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的天空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18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導學案教案。
育才二小五年級下冊導學案五年()班姓名:第四課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課型:新授課時數(shù):1課時上課時間:
主備人:張小蘭審核:五年級組執(zhí)教:
學案
教案
課前準備:上網(wǎng)了解有青藏鐵路方面的知識。
第一環(huán)節(jié):識字釋詞,學海叩關;(當堂打分,算平均分,按小組排名加分)
1、介紹文章作者及文章的背景(用自己的話簡單介紹——隨機點號)。
2、給帶點的字注音:
妖嬈機械開鑿巍峨媒體猙獰逞兇撕扯杯水車薪效率廢寢忘食
3、寫反義詞:
堅硬——凝固——猙獰——惡劣——
稀薄——
4、寫近義詞:
確實——威脅——迅速——
5、找出文中的四字詞語寫在下面,并理解意思(不用寫,記在心里)。
第二環(huán)節(jié):快樂誦讀,體悟文情;
1、以小組為單位開火車朗讀課文。
2、互相評議、挑戰(zhàn)。
第三環(huán)節(jié):入文入境,有得有思;(各小組認領一題,其他小組補充,挑戰(zhàn)加分)
1、一句話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及文章的中心:
2、分段解讀文本:文章分幾部分,每部分寫了什么?
3、青藏鐵路是一條什么樣的鐵路?
4、在修建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5、文章的表達順序是怎樣的?
第四環(huán)節(jié):質疑拓展,豐知增智;
1、各組整理問題,相互質疑,解答疑惑。
2、各小組談合作學習時的感受與收獲
3、激情回放,總結升華:各組組長總結(學了本文知道了什么,收獲了什么)。
教學目標:1、認識14個生字,掌握生詞。
2、有感情朗讀課文,抓住主要內(nèi)容,體會青藏鐵路的重要意義,感受建設者無私奉獻,樂觀向上和科學創(chuàng)新的精神,激發(fā)對西部大開發(fā)的了解。
3、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體會條理清楚地表達特點。
教學課時:1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1、上網(wǎng)了解有青藏鐵路方面的知識。
2、完成字詞的自學。
3、完成學案中的二、三中的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導讀,引入新課。
二、檢查字詞自學情況。
三、朗讀,條理清楚地表達特點。
四、感悟,完成導讀中的問題。
五、質疑拓展,解決合作學習中沒有解決的問題。交流合作體會,感受合作學習的快樂。
六、總結
教學反思:1、有部分孩子學案使用不好,要重點強調和檢查,避免懶孩子成為漏網(wǎng)之魚。2、學生的語言訓練還要花功夫哦
延伸閱讀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案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案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充滿昂揚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氣概的文章。文章記敘了在高原缺氧,自然環(huán)境惡劣,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施工條件異常艱苦的情況下,西部建設者們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個個世界級難題,攻克了國際性技術難關,創(chuàng)下了世界鐵路建設奇跡,那就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風火山隧道貫通的經(jīng)過。全文字理行間包含了對西部建設者們的歌頌與贊美。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具備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能夠獨立思考,自主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主動獲取知識。
設計理念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生應該結合前兩篇課文,憑借閱讀提示的內(nèi)容,去自行讀書、思考、討論、交流,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好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個性的學生差異,鼓勵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推進學生的自主合作自學。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條理清晰的表達方法,稱贊挑戰(zhàn)極限,勇創(chuàng)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是學習這篇文章的主旨。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握主要內(nèi)容,體會修建青藏鐵路的重要意義,感受建設者無私奉獻、樂觀向上和科學創(chuàng)新的精神,繼續(xù)增加對西部大開發(fā)的了解。
3、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體會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
重點:把握主要內(nèi)容,弄清建設者們是如何克服困難的,并從中受到感染。
難點:了解建設者在修建風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難及科技攻關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入課題。
觀賞了一碧千里的草原,游覽了神秘的絲綢之路,祖國的西部景色綺麗,蔚為壯觀。在祖國的西部,有一個令人心馳神往的地方,那里有成群的牛羊,層巒疊嶂的群峰,純凈明亮的湖泊,還有綿延不斷的皚皚雪山,那里的人們虔心信佛,那就是古老而神秘的西藏。(播放西藏風光圖片)西藏有著壯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但由于地處偏遠,交通閉塞,自然條件的限制,高原人民只能長期固守自給自足落后封閉的生活。為了改寫西藏不通鐵路的歷史,為了促進西藏的繁榮富裕,2001年,黨中央作出了指示: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句話課件里)(板書)
設計意圖:結合課件,播放西藏的風光圖片,感受西藏的純凈、美麗和圣潔,引出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條理。
1、自讀閱讀提示,了解學習文章的要求。
2、按要求默讀課文。
【設計意圖:根據(jù)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3、學生交流:這是一條怎樣的鐵路的。
4、結合課件,簡介青藏鐵路起止點和這條鐵路特殊的地理位置。(鐵路位置示意圖)
【設計意圖:初步認識青藏鐵路,并有所簡單的了解,知道風火山隧道是青藏鐵路中最難的一段?!?/p>
5、有媒體預言:只要風火山在,鐵路就修不到拉薩去。面對這樣的預言,建設者們始終堅定不移、永不言棄,文中有句話反復出現(xiàn)正說明了這一點。再次引出課題—把鐵路修道拉薩去。
【設計意圖: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語句正是課題,引導學生感受這既是筑路大軍的誓詞,也是全文的線索?!?/p>
7、引讀:最終建設者憑著頑強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讓風火山……
這只巨大的攔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
課件引出重點句,學生齊讀。
三、讀中感悟。
再讀課文4---9段,畫出描寫工程艱難和建設者如何克服困難的語句。
1、建設者遇到了哪些困難?
a多年凍土層(難以控制施工隧道溫度)
b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
2、這些困哪給修筑鐵路帶來哪些影響?
凍土層:A、溫度太低,混凝土無法凝固。B、給隧洞增溫,洞壁冰巖遇熱融化,造成洞壁塌滑。
惡劣天氣:a、經(jīng)??耧L大作,保溫棚七零八落,b電機房頂鐵皮不翼而飛,c天氣變化無常冰雹劈頭蓋臉砸下來。
極度缺氧:突擊隊員胸悶氣短、頭痛腿酸,勞動效率下降,威脅生命。
3、他們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
A、科技人員晝夜在隧洞里觀察,發(fā)現(xiàn)冰巖溫度變化規(guī)律,經(jīng)過反復觀測、分析和實驗,終于制服了凍土。B、科技人員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的實驗攻關,經(jīng)過兩百多次失敗,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
1、課件展示青藏鐵路,再次深刻認識這是一條怎樣的鐵路。
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鐵路,它是世界上離天最近的鐵路;它凝聚的科技力量是史無前例的,建造過程中解決了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tài)脆弱三大世界難題;它充分保護了高原植被特點和野生動物遷移路線;它加快了青海、西藏兩省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增進了民族團結,鞏固了祖國的邊防。
青藏鐵路,不僅是一條天路,更是科技路、環(huán)保路、幸福路,民族團結路。
【設計意圖:通過深入理解課文后,引導學生對青藏鐵路又更深層次的認識。】
3、欣賞歌曲:天路。
【設計意圖:使學生感情蓄勢到一定程度得到及時宣泄,也是加強理解,內(nèi)化情感,升華情感的手段,是語文工具性的體現(xiàn)。】
作業(yè)設計:
1、假如要在鐵路經(jīng)過的海拔最高處立一塊豐碑,你會在上面寫下什么?
