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知識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8-03高一下冊《過秦論》知識點總結(jié)人教版。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xué)內(nèi)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了教案課件新的工作計劃,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下冊《過秦論》知識點總結(jié)人教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下冊《過秦論》知識點總結(jié)人教版
一、通假字
①外連衡而斗諸侯/約從離衡(衡,通橫)
②孝公既沒(沒,通歿,死亡)
③合從締交/約從離衡/于是從散約敗(從,通縱,指戰(zhàn)國時期六國聯(lián)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稱為合縱)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憊)
⑤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通呵,喝問)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贏糧而景從(景,通影,像影子一樣)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⑨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抗,通亢,高)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動)
二、古今異義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這種情況下;西河:黃河以西。)
②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在這時)
③山東豪俊遂并起(山東: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今指山東省。)
三、一詞多義
1.固
①據(jù)崤函之固(險固,堅固,特指地勢險要,城郭堅固,形容詞用作名詞)
②君臣固守以窺周室(牢固,頑強(qiáng),形容詞)
③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固守的據(jù)點,屏障,名詞)
2.因
①因遺策(沿襲,動詞)
②因利乘便(趁著,介詞)
③因河為池(憑借,依據(jù),介詞)
3.亡
①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fèi)(丟失,損失,動詞)
②追亡逐北(逃亡,動詞;此用作名詞,指逃亡的軍隊)
③吞二周而亡諸侯(滅亡,動詞;這里是使動用法,使……滅亡)
4.制
①吳起……趙奢之倫制其兵(統(tǒng)率,動詞)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動詞)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統(tǒng)治、控制,動詞)
5.兵
①……趙奢之倫制其兵/行軍用兵之道(軍隊,名詞)
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陳利兵而誰何/斬木為兵(兵器,名詞)
6.策
①蒙故業(yè),因遺策(策略、計策,名詞)
②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馬鞭子,名詞)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納,動詞)
②致萬乘之勢(達(dá)到、獲得,動詞)
8.之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的,結(jié)構(gòu)助詞)
②……趙奢之倫制其兵(這,指示代詞)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詞)
④聚之咸陽(代天下之兵,代詞)
9.及
①非及向時之士(比得上,動詞)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詞)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長城而守藩籬(在北方,方位名詞作狀語)
②追亡逐北(敗北的軍隊,動詞作名詞)
11.度
①內(nèi)立法度(制度,名詞)
②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量長短)
12.遺
①因遺策(遺留下來,動詞)
②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fèi)(遺失,丟失,動詞)
13.愛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動詞)
②寬厚而愛人(愛護(hù),尊重,動詞。)
四、詞類活用
1.名詞作狀語
①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一樣;包,像布包一樣;囊,像口袋一樣)
②內(nèi)立法度,務(wù)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內(nèi),在國內(nèi),對內(nèi);外,對外)
③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東,向東;北,向北)
④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甕,用破甕;繩,用繩子)
⑤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南,向南)
⑥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北,在北方)
⑦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云,像云一樣;響,像回聲一樣;景,通影,像影子一樣)
⑧深謀遠(yuǎn)慮(遠(yuǎn),從長遠(yuǎn))
2.名詞作動詞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②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帝王,稱帝稱王)
③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牖,作窗戶;樞,系戶樞)
④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
⑤《過秦論》(過,指摘過失)
3.形容詞作動詞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變小變?nèi)?
