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素質(zhì)練習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28練習六。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練習六”,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練習六[1]
教學內(nèi)容(零思考方案網(wǎng) zhE135.Com)
教材練習六第1~5。
教學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熟練地口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2+89=53+7=64+9=
57+4=6+29=73+8=
29+7=92+8=54+20=
集體口算,選一兩題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2.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今天我們來上一節(jié)練習課。[板書課題:練習六(1)]
二、練習。
1.練習六1。
獨立口算,集體訂正時提問。
每一組的第1題與第2、第3題有什么相同與不同的地方?
(都是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第一題是不進位加法,第2題是進位加法,因此十位上的數(shù)比原來多1。)
2.練習六2。
老師可以將第2題做成道具,改動要加上的一位數(shù),讓學生多練幾次,掌握計算方法。
3.練習六3。
(1)出示第3題,老師說明題意:在括號中選擇一個正確的得數(shù),并把它圈起來。
(2)獨立完成,集體交流時說說你圈的是哪個數(shù)?另一個得數(shù)錯在哪里?今后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4.練習六4。
(1)出示第4題,指名說圖意,說說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已各原來有37張光盤,再放3張就滿了,求一共可以放多少張光盤?)
(2)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時說說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
5.練習六5。
先計算后比較。
(1)先找出哪幾道題進位加,哪幾題不是?
(2)每一組的上下兩題在計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主和不同的地方?
(3)24+3與24+8為什么一題得二十幾,另一題和三十幾?
老師小結(jié):在計算加法,個位上的數(shù)要加在個位上,十位上的數(shù)要加在十位上,個位上相加滿十,要向十位進1。
二、作業(yè)布置。
《練習與測試》練習六(1)。
第二課時作業(yè)設(shè)計
一、比一比,算一算。
(一)45+3=3+52=6+40=
45+5=8+52=6+44=
45+8=9+52=6+49=
(二)49+3=52+6=4+68=
49+30=52+9=4+66=
二、在正確的得數(shù)上打“√”。
54+9(635373)8+63(716172)
95+5(9990100)75+9(847485)
三、直接寫出得數(shù)。
2+89=55+5=92+8=
57+40=6+29=64+9=
29+7=30+70=75+20=
教學后記:學生忘了進位,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第三課時:練習六(2)
教學內(nèi)容
練習六6~9。
教學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熟練地口算,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38+6=83+7=6+35=
54+3=30+26=73+9=
9+27=74+8=34+30=
集體計算,選一兩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2.比一比,算一算。
5+32=3+42=35+3=
5+39=9+42=35+8=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比一比上、下兩題計算時有什么不同?5+32和5+39為什么一題得三十幾,另一題得四十幾?
3.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xù)上一節(jié)練習課。[板書:練習六(2)]
二、練習。
1.練習六6。
1)先估算,說出每道題的得數(shù)是幾十多,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2)獨立計算并檢查估計的是不是合理。
2.練習六7。
比一比誰先到河對岸,同桌同學互相學習,鼓勵學生算對,幫助小螞蟻過河,培養(yǎng)責任感。
3.練習六8。
12題口算,要求學生在2.5分鐘內(nèi)完成,集體交流,統(tǒng)計全對人數(shù),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同學給予表揚,并指導學生分析錯題,指導學生改正錯題.
4.練習六9。
1)出示第9題圖,弄清題意,提問:小牛、小白兔、小狗隊分別得了第幾名?
從圖中看,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分別可以得多少分?
2)想一想,怎樣才能知道哪個隊得分最多?是多少分?
3)學生計算三個隊的得分,再比較,集體交流時說說你是根據(jù)什么算得分的?誰最多?你是怎么想的?
4)指導學生集體作答。
三.作業(yè)布置。
《練習與測試》練習六(2)
第三課時作業(yè)設(shè)計
一.找出得數(shù)大于50的算式并在后面的方框中打“√”
30+22□46+5□37+6□
2+30□46+3□37+60□
二、在○內(nèi)填上、或=。
54+8○6354+9○9+54
98+2○10063+6○65+6
75+9○8025+9○30+4
三、1.河里有38只鴨子,9只鵝,鵝和鴨一共多少只?
2.池塘里有一群青蛙,先游走8只,又游走27只,兩次一共游走多少只?
擴展閱讀
第六冊《練習1》教學設(shè)計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nèi)容。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yù)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yīng)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第六冊《練習1》教學設(shè)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六冊《練習1》教學設(shè)計第六冊《練習1》教學設(shè)計
教學資料:
北京市京上海市滬、申重慶市渝河北省冀
山西省晉天津市津江西省贛九江市潯
四川省川、蜀成都市成、蓉重慶市渝
山東省魯廣西省桂南寧市邕柳州市柳、龍
湖北省鄂湖南省湘寧波市甬江蘇省蘇南京市寧
河南省豫洛陽市洛開封市汴
貴州省貴、黔貴陽市筑
云南省滇
陜西省陜、秦
甘肅省甘、隴
福建省閩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寧銀川市銀
西藏自治區(qū)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新
烏魯木齊市烏
周總理曾編成詩歌以便記憶:
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云貴福吉安,
四西二寧青甘陜,還有內(nèi)臺北上天。
教學目的:
1、了解我國各省、市、自治區(qū)的簡稱的基礎(chǔ)上背誦簡稱歌,理解帶有簡稱的句子。
2、熟記8個成語和背誦誦古詩《夏日田園雜興》。
3、創(chuàng)設(shè)交際環(huán)境,讓學生有一定條理地說出想說的話。
4、鋼筆字:書寫時注意寫好捺畫。毛筆字練習兩個筆畫及含有這兩個筆畫(橫撇、撇點)的字。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我國各省、市、自治區(qū)的簡稱的基礎(chǔ)上背誦簡稱歌
2、指導學生熟讀成誦,大致體會成語的意思。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中國地圖簡稱對照卡
課時目標:讀熟并背誦簡稱歌
教學過程:
一、熟記并背誦簡稱歌。
1、出示中國地圖。
(中國地圖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雞)
2、借助地圖了解我國有34個省、市、自治區(qū)和特別行政區(qū)。
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
少數(shù)民族自治區(qū):新疆、西藏、廣西、寧夏和內(nèi)蒙古
特別行政區(qū):香港、澳門
(教師讓學生了解就可以,不應(yīng)講過多的地理知識)
3、介紹有關(guān)簡稱的知識。
讓學生說出自己所知道的簡稱
4、出示句子。
指名讀出句子,帶學生讀簡稱歌,疏通其中的生字。
5、實踐活動
分小組合作做簡稱對照卡,師檢查指導。
學生用做好的對照卡,相互練習鞏固對簡稱的記憶。
二、運用簡稱
1.出示句子。
啟發(fā)學生邊讀邊想:通過剛才的學習,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內(nèi)容現(xiàn)在理解了?
