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微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1-08王冕學畫。
教學目的要求:
1、鞏固本課所學的生字和新詞。
2、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育學生學習王冕刻苦學習的精神。
3、能有表情地、流暢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重點:
理解句子意思和課文內(nèi)容,在理解的基礎上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程序:
一、看(聽)話說、寫詞語。
清水滴滴烏云密布節(jié)省王冕父親
二、講讀課文
1、學生結合生字注音讀課文,了解大體內(nèi)容。
2、逐段講解課文。
1)第一自然段,先讀課文在思考
從文中找出描寫時間的詞語。
王冕為什么去給人家放牛?
王冕停止學習了嗎?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來?
突出古時候一邊、、、、、、一邊、、、、、、的講解。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要注意合理停頓。
2)第二自然段,圖文結合讀課文。分析本段共有幾句話?
前三句體現(xiàn)著時間的變化:一個夏天的傍晚忽然下起大雨大雨過后,順序不能顛倒。
大雨過后,湖里的荷花怎樣?
王冕看了以后,心里是怎樣想的?
王冕看得出了神王冕看什么?王冕看得出了神什么意思?
3)第三自然段,思考:
王冕是怎樣學畫的?
后來他畫荷花畫得怎樣?
3、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注意合理停頓和語氣。
三、小結
作業(yè):朗讀課文
板書:
4
1、王冕窮放牛讀書
2、夏天的傍晚下大雨湖里心里
3、學畫
小編推薦
北京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王冕學畫》
北京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王冕學畫》
(一)情境導入,質(zhì)疑激趣
1.出示課文中的第一幅插圖。
導語:大家看,你知道圖畫中的小朋友是誰嗎?看他正在干什么?(王冕――畫荷花)
2.板書課題,生齊讀。
3.讀了課題,你產(chǎn)生了哪些問題?
例如:王冕是哪時候的人;他是個怎樣的人;他為什么要學畫荷花;他是怎么學畫荷花的;學的怎么樣呢等等。
4.教師相機給予評價。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先請同學們自己試著讀讀課文,遇到有困難的地方用筆標出來。(包括不認識的字、詞和讀不通順的句子。)
2.自己用各種辦法解決朗讀中的字音困難。(可以借助拼音或者順著句子猜一猜;也可以請教身邊的同學或者小組內(nèi)相互交流。)
3.把解決了的困難反復讀一讀。
導語:誰現(xiàn)在就能把課文讀得正確、通順了?指三名同學分自然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看書,仔細聽他們讀得是否準確。
4.指導學生相機評價。(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同時指出讀得不準確的地方。)
5.認讀生字,加深記憶。
導語:看來,要想把課文讀得正確、通順,必須要把生字讀準了,認熟了。相信聰明的你一定能戰(zhàn)勝它們的?。ㄏ茸杂勺x,再將自己喜歡的詞語領讀。)課件出示:
窮 傍 晚 湖 荷花 花 瓣 滾來滾去 節(jié)省 不灰心
(三)朗讀課文,體驗情感
1.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你來評評王冕是個怎樣的孩子。
(1)自由讀課文。
(2)指幾名同學發(fā)言,教師相機評價。
2.指名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會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1)指名讀課文,相機評價。
(2)這段話中,哪一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給同學們聽聽吧。教師相機指導感情朗讀句子。(滿湖通紅――更鮮艷了――清水滴滴――滾來滾去――出神)
(3)觀察一下圖中王冕的神態(tài),你來說說怎樣就是看得“出神”了?
(4)同桌一起讀讀這一段,感覺一下自己讀得有沒有進步。
(5)這段課文中這么多優(yōu)美的詞句你記住了哪些,趕快推薦給大家吧。
3.聯(lián)系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時你對王冕的印象,你認為王冕能把這么美的荷花畫出來嗎?大膽地談談你的看法。
4.我們一起讀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看看與我們想的一樣嗎。
(1)齊讀最后一段。
(2)讀到這段中的第一句話,你想談點自己的感受嗎?
( 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當時的情況談談對“節(jié)省”的感受。)
(3)閉上眼睛想一想,每一天王冕都是怎樣地練習畫荷花呢?
(4)齊讀課文最后一句話:畫了幾個月,那紙上的荷花就像剛從湖里采來的一樣。
(5)出示課文第二幅插圖,看看王冕畫的這一池荷花,你來說說它們的樣子吧。
教師相機評價。
(四)、總結全文。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你從王冕學畫這件事知道了什么道理?(無論學習什么,都要下苦功夫,否則一事無成。)你打算怎樣向王冕學習?(略)
(五)、 課堂練習,拓展活動。
用一段話夸夸你自己,平時是怎樣勤奮、用心地學做一件事的。
(六)、作業(yè)
1、把學到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2、抄寫第二段,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自我問答:這篇課文兩課時也很緊,第一課時到學習完生字后,主要以讀為主。第二課時教學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到最后的拓展活動,學習過程還是比較輕松的。
板書設計:
王冕學畫
一邊……一邊……
看 荷花更鮮艷 花瓣 荷葉
想 畫下來
畫 不灰心 天天 像……一樣
二年級語文上冊《王冕學畫》考試知識點整理
二年級語文上冊《王冕學畫》考試知識點整理
原文
古時候,有個孩子叫王冕。因為家里窮,他只念了三年書,就去給人家放牛。他一邊放牛,一邊找書來讀。
一個夏天的傍晚,王冕在湖邊放牛。忽然下了一陣大雨。大雨過后,夕陽照得滿湖生輝。湖里的荷花更鮮艷了,花瓣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王冕看得出神,心想,要是能把它畫下來,那多好啊!
王冕用平時節(jié)省下來的錢買了紙、筆和顏料,每天把牛趕到湖邊吃草后,就專心地畫起來。開始怎么也畫不好,可是他不灰心。
他仔細觀察荷葉和荷花的形狀,觀察清晨傍晚、雨前雨后荷花的變化。他天天跟荷花在一起,把荷花當成了好朋友。這樣練習畫了很長時間,那紙上的荷花就像剛從湖里采來的一樣。
字詞
王冕、放牛、湖邊、夏天、清水、荷花、鮮艷、花瓣、顏料、灰心、觀察、清晨、傍晚
句子
一個夏天的傍晚,王冕在湖邊放牛。忽然下了一陣大雨。大雨過后,夕陽照得滿湖生輝。湖里的荷花更鮮艷了,花瓣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王冕看得出神,心想,要是能把它畫下來,那多好啊!
他仔細觀察荷葉和荷花的形狀,觀察清晨傍晚、雨前雨后荷花的變化。他天天跟荷花在一起,把荷花當成了好朋友。這樣練習畫了很長時間,那紙上的荷花就像剛從湖里采來的一樣。
徐悲鴻勵志學畫
教學目標:
1、學會17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個只識不寫,生字組成的詞語要理解。
2、學習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3、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學習他為祖國勤學苦練的可貴精神。
教學重點:
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學習他為祖國勤學苦練的可貴精神。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徐悲鴻學畫的主要過程復述課文。
教法學法:
啟發(fā)引導,討論交流。
教學過程:
第 1 課時
一、 揭示課題
1、由圖導入,出示徐悲鴻《奔馬圖》通過提問,簡介徐悲鴻。
2、板書課題,理解。
齊讀,勵志是什么意思?指名連起來說說題目的意思。
讀題目質(zhì)疑。
二、 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
認讀生字表中的字,讀準每個生字的音。
在課文中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讀順句子。
2、試讀課文
指名逐段試讀,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最后再自由讀。
正音:提醒學生讀準勵邊音;怒鼻音;租平舌音。
詞語釋義:互相交流,已通過什么方法了解了那些詞義,還有那些詞語不理解?
