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24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失物招領》的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等6個生字,引導學生進一步自主識字并感悟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
2.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講究衛(wèi)生,愛護環(huán)境的習慣。
教學重點
識字,有感情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書上第二幅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2.教師小結:這是一年一班小朋友在春游時發(fā)生的一件事,為什么老師的手里會拿著一個垃圾袋呢?學了今天的課文,你就知道了。(板書課題)
3.找學生讀課題,認讀“失”字,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失物招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檢測反饋:指名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師生共同評價。
4.輕聲讀課文,要求把句子讀通順,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想一想:讀后知道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認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讀一讀,記一記。
2.同桌相互考一考,看是否記住了字音,再互相說一說怎樣記住字形。
3.檢測學生學習生字情況。
(1)讀準字音:借助拼音讀生字。(教師強調讀準后鼻音:同、工、請、雙;前鼻音:觀;翹舌音:失、專、準;平舌音:才)
(2)巧記字形:交流識記字形的方法。(引導學生說出在哪里見過這個字;用什么辦法記住生字;如熟字帶生字的方法:失—先觀—現(xiàn)工—江準—推,熟字加偏旁或去偏旁的方法:人—隊又—雙青—請見—現(xiàn)格—各比較“洞—同請—青各—格”感悟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
(3)理解字意:練習用“級、同、工、專、隊、才”組詞說話。
(4)再現(xiàn)檢測:去掉拼音,練讀生字、詞語、句子(自由讀、開火車讀)
詞語:班級同學周圍排隊請進準備
句子:①放學了,三年級二班的同學,在操場站好排,準備回家。
②剛才同學們還圍在老師身邊,上課鈴聲一響,他們就馬上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4.復習鞏固:形近字比較,完成書后練習:讀讀比比
認(認真)準(準備)先(先進)各(各自)
隊(少先隊)難(難題)失(失去)備(備課)四、指導書寫,強化記憶
學習寫“同、工、?!?/p>
1.觀察思考: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寫這三個字應注意的問題。
2.引導學生書空筆順。
3.教師范寫。
4.學生描紅、練寫。
五、布置作業(yè)
讀課文并思考:課文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失物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激趣讀文
1.出示字詞,鞏固字音。
讀字詞并選擇一個字(要求會寫的字)組詞并說一句話。
字詞:年級同學專心準備觀圍工隊剛才請雙
2.說出圖意,理清線索。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圖中的內容。
3.失物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失物招領》,請小朋友們到課文中去找答案。(學生自由讀文)
二、精讀課文,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讀文思考:前兩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前兩個自然段的內容。
(3)理解“很大很大、很多很多”,照樣子再說出一些這樣的詞語。
(4)理解“專心”,用“專心”說一句話。
(5)感情朗讀
2.學習課文3—6自然段。
(1)文中“失物”指的是什么?他們的主人是誰?你是怎樣知道的?引導學生讀課文第3和第6自然段。
學生自主讀文,找答案。
匯報交流,引導學生結合書上插圖(一)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說出自己的感受。
(2)聽了陳老師的話,一年一班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
指導朗讀4、5自然段,讀出陳老師嚴肅的語氣(教師范讀第4自然段),讀出一年一班小朋友驚奇的樣子。
3.學習課文7、8自然段。
(1)失物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引導學生讀課文7、8自然段。
(2)為什么有的同學臉紅了?生活中有沒有臉紅的時候,應應該帶著怎樣的心情讀第7自然段。(學生練習—指名讀—師生共同評價)
(3)理解“會心的微笑”意思,用什么語氣、表情讀第8自然段。
(4)為什么老師和張爺爺發(fā)出了會心的微笑?引導學生拓展、想象,用因為“老師和張爺爺看到……看到……所以,他們發(fā)出了會心的微笑”句式進行說話訓練。
三、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1.想一想,說一說在你們集體出游的活動中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2.在校園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沒有失物,如果有,你將如何行動?
3.教師小結: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人人爭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四、指導書寫
學習寫“才、級、隊”
板書設計
失物招領
保護環(huán)境
教學反思
在《失物招領》的教學中,我注重了精心的預設和情境的模擬再現(xiàn),整個課堂一下子就活躍了起來,跟隨著學生的思路,我像裁縫一樣將他們的思路穿連起來,一步步引導他們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學生的發(fā)言精彩之至,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之深刻,使我欣喜不已,他們結合到校園環(huán)境的建設來認識到了自身行為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之前我總以為一年級的小朋友認識不到問題的要害,喜歡代言,而在這個片段的教學中讓我深深地懂得了課堂上沒有發(fā)不起言的學生,只有不精心設計備課的老師才會出現(xiàn)課堂的冷場。預設中“探討亂扔垃圾的壞處”這個問題,盡管在預設時設計到了,我根本未曾想過學生回答得起,只是想如果他們認識不到,到時直接告訴他們就行了,本來這個問題就有一定的難度??伤麄儾粌H想到了,而且認識還那么深刻,這更讓我堅定了一個信念:精彩的教學源于精心的“預設”!生成之花在預設的土壤中綻放異彩
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一年級:《失物招領》教案二
復習導入
這篇課文寫的是小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件事,請同學們想一想,說一說,在你們曾經參加過的春游等集體活動中,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復習鞏固生字詞
1、出示不帶拼音的詞,學生認讀。
2、出示紅色的生字,學生采用適合自己的方式記憶生字的字形。(啟發(fā)學生通過比較形近字,用熟字帶生字的方法記憶字形。)
3、做“走迷宮”的游戲復習鞏固生字。
朗讀課文
1、小組內自由選擇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全班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學寫生字
1、在復習鞏固生字的過程中,出示“我會寫”中的字。認識,觀察,說說怎么寫漂亮。描一個,再寫一個,師生評議。
2、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重點指導“同”,被包圍部分要往上寫;“?!钡牡谌P是豎折折;“隊”的雙耳旁要寫得高而小。
實踐活動
1、引導學生積累詞語。
A、出示“讀讀比比”中的詞語,指名讀。
B、在小組內讀讀比比。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C、全班交流,說說每組字的不同之處。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或朋友聽。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小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件事。這篇課文的題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亂扔垃圾,課文里卻稱“失物”,為什么呢?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它們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呢?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這些問題是學習課文的線索。
學習目標
1、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14個生字,會寫6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難點:課題理解。
小學語文一年級:《失物招領》教案一
第一課時
播放錄音,揭示課題
同學們,紅領巾廣播站開始廣播了,大家注意聽,播音員說了什么?(播放錄音:同學們,剛才張爺爺撿到一些東西,是哪些同學丟的,請到我這兒來認領。)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課題:失物招領(練讀課題,注意讀準“失”的音。)讀了課題,知道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學生質疑)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練讀課文,標出自然段,把自己覺得難讀的字作個記號,多讀幾遍。
2、小組內互相讀一讀,聽一聽。
3、全班交流,學生互相提醒容易讀錯的字。
4、練讀生字,鞏固字音。
◆出示生字,學生開火車讀。.
