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陶瓷美術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21玻璃、陶瓷和水泥2。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三節(jié)玻璃、陶瓷和水泥
知識要點:
1、普通玻璃是______、______和______熔化在一起得到的物質,主要成分是______。這種物質不是______,稱作____________。玻璃沒有一定的______,而是在某個范圍內逐漸軟化。
2、在生產過程中加入不同的物質,調整玻璃的____________,可制成具有不同______和______的玻璃。例如,提高______的含量或加入______能提高玻璃的化學穩(wěn)定性和降低它的熱膨脹系數,從而使其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可用于制造高級的____________;加入______后制得的光學玻璃折光率;加入某些金屬氧化物可制成彩色玻璃:加入______玻璃呈藍色,加入______玻璃呈紅色,我們看到的普通玻璃一般呈綠色,這是因為原料中混有_________的緣故。
3、變色玻璃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是______(主要成分可表示為Al2O3.2SiO2.2H2O),手工制造陶瓷的一般過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______和______為主要原料,經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中煅燒,然后加入適量的石膏,并研成細粉就得到普通的硅酸鹽水泥。這種水泥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泥的_________很強,能__________________并與之發(fā)生化學反應,所以不能長期存放,即使短期存放也要注意______。一般水泥的保質期是______。
7、_____、_____和_____的混合物叫水泥砂漿,使建筑用黏合劑,可把___、___等黏合起來。_____、_____和_____的混合物叫做______。
8、從高純度的______熔融體中,拉出直徑約為100μm的細絲,就得到_______________,其傳導光的能力非常強,所以又稱_________,簡稱______。
9、利用光纜通信,能同時傳輸大量信息。光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纜的質量小而且細,_________,鋪設也很方便,因此是非常好的_________。光導纖維除了可以用于通信外,還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許多方面。
10、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研制出了許多有特殊功能的陶瓷,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使陶瓷的用途不斷擴展。
課后作業(yè):
1、高嶺土可表示為Al2Si2Ox(OH)y,其中x、y的值分別是
A.7、2B.5、4C.6、3D.3、6
2、下列各組物質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鹽的是
A.石英玻璃B.光學玻璃C.陶器和瓷器D.地殼和半導體材料
3、磷酸鈣陶瓷也是一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它可用于制造人造骨骼,這是利用這類材料的
A.耐高溫特性B.電學特性C.光學特性D.生物功能
4、目前有多個國家的大汽車公司試制無冷卻式陶瓷發(fā)動機汽車。我國在1990年裝配了一輛并完成了試車。這種陶瓷柴油發(fā)動機部件的受熱面是由一種耐高溫且不易傳熱的材料制造的,這種材料是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的
A.氧化鋁陶瓷B.氮化硅陶瓷C.光導纖維D.玻璃綱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可以與強堿反應但不能跟任何酸反應
B.依據SiO2+CaCO3==CaSiO3+CO2↑的反應,可以推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強
C.二氧化碳氣體通過硅酸鈉溶液中不可以制得硅酸
D.二氧化硅可以用來制取光導纖維
6、生石灰中往往含有雜質CaCO3和SiO2,要檢驗是否存在這兩種雜質,最好選用
A.水B.鹽酸C.硫酸D.燒堿溶液
7、有關材料用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氧化鋁陶瓷可用做高壓鈉燈B.氮化硅陶瓷可用做陶瓷發(fā)動機的材料
C.光導纖維可用做遙測遙控、照明等D.氧化鋁陶瓷可用做半導體材料
8、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下列硅酸鹽的組成:
(1)高嶺石Al2(Si2O5)(OH)4可寫成:
(2)正長石KAlSi3O8可寫成:
(3)滑石Mg3Si4O10(OH)2可寫成:
(4)鈣沸石CaAl2Si3O103H2O可寫成:
9、石灰石在自然界中存量豐富,它是許多工業(yè)的主要原料之一,但制取下列物質不需要石灰石的是A.制玻璃B.制陶瓷C.制水泥D.制漂白粉
10、下列對制取水泥和玻璃的共同特點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生產設備相同B.原料中均有石灰石
C.反應都在高溫下進行D.發(fā)生的都是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
11、下列有關物質與其用途(括號內為其用途)不相對應的是
A.SiO2(制光纖)B.Si和Ge(半導體材料)
C.鋼化玻璃(汽車窗玻璃)D.氮化硅陶瓷(制導熱劑)
延伸閱讀
玻璃、陶瓷和水泥1
第三節(jié)玻璃、陶瓷和水泥
教學目標:
1.知道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學成分、生產原料及其用途。
2.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學生對化學與生產、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有進一步認識。
3.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在現代社會、現代科技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學成分、生產原料
教學用具:高壓鈉燈、光導玩具、光導演示器、光纜實物、投影片、電影剪輯
教學方法:展示實、圖片、談話、講述、討論探究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時
[投影]人工吹制玻璃器皿
[學與問]玻璃中含有什么物質?玻璃器皿為何能通過人工吹制方法制得?
