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的幼兒園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16生物的命名和分類。
第13章生物的命名和分類
1.能說出生物命名的好處,知道生物命名的重要性,闡明生物的學名代表的含義。
2.能說出俗名和學名的由來,知道俗名和學名的差異。
3.能說出學名在使用上的優(yōu)點,知道學名的重要性。
4.能說出分類系統(tǒng)的7個階層,知道現(xiàn)今生物學家所用的分類階層系統(tǒng)。能說出七個分類系統(tǒng)的關(guān)系。
5.能說出“種”在分類階層中的生物學意義。
6.能說出可被當作分類依據(jù)的生物特征。
7.能說出當今生物學家用來分類的最重要依據(jù),知道科學家將生物分門別類的依據(jù)。
8.觀察不同生物在分類單位的位置,分析它們之間的異同
9.能夠舉例說出查閱生物檢索表的方法。
10.舉例說出我國特有的珍惜生物。
11.列舉我國保護珍惜生物的自然保護區(qū)和有關(guān)的法律法規(guī)。
1、人們習慣使用的生物名稱通常叫做俗名。18世紀,瑞典植物學家林奈提出一種生物命名法---雙名法;雙名法使每個物種只有一個科學名稱叫學命,從而確保了物種的名稱不相混淆。是一種科學的國際通用的生物命名方法,學句由兩部分組成,用斜體的拉丁文字,第一部分是屬名,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部分是種名,表示該種生物的主要特征和產(chǎn)地,全部用小寫。
2、根據(jù)已知的200多萬種生物的特征和它們之間的相似程度不同,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級的分類單位,主要有7個階層,從大到小依次為: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美國科學家惠特克把生物分為五界,即動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
3、科學家根據(jù)動物脊椎骨的有無,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脊椎動物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等類群。無脊椎動物包括腔腸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軟體動物和節(jié)肢動物等類群,根據(jù)植物的生活習性、形態(tài)和結(jié)構(gòu)的不同特征,可以把植物分為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主要類群。
4、鑒別生物種類的一個常用工具是生物檢索表(它把生物分成不同的類別,在分類的每個階段,生物都按其中一個重要特征來區(qū)分。每個特征的確定,都將縮小一次它可能歸屬的物種范圍。生物檢索表有多種,課本上使用的是二叉式檢索表。
5、到目前為止,在全國建立了一千多個各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qū),如四川臥龍、王朗自然保護區(qū)(保護大熊貓、金絲猴等動物),廣西花坪自然保護區(qū)(保護珍貴植物銀杉),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保護藏羚羊),長白山自然保護區(qū)(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
6、我國于1992年加入國際《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先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中國自然保護綱要》等法律文件。法律文件規(guī)定了108種動物8種植物為國家一級保護動植物。
7、土壤中的微生物對于自然界的重要意義主要是: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zhì)循環(huán),人類利用微生物制作食品、藥品等,微生物還會引起動植物患病。
1.右側(cè)是豆目部分植物分類圖解,下列相關(guān)敘述,不正確的是
A.綠豆和菜豆的親緣關(guān)系比綠豆與合歡更近
B.綠豆和菜豆這兩種植物十分相似
C.合歡和紫檀的共同點比綠豆和紫檀的共同點多D.種是分類最基本的單位
2.在學習了植物的分類后,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根據(jù)玉米、花生、水綿、葫蘆蘚、腎蕨和馬尾松六種植物的特點,按右表的標準進行了分類。其中②和⑥表示的植物分別是
A.玉米和腎蕨B.花生和水綿C.馬尾松和葫蘆蘚D.腎蕨和水綿
3.在生物分類單位中,最大的分類單位是
A.種B.目C.門D.界
4.在生物分類中,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
A.界B.門C.科D.種
5.在下列分類等級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A.種B.科C.綱D.門
6.下列選項中生物共同特征較多的是()
A.種子植物門B.薔薇目
C.百合科D.單子葉植物綱
7.在分類學上,小麥和玉米是同科不同屬,小麥與大豆是同門不同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麥和玉米、大豆之間沒有共同的特征
B.小麥與玉米、大豆之間共同特征一樣多
C.小麥和玉米之間共同特征少,小麥和大豆之間共同特征多
D.小麥和玉米之間共同特征多,小麥和大豆之間共同特征少
8.從生物在分類中的位置可以看出生物之間的哪種關(guān)系()
A親緣B食物C環(huán)境D外形
9.在生物的下列分類單位中,包含種類最多和共同特征最多的分別是()。
A.綱;種B.界;種C.科;種D.門;科
10.觀察下面的分類系統(tǒng)圖解,回答問題:
界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哺乳綱
目 食肉目 靈長目
科貓科犬科 類人猿科人科
屬 貓屬豹屬 犬屬 類人猿屬人屬
種 貓 虎 豹狗類人猿 人
(1)虎和豹的不同點多,還是虎和貓的不同點多?為什么?
