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8-07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十九)。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nèi)容。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十九)”,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十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掌握十幾減9的基礎(chǔ)上自主探索十幾減8的方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加減法的關(guān)系計算十幾減8,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做減法的思考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自主觀察探索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自主探索十幾減8的方法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小棒、彩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填空。
8+( )=12 8+( )=15 8+( )=14
8+( )=13 8+( )=16 8+( )=17
二、探索新知
1.通過談話導人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今天,我們繼續(xù)用這種方法來學習十幾減8的退位減法。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學習十幾減9的時候用的哪幾種方法?(“破十法”、數(shù)數(shù)法、分布減法、算加法想加法)今天我們繼續(xù)用這幾種方法學習(板書:十幾減8)。
2.教學例1(教師資源網(wǎng) 722331.coM)
通過演示,化難為易,引發(fā)學生的思維。
①出示例1圖。
教師先出示8個白茶杯,再出示3個花茶杯,然后問:一共有多少個茶杯?(11個),隨即把11個茶杯圈起來。
②教師:兩種茶杯共11個,現(xiàn)在拿走8個白茶杯(用虛線圈上),求還剩多少個茶杯,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呢?
學生回答,同時教師板書:11-8=口
③啟發(fā)思考:
在計算11-9時我們怎樣想的呢?如果沒有圖,你能按照11-9的計算方法說出11-8的算法嗎?讓學生分組討論。
指名回答,教師小結(jié):算11減8得幾?要先想,8加幾得11,因8加3得11,所以11減8得3,同時在方框內(nèi)填上得數(shù)“3”。
讓學生復述算法,并齊答:想8加3得11,所以11減8得3。
④讀算式:11-8=3
3.教學例2。
借助操作,誘發(fā)學生的思維,體現(xiàn)半扶半放的過程。
①學生拿出圈片學具,先擺8個紅圓片,再擺5個黃圓片,提問:一共有多少個圓片? 新 課 標 第 一 網(wǎng)
一共有13個圓片,現(xiàn)在拿走8個(叫學生用虛線圈起8個圓片)問:還剩幾個黃圓片?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同時教師板書:13-8=□
② 問:想一想自己擺的過程,說一說13-8應該怎樣算?得多少?
說一說思考過程,然后在課本上填得數(shù)
③ 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用正方形擺15-8,指名學生板演操作過程,并說說思考過程。
教師板書:15-8=口
④讀算式:13-8=5 15-8=?
4.教學例3。
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教師在關(guān)鍵處適當點撥,讓學生獨立看書,先填8加( )得12,再在12-8=口的方框內(nèi)填得數(shù),并讓學生口述思考過程。不完全的地方教師做補充。
同樣方法完成16-8=口
學生讀算式:12-8=4 16-8=8
5.教學例4。
讓學生獨立在書上填得數(shù),教師巡視指導。
6.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十幾減8的退位減法,是怎樣進行計算的呢?在計算的時候要看著減法想與它相關(guān)的加法,再想出減法題的得數(shù)。例如:13-8想8加5得13,所以13減8得5。
三、鞏固新知
1.找朋友連一連
2我會算
3.我會看圖列式
4.課本第15頁中間的“做一做”的第1題,讓學生先獨立填寫,后說思考過程,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jié):匯報學習收獲。
我們在計算十幾減8的時候還是運用“破十法”、數(shù)數(shù)法、分步減法、算加法想加法)的方法進行計算。希望同學們計算一定要認真??!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公眾號
擴展閱讀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二)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zhì)的教案。為此老師就需要在上課前準備好教案,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怎樣寫才能有一份高質(zhì)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二)”,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二)
一、學習目標
(一)學習內(nèi)容
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口算,一方面為了通過運算深化學生對11~20各數(shù)的認識,另一方面也是為后面學習20以內(nèi)進位加法做準備;例5教學簡單的“十幾加幾”的不進位加法或“十幾減幾”的不退位減法,認識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20以內(nèi)的數(shù)。
(二)核心能力
《11~20各數(shù)認識》屬于數(shù)與代數(shù)領(lǐng)域內(nèi)容,這部分內(nèi)容是整個數(shù)學教學體系的基石。11~20的認識又是數(shù)與代數(shù)內(nèi)容的前期基礎(chǔ),因此在一年級教學中我們就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和符號感,加強對學生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學習目標
1.經(jīng)歷運用11~20各數(shù)組成,通過知識的遷移、比較和推理,自主探究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感受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規(guī)律。
2.了解加法和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四)學習重點
運用11~20各數(shù)的組成,掌握10加幾、十幾加幾及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五)教學難點
脫離直觀借助數(shù)的組成,理解10加幾、十幾加幾及相應的減法的算理。
(六)配套資源
實施資源:《10加幾、十幾加幾及相應的減法》名師課件、《10加幾、十幾加幾及相應的減法》課時作業(yè)。
二、學習設計
(一)預習設計(微課)
(1)填空
1.10個一是( ),20里面有( )個十。
2.1個十和6個一組成( )。
3.從1個十和7個一中,去掉7個一,還剩( )。
4.18中的“8”在( )位,表示( )個( );“1”在( )位,表示( )個( )。讀作:( )。
(2)口算
2+7= 9-3= 6+2= 10-5=
4+3= 8-4= 7-2= 7+3=
8-2= 10-4= 3+2= 5+4=
10-3= 6+4=
(3)看圖列算式
□○□=□ □○□=□
□○□=□ □○□=□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數(shù)的組成及口算,為學習10加幾、十幾加幾及相應的減法做好鋪墊,喚起學生的舊知,幫助學生架起新舊知識之間的橋梁。】
(二)課堂設計
1.探究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1)操作探究,歸納方法
師:你能用小棒在桌子上擺出“13”這個數(shù)嗎?而且能讓大家一眼就看出是13根小棒。
師: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擺?會根據(jù)你擺的小棒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嗎?
10+3=13 3+10=13
師:你準備怎樣計算的?
師:會列出兩道減法算式嗎?
13-3=10 13-10=3
師:你是怎么計算的?
