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優(yōu)秀教案地理
發(fā)表時間:2020-06-28辨別地理方向。
學校臨清一中科目地理
第一章單元活動辨別地理方向教案
一、教材分析
《辨別地理方向》是魯教版必修一第一單元單元活動的教學內容,主要教學內容包括:利用地圖中的指向標、經緯網辨別方向,利用羅盤、恒星等在野外辨別方向等內容。本節(jié)內容是高中地理教學內容中的基礎部分,對于學生有效養(yǎng)成讀圖、析圖、用圖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本節(jié)內容既是初中教學內容的延伸,同時本節(jié)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其他章節(jié)知識的學習效果。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認識地形圖中的方向:指向標、經緯度。
(2)學會利用羅盤、恒星等工具判讀方向,學會常見的辨別方向的方法。
2.能力目標:
(1)理論聯系實際,能夠運用地形圖和其他工具解決一些問題。
(2)增強動手能力,培養(yǎng)辨別方向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本節(jié)內容,培養(yǎng)學生進一步在地形圖辨別方向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價值,以激發(fā)讀圖、用圖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指向標、經緯網地形圖判讀方向的基本方法,利用經緯度判斷方向。
難點:用經緯網和經緯度的應用,如何使用羅盤和找到北極星。
四、學情分析
本節(jié)教學內容面向的是高一學生,高一尚未分科,在各高中學校基本都是平行班教學,所以班內學生的程度差異較大,再加上本節(jié)內容需要較高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基本的讀圖能力,所以建議運用分層次教學的手段,既要照顧程度較好的學生,也要照顧程度較差的學生。教學有一定的難度。
五、教學方法
1.問題探究教學法:設置若干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并合作得出答案。
2.學案導學:見后面的學案。
3.新授課教學基本環(huán)節(jié):預習檢查→情境導入→合作探究→總結檢測→布置預習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單元活動《辨別地理方向》,初步掌握在地形圖上辨別方向的基本方法。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后延伸拓展學案,并把學生科學分成若干小組。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學生預習的落實情況,并了解和歸納學生的疑惑,使課堂教學更有效率和更具有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課件展示:課本指向標圖
教師首先提問:請同學們想一想如何在地圖上判斷方向?常見的方向判斷標準是怎樣的?(學生回答地圖上基本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向規(guī)律)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探究一:常見地圖的方向判斷:
課件展示:如下圖
(1)結合多媒體展示圖片,說出夏津縣位于聊城的什么什么方向?
教師: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向規(guī)律,我們可以看到夏津位于聊城的北方。
(2)結合多媒體展示圖片,如何如何建立方向坐標系?
教師:以觀測地為中心,建立方向坐標系。在圖中是以聊城看夏津,所以是以聊城為坐標系中心。
(3)給出帶有指向標的地圖,分析如何利用指向標辨別方向?
教師:以指向標為正北的坐標軸,以觀測地為中心建立方向坐標系。
探究二:經緯網判讀方向
(1)根據教材P21圖1-4-2想一想:經緯網的方向是怎樣的?
教師: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
(2)根據教材P73圖1-4-3想一想:經度的方向是怎樣的?緯度的方向是怎樣的?
教師:經度指示東西,緯度指示南北;
(3)展示下圖,
若兩個地區(qū)同時位于東經度,則兩地的方向如何判斷?
教師:東經度越往東則經度越大,因此東經度較大的位置偏東
若兩個地區(qū)同時位于西經度,則兩地的方向如何判斷?
教師:西經度越往西則經度越大,因此西經度較大的位置偏西
展示下圖:
若兩個地區(qū)分別位于東經度和西經度,則兩地的方向如何判斷?
教師:當兩地的經度相加超過180°,則東經度在西方,西經度在東方;當兩地的經度相加不超過180°,則東經度在東方,西經度在西方;
給出課本圖1-4-4,分析如何利用導游圖找出方向?
教師:關鍵在于找到所在地、目標物在地圖和視線中的位于同一直線上。
探究三:如何使用羅盤。
(1)讀圖1—4—5和相關的課文,說出羅盤使用的基本步驟,說出圖中的羅盤度數規(guī)律?你總結出了什么規(guī)律?
教師:使用羅盤的基本步驟是照準、保持儀器水平、讀數。羅盤的刻度數為逆時針變大。
(2)如何保持儀器水平?
教師:羅盤上面有一個圓形水泡,其中有一個氣泡,當氣泡位于水泡中央時,儀器就是水平了。
(3)讀數需要注意什么?
教師:讀數要注意數值的浮動,盡量在上方讀數,同時讀數時要注意方向的正確說法。
探究四:利用恒星辨別方向:
1、回顧課本地球知識,主要是晝長和日出日落的計算等內容。
2、展示課本22頁1-4-7圖,分析太陽的軌跡圖
(1)當晝長為12小時時,太陽在天空的軌跡可以看做一個半圓,其升起和落下的方向為?