4.形容詞作名詞
①據(jù)崤函之固(固,險要的地勢。)
②自以為關(guān)中之固(固,堅固的屏障。)
③尊賢而重士(賢,賢者,賢能的人。)
④因利趁便(利,便利的條件;便,便利的條件。)
5.動詞作名詞
①追亡逐北(亡,逃跑的人;北,潰敗的軍隊)
6.使動用法
①外連衡而斗諸侯(斗,使……爭斗)
②會盟而謀弱秦/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弱,削弱)
③約從離衡(離,使……離散)
④伏尸百萬,流血漂櫓(漂,使……漂浮)
⑤吞二周而亡諸侯/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使……滅亡)
⑥卻匈奴七百余里(卻,使……退卻)
⑦以愚黔首(愚,使……愚蠢)
⑧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
7.意動用法
①尊賢而重士(重,以……為重,看重)
五、特殊句式
1.判斷句
①自以為關(guān)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
②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③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被動句
①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②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③謫戍之眾
④天下諸侯已困矣
3.省略句
①嘗以十倍(于秦)之地。
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之)為桂林、象郡。
③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于)下吏。
④聚之(于)咸陽。
⑤鑄以(之)為金人十二。
⑥臨不測之淵,以(之)為固。
⑦躡足(于)行伍之間,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⑧身死(于)人手。
4.賓語前置
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②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③崤函之固,自若也
5.定語后置
①伏尸百萬
②鑄以為金人十二
③金城千里
6.狀語后置(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
①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
②鋤耰棘矜,非铦于鉤戟長鎩也。
③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
六、名言名句
1.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
2.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七、文學(xué)文化常識
1.賈誼
西漢政論家、文學(xué)家。代表作有:
政論文:《論積貯疏》、《過秦論》、《陳政事疏》;
辭賦:《吊屈原賦》、《鵩鳥賦》。
2.戰(zhàn)國四公子
齊國的孟嘗君(田文),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四人均以善養(yǎng)士聞名,都是當(dāng)時僅次于國君的當(dāng)政者。又稱戰(zhàn)國四君子。
3.天下的別稱
宇內(nèi)、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4.九州
古時天下分九州,關(guān)于九州的說法不一,一般認(rèn)為包括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荊州、揚(yáng)州、雍州、梁州。九州常用來代指中國。
5.山東、關(guān)中、河
山東:指崤山以東。
關(guān)中:指函谷關(guān)以西的地區(qū)。
河:特指黃河。如河南指黃河以南,河北指黃河以北。
6.五岳
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7.合縱、連橫
合縱:是聯(lián)合六國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亦作合從。
連橫:是一種離間六國,使他們各自同秦國聯(lián)合,從而各個擊破的策略。亦作連衡。
相關(guān)知識
高一下冊《直線與方程》知識點總結(jié)
高一下冊《直線與方程》知識點總結(jié)
一、直線與方程
(1)直線的傾斜角
定義:x軸正向與直線向上方向之間所成的角叫直線的傾斜角。特別地,當(dāng)直線與x軸平行或重合時,我們規(guī)定它的傾斜角為0度。因此,傾斜角的取值范圍是0°≤α180°
(2)直線的斜率
①定義:傾斜角不是90°的直線,它的傾斜角的正切叫做這條直線的斜率。直線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線與軸的傾斜程度。當(dāng)時,。當(dāng)時,;當(dāng)時,不存在。
②過兩點的直線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點:(1)當(dāng)時,公式右邊無意義,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傾斜角為90°;
(2)k與P1、P2的順序無關(guān);
(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過傾斜角而由直線上兩點的坐標(biāo)直接求得;
(4)求直線的傾斜角可由直線上兩點的坐標(biāo)先求斜率得到。
(3)直線方程
①點斜式:直線斜率k,且過點