(2)在上述生物中,與人類親緣關(guān)系最近的是什么生物?
(3)貓和狗共有的分類單位有哪些?
(4)請寫出豹隸屬的分類單位?
擴展閱讀
七年級生物下冊《生物的命名和分類》學案蘇教版
七年級生物下冊《生物的命名和分類》學案蘇教版
1.能說出生物命名的好處,知道生物命名的重要性,闡明生物的學名代表的含義。
2.能說出俗名和學名的由來,知道俗名和學名的差異。
3.能說出學名在使用上的優(yōu)點,知道學名的重要性。
4.能說出分類系統(tǒng)的7個階層,知道現(xiàn)今生物學家所用的分類階層系統(tǒng)。能說出七個分類系統(tǒng)的關(guān)系。能說出“種”在分類階層中的生物學意義。能說出可被當作分類依據(jù)的生物特征。能說出當今生物學家用來分類的最重要依據(jù),知道科學家將生物分門別類的依據(jù)。觀察不同生物在分類單位的位置,分析它們之間的異同能夠舉例說出查閱生物檢索表的方法。舉例說出我國特有的珍惜生物。列舉我國保護珍惜生物的自然保護區(qū)和有關(guān)的法律法規(guī)。人們習慣使用的生物名稱通常叫做俗名。18世紀,瑞典植物學家林奈提出一種生物命名法---雙名法;雙名法使每個物種只有一個科學名稱叫學命,從而確保了物種的名稱不相混淆。是一種科學的國際通用的生物命名方法,學句由兩部分組成,用斜體的拉丁文字,第一部分是屬名,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部分是種名,表示該種生物的主要特征和產(chǎn)地,全部用小寫。根據(jù)已知的200多萬種生物的特征和它們之間的相似程度不同,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級的分類單位,主要有7個階層,從大到小依次為: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美國科學家惠特克把生物分為五界,即動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科學家根據(jù)動物椎骨的有無,把動物分為椎動物和無椎動物兩大類。椎動物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等類群。無椎動物包括腔腸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軟體動物和節(jié)肢動物等類群,根據(jù)植物的生活習性、形態(tài)和結(jié)構(gòu)的不同特征,可以把植物分為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主要類群。鑒別生物種類的一個常用工具是生物檢索表(它把生物分成不同的類別,在分類的每個階段,生物都按其中一個重要特征來區(qū)分。每個特征的確定,都將縮小一次它可能歸屬的物種范圍。生物檢索表有多種,課本上使用的是二叉式檢索表。到目前為止,在全國建立了一千多個各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qū),如四川臥龍、王朗自然保護區(qū)(保護大熊貓、金絲猴等動物),廣西花坪自然保護區(qū)(保護珍貴植物銀杉),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保護藏羚羊),長白山自然保護區(qū)(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我國于1992年加入國際《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先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中國自然保護綱要》等法律文件。法律文件規(guī)定了108種動物8種植物為國家一級保護動植物。土壤中的微生物對于自然界的重要意義主要是: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zhì)循環(huán),人類利用微生物制作食品、藥品等,微生物還會引起動植物患病。⑥表示的植物分別是
A.玉米和腎蕨B.花生和水綿C.馬尾松和葫蘆蘚D.腎蕨和水綿
3.在生物分類單位中,最大的分類單位是
A.種B.目C.門D.界
4.在生物分類中,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