◆做“摘蘋果”的游戲,復習生字和詞語。
自主發(fā)現(xiàn),自由交流
1、小組合作學習。
A、學習任務:
◆給小伙伴提一個問題,在你的問題中可以用“什么”、“為什么”或“怎么樣”等詞。
◆對小伙伴的回答給予評價。
B、合作方式:組長組織大家圍繞上述任務學習、交流。
C、匯報交流。(以下的交流要根據(jù)學生的提問,隨機選擇相應的句子或段落進行討論、朗讀。)
◆當學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時,學生自主交流,朗讀第六自然段。
◆當學生提出“失物的主人是誰?”時,在交流的過程中,出示插圖,引導學生說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練讀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
◆當學生提出“同學們?yōu)槭裁凑f自己沒丟東西?”時,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引讀第五自然段。(同學們確確實實不知道自己丟失了東西,四十雙眼睛怎么樣?四十張小嘴怎么樣?不一會兒,四十張小嘴怎么樣?)
指導朗讀第五自然段,讀出同學們驚奇的樣子。..
◆當學生提出“同學們怎么樣認領失物?”時,在交流的過程中,啟發(fā)想像,假如你就是一年級一班的同學,你當時會想些什么。(抓住“臉紅了”、“一個個”指導朗讀。)
◆當學生提出“老師和張爺爺為什么會發(fā)出會心的微笑”時,在交流、朗讀的過程引導孩子練習說話:老師和張爺爺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
D、朗讀全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校園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沒有“失物”?如果有,你將如何行動?
一年級下冊語文《失物招領》優(yōu)秀教案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小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件事,取題巧妙,明明是亂扔的垃圾,卻稱為“失物”,那么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呢?它們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的?教師可緊緊抓住這些問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還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讀文感悟中矯正不良行為,自覺養(yǎng)成愛護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目標
1.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習慣。
三、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的投影片小黑板
四、課時安排:二課時
五、教學設計與說明
A案
第一課時
一、看圖激趣,導入課文。
(出示課文插圖2,遮去老師所在的部分)小朋友,你們看,今天一年級一班的同學排著隊去植物園參觀。看看圖,你想知道什么?那么帶著問題先去讀讀課文“12失物招領”(出示)。讀課題,讀準“失”的字音。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文,標出自然段,給覺得難讀的字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2.同桌交流讀文,注意讀準字音。
3.全班交流。學生互相提醒容易讀錯的字,引導學生讀準生字的音:“才”是平舌音;“準”、“雙”、“?!笔锹N舌音;“請”、“同”是后鼻音。
4.學生自由識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當小老師領讀.你認識哪個就讀哪個,同時介紹一下自己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
(2)交流識字的方法。不認識的字,在課堂上用什么方法記?
三、再讀課文,學習提問。
1.自由讀課文1——4自然段。
2.小組合作學習,說說在1——4自然段中讀懂了什么。
3.嘗試給小伙伴提一個或幾個問題,可用上“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等詞,其他同學試著回答。
四、感情朗讀,練習說話。
1.四人小組合作朗讀。(齊讀、輪讀等多種形式。)
2.出示“同學們圍著園林工人張爺爺,聽他介紹每一種花草樹木,聽得可專心了?!?/p>
(1)請學生劃一劃句中帶有生字的三個詞語并讀讀。
(2)“專心”是怎么樣的?舉個例子說說或用“專心”說句話。
(3)有感情地朗讀這個句子。
(4)看課文插圖1,引導學生將第3自然段讀得歡快些。
[借助色彩鮮明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感受語言,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進入閱讀狀態(tài)。]
4.讀第四自然段,引導學生讀出嚴肅的語氣。
5.練習(任選一題)
☆用“準備”說句話。
☆☆用上剛認識的生字說話,用得越多越好。
[二道星級題考慮到學生能力的差異,讓每位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五、自主發(fā)現(xiàn),指導書寫。
1.出示“同、工、專”三個字,再讀記。
2.自由發(fā)現(xiàn),掌握寫法。
(1)看:三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學該怎么寫才漂亮。
(2)記:提出需要老師指導的字。老師示范寫,其中“?!钡谌P是豎折折,不能拆為兩筆,書寫時,要把豎寫得向左斜一些;“同”包圍部分要往上寫。
(3)描:在書上描一描。
(4)寫:各練二個字。老師巡視,個別指導。
3、展示學生寫的字,師生共同評議。
[寫字時引導學生發(fā)揮主體性,用一看二記三描四寫的步驟引導學生將字寫端正、寫漂亮。]
六、教學反思:
在課文開始,我先出示一副插圖,問學生看著圖,你想知道什么?那么帶著問題先去讀讀課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始學生就帶著問題,他們就會有解決問題的欲望,就會有濃厚的興趣去讀課文。在讀的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劃出難讀的字自己讀一讀,并想一想該如何記住這些字,明確讀的要求,掌握識字的方法,自主識字,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這樣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一定的自學能力。在讀的過程中,我讓學生合作學習,并在小組內提問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考問題的習慣,嘗試提問能引導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fā)展。之后我給學生出示練習題,我將練習題劃分為等級,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去選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引導積累。
1.開火車讀生字詞。
2.引導積累。讀讀書上的“讀讀比比”中的詞語。
(1)在小組內讀讀比比,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全班交流,說說每組字的不同之處。
3.當個小老師考考大家。(如區(qū)分平翹舌音、前后鼻音、組詞、說話等。)
二、朗讀課文,質疑問難。
1.自由朗讀課課文5——8自然段,劃出不理解的地方。
2.與同桌討論問題,能解決的自行解決。
3.在班中交流與同桌不能解決的問題。
三、解決疑難,感情朗讀。
1.當學生問“他們?yōu)槭裁凑f沒丟東西?”時,指導看圖,引導學生讀出驚奇的語氣。
2.當學生問“失物是什么?”時,全班交流,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6自然段。
(2)啟發(fā)想象,指導朗讀:
如果你是亂丟垃圾的同學中的一個,此時你的心情會怎樣?那你就用這樣的心情朗讀課文。
如果你是一個愛護環(huán)境的同學,看到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會怎么樣?那你就試著讀讀課文。
3.當學生提問“看到塑料袋里的東西,有幾位同學為什么臉紅了?”時,指導學生讀第7自然段。
(1)指名讀第7自然段,回答問題。
(2)引導想象,指導朗讀。
如果你是那幾位丟垃圾同學中的一個,你的心情會是什么樣的?帶著這種心情讀讀課文。
如果你看到他們主動改正了錯誤,你會怎么想?那你就懷著這樣的心情朗讀課文。
4.當學生問“張爺爺和唐老師為什么會發(fā)出會心的微笑?”時,引導學生說話。
唐老師和張爺爺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四、指導書寫,掌握結構。
1.出示需要寫的字“級、才、隊”,讀讀。
2.全班交流,找出共同點,掌握結構。
3.觀察要寫的字,說說在寫時該注意什么。
“隊”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給右邊的“人”字的撇留出空來;“級”引導學生回憶“紅”、“奶”的寫法,學會遷移。
4.學生描紅、書寫,老師個別指導。
5.展示學生作業(yè),評議。
五、拓展延伸,實踐活動。
1.請學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沒有“失物”,該怎么做?
2.將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3.在校園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沒有“失物”?如果有,你將如何行動?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失物招領》課文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一年級下冊《失物招領》課文”,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12.失物招領
今天,一年級一班的同學去植物園參觀。
植物園很大很大,里面的花草樹木很多很多。同學們圍著園林工人張爺爺,聽他介紹每一種花草樹木,聽得可專心了。
中午,同學們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在草地上吃自己帶的午飯。
準備回家了,大家排好隊,唐老師嚴肅地說:“同學們,剛才張爺爺撿到一些東西,是哪些同學丟的,請到我這兒來認領。”
四十雙眼睛睜得大大的,四十雙小手在各自的口袋里摸著。不一會兒,四十張小嘴一齊喊:“唐老師,我沒丟東西!”
