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安全第一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09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練習4》第一課時教案分析。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練習4》第一課時教案分析
練習4
【教學目標】
1.認識中草藥的名稱,學會八個成語及《三字經(jīng)》中的一個片段。能正確、美觀地書寫具有相同部件的字。討論班級公約。學寫毛筆字。
2.能讀懂中成藥的說明書;能正確美觀地書寫漢字;能大方清晰地進行口語表達。
3.在認識中草藥、學習成語的過程中感受語文的魅力;在口語交際中樂于表達,培養(yǎng)交流表達能力和認真傾聽的習慣。
【教學重點】
處處留心學語文、讀讀背背和口語交際。。
【教學難點】
在生活實際中學會使用藥品說明書。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讀準課文中出現(xiàn)的7種中藥的藥名,初步了解中藥的功效;學會讀懂中成藥的說明書;聯(lián)系所學課文《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學會八個成語。正確、流利地朗讀《三字經(jīng)》的片段,并能理解其意思;能美觀地書寫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教學重點】
在生活實際中學習語文知識,認識中草藥,會看說明書了解用法用量等。
【教學難點】
懂得中成藥的說明部分。
【課前預(yù)學】
了解一些中藥的作用、藥性,準備交流。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平常生病了,都會去醫(yī)院看病,吃藥或打針。我們吃的藥分成兩類:中藥、西藥。今天,我們來初步認識中藥。
二、學習認識中草藥。
1.中醫(yī)中所用的中藥多以植物為材,也有以動物、礦物為材料的?!侗静菥V目》中就介紹多種中藥的材料的功效,是我國醫(yī)學、醫(yī)藥上的一個瑰寶。
2.讀一讀課本中的中藥名,讀準音。
3.圖文結(jié)合,認識這7種中藥。并大致了解7種中藥的功效。
4.中成藥的說明書交流匯報,教師適當點撥:保質(zhì)期到2015年12月(過期),到2016年12月(課件出示),則在有效期內(nèi)。
三、指導學習成語
1.理解成語的意思。
2.讀了這些詞,你腦中仿佛出現(xiàn)了什么樣的場面?
3.有感情朗讀八個成語。
4.讀一讀《三字經(jīng)》的片段,交流《三字經(jīng)》這個片段的意思。教師予以幫助。
5.有感情讀一讀,注意抑揚頓挫。指導背誦。
四、學習鋼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羽、弱、朋”。
2.找出共同點。
3.指導:這些字中都有相同的部件,右半邊比左半邊上頭略高一點,下頭略低才顯得勻稱端正。
4.師范寫“羽”。學生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
5.反饋。展示字,師生共同評析
五、作業(yè)
背誦成語、三字經(jīng)。
精選閱讀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第一次抱母親》第一課時教案分析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第一次抱母親》第一課時教案分析
第一次抱母親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通過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親胸懷的無畏、博大,激發(fā)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
3.體會偉大的母愛,激發(fā)學生對母愛的報答。
【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體會偉大的母愛,激發(fā)學生對母愛的報答。
【教學難點】
怎樣使學生體會母愛的偉大和孝子情懷,并能從語言文字中走出來,感悟自己的母愛和表達自己的愛。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5個生字。綠線內(nèi)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脈絡(luò)。
【教學重點】
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脈絡(luò)。
【教學難點】
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第一次抱母親。(指導:“第”是竹字頭的“第”,“抱”上面的橫折鉤短一些。)
齊讀課題。提出想法或者疑問。(為什么要抱母親?第一次抱母親有什么感受?母親有什么感受?什么時候、什么地點抱母親?)
二、初讀課文。
1.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脖子、摔倒、瘦小、翻山越嶺,愧疚、仰面、責怪、突發(fā)奇想
(1)自由選擇朗讀方式,讀詞語。進行多種形式的練讀。
(2)全班交流:(重點理解“翻山越嶺”翻越不少山頭。形容走山路的艱苦。
“責怪”責備;埋怨。
“愧疚”心里慚愧不安。
“突發(fā)奇想”突然產(chǎn)生一種奇特的想法。)
2.檢查課文朗讀情況。指名分小節(jié)朗讀課文,指名評價。
三、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脈絡(luò)
1.重點指導:
(1)為什么要抱母親?(換床單,報母恩)板書:換床單報母恩
出示:
母親病得不輕,轉(zhuǎn)身下床都很吃力。我趕緊說:“媽,你別動,我來抱你?!?/p>
指導朗讀。
“轉(zhuǎn)身下床都很吃力”慢一點,讀出吃力的樣子。
“趕緊”讀得快一些,表達一種急切,我要是不趕緊,母親可能就要吃力地自己下床了。而我是不想讓病中的母親吃力地起床的,所以得趕緊。
(2)第一次抱母親有什么感受?(難過,愧疚)板書:難過愧疚
從哪個句子可以看出來?
出示:
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
“竟然”是什么意思?作者沒想到什么?文中有三處“沒想到”,找出來輕聲讀一讀,體會一下作者的心情。
指導朗讀。
我左手托住母親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彎,使勁一抱,沒想到母親輕輕的,我用力過猛,差點仰面摔倒。(吃驚,對母親不了解,關(guān)心不夠)
護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責怪說:“你使那么大勁干什么?”我說:“我沒想到我媽這么輕?!保y過)
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愧疚)
師引導:母親用瘦弱的身體承受那么重的擔子,這里的重擔指的是什么?請同學們再讀一讀作者說的話,透過字面展開想象,體會一下。
指名匯報。
當你知道承受這么重的擔子的母親竟然只有80多斤,相信你一定也讀懂了作者此時心中的難過和愧疚。讀一讀2、3自然段。(配樂齊讀)
2.根據(jù)板書內(nèi)容,你能給課文分段嗎?快速閱讀課文,并完成本課補充習題第四題。
指名反饋。
一(1)“我”抱起母親換床單,沒想到母親竟然這么輕。
二(2-3)“我”告訴護士,“我”記憶中的母親總是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總以為母親力大無窮,卻不知道母親以80多斤的身體承受那么重的擔子。
三(4-5)“我”突發(fā)奇想,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抱著母親入睡,卻發(fā)現(xiàn)母親的眼里流出了淚水。
3.指導寫字。
生字:脖摔翻瘦(找找兩組字的特點,再自由識記生字。)
交流要點。(“脖”的右上部為小十字,“翻”的左下部為田字,“瘦”注意中間兩筆橫之間要斷開。)
3.范寫:瘦
四、作業(yè)
1.記錄一天中媽媽為自己做的事以及自己為媽媽做的事。
2.擁抱媽媽,并對媽媽說:“我愛你”,然后把媽媽的反應(yīng)以及自己的感受記下來。
3.朗讀課文,識記詞語。
【板書設(shè)計】
第一次抱母親
換床單報母恩
難過愧疚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第一課時教案分析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第一課時教案分析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嫻熟”、“疲憊”、“身先士卒”、“聲色俱厲”等詞語。結(jié)合語言文字,理解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3.體會、感受“白衣戰(zhàn)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
找出課文中的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教學難點】
認真、仔細地朗讀課文,體會、感受“白衣戰(zhàn)士”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快速閱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能結(jié)合上下文和利用工具書,學習生字新詞。默讀課文,感知交流,提出疑問,為第二課時的學習做好鋪墊。
【教學重點】
結(jié)合上下文和利用工具書,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
默讀課文,能給課文分段。
【課前預(yù)學】
1.自學生字詞。2.讀熟課文。3.初步理解并概括文章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人物)(在什么情況下)(做了什么事情)。
2.默讀課文,找出文中能表現(xiàn)出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語句,并在文中做記號。
3.我覺得她是一個的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一組描寫醫(yī)護人員的詞語,學生朗讀。介紹:2003年春節(jié)前后,一種極具傳染性的疾病——非典型性肺炎在廣州流行。正是有了醫(yī)護人員,才挽救了一位位患者的生命。今天我們也要來認識一位優(yōu)秀的醫(yī)護人員,這就是——板書課題《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1.檢查難讀的詞語的掌握情況。
2.解決難讀的句子。
(1)“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葉欣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zhuǎn)著,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運轉(zhuǎn)”紅色)
指名讀讀這句話。
指導:“轉(zhuǎn)”是一個多音字,用它的另外一個讀音來組個詞。
找出其他的多音字,教學“強”、“率”(注意“強”有三個讀音。)
掃清了這些“攔路虎”,現(xiàn)在請全班同學一起把這句話齊讀一遍。
(2)“葉欣默默地作出一個真情無悔的選擇——盡量包攬對危重病人的搶救、護理工作,有時甚至聲色俱厲地把同事關(guān)在門外,讓你毫無商量的余地?!?/p>
指名朗讀這句話。
用換近義詞的方法理解“真情無悔”。
同類字學習:和“悔”字相似的字。
指導理解破折號的作用。
朗讀句子。葉欣在面對危險和死亡的時候總是身先士卒,舍己為人,假如你是葉欣的同事,你看到這種情況會對她說些什么?