教師:正東升起,正西落下
(2)當一天當中白晝時間長于12小時時,太陽的運動軌跡可以看做超過一個半圓,則其升起和落下的方向是什么?
教師:晝長超過12小時時,北半球的太陽從東北升起,從西北落下,南半球的太陽從東南升起,從西南落下;
(3)當一天當中白晝時間長于12小時時,太陽的運動軌跡可以看做超過一個半圓,則其升起和落下的方向是什么?
教師:晝長小于12小時時,太陽的運動軌跡可以看做小于一個半圓,北半球的太陽從東南升起,從西南落下;南半球的太陽從東北升起,從西北落下;
3、如何尋找北極星?
(1)如何利用大熊座尋找北極星?
教師:北斗七星的勺頭連線向天樞方向延長約5倍所見的亮星就是北極星;
(2)如何利用仙后座尋找北極星?
教師:三顆亮星中間的一顆與前面較暗的一顆連線有一顆亮星即為北極星;
4、還有那些方法可以辨別方向?
教師:生活既是知識,各種常見的方法都可以辨別方向,大家可以多收集一些相關資料。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并進行當堂檢測。
(五)發(fā)導學案、布置預習。
本節(jié)是第一單元的單元活動,通過學習我們掌握了辨別地理方向的基本知識,這使我們能更好的閱讀地形圖,辨別方向,能促進我們今后的地理學習。下一節(jié)我們學習第二單元第一節(jié),請同學們做好預習,預習好教材并做完本節(jié)的導學案。
九、板書設計
一、在地圖上辨別方向
1.利用指向標辨別方向
2.利用經緯網辨別方向
3、利用地圖辨別方向
二、利用羅盤辨別方向
1.羅盤的使用步驟
2.羅盤的讀數
三、利用恒星辨別方向
1、根據太陽辨別方向
2、根據北極星辨別方向
十、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方向感和空間能力,對于數學幾何知識較差的同學不容易理解,所以需要課前做好了解。另外,本節(jié)課設計很多星球,多用多媒體展示,既有利于學生接受,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十一、學案設計(見下頁)
學校:臨清一中學科地理編寫人楊尊利審稿人胡玉芹
第一章單元活動辨別地理方向學案
課前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
預習辨別地理方向,可以利用地圖中的指向標、經緯網辨別地圖上的方向,可以利用羅盤、恒星辨別方向。
二、預習內容
(一)利用地圖辨別方向:
1、在地圖上辨別方向:
(1)用方向標辨別方向:閱讀圖1—4—1,要確定甲地位于乙地的什么方向,首先應以乙地為,建立,然后根據在坐標中的位置,確定其所在方向。
(2)用經緯網辨別方向:經線指示方向,緯線指示方向,方向的辨別應該根據和這兩個方面來進行。
(3)利用地球自轉方向,地球永遠是進行旋轉的,當經度變化小于180°時,順地球自轉方向為部;
2、在野外用地圖辨別方向:
首先,應在導游圖上找到與的地物,然后在轉動地圖,使圖上的地物方位與。其次,在地圖上確定自己所在地位置,以及要去游覽的地點所在;然后根據導游圖中的線路行走,即可到達要去的地點。
(二)利用羅盤辨別方向:
1、羅盤使用步驟,、保持、;
2、過程:在保持儀器下,將刻度盤上的指向目標,根據在刻度盤上的,可確定目標相對于的方位角。
(三)利用恒星辨別方向:
1、太陽東升西落,只有在和真正的日出正東,日落正西。以北半球為例,夏半年時,太陽日出,日落西北;冬半年時,太陽日出,日落西南。對于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qū)來說,一天中絕大多數時間太陽位于天空,物體影子總是朝向,正午時物體的影子朝向;
2、在北半球可以根據北極星定位,北極星位于天空。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點疑惑內容
課內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1.說出如何判定地圖上的方位。
2.說出如何利用地圖和羅盤判斷方向。
3.可以利用恒星辨別方向;
學習重難點:判定地圖上的方位和利用恒星辨別方向
二、學習過程
(一)在地圖上辨別方向:
探究一:如何利用指向標判斷方向?
1、以什么地方建立坐標系的中心?
2、以什么方向為坐標系的正北方向?
3、如何判斷另外一地的方向?
探究二:若給出兩地的經緯度,該如何比較兩地的方位?
提示:
當兩者經度相同時,則;
若兩者緯度相同時,則;
若兩者的經度都是東經時,則的地方位置偏東;
若兩者的經度都是西經時,則的地方位置偏西;
若兩者的經度一為西經,一為東經時,則;
(二)在野外用地圖辨別方向:
探究三:如何利用導游圖判斷方向?
1、把可以看見的典型地物與地圖地物進行比較,其目的是什么?
2、當兩者都位于同一直線上時,現實方向應該是怎樣的?