師:認真觀察這四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小結(jié)方法:可以運用11~20各數(shù)的組成來幫助計算。1個十和3個一組成13,所以10+3=13,3+10=13;從13里面去掉1個十還剩3個一,所以13-10=3;從13里面去掉3個一還剩1個十,所以13-3=10。
(2)及時練習,內(nèi)化方法
課本第78頁做一做,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2.探究十幾加幾及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1)探究口算方法
出示例5:11+2= 13-2=
師:這道加法算式你會口算嗎?
預設:①接著數(shù);②運用數(shù)的組成;③先算個位1+2=3,再算10+3=13。
師:(出示計數(shù)器)你會在計數(shù)器上算一算這道算式嗎?2應該撥在哪一位上?為什么?
師:在計算13-2=( )時,該怎么在計數(shù)器上撥呢?從哪一位上撥去2?為什么?
師:現(xiàn)在十位和個位都是1了,兩個1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設計意圖:借助計數(shù)器直觀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十幾加幾及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滲透位置制,為后面學習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的口算做準備?!?/p>
(2)加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師:在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中,每個數(shù)都有自己的名字,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
(3)及時練習,內(nèi)化新知
課本第78頁做一做第2題。
看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解決問題,交流計算方法并說一說算式中各部分名稱。
(三)鞏固運用
(1)及時練習,鞏固算法
①獨立完成課本第78頁做一做第3題,交流算法。
②獨立完成課本第80頁練習十八第1題,集體訂正。
(2)知識運用,強化算法
摘蘋果,獨立計算,說一說怎么算的。
【設計意圖:通過計算,感受加法和減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p>
3.課堂總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通過學習,你都學會了什么?
(三)課時作業(yè)
1.練習十八第2題:先猜一猜大約有多少個,再很快地數(shù)出來。
【答案】19個、15個
【解析】考查學習目標1。引導學生除了“1個1個地數(shù)”,還可以“2個2個地數(shù)”或“5個5個地數(shù)”。通過數(shù)數(shù)活動,豐富學生的數(shù)數(shù)經(jīng)驗,逐步建立學生的數(shù)感。
2.練習十八第4題
【答案】多4
【解析】結(jié)合11~20各數(shù)的認識,在連一連、比一比的過程中繼續(xù)滲透比多比少的內(nèi)容,為后面教學做好鋪墊。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公眾號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一)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有什么樣的教案適合新手教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一)”,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一)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13頁例2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
初步滲透“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的思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的實際意義,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意識。
知識目標:
通過獨立探究和合作學習,學生主動獲取十 幾減8的計算方法。
能力目標:
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意識,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十幾減8的口算方法,正確地計算十幾減8的題目。
教學難點:理解并掌握十幾減8退位減法的口算算理。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溝通聯(lián)系。
前幾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十幾減九的計算方法,相信你們能很快地說出得數(shù)。
出示口算卡片:
(提示學生直接說得數(shù),以開火車形式進行。)
8+5 = 7+8 = 6+7 =
15-9 = 6+8 = 5+7 =
5+9 = 13-9 = 16-9 =
18-9 = 14-9 = 17-9 =
大家都算的很熟練,老師 請同學們以14-9為例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十幾減9你們都會算,那么十幾減8你們會算嗎?我們來試一試好嗎?【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舊知加深生對知識的掌握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能力?!?/p>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請看這幅圖: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課件出示)
星期天的早晨陽光明媚,小明、小紅、小蘭約去公園玩,玩著玩著他們看到一只可愛的小熊貓賣風車,他們很喜歡玩風車, 所以就開心跑去買風車。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有利貼近學生的生活,用學生感興趣的事,引出故 事,更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p>
提問:在圖中你都知道了什么?生答。
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大家?
預設:還剩幾個風車?
要求還剩多少個風車,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怎樣列式?
板書:12-8=( )。
如何計算呢?
3、交流匯報算法。
學生先獨立思考。不會的可以利用學具擺一擺。
四人小組交流:
把你們的想法和組內(nèi)小朋友說一說,組長組織好自己的組員,一人說時,其他人認真傾聽。
哪一組愿意來匯報?
預設:第一組學生匯報,算法可能有:
a.組員1:用“破十法”算出答案。
先用10-8=2,2再加個位的2等于4。
那12-4呢?10-4=6 6+2=8。
b.組員2:想加算減法,算出答案。
8+4=12,12-8=4。
c.組員3:1 2-2=10,10-6=4。
d.把8看成1 0,12-10=2 , 2+2=4。
為什么要加2?
(因為原來是減8,我 們剛才是減10,多減了2,所以要反過來加2)
教師講解時重點對“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做有針對性的指導。
讓學生多擺一擺、多說一說。
【設計意圖:在計算十幾減8時重點是讓學生用多算法去計算,掌握算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計算能力。通過 在疑問中尋求算 理。】
4、小結(jié)
同學們剛才用了好幾種簡便方法解決了這兩道算式。我們再來回憶一下是
哪幾種方法?
師生一起總結(jié)。
一種是想加算減,一種是先用十減,就是破十法;有的分兩步減,還有把
一個數(shù)看成另一個數(shù),為了計算簡便這么多種方法,你們喜歡哪一種呢?
計算時你們可以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
【設計意圖:通過各算法對比,選出學生樂于接受的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學生計算能力?!?/p>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書第13頁“做一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強調(diào)算的方法。
學生匯報。
2、完成書第13頁“做一做”第2題。
全班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強調(diào)算的方法。
先讓學生獨立算一算,然后進行觀察比較,總結(jié)方法。
3、完成書第13頁“做一做”第3題。
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讓學生獨立完成,請最快的學生說一說他選擇怎樣的
方法。
【設計意圖:練習采用形式多樣方法,不僅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有利于將枯燥的課堂上得生動多彩,學 生樂于接受?!?/p>
四、課堂總結(jié)
這節(jié)課,同學們的口算本領(lǐng)真不錯!學完這節(jié)課,你們有哪些收獲呢?
學 生可以講學到什么知識,也可以講用了哪些方法來解決?
