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網
改變自己讀后感
改變自己讀后感。
請跟隨我們的步伐了解有關“改變自己讀后感”的更多相關知識,學習到了一定的知識相信您也會受益。一本書里面藏著一個世界,在認真品味在讀了作者寫的作品以后,讓人感覺收獲不少。我們就可以讓寫作來表現我們的所感所想。
改變自己讀后感 篇1
改變自己,改變未來
——《喚醒心中的巨人》第一卷讀后感
昌樂育才雙語學校
王海芹2013年8月24日
改變自己,改變未來
——《喚醒心中的巨人》第一卷讀后感
“我如今把一件奧秘的事告訴你們,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薄妒ソ?歌林多前書》讀到這一句富有哲理的話,我對本書學***容和對圣經的認識都更加深刻了。
它揭示了一個科學規(guī)律:人是不斷變化的,每一刻都在變化。其實,不僅僅是人,世界萬物也都在改變。
一只小鳥從眼前飛走,等它再飛回來,已經不是以前那只小鳥了;一滴水從懸崖上落下,已經發(fā)生了諸多的改變,也不是原先那一滴水了……
瞬間的變化是很小的,如果人們想讓自己的信仰和行為發(fā)生質的變化,就必須學會調整自己的神經鏈。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里,人們應該有目的、有計劃地改變自己,做出持久的改變,而不是理論上瞬間的微笑改變。
要改變自己需要做好三點:
一、相信自己,堅定信念
作者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怎么做。他曾想幫一個人改掉抽煙的習慣,通過“**”,“病人”當時“痊愈”,可是,當他們第二次見面的時候,那個人“舊病**”,又恢復了一天抽四包煙的記錄,還對他進行了不屑的譏諷。這個經歷給了作者一個打擊,讓他意識到自己行為的缺點,促使他重新選擇了“調整”一詞。
就在此時,他家的鋼琴需要調音。請了一位鋼琴調音師給家里的小鋼琴調音。鋼琴師把音調準后,說“我明天還要再來,然后接下來的一個月會每周再來一詞,再接下來的一年每三個月來一次。
”作者驚訝之余,從鋼琴師的回答中明白了改變事物的方法——持續(xù)調整。
作者由此深思:一個人,自己要對改變負責,若是沒有達成改變,不能責怪別人。一個人有責任做出持久的改變,有三個核心信念。
1.首先我們必須相信:某事必須得改變,而不是“這事‘可以‘變”,“這事‘能’變或者‘應該’變,二十徹底必需的改變。
2.我們必須不僅要認為“某事必須得改變”,還得堅信“我必須改變它”。3.
要相信“我能改變它”。
二、確定需求,學會調整
為了徹底改變我們的行為,作者告訴我們,有了堅定的信念,我們接下來應該做的就是調整我們的己積神經鏈,改變那些長期的消極習慣,振作起來,追求我們的夢想。
在第六章中,作者描述了神經鏈調節(jié)的六個步驟。
1.確定你的真正需求,找出你實現所需的藩籬。
2.找出杠桿:把大量的痛苦聯(lián)系到采取改變上,而把大量的快樂聯(lián)系到采取改變上。
3.終止舊有的行為模式。
4.創(chuàng)造一個嶄新積極的行為模式。
5.不斷調整新的行為模式直到成為習慣。
6.效果測試。
讀完這三章,我覺得我學到了更多的理論。作者以實例系統(tǒng)地敘述了人們應該如何徹底改變自己。我覺得作者的理論對他自己的行為改變很有指導意義?,F就我自己的一件事談一談認識。
長期以來,由于不太重視飲食科學,特別是愛吃生冷食物,導致我的胃腸健康出現了一些問題。吃飯沒饑沒飽,大便稀薄。雖然不是病,但常常覺得精神不是很豐富,容易疲勞。
有一次,跟同事去看中醫(yī),他給我把了把脈,告訴我:你脾胃虛寒,會導致你吃飯意識不到饑飽,營養(yǎng)流失得多,你看看,你的氣色不夠健康了,要用中藥慢慢調理。
我半信半疑,但是,聽他說得有理。就拿了幾副中藥。一個療程下來,沒有什么大的改變,但是感覺到吃飯時有飽了的意思,以前,吃飽了還想吃。
于是,按照他的指示,我又來到這里,繼續(xù)吃藥,連續(xù)上了五門課。當然,吃藥的時候,不要吃生冷的食物,慢慢地,大便就形成了。停藥后的幾個月,我還是按照大夫的囑托,科學飲食,感覺身體越來越好,同樣的飲食質量,精力卻越來越充沛,即使加班,非常忙碌,也不會感到乏力,熬到深夜,大睡一覺,第二天又精神飽滿了。
臉色也好看了許多。一直素面朝天的我,比那些做美容、搓高級化妝品的同齡人看上去還要精神。
想一想:如果我停止喝一個療程的中藥,那么癥狀就會恢復,我堅持吃藥,不斷改變我的飲食習慣,再加上中藥調理,終于奏效了。
親身經歷讓我認可了作者的觀點:我們只有通過持續(xù)的調整,我們的行為才能變成自發(fā)性的,帶領我們獲得持續(xù)長久的成功。