(三)利用羅盤辨別方向
探究四:如何利用羅盤辨別方向?
1、照準的目的是什么?其方法是什么?
2、如何保持儀器的水平?
3、如何讀數?
(四)利用恒星辨別方向:
1、利用太陽判別方向:自古以來,人們根據太陽東升西落的規(guī)律辨別方向。
探究五:1、太陽真正東升西落的時間有哪幾天?
2、以北方球為例,在夏半年中,白天的時間與十二小時相比長短如何?所以太陽升起的時間比春秋分早還是晚?因此其升起的地方是什么方向?落下的地方時什么方向?
3、以北方球為例,在冬半年中,白天的時間與十二小時相比長短如何?所以太陽升起的時間比春秋分早還是晚?因此其升起的地方是什么方向?落下的地方時什么方向?
2、利用北極星判斷方向:
探究六:如何尋找北極星?
1、如何利用大熊座找出北極星?
2、如何利用仙后座找出北極星?
(三)反思總結
還可以利用哪些方法判斷方向?
(四)當堂檢測
現有甲(112°E,43°N),乙(112°W,34°S),丙(88°E,23°N)三地,完成1至2題:
1、對于甲乙兩地來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A甲在乙地的西北B甲在乙地的東北
C乙在甲地的西北D乙在甲地的東北
2、就乙丙兩地來說,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B
A乙地在丙地的東北B乙地在丙地的西北
C丙地在乙地的西南D丙地在乙地的東北
3、小剛在五月二十一日登泰山觀日出,他應該在什么方向找到地平線上的太陽()D
A正北B正東C東南D東北
4、閱讀我國某地區(qū)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河流在ab之間的河水流向為;判斷理由是;
(2)甲地位于丁地的方向,懸崖位于甲地的方向;
(3)丙為沙心洲,未來發(fā)展變化狀況為;從該處看向丁村的方向為;
答案:1-3:ABD
4、(1)由東向西等高線在圖偏上位置數值大(2)正西東南(3)與凸岸連接正東
課后練習與提高
閱讀某理想區(qū)域圖,G地在十二月份看到日出方位為正東南?;卮?至3題:
1.H地位于F地的什么方向()
A正南方B正北方C東北方D東南方
2.一人從E地到F地行走,其方向為()
A正東方B東南方C東北方D正北方
3.該地區(qū)可能位于()
①北半球中高緯度②北半球中低緯度③南半球中高緯度④南半球中低緯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4.某人從赤道向南行走200千米,向東行走200千米,再向北行走200千米,再向西行走200千米,則停下的地點與出發(fā)地的關系是()
A兩者完全重合B出發(fā)地在停止地的正南
C出發(fā)地位于停止地的正西D出發(fā)地位于停止地的正東
閱讀經緯度圖,回答5至6題:
5.A地位于B地的什么方位()
A東北B西北C東南D西南
6.在B地觀測北極星的高度是()
A40°B50°C—40°D無法觀測
7.閱讀北半球俯視圖,回答下列問題:
(1)A地位于C地的方向;點N位于B、C的;
(2)A地位于B地的方向,從B地出發(fā)到D地的方向為;
(3)一架飛機通過最短路線從C地飛往D地,其方向為;
答案:1-6:BCCCBD
7、(1)東南北部(2)正西東北(3)先西北后西南
擴展閱讀
高一地理教案:《辨別地理方向》教學設計
高一地理教案:《辨別地理方向》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在活動中學會通過各種途徑,運用各種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并根據所學知識對地理信息進行分析判斷。2.通過活動,學習在野外辨別地理方向的基本方法,提出活動方案,開展調查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利用地圖辨別方向
1.在地圖上辨別方向
(1)普通地圖: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原則。
(2)有指向標的地圖
a.原則:根據指向標定方向。
b.步驟以某點為中心建立① 坐標根據② 中的位置確定相對方向
(3)有經緯網的地圖
a.按③________________判定南北:距北極點近的在北。
b.按④__________判定東西:經度變化小于180°時,⑤____地球自轉方向找到終點,則終點在東(逆自轉方向相反)。
2.在野外用地圖辨別方向
(1)在圖上找到與實地相應的地物,然后在站立點轉動地圖,使圖上地物方位與實地相吻合。
(2)在圖上確定自己所在地的位置,以及要去的地點所在的方位。
二、利用羅盤辨別方向
1.主要步驟:照準——⑥________________——讀數。
2.方法:在保持儀器水平狀態(tài)下,將⑦________________指向目標,根據⑧________在刻度盤上的讀數,可確定目標相對于觀測者的方位角。
三、利用恒星辨別方向
1.根據太陽辨別方向
(1)根據太陽升落的方向(北半球)
春秋分日:日出正東,日落正西夏半年:日出⑨ ,日落⑩ 冬半年:日出? ,日落?