學生最后總結(jié):其實都是用前面學過的十幾減九的方法,
這節(jié)課我們用學過的十幾減九的方法解決了十幾減8的計算,也就是用舊
知識來解決新問題。
你們真棒!
五、作業(yè)布置
練習口算。
六、板書設計
教學反饋: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公眾號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十八)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十八)”,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十八)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經(jīng)歷探究十幾減7、6的計算過程,理解十幾減7、6的算理,滲透類比的思想。
2. 掌握十幾減7、6的計算方法,能熟練正確地口算,提高計算能力。
3.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與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十幾減7、6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并掌握十幾減7、6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問題: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大家都準備好了嗎?(課件演示。)
11-9= 12-8= 14-8=
15-9= 10-8= 13-9=
你能快速為這些算式找到它的朋友嗎?
預設:學生口答。
引入課題:看來十幾減9、8的算式是難不倒大家了,那十幾減7、6你能不能算得同樣快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十幾減7、6。板書:十幾減7、6。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喜歡的找朋友的游戲復習了十幾減9、8的舊知,為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自主探究新知作好了鋪墊。
二、探究新知
1. 提出問題并列出算式。
出示例3情境圖:
師:你能從上面的畫面中提取什么數(shù)學信息?
生:池中有13條金魚,黑的有7條,要求紅的有幾條;池中有13條金魚,紅的有6條,要求黑的有幾條。
師:你能幫助兩個小朋友分別算一算,要求紅金魚有幾條,黑金魚有幾條,怎樣列式呢?
生:求紅金魚有幾條,列式為13-7,求黑金魚有幾條,列式為13-6。
師:怎么計算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研究下。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生動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解決問題,初步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性。
2. 探究十幾減7、6的計算方法。
(1)13-7
問題:誰能快速算出13-7的得數(shù)呢?
學生獨立計算,匯報算法:
預設:
方法一:想加算減法,因為6+7=13,所以13-7=6。
方法二:破十法,13-7時,把13分成10和3,先用10減7得3,再用剩下的3加3得6。(即:13-7=10-7+3)
驗證:
(2)13-6
問題: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預設:
方法一:想加算減法,因為6+7=13,所以13-6=7 。
方法二:破十法,13-6時,把13分成10和3,先用10減6得4,再用剩下的4加3得7。
(即:13-6=10-6+3)。
驗證:
設計意圖:用實物圖理解破十法和平十法算理,檢驗自己的計算方法,并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考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由探索和合作的數(shù)學意識。
3. 探索規(guī)律。
師:請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十幾減7、6的得數(shù)。
11-7=4,11-6=5
12-7=5,12-6=6
13-7=6,13-6=7
14-7=7,14-6=8
15-7=8,15-6=9
16-7=9
學生快速計算。
師:仔細觀察這些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匯報,教師總結(jié):十幾減7的差,是被減數(shù)個位數(shù)字加3。十幾減6的差,是被減數(shù)個位數(shù)字加4。
設計意圖:把有關(guān)十幾減7、6的算式重新列出來,觀察規(guī)律,培養(yǎng)了學生對知識的初步概括、總結(jié)的能力。
4. 微課講解,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進行整體分析和梳理。
同桌之間互相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三、鞏固練習
1. 填空。
答案:6,8,8,6;7,8,8,7。
設計意圖:本題鞏固十幾減7、6的計算方法,加深學生對算法的理解。
2. 做一做
8+9= 9+6= 7+9=
17-8= 15-9= 16-7=
17-9= 15-6= 16-9=
答案:豎:17,9,8;15,6,9;16,9,7。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3. 做一做。
7+□=11 8+□=13 □+6=12
11-7=□ 13-8=□ 12-6=□
答案:4,5,6,4,5,6。
設計意圖:本題進一步鞏固計算方法,讓學生繼續(xù)體會想加算減法的快捷。
4. 一共有14只狗。
(1)左邊有6只小狗,右邊有幾只?
□○□=□(只)
(2)黑狗有7只小狗,黃狗有幾只?
□○□=□(只)
答案:(1)14-6=8(2)14-7=7。
設計意圖:通過看圖,正確列出算式,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
5. 交互習題。
設計意圖:通過實際操作,鞏固加深學生對十幾減7、6算法的理解。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學習了十幾減7、6的計算方法:
1.運用“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來進行計算。
2.懂得了“十幾減7的差,是被減數(shù)個位數(shù)字加3。十幾減6的差,是被減數(shù)個位數(shù)字加4”。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jié),幫助學生理清整節(jié)課所學知識,形成一個整體的知識結(jié)構(gòu),逐步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jié)的思維能力。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公眾號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十七)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十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十七)
教學目標:
1. 在掌握十幾減9的基礎(chǔ)上,通過具體情境,自主探索十幾減8的計算方法。
2. 進一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減”,并能用語言描述思維過程。
3.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與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用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計算十幾減8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用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計算十幾減8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問題: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這節(jié)課我們來玩一個擊鼓傳花的游戲,好嗎?游戲規(guī)則是:同學們利用花上的數(shù)減9,誰計算錯了,誰表演;中間當鼓停止了,誰沒計算出來誰也表演!馬上開始了,大家都準備好了嗎?(課件演示擊鼓傳花。)
預設:學生口答。
問題:同學們算得可真快,老師特別想知道你用什么好辦法算得這么快呢? 17-9你是怎么想的呢?
預設:
(1)想加算減:8+9=17,17-9=8。
(2)破十法:17分成10和7,10-9=1,1+7=8。
引入課題:看來“想加算減”的方法和“破十法”是我們計算十幾減9非常好的方法,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十幾減8,看看這些好方法還能不能幫到你。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喜歡的擊鼓傳花的游戲復習了十幾減9的舊知,為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自主探究新知作好了鋪墊。
二、探究新知
1. 課件出示例1。
游樂園里有一位穿著熊貓衣服的叔叔正在賣風車。風一吹,他的風車全都轉(zhuǎn)起來起來了,像美麗的花兒,很漂亮。這些美麗的風車吸引了很多小朋友來購買。
課件出示動畫:
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預設:熊貓在賣風車,它一共有12個風車,小朋友打算買走8個風車。
問題:所求的數(shù)學問題是什么?