A.界B.門C.科D.種
5.在下列分類等級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的是[A.種B.科C.綱D.門
生物的命名
生物的命名
一、背景和意義分析
新課改倡導學生的實踐知識的積累,體驗實踐經(jīng)歷,倡導研究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倡導自主及合作性學習。經(jīng)過半個多學期的新課程學習,學生已開始接受和適應(yīng)新的學習方式,同時,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很多種生物,以及生物與人的關(guān)系,但這只是生物大家庭的一小部分,還沒有從整體上認識它們,為更好地保護和利用這些生物資源,有必要專門學習一些有關(guān)生物的命名和分類知識,為今后的進一步研究和探索打下基礎(chǔ)。
二、學習與導學目標
1、知識積累與疏導:能說出生物命名的好處,知道生物命名的重要性,闡明生物學名代表的含義。認知率達100%。
2、技能掌握與指導:能分辨生物的俗名和學名,比較生物的學名和人的姓名,利用率達100%。
3、智能提高與訓導:通過組內(nèi)討論,組間討論與交流,師生討論與交流,培養(yǎng)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達能力與應(yīng)激能力?;勇蔬_100%。
4、情意修煉與開導:能對周圍生物好奇及產(chǎn)生興趣,對所處環(huán)境給予關(guān)懷,認同生物的名稱從多種多樣到全世界統(tǒng)一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投入率達95%。
5、觀念確定與引導:通過實驗和例證確立“人類能改造自然”這一觀點,通過對生物俗名的分析,誘導學生確立應(yīng)用統(tǒng)一的觀點去看待問題,看待世界。認同率達100%。
三、障礙與生成關(guān)注:多角度例證生物學名所代表的含義,通過對生物俗名的分析,使學生認同生物的名稱從多種多樣到全世界統(tǒng)一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四、學程與導程活動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
(1)了解各地生物的俗名及生物分類的各種學說。
(2)準備各地生物圖片并配上相應(yīng)的俗名
2、學生準備
(1)聯(lián)系前面學習的各種常見生物對本節(jié)課內(nèi)容先作一些了解。
(2)課前調(diào)查當?shù)爻R娚锏乃酌?,例可上網(wǎng)去查各地生物的俗名。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出課題
[展示多媒體動畫]:生物的俗名
學生觀察并思考
(二)探究過程
(1)生物的命名
[思考]:生物的俗名是指什么?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差異?
[引導]:國家、民族眾多,語言、習慣各異。
[多媒體展示]:馬鈴薯、甘薯、萵苣等
[問題]:你能說出它們的俗名嗎?
[展示]:課前搜查的各種生物的俗名
(各小組派代表發(fā)言)
[討論]1、同種生物會有不同的俗名嗎?
2、不同的生物會有相同的俗名嗎?
[小結(jié)]生物的俗名是指人們習慣使用的生物的名稱。同一種生物可能有不同的俗名,不同的生物亦可能有相同的俗名。
(2)生物的學名
[過渡]:生物的俗名對于跨地區(qū)交流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介紹]:我國的《本草綱目》中就已開始對生物進行了分類,還有其它的學說對生物進行分類命名,但由于不太科學,都沒有被廣泛使用,直到林奈提出了雙命名法。
[多媒體展示]:林奈及雙命名法
[問題]1、什么是雙命名法?
2、雙命名法中物種的學名是由幾部分組成?是怎么表示的?
3、雙命名法使生物的名稱從多種多樣到全世界統(tǒng)一,為什么說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比較]生物的學名和人的姓名
先讓學生自己比較,然后由學生推薦的代表進行表述
[比較并討論回答]人們平時喜歡用俗名而不用學名,這是為什么?
