白,平滑肌中的膠原蛋白,毛、甲、角、殼、蹄中的角蛋白等。)
2.蛋白質的一個最重要的生物學功能是作為新陳代謝的催化劑──酶。(絕大多數酶都是蛋白質。生物體內的各種化學反應幾乎都是在相應的酶參與下進行的。)
3.有些蛋白質具有運動的功能。(例如,肌纖維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動蛋白,是肌肉收縮系統(tǒng)的必要成分,它們伴隨著肌原纖維的收縮而產生運動。細菌的鞭毛或纖毛蛋白也能產生類似的活動。近年來發(fā)現,在非肌肉的運動系統(tǒng)中也普遍存在著運動蛋白。)
4.有些蛋白質具有運輸的功能。例如,脊椎動物紅細胞里的血紅蛋白和無脊椎動物中的血藍蛋白,在呼吸過程中都起著輸送氧的作用。血液中的脂蛋白有運輸脂質的作用。
5.蛋白質的又一個重要的功能是調節(jié)或控制細胞的生長、分化和遺傳信息的表達。(如阻遏蛋白等。)
6.有些蛋白質對生命活動起調節(jié)作用。(例如,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能參與血糖的代謝調節(jié),降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7.有些蛋白質可以作為受體,起接受和傳遞信息的作用。(例如,接受各種激素的受體蛋白,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覺蛋白(如味蕾上的味覺蛋白)等。)
8.有些蛋白質參與機體防御機能,如抗體。
(近年來,對于蛋白質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例如,用蛋白質工程的方法制成在低溫下保存半年的干擾素,用于微電子方面的蛋白質元件等。由此可見,人類對蛋白質的應用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
第一課時完。
〖板書〗三、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多樣性
〖思考與討論〗生思考師提示。
〖提示〗1.提示: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一條多肽鏈盤曲折疊形成蛋白質,或幾條多肽鏈折疊形成蛋白質。
2.提示:食物中的蛋白質要經過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腸蛋白酶、腸肽酶等多種水解酶的作用,才能分解為氨基酸。這些氨基酸進入細胞后,要形成二肽、三肽到多肽,由多肽構成人體的蛋白質。人體的蛋白質與食物中的蛋白質不一樣,具有完成人體生命活動的結構和功能。
3.提示:10個氨基酸能夠組成2010條互不相同的長鏈。氨基酸的種類、數量、排列順序以及蛋白質空間結構的不同是蛋白質多種多樣的原因。
〖旁欄思考題〗
〖提示及板書〗n個氨基酸形成一條肽鏈時,脫掉n-1個水分子,形成n-1個肽鍵。同理,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時,脫掉n-m個水分子,形成n-m個肽鍵。
〖小結〗略
〖作業(yè)〗練習
〖提示〗基礎題
1.(1)√;(2)√。
2.A。3.B。
拓展題
提示:紅細胞中的蛋白質和心肌細胞中的蛋白質,其氨基酸的種類、數量和排列順序以及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都不同,它們的功能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