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祖國地圖前教學設計
發(fā)表時間:2021-06-08部編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本教學設計適用于語文程度中等以上的學生,教學側(cè)重點放在對詩歌的藝術欣賞方面。
學習目標
1.了解舒婷,了解朦朧詩的一些特點和它的詩學價值。
2.從鑒賞的角度學習詩歌,把握朦朧詩代表詩人的作品及其特色。
3.理解、欣賞詩歌,把握詩歌的藝術特色。
4.熟讀背誦詩歌。
學習重點與難點
從文學常識入手,從鑒賞的角度學習本詩,體會詩歌獨特的意蘊與感情,把握詩歌的藝術特色。
教學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1.搜集有關舒婷及朦朧詩的資料,并自學;(心得體會大全 wwW.xD63.com)
2.鞏固在《星星變奏曲》一詩中學到的知識;
3.熟讀《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復習江河的《星星變奏曲》。這是一首朦朧詩,作者借“星星”這個意象表達了一代人對光明與希望的追求。
背誦或朗讀你熟悉的朦朧詩作品。
導入舒婷的朦朧詩作《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是舒婷“心靈世界的歌”。
二、走近詩人
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廈門。70年代末,她的詩作受到人們的關注,不久即成為朦朧詩的代表詩人而聞名。結(jié)集出版的詩集有《雙桅船》《舒婷顧城抒情詩選》《會唱歌的鳶尾花》等。她的詩歌創(chuàng)作主要關注人的價值和尊嚴,構(gòu)思獨特,情調(diào)婉約,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風格。她的詩不側(cè)重客觀生活的描摹,而是注重表現(xiàn)自己真實的內(nèi)心世界。她從關系個人的命運和價值出發(fā),上升到對他人對民族命運的關切。舒婷的詩具有一種嶄新的審美視野,能夠超越以往新詩的陳舊觀念,突破生活的客觀規(guī)定性和邏輯性的限制,達到較高的藝術新水平。她的詩既有著鮮明的時代的叛逆精神,又有著執(zhí)著而深切的熱愛之情,發(fā)自內(nèi)心而真實優(yōu)美,被人譽為“心靈世界的歌”。
三、朦朧詩及其特點
抓住朦朧詩出現(xiàn)的年代、詩歌的主題和意象的運用以及詩歌的語言特色等方面介紹。
你讀過朦朧詩作品嗎?結(jié)合具體作品談談你對朦朧詩的了解。
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這首《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正是體現(xiàn)了朦朧詩特色的一篇成功之作。
四、朗讀詩歌
老師范讀、集體朗讀、分組朗讀、個人表演朗讀。
五、質(zhì)疑問難
自由提問,可以由同學解決;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老師集中解答。
提示:可以從詩歌的主題、表現(xiàn)手法、感情變化及語言特色等方面提出問題。
弄清每一節(jié)的內(nèi)容和感情。
六、詩歌賞析
作者選擇一個獨特的視角,從顯示祖國貧窮落后、貧瘠破敗的現(xiàn)實出發(fā),抒發(fā)了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由最初的低沉緩慢漸漸變得高亢急速,由抑到揚,從而表達對祖國的理解和熱愛之情。
分節(jié)朗讀,感知詩歌的獨特內(nèi)涵與藝術特色。
老師以第一節(jié)為例,指導同學賞析詩句,余下幾節(jié)師生共同完成,旨在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歌獨特的意蘊,學會賞析詩歌。
第一節(jié),作者運用一系列的意象,并通過意象的疊加,向讀者呈現(xiàn)出詩人心目中的祖國的形象,這是詩人真實的感受,也是詩歌人本主義特色的表現(xiàn)。“破舊的老水車”與“疲憊的歌”顯示出祖國的落后與疲憊;“熏黑的礦燈”與“蝸行摸索”顯示出祖國前進步伐的艱辛與緩慢;“干癟的稻穗”與“失修的路基”顯示出祖國的貧瘠與破??;“把纖繩深深勒進你的肩膊”則顯示出祖國在痛苦中奮力抗爭、頑強不屈的形象。最末一句的“──”表示語意轉(zhuǎn)折,由前面對祖國形象的描繪,轉(zhuǎn)而直接表達對祖國現(xiàn)實狀況的深深的理解和真摯的熱愛之情,知之深,則愛之切?!白鎳?!”一語顯得深沉而凝重。
第二節(jié),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我”與祖國開始交融,祖國貧窮,我是悲哀,我是她痛苦的希望,這種希望正如“飛天”袖間的花朵,美麗誘人卻如此渺茫,那就是對祖國富饒、榮光與自由的殷切期盼!最末一句“祖國??!”表達了詩人哀怨般的深情。