(2)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qū)根據地物的影子朝向:正午時分物體影子朝向?______。
2.根據北極星辨別方向
(1)依據:北極星位于正北天空。
(2)尋找北極星
a.根據大熊座找北極星:由大熊座中的天璇向天樞方向延長約?______處的亮星。
b.根據仙后座尋找北極星:順仙后座3顆亮星中間的那顆星,與其前面一顆較暗的星連線延長線上的亮星。
四、野外巧辨方向
1.根據地物南北兩面的積雪融化速度(在北半球中高緯度)
? 一面積雪融化慢? 一面積雪融化快
2.根據植物生長狀況
? 面枝葉較茂盛,年輪間距較大? 面樹干上常有苔蘚,年輪間距較小
3.根據房屋朝向:北半球所建房屋多為坐北朝南。
基礎達標練
考查點一 利用地圖辨別方向
讀“世界某海島位置圖”,回答問題。
1.該島位于北京的()
A.東南 B.東北 C.西南 D.西北
考查點二 利用羅盤辨別方向
2.有關羅盤使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羅盤上的刻度0°正對南方
B.羅盤上的北方對準目標物
C.羅盤上的讀數讀的是指南針的位置
D.在任何地區(qū)都可使用羅盤
方法技巧練
如何在經緯網地圖上辨別方向
讀下圖,回答問題。
(1)此圖是以________為中心的半球圖,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
(2)圖中A點的經緯度位置是__________,B點的經緯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
(3)圖中A在C的________方向,B在D的________方向。沿圖中直線由A到B,最近方向是先向________方向走,后又轉向________方向。
方法技巧 1.利用緯度確定南北方向
(1)兩點同在北半球,度數大者在北,小者在南;
(2)兩點同在南半球,度數大者在南,小者在北;
(3)兩點分別位于南北半球,則北半球的點在北,南半球的點在南。
2.利用經度確定東西方向
通常利用劣弧原理,即從兩地經度差不超過180°的劣弧上確定東西。在劣弧上順地球自轉方向畫箭頭,箭頭方向為東,箭尾方向為西,如圖所示,乙地在甲地的東方,甲地在乙地的西方。
3.綜合定向
若根據經度判斷A點在B點的東方,根據緯度判斷A點在B點的北方,那么兩個綜合得出A點在B點的東北方向。
一、選擇題
1.下圖中有關公路AB段和BC段方向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AB段是西北—東南方向?、贏B段是東北—西南方向?、跙C段是東西方向?、蹷C段是南北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讀圖,回答2~3題。
2.有關A、B、C、D四地方位的敘述,正確的是()
A.A在B的正北方 B.B在C的正北方
C.A在C的正北方 D.A在D的正西方
3.從A到C的最近走法是()
①沿AC所在的經線向南走?、谘谹BC所在直線向南走 ③一直向正南方向走?、芟认蛭髂希傧驏|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關于用羅盤辨別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保持儀器水平狀態(tài)下,將刻度盤上的180°指向目標
B.在羅盤上根據指北針在刻度盤上的讀數,可確定目標相對于觀測者的方位角
C.如果指北針指向45°,記作NW45°
D.如果指北針指向300°,表明目標物位于觀測者東北方向
5.在北半球觀察北極星,不正確的是()
A.始終位于正北方向的天空中 B.高度角近似于當地的地理緯度
C.地處小熊座中 D.位于大熊座的勺頭位置
6.有一旅游者于十一黃金周期間到我國漠河一帶旅游迷失了方向,當他借助手表利用太陽辨別方向時,看到的手表鐘點如右圖所示,那么鐘表表盤的中心位置與南方的連線()
①可能經過8時與9時刻度線的中間位置 ②可能經過2時與3時刻度線的中間位置?、垡欢ń涍^8時與9時刻度線的中間位置?、芤欢ń涍^2時與3時刻度線的中間位置
A.① B.①② C.④ D.③④
7.晚上在野外迷路,可利用辨別方向的一組是()
①羅盤 ②太陽?、蹣淠镜哪贻啞、鼙睒O星?、菔直?/p>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⑤ D.①③④
8.下列有關A(30°N,115°E)和B(30°S,150°E)兩地方向辨別依據的說法,正確的是()
A.A地山地南坡積雪融化快,北坡積雪融化慢
B.A地樹木年輪北疏南密
C.B地不能利用太陽的東升西落辨別方向
D.B地房屋一般坐北朝南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綜合題
9.夏至日北京時間下午1時整,我國某地中學地理興趣小組觀測到旗桿的影長最短,并測得太陽光線與地平面的夾角為73.5°。據此完成下列要求。
(1)該地的緯度是____________,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1是四幅該日太陽高度日變化曲線圖,其中與當地情況相符的圖是(填代號)___。
圖1
(3)北京時間下午3時,該興趣小組在該地借助太陽的位置用手表確定正南方向(表面朝上)。圖2所示四種方法中正確的是(填代號)________。