【設計意圖:課后練筆,把對青藏鐵路工人的贊美與崇敬之情表達出來?!?/p>
2、閱讀文章《觸摸風火山》《青藏鐵路走過的地方》《生命禁區(qū)的早晨》。
【設計意圖:推介課外閱讀內(nèi)容,鼓勵課外探究學習?!?/p>
板書設計
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多年凍土
惡劣天氣毅力勇氣智慧團結
極度缺氧
課后反思
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教學目標:
1.認識“妖嬈”等1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挑戰(zhàn)極限,勇創(chuàng)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感受建設者勇克難關,頑強拼搏的英勇氣概。
教學重點:
了解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所遇的困難,感受勇克難關的英勇氣概,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入課題
觀賞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游覽了神秘的絲綢之路,祖國的西部真是景色奇麗,蔚為奇觀?,F(xiàn)在,讓我們一起去欣賞西部的雪域圣城──美麗的拉薩。
(大屏幕展示拉薩,師簡介拉薩概況)
指名談拉薩印象。
師:在人們的心目中,“出國易,入藏難”。拉薩地處偏遠,交通閉塞,給物資流通,文化交流帶來了重重困難,是全國唯一一座未通火車的城市。為了造福廣大人民,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fā)展,2001年,黨中央作出了指示:
(揭題,讀題)──《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設計意圖:本文無情節(jié)、趣味性弱。從拉薩入手破題,一是為了化繁為簡,由易到難,二是為了學生了解拉薩概況,知道修建青藏鐵路的目的。)
二、讀懂閱讀提示,明確閱讀要求
1.自讀閱讀提示,看看學習這篇文章有幾個方面的要求。
2.交流。閱讀提示中共有3個要求。
(1)默讀課文,說說青藏鐵路是一條什么樣的鐵路。
(2)建設者在修建青藏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3)將收集到的有關西部大開發(fā)的資料,講給同學聽。
?。ㄔO計意圖:課內(nèi)閱讀課文就是要檢驗學生能否運用在精讀課文時學到的學習方法進行閱讀。閱讀提示作為編者寫在教材前的話,有提示全文,引領閱讀的作用。應重視這一寶貴的教學資源,讓學生能讀,會讀。)
三、感知課文內(nèi)容,了解文章大意
1.自學課文:請按閱讀要求默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作批注。
2.檢查自學:自學生字,生詞的情況。
3.整體感悟:你覺得閱讀提示中哪個問題對讀懂全文最重要?(第二問)有一句話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強調了這一點。這句話是──“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四、直擊重點,自學探究
過渡:是啊,要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修建過程中,建設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自讀課文,勾出課文相關語句,聯(lián)系實際或資料進行批注,小組交流。(學生自學勾畫,小組討論交流)
五、想象情境,領悟內(nèi)涵
出示句子:“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W生交流,教師主要抓住以下幾點隨機點撥。)
1.研讀“困難1”
(1)了解困難:“正在修建的是一條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冰土鐵路?!?br> (2)體驗困難:
①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文中哪些句子說明了什么是“凍土”“海拔”。
?、诼?lián)系資料談談高原凍土給施工帶來了哪些阻礙?
(3)克服困難:
“科技人員晝夜在隧道里實地考察,發(fā)現(xiàn)冰巖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經(jīng)過反復觀測,分析和實驗,他們終于找到了噴射混凝土的最佳溫度,制服了逞兇一時的凍土?!?br> ①體驗情感:從“晝夜”“反復”,你體會到了什么?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一談。
②補充資料,深化認識:課件《生命禁區(qū)的早晨》。
?。ㄔO計意圖:文本中呈現(xiàn)的嚴峻現(xiàn)實與學生生活實際相去甚遠,突破難點的關鍵的體驗,圖片資料的價值,在于“形象大于思維”?;钌娜宋锬茏寣W生加深感受,縮短時空距離,震撼心靈,蕩滌靈魂,深化認識。)
(4)感情朗讀,激發(fā)情感。
戰(zhàn)風雪,斗嚴寒,在生命禁區(qū)的高原,這是一種無法想象的施工,當我們體會到這些,你會怎樣讀這段話?(指導朗讀第5.6自然段)
師:所以,面對困難,誰不知道──“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2.研讀“困難2”
(1)了解困難;“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輪番向這支隊伍進攻”
(2)體驗困難:把對你觸動最大的地方讀給大家聽,并聯(lián)系實際或結合資料進行想象。
(3)克服困難:
①理解詞語:哪些詞語體現(xiàn)了科技人員的艱辛?
②想象“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的工作情景。
(4)感情朗讀,升華情感
師:天氣惡劣,繁重危險,多么特別,多么兇險的施工!當我們體會了這些,你又會怎樣讀這段話呢?(讀第8.9自然段)
師:所以,──“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設計意圖:對形象的感受應該重于對觀點的感悟,這是語文的學科特點。本環(huán)節(jié)抓住兩個片段輻射開去,把朗讀、想象、體驗、感受以及情感的升華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披文以明理,體驗以入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六、拓展教學資源,豐富形象
1.拓展資源:青藏鐵路工程足以讓世界震驚。老師從網(wǎng)上獲得了一些資料(大屏幕出示,老師講述《建設者的“苦”“笑”“酷”》)
師:既然這項工程難度之大,讓人難以想象,為什么還要堅持“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小結:正是建設者挑戰(zhàn)極限,勇創(chuàng)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設者勇克難關,頑強拼搏的氣概,才有了一次次實驗,一次次攻關,一次次失敗,一次次成功。突擊隊員和科技人員一次次呼喊出同一個心愿──“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2.聯(lián)系生活,激發(fā)豪情:這就是壯麗的青春,這是一曲新時代的“青春之歌”,他們奏響了生命的最強音,他譜寫了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新篇章!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在2005年10月15日,青藏鐵路提前三年全線竣工,將在今年7月1日正式通車,(大屏幕出示中國鐵路交通圖,紅線標出青藏鐵路走向。指名介紹)
(設計意圖:“語文的外延是生活?!币龑W生關注青藏鐵路的現(xiàn)在和未來,讓他們比普通公民對鐵路建設有更深刻的理解,懂得西部大開發(fā)這一國計關乎民生,期待進而激發(fā)學生“拳拳童心,胸懷祖國”的豪情。)
青藏鐵路的竣工,將引起西藏的巨大變化,我們不能忘記曾在這片凍土上揮灑血淚的建設者。如果要在鐵路經(jīng)過的海拔最高處為建設者立一塊豐碑,你會在上面寫下什么呢?(生動筆寫)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既使學生感情蓄勢到一定程度得到及時宣泄,也是加強理解,內(nèi)化情感,升華情感的手段,是語文工具性的體現(xiàn)。)
七、總結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案例
作為一位剛入職不久的新任教師,在授課上的經(jīng)驗比較少。有的老師會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你知道怎樣才制作一份學生愛聽的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案例》,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課件播放《天路》。
師:聽過這首曲子嗎?名字叫作生:《天路》。在課題《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的旁邊板書:天路。
師:這支歌是獻給青藏鐵路的英雄們,(課件出示鐵路工人圖片圖片)因為他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了一個偉大的世界奇跡:修筑了世界上海拔最高(5072米)、線路最長(1956公里)、穿越凍土里程最長(550公里)的青藏鐵路,(課件圖片)就是它被稱作:天路!讓我們乘上飛奔的列車去感受那里曾經(jīng)發(fā)生的可歌可泣的事跡,好不好?
師:自由讀書,遇到生字,想辦法解決。
師:想一個詞,精練地概括你讀后的想法或感受。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有選擇性的讓學生上來板書(奇跡、偉大、艱難、英雄、智慧)
師評價:讀書有所思考,用心讀了。
師:艱難一詞,從何談起?
根據(jù)學生的交流課件出示文字:風火山隧道要穿過多年凍土區(qū),各種復雜的凍土層擋在面前,施工難度極大。一次次爆破,炸出的不是石塊,而是堅硬的冰碴子。
師:再讀,從這段文字的哪些詞語感受到艱難了?
生交流師補充資料:(多年:風火山是一座萬年冰山。復雜:部分堅冰厚度達100多米,大約15層樓那么高。
難度極大:風火山又有鬼魅山之稱。)
師:體會到艱難了嗎?你能讀出艱難嗎?抽生讀
師:所以一些西方媒體怎樣預言?(課件出示課文文字:中國人要在這樣不良的地質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
師:你怎么理解他們的這種說法?生
師:一方面肯定了風火山確實是艱難重重,另一方面外國人對中國鐵路事業(yè)表現(xiàn)出了極度的不信任。
師:面對外國人的質疑,面對這樣艱難的路況,我們的筑路大軍退縮了嗎?他們咬緊牙關,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呼喊: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給課題加紅色感嘆號!