第三節(jié),同樣運用一系列的意象,“簇新的理想”“古蓮的胚芽”“掛著眼淚的笑渦”“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意象疊加,充分表達出詩人在新時代來臨之際的希望與歡欣。但是,細細品味,這些意象無不深深地打上“文革”的時代烙印,表現(xiàn)出這一代青年人內(nèi)心獨特的感受,“簇新的理想”“剛從神話的蛛網(wǎng)里掙脫”“古蓮的胚芽”也是經(jīng)歷風霜雪雨的寒凍,就連笑渦都是“掛著眼淚”的。這樣就使得這首詩在體現(xiàn)舒婷個人特色的基礎上又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最末的“祖國??!”表達出詩人的歡欣與對未來的憧憬,至此,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由先前的低沉凝重進而變得高亢激越起來。
第四節(jié),在前三節(jié)的基礎上,“我”與“我”的祖國再次融合,“我”和祖國已經(jīng)是唇齒相依,不能分割:“我是你十億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是你喂養(yǎng)了“我”。這個曾經(jīng)迷惘的“我”,經(jīng)過深思,經(jīng)過感情的洗禮,已經(jīng)沸騰起來,“我”愿為我的祖國奉獻一切,用“我”的血肉之軀去換取祖國的富饒、榮光與自由!“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與“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這幾個簡短句式構(gòu)成排比,增加了語言氣勢,加快了詩歌的節(jié)奏,它們與最末一句“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使感情激流達到極點,成為全詩的最強音。正是對祖國的這種執(zhí)著的愛和奉獻精神,使得這首詩與《致橡樹》《一代人的呼聲》等成為舒婷朦朧詩作的“高音區(qū)”。
七、經(jīng)驗總結(jié)
學完這首詩,你有哪些新的體驗?你對祖國有了怎樣的認識?你學會怎樣鑒賞詩歌了嗎?選擇其中一至兩個問題,用詩或文的形式寫出來。
延伸閱讀
九年級語文下冊《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設計
九年級語文下冊《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舒婷及朦朧詩的特點。
2.理解并積累干癟、疲憊、簇新、迷惘、緋紅、噴薄等詞語。
3.有感情地誦讀并把握詩人的寫作意圖。
過程與方法
1.理解詩中的意象特征,培養(yǎng)學生欣賞詩歌的能力。
2.把握詩歌的情感歷程,品味詩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體會詩人的思想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感情,增強學生歷史責任感。
教學重點:
在讀中悟,在悟中讀,理解詩歌中獨特的意象所表現(xiàn)出來的凝重情感。
教學難點:
領會朦朧詩的寫作特點,探究詩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體內(nèi)涵,準確領悟主人公的情感歷程。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一、導入新課
導語:親愛的同學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愛國是一個永恒而古老的話題,你能從你的智慧背囊中搜索幾句表達愛國報國的古詩詞嗎?
如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等。
他們在詩中抒發(fā)愛國情,總與憂慮國家相關,但這不是中國詩歌的全部,還有一批滿腹詩書、才華橫溢的新詩人,感受今朝的氣息,裝點著中國及世界詩壇,成就新詩的另一奇葩朦朧詩。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就是這一代表作。那么,何為朦朧詩呢?它實際上是指成長于文革時期,備受生活的冷落與嘲弄的青年詩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他們多強調(diào)主體的真實,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蘊涵著傷感情調(diào)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島、舒婷,顧城。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作者舒婷及寫作《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的背景。
三、初讀詩文,整體感知,悟節(jié)奏美
1.教師范讀,學生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及重音。
這首詩的感情基調(diào)沉郁、凝重、哀痛而又是歡悅。開頭部分時語速是舒緩的,音調(diào)是低沉的。通過朗讀可初步感受到詩人所表達的愛國主義情懷。
2.朗讀教學。學生齊讀,個別讀及自由讀,用心去感受詩的語氣語調(diào),并讀出感情。
四、再讀詩文,把握主旨,悟情感美
1、指名朗讀。
2、本節(jié)詩作者選取了哪些意象,作用是什么?
