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快速跑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24基因快速診斷冠狀病毒技術問世。
一名優(yōu)秀負責的教師就要對每一位學生盡職盡責,作為教師就需要提前準備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講的知識能夠輕松被學生吸收,幫助教師緩解教學的壓力,提高教學質量。怎么才能讓教案寫的更加全面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基因快速診斷冠狀病毒技術問世”,相信您能找到對自己有用的內(nèi)容。
衛(wèi)生部醫(yī)藥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科技人員合作,已成功建立熒光定量PCR快速檢測冠狀病毒的新技術。這一技術是衛(wèi)生部、科技部對“非典型肺炎防治緊急科技行動”研究成果的一部分,有望為非典型肺炎的早期快速診斷提供可靠的實驗診斷指標。
據(jù)介紹,運用這項新技術,從采取病人樣品到報告結果可在2h內(nèi)完成,能夠實現(xiàn)對病毒基因的準確定量檢測,可反映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PCR是一種體外基因復制技術,可在幾十分鐘或幾小時內(nèi)把基因擴增到數(shù)百萬倍以上,使基因便于檢測。
衛(wèi)生部專家何蘊韶說,由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的4例患者的培養(yǎng)物和漱口液中,均檢測出冠狀病毒核酸,而3例確診不是“非典”病人的樣品均未檢測出。另外,30例健康人的漱口液全部未檢測出冠狀病毒核酸,經(jīng)過對4例冠狀病毒陽性樣品基因擴增片段測序結果分析,與加拿大和美國公開發(fā)表的冠狀病毒基因序列比較同源性為100%。
精選閱讀
病毒
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一節(jié)病毒
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列舉幾種與人類生活有密切關系的病毒。
3.關注病毒與其他生物的關系。
探點一: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生命活動
認真閱讀課本P108—109,完成下列各題。
1.病毒的形體極其微小,通常只能借助于____________才能觀察到它們,這類生物的營養(yǎng)方式是________。
2.病毒的形態(tài)多種多樣,主要有、、等。
3.病毒是一類沒有________結構的特殊生物,它們的結構基本相似,一般由________和內(nèi)部的__________組成。
4.病毒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內(nèi)才能生活和繁殖,在寄主細胞內(nèi),病毒是以的方式進行繁殖的。
5.根據(jù)病毒侵染細胞的不同,可以將病毒分為、、三類。
6.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為什么說它屬于生物?
探點二: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根據(jù)課本P110圖2.3—3,分析討論
(1)病毒對人類的生活和生產(chǎn)有哪些影響?
(2)在與病毒作斗爭的過程中,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病毒有益的一面。除書中介紹的以外,你還能舉出一些實例嗎?
1.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病毒特點的是()
A.個體十分微小,只能用電子顯微鏡觀察B.沒有細胞結構
C.在寄主細胞里生活和繁殖D.可以獨立生活
2.下列生物中,沒有細胞結構的是()
A.乳酸細菌B.衣藻C.草履蟲D.肝炎病毒
3.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病毒引起的疾病或病害的是()
A.煙草花葉病B.痢疾C.雞瘟和豬瘟D.流行性感冒
4.2003年1—5月,在亞洲許多國家流行SARS(非典型肺炎),這種病原微生物屬于()
A.細菌B.病毒C.酵母菌D.曲霉
5.下列選項中,能有效控制危害人體健康的綠膿桿菌的病毒是()
A.動物病毒B.人類病毒C.植物病毒D.細菌病毒
6.病毒的營養(yǎng)方式和生活方式是()
A.自養(yǎng)腐生B.異養(yǎng)腐生C.異養(yǎng)寄生D.自養(yǎng)寄生
7.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細胞結構的是()
A.細菌B.水螅C.煙草花葉病毒D.蚯蚓。
8.下列生物屬于病毒的是()