(恰當?shù)剡\用簡稱能使語言表述更簡潔)
2、運用簡稱的詞句。(留心觀察、記錄簡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黔驢技窮、湘江、滇池、京滬鐵路等。
三、總結(jié)
1、背誦簡稱歌
2、對照卡的運用。
作業(yè):
1、找兩個運用簡稱的句子或詞語。
2、課后游戲(運用對照卡)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寫好鋼筆字(“遮、越、處”三個字)注意寫好捺畫;進行讀讀背背。
一、寫好鋼筆字
1.看看寫的字。(“遮、越、處”三個字)要注意什么?
(生自由討論要注意的地方)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三個字的捺畫的不同走勢。
正確把握三個字的捺畫起筆走勢。
“遮”字一捺走勢平緩;“越”字一捺比“遮”陡;“處”字一捺更陡。
3、指導學生認真、仔細、規(guī)范地描紅、仿寫。
4、督促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二、讀讀背背。
1.熟記8個成語。
2指導審題。指名讀題目,明確訓練要求。
(1)學生自由讀8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8條成語的意思,只要大體說說成語的意思即可。對一些理解有難度的成語,教師給予講解。
3.練習。學生自由練讀。同桌練習背誦。
4.反饋。集體背。指名背。
三、學寫毛筆字
1.筆畫練寫:
橫撇:要注意拐彎處的提筆與頓筆,橫要短,撇要長而舒展。
撇點:注意起筆時要頓筆,收筆時回鋒,至折處主要用的是筆鋒,此時以提筆為主。同時還要注意撇與點的長短與傾斜度。
2.寫字練習:
夕:第一畫“撇”要短,起筆從豎中線開始;第二畫“橫撇”,橫從短撇的腹部落筆,橫畫不能長;第三畫“點”是圓點,位于米字格中心便下一點。
女:整個字要向四周舒展。橫畫在橫中線上,要寫長些,撇點的起筆與撇的收筆基本在一條線上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談話揭示話題:快樂的春節(jié)。
(2)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3)教師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分組討論:今年的春節(jié),你過得好嗎?
回憶春節(jié)中的情景,談?wù)勥^春節(jié)的感受。
(2)用投影出示教材中的五幅圖,分別用一句話概括這五幅圖的主要意思。(3)選取五幅圖中任意一幅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準備進行口述(引導學生選取自己最感興趣、印象最深刻的事來說,才能說得生動、具體)。
3.練習。
(1)引導學生按照順序,抓住重點來說(選擇其中一幅圖的內(nèi)容用小黑板出示主要順序,重點內(nèi)容,幫助學生打好腹稿)。
(2)學生分小組練習口述。
(3)任意上臺來說。
(4)同座互說。
4.反饋。
(1)教師對學生的口述進行點評。
(2)鼓勵每一個學生大膽練說,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
第六冊《練習8》教學設(shè)計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zhì)的課堂。為此老師就需要在上課前準備好教案,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第六冊《練習8》教學設(shè)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第六冊《練習8》教學設(shè)計第六冊《練習8》教學設(shè)計
教材分析:
訓練內(nèi)容:這個練習共安排了8道題,包括以下幾項內(nèi)容:
1、按筆順寫字。
2、多音字組詞。
3、讀一讀,照樣子寫句子。
4、修改病句。
5、熟記成語。
6、讀背《明日歌》
7、口語交際訓練、演小話劇。
8、學寫毛筆字。
教學要求:
1、按筆順正確書寫“惜、靠、戴”這幾個字。
2、學習幾個多音字,從中懂得凡一字多音多義,根據(jù)具體的語意頂字義頂字音。
3、訓練學生把句子說具體。
4、練習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5、熟記成語。
6、讀背《明日歌》,并在讀背中懂得惜時的道理。
7、通過話劇表演,鍛煉口頭表達能力,了解標點符號的作用。
8、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點。
(1)指名認讀“惜、靠、戴”三個字。
(2)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每個字的筆順。
(3)讓學生按照書上的要求練習書寫。
(4)讓學生說說哪個字難寫。
(5)教師重點指導書寫“靠、戴”兩個字。
3、練習。及時反饋。
4、展示寫的好的字。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讓學生說說這一題應(yīng)該怎么樣練習。
2、指導。
指導讀各字的兩個音節(jié)。重點指導讀準前鼻音和平翹舌音。
3、練習。
(1)學生練習口頭組詞。
(2)選擇最有把握的詞語寫在書上的括號里。
(3)選擇學生組成的一些詞語進行說話訓練,進一步鞏固對詞語意義的理解。
二、課堂作業(yè):
多音字組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談話幫學生弄清本題的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例句。仔細比較上下句的異同。
“去鄉(xiāng)下”是回答出“我”去哪兒看望王伯伯。
“管理桃園”是回答出“我”去哪里看望干什么的王伯伯。
(2)指明讀例句,體會怎樣把句子說具體。
3、練習。
(1)學生在課本上練習把句子寫具體。(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2)要求把寫好的句子讀一讀。
4、反饋。
指明讀好的句子。(教師評價并幫助修改)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
指明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要求學生把每句話多讀幾遍,找出病因。
(2)想一想這樣修改。(通過讀句子來體會)
(3)教師提示修改時要使用修改符號。
(4)教師歸納修改病句步驟:一讀(讀有毛病的句子);二想(想一想怎樣修改);三改(使用修改符號)。
3、練習。
(1)讓學生用一讀,二想,三改的方法自己練習修改。
(2)教師根據(jù)學生自練的情況進行針對性輔導.
