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wǎng)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8篇。
這是88教案網(wǎng)的編輯在網(wǎng)絡上搜尋到的一篇名為“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的文章。教案課件也是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就需要我們老師要認認真真對待。教案的編寫需要注意情感教育和智育教育的結合。請您收藏此頁以備忘記時查看!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1
《我是人民小騎兵》是三年級第一學期第六課的欣賞曲目。此曲是一首木琴獨奏曲,由手風琴伴奏。結構為復三部曲式。全曲描繪了小騎兵門揚鞭催馬的威武形象以及小騎兵們克服困難、戰(zhàn)勝暴風雨的喜悅心情。
對于本節(jié)微格課我的設想是:從發(fā)展學生全面素質著手,面向全體,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通過視聽、律動、舞蹈表演等音樂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用心體驗感悟音樂用心表現(xiàn)音樂,培養(yǎng)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fā)展學生音樂感受鑒賞能力、表現(xiàn)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一、反復多次的聆聽,尋找正確的情境切入點
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是學生參與與掌握知識的催化劑。明白了這點,在設計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后,我都必須思考:這個情境所激發(fā)的興趣是針對學習目標嗎?是否是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修改教學設計時,針對《我是人民小騎兵》的學習目標是學生聆聽音樂時,能夠想象出小騎兵的故事。于是,我把創(chuàng)設情境的興奮點設定為“小騎兵”,所以我以歌曲《輕騎兵序曲》為切入點,通過看、聽、想的環(huán)節(jié),了解騎兵戰(zhàn)士,抓住學生好奇——想了解小騎兵的心理,使學生主動產(chǎn)生想聽音樂的興趣,真正地把學生吸引到音樂中去。
二、層層深入的剖析,合理設置情境活動
情境不是音樂教學的萬金油,并不是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情境,學生所有的問題便能迎刃而解,而且不同階段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問題。三年級的學生知識基礎不深,從音樂旋律所表達的基本情感(歡快還是優(yōu)美)到音樂的基礎知識(節(jié)奏、音的高低、連音線等……)都需要教師不斷地引導和教授,才能為他們擁有一個音樂的`耳朵提供基礎。正如俗話所說的“欲要取之于魚,必先授之于漁”。要想學生能聽得懂音樂,必得先教授他們音樂的基礎知識和聽音樂的方法。這節(jié)課中,為了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情緒變化會帶來不同的音樂效果。我根據(jù)三年級學生接受知識的心理特點——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在欣賞中有序地安排了以下活動:聽每段音樂的主題旋律,?(初步感受不同的音樂情緒)“教大家蒙古族舞蹈動作:騎馬、揮鞭、硬肩等的動作”(參與并感受情緒的變化)、“用動作表現(xiàn)不同的主題旋律和音樂形象”(動聽結合,感受音樂營造的情景)等,由點到面,學生從了解到領會,循序漸進,逐步深化。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樂曲《我是人民小騎兵》,感受音樂所描繪的狂風暴雪的情景,同時了解一些蒙古族的風情,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喜愛之情。
2、通過靜心聆聽、朗讀主題詩、模仿律動、畫一畫、敲一敲等音樂活動,引導學生聽辨主奏樂器——木琴的音色特點及音樂力度的變化,感知樂曲的音樂形象。
導學:
一、聽音樂,學生律動進入教室(音樂可采用《秧歌調》)
二、欣賞《我是人民小騎兵》
(一)聆聽樂曲引子,直接導入:音樂在模仿什么聲音?這種聲音好像把你帶到哪里?你知道是什么樂器在演奏?
(二)出示圖片,介紹木琴的形狀、演奏方式和音色特點
(三)朗讀單元主題兒歌,導入樂曲欣賞:
1、師生相互交流自己對大草原的印象,朗讀單元主題兒歌
2、完整聽賞樂曲,思考:樂曲描繪了哪些情景?