要堅持不斷調整,就必須有堅定的信念。
文章第一卷第一章中,作者安東尼.羅賓的“能力集中”之道頗有見地。他說:
很多人并不知曉這樣一個道理:如果能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到一個單一的領域上,那么身上就有立等可取的巨大能力?!耙恍囊挥谩豹q如激光,能夠排除一切障礙。
如果我們在某一領域始終如一,堅持不懈,我們就能在這一領域里出類拔萃。然而,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大多數人基礎廣泛,但不想獨處。大部分人無法做到簡單專一,是因為他們對細枝末節(jié)孜孜以求。
這個觀點我向來就有。在看山東電視臺“我是大明星”欄目時,好多殘疾人展示出非凡的才藝:盲人楊光彈鋼琴、摩聲技藝高超,并不是因為它有過人的**天賦,而是因為他愛好**并且全力以赴,一心一用。
還有一個盲人歌手,是個早產兒,從小患腦癱,先天性的,父母幾乎想丟棄他,在爺爺奶奶的堅持下,他得以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爺爺奶奶發(fā)現他對**很感興趣,就從小培養(yǎng)他的**才能,給他請老師,學鋼琴,學聲樂,盡管他走路歪歪斜斜,一張嘴,口水就順著嘴角流下來,但他的優(yōu)美渾厚的男低音打動了所有評委和觀眾,一曲終了,掌聲如雷,他把俄羅斯民歌演唱的聲情并茂,如果不見其人,只聞其聲,你會以為他是一個訓練有素的聲樂演唱家。他說,他從小熱愛**,要做最好的自己,因此,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學習上。這就是“能力集中”的功勞,讓一個殘疾人卓爾不群。
當然,我也非常認可作者提到的問題引領,每天早上問自己三個問題,會讓自己一整天都很快樂,很充實:1.此刻人生中有什么讓我覺得快樂?
快樂程度如何?給我什么感受?2.
此刻人生中有什么讓我感到驕傲?驕傲程度如何?給我什么感受?
3.我喜歡什么人?什么人喜歡我?
喜歡程度如何?給我什么感受?當我看到這些問題時,我很樂意回答,我覺得自己很棒,我可以做得更好。
如果我把這些問題作為一門日常必修課,我的心情會長期處于良好狀態(tài),很快就能得到快樂、興奮、自豪、感激、信息、能力和友誼等積極情緒。對此,我完全相信,我也相信我能做到。
三、規(guī)劃美好未來,耕種有力情緒
讀過此書,我感慨頗多的是認可作者的觀點,要改變自己,還要耕種有力情緒,規(guī)劃美好未來,才能有可能實現美好目標。
書中陳述的十大有力情緒中,我最喜歡、最認可的是愛與溫情、贊賞和感恩、信心、奉獻。以我自己的經歷,只要擁有了這些有力情緒,生活就會很快樂,當然,負面情緒是有的,不過不會很多,也不會很久。
愛和溫暖就像陽光,給人無盡的溫暖。成就偉業(yè)的人,必須有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愛心。因為一個人有大德才有大智,有崇高的人格才有崇高的智慧,擁有愛滿天下的胸懷才能做出卓越的貢獻!無數古今中外的名人都是因為心中有愛和樂于奉獻得到世人的敬仰和懷念:
居里夫人,發(fā)現了物理元素鐳,獲得諾貝爾獎,她把學術成果毫無保留地發(fā)表出來,卻沒有為賺取巨額資金而申請專利,也沒有壟斷鐳的制造以此發(fā)大財。她人為,科學研究目的是為人類服務,科學研究的成果應該公開,居里夫婦還把得到的諾貝爾獎金,大量地贈送別人;本杰明·富蘭克林是18世紀美國的實業(yè)家、科學家、社會活動家、思想家和外交家,出身貧寒,自學成才,成名以后在北美殖民地的文化傳播和社會福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先后組織建立了“共讀社”、“美洲哲學學會”、“北美科學促進會”、報社、圖書館、書店、醫(yī)院、大學、消防隊、地方民兵組織等學術、文化、醫(yī)療衛(wèi)生、消防、治安組織和機構為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1790年4月17日,富蘭克林與世長辭。
在他出殯的那一天,為他送葬的人數多達兩萬,充分表達了美國人民對他的痛悼之情。同時,不僅美國國會決定為他服喪一個月,法國國民議會也決議為他哀悼,表明了他不僅屬于美國,也屬于全世界;大文豪高爾基對兒子說:“給予,永遠比拿快樂。
”……一個人,只有懂得贊賞和感恩,才會坦然面對生活所賦予的一切,包括磨難和挫折。我們不僅要贊賞春天的生機勃勃、秋天的碩果累累,還要贊賞夏天的酷熱難耐和隆冬的萬物蕭殺,因為缺了哪一個季節(jié)的風景,我們都無法感受自然界四季輪回的魅力。所以,無論生活給予我們什么,我們都要懷著感恩的心欣然接受,直面一切成功和失敗、得意和蹂躪,當然,這需要充滿信心,擁有強大的內心,它可以讓我們變得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堅不可摧。