4、反饋。
(1)挨題討論修改情況,確定正確答案,
(2)讓學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3)同座互查聯(lián)系情況。
(4)讓學生大聲朗讀修改后的句子。
三、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8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8條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對一些理解有難度的成語,教師給予講解。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度讀。
(2)同座位練習背誦。
4、反饋。
(1)集體背誦。
(2)指名背。
三、教學第六題。
(1)審題。指名讀練習要求。讓學生說說該項的練習要求是什么。
(2)指導。讓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試讀。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的情況進行范讀。讓學生說《明日歌》的道理。學生討論后教師再次朗讀。
(3)練習。學生自由練習朗讀。指名讀。小組齊讀。
(4)反饋。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指名背誦。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自由讀課本。
(2)同座位分角色讀。
(3)教師提示讀時要把握各人物的特點,讀出語氣并范讀。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2)指名分角色讀。
(3)讓學生嘗試表演。
4、反饋。
二、教學第八題(略)
蘇教版六下:《練習2》教學設(shè)計
課題 練習2
一、教材解讀:
讓語文植根于生活
二、教學目標:
1、語文與生活:認識農(nóng)具,了解它們的用途,加深對古詩的理解。
2、誦讀與欣賞:了解《夏日絕句》的大意,感受詩人的滿腔激憤感慨之情,了解詩人鮮明的人生價值取向。
3、寫好鋼筆字:訓練學生書寫硬筆行楷,并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
4、口語交際:引起學生對國家、社會問題的關(guān)注,學會并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誦讀與欣賞:了解《夏日絕句》的大意,感受詩人的滿腔激憤感慨之情,了解詩人鮮明的人生價值取向。
四、教學準備:
五、總課時:2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一、二
二、教學目標:
1、語文與生活:認識農(nóng)具,了解它們的用途,加深對古詩的理解。
2、誦讀與欣賞:了解《夏日絕句》的大意,感受詩人的滿腔激憤感慨之情,了解詩人鮮明的人生價值取向。
三、教學過程:
一、認識農(nóng)具
二、弄清農(nóng)具用途
1、你知道這些農(nóng)具的作用嗎?查查字典,寫下他們的用途。
2、交流。
木犁:農(nóng)田或旱地翻土用的農(nóng)具,古時用畜力牽引。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便有關(guān)于犁的記載。木犁的下端有用來翻土的略呈三角形的鐵器,稱作犁鏵。犁鏵的上方一般有用來把犁起的土翻到一邊的犁鏡。木犁后端豎起彎曲的木柄可供人手扶,掌握方向。
有鐵齒,木齒或竹齒。
耬:播種用的農(nóng)具,耬為三腳,前方有牲畜牽引,后方有橫木扶手由人扶著,中部安置耬斗,同時能夠完成開溝和下種兩項工作。有的地區(qū)稱耩子。
鐮刀:由刀片和木把構(gòu)成,有的刀片上帶有小鋸齒,是收割莊稼和割草的農(nóng)具。
鋤頭:松土和除草用的農(nóng)具,上有竹竿為柄,下有平刃鐵器。
三、讀讀詩句,說說下面帶點的詞語和什么農(nóng)具有關(guān)。
1、指名讀題。
2、自由讀詩句,想想詩句的意思,再交流。
3、判別加點詞語和什么農(nóng)具有關(guān)。
耕田:鋤草,與鋤頭有關(guān),也可泛指種田。
耕:耕田,用犁把土翻松,與木犁有關(guān)。
鋤禾:用鋤去掉禾田間的雜草,翻松土壤,與鋤頭有關(guān)。
種:播種,與耬有關(guān)。
收:收割,收獲,與鐮刀有關(guān)。
4、小結(jié)后齊讀詩句。
誦讀和欣賞
1、讀題,明確要求。
2、根據(jù)課后注釋正確的朗讀全詩,借助注釋體會詩的大致意思。
3、介紹李清照及其生活的時代背景。
1129年,李清照與丈夫照明誠由江寧乘舟去蕪湖,途經(jīng)當年西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的烏江渡口,觸發(fā)了她痛國傷時的無限感慨。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就是李清照的人生觀,是她在國家危亡之際的感嘆,也是對南宋統(tǒng)治者強烈的諷刺和譴責。
4、再讀詩句,了解四楚霸王項羽,體會詩句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5、有感情地誦讀,并背誦。
第二課時
一、 教學內(nèi)容:三、四
二、 教學目標:
寫好鋼筆字:訓練學生書寫硬筆行楷,并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
口語交際:引起學生對國家、社會問題的關(guān)注,學會并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 教學過程:
寫好鋼筆字
1、審題2、指讀要描寫的文字。
3、讀貼,注意行楷的行筆、運筆過程,還應(yīng)注意整幅字的行款和章法。
4、練習描紅,要一氣呵成。
5、反饋。
口語交際
1、審題。
2、讀對聯(lián):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
3、在生活中,一段時間會有一些大家都關(guān)注的問題,如當年的申奧成功、伊拉克戰(zhàn)爭、抗擊非典、神舟五號升天等。同學們,你們知道最近人們又在關(guān)注什么樣的話題嗎?讓我們也來關(guān)注一下。
4、交流話題
5、選擇奧運會的話題交流,充分表達。
6、小結(jié)
二、學寫毛筆字
1、審題
2、觀察辨析
3、練習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練習六教案
教學內(nèi)容:課本第40頁練習六;《作業(yè)本》第18頁。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提高對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的理解,鞏固折線統(tǒng)計圖的制作過程和方法,提高制圖技能。
2、進一步理解折線統(tǒng)計圖的應(yīng)用價值,增減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和數(shù)學應(yīng)用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折線統(tǒng)計圖的格式和作用,并能在教師幫助下繪制折線統(tǒng)計圖。
教學難點:看圖計算
教具準備:投影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回憶
1、折線統(tǒng)計圖是用什么來表達數(shù)量的多少的?