預設:還剩下幾個?
問題:怎樣列式?
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列式:12-8。
問題:怎么計算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下。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生動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解決問題,初步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性。
2. 探究十幾減8的計算方法。
我們可以用手中的學具(圓片等)擺一擺,先擺12個學具,表示12個風車,賣了8個,就從12個里面拿走8個(或叫學生用虛線圈起8個圖上學具),再一個一個地數(shù)剩下的學具,還有4個。(教師引導學生用桌上的圓片(或小棒)來擺一擺計算。)
學生擺學具計算,教師觀察巡視。
問題:如果沒有圖,在計算12-8時我們怎樣想的呢?你能按照15-9的計算方法計算12-8的得數(shù)嗎?算好了,并把你的想法告訴你小組的同學們,看哪一個小組的計算方法最多?
小組交流,探討算法。
探討結(jié)束后,教師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演示學生的想法。
(1)數(shù)一數(shù):圖上有12個風車,買走8個,還剩4個風車。
(2)連減:把8分成2和6,先用12減2再減6,得4。(即:12-8=12-2-6)
(3)破十法:把12分成10和2,先用10減8得2,再用剩下的2加2得4。(即:12-8=10-8+2)
(4)想加算減:算12減8得幾?要先想,8加幾得12,因8加4得12,所以12減8得4。
師:同學們,真是棒極了,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以后計算十幾減8時就可以選擇你最喜歡的方法計算了。
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考的方法,提倡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自由探索和合作意識。
3. 歸納整理,探索規(guī)律。
師:請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十幾減8的得數(shù)。
11-8=
12-8=
13-8=
14-8=
15-8=
16-8=
17-8=
18-8=
學生快速計算。
師:仔細觀察這些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匯報,教師總結(jié):十幾減8的差,是被減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字加2。
設計意圖:把有關(guān)十幾減8的算式重新列出來,觀察規(guī)律,培養(yǎng)了學生對知識的初步概括、總結(jié)的能力。
4. 情景視頻演示,鞏固十幾減9、8的計算方法,通過實際生活中的例子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同桌之間互相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實際練習,鞏固學生對十幾減8算法的理解。
三、鞏固練習
1. 圈一圈,算一算。
答案:8,7。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幫助學生掌握破十法和相加算減法。
2. 10-8= 13-8= 16-8=
11-8= 14-8= 17-8=
12-8= 15-8= 18-8=
答案:橫:2,5,8,3,6,9,4,7,10。
設計意圖:本題鞏固“十幾減8”的算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3.
答案:5,9,4,3,6。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使學生理解“十幾減8”的退位減法算理,掌握“十幾減8”退位減法的常用方法。
4. 看圖寫算式。
答案:12-8=4,14-8=6。
設計意圖:本題鞏固學生能熟練、準確地口算“十幾減8”的退位減法。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學習了十幾減8的多種計算方法:
1.“破十法”:通過看、擺、說和填理解“破十”的道理。
2.“想加算減法”結(jié)合前面的加減法之間的關(guān)系,把兩部分合在一起求總數(shù),用加法;從總數(shù)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jié),幫助學生理清整節(jié)課所學知識,形成一個整體的知識結(jié)構(gòu),逐步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jié)的思維能力。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公眾號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八)
作為一位剛?cè)肼毑痪玫男氯谓處?,在授課上的經(jīng)驗比較少。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你知道怎樣才制作一份學生愛聽的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八)》,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八)
教學背景:
十幾減7、6的教學是在原 有 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學習“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 重點感受“想加算減法”的簡單快捷,從而比較熟練地運用“想加算減法”來計算十幾減7、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從 實際情景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利用加減法的關(guān)系來計算十幾減7、6,從而進一步理解“想加算減法的”計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歸納整理這一過 程,讓學生能夠說出計算的思考過程,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和探索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掌握十幾減7、6的多樣性教學方法。
2.能夠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口算并且正確率高,重點感受“想加算減法”的價值。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探索新知
1、情景引入,PPT課件出示主題圖,提出問題。
(1)師:今天的天氣真好??!真適合去游玩,一(2)班的師生們今天一起去水族館參觀呢。瞧!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1:他們在看金魚。[來源:學|科|網(wǎng)]
生2:他們在數(shù)有多少條金魚。
(2)師:從圖中你發(fā)現(xiàn)哪些信息?
生1:小男孩說,13條金魚,紅的有6條,黑的有□條。
生2 :小女孩說,13條金魚,黑的有7條,紅的有□條。
師:你們的小眼睛真明亮,觀察的真仔細!圖中的兩位小朋友分別提出了一 個問題,可是他們不知道怎么解決這兩個問題,讓我們一起幫幫他們好嗎?
2、自主探究,內(nèi)化算法。
(1)分析信息,列出算式。
13條金魚,紅的有6條,黑的有幾條?
13-6= □
13條金魚,黑的有7 條,紅的有幾條?
13-7=□
(2)幫助學生理解, 初步建模。
13和6(7)分別從哪里來?
13是總數(shù),6(7)是其中的一部分, 求另一部分是多少,可 以用減法來計算。
3、嘗試計算。(PPT課件出示)
6+( )= 13 7+( )=13
13-6=□ 13-7=□
想加法算減法 想加法算減法
13-6=7 13-7=6
三、鞏固練習
見課件
四、課堂總結(jié)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十幾減7、6的計算方法。你都學會了什么?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公眾號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四)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四)”,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四)
重教學目標 理解十幾減8、7、6的算理(想加算減、破十法)
重重難點分析
重點分析 一年級小學生還缺乏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能力,需要讓學生學會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
難點分析 一年級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特點,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愛說愛動。
重教學方法 講授法 、談話法 、啟發(fā)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課件出示金魚情境圖)
[師]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學生自由說一說)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
[學生] 13條金魚,黑的有7條,紅的有□條;13條金魚,紅的有6條,黑的有□條。
[師]小軍和小紅想知道結(jié)果,你們能不能幫助他們呢?(能)我們先來解決小紅的問題好嗎?(好)要知道紅金魚有幾條,怎樣列式呢?說說為什么?(學生分組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學生匯報討論結(jié)果:
預設:列式 13-7
(設計意圖:根據(jù)兩位學生賞魚的情境,通過不同觀察角度得到不同的信息,同時也提出不同的問題,為本課學習提供了現(xiàn)實而有意義的素材,同時引導學生分析信息,為解決問題提供直觀地表象支撐。)
二、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2、探討十幾減7、6的計算方法
[師]13-7如何計算呢?(學生同桌兩人討論匯報)
[學生1]因為7+6=13,所以13-7-6,有6條紅金魚。
[學生2]把13分成10和3,10-7=3,3+3=6,所以13-7-6。
……
[師]同學們真聰明!用計算十幾減9、8的方法計算出了13-7,下面我們一起來口算一組題。
16-7= 13-7= 12-7= 15-7=
(學生獨立計算,用卡片表示結(jié)果)
[師]根據(jù)剛才的計算方法,你會解決小軍的問題嗎?