注意:當(dāng)直線的斜率為0°時,k=0,直線的方程是y=y1。當(dāng)直線的斜率為90°時,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點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點的橫坐標(biāo)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②斜截式:,直線斜率為k,直線在y軸上的截距為b
③兩點式:()直線兩點,
④截矩式:其中直線與軸交于點,與軸交于點,即與軸、軸的截距分別為。
⑤一般式:(A,B不全為0)
⑤一般式:(A,B不全為0)
注意:○1各式的適用范圍
○2特殊的方程如:平行于x軸的直線:(b為常數(shù));平行于y軸的直線:(a為常數(shù));
(4)直線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質(zhì)的直線
(一)平行直線系
平行于已知直線(是不全為0的常數(shù))的直線系:(C為常數(shù))
(二)過定點的直線系
(ⅰ)斜率為k的直線系:,直線過定點;
(ⅱ)過兩條直線,的交點的直線系方程為(為參數(shù)),其中直線不在直線系中。
(5)兩直線平行與垂直
當(dāng),時,;注意:利用斜率判斷直線的平行與垂直時,要注意斜率的存在與否。
(6)兩條直線的交點
相交:交點坐標(biāo)即方程組的一組解。方程組無解;方程組有無數(shù)解與重合
(7)兩點間距離公式:設(shè)是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的兩個點,則
(8)點到直線距離公式:一點到直線的距離
(9)兩平行直線距離公式:在任一直線上任取一點,再轉(zhuǎn)化為點到直線的距離進(jìn)行求解。
為大家?guī)砹烁咭粩?shù)學(xué)輔導(dǎo)資料:直線與方程知識點,希望大家能夠利用這些內(nèi)容,更多的高一數(shù)學(xué)資料,請查閱。
高一下冊《蘭亭集序》知識點總結(jié)人教版
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xué)習(xí)的趣味性,作為高中教師就要好好準(zhǔn)備好一份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學(xué)生更容易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讓高中教師能夠快速的解決各種教學(xué)問題。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下冊《蘭亭集序》知識點總結(jié)人教版”但愿對您的學(xué)習(xí)工作帶來幫助。
高一下冊《蘭亭集序》知識點總結(jié)人教版
【癸丑】
永和九年的干支年。
【暮春】
春季的最后一個月。暮,晚。
【蘭序】
在紹興西南,其地名蘭渚,渚中有蘭亭。
【修禊】
一種消除不祥的祭禮。古代風(fēng)俗,農(nóng)歷三月三,臨水而祭,以祓除不祥,稱為“修禊”。
【畢、咸】
副詞,都。
【修】
長,高。
【激湍】
流勢大,流速急的水。
【映帶】
映襯并像帶子般環(huán)繞。
【流觴】
把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在曲水上流,任其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而飲之。觴,酒杯。
【曲水】
引水環(huán)曲為渠,以流酒杯。
【次】
處所,地方,指水邊。
【絲竹管弦】
都是樂器。簫笛用竹制成,是管樂器。琴瑟用弦制成,是弦樂器。
【盛】
多,這里有“熱鬧”的意思。
【惠風(fēng)】
讓人受惠的風(fēng),微風(fēng)。
【品類】
指自然萬物。
【所以】
這里是“用來”之意。
【騁】
奔馳,這里為“舒展”之意。
【極】
極盡,盡情。
【信】
確實,真。
【夫】
助詞,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相與】
相聚。
【俯仰】
一指社會人和事的應(yīng)酬進(jìn)退周旋;一說低頭抬頭,形容時間短暫。此處取前一個意思為佳。
【取諸】
從……中取得。
【因】
依,隨著。
【所托】
所寄者。
【放浪】
放縱,無拘無束。
【形骸】
身體、形體。
【趣舍】
趣,通“趨”,往,取。舍,舍棄。
【殊】
不同。
【欣于所遇】
倒裝句,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
【暫】
短暫,一時。
【快然】
高興的樣子。
【曾】
乃,竟。
【之】
往,到達(dá)。
【遷】
變化。
【系】
附著。
【向】
過去,以前。
【俯仰】
抬頭低頭,形容時間短。
【修短】
指人的壽命長短。
【化】
造化,自然。
【契】
古人用木或竹刻的卷契,分成兩半,各執(zhí)一半,以相合為憑證。
【喻】
明白。
【固】
本來,當(dāng)然。
【一】
一樣。
【齊】
相等。
【彭】
彭祖,傳說是古代長壽的人,活了八百歲。
【觴】
幼年死去的。“一死生”和“齊彭觴”,都是莊子的看法。
【由】
通“猶”。
【時人】
當(dāng)時與會的人。
【雖】
縱使,即使。
【致】
情趣。
【斯文】
這次集會的詩文。
高一下冊《蘭亭集序》知識點匯總
高一下冊《蘭亭集序》知識點匯總
(一)通假字
1.趣舍萬殊(“趣”通“趨”,意為“往、取”)
2.亦由今之視昔(“由”通“猶”,意為“像”)
(二)詞類活用
A.形容詞作名詞:
1.群賢畢至(賢,意為“有才有德的人”)
2.少長咸集(少長,意為“少者”)
3.無絲竹管弦之盛(盛,意為“熱鬧的場面”)
B.名詞作動詞:
1.一觴一詠(觴,意為“喝酒”)
C.形容詞作動詞:
1.齊彭殤為妄作(齊,意為“相同看待”)
(三)古今異義詞
1.是日也(是,古義:指代詞“這”|今義:指判斷動詞“是”)
2.茂林修竹(修,古義:長|今義:指修建處理)
3.所以游目騁懷(所以,古義:指用來|今義:表因果關(guān)系連詞)
4.信可樂也(信,古義:指確定|今義:指書信)
5.向之所歡(向,古義:指過去|今義:指方向)
6.列坐其次(次,古義:指旁邊|今義:指數(shù)次,從次)
7.及其所之(及,古義:指等到|今義:表并列關(guān)系連詞,和)
8.曾不知老之將至(曾,古義:指竟然|今義:指曾經(jīng))
(四)一詞多義
1.之:
所之既倦(動詞,意為“往”,到達(dá))
以之興懷(代詞)
夫人之相如(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極視聽之娛(結(jié)構(gòu)助詞,的)