3、介紹曲名——《我是人民小騎兵》
4、分段落聽賞、交流。
(四)用律動參與的方式復聽全曲,如:模仿騎馬動作等
(五)相互交流自己聽賞后的感受
(六)分組活動
1、畫一畫——試用各種不同的圖形或符號來表現(xiàn)聲音的漸強和減弱
2、敲一敲——使用打擊樂器來模擬馬蹄聲來表現(xiàn)聲音的漸強和減弱
3、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現(xiàn)聲音的漸強和減弱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3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欣賞樂曲《我是人民小騎兵》,聽辨主奏樂器——木琴的音色特點。
2、了解樂曲所表達的內容及情緒,感受樂曲的風格特點,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
3、在欣賞過程中運用模仿,比較,聆聽等方法,感受音樂情緒的變化。
4、通過欣賞《我是人民小騎兵》,感受并了解蒙古族音樂,并能跟著音樂學習表演“騎馬、揚鞭、射箭”的動作。
教學任務
1、聆聽全曲,聽出樂曲的主奏樂器并給樂曲取名。
2、分段聽賞,感受音樂的力度、情感……變化,并加以表現(xiàn)。
教學重點
從音樂的力度變化中感受音樂所表現(xiàn)的情景。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模仿并創(chuàng)作《草原之聲》中的音響。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一個好地方,你們想不想去?現(xiàn)在請大家閉上眼睛,聽一聽,我們去了哪里?(聽賞《牧歌》)。引導大家說出“大草原”及大草原的景色。
二、民主導學
(一)任務呈現(xiàn)
整體聽賞樂曲,聽出樂曲的。主奏樂器并給樂曲取名。
(二)自主學習
1、大家聽,大草原上出現(xiàn)了什么?
(聽賞《我是人民的小騎兵》)
2、說說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你能給樂曲取個名嗎?
4、總結出樂曲名:《我是人民的小騎兵》
5、復聽樂曲。
6、你聽出來了嗎?樂曲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主奏:木琴)、(伴奏:手風琴)
7、簡介:木琴(看圖片、聽聲音)老師講解。
(三)展示交流
1、小組討論(樂曲的基本情緒、速度、力度等)。
2、每組選一名代表參與全班交流。
(四)任務呈現(xiàn)
分段聽賞,感受音樂的力度、情感……變化,并加以表現(xiàn)。
(五)自主學習
1、欣賞樂曲引子部分。
思考:
(1)音樂在模仿什么聲音?
(2)木琴的聲音又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3)對照畫面,找出與這段音樂形象符合的畫面。
(4)采用小樂器表現(xiàn)音樂力度的變化。(漸強)
2、欣賞樂曲的第一部分。
思考:
(1)說說這段音樂的情緒?(活潑、歡快)
(2)這段樂曲表現(xiàn)了什么場景?(小騎兵在騎馬巡邏)
(3)對照畫面,找出與這段音樂形象相符合的畫面。
(4)師生一起模仿騎馬動作。
3、欣賞樂曲的第二部分。
思考:
(1)音樂情緒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從舒展到激勵)
(2)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前半截表現(xiàn)了大草原美麗的景色和小騎兵歡樂的心情,后半截暴風雨來了)
(3)對照畫面,找出與這段音樂形象符合的畫面。
(4)聆聽表現(xiàn)風雨來臨的音樂形象。
(5)用人聲、選擇打擊樂器,模仿風聲、雨聲、雷聲、馬蹄聲、及音樂的情境。
4、欣賞樂曲的第三部分。
思考:
(1)“這段樂曲情緒和哪段相似?”(“第三段的情緒和第一段相似,都是活潑、歡快的。)
(2)這段樂曲表現(xiàn)了什么場景?(表現(xiàn)出小騎兵們克服困難,戰(zhàn)勝暴風雨后的喜悅心情和戰(zhàn)馬漸漸遠去的情景。)
(3)加上小樂器,我們來試試描繪樂曲表現(xiàn)的情節(jié)。
5、整體聽賞樂曲。
一部分同學隨樂做騎馬的動作進行律動另一部分用打擊樂器進行伴奏。
(六)展示交流
完整總結樂曲情緒特點。
第一段:活潑、歡快。
第二段:舒展——激烈。
第三段:活潑、歡快。
三、檢測導結
我們欣賞了樂曲(我是人民小騎兵),要向小騎兵學習不怕困難,敢于同困難作斗爭的精神。最后我們完整欣賞樂曲,邊聽邊表演。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4
《草原上》是三年級的教學內容,是第五冊教材中一個弘揚民族音樂的單元。
首先,簡化理論知識。根據(jù)新課標的理念,不給孩子灌輸復雜的音樂理論,而是簡化其并轉化成有趣、生動的形式,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本課就先通過讓學生聽、唱、奏來感受音的時間長短,在無形中接受了這個感知后,然后再用簡單的語言讓學生知道長短音的基本概念。再是做到主動參與,合作學習。能否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地學習是一節(jié)課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
在情境提示中讓學生主動地去記歌詞,并不是讓學生去硬背歌詞。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我用這樣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用打擊樂器表現(xiàn)長短音。先讓幾個比較積極的學生來表演,以此給其他學生做榜樣,這樣就能調動起全班的表演欲望,在往下的分組創(chuàng)編表演能夠順利地進行。因為在這個部分之前已試過讓他們表演打擊樂器,他們的學習已被調動起來,因此學生們都顯得很積極主動。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的能力,為小組作努力取得好成績,同時增強了與人互相協(xié)調,互相配合的團體合作精神。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5