2、折線統(tǒng)計圖在表達數(shù)量時的最大優(yōu)點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過折線統(tǒng)計圖嗎?
3、折線統(tǒng)計圖如何繪制?應(yīng)注意什么?
二、練習六教學。
1、談話:某廠業(yè)務(wù)部要做以下兩項統(tǒng)計,一是去年各車間的產(chǎn)值統(tǒng)計,二是近5年來全廠產(chǎn)值的發(fā)展變化情況。
你認為每種統(tǒng)計選擇哪種統(tǒng)計圖比較合理?說說理由。
2、教學第1題。
(1)討論:統(tǒng)計圖的標題應(yīng)補充什么?你從圖中能夠想到什么?
(2)反饋交流。
(3)根據(jù)統(tǒng)計表畫好折線統(tǒng)計圖。
3、學生嘗試完成第2、3題。(投影反饋)
4、思考題:(略)
5、補充題:
小明家去年一年的電話費(含上網(wǎng)費)統(tǒng)計如下,請把它改制成折線統(tǒng)計圖,并根據(jù)統(tǒng)計圖說一說小明家去年電話費的變化情況,猜測一下變化的原因。
147
188
196
130
147
208
185
254
190
248
134
169
284
188
196
130
147
208
185
254
190
248
134
169
284
188
196
130
147
208
三、課堂小結(jié)。
四、《作業(yè)本》第18頁。
浙教版數(shù)學四下:《練習六》教案
教學內(nèi)容
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八冊第26頁。
教學目標
通過計算練習,提高學生對除數(shù)是三位數(shù)除法的試商能力,并能正確地計算。
教學準備
小卡片,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復習前面學過的知識。
2、請同學們說說除數(shù)是三位數(shù)除法的內(nèi)容:有口算、筆算等。
3、總結(jié)歸納,板書課題。
(二)基本訓練
練習六第1題。(用卡片出示)
2400300 2800400 5600700
3500500 4200600 6300900
請同學們看得準、想得清、說得快。(想好一起說)
(三)校對訓練
練習六第2題。(投影出示)
1.學生在課本中練習,邊算邊想在什么情況下初商容易過大?什么情況下初商過???你是怎樣調(diào)商的?
2.一生板演,校對。
3.引導學生討論自己各自所想的問題。
4.歸納:除法筆算的關(guān)鍵是正確試商,我們學過的試商方法有兩種。(四舍法,五人法)
(四)綜合訓練
1.練一練第3題。(投影出示)
比一比,看誰能靈活運用四舍五人法來試商,并算得又對又快。(巡視輔導差生)
2.剛才同學們做了許多除法試題,下面做幾道文字題和應(yīng)用題。
(1)練習六第4題。
請學生默讀題目,獨立完成,要求只列式不計算。
(2)練習六第5題。
A、列式并計算。
B、請同學們說說你是怎樣對待益蟲的?
(五)思考題
揭示:關(guān)鍵找到哪兩個數(shù)?0能作百位上的數(shù)嗎?
(六)總結(jié)
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除數(shù)是三位數(shù)的一些知識,但還有許多新的知識有待于同學們繼續(xù)探索。
(七)作業(yè)
1.練習六第6題。
2.《作業(yè)本》第22頁(二十二)。
第六冊《練習7》教學設(shè)計之一
第六冊《練習7》教學設(shè)計之一
教學要求:
按筆順書寫、形近字組詞、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把句子補充完整、修改病句、熟記成語、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認讀“脹”、“賊”、“舅”3個字。
(2)學生自己觀察每個字的筆順,指名說說關(guān)鍵偏旁“長、戎、臼”并練習。
(3)練習按筆順書寫。
(4)反饋寫字情況,表揚寫得正確的同學,幫助寫得錯誤的同學。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根據(jù)描紅情況,教師及時小結(jié),再讓學生仿寫。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行糾正強化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讓學生說說著一題應(yīng)這樣練習。
2、指導。
(1)指導分別讀一讀這三組形近字,注意讀正確。
(2)分組引導邊讀邊比較音、形、義的異同。
3、練習
(1)學生分組練習口頭組詞,根據(jù)組詞,進一步引導區(qū)別三組字的異同,特別是“形、型”的區(qū)別。
(2)選擇最合適的詞語寫在書上的括號里。
(3)指名學生朗讀自己所組的詞語。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談話幫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引導學生回憶兩句話所在的課文,背一背有關(guān)的句段。
(2)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寫,同座位再交流填寫的情況。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邊讀邊想象句子描繪的圖景,領(lǐng)悟所填詞的意思。
(4)讓學生談一談讀句子時腦海中所浮現(xiàn)的畫面。
(5)再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課堂作業(yè)
1、用三組形近字分別組詞。
2、抄寫填好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讓學生說一說題目的要求
2、指導
3、練習
學生自己練習口述地(2)(3)(3)句的答案。
4、反饋
指名說說,每句話補充的內(nèi)容,表揚說的正確、說的與眾不同、說的有創(chuàng)意的同學。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說說要求。
2、指導
(1)讀一讀例句,想一想例句有什么毛???
