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五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18七年級語文常用標點符號用法簡表。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是時候?qū)懡贪刚n件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七年級語文常用標點符號用法簡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常用標點符號用法簡表
一、基本定義
句子,前后都有停頓,并帶有一定的句調(diào),表示相對完整的意義。句子前后或中間的停頓,在口頭語言中,表現(xiàn)出來就是時間間隔,在書面語言中,就用標點符號來表示。
二、復習標點符號的寫法,明確標點符號的書寫位置。
1常用的標點符號有16種,分為點號和標號。
點號
句號
。
問號
?
感嘆號
!
逗號
,
頓號
、
分號
;
冒號
:
標號
引號
“”
‘’
括號
()
[]
破折號
——
省略號
……
書名號
《》
著重號
·
間隔號
·
連接號
—
專名號
____
備注
占兩格
左上角
右上角
各占
一格
各占
一格
占兩格
每格
三個點
占兩格
標字下
標字間
占一格
標字下
點號表示語言(句)中的停頓,一般用在句中或句末。標號主要標明語句的性質(zhì)和作用。
2、標點符號的書寫位置。
(1)在橫行書寫的文稿中,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和冒號都占一個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左下角。這七種符號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開頭,因為這些符號表示語氣的停頓,應該緊跟在一句話的末尾。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個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這個標點就必須點標在緊靠文字的右下角。
(2)引號、括號、書名號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個字的位置,它們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開頭,但不出現(xiàn)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現(xiàn)在一行的開頭。
(3)破折號和省略號都占兩個字的位置,可以放在一行的開頭,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個符號分成兩段。這兩種符號的位置都寫在行次中間。)
(4)引用之語未獨立,標點符號引號外;引用之語能獨立,標點符號引號里。(這主要是引號和其它標點符號的配合原則。)
注意事項:
1、冒號
表示提示性話語之后的停頓,用來提引下文。
①同志們,朋友們:現(xiàn)在開會了。
②他十分驚訝地說:“啊,原來是你!”
③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
注意:“某某說”在引語前,用冒號;在引語中或引語后,則不用冒號。如:
⑴老師說:“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中學課本有不少李白的詩。”
⑵“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老師說,“中學課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詩?!?/p>
⑶“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中學課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詩?!崩蠋熣f。
2、引號
表示引用的部分、人物語言和特別指出的部分。雙引號內(nèi)如果還需用引號則用單引號。
①過去的“北大荒”而今變成了“魚米鄉(xiāng)”。
②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說:“你放心,大夫明早還要來的?!?/p>
③小王說:“‘勞動能鍛煉人’,這話是對的?!?/p>
注意:如果引語是獨立的,引文末尾的句號應放在引號內(nèi);如果引語是作者(說話人)的語言部分,則引文末尾不用標點。如:
⑴俗話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p>
⑵要想取得成績,就應該保持謙虛的態(tài)度,“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3、括號
表示文中注釋的部分,括號內(nèi)的內(nèi)容一般不讀出來。
①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
②我們不怕死,我們有犧牲的精神!我們隨時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后腳就不準備跨進大門?。ㄩL時間熱烈的鼓掌)
③拍雪人(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羅漢需要人鑒賞。
4、破折號
A、表解釋說明;B、表意思的遞進;C、表意思的轉(zhuǎn)折;D、表語言的中斷、延長。
①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造紙、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對世界歷史的發(fā)展有偉大貢獻。(表解釋說明)
②他偏要放下經(jīng)卷,橫來招是搬非,大約是懷著嫉妒罷——那簡直是一定的。(表意思的遞進)
③他不喜歡乘馬車游公園——除非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表意思的轉(zhuǎn)折)
④我們在天安門前深情的呼喚:周——總——理——(表語言的中斷、延長)
5、省略號