[板書]一、玻璃
[自學]請大家閱讀課本P59有關玻璃的內容,并填寫下表
[投影展示]玻璃
主要用料反應條件玻璃窯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成分
[學生閱讀完課本后,由學生回答,教師填寫上表]
純堿
石灰石
石英高溫Na2CO3+CO2Na2SiO3+CO2↑
CaCO3+SiO2CaSiO3+CO2↑Na2SiO3
CaSiO3
SiO2
[板書]1、生產玻璃原料:主要反應:成分:
[講述]在原料中SiO2用量較大,普通玻璃是Na2SiO3、CaSiO3、SiO2熔化在一起得到的物質主要成分是SiO2。
[提問]為什么制取氟化氫氣體或盛放氫氟酸時不能用玻璃容器?
[回答]因為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而氫氟酸可以和二氧化硅發(fā)生化學反應。
[演示實驗]取一根玻璃管,置于燃著的酒精噴燈上,把玻璃管拉成兩支尖嘴管。
[觀察]大家看到了什么?
[回答]玻璃受熱、變軟,可拉細。
[講述]實驗室里的膠頭滴管就是這樣制出來的。這說明普通玻璃在高溫時易軟化、變形。但如果我們在玻璃容器中進行的是高溫下的化學反應,普通的玻璃儀器顯然是不能滿足要求的,這時我們可以用能承受較高溫度的石英玻璃容器。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它的膨脹系數小,不怕溫度的驟然變化,而且具有很高的化學穩(wěn)定性,所以是一種制作高溫容器的良好材料。
[思考]看起來晶瑩透明的玻璃是不是晶體呢?請大家思考后回答,說出判斷的依據。
[討論](生甲)是。晶體都能反光,玻璃也能反光,所以是;(生乙)是。因為玻璃是一個規(guī)則的形體,看起來也是亮晶晶的;(生丙)不是。晶體都有規(guī)則的幾何形狀,玻璃沒有;(生丁)不是。晶體都有固定的熔點,而玻璃沒有。……
[講解]好。看來大家都很愛動腦思考。事實上,玻璃不是晶體。因為晶體的外表特征是有一定的、整齊的、有規(guī)則的幾何外形(當然,構成晶體的那個最小的單元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它有固定的熔點。而玻璃是介于結晶態(tài)和無定形態(tài)之間的一種物質狀態(tài),我們把它叫做玻璃態(tài)。
它的結構特點是:它的粒子不像晶體那樣有嚴格的空間排列,但又不像無定形體那樣無規(guī)則排列,而是“短程有序、遠程無序”。即從小范圍來看,它有一定的晶型排列;從整體來看,卻像無定形的物質那樣是無晶形的排列規(guī)律。所以玻璃態(tài)物質沒有一定的熔點,而是在某一溫度范圍內逐漸軟化變?yōu)橐簯B(tài)。
[板書]2、玻璃態(tài)物質:短程有序、遠程無序,沒有一定的熔點,而是在某一溫度范圍內逐漸軟化變?yōu)橐簯B(tài)。
[展示一小塊普通玻璃]
[提問]大家看,這是一塊普通玻璃,當我們把若干塊普通玻璃疊加,或從側面看這塊玻璃時,它都是綠色的。為什么?
[回答]因為原料中混有二價鐵的緣故。
[展示一塊紅色玻璃,一塊藍色玻璃]
[提問]它們和我剛才取的那塊普通玻璃的顏色不一樣,是什么造成了它們的這種差別呢?
[回答]是因為在制造玻璃的過程當中,加入了金屬氧化物。在紅色玻璃中加的是氧化亞銅(Cu2O),在藍色玻璃中加的是氧化鈷(Co2O3)。
[總結]很好。也就是說在制造玻璃的過程中,當我們加入某些金屬氧化物時(如二氧化錳、二氧化錫等),會使玻璃呈現不同的顏色。
[提問]請大家根據生活經驗,說一下普通玻璃的優(yōu)點和缺點是什么?
