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教學設計
發(fā)表時間:2021-06-01《好嘴楊巴》八下。
【創(chuàng)意說明】1.標題中“好嘴”的“好”字,是文章的文眼,文中敘述、描寫皆為“好”字而設,故教學活動圍繞“好”字展開。
2.本文內(nèi)容淺顯,學生閱讀往往自感一望而知,故教學的著力點放在對“好”字深層意義的挖掘上。
3.由慢條斯理,發(fā)展到驟然緊張,最后是輕松詼諧——本文情節(jié)跌宕起伏,再加上“津”味十足的語言,學生非常喜歡,所以是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訓練的好材料。
4.根據(jù)教學實際,可以和《泥人張》并行處理,也可單篇突破。因是略讀課文,所以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為主。
5.也可把本文作為語言材料,用編演課本劇、說書等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興趣盎然地學習。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引出“好”:
(板書:好嘴)憑你的理解,什么樣的“嘴”才稱得上是“好嘴”?最好能舉個例子。(教師鼓勵學生談出不同的理解,比如滔滔不絕的、左右逢源的、咄咄逼人的、拍馬逢迎的、妙語連珠的、一語中的的……)但是,在馮驥才的一則故事里,主人公楊巴只說了一句話,又怎么能稱得上是“好嘴”呢?(板書:楊巴)
(說明:“一句話”與“好嘴”——課始教師就有意制造學生認知上的矛盾,利用張力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整體感知——講述“好”:
文中出現(xiàn)的主要人物有楊巴、楊七、李鴻章。請選擇一個人物的角度,揣摩他的心理活動,盡量保持文章原有的語言風格,用第一人稱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故事。
1.學生自讀課文,分頭準備;
2.組內(nèi)互講,取長補短;
3.班內(nèi)復述,鼓勵模仿用天津話講述;
4.師生共同點評。
(說明:這種轉(zhuǎn)換人稱的創(chuàng)造性復述活動,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語言“轉(zhuǎn)化”中促進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和對人物心理的把握。)
三、重點研讀——探究“好”:
說楊巴是“好嘴”,其實作者就讓他說了一句話。研究這個“好”字,既可以從說話的難度看,從這句話本身看,也可以從說話的效果看,還可以從他人的角度看。請選擇一個角度,分組深入探究:楊巴的嘴到底“好”在何處?
全班討論:
1.從說話的難度看。一是李中堂勃然大怒:“打落”“亂飛”“潑了一地”,眾官員都“嚇懵了”,情勢緊急,千鈞一發(fā),這需要“敢說”。二是左右為難:說是芝麻,這等于“罵中堂大人”;不說是芝麻,“等于承認給中堂大人吃臟東西”,自己要吃大虧,甚至會掉腦袋。這需要“巧說”。三是時間緊迫:必須趕在中堂說話之前說,需要“快說”。
2.從這句話本身看。有兩個關鍵詞:一是“不知道”,前文明明說“猜到”,這兒卻說“不知道”;二是“不愛吃”,前文明明說中堂大人“不知道”,這兒卻說“不愛吃”。這樣說,有兩大妙處:一是明確告訴李中堂這是“壓碎的芝麻?!?,不是臟東西;二是給李中堂留足了面子。既沒說是芝麻,也沒說不是芝麻,一個“不知道”“不愛吃”,使緊張的情勢頓時化解。
3.從說話的效果看。它不但使所有人轉(zhuǎn)危為安,而且使李中堂對楊巴“心生歡喜”“賞銀百兩”,從而使楊巴“威名大振”。
4.從他人的角度看。故事開端,并不寫楊巴,而是從夸贊楊七的高超技藝開始;在第五段用“但是”一轉(zhuǎn),就讓人明白了寫楊七是為了襯托楊巴。楊巴說話之前,眾官員“嚇懵了”,“一個比一個糊涂”,而楊巴“立時猜到”,“一轉(zhuǎn)兩轉(zhuǎn)三轉(zhuǎn),主意就來了”;楊巴說話之后,李中堂覺得他“機敏過人”,“心生歡喜”,在場所有人“摸不著頭腦”,而楊巴“心里頭卻一清二楚全明白”。
教師小結(jié):危難之間顯身手。話不在多,而在敏捷、巧妙、適時。作者有意把楊巴放在千鈞一發(fā)的風頭浪尖上去表現(xiàn),的確收到了以簡馭繁、以少勝多的效果。
(說明:這是文章的重點,力求使學生認識到要從多個角度深入地看問題。)
四、深入理解——評價“好”:
作者在文中說:“手藝再高,東西再好,拿到生意場上必得靠人吹。三分活,七分說,死人說活了,破貨變好貨,買賣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楊七反倒?jié)u漸埋沒,無人知曉。楊巴對此毫不內(nèi)疚,因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一張好嘴,李中堂并沒有喝茶湯呀!”你怎樣看待楊巴的這張“好嘴”?