水車礦燈稻穗路基駁船
表明祖國的落后、貧窮、災難深重。
詩人通過了一些具體的意象來表達情感。如破舊的老水車熏黑的礦燈干癟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灘上的駁船等,這些意象象征了祖國落后的經(jīng)濟、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難,同時也展現(xiàn)了在災難中艱難掙扎、緩慢前行的祖國形象。
3、本節(jié)詩作者選取了哪些意象?
貧窮悲哀希望花朵
4、是飛天袖間千百年來未落到地面的花朵這句是什么意思?
飛天本義是宗教傳說中能在天空中飛舞的神,在民間備受尊崇,在這里寄托了淳樸百姓對生活的祝愿。飛天袖間的花朵,代表著對美好生活的祈愿;落到地面,代表祈愿變成現(xiàn)實。在精神上,人民在貧窮的境遇里始終保持著痛苦的希望,千百年來盼望著對美好生活的祈愿能落到地面,變成現(xiàn)實。
5、本節(jié)選取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的意思?
詩中簇新的理想古蓮的胚芽掛著眼淚的笑渦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這些意象,象征著祖國的希望,顯示出祖國擺脫束縛、蒸蒸日上的狀態(tài)。
6、十億分之一,為什么又是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我是祖國的十億分之一,說明我是祖國的一分子,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表明我和祖國融為一體。
7、你以傷痕累累的乳房/喂養(yǎng)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傷痕累累的可以刪除嗎?
不可。顯示出祖國母親所受的苦難之多,進一步突出作者對祖國母親深深的愛。
8、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去取得/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這句該怎樣理解?
你以傷痕累累的乳房喂養(yǎng)了我,那么,我要報答祖國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承擔起振興中華的重任。我是祖國的一分子,我要承擔振興中華的重任。
五、小結(jié):(課件)
六、布置作業(yè)
1、朗頌;
2、完成《綜合訓練》。
九年級語文下冊《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反思
九年級語文下冊《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反思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是一首朦朧詩,也是一首深情的愛國詩歌。詩人舒婷將個體的我熔鑄在祖國的大形象中,表達了強烈的愛國之情和歷史責任感。全詩四節(jié),共有四個意象群,涌動著擺脫貧困、掙脫束縛、走向新生的激情。詩歌先抑后揚,呈現(xiàn)出一種由舒緩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語言節(jié)奏,讀來使人蕩氣回腸。怎樣教學這首詩歌?根據(jù)這首詩的特點,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朗誦上。因為朗讀,不僅是感悟課文內(nèi)容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xiàn)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視朗讀,能充分激活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引發(fā)個性張揚,享受閱讀教學的無限樂趣,使“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不斷積淀與升華,從而使語文學習變得生氣勃勃和靈性跳動。因此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品后讀,讀品結(jié)合。教學設計上注意了以下幾點:
一、注重朗讀。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用心去讀,反復去讀,用心去感受。以讀帶品、以讀促品是本課的所采用的重要的學習方法。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跟讀、個人讀、自由讀、集體讀等不同方式的朗讀,促使學生抓住詩中形象,理解詩歌感情,領悟詩歌內(nèi)涵。比如開頭教師誦讀讓學生初步進入詩歌的情感世界中,然后讓學生與文本親密的接觸是為了讓學生感知文本和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然后再通過朗讀想象畫面,讓學生在仔細玩味詩歌語言的同時感知詩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在分析的過程中靈活讓學生個獨,齊讀,分句讀等,并且落實誦讀技巧,推動學生理解文本。
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引領學生從品析詩歌的意象入手來感知詩人情感的變化,從而梳理出詩人的情感脈絡,體會情感美的兩個方面,一是情感由深沉悲痛到激昂熱烈的變化美;二是對祖國生死相依、榮辱與共的赤誠美。所以在分析情感的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的就體會到了意象的新穎與準確。