(2)說一說詞序混亂的毛病,應(yīng)怎么樣改?
3、練習
(1)讓學生用讀、想、調(diào)的方法練習修改第(1)(2)(3)句。
(2)教師進行針對性輔導。
4、反饋
(1)逐題匯報修改的情況,并將修改后的句子與原句做一個對比,體會改后的句子的正確,反復朗讀修改后的句子。
(2)同座位互相修改。
(3)將正確的句子在本子上抄寫一遍。
三、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鍍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
(3)學習自由讀。
(4)理解8條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對一些難理解的成語,教師給于講解。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同座位練習背誦。
4、反饋
(1)集體齊背。
(2)指名背。
一年級上冊【二】練習六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zhì)的課堂。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yīng)該怎樣寫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級上冊【二】練習六”,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二】練習六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P82~83的習題。
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幫助學生較好地掌握9加幾和十幾減9的計算。力求能正確地算出得數(shù)。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為繼續(xù)學習8、7加幾和相應(yīng)的減法打好基礎(chǔ)。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9加幾和相應(yīng)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媒體:電腦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上兩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9加幾和十幾減9的知識,今天我們來做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板書課題:練習六
二、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做練習六第1題。
(1)課件出示左邊的圖,讓學生看圖說話,從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
(2)學生獨立計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1)引導加深理解“湊十法”。
(2)課件出示右邊的圖,讓學生按學邊的圖的方法來自學。
(3)全班交流算法。
(4)引導加深理解“想加算減”的方法。
2、做練習六第2題。
游戲“鉆山洞”:兩名學生做山洞,手持寫有“9+□=□”的卡片。其余的學生手里分別拿寫有1~9的數(shù)字的卡片,在鉆過山洞時必須說出正確的答案才能通過。如果說錯了就要說對才能鉆過。
3、做練習六第3題。
游戲“跳樹樁”:同桌間合作口算。抽幾道題讓學生說說計算的思路。
4、做練習六的第4題。
游戲“奪冠軍”:讓學生通過計算、比較發(fā)現(xiàn)算式間的某種聯(lián)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鄰的算式推出得數(shù)。
三、總結(jié)評價,點撥學法。
想一想,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知識?這些知識你是怎樣學的?互相說一說,再告訴大家。
四、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P83的習題。
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幫助學生較好地掌握9加幾和十幾減9的計算。力求能正確地算出得數(shù)。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為繼續(xù)學習8、7加幾和相應(yīng)的減法打好基礎(chǔ)。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9加幾和相應(yīng)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媒體:電腦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上課我們做了一些練習,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二、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做練習六第5題。
(1)先讓學生說說怎樣才能比較出兩個數(shù)的大?。?/p>
(2)學生獨立計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3)指名板演,訂正。
2、做練習六第6題。
游戲“開火車”:指名一個小組說出式子的得數(shù)。
3、做練習六第7題。
(1)出示圖,讓學生說圖意。
(2)回答問題:哪只貓釣的魚最多?
哪只貓釣的魚最少?
(3)問:你還能看圖提出哪些問題呢?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想法。
三、總結(jié)評價,點撥學法。
想一想,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知識?這些知識你是怎樣學的?互相說一說,再告訴大家。
四、教學后記: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練習六教案
教學內(nèi)容:《練習6》
教學目標
1、學用字詞句,辨析多音字,從而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
2、練習寫好鋼筆字。
3、讀讀背背,增加積累。
4、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5、學寫毛筆字,練習寫折。
學習重難點:辨析多音字;指導說清楚制作過程。
教學準備:準備好小制作的材料。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辨析多音字,練習寫好鋼筆字。
一、學用字詞句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1。
(2)說說本題的要求。
2、我的十分鐘
(1)出示黑板,學生自由認讀“發(fā)人深省、丟三落四、親密無間、參差不齊”。
(2)查字典對照自己有無讀錯音的,并了解這些字的另外讀音與意思。
(3)給多音字組詞:
省shěng()落lu()間jiān()
xǐng()là()jiàn()
cān()cī()
參cēn()差chà()
shēn()chāi()
3、練習2
(1)自由讀讀這句話。
(2)指名讀,試一試。
(3)正音,齊讀。
(4)各人想想“稱、興”的另外讀音并試著組詞。不知道的可以查字典。
(5)指名說一說讀音、組詞。
4、練習3
(1)自由讀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2)同桌互相讀讀。
(3)指名讀一讀。
二、寫好鋼筆字
1、出示“印、即、郎”
(1)指名讀讀這三個字。
(2)觀察一下它們的結(jié)構(gòu),寫字時的共同點。
(3)指名說一說。
(4)教師小結(jié)并范寫。
這三個字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在寫得時候要注意左高右低。
(5)學生描紅臨寫。
(6)展示、評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讀讀背背,增加積累,了解大概意思;口語交際:介紹我的小制作。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能力,尤其要指導能運用恰當?shù)恼Z言敘述清楚自己的制作過程。
一、讀讀背背
(一)成語:
1、學生借助字典自由讀讀。
2、指名讀。
3、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特點了嗎?(—風—雨)
4、再自由讀讀,體會體會。
5、我的十分鐘
6、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完成下列學習任務(wù):
1)認讀成語,把成語讀正確
2)小組合作,組長主持,依次說說成語的意思。
3)由組長記下組內(nèi)經(jīng)過自主學習仍沒有理解的成語。
4)組織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匯報。
5)、師相機指導,小結(jié)并簡述成語的大概意思
櫛風沐雨:形容在外奔波,不避風雨,歷盡艱辛。
凄風苦雨:形容天氣惡劣,也比喻處境悲慘凄涼。
呼風喚雨:比喻能夠支配自然和社會的力量。
見風是雨:比喻只看到一點跡象,就輕率地信以為真。
未風先雨:比喻事情還未進行就對結(jié)果亂加猜測議論。
春風化雨:適宜于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6)自由練讀,同桌互背
7)展示背誦
(二)古詩《竹石》
1、出示圖畫
看圖:圖上畫了什么?(竹、石)
你覺得這幅畫畫得怎樣?