3、學寫生字
出示生字詞,齊讀再次正因。
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寫字。
學生描紅。
三、在讀課文,理清段落
1、自由讀、思考
徐悲鴻的志向是什么?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討論歸納分為三部分。
2、練習分段
3、指名安分好段落朗讀課文。
四、作業(yè)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檢查
1、指讀生字詞。
2、辨析多音字。
二、 細讀課文
1、讀題引入,齊讀課題。徐悲鴻立下了什么志向?小聲讀1-3自然段。
出示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體會徐悲鴻說這句話時的想法及心情,討論為什么這么激動?
2、指讀外國學生的話。
外國學生的話有幾層意思?
那一句話最使我們氣憤?
討論:抓住很不禮貌、沖著、別以為、天堂、也成不了才等,讀除外國學生的傲慢,欺人的語氣,體會此時徐悲鴻的心情。
3、齊讀第3自然段,了解此時徐悲鴻的想法,再指讀已出示的必須用這段話,體會此時徐悲鴻內(nèi)心世界。
4、自由讀第4自然段,學習這一過渡段的寫法。討論
比較句子,出示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fā)努力。與文中冤句比較體會,體會原句的生動。
指導朗讀,強調(diào)不知疲倦,日夜奔馳,勇往直前。這幾個詞語。
5、出示文中的句子功夫不負有心人解釋。
討論:徐悲鴻花了多少工夫?默讀5、6自然段,自由勾畫討論。
抓住每逢畫呀、畫呀常常一整天只用、省下等詞句,通過讀、評、議悟出功夫不負有心人的真正含義。
6、三年過去了,結果怎樣了呢?
討論歸納出:a成績優(yōu)異,引起轟動。B外國學生震驚,佩服。
7、重點分析第8自然段。
指讀外國學生說的話,與第一次語言進行比較,有什么不同?從說話的內(nèi)容、神態(tài)、語氣等分析,讀中感悟引起變化的原因。
徐悲鴻此時內(nèi)心的想法呢?再次齊讀必須用事實讓他們中國人這句話。
8、總結全文
板書設計:
徐悲鴻
外國學生----有眼不識泰山
徐悲鴻勵志學畫教案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徐悲鴻勵志學畫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教學內(nèi)容
7.徐悲鴻勵志學畫
共幾課時
共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型
講讀
第幾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理清課文條理,初步感受徐悲鴻的愛國之心。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理清課文條理。
教學資源
PPT,《奔馬圖》,有關徐悲鴻的資料
預習設計
1.預習課文。
2.通過查字典、詞典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3.完成《練習與測試》17頁一、二、三部分。
4.查找徐悲鴻的相關資料。
學程預設
導學策略
調(diào)整與反思
一、走進課文(五分鐘)
1.欣賞《奔馬圖》
學生簡要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徐悲鴻的資料
2.預設:
“勵志”是什么意思?
勵,激勵;志,志向?!皠钪尽钡囊馑际牵簽榱藢崿F(xiàn)某一志向而激勵自己刻苦努力。
3.預設:
徐悲鴻為什么要勵志學畫?
怎么勵志學畫?
結果呢?
二、預習展示(15分鐘)
預習作業(yè)3
預設:《一課一練》第一部分:繪畫、錯誤、成績、房租、購買、疲倦、震驚、陳列
《一課一練》第三部分:
1.雖然……但是……
2.因為……所以……
朗讀生字詞語詞語。
預習作業(yè)1
朗讀展示。
第三板塊:整體感知(19分鐘)
【學習單一】
(1)默讀課文,看看哪幾個自然段寫徐悲鴻為什么要勵志學畫?哪幾個自然段寫怎么勵志學畫?哪幾個自然段寫他努力的結果?
(2)四人小組討論分段方法。
(3)自學時間:5分鐘
預設:
1——3自然段:為什么學畫。4——6自然段,怎么學畫。7——8自然段學畫的結果。)
5.預設:這三個自然段主要講了達仰很喜歡徐悲鴻,引起了外國學生的嫉妒,對徐悲鴻不禮貌,徐悲鴻被激怒了,于是勵志學畫。
【學習單二】
1.請同學們用上這些關鍵詞,自己練習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同桌之間互相練說。
時間:五分鐘
預設:徐悲鴻向達仰學畫時,引起一個外國學生的嫉妒,他立志成才,要為中國人爭氣。經(jīng)過三年的勤學苦練,徐悲鴻以優(yōu)異的成績轟動整個畫界,令外國學生感到十分震驚,為中國人長了志氣。
第四版塊:明確任務,完成作業(yè)(1分鐘)
板塊一:名畫導入
1.出示徐悲鴻的《奔馬圖》。
討論:圖上的馬畫得好嗎?你知道這幅畫是誰畫的?徐悲鴻為什么會畫得這么好,你知道嗎?
2.板書課題,解題。
看來同學們對徐悲鴻已經(jīng)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他的一個故事。板書課題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勵志”是什么意思?
3.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板書三大問題
板塊二:預習檢測
預習作業(yè)3
1.選擇有代表性的一名學生展示交流,交流時請其余學生說說不同的答案。
抽讀詞語。
繪畫承認疲倦陳列租房一杯購買錯誤成績勵志達仰嫉妒禮貌臨摹省錢犯錯泰山
“疲倦”的“倦”是本課中最容易寫錯的字,你能給大家提個醒嗎?(師范寫)
還有哪些字,你覺得難寫的?可以提出來?(描紅)
預習作業(yè)1
導學:
1.指導長句中的停頓:
徐悲鴻/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爭論/是無法改變/別人的無知/和偏見的,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三年過去了,徐悲鴻/在巴黎高等美術學校/以優(yōu)異的成績/通過了結業(yè)考試。
要求學生讀長句子時,要注意中間的停頓,不能讀破。
2.檢查長句子的朗讀情況。
邊讀邊相機指導停頓方法,并標出停頓符號。
第三板塊:整體感知
1.任務驅(qū)動
完成學習單一
2.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歸結共性問題,思考導學策略。
3.巡視、參與小組合作探究。
4.導學,大組交流意見。
5.抓關鍵詞概括段意。
師:請孩子們默讀課文1--3自然段,抓關鍵詞用一句話說說這幾個自然段的意思。
(在生的敘述過程中,師相機出示P33頁的詞語:嫉妒、禮貌、激怒、勵志這四個關鍵詞。)
用相同的方法概括出后面兩部分的內(nèi)容。出示:疲倦、陳列、臨摹、優(yōu)異、承認、震驚
6.概括課文內(nèi)容
(1)任務驅(qū)動:
(2)導學。
生練說之后再指名說。
(3)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概括主要內(nèi)容并不難,象這種寫人記事的文章,我們只要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并抓住每一部分的關鍵詞,用一句完整的話把它概括出來,再把這些話串起來就是一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第四版塊: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
設計
★抄寫生字詞并默寫。
熟讀課文。
★★完成《補充習題》1-2題。
教學內(nèi)容
7.徐悲鴻勵志學畫
共幾課時
共三課時
第二課時
課型
講讀
第幾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情感,積累內(nèi)化文中的語句。
2.學習第二大段的構段方式。
3.通過本文的學習,感受徐悲鴻的愛國之心,領悟他的堅定志向。
教學重難點
讀懂徐悲鴻怎樣“勵志學畫”,感悟徐悲鴻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學資源
ppt,補充材料
預習設計
熟練朗讀課文,
學程預設
導學策略
調(diào)整與反思
板塊一:復習反饋(6分鐘)
1.默寫詞語,集體校對。
2.預設:徐悲鴻為什么要勵志學畫?怎么勵志學畫?結果呢?