3.自讀課文,把讓自己感動的句子畫下來,并想想為什么。討論后進行匯報。
4.同學們讀了課文你覺得葉欣是個怎樣的人?教師板書:崇高精神
5.課文是通過哪幾個具體事例來表現(xiàn)葉欣的高尚品質(zhì)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到課文中找一找。
6.指名回答,教師板書:搶救病人、關(guān)心同事、身患“非典”
7.師生共同理清文章的脈絡(luò)
全文分為三大部分:葉欣的去世——葉欣救治病人、離開人世——告別葉欣的動人場面。指導并明確各部分所在的段落。
課文通過具體描寫了這三個事例來突出葉欣的高尚品質(zhì)的。課文中是怎么具體寫的呢?我們下一節(jié)課研究。
三、檢測評學
找出課文中的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四、作業(yè)設(shè)計
1、描紅、臨寫課后生字;
2、繼續(xù)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收集有關(guān)葉欣的事跡資料,補充閱讀。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練習4》第二課時教案分析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練習4》第二課時教案分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口語交際:討論班級公約。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
能落落大方地才與討論,提出自己對班級公約的看法和建議。
【教學難點】
班級工作制定的可行性。
【課前預(yù)學】
調(diào)查了解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搜集身邊守規(guī)則和不守規(guī)則的事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我們生活在社會的大家庭里,應(yīng)處處遵守規(guī)則。班級是我們溫暖的家,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多快樂,我們多是集體中的一員,集體的目標靠我們共同來完成,集體的榮譽靠我們大家來維護。我們一起來制定一個班級公約吧。
二、學習口語交際——制定班級公約。
1.說一說學校的制度中,哪些是我們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在日常生活中,你還知道我們應(yīng)該遵守哪些規(guī)則?
2.日常生活中,總是有那么一些人不愿意遵守規(guī)則,給別人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不便。你曾經(jīng)看見過哪些不文明的現(xiàn)象?你有什么體會?
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不守規(guī)則的事例。
3.在我們?nèi)粘5膶W習、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的規(guī)則有哪些?
學生先小組討論,然后集體交流。
4.你還知道哪些規(guī)則?結(jié)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公民道德綱要》進行討論。
5.制訂班級公約
(1)分組討論:分析班級現(xiàn)狀,找出不足之處。
(2)針對問題,小組制訂相關(guān)規(guī)則--《班級公約》。
(3)全班討論《班級公約》,民主表決。相機點撥,啟發(fā)學生從不同角度來思考、補充。
(4)小結(jié):這份規(guī)則是大家一起制訂的,所以必須大家共同來遵守。
總結(jié),學生記錄。
三、作業(yè)設(shè)計
請同學們課后試著為班級整理一份班級公約。把班級公約用筆抄寫紙上,貼在墻上。
【板書設(shè)計】練習4
班級公約
【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下冊《陳嘉庚辦學》第一課時教案
四年級語文下冊《陳嘉庚辦學》第一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1、從陳嘉庚的語言、行為中,體會陳嘉庚的愛國精神,從而產(chǎn)生愛國熱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會認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教學重點:
通過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體會陳嘉庚的愛國情感。
教學難點:通過人物的語言、行為、想法,體會情感。
教學準備:
演示文稿(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讀題質(zhì)疑
讀課題,你想了解什么?
(為什么要辦學、怎么辦的?陳嘉庚是個什么樣的人?)
二、出示預(yù)習提綱
1、學習生字2、練習近義詞、反義詞3、詞義解釋4、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三、依據(jù)自學提綱,識記生字
1、讀課文,全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2、課件:
陳嘉庚是我國杰出的愛國華僑領(lǐng)袖和著名實業(yè)家。
(1)讀句子,畫出重點詞語。
(2)根據(jù)重點詞語,你能提出什么樣的問題?(為什么說是“愛國”?)
四、展示匯報,交流成果
1、默讀課文,用筆劃出陳嘉庚的語言、動作,把讀的感受批注在書的空白處。
2、指導朗讀:出示課件:
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所有積蓄,對妻子說:“……。”
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積蓄,對妻子說:“……?!?br> (1)對比讀讀,你讀懂了什么?
(2)我們一起來看看陳嘉庚在南洋的生活,出示資料。
陳嘉庚能夠把自己的血汗錢,拿來為家鄉(xiāng)人民辦學,你認為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3、陳嘉庚在聽到孩子們的讀書聲時,他回到家中又會怎樣對妻子說?
4、填空:
課件:
陳嘉庚在海外拼命打工,是為了()。
四、鞏固練習,檢測反饋
1、默寫生字:袖、涉、隆、鎮(zhèn)、猶、豫、賺、范、欺、侮
2、聽寫詞語:領(lǐng)袖、興辦、猶豫、賺錢、欺侮、經(jīng)營、源源不斷、遠涉重洋、
3、如果你是集美小學的一名小學生,你會對陳嘉庚說些什么?
四年級語文下冊《衛(wèi)星比武》第一課時教案
四年級語文下冊《衛(wèi)星比武》第一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拐、循”等8個生字,會寫“培、訓”等10個生字,掌握“培訓、夏令營、偵察、某地、資源、礦藏、自豪”等詞語。
2、理解內(nèi)容,知道課文介紹了哪幾種人造地球衛(wèi)星,它們各有什么特點和功能。
3、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衛(wèi)星比武的情景。
4、教育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五種衛(wèi)星的特點和功能。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隨著科技不斷地發(fā)展和進步,我們的生活中出現(xiàn)了許多新事物,你知道哪些?