師:但是,風火山,這被稱為鬼魅的萬年冰山,哪里會那么容易投降?它更是露出了猙獰的面目,給筑路大軍來了一個下馬威!甚至威脅到了筑路大軍的生命。
生交流課文: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輪番向這支隊伍進攻。風火山一帶經(jīng)??耧L大作。剛剛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溫大棚,一夜之間被大風撕扯得七零八落。新建的發(fā)電機房,屋頂?shù)蔫F皮瓦竟不翼而飛。剛才還是晴空萬里,轉眼之間烏云壓頂,大大小小的冰雹劈頭蓋臉地砸下來。
師:我們的筑路大軍常常面臨零下三十多度的嚴寒,最高風力達十三極。什么感受同學們?生
師:但是想到黨中央的信任,想到西藏人民的期望,心中堅定著一個信念: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師讀第一句:惡劣的天氣和極度缺氧輪番向這支隊伍進攻。抽一生接讀。
師:同學們有沒有遇到過惡劣的天氣,有獨特的感受?生談
師:同學們的感受很真實,把你的這種感受帶到課文的朗讀中,好嗎?抽生讀
師評價:就是這樣,體會著語言文字的意境,再給合自己的感受,就能把課文讀出感情。
師:筑路大軍面臨的豈止是惡劣的天氣?舉手示意生交流課文。
課件出示課文文字:風火山海拔4905米,這里空氣的含氧量不到平原的一半。隧道越掘越深,洞里的空氣越來越稀薄。盡管對缺氧已有準備,施工中出現(xiàn)的情況還是讓他們始料不及。工人們身背的氧氣瓶提供的氧氣只是杯水車薪。(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決不了問題。)突擊隊員個個胸悶氣短,頭痛腿酸。兩個人使用的風槍,現(xiàn)在四個人才能抱起來。勞動效率迅速下降。筑路大軍的生命面臨嚴重威脅。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整,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一、情景導入,引入課題
最近一周我們走進祖國西部,游覽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探尋了神秘的絲綢之路,觀賞了茫茫戈壁灘上高大挺秀的白楊樹,祖國的西部景色具有迷人的民族風情?,F(xiàn)在,讓我們一起去欣賞西部的雪域圣城──美麗的拉薩。
(大屏幕展示拉薩美景,師簡介拉薩概況:拉薩是西藏自治區(qū)的首府,是一座具有1300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
指名談拉薩印象。
師:可是多少年來,在人們的心目中的印象是,“出國易,入藏難”。西藏拉薩地處偏遠,交通閉塞,給物資流通、文化交流帶來了重重困難,早在1958年,在毛主席的關懷下青藏鐵路就開工了,但是近半個世紀過去了,這條鐵路還沒有進入西藏,在20世紀拉薩是全國唯一一座未通火車的省會級首府城市。因此,青藏鐵路的修筑不僅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國人民的愿望。隨著西部大開發(fā)號角的吹響,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實。(板書課題)
揭題,讀題──《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二、檢查預習情況
大屏幕出示本課重點字詞。指名學生讀準字音并解釋重點詞語
三、讀懂閱讀提示,明確閱讀要求
1、自讀閱讀提示,看看學習這篇文章有幾個方面的要求。交流:閱讀提示有3個要求:
⑴默讀課文,說說青藏鐵路是一條什么樣的鐵路。
⑵建設者在修建青藏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⑶將收集到的有關西部大開發(fā)的資料,講給同學聽。
2、整體感悟:你覺得閱讀提示中哪個問題對讀懂全文最重要?(第二問)有一句話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強調了這一點。這句話是──“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四、直擊重點,自學探究
過渡:“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是突擊隊員和科技人員的心愿誓言,但真要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是一條修建的很艱難的鐵路,(師補充資料,結合看屏幕上的青藏鐵路示意圖:青藏鐵路要經(jīng)過海拔4767米的昆侖山,要經(jīng)過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全長1142公里,要經(jīng)過550公里的永久性凍土區(qū)。解釋凍土區(qū):一年四季覆蓋著堅硬的冰,有些堅冰厚度達一百多米,是高原地區(qū)修建鐵路遇到的最大難題。)而風火山是最難的難題,但是最終,科技人員和突擊隊員攻克了難關,使風火山“這只巨大的攔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
3.(屏幕出示句子:“這只巨大的攔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你們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1)為什么說風火山是只巨大的攔路虎?(因為這里有三大難關:多年凍土區(qū),惡劣天氣,極度缺氧)(板書)
(2)為什么說風火山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
①因為科技人員找到了噴射混泥土的最佳溫度,制服了凍土區(qū)。(板書:制服凍土)
②因為青年突擊隊員頂住了惡劣的天氣,繼續(xù)頑強的工作。(板書:頑強工作)
③因為科技人員建起大型制氧站,攻克了極度缺氧難關。(板書:建制氧站)
(3)你們說這是一批什么樣的建設者?(勇敢的、堅強的、智慧的,不怕苦不怕累……)
(4)是啊,他們的確是一批勇敢堅強、充滿智慧的青年突擊隊員。你們誰想成為這樣的一名突擊隊員?我們就請這位突擊隊員來讀1~3自然段,要讀出你們的決心來。
突擊隊員決心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可是風火山隧道一開鑿,問題就出來了。
4.師讀:一次次爆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1)西方媒體的預言說明了什么?
(2)他們認為不可能,那你們認為可能嗎?
(3)我們的青年突擊隊員是如何把外國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的?
四、讀后采訪
1.合作要求:
(1)自己邊讀邊畫出修建青藏鐵路的遇到困難和如何克服困難的語句,(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工程的艱難和建設者的勇氣與智慧。)
(2)讓我們把自己當作中央電視臺的一名記者,走進工地,去采訪筑路工人攻克風火山的艱難歷程。要求:根據(jù)采訪提綱上的問題提示,把自己的同桌當作青年突擊隊員進行采訪。
2.采訪提綱
(1)你們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
◇第一個困難:難以控制隧道施工溫度。
“由于溫度太低,混凝土無法凝固。他們拿來暖風機,給隧洞增溫,洞壁的冰巖又遇熱融化,造成洞壁塌滑。
◇第二個困難:惡劣天氣
“風火山一帶經(jīng)常狂風大作……轉眼之間烏云壓頂,大大小小的冰雹劈頭蓋臉地砸下來?!薄蟮谌齻€困難:極度缺氧。
“盡管對缺氧已有準備,施工中出現(xiàn)的情況還是始料未及……筑路大軍的生命面臨嚴重威脅?!?/p>
(2)這些困難給你們造成了什么影響或者后果?
勞動效率迅速下降,筑路大軍的生命面臨嚴重威脅。
(3)你們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
◇“科技人員晝夜在隧洞里實地觀察,發(fā)現(xiàn)冰巖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經(jīng)過反復觀測、分析和實驗,他們終于找到了噴射混凝土的最佳溫度,制服了逞兇一時的凍土?!?/p>
◇“指揮部的燈火徹夜通明。能不能建一個大型制氧站?……風火山,這只巨大的攔路虎一次次地下了高傲的頭!”
剛才我們二十多個小記者采訪了二十多個突擊隊員和科技工作者,現(xiàn)在誰來在攝像機前向全國觀眾報道一下風火山現(xiàn)場情況。(提示:按“凍土區(qū)”“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分成三個事件,做現(xiàn)場三次報道。可邊報道邊采訪)
四、現(xiàn)場報道
1.如何攻破“多年凍土區(qū)”。(結合看課件中的圖)
(1)請某個學生做現(xiàn)場報道,其他人補充評價。
(2)理解“下馬威”。
①什么是下馬威?(一開始就向對方顯示自己的威力。)
②風火山給青年突擊隊員什么下馬威?
③這些下馬威可能給工人和工程帶來什么危害?(威脅工人生命安全工程化被迫停工)
④但是,這一切難得倒我們的筑路大軍嗎?為什么?
(3)是的,因為這群勇敢堅強的青年突擊隊員心中裝著一個堅定的信念:“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齊讀第7自然段)
2.如何克服“惡劣天氣”。(結合看課件中的圖)
(1)請某個學生做現(xiàn)場報道,其他人補充評價。
(2)想象“七零八落”“不翼而飛”和“劈頭蓋臉”是什么樣子。
(3)導讀第8自然段前5句(老師讀前半句,學生跟讀后半句,強調突出作用)
(4)看圖,想象工人們在這樣惡劣的天氣面前可能會怎樣?
(5)是啊,房子吹倒了,屋頂掀翻了,頭砸破了,臉流血了,冷啊!疼啊!可是,當隊員們想到西藏人們貧困的日子和迫切的期待,他們咬緊牙關,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呼喊:“把鐵路修到拉薩!”(齊讀兩遍)
3.如何解決極度缺氧。(結合看課件中的圖)
(1)請某個學生做現(xiàn)場報道,其他人補充評價。
(2)什么是“杯水車薪”?為什么會杯水車薪?
(3)看圖,想象工人背著氧氣瓶在隧道里工作是什么樣?