2013.8.24
改變自己讀后感 篇2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人們不再愁吃愁穿,反而把大把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育孩子的身上。
教育孩子是一個可大可小的話題,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想法,傳統(tǒng)經驗也好,某個教育專家也罷,無一例外都是希望能夠把孩子教育成大人喜歡或者社會認可的人才。只可惜每個人拼湊出來的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教育片段,不成系統(tǒng),不能完美地滿足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在不同時期出現的不同教育困惑。讀了賈容韜老師的《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一書,突然有種茅塞頓開的感悟。
教育孩子不是滿足大人的教育愿望,而是給孩子寬容和理解,讓孩子發(fā)自內心地想要成長,向著自己的理想不斷努力?,F實生活中,我們往往希望孩子乖巧懂事,在我們忙碌的時候自己獨立做自己的事情,在我們無聊的時候陪我們打發(fā)時間,可是如此的教育期望到底會培養(yǎng)出什么樣的孩子,結果不得而知。
生而為人,總是想著改變別人,甚至奢望可以改變世界,其實最應該改變的就是自己。改變自己需要勇氣,改變自己需要理念,改變自己需要否定曾經的自己,開拓嶄新的自己,自己改變了,理解世界的角度也便改變了,同時意味著自己眼中的世界也會改變,教育孩子亦然。
作為功利性的家長最先改變的便是以自我為中心,去閱讀,去學習,去反思,去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接納孩子,去鼓勵孩子,去相信孩子,去改變傳統(tǒng)只重視學習成績的教育思路,去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各項人格發(fā)展。去營造適合孩子成長的環(huán)境,去修心,去修夫妻關系,去培養(yǎng)優(yōu)秀家風。
當覺得改變孩子窮途末路,去試試改變自己吧!把重點放在自己身上,在自己的身上花費心思,或許,你變了,孩子也一定會有所改變。
改變自己讀后感 篇3
寒假前的一個研討會上結識了賈容韜老師,他在積極推廣自己的教育方法,他倡導的“在愛中管教”的方法,與我提倡的“信念法”高度相似。
我把我寫的《你的思維決定一切》贈給了他,他也回贈我他寫的《家庭教育中國行》,賈老師的言行令人折服,書里面的案例令人驚嘆。
下面引用一個賈老師的案例:
某高一男學生在校多次打架,雖不是主要責任者,但其平時的惡劣表現(打架、曠課、逃學)令班主任和學生家長非常頭疼,因為他總在班里起哄,影響大家學習。這次,學校下決心要開除他了。
他的媽媽得知后,到學校求爺爺告奶奶,賭咒發(fā)誓這是最后一次。學校見她可憐,就立下字句,再犯事一定不容,最后給了留校察看處分,以觀后效。
孩子媽媽也一籌莫展,孩子倒是老實了,從此上課天天睡覺,而下課就精神百倍,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呀,這時她向賈老師求助。
賈老師告訴她:“你先假設孩子在學校好好學習呢?!惫?,假設,這太搞笑了。[策劃書范文網 WwW.928D.CoM]
賈老師接著說:“他一回家,你就說:回來啦,在學校學習很辛苦吧,在家多玩會兒吧,媽媽給你做好吃的?!?/p>
這位媽媽一聽就傻眼了,說:“不可能,他光在學校睡覺呢,一點都不學,這話我說不出口哇?!辟Z老師說,你先對鏡子練習,練好了說,天天說,就會有用。
死馬當活馬醫(yī)唄,這位母親就天天對著鏡子練習:“你回來啦,在學校學累了吧,在家多玩會兒吧,媽媽給你做好吃的,嗚嗚嗚嗚”,說著說著她哭了起來,因為這太違背自己的內心了,說的話太不符合實際了,太假了。
但她天天練習,沖著鏡子練了一個月,終于能說出口了,能說順嘴了,下午放學他兒子一回來,她就低著頭(因為她怕兒子看出心口不一的眼神兒)沖著兒子說:“你上學辛苦了,在家多玩一會兒吧,我去給你做好吃的?!?/p>
小淘氣多聰明啊,一眼就識破了,沖他媽媽說道:“你少來這套,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币簿褪悄銗壅f什么說什么,反正我回家就玩游戲,唉,實驗第一天就這么結束了。