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想象思維,領會詩人移注在形象上的主觀情感,體會舒婷的詩在委婉曲折中表達心聲的特點。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然后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探究這首詩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體內(nèi)涵,從而理解這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和歷史責任感。
四、課堂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合理,整堂課我設計為聆聽詩意、品讀詩意、感受詩意、延展詩意四個環(huán)節(jié),各環(huán)節(jié)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聯(lián)系緊密。
但是,在教學活動中,我始終覺得在以下方面做得還不夠好:
1、環(huán)節(jié)設計過多,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衍接過渡上顯得有些粗糙,過渡不夠自然。由于各環(huán)節(jié)過于緊湊,有些環(huán)節(jié)流于膚淺,由于太注重讀的指導,致使課堂計劃的意象指導沒能更充分的落實,課堂調(diào)控能力還需加強。
2、學生自己站起來展示的勇氣不夠,缺少那種爭先恐后、躍躍欲試的感覺。當然這也說明我個人的調(diào)動力度和對學生激勵力度還沒要達到我預想的效果,缺少形式多樣調(diào)動。
總而言之,我這堂課的整體設計是想以讀促教,以讀促學,但效果與預想還稍有差距,操作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這也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詩歌教學的難度,我將會在詩歌的教學上繼續(xù)摸索、探究,尋求更有效的方法,以提高我詩歌教學的質(zhì)量。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設計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初步感知中國當代詩歌物中見情、情景交融、意味雋永、質(zhì)樸曉暢等特點。
2.理解詩中蘊涵和象征的社會內(nèi)容,體會意象運用的特點。
3.初步學會欣賞詩歌的情感美、節(jié)奏美、含蓄美、意境美。
4.學習借鑒詩歌思維和語言技巧。
教學重點
1.理解詩中的意象組合,體會詩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把握詩中蘊涵和象征的社會內(nèi)容。
3.感受詩中的思維靈感和語言美趣。
4. 認識詩歌的抒情特點,積累詩歌欣賞方法。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1.誦讀感悟——鋪設跳板——聯(lián)想想象——理性升華。
2.研究評析欣賞法。
3.當代詩藝欣賞講座法。
(解說:可根據(jù)學生基礎情況選用?;A好,學校資料豐富、設備先進或附近查找資料方便的可選用2;基礎中等的,可選用1、3。也可綜合運用3種方法,勾連起課內(nèi)課外。)
媒體設計
1.制作多媒體課件,重點在詩的意象理解上作一點適當?shù)漠嬅?,把詩意轉(zhuǎn)換為畫意。
2.運用文學講座法,最好事先設計好提綱及思考題,制作成待用軟盤,以便在媒體上展示。
3.根據(jù)詩的內(nèi)容選擇適當?shù)囊魳罚谱髋錁防收b錄音帶。
教學時數(shù):課內(nèi)教讀2課時,課外練習由學生自定。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可能最喜歡的是中國古典詩歌,困為它的凝練、它的雋永、它的神韻,是多少年沉淀的精華;但,這不是中華詩歌寶庫的全部。一批錦繡滿腹、才華橫溢的新一代詩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吸納著幾千年詩意的營養(yǎng),借鑒外國詩藝手法,感受著新時代的清新氣息,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新時代的華章,裝點了中國以及世界詩壇的盛裝。欣賞這些詩,我們會得到另一種美的熏陶,另一種情的感染,另一種文化的營養(yǎng)。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欣賞一組當代探索詩歌。
(解說:設計這個導語,目的有兩個。一是巧妙地把古代詩歌與現(xiàn)當代詩歌聯(lián)系起來,明確它們之間的借鑒和發(fā)展的關系,引起對新詩的閱讀興趣;二是以盡量優(yōu)美的語言感染學生,引發(fā)學生對美的渴望,激發(fā)起強烈的學習欲望,奠定順利進行教學的基礎。)
二、解題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發(fā)表于1979年7月,以其沉重的歷史積淀,表達了一種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摯情,從中可以體會到詩人對祖國的深情和摯愛。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①教師范讀(配樂)