[回答]玻璃的透光性能好,但易碎,并且易傷人。用玻璃制成的物品美觀,但就是不結實,如窗戶上的玻璃,很容易被打破。玻璃不耐熱,開水都能把它炸裂……
[講述]大家說得都很好。也正是為了讓玻璃“棄惡揚善”,玻璃專家們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不斷地制成有各種各樣性能的特種玻璃。如石英玻璃、光學玻璃、玻璃纖維、鋼化玻璃等。
[投影展示]
幾種玻璃的特性和用途
種類特性用途
普通玻璃在較高溫度下易軟化窗玻璃、玻璃瓶、玻璃杯等
石英玻璃膨脹系數小,耐酸堿,強度大,濾光化學儀器;高壓水銀燈、紫外燈等的燈殼;光導纖維、壓電晶體等
光學玻璃透光性能好,有折光和色散性眼鏡片;照相機、顯微鏡、望遠鏡用凹凸透鏡等光學儀器
玻璃纖維耐腐蝕、不怕燒、不導電、不吸水、隔熱、吸聲、防蟲蛀太空飛行員的衣服、玻璃鋼等
鋼化玻璃耐高溫、耐腐蝕、強度大、質輕、抗震裂運動器材;微波通訊器材;汽車、火車窗玻璃等
[講述]鋼化玻璃是將普通玻璃在電爐里加熱軟化后急速冷卻而成的。其成分與普通玻璃一樣,但經這樣處理后,玻璃的內應力消失,機械強度增大,不易破碎。一旦破碎,碎塊也沒有尖銳的棱角,不易傷人,是一種安全玻璃。
[投影]列車車廂玻璃是用鋼化玻璃制成
[講述]玻璃纖維是由熔融玻璃拉成或吹成的纖維,是玻璃鋼中的增強材料。玻璃鋼,是一種復合材料,質輕而堅硬,機械強度可與鋼材相比,因此得名。
光學玻璃又稱鉛玻璃,它與普通成分不相同,主要由硅酸鉀、硅酸鉛和石英組成。生產中對原料純度要求高、不能含有氧化鐵等雜質,熔制過程要嚴格控制工藝,并采取攪拌等措施,排凈氣泡,保證料液高度均勻,只有這樣,才能使制成的玻璃質地均勻,有很好的折光性等光學性能。
[閱讀]資料卡片—變色玻璃(變色眼鏡)
變色玻璃在制造過程中,預先摻進了對光敏感的物質,如氯化銀、溴化銀(統(tǒng)稱鹵化銀)等,還有少量氧化銅催化劑。在變色眼鏡的玻璃里,有和感光膠片的曝光成像十分相似的變化過程。鹵化銀見光分解,變成許許多多黑色的銀微粒,均勻地分布在玻璃里,玻璃鏡片因此顯得暗淡,阻擋光線通行,這就是黑眼鏡。當回到稍暗一點的地方,在氧化銅催化劑的促進下,銀和鹵素重新化合,生成鹵化銀,玻璃鏡片又變得透明起來
[板書]3、鋼化玻璃:普通玻璃在電爐里加熱軟化后急速冷卻而成的。
特種玻璃:石英玻璃、光學玻璃、玻璃纖維、鋼化玻璃等。
有色玻璃:在制造玻璃的過程當中,加入了金屬氧化物
變色玻璃:鹵化銀見光分解,稍暗一點的地方,在氧化銅催化劑的促進下,銀和鹵素重新化合,生成鹵化銀,
[投影]陶瓷圖片:
[講述]我國早在8000年前便發(fā)明了制陶技術,是世界上最先燒造和使用陶器的國家之一。陶瓷的發(fā)明是人類科技發(fā)展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是人類第一次學會用黏土等天然物為主要原料經過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制造出的一種重要的人造材料。瓷器是中華文明的象征。在許多拉丁語系國家中,“瓷器”和“中國”都以“CHINA”這同一種字母拼音表示。
[板書]二、陶瓷
[提問]我國素有“瓷都”之稱的地方在哪里?“陶都”之稱的地方在哪里?
[回答]江西景德鎮(zhèn)。浙江宜興。
[講述]對。景德鎮(zhèn)所燒制的薄胎瓷器被譽為:“潔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可見有多么的精致了。
[板書]1、傳統(tǒng)上陶瓷是指所有以粘土為主要原料(Al2O32SiO22H2O)與其它天然礦物原料經過粉碎、成型、煅燒等過程制成的各種制品。廣義上陶瓷是用陶瓷生產方法制造的無機非金屬固體材料和制品的通稱。
[投影]手工制造陶瓷的過程(根據圖講解)
[板書]2、手工制陶瓷過程:1.混合2.成型3.干燥4.燒結5.冷卻6.陶瓷器
[展示]一外觀美麗的陶瓷制品
[講解]彩釉的初步知識:
[投影]陶瓷種類及用途:
[板書]3、彩釉:
陶瓷種類及用途:
[過渡]水泥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下面我們學習水泥的有關知識
[板書]三、水泥
[投影]
[閱讀]課本63頁有關水泥內容,并填寫下表。
[板書]
1、水泥主要原料:粘土石灰石(石膏)適量
主要成分:硅酸三鈣:3CaOSiO2硅酸二鈣:2CaOSiO2鋁酸三鈣:3CaOAl2O3
主要性質:水硬性
[講述]由上表可以看出,水泥最主要的性質是水硬性。即跟水混合攪拌并靜置后,很容易凝固變硬,由于水泥具有這一優(yōu)良特性,被用作建筑材料。又由于它在水中也能硬化,因此是水下工程必不可少的材料。
建筑用粘合劑——水泥沙漿的成分是水泥、沙子和水的混合物?;炷潦怯伤?、沙子和碎石混合而成。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生產和使用水泥制品最多的國家。
[常識介紹]水泥的標號及鋼筋混凝土。
[板書]2、水泥的標號及鋼筋混凝土。
[小結]略
[課堂練習]
