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五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6-10九年級語文下冊《詩經(jīng)》知識點整理人教版。
九年級語文下冊《詩經(jīng)》知識點整理人教版
第24課《詩經(jīng)》兩首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雎鳩jūjiū窈窕yǎotiǎo好逑qiú
荇xìng菜寤寐wùmèi其māo萋qī
蒹葭jiānjiā溯洄sùhuí未唏xī湄méi
躋jī坻chí?sì?zhǐ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君子好逑逑:配偶。
(2)寤寐思服思服:思念。
(3)左右其之其:挑選。
(4)宛在水中央宛:仿佛、好像。
(5)道阻且長阻:艱險。
(6)白露未已已:止,這里是干,變干。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yōu)哉游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3)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4)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荇菜長短不齊,在船的左右兩邊撈。好姑娘美麗又善良,我從早到晚追求著她。
(2)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艱險又彎曲。順流而下去找她,她在水中的小洲上。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關雎》《蒹葭》這兩首詩。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yōu)哉游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筆之。竊窕淑女,鐘鼓樂之。
蒸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臍。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也稱詩三百。這些詩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多采用賦、比、興的創(chuàng)作手法。
擴展閱讀
九年級語文下冊《曹劌論戰(zhàn)》知識點整理人教版
九年級語文下冊《曹劌論戰(zhàn)》知識點整理人教版
第21課曹劌論戰(zhàn)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曹劌guì又何間jiàn焉玉帛bó
轍zhé軾shì靡mǐ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又何間焉間:參與。
(2)肉食者鄙鄙:鄙陋。這里指目光短淺。
(3)何以戰(zhàn)以:憑,靠。
(4)弗敢專也弗:不。專:個人專有。
(5)弗敢加也,必以信 加:虛報。信:實情。
(6)公將鼓之鼓:擊鼓進軍。
(7)遂逐齊師逐:追趕,追擊。
(8)一鼓作氣作:振作。
(9)夫大國,難測也測:推測,估計。
(10)望其旗靡靡:倒下。
3.寫出出自本文的成語,并解釋其現(xiàn)在的意思。
一鼓作氣:現(xiàn)用來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轍亂旗靡:形容軍隊潰敗混亂。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2)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曹劌請見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5)忠之屬也具體指的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6)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那些吃肉的大官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2)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衣食這類養(yǎng)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給別人。
(3)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這是忠于職守(盡心盡力為人民辦好事)之類的事。憑這一點,就可以跟敵人打一仗了。如果(跟齊國)作戰(zhàn),就請(讓我)跟從(您)。
(4)夫戰(zhàn),勇氣也。
作戰(zhàn),要靠勇氣。
(5)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仔細察看發(fā)現(xiàn)了齊軍戰(zhàn)車輪跡混亂,又遠遠望見齊軍戰(zhàn)旗也倒,(知道他們真的敗了)所以才(請您下令)追擊他們。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曹劌論戰(zhàn)》中曹劌分析戰(zhàn)爭勝利原因的一段話。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摩,故逐之。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曹劌論戰(zhàn)》選自《左傳·莊公十年》。
2.《左傳》傳說為春秋時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
九年級語文上冊《沁園春雪》知識點整理人教版
九年級語文上冊《沁園春雪》知識點整理人教版
一、詞牌名
“沁園春”是詞牌名,它規(guī)定了詞的格式,但與詞的內(nèi)容不一定有關;“雪”是詞的題目,它才與詞的內(nèi)容密切相關。
我們今天學習的是毛澤東的另一首詞《沁園春·雪》,它的格式和《沁園春·長沙》是一樣的,但內(nèi)容卻并不相同。它們的上闋都寫了景,但一個是冬景,一個是秋景?!肚邎@春·長沙》我們會在之后進行學習。
二、詩歌基本常識
詞又叫詩余;詞的句子長短不齊,又叫長短句;詞由詞牌和題目構成,詞牌規(guī)定了詞的字數(shù)、結(jié)構、用韻、樂譜等形式,因此又叫倚聲。詞的分類:按字的多少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nèi))中調(diào)(59--90字)長調(diào)(91字以上);按段落多少可分為單調(diào);雙調(diào)(前闋,后闋;上片,下片;正式雙調(diào);換頭,過片)、三疊、四疊;按風格可分為婉約詞派(柳永、秦觀、李清照、姜夔等)和豪放詞派(蘇軾、辛棄疾、岳飛等)。
三、作者簡介
毛澤東同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和領導者,他的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指揮才能被世人所公認,他的文學才華也同樣被世人所稱道,尤其是他的詩詞更是表現(xiàn)出了很高的文學修養(yǎng)。
1936年2月,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在陜北的清澗縣,毛澤東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觀賞風光。面對蒼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蕩,過后寫下了這首詞。1945年8月,抗戰(zhàn)勝利后,毛澤東同志親赴重慶與國民黨談判。其間,柳亞子先生請他寫詩,毛澤東同志就把這首《沁園春雪》抄給他,隨后《新民晚報》公開發(fā)表,迅速在人民當中廣為傳頌,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革命斗志和勝利的信心。