(4)胸悶,頭痛,嘔吐,四肢無力……生命受到嚴重威脅,這是多么可怕的難關??!但是建筑大軍硬是讓風火山,這只巨大的攔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為什么?他們的勝利依靠的是什么?
①是工人們的勇氣和毅力。
②是科技人員的智慧。
③是黨中央的關懷。
④是西藏人們的支持。
……
(5)因為,“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是鐵路工人的堅強決心,也是全國人們的共同心愿。同學們,帶著全國人民的心愿,讓我們大聲地呼喊出鐵路工人的決心。(齊讀10~11自然段)
四、總結升華
1.(屏幕出示最后一個句子:青藏鐵路這條“鐵龍”在不斷地向前,向前,拉薩已經(jīng)遙遙在望……)從最后的省略號里,你們讀懂了什么?(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開通運營,拉薩正式告別無鐵路的歷史,開通了拉薩至西寧、北京、成都、上海、廣州等多條線路,并裝備當今世界最豪華的旅游列車。現(xiàn)在,從拉薩乘座火車到北京,僅需48小時。)播放錄像:青藏鐵路全線貫通的慶祝場面
2.同學們,為了建設這條鐵路,40多萬各族同胞遠離親人朋友,奮戰(zhàn)在這荒涼惡劣的高原,多少年輕的生命永遠地長眠在皚皚的雪山下,還有多少人奉獻著自己的熱血和青春,但是正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才可能徹底改寫西藏不通鐵路的歷史,西藏才可能真正走向繁榮富裕。
4.面對著這樣一群可敬可愛的鐵路工人,你想對他們說什么?
附板書: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多年凍土------制服凍土
天氣惡劣-----頑強工作
極度缺氧-----建制氧站
五.作業(yè):給課文插圖配解說詞。2002年10月19日,全長1338米的
風火山隧道勝利貫通。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試著為這張照片寫一寫解說詞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趣聞故事
一個優(yōu)質課堂,就是老師在講學生在答,講的知識都能被學生吸收。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整,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把鐵路修到拉薩去》趣聞故事”,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人們曾說修建通往西藏的鐵路是不可能的,有5000米的高山要爬、12公里的山谷要架橋、數(shù)百公里的凍土區(qū)無法支撐鐵軌和火車。再說,誰又可能在稍動一下就要找氧氣瓶的情況下鋪鐵軌?這條鐵路是中國敢為精神的最佳例證。
鐵道兵十師有位叫鄧廣吉的連長,為修建青藏鐵路,他帶病上了高原。后來,他在高原得了白血病。在家鄉(xiāng)的醫(yī)院搶救他時,他對親人和戰(zhàn)友留下遺囑:我若死去,把我的骨灰埋在青藏高原上,我生前沒有把鐵路修通,死后也要看到鐵路修到世界屋脊上。
原總公司黨委書記孫有禮是青藏鐵路建設中的一名指揮員,他的兒子孫勝很小的時候就隨他一起上了高原,兒子到了8歲的時候,還不知鴨子是長腿還是不長腿。還有許多人的孩子是在高原出生的,只吃過蘋果,沒見到過樹木,下山時,到了西寧,見到楊樹,大吵大鬧要上樹摘蘋果。他們只知道蘋果生長在樹上,但他們不知道,世界上竟有許許多多的樹木。王漢東是中鐵十七局的施工處長,修青藏鐵路時,勇猛得如下山的猛虎,但是,就在他不知什么是苦是累的時候,他不知不覺地得了病,后來死在了太原的一間病房里。醫(yī)生說:他得的是高原病。死前,他對局領導說:當了鐵道兵不悔,死了,讓女兒也去當不穿軍裝的鐵道兵,修路去。他傳給女兒的,不僅是創(chuàng)業(yè)的意識,還有豁達和崇高,一種高山意識折射出的人生也當有如此的精神。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一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nèi)容。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一,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課前準備
1.搜集關于青藏鐵路和西部大開發(fā)的相關資料。
2.西藏的風光圖片。
3.青藏鐵路地圖。
4.青藏鐵路全線貫通的慶祝場面。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1.播放西藏的風光圖片,和學生一同感受西藏的純凈、美麗和圣潔。
2.師生交流關于青藏鐵路和西部大開發(fā)的相關資料。西藏地處青藏高原,交通落后,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一直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國人民的愿望。隨著西部大開發(fā)號角的吹響,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正在變成現(xiàn)實。出示課題: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3.有感情地朗讀課題。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注意讀準生字字音,思考:青藏鐵路是一條怎樣的鐵路?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
(1)出示:一條長長的鐵龍,從柴達木盆地深處的工業(yè)新城格爾木起步,跨過巍峨的昆侖山這就是造福廣大人民的青藏鐵路。
(2)觀察地圖,理解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3.讀了全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就可聞的某一方面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可能有:
(1)青藏高原氣候惡劣,天氣說變就變。
(2)開鑿風火山隧道面臨著重重困難。
(3)高原缺氧是施工的一個很大的障礙。
(4)科技人員和建筑工人不斷獻給困難挑戰(zhàn)。
4.根據(jù)大家的發(fā)言,再次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成一句話。
在修筑青藏鐵路的過程中,筑路大軍克服重重困難,終于使風火山隧道全線貫通。
三、精讀課文,用心感受
1.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句話在課文中反復出現(xiàn)了很多次,默讀課文,在課文中畫出這句話。
2.自由朗讀課文,想想面對著風火山這只攔路虎,筑路大軍會在什么時候說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句話?
3.課堂交流,教師指導:
(1)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會說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①他們遇到了哪些困難?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難以控制隧道施工溫度。
由于溫度太低,混凝土無法凝固。他們拿來暖風機,給隧洞增溫,洞壁的冰巖又遇熱融化,造成洞壁塌滑。
◇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
風火山一帶經(jīng)??耧L大作轉眼之間烏云壓頂,大大小小的冰雹劈頭蓋臉地砸下來。
盡管對缺氧已有準備,施工中出現(xiàn)的情況還是始料未及筑路大軍的生命面臨嚴重威脅。
②有感情地朗讀第五、八自然段。
③面對著困難,他們會怎么樣說這句話?有感情地朗讀把鐵路修到拉薩去!要讀出怎樣的語氣?(堅定有力,顯示筑路大軍在困難面前不懼怕,不后退的決心。)
(2)在戰(zhàn)勝困難的時候,他們會說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①他們是怎樣戰(zhàn)勝困難的?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科技人員晝夜在隧洞里實地觀察,發(fā)現(xiàn)冰巖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經(jīng)過反復觀測、分析和實驗,他們終于找到了噴射混凝土的最佳溫度,制服了逞兇一時的凍土。
◇指揮部的燈火徹夜通明。能不能建一個大型制氧站?風火山,這只巨大的攔路虎一次次地下了高傲的頭!
②有感情地朗讀第六、九自然段。
③戰(zhàn)勝困難的時刻,他們會怎么樣說這句話?要讀出怎樣的語氣?有感情地朗讀。(喜悅自豪,充滿信心的語氣。)
4.想象一下,筑路大軍還會在什么時候說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句話?
(1)風火山隧道全線貫通的時刻。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十一自然段。
(2)青藏鐵路全線貫通的時刻。
①播放錄像:青藏鐵路全線貫通的慶祝場面。
②如果你是筑路大軍中的一員,此時此刻,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③此時此刻,應該怎樣來朗讀把鐵路是到拉薩去!?有感情地朗讀。
四、課外延伸,情感升華
交流搜集到的關于青藏鐵路和西部大開發(fā)的相關資料。
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A、B案)
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A、B案)
學習目標
1.默讀全文,了解青藏鐵路是一條怎樣的鐵路,建設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建設者對修筑鐵路和西部大開發(fā)的滿腔熱情。
3.認識本課14個生字,搜集和交流青藏鐵路和西部大開發(fā)的相關資料。
學習重點
了解青藏鐵路是一條怎樣的鐵路,建設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感受新一代建設者遇到的困難以及克服困難的艱巨與頑強毅力。
學習難點
理解冰碴子、凍土區(qū)、高原缺氧、混凝土噴射等術語的含義。
課時安排
1課時
A案
教學準備
青藏鐵路有關資料圖片,西藏風光短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天路》引讀
1.師:同學們,聽過《天路》這首歌嗎?它深情歌唱了鐵路工人修建青藏鐵路的感人事跡。來,隨著這動聽的歌聲,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青藏鐵路。(播放《天路》配樂的青藏鐵路施工畫面)
2.師:這就是青藏鐵路,1958年,在毛主席的關懷下開工,但是半個世紀過去了,這條鐵路還沒有進入西藏,直到今天,西藏依然是中國惟一不通鐵路的省份。這到底是為什么?是什么困難阻擋了這條鐵路的前進?請同學們跟著筑路工人走進青藏鐵路施工現(xiàn)場,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畫面,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二、初讀感受
1.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檢查個別難讀的字音是否讀準。如械(xiè),不讀jiè“猙獰”讀準后鼻韻。
2.師:讀著課文,想著青藏鐵路的施工畫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交流)
3.師:這是一條艱難的鐵路,(師生補充資料,結合看屏幕上的青藏鐵路示意圖:青藏鐵路要經(jīng)過海拔4767米的昆侖山,要經(jīng)過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全長1142公里,要經(jīng)過550公里的永久性凍土區(qū)。解釋凍土區(qū):一年四季覆蓋著堅硬的冰,有些堅冰厚度達一百多米,是高原地區(qū)修建鐵路遇到的最大難題。)而風火山是最難的難題,但是最終,這只巨大的攔路虎卻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
4.(屏幕出示句子:“這只巨大的攔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保┠銈兪窃趺蠢斫膺@句話的?