1.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Na2CO310H2OB.水泥C.純凈的鹽酸D.普通玻璃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酸均不能與酸性氧化物反應B.玻璃、陶瓷、水泥容器都不能貯存氫氟酸
C.石灰抹墻、水泥砌墻過程的硬化原理相同
D.石灰窯、玻璃熔爐出來的氣體主要成分相同
3.與普通玻璃相比具有相同組成的是
A.鋼化玻璃B.光學儀器玻璃C.石英玻璃 D.有色玻璃
4.下列物質有固定熔點的是
A.水泥 B.玻璃C.Na2OSiO2 D.水玻璃
5.熔融燒堿應選用的器皿是
A.石英坩堝B.生鐵坩堝C.普通玻璃坩堝D.陶瓷坩堝
參考答案:
1、A2、BD3、C4、C5、B
[作業(yè)]P651、2
[板書計劃]
一、玻璃
1、生產玻璃原料:主要反應:成分:
2、玻璃態(tài)物質:短程有序、遠程無序,沒有一定的熔點,而是在某一溫度范圍內逐漸軟化變?yōu)橐簯B(tài)。
3、鋼化玻璃:普通玻璃在電爐里加熱軟化后急速冷卻而成的。
特種玻璃:石英玻璃、光學玻璃、玻璃纖維、鋼化玻璃等。
有色玻璃:在制造玻璃的過程當中,加入了金屬氧化物
變色玻璃:鹵化銀見光分解,稍暗一點的地方,在氧化銅催化劑的促進下,銀和鹵素重新化合,生成鹵化銀,
二、陶瓷
1、傳統(tǒng)上陶瓷是指所有以粘土為主要原料(Al2O32SiO22H2O)與其它天然礦物原料經過粉碎、成型、煅燒等過程制成的各種制品。廣義上陶瓷是用陶瓷生產方法制造的無機非金屬固體材料和制品的通稱。
2、手工制陶瓷過程:1.混合2.成型3.干燥4.燒結5.冷卻6.陶瓷器
3、彩釉:
陶瓷種類及用途:
三、水泥
1、水泥主要原料:粘土石灰石(石膏)適量
主要成分:硅酸三鈣:3CaOSiO2硅酸二鈣:2CaOSiO2鋁酸三鈣:3CaOAl2O3
主要性質:水硬性
2、水泥的標號及鋼筋混凝土。
記念劉和珍君(2)
第二課時
一、導語設計
由檢查作業(yè)導入。
二、推進新課
(一)學習第三、四、五節(jié)
閱讀第三、四、五節(jié),看作者是怎樣記念、怎樣揭露的。第一節(jié)里作者寫到“毅然預訂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那么,在第三節(jié)和第五節(jié)里作者又寫了劉和珍的哪幾件事?這些說明了劉和珍的什么?帶著這個問題,由學生默讀后回答。
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結,形成如下的板書:
記念毅然:追求真理,堅定不移
反抗:堅持正義,敢于斗爭
微笑:和藹親切,堅毅樂觀
黯然:深謀遠慮,有責任感
欣然:為國為民,自覺參加
要說明幾點:
1、對于劉和珍在女師大學生運動中的表現,補充與否,補充多少,由教師根據實際來決定。如果涉及楊蔭榆,應說明她的晚節(jié)還是好的(見楊絳女士的文章)。
2、關于她的微笑。學生容易理解這表現了劉和珍的和藹、親切。還應補充:正是這一點團結了群眾,堅持了斗爭,許廣平曾回憶說:“如果當時沒有劉和珍融洽各人,笑咪咪的溫和感動各人,我知自治會早就拆散了”。見《劉和珍生平》。此外,“微笑”第二次出現在“偏安于宗帽胡同,賃屋授課之后”,這說明,在女師大學生斗爭失利的時候,劉和珍“也還是始終微笑著,態(tài)度很溫和”,這里的“微笑”表現了劉和珍在斗爭受挫時的樂觀與堅毅,而不是一般的和藹、親切。
3、關于“黯然”,書上注釋為“憂傷的樣子”,這是對的。應該作補充?!镑觥?,心神沮喪貌;黯然,頹傷、失色的意思。如果照搬詞典注釋,必將出現問題。劉和珍在“學校恢復舊觀”、即女師大學生的斗爭取得勝利后怎么會從堅毅樂觀變得頹傷了呢?只是在“慮及母校前途”時,才“黯然至于泣下”,憂傷得掉下淚來??梢姡忉屧~義必須結合語境,這是一個原則。
4、于欣然的理解?!靶廊弧笔歉吲d、愉快的樣子。我們從《劉和珍生平》中得知,3月18日她“抱病帶領女師大學生走上街頭,參加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集會、游行和請愿”,并且用英語寫了遺囑。由此可見,劉和珍參加游行和請愿有明確的目的。她既能直面帝國主義的野蠻侵略和反動軍閥政府的賣國行徑,又能無畏地參加拯救祖國人民于危難中的斗爭,有為國為民捐軀的勇毅氣概,并以參與這樣的斗爭為幸福和自豪,這就是“欣然”的深刻內涵。在這里,“欣然”和“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這些文字要聯(lián)系起來,互相參照。在這里,魯迅用“欣然”駁斥了反動文人對劉和珍等愛國青年的誣蔑。
5、由于劉和珍是這樣的好青年,所以作者說“我也早覺得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痛定之后,更感到“學生云者,我向來這樣想,這樣說,現在卻覺得有些躊躇了”,因為劉和珍是“為中國而死的中國青年”,而自己卻“茍活到現在”,以謙恭的態(tài)度對烈士表達了由衷的敬意。
(二)學習第四節(jié)第一段
1、本段的段意是什么?
