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6-01初中物理知識點大全(電學部分)。
初中物理知識點大全(電學部分)
第四部分電學部分
一、電路
1.電荷:
(1)摩擦起電——帶了電荷(帶電體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zhì))。
(2)兩種電荷:正電荷和負電荷。
(3)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4)驗電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5)電荷量Q:電荷的多少;單位:庫侖C
2.電流:
(1)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
(2)方向:正電荷移動的方向。
(3)持續(xù)提供電流的裝置——電源(作用、能量轉(zhuǎn)化)
3.導(dǎo)體:容易導(dǎo)電的物體(金屬、大地、人體、酸堿鹽的水溶液等)
絕緣體:不容易導(dǎo)電的物體(橡膠、朔料、玻璃、等)
4.電路:
(1)組成:電源(提供電能)、用電器(消耗電能)、開關(guān)(通斷電流)、導(dǎo)線(傳導(dǎo)電流)。
(2)三種電路:通路、斷路(開路)、短路。
(3)兩種連接方式:串聯(lián)(電流路徑只有一條,特點:用電器互相干擾);并聯(lián)(電流路徑有多條,特點:各用電器互不干擾)。
(4)電路圖及各元件符號(見教材)
二、電流、電壓
物理量
概念
單位
公式
測量
工具
串、并聯(lián)電路
特點
電流
I
電流
大小
安培
A
I=U/R
電流表
串:I=I1=I2
并:I=I1+I2
電壓
U
使電路
形成
電流
伏特
V
U=IR
電壓表
串:U=U1=U2
并:U=U1=U2
電流表、電壓表
符號
連接
方法
電流
方向
量程
注意
電流表
串聯(lián)
正入
負出
0~0.6A
0~3A
不可以直接接到電源的兩端
電壓表
并聯(lián)
正入
負出
0~3V
0~15V
可以直接接到電源的兩端(測電源的電壓)
三、電阻
1.概念:物理學中,用電阻來表示導(dǎo)體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
2.單位:歐姆(歐)—(Ω)、千歐—(kΩ)、兆歐—(MΩ)。
3.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在其它條件一定時,長度越長電阻越大;橫截面積越大的電阻越?。?
4.定值電阻R:在電路圖中的符號是()
5.滑動變阻器:
(1)原理:改變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大小;
(2)符號:是()
(3)作用:分壓;改變電路中的電流;保護電路中的元件(電源、電表等)
(4)連接方法:一上一下;接入電路時,使滑片滑到阻值最大處
(5)銘牌“2A10歐”:2A表示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10歐表示最大電阻值。
6.電阻箱:
(1)原理:同上
(2)作用:可明確連入電路中電阻的值。
(3)使用方法:調(diào)節(jié)方法;讀數(shù)方法。
(4)測量范圍:0——99999歐。
四、歐姆定律:
1.實驗基礎(chǔ):
(1)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
(2)結(jié)論:當電阻一定時,電流跟電壓的關(guān)系(成正比);當電壓一定時,電流跟電阻的關(guān)系(成反比)。
2.歐姆定律:
(1)內(nèi)容:通過導(dǎo)體的電流跟導(dǎo)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dǎo)體的電阻成反比。
(2)表達式:I=U/R.