2、我國清代著名的文學家、畫家鄭夔,也就是鄭板橋看到這幅畫后喜愛至極,當即題詩一首,(出示詩《竹石》)因此我們通常把這類詩稱為“題畫詩”。
3、生借助字典讀讀這首詩。
4、指名讀讀。
5、圖文對照,再讀詩句,初步體會詩意。
6、師生討論對詩的理解。
7、指導朗讀。
8、自由練習背誦。
9、指名背誦、齊背。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能流利介紹自己的小制作;學寫毛筆字,寫好筆畫“折”。
一、口語交際:介紹我的小制作
1審題
指名學生讀題
分析題中的要求:一要動手制作,二要說說制作過程。
2指導
(1)學生開始動手制作。教師巡視。
(2)制作完,在小組內(nèi)舉行“小制作展示會”。
(3)我的十分鐘:
a組內(nèi)介紹自己作品的制作材料、制作過程、特點及制作的設(shè)想。其他學生聽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問。
b小組內(nèi)評選出優(yōu)秀作品。
(4)每組選一件作品上臺交流,并介紹制作過程。
(5)在班級評出“最佳作品”和“最佳解說員”。
3、教師小結(jié)。
二、書法指導
1、交代本次練習任務(wù):學寫筆畫“折”。
2、指導
(1)出示本次要練習的筆畫:橫折、豎折
(2)練寫“橫折”
A、學生觀察筆畫,并說說注意點。
B、教師范寫,講清運筆:這是橫豎連寫的復合筆畫,宜用左尖橫起筆,行筆至折處,稍停,向右上微提筆鋒,然后向右下頓按,再向下中鋒行筆,略向內(nèi)收
C、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糾正。注意提醒:折鋒緩行,節(jié)節(jié)加力。
(3)練寫“豎折”。
A、學生觀察筆畫,并說說注意點。
B、教師范寫,講清運筆:這是豎橫連寫的復合筆畫,起筆方法同“豎”,下行時略向右收,至“折”處微微提筆向左,旋即蹲鋒右行,右靠筆畫時,即提起收筆。
C、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糾正。注意提醒:折鋒緩行,節(jié)節(jié)加力。
3、學生練習寫“口、巨”
新課標語文第六冊五、六單元看拼音寫詞語練習題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通常大家都會準備一份教案來輔助教學。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wù),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新課標語文第六冊五、六單元看拼音寫詞語練習題,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姓名學號zhùhèxùnsùchónɡfùānjìnɡchénjìnɡ
()()()()()
huǎnhéwàipójiànyìjīnɡxǐbiǎodá
()()()()()
xiǎnɡshòuyīyuànhùshìxiāoxiquèrèn
()()()()()
xuèxínɡshìfǒucǎodiànjiǔjīnɡyǎnɡài
()()()()()
quántóuqīnɡróuzhōuwéizuànshíjiāokě
()()()()()
fǎnzhènɡdìɡěirěnbúzhùtuòmoyǒnɡchū
()()()()()
xīnxiānqiàqiàfánnǎocōnɡcōnɡm(xù)ánɡm(xù)ánɡ
()()()()
zhìzhǐshuǐɡuànshūxuèzuǒgùyòupàn
()()()()
xǐchūwàngwàishénqìshíz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單元看拼音寫詞語
姓名學號
chuánshuōchàbùduōdǐdeshànɡwēndù
()()()()
shèshìdùɡānɡtiězhuānɡjiɑshēnɡcún
()()()()
rèliànɡbǐjiàoshājūnyùfánɡshìjièyèkōnɡ()()()()()()
cénɡjīnɡàomìnǔlìdēnɡshànɡrènhéyídàn
()()()()()()
niánlínɡshénmìtànsuǒxìnxiwǎnɡluòbiànbù
()()()()()()
xìnxiānɡwǔhúsìhǎipòbùjídàmùbùzhuǎnjīnɡ
()()()()
mǐlǎoshǔzàntànchǎnɡkāixīnqíɡōnɡnénɡ
()()()()()
shénqìshízúzuǒɡùyòupànxǐchūwànɡwài
()()()
cùncǎobùshēnɡyèmùjiànɡlínliànliànbùshě
()()()
fánzhíshūcàiɡūjìxuánɡuà
()()()()
補:
補充和氣象有關(guān)的農(nóng)諺:
1、日落胭脂紅,。
2、,明朝依舊晴。
3、,明天太陽紅。
4、有雨,無雨。
5、久晴,久雨。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山雨》練習題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山雨》練習題”,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山雨》練習題1:
一、讀懂文本,捕捉重要的知識信息,為記住知識和應(yīng)用知識奠定基礎(chǔ)。
1、文章的題目是(《山雨》)作者是(趙麗宏)。
2、的題材是(寫景散文);描寫對象是(山雨);描寫順序(雨來)(雨中)(雨后)
3、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作者用神奇的想象和聯(lián)想展示了山雨的音樂美和色彩美及雨后的余韻。
4、認真讀文,寫出作者的寫作目的。
表達了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5、讀完后,你還有哪些疑惑?