學生獨立列出算式:13-6
[師]同桌相互說說你的計算方法,誰的方法最快?為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讓學生通過自主嘗試等方式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三、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1、說說,算算
問題:
(1)你能完整地說說這幅圖的意思嗎?
(2)根據(jù)圖意列出相應的算式,并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此題完全放給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分別說說解題時自己的想法。)
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十幾減7、6的退位減法,我們發(fā)現(xiàn)用“想加算減”的方法和“破十法”比較簡便,你會做了嗎?你是怎樣算的?(設計意圖:通過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回顧與整理,增強學生梳理知識自主建構(gòu)知識體系的意識,培養(yǎng)組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公眾號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二十)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diào)整,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二十)”,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二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在掌握十幾減9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理解“想加算減與破十法”,能夠正確、熟練的計算十幾減8。
過程與方法: 通過具體情境,自主探究十幾減8的計算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學情分析:
十幾減8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習8加幾和十幾減9的基礎(chǔ)上安排的,十幾減9較多地借助實物操作或依靠操作表象進行計算,十幾減8則把實物操作活動抽象成數(shù)的計算活動,從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退位減法,以提高抽象計算的能力和思維水平。教材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入十幾減8,放手讓學生運用已經(jīng)學過的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主動探索、交流算法、算出得數(shù)。對于抽象計算有困難的學生,可以用小棒擺一擺,通過操作獲得自己的算法。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破十法”和“想加算減”這兩種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熟練地計算。
教學過程:
導入:
一、游戲引入,喚醒舊知
1.游戲闖關(guān)第一關(guān)填一填。
8十( )=13 8十( )=12
2.課件出示第二關(guān):口算
12-9=( ) 13-9=( ) 16-9=( )
說一說你是怎么計算的?
3.提示課題。
小朋友們十幾減9學得真不錯,今天我們就來利用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來學習十幾減8吧!
板書課題:十幾減8
新授:
一、看一看,說一說。
1.出示情境圖
(1)認真看一看,在圖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2)要求的數(shù)學問題是什么? 生匯報師把數(shù)學題目完整地敘述一遍。
(3)誰能像老師剛才說的那樣再說一說呢? 生敘述。
二、.想一想,議一議。
1.要求“還剩幾個”怎樣列式?
生匯報
師:剛才有同學說12減8等于4,到底是不是等于4呢?同學們可以用你們手中的小棒擺一擺,來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也可以動腦筋想一想十幾減9是怎么計算的,來看看十幾減8應該怎樣計算。(讓學生自己動腦想一想)
2.說一說:現(xiàn)在把你們的算法和同桌的小朋友說一說。
3.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的算法跟其他小朋友分享一想呢?
生匯報
(1)出示課件:想加算減法過程
(2)出示課件:破十法過程
三、師點撥。
師:你們真聰明!剛才想出了三種方法來計算12減8,你最喜歡用哪一種呢?
生匯報
(1)擺小棒: 讓同學們自己感覺擺一擺這種方法在數(shù)學上不常用。
(2)想加算減法。
生敘述,師板書想加算減法過程。
(3)破十法。
生敘述,師板書破十法過程。
師:剛才有些小朋友喜歡用擺小棒的方法,也有些小朋友喜歡用想加算減的方法,但是更多的小朋友呢喜歡用破十法來計算!那么以后的計算中,你們可以選自己喜歡的方法哦!下來我們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出題(師)你來做(生)現(xiàn)在,老師先來出一道題目考考大家,既然剛才有那么多的小朋友喜歡用破十法,那么這道題目要用破十法做哦!
(1)師出一題:讓小朋友們用破十法來計算并說出過程。
(2)生出題考其他小朋友
(3)同桌出題互考
四、做一做。
1. 圈一圈,算一算。
出示課件
1.比比誰算得快。(出示課件)
五、課堂延伸
1.出示課件(課中操:找朋友)
出示課件
師:我們一邊唱歌一邊找到你的好朋友。
生匯報。
1. 發(fā)現(xiàn)十幾減8規(guī)律。
出示課件
師:老師把剛才的算式整理了一下,請小朋友們仔細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誰來說一說?
生匯報。
師小結(jié):見8想2,被減數(shù)的個位加2.
4.1.3課堂小結(jié) 評論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誰來說一說?
