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29人類染色體與性別決定教案。
每個老師為了上好課需要寫教案課件,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人類染色體與性別決定教案”,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一、濟南版八年級“人類染色體與性別決定”是在第一節(jié)“遺傳的物質基礎”上,從染色體層次上描述了遺傳物質的傳遞以及性別決定的機理。對于學生而言,性別是一種特殊的性狀,在心目中總有一種神秘感,本節(jié)內容可以滿足學生對性別決定和性別遺傳知識的需求,還可以讓學生科學地理解生男生女的問題,認同男女性別比例的重要性。
二、
三、
通過讓學生辨別男女體細胞染色體異同,明確男、女染色體的差異;通過“棋子”游戲,模擬生男生女幾率相等;通過性別決定填圖,讓學生更多地通過自己的觀察與實踐、分析與討論獲得結論,讓學生切實體會到科學的真實性、可操作性及濃郁的趣味性;通過對男女比例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用科學態(tài)度看待生男生女問題。
四、
教師準備:制作課件。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染色體以及人類性別決定的有關資料,準備模擬實驗的材料。
五、
教學環(huán)節(jié)及時間安排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5分鐘)1、韓國變性人河莉秀、南非女運動員塞曼亞的圖片。他們是男性還是女性呢?
2、他們并不同學們認為的河莉秀是女性,塞維亞是男性。這種事情在世界運動史上并不罕見。例如:1932年波蘭運動員斯坦妮斯洛娃瓦拉謝維奇創(chuàng)造了世界紀錄,獲得了女子一百米冠軍,后來在美國遭遇了一起汽車搶劫案,被無辜槍殺。在醫(yī)生尸檢的時候,發(fā)現這位被波蘭人民稱為女英雄的運動員,原來是一位男性。
為了維護競賽的公平。1993年在我國上海舉行的首屆東亞運動會上,組委會采用了只需1根帶毛囊的頭發(fā)即可鑒別性別的新技術,準確率達100%。這種鑒別方法的依據就是男女體細胞中性染色體的形態(tài)差異。
分辨河莉秀和塞曼亞的性別。
聽講,進入思維狀態(tài)。
學生對事情的真相感覺不可思議,增加了學生的探究欲望。知道人們常用第二性征、第一性征來判斷男、女并不是十分準確的。
用1993年在我國上海舉行的首屆東亞運動會上的實例。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自主學習(9分鐘)1、人體細胞中的染色體:
(1)數目:()對。
(2)種類:①常染色體()對。
②性染色體()對,女性的性染色體可以表示為();男性的性染色體可表示為().
2、每個人的體細胞中都具有來自父母雙方的(),親代的遺傳信息也就隨之傳遞給了后代,故人類的遺傳是通過()在親代和子代之間傳遞實現的。
3、女性產生的卵細胞只有一種是,每個卵細胞內都有()條常染色體和一條()染色體。男性產生的精子有兩種,一種精子含有()條常染色體和一條()染色體;另一種精子則含有()條常染色體和一條()染色體。
4、如果含()染色體的精子和含染色體的卵細胞結合,后代是男孩;如果含()染色體的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后代是女孩,且結合的機會是()??唇滩倪M行自主學習,重點知識在教材上畫下來。5分鐘后小組交流。通過自主學習,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二、引導探究、層層推進
1、人類染色體傳遞:(10分鐘)
2、人類的性別決定。
(10分鐘)
知識整合、遷移應用
(3分鐘)
自我測評(1分鐘)1、人體染色體圖譜:
2、(1)哪幅圖顯示的是男性的染色體?哪幅圖顯示的是女性的染色體?你是根據什么判斷的?
(2)圖中哪條染色體是Y染色體?它與X染色體在形態(tài)上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
3、人的生殖過程,推測染色體從親代到生殖細胞到受精卵(后代)的傳遞規(guī)律。
4、人類染色體傳遞的flash動畫,強調:精子和卵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減半,并不是單純的數目減少一半,而是每一對都減少一半,當精子和卵細胞相融合時,精子的一半與卵細胞的一半又形成了23對染色體,即受精后數目恢復正常。
5、:(1)同一對染色體能同時進入一個生殖細胞嗎?(2)染色體的這種傳遞方式有什么意義?