A、表文中省略的部分;B、表話語的斷斷續(xù)續(xù);C、表話未說完。
①她輕輕地哼起了《搖籃曲》:“月兒明,風兒靜,樹葉兒遮窗欞啊……”(表文中省略)
②“我……對不起……大家,我……沒有……完成……任務?!保ū碓捳Z的斷斷續(xù)續(xù))
③喜兒:(急切地)爹,你……(表話未說完)
6、書名號
表書名、篇名、報刊名、文件名、戲曲名等的符號。書名號內(nèi)還需用書名號的用單書名號。
①我最愛看四大古典名著中的《紅樓夢》。
②今天我們班新學了一首歌曲《同桌的你》。
③請大家今天回家寫一作文,題目是:《讀〈雷雨〉有感》。
7、著重號
表示文中特別重要的,需要強調(diào)的詞語的標號。標在字下。
①選出下列各項拼音不完全正確的一項。
②革命表年向科學大進軍——同志們,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需要的。
③自然,自從西洋發(fā)明了法西斯主義,他們那里也開始中國化了。
8、間隔號
用在月、日,音譯的名、姓,或一本書的篇名和書名之間。標字間。
①這就是令世人震驚的“一二·九”事件。
②共產(chǎn)主義的倡導是卡爾·馬克思。
③同學們,我們今天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秋色賦·海濱仲夏夜》。
9、連接號
表連接相關的時間、人、事、物、數(shù)字等,占一個字的位置,標字間。
①我國己經(jīng)建國55年了(1949—2004)。
②這是一輛北京—上海的直達列車。
③人類發(fā)展可以分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四個階段。
10、專名號
標在人名、地名、朝代名等專用名的下面。
①司馬相如者,漢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
精選閱讀
2017初三語文期末復習資料:標點符號題解答方法
2017初三語文期末復習資料:標點符號題解答方法
竅門一:成分分析法確定逗號、頓號
例⑷臺灣與大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為了民族的利益,兩岸應盡快攜起手來。
解析:本句中的“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在句中做謂語,所以,它們之間不能用頓號,應用逗號。
例⑸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在新世紀頭20年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jīng)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huán)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yōu)勢得到充分發(fā)揮的新型工業(yè)化路子。
解析:“科技含量高,經(jīng)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huán)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yōu)勢得到充分發(fā)揮”,在句中做定語,它們之間必須用頓號,用逗號則割裂了他們與中心詞的限制關系了。
例⑹老李的包子做得好,餡大、皮薄、味香。
解析:“餡大、皮薄、味香”在句中做補語,做補語的并列詞組之間應該用逗號。
竅門二:層次分析法確定頓號、逗號、分號
例⑵美國的紐約、洛山磯、①日本的東京、②法國的巴黎、③英國的倫敦、④中國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都有申辦奧運會的實力。
例⑶季羨林先生的飲食十分簡單:早餐一杯牛奶、一塊面包、一把炒花生米;①午餐和晚餐則多以素菜為主。
解析:在例⑵我們可以看出各國家之間應是并列關系,屬于并列詞組作主語的現(xiàn)象,可是有的詞組內(nèi)部又有小并列,如美國、中國,如果一味用逗號,則層次不明,這樣就必須把①②③④處的頓號改為逗號,這樣就清晰多了。
例⑶中的①處用了分號,可是,全句連一個逗號都沒有,怎么會有分號的出現(xiàn)呢?一定是用錯了,分號屬于越權了呀,所以要將此處的分號改為逗號。
竅門三:
主動劃句號,品評冒號的用法
例⑾魯迅認為,中國的歷史只有兩個時代:①“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②“這一種循環(huán),也就是‘先儒’之所謂‘一治一亂’”。
解析:從“兩個時代”看,句號應加在②處,既然②處用了逗號,說明與后面還是有密切關系的,而后面的內(nèi)容又不是“啟示”的內(nèi)容,所以說,①處的冒號屬于用錯情況。
竅門四:語意分析法確定標點
例⑺他在“鐵道游擊隊”里擔任隊長職務。
例⑻他在《鐵道游擊隊》里扮演隊長角色。
解析:同樣一個詞,但在例⑺中必須用引號,例⑻則用書名號。主要原因是語境不同。
竅門五:擬用答語判斷逗號、問號
例⑼你是懦弱地等待?①還是勇敢的應對呢?
例⑽茫茫宇宙到底有沒有外星人,②生命能不能合成,③人果真由命運主宰?這一切都引起人們深深地思考。
解析:在給例⑼的擬答語時,我們只要選擇其一,或等待,或應對,就可以了。在給例⑽擬答時,則不能這樣簡單,每一句都得回答。
這也就告訴我們例⑼是選擇問句,是一句話,中間不能用問號的的,應把①處改為逗號。例⑽又是多重問句,各自獨立,所以②③處的逗號應改為問號。
竅門六:圖示法解決句末標點在引號內(nèi)外的問題
例⑴“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寫作更是“路漫漫其修遠兮。”用圖示法表示為“--------------。”①------------,-----------“-------------?!雹?/p>
解析:①句引號內(nèi)獨立成句,故句號應在引號里;②句,如果認可引號內(nèi)的句號,那么全句就沒有了句末標點,不倫不類,所以,句號應在引號外。
七年級英語上冊知識點匯總:冠詞的用法
七年級英語上冊知識點匯總:冠詞的用法
一、冠詞的基本概念
冠詞,是用來表示名詞特性的一種詞,它表示名詞可數(shù)不可數(shù)、單數(shù)復數(shù)、任何一個還是特定的一個等.也就是說,冠詞與名詞是緊密連在一起的.如果用了a/an/the,不管后面是什么詞,都變成了名詞.所以,冠詞就是放在名詞前面的一種詞.