(說明:圍繞這一話題,分小組展開討論或辯論。)
教師小結(jié):這些小人物在封建時代的社會地位較為低下,在謀生過程中經(jīng)常受到來自各方面的輕視、排斥、剝削和擠壓。這種生存壓力,也促成了小人物特殊的生存策略。但楊巴的回答又是多么無奈:明明是李中堂的錯,卻要搶著加在自己身上;明明自己無錯,卻要搶著求恕罪。這種機靈是生存空間遭到擠壓之后的人格扭曲,是面對生存困境時的順時應變,是以犧牲自己的人格做代價的。
五、拓展延伸——想象“好”:
想象一段故事:楊七和楊巴的相識。模仿文章的“津味”語言風格講述,突出人物各自的本領,符合人物各自的性格。
(說明:這種補白式的閱讀,是一次集人物理解、情節(jié)把握、語言運用的綜合訓練??梢韵忍幚砭毩暥?、4兩道小題,讓學生體會一下“津味”的語言風格。)
(山東省濟寧學院附中272133)
相關推薦
《雪》八下19
《雪》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所描寫的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特點以及作者在描寫中寄寓的感情。
2、品位文章精練傳神的描寫語言和雋永含蓄的議論中抒情的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1、品析兩地雪景的不同特點。
2、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工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欣賞詩句,導入新課
同學們:
我們讀過了“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那是杜甫筆下成都西嶺的千秋雪。
我們讀過了“北國風光,(學生: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唯余茫茫,大河上下,頓失滔滔)”,那是毛澤東筆下的北國的壯麗雪景;
我們讀過了““北風(學生: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學生: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那是唐代詩人岑參筆下塞外的幕天大雪;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魯迅于1925年在北京寫下的《雪》。
二、把握內(nèi)容,概括特征
(一)下面讓我們一起聽錄音朗讀,進入到魯迅的《雪》里——
PPT聽《雪》這篇課文的朗誦錄音,請同學邊聽邊看書,并完成以下任務
①作者為我們描繪了哪兩個地方的雪景?分別體現(xiàn)在哪些段落?
②這兩幅雪景圖各有什么特征?你是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
注音:
不幸否耶處子阿羅漢目光灼灼模樣粘結(jié)粘連旋風旋轉(zhuǎn)
我們通過聽課文朗讀錄音,初步感受了課文的內(nèi)容。動人的散文詩朗讀把我們帶到了充滿自然情趣的南方雪野和那令人心靈震撼的朔方!
那么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到底有何特征?我們請同學先來說說江南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是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先討論后回答)
江南的雪:滋潤美艷明艷有趣晴天下的雪羅漢是不是一樣美?不能持久
江南的雪,滋潤美艷,平和恬靜,讓人向往。那朔方的雪又有哪些獨特的寫照呢?