“不!有不少同學丟東西了?!碧评蠋熣f完,舉起一個透明的塑料袋,袋里裝著飲料罐、香蕉皮、餐巾紙,還有花生殼。這些東西都是張爺爺在草地上撿起來的。
看到塑料袋里的東西,有幾位同學臉紅了,那些東西正是他們隨手丟在草地上的。他們一個個跑到唐老師面前,領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遠處的果皮箱走去。
唐老師望望張爺爺,張爺爺望望唐老師,發(fā)出了會心的微笑。
失物招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6個字。
2.能力目標
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啟發(fā)想象,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
反思個人行為,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習慣。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課文掛圖、錄音機和磁帶。
2.學生準備一個塑料袋,內裝一些飲料罐、香蕉皮、餐巾紙等廢品。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切入舉偶
1.創(chuàng)設情境。(錄音播放“失物招領”啟示)大家注意聽,廣播里說什么?指名說后出示課題。
2.講故事。教師邊出示掛圖邊講文中故事(講到第四自然段停止)一年一班的小朋友真的丟東西了嗎?他們是怎么做的?(板書課題)
二、對話平臺
(一)自學(讀文時圈點批畫,加強閱讀和識字的整合)。
1.自由讀文,標出自然段,把自己覺得難讀的字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2.組內交流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需要互相提醒的字音:“才”是平舌音,“準、專、失”是翹舌音。
(二)識字(多種形式認讀生字,豐富學生課外識字經驗,促進自主識字)。
1.檢查認讀。認識哪個就讀哪個?自己還可以主動申請當小老師領讀。
2.交流認讀。這些字你是怎么認識的?
思路學生有可能會說:是自己預習的,是媽媽教的,在其他課外書上看的……交流識字展示了學生課外識字的方法、途徑,對這些學生是極大的鼓勵,對其他學生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激勵他們在課外多識字。
(三)朗讀(鼓勵質疑,提高學生讀書效率)。
1.小組內交流讀文,你讀懂了什么?和組內小伙伴說一說。
2.自己輕聲讀文,嘗試給學習伙伴提一個或幾個問題,在你的問題中可以用“什么”、為什么或怎么樣等詞語。教師相機引導,梳理問題。
思路培養(yǎng)學生邊讀書邊思考問題的習慣,嘗試提問能引導學生思維向縱深發(fā)展,共同梳理問題,保證了教學活動的針對性。
3.學生共同讀文,嘗試解決問題,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4.重點指導讀1——4自然段,注意讀好老師嚴肅的語氣。
(四)練習(說話訓練發(fā)展學生語言,培養(yǎng)學生求異思維能力)。
(五)引導學生用準備說話。
如果學生思路過窄,教師可以出示例句拓寬學生思路——“我準備送還鳥蛋”。另外特別要鼓勵學生說與眾不同的句子。
(六)寫字。
1.記字形。出示“同工轉”三個字,選擇你最熟悉的字,你最喜歡的字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它的。
2.學寫字。學生觀察練習描紅,看誰寫的最漂亮。
3.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作業(yè),互相取長補短。
思路發(fā)揮學生主動性,提高寫字質量。
第二課時
一、對話平臺
(一)導入(檢查讀文,師生談話引出新課內容。)
1.教師檢查學生讀1—4自然段。
2.師:失物是怎樣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的?我們繼續(xù)學習5—8自然段。
(二)朗讀(聯(lián)系學生思想實際,啟發(fā)想象讀文,更易于提高學生理解和感受能力。)
1.學習5—8自然段,總結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按問題線索朗讀感悟。
2.一年一班的學生丟東西了嗎?他們丟失了什么東西?
(1)指名讀第六自然段,然后小組討論解疑,互相交流。
(2)啟發(fā)情感,指導朗讀。
如果你是一個愛護環(huán)境的同學,看到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會怎么樣?那你就試著讀讀課文。
如果你是亂丟垃圾的同學中的一個,此時你的心情會怎樣?那你就用這樣的心情朗讀課文。
3.那幾位亂丟東西的同學領到自己的東西了嗎?你從哪看出來的?
(1)指名讀第七自然段,小組討論解疑。
(2)自由朗讀,思考:那幾位同學為什么臉紅了?
(3)引發(fā)想象,指導朗讀。
如果你是那幾位丟垃圾同學中的一個,你的心情會是什么樣的?帶著這種心情讀讀課文。
如果你看到他們主動改正了錯誤,你會怎么想?你會喜歡他們嗎?那你就懷著喜悅的心情朗讀課文。
4.第五自然段中教師重點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插圖,抓住同學們的表現(xiàn),讀出驚奇的樣子。
指導第八自然段時可讓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老師和張爺爺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思路教師給學生充分讀、問、想、說的時空,讓學生在讀、想、議中展開想象,感悟讀文。既培養(yǎng)了學生認真讀書、邊讀邊想的習慣,又提高了學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表演。
1.用課前準備好的道具(垃圾袋)讓學生表演課文,。組內練習。
2.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競賽,師生互相評議。
思路這種形式使學生的思想感情進一步得以升華。
(四)練習
1.書后“讀讀比比”。引導學生積累詞語。先讓學生自己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再交流每組字的不同之處。
2.學生調查:在校園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沒有失物,如果有,你將如何行動?請制定一份《環(huán)保公約》并自愿組成環(huán)保小隊。
思路注重積累學生語言,培養(yǎng)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能力。
(五)寫字
學生重點練寫“木、級、隊”三個字,教師相機指導。
思路分散寫字任務,提高書寫質量。
小學一年級《失物招領》說課稿
一、說教材
《失物招領》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圍繞“愛護環(huán)境”為主題,教育學生從小樹立環(huán)保意識,明白藍天白云、碧水清風、紅花綠蔭等這一切都不是必然的;都需要大家去愛護……
二、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聯(lián)系生活實際采取演演---讀讀---議議的方式進行讀中感悟的學習。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好習慣。
三、說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第4至8自然段)
1、理解失物的兩種不同含義(失物和“失物”)。
2、通過重點詞句使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所蘊含的道理,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體會唐老師和張爺爺露出會心微笑的原因。
四、說教法、學法
1、教法:我預設用讀讀---演演---議議的方法進行教學。
2、學法:預設用合作探究的學法進行學習。
五、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齊讀課題
2、復習回顧
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二(1)班的同學去植物園秋游。植物園很大很大,植物很多,那里的環(huán)境很美!。中午,同學們三個一群、五個一伙開始吃午餐,他們快樂極了!
那么,午餐后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二、講讀課文
自由讀文,邊讀邊想發(fā)生了什么事?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1、學習第四段
(1)、指名答
(2)、出示第四段內容:指名讀“嚴肅”一詞------齊讀。
(3)、思考:你認為“嚴肅”是什么樣的表情?指名答,師概括。
(4)、指2名讀本段:體會讀出唐老師“嚴肅”的話語。
(5)、齊讀本段。
聽了唐老師嚴肅的話語同學們有什么反應呢?請在文中找出表現(xiàn)同學們反應的句子作上記號。
2、學習第五段
a扣詞學文:
出示句子
(1)、指名讀詞語“睜得大大的、摸索、一齊喊”。
(2)、師生配合演讀。
(3)、生自由演讀體會同學們此時的心情。(聽到唐老師嚴肅的話語后同學們?yōu)槭裁囱劬Α氨牭么蟠蟮摹薄⑺麄冊诳诖锩魇裁?聯(lián)系實際談談口袋里裝的都是些什么?)