使用冠詞有三種基本情況:
1、用a/an
a/an用在單數(shù)可數(shù)名詞前面,表示這個人或事物是泛指的不確定的一個,相當于中文的“一個”.注意:可數(shù)的單數(shù)名詞前,必須要用a/an或the.我們不能說boy,desk,dog,而必須說aboy/theboy.
a用在讀音為輔音開頭的名詞之前,而an用在讀音為元音開頭的名詞之前.注意:這里指的是“讀音”,而不僅僅指字母.例如:
auniversity一所大學(雖然u是元音字母,但不讀元音.)
anhour一個小時(雖然h不是元音,但單詞讀音是元音開頭)
另外,a/an也可用在不可數(shù)名詞前面,這時,這個不可數(shù)名詞就變成了可數(shù)的單數(shù)名詞,意義上也有變化.例如:
glass玻璃,aglass一只玻璃杯/wood木頭,awood一片樹林
power威力,apower大國/beauty美麗,abeauty美人,美的事物
2、用the
the相當于this/that或these/those,總的用法是表示特定的人或事物.the的用法最廣,不管是可數(shù)還是不可數(shù),不管是單數(shù)還是復數(shù),都可以用the.具體用法見下面的講解.
3、不用冠詞
有的時候,名詞前面不用任何冠詞,沒有a/an/the.有的書上稱為零冠詞.不可數(shù)名詞前可以不用冠詞,可數(shù)的復數(shù)名詞也可以不用,還有一些習慣用法上不需要用.
下面,詳細講一個冠詞的用法.
二、不定冠詞的用法:
1、表示某一類人或某事物中的任何一個,通常在第一次提到某人或某物時用a/an,以表示與其他事物的區(qū)別.
Igavehimabookyesterday.我昨天給了他一本書.
Iamreadinganinterestingstory.我在讀一本有趣的故事書.
Ihavegotaticket.我有一張票.
Thereisatreeinfrontofmyhouse.我的屋前有一棵樹.
2、用其中的任何一個,代表他們所屬種類的特性.
Ahorseisusefultomankind.馬對人類有用.
Abirdcanfly.鳥會飛.
Asteelworkermakessteel.煉鋼工人煉鋼.
3、用在事物的度量單位前,如時間、速度、價格等,表示"每一個".
Weoftengotoschooltwotimesaday.我們常常一天兩次去學校.
Iwenttothelibraryonceaweekatleast.我一星期至少去一次圖書館.
Thepotatoissoldatabout30fenajin.土豆賣三毛錢一斤.
4、用來泛指某人、某物或地方.
Aboycametoseeyouamomentago.剛才有一個小孩來找你.
Igotthistoolinashop.我在商店買的這件工具.
Weneedacarnow.我們現(xiàn)在需要一輛車.
Sheisill,shehastoseeadoctor.她病了,她得去看病.
5、用于某些特定的詞組.例如:afew幾個,alittle有點,等等.
Shehasafewfriendsinthiscity.她在這個城市中有幾個朋友.
Thereisalittlemilkinthebottle.瓶子里有點牛奶.
Onlyafewstudentsareintheclassroom.只有幾個學生在教室里.
三、定冠詞的用法x09
1、定冠詞特指某(些)人或某(些)事物.
Thebaginthedeskismine.桌子里的書包是我的.
Isthisthebookyouarelookingfor?這是你要找的書嗎?
Doyouknowthemaninback?你知道穿黑色衣服的人是誰嗎?
Itisnotthecarwearelookingfor.這不是我們要找的車.
Themanhasfoundhischild.那個人找到了他的孩子.
2、如果第一次提到某人或事物的時候,用a/an,那么以后再提到的話,就變成特指的人或事物了.
IboughtabookfromXinhuabook-shop.Thebookcosts15yuan.
我從新華書店買了一本書.這本書值十五元.
Isawafilmyesterday.Thefilmwasendedateightoclock.
我昨天看了一場電影.電影八點鐘結束的.
Lucyboughtaradioyesterday,butshefoundsomethingwaswrongwiththeradio.