朔方的雪:如粉如沙決不粘連江南的雪是靜態(tài)的,是“積雪”,那么朔方的雪呢?蓬勃奮飛
是的,正如同學們分析的一樣,朔方的雪和南方的雪截然不同。在魯迅的筆下,江南的雪,仿佛是處子,是美好,是秀美;朔方的雪,仿佛是斗士,是抗爭,是壯美。同樣是雪,卻帶給我們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
(二)品讀文章
1、欣賞雪景: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組有關雪的圖片,體會一下不同的雪帶給我們的不同感受。
PPT各類雪景圖
2、剛才我們從圖片上一飽了不同雪景的眼福,接下來讓我們從課文中捕捉一下你喜歡的描寫雪景的精彩句子,以四人為一探究小組(一人執(zhí)筆),任選一處進行賞析,并為之命名。
PPT從課文中捕捉一下你喜歡的描寫雪景的精彩句子,以四人為一探究小組(一人執(zhí)筆),任選一處進行賞析,并為之命名。
PPT示例: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請女同學個別朗讀,請其他同學來發(fā)現(xiàn)這個語句在描寫上的特色)
熱鬧之雪(老師讀)豐富的想像,蘊藏著無限生機,這正是那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庇小凹t杏枝頭春意鬧”的意境。
學生寫后交流,兩個后,教學生賞析方法(描寫時采用的藝術技巧,語言方面的特色,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閱讀的感受。)出示投影,先請學生賞析,然 后 老師投影:
PPT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
明艷秀麗的雪。
雖未直接描摹雪景,卻將雪中五彩繽紛的花草置于潔白的背景下,表現(xiàn)江南雪的美艷。讓我們從寒冬中聞到了春的氣息,感受到了隱藏在白雪下的勃勃生機。讓人想起雪萊的一句話: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充滿了向往之情。
三、比較探究,體驗情感
通過賞析我們似乎對江南和朔方的雪有了更深的印象。
PPT江南的雪、朔方的雪的圖片
1、PPT作者用充滿激情、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充滿生機的江南的雪和富有反抗力量的朔方的雪,對這兩個地方的雪景你更喜歡哪幅雪景圖?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思考后交流)教師小結(jié)
2、從文章的字里行間你揣摩到PPT作者更喜歡哪一幅雪景圖?
從語言上:“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迸瘒难┤狈Α氨浜蛨杂病?,顯得有點單調(diào),而江南的雨和朔方的雨都曾變成過雪,但江南的雪“滋潤美艷”,不能經(jīng)受時間的考驗,不能持久,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形式結(jié)構:“但是”
3、他僅僅是在寫雪嗎?如果不是,你認為是寫了什么呢?請結(jié)合魯迅的人生經(jīng)歷、性格特征和本文的寫作背景,來談談你從作者對朔方雪的描寫中讀出了什么?
(學生討論后交流)
在《雪》中,作者描寫江南雪的滋潤,雪野中五顏六色的冬花開放,孩子們把積雪堆成雪人,雪羅漢的最終融化,抒發(fā)的是作者渴望美好生活的感情。(PPT對兒時快樂生活的懷念,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朔方的雪如粉,如沙,決不粘連,隨風升騰,奮飛,表現(xiàn)了作者對冷酷現(xiàn)實的不滿和反抗,抒發(fā)了對不屈不撓的斗爭品格的熱情贊頌之情。作為戰(zhàn)士,故鄉(xiāng)固然十分美好,但現(xiàn)實更需要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PPT對不屈的反抗精神的贊美……)
南方的雪北方的雪
對兒時快樂生活的懷念,贊頌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對比
更喜愛北方的雪——斗爭精神
下面我們一起讀一下文章最后兩段,在感受雪的斗爭精神的同時,體會一下作者寫作時的內(nèi)心感受
PPT當大多數(shù)人還沉溺于精神的麻木當中時,先生是孤獨的,但縱使孤獨依然抗爭,即使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也要“俯首甘為孺子?!?。雪是死掉的雨的精魂,惟有死掉才得以升騰為純潔的雪。
先生有一首《自題小像》:
《自題小像》:“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p>
“我以我血薦軒轅”,愿將熱血灑在祖國的大地上。沖破這濃重的黑暗,追尋一片美好的天地。魯迅通過這兩幅鮮明的圖景對比。寄寓了魯迅一個共同的信念:要用奮斗來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世界。
南方的雪北方的雪
對兒時快樂生活的懷念,贊頌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對比
更喜愛北方的雪——斗爭精神
要用奮斗來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世界
請同學們再一次以對先生的崇敬之情朗讀這一篇《雪》。
《春酒》八下21
《春酒》教學設計
景德鎮(zhèn)第五中學 王 菂
【教 材】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
【課 題】 《春酒》
【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民間文化為主題,所選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以及民間藝人軼事,文筆生動,妙趣橫生。
《春酒》是一篇詩化的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故鄉(xiāng)濃濃的風土人情,抒發(fā)了對童年、對故鄉(xiāng)和對母親的無限追思之情?!拔摇钡奶煺婵蓯郏赣H的善良能干,鄉(xiāng)人的淳樸厚道,都令人神思飄飛。如詩一般的生活織就了如詩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詩般的語言描繪出這一切:兒童圣潔的心靈,美好的生活情趣,這是一種對人性的謳歌和贊美。