生匯報
師小結(jié):計算十幾減8時,一般可以采用破十法,或是用想加算減的方法。
六、板書設計:
十幾減8
想加算減法 破十法
想:8+4=12 想:10-2=8
所以:12-8=4 2+2=4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公眾號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十二)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老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編寫一份教案。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diào)整,那怎樣寫才能有一份高質(zhì)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十二)”,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十二)
一、教學內(nèi)容
十幾減8、7、6的應用練習。(教材第15~16頁練習三)
二、教學目標
1.復習并掌握十幾減8、7、6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及算理。
2.培養(yǎng)學生快速計算的學習習慣。
3.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計算等多種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難點:1.熟練進行十幾減8、7、6退位減法的計算。
2.理解算理,理解加減法之間的互逆關(guān)系。
教學過程
一、基礎(chǔ)練習
1.口算。(課件出示題目,組織學生分小組比賽,看哪個小組回答得又對又快)
8+5= 7+8=
7+6= 15-7=
6+8= 5+7=
5+6= 13-7=
18-7= 14-8=
17-6= 16-8=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訂正時選取有代表性的題目,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
2.口算接力。
小組內(nèi)合作完成,每人做一道題,其他同學進行判斷,看一看哪個小組合作得最好。
(1)7+8-6= 5+10-6=
10-9+9= 16-7+8=
(2)10-2+9= 4+3+9=
14-7+5= 10+5-6=
二、指導練習
1.教學教材第15頁練習三第4題。
師: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搶答游戲,全班分成若干組,然后每2組進行比賽,每次派一個代表上來,我說一個算式看看誰先回答,回答對的得一分,回答錯的扣一分,好不好?(好)
在比賽中培養(yǎng)學生快速口算能力和團結(jié)合作精神,式子可以重復來使用,教師注意帶動學生氣氛,營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
2.教學教材第16頁練習三第10題。
師:大家注意觀察圖片,從圖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學生相互交流,教師點名學生回答)
左邊的鴨子加上右邊的鴨子為15只,白鴨子加上灰鴨子為15只。
師:那我們可以列出怎么樣的式子?(點名學生板演,要求學生說出數(shù)量關(guān)系)
15-7=8(只)15-6=9(只)
注意:帶動學生邏輯性思考,讓學生明白題目中簡單的邏輯關(guān)系并列出式子,使學生能根據(jù)已知條件解決簡單數(shù)學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15~16頁“練習三”第5~9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第5題:<?。尽。健。尽。肌。?/p>
第6題:12-7--5 15-8--7
17-9--8 13-6--7
12-6--13-7 15-7--14-6
13-9--11-7 14-7--16-9
13-8--11-6
第7題:5 8 9
第8題:6 12-6=6
第9題:12 2 18 7 14 13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本節(jié)課的練習,你們能熟練計算十幾減8、7、6的退位減法了嗎?你們總結(jié)出了哪些計算方法?
板書設計
練習課
10.15-7=8(只)15-6=9(只)
教學反思
1.增加趣味,提高積極性。
教學本節(jié)課時,教師通過各種手段提高學生計算的熱情,如先給出簡單的十幾減8、7、6的計算,再采取小組比賽的方式,讓學生在簡單輕松的計算中回顧十幾減8、7、6的退位減法的知識,再過渡到生活中的應用上。解決問題時,仍然將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其自主探索題中的數(shù)量關(guān)系,理清思路,讓自己盡量成為“伴學者”和“指導者”。
2.循序漸進地引入知識,注重知識的連貫性。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對學生的知識要循序漸進地引入。通過口算和提問的方式,不僅促進了學生的心算能力,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這樣寓教于樂,能夠使學生學得輕松、愉悅,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3.我的補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公眾號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九)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九)”,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九)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13頁。
【教學目標】
1.在掌握十幾減9計算的基礎(chǔ)上,主動探索十幾減8的計算方法。
2.初步學習利用加減法的關(guān)系計算十幾減8,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做減法的思考方法。
3.學生在探究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知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培養(yǎng)學生學會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十幾減8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計算十幾減8。
【教學難點】
經(jīng)歷十幾減8的思維過程,理解算理。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象的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你們玩過風車嗎?課件出示教材第13頁主題情景圖。
(2)看圖,小熊在干什么?從圖上你還知道什么數(shù)學信息?學生交流看到的信息。
學生交流:小熊一共有12個風車,小朋友要買8個,還剩幾個?
(3)根據(jù)這些信息,怎么解答?學生交流。
學生交流:從總數(shù)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一部分,用減法計算。也就是求還剩幾個,即從總數(shù)里減去小朋友要買的。
列式:12-8=
(4)你會計算12-8嗎?
二、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教材第13頁例2。
(1)請同學們拿出風車擺一擺,怎樣計算“12-8”?可以仿照十幾減9的方法嗎?有哪些方法可以計算?
(2)學生在小組內(nèi)操作活動,合作交流。教師巡查并指導。引導學生用學過的方法計算。
(3)學生匯報。
利用展示臺展示,一邊說一邊展示。老師把不同的方法進行板書。
方法1:8加4得12,12減8等于4。
方法2:12可以分成8和4,12減8等于4。
方法3:12減2得10,再減6等于4。
方法4:12分成10和2,先用10減8剩下2,再把2加上2等于4。
(4)上面的方法你看一看,比一比,選出你喜歡的方法。再用它來計算下面的算式。
出示算式:14-8=16-8=11-8=
2.你還知道哪些十幾減8的算式?學生說。
老師板書算式;指名學生口算,并說出你是怎樣想的?
小結(jié):同學們說的很好。在計算時我們一般采用“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進行計算。
現(xiàn)在也會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了。我們來玩?zhèn)€“找座位”游戲。
課件出示教材第15頁練習三第1題,看誰找得最快。
3.師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十幾減8的退位減法,是怎樣進行計算的呢?在計算的時候要看著減法想與它相關(guān)的加法,再想出減法題的得數(shù)。例如:計算11-8時,想8加3得11,所以11減8得3。
還可以在計算的時候把十幾拆成10和幾,減的時候要先用10去減,減得的差再加上剩下的“幾”就是最后的差。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P13做一做的第1題。
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
2.完成教材P13做一做的第2題。
計算并說出上下兩行之間的關(guān)系?
3.完成教材P13做一做的第3題。
四、課堂小結(jié)
同學們,今天我們又學會了什么?分享你知道的?集體交流。
【板書設計】
十幾減8
11-8=3 14-8=6
8+3=11 10-8=2
11-8=3 2+4=6
【教后思考】
根據(jù)已學過的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來學習十幾減8就不難了。教學時讓學生積極討論,探究,模仿已學的方法理解十幾減8的算理。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更重要的是,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靠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享受成功的喜悅。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公眾號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六)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六)”,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六)
教學目標
(一)教學知識點
使學生在掌握十幾減9的基 礎(chǔ)上自主探索十幾減8的方法。
(二)能力訓練要求
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加減法的關(guān)系計算十幾減8,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做減法的思考方法。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和探索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自主探索十幾減8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十幾減8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十幾減8的計算。
教學方法
引導啟發(fā)法、談話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搶答游戲
17-9= 11-9= 15-9= 12-9= 14- 9= 18-9=
指名說說“14-9”的計算過程。
2、談話導入新課
[師]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算減法想加法的方法學習了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今天我們繼續(xù)用這種方法來學習十幾減8的退位減法。(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突出 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同時為新課做好鋪墊,并為知識的遷移創(chuàng)造了條 件。)
二、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課件出示情境圖)
[師]從圖中你獲得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
[學生]一共有12個風車,賣了8個,還剩幾個?