(1)為什么說風火山是只巨大的攔路虎?(因為這里有三大難關:多年凍土區(qū),惡劣天氣,極度缺氧)
(2)為什么風火山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
①因為科技人員找到了噴射混泥土的最佳溫度,制服了凍土區(qū)。
②因為青年突擊隊員頂住了惡劣的天氣,繼續(xù)頑強的工作。
③因為科技人員建起大型制氧站,攻克了極度缺氧難關。
(3)你們說這是一批什么樣的建設者?(勇敢的、堅強的、智慧的,不怕苦不怕累……)
(4)是啊,他們的確是一批勇敢堅強、充滿智慧的青年突擊隊員。你們誰想成為這樣的一名突擊隊員?我們就請這位突擊隊員來讀1~2自然段,要讀出你們的決心來。
(5)同學們,讓我們也象這位突擊隊員一樣“嚴陣以待”,準備迎接風火山的挑戰(zhàn)。(齊讀1~3自然段)
4.師讀:“然而,一次次爆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1)西方的媒體說明了什么?
(2)他們認為不可能,那你們認為可能嗎?
(3)我們的青年突擊隊員是如何把外國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的?讓我們把自己當作中央電視臺的一名記者,走進工地,去采訪筑路工人攻克風火山的艱難歷程。
三、讀后采訪
1.合作要求:
(1)自己邊讀邊畫,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工程的艱難和建設者的勇氣與智慧。
(2)根據(jù)采訪提綱上的問題提示,把自己的同桌當作青年突擊隊員互相采訪。
(3)按“凍土區(qū)”“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分成三個事件,做三次報道。
2.采訪提綱
(1)你們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
(2)這些困難給你們造成了什么影響或者后果?
(3)你們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
四、現(xiàn)場報道
1.攻破“多年凍土區(qū)”。(結合看課件中的圖)
(1)請某個學生做現(xiàn)場報道,其他人補充評價。
(2)理解“下馬威”。
①什么是下馬威?
②風火山給青年突擊隊員什么下馬威?
③這些下馬威可能給工人和工程帶來什么危害?
④但是,這一切難得倒我們的筑路大軍嗎?為什么?
(3)是的,因為這群勇敢堅強的青年突擊隊員心中裝著一個堅定的信念:“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齊讀第7自然段)
2.克服“惡劣天氣”。(結合看課件中的圖)
(1)請某個學生做現(xiàn)場報道,其他人補充評價。
(2)想象“七零八落”“不翼而飛”和“劈頭蓋臉”是什么樣子。
(3)導讀第8自然段前5句(老師讀前半句,學生跟讀后半句,強調突出作用)
(4)看圖,想象工人們在這樣惡劣的天氣面前可能會怎樣?
(5)是啊,房子吹倒了,屋頂掀翻了,頭砸破了,臉流血了,冷??!疼??!可是,當隊員們想到西藏人們貧困的日子和迫切的期待,他們咬緊牙關,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呼喊:“把鐵路修到拉薩!”(齊讀兩遍)
3.解決極度缺氧。(結合看課件中的圖)
(1)請某個學生做現(xiàn)場報道,其他人補充評價。
(2)什么是“杯水車薪”?為什么會杯水車薪?
(3)看圖,想象工人背著氧氣瓶在隧道里工作是什么樣?
(4)胸悶,頭痛,嘔吐,四肢無力……生命受到嚴重威脅,這是多么可怕的難關??!但是建筑大軍硬是讓風火山,這只巨大的攔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為什么?他們的勝利依靠的是什么?
①是工人們的勇氣和毅力。
②是科技人員的智慧。
③是黨中央的關懷。
④是西藏人們的支持。
……
(5)因為,“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是鐵路工人的堅強決心,也是全國人們的共同心愿。同學們,帶著全國人民的心愿,讓我們大聲地呼喊出鐵路工人的決心。(齊讀10~11自然段)
四、總結升華
1.(屏幕出示最后一個句子:青藏鐵路這條“鐵龍”在不斷地向前,向前,拉薩已經(jīng)遙遙在望……)從最后的省略號里,你們讀懂了什么?(介紹青藏鐵路最新進展:工程進展順利,全線路基、橋涵、隧道等主體工程基本完成,累計鋪軌743公里,今年年底鐵軌將鋪到拉薩,明年7月進行列車試運行。屆時將開通拉薩至西寧、北京、成都、上海、廣州等多條線路,并裝備當今世界最豪華的旅游列車。到那時,從拉薩乘座火車到北京,僅需48小時。)
2.想不想坐上這趟列車去拜訪神秘的青藏高原?來吧,跟老師一起踏上這段神奇的天路。(播放西藏美麗的風光,配上李娜的《青藏高原》,最后畫面定格在一個西藏小女孩站在鐵軌邊上,眺望拉薩的方向。)
3.同學們,為了建設這條鐵路,40多萬各族同胞遠離親人朋友,奮戰(zhàn)在這荒涼惡劣的高原,多少年輕的生命永遠地長眠在皚皚的雪山下,還有多少人奉獻著自己的熱血和青春,但是正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才可能徹底改寫西藏不通鐵路的歷史,西藏才可能真正走向繁榮富裕。
4.面對著這樣一群鐵路工人,你想對他們說什么?(寫下來)
附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三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有什么樣的教案適合新手教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三》,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教學目標
1.認識妖、嬈等1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挑戰(zhàn)極限,勇創(chuàng)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感受建設者勇克難關,頑強拼搏的英勇氣概。
教學重、難點
了解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所遇到的困難,感受勇克難關的英勇氣概,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課時
一課時
課前安排
收集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用導語,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過去,為了西部的發(fā)展和繁榮,老一輩建設者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如今,為了加快西部的建設,新一代建設者正踏著他們的足跡,獻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課文《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就將介紹這些建設者們是怎樣通過艱辛的勞動才取得的成績。
齊讀課題。
二、根據(jù)提示,初讀課文
1.自讀導語,理清學習本文有幾個方面的要求。(三個方面)
(1)知道青藏鐵路是一條什么樣的鐵路;
(2)建設者在修建青藏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3)搜集有關西部大開發(fā)的資料。(此項任務可放在學習完成后再做)
2.根據(jù)要求,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3.小組交流:
(1)檢查生字字音及組詞情況;
(2)把不理解的句子提出來,進行歸納,為全班交流作準備。
三、再讀課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1.全班分組合作讀課文。
2.提問:自讀提示中哪個問題對理解全文最為重要?(第二個問題。文中有一句話反復出現(xiàn),這句話是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就強調了這一點。)
3.指導讀課文,著重理解在修建過程中,建設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請勾出課文中相關語句,聯(lián)系實際或收集的資料進行批注,小組交流。(學生自學勾畫,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遇到的困難:
困難(1):正在修建的是一條全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凍土鐵路。
困難(2):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輪番向這支隊伍進攻。
5.面對困難,建設者們是怎樣克服的?
克服困難(1):
科技人員晝夜在隧洞里實地觀察,發(fā)現(xiàn)冰巖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經(jīng)過反復觀測、分析和實驗,他們終于找到了噴射混凝土的最佳溫度,制服了逞兇一時的凍土。
克服困難(2):
科技人員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實驗、攻關,經(jīng)過兩百多次的失敗,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
6.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句子進行交流。
7.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讀全文,升華情感,深刻體會到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它是全體突擊隊員和科技人員的共同心愿!