圖2
答案
知識清單
①方向?、谧鴺恕、劬暥鹊母叩妥兓、芙浂鹊淖兓、蓓槨、薇3謨x器水平?、呖潭缺P上的0° ⑧指北針?、釚|北?、馕鞅薄?東南 ?西南 ?正北 ?5倍 ?朝北 ?朝南 ?向陽 ?背陽
基礎達標練
1.D [由圖可知,該島位于(70°N,40°W)附近,位于北京的西北。]
2.B [羅盤上的0°刻度對準目標物,也就是羅盤上的北方對準目標物。在羅盤上必須分清指北針,指北針指的是目標物的方位。在磁性大的地區(qū)無法使用羅盤,因為磁性會干擾羅盤正常工作。]
方法技巧練
(1)南極 地球自轉的方向為順時針方向
(2)(45°E,0°) (90°W,0°) (3)西北 東北 西南 西北
解析 地球呈順時針方向自轉表示為南極投影圖,最外面的大圓圈是赤道,里邊的兩個圓圈代表南回歸線和南極圈。由圖中提供的0°經線的位置和地球自轉的方向可知圖的上半部為東經度,下半部是西經度。在以極點為中心的地圖中判斷各點之間的方向關系時,首先要注意必須是判斷兩點間劣弧段上的方向,先比較東西,再比較南北;其次,確定AB之間的方向關系時,要有空間想象能力,平面圖上是直線,在球面上就是一段弧線。根據這兩點經緯度的變化情況,可知由A至B先是向西南方向走,過AB線的中點后又轉向西北方向。
綜合提升
1.D [本題要依據方向標建立方向坐標系。]
2.C [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A在B的西北方,B在C的東北方,A在D的西北方。]
3.C [A、C所在大圓是A、C所在經線和與其相對的經線構成的經線圈,圖示經線AC段為大圓劣弧,為球面上距離最短的路徑。]
4.B [用羅盤辨別方向的主要步驟為:照準——保持儀器水平——讀數。在保持儀器水平狀態(tài)下,將刻度盤上的0°指向目標,根據指北針在刻度盤上的讀數,可確定目標相對于觀測者的方位角。指北針指向0°表示目標位于觀測者的正北方,指向90°表示目標位于觀測者的正東方,指向180°表示目標位于觀測者的正南方,指向270°表示目標位于觀測者的正西方,其他數值介于相鄰兩個方位之間。方位角小于180°記作NE,如NE45°,方位角大于180°記作NW,如NW300°。]
5.D
6.C [圖中表示的鐘點可能有兩種情況,上午5時或下午5時。但據時間為10月1日知此時漠河晝短夜長,上午5時不可能見到太陽,因此手表顯示時間只能是下午5時,此時按逆時針方向沿時針與12時刻度線之間所成的夾角的角平分線經過2時與3時刻度線的中間位置。]
7.D [晚上在野外辨別方向可用北極星、樹木年輪和羅盤,因晚上沒有太陽,以太陽作為參照的手表也不能用。]
8.A [A地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陽坡,積雪融化快;樹木年輪南疏北密。B地位于南半球,太陽在北方,房屋一般坐南朝北;可以用太陽的東升西落辨別方向。]
9.(1)39°56′N 105°E (2)b (3)a
解析 (1)由夏至日該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為73.5°,可知當地緯度,該地地方時比北京時間晚1小時可求出當地的經度。(2)該日此地晝長夜短,且比北京時間晚1小時,據此判斷出正確的答案。(3)北京時間13時,當地時間為12時,借助手表,把手表平置,時針指向太陽方向,在正午12時后,按逆時針與13時刻度(當地12時)之間所成角的角平分線方向為正南方向。
教材P22 活動
圖中的這位同學用羅盤測方向有兩點失誤:①靠近了磁性物體(附近有錄音機);②讀數時目光斜視表盤。這樣測出的方向是不準確的。
教材P23 活動
借助手表辨別方向往往受到天氣狀況和緯度位置、經度位置等因素的限制。陰天時太陽不可見,無法把時針指向太陽。在南北兩極點任何一個方向都是南(或北)。在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太陽幾乎運行在天頂附近,無法把手表平置使其時針指向太陽。它們都不可能正確指出大致的南北方向。
利用手表借助太陽辨別方向還有一個要求是:手表使用的必須是地方時,即手表上的時間與所在區(qū)域的地方時必須大體相符,這樣估測的方向才比較準確。
教材P24 活動
1.提示以下方法:低山丘陵區(qū),陽坡因為熱量豐富,蒸發(fā)量大,水分少,天然植被的生長不及背陽坡。冬暖式大棚的坡面一般向陽。夜晚可以利用月相的變化及出沒辨別方向。
2.本題可操作性極強,有條件的學校可根據提供的條件設計方案。
魯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單元單元活動辨別地理方向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方面無論做什么事都有計劃和準備,教師要準備好教案為之后的教學做準備。教案可以讓學生們有一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幫助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您知道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魯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單元單元活動辨別地理方向”,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魯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單元單元活動辨別地理方向