[師]還剩幾個風車?用什么方法計算 ?
隨著學生的回答,板書:12-8=□
[師]如何計算呢?用小圓片代替風車擺一擺,然后把你的方法和小組同學說一說。
(學生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算法)
交流反饋:
(1)因為8+4=12,所以12-8=4。
(2)把12張圓片分成10張和2張,先從10張里面去掉8張,剩 下的兩部分加起來,就是最后的結(jié)果。
師小結(jié):剛才大家想的方法都很好 ,在計算的時候要看著減法想與它相關(guān)的加法,再想出減法題的得 數(shù)。
例如:1 3-8想8加5得13,所以13減8得5;還可以在計算的時候,把十幾拆成10和幾,減的時候先用10去減,減得的差再加上剩下的“幾”就是最后的差。
(設計意圖:讓學生結(jié)合對舊知十幾減9計算方法的回憶,通過學具操作、過程歸納、算式演示,逐一將思考過程表征出來,體會算法多樣化。)
三、拓展應用,內(nèi)化新知
1、 完成做一做第1小題
讓學生獨立圈一圈,再說一下思考過程,最后集體訂正。
2、送信
學生獨自算一算,然后集體訂正。
3、猜一猜盒子里有幾個?
學 生獨自列出算式解答,然后集體訂正。
4、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教材第13頁“做一做”第3題。)
11 - 8 =
12 - 8 =
13 - 8 =
14 - 8 =
15 - 8 =
16 - 8 =
17 - 9 =
觀察這些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你能用9、8、17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計算方法,感悟方法的本質(zhì),發(fā)現(xiàn)計算的規(guī)律。)
四、回顧反思,總結(jié)概括
談談這節(jié)課你的收 獲是什么 ?
(設計意圖:通過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回顧與整理,增強學生梳理知識自主建構(gòu)知識體系的意識,培養(yǎng)組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公眾號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十三)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那怎樣寫才能有一份高質(zhì)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十三)》,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十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掌握十幾減9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理解“想加算減與破十法”,能夠正確、熟練的計算十幾減8。
過程與方法:通過具體情境,自主探究十幾減8的計算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學情分析:
十幾減8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習8加幾和十幾減9的基礎(chǔ)上安排的,十幾減9較多地借助實物操作或依靠操作表象進行計算,十幾減8則把實物操作活動抽象成數(shù)的計算活動,從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退位減法,以提高抽象計算的能力和思維水平。教材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入十幾減8,放手讓學生運用已經(jīng)學過的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主動探索、交流算法、算出得數(shù)。對于抽象計算有困難的學生,可以用小棒擺一擺,通過操作獲得自己的算法。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破十法”和“想加算減”這兩種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熟練地計算。
導入:
一、游戲引入,喚醒舊知
1.游戲闖關(guān)第一關(guān)填一填。
8十( )=13 8十( )=12
2.課件出示第二關(guān):口算
12-9=( ) 13-9=( ) 16-9=( )
說一說你是怎么計算的?
3.提示課題。
小朋友們十幾減9學得真不錯,今天我們就來利用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來學習十幾減8吧!
板書課題:十幾減8
新授:
一、看一看,說一說。
1.出示情境圖
(1)認真看一看,在圖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2)要求的數(shù)學問題是什么? 生匯報師把數(shù)學題目完整地敘述一遍。
(3)誰能像老師剛才說的那樣再說一說呢? 生敘述。
二、.想一想,議一議。
1.要求“還剩幾個”怎樣列式?
生匯報
師:剛才有同學說12減8等于4,到底是不是等于4呢?同學們可以用你們手中的小棒擺一擺,來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也可以動腦筋想一想十幾減9是怎么計算的,來看看十幾減8應該怎樣計算。(讓學生自己動腦想一想)
2.說一說:現(xiàn)在把你們的算法和同桌的小朋友說一說。
3.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的算法跟其他小朋友分享一想呢?
生匯報
(1)出示課件:想加算減法過程
(2)出示課件:破十法過程
三、師點撥。
師:你們真聰明!剛才想出了三種方法來計算12減8,你最喜歡用哪一種呢?
生匯報
(1)擺小棒: 讓同學們自己感覺擺一擺這種方法在數(shù)學上不常用。
(2)想加算減法。
生敘述,師板書想加算減法過程。
(3)破十法。
生敘述,師板書破十法過程。
師:剛才有些小朋友喜歡用擺小棒的方法,也有些小朋友喜歡用想加算減的方法,但是更多的小朋友呢喜歡用破十法來計算!那么以后的計算中,你們可以選自己喜歡的方法哦!下來我們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出題(師)你來做(生)現(xiàn)在,老師先來出一道題目考考大家,既然剛才有那么多的小朋友喜歡用破十法,那么這道題目要用破十法做哦!
(1)師出一題:讓小朋友們用破十法來計算并說出過程。
(2)生出題考其他小朋友
(3)同桌出題互考
四、做一做。
1. 圈一圈,算一算。
出示課件
1.比比誰算得快。(出示課件)
五、課堂延伸
1.出示課件(課中操:找朋友)
出示課件
師:我們一邊唱歌一邊找到你的好朋友。
生匯報。
1. 發(fā)現(xiàn)十幾減8規(guī)律。
出示課件
師:老師把剛才的算式整理了一下,請小朋友們仔細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誰來說一說?
生匯報。
師小結(jié):見8想2,被減數(shù)的個位加2.