6、:
馬蛔蟲體細胞內只有兩對染色體,1883年,比利時的胚胎學家比耐登研究發(fā)現馬蛔蟲的精子和卵細胞內只有兩條染色體,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內又恢復到兩對,進一步研究發(fā)現,當體細胞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細胞時,染色體都要減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對染色體中各有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后來科學家在研究其它生物的有性生殖過程中也發(fā)現了這一規(guī)律。
7、:生男生女的比例
參照教材P79的探究實驗,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制定自己的實驗方案(有困難可咨詢老師),時間3分鐘。
(1)你打算用什么材料?
(2)怎樣設計實驗裝置?分別模擬什么?
(3)如何進行實驗操作?
(4)你認為實驗過程中應注意哪些細節(jié)?
(5)統(tǒng)計結果,得出結論:
次數12345678910
性別
統(tǒng)計:男次女次男/女=次
8、模擬實驗說明了生男生女的機會是均等的。從科學的理論角度來看,生男生女的機會又是怎樣的呢?
9、請你填寫人類的男生女的圖解,并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解上不難看出,男性有______種精子,女性有______種卵細胞。因此可以肯定:從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角度來看,決定生男生女的關鍵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從理論上來講,男女比例大致是:____________。
(3)在戰(zhàn)火紛飛,戰(zhàn)爭不斷的年代,一位國王制定了一條法律:任何夫婦,如果上一胎生的是男孩,可以再生,如果生的是女孩,就不能再生了。他認為這樣可以使他國內的男丁多些,女人少些。請問結果會如他所愿嗎?請用你學過的知識加以說明。
10、有一種疾病總是由父親傳給兒子,由兒子傳給孫子,控制這種病的基因最可能存在哪里呢?父親X染色體上的致病基因傳給兒子的概率是多少呢?
11、中蒙地區(qū)150萬男性的Y染色體
相同的實例。
小結:本節(jié)的重難點,構建知識結構。讀圖比較男女染色體組成的異同點。
(迷你句子網 WWw.JZ139.COm)
讀圖4.4-6,描述人類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傳遞過程
歸納總結
意義:后代的體細胞具有來自父母雙方的染色體,父母的遺傳信息隨之傳給了后代。
設計如何設計實驗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可以用乒乓球、圍棋子、紙牌等。)
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怎樣解釋實驗結論,怎樣做才能使結果更符合實際情況。
讀圖解釋人類性別是如何決定的
學以致用,
鞏固提高
討論理解:一個男性的Y染色體來自于自己的父親,又只能傳給自己的兒子。男性的X染色體只能來自于自己的母親,只能傳給自己的女兒。
構建知識結構。通過染色體圖的觀察激勵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親身體驗獲取知識。
形象的動畫,
便于學生理解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23對。其中的每一對染色體,都是一條來自父親,一條來自母親。
通過模擬游戲步步導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真切體驗。小組合作培養(yǎng)了學生自我評價和評價他人的能力。(強調:每完成一次必須把摸出來的“生殖細胞”再放回原來的材料袋)
通過圖解理解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
性別決定的圖解看似簡單,部分學生由于初次接觸,需要通過練習及時鞏固。
這個練習能夠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三、當堂訓練、及時反饋
(7分鐘)A類:
1.決定人的性別的時期是()
A.受精卵分裂時B.胎兒出生時C.卵細胞受精時D.胚胎性器官分化時
2.新生兒的性別取決于()
A.精子的類型B.精子和卵細胞C.母親的體細胞D.父親的體細胞
3.近年來,科學家發(fā)現決定精子的產生和成熟的基因位于()
A.常染色體上B.X染色體上C.Y染色體上D.X或Y染色體上
4.子女的性別是由()
A.母親決定B.父母共同決定,母親為主C.父母共同決定,父親為主D.父母共同決定
5.一對夫婦第一胎生了一個女孩,他們很想再要一個男孩,那么,第二胎生男孩的幾率是()
A.100%B.50%C.25%D.0
6.在有性生殖過程中,雙親通過生殖細胞分別向子代傳遞了()
A.全部的性狀B.全部的染色體
C.全部的遺傳物質D.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
B類:1、已知牛的體細胞中有30對染色體,那么在牛的精子、卵細胞和受精卵中染色體數目分別為_______條、條和條。
2、1990年科研人員在Y染色體上發(fā)現了促使睪丸發(fā)育的基因,說明了:
。
3、人類生男生女的奧秘可用右圖表示,
據圖回答:
(1)寫出圖中序號所代表的染色體符號:
1;2;
3;4;
(2)國家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胎子女,
符合法律、法規(guī)條件的可以生育第二胎。
假使一對夫婦第一胎生的是男孩,預測
第二胎生女孩的機會是%。