2、關(guān)于“衛(wèi)星你了解哪些?”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它。(板書課題)
(1)教師出示衛(wèi)星圖片。你喜歡他們嗎?能不能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2)教師出示衛(wèi)星課件,學生觀察衛(wèi)星。
(3)板書課題。衛(wèi)星比武
(4)學生齊讀課題,質(zhì)疑課題。
二、依據(jù)自學提綱,識記生字,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1、輕聲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漏子。
2、提出自學要求。
(1)輕聲讀課文,標出本課生字,標出自然段序號。
(2)借助拼音讀生字,查字典,理解生字生詞。
(3)課文主要是些什么事情?
(4)你讀懂了什么?再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檢查交流學習情況
(1)指名分段朗讀
(2)師生共同評價學生朗讀情況、
(3)幻燈出示本課生字、
(4)指名認讀生字、
(5)出示文中詞語、
(6)學生認讀生字
“某”字上面是“甘”字。
“豪”與“毫”、“培”與“陪”、“訓”與“訊”要區(qū)別開。
(7)學生輕聲自由朗讀課文,找出你最感興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加上自己的感受、
(8)課文向大家介紹了什么?
這篇課文向大家介紹了偵察衛(wèi)星、氣象衛(wèi)星、導航衛(wèi)星、通信衛(wèi)星、資源衛(wèi)星等各式各樣衛(wèi)星的特點與作用,告訴我們在今科學技術(shù)革命的浪潮里,各種衛(wèi)星各顯神通,為人類做出了人類巨大的貢獻、
四、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luò)
通過讀文你知道了哪幾種人造衛(wèi)星?那種衛(wèi)星你最喜歡、為什么?
(偵察衛(wèi)星、氣象衛(wèi)星、導航衛(wèi)星、通信衛(wèi)星、資源衛(wèi)星五種人造衛(wèi)星)把你最喜歡的衛(wèi)星讀給大家聽一聽、說說你為什么喜歡?
1、以小組為單位,小組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
2、各小組在小組內(nèi)先互相交流,進行改進。并推薦代表準備發(fā)言。
3、各小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給課文分段。
五、小結(jié)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回去后通過各種渠道,了解衛(wèi)星的構(gòu)造、作用。
六、布置作業(yè)。
書寫生字詞,朗讀課文。
四年級語文下冊《生命生命》第一課時教案
四年級語文下冊《生命生命》第一課時教案
單元分析:
《生命生命》這一課出自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本組教材就是圍繞“生命”這一專題展開的?!渡愤@篇課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教育我們要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是一篇抒寫感悟人生的好文章。編排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感受生命的美好,激發(fā)對生命的思考,從而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命;二是學習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發(fā)現(xiàn)并總結(jié)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培養(yǎng)理解語言的能力,并引導學生不斷積語言,增強語感。從而體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年段分析:
課標中中年級學段指出1、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guān)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習本文應(yīng)抓住學生這一能力,讓學生運用已有的閱讀能力,理清課文順序借助小標題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讀準生字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生學會運用近義詞比較、聯(lián)系上下文等多種方法理解詞語。
3、培養(yǎng)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的能力。
4、學生在理解詞語的基礎(chǔ)上品味詞語表達的情感,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的能力。
教學難點:學生在理解詞語的基礎(chǔ)上品味詞語表達的情感,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丑陋的毛蟲,可能蛻變成五彩斑斕的彩蝶,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跡,這是臺灣著名作家杏林子對于生命的感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她寫的文章生命生命。板書:17、生命生命
師:讓我們一同帶著對生命的這種敬畏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師:課前老師要求同學們對課文進行了預(yù)習,下面老師來檢查一下同學們的預(yù)習情況。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生:讀
師:紅色的是我們本課的生字,我們找同學先讀生字再讀詞語,如果他讀得正確,我們跟讀兩遍,好嗎?
生:讀
師:同學們請看這兩個字。PPT出示:擾、攏
師:他們有什么區(qū)別嗎?
生:答
師:請你給他組個詞語。
生:騷擾打擾拉攏靠攏
二、理解詞語
師:生字大家掌握的不錯,我們再來看看這些詞語,還有哪些你不明白?
(同學回答不明白的詞語時,可以請其他同學幫忙回答。如果沒有同學回答,就重點指出震驚、震撼、糟蹋)
師:震撼什么意思?
生答:震驚的意思。
師:震驚什么意思?
生答:震撼的意思
師:那他們意思一樣,互換行不行?
生:不行
出示PPT對比震驚震撼。
師:兩個詞語都有相同的字,震表示震動的意思,那么看看驚是什么意思?生回答
師:也就是說這件事情令我震動,又驚訝,有時候也會被別人震動驚訝是不是?
師:震撼呢?振還是震動的意思,那撼什么意思?
生:撼動、搖撼……
師:震撼作者的哪里?你看這個字,左邊是一個提手旁,右邊是感,感的下面是?生回答
師:撼動的是作者的內(nèi)心,這下你能區(qū)分這兩個詞語了嗎?
生:嗯,明白了
師:回到文中糟蹋你如何理解它?
生答:浪費
師:可以用文中的話解釋,我們讀一讀這句話,表達作者幾種思想前者是?后者是?這兩種意思是完全?
生答:相反的
師:所以我們還可以用反義詞的方式解釋它誰能試著說說?
生答:也可以不好好使用它
師:就是不珍惜的意思,是不是啊?同學們,我們還可以用反義詞的方式解釋,這樣理解詞語還難不難?
三、梳理文章脈絡(luò)概括主要內(nèi)容
師:看來詞語大家都理解了,下面這個任務(wù)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同學們還有信心完成嗎?(出示PPT概括小標題。請同學讀小標題的要求)
師:給你一些提示,我們可以先看看每個自然段講的是哪個事物?然后看看這個是我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同桌之間可以互相相商量。
生匯報小標題
師:同學們飛蛾求生瓜苗生長,靜聽心跳三件小事,一次次引發(fā)作者,對于生命的思考,他把對于生命的感悟都寫在了哪里呢?生回答最后一自然段,請同學們齊讀最后一段
師:同學們,讀完后你知道了作者關(guān)于生命的感悟是什么嗎?
生:用有限的生命創(chuàng)造無限的價值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讀思考,以及最后的匯報,我們概括了三件小事,誰能試著借助小標題來概括一下課文主要內(nèi)容?(PPT出示以填空的形式)
學生借助小標題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3名左右回答。
四、研讀文本,學法指導
師:作者用了三個簡單的事例,卻帶給了我們這樣的人生啟迪。下面就讓我走進課文之中。請同學們翻開課本齊聲朗讀第一自然段。
師:讀完這段話,你知道了什么?
生:作者總在思考一個問題
師:那你能讀出作者的疑慮和思考嗎?指名讀
師:作者開篇就說我常常想,常常想什么意思?
生:經(jīng)常想
師:追問也就是看到什么都在思考。比如呢……比如呢……比如呢……
師:生命究竟是什么,你們知道嗎?
生:……
師: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深奧的話題,老師也無法用簡單的語言告訴大家。下面我們一同走近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一只小小的飛蛾是怎樣引發(fā)作者對于生命的思考的呢?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文章中的哪些語句觸動了你?