A.痢疾桿菌B.結核桿菌C.痢疾桿菌噬菌體D.大腸桿菌。
9.下列生物的生活方式屬于寄生的是()
A.噬菌體和痢疾桿菌B.流感病毒和醋酸桿菌;
C.酵母菌和煙草花葉病毒D.大腸桿菌和青霉。
10.噬菌體屬于下列哪一種病毒類型()
A.動物病毒B.植物病毒C.細菌病毒D.微生物病毒。
11.下列哪一項不是人類利用病毒為人類服務的實例()
A.無脊椎動物病毒制成殺蟲劑B.給高燒病人注射青霉素
C.用噬菌體治療燒傷病人的化膿性感染D.給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腦炎疫苗
12.下列不是病毒引起的疾病或病害是()
A.煙草花葉病B.流行性感冒C.雞瘟和豬瘟D.痢疾
疾病與診斷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高中教師就需要提前準備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在課堂積極的參與互動,使高中教師有一個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樣寫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疾病與診斷”,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輔導教案
1.人類大部分疾病是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作用的結果。
2.疾病診斷的常規(guī)方法——黑箱方法: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檔案;通過對各種疾病的系統(tǒng)觀察和研究,歸納各種疾病的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變化;根據(jù)人體輸出的信息進行____________。
3.現(xiàn)代輔助診斷技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內(nèi)部器官的影像或________直接觀察、________________等。
4.基因檢測的方法——ASO探針,即人工合成______特定的__________分子,一種與________________完全互補,另一種與__________________完全互補。因為ASO探針能與特定的基因序列通過______________發(fā)生分子雜交,洗脫時,只要有一個堿基不匹配,探針就會被洗脫下來。
5.基因診斷: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如32P)、熒光分子等標記的DNA分子作______,利用____________原理,鑒定被檢測樣本上的________,從而達到檢測疾病的目的。
6.基因芯片是將__________的DNA片段________在玻片、尼龍膜等支持物上,從而能______、______地對大量的DNA分子序列進行測定和分析。
參考答案
1.遺傳因素 環(huán)境因素
2.健康人群體征指標 典型癥狀 生理生化數(shù)據(jù) 比對與判斷
3.X射線成像 超聲波成像 計算機體層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 內(nèi)窺鏡 特異性免疫反應
4.兩種 寡核苷酸 正常的基因序列 致病的突變基因序列 堿基互補配對
5.探針 DNA分子雜交 遺傳信息
6.大量特定序列 有序地固定 快速 準確
1.在疾病常規(guī)診斷中偶爾會出現(xiàn)誤診,影響了治療,為什么?
答案:人體好比是黑箱,常規(guī)診斷方法需要借助黑箱方法來構建黑箱模型。黑箱模型的構建是通過對正常人群的調查,獲得健康人群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建立人體正常的生理和生化數(shù)據(jù),而后再對各種疾病進行系統(tǒng)觀察和研究,歸納各種典型癥狀及相應的數(shù)據(jù)變化。這些過程的研究對象都是群體,而人群中存在著個體差異,某些人的癥狀不典型或數(shù)據(jù)變化不明顯,就會導致誤診。
2.基因診斷和基因芯片是什么關系?
答案:基因診斷是用放射性同位素(如32P)、熒光分子等標記的DNA分子作探針,利用DNA分子雜交原理,鑒定被檢測標本上的遺傳信息,從而達到檢測疾病的目的。基因芯片也是利用基因診斷的原理,它的主要優(yōu)勢是可以用盡可能少的樣品和盡可能少的檢測次數(shù),檢測出多個病人或多種疾病,因此,它比普通的基因診斷效率更高。
(多選)人類疾病的病因有很多,其中可用基因診斷的是()
A.藥物中毒引起的疾病
B.食物中毒引起的疾病
C.由入侵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D.人類自身的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疾病