C類:我國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出生嬰兒性別男女比例為119:100,即當時平均每出生100名女嬰,相對應地出生了近120名男嬰,這大大偏離了103~107的正常范圍,其中進行胎兒性別選擇是整個社會男女比例失衡的重要原因。
(1)場景一:妻子懷孕了,丈夫興沖沖地拿來了“轉胎藥”,此藥據說有將女胎轉為男胎的神奇功效。你覺得有科學道理嗎?”
(2)場景二:“憂心忡忡地丈夫,帶妻子到醫(yī)院去鑒別胎兒的性別,迎接他的卻是‘嚴禁非醫(yī)學需要做胎兒性別鑒定’,你能解釋原因是什么嗎?如果人為的進行性別選擇,有什么害處?”
(3)也許,在你的身邊,就有類似場景中的人,你會怎么運用你所學的知識,對他進行勸導呢?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反思:
1、模擬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的實驗,準備起來雖然麻煩些,但是通過學生做實驗,使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具體化,有助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通過做實驗,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4人一組,在實驗的過程中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在過程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協(xié)作能力、合作能力。
2、教師注意強調在統(tǒng)計數據的科學性和真實性,并暗示模擬游戲的原理蘊涵著人的性別決定方式,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探索人類性別的奧秘。
3、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自主合作的學習情景、平等融洽的人際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由單純的信息表達者轉變成信息的加工者、組織者,處于主導地位;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走進科學家的探究歷程,在觀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學習,處于主體地位。
相關閱讀
第二節(jié)人類染色體與性別決定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了教案課件新的工作計劃,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第二節(jié)人類染色體與性別決定”,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二節(jié)人類染色體與性別決定
一.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描述人的染色體組成和傳遞規(guī)律
2.揭示人類性別決定的原理
3.模擬人類的性別決定過程,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二)能力目標:
收集和交流關于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報道、資料等信息,關注生物學的前沿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
(三)情感目標:
能用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生男生女的問題,認同男女性別比合理的重要性
二.學習重點和難點
重點:利用染色體的傳遞規(guī)律,揭示人類性別決定的原因
難點:理解人的性別決定方式。
三.學習過程
1.情境導入:
展示視頻:小品《超生游擊隊》,師:生男生女決定于誰呢?
資料:1993年在我國上海舉行的東亞運動會上,組委會采用了只需1根帶毛囊的頭發(fā)即可鑒別運動員的性別的新技術,準確率達100%,你能說出這種鑒別方法的科學依據嗎?
師: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將為大家揭開其中的奧秘。
2.自主學習:
目標1:識記人類染色體的組成(重點)
閱讀教材77頁內容,分析圖4.4-5回答以下問題:(5分鐘)
①人類染色體數目是:________對,________條。
②人類染色體的組成:
人類染色體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對)和____________(______對)組成的.前者是與性別決定無關的染色體,后者是決定個體性別的染色體。
③表示方法:
女性的性染色體用________表示,男性的性染色體用_________表示;
女性體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成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性體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成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規(guī)定學習時間,巡視指導,學生展示學習成果,對于未解決的問題小組交流討論,對于人類體細胞的染色體組成要求學生在課本上記錄下來,3分鐘時間將上述知識點記住。
認識了人類染色體的組成,接下來我們將探究染色體是如何在親代與后代之間傳遞的。
目標2:描述染色體的傳遞規(guī)律(重點)
學生閱讀教材78頁第一段文字,分析圖4.4-6完成助學88頁中的目標2
引導學生分析以下兩個問題:
①在生物進行有性生殖產生生殖細胞時,染色體的數目要減少一半,你認為有何意義?(注:假設法,假如染色體的數目不減半,后代的染色體數目是多少?可能么?)