【教學設想】
因為《春酒》一文文字淺顯但意蘊卻深,所以我準備在教學中以學生的“體驗、感悟”為主。
1、激發(fā)學生生活體驗,創(chuàng)設閱讀氛圍。學生對于新年總是有著許多豐富的感受。教師在課前可以引導學生漫談自己過年的故事、體會,引導學生感受那些經(jīng)歷中蘊涵的情感和意蘊。
2、在充分調(diào)動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認真研讀文章,細細品味文章關鍵詞語和句子,感悟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
3、教師應該介紹琦君其人的身世和活動經(jīng)歷,使學生可以在知人論世的基礎上達到對作者較為深刻的理解。
【教學目標】
1.深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思鄉(xiāng)的情感。
2.品味文中的細節(jié)和關鍵詞語,體會其作用,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獲得思想啟迪。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作者通過敘述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2、理解細節(jié)描寫對表現(xiàn)文章主題的作用。
3、體會琦君散文結(jié)構嚴謹、寫人傳神、文筆流暢的特點。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春節(jié)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從小到大,我們都是伴隨著這些年年依舊的節(jié)日,和親人一起度過的。在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最熱鬧的要數(shù)春節(jié)了。請問每年春節(jié)有哪些樂事?有哪些風俗?
(教學步驟說明:此步驟目的一是為了激活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便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二是鍛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
1.(多媒體顯示)作者琦君的介紹。
(教學步驟說明:簡介作者的目的一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二是與文本結(jié)合起來,引導學生更快地走近課文,走近琦君的情感世界。)
2.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問題:說一說琦君家鄉(xiāng)的新年是怎樣渡過的?有什么習俗?
(教學步驟說明: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內(nèi)容,這是學生感悟文章的基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是為了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
3.(多媒體展示)學習文中的生字詞,掌握“稀罕、舔、枸杞、薏仁米、煨燉、如法炮制、挑剔、家醅”等字的讀音和“家醅、一馬當先、顧名思義、如法炮制”等詞語的意義。
(教學步驟說明: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字詞的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4.說一說琦君家鄉(xiāng)的新年是怎樣渡過的?有什么習俗?
(教學步驟說明:此步驟是教學重點,是從整體上考查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把握,考查學生的閱讀體驗。)
5.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xiāng)的春酒嗎?在整體感悟的基礎上把握作者思鄉(xiāng)的思想情感。
(教學步驟說明:此步驟是教學重點,主要引導學生在初步領悟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感受作者琦君的思鄉(xiāng)情懷。)
三、研讀細節(jié) 領悟意蘊
1.本文的語言清新素雅,如行云流水,但不乏生動活潑,特別是有許多細節(jié)很有情趣,你們從文中感受到了嗎?請你們從文中找出幾處,把最喜歡的讀一讀,品一品。
(教學步驟說明:此步驟是教學重點兼難點,要求學生在文中圈點勾畫,然后說說對文中細節(jié)的理解。目的是引導學生感悟文章的語言美,進而感受到文章的風俗美、人情美和對母親的追思、對童年生活的懷念。)
2.(多媒體顯示)展示琦君的其他作品中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加深學生對作者思想情感的深刻理解。
(教學步驟說明:此步驟是進一步突破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從琦君的其他作品中感悟作者的濃濃思鄉(xiāng)之情)
四、調(diào)動積累 師生同說
文中有些看似十分隨意的細節(jié),卻蘊涵著豐富的情感,琦君就是這樣用一種洗盡鉛華的筆調(diào),向我們娓娓地述說著對故鄉(xiāng)的無限眷戀。關于思鄉(xiāng)的話題歷來就是文人筆下永恒不變的主題,古詩中就有許多描寫思鄉(xiāng)的名句,下面讓我們調(diào)動積累,說說知道哪些?
?。ń虒W步驟說明:此步驟是調(diào)動學生的知識積累,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同時也是引導學生認識中國文人的思鄉(xiāng)情結(jié)。)
《浪之歌》八下
《浪之歌》教學設計簡案
一、導入新課
1.關于散文詩
這個單元的選文都是散文詩,通過前面幾篇課文的學習,同學們對“散文詩”這種文學體裁的特點已經(jīng)有所認識,哪位同學能對此談談?