(1)、作者在描寫山雨的過程中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
(2)、作者主要從哪些方面描寫雨中的山林的美?
6、總結(jié)一下,和原來學過的哪篇文章有怎樣的聯(lián)系?
與《山中訪友》一樣都是寫景的文章,都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二、加強記憶,知識鞏固,解決問題,提升能力
1、讀拼音,寫詞語。
yōuyǎtízhuànyúyùnníngjù
(優(yōu)雅)(啼囀)(余韻)(凝聚)
2、填寫下列破折號或省略號的作用。
①先是聽見它的聲音,從很遠的山林里傳來,從很高的山坡上傳來——(引起下文)
②沙啦啦,沙啦啦……(表示重復語句的省略)
③丁——冬——丁——冬(表示聲音的延長)
3、“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作者將山雨比作“無字的歌謠”,描寫了雨來時聲音由遠及近、由小及大的動態(tài)過程。
4、雨聲里,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shù)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yōu)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作者將“巖石、樹葉、綠草”聯(lián)想成“琴鍵”,將“飄飄灑灑的雨絲”想象成“輕捷柔軟的手指”,將此時的雨聲聯(lián)想成“小曲”,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山雨的音韻美。
5、談?wù)勀銓Α斑@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钡睦斫狻?/p>
“流動”一詞形象地寫出“綠”在山雨中富有動感,極具生命力的特點,體現(xiàn)了山雨帶給山林的色彩變化。兩個“流進”層層遞進,說明這雨不僅悅目,更悅心,突出雨中的綠是一種令人難以忘卻的美,體現(xiàn)了作者對這種“綠”的喜愛。
6、你還知道哪些描寫雨的詩句?寫兩首。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早春呈水部十八員外》
唐王維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三、思想提升(學用結(jié)合,讓文本與學習者自身的學習、記憶、鞏固、再現(xiàn)、應(yīng)用緊密聯(lián)系,站在學的角度,思考文本對自己有什么作用,達到培養(yǎng)學習者學科思想的目的.
1、讀完這篇文章,談?wù)勀阌心男└惺芑蚴斋@?
⑴在寫文章時可以恰當?shù)剡\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⑵在寫景時要有一定的寫作順序。
⑶大自然如此美麗,我們應(yīng)該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⑷美無處不在,需要我們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
2、你是否有過類似賞雨的經(jīng)歷,你眼中的雨是怎樣的?
有。
例:窗外小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把空氣也洗干凈了,然后交給風兒帶進敞開的窗子,來到我的寫字臺前。我使勁的吸了一下,腦袋剛才還因為寫題而發(fā)熱,卻被這雨中清新的空氣迅速冷卻。
在我的眼中,雨似乎可以洗凈一切。本來馬路的幾毫米的土衣,一場雨就把馬路脫了下去,一切的灰塵被雨一下子洗凈了。我渴望那神奇的力量,杜甫不禁也感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嗎?
在我的眼中,雨似乎可以滋潤一切。本來干燥的土地被雨滋潤后,就變的富含水分,讓土地中口渴的種子喝個夠,之后種子也像是為了報答雨,破土而出,莖在上面露,根在下面繼續(xù)汲取雨給予的最后的水分。
《山雨》練習題2:一、照樣子寫詞語
水淋淋:(紅彤彤)(亮晶晶)(綠油油)
白發(fā)蒼蒼:(神采奕奕)(細雨綿綿)(逃之夭夭)
依依不舍:(格格不入)(空空如也)(斤斤計較)
二、在括號中填入恰當?shù)脑~
一陣陣(微風)一縷縷(青煙)一首首(小詩)一叢叢(灌木)
一(首)歌謠一(塊)巖石一(片)樹葉一(串)音符
一(首)又一(首)(優(yōu)雅的)小曲
一(條)又一(條)(僻靜的)小路一(個)又一(個)(甜甜的)西瓜
一(座)又一(座)(高聳的)高山一(艘)又一(艘)(龐大的)(輪船)
三、給多音字注音并組詞
傳:chuan(傳達)彈:tan(彈跳)屏:ping(屏幕)
zhuan(自傳)dan(子彈)bing(屏氣)
四、讀比喻句,找出打比方的部分,體會它們的好處
1、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作者將雨聲比作“無字的歌謠”,描寫了雨來時聲音由遠及近、由遠及近的動態(tài)過程。
2、雨聲里,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shù)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yōu)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作者將“巖石、樹葉、綠草”聯(lián)想成“人”,將“飄飄灑灑的雨絲”想象成“手指”,將此時的雨聲聯(lián)想成“小曲”,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山雨的幽靜的美。
五、熟讀課文后填空
《山雨》這篇散文,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順序來寫的,作者通過合理而新奇的比喻和擬人,并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描繪出山雨帶來的聲美和美,表達了作者對山雨的熱愛之情
六年級下冊語文《藏戲》練習題
六年級下冊語文《藏戲》練習題
一、填空題
1、藏戲的開山鼻祖是()
2、藏戲的表現(xiàn)形式是()
3、藏戲表演的內(nèi)容是()、()、(勸人修善)
4、藏戲用()、()樂器伴奏
二、選擇題
1、藏戲靠()形式推動劇情發(fā)展
A、說唱形式;B、唱的形式;C、解說和說唱的形式
2、藏戲表演的程序是()
A、開場+正戲;B、開場+正戲+結(jié)尾;C、正戲
3、使戲劇中的人物形象更突出、性格更鮮明的形式()
A、動作;B、面具;C、說唱
三、判斷題
1、藏戲,又稱阿吉拉姆。()
2、藏戲中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面具形狀相同,顏色不同。()
3、唐東杰布是為了修路而組成藏戲班子。()
4、國王的面具是紅色的,紅色代表威嚴。()
5、村民老人的面具用白布或黃布縫制,以示樸實敦厚。()
6、藏戲藝人站立而唱,觀眾席地而聽。()
7、藏戲藝人動作豐富多彩,唱腔一樣。()
8、藏戲演出,時間不定,隨心所欲。()
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練習六》數(shù)學教案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w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練習六》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練習六》數(shù)學教案
第八單元 10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
第7課時 練習六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56--57頁。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得數(shù)是6、7的加法和相應(yīng)的減法。
2、進一步體會加、減法計算的實際意義,體會相應(yīng)減法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提高學生應(yīng)用加減法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得數(shù)是6、7的加法和相應(yīng)的減法,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看圖提不同的問題。
課件準備:
多媒體課件,數(shù)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前兩天我們學習了得數(shù)是6、7的加法和相應(yīng)的減法,今天我們一起來練一練。(出示課題)
二、計算練習
1、游戲一(練習六第1題)
(1)同桌分工,找相加等于6、7的卡片,找到一組說出兩個算式,同桌判斷。
(2)交流,有哪些等于6的加法?看誰說的多?(鼓勵有順序地回答)
(3)等于7的加法呢?