(4)、指名答,師歸納:原來此時同學們很緊張、好奇、疑惑,所以才會(眼睛睜得大大的、摸索、一齊喊)。
(5)、齊讀本段。
唐老師所指的同學們丟的“失物”到底是什么呢?
b理解“失物”一詞和學習省略號的用法:
出示句子
(1)、指名答:唐老師所指同學們丟的“失物”到底是什么?
(2)、師歸納后板書:失物------垃圾
(3)、問:塑料袋里裝的僅僅只有這些垃圾嗎?指名答
(4)、可以將你們剛才列舉的被同學們遺棄的垃圾都寫下來嗎?為什么?
(4)、指名答,師小結:(很麻煩、啰嗦)所以作者在此處用了一個省略號。
看到塑料袋里被遺棄的垃圾,同學們有什么反應?請將文中描寫同學們反應的地方作上記號。
3、合作學習第六、七段
(1)、合作探究:那幾個同學為什么臉紅?此時,他們心里在想什么?
(2)、指名答,師歸納:原來臉紅的原因是同學們知道自己錯了、感到羞愧,所以勇敢地認錯并改錯。
板書:知錯能改
看到同學們知錯能改,你猜測張爺爺和唐老師會對同學們說些什么呢?
4、合作學習第八段
出示句子
(1)、合作探究
(2)、指名答,師歸納:看到孩子們知錯能改,轉變成愛護環(huán)境的好學生張爺爺和唐老師的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板書:愛護環(huán)境
三、回顧全文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思考:學文后里們明白了什么?
(2)、師總結: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從現(xiàn)在起、從小事做起,人人爭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過渡:
四、課堂作業(yè)
1、齊讀題目
2、教師指導學生答題
3、學生完成作業(yè)(師巡視,提醒學生保持三姿)
板書設計:
12、失物招領
︱︱
垃圾知錯能改
︸︸︸
愛護環(huán)境
一年級語文下冊《失物招領》教學設計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下冊《失物招領》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教學目標
1.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等6個生字,引導學生進一步自主識字并感悟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
2.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講究衛(wèi)生,愛護環(huán)境的習慣。
教學重點
識字,有感情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書上第二幅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2.教師小結:這是一年一班小朋友在春游時發(fā)生的一件事,為什么老師的手里會拿著一個垃圾袋呢?學了今天的課文,你就知道了。(板書課題)
3.找學生讀課題,認讀“失”字,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失物招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檢測反饋:指名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師生共同評價。
4.輕聲讀課文,要求把句子讀通順,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想一想:讀后知道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認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讀一讀,記一記。
2.同桌相互考一考,看是否記住了字音,再互相說一說怎樣記住字形。
3.檢測學生學習生字情況。
(1)讀準字音:借助拼音讀生字。(教師強調讀準后鼻音:同、工、請、雙;前鼻音:觀;翹舌音:失、專、準;平舌音:才)
(2)巧記字形:交流識記字形的方法。(引導學生說出在哪里見過這個字;用什么辦法記住生字;如熟字帶生字的方法:失—先觀—現(xiàn)工—江準—推,熟字加偏旁或去偏旁的方法:人—隊又—雙青—請見—現(xiàn)格—各比較“洞—同請—青各—格”感悟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
(3)理解字意:練習用“級、同、工、專、隊、才”組詞說話。
(4)再現(xiàn)檢測:去掉拼音,練讀生字、詞語、句子(自由讀、開火車讀)
詞語:班級同學周圍排隊請進準備
句子:①放學了,三年級二班的同學,在操場站好排,準備回家。
②剛才同學們還圍在老師身邊,上課鈴聲一響,他們就馬上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4.復習鞏固:形近字比較,完成書后練習:讀讀比比
認(認真)準(準備)先(先進)各(各自)
隊(少先隊)難(難題)失(失去)備(備課)
四、指導書寫,強化記憶
學習寫“同、工、?!?/p>
1.觀察思考: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寫這三個字應注意的問題。
2.引導學生書空筆順。
3.教師范寫。
4.學生描紅、練寫。
五、布置作業(yè)
讀課文并思考:課文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失物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激趣讀文
1.出示字詞,鞏固字音。
讀字詞并選擇一個字(要求會寫的字)組詞并說一句話。
字詞:年級同學專心準備觀圍工隊剛才請雙
2.說出圖意,理清線索。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圖中的內容。
3.失物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失物招領》,請小朋友們到課文中去找答案。(學生自由讀文)
二、精讀課文,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讀文思考:前兩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前兩個自然段的內容。
(3)理解“很大很大、很多很多”,照樣子再說出一些這樣的詞語。
(4)理解“專心”,用“專心”說一句話。
(5)感情朗讀
2.學習課文3—6自然段。
(1)文中“失物”指的是什么?他們的主人是誰?你是怎樣知道的?引導學生讀課文第3和第6自然段。
學生自主讀文,找答案。
匯報交流,引導學生結合書上插圖(一)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說出自己的感受。
(2)聽了陳老師的話,一年一班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
指導朗讀4、5自然段,讀出陳老師嚴肅的語氣(教師范讀第4自然段),讀出一年一班小朋友驚奇的樣子。
3.學習課文7、8自然段。
(1)失物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引導學生讀課文7、8自然段。
(2)為什么有的同學臉紅了?生活中有沒有臉紅的時候,應該帶著怎樣的心情讀第7自然段。(學生練習—指名讀—師生共同評價)
(3)理解“會心的微笑”意思,用什么語氣、表情讀第8自然段。
(4)為什么老師和張爺爺發(fā)出了會心的微笑?引導學生拓展、想象,用因為“老師和張爺爺看到……看到……所以,他們發(fā)出了會心的微笑”句式進行說話訓練。
三、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1.想一想,說一說在你們集體出游的活動中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2.在校園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沒有失物,如果有,你將如何行動?
3.教師小結: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人人爭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四、指導書寫
一年級語文《失物招領》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失、級”等13個生字,會寫“同、工”7個字。
2、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啟發(fā)想象,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反思個人行為,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難點:識記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兩課時
四、前置性學習:
1.借助拼音讀熟課文.
2.能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能在文中圈出條格里的生字,并借助拼音或者其他方法讀過、記住字形。
4.能在文中畫出田字格里的生字,觀察在田字格里的位置,運用所學寫字規(guī)則,初步書寫
5.初步知道課文講的什么事情,理解“那幾位同學為什么臉紅了?”。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欲望
1、錄音播放“失物招領”啟示,大家注意聽,廣播里說什么?指名說后出示課題。
2、講故事。教師邊出示課件邊講文中故事(講到第四自然段停止)一年級一班的小朋友真的丟東西了嗎?他們是怎么做的?(板書課題)
(1)、指名讀題目,正音。
(2)、議一議:
“失物”是什么意思?
我把一樣物品借給別人用,那樣物品能叫失物嗎?
師簡介“失物”的意思。
(3)、師生演一演招領的過程。要簡單。
二、學習課文
(一)檢查自學情況(讀文時圈點批畫,加強閱讀和識字的整合)
1、指名分自然段讀文。
2、組內交流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需要互相提醒的字音:“才’是平舌音,”準、專、失”是翹舌音。
(二)檢查識字情況(多種形式認讀生字,豐富學生課外識字經驗,促進自主識字)出示課件。
1、檢查認讀。認識哪個就讀哪個?自己還可以主動申請當小老師領讀。
2、交流認讀。這些字你是怎么認識的?