板塊二:品讀課文(23分鐘)學習第一部分
【學習單一】
1.徐悲鴻為什么要勵志學畫?請同學們細細讀課文的第一大段,邊讀邊做記號,找出有關的話。
2.他立的是什么志呢?誰能找出課文中的話來讀一讀?
3.學習小組交流。
時間:3分鐘
學生自主學習。
交流展示。
預設:
(1)一名外國學生看不起中國人。
(2)靠爭論是無法改變別人的無知和偏見的,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學習第二部分
【學習單二】
1.課文的哪一小節(jié)概括地寫了徐悲鴻怎樣勵志學畫?
2.課文哪些地方具體寫了徐悲鴻的奮發(fā)努力?默讀課文的5、6小節(jié),邊讀畫出相關詞句。
3.學習小組交流。
學習時間:4分鐘
學生自主學習。
交流展示。
預設:
1.第四小節(jié)
2.每逢節(jié)假日……一整天。
他只租了一間小閣樓……購買繪畫用品。
(1)比較句子
過渡句,比喻句
(2)星期天別人都休息了,而徐悲鴻卻在——,過節(jié)時,其他人都享受節(jié)日的氣氛,而徐悲鴻他卻在——,他上午在畫畫,中午仍然在——,晚上依然在——,徐悲鴻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繪畫中,這就是——“潛心”。
(徐悲鴻的勤學苦練、有志氣)
(3)徐悲鴻的生活十分清苦。
(只、一間、小閣樓、一杯、兩片)
(愛國精神、對藝術的追求)
(4)(襯托)
4.先總后分,先概括后具體
第三板塊:明確任務,完成作業(yè)(1分鐘)
板塊一:復習導入
1.默寫本課詞語。
繪畫承認疲倦陳列租房一杯購買錯誤
成績
2.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徐悲鴻勵志學畫》。(板書課題)上一節(jié)課同學們根據(jù)課題提出了三個問題,誰來說說是哪三個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共同探討這三個問題。
板塊二:品讀課文
(一)探究“為什么勵志學畫”
1.任務驅(qū)動
2.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歸結共性問題,思考導學策略。
3.巡視、參與小組合作探究。
4.導學,大組交流意見。
出示:“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這句話中的“他們”是誰?
“他們”原來是怎么看中國人的?
“天堂”在這里指什么?外國學生的話有幾層意思?從他的話中你看出什么?
5.同學們,1919年徐悲鴻在法國留學的時候,我們中國貧窮落后,國內(nèi)戰(zhàn)爭不斷,經(jīng)常遭到外國列強的侵略,在國際上沒有地位,中國人在外國常遭人看不起……帶著你的感受,一起讀讀這一節(jié)。6.聽了外國學生的話,徐悲鴻是怎樣表現(xiàn)的呢?你認為真正的中國人是什么樣的呢?(有骨氣、有志向)從徐悲鴻的表現(xiàn)中,你感受到什么?(愛國)齊讀第3小節(jié)。
(二)探究“怎樣勵志學畫”
過渡:的確,這個外國人欺人太甚了,徐悲鴻要讓外國人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爸闭闹袊恕笔鞘裁礃拥娜?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們來看第二大段。
1.任務驅(qū)動
2.巡視并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歸結共性問題,思考導學策略。
3.導學
(1)比較句子。出示:
(a)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fā)努力。
(b)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fā)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
指名讀兩個句子,說說兩句話有何不同?
再讀讀這段話,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通常用來作比的兩種事物之間都會有相似之處,徐悲鴻和馬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呢?
過渡段?!皬拇恕笔菑氖裁磿r候起?作者通過這個詞把課文的前后聯(lián)接了起來,這一段在這兒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我們稱這樣的段落為——過渡段。
(2)第5小節(jié)。哪些詞語突出描寫了徐悲鴻奮發(fā)努力?(每逢、常常、一整天)誰來讀一讀?讀著這些詞,你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從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男同學帶著你們的體會,讀好這一節(jié)。
(3)第6小節(jié)。這一小節(jié)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他生活清苦?
他住的是——一間小閣樓。一到夏天,小閣樓是多么炎熱,一到冬天,小閣樓又是多么陰冷,如果讓你住在這樣的小閣樓,你會怎樣?徐悲鴻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整整住了三年。
他吃的是——一杯白開水和兩片面包。不是一餐如此,一天如此,而是“經(jīng)常每餐”,如果你每天每餐都吃這些,你會怎么樣?徐悲鴻卻整整吃了三年。
是什么讓徐悲鴻寧愿過著如此清苦的生活呢?
女同學一起讀讀這段話。
(4)課文既然寫徐悲鴻勵志學畫,為什么還要花大量筆墨寫他的生活清苦呢?
是呀,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徐悲鴻依然能夠奮發(fā)努力,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
齊讀課文的4-6節(jié),好好體會體會。
4.學習構段
大家默讀第二大段,看看這一大段三小節(jié)這間的關系。課文就是先總寫徐悲鴻更加發(fā)奮努力,后從學習的勤奮和生活的清苦兩方面來具體描述的。
5.同學們,在剛才的學習中,我們感受到了徐悲鴻學習的勤奮,生活的清苦,現(xiàn)在,不妨讓我們再來欣賞徐悲鴻的作品,看看你又有什么感受?
第三板塊: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
設計
★
完成《補充習題》第一、二、三部分。
★★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愛國的名言。
教學內(nèi)容
7.徐悲鴻勵志學畫
共幾課時
共三課時
第三課時
課型
講讀
第幾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七、八自然段,理解“功夫不負有心人”和“有眼不識泰山”。
2.體會外國學生的不同態(tài)度,培養(yǎng)表演能力。
3.要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祖國爭光。
教學重難點
理解“功夫不負有心人”和“有眼不識泰山”。
教學資源
PPT,名言
預設計
閱讀《練習與測試》小書架上的資料。
學程預設
導學策略
調(diào)整與反思
板塊一:復習檢查
預設:徐悲鴻向達仰學畫時,引起一個外國學生的嫉妒,他立志成才,要為中國人爭氣。經(jīng)過三年的勤學苦練,徐悲鴻以優(yōu)異的成績轟動整個畫界,令外國學生感到十分震驚,為中國人長了志氣。
板塊二:學習第三部分
【學習單一】
1.默讀第7小節(jié),用筆畫出徐悲鴻所取得的成就。
2.你覺得他是憑什么取得的這些成就?