明確:聽到噩耗后的心情。
2、扣課文回答什么樣的心情,怎么表達出來的。
明確:聽到噩耗后的最初心情:“衛(wèi)隊居然開槍,死傷至數百人,而劉和珍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對于這些傳說竟至于頗為懷疑”。這里用“居然”一詞表聽到噩耗后的驚詫,用“而”,“即”把這種種驚詫之情又推進了一步,下面用“但”字一轉表示懷疑,用“頗”表示懷疑之深,因為這種殘暴的屠殺“不但在禽獸中所未曾見,便是在人類中也極少有的”。
板書:初聞噩耗,驚詫懷疑。
3、作者為什么懷疑呢?
明確:“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這說明作者的懷疑不是來自他對敵人的輕信和幻想,“向來”一詞強調了這種認識的深刻和一貫。但他“不料”和“不信竟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這說明現實的黑暗遠遠超出了作者的想象,以“不憚”和“不料”寫認識和事實、過去和現在的對比,突出了段祺瑞執(zhí)政府殺害愛國青年的兇殘下劣比作者想象的更甚,因此魯迅先生驚詫了,懷疑了。作者把3月18日稱為“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也是這個意思。下面再用“況且”“更何至于無端”等詞把懷疑之情再推進一步。這樣從正反兩方面把懷疑的理由寫得十分充分,句末的反問表示了極端憤慨的心情。
(三)學習第四節(jié)2、3、4自然段
由學生朗讀第2、3、4自然段,思考:
1、第2段的段意是什么?第3、4兩段都是一句話單獨成段,意在強調什么?
明確:第2段以事實來否定懷疑。前兩句指出事實,后一句用“況且”把意思推進一層,用“不但……簡直”的句式指出不但是殺害,而且是虐殺,極寫敵人的兇殘,的確是人們始料不及的。
3、4兩段一句話一段,非常醒目,第3段強調敵人不但兇殘,而且下劣,第4段強調反動文人不但陰險,而且無恥。
2、面對這樣的事實,作者抒發(fā)了自己的感慨,由學生齊讀第5自然段,思考這樣幾點:把慘象與流言對舉,概括了什么,突出了什么;衰亡民族默無聲息的緣由是什么;最后一句用了什么句式,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想法?
明確:“慘象”句和“流言”句形成了對仗辭格,概括了反動派的兇殘和走狗文人的無恥,愛國青年橫遭殺害的慘狀;“已使”和“尤使”構成的遞進關系,突出了流言更使作者憤慨。因為流言更有欺騙性,它為殺人者掩蓋罪行,開脫罪責,指鹿為馬,混淆視聽,使殺人者逍遙法外,使革命者受到通緝,使受彈飲刃的愛國青年遭到誣陷。面對這樣的“慘狀”和“流言”,作者說“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這是“出離憤怒”的別一種說法,由極端的憤慨升華為理智的思考,因而認識到“慘狀”和“流言”是哀亡民族默無聲息的緣由。對于“默無聲息”的現狀,魯迅用選擇句式指出兩種前途:“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此瓶陀^,實則號召人們在沉默中爆發(fā),求得中華民族真正的前途。魯迅是在號召、在期待人們起來斗爭,那樣我們的民族才有希望。用投影幻燈打出魯迅先生在《革命時代的文學》中的一句話作為注釋,以幫助學生理解:“有些民族因為叫苦無用,連苦也不叫了,他們便成為沉默的民族,漸漸更加衰頹下去,……至于富有反抗性的民族,因為叫苦無用,他便覺悟起來,由哀音而變?yōu)榕稹薄?梢娺@最后一句,是魯迅先生對人民奮起抗爭的戰(zhàn)斗的號召。板書:抒發(fā)悲憤之情,號召戰(zhàn)斗。
這第4節(jié)由初聞噩耗的驚詫、懷疑寫起,揭露敵人超出想象的兇殘下劣,抒發(fā)了悲憤的感情,發(fā)出了戰(zhàn)斗的號召。
(四)學習第五部分
在學生默讀后提出思考點:詳寫劉和珍等慘死的過程,意在說明什么?