師:好了,誰來說說?
生匯報:但他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師:你來說說觸動你的是哪個地方?
生:掙扎著
師:誰能說說掙扎是什么意思?
生:掙脫
師:那請同學們想象一下,這種掙扎和你在操場被其他同學抱住想掙脫出來是一樣的嗎?
生:不一樣,小飛蛾掙扎是為了求生。
師:求生也就是說他的生命受到了威脅,你是從哪體會到的?
生: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他就不能動彈了。
師: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他就不能動彈了,小飛蛾的生命是脆弱的,但它有放棄自己的生命嗎?
生:答
師:那它是怎樣做的?
生:反抗掙扎極力鼓動雙翅
師:小飛蛾是怎樣掙扎的呢?
生:極力鼓動翅膀。
師:你來讀讀這句(2名)
生:讀
師:小飛蛾在我手中極力鼓動翅膀那怎樣做叫極力鼓動呢?
生:使勁的扇動
師:那作者為什么不用扇動呢?同學們想象一下小飛蛾就在你手里空間那樣狹小它是怎樣的動呢?
生:拼命的動,想要出去
師:也就是想要沖出去,所以這里用鼓動更合適。同學們真會讀書。
師:正是小飛蛾那種強烈的求生欲望,讓我感覺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師:讓我們帶著小飛蛾對生命的珍惜對生命的的渴望再來讀一讀這一部分。
生:讀
師:是啊,小飛蛾這種求生欲是那樣強烈那樣鮮明,以至于讓我——震驚,所以我——
師:同學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一只小小的飛蛾給了作者這樣深刻的感悟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杏林子。(介紹生平可配樂)
師:了解了杏林子的身世,老師還想問一問為什么一只小小的飛蛾能給了作者這樣深刻的感悟呢?
生:由物及人
師:杏林子正是從小小的飛蛾聯(lián)想到了自己,小小的飛蛾尚且如此珍愛生命何況是人呢?她不光從小飛蛾身上受到了生命的啟迪,還從小瓜苗,靜聽心跳這樣的小事中獲得了啟示,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走進杏林子感受她內(nèi)心強烈的呼喚——指著題目齊讀生命生命。
四年級下冊《扁鵲治病》第一課時教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從而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下冊《扁鵲治病》第一課時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下冊《扁鵲治病》第一課時教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語,理解“拜見、理睬、毫不在意、邀功請賞”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課文的脈絡(luò)。
二、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我知道同學們讀過不少課外書籍,特別是寓言故事,對吧。那你讀過哪些寓言故事,明白了些什么道理。
2、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讀另一個寓言故事,(展示課題)20扁鵲治病。看看能從這個寓言故事中懂得什么道理?
3、了解扁鵲并質(zhì)疑課題。
(1)扁鵲治病,扁鵲是誰呀?(師生共同簡介)
(2)根據(jù)“治病”質(zhì)疑:扁鵲給誰治???怎么治病的?治好了嗎?……
3、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同走進這個寓言故事吧!
(二)、讀文學字詞
1、自讀課文,要求:標出生字生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出示字詞,誰來把這些生字讀音需要注意的地方給大家提個醒?(如:睬的聲母是c,不是sh。)那在寫或記的時候又該注意些什么呢?如:(毫---豪雀---鵲……)
3、采取各種形式的讀生字詞。并出示文中的詞語開火車讀。
4、分組讀課文,師生集體正音。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luò)。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想好以后與同桌互相說一說。
2、指名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3、把每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連起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按什么順序?qū)懙模?/p>
(四)、作業(yè)
1、抄寫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年級語文下冊《祁黃羊》第一課時學案
四年級語文下冊《祁黃羊》第一課時學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fù)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
3、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領(lǐng)會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段,反復(fù)誦讀,認真體會,加深對祁黃羊以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精神的理解。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理解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悼公所說話的意思。
教學媒體:投影
教學時間:三課時
板書設(shè)計:9祁黃羊
因病辭職
外舉解狐不避仇
內(nèi)舉祁午不避親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結(jié)合課文理解詞義。
2、能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點:
讀好句子,讀通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提題導入。
1、板書課題,認讀生字“祁”,指導書寫“祁”。齊讀課題。
2、學生圍繞課題質(zhì)疑: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敘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3、檢查預(yù)習情況:說說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在哪個國家?
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隨機出示下列名稱:春秋晉國悼公祁午解狐
指導讀好上述名稱。
二、自讀課文,要求(投影出示):
1、讀準生字字音,認清字形。
2、朗讀課文,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
3、思考: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敘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三、檢查。
1、投影出示下列詞語,注意讀準帶點字的讀音。
前鼻音:晉悼公人選舉薦慎重
后鼻音:興亡
翹舌音:合適召慎重
其它:中軍尉興亡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親祁黃羊祁午
多音字:解狐
2、指導讀通下列句子。
(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沒想到解狐大病在身,臥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讓祁黃羊再舉薦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個有軍事才能,可以擔此重任,我壓根兒就沒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親人。
(3)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親,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難得呀!
3、內(nèi)桌分自然段互讀課文后,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結(jié)合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預(yù)習時布置學生查字典):
征伐鄭重舉薦使者
4、快速朗讀課文,說說課文敘述了祁黃羊的什么故事。
板書:舉薦人才
四、指導書寫生字。
1、給生字按結(jié)構(gòu)分類。
左右結(jié)構(gòu):祁尉慎
上下結(jié)構(gòu):晉薦召
半包圍結(jié)構(gòu):選適避
獨體字:亡
2、說這些字哪幾個字比較容易寫,哪幾個字的什么地方要提醒注意。
祁:左邊是“礻”,而不是“衤”;右邊是“阝”,而不是“卩”。
選、適、避:“辶”的最后一筆要舒展,能托住里面的部分。
慎:右邊的“真”里面是三橫,不能少橫。
3、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邊描邊說出筆畫名稱,記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作業(yè):完成習字冊上的部分習字任務(wù)(字、詞部分)。
四年級語文下冊《種一片太陽花》第一課時教案分析
四年級語文下冊《種一片太陽花》第一課時教案分析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理解詞語的意思。學習作者細致觀察,抓住事物(太陽花)的特點描述;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理解關(guān)鍵語句,反復(fù)誦讀鑒賞、品評、積累語言;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加深體驗;在自讀自悟中感受感受太陽花堅忍不拔的精神和樂觀飽滿的熱情,以及令人欽佩的生命力。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作者對太陽花的喜愛之情和所寄托的意愿,聯(lián)想到具有太陽花品格的人。
教學重難點
理解太陽花個體生命的特點——生命如此短促,卻又如此頑強。通過閱讀理解,聯(lián)想到具有太陽花品格的人。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談話導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花嗎?平時,你最喜歡那種花?為什么?
(注意讓學生說出花的主要特點)
2、過渡:剛剛我們講了很多花,他們都各有各的美麗之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一種太陽花(板書:太陽花),看到這個花名,你想到了什么?
過渡:的確,太陽花是因為特別喜歡陽光而得名。現(xiàn)在,讓我們來看一看作家李天芳筆下的太陽花有什么獨特的魅力?
板書課題:種一片太陽花(齊讀課題)。
3、如果你是這篇文章的作者,你打算安排哪些內(nèi)容讓讀者全面地了解太陽花呢?