《喜愛音樂的白鯨》這一課是選學課文,一個課時必須完成教學,因此,我將重點難點放在了“究竟誰救了白鯨”這個問題的研究上,其它段落就做適當?shù)芈蕴幚怼Mㄟ^體會“白鯨遇險情況之危急”從而理解“轉危為安,產(chǎn)生奇跡的根本原因”,最終得到情感的升華。在課堂整體預設時,我始終引導著學生學習文本,通過文本思考,讀懂理解故事。課堂中,創(chuàng)設了兩個情境:其一是“如果你是這群被困的白鯨,你害怕什么?”通過師生的對話讓學生感受當時情況的可怕。其二是通過“爭分奪秒的情境再現(xiàn)”表現(xiàn)人們搶救白鯨的急切心里,感受人們對白鯨的`關愛。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的情境創(chuàng)設,較好地幫助了學生體會文本的中心,平實而有效。在課堂中少了很多為了創(chuàng)設而創(chuàng)設的情境,少了只是“看上去熱鬧”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真正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學習。
追求平實、真實的課堂教學是我在這節(jié)課中努力想達到的,也是我平時日常教學所追求的。這些年來,自我感覺對文本的解讀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是新的問題也隨之產(chǎn)生,對于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能力似乎處于一種瓶頸的階段。追求平實,卻少了創(chuàng)新的靈感。如何有效將兩者融為一體,在平實中期盼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落實基礎,這正是我今后要努力的!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6
《我是人民小騎兵》是三年級的欣賞曲目。此曲是一首木琴獨奏曲,由手風琴伴奏。結構為復三部曲式。全曲描繪了小騎兵門揚鞭催馬的威武形象以及小騎兵們克服困難、戰(zhàn)勝暴風雨的喜悅心情。
對于本節(jié)微格課我的設想是:從發(fā)展學生全面素質著手,面向全體,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通過視聽、律動、舞蹈表演等音樂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用心體驗感悟音樂用心表現(xiàn)音樂,培養(yǎng)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fā)展學生音樂感受鑒賞能力、表現(xiàn)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一、反復多次的聆聽,尋找正確的情境切入點。
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是學生參與與掌握知識的催化劑。明白了這點,在設計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后,我都必須思考:這個情境所激發(fā)的興趣是針對學習目標嗎?是否是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修改教學設計時,針對《我是人民小騎兵》的學習目標是學生聆聽音樂時,能夠想象出小騎兵的故事。于是,我把創(chuàng)設情境的興奮點設定為“小騎兵”,所以我以歌曲《輕騎兵序曲》為切入點,通過看、聽、想的環(huán)節(jié),了解騎兵戰(zhàn)士,抓住學生好奇——想了解小騎兵的心理,使學生主動產(chǎn)生想聽音樂的欲望,真正地把學生吸引到音樂中去。
二、層層深入的剖析,合理設置情境活動。
情境不是音樂教學的萬金油,并不是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情境,學生所有的問題便能迎刃而解,而且不同階段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問題。三年級的學生知識基礎不深,從音樂旋律所表達的基本情感(歡快還是優(yōu)美)到音樂的基礎知識(節(jié)奏、音的高低、連音線等……)都需要教師不斷地引導和教授,才能為他們擁有一個音樂的耳朵提供基礎。正如俗話所說的“欲要取之于魚,必先授之于漁”。要想學生能聽得懂音樂,必得先教授他們音樂的基礎知識和聽音樂的方法。這節(jié)課中,為了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情緒變化會帶來不同的音樂效果。我根據(jù)三年級學生接受知識的心理特點——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在欣賞中有序地安排了以下活動:聽每段音樂的主題旋律,?(初步感受不同的音樂情緒)“教大家蒙古族舞蹈動作:騎馬、揮鞭、硬肩等的動作”(參與并感受情緒的變化)、“用動作表現(xiàn)不同的主題旋律和音樂形象”(動聽結合,感受音樂營造的情景)等,由點到面,學生了解到領會,循序漸進,逐步深化。
三、合情合理的鼓勵,強化情境效果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青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边@句話不僅點明了“興趣”與“掌握知識”之間的關系,還告訴我們獲取和維持對知識的探索興趣的途徑,那就是肯定學生的行為活動,使學生從活動中得到成功的體驗。我的教學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并處在培養(yǎng)音樂興趣的重要階段,因此,獲取成功的體驗更是確保他們對音樂活動的全心投入和增強音樂興趣的有效方法。在這節(jié)課中,我在抓住“了解音樂的基本情緒和所表達的不同的音樂形象”這個中心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盡情抒發(fā)、表現(xiàn)自己對音樂的體驗。因此,對于學生在各項活動中的表現(xiàn),哪怕是粗糙的、隨性的,我都以表揚、鼓勵為主,保持、強化學生對參加音樂活動的興趣。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7
課題:《草原上》
年級:三年級藝術上學期
教學目標:
1、《草原上》是我國內蒙古的民族民間音調。初步感受這一地區(qū)的民族風格。
2、內蒙古地區(qū)的音樂往往是歌舞一體的。有感情的唱好《草原上》并進行即興編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3、欣賞《草原放牧》聽音樂編舞蹈,講故事,發(fā)揮想象力。