四、拓展延伸
青藏鐵路工程概況
建設青藏鐵路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世紀之初做出的戰(zhàn)略決策,是西部大開發(fā)的標志性工程,對加快青藏兩省區(qū)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增進民族團結,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義。
青藏鐵路由青海省西寧市至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全長1956公里。其中,西寧至格爾木段長814公里,1979年建成鋪通,1984年投入運營。正在修建的格爾木至拉薩段,自青海省格爾木市起,沿青藏公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區(qū)首府拉薩市,全長1142公里,其中新建1110公里,格爾木至南山口既有線改造32公里。青藏鐵路建設面臨著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tài)脆弱三大難題的嚴峻挑戰(zhàn),工程艱巨,要求很高,難度很大。
青藏鐵路于2001年6月29日開工,當年完成投資11.8億元,格爾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線改造完成,南山口至望昆段路基基本成型,凍土試驗段開工,實現(xiàn)了首戰(zhàn)告捷。2002年完成投資53.2億元;格爾木至望昆段線下主體工程建成,望昆至楚瑪爾河段線下主體工程基本完成,楚瑪爾河至布強格段線下主體工程完成80%以上;6月29日開始鋪軌,年底順利到達昆侖山。今年是青藏鐵路建設的全面攻堅年,年度計劃完成投資56億元,截止7月底年度累計完成投資23.9億元,開工累計88.9億元。目前唐古拉山以北凍土工程正在采取強化措施,鋪軌架梁向高原腹地挺進,唐古拉山越嶺地段和唐南段重點工程開工,全面攻堅戰(zhàn)已形成高潮。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之稱,是我國的江河源。在青藏高原這種原始、獨特、脆弱、敏感的地理生態(tài)環(huán)境中修建的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鐵路最高點海拔5072米,經(jīng)過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連續(xù)多年凍土區(qū)550公里以上。在青藏鐵路建設和施工中有效地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是青藏鐵路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內(nèi)外關注的焦點。黨中央、國務院對青藏鐵路建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問題極為重視。江澤民同志曾作了自然保護區(qū)的問題還是要力求解決好的重要批示。朱镕基同志要求一定要認真貫徹國務院有關加強保護青藏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精神,十分愛護青海、西藏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十分愛護青海、西藏的一草一木,精心保護我們祖國的每一寸綠地。為搞好青藏鐵路建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
五、歸納總結
正是建設者挑戰(zhàn)極限,勇創(chuàng)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設者勇克難關,頑強拼搏的氣概,才有了一次次實驗,一次次攻關,一次次失敗,一次次成功。今年7月1日,青藏鐵路將試運行通車,同學們?nèi)绻袡C會坐火車到拉薩去,請一定不要忘記修建這條鐵路的建設者們?yōu)橹冻龅难?!希望你們以后也能成為這樣的建設者!
板書設計
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凍土鐵路
重重困難天氣惡劣一一克服
極度缺氧
聽《把鐵路修到拉薩去》課后隨筆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聽《把鐵路修到拉薩去》課后隨筆”,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今天,我聽了骨干教師王艷麗的一節(jié)公開課《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感受頗深。
一開始,王艷麗老師采用了情境教學法,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多媒體播放了韓紅演唱的歌曲《天路》,并配有鐵路和富有民族風情的圖片,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入了那遙遠的青藏高原。使學生產(chǎn)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接著讓學生初讀課文,思考青藏鐵路是一條什么樣的鐵路?同時出示鐵路通車的線路圖,引起學生的思考。學生通過自己搜集的資料以及對文章的理解,各抒己見,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接下來王老師又讓學生細讀課文,用心感受,同時出示課件,提出閱讀要求:
1、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為何在課文中反復出現(xiàn)四次?每次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的?具有什么含義?
2、建設者在修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3、找出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進行感悟,寫批注、交流。
學生讀完課文后分成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在此過程中,學生討論非常激烈,爭先恐后的談論自己的看法或感受,洋溢著濃厚的學習氛圍,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最后讓學生在班級交流匯報。老師評價總結。
一節(jié)課時間雖短,但對這篇課文來說也解決了不少問題: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修鐵路中遇到的困難;鐵路的重要意義,讓我們一目了然。
王艷麗老師備課扎實、教學認真的態(tài)度讓我們敬佩;王老師所帶班級的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氣氛濃郁更讓我們自愧不如。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加倍努力。在新課標的引導下,改變教學方法,力求創(chuàng)新。
這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是王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不夠激情,還有學生找出重點句后老師應范讀,學生個人讀、集體讀,以便達到鞏固的效果。
0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案B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關于0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案B案_教后感_案例_課堂實錄_教學反思_課文,歡迎您來閱讀并提出寶貴意見!
B案
課前準備
1.搜集關于青藏鐵路和西部大開發(fā)的相關資料。
2.西藏的風光圖片。
3.青藏鐵路地圖。
4.青藏鐵路全線貫通的慶祝場面。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1.播放西藏的風光圖片,和學生一同感受西藏的純凈、美麗和圣潔。
2.師生交流關于青藏鐵路和西部大開發(fā)的相關資料。西藏地處青藏高原,交通落后,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一直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國人民的愿望。隨著西部大開發(fā)號角的吹響,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正在變成現(xiàn)實。出示課題: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3.有感情地朗讀課題。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注意讀準生字字音,思考:青藏鐵路是一條怎樣的鐵路?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
(1)出示:一條長長的鐵龍,從柴達木盆地深處的工業(yè)新城格爾木起步,跨過巍峨的昆侖山這就是造福廣大人民的青藏鐵路。
(2)觀察地圖,理解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3.讀了全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就可聞的某一方面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可能有:
(1)青藏高原氣候惡劣,天氣說變就變。
(2)開鑿風火山隧道面臨著重重困難。
(3)高原缺氧是施工的一個很大的障礙。
(4)科技人員和建筑工人不斷獻給困難挑戰(zhàn)。
4.根據(jù)大家的發(fā)言,再次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成一句話。
在修筑青藏鐵路的過程中,筑路大軍克服重重困難,終于使風火山隧道全線貫通。
三、精讀課文,用心感受
1.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句話在課文中反復出現(xiàn)了很多次,默讀課文,在課文中畫出這句話。
2.自由朗讀課文,想想面對著風火山這只攔路虎,筑路大軍會在什么時候說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句話?
3.課堂交流,教師指導:
(1)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會說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①他們遇到了哪些困難?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難以控制隧道施工溫度。
由于溫度太低,混凝土無法凝固。他們拿來暖風機,給隧洞增溫,洞壁的冰巖又遇熱融化,造成洞壁塌滑。
◇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
風火山一帶經(jīng)??耧L大作轉眼之間烏云壓頂,大大小小的冰雹劈頭蓋臉地砸下來。
盡管對缺氧已有準備,施工中出現(xiàn)的情況還是始料未及筑路大軍的生命面臨嚴重威脅。
②有感情地朗讀第五、八自然段。
③面對著困難,他們會怎么樣說這句話?有感情地朗讀把鐵路修到拉薩去!要讀出怎樣的語氣?(堅定有力,顯示筑路大軍在困難面前不懼怕,不后退的決心。)
(2)在戰(zhàn)勝困難的時候,他們會說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①他們是怎樣戰(zhàn)勝困難的?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科技人員晝夜在隧洞里實地觀察,發(fā)現(xiàn)冰巖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經(jīng)過反復觀測、分析和實驗,他們終于找到了噴射混凝土的最佳溫度,制服了逞兇一時的凍土。
◇指揮部的燈火徹夜通明。能不能建一個大型制氧站?風火山,這只巨大的攔路虎一次次地下了高傲的頭!
②有感情地朗讀第六、九自然段。
③戰(zhàn)勝困難的時刻,他們會怎么樣說這句話?要讀出怎樣的語氣?有感情地朗讀。(喜悅自豪,充滿信心的語氣。)
4.想象一下,筑路大軍還會在什么時候說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句話?