自主學習,交流展示。
預設:
只要用心去做一件事,就會取得成功。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人若有志,萬事可為。
(4)十分驚訝,非常詫異
A那位外國學生瞪大了雙眼,嘴張得老大。那位外國學生目瞪口呆,還往后退了幾步。那位外國學生嘴里連連說:“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B因為他沒想到徐悲鴻會取得如此優(yōu)異的成績,所以他非常震驚。因為他未曾料到徐悲鴻會有如此驚人的畫技,所以他非常震驚。
(5)
雖有眼睛,卻不認識泰山。比喻見聞太窄,認不出地位高或本領大的人。
徐悲鴻為了祖國勤學苦練用事實讓他們消除了對中國人的偏見,重新認識了真正的中國人。
板塊三:總結全文
預設:
1.徐悲鴻你為了祖國勤學苦練,用事實讓外國人消除了對中國人的偏見,我真佩服你。
……
3.交流名言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囆∑?/p>
縱使世界給我珍寶和榮譽,我也不愿離開我的祖國。因為縱使我的祖國生活在恥辱之中,我還是喜歡、熱愛,囑咐我的祖國。-----裴多菲
板塊四:明確任務,完成作業(yè)(1分鐘)
板塊一:復習導入
1.朗讀課后第三題的詞語。
2.根據(jù)書上提供的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板塊二:探究“勵志學畫的結果”
過渡:徐悲鴻這么努力,結果怎樣呢?讀讀課文的7、8小節(jié)。
1.任務驅(qū)動
2.導學
(1)什么是“功夫不負有心人”?
(2)除了書上的這句話,你還能用什么名言警句來說明這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
(3)如果你是中國留學生,你會對徐悲鴻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那個外國學生,你會對徐悲鴻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設你就是那個外國學生,你現(xiàn)在會怎樣?“震驚”是什么意思?
A誰能把“震驚”的表情描述出來?
B前后對比外國學生的態(tài)度,想想那位外國學生為什么會“震驚”呢?請用“因為……所以……”這樣的句式來回答。
(5)出示外國學生說的話,指名讀
什么叫“有眼不識泰山”?
外國學生這樣說是為什么呢?一開始他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現(xiàn)在呢?
男同學讀第2小節(jié),女同學讀第8小節(jié),感受一下他態(tài)度的變化。
他的態(tài)度為何會有如此大的轉(zhuǎn)變呢?
3.小結:年輕的畫師徐悲鴻留學法國時,為了回擊外國學生的嘲笑,勵志勤奮學畫,已優(yōu)異的成績?yōu)橹袊藸幜斯?,他代表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永不服輸?shù)木?,讓外國人再也不敢小視我們民族,小視我們中國人。我們再讀課文,記住徐悲鴻為祖國勤學苦練的精神。
板塊三:總結全文
1.徐悲鴻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終讓外國人重新認識了中國人,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學到這,你想對徐悲鴻說些什么呢?
2.同學們,在人生和學習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偏見和嘲諷,但只要我們奮發(fā)進取,就一定能看到屬于我們的那一縷陽光。
3.很多名人也非常愛國,我們從他們寫的名言中就能讀出來。
板塊四: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
設計
★
完成《練習與測試》四、五兩題。
★★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還能想到那些俗語呢?想一想,說一說,并寫下來。
★★★
搜集一些類似的勵志故事,與同學交流。
《少年王冕》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王冕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以及孝敬母親的美好品德。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王冕人物形象。體會文本語言準確、生動、形象的特點。
2、學習人物刻畫和景物的描寫方法。
一、小結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已經(jīng)知道,王冕是元代有名的畫家、詩人。偉大的人物其少年時代往往也有他的特別之處。經(jīng)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初步感受到少年王冕孝敬母親、勤奮好學。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同走進課文,走進少年王冕的世界,深入地去體會課文語言文字向我們傳遞的情感,去感受人物的獨特魅力。
二、深入讀文,交流感受。
1、提出學習目標(師生交流)。指導學生讀“孝敬母親、勤奮好學”,從課文中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王冕孝敬母親、勤奮好學?學生深入地默讀課文,重點句子做上記號,可以在旁邊簡單地寫寫體會。同桌之間可以互相讀一讀,說一說。(學生學習交流)
2、交流閱讀感受(老師、學生、文本三者的對話。)
▲學習王冕孝敬母親的重點詞句。
①、王冕說:“娘,我在學堂里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這樣可以貼補些家用,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保ㄕn件出示這個句子)
通過問:你為什么讀得這樣輕松,不慌不忙?或者,你為什么讀得這樣響亮,充滿感情?等這樣的問題,學生感悟到王冕安慰、體諒、理解母親的一片孝心,孝心之中還有好學之心。(板書:棄學放牛、不忘讀書)
②、交流學習這一句:“遇上秦家煮些腌魚臘肉,他總舍不得吃,用荷葉包了回家孝敬母親。”抓重點詞“總舍不得”,談體會,指導感情朗讀。(板書:留魚肉孝母)
▲品讀王冕勤奮好學的詞句。
①、學習這一句?!懊刻旖o的點心錢,他也舍不得花……王冕就坐在柳樹陰下看書?!?/p>
生讀這一句,談感受。(板書:省錢買書讀)
師引導:每天早上餓著肚子也要省錢買書讀,這就是勤奮好學的王冕!學生情感朗讀這一句。
師總結提升:舍不得吃好的,都留給母親;舍不得花一點兒錢,要學習。這兩個舍不得,份量是何等重??!來,讓我們齊聲贊美王冕的孝順、勤學。男、女生分讀重點句子。
過渡:十歲的王冕漸漸長成了十三、四歲的少年,他讀了不少書,也懂得了許多道理。你又從哪些詞句感受到王冕勤奮好學呢?
②、學習王冕細心觀察到的自然美景的相關句子。(課件展示美荷圖和相關句子。)“一陣大雨過后……荷葉上的水珠晶瑩透露亮。”學生自由讀書感覺雨后景色的美,指名讀這段話。
師評價引導:真的,好美的自然之景。有人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王冕為什么能夠發(fā)現(xiàn)如此美麗的景色?是啊,處處留心皆學問,王冕就是這樣一個善于觀察,熱愛學習的孩子。誰再來讀大自然這本書,美美地讀一讀王冕細心觀察到的美景?老師給你配上音樂。
假如你也看到這幅美景,你會怎么做呢?的確,大自然的美景深深地感動了王冕,熱愛學習的他立志學畫荷花。齊讀自信而又好學的王冕的話:“天下哪有學不會的事?我何不自己畫幾筆?”