(解說:先把學生帶進詩的氛圍,初感詩的美味,為進一步學習欣賞奠定基礎。)
②學生自由誦讀。
(解說:趁著學生才有的感受尚在,讓學生直接再次感受,這是文學欣賞的必要步驟,避免拋開剛營設好的氛圍而由老師大講特講的弊病。)
③學生單獨朗讀,師生評價。
(解說:在這個步驟中緊扣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落實字詞教學,引出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④詩歌內(nèi)容與形式總理。學生先用一句話談談感受,然后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jié):這首詩“運用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從不同角度揭示了我與祖國的血肉聯(lián)系”。詩人借鑒運用了蘇聯(lián)詩人沃茲涅先斯基《戈雅》的圓周式句法,借以強化對祖國摯愛的深度。
(解說:先由學生體悟,暗示自主求知意識;然后巧加點撥,引導學生學會充分利用信息資料;最后老師向?qū)捦卣?,把學生眼界打開。)
2.具體研習,落實重點,突破難點
①這首詩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蘊涵和象征了哪些社會內(nèi)容?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邊討論。
點撥:這首詩為了抒發(fā)對祖國的深情,把數(shù)百年的歷史濃縮在四組意象群之中。這四組意象群是“破舊的老水車”“熏黑的礦燈”“干癟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泥上的駁船”;“貧困”“悲哀”“希望”“飛天袖間”的“花朵”;“簇新的理想”“蛛網(wǎng)”“雪被下古蓮的胚芽”“淚眼的笑窩”“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迷惘”“深思”“沸騰”的詩人、“傷痕累累”“富饒”“榮光”“自由”的祖國。第一組意象以委婉曲折的筆觸,回溯祖國數(shù)百年來的貧困落后,表達對祖國長期處于這種狀態(tài)的深沉悲痛的心情;第三組意象描繪祖國到了歷史轉(zhuǎn)折時期,已經(jīng)走在了新生的起跑線上;第四組意象再次強調(diào)“我”與祖國的關系,傾吐獻身祖國的熱望。
(解說:這一環(huán)節(jié)既是突出重點,也是欣賞的關鍵。簡要點出“意象”這一概念,但不闡發(fā),而通過具體的實例來幫助理解,體現(xiàn)精要好懂實用的要求。在引導、點撥中滲透分節(jié)概括這一能力訓練點,一法多用,一石兩鳥。)
②這首詩在運用意象上有什么特點?
點撥:A、在平凡中發(fā)現(xiàn)美,而給人一種新穎、獨創(chuàng)的美感。
B、意象群體通過遞進組合,既表現(xiàn)社國從苦難到新生的發(fā)展歷程,又表達詩人及青年一代從迷惘到深思到沸騰的心靈情感歷程。
C、設身處地,物我合一,把“我”融入事物之中,與詩歌所抒之情密切吻合。
(解說:引導學生在感性體悟的基礎上學習抽象概括、提煉總結(jié),學習運用比較思維方法。)
③說說對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
(解說:這一環(huán)節(jié)意在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詩意,把握詩的意境,感受詩的思想美、情感美。提這幾個問題,有搭橋鋪路的作用,一步步把學生思維引向深處。落實情感美、意境美教學重點。)
④誦讀全詩。
(解說:再次強化感受。)
3.欣賞品味
①體會圓句式的表達效果。
點撥:圓周句式是重復同類型的句子或詞語的一種修辭方法,它把十分完整的語言單位的幾個部分,按圓周形進行連續(xù)排列,組成在意義和音調(diào)方面和諧統(tǒng)一的整體。
(解說:落實節(jié)奏美教學。)
②象征和比喻的運用。
點撥:該詩構(gòu)思突出表現(xiàn)在對抒情主人公“我”的擬物化上?!拔摇奔仁鞘闱橹魅斯?,又是具體的客觀物象,也是祖國的象征。“我”的復雜矛盾意緒和多層次擬物交織出現(xiàn),表現(xiàn)了一種獨特的悠長、矛盾的心態(tài),產(chǎn)生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詩中一系列意象,既是抒情主人公“我”,也是祖國的象征。詩中的意象又有其比喻意義,如“老水車”“礦燈”“稻穗”“路基”“駁船”等比喻祖國承受的巨大災難和面前的嚴重困難;“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蓮的胚芽”“掛著眼淚的笑渦”“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等比喻祖國的未來和希望。
(解說:幫助學生理解詩的內(nèi)涵,落實語言美教學重點。)
4.課堂訓練
①概括各詩節(jié)的大意。
②說說對“剛從神話的蛛網(wǎng)里掙脫”“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的理解。
(解說:這兩個題目前者進一步落實概括能力訓練,后者抓住具體句子并具體理解。)
5.課堂小結(jié)
學生回憶總結(jié)本節(jié)課所用到的詩歌欣賞方法。(見“教學設想”部分)
(解說:總結(jié)學習方法,養(yǎng)成積累習慣。)
四、布置作業(yè)
1.熟讀背誦這首詩。
2.課外找相關讀物閱讀,有興趣的同學學寫一篇賞析文章(可以就整體談,也可以從某一角度談)。
五、齊聲誦讀全詩。
(解說:把感受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