2、游戲二(練習六第2題)
(1)選兩張卡片,用大數(shù)減小數(shù),說給同桌聽。
(2)集體交流,要求有序地說。
3、計時口算(練習六第3題)
(1)計時2分鐘完成。
(2)了解學生錯誤,及時評講訂正。
4、趣味練習:找朋友。(練習六第4題)
(1)請學生說題意。
(2)獨立完成。
(3)校對。(注意上下都有兩個等于7的算式)
三、綜合練習
(一)看圖列式
1、補充練習
○ | ○○○○ ☆☆ ∣ ☆☆☆☆☆
□+□=□ □-□=□
□+□=□ □-□=□
2、一圖兩式練習。(練習六第5、6題)
(1)帶領(lǐng)學生看圖,看清圖上分成了哪兩部分。
(2)完整地用三句話說說每幅圖的意思。(根據(jù)題目所要求的加法
或減法來提問)
(3)把書上的算式填完整。
(4)交流。說說每道算式的含義。
(5)比一比兩道算式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3、開放練習。(練習六第7題)
(1)交流: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
(2)讀教材所給的問題,獨立列式計算。
(3)說說算式的含義。
(4)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5)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讓另一同學解答。
(二)推理練習(練習六第8題)
1、按從左到右的順序一起說說第一根線上排列的物體的形狀。
2、思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排列規(guī)律?
3、猜猜1號盒子里的物體是什么形狀,說出理由。
4、2號、3號呢?
5、獨立思考第二根線上的3個盒子里是什么形狀的物體,把思考的結(jié)果告訴同桌。
6、交流、說明理由。
四、課堂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跟大家說說吧。
板書設(shè)計:
5. 4+2=6 2+4=6 7-5=2 7-2=5
6. 5+2=7 7-3=4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6、7的加法和相應(yīng)的減法,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理解減法的含義。掌握6、7以內(nèi)的加法與減法的計算方法,并根據(jù)一幅圖列出兩道不同的算式。部分學生理解有困難,作業(yè)時出錯較多;一部分同學不是從總數(shù)里去掉一部分,而是拿大數(shù)加減小數(shù);還有的同學不能理解圖意,把圖的兩部分分開了,左邊的那部分列一道算式,右邊的那部分再列一道算式。出現(xiàn)這么多的問題,老師應(yīng)該找出學生出錯的原因,再下功夫讓學生理解明白。
六年級語文同步練習:大瀑布的葬禮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六年級語文同步練習:大瀑布的葬禮”,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1、讀句子,回答問題它在群山之中無奈地垂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⑴垂用音序查字法應(yīng)查,再查音節(jié),用部首查字法應(yīng)查,再查畫。
⑵垂在字典中的解釋有①東西的一頭向下②流傳③將近,垂下了頭中的垂的意思是,生命垂危中的垂的意思是,名垂千古中的垂的意思是。
⑶這個句子用了、的修辭手法,寫出了
2、選擇正確答案。
(1)總統(tǒng)主持葬禮是因為()
A。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教授都來了,總統(tǒng)主持顯得更加尊重客人。B。為了能喚醒更多的人們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C。許多人都在關(guān)注此項活動,他必須得參加。
(2)這篇文章主要講()
A。塞特凱達斯瀑布已經(jīng)消失了。B。巴西總統(tǒng)和人民為瀑布舉行了一場葬禮。C。塞特凱達斯瀑布的輝煌以及毀滅,通過特殊的葬禮告誡我們要愛護地球,保護環(huán)境。
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曾經(jīng)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洶涌的河水緊貼懸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氣勢更是雄偉壯觀,每秒鐘有1萬立方米的水從幾十米的高處飛流直下,落地撞開萬朵蓮花,濺起的水霧飄飄灑灑,水聲震耳欲聾。據(jù)說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響清晰可聞。
但這雄奇的景觀,竟然在逐漸消失。
20世紀80年代初,為了發(fā)電,在瀑布上游建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水電站高高的攔河大壩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得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水源大減。而且,周圍的許多工廠用水毫無世制,浪費了大量的水資源,同時沿河兩岸的森林亂砍濫伐,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減少。
1、第1自然段中加點的詞尤其、更是起什么作用?
2、積累描寫流量、水聲、水形的詞語(每類至少2個)
流量
水聲
水形
3、大瀑布逐漸消失的原因有三點,用簡要的話概括在下面。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