解析:基因診斷是用放射性同位素(如32P)、熒光分子等標記的DNA分子作探針,利用DNA分子雜交原理,鑒定被檢測標本上的遺傳信息,從而達到檢測疾病的目的,所以說必須存在遺傳信息的改變。
答案:CD
1.下列哪項不是基因診斷的應用()
A.遺傳病的產(chǎn)前診斷
B.重金屬引起的中毒的檢測
C.癌基因的診斷和檢測
D.致病病原體的檢測
應用基因工程技術診斷疾病的過程中,必須使用基因探針才能達到檢測疾病的目的。這里的基因探針是指()
A.用于檢測疾病的醫(yī)療器械
B.用放射性同位素或熒光分子等標記的DNA分子
C.合成β珠蛋白的DNA
D.合成苯丙氨酸羥化酶的DNA片段
解析:基因診斷是用放射性同位素(如32P)、熒光分子等標記的DNA分子作探針,利用DNA分子雜交原理,鑒定被檢測標本上的遺傳信息,從而達到檢測疾病的目的。
答案:B
2.用β珠蛋白的DNA探針可以檢測出的遺傳病是…()
A.鐮狀紅細胞貧血癥
B.白血病
C.壞血病
D.苯丙酮尿癥
用DNA探針檢測飲用水中病毒的具體方法是()
A.檢測病毒DNA的堿基序列
B.檢測病毒DNA的核苷酸序列
C.與被檢測病毒的DNA雜交進行檢測
D.A、B、C三種方法均可
解析:基因工程的方法可以用于環(huán)境監(jiān)測。用DNA探針可以檢測飲用水中病毒的含量。具體的方法是使用一個特定的DNA片段制成探針,與被檢測的病毒DNA雜交,從而把病毒檢測出來。
答案:C
3.對惡性腫瘤的早期診斷最好用()
A.B超檢測B.生化檢測
C.顯微鏡檢測D.基因診斷
參考答案
課堂反饋
1.B 解析:基因診斷可用于由遺傳信息的改變而引起的疾病,其本身必須存在基因才能進行基因診斷,重金屬不含基因。
2.A 解析:基因診斷技術在診斷遺傳性疾病方面發(fā)展得非常迅速。目前人們用β珠蛋白的DNA探針可以檢測出鐮狀紅細胞貧血癥,用苯丙氨酸羥化酶基因探針可以檢測出苯丙酮尿癥,用白血病患者細胞中分離出的癌基因制備的DNA探針,可以用來檢測白血病。
3.D 解析:有許多種癌癥與特定的基因突變有關。在腫瘤還處在初期甚至在腫瘤發(fā)生之前就可以利用PCR和DNA分子雜交等技術檢測到相關突變基因,從而可以針對具體情況進行適當?shù)闹委?,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朊病毒及朊病毒病的研究進展
1982年,美國生理學家Prusiner及其同事,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突破經(jīng)典病毒學理論而提出朊病毒(prion)的概念,認為綿羊瘙癢病的病原體是一種尚未證實有核酸結構的蛋白質侵染顆粒(proteinaceousinfectiousparticles),并將其稱為朊病毒蛋白(Prionprotein),簡稱為PrP。朊病毒是醫(yī)學生物學領域中至今尚未徹底弄清,與病毒和類病毒都很不相同的一種蛋白質傳染病原體。它是一組至今不能查到任何核酸、對各種理化作用具有很強抵抗力、傳染性甚強、分子重量在27000~30000道爾頓的蛋白質顆粒,它們是在人和動物中引起可傳遞的海綿腦病的特殊病因。
朊病毒是一個超出經(jīng)典病毒學和生物學的全新概念,蛋白質在特定條件下發(fā)生突變或構型上的變化由良性變?yōu)閻盒裕醋優(yōu)榫哂袀魅拘缘那秩绢w粒,可引起人和動物腦內(nèi)神經(jīng)元空泡變性(即海綿狀變性),所以這類病毒引起的疾病被稱為傳染性海綿狀腦病
點擊下載://files.eduu.com/down.php?id=133415
簡捷快速準確識別病句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就要對每一課堂負責,作為高中教師就要精心準備好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幫助高中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關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樣去寫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簡捷快速準確識別病句”,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簡捷快速準確識別病句
病句題在高考中幾乎是年年出,但得分率年年都沒有超過40%,甚至于出現(xiàn)得分率低于20%的情況。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這不僅因為病句類型繁多、層出不窮,而且還因為病因出得非常隱蔽,稍不留意,就會造成失誤。但這并不是說病句題沒有規(guī)律可循,做為考試內(nèi)容的病句把握起來其實并不是很難,下面我就這個方面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總結的幾個方法,有興趣的同學在平時的訓練中,或高考時不妨一試
一、關注句中的介詞