所謂“散文詩”,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詩,它在抒情手法上相當隨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詩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內(nèi)在的韻律,寬廣的抒情層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邏輯思維等。但它又畢竟是詩(或者是一種形式特別的詩)體裁較為短小,具有詩質(zhì)的致密等。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兩首散文詩的作者紀伯倫,其在散文詩方面的成就和影響是非常巨大的。誰來對紀伯倫的有關情況作些介紹?
2.關于作者
紀伯倫,黎巴嫩詩人、散文作家、畫家,生于黎巴嫩,是阿拉伯近代文學史上第一個使用散文詩體的作家。他的作品多以愛和美為主題,通過大膽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達深沉的感情和高遠的理想。他的作品最先到中國來的是《先知》(冰心譯)。著有散文詩集《先知》《先驅(qū)者》《淚與笑》《沙與沫》《暴風集》等。
3.關于本文
這兩首散文詩節(jié)選自紀伯倫的《淚與笑》里的《組歌》,共有5首散文詩,這里節(jié)選的是其中的兩首。另外三首分別是什么?請同學回答。
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
今天要學習的《浪之歌》,是一首清麗流暢,極富浪漫與抒情的散文詩,愛與美的主旋律回蕩其間,令人陶醉不已?,F(xiàn)在,就讓我們用自己最美的聲音來詮釋這首優(yōu)美的詩作吧。
二、細讀,整體感知形象及作者情感(內(nèi)容分析)
詩朗誦是一種高雅的活動,美好的散文詩更是能讓人陶醉。請同學們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邊讀邊想象其展現(xiàn)的畫面,進入情境,體會文中美好的情韻。
1.放朗讀錄音或教師配樂朗誦。
學生自由讀,個別讀,最好多找?guī)孜粚W生來讀,教師適當點撥指導。
2.默讀思考:這首散文詩中的“浪”的形象有什么特點?請在前面橫線上添加適當?shù)男揎椪Z,并結(jié)合課文說說你的理解。
的浪
如:熱情洋溢的浪一往情深的浪無比忠誠的浪多情浪漫的浪溫柔善良的浪癡情的浪纏綿的浪任性的浪等
3.根據(jù)前面的回答,概述文中的“海浪”是怎樣的形象?并結(jié)合具體語句來說明理由。
是海岸的情人、世界的守護者、博愛者的形象。
4.“詩根情”,作者寫作散文詩,其根本就是要抒發(fā)內(nèi)心充溢的情感。而這種情感往往借助于具體的形象來傳達。也就是說,詩的形象(意象)之中滲透著詩人的情意。那么,散文詩借助“浪”的形象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對祖國的熱愛,對世間美好事物的眷戀。
5.讀詩是一種高雅的情感體驗活動,當我們在想象中進入詩中的意境,體悟到詩中美好的情韻而又能恰當運用朗讀技巧用聲音加以傳達,這時,我們的心靈深處便會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通過剛才的分析,我想,同學們一定對這首詩有了更深廣的理解?,F(xiàn)在,請兩位同學分別朗誦這首散文詩,以加深對詩中形象及情感的理解。其他同學可輕聲跟讀。或者教師配樂范讀朗誦。
三、品讀,感悟欣賞詩中美點(寫法歸納)
品詩是一種個性化的閱讀行為,通過積極主動的情感體驗,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品讀這兩首散文詩,可以從詩的形象,詩的語言,詩的修辭方式,詩的結(jié)構形式,詩的情感,詩的抒情方式等方面進行。現(xiàn)在,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個人興趣,自選角度,認真品讀,說一句或多句品析課文寫作方面美點的話。可參照下面的句式:
《浪之歌》:“美在……”
學生自由評說。
教師歸納學生發(fā)言,可作如下小結(jié):
同學們賞析的內(nèi)容,綜合起來,有如下美點:
第一,形象之美。(象征)
在《浪之歌》里,海浪被詩人賦予了一個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為“海岸”的情人出現(xiàn),她對情侶海岸一往情深,愛得熱烈,愛得深沉,在周而復始的潮汐的律動中與愛人難分難舍。不僅如此,這個女性化的形象還被融進了更深廣的喻義,它成為人間世界的守護者——“夜闌人靜,萬物都在夢鄉(xiāng)里沉睡,唯有我徹夜不寐;時而歌唱,時而嘆息”。
第二,意蘊之美。