4.1.3課堂小結(jié) 評論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誰來說一說?
生匯報
師小結(jié):計算十幾減8時,一般可以采用破十法,或是用想加算減的方法。
七、板書設計:
十幾減8
想加算減法 破十法
想:8+4=12 想:10-2=8
所以:12-8=4 2+2=4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公眾號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十一)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十一)》,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十一)
一、教學內(nèi)容
十幾減7、6。(教材第14頁例3)
二、教學目標
1.掌握十幾減7、6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及算理。
2.能熟練地進行十幾減7、6退位減法的計算。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掌握十幾減7、6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
難點:掌握“破十法”“想加算減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同學們,下面這些題你會計算嗎?
12-8= 12-9=
3+8= 14-8=
4+9= 15-8=
16-8= 17-9=
2.引出新課。
(課件出示教材第14頁例3的情境圖)
師:同學們,看!小偉和小梅在游樂園的五彩池邊數(shù)金魚,看著美麗的金魚在魚池里快樂地玩耍,他們高興極了。
小梅說:“13條金魚,黑的有7條,紅的比黑的多。”
小偉搶著說:“不!13條金魚,紅的有6條,黑的比紅的多。”
他們倆越爭越激烈。
小梅說:“這里共有13條金魚,黑的有7條,你自己數(shù)數(shù)有幾條紅的吧!”
小偉說:“有13條金魚,紅的有6條,你算一算有幾條黑的吧!”
可是金魚游得太快,小梅眼睛都數(shù)花了,還是沒有數(shù)出來。
他們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忙啦!大家愿意嗎?(愿意)
板書課題:十幾減7、6
二、學習新課
教學教材第14頁例3。
(1)梳理信息,理解題意。
(課件出示教材第14頁例3的情境圖)
師:從兩位小朋友的對話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情境圖,相互交流、匯報。
學生匯報:
①一共有13條金魚。
②小梅數(shù)的黑色的金魚有7條。
③小偉數(shù)的紅色的金魚有6條。
師: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呢?(點名學生回答)
明確問題:這個池子里到底有多少條紅色的金魚?多少條黑色的金魚?
(2)列式解答,探究計算方法。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怎樣列式呢?為什么要這樣列式?(同桌交流)
教師引導:已知總數(shù)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
已知池子里有13條金魚,黑色的有7條,求紅色的金魚有多少條,可列式為13-7;
已知池子里有13條金魚,紅色的有6條,求黑色的金魚有多少條,可列式為13-6。
師:該如何計算呢?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有序地把各種解法的思維過程羅列出來)
學生在回答前也可以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教師巡視,注意發(fā)現(xiàn)不同的方法。
①借助擺學具(如小棒)算出答案。
②用點數(shù)的方法算出答案。
③用“破十法”算出答案。
先用13中的10減去7,等于3,再把3和13中的另一部分3合起來就是6,所以13-7=6,紅的有6條。
板書:
同理:先用13中的10減去6,等于4,再把4和13中的另一部分3合起來就是7,所以13-6=7,黑的有7條。
板書:
④用“想加算減法”算出答案。
因為看到這兩個減法算式,可以想到同一個加法算式,即7+6=13,所以可以這樣算出差,13-7=6,13-6=7。(教師板書)
師:我們在用“想加算減法”的方法計算13-7和13-6這兩個算式時,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特殊之處?(學生觀察算式,同桌交流、相互討論)
小結(jié):在用“想加算減法”的方法計算13-7和13-6這兩個算式時,都是想到算式:6+7=13,也就是說,一道加法算式可以算出兩道減法算式的得數(shù),所以用“想加算減法”的方法計算十幾減幾比較簡便。
三、鞏固反饋
完成教材第14頁“做一做”。
第1題:14-8=6 15-8=7
14-6=8 15-7=8
第2題:17 15 16
9 6 9
8 9 7
第3題:4 5 6
4 5 6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計算十幾減7、6了嗎?
教學反思
1.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十幾減9、8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在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經(jīng)驗上,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到解決問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問題解決的活動過程,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思維。通過親自探索并體驗13-6和13-7的算理,使學生進一步鞏固了“破十法”“想加算減法”等不同計算方法。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教師都充分肯定,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2.創(chuàng)設生動的童話情境導入新課,使數(shù)學問題在富有童趣的兩個小朋友的爭論中自然提出,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于抓住了兒童的心理,教學效果比預想的還要好。
3.我的補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公眾號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五)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五)》,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十幾減8、7、6》教案(五)
教學目標 掌握“破十法”和“想加算減”
重難點分析
重點分析 知識遷移,容易混淆,空間想象力有點困難,難理解為什么分成幾和10,
難點分析 學生小,邏輯思維較弱,難以理解,容易混淆,語言組織能力較差,不知道哪一種方法適合自己。
教學方法 通過課件演示,學生討論、交流掌握十幾減8的算理,并能正確地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課件蘋果圖,你能列式計算嗎?
同學們真棒,今天我們就學習十幾減8的計算方法。
二、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1.出示例2。
(1)觀察主題圖:
理解圖意,復述畫面內(nèi)容。
(2)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分組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3)學生匯報討論結(jié)果,列出算式。
12-8=4
談一談你是怎樣想的:想想剛才你是怎么算十幾減8的?
用風車擺一擺。然后把你方法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
想加算減法;
8加4等于12,所以12減8等于4
破十法:
把12分成2和10,10減8等于2,2加2等于4。
所以12-8=4
小結(jié):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幾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那種方法比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減法”破十法。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也可以采用這兩種
思考方法。
三、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1)學生看圖,算一算。
提問:用什么方法計算? 你能用“破十法”計算嗎?
15-8=7
把15分成5和10,10減8等于2,2加5等于7。
所以15-8=7
(2)用你喜歡的方法的方法計算。
10-8= 13-8= 16=8=
11-8= 14-8= 17-8=
12-8= 15-8= 18-8=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討論,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規(guī)律?
教師引導
四、小結(jié):十幾減8,就是幾加2。
小結(jié) 同學們今天的表現(xiàn)真棒,十幾減8的算法你學會了嗎?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
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