(1)風火山隧道全線貫通的時刻。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十一自然段。
(2)青藏鐵路全線貫通的時刻。
①播放錄像:青藏鐵路全線貫通的慶祝場面。
②如果你是筑路大軍中的一員,此時此刻,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③此時此刻,應該怎樣來朗讀把鐵路是到拉薩去!?有感情地朗讀。
四、課外延伸,情感升華
交流搜集到的關于青藏鐵路和西部大開發(fā)的相關資料。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0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B案,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希望對你有幫助!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及反思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的課堂。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及反思”,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教學過程]:
教學《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一文,在初讀課文時,學習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令我頗感意外。
初讀課文時,學生認真的自由讀了一遍課文之后。我想檢查一下學生的讀書情況。
師:如果現(xiàn)在有機會讓你任意選讀一段,你會讀哪一段?
(季丹妮站起來讀了描寫科技人員攻克難關的一段,但不甚流利)。
師:老師已經(jīng)猜到你為什么要讀這一段話。先放一放,等會兒深入學習課文之時,看看老師猜得是否正確。我想如果你喜歡這段話,應該怎么做?
季丹妮:讀流利。
師: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將這一段讀流利。
(季丹妮認真地在讀了一遍,很投入,且讀得相當流暢)
師:誰還想讀一讀自己想讀的段落。
(李泓讀了建筑工人困難重重的一段,較流利)
師:剛才老師猜了季丹妮為什么讀那段話,現(xiàn)在有獎競猜,你們來猜猜李泓為什么要讀這段話?
朱宇航:我猜是這段話詳細的描寫修建青藏鐵路的艱辛,所以李泓選擇讀這一段。
師(還以為猜中了):李泓,對不對?
李泓:沒猜中,我是敬佩筑路工人,他們在這樣艱辛的條件工作。
(師生一陣哈哈笑,課堂氣氛明顯更加向上,不再出現(xiàn)初讀課文時總是死氣沉沉的,很多學生走神的現(xiàn)象)
[教學反思]:
初讀課文,總是列在上課伊始,旨在幫助學生整體感之課文,對課文有總體感覺,此為其一;其二,疏通文本,引導學生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這時學生剛剛從課外走入課堂,注意的轉移并沒有這么快全部轉移到課堂之上。而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教師又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因此往往出現(xiàn)學生討厭這一環(huán)節(jié),自然教學目標的達成也往往打個折扣。而在《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一課的教學時,在初讀課文時,針對季丹妮這類課文還未讀流利的同學,老師中引導學生將課文讀正確,同時,用老師已經(jīng)猜到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這樣贊賞的話表揚,更使學生產(chǎn)生讀書的積極性,也為讓學生有獎競猜讀書原因埋下伏筆。針對李泓這類課文已經(jīng)讀流利的學生,先讓其他同學猜,然后再李泓自己說,這樣就在學生初讀課文一環(huán)節(jié)時,就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又吸引學生融入課堂,提高了教學的實效性。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與反思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與反思”,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詞句。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感受并學習青藏鐵路的建設者不畏艱難、勇克難關、頑強拼搏的英雄氣概。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時所遇到的困難。
2、體會建設者的英雄氣概,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欣賞歌曲《天路》
2、提問:這首歌唱了什么?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3、引題:這條天路就是青藏鐵路。它為什么被叫做天路呢?它是怎樣修建起來的呢?今天,我們就跟隨課文去探個究竟。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意
1、布置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用自己的方法掌握字詞,理解文意。
(2)思考:青藏鐵路是一條怎樣的路?
(3)勾畫自己有所感悟的句子。
2、鼓勵發(fā)言: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
3、檢查字詞情況
4、提問:文中有句話反復出現(xiàn),是哪句話?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三、精讀課文,體會精神
1、過渡:要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在青藏鐵路的修建過程中,人們都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2、研讀困難1
(1)修建者們遇到的第一個困難是什么?
(2)認識困難,出示句子正在修建的是一條全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凍土鐵路。
(3)理解困難,了解什么叫凍土、海拔。
(4)克服困難,出示句子科技人員晝夜在隧洞里實地考察,發(fā)現(xiàn)冰巖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經(jīng)過反復觀測、分析和實驗,他們終于找到了噴射混凝土的最佳溫度,制服了逞兇一時的凍土。
(5)體驗情感:從晝夜、反復,你體會到了什么?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一談。(考察次數(shù)多、時間多,吃苦耐勞的精神。)
(6)激情朗讀:在充滿困難的青藏高原上,這是一種無法想象的施工,當你體會到這些時,你會怎樣讀這段話?(朗讀5、6自然段)
3、研讀困難2
(1)了解困難: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輪番向這支隊伍進攻。
(2)體驗困難: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找出來,讀一讀。
(3)克服困難:從哪些詞看出科技人員的艱辛?(理解廢寢忘食、夜以繼日)
(4)感情升華:天氣十分惡劣,工作非常危險、繁重,當你體會到了這些,你又會怎樣讀這段話呢?(有感情讀8、9自然段)
(5)過渡小結:所以,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四、拓展交流,豐富形象
1、感受修建者的精神:既然這項工程難度這么大,讓人無法想象,為什么還要堅持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2、這條鐵路的修建有什么意義?面對這條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對此你有什么想說的?
3、鼓勵談話:從鐵路修建者身上,你學到了什么?
五、課堂小結
就是這條包含著無數(shù)鐵路工作者心血的鐵路,在新中國的鐵路建設史上畫下了新的篇章。在2005年10月15日,青藏鐵路提前三年竣工,在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車。
六、布置作業(yè)
1、課外搜集有關青藏鐵路或西部大開發(fā)的資料。
2、有感情朗讀課文。
青藏鐵路是新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里程碑,在教學之前應做好相關的資料調查,如鐵路修建的時間、路長,什么是高原凍土等等。這些都是為了讓學生了解青藏鐵路的偉大意義。作為一篇略讀課文,本次教學重點主要集中在了解修路中出現(xiàn)的困難和修建者們是怎樣克服這些困難的。在了解到修鐵路的困難時,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們能從情感上感受到修建鐵路的困難,加深對與那些修建者的認識,升華情感。
而在后面的說和學當中,使學生做到讀思結合,加強情感的表達,達到語文工具性的作用。最后,做一些簡單的課外延伸,讓學生能關注到西藏和西部的一些內(nèi)容,加深對國家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2020小學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4個生字和新詞。
2、通讀全文,了解青藏鐵路的基本情況和修建鐵路的艱難。
3、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建設者對西部大開發(fā)的滿腔熱情。
教學重點:
通讀全文,了解青藏鐵路的基本情況和修建鐵路的艱難。
教學難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建設者對西部大開發(fā)的滿腔熱情。
教學準備:
青藏鐵路有關資料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入課題
最近一周我們走進祖國西部,游覽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探尋了神秘的絲綢之路,觀賞了茫茫戈壁灘上高大挺秀的白楊樹,祖國的西部景色具有迷人的民族風情。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去欣賞西部的雪域圣城──美麗的拉薩。
(大屏幕展示拉薩美景,師簡介拉薩概況:拉薩是西藏自治區(qū)的首府,是一座具有1300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
指名談拉薩印象。
師:可是多少年來,在人們的心目中的印象是,鈥湷齬祝氬嗇硯€?。雾^乩卮ζ?,交通闭塞,给捂勈流通、文化綔o鞔戳酥刂乩?,钥?958年,在毛主席的關懷下青藏鐵路就開工了,但是近半個世紀過去了,這條鐵路還沒有進入西藏,在20世紀拉薩是全國唯一一座未通火車的省會級首府城市。因此,青藏鐵路的修筑不僅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國人民的愿望。隨著西部大開發(fā)號角的吹響,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實。(板書課題)
揭題,讀題──《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二、檢查預習情況
大屏幕出示本課重點字詞。指名學生讀準字音并解釋重點詞語
三、讀懂閱讀提示,明確閱讀要求
1、自讀閱讀提示,看看學習這篇文章有幾個方面的要求。交流:閱讀提示有3個要求
⑴ 默讀課文,說說青藏鐵路是一條什么樣的鐵路。
⑵ 建設者在修建青藏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⑶ 將收集到的有關西部大開發(fā)的資料,講給同學聽。
2、整體感悟:你覺得閱讀提示中哪個問題對讀懂全文最重要?(第二問)有一句話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強調了這一點。這句話是──鈥湴煙沸薜嚼モ€潱?/p>
四、直擊重點,自學探究
過渡:鈥湴煙沸薜嚼モ€潱∈峭換鞫釉焙涂萍既嗽鋇男腦甘難裕嬉煙沸薜嚼ィ肥擋皇且患虻サ氖攏≌饈且惶跣藿ǖ暮薌枘訓奶罰ㄊΣ鉤渥柿希岷峽雌聊簧系那嗖靨肥疽饌跡呵嗖靨芬0?767米的昆侖山,要經(jīng)過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全長1142公里,要經(jīng)過550公里的永久性凍土區(qū)。解釋凍土區(qū):一年四季覆蓋著堅硬的冰,有些堅冰厚度達一百多米,是高原地區(qū)修建鐵路遇到的最大難題。)而風火山是最難的難題,但是最終,科技人員和突擊隊員攻克了難關,使風火山鈥溦庵瘓藪蟮睦孤坊⒁淮未蔚拖鋁爍甙戀耐封€潯?/p>
1、(屏幕出示句子:鈥溦庵瘓藪蟮睦孤坊⒁淮未蔚拖鋁爍甙戀耐貳b€潱┠忝鞘竊趺蠢斫庹餼浠暗模?/p>
(1)為什么說風火山是只巨大的攔路虎?(因為這里有三大難關:多年凍土區(qū),惡劣天氣,極度缺氧)(板書)
(2)為什么說風火山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
①因為科技人員找到了噴射混泥土的最佳溫度,制服了凍土區(qū)。 (板書:制服凍土)
②因為青年突擊隊員頂住了惡劣的天氣,繼續(xù)頑強的工作。 (板書:頑強工作)
③因為科技人員建起大型制氧站,攻克了極度缺氧難關。 (板書:建制氧站)
(3)你們說這是一批什么樣的建設者?(勇敢的、堅強的、智慧的,不怕苦不怕累鈥︹€Γ?/p>
(4)是啊,他們的確是一批勇敢堅強、充滿智慧的青年突擊隊員。你們誰想成為這樣的一名突擊隊員?我們就請這位突擊隊員來讀1~3自然段,要讀出你們的決心來。
突擊隊員決心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可是風火山隧道一開鑿,問題就出來了。
2、師讀:一次次爆破,鈥︹€κ歉靜豢贍艿氖攏♀€?/p>
(1)西方媒體的預言說明了什么?