此后的時間里,這位母親天天這么說,他兒子天天回來都能聽到這句話。她說了15天后,她自己的心理產生了變化,她后來說:“我越說越感覺是這么回事,我兒子在學校就是好好學習的,他就是優(yōu)秀學生。”我的媽呀,謊話說得自己都信了。
奇跡發(fā)生在第xx天,她兒子竟然開始回家寫作業(yè)了。此后一段時間捷報頻傳,老師聯(lián)系家長說“你兒子開始交作業(yè)了”、“交得越來越多了”、“不會的還知道問了”、“有幾科不低分了”、“小測驗竟然有及格的了”,幾個月后,這個小東西竟然在大考中奪得全班第一,真的成了其他學生的榜樣,真的成了優(yōu)秀學生,全校都震驚了。
關鍵就在于媽媽的改變,她天天沖孩子念叨那幾句,越說越像真的,說多了,孩子心理自然有了壓力,感覺自己再不加油學習就對不起自己媽媽的這幾句話。
這與我提倡的“信念法”的理念完全一致。學生都反映念叨完目標的感覺:有勁兒了;不困了;有思路了;心能靜下來了;再玩有負罪感;一拿手機就感覺有事還沒干完;感覺再玩就對不起自己;感覺有力量推著自己學習;感覺不想貧嘴了;感覺對不起家長;感覺對不起老師;不想玩游戲了;有愧疚感,所以要好好學;感覺上課精神了;感覺效率提高了;感覺背東西快了;感覺有奔頭了……五花八門,要是心里沒有目標,他們玩起來可帶勁兒了,哪里有玩夠的時候,哪里有什么負罪感,高興、傻樂還來不及呢。
“強化目標……”是我們開學時主席臺大屏上的字,的確每個人都需要有目標。學生也需要學習目標,如果每個學生都有了學習目標,無論是像賈容韜老師這樣的,通過家長不斷地暗示、催眠、提醒,或是像我這“信念法”一樣積極地自我暗示、自我激勵,都可以使學生自主創(chuàng)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改變自己讀后感 篇4
首先要說,作者用心且有閱讀量,對于快餐閱讀、幾本書想見效果的家長,這本書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國內的同類中算不錯的。和國外同類比,弱點就明顯了。
先講傾聽表揚批評懲罰幾部分吧。
同樣運用了吉諾特博士的理論和方法,《如何說》那本分成幾個大類,用插圖、案例、模擬練習來說明,做到了分類清晰、操作性強,個人見過當中最佳。這本,同一個主題會在不同章節(jié)出現,顯得凌亂,方法有點不得要領,比如夸獎孩子,作者提供的參考答語啰嗦,家長觀點過多,可能是愛子心切吧。
然后,作者過分強調語言的魅力,可是洋洋灑灑不是孩子喜歡的語言方式吧?讓家長心態(tài)、觀念的轉變是核心,作者這部分力度弱。
寫作方式個人不太喜歡,旁征博引、個人感想、心路歷程太多,影響閱讀的連貫性。對話中,每個人都好能說好啰嗦,難為作者都記得~
行文有點用力過猛,個人議論、心路歷程太多,事例被擠壓得少且弱,吉諾特認為,指出孩子的錯誤時,最好是“客觀描述看到的事情”,必要時“說出期望”,最好讓孩子覺察錯誤,自己想辦法補救。對家長也是這樣吧?作者說教太多,讀者思考空間就少,效果也不好。
改變自己讀后感 篇5
家庭教育類的書籍,以前也讀過一些,但是讀過之后,總有些東拼西湊的感覺,讀過了,也就過去了。而這次讀到的《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感覺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書的題目就帶有革命性,對傳統(tǒng)的家教理念是一種顛覆。由此,激起了我閱讀的興趣。
“教育無小事,生活即教育”,作為教育工作者,這句話耳熟能詳。但就是在本次讀書的過程中,我對這句話的內涵才真正有所領悟。生活習慣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而實施這項教育最重要的場所,正是我們的家庭。對孩子愛心、感恩心的教育,意志力的教育,責任心的教育,自信心的教育,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的教育等等,都是生活教育的內容。我再次明確地認識到:不會生活的人,不可能會學習。生活習慣決定學習習慣這個論斷抓住了事情本質,實為精辟之語。如果以上的生活教育做好了,還用擔心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嗎?因此,單純追求學習成績實為舍本逐末。而在現實生活中,反思我們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我們把“成績”抓得牢牢的同時,對學生做人的“本”又做了多少工做呢?