提示:意在歌頌三個女子臨難不懼,在彈雨中互相救助的壯烈情懷。(在《劉和珍生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劉和珍中彈后,“對趕來救助的同學說:‘你們快走吧,不要管我了’)”可作補充說明,這也是對敵人超出想象的兇殘下劣的揭露,因為,不僅有槍彈,還有棍棒的猛擊。這是“誰也不能料到的‘羅網’”。羅網,即捕鳥的網,捕魚的網,用在這里的意思是:段祺瑞執(zhí)政府3月18日屠殺青年學生,猶如張網逮鳥、下網捕魚一樣,完全是有預謀的誘殺。據當時報紙披露,執(zhí)政府于3月17日夜開會,進行部署,還預備了數十具棺材。段祺瑞還對衛(wèi)隊旅軍官說:“你去告訴衛(wèi)隊旅官兵,(殺了人)我不但不懲罰他們,我還要賞他們呢!這一群土匪學生……”當然,這樣說,也是對反動文人誣蔑青年學生是“暴徒”的無恥謊言的揭露。
追敘這一段慘案發(fā)生的經過,作者悲憤交加。接著用一組排比句表示了對烈士的無限痛惜之情。寫劉和珍、楊德群之死、張靜淑之傷用了內容相近、結構相似的句子,表達了深切的哀思,特別是寫劉和珍的三個句子,突出了她的“始終微笑”,強調了“確是死掉了,這是真的”,流露了一種他腦海中永存劉和珍始終微笑的面容,不相信不愿意她死、卻真的死掉了的極度傷痛之感。由這種極度的悲憤,爆發(fā)出作者對反動派的抨擊和揭露?!爱斎齻€女子從容地轉輾于文明人所發(fā)明的槍彈的攢射中,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可問學生:“這”指代什么?“這”指代的內容可有兩解:“這”指代“三個女子從容……”,那么后面的“驚心動魄的偉大”可從正面理解。“這”如指代“文明人”“槍彈的攢射”,則后面的話是反語。兩解都可以。不管從哪方面說,這句話都是對三個女子臨難不懼之歌頌,對敵人兇殘屠殺的揭露。下面的“偉績”與“武功”顯然都是反語,是對敵人辛辣的諷刺。作者說“三一八”的“幾縷血痕”“抹殺”了“武功”和“偉績”,那是有意把中外反動派“屠戮婦嬰”“懲創(chuàng)學生”的罪行與段祺瑞執(zhí)政府的暴行相比,而段祺瑞執(zhí)政府的殘暴無恥遠遠超過了他們。
最后一個自然段是用形象的寫法,諷刺中外反動派的恬不知恥。是的,日本帝國主義炮擊國民黨,反倒提出“抗議”“最后通諜”,段祺瑞執(zhí)政府殘暴地屠殺了學生,反誣學生是“暴徒”……?!安恢纻€個臉上有著血污……”,這一句的刪節(jié)號表示中外反動派的歷史的現實的罪行罄竹難書,中國人民對他們的仇恨刻骨銘心,永遠不會忘記。
由學生概括第5節(jié)的段意:記敘劉和珍等被害經過,贊揚愛國青年的沉勇友愛,揭露段祺瑞執(zhí)政府的暴行比歷史上中外反動派的更甚。
(五)課堂小結
默讀第四、五、六三節(jié),總結這三節(jié)的主要內容:贊揚愛國青年,揭露段祺瑞執(zhí)政府的兇殘下劣,抒發(fā)了極度悲憤的感情。
三、作業(yè)設計
1、熟讀課文,背誦第四部分第5段
2、預習第六、七兩節(jié)。
高考物理電場和磁場2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就要對每一課堂負責,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在課堂積極的參與互動,使教師有一個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教案內容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考物理電場和磁場2”,相信您能找到對自己有用的內容。
電場和磁場
電場、磁場問題一直是歷屆高考關注和考查的重點和熱點,其中場對物質的作用更是力、電綜合的命題的核心內容,從近兩年全國高考試卷中有涉及兩"場"試題有考查關于場的性質,有考查了場對物質的作用,特別是帶電粒子在"場"中的運動,有考查綜合問題,由此可見,場對物質的作用是100%命題熱點.解析試題可以完全按力學方法,從產生加速度和做功兩個主要方面來展開思路,只是在粒子所受的各種機械力之外加上電場力罷了.
1、力和運動的關系:根據帶電粒子所受的力,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并結合運動學規(guī)律求解.
2、功能關系:根據場力及其它外力對帶電粒子做功引起的能量變化或全過程中的功能關系,從而可確定帶電粒子的運動情況,這條線索不但適用于均勻場,也適用于非均勻場.因此要熟悉各種力做功的特點.
點擊下載://files.eduu.com/down.php?id=149496
《記念劉和珍君》教案2
俗話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教師在教學前就要準備好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容易聽懂所講的內容,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實現教學目標。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教案要怎樣寫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記念劉和珍君》教案2”,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記念劉和珍君》教案2
第三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完成情況,復習上一節(jié)課內容。抽查一兩位同學背誦:
(一)三、四、五節(jié)間的聯(lián)系,關于記述烈士事跡,思路怎樣展開?