②父親與母親的染色體分成一半后,分別能產生幾種類型的精子和卵細胞,請你用字母的方式表示出來。
小組合作探究,然后生生交流,學生總結答案。
兩種類型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幾率相等么?接下來我們就來探究“生男生女的機會相等么?”
目標3:通過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重點)
學生按照教材79頁提供的探究步驟,小組合作完成探究活動(8分鐘)
①實驗用具可以改用圍棋子,和黑色的塑料袋;
②指導學生弄清黑白棋子表示的含義和兩個塑料袋分別裝有黑白棋子的數目,并在兩個塑料袋上貼上精子和卵細胞的標志;
③在操作時,小組成員都要操作,從精子和卵細胞的塑料袋中各拿一粒棋子,并統(tǒng)計結果,求出平均值;
④教師巡視指導;
⑤全班各小組的匯報統(tǒng)計結果,教師對全班的結果再求平均值;
⑥對于出現的偶然結果,引導學生正確分析,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⑦學生總結得出結論。
學生閱讀教材79-80頁內容,完成助學88頁“自主學習”中的目標3和“當堂達標”中的第3題
師:一對夫婦生了一個女孩,如果這對夫婦再生一個孩子,一定是男孩么?生男孩的幾率是多少?
生:不一定。生男孩的幾率是50%。
由此可見,生男生女是由父母雙方共同決定的,主要取決于父親,而人的性別也是由染色體上的基因決定的。
3.知識歸納:
完成助學90頁的“自我感知”梳理所學知識。
4檢測:
助學的“當堂達標”。
人類染色體與性別決定教案及反思(濟南版八年級生物上冊)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只有規(guī)劃好了教案課件新的工作計劃,才能促進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人類染色體與性別決定教案及反思(濟南版八年級生物上冊)”,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類染色體與性別決定
第三節(jié)人類染色體與性別決定
課型
新授課
教師姓名
教學目標:
1、描述人的染色體組成和傳遞規(guī)律。
2、解釋人類性別決定的原理。
3、通過探究活動,認同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
4、能用科學的態(tài)度看待生男生女問題,認同男女性別比例合理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1、能夠說明人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
2、理解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的原因。
教學難點:
1、在形成生殖細胞時,男性產生兩種精子,女性只能產生一種卵細胞。
2、形成生殖細胞時,染色體減少一半的意義。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引入:
從社會上熱點問題引入課題。
2014國際皇后小姐(變性人)選美大賽決賽,2014年11月7日晚在泰國旅游名城芭堤雅舉行,來自18個國家的22名選手參加了當晚的決賽。
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的知識,分析作變性手術,改變了第一性征,在遺傳學上是否真的可以改變自己的性別?那么性別是由什么決定的?這里只做簡單處理,引入課題。這樣可以直接抓住學生對熱點問題的好奇心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復習舊知,學習新課:
知識回顧:
1、在體細胞中,染色體_______存在,形成生殖細胞時,成對的染色體會_____,分別進入不同的_____細胞中。生殖細胞中,染色體_____存在。
2、人類的體細胞中有_____染色體;在精子和卵細胞中有______染色體。
一、人類染色體的傳遞:
通過知識回顧,引導學生嘗試寫出遺傳圖解,理解染色體傳遞的過程和規(guī)律。
思考下列問題:
1.人類精子和卵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是多少?與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是什么關系?
2.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是多少?與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是什么關系?
3.受精卵中成對的染色體分別來自哪里?
4.人類的遺傳是通過什么實現的?