(學生可能會說出:為什么種太陽花?太陽花的樣子?種太陽花有什么好處?……教師可板書在黑板上。)
過渡:同學們設(shè)計了這么多的內(nèi)容,現(xiàn)在讓我打開書,看看作者和我們的想法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由于本課生字比較多,所以這一環(huán)節(jié)不要安排過多的要求。)
2、出示詞語:
焦躁斑斕多姿花圃服侍
乍開繽紛五彩偃旗息鼓美人蕉
慵懶無力熾熱花蕾貪婪
充沛興旺發(fā)達繁榮昌盛
(1)自己讀、開火車讀、同位互讀。
(2)將自己在預(yù)習中對詞語意思的了解與同學交流一下。
(注意總結(jié)一些好的理解詞語的方法)
3、指名讀課文,讓學生說一說課文內(nèi)容與剛才猜測的有哪些是一樣的,又有哪些不同?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調(diào)節(jié)板書的內(nèi)容:
為什么種太陽花
太陽花盛開的樣子
單獨一朵太陽花的特點
來年還種太陽花
4、默讀課文,根據(jù)板書的線索,把課文劃分四部分。
三、以讀悟情,挖掘太陽花的美
過渡:在自然界里有很多美麗的花兒,可為什么我們選擇種太陽花呢?
1、快速度瀏覽第一部分(1——3自然段),找找其中的原因。
指名說原因。
其一:大家對色彩和花草的渴望。
其二:太陽花比較好“服侍”。
2、過渡:可是,太陽花像人們所期盼的那樣很快開花了嗎?
關(guān)鍵是在學生的回答中,理解“莫衷一是”一詞的意思。
3、過渡:太陽花終于開了,你能用一個來形容一下太陽花嗎?(板書:美)看到這么美的太陽花,人們的心情如何?
4、請同學們帶著高興的心情大聲朗讀5——8自然段,拿出筆,從文中找出寫太陽花美的句子,看看它有哪些獨特的美。
指名學生讀畫出的句子,教師相機進行總結(jié)并板書:
(1)色彩美:主要是5——7自然段。
(2)經(jīng)久不衰(頑強的美):第八自然段。
過渡:太陽花頑強,且能經(jīng)久不衰,可是你們知道一朵太陽花的壽命是多長時間?(只有一天)
5、仔細默讀9、10自然段,看看它為什么能做到經(jīng)久不衰、燦爛多姿呢?
過渡:是啊,正是因為太陽花善于抓住機會,喜愛陽光,又能主動讓位,所以,它能經(jīng)久不衰,它總是燦爛多姿、生機勃勃!那你面對這樣的太陽花,有何感想呢?它的生命那么短促,卻能做到燦爛多姿,這給你什么啟示呢?大家來齊讀第十自然段,看看能不能從中學到點什么?
6、齊讀第十自然段。
(1)小組討論后,指名說。(學生可根據(jù)板書,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生活談?wù)勛约旱母惺?。如果學生能聯(lián)想到雷鋒,可引用一句他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wù)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wù)中去。”,并由此揭示課文“借花喻人”的寫作手法。)
(2)小結(jié):剛才同學講了很多的啟示,是的,太陽花就像那些頑強拼搏的人;像那些珍惜時間的人;像那些為革命而犧牲的烈士……雖然生命是短暫的,但它能經(jīng)久不衰,流芳百世。所以,老師希望每個同學都能向太陽花學習,人在整個歷史生命長河中是很渺小的,人的一生也是很短暫的,只有好好利用它,我們才能完成生命賦予我們的使命。
7、過渡:太陽花很美,所以作者很喜歡太陽花,以致她有了一個什么愿望???(來年春暖時分,還要種一片太陽花。)對!正是因為太陽花有它獨特的美,作者愛上了太陽花,你們喜歡嗎?
8、請同學們試著把自己的喜愛之情融進這篇課文中,選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四、作業(yè)
課下摘抄自己喜歡的段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畫一幅《太陽花》。
四年級語文下冊《舞動的北京》第一課時教案
一個優(yōu)質(zhì)課堂,就是老師在講學生在答,講的知識都能被學生吸收。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diào)整,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下冊《舞動的北京》第一課時教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四年級語文下冊《舞動的北京》第一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1.從“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中體會燦爛的中華文明,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2.熟讀課文,了解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的圖案及其象征意義。
3.會認8個生字,會寫10個字,掌握本課中由會寫生字組成的詞語。
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了解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是什么樣的,以及它的象征意義。
難點:從“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中感受燦爛的中華文明。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及多媒體課件、奧運會會徽圖案及有關(guān)奧運會的資料生字詞卡片。
第一課時
一、簡介奧運,導入新課
1.出示奧運會五環(huán)圖。你們見過這個圖案嗎?在什么地方見過?
2.簡介奧運會,議一議奧運會旗幟上五環(huán)圖案的象征意義。
3.展示以往的奧運會會徽。(結(jié)合語文百花園四中“我的采集本”的內(nèi)容。)
4.今天,我們來學習《舞動的北京》,你一定能從課文中了解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及其象征意義,并為燦爛的中華文明感到驕傲和自豪。
5.板書課題。有激情地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出示預(yù)習提綱識記生字,學習新詞
1.默讀課文,把生字圈出來,自由識記。
2.同桌合作,互正字音,交流識記字形的方法。
3.找出課文中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讀一讀,結(jié)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想想詞語的意思,不太理解的詞做個記號。
四、展示匯報,交流成果
①借助字詞卡,多種形式認讀。
②把難讀難記的字找出來,交流識記辦法,比比誰的辦法妙。
③把生字帶入課文再讀一讀,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④書寫“攢、徽、訊、韻”等字。
四年級語文上冊《長城》第一課時教案
四年級語文上冊《長城》第一課時教案
教材簡析
《長城》是第五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本組課文教材以“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為專題,引領(lǐng)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長城作為引領(lǐng)學生開始中國世界遺產(chǎn)之旅的第一扇窗口,無疑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長城》是一篇知識性的寫景文章。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長”,這是遠看長城;第二自然段,具體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高大堅固”,這是近看長城;第三自然段,由長城展開聯(lián)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第四自然段,總結(jié)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贊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跡”。全文不僅表現(xiàn)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氣勢雄偉,還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抒發(fā)了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學情分析
由于學生年齡閱歷造成的理解力、知識面的深度與廣度,及文本本身與現(xiàn)實在時空上距離,要讓學生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比較難。因此,觀察、聯(lián)想、贊美是教學的主線。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呼應(yīng)、肩膀、智慧、凝結(jié)、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chǎn)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5.結(jié)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重點
圖文結(jié)合,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感悟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
教學難點
理解長城的特點與古人修筑長城所包含的智慧之間的關(guān)系。
教法學法
本課主要采用“朗讀體會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法”等教法。在學法上采用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議議等活動,激發(fā)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學習,運用“讀、品、誦”的方法學習課文。
課前準備
1.收集與長城有關(guān)的資料、圖片;預(yù)習課文,初步感知
2.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開門見山,激情導入
1.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報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識出地球上兩項特大工程,一項是中國的長城,一項是荷蘭的圍海大堤。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征——長城。(板書課題)
2.交流資料:談?wù)勛约簩﹂L城的認識。
3.補充資料:簡介長城
二、檢查預(yù)習,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細細地體會,長城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2.檢查詞語預(yù)習情況。
屏幕出示詞語:
嘉峪關(guān)智慧凝結(jié)血汗
瞭望口屯兵垛子堡壘
崇山峻嶺蜿蜒盤旋高大堅固氣魄雄偉
(指名單個學生讀,齊讀。)
3.指導寫字。
4.概括主要內(nèi)容,劃分段落
(1)主要內(nèi)容:描寫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
(2)理清脈絡(luò)
第一段(1):遠看長城,概括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長”。
第二段(2):近看長城,具體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高大堅固”。
第三段(3):由長城展開聯(lián)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
第四段(4):總結(jié)全文,贊美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的奇跡”。
4.說一說,長城,它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預(yù)設(shè)生:美、長、高大堅固、壯觀、雄偉、氣勢磅礴等等。
總評:同樣的長城,我們卻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她感受她!