③下定了決心,王冕開始學畫。學習重點句子,“起初畫得不好,三個月之后,便大有長進,那荷花的精神、形態(tài)、顏色,沒有一處不像真的。”這句話。抓住“三個月”,“精神、形態(tài)、顏色”等來談體會。(板書:立志畫荷有成)指導感情朗讀。
王冕的荷花越畫越好,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諸暨一帶都曉得他是個畫荷花的高手,都爭先恐后來買他的畫。理解“高手”,提升:就是這樣的高手,他畫的荷花,精神、形態(tài)、顏色,沒有一處不像真的。再讀這句話(生齊讀)。高手就是這樣刻苦努力、勤奮學習成長起來的。
三、感悟?qū)懺?/p>
這里有一個填空,試試看誰是描寫的高手?王冕是畫荷花的高手,他畫的荷花簡直就是真的。你們出神入化的想像,你們精彩的描繪,使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王冕畫荷花的勤奮,感受到了他畫的荷花神奇的風姿。來,我們一起讀:“起初……”王冕賣畫得了錢,就買些好東西孝敬母親。(板書:得錢買物敬母。)
四、總結
少年的王冕就這樣有滋有味地生活著,他這樣地孝敬母親,又是這樣地勤奮好學,作為同是少年的你們,想對他說些什么?(學生自由暢談)。
少年的王冕以他獨有的人格魅力使我們傾心,那么成年后的王冕呢?還有許許多多有趣的古人古事呢?老師推薦你們課后閱讀《儒林外史》,相信你們一定會大有收獲。
“棄”學放牛
孝敬體貼省吃敬母
板書:少年王冕勤奮好學省吃買書
立志學畫
學畫 教學設計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zhì)的教案。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diào)整,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畫 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王冕的畫畫得那樣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段。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zhì)疑。
1、師:今天我們來學習19課《學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2、生質(zhì)疑師小結:(1)誰學畫?(2)學畫什么?(3)為什么要學畫?(4)怎么畫的?(5)畫得怎么樣?
二、初讀釋疑。
1、帶著以上師總結的問題自由讀課文。
要求:(1)帶拼音的生字多讀幾次,讀準字音,并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字義。
(2)讀通課文。
2、檢查反饋學習情況。
(1)重點正音:神、省、傍、平。
(2)指名分自然段讀。
3、釋疑。
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看圖激情。
出示課件
師:剛才你聽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生:美麗的荷花、荷葉上的水珠、王冕在牛背上……(學生紛紛發(fā)言)
師:請你們再帶著這些問題讀讀課文。
師:你覺得這些荷花怎么樣?生:哇,荷花好美?。。ń處熣n件顯示美麗的荷花。)
師:你能說說這荷花美在哪里嗎?
生:多個學生說(略)
四、指導學文。
師:荷花確實美得讓人百看不厭,作者用優(yōu)美的詞句把它描寫出來,請你找找,書上描寫荷花美麗的是哪一段?
生:第2段。
師: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請小朋友自己讀課文第2段。邊讀邊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
師:請你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并說說理由。
生:大雨過后,一片陽光照得滿湖通紅。
師:你真能干?。ㄔ佻F(xiàn)句子及句中所描寫的畫面。)
什么叫“滿湖通紅”?為什么會滿湖通紅?
生:湖里有十來枝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師:(微笑點頭)你找得真準?。ㄔ佻F(xiàn)句子及句中所描述的畫面。)
師生:品讀句子。
(1)比較句子:花瓣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花瓣上有清水,荷葉上有水珠。
你認為哪句好?為什么?
(2)出示插圖,邊讀邊體會雨后湖面、荷花、荷葉的美麗。
(3)想象說話。圖上的蜻蜓會對荷花姐姐說些什么?
(4)小結。是啊!這些美麗的荷花在雨后的晴天,在通紅湖水的襯托下,構成了一幅極為奇妙的畫。
師:王冕看到這么美的景色,怎么做?
(1)理解“出神”。
(2)該怎么讀好這句話?
五、小結
《徐悲鴻勵志學畫》
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徐悲鴻學畫的主要過程復述課文。
2、過程與方法:初步了解課文的寫作結構,學習給課文分段。
3、情感態(tài)度態(tài)度價觀:
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教學重點:
理清條理,并能按起因經(jīng)過結果的順序歸納全文。
教學難點:
通過本文的學習,感受徐悲鴻的愛國之心,領悟他的堅定志向。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質(zhì)疑導入。
1、板書課題:徐悲鴻勵志學畫
指導個別字的寫法。
2、看了課題,你腦中有何問題?
二、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1)出示小黑板,指名讀。
(2)形近字辨析,組詞。
(3)生字描紅。
2、檢查讀書情況。
(
1)、自由讀書,做到正確、流利、初帶感情。(教育學生把書讀熟、讀透)適當講解煮書的古訓。
(2)、同位檢查讀書情況。
3、分段。
按老師給出的提示為文章分段。
第一段(13)勵志學畫的原因。
第二段(46)勵志學畫的經(jīng)過。
第三段(7、8)
勵志學畫的結果。
三、交流預習所得,初步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1、交流收獲。(識記的字詞、自己的理解、收集的資料------)
2、質(zhì)疑并小組間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板書課題、質(zhì)疑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6課,看老師板書課題。(板書課題時故意將勵寫成厲)理解這是嚴厲的厲、厲害的厲,這里應該是鼓勵的勵、激勵的勵。(隨手用彩色粉筆在厲后的空白處加上了一個力)
2、理解勵志
上節(jié)課有同學說勵志就是立志(下邊板書)那么我們把勵志改為立志行不行?這個問題不先回答,等這節(jié)課快結束時再告訴老師好嗎?
二、問題導入。
1、回顧上節(jié)課的問題:為什么勵志、怎么勵志、結果怎樣?
2、同學們的問題提得很好,相比起來,我更相信你們的讀書能力。相信通過你們的認真閱讀,會有所感悟,有所發(fā)現(xiàn)的。請同學們快速瀏覽一下課文,找出相關的內(nèi)容。(提示:瀏覽就是快速的看)
3、黑板出示:徐悲鴻的志向: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齊讀)
4、質(zhì)疑:為什么徐悲鴻立下這個志向呢?請同學們默讀一下文章的第一大段,邊讀邊做記號,找出有關的話。
三、情景再現(xiàn)。
1、引導學生理解:用因為------所以-------說:因為徐悲鴻刻苦努力,得到老師的看重,所以受到外國學生的嫉妒,受到了侮辱。(讓學生理解徐悲鴻當時刻苦努力)
2、學法指導:
(1)我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在很不禮貌下加了著重號,說說你為什么加?
A、強調(diào):外國人不禮貌除了嫉妒徐悲鴻的才能以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中國極端貧窮落后,中國人在國際上沒有地位,讓人看不起。關于當時的歷史老師讓同學們課下收集了。
B、你能把很不禮貌讀出來嗎?
C、你讀的僅是不禮貌,還不是很不禮貌。同位間討論一下,想想當時
外國學生是怎么想的,什么表情,什么語氣,一會找個同學表演一下。
(2)、引導:那個外國學生僅僅針對的是徐悲鴻一個人說的嗎?
你作為一個中國人,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
四、品味感悟。
1、過渡:這個外國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鴻立下了這個志向。(師指板書)讓我們用堅定的語氣再把這句話朗讀一遍。(生讀)徐悲鴻要讓外國人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直正的中國人是什么樣的人?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們來看一下第二個大段。拿筆畫出重點的詞句來。
2、交流
(1)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fā)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
A、怎樣理解更
B、他具體又是如何做的呢?作者寫了幾個方面?