介詞的使用本身就是很難的,這是因為介詞大都是從動詞虛化而來的,它和動詞一樣可以帶賓語,和動詞的界限非常模糊,它常常把全句的主語納入自己的“囊中”,造成主語的缺失。這類介詞主要有:“由、由于”、“經(jīng)、經(jīng)過”、“通過”、“對、對于”、“當……”、“在……”、“正……”。考試時一定的關注這些詞語,這些詞在病句考題中出現(xiàn)的頻率非常高,出錯的頻率也非常高。例如:
1、草,對于莊稼人是厭惡的。(顛倒了主客體。)
2、改革公費醫(yī)療制度、實施醫(yī)療保障的問題,對于廣大人民群眾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病因同上,應把“對于”放在句首。)
3、三年前,電腦“上網(wǎng)”對人們可能是陌生的。(病因同上)
4、人英國原本有可能大規(guī)模種植一種抗除草劑的油菜,但由于抗議團體的干預,使這項計劃最終泡湯。(“由于”把“使”的主語“抗議團體”納入的自己的“囊中”。去掉“由于”或“使”即可。)
5、劇組全體人員經(jīng)過八十多天的苦戰(zhàn),一部情節(jié)新、演員新、技術新的十六集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終于與觀眾見面了。(“經(jīng)過”這個介詞把它自己的主語“劇組全體人員”給漏在了自己的“勢力范圍”之外,二者應顛倒一下位置。)
6、通過百部愛國主義影片的展播及其主題演唱會,使觀眾經(jīng)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愛國主義精神的洗禮。(“通過”把全句的主語“展播及其主題演唱會”納入自己的“囊中”。
7、當1633年伽利略被迫在判決書上簽字以后,又莊重宣布:“地球仍然在轉動!”(“當”把全句主語“伽利略”納入的自己的“囊中”。)
8、當前全國各地的電視頻道日益趨向專業(yè)化,節(jié)目尋求新突破,一場熒屏大戰(zhàn)正方興未艾。(“方”即“正在”。)
二、關注程度副詞
副詞一般是用來修飾形容詞的,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出錯,但在考題中出現(xiàn)時我們就必須留意。一定要細心分析一下后面的形容詞是不是本身就包含了這個副詞的含義,是不是語義的重復。這類副詞主要有“十分”、“非?!薄ⅰ昂堋?、”過分“等?;蛘哌@個副詞會造成歧義。最常見的短語是“不適當?shù)亍?。例如?/p>
1、近幾年,常有報紙對明星大肆吹捧,過分的溢美之詞,助長了某些明星的驕傲情緒。(“溢美”這個詞本身的意思就是“過分地贊美”。再加上“過分”就造成了語意的重復。)
2、元月1日,14名非??釔鄱镜娜藚⒓恿嗽诩幽么鬁馗缛A舉行的第四屆“北極熊”冬泳活動。(“酷”含有“非?!钡囊馑肌#?/p>
3、加強對全民環(huán)保意識的教育,是當前非常至關重要的問題。(“至關”含有“非?!钡囊馑?。)
4、這是非常奇缺的藥品,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動用的。另外有“十分(很)溺愛”“很過分地……”等短語搭配。
三、關注本身具有兩面性的詞語
兩面性的詞,即詞語本身表達現(xiàn)兩個相反的語意。如“成?。ǔ晒褪。薄ⅰ暗檬Вǖ玫胶褪ィ?、“好壞”、“高低”、“能不能”、“能否”、“是不是”、“是否”等等。因為它們表達的是不確定的兩個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語句的上下文必須有與之相照應的詞語或者語意。否則就會造成語意上的不對稱。如:
1、我市在西部大開發(fā)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中能否抓住機會,迅速發(fā)展,關鍵在于加速培養(yǎng)一批各行各業(yè)的人才。(后半句只談了一個方面的問題,應在“加速”前面也加上一個“能否”。)
2、越來越的農(nóng)村干部認識到,交通是否方便,是招商引資一一個重要條件。(“是……”這個分句只談了一個方面。)
3、選擇最可靠、最恰當?shù)牟牧?,對一篇文章的成敗,常常有很重要的作用。(“最可靠、最恰當”是單面的,而“成敗”是雙面的。)
4、能否將群眾的呼聲記在本子上產(chǎn)不十分重要,最重要的是要看他把群眾的事情記在心頭,落實在了行動上。(在第二個分句的“把”字前加上“能否”即可。)
5、對愛好文科的學生,加強文科的輔導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視理科的學習呢?還要不要他們學好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呢?從長遠的觀點看,我們認為這樣做是不恰當?shù)?。(“是否”和“要不要”都是雙面的、不確定的,而“這樣做”是單面的、確定的,前后無法照應。)
6、為了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難道我們共產(chǎn)黨人還有什么個人得失不能拋棄嗎?(“得”可以拋棄,“失”則不能。應該把“得失”改為“利益”。)