(學生有可能會說:是自己預習的,是媽媽教的,在其他課外書上看的……交流識字展示了學生課外識字的方法、途徑,對這些學生是極大的鼓勵,對其他學生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激勵他們在課外多識字。)
(三)進一步朗讀(鼓勵質疑,提高學生讀書效率)
1、小組內交流讀文,你讀懂了什么?和組內小伙伴說一說。
2、自己輕聲讀文,嘗試給學習伙伴提一個或幾個問題,在你的問題中可以用“什么”、為什么或怎么樣等詞語。教師相機引導,梳理問題。
(培養(yǎng)學生邊讀書邊思考問題的習慣,嘗試提問能引導學生思維向縱深發(fā)展,共同梳理問題,保證了教學活動的針對性。)
3、學生共同讀文,嘗試解決問題,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4、重點指導讀1——4自然段,注意讀好老師嚴肅的語氣。
(四)理解感悟
1、學習5——8自然段,總結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按問題線索朗讀感悟。
2、一年一班的學生丟東西了嗎?他們丟失了什么東西?
(1)指名讀第六自然段,然后小組討論解疑,互相交流。
(2)啟發(fā)情感,指導朗讀。
如果你是一個愛護環(huán)境的同學,看到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會怎么樣?那你就試著讀讀課文。
如果你是亂丟垃圾的同學中的一個,此時你的心情會怎樣?那你就用這樣的心情朗讀課文。
3、那幾位亂丟東西的同學領到自己的東西了嗎?你從哪看出來的?
(1)指名讀第七自然段,小組討論解疑。
(2)自由朗讀,思考:那幾位同學為什么臉紅了?
(3)引發(fā)想象,指導朗讀。
如果你是那幾位丟垃圾同學中的一個,你的心情會是什么樣的?帶著這種心情讀讀課文。
如果你看到他們主動改正了錯誤,你會怎么想?你會喜歡他們嗎?那你就懷著喜悅的心情朗讀課文。
4、第五自然段中教師重點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插圖,抓住同學們的表現(xiàn),讀出驚奇的樣子。
三、拓展有關環(huán)保的閱讀詩歌。
藍天是小鳥的樂園,河水是魚兒的港灣,……
指導第八自然段時可讓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老師和張爺爺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表演(這種形式使學生的思想感情進一步得以升華)
(1)、用課前準備好的道具(垃圾袋)讓學生表演課文,。組內練習。
(2)、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競賽,師生互相評議。
板書設計:
失物招領
失物
老師和張爺爺看到……看到……看到……,
所以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認讀生字:
認()準()先()備()
隊()難()失()各()
2、教師檢查學生讀1——4自然段。
3、師:失物是怎樣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的?我們繼續(xù)學習5——8自然段。
二、練習(說話訓練發(fā)展學生語言,培養(yǎng)學生求異思維能力。)
引導學生用準備說話。
(如果學生思路過窄,教師可以出示例句拓寬學生思路——“我為什么臉紅了”?另外特別要鼓勵學生說與眾不同的句子。)
三、寫字(發(fā)揮學生主動性,提高寫字質量。)
1、記字形。出示“同工轉”三個字,選擇你最熟悉的字,你最喜歡的字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它的。
2、學寫字。學生觀察練習描紅,看誰寫的最漂亮。
學生重點練寫“木、級、隊”三個字,教師相機指導。
3、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作業(yè),互相取長補短。
四、課后拓展
1、書后“讀讀比比”。引導學生積累詞語。先讓學生自己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再交流每組字的不同之處。
2、學生調查:在校園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沒有失物,如果有,你將如何行動?請制定一份《環(huán)保公約》并自愿組成環(huán)保小隊,參與?!包S絲帶”活動。
板書設計
失物招領
木級隊
我為什么臉紅了
小學一年級語文《失物招領》練習題
?1、讀一讀,寫一寫,看誰寫得工整。
工人人才中隊專心同級
2、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下面詞語的近義詞。
小──()少──()丟──()
3、比一比,組成詞語寫下來。
認()請()先()備()
隊()清()失()各()
4、向老師匯報你的閱讀收獲。
故事發(fā)生的地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中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讀了故事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還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課文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的圖畫
星期天,老師帶我們去公園畫畫。
走進公園,我們感到春天真的來了。柳條迎著暖風輕輕地擺動,綠茵茵的草坪像鋪了柔軟的地毯。花都開了,有淡黃的迎春花,粉紅的桃花,白色的玉蘭花,還有紫色的丁香花。
我們各自選好要畫的景物,就開始畫起來。有的畫樹,有的畫花,有的畫亭子和假山。我們用各種顏色,把春天的景物畫成一幅幅圖畫。
大家畫完了,老師說:“咱們把畫帶回去,貼在教室里,讓教室變得像春天一樣美麗。
1、仿照短文帶橫線的句子寫話。
……有……有……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你畫一幅春天的畫,你想畫什么?說給老師聽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搜集有關“環(huán)保”的圖片,為辦“環(huán)保主題”的手抄報積累資料。
小學一年級語文《失物招領》課堂實錄
?師:小朋友,我班的值日生撿到了兩塊橡皮。請丟失的同學到我這兒來認領。
生四處觀望,沒有同學領取橡皮。
師:剛才這叫“失物招領”。
師出示課題,教讀。提示同學們注意讀準“失“的字音。
生練讀
師:誰知道什么叫“失物”?
生:丟失了的東西。
生:不見了的東西
師:那么借給別人的東西叫不叫“失物”?
生:不叫。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12課就叫“失物招領”。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是誰丟了東西。
生:是丟了什么東西。
生:……
師:好,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請借助拼音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師: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哪些人?什么事?
生讀。
生反饋閱讀成果。
師聽學生回答邊板書出人物、事情等。
師:連起來說說,看誰說得又連貫又具體。
生:……
師:請在文中圈出生字,讀正確,組成新詞的把詞劃下來。
生把圈劃出的生字詞讀一讀,把帶有生字詞的句子和同桌互相讀讀,相互比較讀得準確。
師:課文中出現(xiàn)無拼音的生字,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認識的?向大家介紹自己是怎么記住它們的。
生:才,雙、……
師指導讀準字音:“才”是平舌音;“準”、“雙”、“?!笔锹N舌音;“請”、“同”是后鼻音。
生開火車認讀,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讀生字。
師:下面我們讀一讀課文,你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讀哪個自然段、
師指名讀。
生讀。
師:讀后有什么不懂處可以向四人小組內的其他同學請教,讀懂的可以出題考考大家。
生組內讀,互相提問,相當活躍。
師:本課的生字集中在1--5自然段,想想用什么方法記住生字詞,并用上生字詞說話。
……
師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
師:如果你是亂丟垃圾的同學中的一個,此時你的心情會怎樣?那你就用這樣的心情朗讀課文。
師:如果你是一個愛護環(huán)境的同學,看到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會怎么樣?那你就試著讀讀課文。
說明:失物招領教學實錄由華語網教育資源欄目整理,你還可以查看更多本課資料
師指導學生讀第7自然段。
師:如果你是那幾位丟垃圾同學中的一個,你的心情會是什么樣的?帶著這種心情讀讀課文。
師:如果你看到他們主動改正了錯誤,你會怎懷著這樣的心情朗讀課文。
師:我們理解了課文內容了,大家有不有興趣表演課文呢?