教學目標:
1、閱讀圖1-4-2和圖1-4-3,學會利用經緯網判定方向。
2、通過展示地質羅盤,介紹羅盤構造與原理,學會如何使用羅盤來測方位,通過矯正不正確的測量方法,掌握使用羅盤的注意事項,正確使用羅盤。
3、給學生介紹手表測方位法,先給學生展示12點之前測方位法,學生通過實際操作驗證并探尋12點之后的測方位辦法。通過實踐,探尋其他的利用手表辨別方向的方法,并驗證其可行性。
4、通過實際觀測,根據北斗星或仙后座尋找北極星。
教材分析:
該單元活動介紹了四大類在野外辨別地理方向的方法。雖然在新課程標準的內容標準中,對本單元活動并無具體要求,但地理方向的辨別是具有地域性特點的地理學習中最基本的技能要求,也是現代公民必備的最基本的地理素養(yǎng),可增強學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因此,這一課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學會運用。
化學反應的方向
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寫教案課件,大家在著手準備教案課件了。是時候對自己教案課件工作做個新的規(guī)劃了,才能使接下來的工作更加有序!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化學反應的方向”,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1節(jié)化學反應的方向
學習目標
1.理解熵及熵變的意義
2.能用焓變和熵變說明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知識梳理
1.焓變______(是,不是)決定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的唯一因素。
2.熵,符號為____,單位______,是描述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熵值越大,___________。
在同一條件下,不同的物質熵值______,同一物質S(g)___S(l)____S(s)(<,>,=)。
3.熵變?yōu)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號_______表示。
產生氣體的反應,氣體的物質的量增大的反應,為熵值______(增大,減小,不變)的反應,熵變?yōu)開_____(正,負)值。
4.在___________一定的條件下,化學反應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共同影響的結果,反應方向的判據為_______________。
當其值:大于零時,反應________________
小于零時,反應_______________
等于零時,反應________________
即在__________一定的條件下,反應_____(放熱,吸熱)和熵______(增大,減小,不變)都有利于反應自發(fā)進行。
5.恒壓下溫度對反應自發(fā)性的影響
種類ΔHΔSΔH—TΔS反應的自發(fā)性例
1—+2H2O2(g)→2H2O(g)+O2(g)
2+—2CO(g)→2C(s)+O2(g)
3++在低溫
在高溫CaCO3(s)→CaO(s)+CO2(g)
4——在低溫
在高溫HCl(g)+NH3(g)→NH4Cl(s)
當ΔH,ΔS符號相同時,反應方向與溫度T______(有關,無關)
當ΔH,ΔS符號相反時,反應方向與溫度T______(有關,無關)
學習導航
1.方法導引
(1)通過計算或分析能確定ΔH–TΔS的符號,進而確定反應自發(fā)進行的方向是本節(jié)的重點。
(2)熵是體系微觀粒子混亂程度的量度。體系混亂度越大,其熵值越大。一般情況下氣態(tài)物質的熵大于液態(tài)物質的熵,液態(tài)物質的熵大于固態(tài)物質的熵;相同物態(tài)的不同物質,摩爾質量越大,或結構越復雜,熵值越大。
(3)對某化學反應,其熵變ΔS為反應產物總熵與反應物總熵之差。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如果從固態(tài)物質或液態(tài)物質生成氣態(tài)物質,體系的混亂度增大;如果從少數的氣態(tài)物質生成多數的氣態(tài)物質,體系的混亂度也變大。這時體系的熵值將增加。根據這些現象可以判斷出過程的ΔS>0。
(4)利用ΔH-TΔS的符號可判斷恒溫恒壓條件下反應的方向:ΔH-TΔS<0時,反應自發(fā)進行;ΔH–TΔS=0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ΔH–TΔS>0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當焓變和熵變的作用相反且相差不大時,溫度可能對反應的方向起決定性作用,可以估算反應發(fā)生逆轉的溫度(正為轉向溫度):T(轉)=。化學反應體系的焓變減少(ΔH<0)和熵變增加(ΔS>0)都有利于反應正向進行。