(3)適用條件:同一段導(dǎo)體或同一個電阻。
3.歐姆定律的應(yīng)用——伏安法測電阻:
(1)原理:歐姆定律
(2)電路圖()
(3)實驗儀器: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電源、開關(guān)、導(dǎo)線、被測電阻。
(4)要測的物理量:電流、電壓。
(5)實驗步驟:
A根據(jù)電路圖連接電路(先斷開開關(guān));
B檢查電路——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的接法是否正確以及各元件的接線柱是否松動;
C開關(guān)閉合,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觀察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求電阻R=U/I:
D重復(fù)C步再測量2次數(shù)據(jù)求電阻。
(6)注意事項:
A連接電路時開關(guān)應(yīng)閉合;
B滑動變阻器的接線柱應(yīng)該選一上一下,并使滑片滑到阻值最大處;
C電流表的連接要正確;
D電壓表的連接要正確。
4.歐姆定律在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中的規(guī)律:
(1)串聯(lián)電路中電阻的特點:R總=R1+R2
(總電阻比任何一個串聯(lián)的電阻都要大);
并聯(lián)電路中電阻的特點:1/R總=1/R1+1/R2
(總電阻比任何一個并聯(lián)的電阻都要?。?br>
(2)兩個電阻R1與R2串聯(lián)在電路中時:
A.電流的比是1:1;
B.電壓的比是U1:U2=R1:R2(U與R成正比);
C.電功率的比是P1:P2=U1:U2=R1:R2(P與R也成正比);
D.相同時間內(nèi)消耗電能的比是W1:W2=P1:P2=R1:R2(W與R也成正比);
E.相同時間內(nèi)產(chǎn)生的熱量之比是Q1:Q2=R1:R2(根據(jù)Q=I2Rt,Q與R也成正比)。
(3)兩個電阻并聯(lián)在電路中時:
A.電壓的比是U1:U2=1:1;
B.電流的比是I1:I2=1/R1:1/R2=R2:R1(U與R成反比);
C.電功率的比是P1:P2=I1:I2=R2:R1(P與R也成反比);
D.相同時間內(nèi)消耗電能的比是W1:W2=P1:P2=R2:R1(W與R也成反比);
E.相同時間內(nèi)產(chǎn)生的熱量之比是Q1:Q2=R2:R1(根據(jù)Q=I2Rt=U2t/R,Q與R成反比)。
五、電能和電功率:
(一)、電能w:
1.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用電器消耗電能的過程。
2.單位:(1)國際制:焦耳(焦)——J;(2)日常:度,學名千瓦時(kwh)(3)換算:1kwh=3.6×106J。
3.公式:w=Pt=UIt4.測量工具電能表(或電度表),讀法:電能表的計數(shù)器上前后兩次讀數(shù)之差。
(二)、電功率:
1.電功率的物理意義:表示用電器消耗電能(或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義:用電器在1秒鐘內(nèi)消耗的電能。定義式:P=w/t
3.計算公式:P=UI導(dǎo)出公式:P=I2R=U2/R
4.單位:瓦特(W),千瓦(KW)1KW=103W
5.額定電壓U額: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
額定功率P額:在額定電壓的功率.其中白熾燈的銘牌上標有“pz220V60W”表示:額定電壓是220V,額定功率是60W.
六、電熱:
1.電流的熱效應(yīng):電流通過導(dǎo)體產(chǎn)生熱量(電能轉(zhuǎn)化為熱能)。
2.與什么有關(guān):與電流的大小、電阻的大小和通電時間有關(guān)。
3.焦耳定律:
(1)內(nèi)容:通過導(dǎo)體產(chǎn)生的熱量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與導(dǎo)體的電阻成正比,與通電的時間成正比。
(2)表達式:Q=I2Rt
(3)單位:焦耳(焦)——J(其中時間單位是秒s)(4)應(yīng)用:電熱器——電能轉(zhuǎn)化為熱能,如:電爐子、電飯鍋、電熱水器等。
七、生活用電:
(一)、家庭電路的組成:
1.火線(與大地的電壓是220V);零線(與大地的電壓是0V);火線與零線間的電壓是220V;
2.電能表:測量用戶在一段時間內(nèi)消耗多少電能。單位:千瓦時KWh(度)。
3.閘刀開關(guān):維修電路,更換保險絲及時切斷電路中的電流。
4.保險盒(空氣開關(guān)):A.安裝在火線上;
B.當電路中的電流過大及時切斷電路,有保護電路的作用;
C.保險絲是用電阻率較大的、熔點較低的材料制成。
5.用電器:電燈(利用電流的熱效應(yīng))。
6.開關(guān):支路開關(guān)與用電器串聯(lián),控制本支路電燈的通斷。
7.插座:兩孔.插座——左零又火;
三孔插座——上地(帝)、左零又火。
(二)、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
1.發(fā)生短路2.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三)安全用電常識:
1.安全電壓:不高于36V。
2.觸電事故的產(chǎn)生:人體直接或間接與帶電體接觸。
3.低壓觸電有兩種:(1)是站在地上的人直接接觸火線;(2)是站在地上或絕緣體上的人同時接觸火線、零線(一手觸火線,一手觸零線)
4.高壓相互點觸電有兩種:(1)高壓電弧觸電(2)跨步電壓觸電。5.觸電事故的緊急處理:A.有人觸電,先及時切斷電源;B.用干燥的竹竿、木棒將電線挑;C.若發(fā)生火災(zāi)要先切斷電源,不可帶電潑水救火。
6.安全用電原則:(1)不接觸低壓帶電體;(2)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擴展閱讀
初中物理知識點大全(光學部分)
初中物理知識點大全(光學部分)
第二部分:光學部分
一、光的傳播規(guī)律:光直、光反、光折
二、光的直線傳播:
1.條件: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
2.光線:用一根帶箭頭的直線來表示光的傳播路徑(物理研究方法:模型法);