生紛紛舉手:有。
師用課前準備好的垃圾袋,請學生表演課文內容,可以自由組合。
生以組合的小組為單位,開展表演賽,師生互評。
師:最后,我們再把本課生字復習一下。
師:請讀讀“我會寫”中的6個字。
生齊讀。
師:觀察6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覺得該提醒大家什么。
生:專字下面不好寫。
生:同字外面寫的順序。
生:隊的耳朵要寫小一點。
師:大家觀察很仔細。“?!钡谌P是豎折折;“同”包圍部分要往上寫;“隊”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給右邊的“人”字的撇留出空來。
師:至于“級”字,右邊絞絲旁和我們以前學的那些字相同。
生:“紅”
生:老師,“級”的右邊和“奶”字相同。
師:真棒,你觀察很仔細。
師:在校園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沒有“失物”?如果有,你將如何行動?把自己的想法寫在作業(yè)本上,好不好。
生:好。
下課。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失物招領》教學
教學目標
1認識“失、級”等14個字。會寫“同、工”等6個字。
2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習慣。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
德育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愿望。
美育目標激發(fā)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從中感悟衛(wèi)生的環(huán)境是美麗的。
教具準備圖片、錄像、生字卡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談話導入,看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2、梳理問題;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教師相機指導;
3、鼓勵學生根據(jù)字形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識記生字;
4、出示詞語卡片;
三、指導書寫生字。
1、范寫,指導學生觀察;重點指導:專、才
2、巡視檢查;
3、師生共同評價。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二、朗讀感悟:
1、檢查預習,比比誰讀得正確。
2、改錯讀,教師教讀學生讀錯的句子。
3、小組合作學習,邊讀邊想邊議論:到底有沒有同學有沒有丟失東西?
4、教師范讀。
三、實踐活動找“失物”。
找一找在校園里或自己家附近有沒有“失物”,如果有,就將它們扔到垃圾箱。
四、鞏固練習
1、練一練:完成《同步訓練》
2、找一找:找一找在校園里或自己家附近有沒有“失物”,如果有,就將它們扔到垃圾箱。
教學反思:
一節(jié)課下來,感觸頗深。首先,學生給我的感覺時,比較活潑,特別在組詞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特別活躍,但學生讀課文時卻不太積極,發(fā)言舉手的只有幾個人,而且聲音不夠響亮,這可能跟教師平時的要求有關。我本學期還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年級下冊《失物招領》教學設計
老師在上課時經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從而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下冊《失物招領》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失物招領》教學設計
【課前透視】
這篇課文寫的是小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件事,文章題目取得巧妙,明明是亂扔的垃圾,卻稱作失物,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呢?它們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的?教師要緊緊抓住這些線索引導學生自悟自得,提高讀書效率。
一年級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有些學生有隨手亂扔垃圾的習慣,但光憑單純的說教和強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所以教師要以此文為典范,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讀文感悟中矯正不良行為,自覺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習慣。
【教學目標】
1、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6個字。
2、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啟發(fā)想象,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反思個人行為,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習慣。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課文掛圖、錄音機和磁帶。
2、學生準備一個塑料袋,內裝一些飲料罐、香蕉皮、餐巾紙等廢品。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創(chuàng)設情境:
錄音播放失物招領啟示)大家注意聽,廣播里說什么?指名說后出示課題。
2、講故事:
教師邊出示掛圖邊講文中故事(講到第四自然段停止)一年一班的小朋友真的丟東西了嗎?他們是怎么做的?(板書課題)
〖對話平臺〗
一、自學(讀文時圈點批畫,加強閱讀和識字的整合)
1、自由讀文,標出自然段,把自己覺得難讀的字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2、組內交流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需要互相提醒的字音:才是平舌音,準、專、失是翹舌音。
二、識字(多種形式認讀生字,豐富學生課外識字經驗,促進自主識字)
1、檢查認讀。認識哪個就讀哪個?自己還可以主動申請當小老師領讀。
2、交流認讀。這些字你是怎么認識的?
(學生有可能會說:是自己預習的,是媽媽教的,在其他課外書上看的交流識字展示了學生課外識字的方法、途徑,對這些學生是極大的鼓勵,對其他學生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激勵他們在課外多識字。)
一年級《失物招領》教學設計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出一份最優(yōu)質的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失物招領》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小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件事。取題巧妙,明明是亂扔的垃圾,卻稱為“失物”,那么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呢?它們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的?教師可緊緊抓住這些問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還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讀文感悟中矯正不良行為,自覺養(yǎng)成愛護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
【教學目標】
1、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習慣。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的投影片小黑板。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設計與說明】
第一課時
一、看圖激趣,導入課文
(出示課文插,遮去老師所在的部分)小朋友,你們看,今天一年級一班的同學排著隊去植物園參觀。看看圖,你想知道什么?那么帶著問題先去讀讀課文“12失物招領”(出示)。讀課題,讀準“失”的字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始學生就帶著問題,他們就會有解決問題的欲望,就會有濃厚的興趣去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文:
標出自然段,給覺得難讀的字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2、同桌交流讀文,注意讀準字音。
3、全班交流:
學生互相提醒容易讀錯的字,引導學生讀準生字的音:
“才”是平舌音。
“準”、“雙”、“專”是翹舌音。
“請”、“同”是后鼻音。
4、學生自由識字:
⑴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當小老師領讀:
你認識哪個就讀哪個,同時介紹一下自己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
⑵交流識字的方法:
不認識的字,在課堂上用什么方法記?