鞏固知識:習題練習。
二、人類的性別決定:
1.染色體的組成
觀察與思考:
觀察教材104頁,圖4.4-12人的染色體圖譜,思考下列問題:
1、圖中可以看出男女相同染色體有對,男女不同染色體叫做什么?
2、男性和女性染色體組成如何書寫?
2、人類的性別決定
(一)觀察圖4.4-13性別決定圖解,圖,思考下列問題:
1、如何書寫卵細胞和精子中染色體的組成?
2、在圖中寫出受精卵性染色體的組成情況。
3.人類性別在什么時候決定?
有些人認為:生男生女的責任全
在女性。你認為這種想法科學嗎?
為什么?
4、根據圖嘗試描述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
(二)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小組活動:
給每組同學裝有等量圍棋的2個塑料袋。黑色棋子代表X染色體,白色棋子代表Y染色體。其中一個注明“父親”的塑料袋中裝有20個黑色棋子和20個白色棋子。另一個注明“母親”的塑料袋中裝有20個白色棋子。一個學生做好記錄,其他學生隨機抽取。最后得出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的結論。
資料分析:
1990年,一個英國研究小組發(fā)現Y染色體短臂上的SRY基因在男性睪丸形成過程中起關鍵作用,失去這個基因,個體將發(fā)育出卵巢而不是睪丸。
思考:性別是由什么決定的?
關注社會:
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5.88,即每100名出生女嬰對應115.88名出生男嬰。正常范圍應該是103至107。
你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課堂小結:
課堂檢測:
教學引入:
圖片展示國際皇后小姐(變性人)選美大賽決賽。
提出問題:
1、變性手術,改變了人的性征,在遺傳學上是否真的可以改變自己的性別?
2、性別是由什么決定的?
復習舊知,學習新課:
將復習題目展示出來,指導學生回答,引領學生思考人類染色體的傳遞規(guī)律。
教師展示人類染色體傳遞過程的遺傳圖解,同時講解。重點指導學生理解一下要點:
1、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是體細胞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與體細胞中的相同,實現了子代與親代之間染色體數目的恒定。
2、人類體細胞中成對的染色體中一條來自父親一條來自母親,人類的遺傳信息通過染色體在親代與子代之間傳遞。
教師展示染色體圖片,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明確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往往成對的染色體形態(tài)相似。
教師補充男女體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成的書寫分別是:男:22對+XY,
女:22對+XX。
2、人類的性別決定
首先讓學生思考生殖細胞中染色體的組成如何書寫,(生殖細胞中染色體組成的書寫:精子:22條+X或者22條+Y,卵細胞:22條+X。)
在以小組為單位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教師出示記錄表格,收集六個小組的記錄數據,計算全班的平均分,得出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的結論。
指導學生理解性別是由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決定的。
生物的性狀是由染色體上的基因決定的。
教師指導學生認識男女比例失調的主要原因:第一,重男輕女的傳統(tǒng)思想。
第二:養(yǎng)兒防老的思想。第三:非法鑒別胎兒性別等等。
對社會的影響:大大引發(fā)買賣婚姻,拐賣婦女等犯罪行為,嚴重阻礙我國人口的和諧、健康地持續(xù)發(fā)展。
教師指導學生完成本節(jié)課的知識總結。
教師根據檢測情況,總結本節(jié)課的教與學的效果,反思教與學的得失。
學生觀看圖片,回答問題。
學生做完學案上的練習題,并訂正。
師生共同完成遺傳圖解。
學生做習題。
首先思考體細胞的染色體組成,進一步能書寫出男女染色體組成。
然后:完成身份證的填寫。
分組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小組長做好記錄。
探究結束后,小組展示實驗結果,得出結論,進行交流。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見。
學生完成檢測。
項目
次數
精子所含性染色體
卵細胞所含性染色體
受精卵所含性染色體
子女性別
總計(人)
男女比例
1
男:人
女: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性別和性別決定
《性別和性別決定》教學設計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jié)的內容為北師大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第6單元《生命的延續(xù)》中第20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的第4節(jié)《性別和性別決定》。性別是一種特殊的性狀,在學生中總是存在著一種神秘感,自然成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本節(jié)內容可以滿足學生對于性別決定和性別遺傳知識的需求。另外,社會上一些人仍存在著重男輕女思想,母親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員冷落和責備的現象并不少見。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科學地理解和正確地對待生男生女問題,同時,生男生女的原理的分析又是對上一節(jié)《性狀的遺傳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中遺傳圖解的鞏固,因此,本節(jié)內容對確定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學生學習分析:
(1)心理和生理特征:從年齡特征來看,初二學生平均年齡15歲,對什么事情都很好奇,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不喜歡死記硬背枯燥的知識。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老師注重正確引導學生思維,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方法去分析問題、得出結論。
(2)知識現狀:本節(jié)是在初二年上期快結束時學習的,學生對生物知識已經有所了解,學習積極性相對有所降低,為此,在教學中抓住這一特點,積極采用形象生動的、形式多樣的學習方法和學生廣泛的、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知識障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認知水平的差異會產生不同層次的學習成果和不同的學習體會,在生男生女的原理中機率是相等的,對個別學生可能會造成認知上的困難,在綜合運用上需要老師進行適當的引導。
三、設計思想
本人從2002年到我們學校任初中教學一直到現在,而且高中也完成了四界,對生物的教材和課外知識掌握比較好,我校從2004年安裝了多媒體的教室,掛圖與實驗材料儀器都比較完善,能圓滿完成初中生物教學的各項要求。我也是一如既往的安照新大綱完成實際教學任務。
《性別和性別決定》這節(jié)課很容易提高學生的興趣,并且學生能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一系列問題。
(1)教學理念: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目的在于使學生愿學、樂學、主動學、會學。我設計了激發(fā)學生參與的學習的情景,通過學生做游戲的活動形式來激發(fā)學生渴求知識,真正體驗“在學習中游戲,在活動中學習”的新理念。
(2)教學原則:根據《生物課程標準》要求:解釋人的性別決定。
(3)教學方法:基于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形象直觀地展現給學生。設計學生游戲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興奮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有利于重點的突出和難點的突破,又有利于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的提高。
我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樂學情境,激發(fā)學習情趣教學方法。
啟發(fā)式教學法:啟發(fā)學生極積思維、強化訓練,倡導合作共學的教學方法。
游戲法: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學習。
多媒體課件教學法: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以XY型為例理解性別決定的知識,說明人的性別差異是由性染色體決定;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應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獲得研究生物學問題的方法,解釋生男生女及機會均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及人口教育。并能用科學態(tài)度看待生男生女問題,同時樹立“生男生女一樣好”、“男女平等”的思想。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人類性別決定的方式和生男生女的原理。
難點:生男生女的原理
六、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準備:①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②教具(乒乓球(白色35個,黃色35個))
課時安排:一課時
情景導入新課:
(1)投影(一張孕婦的圖片)并進行提問:你們想到一個什么問題?
(里面的寶寶是男孩還是女孩?……)
(2)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舊社會農村的婆婆對生女孩的媳婦總是不滿意,認為生不出男孩就是女人的過錯。
[學生活動]學生進行自由討論。
引入課題:性別和性別決定
講授新課:
提問:男性與女性在性別上的不同,男性與女性為什么會有性別的不同呢?是什么因素決定了男性與女性性別的差異呢?(由性狀是由基因控制,基因存在于染色體上,引出人類的染色體中決定性別的染色體是性染色體。)
課件:(出示男女染色體)學生看圖觀察男女體細胞染色體示意圖
[學生活動]學生觀察女體細胞染色體示意圖,相互討論,回答問題。
師生進行小結:
1.人類染色體的特點?
人類染色體可分為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共23對,其中常染色體22對、性染色體1對。
2.男性和女性的染色體有什么異同點?
男性的性染色體有X染色體和Y染色體,女性性染色體為兩條X染色體。
3.人體染色體表示方法:
男性染色體表示22+XY――女性染色體表示22+XX。
過渡:人體的染色體與人體的性別有什么關系?