四、關注并列短語
并列短作句子成分和句間的并列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也是一個最容易出錯的地方,往往造成顧此失彼的錯誤,當然出錯的情況也有很多種,所以,在做題時,只要見到并列短語,就應予以特別的關注。并列短語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
①用表示并列的連詞“和”、“與”、“跟”、“同”、“以及”、“及其”等等。
②用頓號表示的并列。這類并列最容易被忽視,因為許多同學不知道頓號是表示并列的。從眾多的試題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頓號表示的并列關系出錯率很高,且情況最為復雜。
③用逗號表示的分句之間的并列。這類并列也是容易被忽視的。因為是句子或句子成分之間并列,它的錯誤也就更隱蔽,所以要格外留心。例如:
1、西部開發(fā)一定要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前提,把生態(tài)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決不能走以犧牲環(huán)境求得發(fā)展的老路。(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例子,三個并列短語都無法和動詞“提升”相搭配。)
2、四年的下海經(jīng)歷,使她嘗盡了酸甜苦辣,也使她開闊了眼界,培養(yǎng)準確的觀察力和敏銳的判斷力顯得非常重要。(這個例子本身并不是并列短語做句子成分出現(xiàn)錯誤的,是限制不當?shù)腻e誤,但也出在并列短語中,同樣應當引起我們的注意。“準確”和“敏銳”應當互換位置。)
3、作者十分成功地、同時又有意識地借鑒了電影藝術所特有的“蒙太奇”和“畫外音”的手法,畫面組合相當成功。(這是用頓號表示的并列短語,犯的是邏輯錯誤,語序排列不當,兩個短語應該互換位置。)
4、新華書店派出的流動售書車和大批農(nóng)業(yè)科技方面的書籍,受到廣大農(nóng)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加點部分是一個名詞性并列短語,而只有“售書車”可以與“派出”相搭配。應該在“大批”前加上一個“攜帶的”或“銷售的”之類的詞語。這屬于一種“顧此失彼”的錯誤。)
5、李局長在新學期工作動員會上特別強調,思想政治課要改革,要結合實際,講求實效,應該把政治常識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結合起來。(這個并列短語不符合并列短語并列的規(guī)則,并列短語要求并列的兩項或多項,詞性或短語結構必須一致。但這個“并列”短語前面的“政治常識”是偏正結構的短語,而后面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卻是一個動賓短語。應該在第一個短語前加上“教授”或“學習”之類的動詞。)
6、文章對環(huán)境污染問題作了比較具體的分析,同時也概括地介紹了關于環(huán)境科學的基本知識,引起了人們對環(huán)境科學的重視。(這是個用“同時也”表示的分句間的并列,這樣的并列形式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分句間的邏輯關系。分析一下這兩個句子的的主干成分,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作……具體分析”在層次上和深度上都要比“介紹了……基本知識”要高一些和深一些,所以要把二者的位置換一下。)
7、你可以在因特網(wǎng)上閱讀到以前無緣見到的珍貴文件、書籍、錄音和影像資料。(這是用頓號和連詞“和”表示的并列短語,但“錄音”和前面的“閱讀”是不能搭配的。)
8、人生價值和意義,其實并不在于別人對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羨慕,而在于自己對社會,對歷史的進步和發(fā)展作出何種貢獻。(這種情況是相當棘手的,因為它不是一般意義上搭配問題,而是詞序問題。這三個詞有詞義上輕重之分,一般陳述句而言,它應該按由輕到重進行排列,此句正好相反,所以“膜拜”和“羨慕”必須互換位置。)
9、詩歌是一種文學體裁,從內(nèi)容方面來說,一般有敘事詩、抒情詩、史詩、英雄贊歌、故事詩等,還有一種用詩體對話構成的劇本,叫做詩劇。(這一句比第8句更難識別,但我們在遇到這種并列形式的時候,一定要格外留意,一定要認真辨別。這一句屬于邏輯混亂,分類標準不一致的一種情況。其中的“敘事詩”’“抒情詩”和“故事詩”不是從內(nèi)容方面來分的,而是從形式方面來分。)
10、作為一名股票投資者,必須充分了解和掌握股票投資的風險和收益情況,盡量避免投資風險,以便獲得最大的投資收益。(這句中使用了兩個并列短語,第一個為動詞性并列短語,作全句的謂語;第二個為名詞性并列短語,作前一個短語的賓語,仔細分析一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了解”和后面的搭配沒有問題,而“掌握”卻只能和“情況”搭配,而不能和“風險”搭配。)