(2)學習:勤奮
A、抓住:每逢------就------、一畫就是一整天、很大提高等理解
。
B、是呀,一畫一整天,真像一匹不疲倦的駿馬。每逢節(jié)假日別人玩去了,可他卻畫個不停,你能想象他平時是如何學習的嗎?
(3)生活:清苦
A、理解清苦十分清苦是窮得不能再窮了,苦得不能再苦了。哪些地方能體現(xiàn)出來?
B、抓?。褐?、小閣樓、經(jīng)常、只用一杯白開水和兩片面包等理解。
C、他這一切都是為了什么?(引導省錢買繪畫用品,也是為了學習)
D、老師查閱了一些資料。1921年,法國國家美術展開幕------(教參115頁)
3、以讀代講。
(1)同學們請端起書,(飽含深情地)徐悲鴻為了讓外國人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更加奮發(fā)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年過去了,讀-----
(2)板書:震驚。怎樣理解它?(體會外國學生的前后態(tài)度)剛才是哪位同學表演的外國學生?現(xiàn)在在請你表演一下,現(xiàn)在應如何讀這位外國學生的話?
(3)同學們,從徐悲鴻的身上你看出真正的中國人是什么樣的人了嗎?
(4)誰能看著板書完整地說一說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經(jīng)過?
(5)自由閱讀,重溫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經(jīng)過。
四、點明中心,升華主題。
1、課題的勵志能改成立志嗎?(因為徐悲鴻到法國留學,拜達仰為師,已經(jīng)立志成為一個畫家了,不是因為受到外國學生的侮辱之后才立志學畫的。勵志的意思比立志更深一層,含有下定決心的意思。徐悲鴻原來就很刻苦;受到外國學生的侮辱后,為了給中國人爭氣,他更加奮發(fā)努力了。)
2、理解勵志(黑板):為了實現(xiàn)某一志向激勵自己刻苦努力。
3、總結:
徐悲鴻的志向是什么呢?當然是成為一名畫家。是什么力量激勵他呢?是因為他受到了外國學生的侮辱,他要為中國人爭氣,讓別人見識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中國人!可見,是愛國的力量驅(qū)使著他日夜奔馳,勇往直前。所以,題目中只能用勵志而不應該用立志。
4、同學們,學到這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五、結束新課。
齊讀名言:
1、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鄧小平
2、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時間總是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魯迅
《徐悲鴻勵志學畫》教學設計
《徐悲鴻勵志學畫》教學設計之三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4、喚醒學生探究意識,對學生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的障礙進行診斷與矯治。
教學過程:
一、從課題入手,進行基礎性診斷
1、扣圖引題
(1)出示徐悲鴻《奔馬圖》。
(2)引導討論。
圖上馬畫得好嗎?你知道是誰畫的?那他為什么能畫得這么好,想知道嗎?
2、揭題、釋題
(1)討論勵志是什么意思?連起來說說課題的意思。
(2)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徐悲鴻為什么立志?立了什么志?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1、自讀課文,注意讀通讀順,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同時劃下你不明白的地方。
2、指名逐段試讀,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3、質(zhì)疑,你有什么詞不懂?指導學生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4、以四人一組為單位,自由讀課文,思考討論:徐悲鴻志向是什么?為實現(xiàn)志向,他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三、優(yōu)化新授,理解性診斷與矯治
(一)、誦讀第一、二、三節(jié)
1、指名讀,說說徐悲鴻立下的志向是什么?
幻燈出示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1)、這句話中的他們是誰?他們原來是怎么看中國人?
(2)、指名讀外國學生的話。
天堂在這里指什么?外國學生的話有幾層意思?從他的話中你看出什么?
(3)、指導讀第二節(jié)。(抓住很不禮貌、沖著、別以為成不了等詞,讀出外國學生的傲慢、欺人的語氣)
(4)、師:外國人的話多么令人氣憤,請一位同學來讀讀第三節(jié),先說說該怎樣讀好這一節(jié)?
(5)、指名讀。
(6)、齊讀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思考討論:真正的中國人是怎樣的?
(二)、研讀四、五、六節(jié)。
1、學習第四節(jié)
(1)指名讀第四節(jié),注意理解奮發(fā)。
(2)比較句子。
出示:(a)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fā)學習。
(b)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fā)學習。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
指名讀兩個句子,說出兩句話有何不同?意義何在?
(1)指導讀第二句。
(2)過渡:那徐悲鴻是怎樣奮發(fā)努力的?我們一起來看下文。
2、學習第五、六節(jié)。
(1)自由讀第五節(jié),邊讀邊劃出徐悲鴻奮發(fā)努力的詞句。
(2)讀后交流。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五節(jié)。
(4)過渡:徐悲鴻如此刻苦,是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學習的呢?
(5)出示:徐悲鴻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他只租了_________________,經(jīng)常每餐只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為的是省下錢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自讀課文后,練習填空。指名說說所填的詞表現(xiàn)了什么?
(7)練讀第六節(jié)。
(三)、精讀第七、八節(jié)
A指名讀七、八節(jié)。說說徐悲鴻取得了什么成績?(相機理解轟動等詞)
B重點理解震驚,思考:那個外國學生為什么震驚?從哪看出外國學生態(tài)度改變了?指導朗讀。
四、升華情感,發(fā)展性診斷與矯治
1、師: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課文,有什么想說的嗎?可以是對自己,對同學,對徐悲鴻
2、練說。
3、匯報交流,師生評價。
五、共同總結。
《徐悲鴻勵志學畫》教學反思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徐悲鴻勵志學畫》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讀懂徐悲鴻怎樣“勵志學畫”,感悟徐悲鴻勤學苦練的精神,是學習本文的重點,在教學中,為了突出重點,真正感悟徐悲鴻的為國勵志學畫的可貴精神,我采用以下兩個板塊來教學:
1.以“勵志”為主線
《徐悲鴻勵志學畫》是一篇寫人的文章,教學中我以“勵志”為主線,圍繞課文的關鍵語句“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來研讀課文。學生從課文中尋找徐悲鴻刻苦勤奮的詞句。從“每逢節(jié)假日”、“他畫呀畫呀”、“常常”、“一整天”等詞語中體會徐悲鴻為了學畫,抓緊一切時間學習,從第六自然段中“小閣樓”、“一杯白開水”、“兩片面包”等詞中體會徐悲鴻為了學畫,寧愿過著清苦的生活,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與討論,自讀自悟、潛心會文,領悟徐悲鴻為祖國勤學苦練的精神
2.以“外國學生的態(tài)度”為輔線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外國留學生兩次對徐悲鴻的不同態(tài)度,進行比較閱讀,并分組進行朗讀,讓同學說說自己的感受,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徐悲鴻為國爭光的志向。
不足之處:
對“功夫不負有心人”和“有眼不識泰山”典故的理解,學生在表述時還是有點機械。
少年王冕設計二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關于少年王冕教學設計二_教學實錄_案例反思,歡迎您來閱讀并提出寶貴意見!