三、反復(fù)練讀課文
四、作業(yè)布置
1.朗讀課文。
2.抄寫字詞。
四年級上冊《母雞》第一課時教案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上冊《母雞》第一課時教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四年級上冊《母雞》第一課時教案
16母雞
【教學簡析】
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贊頌之情。課文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前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半部分寫了母雞的無病呻吟、欺軟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現(xiàn)了一只淺薄、媚俗的母雞;后半部分則描寫了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作者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zhuǎn)變?yōu)樽鹁础?/p>
本文的語言風格比較口語化,直白自然,散發(fā)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讀起來令人感到親切舒服。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感受母雞作為一個母親的形象,體會母愛的偉大。
3.比較《母雞》和《貓》在寫法上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體會母愛的偉大,并通過比較老舍兩篇文章的特點,感悟作者的語言風格,加強語言實踐。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相關(guān)資料。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1.交流課前收集的關(guān)于母雞的見聞或資料。
2.導入新課:
貓是一種很平常的小動物,可是在熱愛社會的老舍先生看來,卻如同一個既可愛又淘氣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雞》。
二、檢查預(yù)習,初步感知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給自然段標序,勾畫出生字并讀一讀。
把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多讀幾遍,再讀給全班聽一聽。
3.概述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贊頌之情。)
4.課文寫出作者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再次讀文,找出反映這兩種觀點的句子。
──我一向討厭母雞。
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把這兩句話讀一讀,體會“一向”、“不敢”。
三、自主探究,自主感悟
1.弄清課前“連接語”中提出的兩個問題:
(1)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一致怎樣的母雞?
(2)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課文在寫法上個有哪些特點?
2.自主閱讀,邊讀邊批注。
3.交流感悟,合作探究
四、匯報交流,品評體會
1.體會交流第一問題:
(1)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一致怎樣的母雞?
(前半部分寫了母雞的無病呻吟、欺軟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現(xiàn)了一只淺薄、媚俗的母雞;后半部分則描寫了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
(1)老舍先生對待母雞的情感,前后是怎樣變化的?
(課文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前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zhuǎn)變?yōu)樽鹁?。?/p>
(3)討論:是什么讓作者“一向討厭母雞”?又是什么讓作者“不敢討厭母雞”?
(4)重點語句解析:
①到下蛋的時候,它差不多是發(fā)了狂,恨不能讓全世界都知道它這點兒成績;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
(這是作者夸張的寫法,諷刺了母雞的炫耀。聾子本來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討厭母雞的情緒。)
②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因為它有了一群雞雛。它偉大,因為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這三句話都是在寫母親,對母親的贊頌之情在逐句加深。作者為母雞身上所表現(xiàn)出的母愛所震撼,認識到天地間所有的母親都是英雄。這是對普天下所有母親的贊頌。)
③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作者用“不敢”來表明自己對母雞情感的變化。他此時已不是簡單的喜歡,而是對母愛的一種純潔、神圣的尊敬,是情感的升)
2.體會交流第二問題:
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課文在寫法上個有哪些特點?
(1)兩篇文章的結(jié)構(gòu)都非常清晰?!敦垺穼懥素埖男愿窆殴趾吞詺饪蓯?,由兩部分構(gòu)成,并以“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為過渡句,將兩部分內(nèi)容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母雞》可以明顯分為母雞孵雞雛以前和孵出雞雛以后兩部分,以過渡段使文章渾然一體。
(2)在敘述動物的特點時,作者善于用總分段式。如寫貓,先寫“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再具體寫它的表現(xiàn)。寫母雞時,先寫“我一向討厭母雞”,再寫它令人生厭的三個方面。
(3)在表現(xiàn)小動物的特點時,作者用事實說話,通過對點滴小事生動具體的描寫,使筆下的動物呼之欲出。
(4)在情感的表達上,《貓》通篇都在寫貓的可愛,無論是貓的古怪,還是貓的淘氣,從始至終都是一種喜愛之情;而《母雞》則寫了由“討厭”到“不敢討厭”的情感變化,用前后的強烈對比,加深了對母愛的贊頌。
(5)在語言的運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貫的無雕飾的生活化的語言風格。在《母雞》中,運用的幾乎都是群眾口語,有著濃郁的“京味”,如,“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沒完沒了,并且沒有什么理由,討厭!”“使人心中立刻結(jié)起個小疙瘩來”,“咬下一撮兒毛來”,“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讀這些文字時,使人感覺不是在讀,而是在聽街坊鄰居說,是那樣的生動鮮明而又通俗易懂。
師:同樣是寫小動物,用的方法不同,給人的感受就不同,所以同學們在自己的寫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達方法。
五、總結(jié)全文
1.中心:
《母雞》這篇課文通過描寫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說明母雞就是一個無私無畏、日夜操勞的偉大母親,表達作者了對母愛的贊頌之情。
2.“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可改為“我不再討厭母雞了”嗎?為什么?