明確讀的要求,掌握識字的方法,自主識字,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這樣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一定的自學能力。
三、再讀課文,學習提問
1、自由讀課文1~4自然段。
2、小組合作學習,說說在1~4自然段中讀懂了什么。
3、嘗試給小伙伴提一個或幾個問題,可用上“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等詞,其他同學試著回答。
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考問題的習慣,嘗試提問能引導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fā)展。
四、感情朗讀,練習說話
1、四人小組合作朗讀:
齊讀、輪讀等多種形式。
2、出示:
同學們圍著園林工人張爺爺,聽他介紹每一種花草樹木,聽得可專心了。
⑴請學生劃一劃句中帶有生字的三個詞語并讀讀。
劃詞是一年級學生應該掌握的一項基本功,在課內老師有意識地訓練。
⑵“專心”是怎么樣的?舉個例子說說或用“專心”說句話。
⑶有感情地朗讀這個句子。
3、看課文插,引導學生將第3自然段讀得歡快些。
借助色彩鮮明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感受語言,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進入閱讀狀態(tài)。
4、讀第四自然段,引導學生讀出嚴肅的語氣。
5、練習(任選一題):
☆用“準備”說句話。
☆☆用上剛認識的生字說話,用得越多越好。
二道星級題考慮到學生能力的差異,讓每位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五、自主發(fā)現(xiàn),指導書寫
1、出示“同、工、專”三個字,再讀記。
2、自由發(fā)現(xiàn),掌握寫法:
⑴看:三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學該怎么寫才漂亮。
⑵記:提出需要老師指導的字。老師示范寫,其中“專”第三筆是豎折折,不能拆為兩筆,書寫時,要把豎寫得向左斜一些;“同”包圍部分要往上寫。
⑶描:在書上描一描。
⑷寫:各練二個字。老師巡視,個別指導。
3、展示學生寫的字,師生共同評議。
寫字時引導學生發(fā)揮主體性,用一看二記三描四寫的步驟引導學生將字寫端正、寫漂亮。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引導積累
1、開火車讀生字詞。
2、引導積累:
讀讀書上的“讀讀比比”中的詞語。
⑴在小組內讀讀比比,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⑵全班交流,說說每組字的不同之處。
3、當個小老師考考大家,如:
區(qū)分平翹舌音、前后鼻音、組詞、說話等。
學生的自尊心強,好勝心更強。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字詞,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讓他們充分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二、朗讀課文,質疑問難
1、自由朗讀課文5~8自然段,劃出不理解的地方。
2、與同桌討論問題,能解決的自行解決。
3、在班中交流與同桌不能解決的問題。
“學而不思則罔”,質疑是思維的火化,利用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
三、解決疑難,感情朗讀
1、當學生問“他們?yōu)槭裁凑f沒丟東西?”時,指導看圖,引導學生讀出驚奇的語氣。
2、當學生問“失物是什么?”時,全班交流,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
⑴自由朗讀第6自然段。
⑵啟發(fā)想象,指導朗讀:
如果你是亂丟垃圾的同學中的一個,此時你的心情會怎樣?那你就用這樣的心情朗讀課文。
如果你是一個愛護環(huán)境的同學,看到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會怎么樣?那你就試著讀讀課文。
3、當學生提問“看到塑料袋里的東西,有幾位同學為什么臉紅了?”時,指導學生讀第7自然段:
⑴指名讀第7自然段,回答問題。
⑵引導想象,指導朗讀:
如果你是那幾位丟垃圾同學中的一個,你的心情會是什么樣的?帶著這種心情讀讀課文。
如果你看到他們主動改正了錯誤,你會怎么想?那你就懷著這樣的心情朗讀課文。
這些問題會隨機出現(xiàn)。揣摩不同身份人物的心情來朗讀,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朗讀水平。
4、當學生問“張爺爺和唐老師為什么會發(fā)出會心的微笑?”時,引導學生說話:
唐老師和張爺爺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說話的訓練,一是有助于檢查學生對內容的理解,二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
四、指導書寫,掌握結構
1、出示需要寫的字“級、才、隊”,讀讀。
2、全班交流,找出共同點,掌握結構。
3、觀察要寫的字,說說在寫時該注意什么:
“隊”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給右邊的“人”字的撇留出空來;“級”引導學生回憶“紅”、“奶”的寫法,學會遷移。
4、學生描紅、書寫,老師個別指導。
5、展示學生作業(yè),評議。
五、拓展延伸,實踐活動
1、請學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沒有“失物”,該怎么做?
2、將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3、在校園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沒有“失物”?如果有,你將如何行動?
從課本走向生活,從課內伸向課外,把學習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學會做人。
小學教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失物招領》教案三篇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的課堂。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從而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教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失物招領》教案三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導語】《失物招領》寫的是小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件事:一年級一班的小學生到植物園旅游留下了一些垃圾,經過老師的巧妙教育,使學生主動改正了錯誤。教案網準備了以下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學習目標:1、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習慣。
學習重點:
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等6個字。
學習難點:
培養(yǎng)學生有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愿望和行動。理解這篇課文的題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亂扔的垃圾,可課文里卻要叫“失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教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初讀課文,學習部分生字、新詞。
2、學習課文1、2自然段。
3、指導部分生字。
學習過程:
一、揭題,理解課題
1、出示課題
失物招領
學生齊讀課題。
2、小朋友,什么叫失物?
(丟失的物品)
3、什么叫失物招領?
(學生再次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4、簡單理清學生提出的問題
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
它們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呢?
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
二、初讀課文
1、多媒體出示畫面并配樂朗讀課文,這些“失物”是什么?
(小朋友丟的垃圾)
2、小朋友丟的垃圾怎么會變成失物呢?讓我們一起到植物園去看看吧。
三、自學課文
1、學生自由讀
先讀準字音,學習讀好輕聲音節(jié);標好小節(jié)。
2、檢查自學情況
⑴多媒體出示由帶讀字和生字組成的詞語
學生自由讀──抽個別讀──同桌互讀。
⑵哪些讀音要特別注意?如
注意讀準翹舌音聲母的字:失、專、準、雙。
后鼻音韻母的字:同、工。
⑶去掉拼音開火車讀。
⑷課文共有幾小節(jié)?比比誰讀得正確
一人讀一段,一行一行地開火車讀,如果前一人讀錯了,后一人將此段再讀一遍。四、講讀課文1~2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告訴我們一年級的學生去植物園參觀)
教學生字“級 觀”(生字“同”在上冊已學過)。
2、齊讀第一自然段。
3、同學們在植物園里搞了哪些活動呢?
抽個別讀第二自然段。
(聽工人爺爺介紹每一種花草樹木)
教學生字“圍”和“專”
重點指導書寫筆順。
4、齊讀1~2自然段。
五、鞏固練習
1、開火車認讀生字新詞。
2、口頭組詞
先()工()去()奶()
失()江()專()級()
3、寫字指導
“?!弊值谌P是豎折折,不能拆為兩筆,書寫時,要把豎寫得向左斜一點。
六、作業(yè)
自由讀課文2遍。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3~8自然段。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習慣。
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由帶讀字和生字組成的詞語
開火車讀。
2、用“同 級 工”擴詞。
3、讀1~2自然段。
二、講讀3~8自然段
1、當同學們參觀完植物園,準備回家時,唐老師說了什么話?
請用“”劃下來。
2、學生自由讀4~8自然。
3、出示唐老師的話
唐老師是用怎樣的語氣說的?
(解釋“嚴肅”)在什么情況下老師會嚴肅地說話?
試著用嚴肅的語氣讀唐老師的話
自由讀──抽個別讀──教師范讀──齊讀。
4、小組合作學習
再讀5~8自然段,邊讀邊想邊議
到底有沒有同學丟失東西?“失物招領”中的“失物”本來是指什么?在本課是指的什么?
5、小組交流匯報
同學們確實丟失了東西,他們丟失的是隨手丟在草地上的垃圾。
并隨機進行朗讀指導。
6、小組再次合作學習
它們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呢?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
學生自主選擇當小老師進行交流,小組交流匯報
7、他們一個個跑到唐老師面前,領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遠處的果皮箱走去。
8、唐老師和張爺爺互相望望為什么會“發(fā)出了會心的微笑”?“會心”是什么意思?想一想當時唐老師和張爺爺會怎么想,又會怎么說?10、自由讀3~8自然段
練習讀得流利、有感情,注意體會輕聲的讀法。
11、分小組讀3~8自然段。
三、復習生字詞
1、教學生字“才、隊” 認字“準、備、請、雙 各”。
2、寫字指導
“隊”字的指導應把重點放在雙耳旁的寫法上,要強調“耳朵”高而小,以便給右邊“人”字的撇留出空來。
四、作業(yè)實踐活動
找“失物”
找一找在自己的校園內或住家附近有沒有“失物”,如果有,就將他們扔到果皮箱里。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1、鞏固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完成練習。
學習過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新詞
1、認讀生字卡片。
2、聽寫詞語。
3、出示課后“讀讀比比”
⑴讀一組,比一組
讀,積累詞匯。
比,區(qū)分每一組字。
⑵可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讀讀比比,再在全班讀讀比比。能借助課件或卡片,幫助學生找出每組字的不同之處。
⑶再進行口頭組詞。
4、用“準備”進行口頭造句。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朗讀全文
邊讀邊想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回家后將這件事說給家人或朋友聽。
2、說說你在平時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事?如果有今后應該怎樣做?