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24課《少年王冕》
教學目標:
1、知識: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王冕的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以及孝順母親的美好品德。
2、技能: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力:在對語言文字的揣摩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在課堂交流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情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和孝順母親美好品德的影響,進而使他們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凈化與升華。
教學對策:引導學生抓住語言文字,品悟人物性格特點。
教學重難點:感受王冕勤奮好學、孝敬長輩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過程:
一、品悟人物語言
理解母親無奈
過渡:王冕七歲時父親就去世了,靠母親做些針線活供他讀書,這一年王冕十歲了,一天
1、相機出示:一天母親把他叫到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1)、自由讀
提問:你讀懂了什么?
(2)、學生交流
(3)、指導朗讀
(4)、出示:一天,母親把他叫到面前,(
)說:去放牛。
①指名口頭填一填
②引讀
2、提問:還有什么地方也可以看出母親確實是無可奈何,非常不忍心的?速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學生交流
[人物語言最能體現(xiàn)出人物性格和心理,緊扣語言文字從讀到議到填再到讀,這樣層層深入,幫助學生理解母親無可奈何的心理,降低了學習的難度。]
二、緊扣重點事例
體會王冕好學
過渡:母親無奈之下讓小王冕去放牛,小王冕是怎么回答的?
1、相機出示我在學堂里也悶得慌心里倒快活些
2、設問:不讀書,小王冕真的感到快活嗎?
3、自由讀課文
思考:從哪幾件事中可以看出當時王冕并不是真的快活,其實他是很想讀書的?
4、學生交流
●版塊一
(1)、相機出示每天給的點心錢在柳樹陰下看書。
①自由讀
說說讀懂了什么
②學生交流
(2)、小結:小王冕想買一本書可真不容易??!
(3)、指導朗讀
[抓住舍不得、積攢等重點詞語,讓學生認真細致地咬文嚼字,從語言文字中感悟王冕買書的不易,從而認識到王冕是個好學的少年。]
●版塊二
(1)、相機出示第五、六自然段
(2)、自由讀
找找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冕非常想讀書?
(3)、學生交流
①相機出示天下哪有學不會畫幾筆?
a、比較句子:天下哪有學不會的事?我何不自己畫幾筆?
天下沒有學不會的事。我也來自己畫幾筆。
b、指導朗讀
②相機出示第六自然段學生交流
a、從攢錢托人等詞中體會王冕好學
b、引導學生從起初三個月之后中體會王冕堅持不懈的好學精神。
相機指導朗讀
c、提問:從哪里可以看出王冕畫得好?
為什么能畫得這么好?
d、師小結
●版塊三
過渡: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其實王冕能學畫也是一個偶然,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
(1)、我們也去欣賞一下雨后的情景(聽錄音)
(2)、學生自讀,想象
(3)、指導朗讀
(4)、指導背誦
(5)、提問:是不是每個人見到這么美的景色都會把它畫下來呢?
學生交流,師相機總結
[抓住重點段落,緊扣關鍵詞句,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揣摩中,領悟人物性格特點。這樣既是提高了學生分析、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主人公的優(yōu)良品質(zhì)的熏陶。]
三、抓住關鍵語句
感悟王冕孝順
過渡:生活的貧困使王冕不得不放棄了上學堂讀書,不讀書他真的快活嗎?
1、出示第二自然段
2、提問:當時他為什么還說快活?
3、學生交流
4、提問:王冕是個孝順的孩子,課文哪些也寫到了?
速讀課文劃出相關的句子
(1)、學生交流
(2)、齊讀句子
四、巧設關鍵問題
學生情感升華
1、默讀課文
結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王冕是個怎樣的人?
2、總結全文
[此時學生通過具體事例的學習,學生已沉淀的飽滿的感情都迫不及待想于表達,那么,此時不拘泥于任何形式的鼓勵學生說說對王冕這個人物的認識,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其影響,情感上達到一個頂峰。]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少年王冕》教案之二,少年王冕,希望對你有幫助!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
《少年王冕》教學反思
《少年王冕》這篇課文講的是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王冕小時候如何孝敬寡母、學畫荷花的故事,表現(xiàn)了王冕刻苦學習的頑強意志和好學精神。通過學習課文,要讓學生體會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的道理。本課按時間線索記敘了王冕七歲父親去世靠母親讀書,家境貧寒,十歲替人放牛,卻仍不忘讀書學習;十三四歲邊放牛邊學畫;十七八歲終成“畫荷花的高手”,離開秦家,在家繪畫讀書,仍不忘孝敬母親的故事。贊美了王冕勤奮學習,孝敬母親的美好品質(zhì)。
課文的幾個時間段把課文很好地串聯(lián)了起來,并且,“孝敬母親”和“勤奮好學”蘊含于每一個時間段中,由此看來,文章的脈絡還是比較清晰的。學習本文,就是學習王冕的孝敬母親和勤奮好學。教學中,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幫助理解,并配以有感情地朗讀。
課文的五六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這樣設計意在培養(yǎng)學生語感。語感的培養(yǎng)離不開豐富的想像和聯(lián)想。學生在讀書時腦海里浮現(xiàn)出生動活潑的形象畫面,可以深刻領會語言所表達的意境。學生有了良好的再現(xiàn)語言表象的能力,才能在朗讀中有較好的語感。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朗讀、感知語言文字、準確而迅速地在腦海里呈現(xiàn)有關畫面的同時,進行必要的聯(lián)想和想像,達到對課文直覺感悟的目的。
《少年王冕》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4個綠線內(nèi)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王冕刻苦勤奮的好學精神,以及孝敬母親的美好品德。
【教學重難點】
通過課文感受王冕勤奮好學、孝敬長輩,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4個綠線內(nèi)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學習理清課文層次。
【教學準備】
投影片、教學掛圖、課前查閱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介紹背景
1、師導: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水滸傳》中的精彩故事,認識了武藝高強、沉著應變的好漢林沖。今天我們又要認識一位有名人物——(板課):少年王冕
2、師生相互補充介紹王冕、吳敬梓及其《儒林外史》。
王冕:元畫家、詩人。字元章,號煮石山農(nóng),浙江諸暨人。出身貧寒、幼年給人放牛,靠自學成為詩人、畫家。性格孤傲,鄙視權貴。詩畫皆負盛名,尤善畫梅。著有《竹齋集》。
吳敬梓:清小說家。字敏軒,號粒民。善詩賦,尤以小說著稱,著有《儒林外史》、《文木山房集》等。
《儒林外史》:長篇小說。書中刻劃了各類士人的精神面貌,成為中國古典諷刺文學的杰作。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師:本文選自古典小說,語言風格較現(xiàn)在有些不同,同學們在預習中有什么困難嗎?
2、師生交流、解決預習中的困難。
3、出示生字、詞語,檢查預習情況。
4、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相機正音。
5、自由再讀課文,思考:我還有什么地方?jīng)]讀懂?
6、交流,疏通。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生自由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描寫了哪幾個時間段里發(fā)生的故事?
2、交流:
三個時間段:“眼看三個年頭過去”、“不知不覺三四年過去了”、“到了十七八歲”
3、根據(jù)時間順序進行分段,引導概括大意。
一(1)王冕幼年由于父親早亡,家境貧寒。
二(2~4)王冕體諒母親的艱難,輟學給人家放牛。
三(5~6)王冕受雨后美景的感染和啟發(fā),奮發(fā)圖強,刻苦學畫,終有所成。
四(7)十七八歲時,王冕每日作畫讀詩,從此家境轉(zhuǎn)機,不愁衣食。
4、練習用段意串連法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四、品讀課文第一段
1、輕聲讀課文,思考:從中,我了解了哪些信息?