11、印度軍方負責人近日稱,印度已向印巴邊境地區(qū)派遣了數(shù)百輛坦克、裝甲車和軍用車輛。(坦克和裝甲車屬于軍用車輛,屬種概念的并列不當。這種情況并不少見。)
五、關注判斷句
判斷句是容易出錯的句型之一,因為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是主語和賓語一致且賓語不能缺失。但在實際運用中,因為句子太長或結構復雜,經(jīng)常造成賓語的缺失或者主語和賓語的不一致。這類病句在試題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所以遇到判斷句一定要檢查一下賓語是否缺失。例如:
1、修建青藏鐵路是加快西部大開發(fā)的重要舉措,是民族團結的重要紐帶。(這個句子由兩個判斷句組成,第一句子沒有問題,而第二個句子趁第一個句子的主語“修建青藏鐵路”是不恰當?shù)?,因為“修建青藏鐵路”是一種行為,一種舉措,它和“紐帶”不屬于同一種事物,構不成判斷句。應該在第二分句前加上“這條鐵路”一類的詞語。)
2、縱觀20世紀世界各國的發(fā)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國家的強大,民族的振興,取決于多方面因素,良好的國民素質,無疑是最重要和最具潛力的。(看最后的一個判斷句,主語是“國民素質”,它是一種“因素”這個可以從“取決于多方面的因素”看出,而“是”后面的賓語是“最重要和最具潛力的”嗎?顯然不是,因為它們是形容詞性的,不能做賓語,所以句子最后缺少了名詞性的中心語“因素”。)
3、巍巍長城逶迤萬里,雄偉壯觀。她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偉大祖國的天然屏障。(“長城”是“天然屏障”搭配不當。)
六、關注帶有否定意義的詞語和否定句
在考題中,帶有否定意義的詞語和否定句也是考查的重點。出現(xiàn)的頻率也是相當高的,也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帶有否定意義的詞語主要有以下一些:“以防”、“防止”、“勸阻”、“阻止”、“避免”、“忘記”。否定句主要應該關注雙重否定句和疑問句中鉗套否定形式的句子。這些詞語和句子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錯誤是表意相反或造成三重否定。特別是第一種情況具有很強的迷惑性,很容易被考生忽視,從而造成誤判。而三重否定又常常被考生當成是正確的句子,因為它很拗口,很費周折,讓人難以判別它的正誤。下面舉例分析。
1、電門一關,就可以阻止電流不再通過。(“阻止”含有否定意義,而后面又緊跟了一個否定“不再”,使得語意費解,含義模糊。應去掉“不再”。)
2、許多有識之士認為,不安全、侵權、不誠信以及防止文化不受污染等問題,目前已經(jīng)成為制約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進一步發(fā)展的最大瓶頸。(此句濫用否定,造成表意相反。應把“防止”和“不”都去掉。)
3、正因如此,所以莊子說:當你做好事的時候,不要以追求榮譽為目的;當你做壞事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觸犯法律。(把意思表達反了。)
4、我們并不完全否認這部書沒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說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濫用否定,構成三重否定,把意思表達反了。應去掉“沒有”并做適當調整。)
5、專家認為,減少煙害,特別是勸阻青少年戒煙,對預防肺癌有重要意義。(“勸阻”和“戒煙”都有否定的意義,這樣使用反而把意思表達反了。)
6、為了您的人身安全,請勿用左手啟動家電,以防萬無一失。(“以防”和“萬無一失”都具有否定意義,如此使用就把意思表達反了。)
七、關注幾種復句
復句在表意方面比單句更復雜,邏輯性更強,所以人們在使用復句時特別容易出錯。而經(jīng)常出錯的復句主要有下面幾種:
(一)因果復句。因果復句按說是出錯率最低的復句,但恰恰是這一點,使考生判斷起來更困難。判錯的可能性更大。因果復句,標志不用說主要是“所以”、“因此”、“因而”等。遇到這類詞,我們首先應該考慮前后句是否構成必須的因果聯(lián)系,也就是說,后面的“果”是不是前面的“因”造成的,前面的“因”是不是一定能推出后面的“果”。如:
1、由于這些證書的獲得都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因此備愛廣大干部職工的喜歡。(這個句子毛病很明顯,一是“因此”中的“因”和前面的“由于”重復,二是前后句沒有必然的因果聯(lián)系。前面的“因”無論如何也推不出后面的“果”來。
2、我寫這本小說,并不是要講一個曲折離奇的故事,所以我選擇了第一稱的敘述手法,讓人們認識骨子里的北京人。(強加因果)