※(5)在一定溫度范圍內,反應或過程的ΔH(T)≈ΔH(298K),ΔS(T)≈ΔS(298K),式中溫度T既可以是298K,也可以不是298K,這是由于當溫度在一定范圍改變時,反應的ΔH=ΔfH(反應產物)–ΔfH(反應物)。盡管反應物與生成物的ΔfH,S均相應改變,但它們相加減的最終結果仍基本保持不變。
2.例題解析
例1.分析下列反應自發(fā)進行的溫度條件。
(1)2N2(g)+O2(g)→2N2O(g);ΔH=163kJ.mol—1
(2)Ag(s)+Cl2(g)→AgCl(s);ΔH=-127kJ.mol—1
(3)HgO(s)→Hg(l)+O2(g);ΔH=91kJ.mol—1
(4)H2O2(l)→O2(g)+H2O(l);ΔH=-98kJ.mol—1
解析:反應自發(fā)進行的前提是反應的ΔH-TΔS<0,與溫度有關,反應溫度的變化可能使ΔH-TΔS符號發(fā)生變化。
(1)ΔH>0,ΔS<0,在任何溫度下,ΔH-TΔS>0,反應都不能自發(fā)進行。
(2)ΔH<0,ΔS<0,在較低溫度時,ΔH-TΔS<0,即反應溫度不能過高。
(3)ΔH>0,ΔS>0,若使反應自發(fā)進行,即ΔH-TΔS<0,必須提高溫度,即反應只有較高溫度時自發(fā)進行。
(4)ΔH<0,ΔS>0,在任何溫度時,ΔH-TΔS<0,即在任何溫度下反應均能自發(fā)進行。
例2.通常采用的制高純鎳的方法是將粗鎳在323K與CO反應,生成的Ni(CO)4經提純后在約473K分
解得到高純鎳。Ni(s)+4CO(g)Ni(CO)4(l)已知反應的ΔH=-161kJ.mol—1
ΔS=-420J.mol—1.K—1。試分析該方法提純鎳的合理性。
分析:根據ΔH-TΔS=0時,反應達到平衡,則反應的轉折溫度為:
T=
當T<383K時,ΔH-TΔS<0,反應正向自發(fā)進行;
當T>383K時,ΔH-TΔS>0,反應逆向自發(fā)進行。
粗鎳在323K與CO反應能生成Ni(CO)4,Ni(CO)4為液態(tài),很容易與反應物分離。Ni(CO)4在473K分解可得到高純鎳。因此,上述制高純鎳的方法是合理的。
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選修四第二章第四節(jié)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課前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預習化學反應方向進行的判據
二、預習內容
1科學家根據體系的存在著使體系總能量趨向于,也就是⊿H0的趨勢,也存在使體系由有序向無序轉化(⊿S0)的自然現象,提出了焓判據和熵判據。
2、熵是用來,用表示。作為固液氣三態(tài)的熵值比較大小順序為。
3、焓變(焓判據)只能判斷
熵變(熵判據)只能判斷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點疑惑內容
課內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1、能用焓變和熵變說明化學反應的方向。
2、應用焓變和熵變解釋日常生產生活中的現象
學習重難點:熵判據
二、學習過程
(一)、反應方向的焓判據
思考1、根據生活經驗,舉例說說我們見過的自發(fā)過程(在一定條件下不需外力作用就能自動進行的過程)。
思考2、19世紀的化學家們曾認為決定化學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的因素是反應熱:放熱反應可以自發(fā)進行,而吸熱反應則不能自發(fā)進行。你同意這種觀點嗎?結合曾經學習的反應舉例說明。
所以,反應焓變是與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有關的因素,但不是因素。
(二)反應方向的熵判據
【交流討論】我們知道,固體硝酸銨溶于水要吸熱,室溫下冰塊的溶解要吸熱,兩種或兩種以上互不反應的氣體通入一密閉容器中,最終會混合均勻,這些過程都是自發(fā)的,與焓變有關嗎?是什么因素決定它們的溶解過程能自發(fā)進行?
【閱讀思考】課本P36—37相關內容。
熵判據:;
混亂度:。
注意:1亂度的增加意味著體系變得更加無序。
2、體系的有序性越高,即混亂度越低,熵值就越,
有序變?yōu)闊o序——熵的過程。
3、熵值的大小判斷:氣態(tài)液態(tài)固態(tài)
【學與問】:發(fā)生離子反應的條件之一是生成氣體。試利用上面講的熵判據加以解釋,由此你對于理論的指導作用是否有新的體會。
探究:有些熵減小的反應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自發(fā)進行,如:
-10℃的液態(tài)水會自動結冰成為固態(tài),就是熵減的過程(但它是放熱的);
所以,反應熵變是與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有關的又一個因素,但也不是因素。只有將兩者組合而成的復合判據,才能準確判定所有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練習:下列過程屬于熵增加的是()
A.固體的溶解過程
B.氣體擴散過程
C.水蒸氣變?yōu)橐簯B(tài)水
D.CO(g)+2H2(g)=CH3OH(g)
(三)反思總結
能量判據和熵判據的應用:
1、由能量判據知∶放熱過程(△H﹤0)常常是容易自發(fā)進行;