提示:思路先依時間順序,從平時到遇害。遇害又分兩步:從事件概況到遇害細節(jié)。第三節(jié)寫劉和珍的正義感、責任感、反抗性,這樣一個熱血青年去請愿“欣然前往”,是很自然的。所謂“受人利用”,無非是流言家開罪、嫁禍之辭。作者不但寫劉和珍的斗爭性,而且著意反復寫她“始終微笑著,態(tài)度很溫和”,意蘊在于表明,世上哪有這樣的“暴徒”?段政府反誣她們?yōu)椤氨┩健?,不但不值一駁,反而充分暴露出他們自己的暴虐。第五節(jié),再詳述劉和珍的遇害經過,鐵證如山,真正濫施暴虐的是段祺瑞執(zhí)政府。
(二)齊讀第四節(jié)進行分析:抒寫驚愕、義憤
●1.作者為什么強調“始終微笑著的和藹的劉和珍君”?
作者寫“始終微笑”“和藹”的劉和珍“欣然前往”參加請愿,卻無端在執(zhí)政府前中彈、喋血、死掉,表現出作者對此毫無準備,反襯反動勢力的兇殘出人意料。
●2、怎樣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沉默”,就是“默無聲息”。這里說的是兩種沉默:一種是“出離憤怒”、陷于極度悲痛的“沉默”,“于無聲處聽驚雷”,預示著革命暴風雨即將來臨之前的“沉默”;一種是逆來順受,真正“默無聲息”,不敢反抗,走向滅亡的“沉默”。兩種“沉默”,兩種前途,兩種結果:不在沉默中爆發(fā)革命,摧毀“這似人非人的世界”,就在沉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統(tǒng)治,被滅亡。作者懷著最大的憤怒,發(fā)出最有力的號召,啟示人們:事情已經到了盡頭,對中外反動派說什么話也沒有用,必須起來和兇殘的敵人作殊死的斗爭。這是作者寫作本文的主要意圖所在。
●3、魯迅先生的“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和“衰亡民族”的“默無聲息”一樣嗎?
不一樣。一是憤激之詞,一是因為“慘象”和“流言”使庸人們害怕而不敢說,表明了庸人們的麻木與落后。其緣由就是反動統(tǒng)治者不但用武力極其兇殘的屠殺人民,而且還用文的一手,進行嚴酷的思想統(tǒng)治。
重點句③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已”,時間副詞,已經;“尤”,程度副詞,更加。兩個副詞連用,表示強烈的遞進語氣?!皯K象”,已足見反動派的兇殘;“流言”,則比刀槍更加陰險。軍人兇殘,文人囂張。有形的刀槍,加上無形的刀槍──御用文人的筆桿,這就是中國式的專制統(tǒng)治,這就是中國式的白色恐怖。正是這種野蠻而嚴密的專制統(tǒng)治,使得我們的民族逐漸衰亡,以至“默無聲息”了。可是橫行無忌的殺人者別忘記:沉默到了極點,就將是爆發(fā)的時候?!安辉凇驮凇边@一選擇復句,既有對反動派的警告,更有對“后死者”的呼喚、激勵和鼓動。
●4、“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边@話如何理解?
“緣由”就是反動統(tǒng)治者不但極其兇殘地用武力屠殺人民,而且還用文的一手,進行嚴酷的精神統(tǒng)治。從揭露段政府的罪行看,從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段政府雙手沾滿鮮血,居然昂起頭來,反誣被害者為“暴徒”,制造殺人的理由,走狗文人跟著陰險地“說她們是受人利用的”,反革命的兩手表現得無以復加。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反動統(tǒng)治者慣用的手法。武力屠殺加精神統(tǒng)治,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無聲息,衰弱不振。
(四)分析第五部分:敘述遇難過程
1.設置四個的問題,給學生5分鐘自讀。
①為何詳寫?——突出段政府的兇殘,流言家的無恥(根本不是“暴徒”)
②斷句的作用?——悲憤。將內心的悲憤感情在文字形式上很好地表達出來。
③“欣然”?反映劉和珍怎樣的性格?——為國為民,自覺參加
④微笑共提到幾次?作用?——反襯出段政府的兇殘
2.理解句子
①“當三個女子從容地轉輾于文明人所發(fā)明的槍彈的攢射中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中國軍人的屠戮婦嬰的偉績,八國聯(lián)軍的懲創(chuàng)學生的武功,不幸全被這幾縷血痕抹殺了?!边@話如何理解?