2.修:
茂林修竹(意為“高”)
況修短隨化(長,修短指壽命長短)
乃重修岳陽樓(意為“修建”)
修守戰(zhàn)之具(意為“整治治辦”)
3.雖:
雖趣舍萬殊(雖然,連詞)
雖世殊事異(即使,連詞)
4.于:
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意為“在”,連詞”)
欣于所遇(意為“對”,介詞)
終期于盡(意為“到”,介詞)
5.以:
引以為流觴曲水(意為“把”,介詞)
亦足以暢敘幽情(意為“用來”,介詞)
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意為“因”,介詞)
(五)特殊句式
A.判斷句:
①死生亦大矣。(語意山構(gòu)成判斷)
B.倒裝句:
1.狀語后置:
①會與會稽山陰之蘭亭。
②當(dāng)于欣于所遇。
③終期于盡。
④不能喻之于懷。
2.定語后置:
①仰觀宇宙之大。
②俯察品類之盛。
高一下冊《項脊軒志》知識點匯總
作為優(yōu)秀的教學(xué)工作者,在教學(xué)時能夠胸有成竹,教師在教學(xué)前就要準(zhǔn)備好教案,做好充分的準(zhǔn)備。教案可以讓學(xué)生能夠聽懂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幫助教師能夠更輕松的上課教學(xué)。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教案內(nèi)容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下冊《項脊軒志》知識點匯總”,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下冊《項脊軒志》知識點匯總
一、重點詞語
號:háo闔:hé,關(guān)閉枇杷:pípá扃牖:jiōngyǒu楯:shǔn爨:cuàn
婢:bì得:得到日:陽光
稍:稍微影:日光先是:這以前
迨:及,等到庖:廚房凡:共
嘗:曾經(jīng)每:經(jīng)常茲:這,此
以:用過:探望大類:很像
比:及,等到頃之:音節(jié)助詞嘗:曾經(jīng)
歸:舊指女子出嫁且:那么制:形式,規(guī)制
蓋:傘或:或者殆:表揣測,大概
故:以前去:離開竟日:整天
二、古今異義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舊,原來的)
南北為一(一,整體)
室僅方丈(方丈,一丈見方)
凡再變矣(凡,總共;再,兩次)
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案,桌子)
久不見若影(若,你)
日過午已昏(昏,暗)
或憑幾學(xué)書(幾,書桌;書,寫字)
雜植蘭桂竹木于庭(雜,交錯)
比去,以手闔門(比,等到)
亦遂增勝(勝,佳景,引申為光彩)
吾妻來歸(歸,舊時指女子出嫁)
始為籬,已為墻(已,后來、不久)
三五之夜(三五,即十五)
雜植蘭桂竹木于庭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竟,整)
且何謂閣子也(且,那么)
余自束發(fā)(束發(fā),表示成年)
三、一詞多義
始
室始洞然(才,連詞)
始為籬,已為墻(起初、先,副詞)
過
日過午已昏(超過,動詞)
大母過余曰(探望,動詞)
置
顧視無可置者(放置,動詞)
內(nèi)外多置小門(設(shè)置,動詞)
而
余扃牖而居(助詞,表修飾,無義)
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但,連詞)
為
始為籬,已為墻(做,動詞)
軒東故嘗為廚(作,動詞)
庭中通南北為一(成為,動詞)
吾從板外相為應(yīng)答(對,介詞)
以
以當(dāng)南日(用來,動詞)
以手闔門(用,介詞)
能以足音辨人(憑借、根據(jù),介詞)
執(zhí)此以朝(用如“而”,介詞)
謂
且何謂閣子也(叫作,動詞)
嫗每謂余曰(告訴,動詞)
一
庭中通南北為一(整體,名詞)
先妣嘗一至(常來,副詞)
日
以當(dāng)南日(太陽,名詞)
不能得日(陽光,名詞)
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以前,名詞)
先大母婢也(去世的,形容詞)
四、通假字
垣墻周庭,以當(dāng)南日(“當(dāng)”通“擋”)
而母立于茲(“而”通“爾”)
五、詞類活用
1.名詞用作動詞
乳二世(乳,乳養(yǎng))
客逾庖而宴(宴,用飯)
執(zhí)此以朝(朝,上朝)
吾家讀書久不效(效,取得效果)
垣墻周庭:垣墻,砌墻,
雨澤下注:雨,下雨,名字活用作動詞
2.名詞用作狀語
雨澤下注。使不上漏(下,朝下,上,從上面)
又北向(北,朝北,行為方向)
東犬西吠(西,朝西,行為方向)
前辟四窗(前,在前方,行為方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親自,親自
3.形容詞用作名詞
多可喜,亦多可悲(多,許多事)
4.名詞使動用法
垣墻周庭周,使圍住
六、特殊句式
1.判斷句
用“……也”表示判斷。如:
1)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2)嫗,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
下列各句中的括號表示省略了的成分。如:
1)()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省主語“余”)
2)()借書滿架(省主語“余”)
3)吾兒,()久不見若影(省主語“吾”)
4)使()不上漏(省兼語“之”)
5)明月()半墻(省謂語“照”)
6)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省介詞“于”)
7)垣墻()周庭(省介詞“于”)
3.倒裝句
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下列各句狀語(下劃線)放在動詞、形容詞(粗體)之后。翻譯時,一般將狀語前移。如:
1)雜植蘭桂竹木于庭(在庭院里種蘭桂竹木)
2)家有老嫗,嘗居于此(在這里居住)
3)室西連于中閨(與中閨相連)
4)雞棲于廳(在廳里棲息)
5)其制稍異于前(跟以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