(二)遞進復句。這種復句,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順遞,也就是意思由輕到重,事物由小到大,認識由淺入深等,另一種是逆遞,與順遞剛好相反。而用得最多的是順遞,逆遞只有在比較特殊的情況下才用。出現(xiàn)問題的主要是順遞。如:
1、對認知奧秘的新認識,不但可能帶來教育科學的革命,而且將開啟信息技術新的變革。(“帶來……革命”的語意顯然比“開啟……變革”重,所以二者應當互換位置。)
2、他不但能用馬克思主義的有關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夠領會這些理論的精神實質。(“領會”在先且輕,“指導”在后且重。)
(三)“盡管”與“不管”的區(qū)別
這兩個詞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們所用于表達的關系卻是有著天壤之別的,“盡管”略等于“雖然”,表達的是轉折關系,后面用“但”或“但是”來照應;“不管”略等于“無論”,表達的條件關系,后面一般用“都”一類的表示全范圍的詞語來照應。如果句中出現(xiàn)了這兩個詞中的任意一個,我們都要注意后面與之照應的詞語是不是所需要的。另外,這兩個詞還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盡管”后面跟的副詞經(jīng)常是“如此”、“那樣(么)”、“這樣(么)”等表示比較確定的詞語,而“不管”后面跟的卻是具有不確定性的“多么”、“何其”、“怎么(樣)”、“如何”等。這些詞語都是我們判斷句子有沒有問題的重要依據(jù),不可掉以輕心。例如:
1、“911”事件后,美國、印度、巴基斯坦三國關系進入微妙階段,盡管美、印、巴關系何其曖昧,但美國與印度走向軍事合作的態(tài)勢已相當明朗。(應當把“何其”改為具有確定性的詞語,如“這么”等)
2、魚的鱗片中的色素細胞分出不同的顏色。但盡管現(xiàn)代金魚顏色多變,仍不外是黑色、橙色及淡藍色三種色素細胞的排列組合。(“但”就放在“仍”的前面而與“盡管”照應。)
3、在經(jīng)貿(mào)方面,不管中美關系將因中國入世而變得更加密切,但同時也應看到,中美之間的貿(mào)易摩擦和糾紛不但不會減少,很可能還會增多。(這種現(xiàn)象在考題中是比較普遍的,成套使用的關聯(lián)詞,必須是搭配的,不能隨意更換。這個句子中的“不管”應換成“盡管”以和后面的“但”搭配。
八、關注代詞
代詞是文章表達中的一種省簡方式,使用它的目的是使行文簡潔。但如果使用不當,則會使文意變得模糊,讓讀者無法理解或引起讀者的誤解。而在病句題中,考查代詞的使用也是一種常見的題型。所以,我們在做題時,對時人具有相當?shù)拿舾行裕灰渲谐霈F(xiàn)了代詞,都要認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對象是否明確,或者說是否是唯一的。否則,我們就應當很快地判斷它所在的句子是病句。例如:
1、忠王李秀成臨刑前是不是很英勇呢?從一些記載上看,不是這樣的。(前文說的是兩個意思:很英勇或不英勇?!斑@樣”這個代詞倒底指代哪一個意思,句子表述相當模糊。所以,應當改成:不是很英勇或確實很英勇。)
2、王健和哥哥去外地看望姑媽,卻在這時丟失了心愛的鋼筆。(“這時”到底是什么時候?是“正要去的時候”,還是“見到了姑媽的時候”?)
3、中國原書法協(xié)會主席啟功先生看過她的作品后,稱贊其“深得神韻,獨有所長”。(這句話中的“其”在此既可以解釋為“她”,也可以解釋為“她的作品”。所以“其”在這里指代是不明確的。)
4、張主任和技術員小李正在談話,他告訴他說:“攻下這道關,就可以試制了?!保ㄕl告訴誰?這里的表述很模糊,把兩個“他”中的任意一個具體為某一個人,意思就明確了。)
5、搜集史料不容易,鑒定、整理和運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國過去的大部分史學家,主要的功力用在這方面。(前面有兩個“不容易”,“這”到底指哪一個呢?不明確。)
6、今天下午,張董事長、王總經(jīng)理和其他公司領導一起參加了市里舉辦的開發(fā)區(qū)招商引資項目洽談會。(這是一種特殊情況,即代詞在使用時,由于限制不明,而造成歧義?!捌渌痹谶@里可以限制“公司”,也可以限制“領導”,應改為“公司其他領導”。)
九、關注數(shù)量短語
數(shù)量短語分為兩大類:名量短語(修飾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和動量短語(修飾動詞或動詞性短語)。一般說來,動量短語的使用,出現(xiàn)問題較少,大部分都是在使用名量短語時出現(xiàn)的。而且一般是產(chǎn)生了歧義。其主要特點是名量短語后出現(xiàn)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并且這些名詞都可以受這個名量短語的限制。當然,還有像名量短語和動量短語不分,確數(shù)數(shù)量短語限制集合概念(如一匹布匹,三十輛車輛,五十朵花朵,三十多名干警們等)。如:
1、這次曲壇盛會,全國共有20多個省市的代表隊表演了1000多個節(jié)目。(這個句子中“20多個”這個數(shù)量短語既可以限制“省市”,也可以限制“代表隊”,因而造成了歧義。)
2、局長囑咐幾個學校的領導,新學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幾個”可以限制“學?!?,也可以限制“領導”,從而造成了歧義??筛臑椤皩W校的幾位領導”。這類情況出現(xiàn)的頻率最高,需要特別注意。)
3、大千世界豐富多彩的景象反映到他們的頭腦中去,一個又一個地形成富有吸引力的問號。(“一個又一個”是個名量短語,卻被當成動量短語來限制動詞“形成”。這是典型的名量和動量的不分。這里應該把這個名量短語放在“形成”的后面,讓它充當“問號”的定語。)
十、關注一些特殊的短語
有些短語在我們平時的口語經(jīng)常用到,而且使用的頻率相當高,人們已經(jīng)習已為常了,覺得也沒有什么錯,因為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也沒有造成費解或誤解,但是書面語是要求用語的絕對準確的,不可能允許出現(xiàn)模棱兩可的理解。特別是在一些公文中,更是不允許出現(xiàn)那些不規(guī)范的用法。我們也不可能用不規(guī)范的口語來要求或限制規(guī)范化的書面語。這正如我們不能用人們的日常行為來規(guī)范法律一樣,我們只能用法律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剔除“我們平時就是這樣說的”的想法,而有意識地用規(guī)范的漢語語法來檢查那些不規(guī)范的用法。在病句題中常出現(xiàn)的一些不規(guī)范的用法,我把它簡單地總結如下,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1、“目的是為了”。這個短語中“目的”和“為了”都表示“目的”,從而造成用語的重復,必須刪掉其中的任意一個。如:
美國進行軍事打擊的目的,是為了摧毀伊拉克生產(chǎn)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的基地,還希望通過軍事打擊除掉薩達姆。
2、“大多以……為主”。“以……為主”中隱含了“大多的”意思,也是用語上的重復。也應當刪除其中的任意一個。如:
這屆全運會會徽、吉祥物設計的應征者大多是以大學里的青年師生為主的,企業(yè)里的設計者也有。
3、“減少了……倍”。漢語里“倍”是“多于……”的意思,所以“減少”是不能用“倍”的。“減少”只能用分數(shù)(百分數(shù)或“成”),但我們平時的電視里、報紙上、廣播中經(jīng)??梢钥吹交蚵牭竭@種說法,但這是不科學的。應該予以糾正的。如:
該站平時的日客運量都在兩三萬人,但今年由于受“非典”等因素的影響,日客運量只有六七千人,比往年減少了三倍。(應改為“減少了70%”或“減少了七成”)
4、“約……左右”、“近……左右”;“×余……左右”
這三種形式,前兩個中“約”和“近”都是“接近”的意思,“接近”就是“不足……”的意思,也就是不超過某個數(shù)量,而“左右”則有“接近或超出”兩個意思,因而造成語意的矛盾?!啊劣唷笔恰岸喑觥蹦硞€數(shù)量的意思,和“左右”表達的意思也是矛盾的。所以這類情況都是不規(guī)范的用法,都應當予以糾正。例如:
1、據(jù)一項最新調查,我國約近65%左右的青年認為“誠實守信”、“助人國樂”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是做人的基本準繩。
2、該縣工商部門一年內(nèi)查處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價值在十萬元以上的大案十余起左右。
5、“達……多(以上)”、“達……以下”、“超過……以上”
在這兩個短語中“達”是指向上或向數(shù)量多的到達某點,其本身含有“多于……”之意,所以第一個短語中的“多(以上)”是多余的,而第二短語中的“以下”則是和“達”矛盾的。第三個短語所犯的“重復多余”和毛病。不能這樣使用。例如:
①、河埠大橋始建于上世紀六十年代,載重量達10噸以下……
②、據(jù)北京市體檢中心的統(tǒng)計,去年北京市參加高招體檢的考生共84362人,專業(yè)受限的占18%,多達6900多人以上。
當然了,掌握了以上的這些要點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病句的判識問題,因為這些東西只能概括出病句成因當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同學們不要把當成金科玉律,不能僅限于此,只能把它當成一個參考。但是我認為,這些語病在重要考試或平時的訓練中出現(xiàn)的頻率比較高,所以就把它做了簡要的歸納分析,希望能幫助我們的考生提高一下病句判識的準確率,增強我們應對病句題的信心。吝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