第五部分第2段記述劉和珍遇難情形,寫三個女子臨難從容,互相救助,同時揭露執(zhí)政府的屠殺兇殘暴虐。這是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面,下一段(第3段)接著從這兩個方面展開:第一句寫三個女子一面,先說傷亡情況,著重就互相救助贊揚楊德群、張靜淑的沉勇友愛。思路繼續(xù)在三個女子一面展開:“當三個女子從容地轉輾于文明人所發(fā)明的槍彈的攢射中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這個“偉大”當然指三個女子偉大。“從容地轉輾”是對上段內容的一個方面的概括,概括的是她們互相救助的情況。如此沉勇如此友愛,其精神之偉大確實令人驚心動魄。
思路遠接上一段所說的執(zhí)政府的兇殘,近接上一句中“槍彈的攢射”,給段政府以辛辣的嘲諷?!爸袊娙说耐缆緥D嬰”是接著上文來的,指的是屠戮劉和珍她們,“婦嬰”這里專指女子,再則她們畢竟年輕,在長者眼里還是娃娃。“八國聯(lián)軍”并非指1900年鎮(zhèn)壓義和團的八國聯(lián)軍,思路至此不會突然冒出1900年的八國聯(lián)軍。1926年,日本糾合各國軍隊恰好也是八國,所以魯迅也稱之為八國聯(lián)軍。段政府屠戮婦嬰,背后就是八國聯(lián)軍,所以懲創(chuàng)學生也可以說是八國聯(lián)軍懲創(chuàng)學生。屠戮婦嬰與懲創(chuàng)學生也不是兩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慘案。是指中國軍閥與八國聯(lián)軍相勾結,幕前幕后屠戮婦嬰懲創(chuàng)學生。這里是善與惡的兩極,在三個女子從容沉勇友愛的偉大精神反襯下,中外殺人者顯得更加卑劣兇殘。什么“偉績”“武功”是他們自己的夸耀,魯迅用這兩個詞,當然是反語。
②“但是中外的殺人者卻居然昂起頭來,不知道個個臉上有著血污……”如何理解。
白描手法:細致逼真,驚心動魄??坍嫵龇磩优沙髳?、猖狂的嘴臉。
(五)分析第六部分:總結經驗教訓、指出意義
●1.提到了哪兩種人?有什么含義?
生答,師小結,出示:
無惡意的閑人:一般庸俗的市民,與反動派及其走狗文人有根本的區(qū)別,但是他們對世界冷漠,把烈士的鮮血作為飯后的談資。
有惡意的閑人:反動文人,為了掩蓋統(tǒng)治者的罪行竟無恥地制造流言。
●2、怎樣理解“有限的幾個生命……不算什么的”含義?
一是說在反動派眼里算不了什么;一是說少數人的請愿對黑暗的中國起不了作用;一是說喚不醒庸人們的覺悟?!司錆B透著惋惜、哀傷和激憤的感情
(六)分析第七部分:熱情謳歌贊頌
●區(qū)別“竟會”“竟至”竟能”
同:強調出乎意料
異:竟會:不贊成
竟至:不贊成(譴責更深)
竟能:贊揚
重點句④:茍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依稀”,模模糊糊?!拔⒚!?,隱約,不清晰。更,表示程度的加深或進一步。這個并列復句,恰當地評價了“三一八”慘案對于將來的意義。盡管在這“并非人間”的世上活著的,有許多是“茍活者”,但即使是“茍活者”,也將從壯烈的事件中看到一點希望,哪怕是“依稀”“微?!钡南M?;而“真的猛士”將越來越多,先驅者的壯烈精神將激勵、鼓舞他們,更加勇猛堅定地去斗爭、前進。
1.區(qū)別“茍活者”、“真的猛士”。
茍活者:有一定的是非觀念,不忘懷烈士的死難而又沒有行動起來的人們,有走向斗爭的可能。
3.“嗚呼,我說不出話,但以此記念劉和珍君!”
提示:這是全文思路的收束?!按恕钡膬热荩荷婕皩α沂康某缇础ζ錉奚竦脑u價、對其斗爭方式的總結、對反動軍閥的憤怒聲討、對所謂學者文人的揭露、鞭笞,對庸人警醒的期盼,以及作者奮然前行的決心,等等。再次強調“我說不出話”,表達無盡的悲憤和深深的歉疚之情。
(七)、總結全文
1、課文結構:前兩節(jié):猶如序曲當中三節(jié):紀念主體后兩節(jié):猶如尾聲(回應開頭)
2、線索:強烈的悲憤之情,一以貫之。
補充許廣平:“真是一字一血淚,是用血淚寫出了心坎里的同聲一
哭?!薄S廣平
[教師總結]:通觀全文,作者悲和憤兩股情感的烈焰無處不在迸發(fā),無處不在燃燒,升騰交織,無可抑制。追悼會的氣氛、程君的發(fā)問和要求引起對烈士的痛心的憶念,并且激起對殺人者的滿腔仇恨,發(fā)為憤怒的揭露控訴;同時,作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終沒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對慘案的經驗教訓進行了沉痛的總結,對烈士死難意義給予高度評價。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發(fā)展和文章結構的大體脈絡。
(八)布置作業(yè)1.背誦課文第二、四節(jié)。
2.歸納本文寫作特點:將記敘、議論、抒情融為一體;語言精辟,富有哲理,充滿濃厚的抒情色彩;語言具有辛辣的諷刺意味。再模仿課文第五節(jié)劉和珍等烈士罹難場面描寫,寫一人二事,表現人物的某一特點,在進行場面描寫時,盡可能選用“毅然”“不為勢力所屈”“桀驁”“黯然泣下”“兇殘”“下劣”“驚心動魄”“沉勇”“勇毅”等詞語,字數約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