3.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為3×108m/s(3×105km/s)。光在不同介質(zhì)中傳播速度不同。
4.現(xiàn)象: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5.應(yīng)用:激光引直挖掘隧道;“三點一線”射擊瞄準;把隊伍站直等。
三、光的反射:
1.條件:光射到任何物體的表面都會發(fā)生反射。
2.反射的定律: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
3.光在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4.反射的種類:(1)鏡面反射:表面光滑,反射后想同一方向。(2)漫反射:表面粗糙,反射后向各個方向。
5.應(yīng)用:平面鏡成像(1)原理:利用光的反射定律(2)成像特點:正立、等大、等距、虛像、垂直(3)平面鏡的作用:成像、改變光路(4)應(yīng)用:潛望鏡
四、光的折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zhì)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中時,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折射。(如筷子在水中變彎;疑水淺等)。
2.規(guī)律:三線共面、法線居中、空氣中的角大于其它介質(zhì)中的角。
3.光在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五、透鏡(透鏡是光的折射的利用)
1.種類:凸透鏡(中央厚邊緣薄,如遠視鏡片)有實焦點、焦距(2個)、主光軸;凹透鏡(中央薄邊緣厚,如近視鏡片)有虛焦點(2個)。
2.作用: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
3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應(yīng)用
物距
u
像的
正倒
像的
大小
像的
虛實
像距
v
像與物
的位置
像距與物距
的關(guān)系
照相機
u2f
倒立
縮小
實像
fv2f
異側(cè)
uv
投影儀
fu2f
倒立
放大
實像
v2f
異側(cè)
uv
放大鏡
uf
正立
放大
虛像
同側(cè)
4.其他應(yīng)用:顯微鏡、望遠鏡
六、光的色散: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初二物理公式:力學部分、電學部分
初二物理公式:力學部分、電學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
(1)、F浮=F’-F(壓力差)
(2)、F浮=G-F(視重力)
(3)、F浮=G(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G+G動)/n(豎直方向)
11、功:W=FS=Gh(把物體舉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η=W有/W總
16、滑輪組效率:
(1)、η=G/nF(豎直方向)
(2)、η=G/(G+G動)(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純電阻公式)
5、串聯(lián)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1)、W=UIt=Pt=UQ(普適公式)
(2)、W=I2Rt=U2t/R(純電阻公式)
6電功率:
(1)、P=W/t=UI(普適公式)
(2)、P=I2R=U2/R(純電阻公式)
2020中考物理知識點大全:聲學部分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只有規(guī)劃好了教案課件新的工作計劃,才能促進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2020中考物理知識點大全:聲學部分”,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0中考物理知識點大全:聲學部分
第一部分:聲學部分
一、聲音的發(fā)生與傳播:
1.發(fā)生的條件:一切發(fā)生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生也就停止。
2.傳播的條件: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固體、液體、氣體),真空不能傳播。
3.傳播的速度:在15℃的空氣中聲速為V=340m/s(V固V液V氣)
4.聲音的反射——回聲: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才可分開.
二、樂音的三個特征(三要素)(樂音:和諧悅耳的聲音,它是由發(fā)聲體有規(guī)則的振動產(chǎn)生的。)
1.音調(diào):指聲音的高低,由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
2.響度:指聲音的大小,由發(fā)聲體的振幅,距發(fā)聲體的遠近決定。
3.音色:指聲音的特色,不同發(fā)聲體,音色一般不同。
三、噪聲:
1.從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指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的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從環(huán)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起干擾作用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2.等級及危害:等級用分貝(dB)來劃分
3.減弱噪聲的途徑:A在聲源處減弱;B在傳播過程中減弱;C在人耳處減弱。
四、聲音的應(yīng)用:
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如醫(yī)用聽診器、回聲定位(測距)、醫(yī)用“B超”等
2..聲音可以傳遞能量:如用聲波來清洗鐘表、眼鏡;用聲波擊碎人體內(nèi)的結(jié)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