[小結(jié)]雙名法:規(guī)定每個物種的學名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屬名,第二部分是種名,均用拉丁文字,第一個字母大寫。
五、筆記與板書提綱
第一節(jié)生物的命名
一、生物的俗名
1、俗名:人們習慣使用的名稱
2、同一種生物可能會有不同的俗名
3、不同的生物可能有相同的名稱
二、生物的命名
1、雙命名法
規(guī)定每個物種的學名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屬名,第二部分是種名,均用拉丁文字,第一個字母大寫。
2、比較生物的學名和人的姓名
六、練習與拓展選題
1、練習冊相關(guān)典型題
2、課后繼續(xù)搜集生物的俗名及生物的命名方面的材料
七、個別與重點輔導
八、反思
教學過程中注意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學生人格,關(guān)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
教師指導的內(nèi)容不是將學生引入已有的結(jié)論,而是提供信息、啟發(fā)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在教材的處理上,教師應(yīng)做到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生物的命名2生物的命名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未來工作才會更有干勁!你們知道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生物的命名2生物的命名”,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生物的命名
一、背景和意義分析
新課改倡導學生的實踐知識的積累,體驗實踐經(jīng)歷,倡導研究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倡導自主及合作性學習。經(jīng)過半個多學期的新課程學習,學生已開始接受和適應(yīng)新的學習方式,同時,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很多種生物,以及生物與人的關(guān)系,但這只是生物大家庭的一小部分,還沒有從整體上認識它們,為更好地保護和利用這些生物資源,有必要專門學習一些有關(guān)生物的命名和分類知識,為今后的進一步研究和探索打下基礎(chǔ)。
二、學習與導學目標
1、知識積累與疏導:能說出生物命名的好處,知道生物命名的重要性,闡明生物學名代表的含義。認知率達100%。
2、技能掌握與指導:能分辨生物的俗名和學名,比較生物的學名和人的姓名,利用率達100%。
3、智能提高與訓導:通過組內(nèi)討論,組間討論與交流,師生討論與交流,培養(yǎng)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達能力與應(yīng)激能力。互動率達100%。
4、情意修煉與開導:能對周圍生物好奇及產(chǎn)生興趣,對所處環(huán)境給予關(guān)懷,認同生物的名稱從多種多樣到全世界統(tǒng)一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投入率達95%。
5、觀念確定與引導:通過實驗和例證確立“人類能改造自然”這一觀點,通過對生物俗名的分析,誘導學生確立應(yīng)用統(tǒng)一的觀點去看待問題,看待世界。認同率達100%。
三、障礙與生成關(guān)注:多角度例證生物學名所代表的含義,通過對生物俗名的分析,使學生認同生物的名稱從多種多樣到全世界統(tǒng)一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四、學程與導程活動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
(1)了解各地生物的俗名及生物分類的各種學說。
(2)準備各地生物圖片并配上相應(yīng)的俗名
2、學生準備
(1)聯(lián)系前面學習的各種常見生物對本節(jié)課內(nèi)容先作一些了解。
(2)課前調(diào)查當?shù)爻R娚锏乃酌?,例可上網(wǎng)去查各地生物的俗名。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出課題
[展示多媒體動畫]:生物的俗名
學生觀察并思考
(二)探究過程
(1)生物的命名
[閱讀課文]:P114第一段
[思考]:生物的俗名是指什么?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差異?
[引導]:國家、民族眾多,語言、習慣各異。
[多媒體展示]:馬鈴薯、甘薯、萵苣等
[問題]:你能說出它們的俗名嗎?
[展示]:課前搜查的各種生物的俗名
(各小組派代表發(fā)言)
[討論]1、同種生物會有不同的俗名嗎?
2、不同的生物會有相同的俗名嗎?
[小結(jié)]生物的俗名是指人們習慣使用的生物的名稱。同一種生物可能有不同的俗名,不同的生物亦可能有相同的俗名。
(2)生物的學名
[過渡]:生物的俗名對于跨地區(qū)交流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介紹]:我國的《本草綱目》中就已開始對生物進行了分類,還有其它的學說對生物進行分類命名,但由于不太科學,都沒有被廣泛使用,直到林奈提出了雙命名法。
[多媒體展示]:林奈及雙命名法
[閱讀]:P115第四段
[問題]1、什么是雙命名法?
2、雙命名法中物種的學名是由幾部分組成?是怎么表示的?
3、雙命名法使生物的名稱從多種多樣到全世界統(tǒng)一,為什么說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比較]生物的學名和人的姓名
先讓學生自己比較,然后由學生推薦的代表進行表述
[比較并討論回答]人們平時喜歡用俗名而不用學名,這是為什么?
[小結(jié)]雙名法:規(guī)定每個物種的學名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屬名,第二部分是種名,均用拉丁文字,第一個字母大寫。
五、筆記與板書提綱
第一節(jié)生物的命名
一、生物的俗名
1、俗名:人們習慣使用的名稱
2、同一種生物可能會有不同的俗名
3、不同的生物可能有相同的名稱
二、生物的命名
1、雙命名法
規(guī)定每個物種的學名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屬名,第二部分是種名,均用拉丁文字,第一個字母大寫。
2、比較生物的學名和人的姓名
六、練習與拓展選題
1、練習冊相關(guān)典型題
2、課后繼續(xù)搜集生物的俗名及生物的命名方面的材料
七、個別與重點輔導
學生姓名(略)
八、反思
教學過程中注意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學生人格,關(guān)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
教師指導的內(nèi)容不是將學生引入已有的結(jié)論,而是提供信息、啟發(fā)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在教材的處理上,教師應(yīng)做到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