意蘊,就是滲透在作品藝術形象中的理性內(nèi)涵,是讀者能夠體味得到的作品內(nèi)在的情感、靈魂、風骨、精神及某種人生精義。從《浪之歌》中,我們可以領悟到詩中海浪的愛情的內(nèi)涵,那不僅僅是對海岸的愛情,是更廣闊的對世間萬物所懷的滿腹的愛情,這博大的愛情閃耀著母性的光輝——“愛情的真諦就是清醒”,因為愛著這世界,所以哪怕“徹夜不眠讓我形容憔悴”,也要守護著這個世界,它的和諧,它的美。從中我們看到了詩人自己的形象,詩人正應是這世間種種美好價值的守護者,正如詩的末尾所寫:“這就是我的生活:這就是我終生的工作”,在這里,海浪的形象已經(jīng)幻化為詩人自己的堅定的聲音。
第三,表達之美。(語言,修辭)
兩首散文詩的表達之美,美在語言的清麗流暢,美在詩中語義的遞進伸展,美在豐富的想象,美在作者的想象與海浪的自然物理特性相貼合,美在比喻、對比、排比、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美在它所營造出的詠嘆調(diào)似的浪漫與抒情,……
第四,音韻之美。
散文詩仍是詩的一種,通過長短句式的搭配,韻腳的和諧,節(jié)奏的張弛有度,感情的充沛與覺悟相融,讀來優(yōu)美動聽,朗朗上口,達到音韻和諧之美。
四、模仿,鍛練自由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二選一)
1.萬物有靈,只是因為人的存在。正是因為有靈性的人的凝視,萬物才顯出人間的情態(tài),有了人的聆聽,雨點的敲擊才構成一種樂曲。請你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學習多樣化的擬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選取一物,以“之歌”為題(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風之歌”等)模仿寫作一首散文詩,表現(xiàn)你對人生的思考。
2.仿寫訓練
朗讀浪之歌第五節(jié)“曾有多少次,當美人魚從海底鉆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賞星空時,我圍繞她們跳過舞;曾有多少次,當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傾訴自己為愛情所苦時,我陪伴他長吁短嘆,幫助他將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與礁石同席對飲,它竟紋絲不動,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無笑容。……”
要求運用“曾有多少次,當……時,我……;曾有多少次,當……時,我……;曾有多少次,我……”句式來說一段話。
學生討論,交流,展示。教師引導學生說話要有一個中心(花,葉,草,樹,云,星星,月亮,小鳥,路燈等),前后句連貫,銜接自然。
五、拓展閱讀(可與四合在一起進行)
教師向?qū)W生推薦紀伯倫組歌中其他三首: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要求學生用旁批的形式寫下自己的短評,并摘抄散文詩中的佳句。以下是《花之歌》原文:
我是大自然的話語,大自然說出去,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間,然后又說一遍……
我是星星,從蒼穹墜落在綠茵中。
我是諸元素之女:冬將我孕育;春使我開放;夏讓我成長;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我是婚禮的冠冕;我是生者贈與死者最后的祭獻。
清早,我同晨風一道將光明歡迎;傍晚,我又與群鳥一起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搖曳,使原野風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風中呼吸,使清風芬芳馥郁。我微睡時,黑夜星空的千萬顆亮晶晶的眼睛對我察看;我醒來時,白晝的那只碩大無比的獨眼向我凝視。
我飲著朝露釀成的瓊漿;聽著小鳥的鳴囀、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為我鼓掌。我總是仰望高空,對光明心馳神往;我從不顧影自憐,也不孤芳自賞。而這些哲理,人類尚未完全領會。
六、布置作業(yè)
將本文中你喜歡的詞語、句子抄寫到周記本上。
把仿寫內(nèi)容整理到周記本上。
七、小結(jié)
詩人有一顆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筆下,浪花有生命,有靈氣,有個性,它們與自然萬物和諧共處,構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時,它們又閃爍著理性的光輝,給人以啟迪。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個博愛者的形象,從中可以看到詩人自己的影子,詩人是個愛國者,世間種種美好事物的守護者。他將這種美好情感寫進詩中,傳達給我們,讓我們接過愛與美的旗幟,用青春的力量繼續(xù)傳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