先成人,后成才。在理念上,這點我們都懂??墒钦嬲鎸χ约荷蠈W的孩子,尤其是上中學的孩子,又有幾多家長能對孩子的成績泰然處之?處在浮躁的社會中,我們的功利心在作怪,我們印象中根深蒂固的觀念是“不管黑貓、白貓,逮著耗子的就是好貓”。但是,作為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程,這個工程的嚴肅性注定了我們是一分付出才有一分收獲。舍本逐末的結果,就是不會培養(yǎng)出真正的人才。振聾發(fā)聵的錢學森之問,已經告訴了我們此路不通。
只有腳踏實地,把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習慣作為家庭教育的首要內容,這是對孩子教育的前提和物質基礎,這將為決定孩子成長為什么樣的人奠基。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生活才是孩子最好的課堂。父母必須從自身做起,身體力行,為孩子提供一個學習的榜樣,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從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習慣做起,從生活中的細節(jié)入手,培養(yǎng)孩子的行為習慣。從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學習成績的提高就是水到渠成,不期然而然了。這也是對“細節(jié)決定成敗,習慣決定未來”這句話最好的詮釋了。
“學習習慣決定學習成績,生活習慣決定學習習慣,父母的生活習慣決定孩子的生活習慣”,因此,一切的決定因素是父母的生活習慣?;诖?,作者提出了“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的論斷。我們生下了孩子,孩子在學著認識世界,我們也在學著當爸爸、當媽媽,可是我們沒有經驗,所以會經常犯錯誤。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孩子的不是、錯誤清清楚楚,批評指責,我們何曾認識到自己錯在哪里了嗎?孩子對我們的錯誤又批評指責了多少?
要駕駛一輛汽車,尚且需要年啦半載的學習培訓,可是對于教育孩子培養(yǎng)人的這一世紀工程,我們又學習培訓了多長時間?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認為,沒有研究過教育學基本知識的青年公民,不應當有成立家庭的權利?!闭沾丝磥?,我們大部分家長當家長的能力本來就是先天不足的。所以,我們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求我們家長必須掌握教育的本領,而這就必須學習。最實用的學習方法就是讀書,向書中學習教育的知識,汲取教育的智慧。一個不讀書的人,他本身就不明白生命的意義,這樣的人怎么能做好孩子的人生導師和楷模呢?
各位家長,為了孩子,為了我們的后代,讓我們現在開始,從學習開始,用學習來改變我們自己吧!
以上就是《改變自己讀后感》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點擊改變自己讀后感查看或關注本網站內容更新,感謝您的關注!
改變自己讀后感相關推薦
更多>-
狼道讀后感 書籍是一座階梯,它可以幫助人們登上理想的高峰。當我們閱讀一本書后,往往會從中獲得很多啟發(fā)和感悟。讀后感的寫作是為了加深自己對所讀書籍的理解和認識。通過整理和歸納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我們可以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書中的知識和智慧。讀完一本好書后,我深深地被其中的內容所觸動。這本書是作者通過自己的經歷和思考,將...
-
紅巖讀后感 這篇文章是我從網上辛苦搜尋到的“紅巖讀后感”,我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了情節(jié)的豐富與深入人心的力量,引發(fā)了我許多深思。讀完整本書后,我決定寫一篇讀后感來加深我對作品的理解。一篇讀后感可以包含以下內容:1. 內容概述:簡要介紹作品的主要情節(jié)、人物和背景設置,讓讀者對作品有一個整體的了解。2. 情感體驗:談...
怎樣讓鮮花改變顏色09-29
- 2024工程擔保合同07-25
- 2024表達勞動節(jié)的祝福語21句07-25
- 2024開放周周記8篇07-25
- 今日讀后感: 餐桌禮儀08-15
- 最新會計實習心得07-25
- 調理心情的唯美句子150句07-25
-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合集11篇07-25
- 關于寫立志的作文07-25
- 螞蟻與西瓜教案10篇07-25
- 心酸歌詞集錦39句07-25