露西昨天買了一臺收音機,但是她發(fā)現(xiàn)收音機有問題.
3、定冠詞用于表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事物或用于自然界現(xiàn)象或方位名詞之前.這些事物當然是特指的事物,不可能有兩個以上.
thesun themoon theearth
thesky theworld thewinternight
Thesunisbiggerthanthemoon.太陽比月亮大.
Icanseeabirdinthesky.我能看到天空中有一只小鳥.
Iliketohaveawalkwiththebrightmoonlightintheevening.我愿晚上在明亮的月光下散步.
4、定冠詞與單數(shù)名詞連用,也可以表示這一類人或事物.x09
Thedogisnottoodanger.狗不太危險.
Thecatisananimal.貓是一種動物.
Theumbrellaintheshopisverycheapinthisseason.這個季節(jié)商店里的雨傘很便宜.
5、定冠詞與形容詞連用,可表示某一類人或事物.這可看作是省略了名詞的用法.
Thewoundedwerebroughttothehospital.受傷者被送到了醫(yī)院.
Healwayshelpsthepoor.他經(jīng)常幫助窮人.
Thedeafcangotothisspecialschool.耳聾者可以進這所特殊學校上學.
注意:the用在姓名復數(shù)之前,表示一家人.
TheGreensisverykindtous.格林一家人待我們很好.
TheWhitesliketheclassicmusic.懷特一家喜歡古典音樂.
主要是定冠詞和不定冠詞
零冠詞
1)國名,人名前通常不用定冠詞:England,Mary;
2)泛指的復數(shù)名詞,表示一類人或事物時,可不用定冠詞;
Theyareteachers.他們是教師.
3)抽象名詞表示一般概念時,通常不加冠詞;
Failureisthemotherofsuccess. 失敗乃成功之母.
4)物質(zhì)名詞表示一般概念時,通常不加冠詞,當表示特定的意思時,需要加定冠詞;
Mancannotlivewithoutwater. 人離開水就無法生存.
5)在季節(jié)、月份、節(jié)日、假日、日期、星期等表示時間的名詞之前,不加冠詞;
WegotoschoolfromMondaytoFriday. 我們從星期一到星期五都上課.
6)在稱呼或表示官銜,職位的名詞前不加冠詞;
TheguardstooktheAmericantoGeneralLee.
士兵們把這個美國人送到李將軍那里.
7)在三餐、球類運動和娛樂運動的名稱前,不加冠詞如:havebreakfast,playchess
8)當兩個或兩個以上名詞并用時,常省去冠詞;
Icantwritewithoutpenorpencil.沒有鋼筆和鉛筆,我就寫不了字.
9)當by與火車等交通工具連用,表示一種方式時,中間無冠詞;bybus,bytrain;
10)有些個體名詞不用冠詞;如:
school,college,prison,market,hospital,bed,table,class,town,church,court等個體名詞,直接置于介詞后,表示該名詞的深層含義;
gotohospital去醫(yī)院看病
gotothehospital 去醫(yī)院(并不是去看病,而是有其他目的)
11)不用冠詞的序數(shù)詞;
a.序數(shù)詞前有物主代詞
b.序數(shù)詞作副詞 Hecamefirstintherace.
c.在固定詞組中 at(the)first,firstofall,fromfirsttolast
七年級語文散步
貴州省安龍一中10-11學年七年級上冊同步教案:《散步》
○教學目標
①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課文內(nèi)容,通過比較閱讀提高審美情趣。
②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③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品味揣摩語句。
○課前準備
學生:強調(diào)課文預習,自讀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
教師:①準備課前說話訓練的資料(尊老愛幼的故事),安排學生作準備。②可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內(nèi)容
①整體感悟課文內(nèi)容。
②培養(yǎng)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設計
導入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也體現(xiàn)著人世間美好的情感——親情。其實,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沐浴著親情。哪位同學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你都感受到了哪些親情?(學生舉例回答,教師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xiàn)出濃濃的親情?!渡⒉健愤@篇課文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
出示學習目標并板書課題
感知課文內(nèi)容
①檢查生字詞。
②教師可配樂范讀課文,學生體驗作品的語感和情感。
③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或仿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④帶問題朗讀課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a.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主人公是誰?
b.在散步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用文中的語言也可以)
「教師導學」
“讀”是學生接觸課文的開始,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這一部分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
[教師小結]
文中描繪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為紐帶組建起來的。散步過程中所發(fā)生的事,只要意思對即可,給予肯定。用文中一個詞來概括“分歧”。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師引導]精讀課文,想一想在散步過程中“分歧”是怎樣解決的?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膽提出來,共同探討學習。
[提示質(zhì)疑]a.母親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
b.“我”為什么感到責任的重大?