2、交流:
3、齊讀課文。
五、練習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4個綠線內(nèi)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王冕刻苦勤奮的好學精神,以及孝敬母親的美好品德。
【教學準備】
課文片斷投影、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齊讀課題,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導入:認識一個人,往往是通過他的語言、行動和心理活動來加深體會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走近王冕,在感受他努力走向成功的同時,進一步認識他。
二、精讀課文
(一)精讀第二段
1、品讀課文第二節(jié)
(1)自由讀,邊讀邊思考:在母親和王冕的對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出示母親的話,指名讀。
(3)評價,再指名讀。
?。?)交流:從母親的話里,你體會到了什么?
?。?)相機點出:“不是我要耽誤你”、“年成不好”、“針線活”“實在供不起你讀書”——家境不好,母親實在無可奈何。
?。?)指名讀王冕的話,思考:王冕真的覺得在學堂“也悶得慌”,放?!暗箍旎钚眴??
?。?)練習分角色朗讀。
?。?)教師小結:這段文字通過母親和王冕的對話,讓我們初步了解了家境貧寒,母親無可奈何,讓王冕棄學替人放牛,王冕從小懂事,體諒母親。
2、品讀課文第三、四節(jié)
(1)默讀課文,思考:通過這些文字,我們對人物又有什么了解?
(2)交流:
①秦老對王冕的同情、關心和愛護
②母親對王冕的關懷、疼愛之情和心里的無奈
③王冕孝母親、不忘學習
(3)齊讀這兩個自然段。
3、品讀課文第五、六節(jié)
(1)教師過渡:不知不覺三四年過去了,王冕讀了不少書,也明白了許多道理,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幅景象,讓他感覺自己是“人在畫圖中”,這是為什么呢?自由讀課文第五節(jié),用“~~”畫出描寫這副景象的句子,體會這是一幅怎樣的景象?
(2)交流:圈劃描寫景色美麗的詞語,加強品析。
(3)體會朗讀。
(4)讀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嗎?
(5)引導體會:王冕是因為讀了不少書,明白了不少道理,才會發(fā)現(xiàn)這么美的景象,才會勵志學畫。
(追問:從這節(jié)中,你發(fā)現(xiàn)王冕懂得了什么道理?
懂得大自然的美麗,要學會觀察和欣賞大自然的美;
懂得人要有自信心;)
(6)引導背誦。
(7)指讀第六節(jié),思考:通過這些文字,你對王冕又有什么新的認識?
(8)交流:王冕堅持學畫,是個有毅力的孩子。
4、引讀最后一節(jié),引發(fā)體會:讀到這里,你想對王冕說些什么?
三、總結課文
1、齊讀全文,簡要小結寫作順序和寫作特色。
2、完成書后練習。
四、布置課外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摘錄課文中描寫雨后美景的句子。
3、課后閱讀《儒林外史》部分,做一些文字摘抄。
【板書】少年王冕
十歲時放牛讀書
十三四歲 勵志學畫
十七八歲 日益成才
勤奮好學、孝敬長輩
學畫 教案教學設計
一、
導入新課小朋友,你們覺得這些荷花怎么樣?古時候,有一個孩子看到了這些美麗的荷花,就想把它畫下來,后來刻苦學畫,成了一個有名的畫家。這個孩子是誰,是怎樣學畫的,學了《學畫》這篇課文,小朋友就知道了。一、自學課文1、按要求自學讀通課文,把帶拼音的字讀正確標出自然段,劃出新詞,想想意思選擇你最喜歡的一段多讀幾遍2、檢查反饋A、誰能來讀讀這些詞語前鼻音因為、念書后鼻音平時、省下來大家仔細看這兩組詞語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B、在這些碧綠的荷葉后面藏著些詞組,挑你最喜歡的來讀讀聽了你的朗讀后,讓大家都明白你領會了這個詞語的意思并且能聽出你對它的喜愛之情,行嗎?夏天的傍晚:傍晚是什么時候烏云密布:讀好后,大家看這幅圖,你有什么感覺?誰愿意再來讀一讀,如果還讀不出范讀后評價一陣大雨:讀得還不夠大滿湖通紅:還不夠紅,看著圖誰愿意再來試一試十來枝荷花:你對荷花的喜愛程度還不深有沒有很喜歡荷花的小朋友愿意來試試清水滴滴:聽了你的朗讀,老師的眼前仿佛真的出現(xiàn)幾滴清水,一滴連著一滴,晶瑩透亮,美極了,有誰還想試試嗎?水珠滾來滾去:這些水珠真可愛,誰還能帶著這種可愛的感覺來讀讀看得出神:出神是什么意思?誰來做個出神的表情。帶著這種感覺來讀讀3、初讀課文指名朗讀,就把剛才你最喜歡的那一段展示給大家聽好嗎?學生評交流你感受到了什么?一、教學第2段過度:這是什么時候的荷花呢?我們一起看課文第二自然段,你是從哪個句子中讀懂的?1、就在這樣一個夏天的傍晚忽然下了一陣大雨?誰想讀一讀?2、下大雨前,天氣還有什么變化?誰能填呢?忽然(),下了一陣大雨。3、大雨過后,湖面上的景色如何呢?(看圖說話)再看看這一池的荷花,誰來贊美一下?(一朵朵荷花像……)4、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出示句子,細細品讀范讀,閉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呢?你看,連小蜻蜓也忍不住加入其中與之共舞真美啊,我們來比一比,誰讀得最美指名讀——評價——男女生讀——齊讀5、這么美的荷花,難怪王冕看得出神6、此時此刻,你想說什么或者做什么?王冕的心里也是這樣想的?7、那多好??!誰能讀出王冕心里很想把它畫下來的語氣?教師引讀這一朵朵荷花如亭亭玉立的少女,王冕看著忍不住心里想……望著這如仙子般翩翩起舞的荷花,你心里會想……如果你站在岸邊,心里一定也會想……8、這一段多美啊,挑一句你最喜歡的把它背下來,怎么樣?看著課件背誦自由背——個別——整體二、教學第3段王冕是這樣想的,并把它付諸于行動,那他究竟是怎樣學畫的?誰來讀第3自然段其他小朋友邊聽邊思考:王冕畫的荷花好看嗎?好看在哪里?是怎樣畫出來的?找找課文中有關的句子,用直線劃出來。出示句子開始畫不像,可是他不灰心,天天畫。畫了幾個月,那紙上的荷花就像剛從湖里摘來的一樣。齊讀1、從湖里摘來的荷花是怎樣的?說明了什么?板書畫得很像2、畫畫容易嗎?從哪里看出來?天天畫畫了幾個月3、想象在學畫荷花得過程中,王冕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4、那王冕是怎樣對待這些困難的?灰心是什么意思?不灰心呢?5、王冕學畫的決心真是太大了,讓我們帶著敬佩的心情來朗讀自由讀——指名讀6、用因為……所以……來說說王冕為什么能畫出這么美麗的荷花?五、寫字說說你是怎么記的,哪幾個難的想提醒大家?挑幾個難寫的寫4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