教學內容:
1、用圖片讓學生從視覺上去感受內蒙古人民的風土人情。
2、在悠揚的歌曲中,要求學生根據(jù)插圖等資料展開聯(lián)想,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
3、學習歌曲《草原上》
4、邊唱邊表演舞蹈,表現(xiàn)出對草原的贊美之情。
5、學會了歌曲,情學生用樂器為歌曲伴奏,分組進行評比,看看哪組最入情。
6、聆聽《草原放牧》,教師可講“草原小姐妹”的故事。
7、音樂知識的學習。
創(chuàng)編與表演
請學生分組用樂器為歌曲伴奏,部分學生來表演舞蹈,部分學生來演唱。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8
教學內容:欣賞《我是人民小騎兵》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樂曲《我是人民小騎兵》,感受音樂所描繪的狂風暴雪的情景,同時了解一些蒙古族的風情,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喜愛之情。
2、通過靜心聆聽、朗讀主題詩、模仿律動、畫一畫、敲一敲等音樂活動,引導學生聽辨主奏樂器——木琴的音色特點及音樂力度的變化,感知樂曲的音樂形象。
教學重點:
1、感受音樂所描繪的狂風暴雪的情景,同時了解一些蒙古族的風情,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喜愛之情。
2、通過靜心聆聽、朗讀主題詩、模仿律動、畫一畫、敲一敲等音樂活動,引導學生聽辨主奏樂器——木琴的音色特點及音樂力度的變化,感知樂曲的音樂形象。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學生律動進入教室(音樂可采用《秧歌調》)
二、欣賞《我是人民小騎兵》
(一)聆聽樂曲引子,直接導入:音樂在模仿什么聲音?這種聲音好像把你帶到哪里?你知道是什么樂器在演奏?
(二)出示圖片,介紹木琴的形狀、演奏方式和音色特點
(三)朗讀單元主題兒歌,導入樂曲欣賞:
1、師生相互交流自己對大草原的印象,朗讀單元主題兒歌
2、完整聽賞樂曲,思考:樂曲描繪了哪些情景?
3、介紹曲名——《我是人民小騎兵》
4、分段落聽賞、交流。
(四)用律動參與的方式復聽全曲,如:模仿騎馬動作等
(五)相互交流自己聽賞后的感受
(六)分組活動
1、畫一畫——試用各種不同的圖形或符號來表現(xiàn)聲音的漸強和減弱
2、敲一敲——使用打擊樂器來模擬馬蹄聲來表現(xiàn)聲音的漸強和減弱
3、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現(xiàn)聲音的漸強和減弱
三、總結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8篇》一文就此結束,希望能幫助您在小學教學中起到作用,如還需更多,請關注我們的“小學三年級教學反思”專題。
文章來源://www.lvshijia.net/j/141625.html
小學三年級教學反思相關推薦
更多>-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匯總11篇) 教師是橋梁,教學的科學性要求教師要認真貫徹課標精神。教案記錄了老師努力的結果,如何寫出一篇據(jù)有個人風格的教案呢?欄目小編特別為你收集的“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教案反思8篇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為此老師就需要在上課前準備好教案,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為滿足你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教案反思8篇”,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我們的網(wǎng)站。一、填空。1、一個骰子...
-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通用9篇03-07
-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及教學反思8篇05-19
-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范文(集錦4篇)04-18
-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及教學反思8篇05-09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簡短8篇05-10
-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反思合集8篇05-07
-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范文簡短04-24
-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反思簡短(集錦8篇)12-14
關于小學二年級美術上冊教案10-27
- 大班水的變化教案反思合集12篇10-27
- 愛我中華教學反思音樂精選10-27
-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教案集錦10-27
- 民辦小學教師聘用合同10-12
- 大班數(shù)學《認識時鐘》反思5篇10-27
- 大班牽?;ń贪阜此技\3篇10-27
- 小學五年級音樂教案06-02
- 捉迷藏小班教案反思8篇10-27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設計匯總9篇10-27
- 關于小學仰臥起坐教案(匯總5篇)10-27
-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8篇10-28
-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學反思10-18
-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5篇07-29
-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通用版05-23
- 3年級小學三年級英語教學反思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