3、再讀課題,解釋課題。
4、匯報交流上節(jié)課的實踐作業(yè),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三、總結談話
保護環(huán)境,要從身邊做起,要從小事做起,學了這篇課文你今后打算怎樣做?
板書設計:
失物招領
失物→同學丟在草地上的垃圾
篇二
教學目標:1、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14個生字,會寫6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課題理解。
學習形式:
小組合作。
教具準備:
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播放錄音,揭示課題
同學們,紅領巾廣播站開始廣播了,大家注意聽,播音員說了什么?
播放錄音
同學們,剛才張爺爺撿到一些東西,是哪些同學丟的,請到我這兒來認領。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課題
失物招領
(練讀課題,注意讀準“失”的音)
讀了課題,知道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學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練讀課文。
標出自然段,把自己覺得難讀的字作個記號,多讀幾遍。
2、小組內互相讀一讀,聽一聽。
3、全班交流。
學生互相提醒容易讀錯的字。
4、練讀生字,鞏固字音。
⑴出示生字,學生開火車讀。
⑵做“摘蘋果”的游戲,復習生字和詞語。
三、自主發(fā)現(xiàn),自由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
1、學習任務。
⑴給小伙伴提一個問題,在你的問題中可以用“什么”、“為什么”或“怎么樣”等詞。
對小伙伴的回答給予評價。
⑵合作方式。
組長組織大家圍繞上述任務學習、交流。
⑶匯報交流(以下的交流要根據(jù)學生的提問,隨機選擇相應的句子或段落進行討論、朗讀)。
①當學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時,學生自主交流,朗讀第六自然段。
②當學生提出“失物的主人是誰?”時,在交流的過程中,出示插圖,引導學生說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練讀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
③當學生提出“同學們?yōu)槭裁凑f自己沒丟東西?”時,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引讀第五自然段。
(同學們確確實實不知道自己丟失了東西,四十雙眼睛怎么樣?四十張小嘴怎么樣?不一會兒,四十張小嘴怎么樣?)
指導朗讀第五自然段,讀出同學們驚奇的樣子。④當學生提出“同學們怎么樣認領失物?”時,在交流的過程中,啟發(fā)想像,假如你就是一年級一班的同學,你當時會想些什么。
(抓住“臉紅了”、“一個個”指導朗讀。)
⑤當學生提出“老師和張爺爺為什么會發(fā)出會心的微笑”時,在交流、朗讀的過程引導孩子練習說話。
老師和張爺爺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
2、朗讀全文。
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校園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沒有“失物”?如果有,你將如何行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這篇課文寫的是小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件事,請同學們想一想,說一說。
在你們曾經參加過的春游等集體活動中,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二、復習鞏固生字詞
1、出示不帶拼音的詞,學生認讀。
2、出示紅色的生字,學生采用適合自己的方式記憶生字的字形。
(啟發(fā)學生通過比較形近字,用熟字帶生字的方法記憶字形)
3、做“走迷宮”的游戲復習鞏固生字。
三、朗讀課文
1、小組內自由選擇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全班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四、學寫生字
1、在復習鞏固生字的過程中,出示“我會寫”中的字。
認識,觀察,說說怎么寫漂亮。
描一個,再寫一個,師生評議。
2、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重點指導。
“同”,被包圍部分要往上寫。
“專”的第三筆是豎折折。
“隊”的雙耳旁要寫得高而小。
五、實踐活動
1、引導學生積累詞語。
⑴出示“讀讀比比”中的詞語,指名讀。
⑵在小組內讀讀比比。
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⑶全班交流。
說說每組字的不同之處。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或朋友聽。
板書設計:
12、失物招領
老師學生
嚴肅睜大眼睛
舉起塑料袋臉紅了
會心的微笑領會
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
篇三
教學目標:1.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等6個字。
2.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像,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文中受到啟發(fā),反思個人行為,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創(chuàng)設情境(錄音播放“失物招領”啟事)。大家注意聽,廣播里說什么?指名說后出示課題。
2.講故事。教師邊出示課件邊講文中故事。一年一班的小朋友真的丟東西了嗎?他們是怎么做的?
二、初讀課文,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記生字
1.自由讀文,標出自然段,把自己認為難讀的字畫上記號,多讀幾遍。(讀文時圈點批畫,加強閱讀和識字的整合。)
2.組內交流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需要互相提醒的字音有:“才”是平舌音,“準、專、失”是翹舌音。(利用上學期所學的拼音自學生字,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3.自主選擇生字進行學習。
(1)檢查認讀。認識哪個就讀哪個,自己還可以主動申請當小老師領讀。(讓學生樹立“學習主人”的意識,調動學習積極性。)
(2)交流認讀。這些字你是怎么認識的?
(學生有可能會說:自己預習的,家長領的,在其他課外書上看的……交流識字展示了學生課外識字的方法、途徑,對學生多渠道識字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促進了學生自主識字。)
三、再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今天,一年級一班的同學到植物園參觀,他們來到植物園后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自己讀1、2自然段。
(1)指名讀1、2自然段。
(2)他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3)結合課件,指導讀好“很多很多”,“可專心了”。
2.過渡:中午,同學們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在草地上吃著自己帶的午飯,準備回家的時候卻發(fā)生了一件事。是一件什么事呢?
(1)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3~7自然段。
(2)誰來試著說一說。
(3)師:你說得很好!面對眼前這一群粗心的孩子,唐老師是怎么做的?
(4)重點指導讀第4自然段。師:哪位同學能做個嚴肅的樣子給大家看看?請大家面帶嚴肅的表情朗讀唐老師的話。注意讀好老師嚴肅的語氣。(“嚴肅”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詞,在這里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表演、運用、表達的方法來理解。)
3.聽了老師的話,同學們是什么表現(xiàn)呢?教師引讀:四十雙眼睛________。四十張小嘴________。不一會兒,四十張小嘴又_______。指導朗讀,讀出同學們驚奇的樣子。
4.一年一班的學生丟東西了嗎?他們丟失了什么東西?
(1)指名讀第6自然段。
(2)啟發(fā)情感,指導朗讀。
如果你是一個愛護環(huán)境的同學,看到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會怎么樣?請你試著讀讀課文。
如果你是亂丟垃圾的同學中的一個,此時你的心情會怎樣?請你就用這樣的心情朗讀課文。
(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啟發(fā)想像,將學生引入文中讀文,更易于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5.那幾位亂丟東西的同學領到自己的東西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1)指名讀第7自然段。
(2)自由朗讀,思考:他們?yōu)槭裁茨樇t了?
(3)引發(fā)想像他們的心理活動,指導朗讀。
如果你是那幾位丟垃圾同學中的一個,你的心情會是什么樣的?帶著這種心情讀讀課文。
如果你看到他們主動改正了錯誤,你會怎么想?你會喜歡他們嗎?請你懷著喜悅的心情朗讀課文。
6.指導學習第8自然段時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老師和張爺爺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教師給學生充分讀、問、想、說的時空,讓學生在讀、想、議中展開想像,感悟讀文,既培養(yǎng)了學生認真讀書、邊讀邊想的習慣,又提高了學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拓展練習
1.落實課后的“讀讀比比”,引導學生積累詞語。先讓學生自己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再交流每組字的不同之處。
2.學生調查:在校園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沒有“失物”,如果有,你將如何行動?(注重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培養(yǎng)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