1.查字典,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并讀一讀。
分(fèn)外妖嬈(ráo)成吉思汗(hán)數(shù)(shǔ)風流人物今朝(zhāo)
風騷(sāo)競折腰(zhé)/折本(shé)
2.解釋下列詞語。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風流人物:稱得上能建功立業(yè)的人物。
折腰:鞠躬、傾倒。這里有稱頌、贊美的意思。
風騷:指的是文學才華(原指《詩經(jīng)》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
紅裝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紅日和白雪交相輝映的景象。
北國:該詞源于中國古代的分裂時期,如宋稱遼、金為北國,東晉稱十六國等為北國,南北朝時代南方的各朝代稱在北方與之對抗的各朝代為北國等。毛澤東詩中的“北國”使人在不覺中產(chǎn)生出一種我國疆土廣大的民族自豪感。
雪:這首詞作于紅一方面軍一九三六年二月由陜北準備東渡黃河進入山西省西部的時候。作者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七日給柳亞子信中說,這首詞作于“初到陜北看見大雪時”。
惟:只。
馀:剩下。此字一作“余”,但目前刊出的書法作品中寫作“馀”,以此為準。
大河上下:大河,指黃河。大河上下,猶言整條黃河。
頓失滔滔:(黃河)立刻失去了波濤滾滾的氣勢。描寫黃河水結(jié)冰的景象。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群山好像(一條條)銀蛇在舞動。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霸敝父咴?,即秦晉高原。蠟象,白色的象。
天公:指天,即命運。
須:等到;需要。
紅裝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紅日和白雪交相輝映的壯麗景色。紅裝,原指婦女的艷裝,這里指紅日為大地披上了紅裝。素裹,原指婦女的淡裝,這里指皚皚白雪覆蓋著大地。
分外妖嬈:格外婀娜多姿。
競折腰:折腰,傾倒,躬著腰侍候。這里是說爭著為江山奔走操勞。
秦皇: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秦朝的創(chuàng)業(yè)皇帝。
漢武: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漢朝功業(yè)最盛的皇帝。
略輸文采:文采本指辭藻、才華。“略輸文采”,是說秦皇漢武,武功甚盛,對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遜色。
唐宗: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朝的建立統(tǒng)一大業(yè)的皇帝。
宋祖:宋太祖趙匡胤(927~976),宋朝的創(chuàng)業(yè)皇帝。
稍遜風騷:意近“略輸文采”。風騷,本指《詩經(jīng)》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后來泛指文章辭藻。
一代天驕:指可以稱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泛指非常著名,有才能的人物。天驕,“天之驕子”的省略語。意思是上天所驕縱寵愛的人,成吉思汗即是。漢時匈奴自稱。后來也泛稱強盛的少數(shù)民族或其首領。
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鐵木真(1162~1227)在1206年統(tǒng)一蒙古后的尊稱,意為“強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稱,即王)。后蒙古于1271年改國號為元,成吉思汗被尊為建立元朝的始祖。成吉思汗除占領中國黃河以北地區(qū)外,還曾向西遠征,占領中亞和南俄,建立了龐大的蒙古帝國。
只識彎弓射大雕:雕,一種屬于鷹類的大型猛禽,善飛難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強的射手?!爸蛔R彎弓射大雕”,是說只以武功見長。
俱往矣:都已經(jīng)過去了。俱,都。
數(shù)風流人物:稱得上能建功立業(yè)的英雄人物。數(shù),數(shù)得著、稱得上的意思。
小練習
1.給下列詞中加點字注音。
分外妖嬈()惟余莽莽()
稍遜風騷()成吉思汗()
2.根據(jù)下列詞中的注音寫漢字。
紅zhuāng素裹()頓失tāotāo()
江山多jiāo()一代天jiāo()
3.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
(1)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惟余莽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頓失滔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紅裝素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外妖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級語文下冊《鄒忌諷齊王納諫》知識點整理人教版
九年級語文下冊《鄒忌諷齊王納諫》知識點整理人教版
第22課鄒忌諷齊王納諫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鄒zōu忌?yì麗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窺kuī鏡期jī年間jiàn進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鄒忌修八尺有余修:長,這里指身高。
(2)朝服衣冠服:穿戴。
(3)孰視之孰:仔細。
(4)臣之妻私臣私:偏愛。
(5)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6)能謗譏于市朝謗譏:指議論。
(7)時時而間進間:間或,偶然。
(8)皆朝于齊朝:朝見。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房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3)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4)齊威王采取納諫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
(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我與城北徐公相比,哪一個美?
(3)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
(4)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來,大王所受的蒙蔽太厲害啦。
(5)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在朝廷上戰(zhàn)勝(別國)。
三、段背知識清單
默寫《鄒忌諷齊王納諫》的第二、三段。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戰(zhàn)國策》,這部書是西漢時經(jīng)劉向整理編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