課件:展示性別遺傳的基因圖解(動畫過程)
[學生活動]學生觀察性別遺傳的過程,讓學生回答受到什么啟發(fā)。
根據遺傳規(guī)律,生殖細胞中基因不成對,男性能產生兩種不同類型的精子即男性能形成X精子和Y精子,女性只能產生X卵細胞,X精子受精生女孩,Y精子受精生男孩,
結論:生男生女是由男性(父親)決定的。
提出問題:一對夫婦一胎中生男生女的機率是多大。
游戲:生男生女的原理
游戲規(guī)則:
1、把70個乒乓球(白色35個,黃色35個)放在紙箱內,分別代表男性產生的兩種生殖細胞(X、Y),任意選擇如黃色代表X染色體(即代表會生女孩),白色代表Y染色體(即代表生男孩)。
2、學生輪流隨機抽取乒乓球,每個同學抽兩次,一次只能抽取一個,否則無效。
3、統(tǒng)計數據,并進行分析(教師應強調注意數據的科學性和真實性)
4、由男女代表各1人,分別抽取50次,規(guī)則如上,同時進行統(tǒng)計并分析結果。
(學生小組進行交流數據分析,教師對全班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引導學生比較“生男”“生女”的比例。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得出結論,進一步深入探索人類生男生女的原理,通過游戲突破難點。)
引導學生進行結論:
引導學生對數據進行分析結論。“生男”還是“生女”是隨機的,“生男”和“生女”的比例基本相同。男性精子中是X染色體還是Y染色體決定了后代的性別——這就是生男還是生女的原理。
課件:人的性別遺傳圖解生男生女機率
引導學生按照投影進行示意圖的填寫,了解人類的生殖過程中生男生女的機率是相等的。
過渡:現實生活中,男女性別的比例與理論上是否保持一致?
(課件)展示中國近年來五次人口普查男女性別的比例,并引導學生分析其原因。
歸納總結:
利用板書進行小結。同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1、提倡男女平等的思想,堅決杜絕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
2、男女的比例出現的問題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男生大大超過女性,對于男性面臨的問題:不好好努力,爭取一番事業(yè),以后在社會上不能立足,同時不能擁有幸福的家庭;對于女生來講,更不能在中學時代出現早戀的現象,走上社會,有機會選擇更優(yōu)秀的對象。
隨堂練習
1.生男還是生女主要決定于母親,與父親無關。
2.小明是個男孩,他只接受了父親的基因,而沒有接受母親的基因?
3.小明的父母如果再生一個孩子,從理論上講,生男孩的機率有多大?
課后拓展:
1、人們的觀念和醫(yī)療技術會不會影響男女性別的比例?
2、男女性別比例不平衡會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嗎?
板書設計:
第4節(jié)性別和性別決定
一、性別是由染色體決定
二、生男生女決定于精子的類型
生男生女的機率相等
課后反思:
2007年12月11日在八年級一、二班的教學,學生在學習中有很濃的學習興趣,參與性非常高,在讀圖、游戲中充分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在游戲中突破重難點。采用學生抽取黃白球的游戲,理解生男生女的原理。全班同學參與,并由此學生經歷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以真正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并激發(fā)學生對生物學強烈的求知欲和科學的探究精神。特別是在學生活動中,活動的結果抽取黃白兩球的比例與設計意圖和原理出現大的差異時,我及時調整思路,一是從學生中抽取兩次摸到不同的球的比例進行原理的分析;二是從同學們的表情中結合社會現象“重男輕女”是不符合社會發(fā)展和時代要求的,引導學生轉變這種傳統(tǒng)的封建思想,既能達到教學的知識目的,又能對學生進行人口主義青春期進行情感教育,從而正確樹立男女平等的思想和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思想。
2、活動有實效,全班同學都參與。平時上課不太積極的學生,也都積極表現,如的摸球時手放在箱子里認真的慎重的摸出一球。這真正能達到課程改革面向全體學生,同時讓學生樂于參與、樂于學習。
3、創(chuàng)設生物教學情景,啟發(fā)學生積極參與。通過和諧、平等的課堂氣氛,創(chuàng)設樂學情境,加強師生的信息交流,優(yōu)化和完善課堂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