3.積累詞句:
感興趣的詞語勾一勾,句子寫一寫,讀一讀。
六、作業(yè)布置
1.朗讀課文。
2.摘抄自己喜歡的語句。
板書設(shè)計
母雞討厭:無病呻吟欺軟怕硬炫耀成績
尊敬:負責慈愛勇敢辛苦
四年級語文下冊《四時田園雜興》教案(第一課時)
四年級語文下冊《四時田園雜興》教案(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自主識字,并會正確書寫。
2、隨機滲透學習古詩的方法,會借助注釋理解古詩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主要意思。通過看插圖、想象畫面等方式幫助學生體驗意境,感受田園生活帶來的情趣,體會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句,并能背誦古詩。
4、仿寫詩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5、激發(fā)學生積累更多田園詩的興趣。
【學習內(nèi)容分析】
詩篇把農(nóng)民的勤勞,淳樸的美德通過兒童天真活潑的舉動不經(jīng)意地展現(xiàn),更顯童趣盎然。
【學習者分析】
1、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
本課是六年級的語文課,由于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好奇,容易接受新鮮事物,課前讓學生搜集范成大的資料和圖片,初步感知古詩內(nèi)容,對范成大有初步的認識。但由于小學生自制能力差,好動,缺乏耐心,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不夠強,學習靠興趣,因此,教學時,巧妙利用多媒體渲染氣氛,激發(fā)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2、學習本課之前應(yīng)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六年級學生自己已經(jīng)能讀通、讀懂課文,有一定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作文能力、分析感悟能力,因此教學中,讓學生用讀讀、劃劃、說說、議議的方法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主動讀議探究,從而體會農(nóng)村農(nóng)忙時農(nóng)民的辛苦、勞累,激發(fā)學生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借助注釋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2、理解詩句,引導學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園生活帶來的情趣。
【教學設(shè)計思路】
這節(jié)課我嘗試采用放手自學---共議交流的方法引導學生感悟課文內(nèi)容。在課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通過讀來理解感悟古詩。
先通過課前搜集資料以及結(jié)合老師提供的資料對作者范成大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借助圖片和原有的古詩知識學習古詩,通過反復(fù)、多種形式的吟誦達到熟讀成誦。教師設(shè)計“仿寫詩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引導學生讀詩、背詩,并鼓勵學生課下閱讀名篇佳作,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教學過程】
一、入情入境——引入新詩
1、談話導入。
同學們,生活在繁華城市中的你們一定對質(zhì)樸的鄉(xiāng)村田園生活很陌生吧?可是,我國古代許多詩人卻對田園風光情有獨鐘,寫下了許多名篇佳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首。(課件2)
2.讀詩題,解題意。
請同學來讀讀課題。(課件3)
(“興”在這兒讀第四聲,在文中,他指:興致;“雜興”就是各種興致;“四時在這兒表示是一年四季,那么整個題目的意思連起來說就是詩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園景色而產(chǎn)生了很多的感想。)
你看,抓住重點詞突破,然后連起來用上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題目的意思!帶著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讀讀題目。(課件4)
3、了解詩人。
這首詩是由南宋詩人范成大所寫,請大家讀讀資料,你能從中獲得什么信息?(自由讀,交流。播放“范成大的簡介”資料。(課件5、6)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中進士。淳熙十年因,58歲病辭。此后10年隱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范成大是一個關(guān)心國事、勤于政務(wù)、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憂國恤民的一貫思想在其詩歌創(chuàng)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范成大的詩,以反映農(nóng)村社會生活圖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品。)
你從簡介中獲得了什么信息?(點擊課件6下的播放器)
你概括得很準確,課外知識非常豐富,這是與你平時愛看課外書分不開的。希望大家能向他學習。《四時田園雜興》組詩共有六十首,今天咱們所要學的只是這其中的一首。
(設(shè)計意圖:初步了解范成大,為學習后文打下基礎(chǔ)。)
二、初讀感知——原境之讀
1.請大家自由讀讀這首詩,想想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田園風光?(課件7)
2、生自由讀,指名讀。
這首是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呢?你是從哪看出來的?我們來聽聽同學的回答。(課件8)
這首詩描寫的是夏季。我是從“桑陰”這個詞看出來的。通過查資料我知道,桑就是桑樹,桑陰就是桑樹成陰了,在南方當桑樹成陰時,那就是夏天)
你說的很正確,懂得在學習古詩時查閱資料幫助理解。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詩,注意讀出詩的節(jié)奏。
齊讀(正音,注意讀出詩的節(jié)奏)(課件9)
3、在讀詩時,我們發(fā)現(xiàn)詩中有兩個多音字,請對照解釋(出示兩個字“供”“興”)選擇正確的讀音。
(課件10)通過查字典我們了解到,第一個字有兩個讀音,一個是n,一個是òn,這個字在讀第一聲時表示準備著東西給需要的人用,例如:供給,供不應(yīng)求;這個字在讀第四聲時作動詞用,在新華字典中有從事,擔任的意思。例如:供事、供役。在我們的詩中供耕織表示從事耕種、織布這些農(nóng)活。所以,它應(yīng)讀作òn。
(課件11)第二個字也有兩個讀音,一個是xng一個是xìng,在做xng時,它表示舉辦、發(fā)動、旺盛等意思;在做xìng時,它表示興趣、興致等意思。在詩中,雜興表示隨著自己的興趣、雅興而寫,沒有固定題材的詩篇。所以,它應(yīng)讀作xìng。
請同學們記住這兩個字的讀音,再來讀讀古詩。(課件12)
4、解意
同學們,古詩語言簡練,但含義深遠,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先要了解詩的大概意思,平時遇到一首新的古詩你是怎么學的?
5、交流學習方法:
生1:我們可以借助工具書逐字逐句的查閱,并結(jié)合和詩中的注釋進行理解。(課件13)
生2:遇到個別難懂的詞可以用猜一猜的方法,把詩句想象成一幅畫面,如果還不理解,可以問同學和老師。(課件14)
生3:對于詩中特殊的字詞,可以聯(lián)想以前學過的古詩中的意思來加深理解。(課件15)
生4:學習古詩時,我們可以把古詩中每個詩句的意思連句成段想象成畫面,加深對古詩的理解。(課件16)
師:同學們總結(jié)出來的學習古詩的方法既全面,又實用。接下來,咱們就先借助詩句旁邊的注釋,來讀懂重點字詞的意思,把這些詞的意思串起來就是每行詩句的含義,再把每行詩的意思連起來,用上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整首詩的意思。同學們也可以用大家總結(jié)出來的方法自由學習這首詩。
5、學生讀詩自學(課件17)
6、大概說說詩句的意思。
(1)剛才,通過自學,你讀懂了哪句?我們先來看看前兩句。請同學來讀一讀。(生讀)(課件18)
(2)你理解這兩句詩嗎?
(課件19)我借助工具書逐字逐句地查閱,并結(jié)合畫面和詩中的注釋進行理解?!皶儭笔前滋斓囊馑?。“耘”是除草?!霸盘铩本褪窃谔锢锍?。“績”,在這兒是指一個動作,搓;“夜績麻”就是指在夜里搓麻繩。“各當家”的意思是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皶兂鲈盘镆箍兟椋迩f兒女各當家”的意思就是白天在地里干活,夜晚在家搓麻繩。村莊里的人們各有各的本領(lǐng),各有各的事做。
(3)你采用的學習古詩的方法很恰當。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前兩句詩。(課件20)
(4)誰讀懂了后兩句詩?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詩句。(課件21)
(5)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
(課件22)我借助工具書逐字逐句地查閱,知道了,“童孫”指小孩?!拔唇狻笔遣欢囊馑?。“供”的意思是參加。“耕織”指耕田織布。“傍”表示靠近的意思;“桑陰”就是桑樹的涼陰下。我把古詩中的每個詩句的意思連句成段,想象成畫面,加深對句子的理解?!巴瘜O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钡囊馑际切『㈦m然不懂得參加耕田織布的事,也在桑樹的涼陰下學種瓜。
(6)你學習古詩的方法也不錯。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后兩句詩。(課件23)
(7)知道了這些詞在古詩中的意思,誰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再來說說?(課件24)
(8)教師隨機點撥語言表述上的流暢。
照剛才他的說法,你覺得還缺少些什么?