[教師小結]
大路平順,便于老人行走,況且母親身體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親的身體情況,為下文進行埋下伏筆?!拔摇睘槭裁锤械截熑沃卮?學生根據(jù)課文可能回答,因為一切都取決于我。本段中告訴了我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巳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總是聽我的?!币龑W生認識到在這個家庭中,“我”正好處在中間,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擇錯誤就會傷害家中成員的感情,破壞家庭的和睦,破壞家中這份濃濃的親情。(這個祖孫三代人家中包含著祖孫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這四種親情糾纏在一起,而他們又取決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為中年人責任的重大。
[教師引導]展開想像,體驗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走小路,那么,母親會怎樣想?
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在班里談感受。
(過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得當,就會產(chǎn)生家庭矛盾。通過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教師小結]
不管做什么事情應先考慮老人的感受,先照顧他們。他們辛苦了一輩子,不容易。之中的“我”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孩子,原則是一個“孝”字。當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顧老的一頭。這正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體現(xiàn)。(過渡)設想一下:晚飯后,全家人在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喜歡看戲曲節(jié)目,爸爸媽媽喜歡看時事報道,你喜歡看動畫片,而遙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該怎么辦?
[學生討論歸納]
教師對于學生的回答要給予肯定和完善,并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繼續(xù)遵循這個道德準則。
(過渡)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親走大路,母親同時也為兒子解決了這個難題,改變主意,走小路。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a.我們可以感受到母親對小孫子的什么感情?
b.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什么樣的家庭?
c.分別用兩個字概括出“母親、妻子、我”是什么樣的人?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言之成理即可)。
重點研讀
(過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著母親、兒子走過那條小路的?為什么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后一段,體會這段話的深刻含義。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探討一下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這部分討論旨在讓學生自主探究,通過交流合作,最終挖掘出課文主旨。對于學生的討論和作答,教師應鼓勵、肯定,積極引導,適時點拔。)
[教師小結]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yǎng)老人,又要撫養(yǎng)孩子,肩負著承前啟后的責任,體現(xiàn)了“我”對生活的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這樣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著,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
(這部分是對課文的咀嚼和消化階段,也是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最佳時機,所以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用暗示等方式鼓勵學生,適時啟發(fā)。盡可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重點研讀后,全班學生齊聲朗讀最后一段。
比較閱讀
請同學們速讀課后短文《三代》,思考問題:
①這篇短文寫了什么事?
②《三代人》、《散步》相互比較,哪個故事更感動你,說說你的理由?
[教師引導]
學生讀后,小組交流,教師鼓勵,并因勢引導:編者為何把《散步》作為本文的范文呢?肯定《散步》有比《三代》更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可以把兩篇文章通過比較,體會《散步》寫的精彩之處,可以從語言、寫作方法等進行比較。(學生答案會多種多樣,所以要求學生舉例說明緣由,只要說得有道理即可。)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歸納:
①《散步》比《三代》多一些景色描寫。文中有兩處對初春的描寫,這段描寫在全文中起到襯托的作用。第一處是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大塊小塊的新綠”“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新綠”、“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氣息的透露,它顯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機,這是對生命的高歌,對生命的禮贊。第三處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水波粼粼的魚塘。這些都寫出春的氣息,春天在召喚,生命在呼喚。字里行間留露的正是一種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珍愛。
②在散步中兩兩對稱的句子很多。“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子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作者運用對稱的句子,互相映襯,使我們讀起來很有情趣。語言樸實,但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
③以小見大的寫法:通過描寫生活中的小事情散步,反映出尊老愛幼這個社會大主題。
[教師小結]
同學們通過比較閱讀,能夠初步對文章進行鑒賞,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寫作中,嘗試運用這幾種寫作方法,一定會給你的文章增添光彩。
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都學到了什么?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提示]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教師總結]
我們學習這篇文章,就是想讓同學們懂得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這樣才能使你的家庭穩(wěn)定、幸福!同時也讓我們珍愛親情,珍愛生命!最后我們一起唱首歌,來感受這人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教師放歌曲《?;丶铱纯础?,學生齊唱。
小結
《散步》是一篇秀美雋永、蘊藉豐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頌歌。它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悅而高尚的旅行。所以,在這節(jié)課上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得到潛移默化地熏陶感染。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給學生理解課文豐富的內(nèi)涵提供了學習的廣泛空間。引導學生品味揣摩語言,也增強了語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