2、由熵判據知∶許多熵增加(△S﹥0)的過程是自發(fā)的;
3、很多情況下,簡單地只用其中一個判據去判斷同一個反應,可能會出現相反的判斷結果,所以我們應兩個判據兼顧。由能量判據(以焓變?yōu)榛A)和熵判據組合成的復合判據將更適合于所有的反應過程;
4、過程的自發(fā)性只能用于判斷過程的方向,不能確定過程是否一定會發(fā)生和過程的速率;
5、在討論過程的方向時,我們指的是沒有外界干擾時體系的性質。如果允許外界對體系施加某種作用,就可能出現相反的結果;
6、反應的自發(fā)性也受外界條件的影響。
(四)當堂檢測
1.能用能量判據判斷下列過程的方向的是()
A.水總是自發(fā)的由高處往低處流
B.放熱反應容易自發(fā)進行,吸熱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
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時成為無序排列
D.多次洗牌后,撲克牌的毫無規(guī)律的混亂排列的幾率大
2.已知石墨、金剛石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C(石墨,s)+O2(g)=CO2(g)
△H=-393.5kJ/mol
C(金剛石,s)+O2(g)=CO2(g)
△H=-395.4kJ/mol
關于金剛石和石墨的相互轉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石墨轉化為金剛石是自發(fā)進行的過程
B.金剛石轉化為石墨是自發(fā)進行的過程
C.石墨比金剛石能量低
D.金剛石比石墨能量低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自發(fā)反應一定是熵增大,非自發(fā)反應一定是熵減小或不變
B.自發(fā)反應在恰當條件下才能實現
C.自發(fā)反應在任何條件下均能實現
D.同一物質的固、液、氣三種狀態(tài)的熵值相同
4、自發(fā)進行的反應一定是∶()
A、吸熱反應;B、放熱反應;
C、熵增加反應;D、熵增加或者放熱反應。
課后練習與提高
1、下列過程是非自發(fā)的是∶()
A、水由高處向低處流;B、天然氣的燃燒;
C、鐵在潮濕空氣中生銹;D、室溫下水結成冰。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總是伴隨著能量變化的
B.能夠自發(fā)進行的反應不一定都是放熱反應
C.只有放熱反應才能夠自發(fā)進行
D.能夠自發(fā)進行的反應就一定能夠發(fā)生并完成
3、水在273K、1.01×105Pa時可轉化為固態(tài),在373K時則又可轉化為氣態(tài)。若分別用S(g)、S(1)、S(s)表示水的氣、液、固三種狀態(tài)的熵值,則下列表達式中,正確的是()
A.S(g)S(1)S(s)B.S(g)S(1)S(s)
C.S(g)S(1)=S(s)D.S(g)S(s)S(1)
4、已知反應2H2(g)+O2(g)==2H2O(1)H==—285.8kJmol-1,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E(反應物)E(生成物)B.E(反應物)E(生成物)
C.反應放熱D.反應吸熱
5、下列關于化學反應的自發(fā)性敘述中正確的是()
A.焓變小于0而熵變大于0的反應肯定是自發(fā)的
B.焓變和熵變都小于0的反應肯定是自發(fā)的
C.焓變和熵變都大于0的反應肯定是自發(fā)的
D熵變小于0而焓變大于0的反應肯定是自發(fā)的
6、在25℃、1.01×105Pa條件下,反應2N2O5(g)==4NO2(g)+O2(g)H==+56.7kJmol-1能夠自發(fā)進行。從能量上分析,生成物的總能量比反應物的總能量,從反應前后的熵值看,反應后的熵值(填“增加”、“減小”或“不變”)。
7、在與外界隔離的體系中,自發(fā)過程將導致體系的增大,這個原理也叫做原理。在用來判斷過程的方向時,就稱為判據。不難理解,即使是同一物質,應該存在著時的熵值最大,時次之,時最小的這樣一種普遍規(guī)律。
答案
課前預習學案
預習內容:1、降低﹤﹥
2、量度混亂(或有序)的程度S氣態(tài)﹥液態(tài)﹥固態(tài)
3、焓減小的反應熵增大的反應
課內探究學案
(一)、反應方向的焓判據
思考1、自然界中水總是從高處往地處流;電流總是從電位高的地方向電位低的地方流動;
室溫下冰塊自動融化。
思考2、不同意。2NH4Cl(s)+Ba(OH)28H2O(s)=BaCl2(s)+2NH3(g)+10H2O(l)
CaCO3(s)=CaO(s)+CO2(g)△H=+178.2kJ/mol
一個唯一
(二)反應方向的熵判據
【交流討論】:該自發(fā)過程與能量狀態(tài)的高低無關,受另一種能夠推動體系變化的因素的影響,即體系有從有序自發(fā)地轉變?yōu)闊o序的傾向。
【閱讀思考】:體系有自發(fā)地向混亂度增加(即熵增)方向轉變的傾向;
表示體系的不規(guī)則或無序狀態(tài)。
注意:2、小,增
3、﹥﹥
探究:唯一練習:AB
(四)當堂檢測
1、A2、AB3、B4、D
課后練習與提高
1、D2、AB3、B4、AC5、A
6、增加增加
7、熵、熵增、熵、氣態(tài)、液、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