(2)他們認為不可能,那你們認為可能嗎?
(3)我們的青年突擊隊員是如何把外國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的?
五、讀后采訪
1、合作要求
(1)自己邊讀邊畫出修建青藏鐵路的遇到困難和如何克服困難的語句,(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工程的艱難和建設者的勇氣與智慧。)
(2)讓我們把自己當作中央電視臺的一名記者,走進工地,去采訪筑路工人攻克風火山的艱難歷程。要求:根據(jù)采訪提綱上的問題提示,把自己的同桌當作青年突擊隊員進行采訪。
2、采訪提綱
(1)你們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
◇第一個困難:難以控制隧道施工溫度。
鈥溣捎諼露忍?,混凝土无法凝公HK悄美磁緇?,给舜墔馋螖n幢詰謀矣鐘鋈熱諢?,造成洞敝]?/p>
◇第二個困難:惡劣天氣
鈥湻緇鶘揭淮?穹绱笞麾€︹€ψ壑湮讜蒲茍ィ蟠笮⌒〉謀⑴犯橇車卦蟻呂礎b€?font face="宋體">◇第三個困難:極度缺氧。
鈥溇」芏勻毖躋延兇急?,施工种C魷值那榭齷故鞘劑銜醇扳€︹€χ反缶納媼傺現(xiàn)贗病b€?/p>
(2)這些困難給你們造成了什么影響或者后果?
勞動效率迅速下降,筑路大軍的生命面臨嚴重威脅。
(3)你們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
◇鈥溈萍既嗽敝繅乖謁磯蠢鍤檔毓鄄歟⑾直椅露缺浠墓媛傘>錘垂鄄?、分锡p褪笛?,他们终又q業(yè)攪伺縞浠炷戀淖羆鹽露齲品順研滓皇鋇畝懲?。鈥?/p>
◇鈥溨富硬康牡蘋鴣掛雇鰲D懿荒芙ㄒ桓齟笮橢蒲跽荊庫€︹€Ψ緇鶘劍庵瘓藪蟮睦孤坊⒁淮未蔚叵鋁爍甙戀耐罰♀€?/p>
剛才我們二十多個小記者采訪了二十多個突擊隊員和科技工作者,現(xiàn)在誰來在攝像機前向全國觀眾報道一下風火山現(xiàn)場情況。(提示:按鈥湺懲燎€濃€湺窳猶炱€澓外€溂熱毖踱€澐殖扇鍪錄?,佐溨场三磦唯叼??殺弒ǖ辣卟煞茫?/p>
六、現(xiàn)場報道
1、如何攻破鈥湺嗄甓懲燎€?。(结簫{純渭械耐跡?/p>
(1)請某個學生做現(xiàn)場報道,其他人補充評價。
(2)理解鈥溝侶磽?jù)鈥潯?/p>
①什么是下馬威?(一開始就向對方顯示自己的威力。)
②風火山給青年突擊隊員什么下馬威?
③這些下馬威可能給工人和工程帶來什么危害?(威脅工人生命安全工程化被迫停工)
④但是,這一切難得倒我們的筑路大軍嗎?為什么?
(3)是的,因為這群勇敢堅強的青年突擊隊員心中裝著一個堅定的信念:鈥湴煙沸薜嚼?!鈥潱ㄆ攵戀?自然段)
2、如何克服鈥湺窳猶炱€?。(结簫{純渭械耐跡?/p>
(1)請某個學生做現(xiàn)場報道,其他人補充評價。
(2)想象鈥溒吡惆寺溻€濃€湶灰磯赦€澓外€溑犯橇斥€澥鞘裁囪印?/p>
(3)導讀第8自然段前5句(老師讀前半句,學生跟讀后半句,強調突出作用)
(4)看圖,想象工人們在這樣惡劣的天氣面前可能會怎樣?
(5)是啊,房子吹倒了,屋頂掀翻了,頭砸破了,臉流血了,冷?。√郯?!可是,當隊員們想到西藏人們貧困的日子和迫切的期待,他們咬緊牙關,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呼喊:鈥湴煙沸薜嚼?!鈥潱ㄆ攵亮獎椋?/p>
3、如何解決極度缺氧。(結合看課件中的圖)
(1)請某個學生做現(xiàn)場報道,其他人補充評價。
(2)什么是鈥湵敵解€潱課裁椿岜敵劍?/p>
(3)看圖,想象工人背著氧氣瓶在隧道里工作是什么樣?
(4)胸悶,頭痛,嘔吐,四肢無力鈥︹€ι艿窖現(xiàn)贗?,震}嵌嗝純膳碌哪壓匕?!但蕢Θ筑大军硬蕛S梅緇鶘劍庵瘓藪蟮睦孤坊⒁淮未蔚拖鋁爍甙戀耐貳N裁矗克塹氖だ攬康氖鞘裁矗?/p>
①是工人們的勇氣和毅力。
②是科技人員的智慧。
③是黨中央的關懷。
④是西藏人們的支持。
鈥︹€?/p>
(5)因為,鈥湴煙沸薜嚼モ€潱翹飯と說募崆烤魴模彩僑嗣塹墓餐腦浮M牽湃嗣竦男腦?,葔纛U譴笊睪艉俺鎏飯と說木魴?。(齐?0~11自然段)
七、總結升華
1、(屏幕出示最后一個句子:青藏鐵路這條鈥溙€澰誆歡系叵蚯?,向前,拉萨已经遥遥灾I€︹€Γ┐幼詈蟮氖÷院爬錚忝嵌煉聳裁???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開通運營,拉薩正式告別無鐵路的歷史,開通了拉薩至西寧、北京、成都、上海、廣州等多條線路,并裝備當今世界最豪華的旅游列車?,F(xiàn)在,從拉薩乘座火車到北京,僅需48小時。)播放錄像:青藏鐵路全線貫通的慶祝場面
2、同學們,為了建設這條鐵路,40多萬各族同胞遠離親人朋友,奮戰(zhàn)在這荒涼惡劣的高原,多少年輕的生命永遠地長眠在皚皚的雪山下,還有多少人奉獻著自己的熱血和青春,但是正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才可能徹底改寫西藏不通鐵路的歷史,西藏才可能真正走向繁榮富裕。
3、面對著這樣一群可敬可愛的鐵路工人,你想對他們說什么?
八、作業(yè)
給課文插圖配解說詞。2002年10月19日,全長1338米的風火山隧道勝利貫通。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試著為這張照片寫一寫解說詞
板書設計: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多年凍土-----制服凍土
天氣惡劣-----頑強工作
極度缺氧-----建制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