我認為他說的句子不太生動,也有的地方語句不流暢。
借助注釋,能把意思說完整了;借助工具書,讀懂詩意,是一種學習方法,但在說的時候我們還要有自己的想法。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可不是簡單地把詞句的意思串起來,咱們可以通過一些想象,在句子中加上時間、人物等,這樣說起意思就更生動、更流暢。我們再來聽聽這位同學的回答。
你說得真生動。剛才,我們就借助注釋,了解了詩的大意。那好,帶著對詩句的理解,咱們一起再來讀讀這首詩,注意停頓。
(設(shè)計意圖:主要是給學生充分讀書、思考及小組討論交流的時間,使他們自主參與學習的需求得到滿足.)
三、精讀領(lǐng)悟——意境之讀
1、(過渡)“鄉(xiāng)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是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闭埓蠹以僮杂勺x讀這首詩,邊讀邊想象,讀著讀著,你的腦海里,除了剛才讀懂的畫面,還出現(xiàn)了哪些畫面?(生自由讀詩,想象)
2、品讀第一句,交流:(勞動的辛勞、繁忙及勞動所帶來的快樂)
請同學來讀一、二兩行詩。(課件25)
剛才你在讀的時候,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學生回答錄音)這畫面比剛才讀懂詩意時的畫面要更豐富了。讀了這兩行詩你感受到了什么呢?(課件26)
預(yù)設(shè):
1、有的同學說,我覺得農(nóng)民很辛苦,請你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學生讀)
評語:你讀出了時間很長,是從“晝”到“夜”。你把他們的勞動內(nèi)容讀出來了。他們真辛苦??!
2、有的同學說,我覺得農(nóng)民很忙碌:(課件27)你看,各當家,男的耕地,女的搓麻,各有個的活兒干,除了耘田、績麻,他們還要干什么呢?
他們有的人白天要喂雞、喂鴨、養(yǎng)豬。晚上還得紡線、織布??傆心亲霾煌甑幕畎?!就這樣日夜忙碌著。多勤勞的人們呀,你能把這種感受帶進朗讀中去嗎?(學生錄音)聽你那么一讀,我仿佛已經(jīng)看到那繁忙的勞動場面了。
3、有的同學說,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和諧的畫面。(課件28)怎樣和諧的畫面?看插圖里人們的表情,再讀讀句子,你有什么感受?
通過看圖和朗讀,我看到莊稼人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各有各的事做。雖然很忙碌,但是很快樂。這是多么和諧的一家人?。?/p>
看來插圖也能幫我們感受詩情。請大家再來讀讀這兩句詩。
4、師歸結(jié)
剛才大家的感受真豐富,從短短的詩句里讀出了那么多!這樣的勞動在我們眼里是辛苦的、勞碌的,但在當時這種男耕女織的生活卻是人人向往。想到今天的辛苦,將換來的是,回到家,看到妻兒各做著各的事情,那種溫馨,使勞動的疲倦、勞累一掃而光,這種快樂與滿足就是從勞動中得到的呀!把這種感受送進詩句,你再來讀讀(課件29)
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滿足與快樂,真好!難怪詩人看到村子那繁忙而井然有序的勞動場面時,不禁感嘆——“晝出……,村莊……”(課件29)
4、品讀第二句
不光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盡所能,做著分內(nèi)事,就連那小孩也——(課件30)
(指名學生,讀詩句三、四行),從小孩一個小小的學種瓜這個動作,你有什么想說的嗎?(課件31)
我認為村莊的小孩很懂事。
父母勤勞的品質(zhì)感染了村莊的童孫,小孩也喜歡上勞動了。請你讀一讀。(學生錄音)
我認為村莊的小孩很快樂。(課件32)
是呀,他們學種瓜,心理想的也是收瓜時豐收的場面呀……請你讀一讀。(學生錄音)
我認為村莊的小孩很可愛。(課件33)
瞧,他們的動作,一手撒種,一手灑水,充滿了童真童趣,多么俏皮的孩子呀!詩中一個“學”字,使天真可愛的兒童形象躍然紙上。請你讀一讀吧。
孩子們能做力所能及的事了,感到非常自豪,勞動著也是快樂的。我們都來當當愛勞動的孩子,一起快樂地讀讀這兩行詩。(課件34)
5、你們小時候有沒有學過大人做事?你們在做這些的時候心情如何?(課件34)有的同學覺得很高興,有的同學覺得做這些事時興致勃勃,還有的同學覺得做這些事樂不知疲。詩中的童孫心情如何呢?對,他和我們一樣。讓我們很高興地讀讀這兩句詩;讓我們興致勃勃地讀讀這兩句詩;讓我們樂不知疲的讀一讀吧。范成大看到之后心情又如何?對了,他看到這一幅充滿童趣的畫面肯定也會禁不住贊嘆“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p>
6、學寫詩句。
村子里只有一個童孫嗎?其他童孫們可能在干什么?讓我們也來當當小詩人把作者沒有寫到的內(nèi)容寫下來。(課件35)請同學們仿寫詩句:“童孫未解供,也?!?/p>
看到這幅畫面,你寫出了什么樣的詩句?(課件36)(童孫未解供漁獵,也拉彈弓射鳥雀。)
看到這幅畫面,你寫出了什么樣的詩句?(課件37)(童孫未解供放牧,也拉黃牛去吃草。)
看到這幅畫面,你寫出了什么樣的詩句?(課件38)(童孫未解供獵漁,也下河去摸魚蝦。)
還有的同學聯(lián)系自己經(jīng)歷過的農(nóng)村生活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童孫未解供漁獵,也卷膝蓋握長叉。(課件39)
童孫未解供桑蠶,也摘嫩葉入盒中。(課件40)
太妙了,你們的想象已經(jīng)突破圖畫所給予的限制了。這種想像悟詩情的方法能夠把詩讀出情,寫出意。
這鄉(xiāng)村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還有那各種各樣的人,在詩人眼中都是充滿生機、活力的。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捕捉到如此的生機和活力。詩人范成大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讓我們把這種情感帶進詩中來讀一讀?。ㄗx)(課件41)
我想此時此刻,我想范成大的這首《四時田園雜興》已牢牢地印在我們的腦海里了吧。來,帶著詩人的快樂興致讓我們一起吟誦古詩,并把它牢牢地記在心里。(配樂朗讀、背誦)(學生錄音伴樂讀)(課件42)
(設(shè)計意圖:激活學生的思維,讀后有各自的獨特感受,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有更進一步的收獲。仿寫詩句的環(huán)節(jié),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文學底蘊。激活求異的思維,燃起創(chuàng)新的火花最終獲得言語經(jīng)驗和語感的內(nèi)化積累。)
四、積累古詩,激發(fā)興趣
鄉(xiāng)村是那么恬美、秀麗,字字都洋溢著一種平和、寧靜的氣氛。歷來許多詩人就以描寫鄉(xiāng)村生活、田園風光為主,寫下了很多不朽的詩篇,這樣的詩,就叫——田園詩。(課件43)田園詩人還有很多,孟浩然、王維、陶淵明、楊萬里……,這些大詩人都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描寫田園生活的詩篇?!哆^故人莊》《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村居》《所見》《夜書所見》《宿新市徐公店》《山居秋螟》。同學們在課后可以多讀讀這些田園詩的名篇佳作,希望能夠在同學們的作文中,說話中得到運用,甚至成為像范成大、李白這樣的大詩人。同學們課下可以繼續(xù)搜集、品讀更多詩人所創(chuàng)作的田園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里。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